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喜痪慌滤忠笾迕纪妨恕?br />

    饶是如此,朱玉霞脸上还是露出了完全不信的神情,扁了扁嘴,有点不屑地说道:“不可能,肯定是你那个同学的哥哥瞎说的。首都的事情,我不清楚。楚南这边吧,前几年评奖的评委里面,就有杨光楚教授,他可是国家中医学会的理事,博士生导师,全国知名的学者,著作等身,连省中医研究院的龙院长,都是他的学生。你说杨教授能是傀儡吗?他若是秉公说话,龙院长敢把他的评委拿掉?开玩笑!”

    朱玉霞这话,就等于是直指刘伟鸿瞎说了。

    刘伟鸿笑而不语。

    事实上,不了解的内情的人,还真不会相信暗箱操作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规则,完全掌握在制定规则的人手里,谁不会向着自己?

    但朱玉霞一定不信,刘伟鸿也就不再饶舌。

    朱校长皱起了眉头,说道:“玉霞,你说的那个杨教授,他今年是评委吗?”

    朱玉霞摇摇头:“不是,他去年就已经过世了。从前两年开始,评委名单就不公布了。怕一些没有评上奖的人不服气,去找这些评委闹。”

    刘伟鸿嘴角闪过一抹微笑。

    这就对了!

    为什么有人不服气,有人要闹,就是对这种规则不满。索性连评委的名单都不公布了。人家反正也是走个过场,以自己的学术名气换个红包,可没有义务给主办方擦屁股。再说了,不公布名单,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局面。

    学术界的名人之间,也一样有竞争的。卫生厅和中医研究院请了这几位做评委,不免冷落了其他知名学者,反倒生出许多是非来。不公布名单,那就全是主办方说了算,说谁是评委谁就是评委,说谁不是,谁就不是。

    你猜去吧!

    “这就麻烦了,连谁是评委都不知道,这个关系比较难搞啊……”

    朱校长蹙眉道。

    看样子,不但朱玉霞不信刘伟鸿的话,连朱校长也不信,还在想着要从评委身上下手。这也难怪,思维定式一旦形成,要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了解内情的人,总也不相信,评委全都是摆设。

    当然,像杨光楚教授那样的评委,也许是个例外。作为中医研究院院长的老师,他如果一定要评上谁,说不得,主办方也是要给个面子的。大不了临时增加一个名额就是,一张荣誉证书和几千块钱,对于两个厅级机关来说,不当什么大事。老爷子的面子,值得这个价位。

    但这除了说明杨教授其实也是主办方的一员之外,再也说明不了别的。

    规则,始终掌握在制定规则的人手中。

    刘伟鸿自然不会再开口。

    司机开了百把公里之后,将车停了下来,朱校长便急匆匆的下车,看似是上厕所,其实是抽烟过瘾去了,刘伟鸿也便下了车,陪他抽一支。

    朱玉霞更是不高兴,刘伟鸿再次上车的时候,朱玉霞甚至移动了一下身子,刻意和他拉开了一段距离。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女人竟然对刘伟鸿产生了很大的反感心理。

    刘二哥也只好苦笑。

    谁说男人长得帅,就一定人见人爱的?

    凡事都有例外!

    青峰地区距离大宁市两百多公里,国道线路况非常一般,吉普车愣是跑了四五个小时,到达大宁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伟鸿啊,晚上还有去首都的火车吗?”

    朱校长问了一句。

    “有的吧。这个要去火车站看了才知道。”

    刘伟鸿没有说自己要去坐飞机,省得朱校长大惊小怪的。一个刚刚参加工作才一年的小老师,回家探个亲居然飞来飞去的,未免奢侈。还是不要这么张扬的好。

    “那这样,我们一起吃个饭,待会送你去火车站。”

    刘伟鸿客气道:“这个怎么好麻烦朱校长?你们只管去办事,我在前面的公交站下车,坐公共汽车去火车站就是了。”

    上辈子,他在大宁市生活了许多年。虽然眼下的大宁市远远达不到二十一世纪那样的繁华程度,基本的城市格局,刘伟鸿还是十分熟悉的。

    朱玉霞冷淡地说道:“爸,你不是约好黄叔叔一起吃晚饭的吗?”

    朱校长还待要说,刘伟鸿笑着抢在了头里:“校长,不能耽误你的正事,你去忙吧。能搭个顺风车,已经很感谢了,省了十几块钱呢!”

    刘伟鸿“演”得很是到位。

    教书先生就要有教书先生的样子,不能充“大款”“那好吧,下次有机会一起吃饭!”

    朱校长能这么说,已经十分给面子了,足见刘伟鸿在他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第034章回家

    刘伟鸿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出首都机场。

    在接机口,刘伟鸿一眼就看到了母亲林美茹。

    林美茹一件黑色的短袖T恤,一条黑色的长裙,明黄色的高跟凉鞋,头发烫了小波浪,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往那一站,那种端庄的气质就出来了。

    林美茹身边则笔直地挺立着标枪一样的谢光荣。

    刘伟鸿笑着上前,很洋气地给了母亲一个拥抱。

    “这孩子,多大人了,还这么调皮!”

    林美茹嘴里责怪,双手轻轻拍打着儿子厚实的背脊,满脸都是笑容。

    “妈,你真漂亮,气质又好,我爸当年那眼光,真是赶赶的……”

    刘伟鸿拥抱过母亲之后,退后一步,上下打量着林美茹,啧啧赞叹不已。

    “这孩子,怎么嘴巴变得这么甜了?青峰地区的山水,就这么特别,与众不同,能把人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听了儿子的夸奖,林美茹更是欢喜,笑眯眯的,也是不住地打量着刘伟鸿,连连点头:“嗯嗯,比上回还要壮实了,这个好、这个好……”

    谢光荣上前一步,主动接过了刘伟鸿的旅行包。

    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老爷子的卫士,还没有谁对刘伟鸿这样客气过。

    出了候机室,刘伟鸿更是吓了一跳。

    门外竟然停着一部大红旗。

    刘伟鸿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老爷子的二号配车,也就是备用车。虽然老爷子通常乘坐的都是一号配车,但将二号车派出来接他,当真是非同小可。

    这个牌照,是在中央警卫局存档了的。

    “妈,这是……”

    刘伟鸿指着那台大红旗,征询地望向林美茹。

    “嘿嘿,这可是老爷子钦点的。他指明要小谢开这部车来接你!”

    林美茹微笑说道,脸上都放出了光彩,显见得老爷子给自家儿子这么大的脸面,连她都没有想到。就算是刘成胜,等闲也不能使用老爷子的二号车。

    对于那些规矩不是很严的世家豪门来说,小字辈偶尔动用一下老爷子的配车,也不算大事。但老刘家的规矩,自来特别严,动用二号车给刘伟鸿借机,当真是破天荒的第一回。

    谢光荣将刘伟鸿的旅行袋放进后备箱,打开了车门。

    “妈,您先上!”

    刘伟鸿挽着母亲的胳膊,将她送上了车,自己坐在母亲的身旁。

    对于刘伟鸿的懂事,林美茹深感满意,脸上露出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容。

    大红旗一路畅通无阻,甚至进入大内之时,卫士都没有检查,就直接放行了。大红旗径直开到了“青松园”刘伟鸿还没有下车,就看到刘伟东亲自站在门口迎接。

    大红旗一停稳,刘伟东迅即上前,给林美茹打开了车门,微笑着叫了一声“婶”做出了搀扶的样子。林美茹四十几岁,自然无须搀扶,刘伟东这就是一个姿态。

    林美茹脸上露出了矜持的笑容。

    尽管她是长辈,刘伟东还从未有过这样殷勤的时候。

    这个脸面,都是儿子挣来的。

    林美茹特别开心。

    刘伟东这才扭头向刘伟鸿打招呼,笑哈哈的:“伟鸿,这么急催着你回来,一路辛苦了!”

    “还好,反正年轻,辛苦一点也没什么。”

    刘伟鸿微笑答礼,主动上前握住了刘伟东的手,刘伟东看似很随意的将另一只手也放了上来,刘伟鸿自也照做,兄弟俩四手相握,摇晃了好几秒钟。

    “走吧,老爷子,我爸,还有二叔,小姑都在等你呢!”

    刘伟东笑容可掬。

    刘伟鸿又吃了一惊,这个阵仗可是摆得有点大,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好像就是最高首长亲自登门,老爷子也没有把出这样齐整的礼节。

    当然,也不是说刘伟鸿的份量就超过了最高首长。关键还在于他是老刘家的人,今儿个,也算是一个家庭聚会吧。不过大姑刘成美和姑父胡奋强没有到,这中间,也折射出一个信号。今天这个家庭聚会,带有十分明显的政治倾向。

    刘成美和胡奋强都是企业干部,便被排除在外了。

    老刘家的规矩,自来就是这么严格的。

    尽管老爷子已经以实际行动向刘伟鸿表达了“欢迎回家”的意向,刘伟鸿还是不敢露出半点骄傲的神色。今天既是表扬,未尝就不是考验。

    看看那个飞扬跳脱的刘家二小子,是不是真的变了!

    或许只是凑巧为老刘家立了一功?

    刘伟鸿估计,到现在为止,家里的长辈,都不一定完全相信,那篇文章是出自他的手笔。或许只是被什么人利用了,却刚好赶上这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某几位大人物出局,反倒让老刘家捡了个现成便宜。

    要说刘伟鸿一个小年轻,有那样的政治远见,也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大家都满腹疑窦。

    刘伟鸿礼让着母亲林美茹在前,与刘伟东并肩而行,略略落后半个身子。在一个规矩很严的大家族之中,要想得到多数长辈的认可,那就必须严守规矩。

    经过上辈子惨痛的教训,刘伟鸿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为写了一篇“凑巧”的文章,就试图一步登天,与刘伟东相提并论,未免有“小人得志”的嫌疑。

    官场大忌!

    老刘家,谁说不是一个微缩的官场?

    一走进客厅,老爷子和老太太居中端坐,刘成胜、刘成家和刘成爱下首相陪,甚至于刘成爱的丈夫马国平也不曾在座。

    儿子和女婿,自然是有区别的。

    见刘伟鸿进来,刘成胜当即起身,刘成家和刘成爱也跟着起身,脸上露出微笑。

    “伟鸿回来了?好,好!”

    刘成胜微笑着,连连点头,完全不是昔日高高在上的派头,笑容说不出的亲切。

    “是的,大伯,我回来了。”

    刘伟鸿恭谨地答道,又向刘成家和刘成爱问好。随即大步上前,给老爷子和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规规矩矩请安问好。

    老爷子和老太太脸上都难得地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嗯,好!坐,都坐吧,自己家里,不必拘谨。”

    老爷子笑着吩咐道。

    这句话,可不仅仅是说给刘伟鸿听的,就算是刘成家、刘成爱等人,在老爷子面前,平日里也不能完全放开。

    大家依言坐下,刘伟鸿就坐在林美茹的下首。这还是刘伟鸿成年之后,第一次在青松园的客厅里拥有座位,以前都是站着。

    “伟鸿,这段时间,在农业学校做些什么工作?”

    老爷子缓缓问道。

    “爷爷,这几个月,我都在教学,中间参加了一个篮球比赛,地区文教系统组织的,我们农校队得了冠军。六月份提前放了暑假,我就在宿舍里看看书,巡逻一下学校。”

    刘伟鸿规规矩矩地答道,言简意赅,没有丝毫修饰之词。

    任何花架子,在老爷子面前,都不能摆出来。

    “嗯,好,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不错,有进步了!”

    老爷子微微颔首。

    刘伟鸿心中一动。看来老爷子真正看重的,还是这些品质。他虽然是老爷子的嫡孙,上辈子可着实不大清楚,老爷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性格。

    接下来,老爷子又问了一些日常工作之间的事情,问得很细,丝毫也没有涉及到什么“大的层面”就好像普通人家的两公孙在拉家常。不过刘伟鸿可不敢怠慢,每句话说出口之前,都要在心里转一圈,确定没有什么纰漏才会说出来。

    政治世家的生活,本就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刘伟鸿很清楚,这个依旧是老爷子对他的考验。

    两公孙对答之时,刘成胜刘成家等人,都是脸带微笑,绝不开口说半个字,甚至于老太太都不插口,只是倾听,偶尔会端起茶杯喝口水。

    刘伟鸿注意到,伯母杜于馨并不在场。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杜于馨出现了,老爷子便停止了问话,转向杜于馨。杜于馨忙即说道:“爸,妈,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是不是先吃了饭,再聊?伟鸿大老远的赶回来,肯定也饿了。”

    说着,杜于馨便向刘伟鸿点了点头。

    刘伟鸿忙即欠了欠身子,对伯母的关心表示感谢。

    搁在以前,杜于馨可很少有这样的动作,更不用说当着老爷子的面表示关心了。以往刘伟鸿在这个客厅里,和空气没什么区别。

    “好,那就先吃饭,吃完饭再聊。”

    老爷子一摆手,做了决定。

    刘成胜和杜于馨便分别上前,搀扶老爷子老太太起身。

    刘伟鸿忽然惊异地发现,今天老爷子竟然不怎么需要搀扶,就能自己站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或者,老爷子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

    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现在已经进入了老爷子生命之中的最后几个年头,身体状况是比较糟糕了。两年多之后,最高首长正式确定接班人之时,老爷子实际上已经不能下床活动了,不久离世。而那一次,刘成胜又站错了队!

    一连两次站错队,加上老爷子离世,便造成老刘家的“万劫不复”好在,刘伟鸿回来了!

    一切,或许还来得及吧。

    第035章动机

    家宴的规模不大,就是这几个人。

    老刘家规矩严,每时每刻都体现出来,吃饭也是规规矩矩的,没什么人说话。不过,今天老爷子破例喝了一小杯黄酒。

    老爷子虽然是军人出身,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打了无数恶仗硬仗,好几回死里逃生,酒量却一直不是很大,以前都是喝白酒,后来改喝黄酒,黄酒养生。上了年纪之后,基本上不怎么喝酒了。

    这一小杯黄酒,无疑是为了刘伟鸿破例的。

    刘伟鸿还好,林美茹却是激动得了不得。因为她的平民出身,二十多年来,在老刘家一直小心翼翼,不敢行差踏错。尤其是刘伟鸿前几年叛逆非常,林美茹更是在家里抬不起头来。如今老爷子给了刘伟鸿这么大的脸面,林美茹怎能不心花怒放?

    “伟鸿,你吃,多吃点,农村生活艰苦,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林美茹也顾不得老刘家的规矩,给儿子夹起了菜。

    “谢谢妈,还好,学校生活不错,能吃饱也能吃好。”

    刘伟鸿笑着说道,心里头不由又想起了唐秋叶。自从两人“挑明关系”之后,唐秋叶对他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几乎都住在学校了,隔三差五才回一趟青峰市里那个家。

    见林美茹高兴得有些过头了,刘成家便轻轻咳嗽一声,提醒妻子,不要“得意忘形”林美茹这才如梦初醒,连忙停止了夹菜,却又忍不住不时去瞥杜于馨。

    杜于馨是大家闺秀,家庭的显赫虽然比不上老刘家,也算是京师的小世家,家里老爷子大革命前做过部长的,后来迫害致死,但总归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在老刘家又是长媳,刘成胜职务高,杜于馨自然也就是一干姑嫂妯娌的“领袖”平日里尽管并不刻意摆架子,那种高高在上的神态对林美茹还是很刺激。

    如今刘伟鸿得到了老爷子的认可,林美茹就觉得格外的扬眉吐气。

    政治争斗的内幕,林美茹不大清楚,但刘伟鸿那篇文章帮了老刘家的大忙,不要说林美茹,就是其他豪门也是这么认为的,林美茹自然也知道。

    转回去几个月,谁又能知道,政局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当时月华同志不点名批评刘成胜,老刘家的气氛是何等的紧张,杜于馨都不和林美茹说话了,见了面装作没看见,爱理不理的。

    现如今,一个个都换了笑脸。

    杜于馨见林美茹望过来,自然清楚她什么意思,每次都是微笑点头。看上去是客气到了十分,骨子里头的傲气一点没减。刘伟鸿这回固然是立了一功,但归根结底还是个小字辈,老刘家的事情,还得是老爷子和刘成胜拿主意。

    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杜于馨对林美茹的客气,说白了就是皇帝老子对有功之臣的客气罢了。

    事情过去之后,皇帝还是皇帝,大臣还是大臣,难道能倒过来?

    林美茹不由有点泄气。

    是啊,他们毕竟是“二房”想要越过“长房”头里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刘伟鸿这回凑巧立了功,也只是冲抵了一些以前的不良印象,老爷子初步肯定了他。日后要想出人头地,像刘伟东那样,二十六七岁就做到副处长,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念及此,林美茹又望了身边的刘成家一眼。儿子要成长为参天大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丈夫要进一步,却不是太难。刘成家现在是正师级,再进一步就是副军,正儿八经的高级干部,说不定能晋升将军衔。到那时,林美茹说话的底气又要足得多了。

    将军夫人和大校夫人,那能是一个档次吗?

    吃完饭,老爷子站起身来,说道:“都去休息吧。成胜,成家,伟东,伟鸿,随我去书房。”

    儿孙们忙即恭声答应。

    杜于馨和林美茹是喜形于色,刘成爱的脸色却阴沉了几分。老爷子叫了大哥二哥进书房谈话,这没什么,但连刘伟东和刘伟鸿这两个小字辈都有份,偏偏将她撇过一旁,叫刘成爱情何以堪?

    说起来,她可是正儿八经的副厅局级干部。

    刘伟东自来是老刘家的“接班人”享受这种“待遇”还不要紧,刘伟鸿不过是个乡村教师,竟然也与闻机要,独独将她晾在了一边。

    老爷子莫非老糊涂了?

    刘成爱在心里恨恨地想道。

    只是老爷子明白发了话,刘成爱心里再不满意,也不敢忤逆了老爷子的意思。

    林美茹对刘成爱心中所想,了如指掌,笑着上前拉住了刘成爱的手,说道:“成爱,走,我们去那边陪妈说话。”

    刘成爱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不情不愿的跟着林美茹去了。

    进了书房,刘成胜搀扶着老爷子在沙发上坐了,刘伟东便紧着给沙发扶手上垫上了棉布垫子,又紧着给大家泡茶。他与刘成胜经常会进老爷子书房谈话,这一切倒是做得纯熟无比。

    进入老爷子的书房,刘伟鸿还是第一次。就算是幼小之时,也不曾享受过这般待遇。进了屋,规规矩矩站着,也不争抢着泡茶跑腿,只是关注着老爷子的一举一动。

    老爷子双眉微闭,靠在沙发上,似乎是有些累了。

    刘伟鸿心里一酸,老爷子的身体,着实是越来越差了。

    忙乱了一阵,大家都坐了下来,刘伟东没有坐在刘成胜身边,而是搬了一张椅子,就坐在老爷子一侧,像是随时准备搀扶老爷子,又像是做记录的秘书人员。

    刘成胜和刘成家都没有任何不悦的表示。

    或许刘伟东一直都是坐的这个位置。

    刘伟鸿坐在刘成家的下首,这么想着。

    “伟鸿,你说说吧,你为什么要写那篇文章?”

    刘成胜缓缓问道。

    这是一个“大谜团”尽管老刘家,具体来说是刘成胜本人,受益匪浅。但他们对于刘伟鸿当初写这篇文章的“动机”一直没有弄清楚,心里头总是不踏实。

    刘伟鸿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望了老爷子一眼。一直微闭双目的老爷子,也恰在此时睁开眼来,四目相对,老爷子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意思很明白,让刘伟鸿回答这个问题。这本来也是老爷子想问的,不过老爷子年事已高,不耐劳顿,便由刘成胜代言。很多时候,老爷子和刘成胜父子之间,还是很有默契的。老爷子想些什么,刘成胜总是能够猜个大概。

    刘伟鸿很清楚,他今天在这间书房里说的话,将决定着他在老爷子心目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只要老爷子认可了他,那么老爷子在世一天,就能给他一天的助力。

    对于他为什么要写那篇文章,今天也将有一个“最终判决”想必大家还是在怀疑,他是受人指使,想要对老刘家不利,离间老刘家和月华同志的关系。不过指使他的那个人,自己也没有料到,风云突变,当初的“对着干”变成了先见之明,变成了政治立场坚定!

    这叫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饶是如此,也不能不把那个指使者揪出来。他能指使刘伟鸿一回,就有可能指使他第二回第三回,难不成每次都有这种好运气?

    “爷爷,大伯,爸,大哥,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是出于对整个局势的分析判断!”

    刘伟鸿吸了口气,缓缓说道。并且不惮繁巨,一一叫到每个人。这一刻,他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十分郑重的神情。令人不能轻易怀疑他说的话。

    刘成胜问道:“说说你的分析判断吧。”

    “上次爷爷八十寿诞之日,我就曾说过,一些干部,尤其是基层的干部,特权思想十分严重。公款吃喝,公款消费,徇私舞弊等等行为,层出不穷,已经在基层社会积累了相当的不满,社会矛盾比较尖锐了。所以我认为,这个矛盾会爆发出来,然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予以利用,作为攻击党和政府的理由……”

    刘伟鸿不徐不疾地说道。

    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这个话,刘伟鸿确实是说过的,当时没人在意,刘成胜和刘伟东还进行了毫不客气的反驳,认为刘伟鸿是危言耸听。

    现在,已经被事实所验证了。

    如此说来,刘伟鸿还真是有先见之明。

    “爷爷,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改革,全方位的改革。纵观古今中外的大改革,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必须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改革。如果政权不稳,社会不安定,任何改革都不会取得成果的,只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我认为,月华同志完全忽视思想领域的建设,只抓经济建设的思路,是不全面的。这就是我写那篇文章的理由。我认为有必要提个醒,社会乱了,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对野心份子有好处!”

    刘伟鸿的语速比较慢,几乎是一句一顿,说得特别清楚。

    老爷子的双眉扬了起来,其他人更是悚然动容。

    第036章纵横大势

    “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想法?”

    刘成胜讶异地问道,看似惊讶,其实还是不相信。且不说刘伟鸿以前的表现如此糟糕,就算他和刘伟东一样,一贯表现优异,眼下说的这些道理,也未免太深刻了些。

    刘伟鸿尚未回答,刘成家开口说道:“我看是他自己的东西。爸,您还记不记得,我曾经和您谈过有关军事改革的一些东西?”

    老爷子点了点头。

    “那就是伟鸿的意见,他亲口对我说的,就在您生日那天,回家之后,咱们爷俩谈了几个小时。伟鸿把未来二十年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向和潮流都分析了一遍,我看还是很有道理的。”

    刘成家参加这样的家庭聚会,一般都不发表意见,都是大哥和老爷子谈,偶尔刘伟东也会插口。这一回,见大哥老是以一种不相信的眼光看待自己儿子,也不免生气。

    有谁规定,我儿子就一定是个混蛋?

    刘成胜和刘伟东心里想些什么,刘成家很是清楚。刘伟鸿越表现出色,对刘伟东的威胁便越大。这恰恰事刘成家不乐意的地方。要不是刘伟鸿那篇文章,此番政治风暴,以刘成胜与月华同志那么靠拢的关系,焉能全身而退?

    刘伟鸿这一回立了大功,刘成胜还是这么个态度,未免令人不服。

    老爷子雪白的寿眉又扬了起来,“嗯”了一声,说道:“伟鸿,这些道理,你是怎么想到的?”

    刘伟鸿微笑道:“爷爷,这就是您教导的,多看多学习,多开动脑筋多分析。”

    “好,嗯……好!”

    老爷子看上去,神情比较振奋。

    “成家,对于你的工作安排,你自己是什么意见?”

    稍顷,老爷子转向刘成家,问道。

    “嗯,组织上的意见,是让我去总政,我以前一直是做军事工作的,让我也接触一下政治工作……”

    “不能去总政!”

    老爷子尚未答话,刘伟鸿脱口而出,话已出口才觉得不妥,可是已经说了,也不好收回来。

    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刘伟鸿脸上。

    刘成胜问道:“为什么不能去总政?”

    刘伟鸿没有急于回答,脑海里高速运转起来。这个时候,刘成家的工作有调动,而且是去总政。由此可知,在刚刚平息的那场政治风暴之中,老刘家是得了分的。刘成家这是要提拔了。刘伟鸿记得,上辈子,刘成家的工作在这个阶段,并无变化。这也可以理解。那一回,刘成胜站错了队,连累了整个家族。虽然老爷子健在,安然过关,也只是免祸而已,提拔是不可能的。

    这一次具体老刘家得了多少分,刘伟鸿刚刚回来,还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既然他在《号角》杂志上发表了那篇文章,就是绝佳的资本。在局势基本明朗的时候,以老爷子和大伯的政治智慧,是一定会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大做文章的。

    咱老刘家,老早就已经提出了警告!

    政治立场是十分坚定的。

    眼下,已经进入了利益重新分配的环节。刘成家的预备提拔,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明确的信号。紧接着,从中央到地方,都会有一系列的干部调整。

    但是,这就平安无事了吗?

    肯定不是!

    接下来的数年,新一轮的政治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在这场政治博弈之中,更加不能看错方向站错队。如果说眼下这场博弈,部队尚未牵涉太深,那么接下来的博弈,甚至可以说,部队的新老交替是“主战场”此时去总政,两三年之后,无论如何都不能置身事外。

    很麻烦!

    刘伟鸿谨慎地说道:“最高首长年纪也大了,这一回,应该是定了。既然如此,要做到顺利交接,军队的新老交替,是不可避免的。”

    老爷子猛然坐直了身子,脸上露出了明显的震惊之色。

    刘成胜也张大了嘴巴,望着刘伟鸿,像是绝未想到刘伟鸿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刘成家和刘伟东却有点茫然。

    刘伟鸿这话,也未免说得太“含糊”了。

    很显然,老爷子和刘成胜完全听懂了刘伟鸿的意思,刘成家和刘伟东毕竟政治敏感度差了点火候,一时之间,还有点不好“消化”老爷子一双看似有点浑浊的眼睛,死死盯住了刘伟鸿,足足有十来秒钟不出声,脸上的震惊之色,也迟迟不曾消褪。

    书房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很快,刘伟东脸上也露出了震惊之色,最后才是刘成家。

    四双眼睛都牢牢盯在刘伟鸿脸上,再也移不开分毫。

    刘伟鸿竟然有这样的远见,简直难以置信。而且,这绝不是信口开河。以老爷子多年的政治智慧,十分清楚,刘伟鸿说得很有道理。

    良久,老爷子才略略恢复了平静,缓缓问道:“伟鸿,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既然已经开了口,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爷爷,我也只是一个分析,是不是正确,可不敢自夸……”

    刘伟鸿又想了想,这才说道。

    “无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紧张。”

    老爷子鼓励地说道。

    “是,爷爷。我认为,首要一点,就是要确定,咱们老刘家,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总立场。要先把大政方针定下来,才好安排下一步的工作。纲举目张嘛……”

    “那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总立场?”

    “不依不靠,大树参天,自成体系!”

    刘伟鸿这一回没有犹豫,马上答道,语气斩钉截铁。

    老爷子眼角微微跳动一下,一丝飞扬的神采在眼里闪过。刘成胜暗暗吃惊,已经很久没有在老爷子眼里看到这种极度兴奋的神情了。

    老爷子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年代,找回了经营一方,指挥千军万马独抗强敌之时的豪情壮志。

    “只要爷爷健在,这一点毫无问题。”

    刘伟鸿又加了一句。

    老爷子忽然问道:“要是我不在了呢?”

    刘成胜、刘成家、刘伟东骇然失色。尽管老爷子已经八十高龄,离土近离天远了,但这个话题,依然很是忌讳。尤其是为人子者,怎能咀咒老人死呢?

    刘伟鸿其实想谈的,就是这个问题,既然老爷子自己提出来了,也就不再避讳,很冷静地说道:“爷爷,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为了咱们刘家,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老爷子嘴角泛起一丝笑意,说道:“我现在就在问你,要是我不在了,怎么办?”

    刘成家原本想要呵斥一声的,听了老爷子这个话,顿时闭上了嘴巴。其实,在他心里,也很想知道,刘伟鸿有什么应对良策。

    很多外媒说,共和国是老人政治。虽然是一种恶意的讥讽,但也从某个方面反映出一些实情。尤其是京师的许多豪门世家,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其实就是看谁家的老爷子活得更长久些。

    尽管没人公然承认,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刘伟鸿缓缓说道。

    “说得详细点!”

    老爷子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

    “是。以我爸的情况来说吧,我个人觉得,他一直是搞军事的,那就继续搞军事,政治工作,可以请别人去做。而且,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最好是去野战部队。在机关,毕竟是隔了一层,直接掌握部队最好。我想,到时候肯定也要征求各主力集团军军事主官意见的。”

    刘伟鸿说得很直白。

    这书房里就是一家人,没必要隐瞒什么。

    老爷子就笑了,说道:“你胃口不小,一开口就要主力集团军军事主官的位置!”

    刘伟鸿也笑:“爷爷,您的老部队前几年改编了吧?我爸去继承您的光荣传统,很合适啊。最高首长肯定会同意的。”

    刘成胜的脸色微微一变。

    这个侄儿,还真是不能小看了。深得政治博弈的精髓,既然占了优势,那就要趁机伸手,把好东西拿到自己袋里。无论什么政治博弈,最终都是以利益的再分配作为结局的。

    无疑,现在趁热打铁,是最好的时机。

    刘成家更是震惊。

    这小子,当真敢想啊!

    连刘成家自己,也不敢开口要这么大一个桃子。可是刘伟鸿帮他开了口,刘成家自然也绝不会“谦虚”的。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

    不料刘伟鸿马上又转向刘成胜,微笑说道:“大伯,江南省那边,裴书记好像年龄到站了。”

    刘伟鸿点到即止,没有多言。

    刘成胜骇然。

    他确实正在运作,要更上一层楼,老刘家既然占了彩头,他更上一层楼就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但就在中央机关进这一步,还是外放省市,却还没有下定决心。刘成胜自己,偏向于留京。刘伟鸿却给他“安排”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

    老爷子双目又微微一闭,稍顷,睁开来,望着刘伟鸿,缓缓说道:“都出去了,京城怎么办?”

    刘伟鸿就笑:“京城不是有爷爷您亲自坐镇吗?再说还有小姑和小姑父。”

    老爷子哈哈大笑,声音十分洪亮。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第037章庆祝

    “怎么样怎么样?伟鸿表现怎么样?”

    一出了大内,林美茹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老爷子毕竟年事已高,不耐久坐,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便结束了,各自返回。还是刘成家亲自驾着那台墨绿色的军用吉普车。

    刘伟鸿一进书房,林美茹便心神不宁,满脑子都是这个事情。她以后在大家族是否能够扬眉吐气,挺直腰杆做人,全看今天刘伟鸿的表现了。只要刘伟鸿获得了老爷子的认可,她“二房”就不比“长房”差一丝半毫。

    “你儿子……嗯,他把老爷子惊住了!”

    刘成家特意拖长了语调,延迟了那么一两秒钟,才说出了这么一个“石破天惊”的答案。一缕抑制不住的得意神情,自他嘴角浮现出来。

    “什么?什么把老爷子惊住了?伟鸿,你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吧?”

    林美茹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一迭声地问道。

    刘成家摇摇头,嘟囔了一句:“这样的儿子,怎么生出来的?”

    声音虽低,林美茹还是听到了,不由大喜过望。要不是坐在副驾驶座上,她就要搂住儿子大喊大叫了。身为老刘家的儿媳,三零一医院的主任医师,林美茹原本也不是这么沉不住气的,实在刘伟鸿以前让她操碎了心,如今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林美茹只觉得一颗心,欢喜得如同要炸开来一般。不知该如何宣泄心中的喜悦之情。

    “妈,没爸说的那么神奇,我就是实话实说罢了,刚好老爷子爱听……”

    刘伟鸿笑着说道。

    “哟,儿子,谦虚起来了,在妈面前装模作样了?”

    林美茹开心得了不得,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回家再说吧。”

    见妻子喜欢得有些失态了,刘成家便提醒了一句。

    “你管我呢,我儿子出息了,还不兴我高兴一下啊?”

    林美茹立即将丈夫顶了回去,咧着嘴只顾傻乐。

    到了家里,林美茹还来不及开口,电话就响了起来,林美茹只好去接电话。

    “你好……啊,是大哥……对,刚到家呢,啊啊……您要到我家里来做客?啊,好好,欢迎欢迎……”

    一放下电话,林美茹就笑起来:“嘿嘿,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自从他们搬到军区大院,虽然同在京城居住,刘成胜还从未登门拜访过,兄弟妯娌见面,不是在大内“青松园”就是在刘成胜的住所。从来都是刘成家两口子去拜访大哥大嫂。刘成胜的“家长”架子,一贯端得十足。今天竟然要亲自登门了,而且这样亟不可待。

    不问可知,一定是伟鸿把他“震”住了。

    刘成家瞪了她一眼,不悦地道:“说什么呢?大哥要来,是好事嘛。赶紧收拾一下吧!”

    “好事、好事,谁说不是好事啊?”

    林美茹现在可不想和丈夫置气,高兴都来不及呢。

    “妈,您歇着吧,我来收拾。”

    “别别别,伟鸿,你陪你爸坐着,爷俩几个月不见面了,好好聊聊,这些家务活,我来,用不上你!男子汉大丈夫,就是干大事的。”

    林美茹如今简直将儿子当成了一块宝,哪里肯让他动手扫地抹桌子了?

    刘伟鸿微微一笑,也不和母亲争抢,给老子泡了茶水,自己也泡了一杯,爷俩在客厅里坐下了。

    “伟鸿……”

    刘成家叫了儿子一声,很专注地望着刘伟鸿,略微顿了一下,才说道:“你长大了!”

    刹那之间,刘伟鸿心里暖暖的,久违的亲情,终于又回来了。

    感觉真好!

    “爸,您抽烟!”

    一时之间,刘伟鸿不知道该说什么,赶紧掏出香烟来,敬给刘成家一支。

    刘成家接过去,看了看,笑着说:“你就抽这个烟啊?”

    刘伟鸿抽的是两块多钱一包的香烟,这在青峰地区,也不算是很高的档次。眼下流行抽外烟,什么希尔顿、三五、健牌之类的,都要十块左右。相对现时的工资水平来说,这个烟的价格很贵了。刘伟鸿每个月的工资加奖金补贴什么的,也就够买六七包外烟。

    刘伟鸿笑道:“爸,我可不是地主老财啊,能有这个档次就不错了。我一个月工资,七十块不到呢。”

    “呵呵,艰苦朴素好。物质上的东西,看得太重了,容易迷失方向……不过今天你刚回家,大家高兴,我犒劳你一下,抽点好的。”

    刘成家心情极佳,一贯不苟言笑的人,也忍不住和儿子开起了玩笑。随即起身,到卧室里拿了两包黄熊猫出来,撕开一包,另一包直接给了刘伟鸿。

    爷俩点起烟来,在客厅里吞云吐雾。

    刘伟鸿打量着父亲,忽然说道:“爸,你有白头发了。”

    “是吗?”

    刘成家伸手抚了抚鬓角,笑着说道:“是有了吧。你以为爸还像你啊,那么年轻!”

    “爸,这几个月,让你操心了。”

    刘伟鸿有点感叹地说道。

    现在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但是月华同志还在台上的时候,刘成家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幸好老爷子还在,不然的话,是不是能扛得住还得两说呢。

    当然,如果老爷子不在了,刘伟鸿是不是还会写那篇文章,也得两说。政治上,从来都是因时而异,没有什么百试百灵的法宝。

    老爷子在,加上刘伟鸿“押对了宝”结果就是大获全胜,收获颇丰。

    刘成家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往事不堪回首”还是“别有一番天地”或者两种感触都兼而有之。

    “伟鸿啊,当初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