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侯英不满意了,把酒杯放在桌子上,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说:“不喝拉倒!”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喝酒吃菜。
爸爸有点过意不去了,拿起酒瓶子给侯英斟满了酒,端起酒杯说:“小孩子不懂事,不要管他,咱俩喝一杯。”侯英拿起酒杯,一仰而尽。阴阳怪气的说:“真没劲!”
姐姐给爸爸斟满了酒,又给侯英也斟满了酒,放下酒瓶子,转身进厨房去了。弟弟见姐姐走了,也站起身来进了自己的房间。老练的爸爸应付了这一残局。
已经很晚了侯英还没有走,姐姐没有看电视陪着弟弟坐了一会,对弟弟说:“已经十点多了,你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呀”。弟弟点了点头,但没有马上睡觉。
侯英不走了,睡在妈妈的床上了。
赵星星不干了,在厅里闹腾起来了,把电视机,录放机都开到最大声音,姐姐出来劝弟弟不要闹了。爸爸明明知道星星不满意,自己也很生气,但是,他走出房间,还是耐着性子对星星说:“星星啊,别放那么大的声音,玩一会就睡觉吧。”说完就回到自己房间了。侯英气愤的说:“大老爷们,连个孩子都管不了。”说着,说着,她就走出房间对赵星星下令:“赵星星,别闹了,快进屋睡觉!”赵星星本来对她是一肚子气,就瞪着眼睛说:“你走,我就睡觉,你不走我就不睡!”姐姐连忙出来,拉着弟弟到屋里,抱着弟弟流眼泪。
侯英一边关电视机,一边说:“小崽子,叫我走?没门!”她气鼓鼓地转身回到爸爸的屋里去了。
弟弟用手擦去姐姐脸上的眼泪,“姐,不哭,我们不怕她,你睡觉去吧。”星星安慰姐姐说。
姐姐点了点头说:“小弟,你也睡吧。”她轻轻抚mo弟弟的脸蛋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
赵星星气愤异常,一边抹眼泪,一边走出家门。信马由缰的向前走,走出北门,继续向前走,过了小桥,走进荒郊野外,杂草丛生,荆棘遍野。他手刮破了,脸刺疼了,他才意识到不能再向前走了。
夜深人静,实属深秋,一轮寒月,挂在当空,赵星星走啊走,走到他妈妈的坟前,痛不欲生,悲悲切切地昏睡过去。
姐姐一觉醒来,想看看弟弟的情况,推开门一看弟弟不在床上,打开厨房和卫生间都不见弟弟的影子,她急了,连忙敲爸爸的门,爸爸走出门,问什么事?姐姐说:“不知道弟弟到哪里去了。”
爸爸一时不知怎么是好?急得团团转,此时侯英探出头来,满不在乎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小孩子出门了吗,他能跑到哪去?这三更半夜到哪去找?睡觉吧,别折当啦。”爸爸进屋里去了。可是姐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她茫然了,弟弟不见了,爸爸不管了,还有那个女人算个什么玩应,一点人话都不说。
姐姐先是给姥姥家打电话:“姥姥,星星不见了,是不是在你那里呀?”姥姥说:“星星没有来啊,他是什么时候走的呀?你问问她姑知道不知道?再看看到他老姨家去了没有?”她按照姥姥说的给姑家和姨娘家打了电话,都说没有见到星星。
姐姐月娥一十九岁,是高三学生,妈妈在的时候,弟弟的事情都是妈妈管,月娥一心学习准备考大学。妈妈不在了弟弟的事情就落在她的肩上了,弟弟受了委屈,心情不好,自己走了,当然作为姐姐的是很着急的,担心他会出什么事。爸爸不管了,她不能不管哪。于是,她擦干了眼泪,拿着手电出门寻找弟弟去了。
天亮了,还没有见到弟弟的影子,街面上有行人了,她见人就问:“见到一个男孩子没有?”“见到我弟弟没有?”得到的答复是:“没有”“不知道”“没看见”“不认识”……
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一进门,姥姥就问:“找到没有?”月娥见到姥姥就哭了。姑姑、爸爸都在家里,唯独不见了那个女人。
爸爸恼伤的说:“都怪我呀1”姥姥说:“现在不是说这话的时候,我们要分头去找,都想一想,这孩子可能到那里去?”研究之后大家分头去找。
大家经过一天的寻找,都没有看到星星,连一点线索都没有。
姐姐没有吃晚饭,歪在自己的床上,想着弟弟的前前后后,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她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见到妈妈向她走来。
她扑向前去哭着对妈妈说:“妈妈,弟弟找不到了,他那么小就离开我们,那可怎么办哪,他吃啥呀,天都冷了,穿着单衣,那是要冻病的,妈妈,我到哪里找他呀。这都怪我呀,我无能啊,我没有照看好弟弟,妈妈我对不起你呀,是我不孝啊,我不是你的好闺女啊,我更不是好姐姐呀,妈妈你走了,可叫我怎么办哪。”
妈妈面无表情一字一句的说:“事至如此,你不必难过,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你虽不是男儿,也要顶天立地,星星想逃避是不现实的。星星离不开月亮,太空人没有灵魂。为了找回他的灵魂,不论是下地狱还是到天堂你都得承担。要坚强!要勇敢!”
月娥睁开眼睛,妈妈不见了,原来是一梦,她坐起身来,想起妈妈说的话,“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她仔细的琢磨,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我现在要怎么做?是的,当务之急,我要找弟弟,可是到哪里去找呢?她恍然大悟,对呀,弟弟心中有妈妈,弟弟想妈妈,弟弟找妈妈。我也得找妈妈去,到妈妈那里去找。
她穿一件黄色的妮子大衣,还抱着一件绿色的军用大衣,拿着手电走出家门。踏着蒙蒙的月光,直奔妈妈的墓地而去。虽然深秋夜晚寒气袭人,因为她寻找弟弟心急火燎,还是出了一身的香汗。
荒郊野外,夜深人静,即无车马,又无人行,风吹草动,沙沙做声。姑娘一边赶路,还要一边观察周围是否有弟弟踪迹。快到妈妈的墓地了,似乎听到了什么,又好像见到了什么,她停止了脚步,细心的听,仔细的看。
弟弟,是弟弟,他在妈妈的坟地周围蠕动,月娥说不清楚是惊喜,还是痛苦,她三步并两步的冲向前去,紧紧地抱住弟弟,像是怕他跑了,又像是多年不见的弟弟而亲昵。
精疲力竭的赵星星听到姐姐呼叫,懵懵懂懂地扑在姐姐的怀里,嘴里不断的叨咕:“太空、妈妈,妈妈、太空……”
月娥抱着弟弟顺势坐在地上,将棉大衣盖在弟弟的身上,拿出矿泉水向弟弟的嘴里喂水。休息片刻,星星睁开眼睛,告诉姐姐,妈妈那里温暖,我一点也不冷,我很热呀。月娥用手摸一摸弟弟头,确实很热,断定弟弟是发高烧了。需要及时治疗。于是,她背起星星向大路而去。
二十四、走黑路摔进水坑 危难中遇见好人
月娥背着星星急着赶路,为的是早一点回到家里给弟弟治病,急不择路。她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脚下一滑姐姐和弟弟都摔在水沟里,姐姐大腿受伤,不能站立,寸步难行,她用力将弟弟推到沟边离开水面,而自己全身却躺在泥水之中。
公鸡叫了,东方发白,天快亮了,一辆老牛车吱吱嘎嘎的走过来了,赶车的是个年轻后生,车上坐着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婆婆。
他们见到稻田的水沟里有人,老婆婆说:“停车,看看去是什么人?”
年轻人手拉缰绳“驭!”车就停住了。他跳下车来,走到那两个人跟前,蹲下身仔细察看,女的仰卧朝天躺在水里,男的紧靠女的,身体脱离水面爬在沟边,两个人都冻得发抖,谁也不说话,看来,他们都还活着。他站起来,大声说:“都是活人!”
老婆婆连忙下了车,和年轻人一起把两个人抬到车上,因为这两个人的衣服都是泥和水,冻得发抖说不出话来。只好在他们身底下铺上稻草,在身上再盖些稻草防寒。老牛车调过头,急急忙忙地向家走。
回到家里,给他们换上干净衣服,男的放到西屋躺在年轻人床上盖上被子取暖,女的放在东屋的炕上盖上婆婆的被子取暖。
给他们每人喂了一碗姜汤之后,慢慢的苏醒过来了。月娥挣扎着坐起来说:“大妈,我弟弟怎么样啊?他在哪啊?”
婆婆说:“闺女啊,你可算坐起来了,你可把我们心疼死了,你说这大冷的早晨,你俩倒在水沟里,没有冻死你们可真是福田那!”
月娥说:“多亏大妈你呀,要不是你们救了我们,那我们就活不到现在了。”
大妈说:“说的是呢,偏偏我那外甥今天要起早拉稻草去,赶着牛车,才能在一大早就把你们拉到家里来了,才没有冻坏你们,要是我们晚一些时间出去,即便是把你们拉回家里,也说不定咋样了呢。
说话间那个年轻人进到屋里,月娥用眼睛看着这个年轻人,脚穿一双水欤B上面还有许多泥巴,下身穿着黑色粗布裤子,一只裤腿还卷起老高,上身穿着毛蓝布对襟夹袄,腰间扎着一条紫色的腰带,小白脸带着一副眼镜。看到这,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她的心情是错综复杂的,他可就是我们姐弟救命恩人啊!就是这个近乎白面书生的老农在我们危难之中,及时的救护了我们。她崇敬他人格的高大,她敬重他品德的高尚,她羡慕他,她尊重他,可是似乎还存在着同情与怜悯。最终她认定这就是新一代的有知识、有道德、有文化的农民哪。
婆婆看到两个年轻人谁也没有开口,走向前来,用手抚mo男青年说:“这是我的外甥吴秋生,高中毕业了没有上大学,他父亲叫他帮助我收秋来了,现在这秋已经收完了,就还剩那一点稻草还没有拉回了,这不,他想拉完了稻草,就回家啦。”
这时,赵月娥已经在地下扶着炕沿站起来了,在婆婆引见吴秋生之后,便伸出右手自我介绍:“赵月娥”。
吴秋生见赵月娥洁白而娇嫩的手,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双手在胸前的衣服上擦了两下,然后双手握住赵月娥的手说:“很高兴看到你身体恢复的这样快。”
赵月娥浑然一笑说:“大难有救,全由你来相助啊。”
吴秋生:“不,不,吉人天相,吉人天相。”
赵月娥心思沉重的说:“我是什么吉人哪,我是苦命的人,我的命苦啊!”
吴秋生放开了赵月娥的手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在早晨,这个姑娘披头散发的躺在水沟里,浑身是泥水,冻得抽抽一个团,颤抖的牙齿嗒嗒的响,看不出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只觉得她可怜,实在太可怜了。当时,我只想要救救这个可怜姑娘。现在她可是变了一个人哪。她虽然没有丝毫的笑容,可是,在她痛苦脸上透露出刚毅、顽强、奋争的毅力和情怀。虽然她现在穿着姑妈的陈旧而宽大白布衫,配着她那白胖地脸蛋、乌黑地长发显得是那样温厚、庄重、朴实、诚恳。此时此刻,她在吴秋生的心目中,是一位可信、可敬、可亲、可爱的大美人啊!
此时的吴秋生将赵月娥当成知心、知己的好朋友,心情同样沉重说:“是啊,我知道你现在是遇到了难题,不然你们两,不会在黑灯瞎火的夜晚,离开家,走到荒郊野外,摔倒在水沟里。”他停了一会接着说:“其实呀,谁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生总有几回搏,此路不通,另找路,条条大路通北京。我没有上大学,我的考试成绩600多分,大学的门我是能进的,可是我没有进。”赵月娥抬起头来,惊疑的看着吴秋生。吴秋生说:“难道我不想做个学问家吗?难道是我的身体不支吗?都不是的。是我自愿放弃的。”
赵月娥问:“你学习的成绩那么好。你的身体又很棒,你怎么轻易的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难道你现在还有更好的事情要做吗?”
吴秋生思索一会说:“当前还没有确定要做什么,不过,我想一定有事情要做的。我不上学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条件。我母亲卧病在床,我妹妹在初中读书,只有我父亲一人做农活。因此,我决定不上大学了,和父亲一起度过难关,把母亲的病治好,供妹妹上大学。”
赵月娥低下了头,惋惜的说:“家庭条件,母亲治病,妹妹上学……母亲治病……母亲……”她趴在炕沿上不动了。
吴秋生以为她难过了才趴在炕沿上。他等了一会没有动静,搅得不对劲,就走向前叫她的名字,她没有回答。
吴秋生喊姑姑进来,看看是咋的了?姑姑进屋拍打赵月娥肩膀问:“月娥,你咋的啦?”月娥没有反应。这时他们搅得大事不好,月娥休克了。
吴秋生向外跑找医生,婆婆给月娥抠人中急救。
齐小云听说昨天在王屯附近的坟地里有一男子,疯疯癫癫地又哭又嚎。一大早她就领着郑军直奔王屯,想看个究竟。
他们走到王屯的村口,还没有进到村子里,看到一位老者从村中走出。齐小云走向前,恭恭敬敬的问:“大叔,听说在这附近有一个精神病人吗?”
老人的耳朵有点沉没有听清楚,将左手挡在耳朵后面:“你说什么?”齐小云向前走两步,稍微大一点的声音说:“在这附近有一个精神病人吗?”
老人说:“今天一大早王婆婆从野地里,用牛车拉了一女、一男进家了,现在还不知道是死是活?你们要找人,就到他家去看看吧。”
齐小云听了这老人的话怪槮入地,她还是战战兢兢说了一声“谢谢。”郑军从小云的声音中,知道她心里难过,有压力,担心老人说的那两个人。于是他说:“小云,不要怕,咱们进村。”
乡村医生张兰兰,四十多岁,祖传中医,经过进修深造,也能够用西医、西药治疗一般疾病。今天,她被邻村接走了,没有在家。
吴秋生没有接到张医生,急得团团转。恰好看到齐小云背着药箱走过来了。他恳求的说:“大夫给我家月娥治治病吧。”
齐小云心里惦着那一男、一女,突然听到有人找他们给人治病,看着那个年轻人着急的样子,就问:“你要给谁看病?他是你什么人?”
吴秋生急着说:“我的月娥有病了,咳,她不是我的,是我们家的,那个……她不行了,求你们了,无论如何要救活她呀!”
郑军明白他的话,知道他家有病人需要治疗,就说:“走吧,在前边带路。”
齐小云还是不放心那一男、一女,于是,又问吴秋生:“你的病人是男是女?有病多长时间了?”
吴秋生心中不悦,但是,还需要他们给月娥治病啊,只好耐着性子说:“到我家看看你就知道了,我不是说了吗,月娥有病,月娥,月娥不是女的还能变男的吗?就是男的也需要你们看病啊。”
齐小云碰了个软钉子,还是没有弄清楚他家有几个病人,与自己要找的人有没有关系。
小云她们走进婆婆的房间,一眼就看到了脸色煞白的年轻姑娘躺在炕上。月娥看到大夫进来了,挣扎着想坐起来。小云说不要起来了,就躺着吧。郑军也影影绰绰地见到炕上的那个人。随着说:“不要起来了,不要起来了。”
郑军经过对月娥诊脉等多方面的诊断之后说:“月娥的病是由外感风寒,疲劳过度,多愁善感而得。我给她开三服药,用后外感防寒会好的,其他的就要注意调养了。”
月娥心里明白自己的病,她认为医生对自己病因说很对,她很佩服这个大夫。于是她说:“谢谢医生,我弟弟也病了,请医生给他也治一治吧。”
婆婆也说:“是喽,他弟弟的病可能比她的病还要重,可得请大夫给治一治。”
吴秋生领医生到西屋,给赵星星看病,婆婆和月娥也同时到了西屋。此时赵星星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头上冒着虚汗,病的可真不轻啊。
二十五、小星星急火归心 赵月娥借人报恩
郑军的眼睛,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视力,中医四诊的望闻问切的望,还得齐小云来帮助。见到病人后,小云就说:“病人处于半昏迷状态,面颊黑红,眉头紧皱,出虚汗,讲胡话。”郑军为病人切脉,当问到病人受什么刺激时,月娥很为难,不愿意直说,只说与人争吵后,跑到母亲的坟地,哭嚎着闹腾一天一夜,夜间掉进水沟里,被吴秋生和婆婆救护。吴秋生接着说:“今早晨天还没有亮,我看到他在水沟里趴着,衣服湿漉漉地,冻得浑身发抖,到家以后,只喝一碗姜汤,两手比比划划的说胡话,大多数话听不清楚,有时候听他说……妈的……什么妈妈……妈妈的。”婆婆说:“是啊,不像他姐姐那样,醒了就坐起来,说个话什么的,他到家就躺着,连一句话也不和别人说,可是他自己老是叨叨咕咕的。这孩子病的不轻吧。”
郑军说:“从他脉象以及当前的临床表现来看,他的病,是焦虑神经症。得病的原因,受到外部的刺激,自我承受差,过分强调困难的一面,心情极度紧张、恐惧。他睡眠不好,有时做恶梦。”今天我给他用针灸疗法,缓解他的症状;然后再吃消烦安神抗焦虑的药;还要做他的思想工作,提高认识,适应环境,增强抗焦虑能力;再适当的调整客观的环境,尽量减少刺激强度,或者从根本说排除刺激条件。
齐小云打开医药包,取出酒精棉和针包。郑军指导小云帮助病人准备出针灸的穴位,实施针灸。然后拿出治疗风寒感冒的药让病人吃了。又开了处方,并告诉家人到正规药店买药,按时服药。
赵月娥关心的问:“大夫我弟弟的病要紧吗?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赵月娥很聪明,她当着医生的面,不好问能不能治好,如果这样问,人家会认为你怀疑医生的能力。
郑军说:“初次得这种病,治疗得当,配以心里治疗,再加上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合,是可以治好的。也不会影响工作和学习。如果是治疗不理想,反复发作,那么可能成为慢性病。再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赵月娥对大夫回答还是不满足,又问:“如果得了慢性病,是不是就治不好了?”
郑军说:“不尽然。最近我们在望海寺住,就听说,望海寺的主持治疗精神疾病很有办法,慢性病也是能够治疗的。”
经过一阵忙活之后,这一男一女的病也都看过了,齐小云确认这两个人就是那位老人说的王婆婆救护的一男一女,而这个男人呢,也正是我们要找的在坟地里哭闹的那个男子了,这样说来,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想到这,她就开始整理医药包,准备离开王家。
婆婆见他们要走,忙的问:“大夫,你给我们两个人治病,该是多少钱?”小云看看郑军没有说话,郑军说:“我看病不要钱,只是我们给你留下的药,收成本费就是了。”
小云想我们的任务是找郑兵,既然到了王屯,就应该把这里有没有郑兵情况摸一摸。于是她就打开话匣子了,首先说:“这屋的病人才吃完了药,需要休息,我们到东屋说话吧。”人们到了东屋,大家各自找个位置坐下。小云继续说::“我姓齐,叫小云,我的病是郑大哥给治好的。也就是因为给我治病,不法分子把他的眼睛打伤了,到现在还没有好,我现在是领着郑大哥找他的弟弟郑兵。要说他弟弟郑兵也是因为有了精神病,才离家出走的,郑大哥为了找弟弟,连班都不上了,找了很长的时间了,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我们是听说王屯这嘎嗒有个精神病人,今天到你们这里来找,我想传说那个精神病人就是西屋的那个人吧。不知道在这嘎嗒还有别的精神病人没有?”
郑军说:“是啊,我弟弟真够可怜的了,一个病人身无分文,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可怎么活呀!所以我要想方设法找他呀。如果你们知道什么情况给我说说,谢谢大家。”
婆婆同情的说:“是啊,有了病就难啦,特别是疯子,那可咋整啊,成天价疯疯癫癫的,东奔西跑的,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对这样的人真没办法。我们西院老李家的女人就得了这种病,在家里闹腾了几年,以后就没了,再后来有人在热河的什么地方看见过她。她的男人到热河去找了很长的时间,还是没有找到。”停了一会,她又接着说:“最近,除了西屋那个孩子以外,真没听说哪里有精神病人”
赵月娥一瘸一拐的走到齐小云跟前,拉着她的手说:“姐姐你真有福气呀,遇着了郑大夫给你治好了病。我真羡慕你呀,病好了,还有机会帮助郑大哥排忧解难。帮助郑哥哥寻找弟弟。不过,我也很幸运,今天见到了你和郑大哥,给我和弟弟治病。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才好。”
齐小云被赵月娥这样一说,勾起了往事,紧紧的抱着月娥哭了。说了一句:“月娥妹妹,你也会好的。”
赵月娥突然想起了吴秋生的母亲病的事。他看看吴秋生低着头无援又无奈的样子,鼓足了勇气对郑军说:“郑大哥,还有一事,请你务必帮助。”
郑军说:“什么事,你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事情,我一定办。”
赵月娥说:“我希望郑大哥帮助我实现报恩的夙愿!”
齐小云惊呆了,她擦了擦眼泪说:“郑大哥怎么你替你去报恩?”
赵月娥难为情的说:“是啊,你和郑大夫为我和我弟弟治病,也是我们的恩人,等我以后一定要报的。今天我求你们为我的救命恩人的母亲治病。”她的手扶着吴秋生说:“就是他的母亲病了,他为了给母亲治病,大学都不上了,我看郑大哥的医术是能够治好秋生母亲的病的。所以……”
婆婆说:“感情的,要是能够将我弟弟的媳妇,就是秋生他娘的病治好了,真是谢天谢地……我弥陀佛。”
吴秋生听人们的一席话,求之不得的请郑大夫为娘治病,难为情的是,大夫本人有失去亲人的痛苦,自己一点忙也没有帮上人家,真有点过意不去,再说自己也没有钱哪。治病是要花钱的。他迟迟没有表态。
郑军善解人意,他爽快的说:“老弟,你不要发愁,哥哥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伯母治病。”
婆婆抢着说:“好啊!好啊!秋生的娘有救啦!”
朴实憨厚的吴秋生,在这关系他的家庭命运的大事面前,没有更多的话,只是说:“我吴秋生没有别的,只有一身力气,我为你们什么都能做,只要你们用得着,我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做。”
吴秋生说:“已经到中午了,大家都已经饿了,饭菜都在锅里,我早就做好了,你们先吃饭,我进城里买药,至于给母亲看病,当然是越快越好,我想赵星星的病是很重的,下午还需要郑大夫给看看。他的病好了,月娥妹妹也少了一块心病。”说完他走了。
赵星星经过治疗好了许多,他也和大家一起吃饭,赵月娥开始给弟弟一些稀饭吃,因为他一天多没有吃饭啦,所以姐姐给一定的限量,没有让他吃的太饱。
吴秋生利用进城买药的机会,赶回家里,对爸爸说:“妈妈有救了,我姑姑家来了一位姓郑医生,医术很高明,能治病,今天我们在稻田的水沟里救出来的两个人,都不会说话了,经过他们精心治疗,都救活了。我先回来说一声,家里也有个准备,明天他们准来。爸爸我已经买了一些菜,再杀一只鸡就行了。”
爸爸说:“咱们就盼有这麽一天,能够把你妈妈的病治好,咳,治好你妈妈的病不知道需要多少钱?家里这点钱,是给上大学准备的。”
秋生说:“我不是说过了吗,不把妈妈的病治好了我是不上大学的。当务之急,是为妈妈治病,钱不够,咱们从亲戚家借,待我做工赚钱再还他们。”他又补充一句:“关于治病的钱,爸爸你就不要操心了,一切由我负责办理。”
他想到大夫的眼睛视力不好,行走困难,母亲的病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治好的,因此,他要为大夫准备一间住房,大夫住在家里,一来可以为母亲治病,一来我可以竭尽全力帮助郑大夫寻找弟弟。于是他在自己的房间加了一张床,又叫妹妹将她房间的炕上的东西搬走,准备住人。
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他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进城,买到药以后,他按照赵月娥的委托,挂通了月娥姥姥的电话:“是赵月娥的姥姥吗?”“是啊,”“月娥请您老放心,她已经找到弟弟了,现在正在为弟弟治病,过几天就回家了。还请你转告她的爸爸和姑姑。”
二十五、齐小云直言相告 赵星星梦游太空
赵月娥一瘸一拐的将弟弟送到西屋,耐心的对弟弟说:“小弟呀,我们大难不死,多亏有恩人相救啊!如果婆婆和吴秋生没有将我们拉回家来,那我俩就冻死在水沟里了,如果没有郑大夫给我们治病,我们现在也不能这样说话呀。弟弟呀,你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有这样大的灾难?有这样严重的危险!受这样沉重的痛苦!”
弟弟气愤的说:“都是那个妖里妖气的女人闹的。”
姐姐说:“与那个女人有关系,但是,也不完全是她的原因。你如果像姐姐这样,虽然不满意,也没有像你那样被气得五迷三道的,不吃不喝跑到坟地闹腾一天一夜呀。”
弟弟争辩道:“妈妈去世不到一百天,家里就来了那样年轻的女人,谁能受得了!”
姐姐无奈的说:“是呀,怪叫人伤心的,不过,小弟,你想想,来不来女人那是爸爸事情,我们做晚辈的不应该管,再说啊,就是我们想管也管不了啊!”
弟弟说:“所以嘛,我管不了,我走行吧。”
姐姐忍不住的笑了说:“我那傻弟弟呀,你走顶啥用啊,人家想管就管一管,人家不愿意管,人家就不闻不问,照样活着,谁受罪啊?是你呀。可就苦了你了。就说现在吧,你病了,我也病了,怎么样啊?你想想吧,弟弟!”
弟弟不做声了。姐姐让弟弟躺在床上好好休息。摸摸弟弟头回到东屋去了。
郑军注意到赵月娥走路很艰难,便对月娥说:“你的腿脚过去有毛病吗?”
月娥说:“过去好好的,我的腿是夜间摔的,我摔倒在水沟里,当时是痛的很哪,一动也不能动。后来腿脚都麻木了,秋生把我抱到车上也没觉得有多痛,后来在车上颠来颠去有点痛,现在还是有点痛。”
郑军说:“你上炕吧,让我看看。”
赵月娥爬到炕上,郑军叫齐小云协助赵月娥把裤子脱下来。赵月娥只穿裤衩仰卧在炕上,王婆婆顺手拿条被子给月娥盖在身上。齐小云站在一旁看着月娥白白静静大腿是又羡慕,又嫉妒。她也要看看这个瞎大哥怎么为这个漂亮地女人治病。
郑军走到炕沿边上,问赵月娥那里痛,月娥用手摸着大腿的根部说:“就嘎达痛。”齐小云在一边着急的说:“郑大哥看不见,你要说的具体位置。”月娥说:“就是大腿骨头根痛啊。咳,这啊,就是大夸夸呗。”齐小云笑了,他走到月娥身边,用手轻轻摸着她的大腿,接着她的话说:“看把你急的,我想你痛的地方是股骨头的位置吧。”月娥说:“就是,就是的,我不懂得医学,不知道那叫啥骨头。我觉得就是那一片痛。”
郑军虽然看的不很清楚,但是听明白了。他开始动手检查了,从下向上的检查,特别是各个关节部位都要按一按,敲打敲打,问问疼不疼?当检查到大腿根部时,月娥有些紧张,连忙说:“痛,痛啊,就是那里痛。”经过检查之后,郑军说:“现在看,你的腿没有骨折也没有脱臼。你摔在水沟的时候可能是股骨头这里脱臼了,后来由于在救护你的过程中的拉动,及车在路上的颠簸,使脱臼的骨环复位了,现在你的腿部的痛,是因为那里的肌肉拉伤了,在局部还有些红肿,这都不碍事,修养几天就好了。”
月娥听大夫说没有骨折与脱臼,满心的高兴,越发娇滴滴说:“这大腿还痛咋办哪?”
郑军说:“你想快一点回复健康就叫你小云姐姐帮忙。”
月娥央求小云:“小云姐姐给我治一治吧。”
小云故作严肃的说:“叫我给治病,就是拉着你跑,至到你跑不动了,你的腿就不痛了。”
月娥当真了“哎呀!咋能这样啊”。
郑军说:“别听她说的,她要按我的说法给你按摩。他应该从上到下轻轻的推拿,精心地进行筋入巢骨合缝的治疗。”
齐小云按着郑军指导给月娥做推拿治疗,开始月娥有点紧张,怕小云给他弄痛了,央求的说:“小云姐姐慢点啊,轻一点,我怕疼。”小云没有理他,按照推拿的要领轻轻地进行治疗,月娥没有觉得有多麽痛,越来越舒服了。
她愉快的说:“小云姐姐你什么时候学的按摩技术啊?什么时候你也教一教我。”
小云说:“我那行啊,我的身体原来很弱,多病,是郑大哥给治病的时候,教我几种按摩手法,进行自我保健。郑大哥出门找弟弟,遇到给人治病,叫我帮助做个下手。”
月娥在深思,小云也在深思。她们俩谁都不说话,各想各的事。小云想,郑大哥为人正派,忠厚、老实,怪不得小雨姐姐那么喜欢他,对于这样的好人,就是照顾他一辈子,也心甘情愿。月娥想;我要是像小云一样向郑大哥学点技术,能够自我保健,更重要是能够给我弟弟治病有多好啊。
郑军在一旁说:“这些日子里小云变化很大,一是她的身体好多了,更重要的是他精神状态好多了,原来她的胆子很小,见不得事,有事情不敢说,活活把自己憋出病来了。”
小云说:“是的,我很羡慕月娥妹妹的胆量,她一个女孩子夜里在荒郊野外找弟弟真了不起。夜间到坟地去,我现在还是不敢哪。”
月娥说:“其实啊,我也是胆小怕事的人,事情是逼出来的,我妈妈不在人世了,弟弟那么小,外出一天了没有找到,人命关天那,我不去找,怎么办呀?说也是,当时还真没有害怕,就是一心找弟弟。现在想起来倒是有些后怕。”
小云若有所思的说:“有个姐姐多好啊,我是没有哥哥,也没有姐姐,所以被吓死了三年才被郑大哥救活了。”
月娥惊奇问:“小云姐姐你说梦话啊,怎么死了三年还能救活呀?
郑军说:“那不是死,是一种精神疾病,人处在僵木状态,不能说话,也不会活动,倒是像死人,但是,他还有一口气,他不是死人”小云、月娥都是失去母亲的女孩子,同病相怜,小云说:“妹妹呀,我们都是没有母亲的苦命人,姐姐给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在继母跟前要格外小心,特别是要关心你的弟弟啊。”
月娥听到齐小云的忠言相告,深有感触,泪流不止,抽抽依依的说:“姐姐,我的亲姐姐,你知道我们是怎样落到这步田地的吗?我给你们实说了吧,我母亲出车祸不到百天,家里来了个年轻的女人,摆起了做妈妈的架子,在丰盛的酒席桌上,硬叫我弟弟陪她喝白酒,弟弟不喝,实在过意不去了,我站起来赔了不是,想替弟弟喝了这杯酒,这就不得了啦,闹的不欢而散。……以后弟弟连夜离家出走,没人找啊,只有我找了一夜,白天有许多人找,仍然没有找到。到了夜间我才在妈妈坟地找到了昏昏沉沉弟弟。我心里明白,这绝不是我们命大,而是遇上了好心的救命恩人。人说家丑不可外扬,我相信你们都是好人,都是我们姐弟的恩人,开始我没有说实话,已经过意不去了,我现在都说了,心里也痛快了。不是说要做弟弟思想工作吗,我们的现实思想就是如何对待家庭?如何对待父亲?如何对待继母?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西屋的赵星星突然大喊大叫,又哭又闹,东屋的众人都到了西屋。见到赵星星站在地上痛哭流涕,嘴里嘟囔:“姐姐不能死,姐姐不能死……”姐姐赶忙扶着弟弟坐在床上,拍着赵星星的肩膀说:“弟弟,姐姐在这里,姐姐没事,你不要害怕,姐姐很好的。”赵星星紧紧地抱着姐姐,不让姐姐动地方,姐姐问:“弟弟你做梦了吧?”赵星星稳定下来,才说:“啊,是做梦了,本来嘛,我听姐姐的话,自己管好自己,别人事别管。我的心里轻松多了,我一蹦一跳的离开了家,哈,万里无云,一片蓝蓝的天,我好像离开了地面,越过平原,飞过高山,奔向蓝天。我听姐姐说:别走了,回家吧。我就跟着姐姐回家了,爸爸和那个女人,一反常态,对我们非常热情,摆上一桌子好饭好菜叫我们吃。还让我们喝酒,我没有喝,姐姐喝了,那个女人在一旁奸笑,你们都得死!你们喝的是老鼠药,别想话了。我眼看着姐姐倒下去了,我想拉姐姐去,可是动不了,我叫爸爸救救姐姐,爸爸站在那里也是一动不动。我急出了一身汗,我站起来了。你们都来了。”他擦擦头上的汗和眼泪接着说:“姐姐以我看,咱们的家是不能回来,回到家了是凶多吉少,我们斗不过他们。”姐姐在沉思。婆婆说:“你们就在我这里住吧,暂时不要回家啦。”郑军也说:“赵星星的身体还不太好,如果婆婆这里方便的话,还是多住几天好。”姐姐说:“那么,我们就在妈妈家住吧。”
二十七、吴秋生实话实说 王婆婆弄假成真
吴秋生买药回来了,齐小云接过来看看,开始给赵星星熬药,月娥走向前说:“姐姐让来吧。”小云说:“你的腿还没有好呢,你休息吧,还是让我来吧。”吴秋生说:“你们都歇着去吧,让我来熬药吧。”齐小云说:“你们都别争了,还是由我来做吧,我比你们有经验,你们哪,都有熬药的机会,今天我就做你们老师吧,你们可要好好的学呀。”
他们两还真的站在一旁看着小云的熬药的每一动作。他们之所以这样认真是因为他们知道,以后是要熬药的。
月娥问秋生:“你给我的姥姥打通电话了吗?”
秋生说:“放心吧,我给你姥姥通话了,她听说你们都很安全,高兴极了。”
月娥问:“我姥姥说些什么?”
秋生说:“我怕她问你的地址,没等姥姥多说话,我就放下电话了。”月娥想,这个老实人哪,真老实的可爱。连句开心的话都不会说。秋生以为他说错了什么话,引起月娥不高兴,非常认真的说:“你不信咋的,我是这样说的,半句假话也没有,你还不信,我对天发誓……”月娥赶忙制止说:“我信,我信哪。”
秋生悄悄对月娥说:“我有个情况想和你说一说。”
月娥说:“啥事?你说吧。”秋生:“我给姥姥打电话时,在大药店门前,看见一个精神病人,穿的破破烂烂,披头散发,还没有穿鞋。”月娥敏捷的意识到,郑大夫找弟弟郑兵,马上就问:“你说的那个人是不是郑兵啊?”秋生惋惜的说:“拿不准呢,我当时倒是仔细地看看那个人的脸,脸很黑瘦,还有挺长的胡子。可惜没有见过郑兵,就没法确定这个人是不是郑兵。”月娥说:“这件事咱们先和小云姐姐说一说,说不定她知道郑兵是什么样子。”小云已经熬好了赵星星的药,准备给月娥熬药。月娥走到小云面前说:“姐姐这份药由我来熬吧。”小云说:“还是我熬吧,你们有什么事啊,神神叨叨地,对我还保密啊。”月娥说:“对别人保密,对你可不能保密。事情是这样的,秋生啊,在城里给我姥姥打电话的时候看见一个精神病人,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脸上还有胡子,不知道郑大哥要找的郑兵是什么样?”小云说:“郑兵本人我也没有见过,我这里有寻人启事,你们来看看,像不像你们说的那个精神病人。”小云从兜里取出一张寻人启事递给秋生,秋生拿着寻人启事仔细的看,月娥也凑在一起看,月娥说:“郑兵长的比他哥哥还漂亮,个子比他哥哥高,郑大夫身高没有一米八,而郑兵是一米八二,郑兵是大眼睛,而郑大夫……”小云急着说:“我让你们与你们看到的那个精神病人相比,谁让你们将他们哥哥和弟弟来对比呢。”月娥听了小云这样一说,不好意思的伸了一下舌头,争辩的说:“人家没有看见那个精神病人吗……”秋生说:“寻人启事上这个郑兵实在太漂亮了,不怪月娥的评论,我也有同感。不过我见到的那个精神病人和郑?(精彩小说推荐:
)
( 千里追魂到天堂 http://www.xshubao22.com/5/5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