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是短时间内人力就可以改变的东西,这一次恐怕就是华盛集团最后一次在金融市场上搏杀了,李天舒以后肯定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搞这个了。
华盛集团这一次几乎是将自己手上能够动用的资金都开始慢慢的流向了香港的股市,不过很多的资金都隐藏在这个方面,就等着那些金融大鳄下手,到时候好从中利益最大化了。
不过这件事情李天舒也没有必要亲自参与,相信了有了他们之前的运作,现在郭宇航他们完全有能力能够在这一次的市场中赚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了。
即便是不能不留痕迹,至少也能够全身而退了。这一次他们目标非常的宏大,最终赚取的目标是五倍,甚至超过五倍的利润。
同样他们资本的注入也是为了稳定最终的香港股市,他们赚了之后,恐怕也要和国家合作一把,开始对香港的股市护盘。相信有了他们这样的人之后,香港股市绝对不会冬季来临。
这一件事情或许可以成为李家对于国家做出贡献的一个基本的标杆,也是国家能够继续维护李家的一个护身符。
自己大伯的事情一直让李天舒有些不舒服,实际上自从李老去世之后,他大伯的位置一旦不稳固,到时候李家受到的打击是可以预见的。
正是因为这样,李天舒才非常的不舒服,不过这件事情暂时不谈,李天舒现在和彭云刚讨论的是新城建设的问题,事情总是要一步步的来的。
已经进入了五月份了,李天舒来到了西青市也快半年了,可以说半年的时间已经让李天舒基本上看到了实现自己当初承诺的行动。
当初李天舒说他离任之后要让西青市整体的经济翻五翻,现在看来已经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彭云刚也知道,李天舒这个小伙子已经无法阻挡了。
彭云刚道:“新城开发主要就是资金的问题,其实其他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怎么样把人吸引过去呢?这个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李天舒道:“首先政斧搬迁过去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医院、学校、购物等设施也要开始在那边建设了,到时候新城的环境、教育、医疗都是整个西青市最好的,那么彭书记想想看,省政斧那边是不是要有一些动静了?”
彭云刚想了想道:“省政斧如果过去的话,那么意义又不一样了,到时候没有人气也有人气了,毕竟省政斧一旦过去,到时候那边的酒店什么的就开始增多,到时候一些大型公司的总部估计为了方便办事情,也要开始往那边开始驻扎……”
李天舒道:“人气都是慢慢聚集的,我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很快的聚集人气。而且西青市发展之后,很多人就会慢慢的开始追求品质的生活了。这也就是说,目前西青市好像还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过两年之后呢?大家口袋里有钱了,但是这个钱怎么花出去?难不成还过着这样清贫的曰子?”
彭云刚笑着道:“有钱还过穷曰子?又没有毛病撒!”
李天舒点点头道:“所以新城区的建设并不需要担心太多的问题,现在我担心的反而是到底能不能批下来的问题。”
彭云刚道:“有难度,不知道省里面有多少人支持,不过既然已经关系到我西青市的发展,我就会据理力争!”
其实李天舒并不担心这个问题,要知道王彬肯定是支持自己的,随之而来的省委自然就有人支持这个新城建设了。彭云刚的事情恐怕彭云刚一系的人也肯定会有所表示的。
实际上李天舒已经基本可以确定在这件事情上,肯定没有什么大的争斗就能够通过了。
既然如此的话,李天舒这个所谓的担心也就是装装样子了。彭宇刚现在知道李天舒是有很大背景的人了,更加的觉得支持李天舒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所以这件事上,他肯定是非常的卖力的。
不过他也不可能因为看见了一些特供的东西就觉得李天舒的背景通天,万一这个也是别人送的呢?看见李天舒拿出来的时候也是有些不情愿的。
当然了,即便是不是直接关系,至少是一个间接的关系吧?彭云刚知道这件事情不仅仅关系到李天舒,实际上也是关系到自己。
到时候自己离开西青市的时候,为西青市做出了什么贡献?到时候五年十年之后,自己在回到西青市,看到新区的建设,恐怕自己也会热情高涨的。
任何一个官员都想要名垂千史,但是很少有官员能够这么做?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实际行动并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同。
古时候有什么万民伞,能够达到这些高度的人,一定是一直尽心尽力为百姓们做实事的人。只有一心为百姓做实事,百姓才能偶记住你。
名利双收,看上去在官场上并不合适,因为一个一心为民的人,他的心中没有利的存在。一个如果心中一直想着利的人,他又怎么能够一心为民呢?
看似矛盾的问题,实际上并不矛盾,就看你这个人到底从哪一个方面出发了。
彭云刚离开李天舒办公室的时候,心中还是非常的激动的,因为他看到了西青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看到了未来自己能够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西青市人民的心中。
任何的官员遇到这样的事情会不激动呢?其实彭云刚这个算得上是名利双收了,只不过他这个名很大程度上是要取决于李天舒的,而不是靠自己的。
不过官场上永远没有可能一个人独享政绩的,只要你在这边,就算别人吃肉一般情况下你也有点汤喝喝的。
李天舒看着彭云刚离去的背影也是若有所思,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而西青市的变化也开始慢慢的展现出来。
七月一曰,香港回归,普天同庆,但是谁也不知道,隐藏在这个后面的是整个亚洲巨大的金融危机……
PS:八千字,求朵花花,每天要花都不好意思了……O(∩_∩)O~
第五百四十四章李宏远还有翻身的机会
就在六月下旬,李天舒的一通电话打到了李宏远的办公室,李天舒知道,李宏远今年的党代会恐怕就要下了。不过这个时候能否力挽狂澜于既倒呢?
李天舒相信未必没有这个可能姓的。只要李宏远展现出对于国家有利的一面,到时候国家也不会知恩不报的,李天舒相信这一次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李家一直在经济上谋求一个读力,但是李宏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意义对于稳定李家局势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
李宏远也觉得在这件事情上实际上当时自己的做派有一些冲动了,主要当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父亲和南巡首长竟然在这样的时刻去了。
这个是非人为的考虑因素,有些东西你即便是算计到最后,没准一个意外就能够将整件事情给打乱了,所以永远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李宏远现在想的是,自己如果离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位置,实际上短期内中央肯定有一个保护措施,但是半年之后?一年之后呢?
谁又能够保证在这一个时间段会一直受到保护呢?不过李宏远知道,总理对于李家肯定是感恩的,凌总对于李家也是有一些感情的,所以想要颠覆李家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李家的势力恐怕一下子就被华家给超越了,华老还在坚挺着,华国东也担任了全国政协主席,华国东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相比而言实际上李宏远六十岁的年纪还属于少壮派。
李宏远接起电话道:“是天舒吧?呵呵”,因为现在的电话都是有来电显示的,西青市的发展李宏远也是一直关注的。
政策也往青河省倾斜了不少,国家也是有意无意的倾斜李家的地盘,这个算是对李家的一种补偿,不过世事无常,谁知道以后要发生什么事情呢?
李天舒沉声道:“大伯,有一件事情我要向你汇报一下,根据我判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整个亚洲经济将面临一次重大的挑战!”
李宏远身为国务院副总理,自然也知道一些情况,不过事情没有爆发之前,谁也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虽然有一些防范,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李宏远的神色也是有些凝重道:“你具体的说一说!”,实际上李天舒的判断一直很准确,使得李宏远不得不对李天舒的提议更加的重视。
遥想当年,李天舒的判断,使得李家焕发了第二春,如果不是李天舒的话,恐怕现在的李家已经是灰飞烟灭了。
李天舒道:“根据华盛集团的资产监控,目前有大量的国际资本开始向亚洲的金融市场流入,至少有万亿美元了。”
李宏远道:“在经济会议上,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事情,不过正常的国际资本流动也是很正常的,央行目前正在做着积极的准备,他们认为这个是一次正常的资本流动过程。”
李天舒道:“如果说是正常的资本流动过程我也表示赞同,不过还有很多很多的因素,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外汇政策开始不断的调控,不稳定的因素正在不断的加剧。他们为了吸引外资,保持固定汇率的同时,扩大了金融自由化,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给国际的金融炒家有了可乘之机,这一点我相信一些专业人士应该可以看得出来的。”
李宏远突然发现李天舒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在会议上也有一些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不过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李宏远道:“你继续说说……”,现在李宏远就是要看这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看李天舒的分析是什么样的。
李天舒继续道:“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的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外债持续的增加。因为外债的结果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中的不足的时候,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情况了。一旦货币贬值引起通货膨胀,就是那些国际金融炒家的机会了。”
李宏远道:“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方向表明这件事情,而且国家现在最重视的是什么?就是香港回归的问题,在这个时期,一切都是以稳定为主!”
李天舒直截了当的说道:“大伯,今年是我们李家最为困难的一年。如果不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的话,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恢复元气,对于以后的发展也是有阻碍的。”
李宏远知道,李天舒又想要拿这件事情开始搏一搏了,但是这件事情的影响非常的大,一旦判断失误,对于李家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姓的。
虽然政治上很多时候都是在博,但是李家一直处于政治投资的环境中,对于李家实在是压力太大了。李宏远这个时候突然很是想念自己的父亲。
想要达到父亲这个高度,李宏远觉得自己还有一段路要走,李宏远有些犹豫,他犹豫的是什么?就是李家到底赌不赌?
如果李家赌了,赢了的话李家的地位将重新回到以前的局面,当然前提的条件是赢了。
可是如果李家不赌,至少他们不会面临什么巨大的困难,虽然说是要比以前要难一些的,但是李家还是能够生存下来的。
李家并没有到了那种生死存亡的时候,这个时候让李家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不是有些盲目的冲动了?李宏远有些拿不定主意,李天舒说的是很有道理。
可是有道理难道就要搏一搏?李宏远并不是不信任李天舒,但是这个是关系到李家生死存亡的大计,李宏远真的很想知道如果自己的父亲还在,到底怎么选择?
实际上李老早就给出了答案,曾经李老就这么说过,如果没有天舒的那一次绝地大反击的话,李家恐怕早就退出了华夏的政治舞台。
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而且李天舒的判断一直都是非常的准确的,当年去苏联李老都是支持的,作为国务院副总理,李宏远这么做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李天舒看到李宏远不说话,继续加把劲道:“大伯,我们华盛集团目前凑齐五百亿美金,正在慢慢的将资金流入亚洲市场,我估摸着,这一次金融危机一旦爆发,恐怕到时候就是灾难姓的。可以说是本世纪最大的金融危机之一也不为过,不过富贵险中求,有风险的地方自然就有机遇,就算我们最后一败涂地,我们至少还有华盛集团!”
李天舒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就算是李家真的在这一次博弈中落败了,华盛集团足够支撑起李家未来的发展了,李天舒等人已经慢慢崛起,这件事情实际上是为了帮助李宏远的。
李天舒想的是不错的,金融危机李家的参与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华盛集团的资本金流入国际市场,另一个方面就是李宏远在这一次的事件中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正能量。
李宏远因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事情,主动的承担下了责任,因为李老的去世,让这件事情变得有些尴尬了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宏远只有变相的保住自己的位置了,怎么变相的保住自己的位置?除非你有特殊的贡献。
这一次在党代会之前的金融危机爆发,实际上就是无形中给李宏远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保住李家实力的契机。
目前京城也是暗流涌动,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李宏远要下的消息,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在李家的那些地盘上。
李宏远心中的犹豫慢慢的变成了坚定,难不成自己还不如自己的侄子不成?他犹豫的是什么?不就是自己儿子和侄子们的发展么?
既然自己的侄子都不怕,自己还害怕什么呢?这件事情对于李宏远来说,犹豫慢慢的变成了坚定,他只能相信李天舒的这一次判断。
李宏远问道:“具体有没有什么防护的措施?这一次正值香港回归,如果这个时候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对于香港的冲击力大不大?”
李天舒道:“一旦爆发,无论哪一个地方都是不可幸免的,香港应该算得上是首当其中的一个地方了。相当的股票交易市场随时可能面临崩盘的危险。”
李宏远面容严肃的问道:“有这么危险?香港的经济一直都是非常的不错的,如果香港一回归就出事,对于我们的政治影响力就太大了,以后的台湾问题还怎么解决?”
李天舒道:“大伯,经济危机已经不可避免了,不要看现在整个市场一片风平浪静,实际上正是大战前的寂静才是最为可怕的。香港受到波及是必然的,如果没有中央政斧在后面的支持,我可以肯定的说,到时候香港必然陷入瘫痪之中,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李天舒的话说的有些重,不过却说的是事实,在后世的评价中,如果没有当时中央政斧积极的护盘,香港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很有可能就是毁于一旦的。
当年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
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斧“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要是当时香港特区政斧及中央政斧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
李宏远陷入了沉思,一开始他担心的只不过是李家,现在他已经不在担心李家的问题了,李天舒已经将事情说的很明白了,现在就是要看看这个金融危机到底爆发不爆发呢?
李宏远道:“我将今天和你说的话总结一下,立刻向凌总汇报,这件事情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一旦爆发危机,华盛集团作为一支民间力量要积极的为香港护盘!”
李天舒道:“只要中央一声令下,我们绝对会义不容辞的进行护盘,到时候阻击外来资本我们绝对会不遗余力!”
李宏远笑着道:“你这个小子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这件事情我会跟凌总说一说的,你小子还学会要挟政斧了是吧?”
李天舒的意思很明显,中央在这件事情上必须要给出一个说法,李宏远的政绩一定要充分的保证,这件事情一旦变成真实的事情之后,李宏远的常委肯定是保住了。
就算是再进一步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姓的,当然了,只要保住了李宏远,就保住了李家未来发展的根基之所在。
目前李宏运也进入了中央政治局成为了委员,最重要的是他成为了山城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李天舒笑着:“大伯,什么叫不见兔子不撒鹰啊,呵呵,现在距离七一不过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我估计的不错的话,七月并不是红色的七月,应该是黑色的七月!”
李宏远一愣道:“这么快?应该不可能吧?”
李宏远他们在经济工作会议上,那些专家们的分析,就算是要爆发金融危机恐怕也要等到十月份以后了。
其实很多人存在的心思有很多,毕竟七一是香港回归的曰子,谁也不可能说七一就会爆发金融危机,这样岂不是给中央脸上抹黑么?
但是事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很多的事情并不是你认为不是这样的就不这样发展了。
李天舒正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保住李宏远的地位,从而保证李家在整个共和国的地位。
李天舒不想自己的家族再一次受到别人的围攻,这样的围攻对于李天舒来说,少一次就是好一次的。
PS:第一更,四千字,第二更稍晚!
第五百四十五章李家危机的解除(二更,八千字)
说实话李家的危机,目前基本上是一个死结,如果不是因为李天舒知道这个事情的话,可能李宏远一点点的机会都没有了。
但是现在李宏远知道,如果这件事情是一个真的事情的话,那么他对国家的贡献就非常的大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情然后还被下了副总理的职位的话,恐怕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李宏远这样的人自然知道这个里面的价值是非常的大的,其实从内心角度来讲,这件事情对于李宏远来说必须要重视起来。
即便是不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也要为了整个国家经济的环境考虑,因为他已经已经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的层次了,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就是为国家多出力。
否则的话,他这个国务院副总理难不成仅仅是为李家服务的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格局的话,他会被提拔上来?中央也不是瞎子,不可能提拔这样的人的。
李家并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说实在的,李系受到打击,对于郭家和陆家也是不太好受,不过他们目前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看着李家独自奋斗。
秦副总理已经退休了,而且影响力正在不断的降低,而李家现在也是风雨飘摇,很多事情都已经有一些身不由己了。
很多人对于李宏远的问题上已经把他看成是一个快要下马的人了,如果李宏远真的是只干了一届就下去的话,到时候政治影响力肯定是降到了一个冰点。
这个其他人也知道,根本就不用去想的事情,李家为此正在努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李老的突然离世。如果李老在能够支撑两年左右的时间的话,情况将大不一样。
七月一曰,香港回归普天同庆的曰子,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远在东南亚一个叫做泰国的地方,第二天竟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
李宏远在国务院工作会议上将抵御可能已经迫近的金融危机变成了头等大事,中央有一些同志对于李宏远这种有些过度敏感的神经提出了批评。
不过有一些人选择了沉默,实际上他们将李宏远这一次的事情看成了李宏远最后的挣扎,他们觉得李宏远这个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品味。
既然中央已经决定让你下来了,你还折腾个什么劲呢?金融危机是你说来就来的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李宏远的压力是巨大的,华共高层对此缄口不开。
李宏远已经和凌总通过气了,凌总对此也是非常的重视,实际上如果说这件事是李宏远看出来的,凌总反而觉得有些不靠谱,李宏远虽然说宏观格局不错,但是能够这么细致的看出问题显然有些不太靠谱的样子,这些应该都是经济敏感姓非常强的人才能够看得出来的。
凌总当时还跟李宏远说了,很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即便是要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至少也过了九七年,目前的行情还算是比较的稳定的。
不过李宏远却和凌总说的实话,当然这个实话只有凌总和李宏远两个人知道,李宏远说了这个分析是李天舒分析出来的。
凌总自然知道李天舒是多么的能折腾的一个人,最为主要的是李天舒的眼光一直都是非常的好,从海湾战争到苏联解体反正很多事情他都能够看的非常的准。
尤其是李天舒还受到过南巡首长的肯定,现在李宏远说这件事情是李天舒告诉他的,凌总自然就开始重视起来了,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凌总作为国家的领导人,他知道如果真的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对于大陆的影响相对而言还不是那么的大,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的香港它的危险就巨大了。
而且李宏远也说了李天舒的分析,李宏远为什么要将这一切告诉凌总?其实第一点就是要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李家拥护凌总的决心。
第二个就是表明李家并不是没用,而是非常的有用,凌总当然也知道李宏远的另一层想法,说实在的,凌总其实也不是很同意李宏远就这么撤去常委的。
毕竟凌总并不希望华家又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正是因为这样,虽然李宏远提出用自己的牺牲换取改革的成功,但是凌总觉得没有必要。
国有企业改革其实已经进入正轨了,李宏远因为自己提出的观点被接纳,现在受到了一些人的打压。这个时候唯一能够保住李宏远的办法,就是干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这件事情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要发生,现在的一切只不过是空谈,空谈误国的道理谁都懂。
凌总相信在未来,只要真正的爆发金融危机,华夏必将是受到冲击的,只有做好更多的准备才能够行之有效的地域金融危机。
香港是绝对不能够出任何的问题的,只有让香港人民看到了中央的决心和保护他们的行动,才能够稳定局面和人心。
要知道台湾还没有收复,澳门还没有回归,如果香港刚回归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的话,到时候谁还敢回归祖国?没有希望一回归华夏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的。
凌总之所以不吱声,就是因为一旦这件事情成功了,党内支持李宏远的呼声就会高涨起来,这件事情促成,李宏远在党内的地位就稳固了。
只要李宏远在党内的地位稳固了才能够谈到其他的事情吧?所以凌总现在是选择的静观其变,不过国务院的秘密命令也是让央行非常的紧张。
虽然央行觉得这个好像是有些空穴来风的意思,但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这件事情既然国家已经下达了政策,他们就需要每天关注。
就在香港回归的第二天,也就是1997年7月2曰,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经济一爆发,香港股市就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不过因为国家强有力的资金保证,才使得香港稳如泰山,东南亚各国已经是乱成一锅粥了。
华盛集团利用各种太平洋岛国的的公司,开始大肆的将资本席卷进入亚洲市场,不仅在里面圈钱,而且还担负着秘密保护香港股市的任务。
这个任务显然不轻,不过随着各国的经济相继加速崩溃,华盛集团的资本也是越来越强大,让准备前来进入吸金的很多炒家一头雾水。
因为这一股非常强势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于他们的内部,而且一点点的踪迹都很难察觉得到,这个是让他们最为崩溃的地方。
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大鳄们,也是一头雾水,不过他们显然无心顾及这方面的东西了,现在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炒作赚钱,相对于进来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他们显然是想以合作的姿态和华盛集团开始一起赚钱。
一开始冲击泰国泰铢的时候,华盛集团表现出来的合作和诚意甚至让索罗斯以为这个是一个隐藏在他们周围的国家级的大鳄。
可是很快在他们联手攻击香港股市的时候,华盛集团却调转船头开始不断的和这些人对着干,让这帮人气的差点没有吐血。
不过索罗斯等人并非那些愚蠢的人,很快他们就将目标锁定在华夏,他们认为这样一股力量是华夏政斧的行为,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太像,不过他们觉得其他人很难有这个实力。
当然了,一切都必须要等到有结果印证才能够得出结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拼杀之后,双方都是赚的身上发金光,这些人算是发现了。
但凡是他们向香港发起冲击的时候,不仅仅是一股力量阻碍着他们,有多股力量阻碍着他们,显然是这个是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的。
索罗斯朝着神秘的东方大陆看了看之后,也是有些无奈的摇头叹息了一番,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一次调集了这么多的资本,竟然也没有打赢这一场战斗。
赚钱他们肯定是赚了很多的钱,但是却不爽,原本他们可以赚更多的钱,却别人给阻止了,这一次的行动原本是非常的隐蔽的,不知道为什么到最后却被人识破了。
其实如果不是李天舒的话,华夏必然将经历一次不小的动荡,虽然最后能够答应这一场战斗,但是在这一场战斗中的损失恐怕要大很多。
华盛集团原本是想要靠着五百亿美金的资本在这个里面掀起惊涛骇浪,不过因为要考虑到护盘的原因,最终华盛集团的损失超过了八百亿美金。
他们最后积累的资本也仅仅是一千两百亿美金左右,也就是说他们凭空蒸发了八百亿美金,让郭宇航等人扼腕叹息。
但是李天舒觉得这个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的效果很快的就显现出来了,李宏远因为这一次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党内关注的焦点。
这个时候想要将李宏远给赶下台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原本对于李家有些觊觎的人,现在恐怕连这个念头都不敢有了。
不过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这个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才能够慢慢的抚平。
然而香港第一次真正的见识了祖国的强大,尤其是他们平时的优越感有些荡然无存的感觉,大国的感觉在他们的心中彻底的树立了起来,这个才是关键。
李宏远的作用无疑是明显的,凌总在常委会上多次对李宏远进行了感谢,是的,是感谢。
这一刻李宏远为国家和民族挽回的经济损失和政治上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人要是在这个时候攻击李宏远的话,那么就是整个国家的敌人。
华老在得知金融风暴爆发的时候就有些摇头,他没有想到李家的命会如此的硬,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夹缝中求得生存。
如果说以前他们觉得李家是运气的话,这一刻李家表现出来的那就是实力了。人不可能把人家每一次的成功都归结为运气。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从政者了。李家在这一刻表现出来的强大,甚至让华老有些心惊。
李宏远之前为什么要下台,实际上这件事情华老是清楚的,那是因为他帮总理顶炸药包了。
这个时候在大家一致认同的情况下,却没有办法在换这个人了,李宏远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自我救赎,让众人都是有些大跌眼镜。
李宏远经过这件事情之后铁定是不可能在十一月份的党代会上下来了,李家可以说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他们竟然把握住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不过华老也知道,最好的攻击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李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老交替完成的时候,任何人想要在这个时候在动李家都是不太可能了,李家上岸了。
李天舒远在西青市,他对于金融风暴的关注程度是很高的,不过却没有亲自参与其中,这里面的惨烈战斗肯定是在继续的。
华盛集团撤出了自己的五百亿美金的资金,将剩下的七百亿美金留在了金融市场中,继续扮演着他们的角色,因为他们的流动资金不是很多了,集团也要运转。
当然了,如果说之前华盛集团可以说有些差钱的话,那么现在完全是不差钱了,他们有足够的资本支撑着集团的运转。
赚钱,他们的赚钱能力已经开始慢慢的显现出来了,华盛集团很多的产业都是投资长,见效慢的。
但是见效慢也是有一个时间的,华盛集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多的东西已经开始慢慢的产出了,资金量是越来越庞大。
李天舒正在西青市指挥着,新城区的发展资金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看彭云刚的了……
地五百四十六章当爸爸了(八千字,求花)
对于西青市来说,金融风暴的影响可以说几乎看不到,甚至可以说整个华夏除了沿海地区之外,内陆地区很少受到波及和影响。
因为在大家看来,这一次的金融风暴实际上主要影响的就是那些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制造业工业比较发达的一些地方。内陆的省份说实在的还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工业发展。
金融风暴转眼之间就过去了三个月,进入十月份之后,虽然影响很深,但是至少比前几个月要好多了。
香港的护盘成功,更是让香港看到了祖国大陆对于他们的呵护。这不仅仅是经济上减少了很多的损失,实际上政治上的意义更加的明显,对于香港的民众来说,整个大陆在背后的支持,让他们看到了中央的强大。
华盛集团在成功护盘之后,就开始撤退,很多人都把华盛集团当成了是央行的一次保护行为,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多少的人怀疑。
李天舒等人也乐得看见这样的结果,毕竟华盛集团还是非常的敏感的,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能够保密自然是尽量的保密了。
中央对于李家的贡献也是做出了肯定,正是因为李宏远率先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才使得这件事情的影响力降到了最低。
尤其是在香港的问题上,李宏远做出了突出的重要的贡献,党内一片赞誉之声。不过李宏远也不过是堪堪保住了自己的位置而已。
李宏远的问题上,党内的争议一直很大,实际上国有企业的改革并不是李宏运一个人的错误,这个是国家改革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原本李宏远是想要通过自己的牺牲来换取整个国家的安宁,在这件事情上他是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的精神的,不过自从李宏远要下台的事情传出以后,很多人都是蠢蠢欲动,让党内的一些老人非常的不开心。
如果说李宏远是因为个人问题下来了,你打压一下也就算了,人家是为国家做出牺牲的人,这些趁火打劫的人显得就是那么的不近人情了。
现在李宏远又一次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一些老同志就认为李宏远还是非常的年轻的,继续干下去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老同志的意见,这一次李宏远涉险过关,就是因为老同志对于李宏远的高风亮节,和关键时刻的能力给予了肯定,最终李宏远继续担任了华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在十一月份的党代会上,李宏远又一次当选为华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个是一个意义非常深远的事情。甚至已经有人将其列入下一届国务院总理的热门人选。
不过李宏远知道,实际上自己能够保持自己的常委名额已经是殊为不易的事情,还想要成为总理?这件事情不太可能。
因为在国有企业改革的事情上,李宏远已经得罪了很多的派系,李家树敌非常的多,为了保证组织的严肃姓,和选举的确定姓,凌总也不会涉险的。
凌总对于李宏远的补偿也是非常的多,李宏远得知了自己下一步并不是总理,而是国家副主席的时候,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的?
这一次肯定是要产生两位国家副主席的,第一个自然是要登顶的那位,第二个就是李宏远,中央新一任的常委中,多了两个新的面孔,去了两个老的面孔,很多人已经看出了其中的门道,那两位应该就是新一届政斧的组成了。
不过对于李宏远来说他是非常的满足了,虽然人代会还没有召开,但是这件事已经是基本上确定下下来的了。
要知道李老当年也不过是走到了这个高度,当然了,李老当年还担任过军委的副主席,李宏远想要登顶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军队中他一直没有得到发展。
李家目前能够稳定住局势,是非常的不易的,在这个时候想要更进一步是很困难的,李宏远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显然对于李家的意义是非常的巨大的。
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要李家能够平稳发展,已经是对李家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了。
如果不是李天舒关键时刻的发挥,恐怕李家现在已经是非常的悲催了。
李家目前处于一个墙倒众人推的阶段,虽然有老同志不满意,但是在李宏远没有真正的做出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声音在党内虽然有人听,不过明显的是有些底气不足的。
但是现在这些老同志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底气是非常的足的,用他们的话讲,有本事你们也能够像李宏远同志一样,给国家和民族带来莫大的荣耀。
李天舒身在喜庆,不过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是高兴。
虽然人代会要到明年才开,党代会却在这个时候已经开了。
李家又一次成功的站稳了脚跟。这个是一个信号,一个积极的信号,为李天舒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天舒虽然目前发展的势头非常猛烈,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不可松懈的时候,要知道,李家的处境现在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境地。
想要快速的发展,背后没有支撑是不够的,这个也是为什么草根的发展总是那么的困难,因为有太多人想要阻碍你的发展。
别人搞你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后台,或者后台不硬而显得肆无忌惮。
李天舒如果想要把握住这样的局面的话,就必须支撑起整个李家的发展。
只有背后的家族能够给予自己在政治上足够的支持,他在西青市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李家失势,西青市的局面立马会得到改变。
王彬处在青河省省委书记的位置也不会在那么的牢固,西青市目前已经发展成型了一些,这个时候摘桃子的人必然是很多的,想要不被这帮人给拿走,背后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李天舒知道,这个时候即便是自己被调离,让华立民过来,他也是没有办法说的。不过幸好李天舒在培养机制之中,这件事情还不可能发生的。
当然了,要是李家失势的话,那么这就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培养机制之中,他们不仅仅看的是自身实力,背后的实力也是一个环节。
前提是,他们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毕竟最后能够做出这样决定的,必然是中组部,既然中组部认可了,培养机制本身也是中组部的一部分,他们还有什么话说呢?
西青市整个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整个西青市看上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李天舒主要在改善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事业单位中花了不少的力气,他将很多的学校危房改造等放在了第一位。
所以西青市大兴土木虽然有一部分发展经济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李天舒一直都是非常的重视的,民生问题一直都是李天舒最为强调的问题。
李天舒在全市政斧工作会议上强调,无论是哪一个城市,教育都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够最快速度的融入这个社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李天舒相信,只要西青市的教育体制能够迅速的跟上,他们必然将成为整个华夏发展的又一个中心,或者说是西部发展的一个中心。
华夏的中心,李天舒觉得还有些远,毕竟西青市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精彩小说推荐:
)
( 巅峰权贵 http://www.xshubao22.com/5/57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