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个麻。”凌云威支支吾吾起来,最终还是把原本要说的话咽回去,“就是想感谢林局的栽培,没别的意思!”
“直话直说!”林云枫看了下手表,“再不说,我可没时间理你!”
“真没有。”凌云威无非就是想让林云枫帮忙打招呼关于她女儿在省城考取公务员的事,不过这话就是说不出口来。
“吃饭就免了,我还有一大堆是要忙呢!”
林云枫罢了下手,收拾东西,打算去下面乡镇巡视一下,结果就收到杨春平的电话,问他晚上有没有空,要请他到酒店吃个便饭,说是感谢调动一事。
第180章战略调整(下)
今天晚上,林云枫要邀请县委常委们与县里有权势的人将在金牌大酒店一起吃饭喝酒,他当然是没时间与杨春平单独聚会,不过既然都是同为吃饭,难免要让杨春平回县里来与他们一起吃晚饭,同时还打电话让沈子奇陪同出席。
晚饭在金牌大酒店特定的四大班子的其中一个包厢,受到邀请的县委常委们及县里官场上有点势力的人,基本上都给他的面子准时参加,唯有新上任的县委书记黄道宗没能过来,说是省长找他有点事,今天晚上恐怕是没时间过来。
黄道宗不来参加邀请饭局,这也就意味着不给面子,有不少常委们都认为这是因为林云枫上次没能主动表态支持,彻底得罪了新来的县委书记,看来县里以后将要迎来腥风血雨的对抗,大家在吃饭聊天的过程难免有点怪异气氛。
对此,谢嘉群是看在眼里,免不得出声帮衬道:“十三,看来是有人不给我们面子呀?估计是想大权握在手里了。”
谢嘉群的这番话含义是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以后将要与林云枫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希望大家给予他们俩人无条件支持。
在场的县委常委们及颇有点权势的人,基本上都是老面孔,唯有县委办公室主任杨立勇、县统。战部长汪艳萍等俩人都是外面调任过来的是生面孔,根本就不知道林云枫与谢嘉群的后台背景是如此强大及恐怖。
于是杨立勇自然选择站在黄道宗那边来了,“小谢,我想这黄书记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吧?估计他可能是真的没有时间!”
有没有时间,林云枫心里最清楚不过,也懒得去为这个争论。他这次邀请大家过来一起吃饭喝酒,无非就是打招呼传达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他想要兼任龙潭县政府的副县长,请大家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不要在背后搞什么手脚。
当然了,这个副县长是不会进入县委常委,只是享受副处级待遇,是分管公安协助县长分管政法、综治和信访维稳等工作,具体分管公安、交管、司法、信访等方面,同时还负责联系法院、检察院、武警、消防等部门工作。
县公安局兼任副县长,无疑就是提升了县公安局长的待遇,同时也给政府部门的一个合理的门槛定位,这样的人事体制在九十年代非常合理,就算乃至于现在的官场还是非常流行,比如:副市长兼任市公安局长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在场的人除了杨立勇之外,基本都纷纷表示赞同,主要是林云枫这几年来在龙潭县的口碑是相当不错的,赢得全县老百姓的拥戴支持,县委常委提拔这样的一个人为副处级干部,应该不会有什么的争议。
但是事实上,在07年01月03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长廖勇下来分别任命谢嘉群、沈子奇为新一届的县委常委;任命林云枫为副县长候选人之后两天时间内就引起外界的广泛争议,不过幸好有省委书记万致远让省市电台及时帮忙报道林云枫这些年来取得不朽成绩的新闻,这才没闹出什么风波来。
随后,在县政协全体会议召开过去,县人大常委会也同时通过任命林云枫为龙潭县副县长兼任县公安局长的任命决议及还调整了一些官员任命。其中有两位是林云枫比较熟悉的人,他们分别是县政府办主任陈勇调任到龙城镇去担任镇党委书记;原政府办公办副主任马东升接任县政府办主任。
与此同时,原文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冯超调任到仓兰市担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职务级别为正厅级(高配);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郑海调回到文海市接替冯超的位置出任副市长;原省委组织部二处长孙立诚调任到西江市担任市委组织部长(副厅);原文海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林守业调任到仓兰市担任市委组织部长(正处级);原市公安局城南分局长杨傲调任到市公安局担任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原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安伟强调任到省公厅担任警务督察总队长(正处)。
当然了,还有原市政府秘书处二处长王欣调任到市监察局担任副局长(副处);原市海洋与渔业局长马有全调任到省政府担任副秘书长兼任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副厅);原省公安厅有组织犯罪侦察支队副队长张思寂调任到省公安厅政治部人事处担任处长(正科);原高校街道办工委副书记艾玲调任到市政府秘书一处担任处长(正科);原市政府秘书一处副处长赵燕婷调任到秘书二处担任处长(正科)。
除了以上的战略调整安排,还有一些熟人安排,比如林云枫原来在市政府保卫处的同事、市政府秘书二处的同事、高校街道办的同事等等,不过这些人都是放在不怎么重要的闲职位置,将来如何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正当林云枫以为可以放下心来好好回京城过一个大年,却不料想到的是在临近年关的时候,黄石镇突然发生大量村民冲击外地商人在黄石镇投资建立的一个叫舒兰水果蔬菜种植基地(简称舒兰基地),造成该舒兰基地员工一死七伤。
发生这样的事故,自然是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就连市委、市政府也都打电话下来过问,一定要严惩杀人凶手,同时还要限期破案,不然就要追究相关领导人责任。
林云枫作为新上任的副县长兼任县公安局长,当然是不能不重视,赶紧亲自带队赶往舒兰基地,他首先听取了该舒蓝基地的负责人胡怀忠阐述发生冲突的具体过程,再听取冲击舒兰基地的村民代表李明方的描述,总算大致了解到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
原来舒兰基地是去年该镇政府招商引资在黄江村的征地上建立的一个大型的水果蔬菜种植基地,面积大概约有300亩左右,按黄石镇政府的征收标准是每亩4000元的价钱支付给黄江村。
但是眼看一年时间过去了,黄江村的村民却拿不到一分钱,多次找镇政府领导要钱却遭到无期限拖延,还说舒兰公司还没有给钱,要求黄江村的村民一定要忍耐体谅对方公司的经济难处。于是经过多次上访镇政府及县政府无果,最终才引发了这场可避免的冲突悲剧。
无论冲突的事故是怎样的曲折,林云枫都不想去分对错,他的职责任务就是把杀人凶手给找出来,但是将近三百多名的村民都有与死者发生冲突,想要在这么多的村民中找出造成死者来凶手来,还真的得要费不少功夫。
对此,林云枫只好先让村民们都给集合到舒兰基地广场上,然后过去查看死者及伤者的各自检验情况,基本上都是受到木棍的殴打致伤,而那名死者则是被类似斧头的钝器给击中后脑开花而死亡。
林云枫把负责检验的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法医给叫过来,先是咨询了下,看能不能通过指纹锁定凶手,结果知道应该可以,不过由于死者身上存留的指纹实在是太多,要一一排除,还真的需要不少的时间才能做到,他只好打算利用小的时候在农村的切身感受去看能不能劝说凶手自首。
第181章李舒兰女士
望着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林云枫大步流星地走到广场石台上去,他罢了下手势让大家都安静下来,“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听我小枫说一句,关于舒兰公司拖欠上百万元的征收费用一事,我都了解到了,这全然都是舒兰公司的错,但是大家却没用法律去解决,这是对我林云枫出于不信任,不信任党与政府,不信任我县公安局全体干警。。。。。”
林云枫在台上的滔滔发言,引起无数农民的共鸣。但是却引起舒兰公司的负责人及镇政府相关领导的气愤,他们纷纷向在场的县委书记黄道宗及常务副县长谢嘉群提出严厉的抗议,要求林云枫收回在台上的那些发言,还一并向舒兰公司的死者及伤者道歉。
对于林云枫的这些发言,黄道宗大致能了解到他的真实用意,免不得点头应声会跟林云枫交涉,却没有移动脚步过去阻止,而是让谢嘉群过去阻止,好让他们两人之间产生误会。
谢嘉群打小就在城里长大,当然是不能了解林云枫这样的用意,不过他与林云枫是连在一起的搭档,怎能听从黄道宗的摆布,表面上是说是会过去,实际上也没有过去劝阻,相反还做起舒兰公司员工的气愤情绪来。
林云枫在台上发言的长篇安抚话语过去,随即把话题提到案子上去,“各位父老乡亲们,自古以来就是杀人偿命,但是念在是初犯,又肯主动自首,而且根据检验报告,应该是无心之失,所以希望与死者发生碰撞至死的人能肯主动站出来承担一切责任,不要连累这么多父老乡亲们!”
不得不说林云枫之前的长篇发言还是相当有用,很快有三名青年男子分别从人群里站了出来承认,他们分别叫黄守山、黄守震、黄守海,今年都25岁,是黄江村里的一些思想比较激进农民。
看着这三名年龄跟自己一样的人,林云枫别有感触,让同事过来把他们三人都给带到警车上,再让法医过去取他们的指纹,看看是不是他们杀的,免得碰到顶罪的人就不好办了。
随即,林云枫把村民们都给解散回去,正想驾车回县公局,结果就看到县委书记黄道宗带着一名打扮很幽雅的中年女人向他走过来,她上穿白色衬衣,下穿一件淡粉短裙,左手上戴有翡翠玉镯,右手提着一个花纹蓝色的LV包包。
黄道宗笑呵呵给林云枫介绍道:“小林呀,这是李舒兰女士,是舒兰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同时给李舒兰介绍道:“这位是我们龙潭县有名的副县长兼县公安局长!”
李舒兰对龙潭县的领导还是有所耳闻,却没听过林云枫这号人,难免是对林云枫的年龄却担任如此之重的岗位有点吃惊,她客气地伸手过去,“林副县长还真的年轻有为,真是后生可畏呀?”
林云枫象征性地与对方握了下手,他刚才已经了解到这家舒兰集团可是一个大公司,该公司总部设在越河省内,在南翼省设有分公司,该集团总价值大概有八亿多元,难免要客气道:“李董事长好!”
李舒兰今年四十六岁,纵横商场多年,经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对于政府系统的那点事也比较了解,一个只有二十五岁的孩子就已经是副处级干部,而且还是实职的职务,这说明林云枫在县里是相当有人脉或是在市里有,甚至很有可能是省领导的某位子女。
李舒兰本来听到公司员工的诉说之后,正打算打算责怪林云枫之前在台上的那些发言话语,现在听到林云枫的身份之后,倒是由不得改变口气来,她委婉的责怪道:“林副县长,你无论如何可一定要严惩凶手,还有给我们公司基地给予防范保护呀?不然我们公司只能从你们县撤走了。”
“请李董事长放心,我们县公安局长一定秉公处理。”
林云枫表面上是客气的样子,实际上却十分厌恶这样的人,身为一家大公司有钱却不发给农民发得的钱,那就是奸商不如。
“小林呀,为了确保舒兰基地的正常运转,你马上派人在舒兰基地设一个警卫亭,同时安排镇上的民警在这里值班,发现有村民过来闹事,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得要一律抓回去。”这舒兰集团是间大公司,在龙潭县这里可是纳税大户,黄道宗当然是不愿意看到舒兰集团撤消在龙潭县设有的基地。
“行,我回里开会研究一下。”
林云枫本来是想说如果舒兰公司不拖欠农民的征收土地费用,这些农村也不会造反,但是看到黄道宗与李舒兰的关系情况,他还是决定不参与到事件中去为好,主要是分管的事情不搭边。
李舒兰这次来主要是视察一下基地情况,其二就是要与县领导沟通好,免得再发生这样的状况,她免不得要邀请林云枫等县领导一起在金牌大酒店吃饭喝酒洽谈一下基地安全问题。
在金牌大酒店的包厢内,受到邀请的人,基本上都是县里的领导,分别有县委书记黄道宗、县长郭万权、县政法委书记沈子奇、常务副县长谢嘉群、县司法局长孙海亮、县工商税务局长程志田、黄石镇党委书记张一新、镇长赵洪越等人出席参加饭局。
这顿饭局无疑就是最好的宴请饭局,桌上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平时县领导在这里宴请他人来吃饭,一般都没敢点如此贵重的酒菜,可见李舒兰这是打算下足血本好好收买人心来了。
果然不出林云枫所料想一样,在饭局开动之前,李舒兰突然站了起来走到外面去,随即让人带着一些礼品盒子过来分发给在场的人,说是舒兰集团自己加工的小特产,实际上里面装的是鲍鱼,同时还有一个厚厚的信封,不用看也知道是钱财之物。
林云枫把礼品给退回去,“李董事长,如果你们公司有钱的话,我想还是把欠农民的土地钱给发了,别把钱都花在这上面去,这一顿饭吃下来,足足应该有几万元,还有这鲍鱼,没有一万元,也有几千元。”
说完,林云枫还拿信封出来,当着大家的面拆开一看,果然是装有大概五千元的现金,“五千元啊,加起来大概有几万元,足够那些十几名农民一年的开销费用了。”
林云枫的这番话顿时引起李舒兰脸色大为不好,她没想到当官的人,还有像林云枫这样不爱财的人,竟然还能当当县公安局长及副县长,真是太可怕了。
林云枫不接受礼品,谢嘉群自然也不会接受,毕竟这点东西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于是导致了在场的人,谁都不敢接受。随即就连这顿山珍海味的饭局,谁都不敢坐下来。
李舒兰这下子,脸色更不好看了,她诧异地望着林云枫,“林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林云枫不会自认为官清廉,是一个好的副县长、好的公安局长,但是吃喝卡拿也要量力而拿,不要贪得无厌,不要把农民都给赶尽杀绝,非要弄出什么大的风波来,最终导致省里、中央等领导关注,再来补救!”
林云枫当然不是为了农民着想,而是不想让这么多的农民再闹出风波事件来,毕竟他是主管治安这块,发生什么案子,最头疼的就是他!
第182章以财辅政(上)
林云枫的这些话,无疑就是龙潭县有史以来最给力的发言,对于李舒兰来说是最忌讳的话语,使得她最终转过头来冲着黄道宗不解道:“老黄,看来你们的县公安局长还真是特殊呀?”
岂此特殊?黄道宗想不到吃顿饭也会发生这样的事,他顿时陷入进退两难的抉择之中,如果要站在李舒兰那边,那还真的是彻底与林云枫生出裂缝,最终越走越远,如果不站在李舒兰那边,那势必引起省领导的责怪,说不顾全经济发展的大全。
正当黄道宗忧郁不定,不知该说什么为好。
县长郭万权的立场很明确,那就是站在林云枫这边来,“李董事长,关于你拖欠农民土地征收费用一事,还请你尽量务必把拖欠的款项补齐呀!”
疯了,都疯了。
李舒兰暗寸起来,她彻底搞不懂了。以往接触的郭万权可不是这样,今个都是怎么了?莫非龙潭县的官员都变好了?“老郭你?”
其实郭万权也知道李舒兰在官方的背景,只是要比起这两位爷来说,那差的可不是十万八千里远自己,他可不能因小失大,免不得不作解释,再次强调补齐土地征收费一事,最终使这个饭局闹得不欢而散。
林云枫与谢嘉群并肩出去,最终选择一间包厢坐下来用晚餐,同时讨论李舒兰在黄石镇上的基地问题,渐渐达成协议,要是李舒兰真的要撤消在黄石镇上的投资的话,那就由他们各自出百分五十的费用来接收这个基地。
说实在话,其实瓜菜如果运到京城去,还是满赚钱的,只是过路费太贵,不过有他们开的特权,如果真要投资做这一行,应该可以小赚一笔。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念头,在回去之后,林云枫立即找人去调查一下李舒兰在黄石的基地情况,得知道可以盈利,同时还是大赚,而且这土地征收费用还算是相当便宜的,他干脆就跟谢嘉群商量,动用自己的力量赶走李舒兰算了。
如此一来,可以在当地博得一个好名声,同时由自己接收去经营,可以宣传一下政绩,反正这几百万元,他们还是出的起的,就是缺少管理员而已。
以财辅政,对于谢嘉群来说那是最好不过,主要是县级、市级都不是他的真实目标,他的目标是王座位置,难免同意林云枫的提议,于是赶紧让司法部门跟近李舒兰拖欠农民土地款项一事。
说句实在话,官商历来就是一体,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都是密切分不开来的搭档。
李舒兰在南翼省的投资,少不了有领导撑腰,特别是黄石镇政府及党委那边的全力支持。也就是说,想要跟李舒兰讨钱,那必须得要过镇政府及镇党委那边的领导。
只是林云枫根本就不给面子给镇政府的领导,相反还让县纪委的及县司法局等部门介入,除了帮忙农民讨回款项,同时还彻查腐败之事,最终使得黄石镇的镇长以腐败落马,镇党委书记失职而结束告终。
县里把这两位镇里的一把手与二把手都搞掉了,李舒兰当初花费的投资就要付东流,同时面对县司法局帮忙的讨款,她最终只好请省里的领导出面干涉,但是省里的领导一听这件事是林云枫与谢嘉群联手搞的,最终还是支支吾吾委婉拒绝了李舒兰的请求。
之前搭路的那些省里领导都没有肯出面干涉这件事件,这让李舒兰彻底发狂及真的不明白了,她直接通过关系,找上新上任的代省长鲁逸臣出面干涉,结果林云枫最终给面子,答应见面和谈。
在省城太子道的天字二号包厢,林云枫、谢嘉群围席坐下来,其中还有一名年纪大概在三十七岁这样的中年男子,他们俩人是不认识的,不过经过李舒兰的一番寒暄介绍,原来这名中年男子是代省长的生活秘书——宋华。
关于新上任的代省长,林云枫等人也是早有耳闻,是来自证券会的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来出任,而省委书记则是由原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磊来担任。而至于这个宋华正是宋磊的一个远方亲戚。
也就是说,现在的南翼省是掌握在宋家的手中,就连张海洋等人都不敢轻易反对他们的意见。这也是林云枫与谢嘉群会不敢不给面子给新上任的代省长的主要原因。
大家寒暄就坐下来,分别点菜上来,话题很快进入舒兰基地的事情。
李舒兰与黄石镇政府签订了承包二十年的合同,也就是说每年要提供一百万元这样的土地征收费用,总共加起来支付就是两千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费用,如果花费几十万元就能拖欠这笔费用,对舒兰集团的财务运转是相当不错的考虑。
李舒兰再次把这话题给提了上来,“林副县长,谢副县长,我知道你们都是高干子弟,身上也不缺金不缺银,不过这笔钱,对于我们舒兰集团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如果周转不灵,容易出现任何问题,还希望两位谅解一下。”
舒兰集团有多大的财产,林云枫等人早就查清楚,如果两千万都舍不得拿出来支付给农民,那真的是太抠门了,他们绝对不允许拖欠这么大的案子在龙潭县内发生,成为阻碍他们的政绩之路。
只是还没等林云枫发言,谢嘉群就已经抢在前头说道:“李舒兰,不是我说你们抠门,区区两千万元,对于你们舒兰集团来说应该算是小钱吧?何必拖欠农民这些小钱呢?”
两千万对舒兰集团来说不是大钱,但是对经商的人来说,能拖就拖,资金周转是相当重要的。
李舒兰对谢嘉群的不礼貌很反感,反驳道:“我想谢副县长是没有经商过,不知道柴米盐油贵,两千万元对于我们集团现在来说,是一笔救命款,如果我们要是全部支付出去,那么我们集团很有可能出现股市陷入低迷状况,甚至还有倒闭的可能。”
“为了区区两千万,何必要闹出什么风波来呢?再说你们舒兰公司与黄江村的村民签定的合同是年付,也就是说,你们每年必须支付一百万元,才能允许在这200亩的土地上种植。”
林云枫把筷子放下来,拿起纸巾擦了一擦嘴巴,“莫非你们公司拿不出区区两百万元来?”
两百万元倒是拿得出来,只是李舒兰想拖欠过一阵子再说,她难免摇头为难道:“现在别说拿两百万元来,就算是二十万元,我们公司财务也是勉强凑不过数来呀?”
“擦?这还谈什么呀?”林云枫暗暗鄙视李舒兰的抠门,同时摇头叹气,“我想我们是时候告辞了,司法上见吧!”说完,他主动站起来,结果就遭到沉默一旁的宋华阻拦:“小林,先等等,有什么话,我们再好好谈一谈!”
还谈个屁,摆明就是想要不给这些钱吗?
林云枫暗暗恼火,舒兰集团一日不给钱,这些农民肯定会再闹事,最终头疼的人还是他来的,于是自然不肯退让,“想谈可以,不过前提是要把拖欠的那些农村土地款项给补了。”
第183章以财辅政(中)
李舒兰把目光投向宋华而去,她认为区区一个副县长,竟然如此强硬,还真的是不识抬举,应该给予教训,却不料想到宋华根本没做出任何表情来,她只好收回目光,“林局长,你这是逼迫我舒兰集团撤消在南翼省的投资呀?”
“要撤也行,先把钱给还了。”
谢嘉群知道有宋华在场,确实不好不给面子,但是林云枫都用上强硬的口气对上去,他可不能坐山观虎叫,不然使得林云枫认为他不想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话就不好了。
宋华在过来之前,早已经听闻打探过关于林云枫与谢嘉群两人的背景,他确实很头疼,偏偏这两位小祖宗不缺金不缺银,更要命的是不缺权势,想要获得这两位小祖宗松口,还得要攻心为上。
宋华迎笑举起酒杯来,“小林、小谢,可否给我一个面子?”
“宋秘书的面子,我们当然得给,但是李舒兰做人不要太过分,我们在龙潭县任职分管治安,她却故意拖欠款项,这不是逼迫农民闹事,这不是间接找我们的麻烦,最终使得我们政绩上有污点吗?”
林云枫点名道姓说出来,使得李舒兰大为尴尬又恼火,却不敢反驳,因为林云枫说的一点都不假,如果一名官员不贪财不贪色,还真的很有可能就是贪图功名利禄。
“没得谈了,三天之内,不给钱,那你给我们就滚出龙潭县。”
谢嘉群轻拍了下桌子,站了起来,他把目光投向宋华而去,“宋秘书,你应该劝劝李舒兰,她要是再给我们两人找麻烦事,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就算有谁当后台也一样!”
谢嘉群这句话无疑就是威胁宋华了,正所谓狗急跳墙,更何况谢家在京城的地位,他真的要与宋家玩玩太极,还真的有可能不分上下,但是加上林家参与进去的话,那情况真的大大不妙。
宋华就当这两人年纪轻,不懂人情世故,他最终还是没有发言说什么,就这么让林云枫与谢嘉群两人破门而去,好长一段时间,这才开口道:“李姐,我看你还是准备把钱给补了吧。”
“为什么?难道宋秘书你拿不下他们两人?”李舒兰感到莫名其妙。
“是啊,他们人小,不懂人情世故,我也没则啊!”
宋华意味深长道,看到李舒兰一副不解样子,他笑道:“这么说吧,遇上他们两人,算是你运气不好,他们两人来头可不简单,我宋家的面子,也许遇上他们家的长辈,也许会给几分,但是。。。”
话说到这里,宋华摇了摇头,叹息道:“罢了罢了。”
李舒兰被宋华的这番话给彻底吓到了,要知道宋家在华夏国的地位也是超然存在的,竟然还有宋家搞不定的人,更何况在南翼省这里是宋家是镇守大员,没理由会怕两个毛头孩子,“宋秘书,他们是谁家的孩子?”
“当今政务院二号首长就是谢家!”
李舒兰皱了下眉头,“你是说国家副总。。”
“恩。”宋华出声打断了李舒兰继续说下去。
“那林云枫呢?”
“林云枫,原本不姓林,而是姓叶,是叶家的嫡系长孙,同时也是叶家的未来接班人,我想你可能不知道叶家是那个,不过你知道建国以来就长期居住在玉泉宅院的军方的领导都不会简单人物吧?”
一听到宋华的解释,李舒兰心中咯噔一响,暗暗大叫不好,“宋秘书,会不会是搞错了,全国这么多个市县及省份,他们怎么偏偏挑上这么个穷县?”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关于谢家,我就知道这么一点点,至于叶家为什么要挑选这个穷县,我就不得而知了。”
宋华手拿起筷子,先是夹菜先吃了一口,再慢慢道出关于谢嘉群的情况来。
就在他们两人在包厢谈起谢叶两家的同时,林云枫与谢嘉群两人在隔壁的包厢内邀请张思寂、万长春等人过来吃饭,同样谈起李舒兰与宋家之间的渊源。
林云枫对于京城豪门之间的渊源还真的一点都不知道,经过谢嘉群与万长春等人的相告,总算基本大致了解到,原来这个李舒兰的父亲是国家政协的前任四号领导人,与宋家是世交,这也难怪李舒兰竟然在龙潭县更来,不但压价土地征收费用,还要拖欠款项不给。
得知这个情况,林云枫顿时就头疼起来,刚才他们不给宋华半点面子,这回宋家以后肯定不给他们面子,要是出什么差错,估计肯定有人给他们穿小鞋了。
想到这里,林云枫叹气道:“谢兄,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走一步,算一步咯。”
谢嘉群斟酌了下,“我想对方也不会不给我们面子,真要到这一步,那就跟他司法上见,问题是,我们要作好打算,万一这李舒兰真的要撤消在龙潭县的投资的话,我们必须要把这块给补上,免得出什么连锁反应而闹出什么大事。”
本来男人说话,女人不该插嘴,但是既然谈到经济上的问题,这徐偌妃就不得不插嘴说上一句话,“要不让我们的公司去龙潭投资吧?”
林云枫望了一眼徐偌妃,心想也只能这样了,“那你回去搞个计划,从公司抽调出五千万元这样,如果李舒兰真的撤消投资,那我们就自己搞蔬菜公司!”
有林云枫与谢嘉群做后盾,无论投资到什么行业肯定都有钱赚,只是赚大赚小的问题,在场陪同吃饭的人,其中有张思寂、万致远、何军、夏宁、庄晶晶等人都纷纷开口表示也要参与投资去。
龙潭县如今是治安搞上了,就差经济了,正好谢嘉群是分管这方面,他琢磨了一会儿,还真的是这个道理,要说弄上几十亿元的投资项目,恐怕还真的有点高难度,但是几亿元的投资项目,还不是手到擒来。
谢嘉群灵机一动,笑道:“不如我们大家集资成立一个公司吧?专门负责辅助我们两人以后要走的路?”
集资成立一个公司?林云枫有点诧异,不过仔细想想龙潭县的状况,要依靠外力的财务来提升龙潭县的经济,恐怕还真的有点困难,主要是谁会愿意在这么个贫苦县投资大把的钱财?就算投资也是想官商勾结来压榨老百姓,根本不可能说带头致富之类的,如果先让他们带头在龙潭县投资搞地基,说不定还真的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这个注意不错,我看可行。”林云枫举手赞同谢嘉群的这个提议。
龙潭县的经济与治安是相辅,如果他们在那方面出力,这成绩口碑就会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到时候他们破格提拔就不会有什么负面舆论。
第184章以财辅政(下)
(昨天我们这里风大,雨大,不幸运的是被安排值班两天,相信大家看天气预报也知道了,抱歉!呆会还得要出去值班!只能凑合着!)
经在省城的商议协定,林云枫与谢嘉群已经达成目标,由大家出资成立一个专门以他们为升迁之路的开垦财团,而这个财团只有他们两人才能支配,至于其他出资的成员都是赞助人,永久享受他们两人的权势庇佑,直到他们两人在这个世界消失为此。
当然了,还有一条补充协定,那就是继承人对继承人拥有一样的权利,也就是说将来他们两家都会有后人出来继续来担任这个财团的支配人,而赞助人也会有后人来继续维持下去。
这个财团的第一任总事务负责人暂时由万长春来担任,取名为双新财团,其含义代表新的身份,新的开始。而这财团赞助人名额则是限制在三十五名,且还得要通过筛选及投票方式获得席位。
当然了,这赞助人的投票方式都是由万长春一人去京城邀请各省名流富豪家族聚会再来进一步操作落实,主要是林云枫与谢嘉群两人根本没有时间回去京城参加来自全国各地的家族聚会。
他们只能各自委托信得过人秦海丽、万玲等两人分别代表他们飞往京城参加为期三天的豪华家族聚会,同时由她们代表他们出任联络财团的主要负责人。
在双新财团创立的期间,林云枫与谢嘉群两人回到龙潭县,正式对舒兰集团拖欠土地征收费一案展开方位的征讨,其中包括安排记者下来拍摄农民在舒兰基地拉横幅及法律援助等等事项。
正当林云枫等人开始让当地法院介入调查前,李舒兰最终还是受不住林云枫与谢嘉群安排的社会舆论及宋磊等人的劝告,迫使向黄江村支付了拖欠两年的征收土地款项,同时还把明年的土地征收款项也都给提前支付了。
拖欠款项已经支付,县公安局自然不好再拖关于舒兰公司命案,经过仔细侦察及犯人自首交代,县公安局马上把案子移交到法院去审判,最终使得三名嫌疑犯被宣判无期徒刑、十五有期徒刑、十三年有期徒刑等,同时还宣判给给予死者家属民事赔偿总计4。368万元。
除此之外,林云枫还指示黄石派出所在舒兰基地设立一个巡逻岗亭,分别由副所长亲自领导负责,在那里设一名干警及一名协警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这样的悲剧事件再度出现。
随后,京城那边也传来两个消息,一是说是双新财团筹办很顺利,大概收到全国各地家族的赞助大概有三百来亿,是一笔庞大的天文数字。二是关于杀手案子总算有最新的进展,根据国家安全部第九局的密切调查,发现王圣升很有可能涉嫌走私毒品生意,已经让公安部禁毒局派人开始展开一系列侦察。
这两条消息对于林云枫来说,都是好消息,他立即把这两条消息汇报给叶老太爷来听,同时还强调想要与谢家达成同盟的意向,希望叶老太爷给予意见。
叶家一直以来都是实权的家族,而谢家则就不一样,谢家当代的家主是实权人物没错,但是下代接班人不一定会是实权人物,不过不管怎么说,有当代谢家的家主辅助,谢家的未来接班人就算不是实权,那也会是副部的虚职位置,对于同盟还是有点看头。
叶老太爷很快把意见反馈给予林云枫,让他自行斟酌,至于同盟不同盟,就看他对谢嘉群的能力判断。
对于谢嘉群的能力,林云枫给予是中上评价,主要是在挂职期间,他协助杨春平招商引资共计60多亿元,虽然大部分都是万老大穿针引线才得到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里面都有谢嘉群的影子成分。
既然叶老太爷要让林云枫自行斟酌,那他也就认定下来,开始把与谢嘉群一起制定下来的以财辅政的方针给予实施下来,首先是让县公安局各级部门加强县里的治安情况,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前来县里投资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为此,林云枫特意召开全县公安干警大会,县领导黄道宗、沈子奇、谢嘉群等人出席参加,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黄道宗发表讲话,会议由副县长、县公安局长林云枫来主持,县公安局全体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官兵;林业公安民警等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林云枫要求全体公安干警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一是要化解矛盾与保障发展。二是要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上做出新的贡献。三是要按公安部的要求建立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四是要在队伍建设上树立新形象,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警风建设。
会议结束前夕,他还强烈要求全县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干警,要继续发扬目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恪尽职守,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龙潭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全县大局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除次之外,林云枫还决定在县里投资打造一个五星级的豪华大酒店,给前来县里投资的商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环境,而这个打造地方正是建立在金牌大酒店的原址上扩大建设起来。
酒店要扩建,那就得要征地,那附近的居民自然就要搬迁到别处去。
对此,林云枫首次以权谋私打电话给县建设局长周易,要求那边派城管出面给酒店附近的居民做思想工作,让这些居民都给搬迁到别处去,至于搬迁的补偿费用问题由金牌大酒店派专人与他们一起协商给予。
周易接到这个电话,顿时激动不已。
这几年以来,他没少听闻过不少关于林云枫的后台背景,可是苦于一直都没有机会效劳巴结,这下子好不容易掉下这机会,于是他说不得亲自带上城管大队的人马就浩浩荡荡杀了过去。
有了县城管大队的这帮土匪出面做思想工作,金牌大酒店的附近居民都没人敢说个不字,但是也有顽固的钉子户不同意搬迁,甚至还有人爬上楼顶上演要自杀的局面来。
闻风到这消息,林云枫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他亲自驾着警车赶过来给钉子户做一番的思想工作,最终还是因为价钱的问题谈成搬迁协议,而这个打造五星级的酒店费用自然是由南翼合纵建设投资集团出资3。6亿元来投资。
当然了,这3。6亿元是算在谢嘉群的招商引资上去,给予他添上一笔丰厚的政绩,同时也给龙潭县带来上千个服务就业岗位及一些副食品销售,算是龙潭县的新气象新局面。
第三卷:陈家案子
第001章陈案重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
清晨时分,陈家的老宅内突然断断续续传来一阵阵的啼哭声,惹得不少早起路过陈家宅院附近的不少市民心惊及非议。
陈宏一家八口人惨遭到灭口至今已有十五年,凶手还在逍遥法外,参与主审案件的负责人张海洋已是省领导,却没法给陈家翻案,顿时给人感觉这宗沉案应该就这样不了了而终了。
实际上却不然,张海洋一直惦记着这宗灭门案子。
陈晓婷之所以利用清明节期间在陈家宅院内啼哭,完全是受到张海洋的心计安排,主要是想利用社会舆论再度对陈家的灭门惨案有一个适当的翻查理由。
果不其然,在连续几天的啼哭之后,陈家老宅的灭门之案很快引起广大市民的茶余饭饱的热议,再加上精心安排的花边报纸添油加醋的报道,顿时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赶紧让人追查在陈家宅院的啼哭声。
不过在还没啼哭声前,张海洋已经分别打报告向省委、公安部请示,要求重新对陈家的灭门惨案立案侦查,还当地百姓一片朗朗乾坤,修正公安办案信誉。
陈家案子都过了这么多年,如今旧案重谈,难免让人感觉有点惋惜。
省委书记宋磊知道虽然当初没在南翼省,但是这件案子曾经轰动全国,他也有?(精彩小说推荐:
)
( 政途风云 http://www.xshubao22.com/5/5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