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办好。
张复明便振奋起来。
一百五十万啊!
市教委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钱?
当然,这笔钱是公款,不是给他张复明私人的。但也足以证明刘市长对他张复明的信任。张复明下定决心要把这个事情抓好,抓彻底!就像他当面向刘市长保证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该花的地方,花在学生老师的身上,绝不浪费。
张复明确实就是这么想的,没想要打这笔钱的主意。有些钱能拿,有些钱就不能拿,这中间的度应该怎么把握,很是考验一个人的良心和智慧。张复明很清楚,这笔钱就是不能伸手的,刘伟鸿上任之后的第一个大举措,他要是敢伸手,就等于是双手将自己的人头送到刘伟鸿的手里,让刘市长开刀祭旗。
张复明将这个看做是一个机会,看作是刘市长对他的考验。只要这件事办好了,他张复明不说立马能成为刘市长的亲信,起码也能够在刘市长眼里留下很良好的印象。
正当张复明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被财政局长李青梅一盆凉水兜头淋下。
李青梅不给钱!
张复明拿着刘市长亲笔批示的文件,兴冲冲地去了市财政局,找到了李青梅。要说张复明和李青梅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的,李青梅的小孩上市一中,都是张复明给打的招呼,分到了市一中最好的一个班。所以李青梅对他很客气,热情地招呼张主任,还亲自给泡了茶水。聊了一阵闲话之后,张复明拿出了报告。
李青梅的语气就变了,很公事公办地告诉张复明,这个钱,她不能给。
张复明顿时就犯起了愣怔。
市财政实行的是“市长一支笔”市长签了字,这钱就得给。财政局长是无权扣住不拨款的。市财政局就是个钱袋子,而这个钱袋子的“所有者”不是财政局长,而是市长。当然,财政局长真要卡你,也有的是办法。她不说不拨款,只说现在经费紧张,要过一段时间资金才能到位。这却是无可奈何的,就算是将官司打到市长面前去,多半也没用。一般来说,市长是会维护财政局长的。
但李青梅却不是说延时拨款,而是径直告诉张复明,不能给钱!
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刘伟鸿签了字不给。
张复明第一个反应,就是周鹏举跟刘伟鸿干架了。不然,李青梅怎么会如此明目张胆的忤逆市长?貌似以前娄市长在的时候,李青梅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
难不成周鹏举要给刘伟鸿一个下马威?
好在李青梅也没有给张复明打哑谜,明白告诉他,财政局现在手头没钱,这笔钱只能从基建资金里面拨付。但要动用基建资金,单有刘市长的签名不够,还必须有苑书记的亲笔批示。
张复明只好怏怏地回了市教委,随即打电话给向耘,说明了这个事情。
动用基建资金是不是需要苑书记亲笔批示,张复明不明就里。但苑忠兴对此事十分重视,张复明倒是清楚的,也不好向李青梅要文件来查看。
反正是公家的事,犯不着他私人去得罪李青梅。他也得罪不起。李青梅拿捏不住他张复明,周鹏举肯定能拿捏得了。
还是矛盾上交吧。
张复明也是个活泛人,王卓立虽然没有给他介绍向耘,但去过市长办公室两回之后,张复明就和向耘搭上了关系,没事就打个电话问好,聊上几句。本来张复明想要请向耘喝酒的,向耘婉拒了。但两人之间,算是比较熟络了。
向耘一听这个事情,也有点生气。
这么牛逼的财政局长,向耘以前可没听说过。当即亲自给李青梅打了电话,请她执行刘市长的指示,马上给市教委拨款。向耘明白无误地提醒李青梅,此事刘市长十分关注,请财政局务必予以配合。
应该说,这已经可以算是“警告”了。
不管你李青梅是谁的人,财政局还得是归市长管的。如今市长批了字,财政局都拒不拨款,哪有这样的道理?
向耘年轻气威,说话的时候,可能没怎么注意语气,言辞略微硬了一点,李青梅那边却也不含糊,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这个钱必须要苑书记点头才能给,不然财政局吃罪不起。然后,不待向耘有何言语,李青梅径直拉了电话。
一个娃娃市长,一个娃娃秘书,就想在老娘面前摆谱?
门都没有!
想在浩阳横着走,多呆几年再说吧。
向耘望着嘭嘟作响的话筒,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牛人啊!
浩阳果然不愧是地区首府,局长们一个个牛叉无比。搁在林庆县,有哪一个局长敢在邓仲和的秘书面前如此傲慢?
财政局不肯给钱,向耘自然要马上向刘伟鸿汇报。他知道刘伟鸿的性格,雷厉风行,工作上的事情,决不允许拖延推诿。当然,向刘伟鸿汇报的时候,向耘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将满腔的愤懑强压了下去,汇报的语气很是平静。
这个其实也是从王卓立那里学到的一些经验。王卓立像是很随意地跟他聊天,说秘书人员要尽可能将真实的情况,客观地向领导汇报,最好是不要带上自己的个人意见。这样领导才能得出最客观的结论,不会被身边的工作人员误导。有个时候,误导领导,会坏事的。万一领导因此生气,秘书的前程就堪忧了。
不过向耘的语气再镇定平和,事实却是摆在那里的,李青梅和财政局不卖刘市长的账。
刘伟鸿平静地听了向耘的汇报,随即吩咐向耘,打电话叫李青梅过来。
向耘便有点小兴奋,连声答应,出去打电话去了。
浩阳市这些家伙,可能都还没有领教过刘市长的威风吧?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明白,忤逆刘市长,那是何等可怕的错误!
凡是和刘伟鸿作对的家伙,迄今为止,就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李青梅倒是来得很快,向耘的电话打过十分钟,李青梅就出现在了市长办公室。
尽管刚才向耘被李青梅气得够呛,见了面,一般的脸带微笑,客客气气。给领导做秘书,就得有这种涵养,喜怒不形于色。真要是什么都写在脸上,估计这秘书也做不长久。
“刘市长好!”
李青梅朝着巨大红木办公桌后的年轻市长打了声招呼。
“李局长,你好!”
刘伟鸿微笑点头,没有起身和李青梅握手的意思。
“李局长,请坐吧!”
“谢谢刘市长。”
李青梅在刘伟鸿办公桌对面的椅子里坐了下来,落落大方,显得颇有风度。其实这会,李青梅的内心也不是一点都不紧张的。毕竟忤逆市长,她并不怎么占理。有点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意思。
向耘给她奉上茶水,退了出去。
“李局长,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刘伟鸿望着李青梅,没有半句寒暄,直截了当就切入了主题,眼光很平和,语气也很平和,完全看不出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越是这样,李青梅就觉得心理压力越大,对面这个年轻人,正经是一市之长,是她的顶头上司。
“这个……刘市长,你刚刚上任,一些具体的情况,可能还不是很了解。这笔基建资金,是苑书记亲自打过招呼的,只能专款专用。”
李青梅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
刘伟鸿淡然说道:“李局长,文件规定,我想不用我向你多解释了吧?苑书记那里,我自然回去解释。这一点请你不必担心。我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正常展开,不要出现不必要的扯皮现象。”
“这个……”
李青梅在来的路上,原本已经准备好了一大堆说辞,但此时此刻,面对刘伟鸿,却是期期艾艾的,半句都说不出来。
刘伟鸿嘴角微微一翘,掠过一抹笑意,问道:“怎么,李局长还有什么疑问吗?”
“啊……没有没有,我这就按照市长的指示办理。”
李青梅只得老老实实地答道。
“那好!那就这样吧!”
刘伟鸿毫不客气数下了逐客令。
从召见到李青梅离开,前后不过两三分钟,李青梅走出刘伟鸿宽大的办公室时,神情多少有一点狼狈。李青梅自己都搞不明白,这个小娃娃,怎么就能给她如此巨大的压力?那眼神,怎么看都不像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第562章省里也要有人事异动了
夜色降临,大义岭的别墅次第亮起了灯光,路灯则早就亮了起来。
大义岭就是地委领导所居的别墅区,正式的地名叫大义路一号。但是大伙还是习惯称呼那个区域为大义岭。
大头岭一号别墅,一台黑色的桑塔纳静静地停泊在院子内,挂着浩阳市委二号车的牌照。
刘伟鸿正在陆大勇家里做客。
客厅里比较安静,就是陆大勇、张阿姨和刘伟鸿三个人。陆大勇和刘伟鸿说话聊天,张阿姨作陪。张阿姨现在也已知道,坐在她斜对面的这位年轻市长,是刘中原主席的嫡孙。
此番拜会,是刘伟鸿主动预约的。到浩阳市上任也快一个月了,于情于理都应该向陆大勇做个汇报。陆大勇自然十分欢迎,将其他所有的拜访都推掉了,专程在家里接待刘伟鸿。
是去陆大勇办公室还是去陆大勇家里拜访,刘伟鸿也仔细权衡过,最后还是决定去陆大勇家里拜访。在公事上,应该是苑忠兴直接向陆大勇负责,他作为苑忠兴的副手,应该向市委书记负责。刘伟鸿不想让苑忠兴对他形成一种恃宠而骄的坏印象。而且去陆大勇家里拜访,更加能够拉近双方的关系。
“伟鸿啊,上任一个月,感觉怎么样?”
陆大勇笑着说道,笑容十分亲切,语气也很随意,似乎他与刘伟鸿之间,已经是老朋友了。
就是老朋友。
每次面对刘伟鸿,陆大勇都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总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实际年龄和他的外貌完全不符,给人一种十分沉着冷静的印象,就好像面对一个同龄人一般。
陆大勇不敢在刘伟鸿面前拿大。不仅仅因为刘伟鸿是刘老的孙子,还在于刘伟鸿本人就能给他这种平等的感觉。
刘伟鸿微笑说道:“难度不小。”
陆大勇就笑,说道:“哪个方面的?”
“主要还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浩阳的底子太差,和整个城市肩负的使命有很大的差距。”
刘伟鸿这也是实话实说。根据他前世的记忆,大部分地区,在今后十年之内都要改为地级市。浩阳市两年前还只是一个地处偏僻的内陆小县,数年时间内要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省辖市,难度确实不小。当然了,地改市之后,刘伟鸿就不再是浩阳市长了,可能变成新浩阳市某某区的负责人,整个城市的发展,不用他承担第一责任。但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重担还是在他的肩头上。刘伟鸿可不想到时候交出来的考卷,打的分数太低。
陆大勇暗暗舒了口气,还以为刘伟鸿要向他告状呢。
一个月来,这还是陆大勇第一次和刘伟鸿面对面谈话,但对于刘伟鸿的一举一动,陆大勇都十分关注。陆大勇深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刘伟鸿在浩阳市是不是能够顺利施展拳脚,关系到他陆大勇今后的前途。估计目前整个浩阳地区,也就他和张阿姨知道刘伟鸿的真实身份。浩阳市的那些官员们,或许心中也有许多猜测,应该不会联想到刘老身上去。刘老的孙子就在浩阳地区工作,还曾经在农业学校当教书先生,和一般人对高干家庭的认知相差太远。
这一个月,表面看上去很平静,实际上也发生了一些试探性的“交战”刘伟鸿的权威尚未竖立起来。在陆大勇想来,刘伟鸿忽然登门拜访,十有八九是向自己寻求更大的支持。果真如此的话,陆大勇是不能够推脱的,只能加大支持的力度,说不得要拿下几个刺头,就算因此引起曹振起的不满乃至反弹,都顾不得了。
不料刘伟鸿却并没有告状的意思,开口就谈到了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上。这让陆大勇对刘伟鸿又增添了几分好威。
“呵呵,伟鸿,这个也不用太心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浩阳的底子是差了点,但前景还是不错的。我听说你做了个比较大的规划,要在浩阳建一个大型的综合商贸市场,还要鼓励乡镇企业发展,这个就很好嘛,是很不错的思路。忠兴同志向我汇报过,我完全赞同。忠兴同志对你这个规划,也是很赞同的。”
陆大勇说道,神情比较轻松。和苑忠兴一样,他对浩阳市这两年的发展,也是比较满意的。尽管有上级拨款,但哪个地方的发展,能够离得开上级的支持?江口若不是特区,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快速。
刘伟鸿点了点头,说道:“陆书记,话是这样讲,但这些事情,也就是个规划,暂时还停留在纸面上,要落实下去,难度很大啊。资金、政策、人才等等,都还没有着落。”
陆大勇就坐直了身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伟鸿,我知道你是个力争上游的性格,心里想着多为群众半点实事。这个很好,我绝对支持。但也不能太心急。资金方面,地区肯定要会支持你们一些,政策也尽可能优惠。这个我会和曹振起同志好好谈谈的。你现在先熟悉情况,把规划搞完整,到时候万事俱备,就好落实下去了。至于人才这个方面嘛,你可以和忠兴同志多多沟通,他对浩阳市的干部比较熟悉,多听听他的意见。”
刘伟鸿忙即挺直了身子答道:“好的,谢谢陆书记指点。”
陆大勇点点头,说道:”
呵呵,指点就谈不上了,也就是一些经验之谈吧,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伟鸿,吃桔子!”
张阿姨微笑着说道,从水果盘里拿出两颗砂糖楠,放在刘伟鸿的面前。一般情况下,陆大勇和下属干部谈公事,张阿姨不会旁听,对刘伟鸿破例,自然还是因为刘伟鸿的身份与普通干部不同。
“谢谢张阿姨。”
刘伟鸿连忙拿起一颗桔子,剥开来,放了两片在嘴里。
“伟鸿,市里的人大会,是定在一月上旬召开吧?”
聊了一会,陆大勇提到了人代会召开的事情。
浩阳市的人代会,原本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召开,此番略微做了一些调整。倒不是为了让刘伟鸿早日正式当选为浩阳市市长,主要还是为了配合省里两会召开的日期。
“是啊,省里要在明年二月份召开全省人代会,所以市里的人代会就提前召开。”
明年三月份,要召开全国人大会,省里的人代会放在二月份召开,市里的人大会就提前到了一月份。
陆大勇微微颔首,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省里这一回召开人代会,不知道会有些什么人事方面的变动……”
刘伟鸿嘴角掠过一丝笑意。
看来陆大勇心里也有些想法了。明年这次人代会,是楚南省的换届选举。省政府班子和省人大班子都要换届。早在数月之前就有传闻,祝联盛省长可能会调动。本来祝联盛担任省长的时间并不太长,大家都没有去想他的调动,但这个风声忽然就传出来了。而且还很有鼻子有眼的,据说祝联盛有可能调往国家部委任职。
祝联盛真要是动了,楚南省省长出缺,自然会吸引大量的眼球。官场上的人事异动,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中央不空降省长下来,就在楚南省推举新省长,那么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副省长,年纪也偏大了,有可能在此番的换届选举中退居二线,空出来的位置还是不少的。
原本陆大勇两年前才刚刚出任浩阳地委书记,照说是不会有什么想法的。但得知了刘伟鸿的真实身份,又和马国平见过面之后,陆大勇的想法自然又不同了。通过种种渠道,陆大勇也隐约听到了一些风声,老刘家正在“招兵买马”这就是个大好机会啊!
现在中央又在推行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进程。陆大勇的年龄,在地厅级这个级别并不占有多少优势,但如果能跨入省部级行列,还算是年富力强的。
楚南省的本土势力比较强劲,中央这些年似乎也没有要对楚南省高层“动大手术”的意思,好像暂时还顾不上。老刘家在楚南省的传统势力也很不明显。这一回说不定就是个机会了。直接在省部级干部里面培养亲信人马,难度要大得多。毕竟越往上去,资源就越稀缺,纵算是老刘家,也不是说怎样就能怎样的。还不如从地厅级干部里面提拔一些年富力强又有能力的干部上来,逐渐培养班底,不显山不露水的。
陆大勇觉得,自己应该合符“条件”“是啊,陆书记,我也听说省里这一回换届选举,会有些人事方面的变动。上回我姑父和我通电话的时候,也聊到了这个事情。”
刘伟鸿微笑说道,也是不动声色。不过他相信,陆大勇应该能够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如果不是涉及到和刘伟鸿切身相关的人,马国平犯得着在电话里和刘伟鸿说到省级层面的人事异动吗?
陆大勇就笑了,拿起茶几上的香烟递给刘伟鸿一支:“来,抽烟。”
“谢谢陆书记。”
第563章进退有据
此番拜访陆大勇,算得十分顺利,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刘伟鸿等于明白告诉了陆大勇,此番省里的人事异动,老刘家会在适当的时候露个面。陆大勇自己分析得没错,对于老刘家来说,他是确实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个人能力、操守都算良好,在省里大佬眼中的评价,一贯尚可。年龄也合适,五十岁出头,要算年富力强。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陆大勇本身是楚南人。
眼下楚南的政治格局,是本土势力坐大。这几年最高层的政治风波不断,对于省一级班子,以安抚为主,暂时没有大动的意思。总要等最高层的布局尘埃落定,才好顾及下面。在这种大格局下,老刘家就算插手楚南省的人事安排,也不便过于着相。从上边空降干部,不是那么合适。主要还得在楚南省就地取材。李逸风、陆大勇正是老刘家所关注的人。李逸风陆大勇自己在楚南省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老刘家在上边发句话,出把力,往往就能事半功倍。
正因为如此,刘伟鸿才能给出如此肯定不过的答复。
照说刘伟鸿如此年轻,纵算是老刘家的嫡孙,只怕也还没有这个能力影响老刘家高层的决定。但陆大勇却不这么想,他和马国平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刘伟鸿促成的,貌似马国平对这个侄儿非常的欣赏,和陆大勇会面的时候,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双方的谈话是围绕着刘伟鸿展开的。刘伟鸿前不久又一连在《号角》与《人民日报》上发表重量级文章。在在都显示出刘伟鸿的不同凡响。
再往前推,李逸风之所以能转任省委组织部长,还不都是因为刘伟鸿牵线搭桥?
所以陆大勇对刘伟鸿的言语,很是信得过。
至于刘伟鸿所需要的帮助,陆大勇自然也会想方设法给他办到。如果这事真能办成的话,陆大勇留在浩阳地区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他得抓紧才行。
从大义岭一号别墅离开,刘伟鸿驾车去了市人民医院。沙山村小学的代课教师罗蓉蓉在那里住院治疗。那天考察沙山村,刘伟鸿就察觉到罗蓉蓉的脸色不大正常,联想到此首不久,他父亲就是因为肝癌去世的,肝癌可是传染病。
刘伟鸿坚持要常罗蓉蓉下山检查。
一检查就查出了肝炎,还比较严重了。罗蓉蓉随即被留院治疗。肝病比较磨人,以现在浩阳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根治。在罗蓉蓉住院期间,刘伟鸿已经来看过她两回了。
对这个坚强善良的小姑娘,刘伟鸿内心充满着怜惜之情,如果不将她的病治好,刘伟鸿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罗蓉蓉住在人民医院住院部传染科七病室,是那种很普通的病室,一间大房子里,六个床铺,罗蓉蓉住在靠窗的床位。
刘伟鸿走进病室的时候,罗蓉蓉正坐在床上看书。
“灯光太暗了,会伤眼睛的。”
刘伟鸿来到病床前,笑着说道,顺手放下了手里拿着的一小筐砂糖橘。这是他刚刚离开大义岭一号别墅的时候,张阿姨一定要给他捎上的,尽管已经向陆大勇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每回去拜访陆大勇,刘伟鸿都不空手,总是会带点东西,主要是烟酒。张阿姨就过意不去,每次也给刘伟鸿捎上一点水果什么的,算是聊表心意。现在带过来看望罗蓉蓉,倒是刚刚好。
罗蓉蓉看书看得很是认真,刘伟鸿来到床边才察觉,抬起头来,“啊”了一声,圆圆的小脸涨得通红,有点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说道:“刘……你来了……”
她已经知道了刘伟鸿的身份,乃是市长。罗蓉蓉虽然不清楚体制内的官职大小,但市长这个职务所蕴含的信息,多少还是明白的,应该是全市最大的官了。因此每次在刘伟鸿面前,都有点放不开。不过她也知道,在这病房里,是不好叫破刘伟鸿市长身份的,会引起“混乱”“我给你倒水啊……”
罗蓉蓉手忙脚乱的,就要掀开被子下床来。
刘伟鸿笑着摆摆手:“不用了,你坐着吧,我刚才已经喝了很多茶水了。”
“哦……”
罗蓉蓉答应一声,又乖乖地坐了下来,低下头不敢看他。
这腼腆的小姑娘,让刘伟鸿有些哭笑不得。貌似刘市长是个好人来着,不至于如此狰狞可怖吧?刘伟鸿本来拿了一个巨橘子在手,想要刻给她,又随手放回了框子里。
可不要把人家小姑娘吓坏了。
“病好点没有?”
刘伟鸿在床前的小凳子上坐下来,随口问道。
“嗯……”
罗蓉蓉点了点头。病情是不是好点了,她自己其实并不清楚。但想来住在医院里,每天打针吃药吊盐水,这病总是会一天好似一天。
“看什么书?”
刘伟鸿往床头摆放的书本看了一下,原以为会是杂志之类的消遣书,不想却是高中课本。看高中课本竟然也能看得如此入神。
多蓉蓉低声说道:“我没事做,看看书啊……”
刘伟鸿说道:“看书好。等你把病养好了,还是回学校读书去,就去浩阳一中。明年……嗯,后年吧,后年准备考大学。”
罗蓉蓉吃了一惊,抬起头来,望着他,说道:“不行的,我没钱上学……”
刘伟鸿就笑了:“我供你上学。不但供你上高中,以后考上大学了,我再供你上大学。”
“这怎么可以?”
罗蓉蓉不由目瞪口呆,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
刘伟鸿笑道:“当然可以了。你那么喜欢读书,就应该去考大学,你父亲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他女儿怎么能够辍学呢?”
“可是……可是,我……”
罗蓉蓉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辩驳”刘伟鸿,不过在她心里总觉得这个事有点不大对头,自己和刘伟鸿无亲无故,怎能受如此重恩?
刘伟鸿笑了笑,一挥手,说道:“就这么定了,你安心养病。以后啊,你就叫我哥吧。”
罗蓉蓉满心要反对,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刘伟鸿那笃定的语气,一市之长所带来的威压,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住的。
“蓉蓉,晚上这病房的光线太暗了,你在这种灯光下看书,太伤眼睛。这样吧,我明天叫人给你送盏台灯过来,给医院打个招呼,让他们给你在床头装个插座,这样晚上看书就不伤眼睛了。”
刘伟鸿抬头看了看病房房顶中央吊着的那个二十五瓦白炽灯,摇了摇头,说道。刚刚已经认了罗蓉蓉做妹妹,刘伟鸿说话的语气就起了变化,透出一股自自然然的关心之意。
罗蓉蓉小脸红彤彤的,咬着嘴唇点了点头,眼里却闪过一抹喜悦的光芒。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自小和父亲相依为命。前不久父亲也过世了,她就变成了孤儿。如今忽然钻出来个市长“哥哥”对她这样关爱,小心眼里顿时满是温馨之感,似乎远去的亲情,再一次回到了身边,紧紧包裹着自己,只想扑进刘伟鸿的怀里,大哭一场。
刘伟鸿没有在病房多呆,站起身来,轻轻摸了摸她有点粗糙的头发,说道:“你早点休息,过几天我再来看你。”
“嗯!”
罗蓉蓉咬着嘴唇,重重点头,嗓子眼里堵堵的。
刘伟鸿离开医院,回到宾馆三零六号套房,给马国平打了个电话,将今晚上和陆大勇会面的事情,向马国平做了汇报。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初,楚南省人代会在明年二月份举行,如果想要在这个人代会上有所作为的话,眼下就必须要预先准备了。
“姑父,是不是祝联盛省长真的要动了?”
在电话里,刘伟鸿毫不避讳地问道。如今他和马国平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纵算不在刘伟东之上,至少也相差无几。与马国平已经逐渐形成了某种默契。
马国平倒也并不隐瞒,说道:“确实是有这个动议,可能去国务院吧。”
“谁的动议?”
“贺老!”
马国平直截了当地回到了刘伟鸿。
刘伟鸿的嘴角浮起一丝笑意。看来自己以前了解的消息基本准确,祝联盛确实与老贺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所以这一回贺老主动动议,让祝联盛调往国务院,估计也与刘伟鸿那两篇文章有关。刘伟鸿料事如神,成功预测苏联政变,随后又大声疾呼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获得了最高首长的认可,再将祝联盛放在楚南省,怕是有些不妥。
刘伟鸿早就不是昔日吴下阿蒙,在老刘家的地位直线飙升,可不要惹得刘老爷子一怒之下,大发雷霆。说起来,这也是对祝联盛的一种保护。到了省部级正职这个层级,任何一个派系都是不能轻易损失的,也损失不起。
刘伟鸿微笑说道:“这样也好。”
马国平也笑起来,刘伟鸿话里的潜台词,他焉能不明白。贺家主动“撤退”刘家的机会就来了。不过马国平随即说道:“伟鸿啊,要是有空的话,这个月回首都一趟吧,有些事,咱们聊聊。”
“好的,姑父。”
刘伟鸿的双眉就轻轻扬了起来,估计那个事情,还是难以避免了。
第564章四处“钻营”
十二月中旬,刘伟鸿回到首都,在首都饭店请大姑刘成美和小姑刘成爱两家子人吃饭,自然也叫上了妹妹刘华英,还请了大哥刘伟东。刘成胜的另外两个小孩,女儿刘华玲比刘伟鸿还要略微年长,已经参加工作。原先是在国家部委上班的,后乘刘成胜调往江南省,刘华玲便跟着调过去了。她还没有结婚,随着父母一起生活,很是合理,小儿子刘伟昌,还在上学,也去了江南省。现在大伯一家,就刘伟东住在首都。
刘伟东已经正式调往团中央青农部工作,职务依旧是处长。不过小姑刘成爱说,过完年,刘伟东的职务就会起变化,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会担任青农部副部长,那就是副司局级干部了。再熬一两年资历,刘伟东也要外放历练才行了,任何一个世家子弟,只要胸怀大志,就不可能总是呆在首都的大衙门。
听说刘伟鸿回了首都,还要请客吃饭,大姑刘成美和姑父胡奋强倒是都高高兴兴地过来了,见到刘伟鸿,刘成美很是亲热,拉着刘伟鸿的手,不住打量,啧啧赞叹不已。
我家伟鸿,这就市长了!
这出息的,了不得啊!
刘成美之所以对刘伟鸿如此亲热,不仅仅因为刘伟鸿出息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胡奋强调任电力部某司司长之后发生的显著变化。
当初刘伟鸿提议胡奋强调往电力部,刘成美是很不乐意的。她和胡奋强在央企工作了二十来年,一直没怎么掌过权,也就一直都没怎么真正品尝过权力带来的快感,调任江南省分公司总经理之后,才算是明白什么叫“人上之人”所以那会子,刘成美心里头对刘伟鸿还很有些意见。
出什么馊主意啊?
但是不久之后,刘成美的观点转变了。胡奋强调往电力部之后,虽然级别升了一级,论权力,确实是还不如在江南省公司做个总经理。不过胡奋强在老刘家的地位却是直线上升,不但刘成胜、马国平等人对胡奋强客气起来,连老爷子也将胡奋强当成了一个人物,每次回青松园去,老爷子都会比较详细地询问胡奋强的工作情况,颇有慰勉之词。
这可是前所未有闻。
以前胡奋强在老刘家的地位,就等于一个“工人”这么些年过去,刘成美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她嫁给谁,她的根子在老刘家。老刘家兴旺发达她和胡奋强就水涨船高;老刘家不景气,他们也跟着抬不起头。所以,只要胡奋强在老爷子面前的印象改观了,今后的前程是很可观的。
老爷子之所以对胡奋强改变了看法,主要还是胡奋强的“亲善大使”干得不错,那边接受了老刘家伸过来的橄榄枝和老刘家的关系处得更加和睦了。在风波诡异的高层政治中,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盟友,那是一大强援。
既然胡奋强发挥了作用,老爷子自然要对他另眼相看。
细论起来,这都是刘伟鸿的功劳啊。刘伟鸿以这种方式在回报大姑以前对他的关爱,刘成美自然对刘伟鸿亲热有加了。
大家都知道云雨裳现今在江口成了大老板,发了大财。刘伟鸿这个“小白脸”跟在媳妇后而捡个漏,也成了有钱人。所以点菜的时候,谁都不客气,好好打了刘伟鸿一回土豪。
“伟鸿,这个市长好不好当啊?”
刘成美喝了一点葡萄酒,笑吟吟地问道。虽然知道这个侄儿能耐,但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市之长,刘成美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点好奇之意。
刘伟鸿笑着摇头,说道:“不好当。这不马上就要年底了,市财政还落下了好大的亏空,现在干部过年的工资福利,都还有一多半没有着落呢。市里的学校,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学校,有不少危房,要改造,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现在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先挪用专项基金来补上这个窟窿再说……”
刘成美讶异地说道:“这么难啊?那你还不如调回来算了,在首都大机关,就不会有这么多难处了。”
在刘成美想来,自己这个提议挺中肯的。老刘家的嫡孙,在基层奋斗了那么久,也该回首都享受几年了,顺带着把级别提上去,两会其美。以刘伟鸿的本事,再加上老刘家的赫赫声威,在首都大机关,谁还能给刘伟鸿难受?自然是顺风顺水的。
刘伟鸿微笑说道:“上个月才任命的代理市长,马上就跑,不大好意思。”
刘伟东放下酒杯,说道:“伟鸿,学校的问题,我可以帮你想想办法,联系一下青基会那边,他们搞了个希望工程,应该可以帮得上忙。”
刘伟东果然不愧是老刘家的嫡长孙,内定接班人,脑袋里转悠的东西,和刘成美完全不同。他现在正经是在团中央工作,联系青基会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刘伟鸿笑道:“大哥,不瞒你说,我也正有这个意思,想要打打青基会的秋风。浩阳市的底子实在是差,不想办法弄点外援日子还真是难熬……”
刘伟鸿此番回京,和马国平商议大事是一个方面,浩阳市一隅之地的“小事”刘伟鸿也没打算搁下。回京之前,刘伟鸿做了一个浩阳市九二年度经济发展规划(草案)还只是一个草稿,暂时没有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这个草案包括了成立能源管理公司,统一管理全市矿产资源的开采销售;建造一个大型的综合商贸市场;建一个综合工业园区;鼓励乡镇企业自行创业发展等等内容。
刘伟鸿这个经济发展规划方案的草稿做得很大,很有气势,相对应的,预算也是“天文数字”单单依靠浩阳市本级财政收入,几乎就是杯水车薪。在普通干部看来,刘市长这就是好大喜功,整个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空中楼阁。
你计划做得再好,规划再完善,没钱还不是一句空话?
但也有极个别了解刘伟鸿的干部,知道他一贯不打无准备之仗,既然敢做这样的规划,就一定会有后续的跟进手段。
至少这个规划,刘伟鸿向市委书记苑忠兴和地委书记陆大勇私下汇报过。陆大勇还指示行署专程拨了一笔款子给浩阳市,帮助刘伟鸿度过年底的“难关”当然,浩阳地委行署也不富裕,只能略表心意。陆大勇私下里向刘伟鸿承诺,到了明年年初,地区还会再给浩阳市拨一笔款子,他再到省里争取一些支援。总之会全力支持刘传鸿搞好浩阳市的经济建设工作。
除了地区的支持,刘伟鸿自然还要再打其他主意。只要是对发展地方经济有利的事情,刘伟鸿一贯都是不遗余力,很舍得“钻营”教育这一块的投入,刘伟鸿就没打能过多的动用财政资金,此番回首都,去青基会化点缘,然后通过云雨裳在江口那边寻找一些乐善好施的企业家,也给浩阳市捐赠一些,只要能搞到钱,改善浩阳市的教育现状,刘市长可以不大在意脸面。
给大老板们陪个笑脸,说几句好听的话,就能换来一座崭新的乡间小学,刘市长何乐不为。
刘伟东微微一笑,说道:“青基会我会帮你联系,但你也不要寄太大的希望。希望工程刚刚开始搞,捐赠的人还不多,需要援助的地方却不少,估计也不能弄到太多的资金。也许就是意思一下吧。”
刘伟鸿笑道:“意思一下也行。蚊子肉也是肉,我不嫌少。再说了,我也想要借助青基会和希望工程的大牌子,鼓动企业家捐款。”
刘伟东笑着点头,颇有大哥的气度。在这些具体的事务上,刘伟东并不介意给刘伟鸿多帮忙。不管怎么说,老刘家是一个整体,休戚相关。只是刘伟东也没想到,刘伟鸿竟然升迁得如此之快,悠忽之间就和他平起平坐了。而且一般来说,基层县级市的市长,其含金量可不是首都大机关的处长可堪比拟的。看来自己也需要加倍努力才行了,不然真有可能被刘伟鸿后来居上,比了下去。
随后刘伟鸿又和大姑父胡奋强聊起了他在电力部的工作,谈得比较投机,餐桌上欢声笑语的。
马国平说话比较少,别看胡奋强和刘成美在,这桌子上以他职务最高,实际上是以他为中心的。
听着刘伟鸿和胡奋强聊天,不经意间打听电力部内部的情况,马国平嘴角不时泛起一丝笑容。
刘伟鸿是越来越精通政治手法了,无论是斗争还是合纵连横,都颇有心得。他早先埋下去的这颗棋子,或许在应对即将发生的大事上面,能够起到某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此番家宴,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尽欢而散。
送走胡奋强和刘成美一家子之后,马国平邀请刘伟东、刘伟鸿兄弟两个,到自己家里去喝茶聊天。刘伟东和刘伟鸿对视一眼,都是微笑点头:有些事情,确实要好好商量一下才行了。
第565章首长又要活动活动了
到了马国平家里,气氛就远不如在首都饭店吃饭时那样轻松了。刚刚在沙发上落座,马国平的脸色就变得严肃凝重,拿起茶几上的香烟,递给刘伟东刘伟鸿哥俩。
刘成爱亲自给他们泡茶水。
如今两个侄儿都成了了不得的角色,红三代里杰出的新秀,刘成爱心里头很是欢喜。对于马国平凝重的脸色,刘成爱并不怎么在意。搞政治的人就是这样,几乎没有真正轻松的时候。搁在以前,刘成爱偶尔也会参与一下,现在却是基本上不怎么过问了。刘成爱是热衷权势,权势带来的诸般好处,她有切身体会。不过依照老刘家现在的态势来看,她确实是不需要插手了,很多事情也插手不进去。高层政治的弯弯绕太多,刘成爱才懒得去费那个神思。让他们大老爷们去劳神费力吧,刘成爱只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泡好茶水之后,刘成爱坐在马国平身边作陪。反正不用她做主,只是听着就行了,不必动什么脑筋。
刘伟鸿点起烟来,不吭声。他能猜到马国平要商量什么事,但内情就不是那么清楚了。照理说,经过他的“几番折腾”大局应该起了些变化。
“姑父,听说今年春节,首长还是想出去走走?”
抽了几口烟,刘伟东缓缓说道。
首长、董老这些年过春节的时候,经常会出去走走,就在外边过节,前些年老爷子身体好的时候,也去过明珠过春节,和首长、董老一起去的。所以说到这一点的时候,刘伟东的语气比较平淡。
习惯成自然了嘛。
毕竟他们都不是从二十年后重生回来的,不可能清楚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