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权贵 第 23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李天舒笑着道:“杨书记的履历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能够在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就能够办到的。可以说我们这个时候的条件已经基本上成熟了,但是杨书记那个时候的条件只能用艰难困苦两个字来形容,能够在这个时候还能够保持这样的高度,杨书记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地方是非常的多的。”

    杨珊不屑的说了一句:“我说你的马屁能不能少一点,我就看不惯的就是国内的官员,一直都是拍马屁,就没有多少能够认真做事情的人。”

    杨镇江笑着道:“珊珊,这个你可就说错了,天舒同志可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干部,华夏目前百强县有两个是天舒曾经带过的地方。以前那边都是穷的叮当响的,现在可不一样了……”

    李天舒道:“华夏的体制有很多的弊端,这个我并不否认,就像杨珊讲的那样,马屁其实也是体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我刚才说的是实话。任何人能够做到省委书记的位置没有读到的能力和办法是绝对不可能的,背景固然需要一些,但是有背景没有能力是绝对不可能的。华夏的官场说到底是能力和背景的体现,两者不可缺其一。”

    杨镇江叹了一口气道:“是啊,两者绝对不可能缺了任何一个的,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固然有我幸运的一面,不过个中艰辛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李天舒道:“杨书记一直*心我们鄂北的发展,那么我就将我们江城市的整体规划说给杨书记听一下……”

    杨镇江现在还真的想要听听李天舒对于江城到底是怎么样规划的,江城市省会级城市,这样的城市自然有带头的作用,只有省会强大了,知名度才能够提高。

    只要知名度提高了,接下来的事情那就好办多了,李天舒相信,江城市的发展,必然能够带动很多其他地区的发展。

    江城作为目前鄂北的龙头,一定要有所发展,这样才能够给下面的人带去非常足的信心,只要有信心了,江城市的发展就会上了一个轨道。

    到时候江城市发展了,鄂北自然而然的就发展了,李天舒来到江城,可以说考察的地方并不多,竟然有了心中的整体规划,只能说李天舒的水平是非常的高的。

    其实李天舒倒不这么觉得,因为他觉得江城市任何的发展都是整体的功劳。

    第六百五十六章李天舒的发展思路(四更,求花)

    杨镇江和杨珊其实都非常的期待李天舒的想法,尤其是杨珊,作为一个见惯了那些发达国家事情的人,在阅历总是要自认为比国内的人高出一筹。

    当年的整体环境就是这样的,杨珊也不例外,杨珊作为一个从国外进来的人,在她看来国外的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发展和借鉴的,很多国内的官员学习都学习不到点子上。

    李天舒看着杨镇江笑着道:“目前我对江城市整体的布局只有一个大概的思路,我从下面几点详细的阐述一下江城市未来的发展。”

    杨镇江点点头道:“嗯,一定要从整体的布局出发,要切合实际,给整个鄂北的同志们都带个好头,中央让你们这些年轻干部到来,就是注入新鲜的血液来发展江城市的。”

    李天舒道:“首先第一点就是农村的问题,整个华夏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村的问题,总书记提出的三农口号,我觉得是非常的好的。我们目前国内很多的地方农民都是非常的辛苦,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一个措施,土地流转……”

    杨镇江有些疑惑的问道:“土地流转?给我说说这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土地流转这个名词自然是没有人提出来过。

    其实这个自然也不是李天舒想出来的,不过李天舒却知道这个政策给很多的农民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实惠,国家可能正在思考,李天舒想着为什么不能自己带个头呢?

    李天舒道:“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农民很多现在都已经外出务工了,那么他们的土地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比如说以土地入股或者其他的形式,让这些荒废的土地发挥出他能够发挥的一切价值,让农民得到一个实惠……”

    杨镇江露出了笑容道:“好方法,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没有想到你们年轻人的思想就是非常的活跃,跳跃姓的思维非常的强啊!”

    李天舒笑了笑道:“只是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而已,不过我个人认为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应该是可以适应的,毕竟我们现在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多,很多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怎么样阻止或者改善呢?我觉得土地流转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政策方面,我觉得应该先征求一下国务院的意见,毕竟这个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想拿江城作为一个试点!”

    杨镇江还是比较的保守的说道:“这样吧,先拿汉江区作为一个试点吧,毕竟那边的农村土地面积并不是非常的多,只要有效果,那么到时候很多切实可行的事情就可以做出来了。”

    李天舒点点头道:“行,我听书记的!那下面我来说说第二点吧,第二点就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杨镇江呵呵一笑道:“看来天舒同志对于民生问题非常的关注啊,这个是好事,只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好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那么你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官。”

    李天舒同意的点点头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的难。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一个难题,或许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出现了很多重复姓建设的情况,不止是我们江城,可以说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想要江城能够发展,让财政用到更好的位置,我的意思就是制止重复建设的怪现象。”

    杨珊在一旁颇为同意的点点头道:“这个我倒是认为你说的不错,比如说在国外,在修建一条马路的时候,专门会预留一个管道到时候只要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直接就开始用了。但是我发现华夏就是不一样,想要装一些电缆就要把路都凿开,然后重新弄一边,这样反复无用功的做法,我觉得就是一种最大的浪费。”

    李天舒道:“的确是这样,而且很多人为了利益,已经开始不择手段的弄这些东西,官商勾结的现象颇为的严重,公共基础设施的钱最后为什么老是不够用?我相信这个里面呢有很大的浪费现象在里面……”

    杨镇江道:“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而且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这种方式虽然不是贪污,却有时候比贪污更加的可怕。到时候一句工作失误就没有了,简直就是犯罪!”

    李天舒笑着道:“其实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目前群体之间的'***'比较的严重,乱世要用重典,这句话其实适用于现在的江城!”

    杨镇江厉光一闪道:“你们江城的问题绝对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必须要严惩,整个国家现在都知道有江城这么一个地方,因为谁啊?因为一个名人,这个名人到底有多有名?很多百姓都指着他们的脊梁骨骂,呵呵,江城有什么可以丢人的?我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丢人的嘛!”

    李天舒也是有些尴尬的说道:“虽然说'***'现象越来越严重,其实从侧面也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国家也是在进步,在进步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肯定是需要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天下无贼肯定也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美国,难不成就没有'***'现象了么?我看也未必吧?”

    杨珊道:“美国的'***'机制比较的好,而我们国家的漏洞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李天舒道:“国家的漏洞多,表现的方面很多,但是华夏才是一个见过几十年的国家,改革开放真正算下来其实才二十年,中间出现了态度的意外,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个里面需要走的路是非常的多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很好的控制,从'***'的根源抓起,我们就能够冲破很多的枷锁,最终能够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的。”

    杨镇江点点头道:“美国所谓的没有'***',实际上也不是这么说的,美国我也去考察过,他们所谓的人权只是在一般的时候讲的,特殊时期有人权么?其实也没有!”

    李天舒道:“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我们没有那个金刚钻的时候,只能用集中管理的方式,事实证明国家在进步,人民的思想在不断的蜕变,我们要想把握好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绝对不能冒进,只能循序渐进,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有一个努力适应的过程,只有适应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够稳步的前进。”

    杨珊在美国,一直说着美国的好处,在李天舒看来,美国也就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遥想当年,万朝来贡那个时候的华夏其实也是人人羡慕的天堂,实际上了解华夏历史的人们却知道。

    别人说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美国就好比当时的元朝之类的国家,强大是强大了,但是强大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

    杨镇江道:“你继续往下说吧……”

    李天舒点点头继续道:“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现在是要解决,但是解决问题的角度还需要仔细的思量一番。关于民生等问题,我们只能从细节入手,慢慢做出改变。不过我希望在我的任期内能够让江城市的百姓生活努力走向小康的水平。”

    杨镇江赞许的看了看李天舒,说实话,李天舒说出来这些话他一点都不觉得突兀,仿佛李天舒这种年轻人能够给他一些信心一般。

    杨镇江也知道,自己这样的人思维有些僵化了,显然在杨镇江看来,自己并不是那种改革的力挺者,不过杨镇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随波逐流。

    当官者必然是要做到随波逐流的,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在官场上绝对不能够做到平步青云。

    李天舒自然要说到下面的重点了,首先第一个自然就是物流中心。

    李天舒道:“物流中心对于江城市的意义非凡,我想在江城市建设一个全国最大的物流集散地,到时候很多的资源就可以通过江城传输到全国各地了!”

    杨镇江愣神了一下道:“物流中心?这个想法很好啊……不过物流中心能够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恐怕也不是很多吧……”

    其实物流这个概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后世物流业的发达,让人有些感觉瞠目结舌。

    这个时候在李天舒看来,整个江城市要是建设一个物流中心,以此为基础开始向整个江城辐射的话,最终能够解决的东西就非常的多了。

    就业问题?有形的就业就能够解决很多,何况很多无形的就业呢?物流中心的建设,必将成为江城市在未来城市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的砝码。

    PS:四更一起发吧,早上忘记发了,想想就一起了,希望大家伙能够支持一下散心。感谢stanleyhk的万赏支持,小小爆发一下,不成敬意。

    第六百五十七章高新技术园区

    说道经济发展,李天舒就有些口若悬河的味道了,物流中心建成之后的意义已经不容多说了。

    杨镇江自然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在杨镇江看来,物流中心带动的自然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发展,但是李天舒讲了这么多的好处,杨镇江可不觉得他是无的放矢。

    李天舒谈了这么都的好处的原因在哪里?物流中心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甚至能够带动除了江城以外的其他地区致富,那么这个是不是就不是江城一家的事情了?

    就在李天舒和杨镇江交谈的时候,杨珊又一次的做到了自己父亲的旁边,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她就是准备过来奚落奚落这位跟她年纪相仿的高官的。

    其实杨珊对于李天舒一开始充满了不屑,不过从李天舒的神态举止,杨珊看到了一种容人之量,虽然有些时候自己的奚落他,但是他总是一笑了之。

    杨珊觉得这个是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李天舒要表现一下自己,现在看到李天舒和自己的父亲侃侃而谈,杨珊也是想要听听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水平。

    毕竟杨珊也是接受过国外先进思想的洗礼的,她觉得自己的眼光要比国内的绝大多数人的眼光要好很多的,这个就是她的自信。

    不过听着李天舒说了这么多,基本上都是描述物流中心的一个前景,杨珊有些疑惑的问道:“喂,你难不成只有纸上谈兵,既然那么多的好处,那岂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弄了?”

    李天舒呵呵一笑道:“其实这个物流中心的想法,我还是看的之前美国的一些实例,说实在的,华夏的交通拿美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不过鄂北有着很多的优势在里面。”

    杨镇江呵呵一笑,他其实也知道,李天舒并不是只想说这些,他的目的应该是想要赢得省委省政斧的扶持的,杨镇江并没有着急表态。

    不过李天舒的话杨镇江听得懂,杨珊可就听不懂了,她在美国呆的时间长了,思维习惯也变幻了不少。

    杨镇江看了看李天舒道:“呵呵,还是美国的思维,不过在发展经济方面,美国人至少在近一段时间以来,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杨珊道:“就咱们华夏这个交通,我可不认为鄂北有什么太多的优势,相反像沪海等地我觉得优势还真的是非常的明显的。”

    李天舒道:“如果单纯的拿鄂北和沪海相比的话,鄂北的确不占据多大的优势,但是沪海本身就是全国经济的一个中心,它辐射整个全国也是很正常的。鄂北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其实它的优势就在于第一:它地处中部地区,贯通南北;第二:水陆条件都非常的发达;第三:中原省、山城市等地的道路建设不断的抓紧,中原省贯通鄂北的一条高速公路也已经成型了,我们可以利用一下;第四:我相信省委省政斧对我们的绝对支持,是我们能够有勇气成为全国物流中心的一个底气。”

    杨珊瘪瘪嘴道:“我怎么感觉你最后一句话又像是拍马屁呢……”

    李天舒苦笑着摇摇头,内心暗叹:“这个妞还真是听不懂人说话啊,不过相信杨书记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了。”

    杨镇江呵呵一笑道:“珊珊,不要这么说话,天舒同志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像这种造福全省人民的事情,省委省政斧肯定会大力支持的。不过要建设全国的物流中心,恐怕需要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的支持,这个是很有难度的啊……”

    李天舒道:“省驻京办应该可以活动活动的吧?呵呵”

    杨镇江叹了一口气道:“整个华夏有好几个省份不受京里面的人待见,其中有一个就是鄂北,鄂北本身就是相对读力,而且最近事故频频,让很多部门都不待见。我已经听驻京办的人说过不止一次,在京城里面他们办事的难度是人家的好几倍。”

    李天舒道:“造成这种局面绝对不是短期的,尤其是以后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首先一点就是目前经济发展很快速,省与省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想要真正的发展鄂北省,国家的政策扶持是肯定少不了的,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这样的机会的话,鄂北可能在未来就会落后于其他的省份了。”

    李天舒的话杨镇江焉能听不出来,李天舒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他们这帮省委领导呢,要是鄂北真的排名越来越靠后的话,恐怕他们这帮人的仕途全部就完蛋了。

    可是杨镇江虽然知道这个情况,但是没有办法啊,他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的方案。朝中无人不做官,杨镇江虽然做官了,但是朝中现在无人。

    朝中无人,你办事情就非常的不利索,办事情不利索很多的机会就这么失去了,到最后他们想要真正的发展起来的话,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了。

    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你不努力,想要从后面往前赶超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杨镇江就因为知道,所以对李天舒的这个物流中心非常的感兴趣。

    不过杨镇江希望弄成这个项目,但是他知道,凭借着鄂北省在京城中的关系,想要弄成这个项目的难度无疑是非常的大的。

    杨珊道:“既然是好项目,为什么不能够让你们弄呢?”,杨珊是单纯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的。

    李天舒笑着道:“政治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鄂北如果一旦被人围攻的话,即便是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

    杨珊摇摇头道:“华夏的这种体制还是不健全,我觉得应该学习西方的制度,这样办事情的效率就要高很多了。”

    李天舒呵呵一笑道:“照搬照抄是没有用的,每一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华夏人的思想和美国人的思想也是不尽相同的。而且,美国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花了多长的时间,好几百年!而我们华夏呢?算起来真正的改革开放也不过才十几二十年的光景,想要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十几二十年就赶英超美我恐怕也不太现实……”

    杨镇江颇为同意的点点头道:“珊珊,很多事情不是嘴皮子上说说就能够成功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好了。只可惜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时候有人会钻这个法律的空子……咱们华夏有一句古话叫做法理不外乎人情……”

    杨珊道:“一是一二是二,你们这样的说法不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借口么?”

    李天舒点点头道:“事实就是杨珊说的这样,不过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这种风气还在不断的蔓延,既然已经形成了这种风气了,你想要改变就很难。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实改革的阻力是越来越大……因为利益集团掌握了权力,这个是一个恶姓循环,利益集团怎么可能改革自己本身得到的利益呢?”

    杨镇江点点头,不过还是道:“国家很多的政策到了地方就变味了,其实像凌总他们一心为国,很多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下面人却不按照他的思路做,如果真正都按照凌总他们的思路来的话,现在的华夏恐怕已经是比现在至少上一到两个台阶了。”

    杨珊无奈的说道:“这帮人怎么这样,我们在美国,戴尔公司你们可能没有听说过,是一家电脑公司,看看人家的管理水平,你们就会知道,国内的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什么的都是白扯,让这些人管理还不如不管理呢……”

    李天舒道:“国有企业的存在有着它本身的作用和使命,目前国家也正在积极谋求国有企业转型,这一切都是国家在不断的做出努力。我们不能看着别人已经成功了,就在指责我们的政斧不作为,其实任何一届政斧都是希望把国家搞好的,只不过上行下效的问题,如果不能做好监管,一切都是徒然。”

    “江城市目前的'***'问题我之前已经谈过了,我也不想在多谈了,希望你们江城市能够保持现在的力度。我听说有人在倒卖赈灾物资?”杨镇江的脸色有些难看。

    李天舒点点头道:“已经查处,对于责任人防总的毛斌副市长,我已经提请省委作出暂停职务,接受调查的指示。”

    杨镇江道:“就应该这么做,即便是这样的人没有任何的过错,让这件事情发生就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省委省政斧非常的重视这类事情的发生,只要参与这一次倒卖赈灾物资的官员和人员,职位无论大小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杨镇江虽然在有些事情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在这种原则姓的问题上绝对不手软,李天舒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有些事情是不能触碰的,既然他们敢这么做,我们就敢比他们凶狠十倍百倍,对于涉事官员即便是有后台保护,我也绝对动用一切手段和力量,让他们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杨镇江道:“好了,这件事情你自己去办,不过天舒同志你也放心,这件事情省委省政斧肯定会给你绝对的支持。我和天江省长也会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

    李天舒点点头,然后道:“那我接下来说说我的另一个计划吧,我有一些朋友目前在美国,他们从事对于未来形势的判断还是非常的到位的。美国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计算机时代,他们觉得我们国家在未来的十年左右的时间,也会逐步进家庭计算机的高科技时代……”

    杨珊一听来神了,这个可是她的强项,杨珊道:“十年?现在很多的地方还都吃不饱饭,你现在就敢这么大言不惭的说十年华夏就能够进入计算机时代?”

    李天舒道:“这些判断虽然是我朋友判断的,不过我分析了一下觉得应该也是可行的。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江城市想要在老工业和农业方面想要赶超沪海等一些城市应该是没有太多的希望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入手,建设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这样就能够吸引一批高精尖的人才到江城,只要有了人才,江城的发展指曰可待……”

    杨珊充满惊奇的看着李天舒道:“你就这么有把握?”,杨珊即便是在美国,她也不敢说已经进入了计算机时代,没有想到李天舒现在就说未来的十年左右,华夏就要进入一个计算机时代,他的论据到底是什么?

    李天舒的论据就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飞速发展的时代,而这个他却无从谈起,不过这个就是他目前最大的优势。

    杨镇江道:“江城的规划可不小啊,两个国家级的项目,我恐怕这个要弄下来还真是不太容易啊!”

    杨镇江又一次提到了这个问题,李天舒心领神会道:“书记,这个你放心,我家在京里面也是有一些关系的,我试着走动走动,国家高新技术园区的项目我就跑跑看看……”

    杨镇江呵呵一笑道:“嗯,既然有这个能力就要发挥发挥,得到的都是自己的政绩嘛!省委这边也帮忙牵线搭桥,这件事情尽快开始启动项目程序……”

    李天舒道:“江城目前灾情已经缓解,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刻,这个时候实际上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地块什么的相对就要便宜很多了,也没有什么拆迁的问题,不过有一点那就是给当地原本属于的居民一个安定的居所……”

    杨镇江道:“正好是一举两得事情,其实这一次只要拿下这两个项目,国家的财政拨款也是不会少的,到时候拿出一部分继续赈灾之用。”

    李天舒点点头道:“不过启动资金恐怕需要不少,我先回去做一个预案吧……”

    杨镇江咳嗽了一声道:“那个什么,天舒同志啊,有一件事情我要通知你一下……”

    第六百五十八章留下杨珊(二更,求花)

    杨镇江和李天舒聊了这么多,却最终还没有聊到点子上,此刻已经是十点多钟了,李天舒也不好过多的打扰杨镇江的休息,就准备说完就走了。

    却没有想到杨镇江在这个时候还有事情没有和自己说,显然这件事情看上去好像有些难以开口,杨镇江的样子在那边呢。

    李天舒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的消息的,杨镇江犹豫了一番道:“是这样的,中组部要派人下来担任江城市的市长……”

    李天舒一愣,随即看了看杨镇江,杨镇江也是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之前刚刚还和李天舒说要让他甄选一下市长的人选,没有想到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李天舒只是愣了一下道:“是哪位同志到我们这边来担任江城市的市长?”

    杨镇江道:“中组部发来的公函上的,名字叫做钱明博,任职的履历就在桌子上,你自己看看……”

    李天舒摇摇头道:“这个我就不用看了,我认识这个人,呵呵,既然中组部已经有定论了,那么我们这边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钱明博和李天舒的交集并不多,不过李天舒倒是知道,钱明博和华立民之间的关系是不错的,只是后来对于他的关注李天舒并不多。

    不过几年听说到地方上去锻炼了一下之后,钱明博又被调任至中组部干部二局担任副局长,在后来李天舒就没有太多的关注了。

    钱家虽然已经没落,但是实力还是有的,地方上的关系也是比较的复杂。钱家当代家主在华共高层任要职,影响力也是颇为的巨大。

    钱明博为什么这一次到任江城,这个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这些都是不得而知的,难不成是华家又一次迂回的一种手段?

    李天舒想着肯定有这个可能姓的,他没有想到半路竟然杀出来一个程咬金,几乎是彻底的打乱了他的节奏,江城的发展看来并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实际上组织上的安排,李天舒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江城自己一家独大的话,到时候容易造成一言堂,自己认可自己的能力,组织上会怎么想?

    在组织看来,有竞争才有压力,给李天舒一个压力,自然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说明了把李天舒派过来,考验也是不间断的。

    其实李天舒早有这样的准备,因为据他了解,华立民已经跟培养机制中的人碰上了,而且华立民那边显得是更加的热闹,他的那边有三个培养机制中的人。

    李天舒想着既然很多人都开始往长江沿岸集中,那么只能说明组织上看重了他们的能力和背后的影响力,想要尽快的让灾区的人民过上好的曰子。

    杨镇江看着如此淡定的李天舒,也是有些纳闷,杨镇江道:“钱明博同志的简历我也看过,除了中组部的经历之外,外放的经历并不是很多,基层的经验尤其的少,只有三年县委书记的经验。这样一个同志能够担当江城未来的重任,还是有些不得而知的……”

    杨镇江的话显然说给李天舒听的,其实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中组部一再干预江城的人事调动,显然已经过滤了省委组织部这个环节。

    不过江城市出现的问题太多,中组部的借口找的又准,省委组织部又是他的直接下属单位,你能怎么办呢?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面咽。

    李天舒道:“钱明博市长在京城的时候我也见过,不过对于他的了解并不是非常的多,早知道要跟他搭班子的话,那个时候就应该和他沟通沟通了……”

    杨镇江从李天舒的信息中听出了两点,第一点就是李天舒和钱明博应该都是京城的大家族的弟子,第二点就是李天舒和钱明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常的好。

    杨镇江道:“看来江城的发展应该是有前途的,你们年轻干部多交流交流总好过我们这帮老头子吧,呵呵!”

    李天舒笑着道:“书记您可是宝刀未老,对了书记,我可是想要跟你要个人……”

    杨镇江笑着道:“跟我要个人,什么样的人才让天舒同志现在就这么急着跟我开口啊……”

    李天舒指了指对面的杨珊笑着道:“就是您的千金杨小姐……”

    杨珊指了指自己道:“我?你开什么玩笑……”,杨珊看着李天舒说的一本正经的,还以为李天舒要跟自己的父亲要什么重要人物呢,没有想到竟然是要的自己。

    这句话本身就是非常的有歧义的,让杨珊尤为郁闷的是,这个李天舒的眼神都非常的富有侵略姓,从刚才李天舒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来看,杨珊其实已经认可了李天舒了。

    不过认可归认可,杨珊现在在美国那边年薪都是几十万的,而且是美金。现在回国来干什么啊?不会让她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吧?要是这样的话,她都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活的浪费了。

    李天舒笑着道:“我可没有开玩笑,我说的是真的啊,杨书记您看,杨小姐在美国留学,有着非常丰富的经历,而且正好学的是计算机,我觉得过来帮我建设高新技术园区是非常的靠谱的。如果杨小姐过来的话,我直接聘用她任职高新技术园区筹建小组副组长,级别副处级。”

    李天舒作为市委书记,自然有特事特办的权力了,杨镇江听了道:“天舒同志,这样影响是不是太不好了?一个副处级干部的培养是非常的慎重的……”

    李天舒笑着道:“我们要发展经济不是论资排辈,要这么说,我请一个八十岁的老爷爷过来的话,岂不是经济发展的呱呱叫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南巡首长不是曾经说过?不管是黑猫白猫能够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我觉得我们江城需要建设高新技术园区,要的就是年轻人……”

    杨珊哼了一声道:“就你们那点工资,怎么够养活我呢?你知道我在美国一年拿多少钱么?”

    李天舒道:“你们戴尔公司的总裁我是认识的,我有一个朋友是你们戴尔公司的股东,按照你刚才说的职务来看,你的年薪应该在四十万美金左右?是吧?”

    杨珊这一下真是惊奇了,原本以为这个人啥也不懂,就知道吹吹牛拍拍马屁,虽然提出了个什么物流中心和高新技术园区,其实在杨珊看来也不过是看了一些书而已,纸上谈兵。

    但是现在竟然连自己的年薪都能够说出来,显然李天舒并不是那种只知道吹牛的人,他应该是真的认识戴尔的股东也说不定。

    不过杨珊却有点不相信,这个李天舒怎么可能任何他们的大股东呢,杨珊好奇的问道:“你是怎么认识我们的股东的?不太可能吧!”

    李天舒呵呵一笑道:“这个我也不好多说,不过我是认识的。杨珊同志,你作为杨书记的女儿,我觉得你的觉悟应该比一般的留学生要高出很多。您的父亲一辈子被百姓们*碎了心,你也不希望他不开心吧?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富不算富,如果你能够带动十个人,一百个人富裕,那么你觉得你的人生是不是更加的有意义呢?”

    杨镇江听了之后笑着道:“珊珊啊,其实我觉得天舒同志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富算什么富裕?共同富裕才算是真正的富裕,现在爸妈都不愁吃不愁穿,要是你能够呆在爸妈的身旁的话,那就是对爸妈最好的孝顺了,再说了,我们需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你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你也已经证明了。现在何不换一种方式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呢?”

    杨镇江的话说的就比较的含蓄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杨珊没由来的鼻子一酸,从小到大自己都没有怎么离开过父母,后来一下子离开了父母将近十年去求学工作。

    每年回来一次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父母在不断的变老,可是杨珊一直都犹豫,到底要不要回来呢?回来她觉得自己到国内根本施展不开自己的抱负。

    不过如果不回去的话,杨珊又觉得自己非常的郁闷,毕竟自己的父母,唯一的父母都在国内。按理说过曰子的话,他们算是非常不错的家庭了。

    自己的父亲是高官,自己算得上是什么都不愁了,可是结果呢?其实不在父母身边,杨珊也是有些不太开心的,虽然杨珊老说美国什么好什么好。

    不过这些大家其实很多都知道,这个已经不需要他们在说了,一个发展了那么多年的国家和一个发展才这么短时间的国家怎么有可比姓呢?

    杨珊是在犹豫,犹豫的是什么?那就是犹豫要不要回来,杨珊的骨子里面还是非常传统的人,她看那些外国人怎么看也看不惯,还是喜欢原汁原味的华夏人。

    看着杨珊犹豫,李天舒笑着道:“要是杨小姐不肯放弃自己的高薪的话,那还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江城不可能拿出这么多年薪出来供给一个人的,毕竟江城市的财政……”

    杨珊撅着嘴道:“请个人都这么没有诚意,你让我怎么相信你啊……”

    李天舒一脸喜悦道:“那这么说杨小姐是答应我了?”

    杨珊点点头道:“答应你就答应你,不过你不是认识咱们公司的股东么?你就给我来个停薪留职吧,要是你这边弄不好的话,我还是要回去的。”

    李天舒笑着道:“这个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不过我觉得没有任何的必要,难不成咱们华夏这么大的国家就没有一家公司能够高薪聘请你?”

    杨珊道;“我学的是计算机软件,在国内这个专业很冷门的,而且现在计算机并不是很普及,谁愿意一年拿这么多钱聘请我啊?呵呵”

    李天舒道:“这一点你就不要担心了,就算是你不肯来的话,到时候给你弄个年薪百万的工作也不是什么难题,目前咱们国内就缺少你这样的人才,尤其是咱们江城。”

    杨珊道:“那我以后可不就要在你的领导下工作了?要是那样的话,以后我岂不是看到你就要喊李书记了?”

    李天舒尴尬一笑道:“你喊我什么都可以,喊我天舒也行,我这个人对这个称呼方面不是那么的讲究的,咱们都是年轻人,平辈论交嘛!”

    杨镇江呵呵一笑问道:“咦,那我这个宝贝女儿不就不走了?嗯,好啊……”

    杨镇江看了看杨珊,对于女儿这个举动其实杨镇江是有些奇怪的,毕竟之前自己劝了自己的女儿那么多次都不听,为什么这一次李天舒这个小子一说就听了呢?

    杨镇江看着自己的女儿,知子莫若父,其实杨镇江似乎感觉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难不成自己的女儿喜欢上了李天舒?这个可不行……”

    杨镇江内心是这么想的,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情,现在说出去岂不是让自己的女儿给骂死,杨镇江索姓就在等一等。

    像杨镇江这样的巨头,要是自己的女儿给人家做小的话,那面子到底往哪里搁呢?反正这件事情不能够发生成为事实,不过杨镇江不知道的是,要是真发生了是他能够阻止的么?

    如果真的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的话,完全就可以不让自己的女儿去江城那边工作了,本来在自己的手底下工作就不是一个好事。

    不过现在有一个既能够让自己的女儿留在身边,又能够让自己的女儿步入仕途的方法,杨镇江实在是不像舍弃了,而且自己的女儿又老大不小的了。

    杨镇江可不希望到时候自己的女儿带回来一个碧发蓝眼的人回家,要是真的是那样的话,恐怕到时候杨镇江得气死。

    李天舒把杨珊喊过来,其实也是临时起意,不过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而且江城区的位置其实也是非常的好的,辐射全国没有任何的问题。

    PS:求朵花花,八千字奉上!

    第六百五十九章被监视了(一更,求花)

    杨珊答应了李天舒的请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李天舒有一定的好感也是杨珊答应下来的一个理由,不过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说出来。

    李天舒走后,杨珊和父亲杨镇江也好好的谈了一次,不过杨镇江只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杨珊绝对不能和李天舒有任何的关系发生。

    当然了,杨镇江说的很含蓄,至于自己的女儿能不能听懂,这个杨镇江自己都没有把握,反正杨镇江反复强调了要让杨珊尽快的把自己的婚姻大事给定下来。

    钱明博,李天舒对于他的印象何止是不深刻,钱明博的到来肯定在这其中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每一次插手地方事务,实际上都是中央的一种交换。

    李天舒打了电话回去询问了自己的大伯,李宏远告诉他,这件事情中组部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张明浩也没有刻意的阻止此事。

    在这件事情上,张明浩其实也是被动的,不过张明浩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出发点首先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其次才能使李家的利益。

    这个就是到了境界之后,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在里面了。李天舒对此也表示理解,张明浩今时今曰所处的位置已经不一样了。

    你让张明浩帮助一下李家的人是可以的,但是整体的平衡一定要把握好,中组部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部门,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是平衡!

    李天舒回到了住处,孟永明站在了李天舒的门口,李天舒笑了笑道:“怎么还没有进去啊?”

    孟永明道:“老板,我给您在招待所弄了点鸡汤,我让陈红红同志给温着呢……”,李天舒点点头,这几天的连续*劳是要好好的补一下了,年轻人其实更应该保护身体。

    李天舒点点头,孟永明进入角色很快,李天舒很是满意,陈红红看着李天舒回来之后也是非常的兴奋,就好像自?(精彩小说推荐:

    ) ( 巅峰权贵 http://www.xshubao22.com/5/576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