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11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会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老面目的。”

    慕新民这段话,既有表扬又有批评。但相对他以前的态度来说,要算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了。说起来,应该亦是迫于无奈吧。上级既然已经安排刘伟鸿担任县委组织部长了,慕新民就不得不改变策略。

    与会干部们神情各异。

    邓仲和脸上始终带着平静的笑容,一直在分析着地委此番对林庆县班子调整的内涵。应该说,陆大勇确实很有政治智慧。看上去,这一回林庆县的班子调整幅度不小,孙文阁离休,李学智接任人大主任,周云舟接县委副书记,刘伟鸿接组织部长,王化文调离,米贤华进县委班子,换了四五个人。但整个此番调整,却一直都是围绕着刘伟鸿在转的。为了顺利将刘伟鸿推到现在这个位置上,陆大勇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邓仲和之所以敢鼓动邱德远在全县人代会上,与马吉昌联手推举刘伟鸿,亦是隐约猜到了陆大勇的想法。

    现在看来,陆大勇的目标,就是让刘伟鸿进县委班子,而且直指县委组织部长这个位置。前面的人代会选举,可以说是个烟幕弹,给刘伟鸿造势用的。毕竟刘伟鸿年纪太轻,硬生生提上来,在地区也不是没有阻力的。有了人代会选举这一幕,陆大勇便有了充足的理由。

    瞧瞧,人家虽然年轻,但是干出了成绩,得到了人民代表的认可,这样的好干部,就该提拔重用。

    至于为什么坚持要将刘伟鸿放在县委组织部长这个位置上,而不是直接调到地区某个直属单位去担任副手,邓仲和也想明白了。

    这是典型的后备干部培养手法啊!

    刘伟鸿有在地区农业局工作的经验,有主政基层的经验,再调去地直单位任副职,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了。出任县委组织部长,主抓干部与党建工作,又是一个新的经验。此后上县长,县委书记,脚步十分稳健,年纪虽轻,提拔起来却不会让人有突兀的感觉。

    端的好手段。

    而在力挺刘伟鸿的同时,陆大勇也不是一味的蛮干,以权压人,外围工作做得很到位。比如将周云舟提到县委副书记的位置上,加强慕新民在县委书记办公会议上的话语权,同意让米贤华接替王化文的位置,看上去都是对县委书记的支持。无论如何,慕新民背后站着省长祝联盛,这个面子是必须要给的。

    我给你安排了两个重要的助手,提拔一个刘伟鸿上来,也算合情合理,任谁也没有话说。

    邓仲和越想越是佩服。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有了这么个想法,再看在那里口沫横飞的慕新民,邓仲和忽然就有了滑稽的感觉。邓仲和有预感,慕新民此番的县委书记之任,也许是他仕途之路上最大的失败。

    有些对手,是不能招惹的。

    邓仲和很庆幸,关键时刻,自己的脑子保持了清醒,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不然,他的处境只怕会比慕新民更加艰难。

    好不容易,慕新民的讲话告一段落,依照惯例,几位新同志要发个言。周云舟准备充分,也很是慷慨激昂地讲了二十来分钟,气势很足。

    轮到刘伟鸿的时候,刘伟鸿比在干部大会上还低调,微笑着说自己刚刚接手组织工作,还需要熟悉情况,就不多说什么,一定努力配合好慕书记和徐书记,做好干部工作。

    邓仲和又是微微点头。

    刘伟鸿越来越懂得官场的规则了,在一个人面前高调和在一群人面前高调,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459章隐忧

    晚饭是在银龙庄吃的。

    熊光荣等老部下请客,一定要邀请刘部长去撮一顿,刘伟鸿自然是盛情难却。银龙庄最出名的就是吃火锅,虽然已经是春天,火锅还是能吃得下。在银龙庄请客,这个主意是张妙娥出的。张妙娥就觉得,大家围在一起吃火锅,家庭的气氛比较浓厚,更加亲切。

    大家都很赞成。

    张妙娥以前一直在夹山党政办工作,又在县委办呆过,如今是农产品经纪服务公司的副经理,搞迎来送往,揣摩客人心思那一套,她最拿手。

    果然,刘伟鸿往餐桌前一座,眼见得济济一堂,都是贴心贴肺的夹山干部,便笑着点头,说道:“嗯,这个好,亲切。”

    马吉昌就笑着说道:“书记,还是张经理了解你的心思。她说啊,我们夹山就像是个大家庭,大家相亲相爱,你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就要吃火锅才有家的味道。

    刘伟鸿哈哈一笑,说道:“说得对,我们就是一家人。”

    熊光荣叹了口气,说道:“书记,不瞒你说,好多年没有这种亲切的感觉。自从你来了之后,夹山就大变样了。看得见的咱们不说了,就说这无形的影响。我在夹山工作了那么多年,也就见过一个像你这样的书记,不显山不露水的,就把大家的心都拧到一起了,拧成了一股绳。夹山的干部,这样团结,还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呢?”

    “说得对!熊局长这话说到大家的心坎上了。我薛志民很少佩服过谁,但对刘书记,那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也就你来了之后,我才觉得干工作原来也可以这样开心的。刘书记,了不起啊!”

    薛志民也感慨万分地说道。

    尽管这话听起来很肉麻,但大家谁也不觉得过分。薛志民这话算是发自肺腑了。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本一点工作热情都没有,一门心思只想调走。确实是刘伟鸿来了之后,薛志民才重新焕发出工作的激情。

    刘伟鸿年纪虽轻,却隐然有“领袖”气度了。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志民同志,大家都是老同事,不说客气话了。来来,菜下锅了。”

    说着,刘伟鸿便将自己面前的一盘细粉丝下到了锅里,大家便嘻嘻哈哈的,吩咐将面前的菜下锅。张妙娥打开了五粮液,从刘伟鸿开始,给每个人都满上。

    熊光荣站起身来,举起酒杯,说道:“书记,我们大家敬你一杯。祝你鹏程万里!”

    七八个人都站起来,一起碰了杯,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大家喝着酒吃着菜,饭桌上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

    “书记,这一回啊,老慕可能要气死了吧?”

    马吉昌酒量略逊,加之又很兴奋,喝了两杯酒,便笑呵呵地嚷嚷起来。

    这句话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都哈哈大笑起来,熊光荣说道:“对,就是要气死他。他以为他是谁啊?一天到晚就知道搞阴谋诡计,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我说,地委领导还真是慧眼识人,像刘书记这样有本事的干部不提拔,还要提拔谁?”

    这里是包厢,大家说话就都没有什么忌讳。基层干部,就是这个样子了,虽然有时候也挺有心计,毕竟比不得了上层的人那样光玩袖里乾坤,表面一团和气。

    刘伟鸿微笑着,亦不阻止他们感慨。

    也不是刘伟鸿如此浅薄,喜欢听下属们骂自己的对手。实话说,在公众场合说这样的话,多少还是有点犯忌讳的,真要是隔墙有耳,被人听了传扬出去,刘伟鸿固然不在意慕新民怎么想,反正两个人老早就扛上了,也不怕老慕有意见。但只怕其他干部,会认为刘伟鸿终归年轻气盛,有点暴发户的意思。

    只是因为刘伟鸿知道,熊光荣、马吉昌他们这段时间,也压抑得太久,心里头很是担惊受怕,万一刘伟鸿抵挡不住,慕新民就要“清理”他们了。如今终于拨云见日,好好让他们宣泄一下也是该的。从此之后,这帮人就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刘伟鸿的周围,只要刘伟鸿在林庆县一日,他们就是绝对忠心耿耿的心腹干将。在官场上,上边有人很重要,下边有人也很重要。

    “书记,我有点担心。”

    熊光荣吃了一大块羊肉,忽然说道,脸上浮现出忧虑的神色。

    大家便一起停下筷子,望着熊光荣。在座诸人,除了刘伟鸿,就数熊光荣是“老大”了。大伙儿以前对熊区长也是很佩服的。见他说得郑重,就都跟着紧张起来,不知道他想起了什么要紧的事情。

    刘伟鸿微笑说道:“你说。”

    熊光荣说道:“嗯,我就担心,你离开夹山之后,慕新民怕是会给派一个不对路的家伙过去啊。这大好局面可就堪忧了。”

    熊光荣此话一出,马吉昌等人的脸色俱皆微微一变。事实上,这个事情也是马吉昌一直都在关心的。刘伟鸿升任县委组织部长,一般来说,不会再兼任夹山区的区委书记。马吉昌去年年中才接替熊光荣担任的区长,实在没有想到这么快,区委书记的位置又会空出来。虽然大多数情况是区长顺序接班,也不是没有意外的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马吉昌年龄够大,资历却浅。县里若是以这个为由,另外委派一名区委书记过去,也是很有可能的。尤其慕新民与刘伟鸿不对路,这么干的可能性更高。

    动不了你刘伟鸿,恶心你一下也是好的。

    换一个县委书记,多半不会这么干,但老慕着实难说得很。这个人压根就不按规矩出牌的。林庆县这么多年来,也是第一回摊上如此“极品”的县委书记。

    刘伟鸿笑了笑,没有急着答话。

    张妙娥却笑着说道:“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老熊,你是不是糊涂了,书记现在可是组织部长,这个事,怎么也不能绕过他去。”

    众人一听,便都自失地一笑。

    是啊,怎么把这茬忘了?现放着管干部的人在这里不是?

    薛志民却轻轻摇了摇头,但没有说话。

    熊光荣毕竟和刘伟鸿关系靠得更近一些,随即便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书记现在是组织部长,但老慕这个人,就没讲过规矩。我就有一个预感,他会搞名堂。”

    大伙的眼神又落到刘伟鸿脸上。刘伟鸿缓缓说道:“这个也不用太担心。司州煤矿的试点,是国务院和省里定下来的。现在地委明确由我负责这个试点的工作,兼管矿产工业工作,不管县委最终怎么决定这个问题,都必须将这一点考虑进去。”

    马吉昌暗暗舒了口气。

    可不是吗?在此之前,地委还从未让一个县委组织部长兼管矿产工业工作。

    薛志民终于忍不住说道:“书记,我倒是有个建议,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你能够再兼任夹山的区委书记一段时间,等司州煤矿这个试点走上正轨了,再考虑是否由其他同志担任这个区委书记。这样一来,夹山区的干部队伍,就更加团结了,就算到时候县委派了其他的干部过去任职,也只能按照夹山的办法开展工作。就不会乱了。”

    刘伟鸿顿时颇为赞赏地望了薛志民一眼。在座诸人,也就薛志民真正猜到了刘伟鸿内心的想法。夹山区各项工作,正在逐步铺开,正处于关键时刻,继续大步向前,夹山的辉煌可以预期。但如果就此停顿下来,裹足不前,那就可能前功尽弃,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如果马吉昌能够顺利接任区委书记,那刘伟鸿就无需担心。怕就怕慕新民坚持要另外派人,马吉昌资历尚欠,却是难以抵挡。虽然县委组织部长管干部,但干部工作的真正主管,乃是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只能是县委书记的副手。事事处处和慕新民对着干,也不是最佳的办法。

    身份不同了,斗争的策略也需要调整。至少上层对他会更加关注,一味的强硬到底,会失分的。

    假如刘伟鸿没有和老爷子订下“三年之约”还则罢了。这个三年之约既然订了下来,刘伟鸿便必须要兑现承诺,总不能糊弄自家老爷子吧?刘伟鸿绝对不会干这种事情的。

    马吉昌两眼一亮,连忙说道:“志民书记这个建议我认为很有道理。老实说,现在我们夹山,少了谁都没关系,唯独不能少了刘书记。要是刘书记能够继续直接领导夹山,那就太好了。”

    马吉昌也是个聪明人,一听就觉得薛志民点中了要害之处。他马吉昌现在要想接任区委书记,最大的问题在于资历不足。如果刘伟鸿能够兼任区委书记一段时间,马吉昌的资历也就熬出来了,到那时候刘伟鸿再辞去区委书记职务,推荐他马吉昌接任,最为顺理成章,任谁也无话可说,慕新民更是拿不出反对的理由。

    刘伟鸿就笑了,端起酒杯说道:“这个事情,县委还没讨论,先不说了。到时候自有安排。来,大家干一杯!”

    “干杯!”

    第460章上任

    次日一早,刘伟鸿正式到县委组织部上任。

    县委组织部就在县委一号办公楼里办公,二楼西侧的一个独立区域。刘伟鸿先去的周云舟办公室。周云舟也已经到了,就在办公室里等候刘伟鸿,办理交接手续。

    一名年轻小伙子,早就在二楼楼梯口等候着,见到刘伟鸿缓步走过来,小伙子连忙上前来,微微鞠躬,很恭谨地说道:“刘部长,早上好!”

    刘伟鸿点头为礼,微笑着说道:“向耘,你好!”

    小伙子顿时大吃一惊,说道:“刘部长,您认识我?”

    刘伟鸿笑道:“别忘了,咱们以前在一栋楼里办公,我当然认识你。”

    向耘很年轻,大约也就二十二三岁的样子,个子中等,十分的阳光灿烂。刘伟鸿以前在县委办公室上班的时候,见过他,知道他是组织部办公室的干事。不过刘伟鸿在县委办呆的时间很短,三个月而已,他走之前,向耘才分配过来上班的,实在不曾想到,刘伟鸿竟然不但认识他,还记得怕的名字。

    这个可真了不起。

    “刘部长真是观察细致,明察秋毫啊!”

    向耘顺手便给刘伟鸿戴了一顶高帽子。看来无论是谁,只要进了机关,拍马屁就会变成生命的一部分。这也是环境使然,不会拍马屁,如何在机关里头生存得下去?勉强混下去了,一辈子也就是个普通科员的命,最多靠熬资历在退休前弄个主任科员的待遇罢了。

    刘伟鸿微笑颔首。

    向耘肯定是周云舟派在这里迎接他的。说起来组织部的人是有点失礼了,昨晚上,竟然没人去林庆宾馆“拜见”刘部长。看来,大伙心中对这位年轻的部长,还有点不服气。

    这倒也正常,刘伟鸿一来年轻,二来与慕新民极度不睦,大伙心里也有些担惊受怕的。倒也不是怕刘伟鸿斗不过慕新民,万一刘伟鸿也跟朱建国一样,在县委大院待不了多长时间就调走了,可不是将大伙都晾在半路上了么?

    还是看看再说吧!

    “刘部长,周书记和其他几位部领导,都已经在等候您了,请!”

    向耘很是懂事,没有在这里与刘部长过多寒暄,便即微微弯腰延客。

    刘伟鸿稳步向前。

    如同向耘所言周云舟办公室很是热闹,六七个人都在那候着呢。刘伟鸿眼神一扫就知道县委组织部的负责人基本上都到了。

    细论之下,也都是老熟人。

    见到刘伟鸿,大伙都笑着站起身来,周云舟微笑说道:“伟鸿同志,来了?呵呵,来来,给你介绍一下啊,这位是李刚同志。”

    站在周云舟身边的一位中年男子,便笑呵呵地向刘伟鸿伸出了手。

    李刚!

    这名字,全国没有十万也该有八万,但刘伟鸿却要很用劲才能憋得住笑意。毕竟只有他才知道,李刚在后世,是何等的大名鼎鼎。

    但眼前这位李刚,却是刘伟鸿很想要争取的对象。原因无他,李刚是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老资格的正科级干部。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刚是薛志民的老同学,和薛志民关系一直还算不错。昨天吃火锅的时候,酒酣之余,薛志民专程向刘伟鸿推荐过的,说是李刚为人尚可,还算是比较正直的干部。这个意思自然就是说,刘伟鸿可以争取他的支持。要是能将李刚拉过来,刘伟鸿在组织部便能迅速展开工作。

    “你好,李部长!”

    刘伟鸿微笑着和李刚握了握手。

    周云舟接着介绍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组织部副部长林格。第三位,也是四十岁左右的男干部,组织部副部长许彪。

    县委组织部三位副部长,清一色的大男人,也是清一色的单名。

    刘伟鸿和这几位打过交道。

    另外三位,亦是组织部的负责人,一位是部务会成员兼县直机关工委书记胡音羽,一位是部务会成员兼纪检组长王睿,另外一位是部务会成员兼工会主席李强。

    较之三位副部长,这三位部务会成员就要相对年轻一些,胡音羽是女同志,大约三十五六岁的样子,一副老大姐的样子,慈眉善目。

    单看外表,由她出任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倒是很合适。王睿也是三十几岁,李强比较年轻,大约三十岁的样子,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却担任工会主席这样的职务,也算是十分的“休闲”了。

    刘伟鸿与他们一一见礼。

    李刚等人礼貌之余,保持着一定的矜持。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一般都会养成比较良好的心态。组织部的干部无论走到哪里,其他部门的干部,一般都会比较尊敬。再说作为党委直属部门,县委组织部名义上是正科级单位,实际上工作人员的级别都配得比较高。李刚和林格都是正科级,徐彪、胡音羽等人,则是副科级。组织部其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据刘伟鸿所知,亦都是高配的副科级干部。和普通的县直局委办有一定的区别,甚至比县委宣传部的干部级别也要配得高一些。

    管干部的干部,自然要有些不同的待遇。

    “伟鸿同志,你看,是不是开一个会,把部里的同志都召集过来,大家见个面?”

    寒暄已毕,周云舟便微笑着提议道。

    刘伟鸿微笑点头。这也是该有的流程,这会子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已经齐集会议室,等候新部长到任作指示呢。

    县委组织部的办公区域,有一间专门的会议室,但比较小,只能召集负责人开会。全部门的大会,必须借用县委办公大楼的会议室。反正这个会议室也是公用的。九十年代初期的内陆小县,只能是这么个办公条件,也讲究不来。

    当下一行人簇拥着周云舟和刘伟鸿向会议室走去。周云舟走在最前面,刘伟鸿略略落后他半个身子,也算是给周云舟一个尊重。尽管刘伟鸿知道,周云舟有向慕新民靠拢的迹象,但经过这一回的“交锋”之后,周云舟是否会坚决地倒向慕新民,可就得两说了。周云舟如果认定慕新民不是个人物,只怕会重新考虑。刘伟鸿也没打算和周云舟把关系搞僵。

    政治斗争要讲究策略,尽可能的不树敌过多。就算周云舟坚决倒向慕新民,能够和他把关系处好一点,就要尽量处好一点。

    官场上风向变幻无常,人的心思,谁又能说得准呢?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县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一个不漏,全都到齐了。领导们一进来,立即自发起身,鼓掌欢迎。

    这个会议室是圆桌形布置,主席位置上,并排放了两张椅子,自然是为周云舟和刘伟鸿预备的。在这些事情方面,机关干部会特别的用心,一个不注意,就会得罪人。得罪别的人还则罢了,得罪了领导可不是好玩的。

    新老部长在主席位置上并排落座,副部长和部务会成员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样的见面会有一定之规,周云舟首先代表致了欢迎词,代表组织部的全体干部职工,对刘伟鸿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便一一给刘伟鸿介绍在座的同志。

    林庆县委组织部的内部机构设置,很是齐全,一共有七个内部机构。

    办公室,负责组织部综合协调、督促检查;部机关秘书事务、信访、文书档案、机要保密、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负责信息综合、文件审核和部分领导讲话文稿的起草;负责部机关后勤服务、内部管理、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和归口单位工作。

    研究室,负责组织部调查研究工作,搞好组织工作课题调研、信息上报和宣传报道等工作。承担上级组织部下达的有关党建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课题研究,及本县组织工作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和参考。对组织工作的重要经验进行总结推介。

    组织室,负责研究和指导全县党组织建设工作,研究和提出有关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的设置;研究和指导全县党员队伍建设,指导、协调党员教育工作,负责党员管理和发展工作;负责全县党内表彰、党内统计和党费管理工作。

    干部一室,负责科局级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负责县管干部的考察工作;负责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适时提出成熟后备干部的使用建议;做好科局级后备干部的考核、调整、补充、审批工作,办理县级后备干部的考核、调整、补充、审批工作,配合上级组织部门搞好县处级干部的民主推荐、呈报和考察工作以及工资、待遇、离退休的有关工作:负责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负责交流、挂职锻炼干部、选调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县管干部的档案、干部信息工作;搞好调查研究,总结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经验,并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干部二室和干部监督室合并办公,负责全县干部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履行指导、综合、协调、检查职责等等。

    此外还有一个不久前刚成立的人才工作办。

    第461章借车?

    见面会开过之后,大家各自散去。

    在这个见面会上,刘伟鸿的话语依旧不多,只是很谦虚地说了几句场面话,说自己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支持和帮助。

    刘部长越是如此低调,大家心里便越是有些惴惴不安。

    刘伟鸿同志实在不是个低调的人嘛,干翻了县委副书记,又当面顶撞县委书记。这会正经成了县委组织部长,却低调谦虚起来,这中间难道没有什么问题?

    还是小心一点好,可别被小刘同志几句客气话骗到了。

    周云舟和刘伟鸿办理了简单的交接手续,便径直去了自己的新办公室。李学智还在等着他交接呢。县人大有自己的办公区域,李学智得去那边办公。当然,也是在县委大院之内。内陆小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都是在一个院子里办公的,想要分开来,也没那个条件。只是简单地划分了一下不同的办公区域而已。新老组织部长之间的交接,自然不会是文件交接。通常老部长会将自己手头没有完成的重要工作向继任者交代一下。如果双方关系很好,自然还要有一番长谈,老部长将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提醒新部长,自己有需要关照的人,亦会托付一下。

    不过周云舟与刘伟鸿之间,绝对谈不上关系好,这些程序便一概免了,周云舟只是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反正他还在县委办公,刘伟鸿真有疑问,到时候再找他就是了。估计刘伟鸿也不会去找他。官场上的事,你有了那顶乌纱帽,不怕摆不平。

    交接之后,办公室主任张俊玲微笑着走进了刘伟鸿的办公室。张俊玲三十岁左右,穿着黑色女士西装,齐耳短发,装扮很是中规中矩,这是大多数机关女干部的特点,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张俊玲长相算得比较漂亮,颇有知性美女的气质。刘伟鸿知道她是本科毕业,正经科班出身。之所以能够担任组织部办公室主任,除了她的学历,还有一个关键之处,她是孙文阁的外甥女。

    张俊玲的母亲,是孙文阁嫡亲的妹妹。这种情形,各地在所多有,领导干部的子女亲属,一般都能分配到好的单位。

    张俊玲在黑色西装下套了一件桃红色的毛衣,算是她身上唯一的亮点,可见在机关的大环境下,女人爱美的天性,毕竟不能尽掩。

    “刘部长好!”

    张俊玲微笑着向刘伟鸿致意。

    “张主任,你好。”

    刘伟鸿也微笑点头。

    张俊玲是来向刘部长汇报组织部的日常工作的,近来这几天,刘部长还需要出席几个会议,也是早就安排好的。有些会议,必须要组织部长出席。刘部长有些什么样的工作习惯,也在张俊玲必须要了解的范围之内。办公室主要就是为部领导服务的嘛。

    刘伟鸿平静地听着,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张俊玲便有些忐忑起来。其实她汇报的都是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敏感”内容,但见了刘伟鸿这“莫测高深”的样子,张俊玲就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了。事实上,她对刘伟鸿充满着好奇之意。刘伟鸿的年轻,刘伟鸿的强势以及传说中的种种出身背景,都让这位看上去阳光帅气得不得了的新部长,笼罩着层层奇特的光环,平添了几许特殊的魅力。以前张俊玲也和刘伟鸿打过交道,那时候心态是很平等的。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和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互不隶属,大家只是普通的同事。谁知道一年多时间,刘伟鸿就成了她的顶头上司。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要培植自己的亲信,那是理所当然。办公室主任,更是重中之重。搁在以前,张俊玲也不怎么担心,毕竟她舅舅孙文阁还在台上呢,虽然不管事了,县委副书记兼县人大主任,还是能够罩得住的。周云舟自也不会随便找她的麻烦。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孙文阁已经全退,刘伟鸿又走出了名的强人,是不是还会给一个离休的老头面子,实在难说。

    意识到这一点,张俊玲益发的恭谨,遣词造句也益发的小心在意。

    汇报完毕,刘伟鸿微笑颔首,没有提问。

    “刘部长,关于你的通讯员,你看怎么安排?”

    张俊玲略等了一会,见刘伟鸿没有指示,便主动问了一句。每个县领导都有专职通讯员,刘伟鸿自然亦不能例外。张俊玲本来想要推荐一个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还是不要随便推荐的好,省得刘伟鸿以为自己想要在他身边安插什么人手。

    这可是官场大忌。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我看向耘不错,让他试试看吧。”

    张俊玲便暗暗舒了口气。她想要推荐的人选,本来就是向耘。组织部办公室,加上她在内,一共才三个人,其中一个乃是部长的通讯员,只是挂名而已,张俊玲指挥不动的。也就是说,张俊玲这位主任,其实只有一个兵。

    “好的,那我待会就叫向耘过来。

    “嗯。”

    刘伟鸿点点头,没有多言。倒不是刘伟鸿对张俊玲反感,更不是要蓄意拿捏。而是经历了张妙娥那件事情之后,刘伟鸿深自警惕。张俊玲是一位容貌姣好的青春少妇,双方尽管有好几岁的年龄差距,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比较好,省得被别人说三道四。

    张俊玲欲言又止。

    刘伟鸿微笑说道:“张主任有什么话请讲吧。”

    “嗯,是这样的,那个,是关于用车的问题……部里有三台车,两台桑塔纳,一台面包车。周书记原先坐的那自桑塔纳,他带过去了……”

    张俊玲期期艾艾地说道,一边观察着刘伟鸿的脸色。

    领导干部调任,以前是不会将自己的座车带过去的。但是后来,渐渐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孙文阁原先在人大有配车,这一回正式离休,他的配车也一样带走了。尽管这样不符合规矩,可谁也不说什么。公家的车子嘛,谁会为了这个去得罪孙文阁?要回来了也不是自己用。再说了,人家刚退休就追上门去讨要车子没这个道理吧?惹得老头子火将起来,劈头盖脑一顿好骂,还不是白挨了?

    孙文阁一带走他的配车,李学智过去接任,自然也要将自己的车子带过去,周云舟依样葫芦罢了。最终却“苦”了组织部。

    说起来这个事,源头还在张俊玲的舅舅身上,所以她有点忐忑。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没关系,不是还有两台车吗?”

    张俊玲犹豫了一下说道:“刘部长,剩下那台桑塔纳,买的时间长,车况不太好。”

    在张俊玲想来,刘伟鸿新任组织部长,少年新贵,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恐怕在配车上要求会比较高。我们国家,自古就讲究个面子,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是也。让刘伟鸿去坐那台老掉牙的旧车,只怕有些不妥。而且一旦这台桑塔纳成了刘伟鸿的专车,其他几位副部长,就只能共同那台面包车了。以前那台桑塔纳乃是副部长们专用,面包车则是下面工作人员用的。车子少了一台,用车紧张,到时候真正犯难的,就是她这个办公室主任了。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说道:“那张主任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借台车吧……”

    张俊玲试探了一句,语气很不肯定。她本来想提议买台新车的,新官上任,买台新车也没什么。据说刘部长和邓县长关系不错,这个报告一递上去,邓县长怎么也得给个面子。不过张俊玲还是没敢随意提出来。听说刘伟鸿在夹山区是出了名的“老抠”两个企业赚了那么多钱,愣是没舍得买部新车,还是邓仲和将县政府的一台二手桑塔纳配给了他们。如今手里不管钱了,让他写报告求人,只怕不是那么好,便出了个“借车”的主意。

    县委组织部要借车,而且是组织部长的专车,估计有很多单位会很乐意“借”的。

    刘伟鸿想了想,说道:“借车也不好,都是公家花钱。两台车先将就着用吧,实在不够了再说。”

    “好的。”

    张俊玲不敢多言,点头应诺。见刘伟鸿没有别的指示,张俊玲便告辞出去。

    不一会,向耘便敲门走了进来,神态益发恭谨,眉宇间却掩饰不住一抹惊喜之意。张主任刚才说了,推荐自己给刘部长做通讯员,刘部长已经同意了。向耘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只要他能取得刘伟鸿的信任,从今往后就算是刘部长的亲信了,这样的机会,真是可遇不可求。

    刘伟鸿任区委书记的时候,对夹山区干部的提拔和照顾,是出了名的。这一点,也是刘伟鸿在普通中基层干部之中口碑很好的原因。一个厚待部属的领导,总是比较受欢迎的。

    刘伟鸿对向耘倒是比较亲切,微笑着和他沟通了几分钟,看上去刘伟鸿还是比较满意的。向耘砰砰乱跳的心才算是略略安定了一点。

    第462章刘部长要和县委书记争权

    李刚的办公室就在刘伟鸿办公室的隔壁,不过李刚出门之前,还是整理了一下服饰,出门的时候,双手背在背后,步履沉稳。

    李刚在组织部也算是个强势领导,名副其实的二把手,很多时候,周云舟都要礼让他三分。组织部四位正副部长,清一色四十岁以上的大老爷们,令得林庆县委组织部的工作气氛比较压抑。如今一家伙换了一个年轻得不像话的部长,或许今后机关的气氛会有所改变吧?

    但是李刚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习惯,缓步走进了刘伟鸿的办公室。刘伟鸿上任之后,第一个找常务副部长谈话,乃是理所当然。

    见李刚进了门,刘伟鸿从办公桌后转出来,微笑着迎了上去,与李刚握手。

    “李部长,请坐!”

    刘伟鸿邀请李刚在待客沙发上落座。

    县委办公大楼的办公室,规格基本上都差不多,县委常委们的办公室大约二三十个平方,算得比较宽敞,待客沙发区占地较广,可以召开六七个人的小型会议。

    两个人分宾主坐定,向耘紧着奉上香茶,刘伟鸿掏出香烟来,递给李刚一支。李刚连忙掏出打火机,给刘伟鸿点着了。

    地委的任命文件一公布,薛志民就曾经来找过他,向他大力“推荐”刘伟鸿,对刘伟鸿的仗义那是赞不绝口,希望他能主动向刘伟鸿靠拢,千万不要有其他的想法。李刚自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组织部门,期间在乡镇工作过一段时间,干的也是组织委员,一步一个脚印升到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能力还是有的。薛志民知道他的“缺点”有点心高气傲,担心他“欺”刘伟鸿年轻,不免怠慢,便提前给他打个预防针。

    李刚也确实吃了这个心高气傲脾气的亏,原本有两次机会很好,可以放到下面的区里去做书记,都是因为他这个脾气最终坏了事。虽然说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也是正科级,但上进之路远远不如区委书记那么宽阔,没有主政地方的资历,想进入县级领导班子,难度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组织部的常务副很少有去县政府担任副县长的,若想一步跨入县委班子,除非是接任组织部长的职务。这个难度更大。

    老同学话,李刚听进去了一部分,但也没有打算全听。到底要怎样和刘伟鸿相处,李刚得要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之后,才能做决定。

    “李部长,你是老组工干部了,我刚刚接手,还希望你能多多支持啊。”

    刘伟鸿对李刚很客气,微笑着说道。这倒不是完全因为李刚的资格老,李刚的心高气傲,也是刘伟鸿对他客气的原因。一般来说,在机关上班,能够心高气傲的家伙,都有两把刷子,而且个人品格方面,应该是比较好的。刘伟鸿到林庆县一年多,很少听说过有关李刚立身不正的传言。要是立身不正,李刚自然也就傲气不起来。可没有几个县领导会真正喜欢一个总是搞名堂,还很傲气的手下。

    李刚连忙欠了欠身子,谦逊地说道:“刘部长客气了,你是领导,还要请你多多关心我们。只要有需要我们办的事情,刘部长尽管吩咐。”

    看来此人的傲气是在心里,不在外表。这也很好理解,李刚不可能对谁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不然就不是傲气而是冒傻气了。

    刘伟鸿又客气了几句,随即说道:“李部长,能不能请你谈一谈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组织部的一些日常工作方法?”

    “好的。”

    李刚点了点头,随即坐正了身子,开始进行正式的汇报。此番刘伟鸿乃是正式召见,不是闲聊,这个规矩,还是要好好遵守的。

    刘伟鸿凝神细听。

    李刚的汇报比较简明扼要,组织部虽然工作人员不是太多,事实上工作内容还是蛮琐碎的。真要是汇报得太细了,未免冗长。

    刘伟鸿的双眉,微微蹙了起来。

    李刚便有些惊诧,难道自己的汇报出了什么问题,又或者有所遗漏?刘部长看上去,不是那么满意啊。当下微笑说道:“组织部的日常工作,基本上就是这么些了,有不全面的地方,请刘部长批评指正。”

    说老实话,李刚还真不觉得刘部长现在有资格对组织部的工作“批评指正”刘伟鸿实在太年轻了,毕业之后参加工作不到三年,能有多少工作经验?

    刘伟鸿轻轻舒了一口气,说道:“李部长,听起来,我们组织部的工作,比较被动啊。”

    “被动?”

    李刚是真的吃了一惊,诧异地反问道。

    “对。我是这么认为的,对干部的考察了解以及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应该是组织工作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当然,其他日常工作,也不是不重要,但这两个环节,才是最关键的,重中之重。请恕我直言,在此之前,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确实都比较被动。先说说对干部的考察了解吧。现在好像例行的考察工作都停下来了,不到干部异动的时候,我们基本不进行考察。一定要等上级领导发了话,准备对某些干部进行异动了,才启动干部考察的流程。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这种做法,往往时间很紧迫,很多时候都是流于形式。直白点说吧,上级要提拔哪个干部,我们组织部就给出正面的评价。如果上级领导有别的指示,我们就给出一般的评价甚至是负面的评价。如此一来,组织部的积极主动性如何体现呢?”

    刘伟鸿不徐不疾地说道,语气比较沉重。

    李刚的双眉也蹙了起来,心里头暗暗吃惊。刘伟鸿如此说话,那就是心里有想法了,但李刚还不能十分肯定。

    “嗯,那依刘部长的意见,干部考察工作应该怎么做呢?”

    李刚不急着附和,也不急着反对,很谨慎地问道。

    刘伟鸿轻轻一挥手,说道:“要形成制度。其实对于干部考察工作应该怎么做,早就有文件规定得十分清楚。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认真按照文件的规定去做而已。我不知道这种心态是怎么产生的,是什么原因产生的,但我认为,这样子不对。从现在开始,干部考察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每个季度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要有一次综合考察评定,考察的结果,要存入干部的个人档案,作为将来提升和调动的依据。不能仅仅依靠调动之前的那一次干部考察和民主评议。那样很不全面,有点流于形式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