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8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伟鸿顿时哭笑不得:“妈……您怎么……人家还是小孩子好不?高中生!你真以为你儿子是禽兽啊?”

    “怎么说话呢?都当区委书记的人了,说话还是这么口无遮拦。”

    林美茹马上很不悦地瞪了儿子一眼,嗔道。

    刘伟鸿便搔了搔头。他现在发现,有一个“天生八卦”的老妈,也是件蛮头痛的事。记得上辈子的时候,老妈并不是这样子的。难道蝴蝶翅膀扇呀扇的,连这个也能扇歪了?

    但是转念一想,刘伟鸿又释然了。这辈子的情形,和上一辈子已经完全不同了。那时节,刘成家一直都在军区机关工作,郁郁不得志,刘伟鸿叛逆无比,没有什么事情,能让林美茹真正开心,母子俩见面的时候都不多,哪有什么心情和机会,跟刘伟鸿如此交流沟通?

    望着林美茹兴高采烈的样子,刘伟鸿心里涌起一股温暖。能够让母亲如此开心快乐,身为人子,难道不应该感到欣慰吗?就算老妈再八卦,那也是浓得化不开的母爱啊!

    “妈,反正啊,你儿子现在还不到二十三岁,不急着结婚,您说是吧?这个事,咱们慢慢来,我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好好干工作,干出成绩来。”

    刘伟鸿笑着岔开了话题。

    林美茹立即连连点头,说道:“对对,这话正确。伟鸿啊,听你小姑说,你在夹山区又是建工厂又是修路,搞得很热火朝天啊。”

    “谁?小姑?小姑跟您说这个了?”

    这一回,轮到刘伟鸿大惊小怪了。在他的印象之中,林美茹和刘成爱一贯不是很合得来。姑嫂之间,合得来的情形很罕见,就纵是他们这样的豪门世家,也不例外。现在听起来,似乎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倒是颇为出人意料。

    “是啊,你不知道吧?这段时间,你小姑跟我经常通电话。她在电话里,都是夸你。说你越来越长进了,咱们老刘家,又出了个人才。”

    林美茹说着,有点洋洋得意的样子了。

    看来,刘成爱态度的转变,也不完全是因为刘伟鸿的长进,估计马国平也跟她做了工作,如今二哥一家,今非昔比,自然也要多多亲近了。

    嫡亲兄妹姑嫂,将关系处好一点,对大家都好,何乐不为?

    第336章老子英雄儿好汉

    原以为晚饭时分,刘成家会回驻京办。不料却打了个电话过来,说是军区首长请他吃饭,要晚点才回办事处。

    刘伟鸿便笑着在电话里对老子半是恭喜,半是调侃的说了几句话。

    林美茹在一旁直瞪眼。

    刘成家性子自来严格,出任集团军军长之后,更是如此。下属干部,在刘成家面前俱皆是毕恭毕敬。儿子以前见了老子,也犹如老鼠见了猫似的,尽躲着。如今却主动和老子开起了玩笑,林美茹瞪眼之后,心中却也感到十分欣慰。

    那个女人不希望丈夫和儿子关系融洽的?

    一直到八点钟左右,刘成家高大的身影才出现在办事处的豪华套间。

    刘军长一身戎装,满脸红光,精神振奋,肩膀上将星熠熠生辉,显得格外英武不凡。

    林美茹和刘伟鸿连忙迎了上去。

    “哎呀,又喝这么多酒。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注意一下了。”

    林美茹便抱怨道。她是医生,对家里人的身体健康一贯看得很重,平日里对刘成家伺候得也很到位,调理监督很是尽心尽力。

    刘成家明显很兴奋,大手一挥,哈哈笑着,说道:“不要紧,谁说我老了?现在上战场,我还能打冲锋!他奶奶的越南鬼子,我照样一枪一个,撂倒他一大堆!”

    刘成家和夏天佑不同,一般很少提起他在十一年前那场著名南线战事中的英勇事迹。但据夏天佑说,刘成家那个营,其实乃是杀敌最多的,被指挥部授予“猛虎营”称号。刘成家在军队中,一度被同袍们尊称为“刘老虎”刘成家枪法极佳,堂堂营长,战事紧张之时甚至会亲自担任狙击手。说一枪一个,撂倒一堆越南鬼子,绝非夸大之词。

    刘成家今天主动提起十年前的战场杀伐,可见心里的兴奋,是何等之甚。

    刘伟鸿便竖起大拇指,说道:“爸,好威风!”

    刘成家见到儿子,也是格外高兴,伸出大手,用力拍了拍刘伟鸿的肩膀,笑声爽朗得很。

    父子俩一般的高大魁梧,英武俊朗,并排站在那里,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典范!

    想来刘二哥如此勇往直前,骨子里头流淌着一股英雄主义的血液,其实是受了自家老子的影响。

    “快坐吧,快坐吧,我给你们沏茶,伟鸿啊,陪你爸聊天说话。”

    林美茹一迭声地说道。

    刘成家大马金刀的在沙发上坐了,取下帽子。刘伟鸿连忙接了过去,端端正正地搁在沙发边的小几上,又忙不迭地掏出烟来,敬给老子一支。

    “爸,今天跟军区首长谈话,很开心吧?”

    刘伟鸿给老子点起了烟,自己也点了一支,笑着问道。

    刘成家哈哈一笑,说道:“嘿嘿,也不尽是开心,还比较紧张。”

    “紧张?”

    刘伟鸿诧异地反问了一句。

    刘成家何等英雄了得,主力集团军军长,老刘家的嫡子,纵算总部首长,也礼敬三分。怎的在军区首长面前,竟会紧张。

    不过转念之间,刘伟鸿便即恍然。

    果然,刘成家接着说道:“军区首长一再问到我对海湾局势后续走势的看法,以及我军应该采取何种应对的策略,我不得不认真回答啊。”

    这倒是。

    刘成家如今在军界,不但是著名的战斗英雄,还成了著名的“军事战略专家”他对海湾局势后续走势的看法,以及我军应对策略的建议,有可能对军区首长和总部首长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信口开河可不行,得字斟句酌,千万不能对首长们形成误导,会误大事的。

    科威特战争爆发之后,刘伟鸿和老子通了两回电话,两回都聊了较长的时间,刘伟鸿将自己对后势的看法和分析,详尽地谈了。这些都是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刘伟鸿说起来,自然条理分明,有理有据。加上刘成家从一个军事专家角度的分析,整个后续走势,变得十分清晰明了。无论是应对军区首长,还是应对总部首长相询,肯定是胸有成竹。

    当然,我军应该采取何种应对策略,刘伟鸿发表的意见较少。这个方面,就算他有二十年的先知先觉,其实也只能有一个大概的建议。具体的措施,自然不如刘成家。只要明了西方世界的大致实力和发展方向,真正的军事专家们,自有应对之策,无须刘伟鸿饶舌。

    刘伟鸿的职责,就是协助他老子做好这个“神棍”不但对他老子有莫大的益处,对整个国家的军事现代化建设,也有莫大的益处。一些军事改革方面的建议,由他提出来,和由他老子提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刘成家得了彩头,对刘伟鸿来说,自然也是大好事。

    林美茹给爷俩都泡了一杯浓浓的茗茶,在一旁坐了,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笑眯眯的,开心得紧。

    “伟鸿,你怎么对军事方面的东西,这么感兴趣?”

    刘成家喝了一口茶,忽然问道,望向儿子,双目炯炯。

    实际上,科威特战争一爆发,最吃惊的,就是刘成家。倒不是说他此前对儿子的分析全然不信,但战争爆发的时间和进程,以及美国的反应,与刘伟鸿事先分析的,几乎完全一模一样。如此精准,那就非同小可了。远非那种一般的模棱两可的预测分析可以比拟。

    如果说刘伟鸿一直在从事军事工作,有如此“天才”还说得过去。刘伟鸿明明是学农的,这些年都是呆在基层,却对万里之外的海湾和远隔重洋的美国,料得这般清楚,未免过于“妖孽”这个话,刘成家早就想问了,只是在电话里问,总觉得不得力。如今爷俩面对面了,自然要问清楚。

    老子这一问,也早就在刘伟鸿的预料之中,倒是想好了应对之策,说道:“是这样的,爸。我自幼就在军营之中长大,对军事感兴趣,那是理所当然的,受了你的影响嘛……”

    刘成家年轻时在部队担任营长、团长,林美茹没有随军,刘伟鸿虽然是随母亲生活的时间多,但寒暑假也经常会去部队驻地。后来刘成家调任首都军区作战部部长,住进军区大院,也能勉强算是军营。刘伟鸿这话,倒也不算是欺人之谈。只是和夏寒那种纯粹生活在军营之中的情形比较而言,不是那么纯粹罢了。

    “另外,我去了两回江口,那边能够经常接触到西方国家的军事杂志,也能收看到西方国家的军事节目,加上雨裳姐会介绍一些西方客人给我认识,各种信息来源比较全面。我就想着,您现在不是将军了嘛,这些东西,应该用得上,所以就试着弄了这么个分析,没想到还真蒙对了!”

    刘伟鸿笑呵呵的,很是谦虚。

    利用前生的记忆“作弊”在自家老子面前,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刘成家脸上便露出吃惊的神情。

    凭着这些所谓的“消息来源”做一个大致的预测,倒是不难。但如此精准,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只能有这样的解释了。不然,除此之外,刘伟鸿还能有何种更加精确的消息来源?只能说,自己的儿子,实在就是个天才。

    刘成家还在沉思,林美茹却又抓住了另一个“要害”急急问道:“你经常和雨裳联系的?”

    儿子和云家闺女“斩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一直都是林美茹的一块“心病”不是说云雨裳不好,而是老刘家、老云家与老贺家之间的关系,过于复杂,林美茹一点也不想面对这种一团乱麻似的复杂情形。如果刘伟鸿和其他世家女交往,就不会这般棘手了。

    听得老妈问起,刘伟鸿暗暗后悔。

    一不小心,又说漏嘴了。

    但当此之时,刘伟鸿却又不能回避,只得说道:“是啊,妈,我经常和雨裳姐联系,隔两天通个电话吧。嘿嘿,这一回海湾大打出手,估摸着雨裳姐那边,也能大赚一笔。这个外国人的钱,不赚白不赚。”

    林美茹更加担忧了。听这么个意思,儿子和云雨裳纠葛还真深,生意场上的事情,都互通有无。这得是种什么样的关系?

    “伟鸿啊,这个,你跟雨裳……难道京师这么多好女孩,你就没一个看得上眼的?”

    林美茹有点不悦地说道。

    刘伟鸿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成家一挥手,说道:“你啊,别去管年轻人的事情了。伟鸿真要是喜欢谁,就让他去喜欢,咱们不干涉。”

    刘成家以前是从来都不理会这些儿女私情的,上辈子刘伟鸿四十几岁还打着光棍,刘成家嘴里也很少说什么。如今却转了性子,自然是因为刘伟鸿的表现,过于优异。刘成家便不愿意委屈了儿子。

    “可是老贺家……”

    林美茹双眉微蹙,说道。

    刘成家“哼”了一声,有点不屑地说道:“老贺家又怎样?云家的闺女,只要没有跟别人结婚,那就跟老贺家拉不上关系。娶媳妇这事,还要家里帮忙吗?各凭本事!”

    刘伟鸿就笑了,再次朝老爸竖起了大拇指。

    老刘家的人,就该有这种英雄气魄。

    第337章局势益发复杂

    次日一早,刘伟鸿亲自驾车,前往首都机场。刘伟东开着一台乌黑的奥迪车,紧随在后。

    江南省委书记刘成胜,今天上午会赶到首都。

    刘伟东开的这台奥迪车,就是江南省驻京办事处的专车。

    原本刘伟东是大哥,而且去机场迎接的是他老子,该当他在前,刘伟鸿在后。但刘伟鸿的车上,却坐着刘成家和林美茹,自然要在前面了。

    刘成胜此番是来首都参加会议的,照理应该由江南省驻京办的同志前往接机。不过昨晚上,刘成胜就和刘成家通过电话。会议明天才开,既然刘成家也在首都,刘成胜便先赶到京师,和兄弟会面,一起去大内看望老爷子老太太,一家子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兄弟俩都放了外任,很多事情,在电话里不好说得那么透彻,倒也确实需要经常面对面的坐下来好好谈谈,才能更好的协调一致。

    既然如此,索性就不麻烦驻京办的同志了,由刘成家亲自去机场接机。

    马国平和刘成爱两口子,则是直赴大内青松园,等着大哥二哥回家。

    军用告普车和奥迪车,一前一后停在首都机场候机室外。

    几个人走下车来,刘成家没有穿军装,而是穿着便服,不是那么起眼。刘伟东、刘伟鸿兄弟俩并肩走在后面,都是身材颀长,猿臂蜂腰,俊朗非凡,引得大家一阵阵侧目。

    班机准点到达,刘成胜、杜于馨夫妇,在秘书和其他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昂首阔步走了过来。

    刘成家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大哥大嫂!”

    “呵呵,成家,美茹,都来了,好!”

    刘成胜习惯成自然先就和兄弟和弟妹握了手,微笑着说道。

    “大伯伯母。”

    刘伟鸿上前一步,向大伯伯母鞠躬问好。

    刘成胜脸上的笑容变得益发和蔼,也和刘伟鸿握了一下手,说道:“嗯,伟鸿也来了,好啊,这下一大家子人都会齐了,老爷子和老太太,一准挺高兴的。”

    “是啊,很久没见到爷爷奶奶了,心里头怪想的。”

    随后刘伟东也上前和父母见了礼。杜于馨便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眉宇间尽是笑意。她有三个子女,自然还是这个大儿子最让她骄傲。

    外界公认的杰出红三代子弟,老刘家的接班人嘛。

    一大家子在机场寒暄了几句,便纷纷登车。这一回,自然是刘伟东在前刘伟鸿在后,两台车子,驶出机场,直奔大内而去。

    青松园内,刘成爱和马国平得到卫士的通报,早早站在门口迎候。

    马国平大背头西装革履,越来越有副部级高官的沉稳气象。刘成爱却刚好相反,穿着漂亮的女士西服,头发烫了时新的小波浪,小皮鞋铮亮,看上去十分年轻新潮。她也确实谈不上年老才四十出头年纪,好好保养,显得年轻十来岁都不是什么怪事。

    两台车子先后开进青松园,马国平连忙疾步走下台阶,亲自为刘成胜拉开了车门。他以前一直在中组部工作,是刘成胜的老部下,自然也当得用这个礼节。

    刘成爱却多走了两步,给刘成家拉开了车门,笑着说道:“二哥二嫂!”

    看来这也是两口子老早就商量好的对两位兄长,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搁在以前,“二房”是绝不会享受这种待遇的。

    “小姑!”

    刘伟鸿从驾驶座上一跃而下,笑嘻嘻地叫道,随即又夸张地说道:“小姑,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这要是一起走出去,人家一准说你是我姐,谁也不会猜到你是我姑。”

    “好啊,伟鸿,你这小家伙,敢调侃小姑了?”

    刘成爱心里头喜滋滋的,笑着嗔怪了一句。她其实就是这种没什么心机的女子。做姑娘的时候,有个好老子,结婚之后有个好老公,小日子美气得很,也就养成了这种既有点骄傲,又没多少心机的性格。

    刘伟鸿笑呵呵地说道:“我这是实话实说,每次见到你,都好像越来越年轻。”

    侄儿嘴巴比蜜还甜,刘成爱高兴得什么似的,笑个不停。

    刘伟东可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好听的话。

    他比刘成爱还要骄傲!

    一家人在门口握手寒暄了几句,由刘成胜领头,一起走进了内堂。

    公历八月,首都的气候很是暖和,老爷子老太太就坐在阴凉的客厅里,穿得合体的中山装,看上去气色很好,尤其老爷子,脸色比以前还要红润,倒真像是越活越年轻了。

    刘成胜领着弟妹子侄,疾步上前,给父母鞠躬行礼。

    “爸,妈,两老安康!”

    其他人自也是跟着一迭声地请安问好,一时之间,青松园热闹得紧。

    “嗯,都来了,好,坐吧!”

    老爷子微笑着点头答礼,摆了摆手,和蔼地说道。

    刘老爷子在战争年代乃至建国之后,都是以严谨著称的,在家里也不例外。如今却越来越是和蔼,可能跟年岁大了有一定的关系。人到老来,心情总是会在不知不觉间起变化。何况眼下老刘家极其兴旺,子女儿孙一个比一个争气,外围圈子也逐渐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骨干力量向着老刘家汇聚而来,老爷子在高层的声望,益发的如日中天,如此种种,都是令老爷子心情愉快的因素。

    见了老爷子这般健朗的模样,刘伟鸿暗暗欣喜。

    看来,自己请老妈为老爷子量身定做的保健计划,确实起作用了,加上因缘际遇,老爷子的身体状况,和上辈子大不一样,也许真有可能逆天改命,将老爷子的寿数延长一些。若是真能如此,那就太好了。这几年,首都政治斗争风起云涌,最高首长、董老、自家老爷子等泰山北斗的巨擘,都不可避免的深陷其中。随着刘老爷子、董老和最高首长在今后数年内相继谢世,京师政局变幻莫测,许多世家豪门因此衰败,甚至遭到清洗,淡出了权力中枢。而一批新的权力豪门,相继崛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共和国的政治版图。

    倘若老爷子能多坚持几年,对老刘家的助力,简直无可估量。

    这段时间,刘伟鸿尽管在林庆县“大打出手”和米克良等人斗得昏天黑地,但对最高层的政治走势,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关注。与胡彦博、程辉等留在京师的小兄弟们,联系益发紧密。胡彦博、程辉等人,都在电话里向他透露过只言片语的讯息。

    似乎储君的施政方略,和他的前任月华同志乃至更前任的某位同志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与最高首长提出来的总方针路线,都有出入。而这样的施政方略,毫无疑问,不会是储君一个人的意志体现。在他身后,还站着很多强有力的大人物,其中不乏威望卓著的资深元老。

    路线之争,已经悄悄拉开了帷幕。

    在这样层级的政治斗争之中,一般政治人物的份量是远远不够的。省委书记、集团军军长,都只能是摇旗呐喊的马前卒,很难影响到真正的决策。老刘家,眼下唯有老爷子够这个份量。

    而据刘伟鸿所知,老爷子是比较倾向于支持储君方略的。

    重生之后,对高层政治走向,刘伟鸿不是一般的下了功夫,而是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途径,尽可能了解更多的内幕,再和他上辈子从刘成家、刘成爱等长辈嘴里获得的零散信息结合起来,渐渐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形态。

    老刘家上辈子的没落,最关键原因就在于老爷子忽然离世。储君改弦易辙,采取了新的施政方略,而刘成胜在老爷子逝世之后的要紧关头,为了保住老刘家的利益,表现过于出位,引致储君和其他政治势力,联手打压,最终成为政治大博弈之中的第一颗弃子。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只要老爷子能坚持得更长久一些,情况自然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刘成胜放了外任,也不会轻易表态。老刘家被清洗的可能性,便会降至最低点。

    在此之前,刘伟鸿所想的,只是如何在巨大政治风暴之中,保存老刘家的实力,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损害,为今后留下博弈的“本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爷子身体状况远胜从前,刘伟鸿的心思,可就不同了。

    既然实力足够,布局也不相同,加上自己二十年的先知先觉,仅仅谋求自保,未免格局太小,眼界太低。应该想办法在风波诡异的政治博弈之中,占据主动。大幅度改变历史进程,固然不大可能,但为老刘家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却是非常现实可行的。

    一念及此,刘伟鸿胸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主政夹山几个月,刘伟鸿深深体会到,若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更多的为国为民办些实事,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在政治博弈之中获得胜利,保住手中的权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没有合适的位置,再有满怀豪情,也不过是空想而已,谁也不会将你当回事。

    第338章语惊四座

    老刘家这样的聚会,是有一定之规的。当下大家在客厅里落座,勤务人员奉上茶水。

    老爷子睿智的眼神在儿孙们脸上一一掠过,从刘成胜那儿开始,最后又落在刘成胜脸上,缓缓说道:“成胜,你去江南,也大半年了吧?情况怎么样?”

    刘成胜是老刘家二代子弟中职务最高的,每次都是由他率先向老爷子汇报,此番自也不例外。刘成胜以前虽然也主政过地方,但担任省委书记还是第一次。通算起来,刘成胜在机关工作的时间,长过了主政地方的时间。老爷子对他出任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还是很关注的。

    刘成胜便向父母欠了欠身子,然后缓缓汇报自己主政江南的大致情况。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刘伟鸿尤甚。

    刘成胜出掌江南,是他极力促成的,当初刘成胜的意思,是要留在中组部担任常务副部长。当然,不是刘成胜不知道出掌一省,授任封疆的重要性。几乎绝大多数中央领导,都是从省委书记这个职务走上来的。就算担任了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想要再进一步,依旧还是要经过省委书记这个职务的锻炼。刘成胜那个时候想要留在首都,无非是觉得政治博弈正值最紧要关头,不想轻易离京,免得消息闭塞,反应比别人慢了半拍,不免错失良机。但有些事情,却是不表态比表态强,后表态比先表态强。严格来说,刘成胜还有点“急功近利”如今去了江南,刘伟鸿自然要仔细聆听大伯在江南的施政情形。

    刘成胜的汇报,前面很是中规中矩,几乎每一个刚到任的省委书记,均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团结同志,巩固权位。效果如何,就要取决于个人的手段高明与否还取决于该省的政治生态。

    江南省的政治生态,对于刘成胜来说不是那么好。山头林立,派系众多。传统的本土势力,也很强大,刘成胜上任之后的一套组合拳,没有明显的效果。某市市委书记傅宜宝,远赴江口,就是明证。对于傅宜宝来说,出任江口市长,是官升一级但对于刘成胜来说,自己看中的干部,在本省不能提拔上来,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失败。

    这个倒是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江南省若是那么好摆布,中央大佬未必就同意刘成胜出掌江南。这种大省省委书记的含金量,和偏远省份省委书记的含金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江南省不但在经济上位居全国前茅,政治上的份量也历来不轻,可谓必争之地。刘成胜的资历,担任一般省委书记是足够了,出掌江南大省,略显单薄。如果不是老刘家的大牌子,恐怕这个位置轮不到他。

    不过刘成胜的言辞很是淡然,并没有显露出多少焦虑之意。毕竟他出任江南省委书记,时间还不是太长,眼下还在磨合阶段仅仅只是在进行摸底试探。一旦坐稳了位置,总会找个突破口,拿一两个够分量的家伙开刀立威的。

    “借汝人头一用”这种手段,老祖宗沿用了几千年,百试不爽,任何政治博弈,均少不了这一招。一般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听着大伯有条不紊的叙述,刘伟鸿的脑海之中又模模糊糊的有了计较,暂时不忙说。

    倒是刘成胜接下来说的有关江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让刘伟鸿更加上心。

    刘成胜说,目前江南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阻碍。江南是沿海省份,开放性的地域,前些年在引进外资、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显现出了一定的效果。江南的经济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在发展。但是今年以来,江南省的经济,出现了全而停滞不前的情况,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哦?为什么会这样?”

    老爷子一直低垂的寿眉,忽然抬了起来,很严厉地望了刘成胜一眼,问道。

    儿孙们在汇报工作的时候,老爷子一般只是倾听,很少发言,除非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或者儿孙们开口求教,老爷子才会言简意炫地说上几句,轻轻点拨一下。

    刘成胜双眉微微一蹙,似乎在考虑如何措辞,略事犹豫,便即说道:“关键还是观念问题,此外国际大环境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刘成家、马国平、刘伟东、刘伟鸿俱皆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杜于馨、林美茹等人,却是不大明白。刘成爱也是半懂不懂。她虽然在体制之内,却从未有过地方工作经验,具体的经济建设问题,确实不大懂。

    老爷子的眼神又缓缓在儿孙们脸上扫了一圈,定格在刘伟东脸上,温和地问道:“伟东,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情况?”

    明明是刘成胜在汇报,老爷子却向刘伟东提问,自然也有个栽培的意思在内。毕竟刘成胜的人生阅历和官场阅历,远非刘伟东可比的。刘伟东尚没有主政地方的工作经验。在这样的场合,启发一下他,很有必要。

    刘伟东忙即欠了欠身子,说道:“是,爷爷。我看,主要还是江南省的干部年龄偏大,一些观念根深蒂固,不好改变。现在国际大环境对我们也不利,西方国家联手对我们进行制裁,禁运等等。这个大环境不利,也会影响干部们的积极性。因循守旧的思想又抬头了。”

    其他人又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老爷子不置可否,眼神缓缓转过去,落到了刘伟鸿脸上,同样温和地问道:“伟鸿,你的意见呢?”

    一开始老爷子问刘伟东的意见,别人还则罢了,林美茹却是心中不喜。看来,在大伙的心目中,毕竟刘伟东才是老刘家第三代的接班人。刘伟鸿这段时间表现再好,也还是不能在老爷子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现在老爷子忽然也向刘伟鸿发问,林美茹立时精神一振,脸露喜色。且不管刘伟鸿的答复能不能让老爷子满意,起码老爷子在这样的场合,能够给刘伟鸿一个发言的“机会”这就很了不起了。

    刘伟东发言之后,刘伟鸿是唯一一个没有点头“附和”的,可能老爷子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是,爷爷。我觉得大哥说的很有道理。我们的一些干部,在内心深处,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执政思路,只是在跟着潮流跑。上面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江南的干部,估计也不例外。”

    刘伟鸿微笑着,不徐不疾地说道。

    刘成胜、刘成家、马国平、刘伟东却是一齐变色,吃惊地望着刘伟鸿。

    “伟鸿!”

    刘成胜甚至忍不住以类似呵斥的语气,叫了一声。

    林美茹禁不住脸色大变,尽管她不知道刘伟鸿这话到底哪里说错了,但刘成胜等人“勃然变色”却是肯定对刘伟鸿的话不赞成。甚至老爷子的脸色也是微微一沉。

    刘伟鸿何尝不知道,他这话其实很犯忌讳。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重要性的,岂止江南省的干部而已。党内两种思想观念的冲突,眼下尤其激烈。包括如今高高在上的老爷子,也包含其中。老爷子并不是对坚持改革开放持反对意见,主要是对眼下国内干部队伍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坚持要严惩贪污腐败分子,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但一些政治眼光比较局限,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却就此将老爷子划归所谓的“保守派”阵营。

    据刘伟鸿所知,储君便经常会到青松园拜访老爷子,执子侄礼甚恭。以年龄和资历而论,老爷子确实也是储君的长辈。老爷子对储君实行的一些政策,亦予以了肯定,这似乎更加坐实了外界的传言。

    然而事实上,高层政治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绝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类似刘老爷子这样的元勋,更不会无原则地支持某一个人。比如老爷子肯定了储君实行的某些政策,对他的另外一些做法,却并不认同,该提出建议的时候,绝对毫不犹豫就提出来。甚至该批评的时候,那也不含糊。

    刘老爷子对储君的支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组织纪律性强的一种体现。

    一个决策,既然做出了,便不能轻易否决。

    更何况这样的事情,乃是国家的根本大事,关系到政局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数十年的气运,更不可轻举妄动。老爷子戎马半生,革命六十年,政治立场是极其坚定的,对党,对国家的挚爱,对组织的忠诚,绝不容质疑。

    刘伟鸿眼下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果被不明内情的外人听到了,甚至会以为老刘家要“闹内讧”连老爷子的孙子,也不支持他的观点。

    这也难怪刘成胜要勃然变色了。

    这么多年来,还尚未有刘家子孙,质疑过老爷子的无上权威。

    第339章阳光与苍蝇

    但是老爷子却神情如常,轻轻摆了摆手,止住了刘成胜,眼望刘伟鸿,依旧很温和地说道:“伟鸿,把你的意见,说具体一点。”

    客厅里立即又安静下来,人人都望向刘伟鸿。

    “是,爷爷!”

    刘伟鸿挺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说道。

    刚才那些话,并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讲的,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有关今后两年,老刘家的“方向问题”本来就是此番刘伟鸿打算向老爷子汇报的。依照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历史,依照刘伟鸿眼下所了解的最高层的政治动向,尤其是老爷子的寿命,令这个问题变得非常重要。一步不慎,就算不是上辈子的结局,也会给尚未完全成型的“刘系”以致命打击。

    当然,如果老爷子能长寿几年,那一切自又是另当别论。

    但天命之事,却是不能寄托在这个上头的。万一自然不可逆,老爷子依旧和前世的记忆一样,在两年后西去,问题就很严重。

    故此刘伟鸿丝毫也没有慌乱,神情很是沉静,缓缓说道:“首先,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这个话题,眼下很热,许多人都在参与讨论,包括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

    刘成胜的眉头皱了一下,随即舒展开来。

    姓社还是姓资的话题,眼下确实很热,讨论得非常热烈,各自理念的支持者,纷纷在各种媒体杂志上发表文章或者公开演讲,宣扬自己的理念。而这样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历来不会是民间行为,内里包含着很复杂的政治原因。甚至有海外媒体称这是共和国执政党内部两大不同理念的斗争。

    最高首长,是改革开放路线的制定者,自然坚定不移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但任何大变革,都一定会遇到阻力,这也是必然的,很辨证的唯物主义。两种不同执政理念的冲突,自共和国确定改革开放的总路线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因为国际大环境,以及去年那场政治大风暴的影响,这种理念的争执和冲突,今年升级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冲突,事实上也影响到了很多老的政治阵营正在逐渐分化,向各自坚持理念的掌舵人靠拢。

    “那你是怎么看的?”

    刘老爷子又问了一句。

    大家的神情便有些骇然。这在家庭聚会上,是很难见到的情形。老爷子竟然一连数次追问刘伟鸿的意见,足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爷爷,请恕我直言。改革开放的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无论从国际大势还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都已经验证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事实证明,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世界在高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如果我们不坚持改革开放,不走出国门,吸收全世界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我们在科技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远。今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是资源的竞争,而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发展越快,对国家经济、国防等方面的影响就越大。现在美国正在向海湾集结重兵。美国远在万里之外,却能干涉波斯湾的战争,远涉重洋,将兵员武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海湾,这就是强大科技能力和工业能力,以及强大组织能力的直接体现。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做后盾,美国是断然不敢这么干的。”

    刘伟鸿字斟句酌,说得很慢,也说得很清楚。

    刘成胜不自禁地望了刘成家一眼。刘成家在军事内刊上发表的那篇文章,刘成胜拜读过的。对于这位兄弟在军队的发展,刘成胜自然很是关注。刘伟鸿现在说的话,基本上就是从刘成家那篇文章上搬过来的。当然,这篇文章的初稿,就是出自刘伟鸿之手,这个刘成胜又不大清楚了。

    老爷子“哼”了一声,说道:“那是伊拉克太弱,完全没有像样的空海军。换一个国家,美国人这么干肯定不行。”

    老爷子这一代元勋,谁都是枪林弹雨里面冲杀出来的百战英雄,对于战争,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经过五十年代的朝战,老一辈军事家,都对美国军队有自己的认识,毫无畏惧之感。

    不过刘伟鸿清楚,老爷子这么说,仅仅只是表示对美国佬的藐视,却不是反对他的意见。科学技术必须发展,才能富国强军,老爷子也是赞同的。

    “正是。伊拉克国土面积窄小,又是沙漠地带,一马平川,基本上没有什么天然屏障可以阻挡美国陆军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我认为,海湾战争持续不了多久。美军一旦完成兵力集结,便会迅即时伊拉克进行全方位的空中打击,切断驻科威特伊军与本王的联系,地面战争一开始,用不了多久就会结束。在美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面前,伊拉克军队几乎完全不能机动,甚至连有效集结都难以办到。这会是场完全一面倒的战争,解放科威特,比伊拉克攻占科威特还要快速。”

    刘伟鸿就这个话题发挥了几句。

    毕竟是家庭聚会,没有必要过手拘谨,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只要他说得有理,老爷子料必也不会过分责怪他。

    刘成家的眉毛微微一扬。这个,却是刘伟鸿以前那篇文章里面没有写到的,但昨天军区首长问到了。刘成家给出的答案,和刘伟鸿现在所言,基本一致。却不是源于先知先觉,而是源于自己的精确分析。只不过刘伟鸿说得更加肯定。

    刘伟东忽然插口道:“伟鸿,这是你自己分析的意见,还是二叔的教导?”

    刘伟鸿瞥了他一眼,微笑道:“我爸跟我聊过有关的问题,我自己也是这么分析的。”

    这话回答的很得体。

    刘伟东微微一笑,说道:“伟鸿,我看你对军事问题很感兴趣,也有天赋,是不是打算去军队发展啊?”

    说着,刘伟东便用眼睛的余光,观察了一下老爷子的神情,老爷子似乎并无不悦的表示,甚至好像还在思考刘伟东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刘成胜父子在政界发展,刘成家父子在军界发展,貌似是一个很不错的策略。至于刘伟鸿现在已经是区委书记,正科级干部,是否能够转到军队里去,却是完全不必在意。其他普通地方干部,要转到军队去,确实十分艰难,对于老刘家来说,丝毫也不成问题。刘伟鸿现在转过去,马上就可以担任正营职干部,甚至担任副团职都有可能。

    刘成胜的双眼,也是一亮,仿佛觉得刘伟东这个提议,很是有理。

    如果刘伟鸿真去了军队,有刘成家的关照,前程不可限量。另一个方面,老刘家的政治资源,也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到刘伟东的身上,正是一举两得。

    刘伟鸿淡然笑道:“我暂时还是想留在地方发展。保家卫国固然十分光荣,不过我现在已经喜欢上地方建设的工作了。看着贫困山区的群众逐渐富裕起来,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挺满足的。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广大群众谋福利。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全国群众都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生活。民富自然国强,这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刘伟鸿不动声色,又将话题拨回到“正轨”上来。

    老爷子雪白的寿眉轻轻一蹙,说道:“伟鸿,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不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这一点,你仔细考虑过吗?”

    听上去,老爷子对刘伟鸿的观点有些不大认同,但还是一个提点的意思在内。

    “爷爷,任何事务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改革开放带来民富国强的同时,也会将西方腐朽没落的生活思想带进来。但这是阳光和苍蝇的关系。打开了窗户,我们能享受到灿烂的阳光,也会有苍蝇趁机飞进来。那不要紧,我们花力气打苍蝇就是了。不能因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