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山恩仇记 第 6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典礼定于巳正举行。但是瞧热闹的人们,刚吃过早饭,就都蜂拥到校场里来了。远远看去,只见红的绿的一大片;走到跟前儿,才看清那都是些老年妇女和孩子。为了让“义军”数儿内的人都能够参加这次盛典,中年妇女和老猎户们都主动到山前山后替换义军把关守隘去了;青壮年的男女和半大的娃娃们,即便不是“数儿”内的,也大都各有差使:能歌善舞的畲家,每逢佳节庙会,都要敲敲打打,吹拉弹唱,表演小戏、高跷、叠罗汉、游龙戏珠,狮子滚球之类的精彩技艺。今天的盛会,一方面是为首次大捷庆功,一方面还要誓师造反,可以算得上是雷家寨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事。多才多艺的畲家,怎么能让这样的好日子冷冷清清的过去呢!

    巳初一刻。三声炮响,以锣鼓喇叭为前导的大旗,由小虎捧着进入校场。众头目簇拥着吴立本、刘保义和雷家寨的族长老爷爷跟在后面。雷家寨的造反大旗,以蓝天作底,由日月三星组成:左上角一个太阳,右下角一个月亮,三颗硕大的星星,从右上到左下斜向排列,取的是“日月同辉、三星高照”的意思。这是刘保义根据大伙儿议定的意思画出草图,由月娥带领众姑娘日夜赶绣而成的。接着,两面三角战旗引着男女两队兵丁进入校场。男兵的头目是雷一飞和张二虎,鉴于“三军司命”的大纛尚且不绣“帅”字,他们的红色战旗上也就不绣“雷”字或“张”字,却用金线绣了一头展开双翅作跳跃状的飞虎;女兵的头目是雷大搜蓝兰花和吴月娥,她们听说男并队打的是飞虎战旗,就也给自己设计了一面战旗:绿色的绸子上绣了一只大花蝴蝶。古往今来,以蝴蝶作为战旗的,好像还从来没有过,确确实实够得上“别开生面”这四个字了。

    山寨还在草创时期,无力制办号衣,只规定男兵男将用蓝巾包头,女兵女将用红巾包头。男兵队中,大都是白布对襟儿的小褂儿,蓝布肥腿儿的裤子,打着半截儿裹腿,脚下草鞋;女兵队中,服色可就杂了:红梅依旧是一身的大红,穷花儿却是一身的翠绿,其余也有穿红衣绿裤、花袄儿紫裤的,一个个都像是战旗上的花蝴蝶,只有月娥为了带她爹爹的孝,穿的是黑底白边儿的小紧身,在大红大绿中间显得格外典雅不俗。

    男女兵将各持兵器在台子两侧分左右立定以后,表演各种精彩技艺的青壮年男女也相继入场,面对大旗站定。看热闹的老少乡亲们则围在四周,把一个小小的校场填了个严严实实、水泄不通。

    巳时正,典礼开始。大小头目和山寨里的族中长辈们都上了台。正中一张条案,后面三把交椅,并排坐着吴立本、族长雷老爷爷和刘保义,男女头目们各佩刀剑肃立两侧。雷一鸣的外伤已经完全平复,今天他兼任“鸿胪寺序班”①,披红插花,当上了司礼,更显得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他见台上台下各就各位,已经准备就绪,就走到台口,脸上带着三分笑意,高呼一声:“典礼开始!”全场上下立刻鸦雀无声。又一声“升旗”,鼓乐齐奏,小虎手里的三星大旗顺着旗杆冉冉升到了天空,高高地斜挂在旗杆顶上,在微风中轻轻飘荡着。乐止以后,司礼高呼:“歃血盟誓②!”鼓乐又起,亲兵们抬过一坛子酒来,取铜盆倒了满满一盆,放在台子正中。自立本以下,凡在台上的头目们各各掣出刀剑,挨次割开左手的中指,把鲜血滴到铜盆里面。滴血完毕,乐声停止,立本取碗舀起一碗来,端在手里,走到台前,取出月娥娘按照大伙儿的意思事先拟定的誓词来,用一种激昂慷慨的声调,对天盟誓:

    ……………………

    ①鸿胪寺序班──即鸿胪寺卿,是宫廷中掌管典礼赞导的文官。

    ②歃(shà霎)血盟誓──本是古代盟会的一种仪式,在会上当众宰杀牛马鸡狗之类,把血抹在嘴唇上,表示诚意。后世把喝血酒对天盟誓也称为“歃血”。

    “我等均系山野村民,世世代代各安生计,不犯国法,不干朝政。只为当今皇帝昏庸,太后专政,豺狼当道,豪绅仗势,贪官枉法,鱼肉百姓。民不聊生,又遭飞来横祸;生灵涂炭,更蒙不白奇冤。求助无门,只为正气不伸;申诉无处,皆因官官相护。官逼民反,唯有铤而走险;身家难顾,谋反为求活路。今有缙云、永康吴、张两族,联结白水山畲家雷姓父老兄弟姐妹共同发难,合力反清,高举战旗,伸张正义。杀贪官,诛豪绅,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灭贫富,倡平等,领百姓入安乐之乡。同仁志士,聚会三星旗下,面对天地,歃血盟誓:义旗一展,刀枪齐举。只杀贪官,不及寒士;只诛豪绅,不及良民。最终目标,反入朝廷,不到京师,决不收兵。凡我同志,只许并力向前,不可畏缩退后;只许一心为公,不可为私肥己;只许为国为民,不可图名图利;只许有福同享,不可一人称帝;只许有祸同当,不可临难躲避。今日举旗,大吉大利,三星高照,日月同辉。此心此德,神人共察;此愿此志,天地同佑!”

    “天地同佑!”全场上雷鸣也似地接应了一声。鼓乐声起,立本把手上用恭楷誊录的起义誓词焚化了,然后把一碗血酒围着誓词的灰烬滴洒了一圈儿,酹了天地。接着又满满地舀了一碗,自己喝过一口,递给雷老爷爷;老爷爷喝了一口,又递给刘保义;刘保义喝了一口,又递给月娥娘。台上的头目们挨个儿全喝过了,送才把一盆儿血酒全倒进坛子里,亲兵们抬着走下台来,分舀了十几碗,传到了男女战士们的手中,也是一人一口地传了下去。这时候,全场上下,群情激奋,至于顶点。

    男女战士们喝过血酒,空坛子也抬走了,场子上这才慢慢地安静下来。雷一鸣站在台口一侧,往前迈了一步,用他那洪钟似的胸腔共鸣高喊了一声:“献俘祭旗!”话音儿刚落,小虎和谢三儿两个答应了一声,就跑下场去,把剥去上衣、五花大绑的范通和马翰林的大管家揪了上来,连手带脚在大纛前面的两根将军柱上捆了个结实。与此同时,双手反剪着做一串儿拴在一根大绳上的五十多名俘虏,也被押上场来,肩并肩做一堆儿跪倒在大旗面前,一个个全像是晒蔫了的青草,低着脑袋弯着腰,不敢抬头。

    吴立本走近台口,指着范通对台下说:

    “这家伙,就是卖友求荣之外又混进山寨来替马家当奸细的范通,大伙儿早就认识他了。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本来早就应该拉出去砍了的,只为留着他的这副黑心肝儿祭旗,让他多活了几天。”又指了指大管家:“这个孬种,是本地豪绅马富禄的狗腿子,也是雷家寨人的二东家。舒洪镇左近方圆三十里之内,哪一家没受过他的欺诈盘剥?这家伙狗仗人势,作恶多端,他办过的坏事儿,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单是老穷婆头些日子给大家诉的那些苦楚冤仇,就够他千刀万剐的。我这里也不必一件件细数他的罪恶了。刀斧手,准备行刑吧,”

    行刑的命令还未下来,小虎和谢三儿就已经袒露着上身,手提锋快的牛耳泼风刀,各端一铜盆凉水,怒目切齿,分别在自己的仇人面前站定了。

    小虎自从在落虎崖上祖孙相认,听奶奶细说一家四代与马家的血海深仇之后,早就有了手刃仇人的愿望。他知道,自己的父兄都是在大管家的出谋划策之后进了站笼和花坟的。实际上,他就是杀人凶手,是除马家祖孙之外的第一个对头人。今天仇人相见,怎不份外眼红?小虎一向嘴笨,拙于言辞,但善恶分明,是好人是坏人,心里一清二楚。这时候,听得一声令下,急忙操刀在手,只骂得一声:“狗娘养的,你也有今天!”就一刀捅进了大管家的心窝儿,殷红的污血,顺着刀把儿汩汩地冒了出来,流了一地。小虎拔出刀来,顺势劈开了胸膛,两手一掰,伸进去一掏,就连心带肺做一嘟噜揪了出来,扔进铜盆里去了。

    小虎是个急性子,一抬手之间,不容大管家说半句话,就把他开膛破肚,剖腹挖心,收拾掉了。谢三儿则不然,他是个老江湖,自打雷一飞答应逮住范通由他便宜处置以后,就琢磨着怎么样来整治这个黑心黑肝儿黑肚肠的冤家对头,早有成竹在胸了。这会儿仇人捆上了将军柱,刀把儿攥在自己的手心儿里,耳听得行刑令下,反倒不着急了。范通是个癞子,脑袋上只有稀稀拉拉寸把长的几根黄毛,不能像大管家似的把辫子也拴在将军柱上,所以他总是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谢三儿见小虎已经动手了,有心让他做利索了再说,就用刀尖儿把范通的下巴颏儿挑了起来,拧过他的脑袋去,让他看着大管家的黑心是怎么掏出来的,一面大声喝问:

    “二秃子!事到今天,这叫做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明年今日,就是你的一周。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快说!”

    范通的下巴颏儿吃刀尖儿逼紧了,不得不把脑袋极力往后仰去。两眼刚往大管家那边一瞥,正好看见小虎在劈肋骨掏心肺,吓得他脑门儿上“嗡”地一声,两眼一翻,差点儿背过气儿去。恍惚惊悸中听到谢三儿喝问,心知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又落在冤家对头人手里,这条命反正是保不住了。活命既不可能,但求少吃些苦头吧。这么一想,就睁开眼睛,颤声哀求说:

    “谢三哥,千错万错,都是我错!事到如今,我也没有别的话可说了,总求三哥看在我妹妹对你一片真心的份儿上……”

    “住口!”谢三儿抽回刀来,顺手照他脸上就是一刀板儿。“不提你那臭妹妹,倒还罢了;提起那个狗娘养的骚婊子来,我恨不得一刀一刀片了她!我们兵发洪坑桥,没把那个烂婊子抓来一起祭旗,算是她的便宜。不提你那臭妹妹,还有说的没有?”

    范通吃了一顿板刀面,又挨了一通抢白,翻了翻他那白眼珠多黑眼珠少的贼眼,还是苦苦哀求:

    “谢三哥!你我相交一场,兄弟我纵有千日的不是,总也还有一天半天真心待过你。如今我‘自作孽,不可活’,也不敢求你放生饶命,只求你看在这一天半天的交情上,譬如做好事积阴德,准我三件事情吧!第一,求你手下利索点儿,照心窝儿赏我一刀,叫我少受点儿活罪;第二,我死之后,求你赏我一口薄材,随便哪里挖个坑儿埋了,省得我尸骨零散,孤魂无依;第三,每年清明时节,求你看在兄弟往日也曾酒肉相待的份儿上,赏我一口饭吃,再胡乱给我烧化几百纸钱,省得我沦落在饿鬼道里,永世不得超生。三哥呀!你要是能准我这三件事情,就是我重生父母,恩比天高,我在阴曹地府也感激你的大恩大德呀!”说完,居然唏嘘呜咽起来,扑打扑打地往下掉眼泪。

    “哈哈哈哈!”谢三儿仰天一阵狂笑,不由得倒退了几步,两手叉腰,歪着脑袋,一半儿惊讶,一半儿好笑地说:

    “好你个二秃子!临死之前,真亏你说得出这番不要脸的话儿来!不提你的臭妹妹,又提起你我的交情来了。你我之间,来往了那么久,连你那臭妹妹也算上,对我真有过一天半日的真心么?但分你们对我真有一丝儿交情,难道五十吊钱就能把我给卖了?算一算,我花在你和你那个臭妹妹身上的,往少里说,也不止十个五十吊了吧?要是想到你我还有交情,你就是开口问我要这五十吊,我也不会不给你呀!单为了那么几个毛钱就把我卖了,今天还老着脸皮来跟我讲往日的交情,亏你说得出口!你怕受活罪呀?你不想想,你把我送进衙门里去,判我个凌迟处死,那三千六百刀,哪一刀是好挨的?你三爷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你三爷做的是没本钱买卖,敬的是顶天立地的硬汉子。你要是一人做事一人当,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连眉毛都不皱一皱,三爷念你是筹汉子,没准儿倒能赏你个痛快的!就你这副哭哭啼啼的模样儿呀?你想早死,我偏要你慢慢儿活受!这才叫害人害己,天理报应呐!你还想睡口棺材,埋进土里,旱早超生?真是痴心妄想!像你那样儿的恶鬼,死了只配扔到山沟儿里去喂野兽!入土转生,投胎转世,依旧是个坑害良民的恶棍儿!我看哪,像你这样的东西,还是打入十八层地狱里去,永世不得超生的好。我有那买棺材的钱,布施给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好不好?我有那吃不了的饭,打发求告无门的叫花子好不好?我填还你那么多年了,难道还填还不够,死了还惦着吃我、花我的呀?别他娘的做梦娶媳扫儿──尽想好事儿啦!”

    谢三儿的一番话,引起了全场上下的一阵哄笑。范通明知道自己这一回要受活罪了,蜡黄的脸上登时又贴上一层白纸,长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头。

    吴立本见小虎已经手起一刀,干掉一个了,谢三儿还在那里磨嘴皮子,怕他耽误了工夫,就招呼一声说:

    “三弟兄,别跟他瞎磨牙啦!赏他一刀,送他回地狱去就算完了。祭完了旗,大伙儿还要看你练一手呢!”

    谢三儿答应一声,回过头来,接茬儿还跟范通磨叨:

    “大哥哥替你说情了,要我赏你一刀呢!不过这一刀怎么个赏法,可还得听我的!”

    说着,用刀尖儿把范通的裤腰带儿往上一挑,裤带儿断了,连肚脐眼儿也露了出来,这才把刀尖儿捅进他肚子里去,再往上一挑,锋快的刀尖儿一直划到了胸口,肚子上开了一个一尺来长的大口子,大肠小肠全都流了出来。也许是想充硬汉子吧,这一次,范通只在刀尖儿攮进肚脐眼儿去的时候叫了一声,过后就两眼紧闭,双唇紧抿,一声不吭了。谢三儿见了,偏不饶他,一面捋着他的肠子肚子心儿肝儿,一面去拨他的眼皮,还跟他打哈哈:

    “喂,别尽闭着眼睛装睡啦,睁开你的马眼,看看你自己这一肚子黑心脏肺烂肚肠吧!”

    范通正在剧痛中捯气儿,听见谢三儿还在揶揄他,微微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地央告说:

    “三哥,积点儿德,痛快点儿吧!”

    谢三儿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接着挖苦:

    “不是硬汉子,想装也装不像,没办法,没办法。刚挺了这一会儿,就挺不住了?你叫我积点儿德,你不想想,我是个采蘑菇的,一辈子尽干缺德事儿了,到如今连个正经八百的老婆都没有,把孙子也耽误了,我还积哪门子的德呀?你叫我痛快点儿,可我大哥只叫我赏你一刀,没叫我赏你第二刀哇?好,也罢,且看在你办事儿没良心的份儿上,今天就叫你死在这没良心上吧!”

    说着,把手伸进他的腔子里去,连心带肺往外一揪,一嘟噜血淋淋的东西就掏了出来,扔进铜盆里去。范通一直脖子,连气也没有再捯一口,就耷拉了脑袋,一道幽魂,径直往第十八层地狱投到去了。

    剖腹挖心,处决了两个害人的坏蛋,尸体还挂在将军柱上,血淋淋的心肝五脏摊了一地。但是全场上下包括妇孺老弱在内,不单没有半点儿惧色,反而欢声雷动。好多受害深重的人,还以不能手刃这样的丑类而引以为憾呢!

    按照事先的计划,只用两个坏蛋的心肝祭旗,掏心之后,尸首拖了下去,仪式就算完了。小虎和谢三儿正在解死人身上的绳索,刘保义忽然想试一试女兵们的胆量,就站了起身来,走到雷大嫂和小娥的面前,悄悄儿地说了几句话。小娥又跟雷大嫂商量了一下,就走到女兵队前一站,挨个儿默数着这一群花蝴蝶似的女战士。这些大姑娘小媳妇儿,有的已经开出去见过阵仗了,在刀枪丛中,箭矢雨里,她们个个奋勇向前,挥刀杀敌,没有一个贪生怕死,畏缩不前,全都是好样儿的;还有一些,则是新近加入的,只进过校场,没上过战场。刘师叔既然是专为女兵下的这道将令,交给谁去执行才好呢?她又一次环视了一遍自己的女兵,眼光最后落定在两个人身上,就坚定沉着地发出了口令:

    “穷花儿,小红,出列!”

    “在!”“在!”随着两声清脆响亮的回答,两员女兵,英姿飒爽地高挺着胸脯大步走到了队前,面对着小娥并肩站定,听候差遣。

    小娥心里在默想:这两个丫头,一个生在山村,一个长在闹市;一个文雅娴静,一个活蹦乱跳;一个说话都要脸红,一个调皮泼辣大方。从性格上看,两人毫无共同之处;但是两人都有一段不平凡的身世,都经历过泰山重压,苦海浮沉,在对敌战斗中,都一样坚决果敢,奋不顾身。那么,今天当着那么多的父老乡亲兄弟姊妹,展示一下我们女兵的胆量和勇敢,单挑这两个人去,相信她们一定能够为全体女兵争回彩声来的。一面想着,一面敛容正色发布命令:

    “刘爷将令:范通等二人已经破腹服诛,特令你二人将其枭首号令,不得有误!”

    “得令!”两员女兵齐声答应,两手拢胸微微一躬之后,各自掣出刀剑,直奔尸体而去。

    自打马富禄的大管家押进校场来,穷花不由得就想起了她那惨遭毒害的爹娘和哥哥来,一股难以抑制的仇恨烈火,从心底燃烧、升起,憋得她满脸通红,恨不得跑上前去,生咬他几口才解恨消气。她的激动浮躁,让两旁的小姊妹发觉了,悄悄儿地扽了扽她的衣服,使她猛醒过来,意识到如今自己是在队列之中,没有军令,凡事不能轻举妄动,就又逐渐地安静了下来。偷眼向人群中看去,只见她奶奶也瞪大了枯涩的眼睛,紧抿着干瘪的嘴唇,怒火中烧,不能克制。及至小虎给了那老狗一刀,掏出心来,穷花儿高兴极了,要不是两旁的小姊妹攥住了她的手,她几乎要手舞足蹈,喊出声儿来。透过模糊的泪眼,见她的老奶奶在用衣襟频频擦拭眼泪,嘴唇一张一翕(x ì戏),呐呐地不知说些什么──也许是在祷告天地,也许是在倾诉她胸中的积怨。等到后来谢三儿故意给范通多受点儿罪,穷花儿倒又觉得小虎的手下过于利索,太便宜了这条老狗了。

    如今小娥下达了刘爷的将令,要自己去割下那老狗的脑袋来枭首号令,正中下怀,一声“得令”,三步两步就奔到没了良心的的大管家面前,尽管这是一具血污狼籍、狰狞可怕的尸体,但她全无恐惧,手起剑落,三下两下就把一颗狗头割了下来,就用他的辫子,把它高挂在将军柱的顶端。尽管干这一行对她来说还是初次,也没有师傅传授过,但她却干得十分干净利落。用鞋底儿蹭去剑上的血污送回剑匣之后,手上连一丝儿血迹都没有。

    她的大胆勇敢,激起了台上台下一片赞叹声。老穷婆眯着眼睛嘻开嘴,在向人们诉说:

    “这丫头,在家里的时候,连只鸡都不敢宰,见了耗子都会吓得尖声儿大叫的呀!”

    小红见穷花儿一马当先,直奔大管家而去,只好去割范通的脑袋。她本来就是个大胆的姑娘,生就的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连老虎的胡须都敢捋,斫下个死人脑袋来,本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糟的是范通是个瘌痢头,帽子后面的辫子,原本就是假的,尽管三刀两刀的把脑袋拉下来了,却没有辫子可提,怎么把它挂到将军柱上去“枭首”呢?聪明的小红,见范通的裤腰带已经被谢三儿挑断,就拿了过来,用刀尖把范通的两耳各扎一个窟窿,把裤带穿了进去,提起来,也挂到了将军柱上。号令完毕,收刀入鞘,但是两只手上,都染满了污血了。

    把两个恶贼枭首祭了旗,两具无头尸首,下令拖到深山里去喂野兽。校场里面,逐渐恢复了平静。

    跪在大旗前面的那五十多名俘虏,离将军柱最近,因此场上的一切,他们看得比谁都清楚。自打听到一声“献俘”,把他们押上场来以后,每一个人都自分这一次是必死无疑的了。凡是当兵的,大都知道征战凯旋以后,“献俘阙下”或者“献俘太庙”是怎么一回事儿。尽管他们全都低头跪着,但是本能驱使他们随时观察周围的动静与变化。范通与大管家的伏诛,怎么开膛破肚,怎么枭首祭旗,他们只须微微地抬起点儿眼皮儿来,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两具尸首虽然拖下去了,但是他们依旧胆战心惊,豆大的汗珠子一串串儿往下掉。他们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好汉,一个个全都怕死惜命,后悔不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只为了贪图一份儿钱粮,当上了乡勇丁壮,落得今天白丢这条性命。他们认定:今天既然是杀俘祭旗,看起来生还的希望是很小很小的,等收拾完了范通和大管家,就该来收拾他们这一拨儿了。由自己即将惨遭横死又想到家里的妻儿老小:于是好些人由惧怕而伤心饮泣,唏嘘之声隐隐可闻。

    吴立本坐在将台上,一面看着小虎他们杀俘祭旗,一面冷眼观察着这跪倒的一群都有些什么动静和反应。这时候,他猛地从座位上起立,大步流星地走下台来,在这群瑟缩发抖的俘虏面前立定。尽管全体战俘中没有一个人认识吴立本,但看他端坐将台正中的位置上,可以判定他是这支造反义军的主帅无疑。吴立本用谴责、严厉的目光逼视着他们,他们用惊恐、求饶的眼神仰望着吴立本,有好一阵子,双方都不发一言。半晌儿之后,俘虏中有个机灵点儿的,乍着胆子叫了一声:“大帅!饶命啊!”接着就在地上“嘣嘣”地碰开了响头。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提醒了同伙儿,立刻七嘴八舌地全叫了起来:

    “大帅!饶命啊!”

    “大帅!我不是自愿的呀!”

    “我再也不敢来啦!”

    “可怜可怜我家里还有个八十三岁的老娘吧!”

    他们一面嚷着,一面七上八下地就在地上碰开了响头。好几个人的脑门儿上,登时就红肿起来,流出了鲜血。

    这一群可笑又可怜的废物,越是摇尾乞怜,越是令人感到恶心。吴立本鄙夷地撇了撇嘴,斜了他们一眼,一挥手,半威严半生气地怒喝了一声:

    “都别嚷了!听我说!”

    有如晴空里响个霹雷,嘈杂混乱的叫嚷顿时消声匿迹,一个个像是勾去了魂魄似的戳在那里。他们看到吴立本一脸的怒色,猜想立刻就会有什么厄运要降临到他们的身上,不由自主地又瑟瑟发抖起来。终于,吴立本脸上的怒色逐渐退去,用一种严厉中又带温和的语调讲起话来:

    “你们来攻打山寨,叫我们逮住,已经有二十多天了。这半个多月里,根据你们的口供和我们下山核实的结果,证明你们都是狗仗人势一贯胡作非为的歹徒恶人,百姓们早就对你们恨之入骨了。如今皇天有眼,把你们生生擒住,本应该全部杀了祭我三星大旗的;不过上苍有好生之德,念及你们各有妻儿老小,再说,也不是你们存心要跟山寨作对,不过是帮狗吃屎,替别人卖命替死罢了。如今死的死伤的伤,没磕着碰着的没有几个,也算是有了报应。过去的事情,不去管它了。从今天起,只要你们肯立下甘结文书,愿意回家去各安生计,不再替官府豪绅卖命,祸害乡邻,由我作主,就把你们全都放了。家里生计确实困难的,还可以资助一些银钱,回去做个小本儿买卖。不过话得说在头里:回去以后,如果恶习不改,依旧为非作歹,那时候要是再叫我们逮住了,柱子上挂着的那两个就是榜样。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

    “谢大帅不杀之恩!”

    “谢大帅再造之恩!”

    “我们绝不敢再作恶了!”

    出于意料之外的宽大,使俘虏们欣喜若狂。发自肺腑的欢呼声,震动了山谷,回音余响,在校场上空久久回荡。吴立本满意地笑了笑,发出将令:

    “把他们全带下去,各具甘结。无伤的,轻伤能走动的,天黑之后从前山送出寨去;伤重一时走不了的,暂且留下,等好了以后再下山。去吧!”

    “大鸿胪”雷一鸣高呼“释俘”,专管看守的小头目雷一声,带领十几个弟兄把俘虏兵手上捆的绳索都解了。释俘们欢天喜地地站起身来,庆幸自己得到了重生。很多俘虏兵捶胸顿足,痛哭流涕,指天设誓,痛悔前非,表示从今往后,一定要改恶向善,再也不替官府豪绅奔走卖命,再也不做为害百姓的歹徒坏人了。

    释放战俘又资助本钱的义举,引起了人们的啧啧称赞,纷纷议论这是亘古以来除了仁义之师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专管押解战俘的雷一声正要把释俘们带出校场去,坐在将台上的雷家寨族长老爷爷忽然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压制不住满腔的激情,高呼一声:

    “且慢带走,我有两句话要说!”说着,手扶老竹拐杖,步履蹒跚地就要走下台来。

    这是预定的庆典程序中所没有的。雷一鸣怕老族长跌到,急忙过来扶着他走到了台口。雷一声机灵,没等老族长下台来,就把一群释俘带了回来,让他们分三排在台前席地而坐。老族长站在台口,眼望着台下,哆嗦着嘴唇,两眼闪动着泪花儿,好一阵子,这才逐渐平静下来,开始说话:

    “今天雷家寨誓师起义,你们这些帮狗吃屎的孬种,要照我老头子的心思,一个一个都应该杀了祭旗才称心。如今吴大帅广施仁义,格外开恩,不单把你们全都放了,生计无着的,还资助本钱。这样发放你们,不要说是你们没有料到了,就是我老头子,也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过。这种仁义的做法,亘古以来是不是有过,我老头子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不知道。不过我上了几岁年纪,,早年间朝廷官府是怎么对待我们畲家的,趁此机会,我觉得应该对你们说说。省得你们好了疮疤忘了痛,过了火焰山就扔了芭蕉扇,得恩不知恩,得福不知福,放回去不到三天,把吴大帅对你们的仁义忘了个一干二净,不单有恩不报,反而恩将仇报,又去投靠官府豪绅,再来攻打我们山寨。那可就一错再错,不可救药了。”

    老爷爷说到这里,陷入了沉思,全场上下,鸦雀无声,一片寂静,每一个俘虏,都张大着眼睛,仔细谛听老爷爷所说的每一句话。

    “我是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三月出世的,今年整整八十四岁了。”老爷爷在沉思中想起了往事,止不住心酸。“那年头,人人都说是乾隆盛世,天下太平,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可有谁想到,就在那个太平盛世,我们雷家寨竟会遭到一场争些儿灭种的惨祸浩劫呢!”

    老爷爷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悲惨的图景,禁不住神色凄然起来,两滴浑浊的泪珠儿,突然夺眶而出。

    “说起我们畲家,你们家住舒洪镇附近的人,也许听人说起过,还是顺治十一年甲午从丽水迁到这白水山来安家落户的。算起来,到今天已经二百三十年了。那时候,只为我们畲家不肯剃头留辫子,给扣上了一个反抗朝廷的罪名,叫官兵给追杀得没处可逃了,这才不得不挑上锅碗被褥,背着儿女,爬山越岭,逃到你们缙云地界来。其实,丽水缙云,都是他大清朝的天下,丽水住不下去,缙云也一样难以谋生。我们畲家,人数不多,但是野蛮、不开化、好作乱犯上的名声却大得很。我们的祖先一路上逃过来,没有一个乡官地保敢于点头让这些‘脑后长着反骨’的人落脚。最后,来到了这座高高的白水山。那时候,白水山山脚下只有几户人家,半山腰以上,还是野兽的天下,没人敢住。我们畲家,祖祖辈辈受官家欺凌,一向都是在深山冷岙里筑寨子居住,靠打猎和种苞萝、番莳①过日子。逃到缙云来,别处没地方好落脚,只好偷偷儿爬上了白水山,悄悄儿地住下来了。那一年,从丽水逃过来的畲家有两支宗族:姓雷的住在西坡,姓蓝的住在东坡。这就是今天的雷家寨和蓝家寨。

    ……………………

    ①  苞萝、番莳──缙云方言,即玉米、白薯。

    “我们的祖先在白水山落脚谋生,开荒打猎,建房筑寨,日子慢慢儿安定下来了。那年头,山荒主不荒,荒山不荒主,再高的山,哪怕是从来没人进去过上去过,山主却是有的。我们在白水山上开出了荒地,赶走了野猪,种上了庄稼,刚刚够我们自己吃的,收租的大东家、二东家们带着家丁打手也就踩着我们踩出来的山路涌进寨子里来了。没办法,种地的交地租,打猎的交山租。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攒下的几张皮子,几斗苞萝,又挑到人家家里去了。谁叫我们住在人家的山上呢?人家手里,攥着官家发给的文书,盖着豆腐干儿大的朱红关防啊!

    “官府里说我们是‘化外之民’,不单不许我们读书赶考,一应赋税徭役,却又比‘化内之民’要重一倍还多。我们身受着官家和东家两重(chón ɡ)重(zhòn ɡ)压,累得弯腰驼背,还是喘不过气儿来。一百多年中间,听老年人传说,抗租抗税的事情大大小小有过不下一二十起。每次闹事,总是官家派了衙役兵卒进山来逮人,押到县里去判个‘反叛’的罪名,砍头示众,才算完结。少的一次两三个,多的一次几十个。每逮走一次人,就给我们多箍上一道金刚箍,我们畲家的日子也就更加艰难一步。我出世的那年,重重重压已经把我们畲家压得喘不过气儿来,日子也到了快要过不下去的地步了。

    “我记得很清楚,自从我出世以后,一直到我八九岁,家里就很少有盐吃。番莳丝、苞萝羹,都是吃淡的。实在咽不下去,就咬一口辣椒往下压一压,吃得我天天流鼻血,骨头软得三岁不会站,五岁不会走。在咱们浙江省,咸盐不是什么宝贝东西,为什么会那么缺呢?原因就在于官家借此压我们。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给出的主意,说是我们畲家的骨头太硬,性子太野,要败败我们的火气,下令各地的官盐店,一律不许卖盐给畲家。我们要吃盐,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拿麝香去换。他们只知道白水山上出麝香,哪儿知道我们要得一个麝香,也是难上加难哪!好不容易得了一个麝香,拿到镇上,也只能换几斤盐。有人翻山越岭到他乡外地买几斤盐回来,道口上叫衙役吏卒查到了,就说是贩私盐,轻的逮进衙门里去打板子、坐班房;重的在县前枷号示众,三天五天下来,不死也得脱层皮。那年头,我们寨子里咸盐简直比金子还贵,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嫁出去,能换回三斤两斤盐来,就算是很客气、很运气的啦!

    “到了嘉庆五年庚申,官家对我们畲家山寨卡得更紧了。寨子里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断了盐。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连半山坡都爬不上去,更不用说开枪打猎追野兽了。腊月底年节前,雷家寨和蓝家寨有几个人偷偷儿逃出缙云县地界,买回来几十斤咸盐,围在贴身的扎包里;大年三十儿半夜间悄悄儿摸回寨子里来。偏偏冤家路窄,半道儿上碰见二东家的带着几个家丁打手进村来讨账刚回去,两下里碰了个正着。家丁打手们上前一搜,从身上搜出了咸盐,就一根绳子把这几个人拴成一串儿带走了,只有一个拉在最后面的没被二东家看见,逃了回来。大伙儿一听,肺都气炸了,官家逼得我们大过年的连咸盐都吃不上,这样下去,不是明摆着要往死路上逼我们吗?大伙儿一商量,千死万死,反正只能死一次,与其叫别人卡住脖子活活掐死,不如豁出这条命去干它一场,杀他一个够本儿,杀他两个赚一个。为首的到两个山寨里去筛起锣来,登时聚了有三百来人,大人孩子,男的女的都有,手拿刀枪棍棒,连夜下山去了。那一年我还只有十岁,爹爹不叫我去,我趁他错眼不见,忙乱中混进了人群里,也下了山。我们到了舒洪镇上,砸开东家的大门,杀了他全家,放出被逮走的亲人,临走一把火把他的房子点着了,最后又把他开的盐店抢了个精光,这才退回到山寨来固守。

    “自古以来,都是官绅勾结,官官相护;杀了绅家,抢了富家,官家当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开了好几百官兵来剿山,把两个寨子团团转围住,双方僵持了足有两个多月。后来官兵见我们山寨防守牢固,攻打不下,就在一夜之间,把兵将全部撤走,合力攻打蓝家寨去了。我们山里没有读书人,有人会几套拳脚,有人会弯弓射箭,也不过都是用来对付野兽的,带兵打仗,全是外行,不懂得这是官兵施的围点打援之计。雷、蓝两个山寨,世世代代做亲家,姓蓝的有了女儿,长大了以后总要嫁到雷家寨来,姓雷的有了女儿,长大了也只能嫁到蓝家寨去。如今蓝家寨吃紧,雷家寨人能够坐视不救么?为首的当即点起一百多号人来,打开寨门,去蓝家寨攻打官军的后路。没想到还没走到蓝家寨,就在半道儿上中了埋伏,死了一多半儿,逮走了一小半儿,全军覆没了。官兵趁势掩杀,攻进寨子里来,见人就抓,见房就烧。蓝家寨人见隔山火起,知道这边山寨已破,慌乱中无心守寨,也叫官兵攻了进去。两个山寨,除了当场杀死的不算,男女老少,叫官兵逮走的就有八百多人。解到县里,就在隔溪南校场旁边的溪滩上按叛匪论罪全数斩了。那血水流到溪里,半条溪水都是红的。直到今天,县里人还管那个溪滩叫做‘八百溪滩’。──你们想一想吧,他们官家是怎样对待俘虏的,我们义军又是怎样对待俘虏的。‘天凭日月人凭心’,你们手拍良心想一想,我们吴大帅要是也跟官家那样对待俘虏,你们就是有十条性命,也别想活着回去啦!

    “那一次,我是藏在一个樟树洞①里才躲过那场浩劫的。等到官军退去,我从樟树洞里爬了出来,回到寨子里,逃出命来活着的人已经不多,没有烧掉的草房,连一间完整点儿的也没有了。

    ……………………

    ①  樟树洞──大樟树遭雷击以后,树干中空,当地人称为“樟树洞”。

    “我不想在这里详细讲述两个畲家寨子经过这一番洗劫之后是怎么一点儿一点儿生息繁衍恢复起来的。今天我不怕勾起伤心给你们细说这一段往事,有两种意思在内:一者要你们知道一点儿我们畲家历年来受到的千难万苦,今天跟吴大帅合兵一起举旗造反,不是我们命贵眼高想做官当皇帝,实实在在是官家逼迫、豪绅压榨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不得不走上这条路了;二者是要你们醒悟到把你们统统放了的原因,不是怕日后官府来算账,也不是你们这些人一身清白不该当杀头问斩,实实在在是我们大帅起仁义之兵,举仁义之旗,行仁义之事。我们造反,归根结底是要大家都能够过上安生的好日子。把你们杀掉,坏人倒是可以少了几个,孤儿寡母,反倒又增加了。如果你们能够痛改前非,回头是岸,放下屠刀,还是可以立地成佛的。这样,把你们放了回去,孤儿寡母不会增多,坏人减少了,好人还多了起来,这不是更好吗?你们回去以后,不单要时常想到大帅的这一番心思和恩情,还要时常把这一番意思去对你周围的人多讲讲,让大家也都明白雷家山寨的义旗是为受苦的老百姓打天下才举起来的。只要你们能够做到这两点,大帅的这一番心思就算没有白用,我老头子的唾沫,也就算是没有白费啦!”

    悲惨的史实,伤心的往事,剀切的言词,仁义的对待,种种复杂、矛盾、新奇的所见所闻,不单感动了那一帮为非作歹有罪有恶的俘虏兵,也激励了男女义军和在场每一个乡亲的斗志和信心。很多俘虏兵捶胸顿足,痛哭流涕,指天设誓,痛悔前非,表示从今往后,一定要改恶向善,再也不替官府豪绅奔走卖命,再也不做危害百姓的歹徒坏人了。

    俘虏兵流着眼泪被押了下去,老爷爷也被搀扶着回到台上落座,全场上下还沉浸在一片交织着痛楚、愤慨与仇恨的复杂心情中。典礼到此即将结束,马上就要进入献技游乐的尾声了。“大鸿胪”眼看军民上下的心情都很沉重,需要冲淡一下,就赶紧高唱:“誓 (精彩小说推荐:

    ) ( 括苍山恩仇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57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