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第 12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以上字数是不算在收费字数里面的,请弟兄们放心)

    第407章高空跳伞

    一架安…124运输机从帝都某机场起飞,机身上的涂装表明,这是一架路南航空公司的货机。

    此时,是凌晨2时许,民航编号为9527的这架安…124货机,执行的是帝都至莫斯科的货运航线,机上装载着的是电子产品。

    安…124起飞之后,慢慢爬升到万米高空,那庞大的身躯很快就隐入了黑色苍穹,沿着既定的航线一路向西飞去。

    然而,当安…124到达内蒙巴市上空的时候,它没有按照既定的航向继续朝西飞行,而是突然提升了飞行高度,然后一个九十度转弯,拐向了正北方向。

    外蒙的几部部署在边境地区的早期预警雷达很快就捕捉到了这个庞然大物,这货的雷达信号实在是太强烈了,以至于外蒙那些接收前苏联淘汰了几十年的雷达都能轻而易举地发现它的踪影。

    只是,预警雷达基地的军官看着雷达显示屏上的不断向北移动的信号,又看看手里的那张电报纸,什么都没说。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这架偏离了航线的货机大摇大摆地飞去。

    事实上,外蒙有击落万米高空飞机的能力么……

    安…124的驾驶舱里,两名赫然穿着空军飞行服的飞行员对视一眼,开始调整联络频道。

    “任务台,9527已经转入任务航线。任务台,9527已经转入任务航线。”机长用匀速的语速呼叫着。

    不一会儿,伴随着一阵轻微的电磁干扰声,中央区指的回复到了。

    “很清楚,9527,我看到你了。调整航向201。4,保持航速航高。”

    “9527收到,调整航向201。4,航速航高不变。”

    旋即,机长操控着庞大的安…124调整一下方向,由正北转向了偏东方向。

    “9527,很好,保持你的状态,直至投送完毕,祝一切顺利。”

    “保持状态直至投送完毕,多谢!”

    机舱里,偌大的机舱空空荡荡的,哪里有什么电子产品货柜的踪迹。在一边的座椅上,却是坐着四个人,他们身着抗荷服,戴着多能头盔,背着小小的氧气包。

    从着装来看,这些人显然是来自军队的特种兵。

    没错,第101特种作战大队的四名精英。

    原本计划的两组八人最后被李路取消,改为派出由骨干组成的单个四人小组。因此,带队的是一名中校,101大队参谋长吴军。三名组员是沈涛、梁伟军和于智。此三人皆是第17侦察大队出来的精英,李路一手带出来的特战军官。

    他们曾是最默契的搭档,现在是101大队中最优秀的特战军官。由他们组成的特战小组,显然比由普通士兵甚至士官搭配组合的小组更加的具有高智商化。

    “频道测试,123,123。”

    耳麦里传来吴军的声音。

    吴军是指挥员兼突击手,沈涛是突击手,于智是观察手,梁伟军是火力支援手。

    “123,清楚。”

    他们依次回答,确保了频带通信的畅通。

    或者,许多人会奇怪,为什么他们没有自己的代号,那啥那啥特种兵可不是这样的哦。如果有人向步枪提出这个问题,步枪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抱歉,起码我的相关经历没有“特种兵”都会有自己的代号。

    什么老鹰、雷神的,对不起,鄙人孤陋寡闻不知道陆军特种部队有这样的规定。

    不过,类似于9527这样的代号,是会出现在集训营里的。

    李路有后世从军的经历,那么他也只会按照后世的经验来带101大队。该有的有,不该有的他不会跟傻逼一样去弄出来。显然,这与任务代号是无关的。

    在执行任务中,通常情况下,指挥员会直接唤队员的名字,比如“李路,你迂回到侧翼”这样子,又或者是“老胡,你掩护我撤退”这样子。

    很普通,很直接,很明显。

    当然,如果是协助地方的军事行动,一般是会临时整个代号,比如9527。

    此次渗透赤塔的任务,同样是没有任务代号的,特战小组也没有代号,但是在备案中是有任务编号的。备案中会很详细地记录着此次任务的各个要素,时间地点执行者作战目的作战准备等等等等……

    “吴中校,我们快到了。”

    机械师是个军士长,兵龄15年的军士长。一般而言,像安…124这种战略型运输机,是会有一个机械组。但是这次任务不同寻常,上级只安排了一个机械师,最能的一个机械师。

    往往而言,拥有丰富经验且知识没有断层的资深士官,是比那些只有高文凭的军官更让上级领导放心的。

    接到机长的指令,机械师就转到货舱来,转达给吴军。

    货舱里偶尔闪过的光亮中,吴军朝机械师竖起大拇指,表示他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了。

    机械师点点头,就在边上找一个位置坐下,等待着机长的下一步指令。因为吴军他们的联络系统是无法直接和机长他们进行联系的,所以,中间必须通过机械师来中转。

    吴军与其余三人都冲机械师点头,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个军士长,服役时间是远超他们的。往往,真正厉害的干部,对资深士官是非常的尊重的。因为这些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真正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某舰队后勤维修部门的一位服役20年了的军士长,仅凭一双耳朵,就能听出舰艇的动力系统是否存在问题、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步枪又忍不住吐槽了,后世的国防军军官的平均素质是每况日下的——想起当年几个人拉着那个胖子排长跑五公里,我就蛋疼。

    忘了上面这个段落……

    安…124一阵倾斜,机身在微微颤抖。

    不一会儿,机械师握着耳麦凝神倾听了一阵,“明白。”

    随即,他站起来,一只手抓住上面的固定带,另一只手对着他们打着手势扯着嗓子说:“五分钟后到达空降空域!”

    这就是命令,吴军他们站起来,首先相互检查身上的降落装置和武器装备箱子等等,然后再进行自我检查。最后,沈涛、梁伟军和于智朝吴军竖起大拇指。吴军点点头,对机械师竖起大拇指。

    机械师指着后舱门喊道:“准备跳伞!”

    说完,他首先走过去,吴军他们跟在后面。

    机械师摁下摁钮,电动液压后舱门缓缓打开,尾板形成一个向下倾斜的角度。货舱里的还算安静的安静被打破了,冷风灌入,吹得众人负重上百斤的众人微微摇摆。

    舱门边上的几个信号灯中,红色的灯在闪烁。

    吴军他们按照队形排列好。

    机械师盯着信号灯,举起了拳头。

    红色信号突然灭掉,绿色信号灯亮起!

    机械师竖起的拳头朝外面黑漆漆的夜空打出一个收拾:“走走走!”

    吴军拍了拍头盔,朝机械师竖起一根大拇指。启动往前走去,其余三人跟着走下斜板。在斜板尾端,吴军纵身一跃,接着是沈涛、梁伟军、于智。

    很快,四人便飞快地消失在万米夜空中。

    机械师站在那里看了好一阵子,缓缓举手敬礼,这才缓缓地关闭后舱门。

    安…124马上做出了一个掉头的飞行动作,进入了返航航线……

    第409章会合

    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分,苍穹之中点缀着点点星光,黑暗之中,四朵深色降落伞缓缓地随着地心引力的牵引,在下降着高度。

    此时,如果有人在高处使用夜视仪有目的性地进行观察,一定会看到,那四朵降落伞下面吊着四个人。他们的脚下却是吊着一个长方形的箱子,看上去很奇怪。

    在空中,吴军空出一只手把防风镜推到额头上面,同时把夜视仪也推到了一边。即便夜视装备已经成了101大队的标配,但是在野外作战时,吴军以及很多人都还是习惯依靠裸视。

    最可靠的终究是人的眼睛,除非是在完全无光的室内环境,经常使用夜视装备是最为可靠的。

    赤塔市区此时湮没在浓重的黑暗之中,只有那道路两边的路灯以及超高建筑物上面闪烁着的红色警示灯,在刺破黑色的同时昭示着这是一处拥有许多建筑物和居民的城区。

    吴军抬起左手小臂,扫了一眼绑在那里的pda,代表着他们四人的绿点在慢慢地朝红色的区域降落而去。那是红色防务公司开发的第一代单兵电脑,配合着定位装置通过北斗卫星系统,能够让士兵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目标在哪里。

    “高度100,准备降落!”

    吴军发出第一道指令,很快就陆续收到了其余三人确认明白的回馈。

    操控着降落伞,吴军朝着一块树林中间的空地落去。他一边看着高度表上的显示,一边精确地操控着降落伞控制着下降的位置。

    绑在他腰上的是一根十几米长的麻绳,吊着一个长方形的箱子。

    他首先感觉到身子一阵轻,随即是一声轻微的“嘭”的声音,长方形箱子首先着陆。随即,吴军绷直了双腿,迎接着陆的冲击。

    一阵巨大的冲击力通过伞兵靴、双腿一直传到他的脑袋,双脚接触地面的时候,他顺势向前扑去,然后一个侧翻滚,以此来卸掉残余的冲击力。

    人的一条腿可以承受大约200斤的冲击力,而两腿一起的话,可以承受大约1000斤的冲击力。所以,伞兵部队跳伞的着落标准动作是双腿并拢绷直触地。

    翻滚之后,吴军第一时间爬起来,用力地拉着伞绳,以最快的速度把降落伞收起来。次等着陆的其余三人,同时在这块小空地上做着同样的事情。

    把降落伞收拾好,吴军跑到长方形箱子前面,打开箱子,里面赫然是81式战术改步枪、92式9毫米自卫手枪以及各种弹药。

    原来,这是一个空降武器箱。红色防务研制的这种提供伞兵部队使用的空降武器箱,可以让国防军现役的所有类型的单兵武器安全着陆。从此,伞兵部队摆脱了“捆绑时代”。

    沈涛他们处理完降落伞,猫着腰朝吴军跑过来,四个人单膝跪地,围在一起。除了梁伟军用的是一支加装了夜视瞄准仪以及弹鼓的美制m249式轻机枪之外,其他三人都是使用发射7。62毫米子弹的81杠战术改步枪。

    他们所使用的武器,没有发射国防军特有的5。8毫米子弹的。

    他们手持步枪,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而吴军则在快速地操作着单兵电脑,敲击几下,最后摁下确认键,进入任务模式。

    进入这个模式,pda会根据事先输入的目标区域资料提供最为详细的情况反馈,同时能够通过北斗系统和远在千里之外的陆空战斗群指挥中心进行直接的联络。

    不仅声音,文字、图片甚至实时视频,都可以由单兵终端获取然后通过卫星传送回到指挥中心。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是以秒计算的。但是,整套系统还略显粗糙,而且因为北斗系统还处于试验运行阶段,有时候信号并不十分稳定。

    但是对于此时的国防军,这种作战样式已经是令人难以想象了。

    不过,美帝早已经在8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华夏要追赶上美帝的步伐,尚需时日。

    “我们偏离了大约800米,a166路口在东北侧约2000米处,距离和接应小组的会合时间还有15分钟。我们要加快速度!”

    确定了所在的具体位置,找到了代号为a166的分叉路口。

    说完,吴军合上单兵电脑的盖子,提起放在膝盖边上的步枪,猫着腰就朝东北方向运动。

    沈涛默契地越过他,前出十米左右,充当尖兵角色。于智身上有激光引导仪以及备用电台,他跟在吴军的身后。梁伟军端着轻机枪,走在最后,殿后的同时清理掉部队运动的明显痕迹。

    特战小组就成这样的箭型队形,快速地向a166路口搜索前进。此时,他们不得不把多能夜视仪调整到微光模式,借助淡淡的月光快速前进。红色防务研发的第一代单兵多能夜视仪有微光、红外、热成像三种模式。

    可以说,这是世界领先水平的夜视仪,技术含量非常的高,轻量化更是走到了世界前列。有心人发现,里面所运用的某些技术与美日二国的几种专利技术非常的想象……

    吴军他们很少使用红外模式,因为这种模式耗电非常厉害,而且如果使用主动红外的话,极易暴露目标。

    微光模式是最为常用的,当然,如果是完全无光的条件,微光模式就派不上用场了。谁都知道,微光夜视实际上是将夜晚出现的很淡很轻微的光亮进行放大,从而达到夜视的目的。

    此时的赤塔天气很好,繁星点点月光撒满大地。显然,是微光夜视仪发乎其作用的时候。

    有了先进装备的协助,特战小组的行动无疑会更为的迅速和准确。至少不会出现走一大段冤枉路的事情发现。

    a166路口,土质公路上安安静静的,没有哪怕一辆车辆经过。两边的树林的也是安静得很,鸟儿也睡了。

    两百多公里外的尼布楚在打得热火朝天,这边却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连一辆军车调动的痕迹都没有。

    蹲着身子,仔细查看路面车轮痕迹的胡震天,左右看了一眼,全是社会的车辆车轮痕迹。他的嘴角轻轻扯了扯,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随即站起来,朝路边的树林走去。

    那里停着一辆g级奔驰越野车,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声音厚重有力。驾驶座上坐着的却是耿恒,他目光警惕地注意着周边的情况,一只手轻轻地搭载档把上。只要有特殊情况发生,他能够在三秒钟之内把静止状态的车辆变成猎豹一般跃出的车辆。

    胡震天看了一眼车里的耿恒,点点头,然后抬起手腕看了看暗光手表,还有3分钟就到会合时间了。但是此时,还没有收到特战小组的信号。

    李路回国之后,把耿恒派给了胡震天,加强胡震天这边的力量。远东那边,叶孤云毕竟是一局之长,要协调全局,所以远东地区的情报系统,基本是交给了胡震天负责。

    而情报部的情报网络和军刀团的情报网络又完全是两个独立的力量,虽然二者实际上都是在李路的掌控之中。所以,情报部这边是不大可能让军刀团的人来参与负责的,即便那些人实际上是自己人。

    李路派到军刀团的人都是他的心腹,而且是最多的,相对情报部而言。在情报部,李路能够依靠的,仅为当初培养的十八大王牌特工。虽然他们都陆续成长为了指挥官这样的角色,但是毕竟情报部要在全球布网,这点人根本不够用。

    于土星完全转入技术角色之后,十八大王牌特工变成了十七个。而李路能够用在关键时刻的,目前也就只有胡震天和耿恒这两个最早跟着他的人了。

    为了确保人道主义毁灭行动的成功,李路是不惜让胡震天和耿恒二人亲自出马接应特战小组的。

    胡震天是紧急从喀山飞过来的,而耿恒,本来就是受命联系外贝加尔军区的。外贝加尔军区为什么没有任何动作为什么会不接受莫斯科的动员令,原因显然不是军饷这么简单的。

    没有完全的准备,按照李路的性格,他绝对不会放任远东那帮人去干一场没有成功可能的独立战争的。

    时间走到凌晨5点15分,夜色越发的黑暗了,此时,便是黎明前的黑暗。再过最多半个小时,天色就会蒙蒙亮起,就会进入爽快的清晨。

    轻轻裹了裹脖子,胡震天慢慢地走动起来。越接近清晨,气温越低,不保持运动,热量会急速下降,从而出现患病的可能。李路训练出来的人,从某个角度看,就是精密计算着运行的机械。

    秒针终于跳到了会合的时间点,胡震天朝耿恒打了一个提高警觉的手势,耿恒从车门储物格里摸出手枪,轻轻上膛,左手拿着放在大腿上,右手已经轻轻握着了档把。

    胡震天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慢慢地拉上枪机,方才显得无神的双眼迸发出两道精光,扫过周围的环境。

    此时,他左侧的树林里,突然闪烁着微弱的灯光,一长两短,连续闪了三遍。胡震天眉头跳了跳,左手掏出一支手电筒,用一棵树挡住了身子,伸出手去,以两短一长的信号回应过去。

    随即,树林里回应过来两个连续的短信号,胡震天这才露出身子去,同样回过去两个连续的短信号。

    接上头了。

    第410章看似死局

    “守卫药物试验基地的是外贝加尔军区的一个直属步兵团,他们有大约一个营的兵力在药物试验基地周边布防,基地里面还有大约五十人的基地内卫部队。在赤塔市区内,驻扎着这个步兵团的其余部队。”

    飞驰向二十公里外的赤塔市的奔驰g级越野车上,胡震天沉声向吴军他们介绍着目标的情况。

    “外贝加尔军区所属的部队大部分都处于荒废期,军官没有管理的心思,士兵没有打仗的斗志,生活物资极度匮乏。不过守卫药物试验基地的那个步兵团却是供应充足,士兵斗志很高昂,军官责任心也较强。”

    说完,胡震天脸色有些许的凝重,看了耿恒一眼。

    开车的耿恒目视前方,接过话头介绍:“这个步兵团极有可能是受到了莫斯科的直接拨款,因此它甚至对军区司令部的命令都时常阴奉阳违,所以,通过特殊途径瓦解该团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也就是说,你们面对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要糟糕。”

    胡震天最后补上一句。

    很快,他们就进入了赤塔市区边缘的一个居民区,车直接开进了一座院子。一行人没有多说话,胡震天引着吴军他们进入了较为隐蔽的房间里。耿恒则安排几个特工严密警戒院子周边的情况。

    房间里,吴军他们脱下了身上的装备稍作休息,但是枪支始终没有离开手。

    胡震天拿出一叠图纸,在当中的桌子上铺上,却是皱着眉头问吴军:“吴参谋长,其实我决定你们的行动时间放在凌晨较好一些。”

    此时天已经快亮了,显然不是今天行动。

    吴军揉了一下太阳穴,说道:“我们也提出把行动时间放在凌晨三点左右较为合适,但是老板说了,行动时间就定在下午三点。”

    胡震天看了看时间,“也就是说,距离行动时间尚有十个小时。”

    沈涛插进来一句话:“其实我也比较纳闷,下午三四点正是人最为亢奋的时候,这个时候行动,成功率在理论上是最低的。”

    显然,他们口中的老板指的就是李路。

    胡震天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个所以然,这里面的人,就数他最了解李路了,饶是如此,他也搞不明白李路为什么定了这么一个时间。

    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药物试验基地通常是在下午进行最重要的试验,届时会是技术员和科学家最为集中的时候……

    此时,想不明白胡震天就不纠结了。和每一个李路系一样,胡震天对李路也有着近乎迷信的崇拜,只要是李路说的,就一定是对的,一定是真理。

    摊开平面图,吴军他们围了过来,看着地图。

    胡震天一边一张一张地掀开地图,一边说道:“这是药物试验基地的建设平面图,这是地下部分的构造图,这是立体图,这是关键部位的详图,这是守卫部队的布防图。另外还有几张赤塔市区方圆一百公里的部队驻防图。这些是我们目前为止能够搜集到的资料。”

    他顿了顿,“还有十个小时的时间,你们可以先研究一下这些资料,有任何需要随时告诉我,我来想办法解决。同时,我这边也会尽可能在搜集更多有利的信息,在这十个小时之内。”

    “老板交代过,我的任务是无条件配合你们的行动。”

    吴军冲胡震天点点头,客气地说了句:“辛苦了,兄弟。”

    胡震天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吴军并不认识胡震天,仅仅知道他是情报部安插在此处的情报员。但是,胡震天很熟悉吴军,他的档案恐怕胡震天都能背出来。这就是当特工的单向透明。大多数情况下你不认识某个人,但是这个人的所有资料,你都能轻易地看到。

    也许,情报单位之所以令大多数人感觉到阴森森的,就来自于这种单向透明。

    吴军首先扫了一遍药物试验基地的平面图,然后对胡震天说道:“兄弟,请你回避一下,我们要开一个小会。”

    胡震天点点头,几步就离开了房间。

    他也是懂规矩的,所谓的小会,显然是研究讨论作战方案的作战会议。特战小组是攻击组,胡震天和耿恒二人就相当于情报支援组,两者任务目的鲜明,出于保密的考虑,互不干涉。

    严格地说,二者是一种从属关系,一定程度上,攻击组是在上的。

    正如李路给胡震天的命令一样,无条件配合特战小组的行动。搞情报玩交际胡震天他们拿手,特种作战嘛,就再没有比101队更加专业的了。

    仅仅十分钟,吴军等四人就把所有的地图看了一遍,所需要的信息已经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吴军首先翻出那张药物试验基地的平面图,铺在所有地图的上面,抬头扫视了一眼,然后说道:“咱们的目的一是潜入目标的关键部位,安装炸药,目的二是引导攻击机群对目标进行覆盖性轰炸。”

    ……

    胡震天在另一个房间里,和耿恒对照着一份名单,嘴巴里低声说着:“这两个人是头儿指名道姓要的,咱们必须在101的人行动之前,把人弄出来。”

    耿恒点点头,“我已经安排好了,天亮之后,他们会从家里出发前往试验基地。路上就把他们给劫了,直接上直升机,然后转汽车,送回国。”

    名单上的备注着,他们谈论的两个人,是药物试验基地最资深的两名科学家,前苏联的大牛。李路要留着他们的性命,以后可以派上大用场。

    而这些事情,绝对不能让特战小组知晓。

    即便同为李路系,但是彼此之间是泾渭分明的。不同系统的之间除非有李路的首肯,否则是绝对不允许进行联系的。这也是李路掌控下面人的原则之一,永远不会出现第二个老板。

    ……

    “白天潜入需要情报部的配合,我想,他们一定有办法把我们送进去。”

    于智冷静地说道。

    梁伟军抱着胳膊,微微点头表示同意,手指点了点平面图上那块被吴军圈起来的区域,“咱们的体型和面孔太显眼,进去之后,显然是要采取强攻的方式进入药物反应试验区。”

    沈涛双眼盯着地图,沉声说道:“强攻进入,安装炸药。如果药物反应实验区的守卫数量与情报上的符合,那么只需要五分钟,就能完成整个过程。”

    吴军缓缓点头肯定。

    全部由优秀军官组成的特战小组的好处已经充分地体现出来。不需要指挥员多说什么,每个成员对全局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同时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难点在于撤离。”

    吴军接过话头,往下说,“老板多次强调,101的人不是炮灰,而是赵子龙。能杀进去,也能杀出来。完成对药物反应试验区的炸药安放之后,怎么从地下撤离出来,我们要拿出一个完善的方案。别忘了,打击机群需要我们的引导。”

    沈涛首先摇摇头,说道:“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强行杀出来。”他指着药物反应试验区的详图,“你们看,进入这里只有一条路,出口也只有这一个。老毛子看来很看重这个基地,地下室全部都是钢筋水泥封死,想通过爆破开辟一个新出口都没办法。”

    房间里一下子就沉默了,态势是很清楚的。在没有秘密潜入位于地下的药物反应试验区的情况下,强攻是唯一的选择。强攻便意味着暴露,随即,接到报警的基地守卫部队会把唯一的出口封锁住,特战小组便会陷入瓮中鳖的局面。

    这是一个死局。

    吴军把双臂撑在桌子上,盯着地图,陷入了沉思。他在设想,如果是李路指挥这次行动,遇到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做?

    南疆战事时期,李路曾是吴军的部下,当时吴军是连长,李路是排长,然后是副连长。到了101大队,李路成了大队长,他被李路调过来先是任连长,随后提拔为参谋长。

    这里面有李路的看重和信任,而细数101大队成立以来,他自认为自己并没有出彩的表现。因此,他把此次行动看得非常的重。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一仗,实际上是证明自己价值的一仗,让李路看到一点——他没有看错人。

    本身,把这次行动交给他来指挥,就意味着李路对他的信任有多重,对他寄托了多少信心。否则,李路完全可以让101大队的其余军官带队,甚至让军刀团出马。

    吴军能够想象得到,如果这次行动失败了,那么也就是他开始淡出李路系的开始。

    现如今,军中最为新锐的一股青壮派便是李路系。三军青壮派军官,无不以能够成为李路系的人为奋斗目标。因为这不仅仅是实现个人理想的最好选择,也是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最有力的一个途径。

    当今锐意最为十足的青壮派力量,李路系稳居第一。

    吴军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李路当年在安南两进两出的经典战例,过程中,短刀突击队不仅一次遇到看似死局的局面,而每一次,李路都扭转了局面,转化为战机,超额完成任务,顺利脱身。

    直起身子,吴军的目光扫过详图,随即,慢慢地定格在“药物反应试验区”这几个俄文字上面……

    注:今晚加更,争取十一点前发布,枪团的兄弟姐妹们,月票砸步枪,作揖!枪团驻地:336572164(qq群)

    第411章强攻

    “嘿伙计,今天晚了一些,请开开门,帕沙教授正等着这些硫酸盐做实验呢!”

    药物试验基地大门处,一辆轻卡在拒马前面停下来。开车的小伙子露出个脑袋,冲守卫咋呼着。

    守卫挎着枪走过来,嘴巴里叼着卷烟,“阿列克谢,发动机熄火,我要进行检查。”

    阿列克谢瞪着眼睛,打开车门跳下去,翻着眼睛说道:“喂,费德罗夫,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守卫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别为难我,团里下命令了要严格盘查所有进出基地的车辆。”

    阿列克谢不以为然,斜着眼睛看他,“是吗,这么说,我是不是要上你们团部跟领导说说昨晚你嘴巴里叼着的烟和那一箱伏特加是从哪来的?”

    守卫怨恨地盯着阿列克谢一会儿,阿列克谢毫不畏惧地对视过去。良久,守卫的目光扫过密封型车厢。

    此时,车厢里,吴军四人精神高度集中,手里的步枪枪口对着货舱门。采取这样的方式无疑是搏一把,倘若被发现,他们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同时任务会宣告失败。

    但是,在白天行动,再没有更好的方式了。

    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潜伏在赤塔的情报部特工身上,希望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让这辆卡车不用通过检查进入基地。

    镜头回到守卫的脸上,他恨恨地看了阿列克谢一眼,低声说了句:“欠我一条香烟。”

    说完转身走去,朝搭档挥了挥手示意放行。

    阿列克谢嘴角扯了扯,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跳上车,挂档松离合而去。经过守卫的时候,他拿起副驾上的一个黑色袋子抛给了守卫。守卫抛过来一张临时通行证。阿列克谢放在前挡风玻璃后面。

    两个守卫打开袋子,里面赫然是两条来自华夏的红塔山,好烟。

    轻卡径直朝核心试验区驶去,经过的道路有巡逻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也有脚步匆匆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这种场景是很难得见的,在如今的俄罗斯。因为能够保持着正常运转的军事单位,屈指可数。

    也就由此可见药物试验基地的重要性,在克里姆林宫心里。

    轻卡在核心试验区地下室进出口处停下,阿列克谢开始调整车辆,把车尾巴对准出口,以便卸货。

    一个胡子长长的穿着白大褂的老头子从里面大步走出来,冲着刚下车的阿列克谢就囔囔着喊道:“阿列克谢!你小子是不是又喝酒了!你又迟到了今天!耽误我的实验我不会放过你的!”

    阿列克谢拱拱手陪着笑脸:“帕沙教授实在对不起,实际上是车坏了,我不得不等着修车厂把它修好。”

    “哼!”

    帕沙教授指着车厢说道:“你要一个人把东西卸下来运送到我指定的地方!今天这么重要的试验还有这么多人请假,以至于我人手不够用,真是见鬼了!”

    他咒骂着,转身摇着头朝里面走去。进出口两边的两个持枪守卫见惯了这个老头的怪脾气,见怪不怪地对视了一眼,都打定主意绝不会去帮忙卸货。

    阿列克谢哭着一张脸转过身去,脸色顿时就变成了凝重,余光注意着两边的情况,伸手去打开车厢门。

    车厢门被阿列克谢拉开。

    “噗噗,噗噗!”

    车厢门还未被全部打开,就响起几声轻微的声音。只见那两个守卫身子微微抖了抖,就软绵绵地倒下去。走过的帕沙教授皱着眉头左右看了一眼,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快步冲向他的阿列克谢一个手刀砍在后脑上,果断地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阿克列谢接住帕沙教授,看似瘦弱的身体却赫然一把把有些肥胖的帕沙教授扛了起来,就飞来地跑过去,直接往车厢里人。吴军他们接住帕沙教授,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给捆绑了起来,嘴巴塞上布条,就放在车厢里面的一张软垫子上。

    此时,沈涛和于智已经飞跃而出,他们手持81杠战术改步枪,加装的消音器让枪管显得很修长。方才的精准射击,就是他们打出的。他们踩着快速的小碎步接近那两名到底的守卫,确认了目标死亡之后,一人一个拽着尸体拖到了角落里暂时隐藏起来。

    安放好了帕沙教授,吴军拍了拍阿列克谢的肩膀,用俄语低声说道:“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守卫的尸体,你要尽快把人送出去。”

    阿列克谢凝重地点点头,“我会把帕沙教授完完整整地送到预定地点的,祝你们一切顺利。”

    点点头,吴军快速地向进出口移动,梁伟军在后面紧跟着,同时向左右警戒。

    不一会儿,四人就消失在显得有些黑暗的进出口里面。那是唯一一条通往药物反应试验区的通道。

    充当尖兵的沈涛以及吴军在最前面,梁伟军和于智在后面。前两人在通道中间位置并肩碎步前行,后两人贴着两边的钢制墙壁,同样小碎步前行。四人就形成了梯形的搜索前进队形。

    光线从进出口投射进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通道不远处,有几个人围在一起像是在讨论着什么。也许是来人的倒影引起了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其中一个人转过头看过去。看见两道长长的影子在快速地朝里移动着,两侧的他却是难以一时之间发现。

    当他的眯着眼,试图看清楚来人的面容时,赫然发现来人手里端着步枪,而且穿着守卫部队没有的黑色战斗服。

    他抬起头,试图看得更加清楚,此时,便突然觉得额头像被什么重重地撞击了一下,瞬间失去知觉,刹那失去力量的身躯因为冲击力朝后倒去。他的眉心被打穿了,子弹灌入神经中枢,瞬间破坏了那里的神经系统。

    喷射出来的一丝鲜血洒在旁边的一个带着眼睛的技术人员的镜片上,顿时眼前一团红色,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抹,余光却模模糊糊地看到左右两边的同事用惊恐的目光盯着自己身侧——那个倒在地上额头冒着鲜血的同事。

    他们这一系列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当他们意识到危险扭头看向进出口的时候,已经很近了的那几个影子打出了第二轮射击。因为加装了消音器,在几乎听不到枪声的同时,也难以发现射击时产生的火光。

    “噗噗,噗噗,噗噗,噗噗……”

    两发点射,子弹精准无比地打在其余人的脑门和胸口上。那几个技术人员没有更多的反应,就纷纷倒地身亡。

    几乎在完成了第二轮射击时,沈涛和吴军就已经移动到了那些尸体旁边。二人跨过尸体,此时已经接近核心区域了,在内层还有守卫的士兵,所以他们稍稍放慢了小碎步,枪**替指向每一个有可能出现目标的方向。

    不远处的拐角处转过来两名背着枪的士兵,显然,他们是核心区域内层的巡逻哨兵。当他们扭头看见迎面而来的不明武装分子,快速地去出枪的时候,吴军和沈涛已经默契地一人一个把他们撂倒。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其中一个士兵在倒地之前扣动了扳机。枪声在这个地下空间里回荡着,惊醒了所有人。

    枪声就是命令,内层的守卫的神经瞬间蹦到了紧张状态,摘下肩膀上的ak…47步枪,朝着枪声的方向飞奔而来。负责指挥内层守卫的指挥员正在美滋滋地吃着来自华夏的友谊牌桶装方便面,听到枪声就扔下叉子,拔出手枪就冲出了警卫控制室。

    而正在等候帕沙教授回来,准备进行新一轮药物反应试验的技术人员们,则有些茫然地左右地看,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对于特战小组来说,这个突发情况是早早就考虑到的,所以,他们并不慌张,稳扎稳打地朝着警卫控制室搜索前进。整个药物反应试验区的地形他们都已经了然于胸,每个关键部位的位置都记得一清二楚。

    所以,男朋友是干过特种兵或者侦察兵的妹纸们,如果他说某件事情不记得了,最好不好相信。

    守卫指挥官刚刚冲出警卫控制室,一阵密集的子弹就扑面而来。这货还没来得及下达第一道命令,就果断地下了地狱。直到死,他也没能看清楚来人是何种形象。

    但见吴军他们身着黑色战斗服,头戴黑色头罩,身上是简洁的单兵通联设备和备用弹药,两膝盖戴着护膝,双手戴着黑色的战术手套,脚蹬的土黄色伞兵靴显得有些不协调。

    沈涛闪过去的时候,那个守卫指挥官的身躯还未倒下,他看都没看一眼,沿着前面弯弯曲曲的通道朝里面发起攻击。后面吴军紧跟身后随时可以提供后续火力进行跟进。于智的位置变换成第三位,警戒两边。梁伟军端着轻机枪不时转身堤防从六点钟方向出现的守卫。

    阵阵子弹打出去,精准的射击让猝不及防的守卫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子弹打在墙壁上、各种设备上、玻璃上,迸发出火光的同时,易碎品纷纷破碎。药物反应区顿时变成了战场。

    第101特种作战大队的犀利是极少人知道的,这支国防军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拥有双a保密级别的部队,没有什么威猛的代号,只有一个简单的数字——101。

    但是,曾经有幸成为101大队对手的境外武装力量,以及有权限查阅这支部队的档案的人,心里非常的清楚,这是一支拥有世界一流作战能力的特种部队。

    全部由优秀军官组成的特战小组的全面素质只会更高,行动起来更加的果断、犀利、精准。

    仅仅三分钟,特战小组就攻入了药物反应区的核心实验室。沈涛突然出现在实验室门口的时候,里面的技术人员技术助理一众人呆若木鸡。

    沈涛没有丝毫犹豫地扣动了扳机,子弹雨点般飘洒过去。吴军来到,眉头皱了皱,最终也加入了射击当中……

    注:加更送到,枪团的兄弟姐妹们,月票砸步枪,本月冲击月票总榜,对红色攻略对步枪而言都非常重要,步枪恳请兄弟姐妹们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多投步枪一点月票,作揖!枪团驻地:336572164(qq群)

    第412章人形野兽

    正如吴军等人行动之前所纠结的那般,最难的在于撤离药物反应试验区。离开这个只有一条进出通道的地下区域。

    最终确定的作战方案中,吴军想出了一个极富冒险主义色彩的撤离计划。

    他注意到一条情报:药物反应试验区每一次试验都会从军事监狱的死囚里挑选出身体条件符合的人来充当试验品,而这些人,都被关在实验室旁边的房间里。

    另一个信息则是,药物试验基地正在试验的新型药物药效是遥控引发的。

    于是,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在攻入药物反应试验区之后所面临的死局的破解方法。

    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遥控式引发药效,很先进,很好很符合。

    在吴军他们射杀了实验室里面的技术人员,并且安放好定时炸药之后,基地也拉响了警报。从各个位置蜂拥出来的士兵,把唯一的进出口给包围住了。因为搞不清楚里面的状况,负责指挥的军官很谨慎地派了一支小队慢慢地朝里面靠近。

    此时,吴军带着于智,也打开了关押着充当小白鼠的死囚的房间。

    穿着破烂的死囚面如死灰地看着突然出现在面前 (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