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2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唐秋叶嘴里是这么说,心里另有一番计较。那就是这段日子,刘伟鸿的“消耗”不小。年轻人初尝禁果,完全不知餍足,几乎每个晚上,刘伟鸿都要“折腾”甚至一次还不够,花样百出。唐秋叶自然一切都由着他,婉转承欢,不过心里却是为刘伟鸿的身体担心,所以每一顿伙食都做得“十全大补”鸡鱼肉轮换着去,只管往刘伟鸿的肚子里塞。

    刘伟鸿哈哈一笑,拿起汤匙就开始喝汤,味道果然极其鲜美。那个时候,食品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鸡也是地道的农家老母鸡。

    唐秋叶过日子本来很节俭,为了刘伟鸿,舍得花钱。

    见刘伟鸿吃得香甜,唐秋叶的胃口也变得很好,多吃了半碗饭。见唐秋叶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刘伟鸿笑着说道:“秋叶,想吃就多吃一点吧。”

    “不行的,不行的,我不能再吃了,已经很胖了……”

    唐秋叶像是受了惊吓似的,连连摇手,鼓着嘴巴说道。

    刘伟鸿说道:“别担心,你不胖,谁说你胖了?你是骨架大,丰满。这个和胖是两回事。”

    单纯按比例来说,唐秋叶确实不胖,身材很是标准。只是她个子高骨架大,整个人都比一般的年轻女子大了一号酥胸高耸,臀部浑圆,看上去就很给人压迫的感觉。

    “嘻嘻,你哄我开心呢,我不信……”

    唐秋叶笑吟吟的,还是放下了碗。

    尽管已经和刘伟鸿同床共枕,成了事实的夫妻,唐秋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这个男人是如此的优秀,唐秋叶在刘伟鸿面前,总是自惭形秽,觉得配不上他。有了这种不踏实的感觉,唐秋叶就十分在意自己的容貌和身材。

    在唐秋叶想来,女人要想得到男人的宠爱,靠的不就是这个吗?

    不得不说唐秋叶的想法虽然简单,却也实在。

    很多道理说到底,就是这么直白的。

    吃完饭,唐秋叶收拾桌子,打开电视机,又给刘伟鸿泡上一杯香茶。服装店要在晚上八点以后才打烊,一般晚饭后,唐秋叶就下去店里,刘伟鸿则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看看书。

    以往做完这些“工作”唐秋叶就该下去了,今天却迟疑着,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刘伟鸿本来正打算看新闻,见了这般模样,就笑着问道:“怎么有话要讲啊?”

    “嗯,是啊,那个……伟鸿,你今天是不是在单位和人打架了?”

    唐秋叶期期艾艾地问道,不敢直视刘伟鸿的双眼。在她想来,她如此“质问”刘伟鸿,是不对的。她从小到大,就从未见她母亲“质问”过父亲。在他们家,唐支书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无比”但刘伟鸿和人打架,而且是在单位和人打架,唐秋叶不能不关心。

    刘伟鸿双眉一蹙,反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嗯,是……是庄姐告诉我的。”

    “庄栖凤?”

    “是啊,她下午来过店里,说是来看看衣服,就和我说了这个事……伟鸿,不要紧吧?那个人,听说是陈校长的侄儿。”

    唐秋叶担心地说道。她还是用的农业学校的老称谓,叫陈崇慧“陈校长”刘伟鸿笑了笑,说道:“不要紧。一个小流氓,欠收拾。”

    见刘伟鸿十分轻松的样子,唐秋叶略感放心。听庄栖凤说,那个人拿刀要砍刘伟鸿,结果被刘伟鸿打晕过去,送医院去了。庄栖凤才向唐秋叶说这事的时候,唐秋叶几乎吓得浑身都软了,万一刘伟鸿要是出个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

    “没事,放心吧。那样的货色,三两个摞一起也不够打的。”

    刘伟鸿见唐秋叶还是有点心神不宁,又安慰了两句。

    唐秋叶终于放下心来。只要刘伟鸿以这种神态和语气说话,就证明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习。以往在篮球场上,验证过无数次了。刘伟鸿说能赢,就没输过。

    “那,你先看电视,我去店里了。”

    刘伟鸿微笑点头。

    等唐秋叶再回到家里时,电视机还是开着的,刘伟鸿已经伏在桌子上写东西。这也是“常态”刘伟鸿经常这样。不过,唐秋叶并不知道刘伟鸿在写些什么。

    这一回,刘伟鸿写的是实施“菜篮子工程”的心得。这个心得,不是为报社准备的,是刘伟鸿为自己写的“备忘录”在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刘伟鸿对当地农村的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农民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一种施政经验的积累。

    谁也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

    刘伟鸿拥有二十年重生的优势,又出身于政治世家,对于政治博弈、官场权谋之类的手法,有十分敏锐的感觉,很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到本质上。但基层施政的经验,刘伟鸿却十分欠缺。简单来说,他能抓住大方向,但不一定能管好小事情。

    而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处理小事、琐事的能力,却是很重要的。不然就变成赵括了,只会纸上谈兵。临阵御敌,实无一策。

    刘伟鸿便时时刻刻将这些经验和心得记剥下来,一来加深印象,二来不时温习一下,往往就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这种经验的积累,极其宝贵。

    唐秋叶抿嘴一笑,轻手轻脚的放下钱箱子,给刘伟鸿换了一杯热茶。

    刘伟鸿刚好写完了,便合上本子,端起茶喝了一口,笑着朝唐秋叶招招手。唐秋叶便依偎到他身边,两个人腻在一起看电视。

    根据唐秋叶的“经验”刘伟鸿看电视的时候,可也不会老实,不时会将手伸到她衣服里面,做些小动作。

    唐秋叶喜欢这些小动作,亲昵!

    而且小动作做着做着,说不定就会变成大动作。

    在男女之间的那件事情上,唐秋叶更是对刘伟鸿满意到十二分。这个人不愧是农校篮球队的“头号好汉”身体强壮得一塌糊涂,上了床,不把唐秋叶折腾到软成一滩泥,决不罢休。

    唐秋叶冤枉担了四年“已婚妇女”的名声,到这一个月,才算是切实体会到了做女人的诸般乐趣。而刘伟鸿就是将她一次又一次送往云端的发动机。

    不过今天刘伟鸿似乎暂时还没有“做大动作”的意向,一边将大手覆盖在唐秋叶巨大的高耸之上,慢慢挑逗着那颗可爱的蓓蕾,一边随。问道:“秋叶,生意怎么样了?”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唐秋叶立即便变得十足兴奋。

    “太好了……”

    唐秋叶情不自禁地坐直了身子,满脸流光溢彩。

    “怎么个好法?”

    刘伟鸿笑着问。

    “你猜猜看,今天我们赚了多少?”

    唐秋叶望着刘伟鸿,露出了调皮的神色,笑意盈盈。

    “五十?”

    刘伟鸿故意往少了说。

    在职工工资普遍都是一百来块左右的时候,一天能赚五十块,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不过以往唐秋叶也向刘伟鸿“汇报”过生意的情况,日进五十元,确乎是太小觑唐秋叶了!

    “嗯……”

    唐秋叶连连摇头。

    “一百?”

    “嗯……”

    唐秋叶继续摇头。

    “两百?”

    还是摇头。

    这一回,刘伟鸿是真的有点吃惊了。唐秋叶以前汇报的情况,最多的一天,也只赚过一百六十几块。

    “告诉你吧,今天一天,我们赚了三百二十六块。毛利啊……”

    唐秋叶终于忍不住了,压低了声音,兴奋地嚷嚷道。

    虽说是毛利,但两个帮工一个月的工资还要不到两百块,平摊到每天,只要七八块钱,其他房租、税务、水电等等开支,更谈不上很多。这三百二十六块钱的毛利,往少了说也能净赚三百以上。

    一天三百元纯利,在小小的浩阳市,已经非常惊人了。

    “好啊,你成小富婆了。”

    刘伟鸿便笑着捏了捏唐秋叶红彤彤的脸颊,调侃道。

    “香港来的衣服鞋子,确实好卖,式样新,质量也好,人一穿上,特别光鲜,有精神。我们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的……”

    唐秋叶笑得嘴都合不拢来了。

    “是,庆祝庆祝!”

    刘伟鸿也很高兴,一把将唐秋叶抱起来,向卧室走去。

    别看唐秋叶在女人之中算得身高体壮,对于刘伟鸿而言,要抱起她也是毫不为难。

    唐秋叶便搂住刘伟鸿的脖子,趴在他肩膀上,咬着嘴唇,无声地笑,笑容如春花绽放般娇艳欲滴。

    第112章贺竞强去了江口市

    大宁市一家颇有档次的咖啡屋里,刘伟鸿和李鑫对面而坐。李鑫拿着勺子,轻轻搅拌着杯子里的咖啡,姿势很优雅。李鑫是一个很讲究生活品味的人,无论什么时候见到,都是衣着光鲜整洁,风度翩翩,脸上永远带着优雅的微笑。

    刘伟鸿坐在他的对面,喝果汁。

    刘伟鸿对咖啡不是那么感冒,当然也不讨厌。不过根据养生学的原理来说,果汁比咖啡要好得多了。

    这已经是晚上十点之后了。

    暴揍陈伟南的第三天,朱建国就和刘伟鸿一道,到了大宁市。陈伟南还在医院躺着,医生检查的结果,和刘伟鸿说的完全一致。腕骨骨折、下颌骨折,其他没大问题。但下颌骨折比较严重。据说接诊的医生当时就砸舌不已。说这一家伙挨得亲切,幸好没咬断舌头,不然麻烦大了。

    “打人的这个家伙,一定训练有素,是个好手!”

    医生就是这么说的。

    或许这个医生也懂点武术。

    虽然舌头是保住了,但陈伟南至少得在医院里躺上一两个月,还得特别小心,吃饭喝水都需要人喂。陈崇慧见了这般模样,心里头对刘伟鸿恨之入骨,但刘伟鸿站在了理上,又无可奈何。只得打电话通知了自己的哥哥嫂子,让他们赶紧过来照顾陈伟南。

    这事还没完呢,也不知道朱建国最终会不会听刘伟鸿的,真把陈伟南开除了。不过陈崇慧对这个倒不是太担心。终归他和朱建国是多年的老同事,以往交情一贯不错,朱建国应该不会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至于刘伟鸿,他算个屁!

    只要朱建国表了态,他还能翻得了天?在一个单位,得罪了二把手不算,还要得罪一把手,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牛叉的家伙吧!

    陈崇慧就是这么想的。

    这件事搞得整个农业局这两天的气氛都很紧张,大家小心翼翼的,唯恐一个不小心,就触了两位局长的霉头,白白挨一顿骂,岂不冤枉?

    不过当事人刘伟鸿的态度,却冷静得令人吃惊,就好像此事压根就没有发生过一样,照常上下班,和人打招呼时有说有笑的。

    而食堂的伙食,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庄栖凤私下里朝刘伟鸿竖大拇指,说有些人就是欠揍,揍他一顿,就老实了。

    这个事令得刘伟鸿在农业局的威信,空前高涨起来。

    牛人!

    而刘伟鸿的心思,明显没有放在这个上头。做纨绔,尚且不能凭拳头打出真正的威风,做干部就更加不可能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总是记在心里,器宇未免太差。

    怎么办?农业局的工作做好将朱建国“整体包装”出去,才是刘伟鸿要考虑的大事。

    朱建国倒也谨慎,这一回上大宁,只带了刘伟鸿,外加司机吴师傅。其他人一个不带。说白了,朱建国对刘伟鸿说的话,还不是信到十足。总觉得刘伟鸿能和省委组织部长的公子攀上关系,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对于小地方的小干部而言,省委组织部长是一个让人头晕目眩的职务。

    一到大宁,李鑫立即出面接待了,很客气的请朱建国一行吃了饭,又安排他们在最好的宾馆入住,承诺说明天就给他们介绍省报新闻部的梁主任。

    朱建国尽管以前没有见过李鑫,却也被他的气度镇住了。这个人,还真有高官子弟的架势。那种挥洒自如的风范,明显不是小地方的管家子弟能够比得上的。

    这样一来,朱建国就在心里信了九成。

    安排好朱建国等人之后,李鑫才单独约刘伟鸿到这里聚一聚。

    “伟鸿,真的打算沉下去一段时间了?”

    李鑫轻轻搅拌着香浓的咖啡,微笑问道。

    老实说,他现在对刘伟鸿的选择都有点诧异。刘伟鸿二十二岁,就上到了副科级,而且是实权副科,在浩阳地区,或许是独一份,非常了不起。但想想他的出身和那个威名显赫的大家族,这又丝毫也不足为奇了,甚至有点寒碜。真要只是想上级别,在国家部委那些大庙里,可比在浩阳地区强得多了。

    就好像他李鑫,在省级机关内,也是轻轻松松就上到了副处,做官、生意两不误。

    这个世家大族的政治安排,果然让人看不大明白。

    刘伟鸿笑着答道:“我学的那个专业,在农村比较好发挥。到了大机关,就有点专业不对口了。”

    李鑫就笑。

    他不相信刘伟鸿这个话,但也绝不会刨根究底。毫无疑问,李逸风当上楚南省委组织部长之后,就意味着他已经正式登上了老刘家的大船。他李鑫和刘伟鸿之间的关系,又更进了一步,不仅仅是好朋友那么简单,甚至有点“政治盟友”的意味了。饶是如此,一些不该问的,还是不能问。

    这是规矩。

    再是好朋友,彼此靠得太近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哎,伟鸿,前两天我接到怀英的电话,他问到雨裳的事情了。哦,怀英就是我的大学同学谢怀英,也是雨裳的表哥。”

    李鑫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比较认真地说道。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扬,问道:“他问了些什么?”

    只要是与云雨裳有关的事情,刘伟鸿都比较在意。实在上辈子的记忆太深刻了,云雨裳对他的爱护与关心,多久都忘不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云雨裳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他的精神支柱。谢怀英作为云雨裳的嫡亲表哥,关心云雨裳的情况无可厚非。

    但通常来说,谢怀英要了解云雨裳的情况,可以直接和云雨裳联系,似乎是没必要假手李鑫了。李鑫与云雨裳之间,也就是前不久才有了往来的。刘伟鸿敏感地意识到,这其中有些别的东西掺和进来了。

    “他问我上回和雨裳一起去青峰农校,与你会面的情况。”

    李鑫没有藏着掖着,很坦然地说道。

    刘伟鸿略一沉吟,说道:“他有没有说,为什么要问这个?”

    “说了,他说,老贺家对这个事比较关注。”

    李鑫说道,神情也凝重起来。

    他当然知道老贺家是什么样的来头,和老刘家一样,是共和国最顶级的豪门之一,就算不能与老刘家并驾齐驱,也相差不远。这样的豪门,忽然关注此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听说,雨裳与贺竞强订过婚的?”

    见刘伟鸿沉吟不语,李鑫又问了一句。

    这个事情不能不搞清楚了。李鑫尽管不是京城的世家子,但对这些豪门大族之间政治联姻的情况了解得不少。同样的政治联姻,在省里也经常能够见到。政治联姻并不是某一个阶层或者某一个地域的专利,只要有政治利益的地方,就会存在政治联姻。

    说白了,这种婚姻的内涵,其政治诉求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李鑫甚至听说过,政治联姻的当事人双方,在结婚之前就签了协议,只结婚,不同房,各玩各的。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形,但这种情形的存在,也从某种角度揭开了政治联姻的一些内情。

    在此之前,李鑫并不知道,贺竞强和云雨裳有婚姻之约。

    原本这也没什么,但有了刘伟鸿“掺和”进来,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非常严重。很有可能被人家解读为老刘家的嫡系子弟,在挖老贺家的墙角。

    仅仅只是三个年轻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也就罢了。万一这中间还牵涉到其他的政治利益呢?三大豪门搅合在一起,其他人随便涉足进去,一不小心就会被绞得粉碎。

    这样的庞然大物,招惹一个都不得了,何况一次招惹了三个?

    刘伟鸿点了点头,淡然说道:“对,订过婚,现在也没有解除婚约。”

    李鑫的脸色就微微有些改变,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他当然不想牵涉到里面去,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他已经牵涉进去了,就算想置身事外都没可能。只能面对了!

    “听谢怀英说,贺竞强前不久去江口出了一趟差,专程去找过云雨裳。”

    默然稍顷,李鑫又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刘伟鸿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贺竞强去江口出差不足为异,去找云雨裳也很正常,毕竟他们是有婚约的,算得未婚夫妻。但这个事情,云雨裳却没有跟他提起,这就不对了。

    莫非云雨裳又改变了主意,准备接受家族的安排,继续与老贺家联姻?

    对于刘伟鸿来说,这也不仅仅是个感情纠葛的问题了。

    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老贺家与老云家“紧密团结”对老刘家都不是什么好事。

    “伟鸿啊,你和雨裳……”

    李鑫试探着同道。

    刘伟鸿和云雨裳要真是有感情纠葛,事情就真的十分麻烦。两大豪门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引发一场龙争虎斗!

    老贺家固然而子要紧,老刘家的面皮,却也并不是谁说剥就能囊下一层来的。

    何况中间还牵涉到说不清道不明的政治博弈?

    刘伟鸿紧蹙的眉头慢慢舒展来开,微微一笑,说道:“李哥,这不要紧,真的,关键在于雨裳姐自己的意思了。”

    李鑫轻轻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抹无奈之色。

    第113章云雨裳很烦躁

    本来喝咖啡只是一个“开场白”李鑫后面还安排了节目的。大宁虽然是楚南的省会,毕竟在八十年代末期也没有什么十分豪华的娱乐场所。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对李鑫他们来说,很多娱乐场所就很豪华,很好玩。但刘伟鸿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多了二十年的记忆!

    当下大宁的这些娱乐项目,在他眼里,实在是比较老土。

    李鑫自也不可能知道刘伟鸿的“时光倒流”他只是觉得,一般的娱乐项目,刘伟鸿在京师肯定都玩过了。所以就准备了一些比较特别的,打算让刘伟鸿好好休闲娱乐一下。

    不料刘伟鸿却有点心神不宁,喝完饮料,就借口比较疲劳,回房间休息去了。

    李鑫心里更加焦虑,看来刘伟鸿和云雨裳之间,确实是有那么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几大豪门的纠葛牵扯进去了。

    刘伟鸿回到自己的房间,随即将电话打到了江口市。

    他估摸着,云雨裳这会子应该还没睡,就算睡了,也得把她吵醒。

    贺竞强竟然亲自去了江口市,这个事很重要。

    对于贺竞强这样大家族的接班人来说,很多行为都不能单纯解读为个人行为。

    “谁……”

    电话响了几声,听筒里传来云雨裳娇慵的声音。

    “姐,是我。”

    刘伟鸿嘴角浮起一丝笑意,他可以想象到云雨裳靠在床头看书时,接电话的娇慵场景。云雨裳这种懒洋洋的带着磁牲的声音,是刘伟鸿的最爱。以往每次只要听到这个声音,刘伟鸿就似乎烦恼全消。

    “哟,刘主任,还记得我呢?”

    云雨裳就在那边调侃他。

    刘伟鸿不管工作再忙和云雨裳的联系都不曾中断。也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不给云雨裳打个电话,不听听她那娇媚慵懒的声音,刘伟鸿就浑身不对劲,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

    所以刘伟鸿的每一次调动,每一次进步云雨裳几乎都是第一个知道的。

    “姐,又寻我开心是吧?”

    “不是啊,我听说你在浩阳地区农业局干得挺好的,还策划了一个菜篮子工程。这个就很不错嘛,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强。”

    云雨裳很随意地说道。

    刘伟鸿的双眉悠忽间蹙了起来,眼里闪过一抹凌厉之色,沉声问道:“姐,你听谁说的?”

    “咦,不是你自己说的吗?”

    云雨裳有点奇怪地反问道。

    “不是!我没有告诉你,那个菜篮子工程是我策划的。”

    刘伟鸿断然否认。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伟鸿只告诉了云雨裳自己参与这个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却没有提到此事是自己策划的。

    云雨裳为什么就知道了。

    “哦,这有区别吗?贺竞强上次到了江口我和他见了个面,闲聊的时候,他说到了你。哎,你还别说,他对你很欣赏的,说你搞的这个菜篮子工程,挺有意思眼光很不错。”

    云雨裳依旧没有察觉这中间有何不妥之处。

    刘伟鸿就笑了,淡然说道:“感谢贺处的关心。他还真瞧得起我!”

    云雨裳诧异道:“卫红,语气不对啊。你干嘛对贺竞强这么反感?”

    刘伟鸿淡淡说道:“我对贺处不反感,只是贺处对我的关心有点过了。他好像对我的行动,了如指掌啊。刘伟鸿不胜荣幸。”

    菜篮子工程由刘伟鸿策划,知道这个事情的人并不多。贺竞强远在京师,竟然也知道了,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贺竞强对刘伟鸿确实“够关心”看来,老刘家还没有将刘伟鸿正经当盘菜,老贺家倒是走到前面去了,对刘伟鸿非常的关注。

    期间的原因,到底是刘伟鸿本身引起了老贺家的兴趣,还是老贺家想要从刘伟鸿身上打个什么主意,以此来达成某种目的,进而给老刘家打击,刘伟鸿还不好定论。

    不过此事已经让刘伟鸿很不高兴了。

    谁会乐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人家时刻关注着啊?

    云雨裳尽管不在国家部委上班了,政治敏感性降低了许多,但刘伟鸿说得如此明白,云雨裳自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不是吧,老贺家那个样子的?”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不要紧,他们愿意盯着我,就让他们盯着好了。身正不怕影子斜!”

    “你还身正不怕影子斜?”

    云雨裳有点“不屑”地撒了撒嘴。

    刘伟鸿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和唐秋叶同居的事情,云雨裳应该也是知道了。既然贺竞强与云雨裳“闲聊”到了他身上,菜篮子工程都说了,唐秋叶的事情也就很可能“顺口”说了。

    老刘家的二小子,在乡下弄了个村姑,这事要在四九城里传扬开来,不大不小是个谈资。当然这也没什么,也没谁规定,老刘家的小子就不能弄村姑。玩几个女人对这些世家纨绔子弟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可笑的是,这个家伙还不自量力,想打老贺家“准儿媳”的主意,从贺竞强手头抢媳妇!

    这就过了!

    不合规矩了。

    一时之间,刘二哥的脸孔有点发烧。

    他曾经是跟云雨裳聊过有关他和唐秋叶之间的事情,也很坦然地承认,他会和唐秋叶好。但那时毕竟没有真正住到一起,说起来似乎就不是那么“心虚”如今正式同居了,而且不是由他自己向云雨裳“招供”云雨裳先知道了,这么戏谑地调侃他一句,就让刘二哥不大好意思了。

    “怎么不说话啊,心虚了?”

    云雨裳咯咯地轻笑一声,继续在电话那边调侃他。

    刘伟鸿做了个伸手抹冷汗的动作,赶紧转移话题:“姐,别说我了,我是有事想问你,贺竞强去江口找你,到底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他来江口出差,顺便看看我。怎么说我们也是熟人嘛……”

    云雨裳轻描淡写地说道。

    “姐,你就装吧。继续装!”

    刘伟鸿佯作不悦地嘀咕道。

    云雨裳忽然发作,在电话那边嚷嚷起来:“我不装又能怎么样啊?烦死了……”

    云雨裳这一发作,刘伟鸿马上就松了口气。说来也怪,云雨裳在他面前风淡云轻,以大姐姐自居的时候,刘伟鸿虽然能感受到云雨裳对他的无边溺爱,却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云雨裳对刘伟鸿是真的好,刘伟鸿对她也是真的又爱又畏。但云雨裳一旦表现出小姑娘的样子,刘伟鸿的感受立即就变了,觉得浑身充满“力量”可以给这个小姑娘提供强大的庇护。

    对刘伟鸿这个两世为人的“老家伙”来说,“扮正太”有点压力了,“扮救世主”刚好合适。

    “是不是这混蛋催着你结婚啊?

    “他会催吗?他有多骄傲你不知道啊?是我爸在催!”

    云雨裳烦躁地叫嚷道。

    这话倒是能理解。贺竞强看上去温文尔雅,骨子里头骄傲无比。云雨裳不愿意跟他结婚,他是绝不会催的。但要他放手,难度也是极大。就算他一点都不喜欢云雨裳,不过两家订婚的消息,整个京师的豪门都知道了,云雨裳迟迟不肯嫁,贺竞强情何以堪?

    这个面子,丢大发了!

    贺竞强要是主动放手,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由此可知,云汉民那边受到了多大的压力。

    现在,储君刚刚上台,压根就谈不上自己的势力,几个月前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暴,远远未曾平息。各大派系,各大豪门,都在拼命的争取更多的利益。老云家在政治风暴之中站队不正确,情势已经非常危险了。云汉民焉得不急?

    “云爷爷的身体怎么样?”

    刘伟鸿问道。

    眼下老云家面临这样艰难的局势,云老爷子是老云家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侍仗了。但云老爷子前两年开始,身子骨就不太健朗了,这也是云汉民和老云家其他子弟的一大心病。

    “不好,已经说不了话了!”

    云雨裳直言相告,语气也变得忧郁起来。

    刘伟鸿吃了一惊。

    原来云老爷子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关头。刘伟鸿记得,上辈子也就是在这之后不久,云老爷子终于驾鹤西去,而随后,云雨裳就嫁入了老贺家。

    看来没有外力去改变,历史的车轮,依旧会沿着固定的轨迹,滚滚向前。

    刘伟鸿虽然是重生人士,但他只是多了二十年的记忆,却很难改变人的生老病死。云老爷子该在何时过世,重生之后的世界,也还是会一样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就是云雨裳嫁给贺竞强了。

    “不行!我决不答应!”

    刘伟自脱口而出。

    “什么……”

    云雨裳完全听不明白了。

    刘伟鸿自然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随即回复了冷静,问道:“姐,那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过几天回家去看看老爷子呗……”

    云雨裳叹了口气,幽幽说道。

    她再不喜欢贺竞强,再不愿意政治联姻,为了整个家族的前程,也不得不委曲求全。亲情和感情,很多时候是不能两全的。

    “好,你到了首都给我打电话,我来想办法。”

    “好吧……”

    云雨裳无可无不可地说道。实在的,她也不相信刘伟鸿能有什么好办法。最高层的政治博弈,小字辈能插得进手去吗?

    114章省报记者次日,朱局长在十一大饭店设宴款待《楚南日报》梁主任和一名资深记者黄燕明。自然李鑫是一定要到的,人家梁主任和黄记者,可是冲着李公子的面子才过来赴宴,至于浩阳地区农业局局长,在这两位眼里,实在不算一个角色。

    梁主任和黄记者见到亲自站在十一大饭店门口迎候的李鑫,连忙加快了脚步,快步上前,与李鑫热烈握手,笑呵呵地说道:“哎呀,劳动李少大驾,亲自迎接,如何敢当啊……”

    这梁主任四十来岁年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很像一个读书人。黄记者个子中等偏瘦,皮肤黑黄,脸上颇有风霜之色,貌似比梁主任年纪还要大。看来这是常年在外奔波采访造成的。不过黄燕明眼神清澈,实际年龄应该比梁主任小些。

    “梁主任和黄记者,都是省报的台柱子,李鑫岂敢怠慢。”

    李鑫微笑着和两人握手寒暄。

    其实李鑫一开始并没有打算亲自在饭店门口迎候,梁主任和黄记者固然是个人物,却也还当不得李公子如此礼敬。关键是朱建国不敢怠慢,一定要在门口亲迎。既然局长都站在了门口,刘副主任自也不能大咧咧地在包厢里端坐不动,只能附于骥尾。同样的道理,刘公子出去了,李少也只好站到门口了。

    如此这般,梁主任和黄记者便得到了“破格”的礼遇。

    李鑫和两人寒暄了几句,又给朱建国和刘伟鸿引介了,几个人握手言欢,甚是客气。寒暄已毕,朱建国迎客入内。

    十一大饭店,算是大宁市当时最好的饭店之一了。清一色黑色的大理石外装饰,显得十分凝重肃穆,看上去更像一个衙门,而不是饭店。事实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很多重要宴会,均是在十一大饭店举办的,算得是官方饭店。

    今天凑巧没有外事宴会,饭店里面相对客人较少,还能订到包厢。

    进了包厢,朱局长要推让粱主任坐首席,梁主任双手连摇,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李少在,我怎敢如此不敬?”

    虽然李鑫的行政职务只是副处,梁主任和朱局长都是正处,但架不住人家有个好老子,官居省委组织部长。眼下尽管是私人聚会,该讲的规矩还得讲。

    朱局长一听,大为有理,又要推让李鑫坐首席。

    李鑫微笑道:“今天不是开会,就是朋友聚会,就不讲究这些规矩了。朱局长年纪最大,就请你上座,大伙随意一点好。”

    刘伟鸿笑了,李鑫果然是八面玲珑。

    既不能向别人透露刘伟鸿的来头,又不好谮越,便找了个年纪长幼的由头。朱建国是刘伟鸿的上级,这样安排,倒着实十分合适。

    当下大家按照李鑫的提议,分宾主落座。

    虽然今天是朱局长做东,酒菜却是李鑫点的。他和梁主任是朋友,知道梁主任的口味。而且省城流行吃什么菜,也是他更加熟悉。

    大家一坐定,服务员便将酒菜流水般送将上来。

    酒是上等五粮液,菜除了正宗楚南菜,还有几个京师菜,对于刘伟鸿的爱好,李鑫记得很牢靠。看上去今天这桌酒席是请省报的梁主任和黄记者,真正的客人是谁,李鑫心里有数。

    用农业局的钱做东请农业局的办公室副主任,还奉送大人情一个,李鑫的八面玲珑,可见一斑。

    对于吃什么,朱建国自然无所谓,只要《楚南日报》的人到了,就是胜利。

    酒菜上来,李鑫亲自给大家斟满了,举起白瓷酒杯,笑呵呵地说道:“来来,大家相聚在一起,就是有缘。一起干了这一杯,今后就是朋友了!”

    五只瓷杯在酒桌中央一碰,响声清脆。

    类似这样的宴请,一开始肯定不会直奔主题,李鑫主动问起梁主任的近况。

    梁主任笑着说道:“还不是那样,每天审稿子看稿子,头晕脑胀的。哪里有你李少那么悠闲自在。说真的,这大宁城里,我真心佩服的人还真是不多,李少排在头一位。”

    这话未免夸张。但酒桌上,就是这样子的,谁也不会去认真。

    李鑫笑道:“梁主任,你就损我吧,呵呵……我呀,就是一天到晚瞎忙乎,没什么正经事。”

    “嘿嘿,李少太谦虚了。”

    梁主任就打着哈哈。

    说了一阵闲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鑫开始将话题往浩阳地区引:“朱局,浩阳地区新成立,一切都运作良好吧?”

    无论如何,朱建国是刘伟鸿的上司,不能过分冷落了他,于刘伟鸿面上须不好看。

    朱建国忙说道:“情况很不错!大家在地委行署领导的带领下,都开足马力干工作,情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啊。”

    梁主任说道:“嗯,省里决定新成立浩阳地区,就是为了统一管理资源。浩阳地区运作良好,省里肯定也会很满意的。”

    “哈哈,工作上肯定是没得说了,陆大勇书记本就是很有魄力的领导。不过,朱局长,据我所知,浩阳市城市规模不大吧?以前就是一个县城,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干部家属,日常生活品的供应,不会有问题吗?”

    李鑫明知故问。

    朱建国笑道:“问题肯定是有点,不过可以开动脑筋想办法。为了解决城镇居民的菜蔬供应,我们地区搞了一个菜篮子工程,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由曹振起专员亲自挂帅,搞了两个多月,眼下算是初见成效了。”

    梁主任是老报人,敏感性很高,一听就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可做,马上问道:“菜篮子工程?朱局长,能不能请你详细的介绍一下情况?”

    朱建国今天来,就是为了向他详细介绍情况,闻言精神大振,腰板也挺直了几分,开始向梁主任介绍这个菜篮子工程的前因后果。

    这个事情,本来就针对性极强,加上实施的时间比较早,领导上也比较重视,两个多月过去,第一批大棚菜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供应浩阳市的城镇居民,极大地缓解了一度吃菜难的困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朱建国介绍的时候,也就底气十足,说得眉飞色舞。

    梁主任和黄记者也不时插口问上几句,都是新闻采访的要素和关键点。

    看来两位老记已经对此事动心了。

    “不错,不错,朱局长,这是个很好的新闻题材。”

    待朱局长的介绍告一段落,梁主任就兴奋地说道,黄记者也点头附和。

    朱建国笑得嘴都合不拢来。

    想不到今天请客的效果这么好。

    李鑫笑道:“既然题材不错,你们两位大记者,是不是辛苦一趟,去浩阳看看,说不定就能树立起一个典型来。”

    “这是肯定的。我们肯定要去看看。照我的经验来看,这个典型肯定能竖立起来,说不定还能形成一套好的经验,在全省其他城市推广。尤其是大宁、洪阳这几个大城市,老百姓吃菜难已经成为一个很挠头的问题,我看就能借鉴浩阳那边的经验。”

    梁主任益发兴奋地说道。

    以他的经验来看,这个菜篮子工程的基础是扎实的,有东西可写,基本上不需要胡编乱造,只要在文字上略作加工润色,就能搞出一篇像模像样的新闻报道来,份量还不轻。对于他们搞新闻工作的人来说,这也是个好机会。

    有个时候,要碰到一个好题材也不容易。

    尤其是省报,作为省委和政府的喉舌,更要大力弘扬正面事物。

    “哈哈,这就好。梁主任,不瞒你说,这位刘主任虽然年轻,却是浩阳地区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这个工程,很多工作都是刘主任一手操办的,你们要去浩阳采访的话,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和刘主任多联系。”

    李鑫适时将刘伟鸿推了出来。

    梁主任一惊,扭头望向刘伟鸿,眼神变得亲切起来。一开始,他着实不怎么将刘伟鸿看在眼里,今天这个场合,刘伟鸿料必就是个陪客罢了。办公室副主任跟局长一起出差,十分正常。只是对于刘伟鸿的年轻略感诧异。现在听李鑫这么一说,梁主任马上就意识到,这位不简单,很可能他才是李鑫真正想要“棒场”的人。

    不然的话,李鑫不会把话说得如此直白。

    梁主任在新闻战线工作了半辈子,察言观色的能力不是一般的了得。

    “那就太好了,到时候我们一定和刘主任联系。”

    梁主任没怎么犹豫,马上说道。

    刘伟鸿微笑道:“我们竭诚欢迎省报的同志去浩阳采访,一定会做好接待工作的。”

    “放心,就在这两天,我们就会派人下去。”

    李鑫笑道:“梁主任,捡日子不如撞日子,既然你们觉得这个事情有新闻价值,值得采访,何不在这里就把时间定下来。要我看啊,最好是跟朱局长他们一起下去,省得以后再联系那么麻烦。”

    梁圭任也笑了,轻轻一拍桌子,说道:“好,既然李少如此吩咐,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气氛很是融洽。

    第114章省报记者

    次日,朱局长在十一大饭店设宴款待《楚南日报》梁主任和一名资深记者黄燕明。自然李鑫是一定要到的,人家梁主任和黄记者,可是冲着李公子的面子才过来赴宴,至于浩阳地区农业局局长,在这两位眼里,实在不算一个角色。

    梁主任和黄记看见到亲自站在十一大饭店门口迎候的李鑫,连忙加快了脚步,快步上前,与李鑫热烈握手,笑呵呵地说道:“哎呀,劳动李少大驾,亲自迎接,如何敢当啊……”

    这梁主任四十来岁年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很像一个读书人。黄记者个子中等偏瘦,皮肤黑黄,脸上颇有风霜之色,貌似比梁主任年纪还要大。看来这是常年在外奔波采访造成的。不过黄燕明眼神清澈,实际年龄应该比梁主任小些。

    “梁主任和黄记者,都是省报的台柱子,李鑫岂敢怠慢。”

    李鑫微笑着和面人握手寒暄。

    其实李鑫一开始并没有打耸亲自在饭店门口迎候,梁主任和黄记者固然是个人物,却也还当不得李公子如此礼敬。关键是朱建国不敢怠慢,一定要在门口亲迎。既然局长都站在了门口,刘副主任自也不能大咧咧地在包厢里端坐不动,只能附于哦尾。同样的道理,刘公子出去了,李少也只好站到门口了。

    如此这般,梁主任和黄记者便得到了“破格”的礼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