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翔 第 5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Χ家纯闯『稀?br />

    接下来的几天,榆林县《工资统发管理办法》、《目标考核管理办法》、《预算资金管理办法》、《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会计委派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在严宁的主导下一一下发,繁忙的工作,让财政局的熊局长苦不堪言。

    财政权的回收,看似财政局的管理权限比以往大了,实际却不然,在权限回收的那一刻,财政局彻底沦为了钱立运的牵线木偶,预算之外的资金,没有钱立运的同意,他熊局长一分钱也划不出去,财政局的职能重心从拔款转向了管理和向上申请,根本性质上发生了改变。

    换届之后不到一个月,钱立运就在严宁的协助下,彻底的掌控了县政府,各项工作也逐渐步入了正轨,紧张有序的开展了起来。新班子、新风向、新举措,带给榆林老百姓很多的话题,当然谈论最多的还是钱立运这个发工资、干实事的新县长。

    榆林这个换届试点县的成功,也让双江市委对换届选举工作的全面展开积累了经验。在榆林县委换届之后,双江地区所属各市县迅速启动了换届选举工作。一时之间,几家欢喜几家愁。找正路子,当选到好职位的,呼朋引伴,弹冠相庆;被组织调整,不理想的,一个个或闭门思过,或摩拳擦掌,以期新领导接任后再战征程。

    而随着中央十五大召开的日期越来越近,北江省委也开始了对各地区领导班子的考核调整,而省委对双江市的调整力度不可谓不大。

    首先,正如众多地下组织部长们猜测的一样,双江市委书记何延解职后退居二线,不过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担任了双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可见省委还是需要老同志发挥余热的。另外,市长林宪国也成功获得了市委书记提名,这对于林宪国来说,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婆了,也实属不易。

    其次,双江市市长的人选却超脱了众多人的猜想,呼声最高的市委副书记李宝良非但没有上位市长,还被转入了市政协,担任了市政协主席,这个结局可是跌掉了一大堆眼镜。至于代市长的人选,任谁也没有想到,却是中组织在河东省选派的大冶市常务副市长王双阳转任北江省双市代市长。这个王市长长什么样,人还没来,谁也不知道,不过据小道消息透露,已经有不少部门领导悄悄的赶往大冶市了,准备提前去抱这位王市长的大腿了。所谓投身需趁早,上位能争先,说的大体就是这些人了。

    第三,原本不被众位地下组织部长看好的双江市委组织正牌部长徐自强在这次换届中异军突起,接任了双江市委副书记,主管党群、政法、工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三把手,这个职位进可攻,退可守,却是最理想不过,也为下一次调整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徐书记在仕途上的发展,一个正厅级是跑不了了。

    另外,还一个跟严宁扯上关系的人也在双江市委换届中拔得了头筹。省委党校副校长王爱民被组织选派到双江担任政府副市长,主抓教育。为了响应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整合教育资源,推进高校教育并轨,双江市被省委选成了试点,在会议研究的时候省委组织部秦部长推荐了王爱民来主持这项工作。

    秦部长的推荐得到了马芳河的响应,用马芳河的话说,王爱民眼晴里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行动上尊重学生的好老师,从事过教育工作,还担任过领导工作,对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很深的研究,是个合适的人选。于是,王爱民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被推了上来。当然,他的工作重点是整合双江市的高校资源,着手组建兼并联合后的双江大学。市政府副市长,只不过是为了工作方便,给他挂着的一个名头而矣,当然,既使是名头那也是副市长,也不容小觑。

    “哈哈,严宁,听说你在榆林工作,我特意来看看你,不会不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吧……”经过组织谈话以后,王爱民十分清楚自己这个副市长是怎么失而复得的,秦部长,马书记似乎都能跟严宁扯上关系,也只有严宁能够上秦部长和马书记,那么不用说一定是严宁帮他做的工作,吹的风,否则马书民这个省委副书记哪里会知道他这么一个人。正因为如此,王爱民并没有急着到双江去上任,而是转道来了榆林,放低了恣态,先来拜访了严宁。

    “哎哟,王校长,王老师,欢迎啊,您怎么不事先打个电话,我好去接您……”严宁这段日子被工作缠的有些头昏,等到王爱民都推门进来了,才缓过神来,急忙跳起身来,把王爱民请了进去。

    “不用,不用,我要到双江去,想到你在这,就过来看看……”严宁热情和客气让王爱民的心里很舒服,授人恩惠而不挟恩,这个严宁有大家风范。

    “王校长,您这是要到双江办事吧,你开车了吗?没开车的话,回头啊我让司机跟着你,来来往往的,到哪去也方便……”严宁可不知道王爱民是特意来拜访他的,只当王爱民是来办事的,热情的要将自己的专车让给王爱民。

    “不用,不用,严宁,这次多谢谢你啊……”王爱民客气的摆了摆手,用真切而又郑重的语气向严宁道着谢。

    “哟,王校长,您谢我什么啊,该我谢谢您才对,在省委党校学习的时候,若不是您帮着我说公道话,我这个副县长没准就是别人的了……”严宁可不知道王爱民被任命为双江市的副市长了,只当王爱民因为自己要给他派车而感谢自己。而王爱民也当严宁不愿意提及出手帮忙的事,怕自己想的太多,有索要恩惠的意思,索性意思到了,便绝口不提,只是这心里对严宁的感激度和友好度却在直线上升。

    118、差距

    118、差距

    钱立运主持政府工作后,严宁立刻屈于幕后,把风光都让给了钱立运。这让很多认为严宁年青气盛,会和钱立运一争高下的好事者大失所望。作为副县长,严宁紧守着副手的规矩,在方向上,到位不越位,跟紧不掉队,紧跟不踩鞋;在工作上,处事低调、不事张扬、为人和善、善于协调、刚柔并济、把握分寸。

    可以说,严宁的行为举止不但让钱立运交口称赞,就连对手徐东升也不得不配服,时不时的口头上总会冒出一句:“这严宁怎么怎么样”,不知道的,准会以为徐东升和严宁的关系怎么怎么好呢,实际上徐东升在感慨,如此人才怎么就不能收到自己帐下呢?然而徐东升对严宁的称赞,却也引起了李志的不快,当着自己的面总是夸奖对手严宁,这不是在说自己不如严宁吗?强烈的忌妒心充斥着李志的内心,李志对严宁的恨意也越来越强烈。

    小人难养这句话绝对没错。李志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睚眦必报的小人。眼睁睁的看着钱立运将财权收了过去,将各部门帐外的小金库清理一空,李志就恨的牙根直痒。自己手中见不得人的花销可都是通过底下各部门的小金库处理的,这下好了,以后怕是要吃个饭都得向钱立运伸手了。

    对于一向严于待人,宽于律己的李志来说,这种艰难的后果,都是徐东升的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原本打算看钱立运财政断流热闹的李志很是耐心的等了两个月,可是他很失望,工资如时如数的放发了下来,悄悄的一打听,才知道榆林财政的形势大好,工资开到下年二月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更让李志生气的是,卷烟厂又传来了坏消息,经过严宁的协调,省卷烟总厂调整了榆林卷烟厂的生产指标,生产任务翻了一番。这意味着什么,李志最是清楚不过了。

    榆林的财政已经彻底的掌控在钱立运的手中,造成这些不利后果的原因,就是严宁从中搞的鬼。当然,这跟徐东升的纵容也有关系,若不是徐东升的决策失误,哪能让钱立运拣一个天大的便宜,因此,徐东升出要为此负责任。当然,让徐东升负责任,李志也就是在心里想一想罢了,他可不敢明着去质问徐东升。但是,对严宁恨意却是一浪高过一浪,一天多似一天。

    “严宁,你看看,这是组织部拟定的推荐干部名单,来征求意见来了。换届之前,郑援朝以生病为由拒不上任,逼着李庆隆动不了干部,所有的空位都积攒了下来,这推荐的人选中大部分都是徐东升敲定的,咱们也有推荐权的,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县长上任的三把火烧的很是热烈,工作步入了正轨,严宁却是隐于幕后,这种甘为人梯的作风,让钱立运对严宁更加倚重了。

    “呵呵,县长管钱,书记管人,这可是有职责分工的,你看看这些人?他李志家里宾客迎门,不就等着这么个机会吗?不过该争的咱们还得争,大头给他了,咱们也得喝口汤,他徐书记也说不出什么来……”严宁扫了一下推荐的名单,很多人都是走的李志的门路,当然了,敲门的砖无外乎是四四方方的百元大钞了,这事在榆林都成了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事了,严宁若是不知道才叫怪了。

    “他徐书记安排谁不要紧,只要听招呼,干工作,咱不管他这官是怎么来的。若是不干正事?哼哼,不管他是谁,是谁的人,一样给我滚蛋。这经贸委、财政局都得有咱们的人,一把手不可能,副手也行;还有审计局和榆林农场的一把手必须抓在手里。另外,我想招商工作将是咱们下步的重点,招商办的格局小了,承载力不够,是不是建议一下,打个申请,把招商办升格一下变成招商局,老郭要退了,咱们找个称手的人。”既然是书记管人,那么钱立运也好,严宁也好,吃像都不能太难看,所以严宁采取了抓大放小,抓住重点的策略,基本上和钱立运的想法是一致的。

    “你有没有什么人选,咱俩合计合计,合不合适先不说,先把位子占下……”听到严宁的想法基本上和自己一致,钱立运便让严宁先推荐,也是在给严宁一个争脸的机会。

    “这人选吗,不一定最好,但一定要最合适,经贸委的问题不大,我抓在手里,任谁当一把手都得听指挥,副主任吗?我准备让机械厂的张日升上,主要是给他个待遇,让他安心把机械厂搞好;财政局倒是一个难题,虽然财政局的权艰大不如从前了,但也得小心应对,老熊就是一个油瓶子,滑不留手,用他来掌控财政局,变数太多,我这心里不拖底,你看曲遥琴怎么样,调回来当个副局长,抓住预算就行……”虽然说钱立运放手让严宁推荐,但严宁也不好太过份,谁知道钱立运心里有没有什么打算,而财政局和经贸委就无所谓了,都是严宁分管,推荐人选却是最有发言权。特别是曲遥琴,有的时候严宁一整一两个星期见不到一面,性福生活都保障不了,严县长哪有精力去干工作,若是能调回来,却是方便了不少。

    “嗯,大体上还可以,审计局,我想把老金调过去,榆林农场吗,却是没有合适的人选……”钱立运所说的老金是东海镇的纪检书记金国中,从这个推荐上也能看出来,钱立运手头上基本上没什么可用的人,想要推荐一下都抓不到合适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老金一直都是副书记,直接上到审计局这么一个行政局难度太大,常委会上很可能过不去,本来我属意的人选是吴小彬,可是好不容易才把小彬插进红旗乡,现在就调走的话,对他可是太不负责了,你看这样行不行,让老金到农场担任党委书记,先过渡一下,以后有好位置再安排,审计局让曲家林上,先顶一段日子吧,不行再想别的办法,咱们也得抓紧培养一些人手了……”曲家林是最早投向严宁的,本来严宁还想把他再留一段日子,可是眼下的情况却是有些为难,县长、副县长合在一起,居然打不出几张牌来,这根基实在是浅溥了一些。

    “嗯,东海镇是不能再抽人了,再抽的话,至亚的工作就没法干了。李庆隆走之前,不知道和徐东**成了什么协议,把王江推了上去,咱们要是再不抓紧培养人手,值不定哪一天连东海镇这个根基都失去了……”严宁的话,钱立运是深有同感,两个人都是时间太短,上位太快,这根基打的不牢也是难免。

    “是啊,他徐东升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欺咱们没人啊,呵呵,我手中倒是有几个好苗子,不过都太年轻,资历也浅,暂时当不得大用,我看咱们也得学学李志,敞开大门,只要品行不差,能力说得过去,能接纳一些就接纳一些吧……”人手问题一直困扰着严宁,官场上大体上都有拿钱办事的传统,很多人都认为领导不收礼,那就是拒绝接纳下属,只有收了礼的领导才是好领导,才是办实事的领导,行贿者这心里才会有了底,也都把搭上谁的线而视为自己是谁的人,这个病态逻辑思想也造成了官场畸型的发展,严宁对此是苦笑不得。

    很快,书记办公会上就新一轮的人事安排展开了讨论。徐东升新任,大家都很给面子,基本上抓个三两个职务就立刻放手,特别是李忠庭对其他的部门不闻不问,只管他纪委那一摊,这种配合的态度,让徐东升的心怀甚慰。吃下如此一大块蛋糕,也让徐东升体验到了书记至高无上的权威。

    书记办公会定了调子,常委会上就变得波澜不惊了,提拔调整人员的大名单一拿出来,与会的常委按人头表态就是了,严宁扫了一眼名单,自己和钱立运提议的人员都在名单上,也都按照自己的意图落实到位了。可见,徐东升为了能把握大局吃像还不是太难看,多少也做了一些让步。

    “书记、县长,榆林要想快发展、大发展,现有的工业体系支撑不起来,所以只有不断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才能推动榆林快速发展。这样,招商办的作用就突显了出来,目前,招商办从人员配备,工作职能等方面都适应不了接下来的工作,因此,我提议能否向上级申请,将招商办升格为局……啊,临时的一些想法,事先没有跟在座的领导沟通,有当之处还请各位原谅……”书记、县长都达成了共识,讨论不讨论也就基本上没什么意义了,任谁能量再大也无法顶住两位一把手的合力挤压?因此,人事讨论很快就结束了。插在这个空档,严宁把招商办的问题提了出来,这项工作宜早不宜晚,早点定下来,也有利于下步工作开展。

    “咝……”严宁的话让包括徐东升在内的所有常委脸色蓦然的一惊,再看向严宁时的眼神变的有些迷罔起来,自己不过是在现有的格局上分点蛋糕罢了,严宁倒好,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在考虑决定一个县级科级机构的废立,难道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吗?

    119、招商局长

    119、招商局长

    “哒哒哒……”有人在外面敲办公室的门,严宁头也不抬,继续忙着自己的工作,口中似是不经意的轻轻说了一声请进。随着严宁副县长的位子越坐越牢,这养气的功夫却是深厚了不少。汇报也好,布置工作也好,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的,声音总是凝成一条线,听在人耳朵里,似是很亲切,又似很庄重,无形之中带了几分的官威。

    “呀,严县长,您忙着呢,我来汇报下工作!”推开门的是原任人大办公室的主任李远华,手中抓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小心翼翼走了进来,看到严宁抬头,立刻满脸的赔笑。李远华即将上任招商局局长,此时到严宁这里来无非是要表忠心的,这一点严宁的心里十分清楚。

    自从上次常委会之后,严宁和钱立运都意识到了手下人手的不足,长此以往势将影响到某些工作的布局。因此,在会议之后,严宁大张旗鼓的开始了招兵买马。只是实权口都被李志大开方便之门圈走了,严宁只得把目光放到了人大办、政协办、党史办、机关工委、科协这样的二线部门。

    别说,以往榆林一有大的调整,总有一些没人、没钱、没关系的人才被发配到这些二线部门,李远华就是其中的一个。另外,严宁和李远华的相识还有一段比较有趣的小插曲。有一个星期天,严宁准备到曲遥琴家过周未,走到路上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一个书摊。严宁以前可是公认的书呆子,若是碰上书摊不看看,那绝不符和严宁的性格。

    “……别买了,家里的书够多了的,一个月就那几个死钱,差不多都让你买书了,这饭还吃不吃了……”可巧,严宁站在书摊边看书的时候,有一对夫妻的对话吸引了严宁的目光,丈夫要买书,妻子一脸的不高兴。

    “这本书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跟以前买的书不一样,现在县里大力推行招商引资,所有的工作都得围绕着企业经济来运转,多看看这些书,没准哪天能用到……”见妻子反对,男人的耐着性子做着解释,手上却把书抓的更紧了。

    “县里什么有什么政策跟你有关系吗?就你一个当兵出身的大老粗,有份工作就不错了,快点把书放回去吧,还是省点钱给孩子添套衣服吧……”榆林的工资水平不高,很多公务员都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显然这位妻子也是精于持家的。

    “别的,我就买这一本,下个月保证不买了……”男人有些舍不得手上的书,小声的哀求着妻子。

    “不行买,你总花钱买这些没有用的书,看的再多有什么用,你看看人家文质彬彬的,才像个有学问的人,没准还是大学生呢,人家都守着书摊看呢,也没像你大手大脚的……”妻子看到严宁在一旁看书,立刻把他当作教训丈夫的例子,严宁觉得好笑,看了一眼这对夫妻,含蓄的笑了笑,也没当回事。

    “呃,严县长,您看书呢,对不起……你瞎说什么瞎说……”男人顺着妻子的手看向严宁,这一看不要紧,却是吓了一跳,榆林最年轻的副县长,居然成了妻子口中举例子的对象,这实在有些对领导不尊重,急忙拉了一下妻子,一边向严宁道着歉,一边小声的训斥着妻子。

    “嗯,你认识我……”能叫出自己的职务,想来也是体制内的,弄不好还是自己分管部门的干部,只是严宁一天事太多,接触的人也多,除了一些重要的领导外,一般干部只能看着脸熟,却是叫不出名字来。

    “是,是,严县长,我是人大办的李远华,上回换届的时候,还专门给您送过材料,我爱人不会说话,您别介意……”李远华自我介绍了一番,又为妻子的失礼再次向严宁道歉。

    “哦,没事没事,开个玩笑吗……”听李远华这么一说,严宁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印像,对李远华的道歉也没太意,简单的聊了几句后,也就离开了书摊。

    赶到曲遥琴家以后,两个人**,一点就着,李远华这个名字早就被严宁忘在了脑后。不过严宁忘了,李远华却觉得自己跟严县长有了交流,若是能再深入一些,没准就能纳入严县长的眼线。看看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有权有势有钱,风风光光的,只有自己没人没钱没关系,碌碌无为的半辈子,年纪轻轻就被发配到了人大办养老,想想就憋屈。

    说起来这李远华也算得上是一个乖巧精明的人,可惜时运不济,这些年也花费了功夫去钻营,却始终找不到好的门路,这一次天可怜见,让李远华在意外中碰上了严宁,自然就对严宁上了心,回家的路上就琢磨着怎么才能搭上严宁的线。

    别说,左思右想之后,还真让这李远华想出了个门路来。严县长早先在东海镇工作,自己的战友王刚以前不也是在东海镇吗,听说王刚还是通过严县长关系调到市局,不过一年就当上了大队长,想来也是严县长帮他使得力,自己和王刚可是老战友,关系自然是没得说,能不能通过王刚做个中间人,投到严县长门下呢?

    行不行试试再说,打定主意的李远华立刻拔通了战友王刚的电话。对于李远华的意思,王刚自然是清楚的,虽然王刚可不敢替严宁做什么决定,但想到李远华怎么说也干过一届副镇长,工作经验自然是没的说,只是这几年时运不济走了下坡路而矣,多少也算是个人才吧,再加上耐不过战友的情面,王刚勉强答应了下来。

    随后几天,王刚终于抽了一个空子,领着李远华跟严宁见了一次面。王刚虽然没说什么,但严宁也知道李远华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想借着自己的势,谋个一官半职罢了。不过,作为领导,严宁可不会像李志一样只要收了钱,就拍着胸脯许诺,客气的跟李远华交流了一会,严宁便端茶送客了。

    有了这次李远华的例子,严宁便把目光投向了人大办、政协办这些冷部门,也刻意的接纳一些合适的人选充实到自己的后备力量中。当然,严宁可不是书记,也没有一言九鼎的份量,不是说随便安排谁就能安排的,还得挑时机,挑位置,不过总算是打破了手下小猫两三只的尴尬局面。

    十二月中旬,双江市委批准了榆林县设立招商局的申请,初步意向招商局为县政府领导下的正科级行政单位,核定行政编制十二人,含领导指数四人,事业编制十人,工勤人员四人,人手由榆林县委、县政府自行补充进。几天后,榆林县招商局正式挂牌,办公地点暂时设在县政府办公楼一楼,第一任局长,党组书记就是严宁推荐的李远华。

    李远华能从人大这个冷衙门调到招商局担任局长,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甚至很多人压根没听过李远华这个名字。早在严宁提议成立招商局之初,就有很多消息灵通人士就把目光盯在了这个升迁的机会,甚至有几个副职干部抱着成捆的现金跑到李志的家中,阿谀奉承,一脸的奴才像,目的就是要把这个招商局长的位子收入名下。可谁想,这局长的位子最终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抢去了。

    一些在李志身上下了重注的干部哪能服气李远华抢了自己的位子。多方打听,才知道这李远华是人大办的主任,几年前在花河镇当过一届的副镇长。要知道,在条件坚苦的乡镇做副手工作不比县里,只要稍稍有些后台,一碰上调整,领导多少也会给予考虑,最次也会安置一个差不多的局委办当副手,可李远华三年前被调整后,便蹲在了人大办主任这个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三年,很明显是没有什么路子的。

    在县一级工作的干部,从副科到正科看似只差了半级,其实却是一个老大的坎儿。如果某个干部工作能干,善于逢迎,那么只要资历差不多,一把手赏识,群众基础好,一遇到空缺,很轻松就能提为副科级干部。但想从副科级提拔为正科级,成为各局委办的一把手,那么,没有坚强的后盾可说是一点没有可能的,至少县委书记这一关你得过去。

    可是问题就来了,李远华不过是人大办的主任,严格来说只能算是中层干部,虽然说人大的级别比较高,但比起县委办、政府办这些距离领导近的实权部门,却是差了老大一截呢,这回怎么就让他抢了先。于是,不服气的人继续深挖,终于有消息灵通的人挖到了根源,李远华的上位却是严宁严县长推荐的。直到这时,人们才反应过来,严县长的力度似乎比李志李书记来的要更猛烈一些。

    从李远华上位让榆林的干部产生了一个共识,严县长是一心干实事的人,不屑于争权夺利,但不争是不争的,不代表严县长没有人事话语权。如果严县长真要争夺某一个岗位,就是徐书记也得充分考虑。基于这个共识,一些干部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严宁。于是,李志家的生意顿时冷清了下来,这却是严宁始料不及的。

    120、一面旗帜

    120、一面旗帜

    其实严宁推荐李远华担任招商局长,并没有县里干部想的那么简单。一个大局的一把手,只各个领导推荐的候选人就有五六位。可是这一次严宁一改以往的谦和面孔,咬定了招商局是自己提议成立的,又是自己分管的部门,事关榆林经济发展的大局,谁的面子都不卖,就直接点了李远华的名,态度很是强硬。

    这次和严宁打对台戏的主要是副书记李志。也难怪李志要争,收了人家的钱,若不办成事可是犯官场大忌的,而且李志在上一次常委会分蛋糕时,甜头主要都让徐东升抓去了,他自己倒没落下多少好位置。特别是一把手位置,更是少的可怜,这可是有些打击李书记的威信了。因此,好不容易又有了一个好位置,李志若不打破的头,撕破脸的抢一下,那也就不是他李书记了。

    不过李志的想法明显没有得到徐东升的支持。上一回常委会,钱立运和严宁很是配合的让徐东升独享了一回美餐,这让徐东升在人事布局上吃够了甜头。此时,徐东升见严宁的态度坚决,深悉用人之道的他知道,若是次次都是自己吃独食,那吃像也实在太难看了,弄不好会激起严宁的强烈反感,以严宁不吃亏的个性,下一次再想占据主动可就难了,是时候该给严宁些甜头了,基于这种想法,徐东升一改以往对李志的支持,点头同意了严宁的意见。书记、县长都同意了,李志再想支应一下也是回天乏力了,就这样李远华成为了榆林招商局的第一任局长。

    “严县长,您忙着呐,我来汇报一下工作……”当组织部找李远华谈话的时候,李远华的脑子是一片空白,跟傻了似的眼晴直发直,实在想不透这天上怎么掉下这么一大块馅饼砸在了自己的头上。不过,在郑援朝部长小心的试探下,李远华的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不用说,能决定一把手位子的,最次也得是个常委,自己认识的,且有过接触的常委,除了严县长再没别人了,也只有强势的严县长才能左右书记、县长的思路吧。

    李远华上次通过王刚求见了严宁,之后虽然有心攀上严宁的门路,却又不好太过冒失的登门,时间上这一推就过了一个多月。李远华这心也慢慢的冷了下来,本以为自己没了戏,入不了严县长的法眼,这条线差不多就断了的时候,却发现严县长不但记着自己,还不声不响的帮自己谋了一个好职位,就冲这一点,要说李远华不感激涕零,那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嗯,远华来了,坐,组织部谈过话了吗?”严宁拿眼晴扫了一眼李远华,又把目光收回了桌子上的文件,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县长,刚刚谈完,我就过来了,想听听您的指示……”严宁说的客气,可李远华却不敢太过随意,小步的上前走了两步,有如犯错误等待老师批评的小学生一般站在严宁的办公桌前,身子前倾,恭敬的向严宁汇报着。

    “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都应该先进行推荐,然后组织谈话,最后拟定人选,但招商局是新扩充的一个部门,情况比较特殊,这程序上就有些错乱。不过,只要不影响大局,乱也就乱吧。一些疯言疯语你可能也听到了,你这个职位得来不易,你要好好珍惜,尽快干出点成绩来,要想坐稳这个位子,没有成绩是不行的,我这里也不养闲人……”看到李远华站的规矩,严宁觉得拿捏一下也就行了,拿捏的太狠了,反倒把人推远了,适可而止,主要还得看今后的工作开展吧。

    “是,县长,您为我争取这个职位,我心里十分的感激,我李华远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现在就想着踏下心来,把工作干好,不给县长您丢脸……”好不容易找到了组织,再不表一下忠心,说李远华是傻子也不为过,当然,李远华不是傻子,在称呼上直接省略了严宁的姓,这忠心表的咣咣的,就差直说生是你严宁的人,死是你严宁的鬼了。

    “好了,好了,远华,不用你表忠心了,把工作做好比什么都强,现在招商局新建,如何开展工作,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这话要再任由李远华说下去,严宁都觉得有些肉麻了。要不人怎么说,在官场上,下属面对上级都有一种奴才像,好像不表一下忠心,领导都不放心似的。

    “县长,我琢磨了一条路子,只是不知道合不合实际,也想听听您的指示。现在招商局草创,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开门红,因此,我想带一部分人先走出去,不一定就能招来客商,但一定要让大家看到外地解放思想,招商引资的举措……”其实李远华还有话没说完,走出去让下属见世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李远华一个战友在辽阳开办了一个大型的木器厂,榆林林木资源丰富,战友早就有心往榆林扩展,只是在国内经商,若是不能和地方领导处好关系,你这企业不关门那才怪了,战友几经周折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导做靠山,最终也就没敢冒然的投资,这开办分厂一事最终不了了之。

    但是现在不同了,李远华当上了招商局长,本身就是正科级实职一把手,走到哪人家不给个面子。另外,李远华再不济身后还有严县长支持,用榆林的话说那也是有组织的人了,这种情况跟从前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战友若是知道自己有如此实力,若不把榆林当做首选才怪了。

    “嗯,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你脑子里还在想事,还想干事,无论做什么事,解放思想都是前提,一个思想僵化了的集体,干不出什么大事来,在解放思想上,在创新举措上,北江远远落后于南方省份。你要好好吸取经验,干实事,干成事,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也不要怕花钱,别的方面我给不了你什么有力的支持,但是在经费上,只要你有成绩,花多少都不是问题,这些事,你自己谋划就好,正如你说的,要开门红……”通过上次的交谈,严宁能感受到李远华是个有思想的人,这或许和他曾在南方参军,见识了南方在改革开放中激流勇进、锐意创新的改革潮流,思想上受到了冲击,这种见识和意识却是那些科班出身,思想僵化的干部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严宁将李远华放到招商引资第一线的主要目的。

    李远华告辞了,至于他的工作能开展到什么程度,严宁不从得知,但是有一点严宁知道,通过李远华,自己在榆林已经竖起了一面旗帜,李远华就是一个例子,有了这个例子,必将吸引着更多的人才投到自己和钱立运的旗下,手下无人的可悲局面必将会打破。

    ……

    送走了李远华,严宁开始接着阅读堆满桌子的文件,该画圈地画圈,该批转的批转,该拖一拖的就先放在一边。没一会,桌子上那摞文件就被处理妥当,抬头看看外面的天,却已经黑透了。看看表,早就过了下班的时间,透过办公室的窗户,走廊对面秘书室的灯还亮着,不用说,王一飞一定还在陪着自己。

    “一飞啊,又耽误你下班了,走了,先送你回去……”穿上衣服,严宁走出办公室,冲着正埋头做记录的王一飞喊了一声。

    “啊,严县长,忙完了,下班?”王一飞写的很专注,根本没注重到严宁出来,听到严宁招呼才反应过来,匆忙的收拢起桌子上的物品来。

    “好了,一飞,天不早了,明天再收拾吧……这段日子汪师父身体怎么样……”严宁把王一飞调到了县里,老汪头俩口子也跟了过来,严宁想到老汪头的虎威药酒效力不凡,就把他介绍给了县白酒厂。结果,老汪头临到老了居然扬眉吐气了一把,当上了白酒厂的技术副总监。

    “他啊,现在可了不得了,天天车接车送,中午、晚上都得喝两口,神仙着呢,您就别挂念他了……”严宁时不时的就会让自己给继父带回点烟酒什么的,王一飞当然知道严宁和继父老汪头的关系很是不简单,对于严宁的关心,却是充满了感激。

    ……

    “严宁回来了,快来看看,谁来了……”带着有些疲倦的身子回到家,刚一进门,老妈在客厅里就冲着严宁喊了起来,不知道跟谁正唠的热乎。

    “看看还认识不?”严宁换了拖鞋走进屋,老妈就拉着严宁上前认人。只见客厅的沙发前站着一对男女,年纪都不过三十五六岁。那女人一见严宁就一脸的热切,看着十分的眼熟。男的则显然有些拘束,一只手不觉地用力抓着手中的背包带子,手指的关节处因为用力而拧压的有些发白,看向严宁的眼神带着一些畏惧的慌张。

    “嗯?妈,这是不是小原姐……”这男的严宁保证不认识,一点印像都没有,这女的吗,怎么看怎么像老妈以前带的徒弟小原姐,那时候她还没结婚,两条及腰的大辫子油墨锃亮,没事就带着严宁可哪的疯玩。此时,虽然眼角爬上了细纹,头发灰暗无光,衣着也没有年轻时穿的光鲜,但是脸庞却依惜有着从前的影子。

    121、电站项目

    121、电站项目

    自打严宁推荐李远华当上招商局长以后,旗帜的作用显然是明显的,严县长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很多基层干部似乎看到了暑光,挖门子走关系打听严宁住在哪里,然后不声不响的摸到严宁的家门来,或是经人引荐,或者直接自荐,一门心思的要投在严县长的门下,弄得老妈烦不胜烦,这却是严宁始料未及的。

    今天一回家,老妈就说来了客人。原本严宁以为又是一些干部上门拜访拉关系来了,忙碌了一天,身体疲劳,兴致却不是很高,却没想到是老妈的从前的徒弟小原姐,说起来,严宁自打上高中开始,怕有七八年没见过小原姐了。此时一见,却是多了几分亲切。

    “哈哈,怎么样,小原,我就说你没太大的变化吧,严宁一眼就把你认出来了……”小原姐以前老妈的徒弟,也是百货大楼售货员中的一朵花,只是十几年没见,这岁月的痕迹却是早早的爬到了她的脸上,看她一身俭朴的衣着,显然日子过得不是很好。

    “姨,严宁打小就聪明……”能被严宁叫出名子,小原姐很是高兴,心里的底气不由的足了一些。

    “严宁,这是我爱人李国良,在水利局工作……”小原姐轻轻地一拉丈夫的衣角,示意丈夫跟严宁打招呼,动作虽小,却十分清析的落入了严宁的眼晴。

    “严县长好……”李国良明显性情有些木讷,不太擅于言辞,跟严宁问了一声好后,便僵着身子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这个木讷的个性却是气的小原姐一阵阵的咬牙。

    “啊,好,好,这我得叫姐夫吧,快别客气……”小原姐带着爱人上门,想来也是打算走走自己的门路,不过看小原姐爱人木讷少语的样子,实在不太适合在官场中厮混。不过,看在小原姐的面子,严宁还是客气的跟李国良招呼起来,再不济也不能失了礼不是。

    “严宁,那个,你姐夫在工作上有点想法,一直找不到人指点,我听说你当了大领导,就带他来……”严宁的客气让小原姐的心稍稍的放下了许多,不过在说明来意的时候,脸色有些不自然,话没说完就停了下来观察着严宁的脸色,生怕严宁认为自己是来攀高枝的。

    “哦,姐夫,你在水利局负责哪一摊……”小原姐的意思,严宁听明白了,直接问向了李国良。工作的事情还是问本人比较妥当,也算是对他进行一下了解。

    “我是省水专毕业的,现在是水利局的项目工程师,主要负责水利工程设计……”李国良人木讷,但此时也知道到了关键时刻,稍稍镇定了一下,带着几分谨慎小心的回答着。

    “呵呵,姐夫,你别紧张,咱们不是外人,我从小就跟着小原姐一起玩,你有什么想法随意说说就好……”估计李国良很少有机会跟领导进行交流,明显有着畏上的小职员情结,笨嘴拙舌的放不开,所以,严宁放下恣态,尽量的开导着他。

    “其实,其实我来找你……我们单位前几天传达了县里关于招商引资的文件,我没有什么关系,拉不来什么客商,不过,我在水利上有点想法,想请你帮着看看……”尽管严宁一再的开导,李国良还是很紧张,说起话来东一下,西一下的,有些不着边际,最后从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材料,小心的递到了严宁的手上。

    “哦,水电站?”厚厚的一叠材料,封面上印着关于在扶余乡莲花泡子?(精彩小说推荐:

    ) ( 官翔 http://www.xshubao22.com/5/574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