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y。”,那位朋友看来是个标准的英国绅士,也礼貌的说了句:“I'msorrytoo。”我一听,急忙说了句:“I'msorrythree。”那绅士一听便呆住了,望着我看了半天,突然问道“Whatareyousorryfor?”
所有人都被张东城这则笑话给吸引过来了,整个二百多人一片安静,只等着一脸无奈的张东城继续。
而张东城耸了耸肩,摊开双手,自嘲地说道“哦,NO,这位绅士怎么这么客气?我只能大声地回答他I'msorryfive。”
此话一出,整个会场便轰笑出声,暴笑一片,有记者笑得前仰后合,连眼泪都流出来了,而更有甚者笑得一下没坐稳,一个趔趄,极其配合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哦,这位先生,请小心,都是我的不对害您摔跤了,I'msorry。”张东城连忙扶起笑到地上的那位记者,一本正经地说道。
“I'msorrytoo。”那记者被张东城扶了起来,莫名其妙地跟了一句。
张东城登时无语地站在众人面前,摊开双手哑口无言,那表情真是让人暴笑无比。
这时整个会场一阵更大的笑声响起,巨大的笑声几乎要掀飞整个屋顶。无数人笑得打跌,一时间眼泪与鼻涕齐飞,呵呵嘿嘿哈哈声不绝于耳。
英国人并不以幽默著称,在英国人的民族性格中,保守和内敛是突出的特征。他们沉默寡言、感情不外露,不喜和陌生人说话。如果说法国人浪漫、意大利人开放,那么英国人很绅士。然而,在英国人的自我描述中,幽默是其性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他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苟言笑,他们也有幽默感,也喜欢喜剧。不过,英国式幽默有其显著的特点。人们通常认为,英国人的笑很有节制,他们不如美国人放得那么开,不会开怀大笑。他们常常莞尔一笑,点到为止。有人认为憨豆就是英国式幽默的典型人物,他内敛、沉默、怪异,憨态可掬,创造了英国式的无厘头,似乎英国式幽默就是“自我贬低,以自负为大敌,其最终目的就是自嘲,嘲笑自己的缺点、失败、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
所以,张东城的自嘲和自我贬低,并没有让英国人小看他,反而是在一片笑声中对他的好感度匪夷所思地提高了不少。
第54章伟大,是为了更伟大
这年轻的中国导演看上去还是蛮有趣的。比·奇·中·文·网·首·发所有的记者心里都冒出这句话,好不容易止了笑的他们望着张东城,想看看他后面的反应。
“好吧,各位亲爱的先生们女士们,各位亲爱的记者朋友们,我,史密斯,现在就站在这儿,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的吗?”张东城收起笑脸,严肃而认真地说道。
“请问您在前两天面对记者时说的您的电影要与教父一比高下的话是不是真的?”有人声嘶力竭地大喊着。
“请问您的信心从何而来,这几天媒体的抨击您有什么想法?”有人尖叫嗓子叫道。
“您真的认为您的电影将摧毁原有的黑帮电影,达到全新的高度吗?为什么呢?”有性急的记者甚至要把话筒塞进张东城的嘴里。
“哦,先生们,请保持安静,举手提问好吗?这样子史密斯先生根本无法回答!”老板奥斯顿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臂试图让这些精神亢奋的记者们平静下来。
会场里慢慢地平静下来了,无数人举起了手臂,渴望的眼神盯着主席台上好整以暇,保持着绅士风度,略有些微笑的张东城,盼望着他能点到自己,让自己第一个提问。
“这位先生,这第一个问题就由您来问吧!”张东城看整个会场都安静了下来,恢复了次序,便随便点了一位把手举得高高,屁股都不沾椅子,一副不点我就不罢休的记者。
“谢谢史密斯先生,我是英国太阳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史密斯先生,请问您的电影高呼着要与教父相调并论的口号,这件事是不是真的?”那位记者腾地一声便站了起来,语速快得像是打机关枪,淅沥哗啦地一口气说完。
果然是这问题。
张东城心想着,看着满场超过二百多位的记者,看着他们翘首以待,手中的笔就在笔记本上准备着,打算把自己的每一句话给记录下来,忍不住微微一笑,深深地吸了口气。
“对于教父,我个人充满敬仰。对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先生,马丁斯科西斯,丹尼博伊尔先生这些电影界的老前辈,传奇性的人物,我个人也是非常敬重,充满敬意的。不过,如果说起我的新电影与教父相比,我觉得,在某些方面,我的新电影会和教父一样,成为经典与伟大的电影。”
此话一出,相当于变相承认了自己的电影确实有着与教父一争高下的野心,让整个会场一片哗然,无数人在笔记本上拚命地记录着,并且不顾会场次序,大叫大嚷着。
“请问史密斯先生,你何以认定你的电影能与被全球电影界人士认定为无法超跃的教父一样呢?”
“伟大与经典?史密斯先生,我没听错吧?这是您的信心还是您的自大?这些论点是从何而来的呢?”
一时间两百多人扯着嗓子,兴奋地吼着问题,今天的采访又会带来劲暴的标题,大大地吸引眼球!
“安静,安静一点先生们。请问史密斯先生把话说完行吗?”奥斯顿满头大汗,力图让这些仿佛吃了春药的记者们平静下来。
而张东城什么也没说,只是脸色平静而坚毅地望着记者们,双手抱胸,平心静气。
记者们嘴也吼干了,问题也提完了,看到张东城始终一言不发,便讷讷地住了嘴,等着他给出解释。
终于,没有人再说话了,乱七八糟的会场又恢复原样,张东城这才缓缓站了起来,走到台前,认真而让人信服地说道。
“原本,我以为英国是个宽容,进取,思想开放的国家,它不会裹足不前,不会沉浸在日不落帝国以往的辉煌中而洋洋得意,面对如今的好莱坞疯狂的文化入侵而奋起抵抗,英国电影会迸发出属于它自己的卓婉不同寻常的美,遗世而独立。但好像,我错了。”
张东城的眼眸中,闪过愤怒的光芒,他的声音铿锵而有力,如重锤般狠狠打在众人的心上。
“教父在全球电影界的地位,如同神祗般高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人们沉醉于电影的魔力中不可自拔。我再次强调,我敬仰教父,我尊重经典,我臣服于伟大。但我相信,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先生不会因为他拍摄了这部电影史上的伟大作品,而不让人接近,不让人靠近!他并不会因为自己拍摄了教父,而觉得世界上没有人能拍出在某些方面能够接近甚至超越教父的电影!”
这话儿简直震惊四座,张东城那如同东方雄狮般怒吼咆哮的声音,炸得人们哑口无言。
“别外,我还有个问题。电影是什么?在座的各位能回答我吗?”
张东城的眼神扫过,而记者们纷纷交头接耳,却不敢接话。这话题太过广泛,大到让人无从下手。
“电影是梦想,电影是奇迹,电影,归根结底,是一种超跃!是有着缔造经典的梦想,创造伟大的奇迹,这是我们电影人应该有的态度与觉悟。如果没有这一点素质,何谈能制做出打动观众的作品?”
张东城接过自己的话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感觉,继续说道。
“如同奥运会上的世界记录,那是多么让人敬仰与赞赏的伟大奇迹啊!但为什么,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体育运动员们,在向世界记录发起冲击,在无尽的训练与汗水中,向世界记录发起虽百死而无憾的冲击?伟大,是为了出现更伟大,那是设置的目标,而不应该是枷锁,套在别人的身上,甚至对于别人的努力而讽刺地嘲笑着,你,不可能!”
张东城的话震耳发聩,在记者们心中激起千层浪,让所有人都低头反思,嘲笑一个拥有梦想的人,是不是太过份了。
“不是要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不是一味追随别人的足迹,仰望他人的高度,在经典与伟大间战栗与畏惧。新时代的电影人,应该具备这样的特质,为电影,为世界带来更多打动心灵打动灵魂的作品,开拓手法创新思维,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像潺潺的流水,向着自己的目标,一刻不停地奔向大海;像小小的蜗牛,为自己的大大梦想而一步一步往上爬;像勇敢的水手在风雨中仍奋力搏击;像永远向着阳光的向日葵,用微笑面对一切。是的,我是个平凡的人,一个没有什么作品能拿出手,而让人笑话大言不惭的导演,但我渴望着去超越,去奋斗,如同几百年前大航海时代时的英国人一样,勇敢地升起风帆,向着目标前进。”
“也许,我将死在拚博的路上,但我相信,我的脸上,必定带着微笑。谢谢大家!”张东城说完这些话,对着所有在场的记者们深深一鞠躬,然后头也不回,大步走出门外消失不见。
第二天,这场轩然大波并没有因为张东城的话而平息,反而越演越烈,成为无数大报小报争相报道,争相议论的事件。
“超越与伟大,史密斯精彩演讲获得一片掌声,《两杆大烟枪》成为全英热门话题。”——英国泰晤士报。
“是大言不惭还是伟大的奇迹,让我们试目以待吧。”——英国太阳报
“史密斯张依然嚣张,自称想要创造电影界的世界记录!”——英国每日邮报
“是非曲直,也许只有等到电影上映那天才能见分晓!”——英国世界新闻报
“伟大,是为了更伟大!史密斯张的话发人深省!”--英国头条娱乐
第55章我们将无可阻挡
很显然,张东城的发言打动了大部份的记者,他们收起对这位年轻的中国导演的偏见,不偏不倚地记录着整件事的过程,讲述着他们的看法,对于这部电影的最终定案已经普遍觉得只有看过之后,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真像。
不过,以每日邮报为首的一小撮英国小报,还是大幅的标题报道着歪曲张东城意思,肆无忌惮地嘲笑着一位仅仅只有一部十三分钟短片的电影导演,嘲笑他这异想天开的梦想。
一切,都或许是因为他的黄色皮肤和黑色的眼眸,英国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滑落之后,便紧跟着原来的小弟屁股后面打转,对于渐渐苏醒,将要屹立世界之巅的国家充满了恐惧,嫉妒以及仇恨。
每日邮报的这种莫名心态,其实也代表着英国本土某些人士对华夏的种种担心,他们依然沉浸在当年几万人便征服这个帝国的辉煌过去,极度厌恶着这个国家任何一点进步,任何一点挑战。
他们把这种情绪统统转移到张东城这冉冉升起的电影界新星的身上,在他的身边叫嚣着,指责着,大骂着,试图用他们那阴暗的内心制造种种状态,让张东城疲于奔命,然后票房失败之后,再落井下石。
如果,这部电影和原来的时空一样,是由正宗的英国导演拍摄的,那全英媒体必然大唱赞歌,就算再嚣张再目中无人地宣布教父也就是个屁,那些记者们也会笔下生花,将其描绘成勇于向经典挑战的斗士。
根据泰晤士报的读者调查,对于张东城的话持支持态度的,仅仅只有15%,而觉得这只是年轻导演为了宣传电影而制造噱头的,占了34%,完全无所谓的,占了23%,甚至有28%的英国人认为,他们不会为了这部电影而走进电影院,也就是说,他们受到了负面报道的影响,有可能会抵制这部电影!
情况是如此的糟,让整个电影剧组的人们都觉得心情压抑,拍摄中屡屡出错,不复之前一片欢腾,拍摄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
“CUT!”张东城停了声停,有些苍白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却有些克制的愤怒。
“你们怎么了?早上没有吃饭还是怎么的?一个个没精打彩,都打起精神来好吗?”张东城的话并不是对演员们的指责,而是针对某些工作人员。
那,灯光都歪了,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演员们的心态还好,毕竟这是他们第一部电影,拚足了老命的他们只想着留下自己在镜头上的每一分每一秒,这部电影之后会不会继续电影演员的身份,还要两说。
而剧组人员就不一样了,一部好的电影成功上市之后,他们的资历都会得到增长,片酬肯定会上升,而如果拍了一部烂片,当下一部电影的导演问起:“嘿,伙计,你上一部电影是什么?什么!是那部票房惨败,口碑极差的电影?”
好吧,自己肯定会被扫地出门,也许,连工作都难找了。
所以这种担心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他们的心态,在工作中走神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
“嘿,伙计们,振做一点好吗?难道你们就这样自报自弃,任由那些无聊的话题成为事实?”阿达曼作为张东城最好的朋友,第一个跳了出来,情绪激动的他连脸都气歪了。
“阿达曼,不要指责他们。是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张东城轻轻摇头,示意阿达曼不要这样说话。
“史密斯先生,我能不能请个假,我家里有事。”有人吱吱唔唔地说着,眼神躲躲闪闪。
张东城向说话的地方看去,是一位剧组中的灯光师,名叫里克。刚才也就是他的差错,让整个镜头都毁于一旦。
他的话让剧组人员乱哄哄成一片,有好几个工作人员也仗着胆子提出相似的要求。
“可以,但在你走之前,我想说几句话。”张东城点点头,脸上依然是自信的微笑。
那灯光师里克按耐着拔腿就走的心思,在阿达曼愤怒的眼光中怯生生地站定。
“我明白一部好的电影对大家的意义,以及对大家今后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在不久前,我们团结如一人,如兄弟,一起为了目标奋进,为了梦想而努力,很快,再有几组镜头,我们的拍摄就要完美收工了,一切的收获马上便有成果。而你们倒在这距离光明仅仅只有几步的地方,实为不智。”张东城缓缓说着,眼神中的坚毅让他如挺立的标枪般笔直地站着。
“我相信大家的判断,一个月的拍摄大家都会了解到我的作品,他是否拥有伟大的特质,是否拥有在电影界占据一席之地的条件。我相信,我相信自己,我相信自己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想走的人,都可以走。我不会阻止大家。留下来的,都是我张东城的朋友,都是我的兄弟,我会让他们知道,朋友与兄弟的真正意义!”张东城深深地呼吸着,继而斩钉截铁地说道。
“嘿,伙计,我的梦想可是看着你成功,我是绝对不会走的!走了灯光师,我顶上,走了道具师,我顶上!我就不信这些英国小报能只手遮天,经典就是经典,是什么样的诬蔑都遮掩不了的!”阿达曼第一个站了出来,力挺张东城。
“史密斯,我和你一起!”奥兰多,这位未来的精灵王子只是淡淡地笑,将手握拳伸到张东城面前,期待着与他碰撞。
“我以前是个披萨店服务员,是史密斯实现了我的梦想。嘿,伙计们,你们要知道,只有导演才是整个电影的灵魂,是他指引我们的方向,他的梦想破灭,我们的梦想就破灭,只有他的梦想成功,我们的梦想才能成功。史密斯,让我们一起!”胖子安迪站了出来,与奥兰多一样,伸出拳头,伸到张东城面前。
“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事可没有我当年捏爆加斯科因的小弟弟更加难堪!我一直觉得我是个电影明星的料,可从没有电影导演来到我的面前让我出演角色。史密斯让我的梦想成真,我说过,我会报答他的!”满脸横肉一副坏人模样的维尼琼斯咧开嘴大笑,把沙钵大的拳头伸到张东城面前。
“让我区别愿意留下和想要离开的人,相信我以及不信任我的人,来吧,史密斯,让我们创造经典与伟大,让那些该死的小报见鬼去吧!”杰森斯坦森用他那粗大的手指搔着自己短短的头发,说着电影里的台词,然后把手伸到张东城面前。
“还有我,还有我!史密斯,不要被那些小报的言论打败,让我们一起创造经典,一起创造伟大!”一时间,无数的演员、龙套、剧组人员们都纷纷把手伸到张东城面前,高喊着口号,巨大的声浪在整个片场瞬间卷起。
灯光师里克和几个要走的人儿,此时尴尬地站着,看着激情汹涌的人们,反思着自己的对错。
而张东城看着自己面前如林的手臂,无数颗坚定的拳头,以及他们眼中闪烁着信任与支持的光芒,心中一阵热流在涌动,如火山般不可拒绝。
那些激动的笑脸,那些鼓励的话语,那些无怨无悔义无反顾的认可,让张东城的眼眸也渐渐地湿润了起来。
强忍着鼻酸,张东城站了起来,与无数颗拳头碰撞:“我们一起,向不可能宣战!当电影完成,那些只知道用歪曲与诬蔑的小报记者们,他们会知道自己的渺小与无知。我们,将无可阻挡!”
第56章给他们狠狠一记耳光
“我们将无可阻挡!”
“加油,努力拍摄,让那些家伙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
“嘿,尼克莫兰,我们的主角,好好演!”
“说什么呢?我们会打起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神,兄弟们,好好演!”
“好好演!”
所有的剧组人员都在兴奋地击掌,不停地咆哮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所有人反而团结在了一起,拥抱在了一起,这份情谊在危难中却意外地更加坚固了。
灯光师里克和其它几个想要退出的人,此时却挣扎无比,不知道该退出还是留下来坚持,心中的焦虑让他们手足无措,脸色惨白起来。
张东城走到他们面前,微笑着伸出手,大出他们意料地说道:“嘿,伙计们,还等什么?我们的电影,需要你!”
“电影,需要我?”灯光师里克心头大震,被眼前这一脸温暖笑容的张东城狠狠打中内心,却茫然地说道。
“是的,我们需要你,需要你们。当别人瞧不起我们时,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一起努力吧,给那些小报记者,给全英不愿看好我们的人,狠狠一记耳光!”张东城平静地说着,伸着手,仿佛等待着他们的重新归队。
以往的工作,只是出于专业和职业操守,日复一日的上班,做好自己的事情,从来没有一位导演和张东城这样,仿佛真的是朋友与兄弟,如此的真诚。
甚至在自己打了退堂鼓之后,没有生气,没有愤怒,而是诚心诚意地挽留自己。这种被人重视,被人尊重的感觉顿时让灯光师觉得,也许留下来拚一次,才是对的。
“史密斯先生,谢谢!”灯光师里克伸出手,与张东城重重地握在一起。
拍摄中的一场小小风波很快平息了,重新投入到拍摄的剧组人员们辛苦而努力地工作着,他们第一次有了真正在拍摄属于自己电影的自觉,以及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自己的劳功成果,真正搬上大屏幕上之后,观众们的反应。
汉默电影公司的老板奥斯顿,此刻也在拚命努力,利用他在英国电影界的地位与影响力,为张东城正名,毕竟这关系到整个电影的成败,甚至是他这家电影公司的成败。
原本小小的投入,奥斯顿并没有把精力放到《两杆大烟枪》之上,而是让其自然而然,但经过这场事件,意识到不奋力一博有可能全盘皆输的他拚出老命为张东城的电影上下奔走,倒是件另外的收获了。
随着事态的慢慢进展,张东城的《两杆大烟枪》在全英国还没有上映,便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有些人是不屑一顾,有些人则是非常好奇,与原来时空中《两杆大烟枪》上映前无人知晓,仅是凭着电影本身魅力而一炮而红的前奏,完全不同了。
这是一部风口浪尖上的电影!
想要让电影鲜活,打动人心,让画面透过呆板的屏幕,摧毁观众的抵抗,引起他们的兴趣,配乐,在《两杆大烟枪》里除了演员,是整部电影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
要呈现原滋原味的英伦范儿,贯穿全片的英伦摇滚选择,可是完全马虎不得的事情,运用的好,电影的成功机率起码提升30个百分点。
对于音乐,张东城并不是很在行,他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寻找在1995年就适合《两杆大烟枪》的摇滚音乐,他决定把脑海中的资料稍稍整理,然后将没有出现的歌曲直接谱写出来,找资料上那些摇滚乐团前来演唱,至于已经发行的歌曲,那可就好办多了。
给点钱买下使用版权,直接OK,反而是件轻松加愉快便能搞定的事情。
可那些没出现的歌曲怎么办?那些带着迷幻色彩,颓靡与狂妄不羁的率真风格,那些不可一世又极端脆弱的情感表现,又该怎么办?
脑袋里塞满音乐,却又不会五线谱的张东城很是干脆地放弃了什么都靠自己的想法,而是直接找上了辣妹们。
“史密斯,你怎么来了?不是这几天忙电影忙的天昏地暗吗?”宝贝辣妹艾玛打开房门,却惊讶地发现因为睡眠太少,眼眶黑得像个熊猫的张东城站在门口,不停地打着哈欠。
“呵呵,是很忙。不过,我又遇上麻烦事了,而且,我想你们能够帮我……所以,我又不请自来了。”张东城扶了扶黑框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HOHO~看你说的。未来的大导演找我们帮忙,可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呢!进来吧,我想有人见到你一定很高兴。”艾玛扮了个鬼脸,示意张东城进来。
果不其然,张东城还没落座,维多利亚便像旋风般冲了出来:“哦,史密斯,你来找我吗?”
张东城看着这青春可人的女孩,脸上露出微笑,说道:“不仅仅找你,找你们辣妹所有人!”
“哦,有什么好事?”维多利亚听到张东城并不是找自己,有些不解地坐在沙发上,翘起可爱的粉嫩下巴,眼神灼热地说道。
“让你的姐妹们都出来吧,这一次,我要借助你们的专业素质,帮我写点歌谱。”张东城舒服地倒在沙发上,揉了揉整整两天没睡,都有些浮肿的眼睛。
“歌谱?”闻声而来的哈利维尔奇怪地说道,在看她看来,这在电影创造与表演上很不错的张东城,好像并不是个很爱唱歌的人啊。
“对。哦,是这样的,我为我的第一部正式电影写了不少配乐,但你们知道,我只是会哼唱,在脑海中哼唱,我不识谱……,所以,我想请你们帮个忙,帮我把哼唱转化成歌谱,抄下来。”
张东城完全可以找汉默电影公司为帮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能找到无数专业的配乐家与演员歌手,但他却没有选择这条更容易的路,而是直接跑到自己家对门儿,找这几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们。
或许,是想和她们在一起多呆一会吧,嗯,哪怕是闻闻她们身上的香水味也好。
“如果是一段音乐,我想我们应该可以帮上这个忙吧。”哈利维尔微笑着说道,暗地里为自己也能帮帮张东城而高兴。
五位辣妹可不会不识谱,相反,她们的音乐功底都很扎实,这90年代远不是后世卖卖大腿卖卖胸部便能走红的时代,一定要有真才实学才行的。
“不,不是一段音乐……有十几首。”张东城说着,却发现面前的女孩们都变了脸色。
“不是吧?我有没有听错?你只是会哼,便在脑海里编出了配乐?哦,上帝,你是不是太偏心了,竟然让一个不识谱的人光是在脑海中便能十几首配乐?快说,史密斯,你是不是外星人?”梅兰妮抓着她招牌式的爆炸头,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
“哈哈,也许他哼的音乐会笑掉观众大牙,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艾玛抱着抱枕,靠着沙发上吃吃地笑着。
“史密斯,既然你只会哼唱,那就先唱一唱呗!”维多利亚的兴趣比谁都大,坐在张东城身边,催促着他赶紧唱。
“哦,第一首,我需要节奏感强劲,仿佛如同喝醉了酒开着车在路上狂奔的感觉!”张东城清了清嗓子,便开口唱了起来。
HOHO,这纯正的英伦范!
辣妹们一边听着,一边瞪大了眼睛,这可不是《BABY》那简单优美的旋律,而是属于英伦摇滚的独特风味!
这史密斯张,难道生而知之?怎么这么能干!
哈利维尔快速地将张东城哼唱的曲谱记录下来,然后歪着头看着自得其乐,唱个不停的他,叹了口气。
这个年轻的导演,还真是让人着迷啊。
第57章超级剪辑师
有了辣妹们的帮助,张东城很快拿着谱子,跑到汉默电影公司,要求他们提供演唱者和乐队,甚至,他连哪首歌由谁来唱都一一划定,仿佛他知道这些歌由他们来唱,必定不同凡响一般。
“OK,史密斯先生,我来安排人做吧。你真是个天才,竟然还能作曲!”老板奥斯顿擦了擦头上的汗,望着面前如妖孽般的张东城,叹息着自己又一次被吓到了。
“呵呵,只是想的比较多而已,这也没什么。”张东城微笑着回答,他才不会将自己的底牌亮给别人。
“好吧,电影的拍摄已经全部完成,明天便要开始剪辑了,我现在所有的希望都砸在你身上了,希望你能够成功。”奥斯顿给张东城扔了一根雪茄,自己也点上一根,然后啪啪地点着,吐出一大口烟雾,如同他那颗忐忑不安的心。
“感谢奥斯顿先生为我的电影上下奔走,英国报纸现在的宣传偏向正面,不像一开始那样只顾着骂我了。这样很不错,前期宣传没花什么钱,《两杆大烟枪》却被英国普通民众所熟知。”张东城耸了耸肩,表示自己很有信心。
“被人们熟知是件好事,但如果你的电影不像你说的那样经典与伟大,所有的英国人会合起来把你扔进臭水沟,而且我也会跟着被扔下来,砸在你的身上!”奥斯顿被张东城的话儿感染,也放松心态,开起了玩笑。
“不,我们不会被扔进臭水沟,我们会被捧上神坛。而奥斯顿先生,你的眼光会让整个英国为之惊叹!”张东城打了个响指,剑眉轻挑。
第二天,奥斯顿的汉默电影公司里,张东城与剪辑师开始工作,整部《两杆大烟枪》在所有剧组人员,演员们的努力下已经拍摄完成。
相比原来时空中的原版电影,张东城非常有信心演员们的表演更加出色,急于在镜头前证明那些小报的报道只是些屁话的他们,投入的精神精力可不是原版能够相比,再加上张东城珠玉在前的反复对比与揣摩,每一个镜头只会比原版出彩增色不少,而不是相比不如的。
再加上更大资金的投入,整部电影的格局上升,画面感更有穿透力,三百万磅对上九十六万磅,自然会让电影达到甚至超过原来的高度。
一切,就看剪辑的剪刀耍得怎么样了!
电影后期的最重头工作,便是对电影镜头的取舍与剪辑。
剪辑师在深刻理解剧本和导演总体构思的基础上,以分镜头剧本为依据,通过对镜头(画面与声音)精细而恰到好处的剪接组合,使整部影片故事结构严谨,情节展开流畅,节奏变化自然,从而有助于突出人物、深化主题,提高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导演的亲密合作者,剪辑师通过细致而繁复的再创作活动,对一部影片的成败得失,负有举足轻重的职责。剪辑师必须是导演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的忠实体现者。但是,剪辑师也可以通过对镜头的剪辑弥补、丰富乃至纠正所摄镜头素材中的某些不足与缺陷,也可部分地调整影片原定结构,或局部地改变导演原有的构思,从而使影片更加完整。
如此重要的岗位,老板奥斯顿自然不敢大意,甚至花了大价钱,为张东城请来的是好莱坞名声在外的超级剪辑师沃尔特默奇!
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导演恐怕能举出一打,但最伟大的电影剪辑师只有一个,那就是沃尔特默奇。默奇的名字不为大众所知,这是由其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剪辑。一部上佳影片能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人物情感和命运之中,而完全看不见剪辑的痕迹,这是剪辑师的至上功夫,而剪辑,正是电影区别于摄影、戏剧、表演、文学,最终宣告自己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的标志。作为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在黑暗的剪辑室内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在好莱坞被尊为“教父”,当然不光因为他为科波拉缔造了《教父》三部曲的传奇,更因为他为电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剪辑师作为“看不见的艺术家”普遍不为外人知的情况下,沃尔特默奇是全世界唯一频频出现在人们文化视野中的剪辑大师。
提起沃尔特默奇,那一串串光芒四射的丰碑上,满是他的名字。
1973年《教父I》的画面剪辑,1974年为科波拉的个人最爱之作《窃听大阴谋》(Theversation)做音效设计赢得奥斯卡提名并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和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因在科波拉1979年版《现代启示录》中杰出的音效设计而获得奥斯卡奖。1996年,因为沃尔特默奇为《英国病人》的画面和声音的诗一般的剪辑塑造,而史无前例地一人独得两项奥斯卡奖!
面对这样一位堪称剪辑界第一人的大师,张东城未免有些紧张和不安,手心中也渐渐地有些汗水。
沃尔特坐在对面,他带着一副金边眼镜,头发和胡须都有些花白了,岁月的痕迹已经爬上这位五十多岁老者的脸庞,但丝毫不能掩盖住他眼眸中一闪而过的锐利。
他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诚挚而友好,做为一直是幕后人物的他并没有好莱坞大导演大明星的派头和架子,整个人显得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沃尔特先生您好,我是史密斯张。久仰您的大名,我对您来参与到我的电影剪辑中感到非常高兴和光荣。”张东城主动走上前去,与沃尔特先生握手,并真诚地表示着自己的感谢。
“呵呵,史密斯先生,见到您我也非常高兴。您的调音师我看过了,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短片,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沃尔特先生也保持着微笑,并不因为自己的资历和面对的是一位年轻得一塌糊涂的东方人而傲气凌人。
“哈哈,快坐下吧,沃尔特先生,这次把您请来,是因为史密斯的新电影《两杆大烟枪》,这部电影已经拍好,只等着您妙手生花,让这部电影再上一个台阶!”老板奥斯顿摸着脑袋哈哈大笑,面前两人的友好状态非常让他满意。
总算没找来一个上来就顶牛或是冷嘲热讽的人了,奥斯顿在心里想着。
“好的,在剪辑之前,我想和史密斯先生先聊一聊,有关这部电影,史密斯先生想要达到个什么样的状态?”沃尔特坐在沙发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提出自己最关心的话题。
“我想要的状态,是电影从整体上来看是遵循线性叙事的模式,而将段落中的单个场景剧情解构,从单个段落入手,舍弃人们正常的时空观,而以因果关系来组合情节,必须要手法娴熟,衔接合理,不能让观众产生丝毫突兀的感觉。”
张东城没有忧郁,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我需要大量闪回,快速的剪辑将电影中角色们的行为呈现出一种焦虑混乱的形态,同时音乐与剪辑的相互配合与完美必须融合,让电影呈现出一种酷劲十足的直观感受。酷!是唯一的标准。”
“您的意思是,电影要如同MTV那样,快速剪切、碎片式空间、非线性时间、风格化造型、过度的影像一一融合,产生独特的风格,体现那种无与伦比的酷劲?”
沃尔特不亏是好莱坞绝无仅有的超级剪辑师,很快便抓住张东城话语中的重点,他低头头略略思索着,便很快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盯着张东城的脸,试探着问道。
“您说的不错,非常符合的我想法!这是一部酷劲十足的黑色喜剧,希望沃尔特先生的剪刀能让所有的观众笑掉大牙!”张东城打了个响指,肯定地说道。
第58章两根手指
“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史密斯先生,你是我见过最锐气十足的导演,我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电影,但您的话让我充满了期待感,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让我的大剪刀过过瘾!”沃尔特哈哈大笑,靠坐在沙发上,望向张东城的眼神满是赞赏。
“哈哈,大家合作愉快!沃尔特先生,史密斯先生,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先共进晚餐,然后再开始谈工作吧!”奥斯顿迫不及待地催促道,言谈甚欢的两位让他也高兴了起来。
张东城从来没有在媒体面前说《两杆大烟枪》是一部黑色喜剧电影,在这儿他玩了个小小的花样,只是突出了黑帮电影的说法,他原本认为这样会引发更多的关注与兴趣,却没有想到每日邮报把《两杆大烟枪》与《教父》扯到了一起。
有些作茧自缚的他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他不像原来时空中的盖里奇,他不能失败!
整整一周的时间,张东城与沃尔特先生在剪辑室里忙碌着,工作着,甚至争论着争吵着,为的就是把这部电影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让它仰望世人。
张东城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电影与《教父》相提并论,那只不过是别有心思的记者绞尽脑汁曲解他的意思罢了。但说实话,在他的心目中,《两杆大烟枪》确实有着它独一无二的魅力,特别是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猜火车》这部电影的时候!
在原来的时空中,《猜火车》1996年在英国上映的电影,描述了苏格兰爱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现状,被认为是1996年英国最具时代活力的影片。
本片堪称电影奇葩,从内容到形式,从表演到导演都散发出新新人类叛逆气质。《魔鬼一族》(ShallowGrave)的英国新锐导演丹尼博伊尔采用极其狂放的手法,将低下阶层的愤怒青年塑造得栩栩如生,而且不失幽默趣味。
而《两杆大烟枪》是1998年的电影,很多影评人说它有《猜火车》的影子,从摇滚到拍摄手法,从混乱的片段到毒品大麻,甚至有人说《两杆大烟枪》是抄袭《猜火车》的手法。
不过,在这个时空中,一切都不用担心了,现在是1995年!
划时代的一年!
艰难的剪辑结束之后,《两杆大烟枪》终于脱下那层缚束,将要走上舞台,一展它无穷的魅力。
《两杆大烟枪》的上演时间,终于确定了。
九月,收获的季节,一个大片都掩旗息鼓,适合小成本小制做电影杀出重围的时间,《两杆大烟枪》的上演时间,便定在九月二号,周一!
奥斯顿很是不了解为什么首映会放在周一,而张东城无奈的回答着:
媒体上的反应虽然渐渐转变,但还是有非常多反对的声音,根据泰晤士报的读者调查,现在有18%的人打算来看看这部电影,42%的人根本无所谓它什么时候上映,甚至还有16%的观众要抵制这部电影。与其先择周末上映,却寥寥无几,严重打击院线方面的信心,还不如放在周一,慢慢地积累口碑效应,让看过的人自觉地成为宣传者,带动更多的人前来观看,也许到了周六,票房才会真正得到合理的增长。
如果你觉得18%这个数字还算不错,那么告诉你,读者投票的总数可只有区区一千多人,换句话说也只有二三百人想走进电影院看《两杆大烟枪》,这些人连一家电影院都坐不满!
而且这二三百人还分布于全英伦三岛,平均分配的话大约一个城镇才一个人!
好吧,奥斯顿勉强觉得张东城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同样使尽所有办法的他只能等待着第一批观众给出回答。
是向朋友们兴高采烈地介绍着这是部极其好看的电影,还是鄙夷地吐出口唾沫,说它和报纸上一样,根本不值得观看?
一切,即将揭晓。
英国最大影院运营商eworld集团在英国与爱尔兰拥有78家电影院,有着超过500块屏幕数量,这是所有电影公司翘首盼望的地方。
如果自己家的电影能在这家院线上映,对于票房收入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汉默电影公司的老板奥斯顿与这家院线的总经理爱德华很熟,多年以来的基于电影与院线不可分割的良好基础让两个人在私底下的关系非常好。
奥斯顿带着张东城,来到了eworld集团在伦敦的总部中心,想要去拜访爱德华先生,以期能尽可能多地?(精彩小说推荐:
)
( 好莱坞情人 http://www.xshubao22.com/5/55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