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王 第 33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为什么?”对方奇怪的问道,“之前我们聊得很不错,不是吗?”

    这下不仅妮可皱起了眉头,旁边的娜奥米也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显然之前被对方纠缠得很辛苦。

    阿德里安看在眼中轻笑了声,他已经认出了这个男人,拉斯?冯?提尔,之前就在戛纳电影节上见过,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导演,毫无疑问,是个自以为是的家伙,这种人有时候的确非常的讨厌。

    “妮可的确有很重要的事情,比如约会。”阿德里安轻咳了声后这么说道。

    “你是……”提尔用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看着他。

    他还没想起来,阿德里安已经挽起了胳膊,而妮可则换上笑容,和他一起往外走去,理也不理提尔。娜奥米则叹了口气,往另一边溜去,她这个时候不可能还跟在身后。

    “一个只会拍犹太人无聊故事的家伙。”就在阿德里安走出几步后,这样的咕哝声飘进了耳朵,他不由挑了挑眉。

    第二百八十九章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谈社会责任?!

    ps:啧啧,现在更新是不是很惊讶?也许今天还有一章?也许没有?我也不知道,哈哈

    在《钢琴家》之后,奇迹导演阿德里安再次成为了娱乐圈的焦点,因为在一场酒会后,守在门口的记者们拍到被他捧上奥斯卡影后宝座的,也是奇迹女郎之一的妮可?基德曼,和他手挽手的走了出去并一同回到了酒店。

    可以想象这些照片刊登出来后会引起多大的轰动,一直以为,奇迹女郎们和奇迹导演之间的暧昧关系虽然穿得沸沸扬扬,但基本上没有什么铁证证明他们在约会。顶多也就是几年前和茱莉亚、莫妮卡一起用餐的那些图片,随着阿德里安作为传媒大亨而权势日益增加后,这些照片的获取也越来越艰难,尽管他在各种首映式之类的红地毯场合没少挽各个奇迹女郎,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

    但是一起挽着回酒店就不一样了,记者没有提酒店很大,更没有提大部分好莱坞的名人都住这家酒店,于是读者们会怎么脑补这些信息不用多说。

    这些都是各个八卦报纸和网站所喜闻乐见的,接下来的几天当中,阿德里安和妮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记者问是不是在约会、之前的一些东西也通通被翻了出来,比如克鲁斯和妮可的离婚原因,又或者……阿德里安和妮可、娜奥米的关系。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妮可和娜奥米以前是同学,现在是好友和闺蜜。而娜奥米也是奇迹女郎之一,成名作《穆赫兰道》可是阿德里安钦点她担任女主角的,而且还是和妮可一起出演,这其中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报刊倒还比较顾忌,即使是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八卦小报,也只是半遮半掩的进行着猜测。但网络上就没那么麻烦,一些人几乎是指名道姓的称,奇迹导演非常可能经常和这两位奇迹女郎玩三人行。

    所以即使娜奥米当晚并没有出现在记者视野里。但还是很快的被记者们骚扰,而当这种推论波及到其他几位比较合得来的奇迹女郎身上时,无论是苏菲和莫妮卡,还是远在洛杉矶的格温妮丝、布兰切特,也同样被记者们追问这方面的问题。

    人人都在猜测。奇迹导演到底和多少女人有染。他们又是怎样玩的,各种讨论层出不穷,似乎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全民的狂欢。这也算是压抑太久后的一次反弹,阿德里安一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控制着。关于自己的绯闻和八卦的舆论走向。但很多时候,越是不想让人们知道,人们越想要知道。

    于是,当他为妮可解围,当着无数人和记者的面和她一起出去一起上车一起回酒店后。就像打开了泄洪闸。

    “这不像你的做法。”划拉着盘中食物的娜塔莉忽然这么说了句,因为在阿德里安要求这几年改善了饮食习惯,她看起来很是匀称。

    “嗯?”端着红酒的阿德里安诧异的抬起头来。

    “我看你刚才有些出神,是因为这几天被记者骚扰?”她垂下眼睑用平淡的语气说道。

    “真让我感动,”阿德里安笑了起来,“能听到你说这样的话太好了,你居然在关心我,娜妲。”

    他看起来非常高兴,似乎没有听出第一句中那淡淡的讽刺:“不用担心。只是一点小麻烦而已,尽管有些超出预计,但这种事情很平常,不是吗?”

    然后,阿德里安拉过椅子绕过小圆桌坐到了她旁边。饶有兴趣的伸出手指抬起她的下巴仔细观赏了一番。然后,又放下伸到了桌子下面,先是放到她大腿上,然后一路上滑直入她的裙底。

    娜塔莉没有反抗。只是深吸了口气闭上眼睛:“我们在用晚餐,艾德。”

    阿德里安轻笑着收回手。然后用懒散的语气道:“开心点,亲爱的,我不会让他们拍到你的,至少这两年都不会——告诉我,你准备好了吗?”

    娜塔莉张了张嘴,半晌才反应过来,然后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准备好了,”她低声说道,“随时可以开始,不过……我不明白,艾德……你到底……在想什么。”

    “你那么聪明,应该猜得到才对,不是吗?”阿德里安哈哈一笑,“你不是已经猜到我制作《钢琴家》的目的了吗?”

    说完,他凑过来在她的脸颊上吻了一口,然后坐回了原位:“快点吃吧,虽然因为那些讨厌的家伙而不能在月色下的海滩漫步,但在阳台上吹吹海风还是听不错的。”

    娜塔莉握着刀叉的手紧了下,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的前一句话还是后一句话,接着低低的叹了口气:“好的。”

    阿德里安看在眼中却不在意,无论她现在怎么挣扎,都注定徒劳无功,倒是目前的局面让他更为上心。挽着妮可离开并回酒店引起的声势确实超过了他的预计,之前说过这就像一直小规模放水的堤坝突然大幅度泄洪,最开始一定会非常剧烈的。

    但剧烈归剧烈,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有人引导,很快就会减弱到一定程度。然而,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媒体们依然非常的兴奋,还在不断的深挖,有些家伙还列了张长长的可能和阿德里安上过床的女明星名单,好家伙,都超过100个了,仔细看看,准确性还满高的,除了少数几个基本上都在上面了。

    当然,也有好几个他没有上过的,所以说媒体拿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份合适的一线女明星名单。嗯……不错的记录,也许哪天应该将查理兹和伊万卡叫过来问问,自己到目前为止——包括友谊赛的——到底和多少女人上过床。

    不过还算他们识相,没有把爪子伸向莉莉她们,否则他就不会这么悠闲的以不变应万变了。

    到底怎么回事,仔细想想再和伊万卡、克劳德他们交换下意见,基本上就明白了。无非就是有人看到了可能发生的事情,想要用这种方式来阻止一下。不管有没有用做了再说,哪怕只是给他们制造个借口都行,而ac传媒也不是没有敌人,阿德里安也没有垄断传媒业,两方心照不宣的配合一下。就有了现在这种局面。

    反正,只要不越过他的底线就没问题。

    这的确是件麻烦的事情,如果闹得太大,即使私生活是个人的事情,依然难免会对他的计划造成一些影响。增加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幸运的是。这个局面也并非无法扭转,阿德里安在戛纳需要做的事还有一步没做呢。所以他依然放心大胆的继续和娜塔莉和林志铃和杰西卡和苏菲、莫妮卡轮流缠绵,只是变得更加隐蔽。当然,顺便还要惩罚妮可。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分开走的,以免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即使这次是阿德里安主动和她出去的,但引起这么大反应,她总要付出点代价不是吗?

    最终的结果是,嗯。娜奥米变成了他的私人脱衣舞女郎,不得不说她们的关系真是不错,当阿德里安故意对妮可挑三捡四时,娜奥米挺身而出跳了段火辣的脱衣舞。虽然酒店房间里没有相应的设备,但她还是跳得非常自如,尤其是在长桌上面的时候,娇小的身躯展现出来的火辣性感连妮可也难以望其项背,也不知道她练习了多久。

    阿德里安当晚在她身上塞了几十美元,并且变得特别亢奋。然后,在妮可“因为金钱名利”成为她的私人应召女郎后,娜奥米也因为“走投无路被生活所迫”而成为他的私人脱衣舞女郎,她们真是天生一对。

    不谈这个了,虽然他总是计划得很好。但总有些事情在意料之外。

    “这是一种纯洁的誓言,我们只希望电影能回到最初的状态,我至今依然坚守这点。我承认我做得不够好,但我一直在努力。我不会让太多的技术去玷污神圣的电影!”大厅的中央,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口沫横飞的说着。一看那目中无人的模样就知道除了拉斯?冯?提尔外再没有别人。

    “我赞成不需要太多的技术这点,但是拉斯,你不觉得dogma95宣言有些太苛刻了吗?这样的条件让很多人都会难以适应。”坐在旁边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接口道,她叫卡米尔?罗塞,法国比较知名的评论家。

    “最开始或许会很难,但适应之后就会好起来,这是必须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才会有新生。”提尔挥舞着胳膊增加自己的说服力,并有意无意的往旁边瞟着。

    “这的确需要过程,就像我当初制作《巴黎最后的探戈》那样,一开始总是很困难,而且适应的过程不同人有不同的长度。”另一边的一个老头接腔道,那是贝纳多?贝托鲁奇,“当然,尽管我赞同dogma95宣言,但我依然要说想要推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之前不容易,现在更不容易,尤其是在好莱坞过度商业化的电影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时候。”

    “这个容易,我相信只要奇迹导演带头这样做,好莱坞就不构成威胁。”提尔当即嚷到,然后看向他之前一直瞟着的人,“对吗,阿德里安?你同意我吗?阿德里安?”

    他叫了两次,一直懒懒散散的阿德里安才算回过神来:“嗯,请问有什么事吗?”

    话才出口,之前交谈了三人以及周围聆听的别的一些评论家、影评人,还有更外围的普通人以及记者都纷纷或皱眉或诧异,这种心不在焉的态度可不像是阿德里安的作风。这是一场有些带学术性质的沙龙,每每到了戛纳电影节的后期,主办方就出面组织举办,很多电影圈名人都会参加并在沙龙上产所欲言,再加上普通与会者和记者,大约有几百人左右,可以说是相当正式的场合。

    之前阿德里安有参加过一次,没有发表太多的建设性意见,但也绝对不像现在满脸明显写着“我一直在走神,我一直都没听”的表情。而且一直以来他在公共场合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养,就算很多人不喜欢他,但也几乎没在这方面指责过什么,所以这么多人才会如此诧异。

    “我们在讨论好莱坞,很显然,他们正在污染欧洲电影,你有什么看法吗?”提尔毫不客气的问道。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不,没有看法,”阿德里安耸了耸肩,像是在敷衍了事,“你已经说得很彻底了。不是吗?”

    “没错。但我现在问的是你的看法,作为好莱坞知名的导演和制片人,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以及应该做出的改变。”提尔不依不饶。

    罗塞在旁边皱起了眉头。她觉得提尔有些过分,于是插言道:“阿德里安或许……”

    “不不不,卡米尔,这很重要,我认为他是好莱坞唯一一个应该到欧洲来制作电影的人。虽然他现在总是在执导无聊的电影,《指环王》、《断背山》、以及现在的《钢琴家》什么的,但我还是这么认为。”提尔打断了她的说话,而且笑得很得意。

    “以及现在的《钢琴家》什么的?”阿德里安重复了这这句话,露出玩味儿的神色,“怎么,你想说你同情纳粹?”

    他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问,像是在为自己找台阶,谁知那家伙当即点了点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没错。”

    旁边的罗塞脸色都白了。贝托鲁奇也变得很不自在,其他人更是一脸震惊,同情纳粹?开什么玩笑!连阿德里安都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

    “拉斯想要说的是,阿德里安应该肩负起社会的责任。”罗塞帮忙补救,还好提尔没有继续。而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没错,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阿德里安再次重复,玩味儿变成了嘲讽。

    “当然,人性。丑陋的、虚伪的、暴力的,必须要将这些展现出来……”提尔再次开始挥舞了起来胳膊。但随即被阿德里安的声音压了过去:“我去年一年总共捐赠出了大约5000万美元用于慈善事业,其中有一半拿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三分之一支持环保,有三分之一用于帮助那些表现良好的刑满释放的人寻找工作!”

    突入其来的带着严厉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楞了下,阿德里安跟着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提尔:“我有两个慈善基金在非洲,一个在努力救济当地饥饿儿童,一个努力为他们提供基本药品,我为此还投资了一家医院,想办法研究更加廉价的,再穷的人也都可以用上的药物!如果再加上历年的捐赠,你根本想不到也不会在乎多少人因此受益!”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更高,变得慷慨激昂,让涨红脸的提尔想反驳都做不到。

    “是的,我很富有,是的,我很奢侈,但我比你们更清楚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所有和电影有关的受益,大部分都用在这上面,而且这些账目都清楚可查!甚至在来戛纳前,我还巴菲特和盖茨通过电话,我们甚至想要发起倡议,希望全球的富豪们在有生之年或者死后将一半的财产捐赠出来!”

    他的胳膊在空中狠狠挥了一下,他的语气是那么的坚定有力,他的神色是那么严厉让人无法直视。

    “我亲手装卸过送到非洲的食物,我亲自去实验室看过药品的研发,我面对面的和问题少年们聊过——就在洛杉矶郊区,那些接受心理治疗的年轻人都还是孩子!他们仅仅因为不属于自己的错误而走上岔路,他们有权力重新来过,我们也有义务让他们面对真实的自己!是的,我不是全能上帝,我拯救不了所有人,依然是那家治疗中心,一个来自旧金山的孩子无法面对自己的性向而自杀了,一个沦落到拉斯维加斯当妓女的女孩偷了东西逃跑了。

    但是!同样的!一个来自洛杉矶的黑人男孩,篮球打得特别出色,却因为吸毒曾入狱,但他现在凭借自己的努力正在争取加入湖人队的机会!还有,一个来自德克萨斯州的曾有过种种不堪过去的姑娘,现在是阿灵顿最好的民权律师之一!环球的一个剧组在那边出外景时,因为不守规矩而被她起诉。我很生气,但同时也很高兴,因为她知道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会因为我曾帮助过她而在某些问题上视而不见或者做出妥协!”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带着一往无前无法辩驳的气势回荡在房间里,让包括提尔在内的所有人,一时都被镇住了。

    然后,阿德里安终于停顿了下,身体微微俯下,恢复了之前那种嘲讽的神色看着提尔:“社会责任?”

    尽管只是这么一句,但所有人都知道没有说下去的那句话的意思:你们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谈社会责任?!

    提尔的脸涨红通红,似乎有些恼羞成怒,罗塞和贝托鲁奇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就算提尔刚才冒出那种大不韪的话,但他始终是欧洲导演,就算非常冒失,也不用这样一点面子都不留的指责吧?而且还波及到了所有人。

    但是阿德里安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我知道你们最开始在讨论什么,”他直起身体扫了一眼大厅,换成高高在上的模样,“我一直在听着的,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听我的看法,我现在就告诉你们,欧洲电影已经死了!”

    第二百九十章旗帜鲜明

    ps:第二更……好困……时差还没倒过来……

    大厅里一片寂静,欧洲电影……死了?这是何等狂妄的话!但是没人反驳,在经过之前那番社会责任的洗礼后,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认为阿德里安没有资格说这种话。很多时候他们都忽略了,奇迹导演不止是一个导演,还是相当当的传媒大亨,几乎是和自己的朋友从有到无将ac传媒发展起来的。

    在这之前,我脑袋里关于好莱坞和欧洲电影是这样一副画面,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和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几乎并肩跑着,年轻人领先一个或者半个身位,他们虽然不时有着摩擦,以及相互看对方不顺眼,但都努力竞争的往前奔跑着。”阿德里安没有给他们反驳的机会,“然而,今天,我忽然发现自己错了,我从来都不同意拉姆斯菲尔德的老欧洲的说法,但此刻却意外觉得是那么契合。”

    停顿了下,他露出个冷笑:“这已经不是年轻人和中年人的竞争,而是飞速跑在前面的中年人,将垂垂老矣的老头甩得远远的画面。老头以前还会努力追赶,可后来慢慢的自己放弃了,并且不时对这中年人的背影发出嘲弄,以此来慰藉自己,怀念以前自己领跑的时代,并彻底放弃了追赶的念头。我可以想象,再过几年,当中年人的背影越来越远的时候,老头再大声的嘲弄都无法传到对方耳朵里,必然会转身将这些发泄到身后追赶自己的那些更加年轻的人的身上,比如伊朗电影、印度电影、日本电影以及中国电影!”

    阿德里安的声音再次变高:“看看你们现在还剩什么,dogma95宣言?电影十诫?连倡议者都做不到的东西!我仿佛看到了中世纪那些高喊着烧死异端,坚持地心说是伟大神圣的传教士,又或者18世纪那些冲进工厂砸掉机器,宣称它们抢走了他们饭碗的工人!”

    “多么可笑,多么可笑!居然要沦落到以阻止技术的进步来保持自己的优越感,”他大声而尖锐的嘲笑起来。“没有技术就没有电影,没有技术就没有照相机,没有技术,今天的一切都不会存在。这个宣言的可笑之处就在于,签署它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走到技术的前沿,去引导去掌控。而是以回避和唾弃的态度来展现自己的优越感,这是多么悲哀多么可怜的事情!”

    提尔涨红了脸,愤怒的瞪着他,罗塞、贝托鲁奇以及周围不少人也都难看着脸色。

    但阿德里安还在继续,他开始变得激昂起来:“我热爱法国。因为电影在这里诞生,因为新浪潮在这里开始,我一直期望法国电影能带领欧洲电影和好莱坞正面抗衡。因为有竞争才会有动力,有竞争才会有活力!只有有人在身边不断追赶,好莱坞才会走得更远!但事实呢?我太失望了,非常非常失望,看看你们现在的东西,除了女人的裸体,除了支离破碎的片段,除了导演的自说自话。还剩下什么?!”

    “你们自以为是上帝,你们肆无忌惮的编造着自己的东西,却连故事的基本逻辑都懒得去构建。你们一味要求观众接受却丝毫不管观众的感觉,观众在你们眼中不过是证明自己的筹码,你们到底以为电影是什么!”阿德里安开始变得愤怒。这种质问在被他掀起来的气势的当中将现场的人压制得死死的。

    但还是有人勉强能够开口。

    “你也执导过这样的电影,不是吗?”贝托鲁奇这个老头说得有气无力的,而且脸色非常不好看,毕竟从未有人在自己面前进行过这样严厉的指责,而且一时还无法反驳。

    不过老狐狸毕竟是老狐狸,轻轻一句话却点了阿德里安这番话中的问题,你反对这些,可自己也执导过类似的电影。这可不好回答,一不小心,之前的宣讲就有可能前功尽弃,遗憾的是,阿德里安是有备而来。

    “当然,因为我不会在对什么东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从未去过美国,却可以大言不惭的表示自己展现的是美国的故事。”阿德里安冷笑一声,再次将攻击转移到了提尔身上。

    原本涨红着脸的提尔更加恼火,但阿德里安还是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我投资吕克的电影公司,我请教朱塞佩意大利电影,我是真心希望有人能带领欧洲电影和好莱坞进行竞争,在我看来,哪怕乌维?鲍尔都比你们这些人要好,至少他还想要讲个故事!但结果呢?你们还剩什么?《巴黎的最后探戈》?”

    “我要提醒你,科威尔先生,希望你能稍微尊重下贝托鲁奇先生,时间已经证明了……”卡米尔?罗塞有些激怒的叫道,但阿德里安随即用更大的声音压了回去:“我也要提醒你,女士,请你尊重一下时间!”

    “你认为30年足够了?很好,那么我们在后面加个零怎么样?当然,也许你认为这是和梵高的画或者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优秀的作品,那么我们再加个零怎么样?如果你认为它能和帕特农神庙比肩的话,那么我们再加个零如何?”阿德里安赤裸裸的表达着自己的嘲弄。

    “是的,欧洲有着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悠长历史,这也是你们的骄傲以及目空一切的资本,但那又如何?”他大声的笑着,“几千年前,罗马人肆意放纵,几百前,他们却是一群狂热的禁欲者,而现在……不用多说,不过是一次次的轮回,所以——你们不过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他的声音终于放低了一些,收起了愤怒却换上冰冷的语气,依然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模样,仿佛在做最后的宣判:“如此的不屑一顾,如此的优越和傲慢,在我看来,你们不过是一群自私的懦弱的,只想沉浸到自己世界里不敢面对现实,只想获得别人的欢呼和迎合,拒绝别人的批评。只要求别人改变而从不反省自己的家伙……我羞与你们为伍!”

    他冷冷的丢下这么一句,在鸦雀无声中大步往门口走去,直到来到门边后才又停下转过来:“对了,还有一句话:请继续!请继续你们的傲慢,请继续你们的不屑一顾,请继续将你们沾沾自喜的历史扛在肩膀上。这样我们可以跑得更远更快,你们——已经不再是威胁了。”

    欠了欠身,阿德里安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厅,几秒钟后,沉默的人群轰然炸开。

    “科威尔显然没有意识到。当他在指责别人傲慢的时候,他自己本身也就是傲慢的。我们理解这种傲慢,毕竟美国才建国200多年。他们总是渴望被认可,一旦碰壁,脆弱的心灵没有就会变得偏激和扭曲,科威尔很好的证明了这点。”——《晚邮报》

    “这种话是不合时宜的,提尔也的确口不遮拦,但科威尔无论多么的不满,也不应该说出欧洲电影已死这种可笑的言论。”——《费加罗报》

    “在本届戛纳电影节上,奇迹导演再次爆出令人震惊的消息。他在卡米尔?罗塞女士的沙龙上公然宣称欧洲电影已死。根据现场消息,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声称同情纳粹是导火索,尽管科威尔的言论让人遗憾。但提尔同样让人担心,戛纳电影节的发展似乎遇到了阻碍。”——《泰晤士报》

    “毫无疑问,科威尔是对的。欧洲电影人的傲慢一直都深深的刻在骨头里,他们就像那些已经垂垂老矣却依然喜欢对别人生活指手画脚的老头一样让人厌恶。”——《旧金山纪事报》

    一点意外都没有,阿德里安在沙龙上的发言第二天震动了大西洋两边的电影圈,沙龙上就有不少记者,他的宣讲自然也就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各个报社的编辑部,网络上面更是当晚深夜就公布了消息。

    当然,没有哪个记者这个时候会故意断章取义,一来新闻本来就足够震撼,没有必要耍这种小花招;二来别忘了,阿德里安本身就是传媒大亨,无论他是出于何种目的进行了这么一番宣讲,都不会没有后手。事实上,当天晚上,在网站上的新闻出来后没多久,宣讲的全文就出现在了他的facebook上面,并标明欢迎转载,于是迅速在网上流传开。

    欧洲方面的媒体反应也很有趣,丹麦自然是全都站在提尔这边,不过对于同情纳粹这个话题只字未提,当然,他们的意见一点都不重要。

    意大利因为贝托鲁奇在场并被……羞辱过,感觉被冒犯了,所以大部分都持反对意见,哪怕阿德里安和意大利女神关系暧昧,还制作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并将莫妮卡捧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

    法国就要纠结得多了,虽然大部分人对“欧洲电影已死”这句话很厌恶,但阿德里安言辞之间透露出来的对法国的好感和期望,却让他们很难像意大利媒体那样大加指责。尽管部分影评人都撰文进行了批评,但始终有种没什么力度的感觉,哪怕是当晚在场的罗塞的文章。

    倒是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攻击得很厉害,有的人认为阿德里安完全是在乱说话,也有人认为那句话虽然夸大,但整个宣讲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说着说着,两派就开始相互攻击起来,还波及了好多人,比如吕克?贝松就打电话给阿德里安抱怨:“你真是害苦我了。”

    这篇新闻出来后,他和托纳多雷因为被点了名,所以很多记者都追他们不停,但同时也被自己的同胞苛责不少。

    相对来说,英国媒体就要客观一些,他们既不待见好莱坞,也不待见欧洲电影,虽说他们还是欧洲的一份子,也被阿德里安的宣讲囊括了进去,但从来都自认为和欧洲大陆那帮家伙不一样,于是就有了这么有趣的一幕。

    至于美国媒体,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支持,开玩笑,阿德里安可是传媒大亨,又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说这番话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支持?就连圆滑的斯皮尔伯格,在被记者追问时也难得明确的传递出了自己意思:至少阿德里安说出部分事实,欧洲电影确实到了一个需要改变的地方。

    也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比如大卫?柯南伯格就有些不屑的表示。阿德里安只是在发牢骚,太幼稚,还不够成熟。不过,他这番话发是发出来——美国可是个自由的国家——但没多少人理睬,就像丢进池塘的小石子,溅起个小水花就沉到底了。

    说到导演们发表意见。就不得不提又一个有趣的地方,欧洲这边真正的几大老牌导演,比如罗麦尔、里维特、安东尼奥尼以及从不掩饰自己对犹太人厌恶的戈达尔,面对这件事情都保持着缄默。不知道不想评论还是不屑评论,而当事人之一的贝托鲁奇也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表示没什么好说的。

    以至于有记者私下感叹,想要驳斥奇迹导演可真不容易。

    没办法,没人能像他一样。在许多领域都能取得让人咂舌的成就。既是排的上号的超级富豪,又是出色的导演和制作人,无论什么类型的电影都能制作,黑色喜剧、英伦古典、奇幻史诗、惊悚诡异以及励志、科幻、音乐、传记,还有法国、意大利……似乎就没有他不会的电影类型,更难得的是每部电影都有着出色的口碑和票房。

    这样的履历平时也许觉得没什么,可到了这种时候展现出来,无论什么导演在这面前都要退避三分——当然。拉斯?冯?提尔那种脑袋有问题的家伙不在内。更不用说他是全世界导演中最有金钱也是最有权力的人,又掌握着信息渠道,还是大慈善家。传媒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好进行抨击,一个不小心。就会出现“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说社会责任”之类的情况,至于私生活……

    不过这场风暴依然才刚开始,当阿德里安在抵达洛杉矶时——沙龙结束的第二天下午他就离开了戛纳,然后迅速回了巴黎和伦敦,再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回美国。抵达时正是洛杉矶的下午2点,他也没有掩盖自己的行程,所以很多记者守候在了机场外面,于是他当众又发表了一番演说。

    “我知道,有人会很不高兴,他们觉得被冒犯了,我也知道,有人会试图用各种方法来证明我是错的而他们是对的。这其实很正常,就像我们在辩论的时候几乎很少认错,尤其是在有看似丰富的论据时。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在意呢?为什么要在意他们的不满他们的反驳他们的嘲笑呢?别忘了,我们只有200多岁,我们还很年轻,我们生来就是应该往前看的!是的,我们没有那么多厚重的历史,可那又怎样?电影在法国诞生,却在好莱坞发展壮大!电影工业各有不同,却在好莱坞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我们登上了月球,我们建立了互联网,我们做到了曾经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因为我们知道向前跑才是最重要的!让他们抱着历史到故纸堆里去吧,我们拥有未来!上帝保佑美利坚!”

    现场欢声雷动,就像在欢迎一个英雄,不少人从网络或者第二天的报纸看到了相关新闻后,都不由叹了口气。毫无疑问,就算欧洲的电影人花时间统一了意见,但话题一旦被挑起来了,还有个旗帜性的人物站在前沿,大西洋两岸在这方面必将长期争论进行下去。

    拉斯?冯?提尔真是个蠢货,怎么会去招惹这样的人物,还在公开场合,那么多人面前说什么同情纳粹这种话。奇迹导演也很奇怪,怎么突然因为这种事情发作,还将整个欧洲电影指责了一通,或者说他真心实意想要支持欧洲电影和好莱坞竞争?

    “当然是真心实意,”在办公室当中,阿德里安大言不惭的说道,“垄断没好处,有竞争才会有动力。”

    “哦?”克劳德不为所动。

    “好吧好吧,”他笑了起来,“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你也知道这样利大于弊,我既然是ac传媒的招牌,那么将这面招牌做得大一点又何妨?”

    这场冲突可不是什么意外,这就是之前说过的,在戛纳的最后一步,而这一步也将决定明年的结果。想要成为好莱坞的代言人,光靠《钢琴家》可不行,还要旗帜鲜明的站在他们这边,要告诉他们,看,让我来担任这个代言人的身份才是最合适的,就像现在这样。

    当然,最开始他并没有想要在沙龙发难,在颁奖典礼之前还有一场露天酒会,参加酒会的名流只会更多,在那种情况下挑起战争——这并不困难,几句话的事情——并和更多的人进行辩论,产生的效果恐怕只会更加强烈,毕竟他精心策划的这张履历到目前为止还没人比得过。

    但他没料到会在沙龙上遇见拉斯?冯?提尔这个没带脑子的家伙,对方吃错药似一开始就不断挤兑他,所以左思右想之后,阿德里安当即决定就在沙龙上摊牌。

    第二百九十一章我只是在讲故事

    PS:拖延症真心伤不起,这才回家几天啊……看来爆种也不可能了……哎……

    事情一旦决定了,阿德里安就会全力以赴,而且沙龙也是个不错的挑事的地方。到场的人虽然不多,但知名人士也不少,还有部分是记者,而且在室内,自己的声音能更加响亮,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于是,他一开始就装出了心不在焉的形象,正好拉斯?冯?提尔这个脑子进水的家伙也在,于是借着他的话头将事情引导向了自己想要的方向,随便让对方背上了挑事的恶名。这个丹麦来的自负又自大的家伙从来都不是威胁,阿德里安上次带《穆赫兰道》参加戛纳电影节时和他打过照面后就确定了这点,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家伙不过是欧洲电影人需要而推出来的包装,所以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

    要知道,阿德里安那句“同情纳粹”的问话只是因为记忆中而随口问的,没想到那个家伙居然还真的点头答应了,可见他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人,所以那番宣讲一点都没错。既然他想要做他的垫脚石,那当然应该满足才是。

    那番宣讲看似有些过分,到最后羞与为伍都出来,可阿德里安并没放在心上。一方面闹得越大越好,不闹大好莱坞怎么知道他站在他们这边,不闹大他怎么成为代言人。继而掌控一起加冕为王?再说,这份宣讲也是精心策划好了的,想要赢得辩论,就不要想着去驳倒对方,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理论,只要时间足够。总能从中找到漏洞然后进行攻击,所以,辩论的目的仅在于争取围观的态度中立的人。

    所以,在建立了基本逻辑之后——比如欧洲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养成了欧洲电影自大和自说自话的习惯——如何感染围观者。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认可,就非常的重要了,简单来说,就是煽情。

    因此,阿德里安反复表示,自己希望能有人和好莱坞进行竞争。这里还有个小把戏。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知道,即使有强大的竞争者,在他的带领下好莱坞依然是强大而不可超越的,过去十多年的成就已经清楚的证明了这点。

    总之,他将自己摆到一个看似公正的位置上,然后以此指责欧洲电影人自私、懦弱,不顾大局不敢面对技术的发展,沉浸在过去而放弃了未来。即使知道他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在那种情况都很难做出辩驳。更不用说之后了。

    而且阿德里安还刻意进行分化了,除了提尔,主要针对贝托鲁奇,谁让这个老头子当晚在场呢?又对部分法国电影人大肆称赞,还特意对吕克?贝松进行了点名,只要人们接受了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公正,再接受他言论就会非常容易。

    当然。背后有AC传媒的支持也是原因之一,就算在欧洲的势力相对较弱,可阿德里安的声音依然能迅速的毫无阻拦的传递出去,所以欧洲电影圈反映迟缓而美国电影圈一边倒的支持,为什么好莱坞会出现这么一个怪物呢?

    不过在阿德里安的机场演讲之后。欧洲电影圈终于反应了过来,或者是达成了协议或者只是不想让阿德里安继续挑衅下去,他们纷纷开始进行强硬的批评。比如奇迹导演充分展现出粗鲁的一面,又或者说什么“羞与为伍”却还是带着作品来参加戛纳电影节,以及不等电影节结束就回过非常失礼等等,而且部分英国媒体也加入其中。

    除此之外,戈达尔也不知道是因为面子抹不开还是什么,也站出来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诸如“还太年轻”以及“和犹太人混到一起”之类的话,然后被媒体大做文章。总而言之,阿德里安从头到脚,没有哪里是不值得批评的,就好像他们之前对他的吹捧根本不存在似的。

    可惜迟了点,如果阿德里安的言论刚刚在媒体上发表他们就这样,或许会拉到一大批人。可放到现在,即便是很多不喜欢奇迹导演这番话的欧洲人,都觉得他们的批评显得软弱无力,还有些无理取闹,而一开始就站在阿德里安这边的美国人自然是大肆嘲笑了。

    然后戛纳电影节主办方又狠狠给了他们一记耳光,在这之前,他们已经驱逐了拉斯?冯?提尔——这没什么好说的,大屠杀在欧洲是政治正确,今年又是二战胜利60周年,他居然还在一位以大屠杀为题材制作了电影的导演面前说同情纳粹这种话,如果戛纳放任自流的话,名声肯定一落千丈。

    欧洲电影人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哪怕是戈达尔这种明确表态厌恶犹太人的人都没啃声,再加上早就准备好的AC传媒迅速将这件事弄得人尽皆知,所以提尔彻底完蛋了。想要像另一个时空那样被驱逐了还自鸣得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垫脚石一般都是用了就应该远远踢开。

    但是接下来,阿德里安离开戛纳四天后,颁奖典礼上,评委会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将金棕榈交给了《钢琴家》!

    这一下可真够狠的,这边欧洲电影人们还在批判阿德里安,那边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戛纳却将金棕榈颁发给了他的作品。尽管评委会发表声明,他们不同意奇迹导演说的每一个词,但也不会因此迁怒于《钢琴家》,这是部伟大的电影云云,而且他们也说得没错,《钢琴家》的确是顶尖之作,那个奖没什么大不了的,作品和作者是应该分开的。

    但很多人依然感觉自己脸上**辣的,一些影评人甚至私下抱怨。实在要给的话,最佳导演或者评委会大奖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给金棕榈?

    “很简单,他们也开始商业化了。”阿德里安却看得很清楚。

    进入后,戛 (精彩小说推荐:

    ) ( 好莱坞之王 http://www.xshubao22.com/5/566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