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5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蜃 钡厍⑾乩锊普帜切├嫌妥樱膊桓铱丝鬯那U飧錾踔帘攘跷昂柙谑锥己褪±镆角谷萌顺跃5胤缴系母刹棵牵挥屑豆普帜切├弦堑耐纾?br />

    钱这一到位,刘伟鸿立即再次召开了区委和区公所两套班子的联席会议,将任务明白落实下去。

    当大家得知,这两个工厂竟然是薛志民负总责筹办之时,都有些愣神,甚至薛志民都有些惊愕。这个事情,事先刘伟鸿和熊光荣都没有和他打招呼。怎么忽然就宣布了?

    但在联系会议之上,薛志民却也不好当场撂挑子。不管怎么样,在大家眼里,这都是个肥差。薛志民心里也有些想法。

    副区长马吉昌负责落实棉花种植和生猪养殖的工作。

    外联任务,自然是刘伟鸿亲自承担了。别人谁也干不好这活。

    其他区委委员和副区长,也没闲着,刘伟鸿一一给他们分派了任务。熊光荣则负责掌总,刘伟鸿不在的日子,由他协调全部工作。

    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干部们倒是一个个神情振奋。刘书记给夹山区描绘的美好蓝图,竟然真的看到了实现的可能性。

    对于刘伟鸿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熊光荣心里头是有些佩服的。别看人家年轻,却是真的够魄力。如此一分派,整个夹山区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为之一变,有了奋发向上的新气象。

    联席会议结束之后,刘伟鸿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薛志民便登门求见。

    这倒是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

    说起来,刘伟鸿也是玩了个小花招。依照一般的工作方式,在宣布这样的重大安排之前,是应该和薛志民通个气的,起码要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不能搞“突然袭击”嘛。

    但刘伟鸿这一回,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目的就是让薛志民意料不到,主动来找他沟通,除了能够确立一定的“心理优势”掌握主动权,也能更好地了解一下薛志民内心真实的想法。既然是薛志民主动登门求见,总不能和他刘伟鸿打太极拳。

    不管怎么说,薛志民也是刘伟鸿的主要副手之一,总是这么游离在夹山区的“主流圈子”之外,对工作的开展毫无好处。刘伟鸿可不能容忍一个党群副书记,三把手,整日不安于本职工作。

    刘伟鸿很清楚,夹山区的面貌要改变,首先干部的精神面貌就要改变。伟大领袖教导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刘伟鸿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奉为主旨。

    一支整日里无所事事,一盘散沙的干部队伍,无论如何都是建设不出一座新夹山的。

    “志民同志来了,请坐请坐!”

    刘伟鸿客气异常,从办公桌后转出来,与薛志民热情握手,礼让他在沙发上落座。

    刘伟鸿的区委书记办公室,面积倒也不小,有一个专门的待客沙发区,能够召开小型的会议。当然,沙发和茶几都是木制的,如同张妙娥说的那样,是陈年旧货,六七十年代的“老产品”很多地方的油漆都剥落了,露出里面的白底。

    “来来,志民同志,请喝茶!”

    刘伟鸿又亲自薛志民沏了茶水。

    薛志民忙即欠了欠身子,连声道谢。

    “志民同志,是不是对区里的安排,感到有些意外啊?”

    刘伟鸿递了一支烟给他,微笑着问道。

    薛志具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荡漆开来,说道:“是啊,刘书记,你这可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心里很忐忑啊……”

    实话说,薛志民每次和刘伟鸿谈话,心里都有点怪怪的。首光就是刘伟鸿对他的称呼“志民同志”让薛志民很不适应。在乡下,通常没人这么称呼的,要不就是叫他“薛书记”要不就叫他“老薛”唯独很少有人叫他“志民同志”不过刘伟鸿不但这样称呼他,对于区里其他的干部,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称呼,唯独对熊光荣,是称呼的官衔,私下场合对张妙娥则是叫“嫂子”正式开会的时候,当然还是称职务——张主任。

    对刘伟鸿这个手法,薛志民也仔细分析过,越是分析越是佩服。

    刘书记年纪虽轻,心机可是蛮深沉。

    夹山区两套班子的所有领导干部,无一例外,全都比刘伟鸿年纪大,而且是大得多。最少也大了十几岁。很多人的年纪估计和刘伟鸿的父亲差不多。比如对他薛志民,刘伟鸿要是叫“薛书记”未免硬了一点,殊少亲近之意;若是叫他“老薛”又过于轻浮,有点不尊重老同志的意思。依照党内惯例称他“志民同志”却是刚好合适。尽管听得有点怪怪的,却让人挑不出错来,反倒更加彰显他一把手的特殊地位!

    其次,薛志民觉得怪怪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总觉得刘伟鸿的成熟老练,和他的实际年龄不符。固然能在刘伟鸿身上感觉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冲劲,却绝对感觉不到冲动。这位新书记,凡事不随便表态,总是喜欢弄清楚个“所以然”一旦做了决定,便全力以赴,不容人反驳。

    以薛志民多年的基层官场经验来看,这样的领导,是最难应付的。轻易不会改变决定。凡是站在他对立面上的人,不管是谁,都有可能被清除掉。

    但今天这一趟,他却是不得不来。

    领导给你压了这么重的担子,将一百万巨款就这样交到了你薛志民手里,你总不能连一点表示都没有。那也太不懂事了。

    薛志民也很想弄清楚,刘伟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搞清楚这个,今后的应对,就很可能出错。

    刘伟鸿听了薛志民的“诉苦”微微一笑,说道:“志民同志,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和熊区长商量过。我们都认为你这个同志名声很好,善于团结同志,文化程度又比较高,思想观念比较解放,见过大世面啊。咱们夹山区第一次搞工业企业,确实需要你这样有文化又有能力的干部来负责。”

    刘伟鸿这话,倒也不是奉承薛志民,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如同刘伟鸿自己说的那样,整个夹山区党政班子里的领导干部,除了他刘伟鸿是大学本科毕业,就数薛志民学历最高,正经是大专生,而且不是工农兵大学生。还有几名干部,也有大学学历,不过那种学历,谁都知道,是作不得数的。工农兵大学,除了搞政治运动,正经的东西没学到什么。

    刘伟鸿很清楚,搞企业,还是要有点文化才行的。那种混世魔王式的富一代,因为社会剧烈变更的原因,打擦边球、浑水摸鱼,甚至违法经营,或许也能成气候,但更多的是折戟沉沙,很快就被时代淘汰了。譬如九十年代曾经名噪一时的某位所谓首富,靠轻工产品从俄罗斯换回四架飞机的那位,风光不了多久便锒铛入狱。他一手创建的那个某某集团,也被证实只是一个空壳子。

    刘伟鸿不需要这样的人。饲料厂和机械制造厂,是夹山区的第一批“母鸡”刘伟鸿希望能够在筹备之初,便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下良好的制度。惟其如此,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为夹山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建设资金。

    仅仅钻法律的空子,乱中取胜,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这些企业,不是私人的,而是公家的。私人企业,因为领导者的固定,能够长久发展。公家的企业,却是会不断地更换领导人。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任领导,俱皆大公无私或者都是经营奇才,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制度便显得至关重要。当然,在一个人治的社会,制度的约束力极其有限。但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总比没有制度要好。

    刘伟鸿希望薛志民能够体会他的苦心。

    此外,薛志民良好的个人操守和善于团结同志,也确实是刘伟鸿所看重的。大政方针,刘伟鸿自己会把握。具体的工作,就需要薛志民这样的人去协调。大伙都只顾着往前冲,善后工作,谁来收尾?

    刘伟鸿这样安排,其实也是缘来有故。

    眼下最高层的政治格局,也是这般模样。

    最高首长和董老,一动一静,便是这样“搭配”的。外媒有一个很形象的描述,说共和国这台汽车,最高首长负责掌握方向盘,董老则负责踩刹车。让汽车高速行驶的同时,又能保证安全。

    刘伟鸿这算是学习伟人的治国智慧。

    第202章端的好手段!

    “刘书记过奖了,我真是愧不敢当,惭愧,惭愧……”

    薛志民连连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在这个比自己小了一倍的年轻人面前,薛志民丝毫也没有那种“绮老卖老”的心态。

    “刘书记,真心跟你说吧,我心里是真没底。以前也没搞过企业,这么重的担子,我还真害怕担不起来,万一搞砸了,可就麻烦了,对不起组织和刘书记的信任啊。”

    薛志民“惭愧”了一阵,谈到了正事上面。

    刘伟鸿注意到,薛志民只提了“组织和刘书记”并没有提熊区长。这就说明,在薛志民心目中,唯有党委书记才是他的上级,区长不是!薛志民平时和熊光荣关系还不错,那也只是同志之间良好的关系,与上下级不相干。

    “志民同志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你主要是担心那些方面呢?可以提出来,咱们商量着办。”

    刘伟鸿脸上继续带着笑意,不徐不疾地说道。

    薛志民略略愣怔了一下。实话说,他还真没理出个思路来,就是心里比较忐忑。要说具体担心哪些方面,一时也说不好。人都是这样,对于自己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和工作,总是会有一些畏惧感。他今天来,主要还是想要探探刘伟鸿的口风,不料却被刘伟鸿反客为主“将了一军”这位年轻的书记,似乎就有这种本事,总能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不经意间便完成了主客转换。

    实逼此处,薛志民也只能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思路,向刘书记做个汇报了。

    “呵呵,主要是以前没搞过企业,对这一块很不熟悉。不知道该怎样着手。刘书记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见多识广,还请书记多多指教啊。”

    薛志民也给刘伟鸿来了一招“反守为攻”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志民同志客气了,指教不敢当,就是相互商量,相互学习。你知道,我从学校毕业没多久,以前也没搞过企业。不过这个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还是看我们有没有搞好这个工作的决心。不管是搞企业,还是搞其他工作,都有两个基本的前提,第一,是一心为公,心底无私天地宽嘛。第二,就是认真。凡事只要认真,就能办好。志民同志,是这样吧?”

    这话问得!

    志民同志能说不是这样吗?

    薛志民便连连点头,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我认为,饲料厂也好,机械厂也好,企业创立之初,就要形成一种文化。要向所有干部职工,灌输这两个概念。一心为公,办事认真的概念,要深入人心。这个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了。”

    刘书记娓娓道来,志民同志听得满头雾水。

    实在的,所谓“企业文化”这个提法,在当时真是个新鲜词。志民同志听不明白,也是理所当然。

    刘伟鸿不去管他懂不懂,径直按照自己的思路阐述。这个,其实就是一种概念的灌输。在理论上确立了优势,自然就能在心理上确立优势。

    薛志民作为这项工作的实际负责人,自己不先确立这种观念,怎么能够去贯彻实施?

    “我们不搞草台班子。虽然这两个工厂才搞起来的时候,肯定是简陋的,很多东西都不齐全。但是,我有个思路,简陋的只能是物质条件,制度不能简陋。第一步,就是要把各项基本制度制定下来,让第一批干部工人,都能确立按照制度办事的心态,养成这样的一种作风。志民同志,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两个工厂能不能生存下去,今后能不能发展壮大,正确的经营理念和充实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

    刘伟鸿说着,脸色已经变得比较严肃起来。

    薛志民脸上的笑容也逐渐隐敛,露出了沉思的神情。他确实是在努力消化刘伟鸿说的这一切。作为一个正式的大专生,工作了多年的党员干部,他并不缺乏“思考的能力”“区委决定由你去负责这个工作,主要是抓大方向的。至于企业内部的具体建设,比如厂房建设、设备采购安装、工人的招募、原材料的采购储存等等,我们还需要请专业人士来管理。具体谈一谈吧。比如饲料厂,你觉得建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

    一旦进入具体的工作探讨,薛志民的脑子就充分运转起来,想了想,说道:“这个,我看首先就要考虑交通的便利,应该建在公路边上比较合适,你看呢,刘书记?”

    刘伟鸿微笑道:“这个思路对头。但是就建在区公所旁边的公路一侧,那个不行。”

    “为什么?”

    薛志民诧异地问道。

    刘伟鸿说道:“我们要做长远的打算。你看现在,咱们夹山镇,名义上是个镇,实际上就是个小集市而已。整个夹山镇,就这破么一条街,五六百米。你不觉得这个镇,有点名不副实吗?也太小了点吧。今后夹山镇肯定是要发展起来的,我们要为城镇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饲料厂生产饲料,有一定的气味,紧紧挨着区公所和其他民居建设,会影响干部群众的办公和生活。机械厂也一样,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今后可能还有空气污染。所以,这两个工厂的选址,一定要科学。我认为,应该建远一点,最起码离开现在的夹山镇中心地段要有一点五公里以上,最好是两公里左右。还是可以建在公路旁边。这样,今后十年左右,都不会影响到夹山镇本身的扩张。而且,这也是为企业留出足够的扩张空间。我在想,如果有可能,我们夹山,要建设一个专门的工业园区,和居民生活截然分开。”

    薛志民脸上明显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刘伟鸿这个规划,确实是做得比较长远。都已经打算到十年之后去了。刘伟鸿自己,肯定不会在夹山区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就能够为继任看着想,这样的领导,不简单。

    这才是真正的十年大计,深谋远虑。

    “书记,这个规划,我完全赞成。咱们把工厂建远一点,现阶段,就能把夹山区的规模扩大一些。让人感觉,这不是个小集市了。”

    薛志民有点兴奋地说道,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开始进入状态了。

    刘伟鸿笑了,点头说道:“对,就是这么回事……接下来,我们谈谈饲料厂的具体筹建工作。技术方面,不用担心。省农科院的李教授,很快就能把配方搞出来。到时候,我会请他作为饲料厂的特邀技术顾问,请他指派一位助手常驻饲料厂,做技术指导。那么谁来做饲料厂的厂长呢?这个就要请志民同志去物色了,你是老夹山,又是分管干部工作的,对干部的情况,比我熟悉。因为这两个工厂都是公办的,算是区里的企业。所以,这个厂长我看还是从现有的干部中产生比较适宜。不过,我有个建议……”

    薛志民急忙说道:“请书记指示!”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两个厂的厂长,都要用竞选的方式产生。全区所有的干部,包括下面乡镇的干部,不管是行政编还是事业编的,甚至以工代干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可以参加竞选。到时候我们组织一个大型的竞选活动,想当厂长的,都要站出来亮亮相,把自己的方案说出来。我们区里的领导做评委,现场打分,谁的得分最高,谁就当这个厂长。”

    薛志民听着,先是觉得蛮新鲜,咱们党的干部,历来不是组织上说了算的吗?怎么要搞竞选了?随即又暗暗苦笑。刘书记口口声声说要请自己去物色,其实还是将这个权力牢牢握在手中。公开竞选,现场打分,最终的拍板权,还不是在他这个书记的手里?

    由此,薛志民又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本身分管的“干部工作”刘伟鸿给他安排了这样一个新工作,可以预见,工厂筹建之初,工作量是很大的,自己一旦接下了这副担子,只怕就抽不出多少时间来管干部工作了。自然这个工作,就由书记完全接管了。

    刘伟鸿随便一出手,便将干部调配大权,生生从自己手里拿了过去,还叫人无话可说。

    小小年纪,如此“老奸巨猾”薛志民悚然而惊,望向刘伟鸿的眼神里,便闪过一抹恐惧之意。

    端的好手段!

    对薛志民心中所想,刘伟鸿自也能猜到一些,却不去管他。夹山区要发展,要快速发展,就不能按部就班地来,很多惯例,必须要打破。

    能够跟得上他的步伐,那就不吝重用。如果实在跟不上,对不起,那就只能淘汰了。

    很多人都在等着看他刘伟鸿的笑话呢!

    倒要叫大家见识,见识,刘二哥是不是只会写个文章。

    “志民同志,只要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具体怎么去筹划这个竞选活动,怎样和大家解释清楚,这都要辛苦你了。”

    刘伟鸿温和地说道,语气却不容置疑。

    薛志民轻轻舒了口气,很坚定地答道:“是,刘书记,我一定把这个工作办好。”

    看来薛志民真是个聪明人,明知无可与抗,便即采取了正确的合作策略。

    第203章扩大经营

    “嘎吱”一声,吉普车发出刺耳的刹车声,在秋水伊人的店面前停了下来。

    也许是这台吉普车的刹车声实在太刺耳了,也许是时间有点晚,吉普车刚一停下,店里的服务员和客人们便都扭过头来看。

    一个长身玉立的帅小伙子从吉普车的驾驶室跳了下来,风尘仆仆,却是满脸微笑。

    “伟鸿?”

    正在柜台后收钱的唐秋叶一见,顿时惊喜交集地大喊了一声,把将手里的钱丢进抽屉,飞跑了出来,将莫名其妙的顾客晾在了一边。所幸马上就有一位年轻女子接替了唐秋叶的位置,继续为那位顾客找钱。不过这名年轻女子,也不时抬头往门外看,似乎很是好奇。

    唐秋叶宛如出膛炮弹一般,直冲到刘伟鸿面前,才猛地停住脚步。饱满绝伦的胸部在白色的薄毛衣下急骤起伏,看样子她本来是想扑进刘伟鸿怀里的,总算还顾忌着周围无数人的目光,不敢“造次”不过还是忍不住伸出手来拉住了刘伟鸿的手。

    唐秋叶的手,依旧肉肉的,益发的柔软,也益发的白皙娇嫩。

    眼泪却是不绝地淌了下来。

    刘伟鸿微笑着抬起另一只手给她抹去了泪水,爱怜地说道:“傻丫头,哭什么?”

    唐秋叶不说话,咬着嘴唇,只是掉眼泪。

    这些日子,刘伟鸿实在是太忙了,压根就抽不出时间到浩阳来。若不是坚持和唐秋叶打电话,只怕这憨厚丫头又不知要在心里如何的胡思乱想了。

    “好啦好啦,别哭了,叫别人看见了不好……我还没吃饭呢,一下班就从夹山往这里赶都快饿扁了……”

    刘伟鸿笑着说道。

    今天是星期六,刘伟鸿一下班就亲自开了区里那台破吉普,往浩阳赶。好长一段时间没和唐秋叶温存了,刘二哥也着实想得厉害。夹山到浩阳七八十公里,路况又不好饶是刘书记车技高超却也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天已经完全黑透了。

    “呀,八点多了呢,还没吃……快,咱们回家去,我这就给你做饭啊。”

    唐秋叶一听就“急了眼”一迭声地说道心疼得不行。

    刘伟鸿笑着点头,抬眼打量了一下“秋水伊人”的生意比以前还要火爆,尽管是晚上,店里还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旁边的两个店面,也是一样的灯火通明,却正在敲敲打打的搞装修。

    “你等我一下。”

    唐秋叶招呼一句又急急地去了店里,和正在收钱的那个年轻女子打了个招呼便飞快地跑了出来,和刘伟鸿手拉着手,上了综合市场四楼的那个套间。

    一走进客厅,刘伟鸿便发现,大变样了。

    客厅里摆放着一套皮质的沙发,中间是一个漂亮的玻璃茶凡,墙壁上也挂了一幅“八骏全图”当然是照片,却也显得更加有生气,还在天花板上弄了一个大大的水晶吊灯,发出乳白色的柔和光调。

    “秋叶,客厅搞了装修?”

    唐秋叶便翘了翘鼻子,得意地说道:“是啊,好看吗?”

    刘伟鸿便点点头,说道:“好看”“伟鸿,我把这房子买下来了……哎呀,我上次已经在电话里跟你说过了的…”

    唐秋叶便脸带娇羞,有点不好意思。

    刘伟鸿微笑颔首。唐秋叶上回跟他说,每个月一百五十块的租金忒贵了,不如买下来划算。再说房子是租的,心里头总有个疙瘩,也不愿意在装修上花什么钱,住起来不舒服呢。

    “秋水伊人”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唐秋叶每个月的利润都在增长,刘伟鸿又不要她的钱,只是拿了一些去换成了什么发展银行的股票,唐秋叶也不清楚这是干啥用的,但想来刘伟鸿做的决定,肯定不会错。手里还剩下不少的钱,唐秋叶就想着要“置办家业”了。这几乎是每个女人都会做的。

    刘伟鸿自然无有不允。

    只要秋叶高兴,他也就高兴。他是如此怜爱这个娇憨的女子。

    “你先坐一会,看看电视,我给你去做饭……要不,我下面条吧,下面条快,你饿坏了……”

    唐秋叶满心欢喜地说道。

    刘伟鸿笑着点头。唐秋叶刚要去厨房,刘伟鸿却拉住了她的手,轻轻一使劲,两个人便贴在了一起。

    “我瞧瞧……”

    刘伟鸿双手捧着唐秋叶的脸颊,微笑着,低声说道。

    唐秋叶的脸微微瘦了一些,下颌略略尖削了点,脸上娇憨的气息少了一分,却多了一分成熟女子的妩媚之意,更令人怦然心动。

    被心爱的男人这么捧着脸,这么目不转睛地细细打量,唐秋叶心里像是灌了蜜一样的甜,轻轻咬着嘴唇,明媚的脸上泛起一抹酡红,更增娇艳。

    刘伟鸿向后退了一步,上下打量起来。

    时间已经进入公历的五月份,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唐秋叶穿了一件薄薄的白色高领毛衣,上面像是羊绒一般的有一层细细的绒毛,胸部依旧壮观无比,将紧身毛衣高高撑了起来,无人可敌。整个身材却更加匀称,线条更加柔和。浑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燃烧着青春少妇无与伦比的诱惑火焰。

    “秋叶,真漂亮!”

    刘伟鸿由衷地赞叹道。

    唐秋叶“嘤咛”一声,便软倒在了刘伟鸿强壮的怀抱里,娇躯像水波一般,轻轻荡漾起来,双手紧紧搂住爱郎的身子,不住低声呢喃着刘伟鸿的名字,身子瞬间变得滚烫。

    刘伟鸿捧着她的脸,低头吻了下去。

    好一阵缠绵……

    “哎呀,你还没吃饭…呃……我,我去煮面茶……”

    良久,唐秋叶才从化不开的浓情蜜意之中清醒过来,急急忙忙挣脱了刘伟鸿的拥抱,向厨房跑去,竟是不敢回头。生怕一回头,又会被刘伟鸿的柔情融化了,却不免饿坏了这个大肚汉。

    刘伟鸿哈哈一笑,在沙发里坐了下来,随手打开了电视。

    唐秋叶百忙之中,也没忘了给刘伟鸿沏上一杯浓茶,又拿了些饼干瓜果之类的食物,在茶几上摆了一堆,温柔地说道:“伟鸿,你先吃点饼干,面条马上就好。”

    刘伟鸿便翘起二郎腿,端起茶杯一口一口地抿着,舒舒服服地当起了老爷。

    很快,唐秋叶便煮了大大一碗面条,而上红红的铺了一层辣椒和许多肉丝,外加两个荷包蛋,小心翼翼地端到了刘伟鸿面前,笑着说道:“饿坏了,快吃吧……”

    刘伟鸿也不客气,抓起筷子,风卷残云般地吃起来,不时夸赞一句。

    唐秋叶的手艺,着实了得,做了这许多时候的老板,也不曾搁下,一碗简简单单的面条,也做得这么入滋入味,吃起来味道着实不错。

    唐秋叶坐在他的身边,看他这么狼吞虎咽地吃,眉宇之间尽是笑意,似乎比自己吃还要香甜。

    这个男人,是如此的强壮,只要一想起来,就让唐秋叶心里悸动不已,脸颊又悄悄地红了。

    不过几分钟时间,足足半斤面条便被一扫而空,刘伟鸿放下大碗,十分惬意地叹了口气,唐秋叶连忙拿起他放在桌面的香烟,给他点上一支,就是个温柔入骨的妻子。

    刘伟鸿靠在沙发上吸烟,唐秋叶便紧紧挨着他,几次欲言又止。

    刘伟鸿微笑说道:“秋叶,还有什么事跟着我啊?”

    “啊……嗯,就是……我大哥夫嫂都过来了,帮我照看生意呢。我,我每个月给他们开三百块工资,是加起来三百块,不是一个三百块……你看合不合适?”

    唐秋叶犹豫着,期期艾艾地说了。

    在她想来,这个家,始终都是刘伟鸿的,该当由这个男人做主。她得守女人的本份。现下未经刘伟鸿“允许”就擅自做主,让大哥大嫂过来了,也不知刘伟鸿会不会生气。

    刘伟鸿笑道:“好事啊。我早就想要大哥大嫂过来帮你了。你一个人留在浩阳,我总是心里担忧。这下子放心了。至于开多少工资,你完全可以做主。这个店子,这个家,都是你说了算。”

    “真的?”

    唐秋叶又惊又喜地叫道。

    刘伟鸿便板下脸,佯作不悦,说道:“怎么,不相信我的话?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不是不是,我没有……”

    唐秋叶顿时就急了,连连摆手。

    刘伟鸿便轻轻握住她柔软的小手,将她搂在怀里。

    温香软玉满怀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伟鸿,还有个事情……”

    唐秋叶在他怀里抬起头来,有点兴奋地说道:“就是,我打算把店面扩大。现在生意太好了,店里经常挤不开人。我已经把旁边两个门面也租下来了,租金有点贵,不过没关系,能赚回来……你看怎么样?”

    刘伟鸿就笑了,轻轻爱抚着她的脸颊,说道:“好啊,傻丫头终于开窍了,知道扩大经营了。好,很好。恭喜唐大老板,生意越做越大,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唐秋叶再娇憨,也能听得出刘伟鸿是真的高兴,更能听出他的调侃之意,便不依地在他怀里扭动起来。刘书记本来便憋得厉害,如此丰满娇柔的一个身躯在怀里乱扭,哪里还能忍耐得住?

    很快,客厅里便摆开了战场。

    第204章兄弟

    离夹山镇两公里远近的一处小山坡之前,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十来个干部模样的人。被好几个人簇拥在中央的那位年轻人,自然就是夹山区区委书记刘伟鸿了。

    这里,是定下来的饲料厂和机械制造厂厂址。

    一处比较平缓的小山坡。

    薛志民最先选的厂址,不是这个地方,往前五百米,更加靠近夹山镇“主街”一大片平整的水田。被刘伟鸿否了。

    无疑,薛志民选中那处平整开阔的地带,是为了方便施工,节省资金,加快进度。但夹山区本来就山多地少,尤其水田更是稀有资源。这一大片良田,用作了工厂,刘伟鸿觉得太可惜了。所以亲自出马,和地质勘测队的人员,一起选定了这处新的厂址。

    虽然正式建设工厂的时候,需要推平这个小山坡,肯定要多所花费,但刘伟鸿认为这个钱不能省,必须要花。哪怕资金不够也不能占用水田。

    眼下,地质队的人正在勘察地形,建筑设计人员正在忙着实地考察,准备设计工厂的建筑图纸。薛志民和夏寒等人,陪伴在刘伟鸿身边。

    站在小山包上,望着忙忙碌碌的地勘人员和设计人员,刘伟鸿胸中涌起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当初没打算来夹山区,但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搞出个样子来,才不辜负了满腹韬略、大好年华!

    人生在世,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才好。

    夏寒也是笑嘻嘻的。虽说这里的生活条件是艰苦了些,却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夏寒,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刘伟鸿扭过头,问到。

    夏寒笑道:“挺好的,大伙对我的工作蛮配合,关系也处得不错。”

    刘伟鸿就笑了:“听说你这些日子,都在下边跑?”

    “哈哈,这不是向书记学习吗?你一来就跑村里去,我只好有样学样了。”

    刘伟鸿微笑道:“多下去跑跑看看,了解第一手资料,是很有必要的。不管你在哪个工作岗位之上,都要坚持这个作风。宅在办公室,高高在上,做不好干部。”

    一不经意,刘书记嘴里又蹦出了“今后世的流行词语”——宅!

    好在夏寒理解能力超强,恍然就懂了,也没有大惊小怪的问三问四,说道:“这个我知道。我以前在浩阳治安大队,也是需要经常下基层的。辖区内那些小王八蛋,还真得把他们的脉都摸准了。不然,两眼一抹黑,工作很难做。咱不能被人家比下去是吧?”

    夏寒就是这么个脾气,爱个面子。

    刘伟鸿笑道:“我怎么听说,这段时间,你经常请客吃饭?”

    “是啊。我刚来,要和大伙搞好关系嘛。再说了,这些兄弟们也对我够意思,并不排外,请大伙吃顿饭应该的,没啥!”

    夏寒大咧咧地一挥手,说道。

    刘伟鸿笑着说道:“你那俩工资够花吗?”

    “我没家庭负担,无所谓啊。以前还有点积蓄,实在顶不住了,就找老头子他们要……他们工资高,是阔佬,不要白不要,嘿嘿……”

    夏寒嘿嘿笑着,样子很是“无耻”刘伟鸿有些无语。

    这还没到二十一世纪,啃老族就冒出来了,还是堂堂派出所所长。

    “这样不好。老是向夏叔叔和刘阿姨要钱,你也太混蛋了。”

    夏寒双手一摊,耸耸肩膀,说道:“那怎么办?我工资就这么点了,花不开。我总不能去向群众吃拿卡要吧?我又不像你,嫂子那每个月能帮补你不少吧?”

    夏寒知道刘伟鸿与唐秋叶属于什么关系,却坚持叫唐秋叶为嫂子。

    这人就是讲义气。

    刘伟鸿想了想,说道:“向群众吃拿卡要肯定不行,要犯错误的。这样吧,你嫂子那,马上就要扩大经营规模了。你啊,向夏叔叔和刘阿姨要笔钱,五千、一万的,随便你。交到你嫂子手里头去,算是你入股的股金,到时候按月给你分点红,你也有个来路,怎么样?”

    刘伟鸿身为京师著名纨绔,本不是个小气家伙,给兄弟点钱花,还要他先出本钱。再说了,唐秋叶那里,是真不缺本钱。刘伟鸿这么干,乃是尊重夏寒,真正把他当兄弟看。要是直接说每个月给夏寒两三百块什么的,那就混蛋了,说不定夏寒立马同他翻脸。

    兄弟不是这么处的。

    “五千、一万?”

    夏寒有点撮牙花子。他心里也明白,刘伟鸿这是给他找条财路,说白了就是从自己那匀出一股利润来。兄弟之间,这倒是没话说。夏寒也不会假惺惺说不要。不过这个本金的数目有点大了。

    刘伟鸿笑道:“怎么,你担心老头子拿不出来?放心吧,他们这点积蓄还有。这是股金,只要生意不亏本,股金就在的。”

    夏寒说道:“也不是怕他们拿不出,这俩老财,有点油人……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一家伙要这么大笔钱,他们一准以为我闯祸了。”

    刘伟鸿说道:“这个你自己去想办法。要不找朋友凑凑也行。”

    刘伟鸿也是夏寒的朋友,但这事却不能借钱给他。借了,味道又不对了。

    “行,我想想办法。”

    夏寒点点头,很爽快地说道。

    刘伟鸿望了望远处,又问道:“说说吧,这些日子你在下面,都了解了些什么情况?”

    “总体来说,夹山这边要算是民风淳朴。以前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宗族势力斗殴,也没有那么严重。自从上回九桥乡那边抓了几个为头的份子,眼下大家都怕了,轻易不敢闹事。不过,我了解一个情况,农闲季节,这里的很多人都喜欢赌博。赌得不大……大家也没什么钱嘛……关键是面比较广。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庄,都有这种情况。麻将、字牌、骨牌、大小等等,无所不赌。这个东西,很容易引起邻里纠纷。而且玩物丧志,不是个好事情。”

    刘伟鸿点了点头,神情严肃起来,说道:“嗯,你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危害,很有眼光。但这个事,不是你们派出所能够解决的。只要不是聚众赌博,也不能随便抓人。而且单纯靠抓人,治标不治本。关键还在于引导。现在夹山区很闭塞很落后,电视机的普及率很低,农民空余时间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刘书记说着,又想起了后世网络上说的一句话——娱乐基本靠手!

    倒是很形象。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让群众有活干。光有其他娱乐活动不行。”

    夏寒马上赞同:“是啊,赌博这个东西,有瘾的。就算到时候电视全部普及到了家家户户,只怕这个赌博也难以根除。唯独干正经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刘伟鸿缓缓点头:“是啊,玩物丧志。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麻将在美国很流行。但用不了几年,就基本绝迹了。不是美国人没有钱打麻将,他们是没有时间打麻将。这个东西,太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夹山区要尽一切努力,加快经济发展。让群众都投入进来,力争上游,赌博的时间少了,心思也就淡了。至于根除,那也不现实。稍微娱乐一下,还是应该的。”

    夏寒笑道:“所以你就这么不遗余力地搞工厂,推广种植业和养殖业!”

    “是啊,不推广不行啊。”

    刘伟鸿感叹了一声:“夏寒,咱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我打算将来发展成一个工业园区。你现在就要好好筹划一下,要在这里建一个警务室,维持工业园区的治安秩序。一开始可能没什么活干,但要未雨绸缪。关键是把规矩立起来,一开始秩序好了,也是有惯性的。只要持之以恒,以后的治安秩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夏寒笑着说道:“二哥,你看得可真远。难怪大伙都说,新来的刘书记很厉害。看来你的威信已经建立起来了。”

    “还差得远呢。最少也要等这两个工厂正式开始运作,看得见效益了,才谈得上威信不威信的问题。”

    刘伟鸿微笑摇头,头脑清醒得很。

    “啊,对了,二哥,竹林乡有一个大黄村,你知道吧?”

    夏寒想起了什么问题,问道。

    “知道啊,怎么啦?”

    “这个大黄村,被称为竹林乡最富裕的一个村,原因就是他们村里有很多年轻人这两年跑南方、江口打工去了。男男女女的,人数不少,得有二三十个。经常会寄钱回家。”

    刘伟鸿微笑道:“是这么个情况。目前来看,劳务输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既赚到了工资,又学到了技术,还开阔了眼界。我正打算近期去江口跑一趟,考察一下那边打工的环境,如果可以的话,考虑组织劳务输出。”

    夏寒说道:“嘿嘿,不愧是党委一把,看问题的高度就是与众不同。不过,旁边的村子对大黄村外出打工的家庭,就没什么好感了,说他们的子女在外边不务正业,女孩子在做鸡……”

    刘伟鸿一摆手,说道:“不要去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先行者总是阻力重重的。”

    “刘书记……刘书记,你要给我做主啊……”

    正说话间,一阵惊天动地的嚎哭响了起来。

    第205章岂有此理!

    随着这阵嚎哭,一道人影飞快地向士坡奔来,堪堪到了近前,那人“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冲着刘伟鸿就是一阵猛磕头。

    “刘书记……刘书记,救命啊…………”

    刘伟鸿早就看清了,冲过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四十几岁年纪。一个中年男人对着自己磕头如捣蒜,大喊救命,这种经历,纵算刘伟鸿两世为人,也还是第一遭。当下不及细想,连忙上前搀扶。

    “老乡,你起来,站起来,有什么话,站起来说!”

    “刘书记,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女儿……刘书记,大家都说你是个好官,我求你了……”

    中年男子被刘伟鸿抱住了双臂,双膝也离开了地面,却依旧做出磕头的样子,不住地弯腰低头,嘴里连哭带喊的,涕泪横流。

    刘伟鸿力大,硬生生将他拉了起来,高声说道:“你站起来说话,这样子,我也听不清楚你说些什么!我怎么帮你啊?”

    这句话很是有效,中年男子果然站稳了身子,不住伸手抹泪,语不成声。

    这个中年男子满口夹山方言,一听就知道是本乡本土的人,衣着打扮倒也不是十分土气,还穿了件白衬衣,虽然料子很廉价,总归有模有样,脚上也穿着一双廉价的人造革皮鞋。

    却不知他受了何种委?(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