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田老越看越惊讶,双手竟然有些抖动,也不跟他们打招呼,一个快步进了里间,拿来工具,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仔细看着。
孔四此刻刚烧完水,见田老那副模样,知道有谱,这些年他都没见过老头这么激动过,看那健步如飞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抢劫后跑路呢!孔四冲完茶也凑过去察看。吴晨对这石质跟年代都没有疑问,主要是想知道来历,他也知道田黄很值钱,不过这方印石跟那张地图藏在一起,应该有关联,这其中的秘密更让他揪心。
“稀世珍品啊!”良久,田老才有点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印章,他现在可以肯定这是块田黄,还别说,这么些年了还真没见过品相这么好的田黄!完美到他基本可以判定不存在作假的嫌疑。
“怎么样?是田黄吧?”孔四虽然心里也有判断,不过还是想听老头亲口证实,他这些年满大街跑,可没少见到所谓的田黄、寿山芙蓉石什么的,满大街都是,便宜的几十块钱都有,但没有一块做得这么好看的,从内往外透着明亮的金黄色,强光一打周遭似乎笼罩着一层盈盈的金光!这哪里是那些色泽昏暗的造假品可比的!
“银裹金田黄冻!”田老爷子激动的说道,“质地通灵、瑰丽脂润,极品中的极品!”
“什么冻?”吴晨见老爷子太过激动,怕他一口气憋不过去,这种情况跟喝多酒的人一样,必须让他说话,一吐胸意,而且他也的确不太清楚什么什么冻,要说翡翠或者玉石他这段时间学了不少,可关于石头还真没怎么了解。孔四递过去一杯普洱,也是眼巴巴的望着田老,其实他比吴晨知道得多,只是心思一样。
田老喝了一口茶,平复了一下心情,知道吴晨是个菜鸟,有心传授他一些系统性的东西,思索一番这才缓缓说道:“要说这印章的石材啊,大名鼎鼎的四大印石即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又有田黄为王、鸡血为后的说法。田黄就是寿山石中的极品,鸡血则是浙江昌化跟内蒙巴林的最为出名。每一个地方的石头都自成体系,要一一说来只怕费时太多,只说跟眼前这件田黄的寿山石。”
孔四见田老已经平缓了许多,往杯里续了点茶,跟吴晨坐下来认真得跟个好学生一样。田老爷子很满意,组织了一些思路,说道:“寿山石因其产于福州北部寿山乡而得名,其开发年代最为久远,迄今已有1500多年。宋代古墓中曾发掘出100多件寿山石俑,但是要说道石雕跟印章石刻,还是在明清才发展起来的,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
说到这里田老微微皱了下眉头,想想了继续说道:“这个等会再说。福州从嘉靖年间就出现了民营印章石商店,如青芝田等字号,现在流传的珍品就有李贽二枚寿山石印章,阴、阳两种刀法都颇具神韵,尤其印纽坐狮的造型十分威风。
理论方面也是最为成熟的,在清代高兆著的《观石录》中就有对140多方印章进行鉴赏和评价,分为神品、妙品、逸品三类;毛奇龄著的《后观石录》则把寿山石料按产地和质量划为三个坑类: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现在随着寿山石开发的扩大和新发现,一般将寿山石的100多个品种分为五大类:除了之前三坑外,又有产于月洋乡的月洋系,主要是各色芙蓉石,以及产生旗降山的旗降系,主要有各色旗降石、旗降、焓红等。”
“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田坑之极品,被誉为“印石之王”。为什么叫田黄呢?简单的说就是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却并不是什么田里的黄石都算,只有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不足两平方公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田黄石的品种较多,常见的比较优质的有枇杷黄、桂花黄、桔皮黄等,但最尊贵的却是这样的金黄色,极为罕见。如果里面呈现出白色半透明、外面包黄色者叫“金裹银”,也是名品。像这一块通体金黄,外有珍珠光泽,石肉细腻,有如果冻,真是传说中的银裹金田黄冻,极品中的极品!”
孔四见老头子说的高兴,打断他,让他有空喝水,插话道:“说道这个田黄,量虽不多,不过民间传说倒是挺多的。话说有一回,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路过寿山乡,那是他还不是成功人士,只能算一个在奋斗路上的穷屌丝,贫困潦倒的,身上长满疥疮,晚上就躲在寿山采石洞中,到了天亮居然全身痊愈了。还有那个超级富二代乾隆爷,每次祭天的时候,案上中央一定会放上田黄石,象征福、寿、田,吉庆有余。”
“呵呵,这些民间传说,真假姑且不论,不过田黄从明代开始采用,到乾隆爷鼎盛一时这倒是真的,很多东西差不多是在乾隆爷手里达到顶峰,比如玉石、田黄还有鼎鼎大名的清三代瓷器。这田黄因为身兼“福”“寿”“田”“黄”之意,又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根据史书上记载: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连章”,乾隆看后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也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到末代皇朝解体,溥仪逃命时不要所有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
这些倒都却有其事,至于民间相传,还有的说田黄石是女娲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可驱灾避邪,藏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给田黄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这些就不足为信了,不过田黄的确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至宝。”
“老头子我早年就收藏有一块田黄雕件,不过质地跟块头比这个逊色许多。”田老头说完,又拿起那方印鉴在手里把玩,喜好之情溢于言表。
“有没有可能是作假的呢?我总觉得这块太完美了,您老不是说过搞收藏直觉很重要么,嘿嘿。不说潘家园,就是现在华林寺到处都是寿山石,号称田黄的也不在少数,几十块钱就能入手一块。”孔四跟吴晨不一样,他是经常跟田老讨教的,知道怎么能戳到老头子的痒点,再说他这是对田老质疑了,毕竟老头子刚才都已经下了定论了。
果然田老一听,很不满的瞪了他一眼,说道:“这能比吗?这田黄石从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这方印石,似羊脂油块,一看就是极品,跟你说的那些造假货完全不是一回事。”
老头子说完又意犹未尽的看了孔四一眼,说道:“我知道你小子那里就有很多‘奇石’,嘿嘿,你不用脸红,小本买卖么,当工艺品价格卖也没什么,再说你也糊弄不了人,真有人以为几百块几千块能买到一块田黄,那是他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62章金石之学
“至于说到这田黄作假,一般有几种方法,一种就是用强酸浸泡做假,这个跟翡翠的b货是一样的道理;”田老既然说开了,也就不藏私,这些年他办那个古意轩就有普及的含义在里面。
“第二种就是用色泽接近田黄而肌理似有萝卜纹的石材,把它打磨成卵石状,并用硬器点凿或放于进硬砂中翻滚,然后沾上土或着色,再放到高温中蒸煮,使其颜色外形与无皮的田黄石相似,这种假田黄乍看之下,极似真品,需要透过外表悉察肌理才能分辨,一般其所谓的萝卜纹纹理错乱;
还有一种就是贴皮,在石头上贴上颜料涂染过的石皮,用药水高压加温,再磨制,这种方法跟硬木假紫檀也是一样的,其缺点就是浸泡过的石皮很松脆,颗粒粗大,浑浊不透,干结如疤,还有就是难以受刀,雕刻时也只能刻制组线条景物,不能精雕细刻。”
“田爷威武!”孔四一个大大的马屁奉上,他摆摊也常有买些各地奇石,不过价格都很低,正常人都知道那就是工艺品啦,就像老头子说的,明明卖你一个工艺品,你非要当宝贝买着,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不过还别说,这种人真不少!
吴晨听得入迷,差点忘了自己的正事,见孔四给大家续茶,才想起来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搞了半天都在讨论这方印石的材质上了。他见田老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也不好马上就问,就想等老爷子喝口茶歇了口气再说。
还好孔四知道吴晨疑惑所在,等了一会,先替他问了出来,这方印章到底是不是文天祥的私章,还是后人仿的。
田老沉默了一会,摇了摇头,说道:“我只能肯定的是这块印石的确是田黄,要说文天祥的私章,不敢确定,这里面疑点颇多。首先呢,这石头的包浆似乎没那么老,除非当年刻了之后没有怎么用过。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是私章,除了作为私人印信之外,也是主人的玩物,应该是经常放在手边把玩才是;这第二呢,石材印章应该是从元代王元章开始;其三田黄是在明清才开始盛行。”
“虽然疑点不少,但是要说后人仿制也有点说不过去,谁得了这么一块极品田黄,会眼巴巴的去仿制文天祥的印章?这些我都无法解答,印章收藏一直比较冷门,关注点主要有篆文、刻法、印泥、质地、外形等等,除了材质方面,我对于制印本身也不是很在行。”
最后一句话说得吴晨跟孔四都是一愣,看来真是术业有专攻啊,像田老这样的收藏家都只是一知半解。孔四嘟囔了一句,早说呀,前面说了那么多,都没有最后一句有份量啊。
“呵呵,你们也别担心。”田老见他们的表情,呵呵一笑,“我虽然一知半解,不过我有个老友,姓刘,那真是大家!就是上次说过带你们去拜访他的。我对印章这点见识也是从他那里学来的。刚好他最近会回广府,到时候带你们一起去拜访一下。”
吴晨跟孔四也只能唯唯称是,至于什么姓刘的,没听说过,估计是什么专业教授之类的,这些人虽然在行业外名声不显,不过在专业领域那可是权威。
虽然无法鉴别出来,不过既然聊得开心,田老还是给他们稍稍普及了一下印章的一些常识。天朝的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
所以自古就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叫“金石学”,比如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就是有名的金石学家。玺印也是“金石”的一种,关于其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
但是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比如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
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
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此外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侯国的金币上,也有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流传下来。
在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称始皇帝,同时规定了,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为“玺”,而臣子的只称为“印”,这是印玺第一次明确分离。
汉代之后,情况又有变化,也有些诸侯王或者王太后,也将印称为“玺”的,而将军的印则称为“章”。
到了唐代武则天时,因为她觉得“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改称为“宝”,从此一直到了清朝,都沿袭旧制而“玺”“宝”并用,比如故宫博物馆保留的清朝皇家用印,就大都是“xx之宝”。
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象征权力。造纸术出现之后,因为简牍变为纸帛,封泥的办法就逐渐废除,改为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
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才开始盛行石章,到了今天,用料酒更杂了,天桥那些刻假章的,如果是一次性用的,甚至连萝卜都用上。
田老给两人粗粗介绍了一些印章的一些常识,日头已近中午,孔四跟吴晨就留下来蹭饭,趁着孔四去忙乱他的山东菜,田老自顾的把玩那方印章,虽然万分喜爱,但也没询问吴晨是否转让,吴晨自然也是不提的。
一顿饭后,为了不打扰田老午休,两人跟他约好等他消息,一同拜访刘老,就告辞出来了。
吴晨想着第二天也没事干,干脆就约孔四一起去平洲看赌石,孔四一点摆摊的自觉都没有,爽快的答应了,说啥时候出发给他个电话就成。
……………………
第二天吴晨照旧睡到快中午,吃了个午饭,去开了龙泽的吉奥,搭上孔四,也不知道开了多久,来到平洲的玉石街。平洲素着“玉镯之乡”的美称,主要产品有玉镯、戒面、小花件及翡翠雕刻件、大型摆件等,特别是玉镯,手工尤为精致,举世闻名,此外“平洲扣”也是闻名遐迩。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平洲已成为国内四大玉器市场之一、最大的缅甸翡翠玉石集散地、全球最大的光身玉器加工批发基地。当然,近些年来,由于揭阳市阳美的快速崛起,世界第一翡翠原料集散地的美誉已经被阳美夺走,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具有天时地利的云南腾冲等地反而竞争不过这两个地方。
这里虽然出名,不过吴晨却没来过,他又不是行内人,之前就算想看玉,华林玉器街尽可满足他的需求,相比起来,平洲要大的多,特别是赌石毛料店铺很多,相应的捡漏的可能也就要大很多,因此吴晨才想到这里来。
路上一商量,才知道孔四居然也是没有来过,他专注古玩倒卖,对玉石反而不如吴晨了解!吴晨暗暗叫苦,这算不算所叫非人?
两人到了平洲,才知道这里虽然号称玉器街,却是个小镇,多条街道交错纵横,许多个玉器城座落各处,最近还建了个民俗村。两人跟没头苍蝇一般转悠了半天,终于到了玉器文化广场,停好车,一打听还真不小心走对了地,这里左拥博物馆,右揽翠宝园,辐射平洲玉器旧街,正是中心地带。
他们打听的那个市场管理人员,听说他们是来赌石的,很好心的提醒他们过段时间这里会有公盘,现在已经陆续有店家往这边囤货了,平洲玉石毛料公盘竞标场就在对面那座交易中心后面,可以先去看看。
两个人对于什么是公盘并不太了解,也不在意,顺着那人指的方向,过了大街,到了一个叫“摩斯沙”的毛料中心,看着挺大的,一头就扎了进去,只觉得凉意阵阵,跟外面的炙热完全不是一个世界。
进到里面,先享受了一阵冷气,这才打量了一下,极大的一个毛料市场,看不到头的通道纵横交错,两边都是摊位,四周靠墙的还有较大的店面,经营的全是毛料,两人彷如进入走毛料的海洋,孔四叫了一声:“我靠!这得有多少石头啊!挖空好几座山呢吧。”
吴晨也是一阵激动,相比这里,华林玉器街就是小巫了,这么多的赌石,不愁找不出好的来,拉着孔四就往里走。
跟外面暴热的天气对比,这里面虽然人来人往的,却是凉爽了很多,孔四也没想到有这么热闹,他总以为这里偏僻如乡下,只有那些行内之人才会到这里来交易,没想到这一细看下来,很多人都是跟他们一样的毛头小子,来这里混一把的。
国人好赌,国内又没有什么可以赌的途径,难怪很多人都乐意到这里来赌一把,跟买彩票差不多,好歹来到这里任何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没眼力也可以凭运气,一旦赌中,合法的一夜暴富。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63章冤家路窄
“靓仔,走过路过别错过!”一个中年摊主见他们两个走过,赶紧招呼着,“这可是正宗的帕敢老坑,你看这皮,正宗黑砂皮啊!”
两人本来也是没有目的瞎逛,见有人招呼就凑了过去,果然见到摊位上大部分都是黑色的赌石。
经过上次赌石后,吴晨最近还是查了一些资料,虽然长进不大,不过基本一些知识还是知道的。
帕敢可是最早开采的历史名坑,玉料的皮薄,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玉石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
帕敢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而老帕敢就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玉著名,这些赌石看着的确乌漆墨黑的。
当然,吴晨不知道真正的老帕敢早就已经全部采完,现在市面上的乌砂玉都是产自麻蒙,也有些人用来冒充帕敢玉。
这种名货那价格自然不会太低,自己虽说上次赚了六十多万,可也买不起一块好料!吴晨随手指了一块十几公斤重的赌石,先问了问价格,万一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再好的料也是白搭。
老板一见有戏,开价就要二十万,这价格吓了孔四一跳,没等吴晨开口倒先嚷嚷上了:“兄弟,悠着点,哥们都不是什么有钱人,你这块破石头就要二十万?”。
都说嫌货才是买货人,那老板也不急,笑呵呵的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得看是什么料!就这黑乌砂玉料,你要能找出第二家比我便宜的,我白给!”说完语风一转,“不过见你们也有诚意,十八万给你们啦!”
趁着他们说话的空当,吴晨仔细查看了面前的翡翠毛料,表皮成墨黑色,表皮的沙粒不算太细密,但是也不是很粗糙,算是中等程度,翻的也不错,有力而且挺规整,几条不规则的淡色花纹扭曲着缠在皮上。
吴晨边看边回忆书本里看到的知识,还是没弄清楚这一块到底赌性如何,看来自己的自我感觉太好了,以后还得多学习啊。
吴晨继续查看毛料的表面,并没有发现什么裂,松花倒是不少,这个他知道表示里面出绿的概率很高。不过转念一想,如果他都能看出是好料,只怕早就让那么行内人买了,还是得小心点。
吴晨觉得别人没有注意自己,凝神看了一眼,石头不小,一下子只进去了三分之一,全是白花花的石头结晶,视线沿着石肉往里走,不禁大失所望,整块赌石就是一块石头,没见到半点翡翠。
吴晨直起腰来,见孔四还想跟老板废话,对他摇了摇头,扭头就走。那老板感觉喊住他们,“要嫌贵了你们开个价呗,只要够本,就给你啦!”
两人对这一套太熟悉了,问题是吴晨并不是想杀价,这块石头的确不值得买,别说十八万,就是一百八,都嫌抱着沉手!
不过见老板很是热情,吴晨回过头来,又挑了挑。还别说,这里赌石虽多,可有料的基本没有,难怪人家都说十赌九输,要不是有这异能,吴晨打死都不敢进入这个行当。
“哥们,你觉得这块怎么样?”吴晨正在沉思,听到孔四叫他,扭头一看,这家伙抱着一块冬瓜般的赌石,吭哧吭哧的看着他,足足得有六七十斤,也亏是他,要是吴晨摇抱起这石头还得费不少劲!
“一般”吴晨让他放下来,蹲着仔细一看,这东西还真费神,看了一半都是白蒙蒙的一片,只好放弃了。
孔四见吴晨否定,也不在意,呵呵一笑放下那块大石头,转身找别的去了,他比吴晨还门外汉,纯粹觉得这个块头大,里面出翡翠的概率高而已。
吴晨直起腰来,正要喊孔四走开,突然眼光一扫,见到一丝绿意,原来他刚才一直在看那块大石头,还没收回视线,这一下站起来,眼光就扫到了旁边一块原石石上,这块原石只有足球大小,堆在一堆原石中间很不起眼,所以刚才没主要到。
吴晨当下也顾不得慢慢看它的外表,视线进入之处,一片绿油油的玉肉出现在眼里,只觉得满眼舒服,竟是占据了将近整块原石,质地也不错,通透中带点朦胧,棉质化结构明显,已经有点达到冰种的程度。
“老板,这块怎么卖?”吴晨压抑住心里的狂喜,虽然颜色偏了点,接近苹果绿,但是这么大块的冰种化底,怎么着也能卖个小几百万吧!难怪那么多人乐于赌石,这种突然的狂喜的确很刺激,只不过吴晨提前一点体会到,不用等到解开石头才知道而已。
“这个…”老板沉吟着,看样子这小伙子是看上了这块原石,花钱买乐意么,加上这块原石赌性不错,自然是要抬价的,不过有了刚才那块原石的教训,又不敢叫太高,不禁犹豫了一下。
“喂,这块怎么卖?”一个懒洋洋的声音突然说道,吴晨扭头一看,只见几个人向他们走了过来,说话的正是走在前面的一个很魁梧的年轻人,手里指的正是吴晨正在讲价的那一块原石。
“呵呵,梁少,最近可好?”老板一见那年轻人,吓了一跳,这可是鼎鼎有名的梁氏珠宝大少爷梁光华。
梁氏珠宝是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的本土珠宝商,最开始是为国际老牌珠宝商加工钻石,后来有了自己的品牌跟连锁店,又陆续进军玉器、黄金等领域,短短三十年不到,已经发展成为华南最大规模的珠宝集团。
像他们这样成规模的珠宝企业,都有自己的货源渠道,甚至亲自到缅甸去投资原矿,偶尔也会在市场中拆解一些原料,不过像这种小摊位,却从没有来过。
老板估计着梁大少也是一时兴起好玩,才会光顾自己这个小摊,别说自己了,就是在这玉器街,梁大少爷跺跺脚都得震三震,急忙一脸谄笑的迎了过去。
“嗯。”梁光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身边一位老者说道:“莫叔,劳烦你看看这块毛料吧。”身为梁氏珠宝集团的大少,未来的接班人,自小就被严格的训练各种行业的本领,眼光也是不差的,远远看了一眼,觉得那块石头还是可以的,让跟着自己的赌石顾问再去看一下,也是为了确认而已。
其实这样的毛料梁大少爷是不大会看上的,他是冲着这次公盘来的,他们集团总部在土川市,不过岭南区总部却设在广府,像这种大型公盘,也是他们入货的好时机,因此提前到了广府,安排好工作,就到平洲来了,这里也有他们的连锁店。
“是。”那叫做莫叔的老者应了一声,走过去,见吴晨一只手按在那赌石上,就对吴晨笑了笑,等吴晨放开手后才认真的看了起来,他是老派人,对于自己少爷这种不守规矩的做法很是不以为然,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梁大少脾气可不太好,因此还是颇为认真的看了起来。
“咋回事?”孔四凑了过来,低声问了问吴晨,他虽然不玩赌石,古玩行的规矩可不少懂,莫不是对方见吴晨老实,欺负到头上来了,说不得自己得出头。
吴晨摇了摇头,用头往对面人群里示意了下,刚才他就看到在梁少身后可跟着一个熟人,正是易小方,这算冤家路窄么?
孔四顺着看过去,见到易小方一脸不屑的笑意和冷冷的眼光。他虽然不认得这伙人,但也算混了不少年的江湖,哪里不明白这是碰到仇人了。
“哼”的一声,拦到吴晨前面,对方敢闹事就让他趴着说话!虽然不知道吴晨怎么得罪对方的,不过对方带着的保镖,在他眼里,就跟纸糊的一样。
吴晨心里也是转了无数念头,看那梁少的架子,应该是有身份的人,不会在这种地方闹事,如果真要闹事还好,自己正看易小方不爽,趁机揍一顿跑人,管他什么地头蛇,就怕对方不动手啊,要拼钱自己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呵呵,梁少,值得一赌。”莫叔已经看完那块赌石,把强光手电筒跟放大镜收回大兜里,呵呵一笑,指着毛料说道:“表面的松花上的有一条细细的蟒带,出翡翠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我用水泼了一下,松花泼水后的颜色虽淡,却是淡中有浓,浓又不艳,如果里面有翡翠的话,出绿的概率很高,整体而言,这块原料油很大的可赌性。就是不知道价格……”
“嗯,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梁光华淡淡一笑,对老板说道:“这块毛料我收了,他出多少钱,我出双倍。”易小方是他的好友,平常两人没少一起玩车泡妞,这次听说公盘要开始了,跟着来看热闹的,一群人出来逛毛料市场。
刚才易小方看到吴晨,顿时大为光火,上次没能羞辱他一顿,今天可不能轻易放了他,他不是行内人,这里又是梁少的地盘,就由他出面了。这世道,谁没个猪朋狗友的,两人经常一起泡妞,有时候还玩多p,富二代也是有仗义之人的,他的事梁光华自然是要出面的。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64章金丝翡翠
“兄弟,讲不讲规矩的?”孔四可看不下去了,“玩这行的,怎么着都得讲究个先来后到吧,我哥们正在看的毛料,你这么横插一手,是啥意思?”
“关你屁事!”易小方正愁没借口,这一下冲上前,指着孔四就骂。
“我靠!”孔四踏前一步就要动手,吴晨赶紧拉住他,这里已经深入市场腹地,虽说四通八达,无奈人流较大,这动起手来容易,想要脱身就难,就是要干架也得出了这个市场再搞。
“老板,我出六十万!这哥们如果一百二十万想要的话就给他吧。”一想到那满眼绿油油的翡翠,吴晨有些无奈,喊出全副身家了,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底,这点钱估计在对方看来就是个零头。
至于为什么不瞎喊一个价格,坑下那个梁少,他可没有那么脑残,万一出完价,那个梁少反悔了不跟价,自己去哪里找那么多钱?
果然梁少轻哼了一声,对老板说:“就这样,我要了。”他虽高傲,却也不是莽撞之人,这块毛料自己虽然没有细看,不过他相信莫叔的眼光,这可是公司的老人了,老爷子对他都很信任,再说,就算跨了又如何?看着吴晨这种穷屌丝郁闷的样子,他就有一种满足,这就是阶层的优越!
“这个……”老板虽然心里高兴,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他的心里价位,不过面上还是有些为难的看着吴晨。
这平洲玉器市场极其规范,政府、行业协会、商会、市场管理等等一大堆人管着,就是这些店铺摊贩也都很自觉维护信誉,虽说掺假卖假的事情总难避免,但明面上敢坏规矩的事还真不大有人敢干,今天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万一吴晨去投诉自己,也是一件麻烦,自己可没有梁大少那样的面子。
“呵呵,没事,价高者得么。”吴晨虽然郁闷,还是很理智的,拍了拍手,跟孔四说道:“走吧。”孔四冷冷的盯了梁光华一眼,转身跟着吴晨去了。
“哼,什么玩意!穷鬼!”易小方很得意的笑了起来,梁光华可没那么舒服,被孔四瞪了一眼,觉得那股子杀气直逼过来,内心竟然有一阵恐慌,不过他一向心高气傲,自然不会表露出来。
“那块破石头真值那么多钱?”两人往外走,到了交易中心另一边的出口处,望着外面热浪滚滚,都不想走出去,孔四就疑惑的问吴晨。
一个足球大小的破石头,居然要一百多万,他都怀疑吴晨是不是故意坑那两个货,这小子看着老实,一肚子坏水呢,正是因为不确定,所以刚才他也没太过激。
“呵呵,那可是块好料,你在这里可别破石头破石头的瞎说,这不是指着鼻子骂人嘛。”吴晨倒没觉得有什么,市场经济么,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又决定交易,虽然这种被人“抢道”的感觉真不是很爽,不过弱肉强食的法则自古皆然,想要保证自己的权益,只有让自己更强,他不是那种不认清现实,只顾埋怨的人。
现在不是郁闷的时候,还是赶紧找找看,有没有什么漏可以拣吧。经过上次跟刚才的经历,他对自己的眼力,还是挺有自信的,唯一不足的,就是对于翡翠跟赌石的知识还是不够,回头慢慢积累吧。
出口处左侧有一间很大毛料店,里面有不少人在挑挑拣拣,吴晨跟孔四也走了进去,发现店内的空间更大,几排简陋的大木头架子上面放着大小不一的石头,几个角落的地上也堆满了石头,两边竟然还有大小不同的切割打磨机,看着跟图书馆有点像。
店里正中间有一个原木的大茶几,上面摆满功夫茶具,一个老板模样的年轻人正在优哉游哉的滴着茶,对身边看毛料的客人仿佛视若无睹,只有在别人开口询问的时候,才点头微笑,答上几句。
这悠闲的架势,别说孔四,就是吴晨也羡慕万分,心想等自己有了钱,也开一家这样的毛料店,自由自在的,又不会太闲得慌,比在单位里半死不活的强多了,之前还不知道辞职后干什么,现在似乎找到了方向,顿时动力十足,凑了过去。
“呵呵,随便看。”那青年见又有人过来,抬起头来呵呵一笑,在他身后事一排木架子,上面放着十多块石头,应该是比较好的毛料吧。孔四走过去看到上面不少都是切开了一小片的,摸着一块问吴晨道:“这就是半赌料?”
“呵呵,两位新入行吧?”离得近了,那老板冲好了茶,转过头来笑呵呵的问道。
“呵呵,没接触过,不太懂,今天陪兄弟来逛逛的。”孔四见露了怯,也不装b,“我这人嘴直,有什么说得不周的,还望不要见怪。”
“呵呵,哪里呢。来,喝杯茶吧。”老板见孔四爽直,也挺高兴,招呼两人坐下,聊了一会,原来这老板叫夏子明,是朝山阳美那边的人,家里专做毛料,生意比较大,家族生意主要在阳美当地,又把生意做到平洲这边,他是家里老二,就被派来负责这边的生意。
夏子明得知吴晨也是老家人,很是亲热,边喝功夫茶边瞎聊,吴晨见那茶不错,夸了一下,朝山出名的是凤凰单苁,低档点的也有岭头单苁,不过也有人习惯喝福海省的大红袍,反正都是属于乌龙茶系、夏子明其实很勤奋努力,无奈是二子,按传统被“发配”来到这里,平常一个人喝茶,现在有吴晨跟他聊起来,顿时大爽。
又聊了一会,孔四就跟夏子明请教起赌石来,原来这翡翠毛料到目前还没有什么机器能透视其内部,所以全靠运气跟经验,经验老到的能从其坑口跟表皮特征等猜测其内部结构,不过也是一个概率问题,没切出来之前,谁也没有百分百把握,说到底就是在赌博,所以这毛料也叫赌石。
一般赌石又分为两种,完全没有动过的叫全赌料,像后面这些切开一块的开窗、磨掉一点石皮的擦石,但不管是开是擦,都是为了露出里面的翡翠来,抬高价格,这就叫半赌料,一般都是把握比较大的毛料才会这样处理,否则开了窗,什么都没有,反倒不如全赌料值钱了。
“都看到里面的质地了还赌个什么劲啊?”孔四很不以为然。
“那倒不一定,就说这块毛料,别看那切口处已经出绿了,看起来水种也不错,但是谁知道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还是得赌,只不过是赌里面翡翠的种地跟大小。”
夏子明一边说,一边指着孔四刚才摸过的那块赌石,“再说,各人玩法不一样,像你们这样的,反正只是偶尔玩玩的,喜欢赌性大,一把定生死。像那些做珠宝的,对原料是刚性需求,就比较喜欢这些半赌料了。”
“嗯,也是,这就跟古玩一样,像吴晨这种屌丝就喜欢到处逛地摊捡漏么,虽然概率小,风险大,可是一旦捡到漏收益也大。有钱人搞收藏或者博物馆就更喜欢那些大型拍卖会,价格死贵,不过碰到假货的概率就要小了很多。”孔四马上举一反三,顺带损了吴晨一把。
“呵呵,夏兄,就说这块吧,大概需要多少钱?”吴晨也不以为意,还是用那块半赌料向夏子明请教道。
他刚才已经快速的将那块毛料看了个通透,知道为什么叫半赌料了,就这块除了除了擦出来那里有成片的绿之外,再往里全是破碎的白绿相间的废料,谁买谁倒霉,不过不得不叹服给这块石头开窗的那位,绝对是高手!
“这一块?”夏子明沉吟了一下,其实这十几块好料他都很熟悉,只是做生意人不透底的习惯让他思索了一下,不过见吴晨他们两个穿着也不像有钱人,应该不会看上这一块,反正也就是聊聊,倒也不妨。
“这一块表现很好,看着窗面,里面如果还出绿的话,应该是金丝种,再看着石皮上的松花,从头到尾,里面出大块翡翠的可能极大,整块料取出来做几副手镯应该没问题,估价的话,大概两百万吧。”
吴晨吸了口冷气,这还叫半赌?他学金融出身,套用夏子明那样的估值方法,这一块只怕只能做几个小挂件,能卖个几万都不错了!孔四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看着明明是绿的,怎么会是金丝种?”顾名思义,金丝种怎么着也得是黄色或者褐色的。
“呵呵,金丝种只是一种翡翠质地的叫法,跟金色没有关系。指的是翡翠鲜艳的翠绿色成一丝丝状分布,也就是所谓的‘色成丝’,又分为顺丝、乱丝、片丝等,如果翠绿中有黑色纹伴生也叫黑丝,互相是平行排列的,可以清晰看到绿色是沿一定方向间断出现的,当然绿色的条带可粗可细。
一般来说,金丝种的地要达到透明或者半透明,质地细润,裂绺棉纹较少,如果在具体辨识的话,这种翡翠的矿物结晶颗粒稍粗,肉眼下就能辨认呈柱状或粒状的晶体轮廓,敲击原料的声音呈金属脆声。”
夏子明让孔四问得一笑,就耐心的给他们解释道:“金丝种翡翠的质量要看它绿色条带的色泽和绿色带所占的比例多少,以及质地粗细的情况而定。颜色条带粗,绿色丝细而密,占面积比例大,颜色又比较鲜艳的,价值当然高,相反颜色带稀稀落落,或绿丝断断续续的又浅色的就便宜多了。”
一席话说得孔四老脸一红,吴晨也嘿嘿奸笑了几声,不过说真的,这样的交流让自己长了很多见识。当下也虚心的请教起来,难为夏子明虽然自己不赌,不过做这一行久了,又努力刻苦,倒也知道不少,三个人边喝茶边聊天,其乐融融。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65章麻蒙乌砂
“哎,我说小夏啊,别那么悠闲!过来看看,这一块怎么卖的!”一个小老板模样的人在不远处,指着架子上一块赌石,大声的问道,听口吻应该也是个相熟的。
“得,来嘞~”夏子明应了一声,赶紧放下手头的茶杯,对吴晨他们示意一下,笑着跑了过去。
见有人在询价,孔四跟吴晨也站起来,听了这么久,也该实践实践去了,听故事可不能当饭吃。两个人都对那排所谓的好料没有太大兴趣,经过刚才的交流,现在大致也知道这些东西价格不菲,别看两个人最近都赚了一笔,合起来还买不了一块这样的赌石。
孔四是没有信心,自然不会投入太多,吴晨倒是可以看出好坏来,怎么着也不会切垮了去,不过他科班出身,多年的思维自然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这些半赌料也不是他的首选。
吴晨走到角落里,现学现卖,在那些堆在地上的全赌料里,按照夏子明刚说的办法挑了起来,不过这些都是被挑出来的,自然没有什么表现很好的赌石,看了几块,里面果然都没什么好料。
他刚有些失望的站起来,就看到孔四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抱来一大块石头,放到夏子明脚下,“兄弟,这一块得多少钱?(精彩小说推荐:
)
( 宝路天行 http://www.xshubao22.com/5/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