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文豪 第 10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就是苏大你在签字售书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写下的那个难题啊。有人破解之后将答案公布到了网络上面去,并且那个公布的人还在后面写下评语说《温斯顿街谋杀案》的凶手很牵强。”陈宁虽然很着急可是说起话来还是非常有条理,“而且这个言论还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凶手很牵强?苏释晨愣住了,他所提的问题《温斯顿街谋杀案》脱胎于跨时代短篇侦探小说《莫格街凶杀案》,最后的凶手更加是非常符合逻辑,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怎么会说很牵强?

    “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宁很直接,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点进《冰封王座》官网的【竞猜单元】,是一个叫做神奇劳拉的id发表的一篇帖子,陈宁给苏释晨看的则是底下网友们的评论。

    “怎么说呢。感觉这个最后的凶手的确有些不合理。”

    “感觉好高端,那什么疯子实验的,可是这个结果如果不知道这个实验那么就完全猜不出来了,这有些不合理了。”

    “难怪最高有三十万美金的奖励,原来一开始就不公平。”

    “猜不出来,不太合理。”

    “我看了《福尔摩斯探案集》,里面的案件都是很精彩的。我感觉这并不是最终的答案。”

    “我也这样觉得,可是想到这仅仅是苏临时想的,能写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

    “不公平、高端实验。这都什么跟什么?”苏释晨迅速的从一个一个的评论之中抓到了两个关键词。

    其实准确的来说,仿造的《温斯顿街谋杀案》的凶手的确展示得有些许的不公平,可是最高三十万美金的奖励是得有一些难度不是,不然有那么好赚?

    并且这种模式也是最好的。如果好像奎因《孪生之谜》所建立的暴风雪山庄模式。经典是经典,甚至被不少读者奉为最经典的推理小说模式。

    这点苏释晨不做评价,可是苏释晨却知道一点,这种模式完全不适合这种猜谜。

    暴风雪山庄这种推理小说模式其实简单的来说也就是所有人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凶手就在众人之中的这种推理模式,就好像《双曲线杀人》、《无人生还》等作品。绫辻行人在“馆系列”之中的《雾越邸杀人事件》之中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定义。

    这种凶手是固定的人之中的一个这种模式不行。想想看,如此多人,就算是几个人和在一起。一个猜一个或者是就瞎猜都可以猜对。就好像挺著名的无限猴子定理,这种瞎猜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而《莫格街凶杀案》这种才是最完美的大范围猜测凶手。只要没有想到那个方面不要说上万个人,就是十万人也推理不出谁是凶手。

    不可否认他这里的确是耍了一点小聪明,但疯子实验是怎么回事?

    从陈宁手中拿过平板,往上翻,首先看到的是这个神奇劳拉的最后一句:“《温斯顿街谋杀案》整个作为短篇推理小说来讲很牵强,仅仅是人物设定不错,可作为谜底却非常好,因为它可以让大多数的人都推论不出来。”

    这就是神奇劳拉的评价。

    再往上拉,看完这个神奇劳拉的推理之后苏释晨哈哈大笑,口中喃喃:“这种就是太过自信的人,也不知道这位神奇劳拉在明天看到了正确答案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表情。”想想看,那种表情一定会非常精彩吧,想到这里苏释晨又忍不住笑了笑。

    “说起来我是不是还得谢谢这个神奇劳拉,这位公布在官网的答案可是影响了好多人的判断。”将平板扔给了陈宁,继续他的工作。

    “苏大要不然用公司或者是用你的账号发布一个澄清消息?”陈宁虽然此时脸上依旧保持这冷静,可是心里却非常的着急,他完全不明白这个时候苏释晨怎么还有心情笑得出来。

    “这件事情就不用你管了,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好我明天公布结果的事情,另外我要开始审稿了,你出去的时候可以顺手把门带上。”苏释晨这已经是在下逐客令了。

    陈宁完全不明白苏释晨是怎么想的,都这种情况了还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并且还要继续给答案,微微叹气,原本一个非常好的宣传计划就这样被破坏了。不过这有什么办法他只是一个助理一样的角色,这完全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嘛,不再多想退出了房间。

    而房间之中的苏释晨在辛辛苦苦的审稿,他现在总算是可以理解王妮的辛苦了。

    “这还真不是我崇洋媚外,米国文学水平还真比国内要高一些,就这些文章水平就可以看出来,亮点很多。”

    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苏释晨是评委之一,因此审稿也是必须的。

    陈宁有一个错误。当然并不是时间上的错误,这个短篇小说大赛的确是在今天进行,只不过问题是开始选拔的时候压根就不用到现场。而是直接在家中审稿,当然这也就是开始的初选。

    初选的要求很低,基本也就只有两点。其一,基本上短篇行文只要流畅;其二,所表达的含义合法,都可以过关。其实后面一点更加重要,如果说是在短篇之中宣扬独裁什么什么的是肯定不可以的。

    就按照苏释晨入手的稿子。十篇之中至少就有七篇合格。话说他感觉有一些不靠谱,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奖完全是文学小说的一个奖项,而莫雷斯特也相当于前世地球莫泊桑一样的角色。而他。虽说也有一些国际级大作家的样子了,可是这也与文学不沾边,挺奇怪的。

    通过这个初选的文章直接上报就可以了,不用写评语。至于落选的则是要写上评语的。这才是比较麻烦的地方。评语可以写得非常好,虽然之前没有这样的实例,万一到他这里出现了什么被淘汰的精彩短篇,捅到媒体去,那才真的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了,所以基本上是每篇不合格的几乎都是要看两遍以上,看是不是他没有领悟到什么。

    这是苏释晨头一次这样认真。

    “话说这个活动影响力还真不小,参赛者不光有米国的。还有岛国、德国、英国等等国家。也对,莫雷斯特是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巨匠。用他的名号举办的一个活动如果仅仅只在米国这一个国家有影响力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也就可以理解这个初选的作用了,因为参赛者是属于各个国家,文化差异也挺大的。

    苏释晨一篇一篇的看,看得挺认真的,就好像《变色龙》、《羊脂球》等等这样的文学短篇,是要仔细观看才能读懂作者要表达的含义的,不然好像络小说那样拿爽点来衡量,那可能就全都不合格了。

    打开专门为了这个活动而建立的网站,身为评委的苏释晨有管理功能,这个活动的投稿方式除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之外,网络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必定的,不如此做,米国以外的参赛者都以邮寄投稿的方式参赛的话,那么所需的时间太久了。

    投稿人当然需要填一些详细的资料,同时网站与投稿个人都要保证。投稿人要保证所投的稿子是本人所写不得抄袭,同时网站得保证在未得到作者本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透露小说内容。双方无论是哪一方违反了协议,对方都有权起诉。

    “这篇明显写得有一些别扭,要表达一种在经济萧条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有些太刻意了,流于表面。另外词句有一些不通顺,不知道是不是日文翻译为中文的关系导致的。”忙忙碌碌的检查,发回给不合格的参赛者评语,点明小说的缺点。

    他写得是非常的认真,可是脑袋之中却忽然升起了这样的想法:“我这个文学领域的新丁所写的评语,会不会有的作者不服气?”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好像野草一样在他心里滋长,原本只是突然而来的想法,现在却转变为了担忧。

    摸着下巴,“得想个办法,让这些参赛者心甘情愿的认同我的评论。”随即冥思苦想的苏释晨想到了办法,“对了,我可以回复一篇小说过去,然后两相比较,这样就更加有说服力了。”

    苏释晨认为有必要这样做的一共有三个人,一个米国人、一个岛国人、一个法国人。这三个人其实硬说要通过也是可以通过的,可能到其余评委手中就是通过入选的节奏,可是苏释晨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莫名其妙看人家不顺眼的原因,就是将这三个淘汰了。

    然后苏释晨又困扰了,简单的来说苏释晨这也就是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如果拿一般人的标准来说,这丫就是显得蛋疼,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可是连苏释晨自己都没有注意到,是因为这三个短篇有亮点,作者有非常大的提升的空间,他才会闲的蛋疼一般写下几百字的评论连同范文一起发过去。

    电脑屏幕之上显示苏释晨回复给那三位参赛者的是这样的三篇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一碗清汤荞麦面》、《变色龙》……ps:表示公司举办活动,在张家界。不过小猫有自知之明,知道如果要是去了,可能更新就成问题了,所以,没去……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368章这才是答案!

    劳拉:“劳拉,你是对方前来的间谍,是不是?!”

    劳拉:“都是你害的!劳拉,害我损失了十万美金。”

    劳拉:“劳拉,你完全低估了苏!”

    ……

    劳拉一打开微推,系统提示一大堆她的消息,并且一眼就可以看见语言都是不友好的。

    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她才弄清楚了这件事情的始末。自从她将正确答案公布到网络上面之后,就有不少投机者以此当做自己猜测的答案发布到竞赛专区。都说了这个不是讲运气而是拼速度,因此是非常之多的人迫不及待的这样做了。

    可是也就是今天早晨,这样做的人都收到了官网给出的【谢谢支持,您的答案非常周详巧妙,不过与最后的答案有一些出入】这种回复,说好听一点也就是有出入,难听也就是不对,至于什么周详巧妙全部都可以说是废话。

    其实劳拉也没叫他们这样做,不过要怪也怪劳拉的语气实在是太肯定了,弄得就好像百分之百正确一样。

    错误了,竟然是错的?劳拉完全感到难以理解。“凶手就是疯子,这个答案可以说是最符合这个题目的了,怎么可能会错?”劳拉不服气,她就要去发布答案的现场看看,到底是什么答案,劳拉简单收拾一下就出门了。

    ——

    还是一样的工具,白板还是那块白板而马克笔也还是那只马克笔。今天来的读者比上一次签字售书会的人还要多,并且可以说大部分的读者压根儿就没有购买《福尔摩斯探案集》,仅仅是对于这个谜题。对于那高额的奖金感兴趣而已。

    租下的偌大的一层商场,此时却显得十分拥挤,还有一些在外面没有挤进来的人。

    “现在我就为各位揭晓《温斯顿街谋杀案》的答案,相信各位已经等得着急了吧。嗯,既然是这样,那就再等一会儿吧。”

    等得着急了那就再等一会儿,这完全是在调戏读者的节奏。

    “开玩笑的。因为在公布正确的谜底之前,首先要说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这次这个挑战只有两位读者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所以按照规定我们将均分三十万美金,也就是一人得到十五万。先恭喜这两位读者。补充一句这是税前的奖金可不是税后,到手之后发现钱少了可不要认为是我吞了。”

    一个小调侃,引起了不少人的轻笑。

    不过这段话可引得读者的议论纷纷,据不完全统计。也就是公司报给苏释晨的。在官网的竞赛单元答题的人就超过了三万人,更不要说用其他方案答题的。总的来说这次的谜题至少有五万人以上动了动脑袋参加,关注这个的更加不用说了。

    如此多的人,竟然答对的只有两个,这就有一些超乎想象了,谜底的难度可想而知。

    越是这样读者们就越想知道,都纷纷叫着苏释晨速度一点,可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声却忽然冒了出来——

    “苏,很抱歉打扰你了。可是我还是想问,最后的凶手是疯子这种答案是错误的吗?”问出这个问题的就是劳拉,不服气的她特意从家中来到了这个活动现场,终究还是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

    “嗯,最后我们杜宾先生给出的凶手并不是疯子。”苏释晨这样说就很明显了。

    “被害现场不可能是完全的密室,而在这个谜题之中的被害现场,要抓住房顶的避雷针,然后下楼。就算是用百格窗也不能,这也是超越了人类水平的。并且摔下去还有可能丧命,需要非常大的胆子,综合这两项好像这个地方不可能逃走。”劳拉的语速非常快,还好苏释晨的英语不错,要不然就听不懂了。

    “嗯,这位女士请继续。”苏释晨点了点头,好像觉得非常有道理,对于《莫格街谋杀案》变成《温斯顿谋杀案》其中的某些内容苏释晨有改动。就好像原著之中,利用这个单扇的百格窗,只要是跳跃能力非常好的人就可以跳跃过去,苏释晨却将其变成了这个距离是超越人体极限的,同样这也算是一个提醒,人类不可能超越。

    毕竟这是比赛么,是要提醒得清楚一些,不然要是一个都没有猜对,那就不好玩了。事实上他修改之后也才两个人猜对,当然这其中那个神奇劳拉的诱导占据一部分原因,可是这也是侧面反映了苏释晨这个决定的英明。

    “可这个完全不可能却是唯一的可能。因为就这个推理问题不可能是毒杀或者是其余陷阱机械之类的谋杀,如果后面在答案部分再出现其余可以进入案发现场的,那这个谜题就不公平。”劳拉否定了所有可能,“普通人不可跨越的距离,手段疯狂、胆子大、胡言乱语等等这些因素合起来我认为凶手是疯子最合适。”

    “很不错的推理,这个窗户的确必须是凶手逃走的地方,这点完全正确,我都想为你的推理鼓掌了。”苏释晨伸出两个手指,“不过,女士忽略了两个点,第一,疯子是胡言乱语没错,可是我们仅仅是听不明白疯子讲的话是什么。而不是不懂,不懂与不明白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

    劳拉神色变了变,的确是这样,经常说疯子神神叨叨不清楚他们在讲什么,可是那仅仅是因为不明白,但却能听清楚疯子说的是什么。可是按照这个里面的证词是没人能听懂凶手在讲什么,都认为是外国人。

    “第二个漏洞,我在问题之中很明确的说了,窗子与避雷针的距离是人类不可能跳跃的,这个人类包括了疯子也包括了超越极限。”

    苏释晨的这话让劳拉神色一变。她好像想到了什么。后面在等结果的读者的也是非常不解,苏释晨既肯定了窗口是唯一的逃亡通道,可是又说人类是不可能跳跃的。这完全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到底谜底是什么?

    “想知道后面的答案,那就请各位睁大眼睛。”拿着马克笔,紧接着昨天问题的断尾,开始写。杜宾的推理厉害之处在于流畅,对,那是非常的流畅。

    一开始说这个地点是密室。然而杜宾的回答是这个地方不可能有密室方案,所以他找出了可以打开的一扇窗口。

    然后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等等都听不出来凶手所说的什么语言,因此凶手说的不是人类的语言。

    推断出这个窗户人类不可能跳跃过去。所以凶手不是人,而是灵长类动物。

    凶手动作敏捷、暴躁并且力量大,结合起来推论凶手是猩猩,因为猴子狒狒等等这些没有如此大的力量。就是这样的流畅。完全没有一点停顿。十分轻松的杜宾就将凶手推理出来了。

    嗯,没有错,无论是《莫格街谋杀案》还是改编的《温斯顿谋杀案》,凶手就是我们经常在动物园就可以看见的——黑猩猩!

    “猩猩会杀人?”

    有人回答:“的确现实之中有黑猩猩伤人的案例,可是没想到……”

    “凶手竟然是猩猩?苏这也太无赖了,这怎么可能猜得到?”

    “猩猩?这太难猜了,竟然是猩猩杀人!”

    “难怪只有两个人答对,这也太难了吧!!”

    “如果有提醒我一定可以猜对。”

    “果然我不适合动脑筋。”

    ……

    完完全全的反转。反正读者们是各种各样的不服气啊。闻声,苏释晨解释:“在此之前我可从来没有说过凶手是一个人类。并且还有一点关于凶手不是人的提示。”

    苏释晨这话还真让人气结,凶手是人类,这完全就是惯性的使然,说到凶手这个单词人们第一时间想的自然是人,是男的还是女的,是高的还是瘦的,长什么样子,谁会第一时间想到猩猩?

    事实上《莫格街谋杀案》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利用了人们这点惯性思维。

    “不是这样的,苏的确有提醒,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语言,猩猩的语言自然是所有人都听不懂。另外还有,唯一的逃亡地点是人类不可以跨越的,可是对于原本就擅长跳跃的猩猩来说就没有这个难度了。”

    “还有暴躁的猩猩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来,所以死者恐怖的死相与被残忍的揪下了很多头发这完全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好精妙的一个问题,没想到苏除了写奇幻小说以外推理也写得如此好,明天去一定要去买《福尔摩斯探案集》来看看。”

    “苏临时出的一个推理题目都如此好看,其他更不要说了。”

    是啊,众人这才想起,如此合理的一个精彩推理,难倒了如此多人,思维逻辑都如此精密,这还仅仅是昨天苏释晨现场在白板上面用马克笔写下的,这简直太让人疯狂了!

    有几个推理名家可以达到这样的本事?就好像某位读者所说的,临时写的都如此的好看,那用很多时间来打磨的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那岂不是更加的好看?

    不少人坚定了一定要购买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来瞧瞧的心,宣传的目的是达到了。

    “这位女士,不知道对我的这个答案满不满意?”苏释晨语气温和,没有一点的炫耀,因为这是读者。

    “苏,你赢了。”劳拉直接承认自己输了,一直到刚才苏释晨在白板上面写出答案的时候,她还认为她的推理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却没有想到还有非常大的漏洞。

    “没有什么赢不赢的,对于这个答案满意就好。”苏释晨转过身对着在场的所有读者道,“这次的读者挑战会就这样结束了,希望各位可以多多支持《福尔摩斯探案集》,福尔摩斯这位名侦探可不会比杜宾差。”

    “一定支持!”“写推理小说和奇幻小说一样好看。”“一会我就去买一本!”……

    苏释晨在陈宁的掩护之下费了一番功夫,才上了车,这个车是公司配给苏释晨的,陈宁还担当了司机的角色。

    “苏,对不起,我。”陈宁有些愧疚的到道歉,他开始也是认为神奇劳拉的那个推理是正确的,因此才会让苏释晨澄清。

    “没事。”苏释晨问道,“现在才十点,离吃午餐也还有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有什么安排没有?”

    “哦哦,十一点半约的是和哈德导演一起吃午餐,这段时间的确没有事情。”陈宁即使汇报。

    ps:今天早上起床晚了,囧,不过依旧要三更毕竟答应了的,小猫会码完第三章,再睡觉,以上!。

    第369章机器人三定律!

    也就昨天辛辛苦苦了一天,将初审稿子的工作完全完成了,苏释晨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昨天到底审了多少。在审稿的时候苏释晨也看到了不少华人的投稿,当然至于是美籍还是华夏籍这就不清楚了,因为他看得到的投稿资料仅仅有名字。

    苏释晨很公正,没有放水也没有为了彰显他自己的公正加大力度严格要求华人。什么例外都没有,很平常,从他这里过关的华人大概有二十人左右。

    晚上没休息好自然是挺累的,苏释晨抓紧时间在酒店休息了一个小时,其实真的挺想好好躺在床上睡一觉的,可惜没办法。陈宁非常按时的提醒了他与哈德的约定。

    两人在唐人街挑选了一家比较不错的中餐馆,吃了几顿西餐苏释晨还是觉得自己更加适合中餐。

    其实唐人街并不是只有一个地方有,就好像华夏的洋人街在山城、大理、佛山等等地方都有。而唐人街也一样,在米国各大城市都有,只不过洛杉矶洋人街是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哈德这位知名的大导演,其实样子却不是那么帅气,些许苍白的头发,额头上三道仿佛沟壑一般的皱纹最为明显,大脸,并且整张脸的皮肤很红,反而像一个“红人”而不是白人。

    此时苏释晨、陈宁、哈德三人是坐在一家名为宏图楼的饭店包间之中,一座子的菜。之前苏释晨看小说经常看到说唐人街的华夏菜是改良过后才给外国人吃的,味道区别非常的大。苏释晨吃着倒是觉得不错。

    “华夏菜很好吃,就是太辣。”让苏释晨比较吃惊的是哈德竟然拿会用筷子,“华夏神话博大精深。”

    “华夏神话?”一般来说外国人称赞华夏不都应该是说华夏文化怎么怎么样吗?怎么到哈德这里就变成了华夏神话了。在汉语之中文化与神话读音有一点相似,可是在英文单词之中这两个单词差距可是有点大,不应当会说错。苏释晨目光带着疑惑,看着哈德,示意哈德解释一下。

    “上次我去华夏取景,无意之中看到了一部电视剧,虽然没有英文字幕。可是光看画面,特别是开始的那几分钟,那些千奇百怪的魔兽就非常的有意思。为此我还专门卖了一本英文版的《混沌i不死鸟、龙、麒麟大战》。那也是苏你的作品。”哈德口中的魔兽应当就是妖兽。

    苏释晨思绪万千啊,《洪荒系列》的确是出国英文版,不过也没有大肆销售。chaosiphoenix、loong、unicorn大概也就是这样一串怪异的英文,洪荒在英文单词之中是没有。所以用混沌来表示。不死鸟也就是凤凰等等这些苏释晨都可以理解。可是这小说里面的这些人物呢?盘古——pangu,太一——taiyi,十二祖巫等等这些,一想想这些名词翻译成为英文,想想都觉得蛋疼。

    毕竟那是他编写的,所以对于别人的评价还是挺在意的,“哈德导演觉得如何?”

    “华夏的一些文化与西方差异非常大,完全不能理解。可是就可以理解的来说,华夏神话博大精深。”哈德再次夸奖。“非常令人赞叹,我当时还想将《混沌系列》带回米国,可是最后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没有成功,没有更多的人看到这部作品真是可惜。”

    如果说是米国土地上最早的主人——印第安人,他们倒是有支撑体系的神话故事,就好像拉姆齐所收集编写的《美国俄勒冈州印第安神话传说》一书,虽然印第安神话体系很无趣可那好歹也算是有。

    然而,米国本身是没有独立的神话体系的,因为神话传说是来源于历史,米国一共都没有多少年的历史。前世地球还有洛夫克拉夫特所创造的苏科鲁神话体系,这里可是什么都没有。因此哈德如此推崇华夏神话,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了解到《混沌系列》还有那部电视剧都是苏你编写的,苏你的大脑太值钱了。”哈德如此说道,“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陈宁的动作很小,苏释晨与哈德对话他完全没有插话的余地,只有在一旁听着,摒气凝神,就算是吃东西动作也不敢太大,害怕影响两人谈话。

    “哈德导演你的大脑也可很值钱,所导演的电影全部加起来票房可是超过了九十一亿,在导演票房累计榜上可是第二名。”

    前世地球斯皮尔伯格八十八亿多票房稳定第一,这个数字即使是拿到这个世界来也只是是前五名。简单的来说,就商业来看,哈德是超越了斯皮尔伯格的,可是其他方面来说就不见得了,斯皮尔伯格可是有两个奥斯卡最佳导演与两个金球奖的最佳导演,《et》还有《辛德勒的名单》这些电影可是受到学院派的肯定,这点拉了哈德很多条街。

    “我发现苏你非常擅长构建大背景,无论是《混沌世界》的诸神的背景又或者是《冰封王座》的魔幻背景都非常的庞大。”

    “构建世界也是一件快乐事情,并且我正在构思一个更加庞大的背景。”苏释晨这样回答也就是间接承认了。

    “更加庞大?”哈德很感兴趣,停下了筷子,“什么背景?是东方诸神还是西方魔幻。”

    “都不是,我准备构建一个与现实一样,但却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在这个年代我会虚构一个一个与现实不同的国家。”苏释晨讲述。

    “虚构在三十四年代阶段的历史?”哈德有一些明白了,做出了一个总结,“苏。你难道想要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一样的第二世界。”

    “嗯,如果世界之上多了一个叫做阿道夫。希特勒的人,我将会虚构的描写几个国家。然后描写出整个世界的一个世界大战。”苏释晨越说越兴奋,“我将会着重于描写战争对于人民的影响,还有战争文化,构建出一个残酷真实的世界。从音乐、科学、医学、文学、战斗、图画、戏剧等等各个领域进行构造,我为这部书籍取的名字就叫做《第二世界》。”

    哈德这位擅长拍大场面的导演都被苏释晨的这个计划给惊呆了,半响才对苏释晨的这个计划做出了评价:“苏,你真是一个疯狂的天才。”

    陈宁显然也是被苏释晨的那个计划惊住了。原本用筷子夹住准备送入口中的丸子,又掉到了碗中,就好像哈德所说。如果苏释晨真的将这个《第二世界》按照他所说的那样捣鼓出来了,不要说震惊世人了,那估计是直接飞升了。

    不过这真的有可能写出来吗?音乐、科学、戏剧、战斗等等这些领域,一个人穷其一生想要攀上领域的巅峰可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将这些全部融入一本书之中。这是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吗?

    “疯狂的天才,哈德导演的评价还真让人苦恼。”苏释晨笑了笑,“不知道哈德导演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天才再进一步往往会变成疯子,而疯子退一步还是疯子。”苏释晨道。

    “那疯子再进一步呢?”

    “疯子再进一步就会变成傻子,其实比起这句话我更加认同另外一句。”苏释晨收敛起嘴角的微笑,“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而我在中间。”

    “天才与疯子平等。在中间,很好的一个评价。”哈德点头。

    这是哈德的理解。不过苏释晨是不是说的这个意思也就不知道了。

    “是绝对是一个比《混沌系列》或者是《魔兽系列》还要庞大数倍的设定,苏你已经动笔了?不知道有没有那个荣幸让我成为第一个读者?”

    “还没有动笔,这个计划太庞大了,要写下这样一套书籍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也闲聊了一会了苏释晨将话题一转直言不讳的问道,“哈德导演如此的忙,抽出时间约我出来,肯定不是仅仅为了吃一顿饭聊聊天怎么简单吧。”

    “不知道,苏你有没有看过《天堂城市》?”

    “当然有看过,《天堂城市》不就是哈德导演你之前的作品吗。”虽然苏释晨并不太喜欢看电影,可是那些炒得非常火热的苏释晨还是会看一看的,而作为哈德的第二十三部导演作品,那可是一开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少喜欢震撼场面的粉丝更是早早的就已经期盼了。

    苏释晨看了感觉怪怪的,完全没有哈德以前的风格,在这部影片之中还是一样的运用了很多特技,特别是当漂浮在天空的那座巨大城市出来的那一瞬间,真的有把苏释晨震撼到。可故事情节完全让苏释晨云里雾里,有感觉到哈德应该是想通过这部影片传达一个什么讯息,可是很遗憾苏释晨他是没有看出来的。

    “《天堂城市》可以说是我费尽心思的一部影片,在里面灌输了很多东西,可是最后全球票房2。4亿美元。”2。4亿的全球票房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已经非常的足够了,可是对于哈德这个商业片大王来说却是远远不够,要知道他处女座可都是以4。1亿的全球票房的恐怖存在,不然他二十多部影片近一百亿的票房是怎么来的。

    总的来说《天堂城市》这部影片是哈德执导生涯之中最差的一部了,“原本《天堂城市》是一部冲击奥斯卡的电影。”

    原来是申奥电影,难怪风格那么的怪异,这下子苏释晨算是明白了,这完全是硬生生的转变自己的风格啊,哈德是擅长是大制作大片,就拿前世地球来说历年提名奥斯卡的科幻电影一共都只有七部,而其中获得最佳影片的一部都没有。

    这个世界苏释晨虽然没有了解,可是想想看也是差不多的,《天堂城市》的失败就恰巧的说明了问题,不过这件事和他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哈德把他叫来干什么?

    就在苏释晨疑惑的时候,哈德却忽然抛出来了这样一个问题,“机器人与人类共存在一个世界之中,苏,如果你来看,这样的世界可不可能存在?”

    一个奇怪的问题,拍电影又不是写小说,思考这种问题干什么。纵观哈德之前的作品,世界观也仅仅展现冰山一角,有时候思考得越多,反而写出来的东西破绽更大。

    “这样的世界可能当然存在,因为可以设定一个机器人三定律这种东西。”苏释晨回答。

    “机器人三定律?”

    ps:三章搞定,貌似现在是双倍,求下月票,大概就这样了。

    另外《最后一课》的坑填不上了啊啊啊啊啊,那个背景是二战,囧,写简介的时候没想到这回事儿。

    第370章有没有兴趣?

    “这样的世界只要设定一个机器人三定律就完全可以了。”苏释晨张口就来。

    没有错,苏释晨所说的也就是阿西莫夫的小说集《我,机器人》之中著名的三定律。《我,机器人》这本书来说实际上是九个故事(也有版本是八个),而这第三定律也就是这本书的引言中出现的《机器人学指南》。

    《我,机器人》其实整个是属于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最为知名的三个科幻小说系列之一。

    “机器人三定律是什么?”哈德此时觉得苏释晨所说的话比这一桌子的华夏菜有吸引力多了。

    苏释晨畅言:“如果假想在未来,人类可以真的设定出无论是行动力还是智力都等同于人一样的机器人,那么就可以给机器人定下三条不可违背的定律。”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袖手旁观。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是不得违反第一条定律。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当然这机器人三定律是建立在第零定律之上的——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到伤害。”这可以说就是阿西莫夫的整个定律,至于其他什么元定律或者是其余作者添加的全部都被苏释晨省略了,有时候太复杂了反而破绽越多。

    机器人三定律也被称之为西方小说机器人的黄金法则,就好像在前世地球金庸所创造的什么五岳剑派还有八大门派等一样。是非常难以超越的。

    这三条定律因为零定律的补充而变得更加的完整,也就是在机器人系列《机器人与帝国》之中,艾丽娅临死之前对丹尼尔所说的一番话。这第零定律实际上是机器人丹尼尔自己添加的。

    作为三定律的基础,第零定律的确显得有一些矛盾,因为人类整体利益这个玩意连人类自己都分辨不清楚,还能指望一个机器人分清楚?

    机器人第三定律以及这第零定律被黑的可不少,可是却无法否认其在科幻小说的之中的地位。

    哈德口中重复的念叨这苏释晨刚才所说的三定律,双眼之中的神采越发闪亮:“这样一来的确是解决了,苏。看来和你聊天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能和哈德导演吃饭,也是我的荣幸。”苏释晨道。

    “苏,有没有兴趣写一个非常棒的科幻电影剧本?”

    哈德忽然就爆出来了这样一句话。这话就相当于是邀剧本了,陈宁当场就喷了,“咳咳”然后发现自己非常不雅观,立刻道歉离开包房去洗手间清理。其实也难怪陈宁是这个反应。关键是哈德的话跳跃性太大了。忽然就向苏释晨邀剧本。

    苏释晨的反应虽然没有陈宁这样大,可也是非常好奇的。哈德虽说不受学院派的喜爱可是他商业电影之王的地位完全是无可争议的,压根不会出现缺剧本这种情况。一些科幻名著哈德也是有改编的,甚至于不少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编剧的人物与他也是有交情的。这样的情况下,哈德拍新电影是无论如何都是不会缺剧本的,怎么会向他邀剧本?

    虽说仅仅是邀剧本,不一定百分之百的会拍摄,可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哈德导演不是在开玩笑吧。”苏释晨语气之中带着试探。

    “我上次去华夏。除了看见了华夏灿烂的神话,还调查到了一件事情。苏你曾经写过一个电视剧剧本,还为这部电视剧写下了一部背景小说,也就是《混沌系列》,就是这样创造了收视神话,用小说与电视剧互相提高人气,这种宣传方式非常奇特……”

    苏释晨等着哈德后面的话,为电影电视剧写背景小说,写好了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宣传,可是哈德的电影也有这样宣传,因此这完全成为不了哈德向他邀片的理由。

    “《天堂城市》的失败让我认识到我导演风格根本就不适合拍摄这类风格的电影。可是我仍旧想要在我的导演生涯之中获得一座奥斯卡的奖杯,但是我的风格如此,所以我准备在震撼的背景上面下功夫。”哈德道。

    凭借庞大牛逼的背景以及剧情获得奥斯克最佳影片这条路绝对是行得通的,因为听哈德这样一说苏释晨瞬间就想起了由彼得。杰克逊指导的《魔戒:王者归来》获得第七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当然电影魔戒的长处绝非仅仅是背景宏大,可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

    “苏,我是认真的,有没有兴趣写这样一个剧本?”哈德这话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也就是问苏释晨所写的剧本有没有信心可以达到他的要求。

    这个要求还真高,相信可能没有任何一个编剧或者是作者敢说他写出来的科幻剧本拍出来可以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影片,不要说获奖了,就连肯定可以获得提名这种事情都没有任何一个编剧敢这样保证。

    同样苏释晨也不敢这样保证,“哈德导演,你应当自己也完成了一个剧本吧。”

    “是的,有一个。”也难得哈德将剧本带在身边。

    好莱坞的剧本模式是受到模仿的,将剧本流水线化,有可能一个剧本是几个人来写,有专门写打斗场面的,也有专门写感情的。可哈德所写的这种剧本格式很奇怪的,要不是他理解能力强,压根就不知道这些的是什么。

    写的很散乱,费了好半天的功夫才找到了主线清楚了大概故事。整个剧本看下来苏释晨脑中浮现出了前世地球一部挺不错的电影《机械公敌》,当然仅仅是有一些神似。在背景上有缺陷。

    有缺陷自然也有长处,整个节奏的掌握却非常的经典,就好像网文小说之中的爽点。光是从剧本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拍摄的话,那热血点观众的反应绝对会非常有感觉的,一部精彩的爆米花电影。不愧为可以被称为商业电影教科书般的人物,这个实力是无可置疑的。

    这样剧本拍出来,可能会破达到极高的票房甚至于可以破票房纪录,可……想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不是苏释晨打击哈德,真的是不可能。

    “苏,这剧本怎么样?这还是我第四次独立写剧本……苏。你不要那副表情,我自己编写的我知道,这样的剧本是达不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哈德干脆的承认自己不行。

    苏释晨貌似有一些懂了为什么之前哈德会向他提那个问题了,哈德自己所写的剧本没有达到他的要求自然不会启用。所以哈德就需要向外人求助。之前哈德去华夏因为《洪荒系列》对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加上《冰封王座》庞大的背景,因此才会出现邀剧本这一幕,机器人与人类的问题就是小考验。

    并且不难猜到哈德肯定不止向他一个人邀剧本,哈德可有资格这样做。

    “苏,怎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大文豪 http://www.xshubao22.com/5/567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