1989红色攻略 第 12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红色防务的技术工人们都是些年轻的小伙子,普遍年龄在25…35之间,也是满腔热血的人。看见部队领导这么客气,当下挥着拳头齐声喊了句:“为人民服务。”

    顾东岳示意大家继续工作,然后引着李路走到一台发动机舱打开了的t…80g边上,指着很整齐但是有许多油污的发动机。那些油起着防寒防冻作用的,还有润滑的用处。

    “rq…1200车用燃气轮机动力系统。”顾东岳指着t…80g的心脏,介绍道,“师父纠集了原来的老同学老战友一道展开了舰用燃气轮机的攻关,这个车用型号是附带品。前期我们进行了全地形全天候的测试,表现不如zy…1500a车用柴油发动机系统,但是比毛子原来装备的要好上太多。尤其是高原高温情况下,rq…1200的表现是超过了美帝艾布拉姆斯主坦上使用的还要出色,主要是可靠性上面。”

    顿了顿,顾东岳话锋一转,环顾了一下白茫茫的四周,说道,“不过在高寒地带,它的小毛病还是不少。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就会影响到油耗。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还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此时,陈俊杰洗干净了双手,依言地套上了保暖手套又加了一双薄一些的防护手套,小跑过来,恰好听到顾东岳的话。

    他看着李路,脸色凝重,报告道:“团长,昨天我带车测试了一下。按照现在的状况,t…80g的作战距离只有一百公里左右,和我们的战术指标相差了一半还多。”

    他作为主力装甲营的军事主官,是知道所谓的高寒滚雷检验性演练的真正目的的。若是演练,勉强也就算了,毕竟是这么恶劣的天候条件。但是如果需要武装干涉北方的事务,这些t…80g极有可能还没有跑到任务区域就会因为耗尽了燃油趴窝。

    团里的后勤队是不可能担当得起这么频繁的油料补给任务的。而且,装甲营的t…80g主战坦克有多达一个连,失去这些坦克,装甲营的突击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了解清楚了装甲营当前的情况,李路的目光不由扫向了远处的已经涂上了雪地迷彩的t…64g,不由想到一个问题:恐怕很长时间内,主战坦克的主力动力系统还是要采用柴油发动机。毕竟柴油发动机的可靠性摆在那,而新技术的运用,会使得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更加的突出,缺点更加的少。

    若不是一个舰用燃气轮机他必须要搞,再加上燃气轮机那个几乎什么都能喝的“胃部”,李路早就下令红色防务的动力所只搞燃气轮机的技术储备,而不是技术攻关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正是这种高难课题,才让罗大佑这个双博士以及他的那些技术狂人一般的老同学老战友迸发出青春活力来。

    当前的问题,是解决t…80g腿短的问题,以便能够随时突出边境线,向m区或者s区开进。

    想了想,李路沉声问道:“小顾,你的意思是,只要能保持满功率的运转,t…80g的动力系统就不会出现其他毛病?”

    顾东岳沉思了一下,纠正说道:“应该是可靠性大大提高,不能笃定地说就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不用满功率运转,只需要任何时候保持80%的运转功率就行。”

    苏长城不懂坦克,也不懂这些生涩的技术,但是他很懂战术,懂打仗,跟着李路这么长时间,早就耳熏目染了。

    “顾师傅,80%也好100%也好,在交战的时候是驾驶员是很难精确地把握到这个量的。所以我觉得实际上和满功率运转没有多大区别。”苏长城看了眼陈俊杰,“实在不行,我们只能放弃这些t…80g了。开着他们上战场,麻烦只怕更多。”

    陈俊杰颇有些无奈地看着李路,说道:“团长,我们已经做好了40辆t…64g的重新编组计划,没有这些t…80g,我们装甲营也能保证完成任务。”

    李路看了他一眼,又看了苏长城一眼,心里明镜似的。他们是担心自己把他们的主攻任务拿下。别忘了,余明家的第70旅可是有两个坦克营的。而且那些都是国防军武器库中比较新的88式主战坦克,虽然各方面战术性能比不上t…64g甚至t…80g,但是胜在可靠。

    把装甲营的任务和第70旅装甲部队的调换一下,不是没有可能的。

    绕着t…80g走了一圈,李路皱着眉头,脑中闪过一个画面,指着车尾部,问顾东岳:“赶制一批大容量外接油箱需要多长时间?”

    顾东岳毕竟是高技术的,拿眼一扫车尾处,便回答道:“12辆坦克12个,你们团的修理所可以在一天之内做出来。”

    李路轻声念叨着:“一天……测试需要一天……”

    他缓缓点着头。

    陈俊杰反应过来,眉头直跳,问道:“团长,你的意思是用外接油箱来解决作战距离的问题?”

    苏长城此时也心里暗道,团长就是团长,当所有人就纠结在发动机油耗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时,他老人家一早就跳出了桎梏,想到了外接油箱。

    李路点点头,“只有这个办法了。”

    陈俊杰的眼睛随着他的思考慢慢亮起来,他目测了车尾部的位置,估算了外接油箱的容量,在心里进行了一番计算——最少能够增加五十公里的作战距离。够用了!

    当下他就拉着顾东岳朝修理所跑,修理所是跟随装甲营行动的,毕竟装甲营才是主要的保障对象。

    此时,杨柳捂着耳麦倾听了一下,快步走到李路身边,沉声说道:“团长,苏副团长晕倒了。”

    李路猛地回头看着杨柳,脸色有些难看……

    第400章阿帕奇斯基

    目送着uh…60c“红色黑鹰”通用直升机缓缓爬高,朝县城方向飞去,李路盯着机身上面的红十字标识脸色有些难看。

    这架直升机是送苏夏到后方医院治疗的,第70旅的野战医院设立在漠河县城,在那里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苏夏感冒了,平素算小病的感冒,在高寒天候下,变成了可以短时间内夺人性命的大病。

    尤其是苏夏这么个女孩子,即便她也是习武之人。

    李路脸色难看倒不是因为他跟苏夏真如别人想象那样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而是几乎是因为苏夏肩负着维护整个陆空集群的指挥控制系统的重担。

    由第70旅大部、701团、第501直升机中队为主组成的陆空战斗群,之所以打出去的演练名义是“检验新式装备入役后部队的战斗力”,不是单纯的一个名号,而是确确实实的这些部队都装备了由红色防务公司提供的先进指挥控制系统。

    所谓指挥控制系统,实际上是整合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侦察、情报以及监视等等方面功能的软系统,是部队的神经线。人们常说的c4isr系统,说的就是这玩意儿。

    就拿苏夏这几天亲自到各个点去测试的蜜蜂1代便携式无人机侦察系统来说,这东西是c4isr系统的最基础的触角。没有这些遍布各个基础点的神经末段,c4isr系统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起码侦察和监视这两个功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作为陆军乃至国防军中的第一代c4isr系统,红色防务开发的这套东西显然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因此,李路才那么看重苏夏。余明家调任之后,701团的副团长就剩下她一个,而她一直以来负责的、擅长的,就是c4isr系统。

    有她在,起码李路不用担心不久后打起仗来,会出现不能及时联系下面部队这种情况。

    关键时刻却病倒了。

    在第501直升机中队的野战机场里,李路就那么拧着眉头站在那思考着。最晚三天后,俄军就会和远东联军发生接触,战事就会爆发,他率领的陆空战斗群也就要进入备战状态。

    这么短时间内,如何寻找可以暂代苏夏的人来?既要懂作战,又要精通电子无线电,难。

    和李路一同过来的苏长城看了李路一眼,心里很快就明白了。他毕竟是跟在李路身边时间最长的人,知道李路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代表着什么。杨柳是接他的班,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至于李路身边的老酒,面无表情的,只要李路没有受到攻击,他就永远不会对任何事情有所动作。

    脑子里急速转了转,苏长城的眉头跳了跳,想起个人来,走过去低声对李路说道,“团长,苏副团来之前,咱们团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是于土星于上尉负责的。”

    苏长城的这一提醒,李路马上就想起来了。没错,于土星,情报部的技术尖子,先是和胡震天一起成为了李路亲自训练出来的十八大王牌特工中的佼佼者,然后到701团干了一段,最后因为南海撞机事件调入了海军航空兵,专门负责搞他们的电子侦察机。

    于土星堪称专业。

    “联络海军,把人调过来!”

    李路当机立断,竖起一根手指对杨柳说道,“一天之内人必须赶到这里。”

    “明白!”杨柳沉声答道,转身就朝李路的专用通信车跑去。

    正在说话间,远处的空中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李路倾耳一听,不是国防军现役的任何一款直升机发出的声音。声音清脆而有力,还有刻意掩盖的痕迹,显然是技术处理过。

    李路正在脑子里飞快地搜索相关记忆,周翼就远远地跑了过来。作为陆军第一支新型直升机部队的部队长,可以说托李路的福,他的中队全部装备了经过红飞公司直升机研究所改进的uh…60c“红色黑鹰”直升机。

    看见周翼堂堂一个中校跑起步来,李路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迎上去几步。周翼脸色有些激动,喘着气就说道:“李团长,我们中队的新家伙来了,请你一块过去看看。”

    说着指着传来轰鸣声的那个方向。

    李路点点头,抬步就跟着他走过去,站在备降场边上静候着。

    两架样子有些怪异的直升机出现在树梢上,朝这边飞来。它们身上是陆军标准的雪地迷彩涂装,看上去比那些黑色涂装的黑鹰显得活泼一些。两架直升机次第降落,旋风吹散了地面的积雪,扬起白茫茫的灰尘。

    只见它们身材修长,采用的是后三点不可收放式起落架,五叶主旋翼,串联式前后座,以及机首那个圆柱形的黑色鼻子,都昭示着这种直升机的与众不同。在场的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是国产的z…9。

    哈飞厂引进生产高卢鸡的海豚直升机这个事情已经进行了十年了,到了前年,才堪堪完成五十架的生产量。几个月前,国产的武装型号才进行试飞。

    而比哈飞厂晚了好几年引进美帝uh…60直升机的红飞公司,却早已经吃透了这款飞机的技术,并且研发出了自己的中型直升机使用的直升机发动机,性能与黑鹰直升机上面使用的原装货相差无几,个别参数还有超出。

    现在,红飞公司正在扩建它的直升机生产车间,准备上马生产uh…60c的国产改进型号。

    大飞机、f…14战机、uh…60黑鹰直升机、ah…1w超级眼镜蛇直升机……当年华夏和美帝进行合作的许多重要装备,最终几乎都落入了红色集团麾下的军工企业中。现在红色集团这个军工大鳄,已经在各个方面把那些不知进取的国营军工企业给甩到了后面去。

    也就只有一个二飞公司弄的j…10还算是有些许看头,李路当时也是看在二飞公司的这份进取心上,才命令红飞公司对二飞公司进行技术输出,搞搞合作什么的,帮助让j…10早期型号更加的先进和完善。

    回到现场,李路一干人站在边上看着,那两架直升机熄灭了发动机,座舱盖打开,上面的机师纷纷跳下来,摘掉头盔朝李路这边走来。

    周翼和其他几位中队的干部对视一眼,脸色怪异得很——怎么飞行员是老毛子?

    拿眼去看李路,却发现李路也好还是他的随从老酒、杨柳也好,脸色如常。这就更加的奇怪了。

    周翼也是刚刚接到总部命令,上面要给他的中队增派两架先进攻击直升机。一开始他也以为是z…9,那玩意儿给哈飞那帮人改吧改吧装俩短翼就说成是武装直升机,对于在德国留洋归来的周翼来说,也是扯着了蛋的。

    没成想,他看到的却是这种样子怪异而且有些像……美帝阿帕奇的直升机,下来的飞行员还是老毛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他更加的大跌眼镜了。

    只见,那些毛子飞行员都穿着陆航的服装,挂着国防军的军衔,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中校显然是为首的。他居然直直的朝李路走过去,在前面站定,举手向李路敬礼。后面的三个飞行员跟着行军礼。

    周翼以为是因为李路是在场军官中军衔最高的人,所以毛子们才会先向他行礼。然而,接下来他看到,李路哈哈大笑着走上去,用力地和那个毛子中校握手,拍着他的肩膀。

    就纳了闷了,难不成他们认识?

    周翼倾了倾耳,他听得懂俄语,于是就听到了李路和那毛子中校之间的娴熟的俄语交谈。

    “洛克罗夫队长,这边的天气还习惯吗?”李路笑着问道。

    毛子中校语气很恭敬地回答,“李先生,这点寒冷不算什么。您别忘了,我可是在西伯利亚军区待过的。”

    “哈哈!”李路拿手指着几个毛子飞行员点了点,“你们啊,就是耐寒物种。”

    转头之间看见周翼,李路招了招手,随即对洛克罗夫说道,“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第501直升机中队的老板,周翼中校。他的黑鹰玩得可是很不错的。”

    洛克罗夫首先敬礼,和周翼握手:“周中校,我是红色飞机公司试飞院直升机队的队长,洛克罗夫。”

    “你好,洛克罗夫队长。”周翼打着招呼,心里纳闷不已。

    红飞公司不是民营企业吗,怎么会有现役的试飞员?这四个毛子飞行员身上的军衔可不是假的。

    李路显然不打算就这个疑惑进行解释,他对周翼说道,“老周,洛克罗夫他们此行是对新型直升机进行实战试验,就交给你来负责了。高寒滚雷行动结束之前,他们的建制是归你的。”

    周翼皱着眉头点头,目光却移到了那两架样子怪异的直升机身上,问号一个接着一个地出来。

    李路朝洛克罗夫点了点头,这个被李路从喀山直升机制造厂弄过来的、这个世界上驾驶米…28浩劫攻击直升机时间最长的飞行员,开始指着直升机给周翼等人介绍。

    “米…28,前苏联最先进的也是最后一款专业攻击直升机,外号浩劫……”

    92年的华夏,没有听说过米…28浩劫攻击直升机的人,太多了。于是,周翼第一眼看到这个直升机,就和美帝的阿帕奇联系上了。

    他也没错,米…28还有另外一个外号,叫做“阿帕奇斯基”……

    四位有过直升机实战经验的毛子飞行员驾驶着前苏联最先进的攻击直升机出现在李路指挥下的陆空战斗群,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当然,仅仅是对即将要撞上远东联军的俄军来说。

    第401章第91舰载机大队

    呼市以东,茫茫雪原之中,一条铁路线由东自西穿行而过。距离铁路线约莫十公里的地方,是一处战备机场。这里早先被弃用,列入东北地区的备用军用机场之列。

    大约一个月前,一个工兵营进驻这里,对跑道以及基础设施进行了翻修加固。随即,一个防空导弹营开了过来,在周边建立起了野战防空网络。空军东北区指派出的一支技术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个野战机场纳入了区域指挥控制系统里。

    值得一提的是,空军现在所使用的c4isr系统,也是红色防务公司研发的。技术先进程度是远远超过了陆军所用的。这里面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上,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卫星要到2000年才会发射。要到十年之后,才能覆盖整个亚太。

    显然,这是会严重拖延李路建设军队的大计划的。

    早在红色集团成立之后,他就开始安排人手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了。后来借助红飞公司承担过程大飞机研发工作这股风,把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发制造这个工程要了过来。起初在红色集团的高新技术部进行,后来高新技术部变成了红色防务公司,就由红色防务公司全力担任了。

    从1990年开始到现在,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发射了8颗北斗卫星,编号从北斗1号到北斗8号星。全部是红色防务公司自主研发出来的先进卫星。有消息指出,红色防务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得到了美帝相关公司的技术支持。这一点尚无任何的官方消息予以证实。

    8颗卫星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阶段网络,覆盖了大半个亚太地区。

    有这个卫星导航网络的支持,空军的指挥控制系统以及各种新型战机、新型导弹、弹药,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来。

    在这一方面上,空军这个高技术军种,是走在了老大哥陆军前面的。

    李路指挥的战斗群既然叫做陆空战斗群,那么,除了树梢高度的直升机部队之外,是显然不能缺少空军航空兵部队的。

    这个代号为猫穴的野战机场,就是陆空战斗群空军战斗群的集结地和出发阵地。

    更加奇怪的事情出现了,猫穴里的战机并非来自空军,而是来自海军航空兵!

    海航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足足36架f…14d“雄猫”战斗机在这里集结,第91大队全员抵达了这里。

    显而易见的是,空军是绝对不允许海航牛逼哄哄的这样抢活儿的,但是,决定抽调海航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的命令,是来自最高统帅部,由总部直接下达。空军再有意见,也得先憋在肚子里。

    海军要上航母,这是公开的秘密了。实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在李路力主引进美帝雄猫战机的时候,就看出了李路的真正目的所在。说到根上,他为的还是海军。

    而空军最先装备雄猫战机的sy中队,在李路主导下为空军的改革趟开了一条路之后,摇身一变成了海航的独立大队。虽然没有前缀,但是谁都知道第91大队是舰载机大队。

    它的全称应该是海军航空兵第91独立舰载机大队。

    红色造船厂接收了黑海造船厂的“遗产”之后,就紧锣密鼓地投入了“国产大型舰艇”的建造工作。实际上就是把瓦良格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继续建造完,眼看着就要下水了。

    这不,其他配套就要赶进度了。作为航母战斗群的重中之重,舰载机部队就必须要练出来。

    眼看着有这么一个可以实战的机会,早就对航母望眼欲穿的最高统帅部,自然是一道军令下来,让海航的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替代了空军部队,来充当陆空战斗群的战斗机群部分。

    对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来说,空军是娘家,空军的区域指挥系统是可以接入的,在指挥作战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需要提到的一个问题是,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装备的雄猫战机,全部都是经过红飞公司破解的破解版,是可以发射任何导弹的。比如,这些红色雄猫可以同时挂载苏制、美制甚至欧洲国家生产的导弹,并且发射他们。而非破解版的雄猫战机只能发射美帝的导弹。

    这是因为雄猫战机上面的火控雷达的限制。

    这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

    引进雄猫战机,李路就想到了这些。华夏不可能源源不断地从美帝那里获取供雄猫战机使用的配套导弹,以后势必要使用国产型号或者老毛子甚至欧洲国家的东西。那么,导弹和火控雷达的兼容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李路高瞻远瞩地早早的通过杰克挖角雄猫设计团队的时候,就从格鲁曼公司里面把雄猫战机火控系统的源代码搞到了手!

    也就是说,只要想,红飞公司可以让雄猫战机使用任何国家生产的导弹!

    源代码在手,这才算是雄猫战机尽管是格鲁曼公司设计制造的战机,但是在华夏军队手里,就是属于华夏军队的战机,是真正的属于。

    高寒地带作战,同样考验着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零下20度左右的气温,对战机也好飞行员也好,都是极大的挑战。为此,红飞公司专门对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的战机进行了适应性改装和维护。而红色防务公司是提供了新式的飞行员高寒地区作战套装,亮点是多能飞行头盔。

    整个机场被树林包围住,放眼远处是苍茫的雪原,朦朦胧胧的能够看见呼市的城市轮廓。简报室是一间低矮的平房,里面的火炉生着火,把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6度左右。

    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第901中队中队长陈瑞少校和他的副队长江光远,正围着火炉一边烤火一边说话,飞行头盔就放在手边。这会,是他们俩担任战斗值班。

    虽然划归了海航,但是老91大队的编制没有改变,中队的绰号也保留了下来。901中队依然还是红猫中队,902中队是黑猫中队,903则是白猫中队。

    空军时期,李路是红猫中队的中队长,他离任之后,是大队长章维云亲自兼任了这个职务。随即,第二任中队长就传到了陈瑞手上。红猫中队是整个大队的标杆,是王牌中的王牌,中队长必须是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

    显然,在南海上空表演了一手漂亮的手术刀的陈瑞有这个能耐。

    黑猫中队的中队长依然是徐元勇这个老资格飞行员,更多时候,黑猫中队承担的是教导的任务,无疑,徐元勇这个跟着李路从sy中队走出来的空军中校是最有资格的。传言说,第91大队以后要扩编为联队,徐元勇是最有机会成为新一任大队长的。

    白猫中队中队长是史永平,这个被李路收复的军队子弟。他的中队经常以大队预备队的身份出现在各个场合,是红猫中队的最佳拍档。史永平也是中校了。

    也就陈瑞这个李路的得意门生,才能以少校之身份,担任最为重要的红猫中队长一职。

    用烧火棍拨弄了几下燃烧着的木材,江光远开口说话了,“老陈,你觉得这仗打得起来吗?”

    陈瑞脸上没什么表情,看着跳跃的火苗出神,听到江光远的话,眉头稍稍皱了皱,“你说的是毛子内战还是什么?”

    江光远把烧火棍放下,抬了抬下巴,“毛子内战那是肯定避免不了的。莫斯科怎么会放任远东独立。我说的是我们和毛子军队。”

    说到这,他放低声音,“作战会议上你也听大队长说了,为了维护咱们的边境利益,如果俄军越过了斯科沃罗季诺,咱们势必要出兵干涉的。那个地方离黑龙江不到一百公里,炮弹稍稍偏俩密位就能打到咱们这来。”

    说着,他自顾总结着说道,“总之我就觉得很像当年的抗美援朝,毛子军就是美帝军队,远东人民就是谋求独立自由的阶级兄弟。”

    说着,自己先笑了。

    陈瑞苦笑着摇摇头,没有答话,只是在心里想道:根本不用怀疑也不用费劲去分析,国防军广大指战员是希望看到一个独立的远东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是喜爱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至于上层,只要脑子没坏的,都不会不认为一个独立的远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对华夏来说都是有百益无一害的。

    陈瑞一直在纠结的是,这个远东怎么说独立就独立了,事先根本一点征兆都没有。更为恐怖的是,从战情简报中看,宣布独立的远东两个独立政府,居然控制了远东军区几乎70%的部队以及整整一支太平洋舰队。

    这几乎是削去了俄军三分之一的实力。

    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甩了甩脑袋,陈瑞不再去想这个问题,苏联解体之后,老毛子那边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新的令世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在昨天,乌克兰传来一条消息称,驻扎在那里的一支轰炸机部队,居然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包括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图…22m“逆火”超音速战术轰炸机在内的三十多架轰炸机,就那么消失了。

    而当地政府居然没有任何的反应!

    如此一想,陈瑞反倒觉得远东宣布独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连近在咫尺的乌克兰都能够出现那样的事情,万里之外的远东独立政府掌握了远东军区大部分兵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老陈。”

    江光远突然把声音放得很低,神神秘秘地说,“我听到一些内幕消息,有没有兴趣听听?”

    陈瑞扫了他一眼,不说话。

    江光远自觉无趣,低声说道:“我听说,咱们这个陆空战斗群的总指挥叫李路……”

    陈瑞盯着江光远,眼睛睁的大大的,瞬间,他就嗅到了战火燃起的味道……

    第402章打起来了

    远东联军和俄军近卫第32摩托化步兵师发生交火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余明家正在县城的野战医院检查医疗保障工作。

    和李路一样,余明家也是一个非常重视后勤保障的军事主官。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也有话说,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保障。

    在高寒地区作战,医疗保障是显得尤为重要的。即便没有任何的作战任务,部队也会出现很厉害的减员,如果不能做好完善的医疗保障工作的话。

    二战时期,著名的巴士通阻击战中,盟军因为冻伤减员的人数是战斗伤亡人数的10倍!

    即便这个数据有水分,那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部队是早有准备的,接到向东北集结的命令之后,从南方过来的部队就把冬季作战物资配备齐全了,全都是红色防务公司提供的新式玩意儿。而余明家的第70旅,因为本来就是驻扎在高寒地区的,反而这方面的工作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余明家这么用心,是为了701团这支南方部队。他不傻,无论怎么看,人家701团都是陆空战斗群中的绝对主力,反而是他这个兵员超过了四千人的第70旅大部成了配角。

    一切都是为了行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于是,当余明家巡视到野战医院的时候,就看到了老同事苏夏了。当即就急步过去,向军医询问了情况。原来是重感冒,在这种天候下,重感冒可不了得。

    输液中的苏夏缓缓醒了过来,睁开眼看到余明家,不由虚弱地笑了笑,“你怎么在这。”

    余明家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下来检查工作,刚好看见你。感觉好点了吗?”

    露出一丝自嘲的微笑,苏夏微微摇摇头,“我没事,好多了。”

    余明家不知道怎么往下接话了,这里面的怪异情感是很让人无法自处的。当时在701团,谁都知道余副团长对苏副团长有那种意思。余明家和苏夏二人也是心知肚明。

    在扫荡平远毒贩的行动里,余明家就有过很多动作。但是苏夏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余明家一度以为苏夏的看上了李路,而李路也对她有意思。只是后来慢慢的,他才看清楚。

    李路对这个美女副团长始终心存警惕,余明家可以感受得出来,那是一种很微妙也很疏远的警惕。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李路极少有和苏夏私下里交流过。即便是作为同僚,这种疏远也是很不正常的。

    余明家搞不明白为什么李路那么疏远苏夏,甚至……带有忌惮。

    李路忌惮苏夏?到底是为什么?余明家不得而知,恐怕除了李路自己,谁也不知道。

    而苏夏呢,对李路,一直都是一种近乎戏谑的心态。一方面她从不在团里的事务上给李路添麻烦,当然,她自己认定的事情她也没有妥协过,另一方面呢,则是经常的用一种长辈看晚辈的目光看李路。

    这种感觉太奇怪了。

    回过头来,余明家反倒是感觉到苏夏对他是心里有一丝情愫的,只是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原本,余明家接近苏夏,也是带有另外目的的。他以为自己会在701团待上一段时间,所以寻找一个盟友是必须要做的工作。细数701团的几大常委和下面的营连长,几乎都是李路系的人。

    正是印证了李路当年口无遮拦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一言堂,老子还真的搞定了!”

    余明家再不找个可以相互配合的盟友,恐怕很快就会沦为701团的看官。他选择了苏夏,也只有苏夏符合全部的条件。

    一来二去,余明家调离701了,而他也喜欢上这个美女副团长了。

    余明家正在独自里搜刮一些话来说,奈何出色的军人在女人面前从来都难有出色的表现,他才准备好了措辞,那边一个参谋就飞奔进来,劈头就是一句话:“参谋长,打起来了!”

    余明家猛地回头盯着参谋看,当下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苏夏挣扎着起身,护士扶着她,她喃喃地说了句:“打起来了……”

    俄军近卫第32摩托化步兵师对尼布楚发起了进攻,这一天是3月11日,中午11点许。

    远东联军第5集团军的近卫第81摩托化步兵师在尼布楚展开了防御。严正以待的近卫第81摩托化步兵师呈梯形展开,前沿阵地布置在老城墙的位置。

    这支部队是最早接受接受李路资金支持的远东部队之一,当时李路划出了一个特别账户交给杰克,由他负责给远东拨付各种款子。这个近卫第81摩步师是远东第5集团军中的王牌,万余人,兵强马壮,以逸待劳等待了许久。

    1992年3月11日,史称远东独立战争的尼布楚战役就爆发了。

    从未来的角度看,这是一场很奇特的内战。

    一方是从莫斯科赶过来的中央军,一方是谋求独立的地方军,而在他们之间,还有一支地方军。它就是紧贴远东军区的西伯利亚军区——这个军区的所有部队,在双方干仗的时候,采取了观望措施。

    之所以说是奇特,则是因为,在尼布楚战役爆发的当天,就在两支交战部队的战场周边一百公里范围内,至少驻扎着三个师的部队。他们既没有和中央军一道围剿叛军,也没有和叛军一道抵抗中央军的进攻。

    总的来说,几乎整个西伯利亚军区都在观战。

    莫斯科的命令之下,西伯利亚军区拒绝参战的理由充分非常——没有钱怎么打仗!

    尼布楚战役打响之后,克里姆林宫才惊恐地发现,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恐怕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谋求独立的远东,极有可能会失去包括西伯利亚在内的一大半的国土!

    尼布楚战役一打响,就注定是惨烈的。俄军出动了空军部队对远东联军进行轰炸,但是苦于能够参战的部队不多,效果有限。而且当天就被远东联军埋伏着的野战防空系统给打下了十几架,部署在阿穆尔州的远东联军空军部队也出动和俄军战斗机群打了一场空战。

    自己人打起仗来,异常的激烈。双方各有伤亡。

    叶利钦经不起这样的巨大损耗,远东也没有足够的军费去维持空军战机的高出勤率,毕竟李路的钱也不是随随便便都能拿到手的。于是,双方都很自觉地停止了在天空中战斗,转而用廉价的地面部队去决胜负。

    也就是这个时候,俄军那强悍的外表才被撕开,让世人看到了其腐朽的里面。人们不由在想,即便苏联没有解体,就凭这样的军队,能打得过美帝联军吗?从苏联的经济危机时期走到现在,原来的苏联红军现在的俄联邦军队,已经不知道堕落成什么样了。

    战争是人类至今为止集中了最多智慧最多物资的极端较量,武器库里面的装备数量终究只是一组数字,能不能开出来飞起来,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

    早就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之流折腾得不成样的莫斯科,手里拿着西方国家承诺给予贷款的空头支票,在面对一场对他们来说是神圣的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时,是多么的忐忑多么的心惊胆战,唯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

    远东联军的战斗决心是坚决的。

    站在他们的角度,所有的士兵都跟着走上了独立之路,这是一条回不来头的路。既然走上去了,就不再顾虑,玩了命地为自己为新生的政权打出一片天空来。所以,远东联军的士兵非常的卖命,舍命地抵挡俄军的进攻。

    为了表示决心,远东联军使用了大口径火箭炮,整整三个团的300毫米口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以及各型火炮向近卫第32摩步师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火力准备。

    这个火力准备是在近卫第32摩步师展开进攻队形,和前沿阵地交火之后,才进行的。远东联军是冒着误伤己方部队的风险,对俄军进行火力准备的!远东联军誓死抗击俄军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美帝的卫星把焦点都转移到了尼布楚,华夏新生的北斗导航系统也把目标转移到了这里。北斗导航系统显然不是仅仅有定位导航这么简单,它的组成卫星中,是有具备一定侦察功能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充当侦察卫星使用。

    红色防务在研发北斗卫星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多功能这一点。

    经过批准,天朝卫视播放了由卫星拍摄下来的战场的视频和照片。白茫茫的战场上,是滚滚的浓烟,和坦克装甲车的残骸,以及那些几乎遍布了尼布楚的战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天朝卫视在播放这些资料的时候,特别地指出,双方交战的位置距离我国边境非常的近,而且根据军事专家的预测,远东独立战争势必会蔓延,极有可能会威胁到我国的边境安全。

    舆论在造势了。

    此时,华盛顿也第一次就远东独立这件事情,进行了表态。

    “莫斯科应该停止现在的军事行动,回到谈判桌上泡上一杯茶,用谈话的方式解决此事。为此,美帝政府将会提供必要的帮助,让新生的俄罗斯重回和平时期。同时,策划了这次武装行动的责任人必须得到惩罚,因为他们让很多无辜的人失去了性命……”

    第403章各国的反应

    山姆大叔的嘴脸很难看,起码在叶利钦眼里,老布什从此成为了他最憎恨的人。当初是你答应了我搞垮苏共之后,给我很多银子建设新俄罗斯的,现在我家东边的那些龟儿子要独立了,闹分裂,你丫的不帮忙还火上浇油?

    叶利钦也没完全傻透,华盛顿怎么会不欢迎一个独立的远东呢?那样山姆大叔会减轻多少压力少了多少麻烦——起码不用再担心毛子军从阿拉斯加州登陆了。

    亚太地区有一个日益反骨的华夏已经够头疼的了,如果再加上你一个继承了苏联80%遗产的俄罗斯,我山姆大叔恐怕就要多多的往亚洲扔银子了。

    华盛顿一边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另一边纠集了盟国,对莫斯科以及远东地区展开了制裁。这一手看似各大五十大板,实际上针对莫斯科的意味更加的强烈。

    制裁不制裁,对于远东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起码现在。整个远东两国,现阶段,几乎所有的硬通货来源都是李路这个人。而李路背后的则是一个庞大的邻居。想要达到制裁的效果,真正有影响力的应该是华夏。

    再一个,美帝的众多财团正在远东的两个新生的国家里到处撒钱,资本企图借机进入那片地区。杰克的另一个身份不就是美帝财团联盟的官方代表么?美帝的制裁,也就是嘴巴说说罢了。

    世界各国也就远东战事进行了表态,大毛的处境在这一刻是再清楚不过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没有一个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他那一边,坚决支持这一场战争的。倒是有些曾经受过苏联恩惠的亚非拉小国是歇斯底里地表示,莫斯科应当给予远东分裂分子最沉重的打击。

    这里面有两个亚洲国家是比较有意思的。

    第一个是安南,在紧急安理会上,安南政府的代表几乎是挥舞着拳头谴责远东分裂分子的行为的。它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大家是清楚的。其中之一的因素与华夏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自从南疆战事之后,安南把华夏视为最大的仇人,而自短刀突击队“很有创意”地把人家国府前面的国旗换成了五星红旗,而这一幕被世界两大通讯社的记者用相机永恒地记录下来之后,安南人是恨不得吃华夏的肉喝华夏的血,也不足以泄愤的。

    华夏态度鲜明地表示,不希望看到远东陷入战火之中,理由是会影响到本国的边境地区安稳,甚至会造成大量的难民涌入东北地区。

    明眼人都知道,华夏人太希望远东独立了。

    华夏支持的,就是安南反对的,这几乎是安南本届政府的外交原则。对于一个把吃里扒外当成习惯的国家来说,别指望它会因为莫斯科曾经帮助过它而心生感激。

    安南的态度是明确的、激烈的,作用是有限的、可以被忽视的。

    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在外交上除了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政体存在,还能指望它有什么影响力?

    第二个国家更加有意思了——北朝鲜。

    此时此刻,广大80后的奋斗目标金大胖子的爷爷还没死,胖子没 (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