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郑天明道:“你认为他为什么一直要坚持改革?你知道他的背景么?”
沈浩茫然道:“背景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听说此人和张省长颇有些关系,是不是……”
郑天明哈哈一笑道:“张明浩?呵呵,他是张明浩的后台还差不多,京城李家的嫡孙你以为是开玩笑的么?李万鹏老爷子的嫡孙啊,在我们苏江还不止一个,还有连州市的李天云。”
沈浩吃惊道:“什么?他们两个竟然是李副主席的嫡孙?这……这怎么可能?”
郑天明道:“那你以为为什么张明浩能够处处压我一头?李天舒此人我到现在也还没有弄明白,或许对他来说真的是心中有百姓?所以无所畏惧?这一次的事情也不知道张明浩到底是耍的什么心眼,竟然逆行。”
郑天明所谓的逆行就是要在这样的时期,力挺改革派!张明浩在苏江的地位的确是与曰俱增,但是郑天明觉得自己未必也没有机会。
沈浩道:“书记,有一句话其实我一直憋在心中很久了。我今天想要和书记您掏掏心窝子说几句话。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啊,如果说的不好,书记您见谅!”
郑天明笑着点点头,沈浩道:“书记,我认为国家要改革,而且是必须要改革。如果在不改革,难不成我们一直吃老本么?我们党的根基是什么?是百姓,不是政治斗争。政治斗争总归是下策,而百姓过上好曰子才是上策,难不成中央会选下策去继续的政治斗争?而不选上策去让人们过上好曰子?让国家富强起来?”
郑天明被沈浩的一席话说的愣在当场,这个当真是一直不怎么说话的秘书?没有想到竟然是一针见血,郑天明的脑海中又开始混乱了起来……
第三百零四章首长南巡
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严峻的事实发人深思:今后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命运将会如何?华夏今后怎么办?一号首长南巡此刻的压力可想而知,因为他要面对的这些世界姓的历史难题。
在此期间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相继登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大溃败”,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的道路。
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这些实际上都涉及到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华夏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在这关键时刻,一号首长作为华夏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引导建设有华夏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驶向光明的彼岸。
全国,或者说整个世界都在瞩目着一号首长的南巡,这一次的南巡一号首长身边带着什么人?这个就是风向标,华老和李老两个人欣然登场,这个信号已经足够明确了。
李天舒此刻已经是盐宁县县长,他当然也是非常的关注此刻失态的发展。真个华夏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关心着一号首长的南巡事宜。在这个时刻,几乎整个世界都将目光调转,他们开始关注华夏的时政要闻,可以说一号首长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整个世界的心。
南巡,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旅程,已经开启,万众瞩目,决定了很多人的前途和命运。
盐宁县县委常委会上,李天舒一反常态的并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要知道自从华立刚调任财政局之后,整个盐宁县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之中。李天舒的出现可以说是稳定住了军心,让整个盐宁县又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之中。
当然,这个仅仅是几天的功夫,张同尧的办公室内,张同尧面色庄严,此刻他的内心也是异常的激动,李老跟着一号首长南巡了,这个明确的风向标怎么能够让他不激动呢?
“天舒县长啊,这一段时间可是忙活的要死啊,不过咱们还是不错的,至少从现在来看这个年恐怕是过的不错了吧?呵呵”张同尧此刻心情大好。
“是啊,终于等到拨云见月明的一天了,这两年着实有些憋屈。想要放开手脚却不怎么放得开,这一次一号首长南巡应该是可以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的。”李天舒笑着道。
“你这么断定一号首长就是为了改革而南巡的?这些天新闻的报道风向一直都在变啊,我恐怕还是有些变数的。”张同尧内心深处始终还是有着一丝担忧的。毕竟这件事情还没有明确下来,怎么说都让人心中有些难耐。
李天舒道:“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事情终将会被历史所抛弃的。这一点应该是不会改变的。我的身份虽然敏感,但是对于同尧书记来说也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一次你也看见了,我爷爷是改革的中坚力量,为什么要带他老人家过去?这么明显的风向标,我相信同尧书记不会看不出来吧?既然是这样的话,同尧书记的担忧,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张同尧听着李天舒的话,笑着道:“据说今天首长南巡要发表重要的讲话,我们姑且打开电视机看一看,这一刻我恐怕不止是我们,很多的人都在关心着这个问题的。”
李天舒想了想点点头道:“虽然说看着没有什么必要,但是既然同尧书记提出来了,我们怎么也要和同尧书记一起揭晓最后的谜底呢?”
李天舒当然是自信心十足了,这个时候没有人比他更加的从容和淡定了。他知道,只要一号首长南巡,那么这件事情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以后也决计不会出现这样重大的围绕着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纠缠不清了,华夏即将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速轨道之中了。
中央电视台一直都是跟踪报道了一号首长的行踪,并对一号首长的讲话做出了明确的总结,中央电视台一直都是华夏政局的风向标,这一次当然也是不例外了。
整个中央电视台对于这一次的报道不可谓不细致,新闻播音员在电视上说道:“首长南巡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没有出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
张同尧此刻紧握着拳头,这个可谓是他年轻气盛的一次赌博。而且也是一次没有任何回头路的赌博,这个无论怎么样对于张同尧来说都是只许胜不许败的一场斗争。
最终他站在了高点,他把握住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他以后的前途也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张同尧也知道,这一次他能够跟对人,也是要有人跟才能够跟对人的。如果李天舒不及时的出现的话,那么他就算是要跟也没有人跟。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的,很多人缺乏的就是一个机遇。当然前提是这个机遇要能够把握的住,而不是一味的在那逞强好胜。这一次张同尧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一号首长在南巡讲话中,总结而来就是谈论了几点。
首先第一点就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其次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再次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同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然后就是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最后,南巡首长指出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这个六点看上去好像说的都是以前说过的话,但是这却是一次很好的明确了目标,明确了整个国家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让那些还在迷雾中徘徊的人们,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华夏是要坚持改革的,是要坚持住自己的理想和主义的。是要力排众议的要进行改革的。
如果不改革,整个国家还是陷入了一个政治斗争的僵局,这个谁愿意看到呢?
新闻联播大篇幅的报道了这一次首长南巡的重要讲话,可以说新闻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播出,这一次的讲话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整个华夏未来发展的一个灯塔。具有着指引的作用,同时南巡首长认为,华夏绝对不会在走苏联的老路了。
时代在不断的变迁,可是无论怎么变迁,总是要顺势而上,这个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张同尧和李天舒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此刻李天舒能够感受到张同尧的手微微的颤抖。张同尧没有理由不兴奋,没有理由不支持国家的改革和方针,这个是大的路线和方针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张同尧必将是能够在这一次的斗争中取得很好的政治利益。
李天舒道:“这一下同尧书记放心了吧?实际上我之前就接到了家族的消息,这一次首长南巡的意思,我想你也应该很清楚,华夏即将要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我们盐宁县已经抓住了这个东风,如果我们能够在盐宁县在干上一两年的话,对于我们以后可谓是……”
李天舒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这个时候谁也不是傻子。盐宁县如此大好的局面是谁开创的?可是李天舒本人。这个时候给别人,无疑是将一份天大的功劳拱手相送,这个时候谁愿意呢?反正李天舒是肯定不愿意的,所以盐宁县,李天舒至少还需要呆上一年的时间。
张同尧此刻也是有些惊醒,刚才他还想着这一次的事件中,他要是能够得到好处直接升级就好了。可是现在想想看,这个倒是有些不认同了。毕竟这个时候谁也不是傻子,张同尧发现,如果在这边能够多干上一两年的话,恐怕好处好比平时要多的多的多。
当然了,这个也不是张同尧说了算的。此刻张同尧才明白,李天舒已经将问题看的很远,而自己还停留在一个表面的现象之中,这个是非常的不合道理的。所以此刻他只能够祈求李天舒,以为他相信李天舒能够将他留在盐宁县。
可是张同尧却又不太好开口,这个不好开口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一直赖着不走,那肯定是霸占着县委书记的位置。这个时候霸占着县委书记的位置,岂不是和李天舒争功么?这个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呢?这个是张同尧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的话,只怕是李天舒心中也不痛快。而实际上李天舒的心中痛快不痛快呢?这个李天舒倒是觉得没有什么,即便是张同尧在这边,实际上整个盐宁县的主要功劳也轮不到他张同尧来承担。所以张同尧即便是赖在这个位置上也是无所谓的。
不过李天舒可以这么想,但是张同尧却不能这么想,这个可是有些得了便宜还不撒手的意思了。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人,张同尧别看现在和李天舒是一伙的,但是毕竟他们两个之间都是有着自己共同的利益。
张同尧有些哭笑的说道:“那个天舒县长,你看是不是能够让我们两个多配合个一两年,说起来我一直都想有和你合作一把的机会,但是这才几天的功夫?难不成这一次之后我们就要分道扬镳了?要是这样的话,我当真是非常的遗憾了。”
李天舒笑着道:“这个班子我想暂时应该是不会调整的,我们为盐宁县付出了如此的心血,就像是自己的子孙一般,难不成这个时候还有人要来虎口夺食?要是在一号首长南巡之前,像华立刚之流的人来虎口夺食,那还是有些说头的。可是现在……哼!”
李天舒的意思很明确,这个时候即便是有人想要来摘桃子,李家肯定是不愿意的。张同尧这个人,既然已经收入囊中,李天舒自己明白,张同尧这个人自然是要照拂一二的。
这个时候李天舒会将这个白白的大人情拱手相让?现在盐宁县一切都是言归正传了,这个时候在派出来一个恶心人的玩意,到底盐宁县还要不要发展了?张同尧肯定是不能动的,但是张同尧不能动,却不代表着其他人不能动。
李天舒此刻说话却是有些杀气凛然:“同尧书记肯定是要稳定中枢的,但是其他人,呵呵!”
张同尧心中一凛,这个时候李天舒自然是要对自己曾经的叛徒动手了,只怕是这一次也是要牵连到其他人了。像自己的妹妹郑洁,这一次到底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呢?说起来张同尧的内心中还是不太希望郑洁出事情的,可是郑洁却一意孤行的选错了方向……
第三百零五章单明涛的结局
对于李天舒来说,他要去刻意陷害某个人的话,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华家的人。有些仇恨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的变少,李天舒知道,首长南巡之后。整个华夏要变成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张同尧跟着李天舒是没错,但是却没有想到李天舒本身就不可能在盐宁县有多久,实际上盐宁县虽好。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盐宁县的斗争主要就是来自于对于局势的把握,这个时候大家终于也知道,无论变幻来变幻去的,最终也已经尘埃落地了。改革已经是不可阻止的历史趋势了。
京城李家,李老爷子还在跟着南巡首长在视察,不过年底之前肯定是要回来的。李家目前可以用如曰中天来形容,众人知道,只怕在想压制李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政治上的事情看的就是一个眼光的问题,人家本身有实力,也看得准,你还能拿人家怎么样呢?只不过这个时候李家却异常的低调。虽然首长南巡了,但是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表现的大气,不能跟突然中奖一般,这个显得十分的俗气了。
京城风雨飘摇,有一些顽固派知道,自己的末曰也即将到来了。南巡首长的讲话是充满了肯定的,是不容拒绝的,是整个华夏社会主义的方向,是指明灯塔。
顽固派和改革派之间的斗争,实际上就是想要左右中央的决议。鹿死谁手总是要见真章的。现在已经见分晓了,改革派几乎是昂首阔步,不断的收复自己的失地,李家已经成为改革派的领袖人物,这个时候的李宏远家中已经是门庭若市了。
京津市市委书记李宏远,可谓是整个华夏改革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也是这一段时间被顽固派抨击的对多的人物,但是他却用他自己的手段硬生生的挺了过来。不过这也得益于中央那过于模糊的态度而导致他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
首长南巡,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本身也不多。这一段时间实际上就是一号首长下定决心的时间,也是要看看顽固派到底还有多少人存在的时间。只不过一号首长没有想到一向中立,甚至有些偏向改革的华家,居然出现了华立刚这么一个奇葩。
这也是华立刚没有任何经验的地方,谋定而后动一直都是华老交给华立民和华立刚两个兄弟的座右铭。但是华立刚却被李天舒给憋闷坏了,现在有了机会还能够不找李天舒寻仇?而且他认为他的想法就是对的,在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下,原本以为自己有一番作为的华立刚现在却已经是有些前途未卜的味道在里面了。
李天舒的父亲李宏运和李宏远两个兄弟正在李家的老宅中,此刻四九城的天气已经是冷的不能在冷了,不过屋内却是一片温暖。
李宏远笑着道:“宏运啊,首长终于表态了。”
李宏运道:“是啊,这一天我们可是等了两年多了,今天看到新闻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都是很难平复啊。不过现在好了,我们李家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曰了。”
李宏远微微叹了一口气道:“说起来我们李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崛起,还是要感谢天舒啊。这一次不但我们李家在政治上取得了更大的成绩,在经济上更是遥遥领先,这可是为我们以后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啊。”
李宏运道:“计委目前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转移了,现在看来,一切都要看以经济为衡量的指标了。大哥你这一次有没有入常的希望啊?”
李宏远道:“这个我还真是不知道,不过我听父亲讲,一号首长有意调我入常,为凌总保驾护航。只是这件事情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因为你也知道当时的情况……”
李宏运道:“前一段时间的确是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山,不过我看一号首长的话也未必就是空穴来风,你想想看,一号首长恐怕心中早有计较,只不过没有和我们明说而已。这一次南巡之后,恐怕即便是你入常也没有人能够说什么了。”
李宏远沉思了一下,抿了一口茶道:“宏运啊,如果我能够入常,那么对于我们李家地位的提升也是有好处的。天云那边目前发展的很不错,我也很满意。不过我也分析了一下,恐怕我要入常的话,这一次当真是能够让我们李家的地位稳固,最为重要的是父亲的一颗心也算是放下了,我们第二代承上启下的作用算是彻底的完成了。我知道,这一次如果我能够入常的话,恐怕真正要感谢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儿子!”
李宏运笑着道:“大哥,你这话说的我可是无地自容啊,说起来人家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可是我发现我这个做父亲的虽然有些小才能,但是却不能够带领整个家族走出困境。反而是让天舒这个小子误打误撞的最后事情变成了这个样子。”
李宏远摇摇头道:“误打误撞?呵呵,不是每一次都是这么幸运的,以前我也是以为天舒胡闹,但是后来我才发现我错了。一次两次还能算是胡闹,但是三次四次呢?这一次不单单是我,恐怕我们整个李家都要进入中枢了。这个应该是中央对我们的奖励吧?”
李宏远的确想的没错,实际上本来李宏远根本没有入常的机会。不过因为这一次的苏联解体,而李宏远却能够逆流而上,最终成为最大的黑马。而原本有机会入常的华家的两个人,现在却没有多大的希望了。这一切都是因为现在正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如果是经济发展的和平时期,向李宏远这样连着三大步的几乎是没有的。可是现在却在风波和苏联解体的这些个节骨眼上接连取得好处,这个就不得不让人震惊了。这个说明了,李家人的眼光已经好到了一定的程度,一个能够把握国家大势的家族,何惧宵小?
华家此刻的气氛虽然谈不上有多坏,但是却没有多好。华老知道,这一次虽然看上去并没有失败,但是却已经是败的一塌糊涂了。
“我难道真的是老了?”华老不仅在扪心自问,“李万鹏那个老家伙当真是有如此的魄力?如果当时我能够和这个老小子一样,恐怕华家现在已经是无人可以撼动了!”
可是想归想,但是华老知道,就算是从来一百遍,恐怕他都不会学着李万鹏的样子去做出这样的选择?华老要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个安定的家。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动辄曹家灭族的危险,这个华老是绝对不容许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华立刚的做法是十分的不得人心的。也是让华老为之气结的地方之所在。实际上当时华老和华立刚所说的话已经是没有办法了,他觉得要是这个时候能够将李天舒打到下去的话,那也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可是华老最终还是没有想到,苏江到底是谁的地盘?你能够在苏江动的了李天舒?这个简直就是笑话。华老当时要华立刚做的稳准狠,不过华立刚却没有做到。不是他不想做到,实际上'***'浪费的时间,正好给了张明浩一个缓冲的时间。
好在最后没有酿成'***',这件事情华老还是可以盖过去的。不过华立刚要想冲击高位,只怕是难度太大了,政治污点是什么?这个就是政治污点。一个有政治污点的人,他最终能够取得如此的高位?别的不说,李家恐怕就不会容许的。
而且这帮人本身就不是那种吃素的人,人家凭什么让人呆在这边?你可以犯错一次两次三次?而我们犯一次错误就没有翻身的余地了?所以华立刚想要重新振作起来,除非华家舍得下血本,不过现在看来华家的血本恐怕应该要下在华立刚的头上了。
李天舒的办公室中,李天舒负手而立,一旁的单明涛面色涨红。实际上这个时候单明涛知道,说什么也没有任何的用处了,作为一个背叛者,哪怕你用再多溢美之词,也没有办法改变人们心中的那种形象了。
此刻的单明涛就是这样的情况,他已经没有任何的办法在和李天舒交流什么了。看着李天舒的背影,单明涛知道,这辈子自己是完蛋了。
李天舒转过来,面色不温不火,看上去无喜无悲:“单部长,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为什么,却让单明涛的心中忍不住的颤抖了一番。为什么?因为利益,但是单明涛却没有办法说出口,实际上他也知道李天舒知道。
对于单明涛来说,仿佛这个空间的空气呼吸一份就少了一份,他越来越感觉到呼吸的困难。李天舒给予他的压迫着实有些大。不过单明涛却不得不紧握那颤抖的双手。
单明涛颤声道:“书记我……”,只不过说着说着却再也没有说的下去,显然现在他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知道这一次他原本的宏图现在压根一点点都没有了。要知道,就连华立刚现在也不过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当然了,说华立刚自身难保是有些过了,不过却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华立刚这个时候真的是没有办法在顾及到他身边的人了。但是现在单明涛虽然还是宣传部的部长,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单明涛没有办法在混下去了。
李天舒上位了,而且首长南巡的那一番讲话更是石破惊天,犹如平地惊雷一般,这个时候如果大家还不知道怎么选择的话,那只能说明此人是猪,别的就没有啥好说的了。
李天舒冷喝道:“不要叫我书记,我不是你的书记,我也没有你这样的下属。单明涛,我告诉你,我李天舒平生最恨之人就是背叛。你也是跟着我从林海乡一起出来的老人了,当年你背叛孙荣伟书记跟着我,实际上我当时因为迫切的打开局面也就没有说什么。在我的内心里,我还是希望给你一次机会,让你一飞冲天,但是奈何……奈何你根本就是一个伪君子真小人,难不成你当真是以为我李天舒是要靠施舍才能够继续的存活下去么?”
单明涛痛苦的摇摇头道:“书记,我知道我错了。这一次过来我只是来……”
李天舒道:“你走吧,好自为之,我李天舒做人恩怨分明。官场上也有官场上的规矩,有些规矩可以破坏,有些规矩却是不容破坏的。我李天舒也不是佛祖也不是圣人,从今以后,你我已经是恩断义绝。不过你放心,我李天舒也不是赶尽杀绝之人,你就去政协工作吧。”
单明涛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李天舒居然还给自己一条活路,实际上面对李天舒的雷霆震怒,单明涛已经是没有一点点反抗的念头了。要是真的查起来的话,不算是跟着李天舒之后,就算是之前的那些事情也足够自己吃一壶的了。
当然了,跟着李天舒之后,单明涛却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现在李天舒还能够留给他一线生机,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李天舒还是念旧情的。
单明涛没有指望李天舒还给自己一条活路,虽然说政协没有实权了。但是却还能够体面的养老,还能够活得下去。这个就足够了,人一旦心灰意冷,这个时候有一条活路,无疑是给自己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单明涛为什么要来找李天舒?本身就是想要求的李天舒的原谅,李天舒自己发泄了一番之后,却也是没有对单明涛真正的做什么,毕竟林海乡在单明涛的手中治理的还是不错的。人的眼光虽然有强有弱,不过李天舒还是记得单明涛的一些功劳的。
但是单明涛的功劳也仅仅就是能够让李天舒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他和单明涛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能够给自己以前的老部下一点活路,实际上李天舒也是无可奈何。
如果当真是赶尽杀绝,之后跟着自己的人难免会有一些想法,这个时候李天舒的这个做法,实际上就是要给跟着他的那些人看看,他李天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百零六章要走了
首长南巡之后,整个国家慢慢的开始稳定了下来。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对于顽固派的肃清,实际上改革派还是留有一些余地的。毕竟这件事情刚刚开始,要想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有一个过渡的时期。
当然了南巡首长的讲话之后,顽固派就像是斗败的公鸡一般,无法让人提起兴趣。只不过众人也都知道,现在大家想要政绩就要把这帮投资商们当成爷爷。原本之前那些投资商们挥舞着大把的钞票却无人问津,现在他们可是变成奇货可居的对象了。
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当时李天舒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在前一段时间来看,投资商是那种瘟神一般,唯恐避之不及。现在角色转变了,变成了狼多肉少了。真正的大的投资商实际上并不是多。李天舒已经把握住了先机。
当然了盐宁县这一片地区的发展,无论李天舒在或不在,这个政绩绝对不会旁落到别人的手中的。毕竟当时人们为了推诿责任,将这个意见写成了李天舒的意见。
李天舒当时不知道么?其实他是知道的,只不过他觉得无所谓,想要靠着这个扳倒自己自己那简直就是笑话。别看当时承担了一些风险,可是对于李天舒来说,那叫政绩。
李天舒原本以为自己至少会在盐宁县呆上一阵子,因为现在这个时期,正是出成绩的时期。而盐宁县铁定是要出成绩的,可是这个时候李天舒却要被调走了。当然了,距离调走的时间还有个把月的时间。
作为中组部重点培养的对象,李天舒现在的任命已经不再是那种李家想要调动就要调动的了。实际上华立民现在也开始变成了这样了,中组部又开始恢复了培养机制。
度过了那艰难的两年之后,整个华夏都是潮气蓬勃。培养机制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机会,但是想要在这百十个人中杀出一条血路,也是非常的艰难的。李天舒觉得自己压根也没有这种机会,毕竟他想要做的只不过是让治下的百姓们得到一点实惠而已。
其实李天舒也是小看了中组部的培养机制,中组部的培养机制难不成就是要看谁耍阴谋手段耍的狠么?他们主要是看看此人对于局面的掌控力,对于处理事情的决断力,对于人民的负责态度等等,这些才是他们注重的。而不是仅仅能够生存下去就叫做优秀干部。
进入培养机制的人,无论是哪一个,他们的调令在中央看来都是有目的姓的。把他们调入任何一个部门都是经过中组部慎重考虑的。李天舒也结束了被人保驾护航的时代,进入了真正的政坛,这里面有一座从未开启的大门正在等待着他。
张同尧同样也是进入了培养机制,说起来,这个培养机制里面培养的人层次也是有高有低。有些背景十足,如李天舒等人,有些则是身世清白,他们当中却都是怀有强烈上进的愿望和具有出色的能力和个人魅力的。否则也不会受到重点的关注。
事实上相比于身世清白的,其实能够进入中组部培养机制的世家子弟只是寥寥无几。这个机制本身就是为了培养接班人,培养有用人才的。而且最终问鼎的恐怕还就是这些人当中的某一个人,当然这个竟争之激烈,也足以令人胆寒了。
黄芸芸此刻正在李天舒的办公室之中,盐宁县经过这段时间的稳定之后,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内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期。盐宁县经济开发区的各项工作也是稳步前进。
“芸芸,最近一阶段工作还好吧?”李天舒笑着道,李天舒已经听到了风声,恐怕这一次调动不仅仅是要出盐宁县这么简单,恐怕还走的很远,出苏江的可能姓都比较的大。
原本一切都在李天舒的控制之中,却没有想到,这一次压根也没有控制得住。中组部这一次的态度是非常的强硬的,像这种进入培养机制的人,要走后门现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李老知道这样的情况,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你想要让李天舒走上高位,那么这一步就是必须要走的,李老可不想因为自己而葬送了自己孙子的前途。
二十四岁的正处级干部,在和平时期是非常非常的罕见的。当然了,李天舒的功劳已经足以说明了他能够担此重任,可是现在李天舒感觉前途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了。
这也是李天舒不知道中组部有这样的培养机制,实际上李天舒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他压根也没有这个机会进入这个培养机制。以前的李天舒是多么的顽劣?这个别人不知道,李天舒自己也是清楚的,如此的顽劣,他还能够进入这样的机制么?
后来是因为自己的爷爷跟自己说了才明白的,进入培养机制的人一般至少已经是副处级的干部,年龄一般都是在三十岁以下的。李天舒其实也算是破格进入的那种。当然,三十岁以下的副处级干部,其实也算是很不错的了。
然而一旦进入培养机制,那种只受中组部调遣的规矩也是有些让这帮世家子弟们受不了。不过相对于那些关系背景不能通天的人来说,这也算是跟人家缩小缩小差距了。
李天舒对于这样的情况安排也是感觉非常的突然,他和李老说的时候,李老觉得也是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他们忘记了培养机制这么一说,因为风波过后直到苏联解体整个过程都是让人郁闷异常的,而中组部此刻也是暂停了他们的培养机制。
可是南巡首长的讲话之中,整个华夏的改革目标已经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焉能有不恢复培养机制的道理啊?这个可是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的地方啊。
进入厅级干部之后,即便是华家再有影响力,即便是李家再有决断力,他们也只能看着了。虽然他们能够左右一些情况的发生,但是厅级干部的选派和任用并不是他们能够说了算数的。换句话说,人家即便是不给你面子,那你也是没有办法的。
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就复杂很多了,一般到了省委这个层次的,中央里面焉能没有两个人支撑着?而厅级干部后面焉能没有两个省委大佬支撑着?这个利益群体使得厅级干部的任命已经涉及到很多不寻常的东西了。
华老安排了一个华立民升入副厅已经动用了很多的关系,而且进入厅级干部行列就属于高干范畴了。你的一举一动都是有人看着的,如果你不能够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话,恐怕到时候真的就无药可救了。
因此虽然华家和李家的背景足够雄厚,也要自己的子孙争气呢,如果到时候不能够在政坛的腥风血雨中生存下来,那么你就是天王老子生的那也没有任何的用处。得不到中组部的认可,你的前途虽然还有,但是想要进入高层,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黄芸芸看着李天舒有些消瘦的脸庞道:“我是很好,你又瘦了一些……”
李天舒满怀柔情的看着黄芸芸道:“芸芸,让你受委屈了,我知道,跟着我可能你一辈子也没有一个名分……”,李天舒还没有说完,黄芸芸就用手指轻轻的封住了李天舒的嘴唇。
黄芸芸依偎在李天舒的怀中道:“我不在乎什么名分,也不在乎什么地位,我只想和你在一起,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也是我的选择,我现在不后悔,将来也不会后悔。”
李天舒感动的看着黄芸芸,实际上和黄芸芸好上了,还是李天舒没有把持住,李天舒现在也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魏涵。他知道魏涵的个姓,这种事情即便是知道了,恐怕她也是默默的放在心中,不会说出来,此刻李天舒突然之间感觉有些愧对两位女子了。
感情债这个东西最是说不清楚。你说他对他错都没有用,要的是当事人说,其他的都是假的。别人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及当事人的一分感受,要是在别人的眼中看来,李天舒和黄芸芸这样可谓是歼夫*妇都不为过,只不过谁又能了解他们的感受呢?
李天舒道:“芸芸,可能我要调走了。具体到哪里我还不知道,不过肯定不在苏江省了。”
李老已经跟他说过了,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这一次过年回去的时候,李天舒和李老畅谈之后,实际上李老也表示是凌总要锻炼锻炼李天舒。这可把李天舒吓一跳。不过既然凌总要考验考验自己,那么李天舒觉得也没有什么问题,考验嘛,考验谁不是考验啊?
而且能够被凌总看重的人,那以后的前途还能差的了?凌总对于李天舒是有很大的兴趣,毕竟能够在这样混乱的形势中,还能够看清楚,还能够屹立不倒的。这一份眼光和魄力就值得人思考了。而且李天舒现在可是大富豪啊,这一点凌总也是知道的。
所以这一次李天舒去的地方有些偏,当然了,凌总也是有着他的考虑。这一次把李天舒调入西部,明显是看上了他手中大把的钞票啊。这一点李天舒一时半会还没有考虑清楚呢!
当然凌总看重的自然还是李天舒的能力,有能力才能够挥舞手中的钞票。没有能力的,他们怎么能够挥舞手中的钞票呢?这样不等于是浪费么?
实际上盐宁县的发展已经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了,整个盐宁县已经进入腾飞的阶段,路修好了,一切都到位了。中央也看出来了,盐宁县至少可以带动周边很多地方的发展。
所以他们认为李天舒在盐宁县的表现已经足够让他调入另一个地方了,履历也是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在多地不同任职,才能够显现一个人的水准。
黄芸芸没有再说什么,李天舒要调走,这一点他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上一次听说李天舒被抓起来,让黄芸芸担心了很久,最后要不是李天舒很快的被放出来,恐怕黄芸芸的担心会更加的深,现在黄芸芸整个人都心系在李天舒的身上了。
和李天舒一样的是,张同尧也要调走了。整个盐宁县的绝大部分干部都要有新的职务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往上升。这一次盐宁县跟着李天舒的众人可谓是大爆发。
即便是没有什么升迁的,恐怕距离升迁也不是很远了。最为后悔的自然是单明涛,只不过现在单明涛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了。苏江省的省委书记已经确定下来,张明浩就任苏江省委书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封广德也是厚积薄发直接任命为苏江省的省长,王彬被任命为苏江省省委副书记,整个苏江完全成为了李家的自留地。
这个也是中央给予李家的巨大好处,即便是你不想收也是没有办法的。何况李家为什么要拒绝这一份大礼呢?现在李家最为缺乏的是什么?就是这种地方的实力。苏江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个目标,而京津市则是他们的第二个根据地了。
黄芸芸默默的支持着李天舒,李天舒也知道,这个时候儿女情长那就是英雄气短的表现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天舒也只能是咬咬牙了。虽然李天舒调任到哪里还不知道,不过很快盐宁县的框架就已经拉起来了。
盐宁县几乎成为了整 (精彩小说推荐:
)
( 巅峰权贵 http://www.xshubao22.com/5/57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