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云雨裳笑语晏晏,总是将“卫红”挂在嘴边,狠狠地为男朋友挣面子。
“宋版书当然很珍贵了。”
杨琴身为教授,性子比较淡,一般的东西,还真是很难引起她的兴趣。不过云雨裳给的这本《周礼注疏》确实对了她的胃口,轻轻送盒子里将书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翻阅起来。
云雨裳又趁热打铁,说道:“妈,这个方面,您可是专家,也给我们做做科普吧!”
孟夫子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这话真是大有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有显摆的欲望,杨琴作为教授,更是喜欢“诲人不倦”云雨裳这算是投其所好。
今天这个拜访,绝对不是简单的“傻姑爷进门”大家乐呵一下就是了。关系到刘伟鸿今后是不是能够逐渐在云汉民和杨琴心目中站稳脚跟,逐渐将贺竞强的阴影挤出去。只要贺竞强的影子一日留存在云汉民和杨琴心中,刘伟鸿就不能完全获得岳父岳母的认同。对景时候,很可能引发一些尴尬。尽可能让云汉民、杨琴认可刘伟鸿,算得是当务之急了。
对女儿这点小心思,杨琴焉能不知,瞥了她一眼,笑骂道:“雨裳啊,小手腕都用到妈身上来了?”
“妈,瞧您说的。今儿今年初一,不就是图个乐呵吗?再说了,虽然这宋版书是卫红叮嘱我买的,但这个方面的知识,我们还真是贫乏,您是教授,授业解惑可是您的本职工作。”
云雨裳口齿伶俐,笑嘻嘻地说道,不露痕迹地拍了母亲一记。”
“呵呵,这个宋版书之所以珍贵,其实也还是应了那么一句话物以稀为贵。雕版印刷业在宋代极为繁盛,为书籍的广泛流传和普及创造了条件。宋版书处于承前启后位置上。因为宋版书刻印精工,流传稀少,有很独特的文献学价值。”
杨琴明知女儿是要借机拉拢刘伟鸿和家里的关系,望着女儿秀美明媚的脸庞,杨琴心里也涌起怜惜之意,只要女儿能真正开心,嫁给刘伟鸿也未尝不可。一念及此,便顺应女儿的要求,简单讲解了一下宋版书的知识。
“妈,您再说,这个我很喜欢听。”
见杨琴说了几句便即闭口不言,云世辉忍不住追问道。他是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对于各类知识都有很旺盛的求知欲。
杨琴对儿子极其溺爱,见儿子动问,马上来了劲头,笑呵呵地说道:“那好吧,今儿就给你们讲一回课,记得要给讲课费啊!”
一番话引得客厅里笑声不断,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亲切起来,俨然一家人了。
“宋代的造纸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了,印刷用纸品类繁多,大致有竹纸和皮纸两类,建本多用竹纸,色泽较黄,纸张也比较薄,时间长了会变黑。浙本、川本多用皮约纸,就是用桑树皮和楠树皮为原料制成的纸张,色泽白净,纸张也比较厚,两面光洁。此外,不少地方还用麻纸印书。宋代刻本中还有用公文纸背面印书的,不过这种版本流传较少,比较容易鉴别鉴别。这本《周礼注疏》应该是南宋时期,浙江一带的印刷本。”
杨琴不愧是人大的教授,对宋版书的鉴别,很是精通,轻轻翻阅着那本《周礼注疏》说道。
“妈,您怎么知道这是南宋的印刷本,还知道是浙江一带的?”
云世辉索性起身坐到了母亲身边,好奇地问道。
“这个从版式和字体就能判断出来了。北宋刻本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或四周双栏,也有一些早期刻本采用四周单栏。南宋中叶开始流行黑口,建本比较多见。这本书字大忧目,行格疏朗,是典型的浙本版式。宋朝的人对书法情有独钟,崇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书法大家,浙本以欧体居多。你看这字,字形略瘦,纤细秀雅,正是欧阳询的风格。”
杨琴指点着书本,随口解释道。
这一下,连云雨裳也佩服起来,忍不住搂住了母亲的脖子,笑着说道:“妈,您真不愧是大教授,这水平,杠杠的!”
“去去去,又拿妈寻开心呢。”
杨琴笑了起来,显见得心情很是愉悦。
第414章认可
“伟鸿哥,我爸我妈都有礼物,就我没有啊?”
云世辉朝刘伟鸿开起了玩笑。
云汉民便瞪了他一眼,却是忍住没有呵斥。毕竟是大年初一,要讲究个好口彩。
面且云汉民对云世辉着实喜欢,也不忍对他“恶语相加”刘伟鸿哈哈一笑,说道:“你还别说,唯独给你的礼物,是揣在我兜里的。你姐让我出面做好人。”
云雨裳顿时给了刘伟鸿老大两个白眼球。
刘伟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礼品盒,却是一块欧米茄男表,闪闪发亮,颇为大气。送给刘华英的是欧米茄女表,送给云世辉一块同样品牌的男表,正好合适,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
云世辉将手表戴在腕上,欣赏了一番,很是喜欢,笑哈哈地说道:“谢谢伟鸿哥。”
刘伟鸿笑道:“都是雨裳掏的钱,我就是捡个现成,要谢,你还是谢你姐吧。”
云雨裳便认真地说道:“哎,话不能这么说,谦虚过头了就是骄傲。反正我已经告诉你了,这回买礼物的钱,从你那一半里面出,到时候我会扣出来的。”
刘伟鸿笑了笑,完会一副无所谓的神态。
二哥不在乎钱。再说了,这钱在自家媳妇手里头攥着,和在自己手里头攥着,有何区别?何况二哥账户里头,可是有上百万的“零花钱”了。以九一年的生活水平,二哥天天胡吃海喝,那也是绝对花不完的。
云汉民却比较敏锐,闻言双眉微微一蹙,问道:“雨裳,什么你一半我一半的,怎么回事?”
云雨裳笑着说道:“爸,我也不瞒你,我在江口的生意,是和卫红合伙的他有一半的股份。这回科威特战争,国际原油价格疯长,我们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嫌了一笔钱,我说了给他分一半。”
刘伟鸿笑着摇头,没说什么。
杨琴问道:“赚了一笔钱,是多少?这个宋版书和鸡血石,都价格不菲吧。明朝时候就有个说法,一页宋版一两金。大红袍更是非常罕见。雨裳,你给妈妈说实话,这些个东西,花了多少钱?”
云雨裳笑道:“妈瞧您说的,我也没打算瞒着你啊。大红袍花了有三十来万吧,你这本《周礼注疏》花了十五六万。世辉这个表比较便宜,几万块,就不说了。”
云雨裳随口而言,语气轻松得不得了,却将云汉民等人听了个目瞪口呆。这一不小心家里就钻出来一个“大富婆”了。
杨琴愣怔一阵,才以很不相信的语气问道:“这么说,这几样东西,你就花了五十万?”
云雨裳笑着说道:“妈,更正一下啊,不是我花了五十万是他花了五十万。孝敬你们的东西,当然要他掏腰包了,我才没有那么大方呢。”
纤纤玉指,指向了刘伟鸿。
云汉民便严肃起来,说道:“雨裳,你别跟爸爸嬉皮笑脸。我问你,你现在到底赚了多少钱?”
云雨裳说道:“具体多少我没有仔细算过,应该是六千万左右吧,加上不动产。”
云世辉便“怪叫”起来:“哇!姐,你是大资本家啊?”
“世辉,别信口开河!”
云汉民很严厉地喝道,就差呵斥了。
这个时候在国内资本家虽然不再是十分禁忌的词语,但在眼下如此敏感的时节,云汉民家里出了一个真正的“资本家”却也不是件小事。
杨琴脸上露出了很担忧的神色,问道:“雨裳,这么多钱啊,怎么赚来的?”
京师世家女,六千万的家产,放在后世,基本上什么都不算,刚刚脱贫的水准吧。但在九一年,却绝对是个不小的数目。难怪云汉民和杨琴都要担忧了。
云雨裳笑着说道:“爸,妈,不用担心。我这个钱,来路很明白。就是在国际期货市场赚的,我有香港金融经纪公司完整的交易记录,都已经打印出来保存的。经得起任何调查。”
云汉民的脸色却并不因此而变得轻松,沉声说道:”
雨裳,并不见得你有正规的交易记录就能万事大吉。一旦政策有变化,很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
说到政策的变化,大约很少有什么国家,能够比我国的政策变化更快了。云汉民经历了太多的风浪,对此深有体会。社会剧烈变更的时候,是不能以常理去看待的。
云雨裳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样向父母解释。几个月时间,就由当初的两三百万家产变成六千万,云雨裳自己都觉得跟做梦似的。原本想利用春节这个机会,和父母提一嘴,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不料还是引起了云汉民和杨琴的高度担忧。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云伯伯,我认为,大的政策,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改革开放这个总路线,肯定会坚持下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国有资金和民营资金大规模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是早晚会发生的。”
云汉民形容严峻,望向刘伟鸿,缓缓说道:“何以见得?”
现在云汉民已经不小看刘伟鸿了,事实证明,此人远比他的外表要成熟稳重得多,不再走过去那个纨绔子弟刘伟鸿,而是老刘家正在冉冉升起的红三代政治新星。刘伟鸿说出来的话,也许就能表示老刘家今后可能要采取的一些措施。
刘伟鸿淡然说道:“这个路线是首长制定的。首长在,就不可能否定。无论是谁,都否定不了!”
这个话就说得很直白了。
刘伟鸿没打算和云汉民转弯抹角地打哈哈。
“大年夜的时候,我在青松国,跟我家老爷子也谈到这个意见。以我现在工作的夹山区为例,还有很多群众生活在贫困之中,要想脱贫致富,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大前提。干部思想的解放,则是脱贫致富的关键。”
刘伟鸿又不徐不疾地说道。
云汉民的眼睛眯缝了一下,谨慎地问道:“老爷子怎么说?”
这一刻,云汉民的内心是很紧张的。因为他很清楚,刘老爷子的态度,必将影响到储君的态度,而储君将会采取何种执政思路,无疑会影响到整个政治大格局。
是否坚定不移地执行首长定下来的大政方针,是整个政治格局稳定与否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原则问题上,真正最有发言权甚至是有决定权的人,不多,绝对不超过两位数。而刘老爷子则是其中份量极重的一位。
刘伟鸿挺直了身子,答道:“老爷子答应给我三年的时间,让我去改变夹山区的面貌。”
“三年?”
云汉民紧盯着问了一句。
“是的,三年。”
刘伟鸿很肯定地答道。
云汉民慢慢靠回沙发里,伸手捋了捋头发,似乎陷入了沉思。客厅里一下子变得极其安静。大家谁也没想到,大年初一,这爷俩就会讨论如此严肃的问题。
云汉民的脑子高速运转起来。刘伟鸿这个话,至少透露了两个意思。第一个,老爷子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改变到何种程度,现在还不好说,但肯定是有所改变。不然,老爷子绝不会答应给刘伟鸿“三年时间”也许刘伟鸿压根就不会再在夹山区呆上三年,不过却老爷子能这么说,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其次,老爷子的身体很健康,至少老人家自己“预测”起码还有三年以上的时间,能够看到刘伟鸿带给夹山区的改变!
这两点,都非同小可,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几年内政治大势的走向。
云汉民的沉思并未持续太长的时间,很快便坐直了身子,拿起桌面上的香烟,递给刘伟鸿一支,微笑说道:“伟鸿,抽烟。”
“是,谢谢,云伯伯。”
刘伟鸿连代双手接了过去。
“呵呵,云汉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往后不要这么拘谨。你以后回首都,多来家里坐坐。要不直接去我办公室也行,聊聊天说说话。”
“好的。”
刘伟鸿又点了点头。
云雨裳脸上却露出惊喜交集的神情。云汉民这个话,无疑就是正式承认了刘伟鸿的“身份”往后就是老云家的“预备姑爷”了。
没想到今天这趟拜访的效果会这么好。
“伟鸿,老爷子对你很关心啊。基层的条件是艰苦一点,但也很能锻炼人。你安心在林庆工作,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些小人的中伤和阻扰,不要过于计较。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那就应该坚持。我相信多数领导还是有眼光的,你做出了成绩,大家都能看得到。”
云汉民换了和蔼的脸色,徐徐说道,很是语重心长。
刘伟鸿连忙挺直了身子,恭谨地答道:“是的,云伯伯,您的教诲,我记住了。”
“呵呵,也谈不上是教诲,算是些经验之谈吧。伟鸿啊,一个出色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身边总会有嫉妒和眼红的人。但这些其实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自己过硬。当然了,也不要事事逞强,需要长辈们帮忙的时候,及时开口,明白吗?”
云汉民的神情,益发的温和了。
“是,我明白。”
第415章意想不到的尴尬
下午,两台车缓缓开进了四九城的某个胡同。
两台车都是奥迪大黑壳子。
前面一台,是云汉民的专车,后面那台则是刘伟鸿的车。这车是云雨裳给刘伟鸿买的,往后刘伟鸿到了首都,就开自己的车,没必要去集团军办事处要车了。
云雨裳本来打算给刘伟鸿买一台宝马,觉得那车很拉风的。不过征求刘伟鸿意见的时候,却被刘伟鸿否了,要她买了台奥迪。刘二哥不想让人家总是将他当成一个纨绔,连开的车都那么张扬。四十几岁的心理年龄,还是比较喜欢沉稳大气的奥迪车。
眼下,中央还没有统一规定干部的用车标准,京师重地,豪华小车不少,牌子也是五花八门的。云汉民配的奥迪车,只能算是普通。据说也是云汉民自己要求的。看来在坐车的喜好方面,云汉民和刘伟鸿翁婿两个的观点比较一致。
这条看上去并不显眼的胡同,胡同。却有荷枪实弹的武警站岗。可见胡同里住的人物,非同小可。实际上,这条胡同里住的全都是离休的高级干部,云老爷子就住在这里。
刘伟鸿在云家吃了午饭,主动提议要陪着云汉民一起去看望一下云老爷子,给老爷子拜年。其实云老爷子早就卧床不起,基本上就是吊着一口气,情形与后世所言“植物人”类似。说是拜年,不过是尽晚辈的孝心而已。
刘伟鸿既然和云雨裳确定了关系,这个礼节,是一定要尽到的。
云汉民本就有这个安排,刘伟鸿主动提出来,那是最好不过。杨琴却是略有一点担忧。原因无他,住在四合院里照顾老爷子的,正是云汉民的弟弟云汉江和弟媳贺喜平。贺喜平正经是贺竞强的嫡亲姑姑,这要是见到刘伟鸿以云家“准姑爷”的身份去看望老爷子,不定怎么生气呢。
当然,杨琴也只是担忧,并未阻拦。
总是要面对的。总不能因为忌讳这个,就让云雨裳往后和叔叔家断绝往来吧?
但是情况的“严重”还是超出了云汉民和杨琴的意料。
车子缓缓开进了胡同,在四合院外停好,几个人走下车来,云汉民杨琴打头,刘伟鸿、云雨裳和云世辉紧随其后。几个小字辈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我国是个讲究人情的社会,不管做到多大的官,多大的老板,新春佳节进门,一般都不会空着手。
这条胡同,刘伟鸿以前也来过一两回,不过都是小时候的事情,记忆都有点模糊了。因为对于刘伟鸿来说,这些事情实际上发生在二三十年前,而不是发生在几年前。
缓步走进四合院,尚未进入客厅,就听到里面传来谈话说笑的声音,看来有客人在。
云汉民和杨琴对视一眼,略略有点变色。
竟然是贺太平的声音!
贺太平赶在他们前面来看望云老爷子了?以往过年,贺太平也是会来拜访云老爷子的,只是没有这么早,不一定是年初一,也有可能是年初二。不过,一般都会事先给云汉民打个电话。
这一回,改了规矩。
看来贺太平是明明白白有意见了。
贺竞强被人打脸是其一,云汉民同意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林庆经验”是其二。
贺太平不能没有意见!贺太平虽然和刘成胜不一样,以深沉稳重著称,却并非气量特别大。再说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老贺家要是没有一点反应,也说不过去。
不过云汉民脚下并未迟疑,径直进了客厅。
“贺部长,新年好!汉江,喜平,新年好!”
云汉民一进门,就打着哈哈,大声给屋里的人打招呼,笑声爽朗得很。
“啊,汉民和杨教授来了,新年好,新年好!”
贺太平笑着起身,与云汉民、杨琴握手。
“云叔叔,杨阿姨,新年好!”
坐在他身边的贺竞强也紧着起身,恭恭敬敬地向云汉民杨琴鞠躬问好,就好像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未曾发生过。
云汉民、杨琴没想到贺竞强也到了,心里头更是涌上几分尴尬之意。早知道这样,就不应该这个时候带着刘伟鸿一起赶过来,完全可以另选时间嘛。
这可好,撞车了!
云汉江与贺喜平自然也上前来与哥嫂见礼。云汉江倒是没什么,贺喜平的神情之间,则流露出一丝隐藏得很好的不悦之色。只是新春佳节,不便完全表露出来。
贺太平五十来岁,年纪与刘成胜、云汉民大致相当,略大一点。云汉江的年纪,则与刘成家基本相当,眼下是在国家某部担任司长的职务。
客厅里的局势,本来就比较微妙了,待得刘伟鸿和云雨裳并肩走进门来,尴尬的与氛顿时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了。
云雨裳也没想到会碰上贺太平与贺竞强父子,俏脸微微有些发红。反观刘书记,却是脸带微笑,没有丝毫的尴尬之意,平静得出奇。
“贺伯伯,贺书记,新年好!二叔,二婶,新年好!”
云雨裳硬着头皮,和大家打招呼。
贺太平与贺竞强都是微笑答礼,贺喜平面脸色,就变得明显有些不大好看了,对云雨裳的问好,也装作没听见,并未回答,眼神只是落在刘伟鸿身上,刀子般扎人。
就是这个家伙,让竞强脸面扫地,几乎成为四九城里豪门世家的笑柄。贺竞强从小到大,几曾受过这样的委屈?就算是大动乱期间,贺老爷子与老贺家受到冲击,贺竞强也被家里当做了宝贝般护着。如今却丢了这么大的一个人。
简直欺人太甚!如果不是碍着新春佳节,这许多客人在,贺喜平真要将刘伟鸿赶出去了。
你老刘家威风显赫又怎样?刘成家是军长又怎样?贺喜平才不管这些。与刘成爱一样,贺喜平是家里最小的,豪门世家的幼女,自幼备受宠爱,养成了娇惯的性格。
刘伟鸿对贺喜平刀子般的眼神视而未见,走上前去,向贺太平鞠躬,微笑说道:“贺伯伯,新年好。”
贺太平脸带微笑,说道:“新年好!汉民啊,这位是……”
其实贺太平认识刘伟鸿,就算不认识,猜也猜到了,却偏偏要询问这么一句,那种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傲气,还是流露了出来。
贺太平心中的气愤,只有比贺喜平更甚。
贺竞强是他的儿子!
“贺部长,我是刘伟鸿,我爸爸是刘成家。”
刘伟鸿毫不在意,微笑着自我介绍了一句。却也在不经意间,改了称呼。既然您都不认识我,我再叫您“贺伯伯”就有点巴结奉承的嫌疑了,那咱改了吧!
“哦,原来你就是成家同志的小孩,你好,你好!”
贺太平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脸上的笑容加多了几分,不过怎么看都有那么点“职业化”“贺书记,新年好!”
与贺太平见过礼,刘伟鸿又与贺竞强握手寒暄。
“刘书记,新年好!”
贺看强倒是笑容满面,规规矩矩称呼了刘伟鸿的官衔。轮到云汉江的时候,云汉江也有点尴尬。不管怎么说,这个年轻人极有可能成为他的侄女婿,而且是老刘家的嫡孙,大年初一登门拜年,肯定怠慢不得。但若是表现得太过热情,大舅哥和老婆的脸上,须不好看。当下含含糊糊地应付了过去。
“贺政委,新年好!”
刘伟鸿来到贺喜平面前,微笑问好。贺喜平的职务,是首都东城区公安分局副政委,享受副厅级待遇。眼见得贺喜平神色不愉,刘伟鸿便称呼了她的职务。省得叫声“贺阿姨”被人家一句“不敢当”就搞得不尴不尬的下不来台。
“新年好。”
贺喜平冷淡地应了一句,没有和刘伟鸿握手。
“来,大哥大嫂,雨裳、世辉、伟鸿,请坐请坐!”
云汉江一迭声地请大家入座。
“汉江,爸爸怎么样?”
云汉民没有急着落座,问道。
云汉江苦笑一下,说道:“还好,情况还算稳定。”
所谓情况还算稳定,就是没有出现意外。对于云老爷子这种情形来说,只要还剩一口气,就不能算坏了。
“嗯,我们先去给老爷子拜个年吧。”
“哎,好的。”
云汉江便引领大家向老爷子的卧室走去,连连向贺喜平使眼色。贺喜平全然当做没看见。她压根就不想看见这个刘伟鸿,似乎只要多看几眼,心里头就来气。
云老爷子的卧室,事实上已经改成了一个病房。老爷子静静躺在床上,身上插着输液管和氧气管,双眼紧闭,没有任何反应。按照老爷子这种情形,其实应该一直住在医院里。但云汉民觉得,住在医院里也没什么作用了,住在自己家里,一样的输液输氧,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吧。老辈人的心愿,还是希望在自己家里寿终正寝。
云汉民脸上露出哀伤的神色,领着儿女在老爷子床前深深鞠躬为礼,又上前去握住了老爷子枯瘦的双掌,静静地凝视了一阵,轻轻摇摇头,缓缓退了出去。
其他人跟着鞠躬,都没有说话,似乎怕吵着了老爷子。
第416章刘成胜的动作也不慢
回到客厅,贺大平等人还在等着云汉民聊天说话。
这种老式的四合院,通常是冬凉夏暖的,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不过看得出来,四合院已经被改造过了,只保留了古老的外貌,内里已经颇为现代化了。
贺喜平可不愿意遭罪,自然要将居所好好的改造一番,适合居住。
客厅里暖气开得很足,一走进去,坐不了两分钟,衣服穿得厚点的,都微微冒汗。
贺太平与云汉民寒暄几句之后,便微笑着地问云雨裳和云世辉姐弟的情况。
“雨裳啊,听说你在江口,生意做得很大,这一回更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了手,所获不菲啊?”
贺太平随口问道,态度温和,语气随意。以往云雨裳随着父母去贺家拜访的时候,贺太平都是这种态度,如今依旧不变。
贺太平是国务院某部部长,堪称位高权重,颇有官威。
云雨裳连忙欠了欠身子,恭谨地答道:“是的,贺伯伯。科威特战争爆发之后,国际原油价格飙涨,是个不错的机会。世界上很多金融经纪公司都有所收益,我也跟着买了一点。”
在父母面前,云雨裳直承不讳,面对贺太平,自然就谨慎多了。贺太平心机深沉,贺竞强酷肖其父。有子若此,贺太平可想而知,云雨裳对贺太平一直都很恭谨小心。在他面前,感到颇有压力。此番自行撕毁“婚约”让老贺家大大的丢了一回面子,还不知道贺太平心里头怎么生气呢。
贺太平点了点头,说道:“嗯,多了解世界金融局势,这个很好,也很必须。不过,雨裳,国际金融市场风波诡异还是要特别小心才是。”
“是,谢谢贺伯伯提醒,我会的。”
“如果只是纯经济上的交易,倒也没什么。真要是判断失误,也只是损失些许金钱罢了,不当大事。但有一点你一定要注意。现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虎视眈眈,总是想要通过种种手段向我们国内渗透,可不要一时不察,中了那些资本家的诡计,那就比较麻烦了。”
贺太平依旧缓缓说道神情却渐渐严肃起来。
云汉民、云汉江均是脸色一变,全都望向了云雨裳。
贺太平这话,听起来寻常,内里可是大有深意。尤其在现阶段,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正在激烈的争论之中,更加显得贺太平话中似有所指。真要是将一顶政治大帽子扣下来,却也当真难以抵挡。
云雨裳亦是花容略变,沉吟着,没有急于回答贺太平的话。她何尝不知道这中间的厉害关系?一个应对不当,就有可能被揪住了小辫子。眼下不比从拼了,她不再是老贺家的“准儿媳”而是老刘家的“准儿媳”刘伟鸿双眉微微一扬,忽然插口说道:“贺部长这个指示确实非常英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以前是想用武力来打开我们的国门,碰壁之后,就改了方式方法,打算使用经济和文化的手段了。通过经济和文化的渗透,来逐渐影响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甚至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这一点不可不防。但是我认为,如何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经济和文化渗透,方法上,倒是值得商榷。”
大家的眼光便落到了刘伟鸿的脸上,略有讶然之色。原以为在此处意外碰到贺太平父子,刘伟鸿已经被“吓住”了,心里头忐忑着呢,不料却镇定如恒,一点怯意都没有,现在更是接过了贺太平的话头,侃侃而谈。
“哦,伟鸿同志倒是说说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抵制西方国家的渗透呢?”
贺太平显然也不曾想到刘家二小子在他面前一点畏惧之心都没有。看来纨绔就是纨绔,“二愣子”脾气随时都会发作。倒要看看,他是否也有点真材实料。
刘伟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坐直了身子,缓缓说道:“抵制西方国家的渗透,无非就是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闭关锁国,将所有外界的新事物全部摒之门外,不让人家进来。我认为这一点,实际上已经行不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已经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作为党员干部,对于党中央的决定当然是要全力拥护的。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团结协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以及管理经验,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国家富强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要怎样取长补短,同时又防止他们恶意的渗透,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我们主动走出去,以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去影响他们,让西方国家的普通民众逐渐消除对我们的种种误会,以平常平等的心态来对待我们国家。这样,纵算有个别心怀叵测的政客,想要对我们不利,但是他们的民众,他们的公司都不会合作的。最好的防御就是攻击,被动地等待人家来进攻,被动地去消除他们带来的影响,不见得是最好的办法。”
贺竞强微微一笑,抢在贺太平前面,说道:“刘书记,你这个方法,理论上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情况,恐怕不容乐观。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时间,远远比我们长得多,他们的市场更加成熟,手段更加多样化。而我们,也是近几年才真正的睁开眼睛看世界。同台竞技,只怕取胜的机会不大啊。”
刘伟鸿淡然笑道:“确实是这样。但无论如何,总是要走到竞技台上去。不然,就连参与竞技的资格都没有。任何一支队伍,都是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积累经验。总是害怕失败,不敢一搏,那是永远也成长不起来的,永远只能追赶别人。”
贺太平深深地望了刘伟鸿一眼,正要说话,外边忽然又传来脚步声。
“汉江同志,新年好啊!”
门外响起一个威严的声有客厅里顿时人人露出惊诧的神情,连刘伟鸿亦不例外。盖因这个声音,刘伟鸿很是熟悉,乃是他的大伯,江南省委书记刘成胜。
再也没想到,刘成胜会登门拜访云汉江。
所有人都站起身来,云汉江疾步上前,打开了房门。
门外,不正站着刘成胜与刘伟东父子么?
“汉江同志,新年好。”
刘成胜笑声爽朗。
“刘书记,新年好,新年好!刘书记,刘处长请进!”
云汉江一迭声地说道。
刘成胜进得客厅,显然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贺太平,双眉微微一扬,笑着拱手:“哈哈,贺部长、云部长都在呢。两位新年好!大家新年好!”
贺太平与云汉民连忙上前几步,与刘成胜见礼,握手寒暄,大家都笑得很爽朗。
“大伯,新年好!”
刘伟鸿微笑着和刘成胜见礼。
“哦,原来伟鸿也在,呵呵,你这是跟着未来的老泰山一起来看望老爷子呢?好,好,有孝心。”
刘成胜握住侄儿的手,笑呵呵地说道。
刘伟鸿也笑了。
大伯不愧是老刘家的“领头人”这个时机拿捏得确实极妙。大过年的,作为老刘家的长子,前来看望卧床的云老爷子,正是礼节所必须。而刘伟鸿和云雨裳正式确立了关系,更是让他多了一个“借口”——咱们刘云两家,往后就是亲戚了,那就更加应该多来往。
估计贺太平大年初一就登门来看望云老爷子,也是感觉到了某种“危机”云雨裳“毁约”与老刘家二小子好上了,贺竞强丢脸还在其次,关键是老云家与老贺家的同盟,只怕从此之后就再也难以维持下去了。云老爷子尽管卧床不起,老云家的故旧却是不少。云汉民兄弟或许没有足够的实力将这些旧部笼络在身边,但老刘家绝对有这个实力。云汉民一旦与刘成家成为儿女亲家,振臂一呼,云家的不少故旧,均会踊跃相从。
有老刘家这块大招牌“罩着”正是许多政治人物梦寐以求的事情。
云雨裳可以不做老贺家的媳妇,但贺太平却不能眼睁睁看着老云家和一干旧部,被老刘家拉拢了过去。
谁知刘成胜也不是省油的灯,对此事心知肚明,年初一就来“抢生意”了。
云汉民却是又惊又喜,刘成胜亲自登门,已经明白表示了老刘家的态度,这对云汉民来说,无论如何都不算是个坏消息。看来刘伟鸿还真是获得了老刘家长辈们的一致认同,再也不是当初的纨绔子弟了。
当下大家见了礼,刘成胜刘伟东在云汉民兄弟的陪同下,去卧室看望了云老爷子,在老爷子床前恭恭敬敬地鞠了躬,晚辈礼节很是到位。
“刘书记,请!”
看望完老爷子,云汉民一迭声地邀请刘成胜去客厅就坐。
云雨裳瞥了一眼刘伟鸿,眼里也闪过一抹惊喜。刘成胜刚才的话语说得明白,她这个“准儿媳”的身份,算是完全得到了老刘家的认可。
刘伟鸿微微一笑,靠了过去,轻轻拉住了云雨裳的手。
第417章发生在东方的大事件
初一晚上,江南省驻首都办事处一号套房内,淡淡的烟雾升腾而起。
刘成胜、马国平、刘伟东、刘伟鸿四人在沙发上团团围坐,茶几正中,摆放着一份报纸。这份报纸是从明珠来的,明珠一家颇有分量的党报。头版上,一个粗黑的标题特别醒目。
这份报纸,刚刚大家都看过了,这也是刘成胜此番召集家族内小规模会议的主要原因。以前这样的小会议,一般只有刘成胜、马国平和刘伟东参加。现在,刘成胜主动叫上了刘伟鸿。在刘成胜眼里,这个年轻的侄儿,当真算得上是个人物了。
在刘成胜眼里,从来就没有将刘伟鸿和云雨裳之间的感情纠葛,看作是年轻人谈恋爱那么简单。刘伟鸿这是在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分化对手”的策略。现在看来,效果很显著。上次《人民日报》发表“林庆经验”的报道,据说是高文伟首倡,云汉民签字同意。刘成胜听说之后,心中暗暗诧异。
端的好手段!
一声不吭的,就将钉子钉进了宣传系统。
而宣传系统正是老刘家的“弱项。”
在这个极其重要的阵地,老刘家以往没有可靠的人手。自从刘成胜出任江南省委书记之后,便一直在寻找宣传系统的“代言人。”
却总是有许多忌讳。很多时候,并不见得官越大就越好办事。刘成胜要讲就个方式方法,太激烈太直白的手段不能随便用,与他的身份不合。一旦出了差错,几乎没有退路。
正当刘成胜在徐徐设法的时候,刘伟鸿已经办事情办完了。
估计老贺家那个郁闷啊!
云汉民和高文伟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一个中宣部副部长,一个《人民日报》总编辑,可都是举足轻重的大角色,很有话语权。
既然刘伟鸿是个人物了,刘成胜便要在关键时刻,帮一把手。这也是他今天主动去云家看望老爷子的原因。刘伟鸿在前面当开路先锋,刘成胜便去“巩固成果”效果很不错。
只要再加一把劲,老云家的分裂就是必然的。云汉民以及许多老云家的旧部,会向老刘家靠拢。不但增强了老刘家的实力,同时削弱了老贺家。这还是看得见的“成果。”
此事对老贺家威望的无形打击,则更加严重。云家乃是贺家的传统盟友,姻亲,居然被老刘家硬生生地拉了过去,在大伙看来,这其实就表示着刘贺二家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老刘家会更加如日中天。这种无形的号召力,在高层政治博弈之中,运用得当,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眼下明珠那边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
刘成胜当然要召集大家过来,一起商谈一下对策。
报纸静静摆放在茶几上,大家都看过了,颇为震撼,仿佛听到“征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看来,这是首长的意思了。”
慢慢抽着烟,马国平沉声说了一句。
九零年十二月,华夏国执政党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会议集中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改革问题。根据最高首长在七中全会前夕的谈话精神,时任总书记在开幕式上重申,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即使冒点风险,也值得干”春节前,最高首长去了明珠,在明珠过的春节。
刘伟东说道:“听说首长这一回在明珠过春节,和以往有所不同。这一回直接视察了很多工厂、参观了很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在明珠饭店听取有关明珠大开发区的汇报,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很有针对性啊!”
刘伟东说的这个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首长这一回的动作,确实非比寻常。
明珠报纸上的这篇社论,毫无疑问是为首长的谈话宣传造势。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首长此番的明珠之行,实际上就是一年之后南巡讲话的预演。
稍有政治常识的人,便能意识到,首长的明珠讲话和这篇社论,实际就是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首长对现在的某些情况,表示了不满意。
估计眼下,绝大部分高级干部,面前都摆放着这份报纸。
刘成胜的神情,变得非常严峻。
首长的不满意,是针对什么而来的,他心里头十分清楚。事实上昨天晚上,在青松园,刘伟鸿已经提醒过了,没想到今天,社论就出来了。刘伟鸿的政治嗅觉,竟然如此敏感。
一念及此,刘成胜望向了刘伟鸿,缓缓问道:“伟鸿,你怎么看?”
刘伟鸿很干脆地说道:“大势所趋,拦,是拦不住的。这已经是底线,绝不容有失。”
大家都轻轻震动了一下。
昨晚在青松园,刘伟鸿顾忌到老爷子的面子,没有将话说得如此直白。但实际上就是如此。这应该是首长最后的底线了,无论是谁,逾越了这道底线,恐怕都是首长不能接受的。
这是真正大是大非的路线问题。
“大哥,我觉得伟鸿说的有道理,硬顶下去,不是个办法啊!”
马国平忧虑地说道,香烟放在嘴边,却迟迟没有抽上一口。
刘成胜略带一点不悦地说道:“国平,没有谁要硬顶。大家对总路线没有意见,关键是在执行这个路线的时候,是急还是缓。”
尽管是密室相谈,没有外人,甚至连杜于馨都不在,刘成胜还是比较谨慎。马国平这话,若是传到别人耳朵里,立即便会是轩然大波。
怎么,难道老刘家要硬顶吗?
刘伟鸿心里暗暗苦笑了一下。也就是话说出口的时候,略有不同罢了,内里的意思,是一样的。急还是缓,实际上就是执行还是不执行。真要是缓得几年下来,很可能就全变样了。首长何等睿智,焉能看不清楚这中间的利害?
刘伟东忽然说道:“爸,春节前,程九凌叔叔从明珠回到首都,去看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