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第 14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小光亲自率队,一直在远东地区从事隐秘战线工作的雅科夫也待了一大批人员过来了。他们根据李路的指示,将人员进行分组,分散到泽登巴尔的党部调查部秘捕小组中去。

    泽登巴尔的调查部整人可以,但是战斗力不行,必须得有那些克格勃的精英从旁协助,甚至可以说是反客为主。

    之所以大量使用军刀团的力量,是因为情报部的都是华夏人,面孔和肤色上和外蒙人是有些区别的。而毛熊在外蒙待了这么多年,这里不少毛子。原来的苏军中就有不少外蒙族士兵。

    所以,由军刀团招募的毛熊特工特种兵们协助,是再适合不过了。

    而且,李路这厮还想到,未来一旦他在外蒙干的这点破事被人挖出来,也好给莫斯科抹把黑。管你怎么说,反正办事的人力没华夏人。

    按照李路的意思,是借助暴乱的机会,铲除所有的异心分子。他对异心分子的界定很简单——非亲华的人,只要有社会影响力的,一律从**上进行清除。

    然而,泽登巴尔为了向李路证明自己的能力,居然把这样一种应该暗中进行、借势而为的清除行动,变成蔓延了全国的大清洗。

    再加上唯恐天下不乱,最擅长搞清晰的那些前苏联的克格勃精英,这一场大清洗的前面要加上一个前缀词——血腥。

    泽登巴尔的理解很简单,他知道外蒙完蛋了,外蒙军政府就是一个临时的、帮助李路扫除公投回归障碍的机构。总统梦总书记梦他是不想了,索性就踏踏实实地按照李路说的走,获得一大批钱的同时,还能在回归之后混个行政区长官干干。靠在越来越富强的华夏身上,比这么一个穷国在内陆挣扎要舒服得多。

    既然李路的目的是扫除公投的一切障碍,无非就是一件事情——控制绝大部分的群众。那么,控制群众的方法是什么?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和自己争夺群众的党派团体宗教等等,全部消灭掉,或者控制起来。

    显然,消灭掉是最快速的方式。

    这就是泽登巴尔自己的理解。可以说,他完全参透了李路的意思。只是,出于种种考虑,李路不得不说得婉转点,做的时候也迂回一些。

    泽登巴尔的工作作风是简单粗暴的,蛮横不讲理的。

    在对乌兰巴托进行进一步清理的时候,他在开会的时候,直截了当地下达指示,所有非人民革命党的政治组织、商业组织、宗教组织,全部是非法的,全部都要予以取缔,全部都要追究法律责任。

    他甚至不能在外蒙的法律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哪怕半条条文。

    甚至有时候他都懒得脱裤子放屁,划拉出一个名单来,让下面的人同时下手,一网打尽。他还不忘在名单上面加上一些往日得罪过他的给过他不爽的政敌。

    他不知道的是,名单从他的手里下发到执行队那边的时候,至少增加了三倍。

    因为每一级的官员都在趁机打击自己不爽的人,不管他是不是人民革命党人!

    这就造成了两个后果。

    第一,泽登巴尔的大清洗之后,乌兰巴托的人口锐减到50万,也就是说至少有20万人人间蒸发了。第二,人民革命党的党员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强,在加强了泽登巴尔这个头子的权力和威望的同时,也大大削弱了人民革命党的力量。

    对于李路来说,这两个结果都是可有可无的,更确切地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因为这厮压根就不在乎外蒙会剩下多少人,更不会在乎人民革命党剩下多少人——只要能达到控制公投的目的。

    华夏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实际上,关于外蒙回归之后,大移民计划已经在李路的脑海里酝酿,不日将形成文字材料,递交到最高统帅部众大佬的桌面。

    不管怎么说,泽登巴尔的力度还是出乎李路的预料的,以至于他不得不加强乌兰巴托地区的兵力,以防出现意外状况。他还让许闯组织一支机动装甲纵队,随同泽登巴尔的秘捕大部队行动,每到一座城市,机动装甲纵队就会跟着开过去。起到威慑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把事情的发展控制在自己手里。

    当然,在对外宣传的时候,是华夏维和部队保护外蒙军政府的工作组成员前往各大城市进行暴乱之后的调查善后工作。那些被秘捕的人,大多数人的罪名是煽动暴乱或者参与策划暴乱,要么就是破坏社会安定,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在那些名单上的人看来,所谓的工作组就是蝗虫,所到之处一片荒芜。提前得到消息的人开始逃跑,试图逃出这个已经堕落为地狱的国家。

    但是,已经被列为逃犯的他们,又怎么躲得过华夏维和部队的陆空立体追捕呢?

    即便躲过了,那些跟蜘蛛网一般遍布全国的情报人员、特工人员,也会把他们一个个地揪出来。哪怕是深藏在山谷野林之中。

    就像一张筛子,拉过去之后,不符合标准的自然就被扒拉出来,然后去一个他们最终还是都会去的地方。

    鉴于华夏有意识的封锁,而唯一有能力参合一下外蒙事务而且跟外蒙接壤的俄罗斯,此时此刻难以独善其身,所以美帝等国很难获取到外蒙的信息。李路一早就在做这项工作了,否则也不会早早的就让情报头子叶孤云到乌兰巴托来准备,更不会在远东战事正酣的时候,把关键的101大队调到这里来。

    为的就是,在动手之前,把外蒙境内的所有其余国家的情报网络都清理干净。

    另一方面,车臣战争引起的影响,也是美帝政府不得不关注的。有证据表明,刚刚被山姆大叔揍过的傻大木,一定程度上援助了杜达耶夫叛军。美帝是希望杜达耶夫给毛子添乱没错,但是这事儿不能由傻大木干。

    这意味着傻大木的影响力正在扩张,这显然是美帝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又有多少人知道,此时此刻的美帝,已经在策划二十一世纪的那场伊拉克战争了?

    车臣问题是中东问题,中东和欧洲一贯是美帝的战略重心,最起码,在华夏展现出那恐怖的经历发展能力之前,美帝的重心都不在亚太地区。而当前车臣问题,牵扯着的是美帝对俄罗斯的经济毁灭计划。美帝显然不允许出现差错。

    伊拉克不仅参合进了车臣那边,而且和华夏的财团进行了大规模的合作。以大唐实业为首的石油工程企业早早的就进入了伊拉克产油区,合作开发油田,把油开采出来,再卖给华夏。除此之外,百年建筑公司牵头组织的大量建筑公司和傻大木签订了大量的基建工程合同,傻大木用卖石油的钱来支付。

    华夏一出一进,石油有了,钱也赚了,傻大木获得的是大量的硬通货和快速发展的社会建设。

    这些,都是美帝眼红的同时不想看到的——谁他妈知道傻大木往军备里投入了多少钱!

    还有一个方面,美帝内部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大致就是执政党和在野党两大党之间的斗争。杰克是参议员,而且早在1988年,李路就有意识地大规模投入资金,让杰克在华盛顿建立自己的圈子势力。别的不说,现任总统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跟杰克的关系就相当的密切。

    大唐实业的那支拥有20艘5万吨以上轮船的船队,百分之六十的船是通过小布什购买来的。为此,大唐实业比正常采购多付出了三分之一的资金。但是,这笔钱花得值。

    而且,准备竞选下一任总统的克林顿,得到了杰克全方位的支持,从人脉到竞选资金,全面的支持。甚至有消息称,克林顿如果成功当选,杰克成为他的主要助手。

    在这种的内部环境下,美帝要想在对待华夏采取何种策略这个问题上统一意见,是很难的。在没有定论之前,执行既定的战略是一贯的办法。

    当然,大多数人只会把这些归结为政客为了私利而至国家利益而不顾,丝毫想不到,幕后的深处,有着一只来自华夏的黑手在影响着这一切。

    各种因素影响着美帝对外蒙事务的反应,华夏派出维和部队,除了操纵联合国给予一个非法的罪名,就再没别的更多的东西。

    而且,华夏也是联合国五大流氓之一,它不认可,所谓的非正义也是正义。

    纵观当今世界形势,会发现堪比二战前期,其混乱程度,使得一般水平的观察镜也会看得稀里糊涂。

    从这个大角度讲,这就是李路想要达到的浑水摸鱼。

    政治上有所欠缺,奈何这厮有着无与伦比的超前意识。当一个人知道历史的大体走向,又拥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其发挥出来的影响力,是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

    第498章波折再现

    外蒙回归之后,很多人都认为,华夏兵不刃血地夺回了失地,让莫斯科丢尽了脸面。

    实际上,让莫斯科丢尽脸面是事实,远东、外蒙,毛子的脸皮是被撕了一层又一层的。

    但是要是说,兵不刃血夺回了外蒙,却完全不是那回事——那都是宣传上的需要。

    最起码,在胡震天、裴小山、张龙三人的记忆中,当时就经历过一场异常凶险的战斗……

    胡震天是情报部的,裴小山是101大队的,如果说这两人联系在一起,是说得通的。101大队本身就是情报部的业务主管单位,确切地说,情报部那边有什么硬茬需要攻击组了,101大队就上。

    但是这个张龙,他是帝都军区直属数字化炮兵团的团长,跟前两人压根联系不到一起。而且,他那个炮兵团连正式的番号都没有,远东计划展开,就是配属给陆空战斗群的。

    他们三人又是如何一起经历一场凶险的战斗的呢?

    其实,和他们一起经历的,还有几个前苏联的直升机飞行员。

    事情要从头说起。

    泽登巴尔的血腥大清洗展开之后,外蒙可以说是陷入了一片白色的恐怖当中。两百多万人民,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自家的床铺上安安稳稳地再躺一个晚上。

    那些带着红袖标的清查工作小组成员,几乎成为了食物链的顶层,手持密令,想抓谁就抓谁。甚至。他们随身携带了司法部们出具的空白逮捕令,需要用的时候直接填上名字……

    当然,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只是有些不解、迷茫、畏惧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因为人家正在争夺的,就是对他们的控制权。

    泽登巴尔一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大清洗,同时利用大清洗的时机,对第一步兵师进行整顿。清洗了大批军官,根据李路的指示,从巴托夫的集团军留守部队中挑选大量的前苏军军官充实进去,补充了大量人民革命党党员作为兵员。

    李路随后拨付了第一步兵师一大批国防军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就这样,外蒙军队第一步兵师齐装满员了,并且还实现了机械化,奉泽登巴尔的命令开进唐努乌梁海地区,该部的后勤保障由维和部队后勤司令部负责。

    巴托夫的国际红色纵队已经宣布归顺外蒙,泽登巴尔以人民革命军最高统帅的名义颁布命令,把国际红色纵队命名为外蒙人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任命巴托夫为第18集团军司令员。

    就这样,巴托夫率领的那支本质上是前苏联驻外蒙的第39集团军的部队,又摇身一变,成了外蒙军队。距离上次他宣布脱离远东还不到一个月。

    随后,泽登巴尔宣布收回唐努乌梁海地区,同时宣布第18集团军的驻防地域为唐努乌梁海地区。

    巴托夫名正义顺地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待下去了,随即就和驻扎在那里的俄军发生了交火。

    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战火不值得一提,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那是前苏联军队发生的内斗,巴托夫部只不过是披了一层外蒙皮罢了。而且,俄军当时部署在唐努乌梁海地区根本没几支能打仗的部队,即便之前能打仗,现在也****了。坦克坦克开不动,步枪步枪打不响,军心涣散。

    而巴托夫的部队有着李路暗中提供着的全面的后勤保障,经过远东战争,部队是产生了凝聚力了的,也是一定程度上和莫斯科分道扬镳为了自己的明天打拼的,说到底,有了一些信仰,即便这个信仰不是那么的高尚。

    所以,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战斗,根本就是巴托夫在赶鸭子。兵锋所到之处俄军无不闻风而逃。西伯利亚军区是干瞪眼没办法,想动员部队消灭叛军,没钱。莫斯科哪里还有心思管这边的事情。

    李路对唐努乌梁海这边的事情是比较放心的,毕竟什么都摆在明面上。只是,包括他在内,也想不到,有那么一股顽强的俄军会从阿尔泰地区那边潜进来,一口气打到了乌兰固木。

    这就是胡震天、裴小山、张龙他们三人共同遇到的一场遭遇战。

    前面说到,泽登巴尔的大清洗是分成几个庞大的工作组,以乌兰巴托为中心,把下面的城市分为几批,一批一批地进行。

    乌里雅苏台这个中部重要城市完成之后,调查部的工作组就乘坐着几十辆卡车开向西部城市乌兰固木。

    在此之前,裴小山小队自然是要先行开拔,担任先锋的同时也要在乌兰固木附近建立一个隐秘的通信联络据点。

    乌兰固木是外蒙西北省份乌布苏省的首府,城区就在著名的乌布苏湖边上。从地理位置上看,乌兰固木可谓是外蒙的西北门户,攻占了这里,部队可以通过两条国家主要道路向东、向东南机械化推进,一直推平整个外蒙。

    所以李路很看重这里,但是,受限于遥远的距离(乌兰固木距离乌兰巴托1300多公里),而最高统帅部又大幅削减了维和部队的实力,导致他原本计划向这里派驻一个步兵师,不得不调整为一个步兵团外加一个炮兵团。

    又因为别突然紧急召回帝都,耽误了几天。当他回来的时候,炮兵团,也就是张龙的那个数字化炮兵团已经按照原计划行进在前往乌兰固木的道路上,而调整计划后的步兵团依然还在乌兰巴托。

    李路不得不用701团看来替代那个步兵团,向乌兰固木远程机动。但是,701团已经远远地落后了张龙团一大截路。而且配属701团的第501特种直升机中队需要701团协助在沿途建立临时补给点,才能飞跃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到达乌兰固木。

    这么一来,就造成了乌兰固木一段时间内是出于无防状态的,也造成了本来在后面的张龙炮兵团变成了先锋部队。

    所幸的是,外蒙境内没有什么敌人,一些小股的反动武装,张龙轻而易举就收拾了。

    本来外蒙的防务就是巴托夫管的,他一走,外蒙实际上就真空了。

    于是,张龙在开进的途中,就遇上了翡小山以及跟随裴小山小队行动的胡震天。胡震天带了一个特工小组,负责监督人民革命军清查工作组的工作,同时作为实际上的指挥组而存在。

    得益于李路把701团的先进指挥控制系统扩展到整个陆空战斗群,原陆空战斗群所属部队彼此之间的联系都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胡震天对于张龙跑在701团前面也感到惊讶,不过一想到外蒙境内的情况,也不担心了。炮兵下了火炮就是步兵,别以为炮兵就不会干步兵的事情。而且,炮兵可是有一个炮兵侦察连的,论素质论战斗力,都不比步兵部队的侦察连弱。

    事实上,李路发现了张龙团的位置突出去之后,也想过下一道命令让张龙先停下来等等701团。但是又想到,外蒙境内哪里有能给近两千人的张龙团造成威胁的?

    又因为耽误了几天,李路担心乌兰固木发生什么变化,就命令张龙按照原计划开进,提高警惕之类的。

    一路无惊无险,张龙是连个手持棍棒的平民都没见过。现在又和翡小山小队会合上了,有一支编制十二人的特种小队在身边,心里更踏实了。

    他们就汇合在一起,一齐向乌兰固木开进,直到发现路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拖家带口的平民,他们才意识到乌兰固木可能出事了。

    拦下几波平民询问,他们大吃一惊——俄军占领了乌兰固木!

    第499章哥萨克骑兵

    大约从1988年,也就是他在南疆战场上证明了自己,获得老爷子的重视之后,他就利用家族势力,有意识地向前苏联安排隐秘力量。大体上是以情报部为主,辅以一些他自己独立控制的松散暗线。

    他自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布置,又经过红色计划以及其子计划远东计划等等,前苏联加盟国家发生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他的情报网络。

    然而事实无情地证明了一点,再完善的网络,也存在着漏洞,再敏锐的触角,也有触及不到的地方。

    眼前攻下了乌兰固木的这股俄军,就不在李路的眼线范围之内。

    这是一个哥萨克骑兵团,真正的骑兵团!

    叶夫秋欣,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如果看过苏联一部叫做《夏伯阳》的小说,你一定会对这个叶夫秋欣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在那个时代,夏伯阳代表着哥萨克英雄形象,而这个叶夫秋欣,就是苏军中极富传奇色彩的哥萨克部队指挥官。

    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更加形象地说,哥萨克骑兵在毛熊那边的历史地位,等同于蒙古骑兵在华夏历史上的地位。

    同样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两者交过手,蒙古骑兵完胜。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个群体历史以来几乎都是以当兵为职业,以至于提起他们的名字,自然而然的就想起战争。

    苏军中有着相当数量的哥萨克部队,苏联解体之后,这些部队大部分都归俄罗斯,乌克兰也有一些。但是在俄罗斯裁军的大环境下,哥萨克部队慢慢地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直到普大帝上台,要重整俄罗斯帝国的雄风神马的,重新组建哥萨克部队,那已经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事情了。

    在整个九十年代,失去了帝国的哥萨克人自然就成了炙手可热的雇佣兵来源。这里面包括独联体国家的官方非官方组织,他们对哥萨克人的需求是强烈的。把英勇善战、绝对忠诚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哥萨克人,是最理想的人形暴力机器。

    军迷印象最深刻的,无非就是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第76空降师第104近卫伞降团哥萨克第2营90名哥萨克伞兵与两千多名叛军激战三天,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六个人。

    但是,他们消灭了七百多名叛军,成功完成了堵截任务,把战争进程牢牢地控制在俄军手中。

    也就是说,他们平均每个人都打死了超过十名敌人。

    他们都是哥萨克人,他们用钢铁般的身躯,为俄军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如果李路此时得知这股俄军指挥官的名字叫叶夫秋欣,一定会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他不就是后世在最后一刻喊出那句“列娃,永别了,向我开炮”的叶夫秋欣吗!

    此时此刻,谁也不知道这个叶夫秋欣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并且率领了一支五百多人的骑兵团攻占了乌兰固木。

    他们真的有战马,真的是骑着马的骑兵!

    在只知道攻占乌兰固木的是一股人数五百多的俄军骑兵的情况下,负责战术指挥的裴小山不敢轻举妄动,他决定带一个侦察小组抵近侦察。胡震天第一时间把情况向李路作了汇报,同时张龙的炮兵团也进入隐蔽地带,建立了火炮阵地。

    接到报告之后,李路大吃一惊,连忙指示人民革命党的清查工作组暂停下来等候命令,同时命令陆勇亲率101大队的武力侦察5连,搭乘红色黑鹰直升机驰援裴小山。同时命令秦国华率领的701团以最快的速度增援裴小山。

    幸亏乌兰巴托到乌兰固木的最后一个中途补给点已经建立,否则红色黑鹰直升机是没办法连续飞行一千多公里的。

    然而,这个时候,裴小山和叶夫秋欣遭遇了。

    实际上,裴小山刚刚协助张龙团完成了防御部署计划,率领一个四人侦察小组出发,徒步行进至那里的第二高地时,便惊讶地看到,通往乌兰固木的道路上席卷起一阵烟尘。

    在望远镜中,他更加惊讶地看到,那是至少上百匹战马狂奔卷起的灰尘。调整了倍数之后,他便很直观的理解逃难群众所说的骑着马的军人是什么意思了。

    苏军制式迷彩服,手里擎着ak…74突击步枪,腰间挎着马刀,策马奔腾。如果把手里的自动步枪换成长矛,裴小山一准以为自己穿越回到中世纪了。

    然而,他绝对不敢小看他们。

    裴小山当机立断,下令就地建立防线。他所在的位置附近就有一个高地,是很好的制高点。

    按理说,就凭他这点人,最好的选择是后撤与张龙的炮团会合,而不是在这里建立防线。

    但是,此时张龙的炮团正在建立防御阵线当中,如果让这些骑兵冲过去,一定会被张龙的人冲散掉的。

    诚然,这些骑兵对那些有着厚厚装甲的自行火炮没什么办法,但是炮兵们也对马背上的武装骑兵没有更好的办法。高速移动中的骑兵,即使精准射手也很难短时间内准确命中,就更别说只是接受过步兵常规训练的炮兵了。

    裴小山通报了张龙和胡震天,后者对野外作战不熟悉,但是他所带的特工也是有很强野战作战能力的,起码枪法是堪比特种兵的。

    而裴小山,则决定尽量拖着这些骑兵,为张龙建立防御阵地争取时间。

    骑兵中分出几骑,快速前出,朝山谷奔来。

    裴小山的心顿时沉了沉,这股骑兵显然不是简单地骑在马背上的士兵,他们的作战意识非常强烈。

    这里的地形是这样的,土路沿着山谷弯弯曲曲地延伸过来,裴小山所占据的高地就在山谷的一侧,他的对面是陡峭的崖壁,而他的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峰。裴小山的优势在于居高临下,山谷下面的土路在有效射程之内,而山谷到高地之间是乱石堆,有一定的斜度,马匹不容易冲上来。他的劣势在容易后背受敌,而且那些乱石堆在限制了马匹机动的同时,也给敌人提供了极好的掩护。

    如果骑兵下马作战,是很容易迂回到侧后位置,从那些小山峰之间出现的。

    这样,裴小山兵员不足的劣势就会被扩大化。

    裴小山还没有天真到想凭着一个加上他才五个人的侦察小组,就能挡住这股百余骑兵,他没有忘记让留守炮团的剩余的七个兵火速赶过来支援。

    实际上,胡震天亲自率领了裴小山的特种小队七个人,加上自己带来的三个特工,一共十一个人,开着所有的三辆猛士战斗车,正在向裴小山这里疾驰。

    现在,这场遭遇战究竟以什么的方式开始,就看胡震天的速度了。因为此时,骑兵前锋已经进入了山谷,开始放慢速度。这是在侦察,确认山谷没有存在危险,后面的部队才会进入。

    望远镜中看到后面的骑兵都放慢了速度,裴小山的心又沉了沉。看来这股骑兵的指挥官很有战术意识,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如果他们贸贸然地冲进山谷,裴小山一个急促火力覆盖,就有把握打掉相当一部分人。

    此时,裴小山的愿望落空了,只能期望那些侦察骑兵没有发现他们的踪影,那还有机会!

    第500章包围

    正是太阳光最猛烈的时候,太阳悬挂在天空正中间。

    裴小山轻轻擦掉额头处的汗水,盯着距离只有三百米的侦察骑兵。他们分成两前两后,向山谷两侧侦察。看着他们慢慢地从阻击阵地前面过去,裴小山轻轻松了口气。

    然而,没等他一口气松完,“砰砰砰”的枪声就响了起来。原来,那几个侦察骑兵居然朝两则射击,进行火力侦察。

    还没来得及多想,裴小山突然感觉到左肩头一阵剧痛传来。他反应非常快,生生把到嘴唇边的闷哼咽了下去。趴在他身边的一个战士亲眼看到,裴小山的肩膀被击中,子弹似乎贯穿了那里,出现一个潺潺流血的伤口。

    裴小山紧咬着牙关,忍着剧痛,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豆大的汗珠出现在额头处。身边的战士看见这一幕不禁把心提了起来,下意识地替裴小山咬了咬牙关。

    开枪朝这边射击进行火力侦察的那个骑兵显然没发现自己打中了一个人,他的目光扫过裴小山小队的隐蔽阵地,一夹马肚子走了。

    此时,那几个侦察骑兵已经快要走出山谷了,其中一个背着电台的骑兵手里拿着送话器,好像在说着什么。不一会儿,山谷入口处传来马蹄声。对方的大部分进来了。

    裴小山压着声音冷冷地说道,“狙击手注意,先把电台兵干掉,听我口令。”

    单兵电台的耳麦里传来狙击手低沉的回答:“明白。”

    趴在裴小山身边的那个战士,掏出急救包,想要爬过去给裴小山包扎,耳麦里却出现裴小山的声音:“趴着不要动,我没事。”

    那战士顿时不动了。

    裴小山盯着骑兵大部队,心里计算着距离,同时注意着那几个侦察骑兵的动向。

    汗珠一颗颗地滴下,砸在地表上,很快被干枯的土地吸收掉。

    裴小山以最后几个骑兵为准,确定了参照物,只要他们越过那块路边上的巨石,他就会下达开火命令。

    瞄准了当中一个军官,裴小山的食指压掉了第一道火,正准备下达开火命令同时击毙瞄准具中的目标,却突然发现,对方居然停了下来。81杠战术改的4倍白光瞄准具中,裴小山看到,他瞄准的那军官正在满脸凝重地左右扫视着山谷两边。

    裴小山完全忘记了伤口的疼痛,心里一阵寒意涌出来,他当机立断,沉声下令:“开火!”

    同时,他果断地压掉了第二道火,子弹射出,直直朝着那骑兵军官奔去。那军官反应不是一般的迅速,居然身子一倒,同时用力一拽马绳,居然躲开了裴小山的射击。

    隐蔽阵地上兵们猛烈开火,步枪和轻机枪喷射着7。62毫米子弹,雨点一般撒出去。

    骑兵大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几个人被骤然而来的子弹打下马。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不是裴小山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他原以为,即便提前开火,也能在第一波射击中撂倒前面一波骑兵。他绝对不是想当然的。从侦察兵到进入101大队,他是属于101大队的第一批人,当时在大队里接受过首任大队长李路的亲自授课培训以及训练,随即被保送到世界关系学院就读侦察与特种作战系就读,是属于既有实战经验又是科班出身的特战军官。

    他根据己方的火力强度、射击线等等,充分考虑了对方的各种反应之后,才得出的结论,是非常有根据的。

    然而,他让他意外的是,那些骑兵的反应速度远超他想象。突然袭击没有使得他们的队形慌乱,也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全部打倒前面的那波骑兵。

    枪声一响,裴小山就看到,对方反应速度非常之快,战术素养非常之高。绝大多数骑兵在躲避的同时,居然非常娴熟地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进行扇面的压制射击!

    迅猛的压制射击,使得裴小山他们不得不低下头来,直接导致第二轮射击泡汤。

    此时,裴小山才真正意识到,对手的不简单。

    方才趴在裴小山身边的战士原来是医疗兵,枪声一响,他就跃到裴小山的身边,掏出单兵急救包飞快地给裴小山包扎伤口。这时,裴小山才感觉到伤口的剧痛。

    “排长,子弹穿过去了,没有危险。”医疗兵包扎好,说道。

    裴小山没空答话,再次操起81杠战术改突击步枪进行着急促的短点射。然而,此时他们的射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对方是骑兵,战术素养在刚才的袭击中已经体现出来了,而那些战马,显然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丝毫不畏惧枪声。

    凭借着灵活的机动性,那些骑兵很快就拉开了阵型,一部分退出了山谷,另一部分分成两路,开始朝裴小山他们的阵地冲击。

    此时,对方人数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且对方显然从火力的强弱度分析出了裴小山他们的人数,更加放心地展开攻击。

    不到半分钟,裴小山他们的所有优势瞬间消失,落到了下风。

    裴小山一开始也有些懵了,这些毛子兵到底是什么人,这动作真的太出乎预料了。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下达命令让兵们沉着应战,尽量多使用手雷。

    不得不说,他的这一道命令是很有效的。骑兵骑在马背上,手雷使用多得当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杀伤效果。显然,这对101大队的特种兵们来说,是完全没问题的。

    然而,101大队的兵也不是超人,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他们应付起来相当的吃力。

    出现伤亡了,机枪手首先中弹,几颗子弹几乎同时击中了他的面门,把脸部打得稀巴烂。

    失去了机枪火力,裴小山他们的火力强度一下子下降了一个档次,对方非常的敏感,部分骑兵抓住机会跳下战马,冲进了乱石堆里。那里乱石丛生,可以提供掩护的地方非常多。

    这些哥萨克骑兵下马之后表现出来的战术水平也是让裴小山颇为意外的,他怎么也想不出,苏军的编制中有这样的部队。特种部队、伞兵部队、骑兵部队,都不像,或者说骑在马背上的伞兵,合适一些。

    侧后传来的枪声让裴小山心里一紧,最坏的情况毫无悬念地出现了。那股退出山谷的骑兵显然迂回到位,开始从侧后对高地发起攻击。

    “撑到最后一个人!”

    这是裴小山脑中唯一的一个想法。

    他只希望张龙能够尽快地完成炮兵团的防御部署,以及胡震天能够尽快赶到,趁机从对方的侧翼杀过来,尽量地杀伤敌人,这样才能为张龙的炮兵团尽可能地减少威胁。

    裴小山领教了对方的实力,当前最要紧的,是保住张龙的炮兵团。他很清楚,他们应付起来尚且如此吃力,炮兵团就更不行了。

    如果炮兵团产生了损失,李路怪罪下来,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要知道,那可是陆军第一个数字化炮兵团,所有装备都是全军最先进的。

    哥萨克骑兵前后的夹击越来越紧,裴小山他们的弹药在快速地消耗着,距离弹尽为时不远。

    关键时刻,山谷的东南侧响起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重机枪独有的“咚咚咚”射击声和加特林多管机枪射击时产生的犹如电锯锯树一般的声音传来。

    裴小山扭头一看。

    一身便装的胡震天穿着多功能战术背心,手里端着步枪,从副驾驶上探出半个身子射击。

    援兵到了。

    第501章另一个包围

    众所周知,当年李路组建701团的时候,是以美帝陆军第75骑兵团为蓝本,结合华夏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防军的战略战术进行打造的。

    因此,701团被视为国防军陆军的第一支现代化骑兵部队,显然,“骑兵”二字在这里代表着的绝非骑兵。

    和苏军的那些近卫部队差不多,冠于“骑兵”二字作为前缀,说明第701数字化步兵团在陆军中的分量。

    而在701团之前,李路亲手打造的部队,便是著名的101大队。这两支部队关系密切,且颇有相当之处。比如701团的二营就是根据101大队的作训经验进行组建的,而两支部队都大量使用猛士车作为高机动车。

    就好像现在,胡震天带来的除了情报部的外勤特工之外,就是裴小山的特种小队,那两辆猛士战斗车便是属于101大队的。情报部和101大队的关系不需要多作说明了,情报部的外勤特工和101大队的特种兵配合作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于是,当这些以高机动车为载体的现代骑兵突然从侧翼杀出来的时候,那股苏军骑兵部队真的慌了。

    因为对方不仅拥有12。7毫米这样口径的重机枪,还拥有车载加特林多管机枪。后者绝对是骑兵的噩梦。拥有高速射速高初速的加特林多管机枪,一个照面就至少干翻了十几骑。

    裴小山他们辛辛苦苦的战果,还没有人家一个扫射来得多。

    只是,即便如此,但是胡震天带过来的,也仅有两辆猛士战斗车,只能是说对改变了战局,而无法颠覆战局,裴小山他们依然处于劣势。

    情况的转变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胡震天赶到还没两分钟,航空发动机的呼啸声传来,两架f…14d“红色雄猫”战斗机低空掠过山谷,超高的速度带来震耳欲聋的声音。

    当裴小山和胡震天会合,同时看到了红色雄猫战机出现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场战斗没有悬念了。

    果然,随后一个熟悉的声音插入他们的联络频道。

    “前锋13,我是红猫03,奉命前来支援,请标示目标!”

    原来,紧急从乌兰巴托机场赶过来支援的f…14d“红色雄猫”战斗机双机编队,是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红猫中队长陈瑞亲自率队前来。

    “嗞嗞……”

    裴小山果断地在己方的阵地上释放了绿色的烟雾,这明确地告诉天上的战机,这里是自己人,而其他会动的物体,都是敌人,可以放心攻击。

    果然,陈瑞在远处掉了一个头,放开掠翼,开始进入攻击航线。

    那些骑兵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是再快也比不上战斗机。山谷中,骑兵们分散了逃窜,企图尽快离开无遮无挡的山谷。然而为时已晚,陈瑞和他的僚机已经把几枚航空炸弹扔了下来。

    “轰!轰!轰!”

    连串的巨大爆炸声,把山谷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灰尘扬起,封闭了整个山谷,连裴小山不得不张开嘴巴,以免剧烈的震动震伤自己。

    战局被颠覆了,那些苏军的不明骑兵再优秀,也无法用步枪抗击天空上的战机。甭说他们这些骑着马的骑兵,就是那些使用坦克装甲车为载体的现代化重型骑兵部队,也无法抗衡战斗机。更何况是空战和对地攻击完美兼得的雄猫战机。

    雄猫战机在山谷上空盘旋了两圈,打了个招呼,返航去了。一千多公里的距离,饶是雄猫战机作战半径足够远,也不得不挂载着副油箱少挂载弹药,这样才能赶到这里支援地面部队。

    不得不说,此时的李路已经在开始把战场全般火力支援的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来了。

    美军已经提出了战场空中支援五分钟到达的概念,国防军中的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很好的作战理念,军中的领导干部更是将此作为建军目标。难为的是,国防军至今能够具备全般对地火力支援能力的航空兵部队,只有空军的第2战斗机联队和海军航空兵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

    如果考虑到空地协同之间的联络手段,除了李路以701团为基础放大的陆空战斗群,就再没有第二支部队了。

    空地协同说起来简单,似乎只要战斗机具备了对地攻击能力一切便可迎刃而解,其实不然。就好像空中的陈瑞能够直接和地面上的裴小山取得联系,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庞大的精密的通信联络信息中枢才能够做到。

    说白了,就是李路利用组建701团这个机会,大力发展的c4isr系统实战化。这也就是李路在这方面的投入占据了建设投入百分之六十以上资金的原因。

    李路命令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派出战机奔赴千余公里支援裴小山的特种小队,解围是原因之一,测试战场空中全般火力支援到达是原因之二。

    陈瑞离开之后,裴小山和胡震天趁机发起了攻击,彻底把当前的骑兵击溃,闲散的几骑逃走,其余的都被悉数击毙。张龙亲自率领了炮兵侦察连赶过来,和裴小山他们一道对残余的苏军骑兵进行清理。

    在他们忙着打扫战场的时候,一道命令传到了胡震天这边,李路命令他们,清理完当前的敌人之后,马上向乌兰固木机动,支援那里的战斗。

    此时,他们才知道,李路居然亲率101大队的武力侦察连,采取空中突击的方式,果断地转向了乌兰固木,已经对那里的哥萨克骑兵团大部队发起了进攻。

    原来,李路下达了命令之后,隐约觉得这股苏军骑兵来得很蹊跷,临时决定亲自率领101大队武力侦察连支援乌兰固木。得知翡小山那边的困局已解,他便转向乌兰固木,上百号人搭乘uh…60c“红色黑鹰”通用直升机,直扑乌兰固木。

    那两架没能在高寒滚雷行动中派上用场的米…28n“浩劫”攻击直升机,,担任了护航任务。

    于是,很违和的一幕出现了。前苏联的著名攻击直升机和美帝的明星通用直升机并肩作战,他们甚至涂装都没有什么变化。

    说起来,能够使用直升机突击乌兰固木,得益于701团的后勤保障大队以及第70旅工化营能够迅速地建立起一条延绵了?(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