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6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淖孕藕桶疗负跏怯肷憷吹摹U庵智榭觯荒苁亲杂籽伞K募彝ィ芄桓庵旨茸孕拧!?br />

    “啊呀,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是这样啊。这个人,是有点像世家子!”

    姜美美脱口而出,将“世家子”三个字嚷嚷了出来,随即像是恍然大悟地说道:“哥,难怪你对他那么客气……”

    姜大山正是“高度怀疑”刘伟鸿的出身,所以才对刘伟鸿如此客气,很爽快地答应贷款给他。

    “嗯,你也有这神感觉,那就不会错了。”

    姜大山轻轻点头。

    在直觉这个方面,女人往往比男人更有优势,她们的直觉,更加准确。因为很多时候,女孩子都不大喜欢动脑子,不愿意分析来分析去的,上天就给了更敏锐的直觉给她们,作为“补偿”“哥,你真狡猾!”

    稍顷,姜美美撇了撇嘴,戏谑地说道。

    姜大山便瞪了她一眼,重新启动车子,缓缓向前驶去。

    黑夜里,姜家兄妹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张妙娥走路有点虚浮,似乎有些喝醉了,脸泛潮红,很兴奋地对刘伟鸿说道:“刘书记,没想到你这么好本事,三言两语就把姜行长折服了,真了不起。”

    张妙娥这话,带着三分奉承,但大半倒是出自真心。还真的很少有人,向银行贷款有刘伟鸿这样容易的,就花了一顿酒钱和一点小礼品。据张妙娥所知,现在银行贷款的行情,可是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回扣率。你贷一百万,直接留下二十万,拿着剩下的八十万走人。

    就这样,还不一定能顺利拿到钱。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姜大山和一般的银行行长不同。”

    这话说得很笃定。假如真如他所猜测的那样,姜大山也是世家子,那就很好解释了。这种人,心是很大的,绝对不会满足于区区一个县建设银行支行行长的位置。在行事作风上,也就和普通的行长,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姜大山也猜到他刘伟鸿出身不凡,就更加会起意要和他交个朋友了。

    在官场上,向上的最大捷径,就是圈子!

    有自己的圈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方便得多。

    毫无疑问,姜大山是个聪明人。

    “是啊,他那么年轻就做到了行长,除了你,大概也没人能和他相提并论了。”

    张妙娥笑着说道。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呵呵,嫂子,这个话就不说了。你住在哪里?我送你回去吧。”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儿这事情能如此顺利的谈成,刘伟鸿也很高兴。虽然姜大山与一般的行长不同,但张妙娥从中穿针引线,也是功不可没。最起码,让刘伟鸿少走了很多弯路。而且在整个宴席过程之中,张妙娥表现十分到位,起了很好的调剂作用。这女人若不是虚荣心太重,倒也算个人才。

    张妙娥点了点头,笑嘻嘻地说道:“好啊,我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宿舍。”

    其实这个,刘伟鸿也能猜到。

    “行,那上车吧,我送你!”

    张妙娥笑着点头,摇摇晃晃地向着宾馆门外的吉普车走过去。

    刘伟鸿记得,在宴席之上,张妙娥没怎么喝酒,那瓶五粮液,基本上是他和姜大山干掉的。怎么看上去,张妙娥就醉了呢?嗯,女同志嘛,酒量时好时坏,也说得过去。

    上了车,刘伟鸿径直将吉普车开进了县委大院。

    县委大院的普通干部宿舍楼有好几栋,都还是老式的筒子楼,张妙娥这样新调过来的干部,尽管级别是副科,在县委办却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务,自然也不会分配到好房子。刘伟鸿将车子开到了最靠里的一栋宿舍楼下。

    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停好车,四周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一点声息。

    张妙娥从车里下来,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赶紧扶住了车门,不住喘息。

    刘伟鸿连忙走过去,关心地问道:“嫂子,不要紧吧?”

    “啊,不要紧不要紧……”

    张妙娥嘴里说着不要紧,喘息却很是急促,勉力起步向前,身子又摇晃了几下。

    刘伟鸿自然而然伸手扶住了她。

    张妙娥的胳膊软绵绵的,天气热,大家都穿得少,隔着薄薄的一层布,那种滑腻的感觉,颇有点“惊心动魄”张妙娥自嘲地笑道:“嘿嘿,可能有点感冒了,头重脚轻的。”

    刘伟鸿说道:“感冒了?我还真不知道,不然,今天就不会让你喝酒了。”

    “没事没事,正事要紧……”

    张妙娥说着,就向前走去。

    她这个样子,刘伟鸿自然要扶着她上楼。楼道里黑咕隆咚的,不要摔着了。

    张妙娥住在三楼,筒子楼里的楼道灯,早就坏掉了,里面更是一片乌黑,两人摸索着上楼,张妙娥的身子时不时的一歪,整个都靠到了刘伟鸿的身上。

    惊人的柔软!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却也不好说什么。在这种情形之下,说什么都不是那么妥当。好不容易,终于到了三楼,来到张妙娥的宿舍门前。

    短短几十记台阶,愣是将刘书记走出一身透汗。

    张妙娥站直了身子,就着其他宿舍里透出来的一丝光线,掏出钥匙来,打开了房门,身子又往下出溜。刘伟鸿本来已经松开了手,见状又连忙扶住了,扶着她进了门。

    刚一进门,张妙娥就倒在了她的怀里,整个人都微微颤抖着,像是一团火在燃烧。较之唐秋叶也不逊色的一双高耸,紧紧压迫着刘伟鸿的胸口,随着她的呼吸急促起伏,令人有晕船的感觉。

    “嫂子!”

    刘伟鸿吃了一惊,连忙将她往外推。

    “别……刘书记,让我感谢你一回吧……”

    张妙娥两条滑腻柔软的手臂,就像蛇一样缠了上来,压低声音,急急说道,饱满的身躯,和刘伟鸿的身子紧紧偎在了一起,热浪翻滚。

    刹那间,刘伟鸿脑袋里一阵晕眩。

    他正当青春年少,此刻温香软玉在怀,要说一点反应都没有,那绝不可能。

    不过,刘伟鸿的迷糊,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下一刻,立即便清醒过来,双膀毫不犹豫地一使劲,推开了张妙娥。

    “嫂子,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你记在心里!我不想让你看不起我!”

    刘伟鸿低声说道,语气却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迟疑犹豫。

    第259章米克良又在打什么主意?

    刘伟鸿坐在吉普车里,点起一支烟,慢慢抽着。

    他是真没想到,张妙娥会以这种方式向他表示“感谢”别看刘伟鸿再世为人,对于这种事情,也缺乏处理经验。严格来说,前世今生,他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只有去年暑假时,在青峰农校,唐秋叶主动向他示爱,差相仿佛。不过那一回,唐秋叶也只是向他展示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张妙娥这么大的动作。刘伟鸿又有心理准备,丝毫也没有“惊慌失措”刚才真是好险,意志力稍微薄弱一点,只怕就守不住了。

    那样丰满娇柔的一个成熟身躯,热情如沸地贴了上来,四周黑咕隆咚的,略一迟疑,就会失陷。自己能够'奇‘书‘网‘整。理'提。供'保持灵台清明,刘二哥此刻回想起来,还真有点佩服自己了。

    也不是刘二哥道德水准有多高尚,关键还是多年养成的性格在起作用。刘二哥上辈子虽然落魄潦倒,但有一点,是大伙都公认的,那就是讲义气!倘若朋友需要,只要刘二哥有的,一定会给。

    熊光荣现在是他的搭档,而且合作逐渐地默契起来,刘伟鸿岂能在背后做这种事情?

    朋友妻不可欺!

    刘二哥也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一切矛盾,只能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了。不过对景时候,将熊光荣也调往县城,让他们夫妻团聚,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估计这一回之后,张妙娥会对他敬而远之了。这也是个头痛的问题,两个人之间,很难做到不碰面,万一在熊光荣面前,张妙娥露出什么情绪来,事情就要糟糕。男人在这个方面,那是很敏感的。更何况熊光荣对张妙娥视若珍宝,那就更加敏感了,张妙娥情绪上的一些细微变化,都有可能被他察觉。到时候,难保他心中不会产生什么别的想法。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刘伟鸿也没办法改变。

    刘伟鸿的性格就是这样的,精明的时候是真精明,甚至奸猾,粗线条的时候也是真的粗线条。刘二哥暂时还没有学会二十四小时保持“警戒状态”无论是谁,神经都不可能一天到晚绷着,一定得有放松的时候。不然迟早神经衰弱。

    刘伟鸿刚才就比较放松。

    与姜大山的“谈判”出人意料的顺利,刘伟鸿满脑子都是夹山区的经济建设,压根就没想到张妙娥会演这么一出,完全没有一点“防备”若是有了防备,只怕就不会发生如此尴尬的一幕了。

    一支烟堪堪抽完,刘伟鸿抬起头,见三楼张妙娥的房间终于亮起了灯,这才启动车子,慢慢滑了出去。

    三楼的窗口,探出张妙娥的脑袋,望着逐渐远去的吉普车,脸上神情极其复杂。

    刘伟鸿并没有急着回夹山去。他今晚上,打算去浩阳。唐秋叶也有段时间没会面了,心里头怪想的。刚才被张妙娥这么撩拨了一下,刘二哥也有点“热血沸腾”这具身体,那是真的年轻啊,甚至比上辈子同年龄段的时候,还要强壮。

    不过在去浩阳之前,刘伟鸿还要去朱建国家里坐一会。这也是他的老习惯了,只要到了县城,必定要去拜会朱建国。他现在并不将自己当做朱建国的亲信或者心腹之类,他将朱建国当朋友。在心理年龄上,他俩其实相差无几,勉强算是“同龄人”刘伟鸿将车子停在离常委楼不远的停车坪,缓步向朱建国的住所走去。

    在楼梯口,刘伟鸿遇到了米克良。

    米克良是县委副书记,也是住在常委楼的,不过刘伟鸿却知道,米克良不住这个单元,而是住在隔壁的单元。他从这个楼道下来,肯定是在其他县领导家里串门。

    “米书记!”

    刘伟鸿主动给米克良打了个招呼。

    自从上回“阴”了米克良一把,刘伟鸿就清楚,自己已经成为了米克良的“敌人”米克良不定在心里怎么恨他呢。不过心里怎么想是一码事,面子上的东西,还得讲究一下。他可不能让大家觉得他太傲气,没了上下尊卑的规矩。

    在官场上,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有领导都在意。

    米克良望了刘伟鸿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哦,是小刘书记啊。你好啊!”

    上次书记办公会议之后,米克良就一直坚持这么称呼刘伟的,不管人前人后,也不管是大会小会,只要提到刘伟鸿,都是说“夹山区的小刘书记”既不是“小刘”也不是“刘书记”米克良的心思,刘伟鸿了如指掌。米克良就是要将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强加”在刘伟鸿的头上。试想整个县里的干部,人人都叫他“小刘书记”的时候,刘伟鸿的威信又如何建立得起来?你再了不起,终究也是“小刘书记,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资历,有时候也是威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单此一手,也能从侧面印证米克良的阴险。

    “米书记好!”

    刘伟鸿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

    眼下就他们两个,刘二哥没必要对米克良太客气。米克良并没有主动和他握手的意思,刘二哥的手自然就更“金贵”了,也不会向米克良伸过去。

    米克良缓缓从刘伟鸿身边经过,其间放慢了脚步,似乎很仔细地看了刘伟鸿几眼,这才走了过去。从刘伟鸿身后,传来一声“哼”声,清晰无比。

    刘伟鸿嘴角泛起一个讥讽的笑意。

    刘二哥可不是怕事之人!

    米克良一定要将他当做对手,那就尽管放马过来!

    刘伟鸿来到朱建国家里的时候,正好没其他客人。这也是比较罕见的情况。朱建国部队出身,为人比较直爽,担任县委书记之后,经常会有下属干部过来串门。朱建国和于阿姨都不怎么拒绝。但对于拿着贵重物品登门的干部,朱建国往往会板下脸来教训几句,让人家将东西赶紧拿走。

    在这一点上,朱建国立身还是比较正的。这也是刘伟鸿愿意和朱建国发展友情的原因之一。本质上,刘伟鸿喜欢比较正直的干部。

    “哟,是伟鸿啊,老朱,伟鸿来了!”

    于阿姨来开的门,一见刘伟鸿,就很是高兴,一迭声地招呼起来。

    “于阿姨,你今天看上去特别年轻呢。”

    刘伟鸿笑着说道。

    于阿姨今天的装扮,确实是比较年轻,衣服的款式和颜色,都比较新潮鲜艳,看上去,好像年轻了四五岁的样子。

    “是吗?伟鸿啊,你可别尽捡好听的说,糊弄于阿姨。”

    于阿姨一听,大为高兴,笑呵呵地说道。

    “真不是糊弄。于阿姨,这衣服是从大宁来的吧?”

    于阿姨更加惊异了:“咦,你怎么知道的?这衣服真是玉霞在大宁为我买的。这孩子,读了研究生之后,比以前懂事了,知道给我买衣服了。”

    说着,于阿姨也有点感叹。

    朱玉霞性子极淡,可能以前还真是不关注这些事情。

    如今学了心理学,“活学活用”用在自己母亲身上,倒也极为见效。

    “伟鸿,过来坐。哎呀,你别理你于阿姨,她啊,心眼比针尖还小,一点点事情就装满了。不就是女儿给你买了件衣服吗?念叨多少天了?”

    朱建国在那边大声说道。

    “哟哟,你还好意思说我呢?玉霞给你买了个烟嘴,你还不是每天含在嘴里?”

    于阿姨可不是“省油的灯”马上便反唇相讥,不过却是带着笑容。

    刘伟鸿就笑。

    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给买点小东小西,就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来。全然忘记了他们当初为子女是何等的付出。

    “伟鸿啊,今天怎么来了?”

    刘伟鸿在朱建国一侧落座,敬上香烟,朱建国立即将香烟装在一个乳白色的象牙烟嘴之内,叼在嘴边,有滋有味地抽了起来。不用说,这个烟嘴就是朱玉霞给他买的了。

    刘伟鸿笑着答道:“刚才和建行的姜大山见了个面,在宾馆吃饭,向他贷款八十万。”

    “贷款八十万?你真要自己修路啊?”

    朱建国吃了一惊。

    “对,五十万修路,三十万改善区医院的条件。姜行长已经答应了,估计过几天就能拿到钱。”

    刘伟鸿简单做了个汇报。

    朱建国益发诧异了,说道:“你还要贷三十万改善区医院的条件?这么多钱,到时候你们夹山还得起?”

    刘伟鸿微微一笑,答道:“这个倒是没有问题,饲料厂和机械厂今年就能投产,最迟明年就能见效益了。三年时间,还八十万贷款,难度不大。”

    朱建国定定地望了他一眼,叹息一声,说道:“伟鸿,你这志向够大的,你是下定决心要把夹山搞上去了。”

    刘伟鸿微笑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书记,我刚才在楼梯口碰到米克良了,他是到你这里做客的吧?”

    以米克良的身份,当得起他亲自登门拜访的,整个林庆县都不是太多。这个单元,也就朱建国又如此资格了。

    朱建国点点头,说道:“他来跟我谈了些有关农业工作方面的问题,想要在全县大规模种植苹果树。”

    刘伟鸿双眉顿时扬了起来。

    第260章不理他!

    米克良动作很快,数日之后,县委和县政府的正式文件就下达了各个区乡。

    “书记,你说,这不是乱搞吗?”

    刘伟鸿还坐在办公桌后慢慢浏览那份红头文件,区长熊光荣就急匆匆地推门而进,怒气冲冲地说道。手里拿着的,正是刘伟鸿在看的那份文件。

    刚刚从县城回到区里的次日,刘伟鸿见到熊光荣还有点不大自在。尽管自己并没有和张妙娥真的发生什么,未曾做出任何对不起朋友的事情,但想想张妙娥在黑暗中的“热情如沸”刘伟鸿心里不能没有一点疙瘩。说起来,还是自己太粗线条了,若是早点察觉张妙娥的异样,也不至于弄到后来那么尴尬。

    好在熊光荣完全不知道此事,对刘伟鸿依旧十分亲热。

    想想也是,这样的事,张妙娥怎么可能对熊光荣去说?一念及此,刘伟鸿心下才渐渐的安了。

    熊光荣将那份文件“啪”地摔在刘伟鸿面前,伸手拍打着,怒形于色。

    县委县府联合下发的这份文件上明白规定,要发动全县人民大规模的种植黄海“光辉一号”苹果,为了保险起见,先搞三个区作为试点。这三个试点区,包括夹山区、上坪区和三华区。其中上坪区是米克良的老家。

    文件明确要求,今年三个试点区至少要种植五万株苹果树幼苗。其中当年生苹果树幼苗三万株,两年生苹果树幼苗两万株。

    “书记,这样子搞,我们的工作怎么做?我简单算了一下,按照他们提供的价格,五万株苹果树,单是树苗,就要三十多万。我们到哪里去弄这么多资金?”

    熊光荣气呼呼地说道。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区长,坐!”

    熊光荣一屁股在刘伟鸿办公桌对面坐下呼呼地喘粗气。

    刘伟鸿递了一支烟给他,自己也点了一支抽了两口,淡然说道:“米书记有点想当然了。我们林庆,不适合种苹果树。降雨过多,日照不足,苹果产量上不去,果实的口感也不好。雨水多了,苹果不甜的。”

    刘伟鸿本身就是农校的本科生,上辈子一直在楚南农科院工作,尽管他的专业是动物科学,但对果树栽培种植技术,也不陌生。

    前几天在朱建国家里,朱建国谈到米克良的规划之时,刘伟鸿便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苹果树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一般山冈薄地、河滩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经过适当改良后,都可进行成片栽培。但同时对日照时间的要求也比较高,每年日照时间至少要两千个小时以上。林庆县总体来说,属于丘陵地带,山区多雾,日照并不充足。米克良提出的这个在全县大力推广苹果树种植的方案,不可行。

    而且苹果虽然是极受消费者欢迎的大众水果,产量也比较高但准河以北的种植面积不小,销售竞争是很激烈的。林庆县以前没有大规模种植过苹果树,完全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在销售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贸然大规模地推广苹果树种植,风险极大。一旦销售不畅,果农数年心血就会毁于一旦。

    这样的事例,刘伟鸿上辈子在报纸和电视上见过太多了。领导为了出政绩,心血来潮一拍脑袋就做了决定,换来的结果却是全县广大农民血本无归。

    没想到重生之后,这一幕就在他面前活生生地上演了。

    当时朱建国也认同他的意见。朱建国尽管不是正经农科生,毕竟做过多年农校的校长,果树栽培的基本常识还是懂的,知道刘伟鸿说得有道理。刘伟鸿以为已经说服了朱建国,此事肯定会作罢,不料时隔几日,红头文件就发下来了。

    看着文件上说的三个试点区,刘伟鸿有点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料必是朱建国为了班子团结,向米克良妥协了。米克良这个县委副书记,分管的农口,他要在农业工作上“有所作为”你县委一把手也不能强行打压吧?再说这个工作,主要还是经济建设这一块的,除了米克良,县长邓仲和才是正管。估计邓仲和也投了赞成票。

    有关农业工作,分管副书记和县长都投了赞成票,县委书记也确实要好好考虑一下。不过朱建国对刘伟鸿的言语,历来比较信服,肯定也不会完全妥协。所以才有了三个试点区。

    “是啊,米克良尽他妈瞎整。五万株果树,每亩种六十株,差不多要一干亩地,平均每个壮劳力管三亩果林,就得是三百来个家庭来干这个试点。三十几万的果树钱,三百个家庭分担,每家要一千多,这完全不可能。夹山区的农民,很少有拿得出这笔钱的。就算分开来种,家每户都种十几,几十株,也不是个事。这东西,我们这里压根就不合适种植,到时候挂果了,卖不出去,谁负责?”

    熊光荣毫不客气地说道。

    他现在对米克良,半分好感也欠奉。

    刘伟鸿微微一笑,反问道:“区长,那你的意思怎么办?”

    熊光荣立即说道:“不理他。谁爱种谁种去,我们夹山不种。”

    刘伟鸿笑了,说道:“好,就是这句话。”

    刘伟鸿答应得如此爽快,熊光荣倒是有点意外,迟疑了一下,问道:“书记,那我们咱们回话?”

    刘伟的笑道:“都说了不理,还需要回什么话?”

    “那……县里问起来,怎么办?”

    熊光荣刚才一时气愤,口不择言,一旦刘伟鸿做了决定,他马上又回复到精明强干的区长角色了。熊光荣本就不是一个很鲁莽的人。以前黄克俭当书记的时候,夹山区的家,等于是熊光荣在当的。作为老基层干部,熊光荣很清楚,对抗县委县政府文件,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虽然说,刘伟鸿是朱建国的亲信,毕竟是外来户。米克良和邓仲和都是坐地虎,又有了正式的红头文件,硬顶着不办,怕是不好收场。

    熊光荣在林庆工作这么多年,对米克良的行事作风,还是有所了解。米克良可不容许下属跟他对着干,只怕会出幺蛾子。

    刘伟鸿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淡然说道:“照实回答。我们夹山区不具备栽种苹果树的条件。再说了,他们不先把销售渠道理顺了,这事不能干。不然以后要出大麻烦。”

    熊光荣想了想,点点头。

    “区长,不要理这个事情了。建行那边的贷款,这两天就会到账,我们还是请同志们过来开个会,商量一下修路的事情吧。这个才是正经事。”

    刘伟鸿轻轻一摆手,说道。

    见刘伟鸿态度坚决,熊光荣也便定下心来。经过这几个月时间的接触,熊光荣也逐渐清楚了刘伟鸿的性格。刘伟鸿平时很好相处,也民主,不怎么揽权,正确的意见基本能听进去。但刘伟鸿一旦做了决定,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任何反对意见,他都不予理会。

    仔细想想,这正是成大事的性格啊。

    熊光荣答应一声,马上便打电话,召集班子成员过来开会。

    修路的事情,也已经统一了意见,眼下要商量的是具体的工作安排。刘书记都已经把钱贷回来了,这路不修,指定不行。

    在会议上,刘伟鸿建议,成立一个翻修工程指挥部,指定一名副区长担任指挥长,全权负责修路事宜。有关人工问题,会上也做了专门的研究,以公路沿途的村子为主体派工。这样有利于发挥最高的效率,参与修路的村民离家近,也不需要长途跋涉,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出工和收工的路上。

    熊光荣主动承担了这个发动村民参与修路的任务。他是区长,又是本地人,在夹山区群众之中,威信比较高,由他出面给村民做工作,效果最佳。

    修路会议开完之后,刘伟鸿将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马吉昌,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这段时间,马吉昌和薛志民算是副职之中最忙碌的两个,一个负责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一个负责两个工厂的建设。刘伟鸿请马吉昌过来,是想了解一下棉花种植推广的进度。

    提起这个,马吉昌便比较兴奋,乐呵呵地向刘伟鸿汇报了进度,情况一片大好,棉花有望大面积丰收。到时候销售出去,农民们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这个事情上,马吉昌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很好啊,吉昌,这样搞就对了。坚持下去,农民的收入就会稳步增长。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官……”

    刘伟鸿微笑着对马吉昌提出了表扬。尽管马吉昌比他大了二十来岁,刘伟鸿直接叫他的名字,马吉昌却丝毫也不觉得突兀。干部们已经逐渐开始认可刘伟鸿一把手的地位和权威了。

    “对于我们夹山来说,农业工作很重要,吉昌,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我打算向县委建议,增补你为区委委员。”

    刘伟鸿给了马吉昌一颗甜枣。

    既然人家工作得力,就该给予鼓励嘛。

    “谢谢书记!”

    马吉昌笑呵呵地说道,看得出来,他也是很高兴的。虽然没升官,但进入区委班子,也能算是一种进步吧。

    第261章狗血喷头

    马吉昌的好心情在下午就被破坏殆尽。

    下午他赶到县里去参加了有关农业工作的会议。这个会议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米克良亲自主持,全县所有区公所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书记和副区长全都要参加。

    会议的主题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苹果树种植。

    米克良在会议上强调说,在全县大而积推广“光辉一号”苹果树种植,是县委县政府反复研究之后做出的慎重决定,大家都要坚决执行。特别指名道姓,要求三个试点区的领导干部,当场表态。

    上坪区和三华区,都是区委书记亲自参加会议。

    原本这样的会议,一般都是由副手参加的。县委书记或者县长亲自主持的会议,才会由区委书记和区长参加,这也是讲究一个对等。

    上坪区和三华区,因为是县里文件指定的试点区,为了表示慎重,区委书记亲自参加了。唯独夹山区来的只是一个副区长,还不是区委委员。所以一见到马吉昌,米克良就来气。

    这个夹山区,还真是越来越牛气了,真不将他米克良放在眼里啊?

    上坪区不说了,是他的老家,区委书记区长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是米书记的要求,那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地执行,从来没有二话。但三华区不也是书记亲自到了?人家那才叫懂事!

    夹山区凭什么这么牛?

    这个刘伟鸿年轻气盛,有朱建国撑腰,牛气一点也就罢了,熊光荣也这么不懂事?熊光荣他牛什么?以为奉承好了刘伟鸿,就是攀上了朱建国的高枝,就可以不将他米克良当回事了?

    米克良满腔怒火!

    上坪区和三华区的区委书记先后表态,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红头文件,不打折扣。米克良便阴沉着脸,点了马吉昌的名,让他表态。

    马吉昌却直截了当地告诉米书记,夹山区不适合种植苹果树。区委刘书记和熊区长都有明确指示,县里这个文件,执行起来有难度,请领导重新考虑。

    马吉昌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一片死寂。

    大家都屏息静气,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谁不清楚米书记的脾气啊?

    夹山区等于是公然在打米书记的脸,这还了得!

    果然,米克良拍了桌子,冲着马吉昌就是一顿疾风骤雨般的刮斥,大骂他胆大包天,敢和县委县政府的文件对着干,问他还是不是党员,还有没有一点组织纪律性?

    米书记的怒火,足足倾怒了好几分钟。

    马吉昌低垂着头,不吭声,腮帮子咬了又咬。马吉昌四十几岁了,堂堂副区长,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在县城或许不算什么,在夹山,谁见了不是客客气气?如今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米克良骂了个狗血喷头,马吉昌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只是碍于这样的场合,碍于米克良的淫威,不敢吭声罢了,心里头那个恨啊!

    米克良才不去管他!

    马吉昌算个屁!

    在林庆县,除了县委书记和县长,米克良谁也不放在眼里。就算是县委书记和县长,米克良心里,也当他们是平起平坐的,不当他们是真正的上级。

    地头蛇不是说着好玩的。

    米克良又岂会在意马吉昌心中生恨。

    你能怎么的?咬我啊!

    狠狠教训了马吉昌一顿之后,米克良继续板着脸,指令马吉昌,夹山区必须无条件执行县委县政府的文件,马上和县农业局商量下一步的具体行动,不然,将对夹山区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党纪政纪处分。

    一散会,马吉昌便阴着脸,一句话也不说,急急忙忙上了吉普车,马不停蹄地赶回区里。

    一般来说,下面的干部来县里参加这样的会议,结束之后,县里会留下大家一起吃个饭,也算是犒劳大家一番。当时乡下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县领导自然要对基层干部表示应有的关心。今天也不例外,会议主持人老早就宣布了的。

    但马吉昌此刻哪有心思等着去吃饭?自然是急匆匆地走了。一回到区里,立即向熊光荣做了汇报。对米克良的怒骂,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都说了。

    “米克良这个混蛋!”

    熊光荣也是怒火万丈,在办公室怒吼起来。

    马吉昌吓了一跳,不知道熊区长因何对米克良如此痛恨。

    “不要理他,我看他能怎样?”

    熊光荣拍着桌子,气冲冲地吼道。

    马吉昌已经冷静下来,有点担心地说道:“区长,米克良说了,我们要是不执行文件,他要对我们区里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党纪政纪处分。”

    这可不是好玩的,做干部的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谁不忌讳这个?若真是闹了个外分,放在档案袋里,那可是一辈子的污点,永远都洗不掉的。

    熊光荣眼睛一瞪:“他敢!处分我们区里主要的负责同志,是他米克良一个人可以做主的?林庆县是国家的,不是他米克良私人的。”

    话虽如此,马吉昌对米克良的强势,依旧有些担忧,试探着说道:“区长,这个事情,是不是马上向刘书记做个汇报?”

    搁在刘伟鸿刚来的时候,马吉昌定然不会说这句话的,甚至就算是黄克俭做区委书记那会,马吉昌也多半不会如此提议。那时候,熊光荣实际上就是夹山区的一把手。但几个月时间过去,刘伟鸿的威望已经确立起来,马吉昌等人,自然而然地将刘伟鸿奉为一把手。

    事实上,区委书记也是一把手!

    不过,是写在文件上还是刻在大伙心里,是有本质区别的。

    马吉昌先向熊光荣汇报,也是谨守规矩,他是副区长,不是副书记,参加的又是农业工作的会议,理所当然要先向熊光荣这个区长汇报。至于向书记汇报,那也是必须的,但总要先经过熊光荣这里,才不会授人以柄。

    有些误会,本就是在无意之间产生的,马吉昌也算是老于世故,才不会去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肯定要向书记汇报,咱们这就过去吧。”

    熊光荣马上答道。纵算在盛怒之中,熊光荣也不会忘了规矩。

    区长和区委书记的办公室就在同一层楼,两个人很快就来到了刘伟鸿的办公室。

    刚一进门,还没来得及说话,刘伟鸿就迎了上来,笑着说道:“吉昌同志,受委屈了,来,请坐。区长,坐吧。”

    刘书记倒是好整以暇,将两位副手礼让到了沙发上,掏出烟来,每人敬了一支。

    马吉昌便惊讶地问道:“书记,你都知道了?”

    刘伟鸿笑着点头:“米克良那种脾气,想也想得到他会是个什么表现。”

    其实刘书记眼下,是有点“故作高深”了。

    马吉昌尚未回到区里,刘书记就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话筒那边,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只有低低的呼吸之声。

    刘伟鸿心里头也略感诧异,不过却没有吭声。

    稍顷,话筒里才响起张妙娥的声音,有点怯怯的,似乎打这个电话,下了很大的决心。

    随即,张妙娥在电话里急急告诉刘伟鸿,米克良在下午的会议上发了大脾气。当着大伙的而,将马吉昌臭骂了一顿,还拍了桌子,扬言要对夹山区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党纪政纪处分。

    “刘书记,米克良那个人,很坏的,说得出做得到,你……你要当心点……”

    张妙娥在电话里,很小声地说道。

    接到这个电话,刘伟鸿也有点意外。看来事情并不如他所料想的那样,张妙娥也不是那种拿不起放不下的女子。被他拒绝之后,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自动自觉地充当了“情报员”这倒确实是刘伟鸿当初将张妙娥调往县委办的目的之一。

    至于张妙娥心里是否还有其他想法,一时之间,刘伟鸿也不好去琢磨。

    这个世界上,最难琢磨的,本来就是女人的心思。历史上多少聪明睿智,雄才大略的伟人,在这个方面,亦是短板。

    刘伟鸿微笑着对张妙娥表示了感谢。

    “米克良太混账了,瞎球乱搞!”

    熊光荣依旧是怒火冲天。米克良成了他的“怒火发生器”似乎只要一提到这个人,熊光荣就会暴跳如雷。

    马吉昌便眼巴巴地望着刘伟鸿,希望他能拿出好办法来。

    刘伟鸿点起烟,抽了两口,轻轻摆了摆手,淡然说道:“还是那句话,不理他。区长,我们明天开个书记办公会吧,商量一下,向县里打个报告,让吉昌同志进入区委班子。这个,也是为了表示我们对农业工作的重视嘛。这段时间,吉昌同志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

    马吉昌顿时呆住了。

    刘书记到底怎么想的?

    熊光荣却大笑起来,一拍沙发扶手,挑起大拇指,啧啧连声,说道:“妙!书记,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厉害,厉害,哈哈……”

    这个报告一递上去,不知道米克良会不会气歪了鼻子?

    只要一想到米克良气得半死的情形,熊光荣就觉得无比的惬意!

    第262章讲不通道理就讲拳头

    第二天的书记办公会议,自然是很顺利,大家对刘书记的建议都很赞成。

    按照文件规定,夹山区的党委班子,副书记职数是两名。除了由区长兼任的副书记之外,只有一名专职的副书记。不过这样的文件,很少被真正的执行。几乎没有哪个区是按照这个文件来配置干部的。夹山区也不例外。除了党群副书记薛志民,还有两位副书记。其中一位由人大主席兼任,另外一位则是分管社会治安工作。夹山区的宗族势力错综复杂,是历年来宗族械斗的重灾区,安排一位区委副书记分管社会治安工作,倒也说得过去。

    刘伟鸿提议马吉昌进区委班子,担任区委委员兼副区长,协助熊光荣搞好农业工作,当然不会有人反对。反正又不是升官。大伙低头不见抬头见,又有谁愿意出来做这个恶人,阻人进步?

    何况马吉昌这几个月的工作,确实是做得比较到位,以前满山遍野的荒山茅草,如今是满山遍野的棉花,丰收在即,也该当给个奖励了。

    自然,这其中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刘伟鸿在夹山区的威望已经确立起来,区长熊光荣,副书记薛志民都对他服了气,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说的?

    细论一下,刘伟鸿到任这几个月,还真是大动作不断,每一次出手都有收获。夹山区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变化,很快就有自己的工厂了。尤其是刘伟鸿去一趟江口,竟然将被流氓控制的黄桃花救了回来,这个就更令大伙震惊了。

    那可是江口啊!

    在夹山的干部看来,江口大约也不比香港差吧。一个内地的小小科级干部,在江口算得什么?刘书记却就有这个本事,真是不可恩议。

    倘若他们得知,刘书记不但救了人,还砸了江口一等一的大酒店,把公安局副局长下到了大狱里,只怕一个个不但要目瞪口呆,甚至要吓坏了。

    那得何等本事!

    不过夹山区委的建议,尚未上报县委县农业局的米局长,就亲自带了几个人,赶到夹山区来了。

    在别的县,县农业局不是什么有权有势的衙门,但在林庆县,情况就有些不一样。县农业局很有权力,局长坐的是一台崭新的桑塔纳。比夹山区可要阔气多了。

    当时在国内桑塔纳,还是很高档的轿车一台二十几万,还得是提前预定,现款提货。饶是如此,也丝毫阻拦不了官员们“前赴后继”的脚步。在这个方面官员们追逐潮流的热情,超过了后世的追星族。当官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光宗耀祖,享受待遇吗?

    公家的钱官爷不用,难道给小民百姓用?世界上有这等傻瓜不成?也就刘书记算个异类了,辛辛苦苦从上面搞到一百万,连台像样点的车也舍不得买,全用去建什么工厂简直是脑子进水了。你有那个本事,能从上面搞到钱自然就要尽快花光,下回才好再去要嘛。

    见到米局长从簇新的桑塔纳上走下来,夹山区的官员们不免在心中暗暗腹诽,刘书记真是个犟头!

    不过米局长眼下心情更不爽。

    他前来夹山区“考察工作”是提前打过电话的,如今车子都开进了夹山区公所的院子,竟然连一个重要干部的身影都看不到,就是区委办的一个小年轻接待了他。

    这也太怠慢了!

    须知米局长乃是米克良书记的本家兄弟,没出五服的,算是很近的亲族关系了。农业局长不算什么,米书记的本家兄弟这个身份却是非同小可,以往米局长去往任何一个区镇,还从未受过如此冷遇。

    米局长的一张马脸?(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