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其实刚才大姑说的情形,在外省也是有的。我虽然刚去青峰地区农校上班不久,这种公款消费,公款吃喝的事情,也见过不少。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和人民确实是逐渐富裕起来了,但是艰苦朴素的作风也正在慢慢的丧失,腐败现象逐渐蔓延开来,这种情形不大好。农校的很多师生,谈起社会上的腐败和不公平现象,都是忿忿不平。社会矛盾有逐步尖锐的趋势。”
刘伟鸿缓缓说道,不徐不疾,气度十分沉稳,遣词造句也非常到位,很是客观。
此言一出,大家都悚然动容。甚至老爷子雪白的寿眉也扬了起来,一连看了刘伟鸿好几眼。
这就是那个叛逆至极的孙子?
难道在楚南读了几年大学,就有这样的长进?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刘伟东淡然说道:“伟鸿,你还年轻,不要人云亦云。青峰地区农校的师生,能够知道多少事情呢?”
语气明显有些不以为然。
也不是说他完全不赞同刘伟鸿的言语,但在这种场合,第三代子弟,以往唯独他才有发言的权力。如今刘伟鸿冒了出来“抢风头”这是刘伟东不能容忍的。
他才是老刘家的嫡长孙,是老刘家理所当然的政治继承人。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大哥,也不是人云亦云。现在群众之间,确实存在着部分不满的情绪。尤其是学校,很多学生通过报纸和其他途径,了解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之后,情绪比较大。如果不加以引导,我认为有可能酿成比较大的社会事件。”
说这话的时候,刘伟鸿的神情很是笃定。
这是他曾经亲眼见证过的,所以很有底气。
老爷子警惕起来,说道:“成爱,你是做青年团工作的,伟鸿说的这个情况,值得重视。学校不能乱,那些学生娃娃,更不能乱,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刘伟鸿心中一阵欣喜。
这还是老爷子第一次给予他正面的评价,尽管只是一句话,但也已经足以让他高兴了。
是一个好的开头。
“好的,爸爸!”
刘成爱连连点头。
“另外啊,伟鸿刚才说的那个什么什么……公款消费,公款吃喝……是这样吧,伟鸿?”
老爷子又望向刘伟鸿,询问道。
这真是破天荒了。老爷子竟然会一连两次赞许刘伟鸿。
“是的,爷爷!”
刘伟鸿忙即答道。所谓“公款消费”、“公款吃喝”在他所经历的后世,简直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了。都成了口头禅。难不成在眼下,还是一个新鲜名词?
“嗯,这个提法很新颖,但是,也比较形象,定性比较准确。这个情况更加严重,不能等闲视之。待会月华同志来了,我要亲自和他谈谈这个问题。”
老爷子严肃地说道。
刘成胜插话道:“您亲自和月华同志谈?”
显然,刘成胜对老爷子这个决定,不以为然。老爷子今天八十整寿,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都会亲自前来祝寿,月华同志自然也是会来的。不过都是礼节性拜访。在这样的日子里,和月华同志谈论如此严肃的话题,刘成胜认为不是很合适。如果敏感一点,甚至可以理解为老爷子对月华同志的工作有些不大满意。
月华同志比老爷子整整年轻了十岁,可以预料,必定会在现在的领导位置上工作更长的时间。假如月华同志产生了误会,对刘成胜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嗯!”
老爷子重重点了点头,脸上神情更加严肃。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开国元勋,老爷子的政治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老爷子的革命立场和坚定党性,更加毋庸置疑。他当然清楚刘成胜颇得月华同志看重,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向月华同志提出自己的意见。
而且,以老刘家的赫赫声威,只要老爷子健在,也无须看任何人的脸色。
刘成胜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老爷子决心已定,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个决定。一念及此,刘成胜瞥了刘伟鸿一眼,神情略带不悦。
你一个毛头小子,逞什么能?
不料老爷子竟然真的开始对这个孙子感兴趣了,说道:“伟鸿,你在农村工作了一年,还有什么新鲜事?说给我听听。”
听起来就是爷爷和孙子拉家常,但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却决不可如此认为。何种话当说,何种话不当说,是必须想清楚的。刘伟鸿也并不认为老爷子当真会对东家长西家短的日常琐事感兴趣。但眼下老刘家也就他一个人是在农村工作,其他人都在首都大城市。老爷子若想得知农村的真实情况,似乎只能向刘伟鸿询问了。
刘伟鸿也有点意想不到。
虽然他是想要从现在开始改变一切,但老爷子马上就向他发问,还是让他略感措手不及。但耽搁太久,显然也是不行的。
这个机会,无论如何要抓住。
刘伟鸿略一沉吟,镇定了一下,说道:“爷爷,我去青峰农校工作还不到一年,了解的情况还不是很全面……就我所知道的,向您做个汇报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决定进行改革开放,搞土地承包责任制。这个政策是很好的,农民朋友也非常拥护,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很高,粮食也连年获得了丰收。但是一连数年的粮食高产,也逐渐凸显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谷贱伤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单农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都处于剧烈的变更之中。做生意的多了,个体户多了,物资大流通。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连年增长,也就带动了物价的不断上扬。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整体的问题。农产品极大丰富起来,就导致了价格的下降。而且农产品都是新鲜的,不利于长期储存,时间一长,就会腐烂变质,农民只能赶在腐烂之前,降价销售。这就进一步的导致了农副产品的价格下降……”
刘伟鸿侃侃而谈。他重生之前,是楚南省农科院的副研究员,对这些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也经常接触到红头文件和官场人物,知道怎样说话才合乎规矩。所以遣词用句非常注意,尽量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不加上自己的评论。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最能获得老爷子的好感。
刘伟鸿这一开口,顿时将所有人都惊住了。
这是一个二十二岁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说的话?
刘伟鸿刻意做了一个短暂的停顿。
这也是讲话的技巧,看看别人的反应如何,也想引起大家的进一步重视。
“嗯……你接着说!”
老爷子明显被吸引住了,催促道。
“农副产品价格上不去,农民就没有能力加大对土地的再投入。化肥、种子、地膜等等物资都在不断涨价,农民每种一亩地的成本不断上涨,获利越来越少,他们侍弄土地的热情也就会越来越淡。长此以往,农村的发展很成问题,不要说机械化耕种,增产高产,就算现有的模式都难以维持下去。我国长期实行的工农业剪刀差政策和户籍政策,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所以现在青峰地区有很多年轻的农村壮劳力,放弃了耕种土地,外出揽工,赚几个活钱贴补家用。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干部队伍不断扩大,管事的人,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特权阶层越来越多,农村和农民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社会矛盾会进一步积累。所以,爷爷,我很担心,这种矛盾会在近期之内爆发出来,形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刘伟东忍不住了,有些不悦地说道:“伟鸿,你不要危言耸听。现在的形势还是很好的嘛。我承认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只是个别现象,并不是普遍的存在。至于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更加不必担心了。我们的掌控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所有的人都望着刘伟鸿,看他如何作答。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刘伟鸿必定会“恼羞成怒”叛逆之性大发,和刘伟东唇枪舌剑一番,然后自顾自走掉。
刘伟鸿笑了一笑,神情很是平静,说道:“大哥,我也希望这是一种个别现象。但我亲眼所见,这个确实已经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而且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再不想办法加以正面的引导,而是对这种情形视而不见,社会矛盾很快就会大爆发,造成极大的混乱。这对我们党的事业,将是一个很不好的影响。”
“我们党的事业?”
刘伟东就笑了,略带几分讥讽之意,问道:“你是党员吗?”
刘伟鸿很镇定地答道:“我暂时还不是党员,但我正在争取入党。入党志愿书已经交上去了,学校党委正在考察。”
这个话就是当面撒谎了。不过刘伟鸿很清楚,要想重新来过,当面撒谎不脸红乃是必备的技巧。某位著名的大人物曾经说过: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
“好,好!”
老爷子高兴起来,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望向刘伟鸿的眼神变得比较亲切。
“伟鸿啊,要求进步是好事,要坚持下去。”
“是,爷爷!”
刘伟鸿恭恭敬敬地说道。
第006章大家族的矛盾
家庭聚会的时间并不长,接下来,就不断有大人物登门祝寿。
这些大人物,无论哪一个,就算在二十年之后,也依旧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书上都会留名的。
但是刘伟鸿很清楚,不久后,具体来说,也就是三四个月后,他们中的好几位就要永远的告别政治舞台了。饶是如此,后来史书的著作者,也依旧不能将他们绕过去。
有些人,不管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注定要对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刘伟鸿其实也具备了这个平台。关键就看他自己怎么把握了。
大约九点以后,刘成胜便亲自率着弟妹,在门口迎客。今天有资格亲自登门的,均是居住在大内的最高领导层的大人物,任何一位,均非同小可,需要天下之人仰视。
这个迎宾也是有讲究的。第二代子弟,基本要到齐。只有刘成胜的妻子杜于馨例外。她是长媳,等同女主人,需要在客厅安排接待事宜。老太太肯定不会管这些事情了,就是陪老爷子坐着。
三代子弟,没有规定。刘伟东是一定会陪伴在侧的。其他的三代子弟,可以在也可以不在。毕竟都还年轻,在不在无所谓。往年这个时候,也只有刘伟东在。不过今年,就加上刘伟鸿了。没有人叫他,他自己跟过去的。
当然也不会有人赶他走。
他父亲刘成家甚至投来了鼓励的眼神,脸色也不是那么严肃了。
不管怎么样,今天刘伟鸿的表现着实不错。竟然让老爷子一连夸了两个“好”字,当真难得。就算是刘伟东,似乎也没有得到这个彩头。而且,刘伟鸿不是靠着“嘴甜撒娇”这样的小孩子手段得的夸奖,说的一番话有理有据,条理分明,一般的领导干部,未必就有这个水平。
这孩子变化怎么这么大呢?
但无论如何,这是好事,刘成家很欣慰。
客人登门的间歇里,刘伟东似乎很随意地和站在自己身边的刘伟鸿闲聊起来:“伟鸿,农村生活过得习惯吗?”
这就是刘伟东与其他弟妹的区别,不说“乡下”说“农村”不愧是有内涵的领导干部。
刘伟鸿微笑答道:“还好。农村虽然物质条件差些,胜在空气清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单纯,没有大单位那么复杂。”
“呵呵,伟鸿啊,看来这几年农村生活,确实让你改变了很多。看问题的眼光比较特别了。”
刘伟东便摆出大哥的架子,赞赏地说道。
虽然是两个小字辈聊天,一干长辈们可都在认真倾听。刘伟东在老刘家的地位不一般,大家对刘伟鸿这么大的变化,也感到好奇。刘伟东夸奖刘伟鸿的话,也道出了长辈们的心声。
这个最喜欢胡闹的刘伟鸿,经过几年“乡下生活”的锻炼,着实大不相同了。光是那份沉稳的气度,似乎较之刘伟东也不多让。而且说出来的话,也大有道理。若是一般的年轻人,肯定就要说在农村生活,如何、如何的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了,刘伟鸿却开口就谈到了人际关系。
“你刚才不是说,下面的群众,情绪很大吗?”
刘伟东反问道。看来他对刘伟鸿“抢风头”的事情,依旧有些耿耿于怀。只是当着老爷子的面,不好说得太多。这时候自然没有了顾忌。
刘伟鸿正色说道:“大哥,下面的群众有情绪这也是事实。我们的许多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特权观念比较严重,引发了比较尖锐的干群矛盾。”
刘伟东也严肃起来,说道:“伟鸿,认真观察身边的事务,是好的。但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能总是带着找问题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变化。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大部分干部是好的,真正喜欢搞特权的,只是一小部分害群之马。这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你可千万不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影响。尤其你是我们刘家的子弟,身份敏感,更要注意。不要一不小心就被人利用了。”
刘伟鸿心里一股邪火升腾了起来。刘伟东不但将自己当做了老刘家的嫡系传人,而且将自己当做了唯一的传人,似乎任何一个弟妹略微出格一点的表现,他都会视为一种威胁。
你是老刘家的嫡孙,难道我就是外人?
无疑刘伟东是不希望自己“接班人”的地位受到任何挑战,希望整个老刘家的力气都花在他一个人身上。当然,他身居高位之后,也会反过来关照兄弟姐妹们。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刘伟东才是老刘家的继承人。对弟弟妹妹们的关照,尽管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主动权却必须握在自己手中。
不过刘伟鸿很快就将那股无名火压了下去。他以往的表现实在太差了,远远不是个天这一两个小时就能扳回来的。如果自己一个沉不住气,说了什么出格的话,那么好不容易赢得的那么一点好印象,又会立即付诸流水。大家对他的评价,依旧还是烂泥巴扶不上墙。
“大哥,你说得很有道理,害群之马确实只是一小撮。”
刘伟鸿脸上再次浮现起微笑,顺着刘伟东的话说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这个问题也不能等闲视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尤其是这种不满的情绪,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了,就会发展成比较大的社会问题,发展成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风潮,不可不防。”
“资产阶级自由化风潮?伟鸿啊,看来你还知道几个新鲜名词嘛。不过,这个话也就在这里说说,到了外边,可不能随便讲。这是很严肃的政治问题,明白吗?”
这一回说话的,就是刘成胜了。刘成胜回过头来,望着刘伟鸿,神情很是凝重。
见了这个情形,大伙都吃了一惊。如果说刘伟东还只是“候补接班人”刘成胜可是名副其实的二代家长,除了老爷子,老刘家数他最有权威,职务也最高。名字见报时,是排在中央领导人行列之中的。
不待刘伟鸿答话,刘成胜接着说道:“伟鸿,你在农村工作,基层的干部群众,说话不怎么注意,随口引用报纸上的一些名词,习以为常。你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不注意还没什么。但是回到首都,那就要特别留神,不能随口乱讲,很容易被人抓到把柄的。”
说到这里,刘成胜几乎有些声色俱厉了。
所有人都有点骇然失色。
刘成胜年过五旬,副部级高官,一贯是比较讲究官威官体的,很少对人这样声色俱厉,何况还是在老爷子八十寿诞之上,对自己的亲侄儿这个样子。
林美茹脸色一变,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话,不料刘伟鸿偷偷伸出手,握住了母亲的手,示意她不要开口。要真是在这当口闹了什么不愉快,怎么说都是林美茹理亏三分。刘成胜的家长地位,不是说着玩的,有很实际的意义。
老刘家的规矩,一贯都很大。
纵算他是想要打压一下刘伟鸿,面子上也是无可辩驳。而且刘伟鸿觉得,刘成胜不至于这么浅薄,觉得侄儿抢了儿子的风头,就急不可耐地为儿子出头。看来,还是一个思想立场的问题。
外间传闻,刘成胜与月华同志走得近,不是空穴来风。月华同志一直都不是很在意这些思想领域的工作。刘成胜自然也就是这个思路了。
刘伟鸿虽然年轻,终归是老刘家的嫡系子弟,有些话要是传扬出去,不知道会造成何种风波。
“是的,大伯,我记住了!”
刘伟鸿恭恭敬敬地说道,脸上没有丝毫不悦之色。
喜怒不形于色,乃是很多高官的必备素质。刘伟鸿虽然没有做过高官,都胜在多了二十年的人生阅历,而且出生于世家豪门,算是见多识广了。
刘成胜定定地望着刘伟鸿,似乎在考虑他说的话是否可信。
林美茹终于忍不住,说道:“大哥,伟鸿还年轻,你多教育他。”
刘成胜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月华同志是在上午十点左右到的。
实话说,前世今生加起来,这还是刘伟鸿第一次亲眼见到月华同志。以往老爷子过生日,刘伟鸿虽然也参加过家庭聚会,但不是整寿,老爷子又有特别吩咐,不操办。中央领导同志就没有亲自过来,只派家人或者秘书送了礼物,表示心意。
今天是老爷子八十整寿,大伙自然要亲自登门致贺。
刘成胜亲自陪同月华同志走进客厅,与老爷子叙礼。除了刘成胜,其他二代子弟和刘伟东都没有跟进去。
老爷子要和月华同志谈话。
考虑到今天是个比较特殊的日子,老爷子不可能与月华同志谈得太长。大约二十分钟之后,刘成胜又陪同月华同志走了出来。
月华同志形容严峻,匆匆而去。
看来谈话并不投机。
刘成胜望了刘伟鸿一眼,眼神冷冷的。如果不是刘伟鸿在老爷子面前“信口开河”就不会有这次不投机的谈话了。
第007章惹祸了?
整个寿宴在平静的热闹中度过。
说平静,是因为前来祝寿的最高层领导人虽多,大都只是在客厅里坐一坐,与老爷子、老太太说几句话,便告辞而去。让这些巨头留下来吃一顿饭,远不是那么简单,不知道会被解读出多少不同的政治含义。到了这个层次的大人物,都会避免留下什么“遐想”以老爷子的历史地位、在党内的声望以及现在所担任的职务,当得起整个共和国任何人的祝寿。事实上,只有最高首长和与最高首长并驾齐驱的董老是派了晚辈子侄过来祝贺,其余巨头无一例外,全都亲自登门。现任的常委同志,除了月华同志,其余俱皆在老爷子面前执晚辈之礼。就算是月华同志,尽管年纪只比老爷子小了十岁,论党内资历,也与老爷子相差甚远。
说热闹,那就有两层意思。
前面那层意思不用说了,看看这些贺客的名单,就足以说明一切。这些贺客中的任意一位,走出大内,无论出现在谁的寿宴之上,都十足隆重,非同小可。
后一层意思,也很明白。
中午正式的寿宴,参加者只有刘家的嫡系子弟和家政服务人员,除此再没有一个外人。坐了三桌。刘成胜代表晚辈儿孙,给老爷子、老太太敬了一杯寿酒。年纪最大的家政服务人员,厨师老孙,则代表老爷子身边的工作人员敬了一杯寿酒。老孙五十几岁,跟了老爷子很长的时间,老爷子待他犹如自己的子侄一般,自然也当得起这个脸面。
尽管只有三桌人,而且都安安静静吃饭,没有喧哗。但在大内,这仍然是了不得的热闹情形了。
寿宴完毕,晚辈们向老爷子、老太太鞠躬告别。老爷子年岁大了,今天一大早起来,接待客人,聊天说话,一刻不停,忙活了四五个小时,已经超出了他的体力极限。保健医生早就“有意见”了。儿孙们自然不能再在这里打扰老爷子休息。
刘伟鸿随在父母身后向老爷子、老太太鞠躬之时,老爷子望了他一眼,破例多说了一句话:“伟鸿,有进步,以后要多看多学!”
“是,爷爷!”
刘伟鸿抑制住心中的喜悦之情,恭敬地答道。
他知道,重新回到这个大家族的计划,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只要接下来自己好好表现,那么被大家族重新接纳,甚至获得老爷子的青睐,都不是没有可能的。而在大家族立足,进而获得老爷子的支持,正是刘伟鸿改变一切必不可少的。
回家的路上,吉普车里的气氛,明显与来时不同,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息。包括刘成家在内,林美茹、刘华英的嘴角,都挂着一丝笑意。林美茹不时自副驾驶座回过头来,望儿子一眼,眉花眼笑的。
短短几个月时间不见,儿子的变化,竟然如此可喜!
林美茹只觉得多年的心病,霍然而愈,前景一片光明。只要儿子争气,以他们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呢?
刘伟鸿的表情,却与父母截然相反,双眉微蹙,似乎心事重重。
林美茹忍不住问道:“伟鸿,怎么啦?不高兴啊?”
“不是,妈。我在想一些问题。”
刘伟鸿似乎从“梦中惊醒”忙即答道。
林美茹不由笑了:“小小年纪,想什么问题啊?操心国家大事吗?”
刘伟鸿确实是在想问题。尽管他今天的表现获得了老爷子的认可,但离他的目标还很遥远。当务之急,是如何想办法让刘成胜父子躲过即将爆发的政治风暴。假如历史依旧按照固定的轨迹前进,老爷子在数年之后过世,刘成胜若是躲不过这场政治风暴,老刘家的结局,依旧堪忧。
直接向老爷子“预言”议论最高领导层大人物的进退,肯定是不明智的,也绝不会被接受。不过经过几个小时的思考,刘伟鸿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计划。能不能行得通,还要再看。但无论如何,刘伟鸿都一定要去做。
不做,什么都改变不了。
听母亲调侃,刘伟鸿就笑着摇摇头,也不解释,却转向正在开车的刘成家,说道:“爸,您待会要去上班吗?”
刘成家说道:“要去。”
“哦。”
刘伟鸿应了一句,似乎有些失望。
刘成家沉默了一下,又说道:“你有事吗?”
“嗯。有些想法,我想向你汇个报。”
刘伟鸿使用了标准的“官场语言”这也是他们这种家庭的特色。
“好!”
刘成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至于是不是会因此耽搁上班,那就不用管了。以他的身份职务,今天又是老爷子八十寿诞,去不去上班,无人会追究的。刘成家说是去上班,无非也是因为留在家里也没什么要紧事。
林美茹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这还是二十多年来,刘伟鸿第一次主动要向父亲“汇报”儿子真的变了。
最起码,变得懂事了,有礼貌了。
车子回到首都军区大院,刘华英没有进门,和父母打了个招呼,说是要去找同学聊天,就跑掉了。她可是请了一天的假,难得有闲。
刘成家和林美茹也不在意。现在他们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儿子身上。
回到家里,刘成家在客厅里大马金刀的坐了,林美茹就要去倒水,刘伟鸿笑着说道:“妈,您坐吧,我去给爸倒茶。”
林美茹与刘成家对视一眼,笑得嘴都合不拢来。不过刘伟鸿转身过去之后,林美茹望向丈夫,眼里却闪过一抹忧虑。
刘成家明白妻子的意思。
实在刘伟鸿的转变太大了,来得也太突然。一时之间,让林美茹产生了新的担忧。所谓“无故献殷勤必有大图谋”莫不是刘伟鸿在乡下闯了祸,想要向父母求援,才表现得这么好的吧?
刘成家微微颔首,示意妻子稍安勿躁,且看刘伟鸿要说些什么。实话说,他心里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担忧。
事物反常即为妖!
不一刻,刘伟鸿给父母泡了茶水过来,给自己也泡了一杯,就在刘成家对面落座,腰杆挺得笔直。刘成家是军人,对个人仪容十分在意。以前就经常批评刘伟鸿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如今见了儿子笔挺的坐姿,心中先就多了三分欢喜,三分认同。
“爸,妈,对不起,以前不懂事,老喜欢和你们对着干,让你们操了很多心。都是我不对,我检讨。”
刘伟鸿没有多少犹豫,一坐下就开了口,一开口就道歉,神情很是诚挚。
林美茹欢喜得几乎要晕过去了,又望了刘成家一眼,却发现丈夫的神情严厉起来,目光烁烁地望着刘伟鸿,说道:“刘伟鸿,你是不是惹祸了?”
刘伟鸿不由一怔,随即苦笑起来。
看来他以前给父母留下的印象实在太差,一下子转变这么大,难怪父母适应不了,反倒怀疑他是闯了祸,回家献殷勤求援来了。要怪只能怪他自己以前太胡闹了。
“爸,你误会了。我没惹祸。去年毕业之后,分配在青峰地区农校上班,条件是艰苦一点,但同事们都很友爱,对我也很关心。过得挺好的。”
刘伟鸿随即正色说道。
林美茹马上说道:“伟鸿啊,你是不是不想在农村待了,想调回首都来?”
没有惹祸,那就是有所求了。
这是林美茹的思维。
这孩子在乡下待了一段时间,大约也体会到了农村的艰苦。毕竟是大城市出去的,而且出生于这样显赫的豪门大族,想要调回首都来,也很是合理。
对这一点,林美茹是十二万分的欢迎。
就这么一个儿子,谁不想留在自己身边啊?
“妈,我是想回首都来,一大家子能够天天在一起,多好的事……不过,不是现在。现在我还要留在农校锻炼一段时间。基层工作的经验,是很要紧的。”
刘伟鸿微笑答道。
官场上,最讲究的就是个资历,尤其是基层工作经验,绝对不能欠缺。刘伟鸿要想改变自己,改变老刘家的命运,就必须走这条路。
刘成家双眉微蹙,似乎正在考虑儿子说的话是否可信。但看上去,刘伟鸿十分坦然,不像是在说假话。毕竟他只有二十二岁,都还没满呢,在父母面前作伪,也做不到这个份上。
稍顷,刘成家双眉舒展开来,说道:“嗯,在基层再锻炼一段时间也好。你就是想要和我们谈这个事情吗?”
刘成家的语气,已经十分平和。就算还没有做到完全平等,起码对儿子的“用心”不再怀疑了。刘成家也很为刘伟鸿的转变而高兴。
“不是!”
刘伟鸿摇摇头。
“我想和您探讨一下,有关军事改革的一些问题。”
“军事改革?”
刘成家顿时瞪大了眼睛,像是绝不相信似的望着刘伟鸿。
林美茹也一样瞪大了眼睛。
没有听错吧?
这都哪跟哪啊!
“是的,就是军事改革。”
刘伟鸿点了点头,语气益发的郑重起来。
第008章拼爹的年代
刘成家第一反应就是想呵斥。这也太异想天开了,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竟然要和他这位大军区作战部长谈“军事改革”不过见了刘伟鸿郑重的神情,刘成家将到了嘴边的呵斥咽了回去。
这个儿子,今天已经给了他太多的惊喜和意想不到,那就不妨再听听他的“高论”且看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好,你说!”
刘成家声音平静地说道。
照惯例,刘成家在家里与别人谈论公事的时候,林美茹是要回避的。自从伟大领袖辞世之后,“夫人不干政”几乎成了京师世家豪门不成文的规矩。林美茹也深受影响。不过这一回,林美茹却并未起身。儿子和老子谈话,算不得公事吧?
而且林美茹也确实充满了好奇之心。
“爸,这个题目有点大,我也没有完全想好,就是将心中的一些想法和您聊聊,看能不能起个参考作用……”
刘伟鸿缓缓说道,语气也很镇定,没有丝毫紧张与慌乱的神色。单是这份气度,就叫人高看一眼。
刘成家不吭声。
他本就是沉默寡言的性子,不然老爷子也不会送他进军队发展了。
“第一个,就是信息化建设。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军到前几年才完全淘汰骡马化。而世界上其他主要军事强国,早在二十年前就实现了陆军机械化。现在,他们都在强调信息化建设对军队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战争之中,不但强调制空权、制海权,还会进一步强调制信息权。美国在八三年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虽然,我认为这个计划不切实际,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根本就无法达到那样天衣无缝的防御水准。完全规避敌对国家的核打击,只是痴人说梦。所以,星球大战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紧张气氛,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拖垮苏联……但是,至少星球大战计划有一点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那就是军队信息化建设。这一点,至关重要。”
刘伟鸿不徐不疾地说道。
和自家老子探讨军事改革,是他刚做出来的“庞大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重生前的刘伟鸿,并不是一名军事专家。但超前二十几年的信息,足以让他了解整个世界军事大势的走向,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是绰绰有余的。
他老子的职务太低,当老爷子过世之后,完全没办法撑起一片天空,随着大伯刘成胜父子倒台,刘成家也跟着倒霉,被调任闲职,郁郁退休。
如果是普通人家,正师级的大军区作战部长,无疑是十分威风显赫的一个职务,当之无愧的高干。但是在老刘家这样的豪门,这个职务当真有些无足轻重。除了要想方设法让大伯和大哥逃过一劫,让自家老子迅速进步到更高的位置之上,也是很有必要的。
想要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背景至关重要。
倘若是普通人重生,就算家族没落了,借助重生的信息优势,也有大把机会成为富甲一方的人物。但是刘伟鸿不行。想要改变前世的落魄人生,首先就要挽救这个家族免遭覆灭。一旦历史重演,他上了黑名单,不要说官场绝望,就是想要经商,过富家翁的日子,也困难重重。
有关部门一定会对他“特别关照”的。
出生在这样的豪门,手中有权是唯一的保证!
没有了权力,神马都是浮云。
刘伟鸿考虑得很清楚。
刘成家脸上明显露出了震惊的神情,伸手止住了刘伟鸿的“长篇大论”说道:“星球大战计划是为了拖垮苏联?”
这个论断,在后世是一个普遍的结论,但在当时,绝对是“石破天惊”现在,苏联还没垮。
也没人能够想象到那样一个老牌强国的垮台。
因为地缘关系,我国对北方邻国的任何变化,都倍加关注。
“对。就是为了拖垮苏联。”
刘伟鸿很肯定地答道:“美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远在苏联之上。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对比,远不像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那样均衡。在双方都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前提下,想要靠武力征服苏联绝无可能。只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拖垮这个老对手。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无论如何都无法长期支撑军备竞赛的庞大开支。”
“这些东西,谁跟你说的?”
刘成家疑惑地问道。
刘伟鸿笑了笑,带着点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爸,您未免太小看您儿子了。这样的事情,又何必一定要别人教?自己仔细想想,也能分析得出来的。”
林美茹苦笑道:“伟鸿啊,这个东西,妈就分析不出来。”
刘伟鸿笑道:“妈,不一样的。您是医生,注意力压根就不在这个上头。而且,男性的思维方式和女性的思维方式,也有区别。”
“呀,连这个你也有研究?”
林美茹惊叫起来。
“妈,哪有什么研究啊,我就是随口说说。再说,这些都是常识。”
二十一世纪的常识。
林美茹被憋得说不出话来,但望向儿子的双眸,变得亮晶晶的了,满是惊喜之意。
“爸,过得两年,等苏联一跨,星球大战计划也就会结束了。等着瞧吧。”
刘伟鸿毫不在意地说道,仿佛说的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
“你怎么老说苏联要垮?”
刘成家紧盯着问道。
“这个是肯定的。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不顾实际情况,胡乱进行体制改革,连叶利钦这种人也能容忍下来,根本就是在自毁苏共的根基。没有一个强大的政权机器,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任何改革都不会有好结果的,只能引发社会动乱……咱不说这个,这是一个专门的课题……咱继续说军事改革的问题。火力、机动、指挥是构成战争优势的三大要素。火力和机动能力等会再说,先说指挥这个要素。所谓指挥,一定要建立在正确的分析之上,不然就是瞎指挥。而正确的分析判断,就来自于准确的信息。没有准确的战场信息来源,任何指挥都是盲目的。部队火力再强大,机动能力再出色,也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如果我们不想在未来战争中处于劣势,从现在开始,就必须重视军队的信息化建设。爸,您是作战部长,对这一点应该比我更清楚。”
一贯威严稳健的刘成家差点彻底晕菜了,眼望儿子,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端起面前的茶杯,一连喝了好几口茶。
刘伟鸿连忙站起身来,提起暖水瓶,给老子续满了茶水。
他早就将暖水瓶放到了就手的地方。
“这……这些东西,真的都是你自己分析出来的?”
良久,刘成家才很不肯定地问道。
“是。我平时比较喜欢分析这些政治局势和军事局势。军队指挥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我们不搞计算机建设,肯定被淘汰。但是搞这些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危险。如果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落后,我们的指挥系统就是不安全的,随时都有可能在敌人的信息化攻击之下彻底瘫痪。就算现在开始起步,也已经落后了。如果再不奋起直追,我们将被甩得越来越远。在下一场有美国参加的局部战争之中,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美军的信息化优势,将是战场上最大的优势。”
刘伟鸿说着,想起了不久之后就将爆发的科威特战争。
在那场战争之中,伊拉克号称精锐的陆军装甲部队,在美国的高科技武器和绝对制信息权面前,完全不堪一击,连有效集结都办不到,更不用说抗衡了。往往部队刚一集结,美国的空中打击和远程打击便接踵而至,伊拉克军队成了活靶子。完全就是一场极度不对称的战争。
而这场战争,不但震惊了伊拉克,也震惊了历来重视传统陆军建设的共和国高层。共和国军事改革由此掀起了一个高潮。
刘伟鸿想要做的就是,提前一两年,让他老子将这些话说出去。当然,不是一般的聊天,而是通过正规的途径,譬如向上级递交正式的报告或者在报纸上发表专业文章,引起上级的重视。等科威特战争真正爆发之后,两下一对照,刘成家的先见之明便凸现出来了。
他本身就是大军区作战部长,颇受上级看重,有了这样的资本,加上老爷子的赫赫威名,在军队更上层楼,乃是指顾间的事情。
都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拼爹的年代。
而事实是,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拼爹的年代!
官二代和富二代,绝对不仅仅是二十一世纪的产物。
对于这一点,刘伟鸿认识得非常清楚。
他必须说服刘成家接受他的意见。好在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刘成家已经被他震惊了,那么离被他彻底说服也就不远了。
刘伟鸿的信心,空前高涨起来,继续阐述他的“军事改革”理论。
第009章刘伟鸿的目的
刘伟鸿坐在角落里,身边坐着一名女子,两个人都端着酒杯,面前摆着一些小吃之类。但这不是在酒店,而是在一栋别墅之中。
客厅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十几名年轻男女在跳舞,直接将客厅当做了舞池。收录机里的音乐开得也不大,颇有靡靡之音的味道,那十几名年轻男女,跳的也有点类似贴面舞。
“来,雨裳姐,喝酒……”
刘伟鸿端起玻璃杯,和身边那名女子碰了一下杯。
雨裳姐看上去二十三四岁的样子,长长的秀发,穿一件白色的长袖T恤,袖口用银色的丝线勾勒出几朵小花,一条长裙子,下摆密密麻麻的,也是用银丝线勾勒出的某种漂亮花纹。尽管灯光昏暗,还是能看得出来,雨裳姐的皮肤极白,非常细腻。朱唇不点而赤,眉目十分精致。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股娇慵的意味,似乎对一切均是漫不经心,有一种淡淡的贵族气质。
他们喝的是啤酒,雨裳姐喝得很秀气。
“卫红,真想一直呆在乡下啊??(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