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5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伟鸿轻轻摇了摇头,叹息说道。

    大伙已经满眼都是小星星了。

    说的什么话呢?

    什么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怎么都听不懂了?

    无论证券还是股票,在当时的国内,绝对还是新鲜名词,在座的干部之中,听说过的都没几个,更不用说全面了解了。就算在江口市,股票也需要以“摊派”的形式发下去,发动党员干部主动认购,起模范带头作用。

    现下在林庆县说股票,也难怪别人满头黑线了。

    “你的意思,是集资?”

    邓仲和问道。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可以这么说,但严格来说,应该是借款。”

    “向私人借钱。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先成立一个统一的能源公司,将县里主要的煤矿和其他矿山企业都整合进去,调整内部结构,以今后的收益做担保,向社会融资。这个操作难度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只能做备用手法,而且向社会募集的资金,比例不宜太大。不过,这是个基础。我们先把这个能源公司成立起来,运作一两年,等国内的股票市场正式开放了,争取上市融资。到那个时候,钱就不是问题了。”

    又是这听得人糊里糊涂的“股票市场”米克良忽然又说道:“面向社会融资,和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有什么区别?”

    “有的。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是将所有权分割了。面向社会融资,所有权不会动,只是借款,到时候连本带息都要归还的。我认为,这个才是长久之计。估计国家很快就会提高煤炭和有色金属的价格了,用不了两年,这个能源公司就能开始源源不断地盈利,成为我们林庆县真正的财政支柱,而不是名义上的经济支柱。到那个时候,政府就有充足的财力,搞各项基础建设,集中投资搞其他的大项目,整个县域经济就能全部带动起来。我们夹山区,现在就在进行这个方面的探索。”

    大家禁不住有窃窃私语起来。

    貌似刘伟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就是有一点不好,见效慢了。成立这样一个统一的能源公司,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方方面面需要协调的利益太多,还有人员的安置也很令人头痛。半年之内能立起个框架,一年时间能勉强运行,都要算是效率极高。而且这个还需要县委县政府两套班子完全协调一致,只要人心不齐,就很难办成。

    如同刘伟鸿所言,这个能源公司要两年之后,才能开始真正产生盈利。两年,对于在座的干部们来说,尤其是对于邓仲和,似乎是太久了。出政绩这种事,当真是“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也许费尽心神将这个能源公司搞起来,上级一纸调令,就跟他邓仲和没什么关系了。为人作嫁这样的事情,不是每个干部都愿意做的。

    刘伟鸿也很清楚,流官制是造成各级政府“短视”的主要原因。政府的发展规划,通常只做个两三年,真正管用的,只有一年。

    至于报告上写的,十年规划、远景规划,基本也就是说着好玩。报告者这么一说,上级领导也就这么一听,谁也不会当真的。

    到时候你都不知道去了哪里,谁还会把你制定的所谓远景规划当回事?

    但他又不得不说。就算县里的经济发展规划,不能完全按照他的意图去办理,能够影响到一点,那也是好的。刘伟鸿并不认为自己就一定比邓仲和他们高明,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多了二十年的后世阅历。而他现在说的这些,基本都是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

    邓仲和双目微闭,似乎也在仔细考虑刘伟鸿的提议,约莫半分钟之后,邓仲和双眼一睁,说道:“刘书记,还有什么建议吗?”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接下来,我想谈谈对出售公房的一些看法。”

    好几人一齐皱了皱眉头。

    虽说是座谈会,但你刘伟鸿也太不知进退了,变成了你一个人的演讲会么?

    邓仲和微微颌首:“好,请讲!”

    “我认为,现在就出售公房,还是太急了点。这是个大事,需要好好考虑清楚。首先,我们县里到底有多少公房可以卖。如果想买的人多,房子不购买怎么办?一部分人买到了房子,或许高兴,但如果更多的人买不到房子,会不会不满?会不会闹事?这些都要好好考虑一下。其次,卖了公房,这钱怎么处置。我认为,绝对不能挪作他用,必须作为房改基金,投入到房改建设里面去。不然,我们把房子都卖了,资金挪作他用,后续的房子怎么建造?会形成断裂,造成社会上不满的情绪。”

    刘伟鸿直言不讳地说道。

    如果说,对于矿企的改造,刘伟鸿还只是提了“改进”的建议,对于公房出售,就是明白无误地反对了。

    这人,莫非真将自己当做县长了?

    把邓仲和驳得体无完肤!

    “刘书记,那依你之见,这个房改应该怎么搞呢?”

    邱书记实在忍不住了,也顾不得朱建国的“警告”跳出来问道。

    刘伟鸿望了他一眼,微笑说道:“我看要搞一个调查。住房制度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不仅仅是我们这几十个人在这里商量,应该扩大一下讨论的范围,最起码让城关镇的居民,都参与进来讨论。只有充分重视群众的意见,才能把这事办好。我个人的建议,房子不能全部卖掉,只卖一部分。我说的卖一部分,说的是房子的产权。比如一百五十元一个平方的房子,卖给群众作价五十元或者七十五元,产权卖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将来房子涨价了,他们要转手,得经过政府的同意,赚了钱,政府有三分之二或者一半,这个比较划算,也比较灵活。万一搞拆迁扩建,主动权也在政府手里,钉子户就不会多了。”

    所有人再一次目瞪口呆。

    卖房子卖一半,卖三分之一?简直是奇谈怪论。

    “嗯,搞一个调查,这个提议很好,我赞成!”

    朱建国又再开口说道。

    县委一把手表了态,其他人却是不好再说什么了,连邓仲和都只能点头称是。

    第214章公关

    座谈会在一种古怪的气氛之中结束。

    这个座谈会开得比较晚,出乎县里领导的意料之外。原先以为不用多长时间的。

    以往也开过这样的座谈会,基本上就是邓仲和唱独角戏,最多高如柏补充几句,其他人随声附和几声,也就完事了。接下来,县政府发文件,大伙遵照执行。

    因为刘伟鸿的长篇大论的反对意见,座谈会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饭口。照说县领导应该挽留大家在宾馆用晚餐。不过朱书记和邓县长似乎都没有这个打算,散会之后,便匆匆而去,大伙自然也不能在这里坐等县领导返回来“请客”便即说说笑笑的,各自散了。

    也有一些平日里比较要好的干部,就在宾馆用餐,吃完饭说不得还要在宾馆开个房间,好好打个牌,乐呵乐呵。

    尤其是区里的书记们,来一趟县城不容易,更不会急匆匆往回赶。县里开会不能迟到,但什么时候回区里去,就没人能管得着了。

    区里的其他干部,难道还敢监督一把手的出勤?

    刘伟鸿驱车直奔县建委。他和张妙娥约好下午六点左右在建委门口见面,接她一起回夹山。原先并未想到下午还有这个经济建设的座谈会,刘伟鸿本打算去朱建国那里聊一会,请张妙娥吃个饭的。现在时间晚了,加之昨晚上就去过朱建国家里汇报工作,那就直接去建委得了。

    刘伟鸿不是个喜欢爽约的人。

    吉普车到了建委门口,没看到张妙娥。

    刘伟鸿也不以为意。这会还没手机,BB机还是数字的,没汉显,并且贵得离谱,当时能配扣机的人,与数年之后使用“砖头”大哥大的人,身份相当,不是政府干部就是经商的大款。刘伟鸿在区里工作,没必要配扣机,配了也没用,“不在服务区域”张妙娥晚来一会,很是正常。

    刘伟鸿便将车子停在路边,点起一支烟,靠在座位上,慢慢抽了起来,正好放松一下。

    约莫十几分钟后,一台崭新的桑塔纳在建委门前停下,张妙娥和一个女子从车里下来,又从车内拎出大包小包,两个人都笑哈哈的,似乎很是开心。

    刘伟鸿便打开车门走了过去。

    “呀,刘书记,你已经来了?不好意思,我们去买衣服去了,让你久等了。”

    张妙娥看到刘伟鸿,连忙笑着打招呼。

    “不要紧,我也是刚到。”

    刘伟鸿微笑说道。瞄了一眼张妙娥她们手里拎着的包装袋,赫然印着“秋水伊人”的字样。这种包装袋,刘伟鸿很熟悉,正是他给唐秋叶设计的,专程在大宁制作,为的就是给店铺打广告。

    莫非张妙娥跑到浩阳去购物了?

    “来来,刘书记,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米姐,米凤娇,建委龙主任的爱人,本身也在建委工作。米姐,这位就是我们夹山区新任的区委书记刘伟鸿刘书记,今天到县里来开会的。”

    张妙娥连忙给刘伟鸿介绍那位一起从桑塔纳轿车上下来的女子。

    却原来是建委龙主任的妻子。

    米凤娇大约三十岁出头年纪,也有可能三十四五了,对于女人的年龄,刘伟鸿不大拿得准。米凤娇长相一般,身材也是一般,除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没有什么特色。米姓在城关镇,要算是一个大姓。单论外表,米凤娇比建委龙主任可差得远了,却不知当初两人是怎么好上的。

    不过刘伟鸿自不会八卦到去查究这里面的原因,当下微笑着向米凤娇伸出了手,说道:“米姐,你好。”

    “啊,原来你就是刘书记,久仰大名了!”

    米凤娇很矜持地伸手和刘伟鸿搭了一下,嘴里说着“久仰大名”脸上的神色却是高高在上的,和城里人看乡下人的样子没有多少区别。却不知她这种良好的心态是如何养成的。

    “嫂子,事情忙完了吗?”

    刘伟鸿礼貌地和米凤娇寒暄了两句,便转向张妙娥问道。

    刘二哥不大喜欢和这种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女人打交道,倒不是轻视,而是没有“受虐狂”大凡这种女人,说话的语气总是高高在上,任何时候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自然的将身边的所有人都视作陪衬。

    “啊,不好意思,让刘书记久等了,我和米姐去了浩阳买衣服,呶,买了这么多呢……”

    张妙娥便举起手里的袋子给刘伟鸿看:“我们刚从浩阳回来,还没吃饭呢。我请客,刘书记,一起去吃个便饭吧?”

    张妙娥一直在谋求调到县城来工作,这在夹山区的干部里,不是什么秘密。她实在太向往城里的生活了。可惜熊光荣虽然是区长,却是土生土长的夹山人,基本上一直在夹山工作,只有年轻时候,在县里工作了几年。所以在县里也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就跟建委龙主任算得是朋友。张妙娥陪着米凤娇去浩阳买衣服,无疑也是在进行“公关”不问可知,今天购物的钱,都是张妙娥掏的。现在请米凤娇吃饭,乃是“公关流程”的延续。

    能请区委书记作陪,也要算是很有面子了。

    刘伟鸿微笑道:“好,也到了饭口。还是我请两位女士吃饭吧。去林庆宾馆?”

    “这个怎么好意思?我和米姐是多年的朋友了,当然是我请……米姐,你看是不是去林庆宾馆吃个饭?”

    张妙娥笑着说道,又扭头征求米凤娇的意见。

    米凤娇撇了撇嘴,说道:“林庆宾馆的菜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个名声罢了。我看,还是去金凤凰吧,那里的菜还不错。”

    张妙娥今儿个下定决心“大出血”一定要把米凤娇“陪好陪倒”自然不会反对,立即笑眯眯地点头称是:“行,米姐说去哪就去哪。”

    米凤娇微微点头,似手对张妙娥的“表现”还算满意,说道:“你们等我一下,我呼一下龙华,看他在哪里,叫他一起过来吧。”

    张妙娥大喜,连声说道:“要是龙主任能一起过来吃饭,那就太好了。”

    县建委主任的大名就叫“龙华”刘伟鸿是无可无不可。既然张妙娥这么兴致勃勃,自也不会阻扰。

    米凤娇便将手里拎着的大包小包往桑塔纳里一扔,小皮鞋咯噔、咯噔的敲打着水泥地面,跑进建委办公楼打电话去了。

    张妙娥换了一套白色的套装,黑色的高跟皮鞋,站在那里,颇为美艳,笑着对刘伟鸿说道:“刘书记,今天这会开得比较晚啊。”

    “嗯,上午党建座谈会,下午经济建设座谈会,两个会凑在一起了,时间就长点。”

    张妙娥微微一惊,问道:“下午开经济建设座谈会?”

    刘伟鸿点了点头,理解张妙娥为什么惊讶。照说,经济建设座谈会,是应该请区长参加的。不过邓仲和要这样安排,也只能由得他去。

    “是啊,本来只是党建座谈会,邓县长临时起意,下去又讨论了一下经济建设的问题。”

    刘伟鸿解释了一句。

    “哦,是这样。”

    刘伟鸿不大愿意就这个话题深入下去,便问道:“嫂子,你们去浩阳了吗?”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哎呀,浩阳可真是大变样了,地区就是和县里不一样,衣服都比林庆的好看得多……你看我这身衣服,好看吧?”

    张妙娥果然是女人心性,一提起购物买衣服,立时便兴奋不已,将经济建设座谈会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轻轻一提自己的衣袂,朝刘伟鸿摆了一个极其诱惑的姿势,笑吟吟地问道。

    刘伟鸿笑着点头,眼神却稍稍偏离了一点。

    张妙娥是熊光荣的老婆,该注意的还得注意一下。要是被别人误会了,麻烦不小。

    张妙娥却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管炫耀自己的新衣服,又从包里拿出另外一件时装来比划,笑着说道:“这个秋水伊人服装店,是浩阳最大的服装店呢,据说他们的衣服鞋子全都是香港进的货,就是比我们内地的衣服洋气,穿在身上,特别好看……那生意,好得不得了,两个店面里面,人都挤不开。听说啊,那个老板马上就要扩建了,要搞四个门面。啧啧,那钱也赚得太狠了……”

    张妙娥感叹着,又压低了声音说道:“今天一天,我就差不多花了一千块了。”

    刘伟鸿微笑颌首。

    虽然说熊光荣和张妙娥都是干部,工资不低,但一千块也相当于他们两三个月的工资了,是笔“巨款”看来张妙娥为了调动这个工作,真是下了血本。

    约莫十来分钟之后,米凤娇咯噔、咯噔地从建委办公楼出来,说道:“我们先走吧,他们待会过来。”

    张妙娥连忙问道:“龙主任答应了?”

    米凤娇点点头,走到桑塔纳那边,对司机说道:“小胡,你去宾馆接龙主任,还有县委米书记也在,一起接过来,去金凤凰吃饭。”

    张妙娥大吃一惊:“县委米书记也要来?”

    “是啊,他是我哥,刚好和龙华在一起,就叫过来了。”

    米凤娇像是很随意地说道,又很随意地瞟了刘伟鸿一眼,神情更是矜持。

    第215章高高在上

    金凤凰在县城新大街,店面很大,上下两层,装修得也比较豪华,较之林庆宾馆,也不相上下。

    米凤娇就介绍道:“这个饭店是我外甥开的,在以前青峰宾馆请的大厨师,手艺很不错的。”

    张妙娥就赞叹道:“难怪装修这么豪华阔气,我看比林庆宾馆的装修还要豪华,真的是大手笔。”

    米凤娇便装出很不在意的样子说道:“他们年轻人随便搞着好玩的,没想到生意还可以,就继续做下去了,不然,我就叫他做别的生意去。现在这社会,谁有钱谁就是有本事。”

    “是啊是啊,米姐说得太对了。也要你们这样兴旺的大家族,才能有这么有本事的年轻人。”

    张妙娥就一迭声地附和。

    刘伟鸿微笑不语。

    现阶段,无论怎样豪华的饭店,在刘二哥眼里,都是“土的掉渣”原本张妙娥是不必再破费这一顿饭钱了,不过刘伟鸿事先也没料到张妙娥下了这么大的血本,迎而碰上她和米凤娇在一起,张妙娥要请客吃饭,刘伟鸿也不好捣蛋。

    反正以眼下的消费水平来看,一顿饭钱也不会太多。买衣服都花了一千,再多加一两百块,也不算什么。

    像是要验证米凤娇的话一样,三个人刚刚走进饭店,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便飞跑过来,朝米凤娇笑嘻嘻地叫道:“小姨,你来了……”

    “彦群,生意怎么样?”

    米凤娇见了这个男子,脸上立时便转换了颜色,露出亲热的笑容,笑呵呵地问道。

    看来,这位就是金凤凰的老板了,也就是米凤娇的外甥。看上去,比米凤娇小不了几岁。

    “好着呢,这不有二舅和小姨父的大牌子,生意能不好吗?”

    李彦群满脸堆笑,从口袋里掏出中华烟来敬给刘伟鸿。这位看上去就是一脸的精明,衣着打扮也很有档次,头发梳得油光铮亮,和小姨父龙华一个样子。

    刘伟鸿笑着接过了香烟。

    米凤娇就说道:“彦群啊,这位是夹山区的区委书记刘书记,你好好招待,往后还要靠刘书记多多关照你的生意。刘书记,这是我外甥,李彦群。就是这饭店的老板。”

    李彦群吃了一惊刘伟鸿这么年轻,原以为是建委新分配过来的干部,陪着小姨来吃饭的,不料竟然乃是夹山区的区委书记。

    这却从何说起?

    “你好,你好,刘书记,往后还要请你多关照啊……”

    李彦群到底是生意人,马上便将讶异压了下去,满脸堆笑地和刘伟鸿套起了近乎又忙着掏出打火机,给刘伟鸿点着了香烟。

    “这个,真是想不到,刘书记这么年轻有为!刘书记,应该还没满二十五岁吧?”

    在李彦群想来,能够做到夹山区区委书记再年轻,起码也得二十七八岁,这位刘书记,可能天生面嫩。说没满二十五岁,自然是奉承之言。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也快了。”

    李彦群就是一愣。

    张妙娥笑着说道:“刘书记还没满二十三岁呢。算是我们县里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了。”

    李彦群就满眼小星星。

    他在这开酒店各种各样的人见得多了,形形色色的官员更是见过不少,二十三岁不到的正科级实职区委书记,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刘书记,不知是何种来头。

    见张妙娥言辞之间颇有赞誉之意,米凤娇又觉得心中有股气不大顺了。她哥哥是县委副书记老公是县建委主任,一贯就养成了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态无论是谁,只要是林庆县的人,不管干部还是生意人,在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风头”都会让米凤娇不爽。从来只有别人仰望她,她不需要去仰望任何人。

    “呵呵,刘书记以前是县委朱书记的秘书,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米凤娇说道。这话听上去,是在夸刘伟鸿,实则里面的“醋意”谁都听得出来,那酸酸的气息,隔着几米就能把人熏倒。

    你刘伟鸿要不是伺候朱建国伺候得到位,能爬得这么快?

    刚刚还在说要请刘书记关照金凤凰的生意,转眼之间,米凤娇就将自己说的话忘得干干净净了。

    张妙娥便很是尴尬,生怕刘伟鸿一不高兴,拂袖而去,今儿这事就全砸了。虽然刘伟鸿和她没有什么关系,但惹恼了米凤娇,不免殃及池鱼。

    不过这时候,她却是断然不敢去指责米凤娇的,只能以恳求的眼神望着刘伟鸿。

    刘伟鸿微微一笑,脸上丝毫也不见怒色,说道:“米姐过奖了,夹山区的工作,不大好做。”

    “是啊,那地方……啧啧,也太穷了,谁去了都不好搞。”

    米凤娇益发的得意起来,心里头觉得这个刘伟鸿还算是懂事的,没有跟她对着干。

    李彦群毕竟是生意人,不至于和他小姨一样刻薄,马上笑着说道:“来来,小姨,刘书记,楼上请,楼上请!”

    说着当先引路,将一行三人领到了楼上的一个大包厢里。

    “小姨,吃点什么?”

    待得三人坐定,李彦群又问道。

    “你自己看着配菜吧,待会你二舅和小姨父都要过来,还有一个司机。六个人。”

    米凤娇很优雅地摆了摆手。

    “啊?二舅和小姨父都要过来?那行那行,我知道了……刘书记,是本地人吗?能不能吃辣?”

    刘伟鸿淡然笑道:“能吃辣。”

    “那好那好,你们三位先坐着,我这就去给配菜。酒还是五粮液吧,小姨?”

    米凤娇有点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都是老样子,去吧去吧,上菜快点,你二舅那边,还有很多干部等着他去宾馆打……去宾馆谈话呢!”

    估计米凤娇本来是要说“去宾馆打牌”的,猛可里意识到刘伟鸿在座,便临时改了口。不管她心里头如何自我感觉良好,刘伟鸿是朱建国的前秘书这个事实不能改变。要是让刘伟鸿讲这话传到朱建国耳朵里,肯定是不好的。

    其实她改口再快,刘伟鸿又焉能听不出来?

    米克良这样老资格的县委副书记,又是土生土长的林庆县干部,自有自己的一帮人马。趁着今天开会,大家在宾馆打个牌,搞点娱乐,联络一下感情,完全应该。刘伟鸿也不会去在意这些事情。米凤娇这是以女人的心思在揣度他了。

    刘伟鸿自不会跟她一般见识,坐在那里,一口一口地抽烟,并不主动说话。这顿饭,他就是个陪客,主角是米凤娇一家子。

    张妙娥紧着在那里和米凤娇说话,生怕冷落了她。

    “哎呀,这个秋水伊人的衣服就是好,时髦,唯一的不好,就是太远了,去一趟来回七八十公里,不方便。什么时候到我们林庆来开个分店就好了。”

    米凤娇欣赏着自己新买的衣服,满脸油光溢彩的,很是兴奋。

    张妙娥说道:“秋水伊人的衣服好是好,就是还太贵了。一套衣服两三百都有。在浩阳,消费得起,到了我们林庆,怕是没有这么好的生意了。”

    张妙娥嘴里是在谈论秋水伊人,内里的意思自然是提醒米凤娇,别忘了今天是谁买的单。今天买衣服,差不多花了一干块,张妙娥自己,只买了不到两百块的衣服,其他的都是米凤娇消费了。这个人情可不小。

    “那可不见得,浩阳几个月前,跟我们林庆一样,不就是个县城?总不能一改成浩阳市,大家口袋里的票子就平白无故的多起来了。”

    米凤娇撇了撇嘴,很不服气地说道。

    张妙娥笑道:“这倒是。要不是地区建在他们那里,多了很多机关和工作人员,我看浩阳未必就比我们林庆要富裕。”

    “是啊。当初省里也真是的,干嘛把地区定在浩阳,不定在我们林庆?说起来,我们林庆才是浩阳地区真正的中心地带。”

    米凤娇说着,有点气呼呼的了,似乎对省委领导的决策大为不满。这女人,心态就是好。

    “听说主要是我们林庆缺水。”

    “哼,就是个借口。我听说啊,是浩阳的书记苑忠兴在省里有关系,硬搞到手的。不然,他能做上地委委员?”

    米凤娇狠不屑地说道。

    “那倒是……”

    张妙娥又是连连点头。

    刘伟鸿静静听着,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也不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大约十来分钟之后,门口响起脚步声,张妙娥连忙站起身来,米凤娇自然是端坐不动,又瞥了同样端坐不动的刘伟鸿一眼,薄薄的眉毛扬了起来。

    这人,怎么回事呢?

    明明知道县委副书记来了,还这么大咧咧地坐着,一点不懂官场规矩。

    包厢门打开来,米克良的大肚子先就进了门,随后才是他身体的其他部位。

    “您好,您好,米书记,您好!”

    张妙娥连忙迎了上去,主动向米克良伸出了手。

    米克良眼前一亮,紧紧握住了张妙娥柔软的小手,上下打量着她,嘴里问道:“你是……”

    “米书记,我是夹山区熊光亲的老婆,我叫张妙娥。”

    “哦,原来是小熊的爱人,你好,你好!”

    米克良笑眯眯的,更加握紧了张妙娥的手,连连摇晃起来。

    第216章米克良的热情

    米克良的“热情”让张妙娥略略有点不适应。只是当此之时,自然也不敢硬生生将手从米书记的手心里抽出来,只能笑颜相向。

    刘伟鸿淡淡地看着,也不吭声。

    照这个架势,米书记只怕还想和小张好好的寒暄几句。不过米克良随即就看到了刘伟鸿,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放开了张妙娥的手,不过还是有点恋恋不舍之意。

    看米克良的目光望了过来,刘伟鸿这才走了过去,微笑说道:“米书记,你好!”

    “哦,伟鸿同志也在,好好……”

    米克良还算客气,主动和刘伟鸿握了握手,笑着说道。不过就像米凤娇一样,脸上那股高高在上的傲然之色,毕竟不能尽掩。

    紧随米克良之后的,自然是县建委主任龙华。

    龙华倒是非常的热情,握住刘伟鸿的手连连摇晃,脸上笑容灿烂,甚至还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刘书记,想不到你对经济建设这么内行,了不起啊!邓县长都无话可说了……”

    这个话就有点意思了,听起来,似乎是对刘书记的夸奖,实际上龙华到底是个什么心态,可就难说得很。县城里面这帮人,斗得应该也是蛮厉害的。所幸刘伟鸿现在是“一方诸侯”可以“坐山观虎斗”只要朱建国不出问题,一时半会,一般人是不会刻意去针对他的。

    刘伟鸿微笑说道:“座谈会嘛,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是给领导们起个参考作用。县里的大政方针,还得书记和县长们来拿。”

    因为米克良在,刘伟鸿就模糊了一下,笼统地说了个书记县长,没有指名道姓。

    “党员干部,就应该说真话。伟鸿同志做得不错。”

    米克良随口夸奖了刘伟鸿一句,似乎是真的觉得他做得不错。

    对于米克良与邓仲和之间,到底处得怎么样,有些什么样的利益纠葛,刘伟鸿暂时还不大摸得准。眼下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夹山区的建设上头,对于县里复杂的人事关系,没有过多关注。当然,与缺乏准确的“消息来源”也有一定的关系。

    他在县委办公室呆得时间太短,除了与王化文关系处得不错,其他的人,基本没有深交。王化文身为县委带委,自然也不会时时给他通报情况。至于朱建国,作为官方消息来源,自然没得说,作为“小道消息”来源,就很不靠谱了。但很多复杂的人事关系,往往就是靠“小道消息”去判断的。不会有人将自己的人事关系画成示意图,摆到你的面前来,让你瞧个明白。看来县委办里面,得放一个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才行。

    “二哥,你坐!”

    米凤娇在自己哥哥面前,倒是很能放得下身段,笑吟吟地挽住了哥哥的胳膊,将他请到主位上落座,又笑着对张妙娥说道:“妙娥,你坐这吧。”

    却是将张妙娥安排在他哥哥身边的位置。

    说起来,张妙娥今天是东道主,米克良是贵宾,张妙娥当得相陪的,这样的座位安排,也不算离谱。

    米凤娇随即让龙华坐在米克良身边,自己坐在龙华身边,刘伟鸿则背对门,司机小胡坐在刘伟鸿身边,和张妙娥隔着点距离,空出一个位置来,自然是为李彦群预留的了。

    明知道米凤娇度显摆,刘伟鸿也不在意。

    这种市侩的女人,你要是跟她去置气,最终不胜其烦的,一定是自己。

    “小张啊,光荣今天怎么没来啊?”

    米克良一落座,便笑呵呵地向张妙娥动问,双眼只在张妙娥胸前那对“小白兔”上瞄来瞄去,像是刀子一般,似乎想要就此将张妙娥的衣服“刷刷”地割开来,好好看个明白。

    张妙娥忙即说道:“米书记,老熊他留在区里,我今天是跟米姐约好,一起去浩阳买了几件衣服。”

    “呵呵,你们女同志,就是喜欢买衣服。”

    张妙娥笑道:“是啊,女同志就是喜欢这个。吃可以随便一点,穿就不能马虎了。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像您这样的大人物,就要金装,我们小女子,就要衣装了。”

    张妙娥是区委党政办公室的负责人,奉承话那是一套一套的,张嘴就来。加上她人年轻漂亮,在某些场合还真是大受欢迎。当初熊光荣也不知使出了何种手段,将她娶进了家门,大享温柔艳福。

    米克良裂开大嘴笑了起来:“哈哈,小张啊,不愧是在区里做女干部的,这张嘴可了不得。你家光荣,是不是每天都被你哄得晕头转向啊?”

    张妙娥便撇了撇嘴,有然不屑地说道:“哎呀,米书记,你就别说他了……他啊,哼!”

    米克良就装出很惊讶地样子,说道:“怎么啦?他敢欺负你啊?这个可不行,我要批评他!娶了这么漂亮的老婆,还身在福中不知福。”

    米凤娇笑道:“二哥,这个你就官僚了吧,不了解情况。在区里,熊区长是领导,在家里,妙娥就是领导了。那真是妙娥说往东,熊区长不敢向西,听话得很。”

    米克良笑着说道:“哦,妙娥还有这样的威风啊,倒是看不出来,你蛮泼辣的。既然这样,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米克良随口就将称呼改了,由“小张”变成了“妙娥”语气也有高高在上的领导态度变得有几分亲热,脸上的笑容带着点“暧昧”的意思了。

    刘伟鸿暗暗摇摇头。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尤其是当着他刘伟鸿这个夹山区区委书记的面,米克良未免着相了。或者,在米克良心目中,压根就没觉得他刘伟鸿是个人物。二十郎当岁的小青年,因缘际会,坐上了区委书记的宝座,可当不得如何看重。

    刘伟鸿上辈子,虽然没有经历过官场,却也听胡彦博他们说起过,言道县级以下的干部,最擅长“贴身肉搏”权力斗争不讲究什么技巧,喜欢直来直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现在看来,果然是有几分道理。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显示出来了。

    张妙娥叹了口气,说道:“米书记,你们当大领导的人,就是不理解我们基层干部的难处啊。你看这县城,电影院、录像厅、歌舞厅、服装店、饭店什么没有?生活那是丰富多彩。哪像我们乡下,出门就看见山,天一擦黑就没地方去,只能窝在家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我啊,情愿我家老熊不做这个区长,调到县里来,随便哪个单位做个普通干部就行了。只要能在县城生活,我这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龙华便微微一笑。

    为了调动的事,熊光荣和张妙娥两口子都找过他。对张妙娥的心思,他最为明白。今儿个拉上米凤娇去浩阳大采购,无非也是这么个目的。

    只是这女人会说话,很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哎,妙娥啊,这样就不对了,我该好好批评你几句。光荣同志可是老干部了,夹山区的情况,他比任何人都熟悉。伟鸿同志刚过去,正需要他好好协助,抓好夹山的工作。你倒好,反过来鼓动光荣同志调离,这不是变相地批评伟鸿书记,不能团结同事吗?这个可不好啊!”

    米克良便佯装不悦,把出了领导架势,板起了脸说道。

    刘伟鸿微笑道:“熊区长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同志,这几个月,多亏他协助,夹山区的工作才能顺利展开。我和熊区长的配合,是很默契的。”

    米克良借题发挥,话里话外挑拨他和熊光荣的关系,刘伟鸿焉能听不出来。只是米克良因何要这样做,却让人有点难拿。估计与今天的座谈会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还在朱建国身上,刘伟鸿是朱建国力主启用的年轻干部,如果刘伟鸿在夹山区败走麦城,朱建国自也脸上无光。县委书记的权威削弱,也就意味着其他副手的权威会得到加强。

    此消彼长嘛!

    “哈哈,这就对了嘛。光荣同志暂时是不能动的。就算真要调动,那也得等夹山的工作走上正轨之后,才能考虑这个问题。”

    米克良点到即止,又将话题绕了回去。再说了,他眼下的兴趣可全在张妙娥身上,“挑拨”刘伟鸿与熊光荣的关系,只是兴之所至,顺手而为。

    “米书记,我家老熊不能调动,我总是可以的吧?我又不是领导,只是一个打杂跑腿的办事人员,夹山区少了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张妙娥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

    米克良微微一怔,说道:“这样不好吧?这不是搞得你们夫妻俩两地分居吗?”

    “有什么不好的,县城离夹山也就几十里地,来回还是很方便的。我主要是为小孩考虑,城里的教学质量不是乡下能比的。米书记,你们做大领导的,也该经常体谅一下我们基层干部的难处吧?”

    张妙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一双眼睛直直地盯住了米克良那张油腻腻的肥脸。水汪汪的,似乎会说话一般。看得米克良好一阵心旌摇曳。

    第217章不能“引狼入室”

    米克良心神荡漾,正要一口答应,包厢门恰恰在此时打开,李彦群亲自领着两名服务员,端了菜肴酒水进来。

    菜肴很丰盛,除了林庆本地风味,还有野味,甚至还有海鲜。却不知在目前的条件下,他们是怎样长途运输海鲜并保鲜的。

    见了如此丰盛的席面,张妙娥暗暗色变,情不自禁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钱包。她今天虽然做了“大出血”的准备,却只带了一干二百元钱。在浩阳买衣服花了将近一干,如今兜里只剩下两百元,不知道够不够付账。可不要到时候出洋相。

    一念及此,张妙娥瞥了刘伟鸿一眼。真要是钱不够,也只能向刘伟鸿求援了。

    原以为吃顿饭不会花太多的钱,谁知米凤娇却举着刀子痛宰下来。估计这饭店,他们几家都是占了股份的,张妙娥求人办事,送上门来,不宰白不宰。

    刘伟鸿似乎明白张妙娥的心思,嘴角浮起一个淡淡的笑纹,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

    也不知为什么,一见刘伟鸿这个动作,张妙娥便即心中大定,脸上的笑容也变得自然起来。仿佛刘伟鸿真的懂得了她的心思一般。

    李彦群亲自开启了五粮液,从米克良开始,给大家都满上,米凤娇和张妙娥面前,也不例外。

    张妙娥是党政办负责人,迎来送往是本职工作,酒量倒还不错,二三两高度白酒不在话下。米凤娇亦是面不改色,看来也是“酒精考验的油袖干部……”

    “来来,各位,先干一杯!”

    米克良举起酒杯,站起身来说道。

    大家便一齐起身,举杯碰了一下。

    这样的宴席,自然是谁的官大,谁话事。米克良就成了宴会上的主角,坐在那里高谈阔论。其他人随声附和,点头称是。期间,龙华、李彦群和张妙娥等人不免轮流给米克良敬酒,说些奉承话儿。刘伟鸿也随大流,给米克良敬了一杯酒,就此没有后续动作。连龙华的酒都不敬。

    这倒不是刘书记故作姿态,也不是刘二哥酒量不行,而是他不大看得上米克良。一则米克良当着他的面对张妙娥的诸般作态,让刘伟鸿很不舒服。不管怎么样,刘伟鸿是夹山区的区委书记,张妙娥是他搭档的妻子,本身也是夹山区的干部,米克良如此作派,未免目中无人。你都不给刘二哥面子,刘二哥又何必给你面子?二来米克良这种地头蛇似的干部,天生就让刘伟鸿反感。这些人行事不大讲规矩,只讲谁的拳头大。正是造成班子不和睦的主要因素。

    刘伟鸿今天坐在这里,只是适逢其会,看在张妙娥的面子上罢了。刘二哥的性格,是有点护短的,对兄弟和手下干部比较关照。

    见刘伟鸿端坐如山,只是吃菜喝酒,并不主动拍自己的马屁,米克良心里头有股气不大顺了,忽然问道:“伟鸿同志,听说你们夹山区在大力推广棉花种植?”

    刘伟鸿点了点头:“是的,米书记。我们是在推广棉花种植。”

    米克良皱了皱眉头,说道:“为什么要种棉花,不是种药材呢?种药材的利润比较高嘛。我记得去年光荣同志向我汇报过,今年要在全区推广中药材种植的。”

    米克良在县委的分工是分管工交工作和农业工作,和刘伟鸿谈这个事情,倒是合乎他的身份。言辞之间,又在挑拨刘伟鸿与熊光荣的关系。虽然熊光荣不在场,但张妙娥在,相信这些话,张妙娥一定会传给熊光荣听的。通过转述的东西,往往更加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熊光荣不在场,就没有办法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仅仅听传话,有时候跟实际情形相差甚远。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区里的主要干部会议上讨论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