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14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在座的诸位干部,认识朱建国的不少,熟悉他的却是不多。不过朱建国的名声还不错,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人很仗义,对自己人比较关照。这样的领导,一般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只要想方设法成为朱专员的自己人,就能获得他的关照了。

    不过现在自然还不是时候,还得看看再说。

    曹振起如今是地委书记了。对于曹振起的手段,地区的干部们可都是很了解的,就算陆大勇也压不住他,只能依靠地委书记的大牌子,略占上风罢了。曹振起此番正位了地委书记,朱建国能抗衡得了吗?别的不说,单以资历而论,朱建国较之曹振起,就差得太远了。

    这事有点悬。

    不要说分庭抗礼,朱建国在曹振起的压制之下,能够发出几分声音,都要算是很了不得的了。

    和陆大勇一样,朱建国的眼神也不时在台下第一排的刘伟鸿脸上掠过。刘伟鸿同样微笑致意。陆大勇升任副省长,曹振起接地委书记,这是一定的。谁来接任行署专员,才是刘伟鸿真正关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李逸风和他不谋而合,都是第一个就想到了朱建国的头上。

    朱建国是刘伟鸿的老上级,在农业学校的时候,就对刘伟鸿十分关照。两人之间,可称忘年之交。让朱建国接任行署专员,应该是最好的安排。

    让陆大勇上去,是为了扩大整个家族的力量着想,在这个方面,刘伟鸿很有大局观。不仅仅是因为陆大勇能力很强,还在于李逸风和陆大勇都是他“推荐”给老刘家的。从某和意义上来说,这也代表着他在老刘家的话语权。任何一个豪门大族或者政治集团内部,都会有很多的小山头,这是毋庸置疑的。刘伟鸿“推荐”的得力人员越多,他的话语权就越强。大家族内部,也要讲究实力的。刘伟鸿可不能因为要有人“罩着”自己,就死死将陆大勇摁在浩阳地委书记的位置上不挪窝。

    在政治上,那是很短视的行为。

    当然了,陆大勇一走,刘伟鸿也不能完会架空自己,必要的后续安排,也是一定要做到位的。朱建国出任浩阳行署专员,倒没有再动用家族的力量,全都着落在李逸风身上,李逸风和胡高山交接意见之后,胡高山同意了这个拟任。和省长搞好关系,也是很必要的,胡高山要团结好班子嘛。

    省长要任用一个行署专员,亦不算多离谱。

    主席台上,还有一张完全的“生面孔”该人坐在苑忠兴旁边,三十几岁年纪,身材中等,衣冠楚楚,神情比较严肃,一双眼睛凛然有威。

    上午九点,陆大勇宣布大会开始。省委的任命文件尚未宣读,眼下陆大勇还是浩阳地委书记。这是一个欢迎会,也是一个欢送会。

    陆大勇进行了简短的开场白,便请何汝民部长宣布省委的任命文件:刘伟鸿在林庆县委组织部鼓捣出来的那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省委组织部已经在全省推广,但目前公示的干部级别,暂时还限定在县处级以下,副地厅级以上干部的任免,尚未推行公示制度。

    这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吧,不能一下子搞得太厉害,得有个过程,慢慢来。毕竟副地厅级以上干部的任免,是由省委掌握的,省委有自己的考量。

    何汝民声音洪亮,宣读了省委的任命文件。

    省委同意陆大勇同志辞去浩阳地委书记、委员的职务。

    任命曹振起同志为华夏国执政党楚南省浩阳地区委员会书记。同时,省委省政府同意曹振起辞去浩阳地区行署专员职务。

    任命朱建国同志为浩阳地委委员、副书记,浩阳地区行政公署专员;魏爱国同志不再担任浩阳地委委员、地委组织部长职务,另有任用。

    原浩阳地委宣传部长方中翰同志转任地委组织部长。

    任命苑忠兴同志为浩阳地委宣传部长,不再担任浩阳市委书记职务。

    任命宋晓卫同志为浩阳地委委员兼浩阳市委书记。

    宋晓卫同志,就是坐在苑忠兴旁边的那位三十几岁的年轻干部,据说此人正经是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方东华的秘书。毫无疑问,单从这个“出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宋晓卫绝对是曹振起向方东华要来的。

    既然曹振起当了地委书记,那么地区首府浩阳市,他就不可能再让陆大勇的亲信把持。地区首府的党政一把手,均是前地委书记的人马,叫曹振起情何以堪?

    而前任地委宣传部长方中翰,亦是曹振起的亲信,由他接任地委组织部长,算得顺理成章。地委书记抓不住乌纱帽,怎么掌控整个地区?

    第582章老领导

    大义岭一号别墅,朱建国的新家。

    大义岭的别墅其实是没有编号的,至少没有书面编号,地委办公室后勤科的干部,不会这么糊涂,连“铁打的官场流水的官”这样的道理都不明白。但是大伙习惯性地将别墅主人在地委的排名算作是别墅的编号。朱建国所居住这栋别墅,是陆大勇以前住过的。曹振起做了地委书记,自也不会搬家。所以朱建国就住进了一号别墅。

    一号别墅今天很热闹,人头挤挤。一大帮老部下前来拜访朱专员。

    朱建国居中而坐,林庆县委书记邓仲和、浩阳市长刘伟鸿左右相陪。林庆县长李学智、县委组织部长邱德远、常务副县长熊光荣、地区农业局长肖为政、农业局财务科长庄栖凤等人俱皆在座。

    于阿姨带着儿女忙着给大伙斟茶倒水。

    朱建国调任新职,朱玉霞也从大宁赶了过来,这个基本的孝道必须要尽到的。尤其难得的是,朱建国的儿子朱毅军刚好也从部队回采探亲了。朱毅军穿着军校的学员装,二十岁出头的模样,个子瘦高,外貌文雅,刘伟鸿了解过,朱毅军眼下在铁门陆军学院初级指挥系学习。

    说起来也比较巧合,朱毅军上军校前所服役的部队,军长正是刘成家。这个情况,刘伟鸿以前与朱建国聊天的时候,早就知道了的。至于朱毅军上军校,是否有刘伟鸿的幕后推手,那就不得而知了。朱毅军看上去还有点腼腆,陪着妈妈姐姐,忙着给客人端茶水。

    朱建国在浩阳地区,一共就担任过两个职务:地区农业局长和林庆县委书记。故此地区农业局和林庆县的干部们,都可以说是朱专员的老部下。以这个名义前来朱建国家里做客,很是合情合理。朱建国以后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当然也是老部下用起来比较顺手。

    刘伟鸿在老朱家的身份比较特别,在于阿姨眼中,他是客人,但在邓仲和他们眼里,以刘伟鸿与朱建国关系之亲近,他又要算是半个主人了。刘伟鸿也确实没有将自己当作外人,不时给大伙敬烟,代朱建国招呼客人。

    朱建国还是老样子,笑哈哈的,笑声很爽朗。实话说,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是上正地厅级干部的岗位了。今年正月,刘伟鸿前来大宁拜访他的时候,就直言不讳地谈到了这个事情,朱建国还有点不敢置信。

    他担任大宁市委组织部长,也才一年多时间,不到一年半,这就出任浩阳地区行署专员,实在提拔得太快了些。但刘伟鸿说得煞有介事,朱建国却也不敢不信。他了解刘伟鸿的性格,在这样的大事上头,刘伟鸿绝对不会信口开河,哄骗于他。以前刘伟鸿办的很多事,事前朱建国都觉得绝无可能,事后却一一验证,从未落过空。这回刘伟鸿说要他做好准备回浩阳去主政,朱建国还真就在做准备了。这话只要是刘伟鸿说的,就被省委组织部长说的还要靠得住。

    现在果然如此!

    人多嘴杂,大家都不谈公事,只是笑笑呵呵的说一些过去共事的时候有趣的事情,打着哈哈,彼此增进感情。

    在这种场合谈公事,显然是不大合适的。

    大约到八点多钟,邓仲和第一个起身告辞。来客之中,以他的职务最高,隐然就成了大伙的首领,他这一起身,大伙便心中有数,该走了。朱专员刚刚上任,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置,耽搁太多时间是不对的。

    朱建国很是客气,亲自起身送到门口,刘伟鸿跟在他身后一起送客。

    很显然,刘市长没打算马上就是。这也正常,以他和朱建国的交情,自然还要留下来长谈一番,有关浩阳地区的情况,也要向朱建国汇报一下。

    走到门口的时候,邓仲和笑着对刘伟鸿说道:“刘市长,夏寒的事情已经办好了。”

    刘伟鸿便微笑点头,道了声“谢谢”这也是春节的时候,刘伟鸿给邓仲和在电话里面说的,请他帮夏寒办理一下调动手续,从夹山派出所调往林庆县公安局。电话里只说是夏寒在基层也呆了那么久,应该换个工作岗位了。邓仲和何等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刘伟鸿的意思。估计刘伟鸿是想要把夏寒调往浩阳市公安局任职。刘伟鸿刚刚接任浩阳市长,总也得培养几个亲信。不过夏寒是林庆县一个区乡派出所的所长,没有什么过硬的理由,直接调往浩阳市公安局,过于生硬了点,显得刘市长就是在培植党羽,拉帮结派。先把夏寒调回林庆县公安局,到时候只要找个公安系统内部交流的名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往浩阳市局,不显山不露水的。

    刘伟鸿年纪轻轻,官场上的道道可是很拎得清。

    这样的事情,邓仲和自然要帮忙的,而且还得把活干漂亮了。所以夏寒目前的职务是林庆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先在林庆县局将他的职务升上来,时机一到,便平调往浩阳市局。眼下邓仲和在林庆县的威望很高,与县长李学智的配合亦很到位,地区公安处长申克礼又是陆大勇的亲信,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操作起来很是便利。

    送走客人,朱建国和刘伟鸿又回到客厅坐下,于阿姨已经收拾干净了茶几,朱玉霞重新给自家老子和刘伟鸿泡了新茶,又对朱毅军说道:“毅军,你在这里陪爸爸和刘市长聊天。”

    当着大伙的面,朱玉霞也不叫刘伟鸿的名字了,称呼职务,显得很是正规。朱玉霞自己对这些官场上的东西不感兴趣,但朱毅军是男孩子,又在部队读军校,今后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这一类的东西,现在让他多接触一下也好。

    朱毅军还是有点腼腆,依言在一侧的沙发上坐了,双手扶膝,腰杆笔直,坐姿很是端正,眼睛也不敢看向刘伟鸿,自然心里是十分好奇的,这个看上去没比自己大两岁的年轻人,居然是一市之长了么?

    朱建国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是军人出身,对儿子此时的表现很是满意。

    军人嘛,站就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可不能歪歪斜斟的,太没样子。

    因为朱建国和朱玉霞的关系,刘伟鸿爱屋及乌,对朱毅军也颇为好感,微笑着问道:“毅军啊,今年就该毕业了吧?”

    “是的,刘市长,今年七月份毕业。”

    “呵呵,好。那你毕业之后,想去哪里工作?”

    “刘市长,这个可不由我自己选择,要服从上级的安排。”

    朱毅军一板一眼地答道。

    刘伟鸿微笑说道:“话是这么说,那你自己的想法呢?”

    “我自己的想法?”

    不待朱毅军答话,于阿姨便在一旁说道:“要我说,毅军,你毕业之后申请分回浩阳军分区吧,离家近,我和你爸也能经常看到你!”

    这是做母亲的固有思维。

    就这么一子一女,女儿在大宁读书,儿子再常年在外,于阿姨也确实膝下寂寞。

    朱毅军脸上便露出迟疑的神情。看得出来,他是个孝子,不便忤逆母亲的言语,但就他的本心,肯定是不想会军分区的。军分区虽然也是部队序列,但毕竟难以和正经野战军相提并论。朱毅军学的是军事指挥专业,只有在野战军序列才能发挥所长,真要是回了军分区,那就“泯然众人”了。

    朱建国一挥手,说道:“你呀,这就是不对了。毅军学的那个专业,还得在野战部队才能用得上。毅军啊,还是回野战部队去吧。最好是能回老部队,你那个老部队,可也是赫赫有名的王牌军。”

    朱毅军登时便连连点头,高兴地说道:“是啊,爸我就是这么想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回到老部队去……”

    刘伟鸿笑着说道:“这个应该没问题。你上学前,是在第某某集团军吧?”

    朱毅军又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个军。”

    “那就没问题,到时候我给你去找人打个招呼,应该可以办得到。对了,毅军,你是想回连队直接带兵,还是去指挥机关做参谋?”

    朱毅军就有点犯愣怔。

    听这话里的意思,不但回老部队只是刘伟鸿一句话,去的单位还能由着他挑?

    是不是太牛了点!

    刘伟鸿是浩阳的市长,貌似管不到铁门驻军是事情吧?

    “我看还是先下连队带兵。先在基层锻炼一段时间,有机会再调到指挥机关去工作,这样既有基层带兵的经验,又有指挥机关参谋作业的经验,比较全面。”

    这一回,却是朱建国代儿子做的决定。他本就是军队出身,部队里的事情,搞得比较清楚。

    刘伟鸿问道:“毅军,你自己的意见呢?”

    朱毅军忙即答道:“我也是这个意见,我赞同我爸的说法。还是要先回连队带兵。”

    “那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先在连队工作一两年,再调指挥机关。”

    刘伟鸿笃定地说道。

    第583章我爸是刘军长

    见刘伟鸿说得这么肯定,于阿姨带着一点好奇问道:“伟鸿啊,你跟部队的首长很熟?”

    刘伟鸿笑着答道:“于阿姨,我爸爸就在部队工作。”

    “啊?”

    这个答案于阿姨倒是未曾料到。

    朱玉霞抿嘴一笑,刘伟鸿的老子,是军长。

    刘传鸿亲口告诉她的。

    朱建国来了兴趣,问道:“伟鸿,你爸爸在哪个部队工作?”

    “就在毅军他们那个老部队。毅军,我爸爸叫刘成家你听说过没……”

    “刘成家?”

    朱毅军先是愣怔了一下,蹙眉思索起来,很显然,作为最基层的战士,他一时之间很难想到军长的头上去。不过很快,朱毅军便吃惊地扬起了眉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刘军长……”

    “对,我爸爸就是你那个老部队的军长。”

    这一回,刘伟鸿没打算再瞒着朱建国。照理,这事老早就该跟朱建国“坦白”了。只是朱建国去了大宁,刘伟鸿就觉得没有必要马上就说明。如今朱建国回了浩阳,又和刘伟鸿在一起“搅马勺”再瞒着朱建国,就有点不厚道了。

    浩阳地区的局势,可不容乐观,需要他和朱建国“精诚合作”共同来应对。

    “刘市长,你爸爸就是刘军长?”

    朱毅军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再也没想到,会在自己家里见到刘军长的儿子,貌似还跟自己老子很熟。

    “对。不过他调去当军长的时候,你应该已经上军校去了。”

    刘伟鸿对朱毅军的情况比较了解,朱毅军十八岁当兵,次年便考上了军校,已经读了三年多了,刘成家是在八九年才调任该集团军军长的。

    “对对,不过,我对刘军长可是久仰大名,听说刘军长是战斗英雄在安朗一口气干掉了好几百鬼子,现在老部队也在搞合成兵种的试点,我和部队的老战友通信的时候,他们都跟我说了的……”

    朱毅军神情激动,原本性格腼腆的小伙子,也是一口气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双眼熠熠生辉,显见得对刘成家确实很崇敬。年轻军人嘛,谁不崇拜战斗英雄?

    刘伟鸿微笑点头说道:“要不这样吧,毅军你毕业之后,就去那个混成旅。我爸对这个混成旅的建设比较重视。”

    “那太好了……”

    朱毅军差点欢呼起来。住谁都知道,部队的试点单位,都是备受重视的,凡是入选试点单位的军官,只要真有本事,亦会被当做重点对象来培养。当然,朱毅军还年轻,想法也许比较单纯,没有那么负责。但是学军事指挥的,一毕业就能进入精锐野战部队,绝对是极好的锻炼机会了。

    “等一下,等一下,伟鸿……”

    眼见得刘伟鸿与朱毅军一来一往的,谈得格外起劲,朱建国终于从“眩晕”中清醒过来,伸手止住了他们,大声“叫停”怎么回事?

    忽然在他眼皮子下面钻出来一位军长公子?

    “专员,对不起啊,以前没有及时向你汇报。”

    刘伟鸿笑着说道。他以前一直是称呼朱建国为“书记”现在也不得不改口了。毕竟他和朱建国又成为了直接的上下级,如果再叫“书记”搞不好就要引起误会。官场上这种细节是需要很在意的。

    “不是,你怎么就成了刘军长的小孩了?”

    朱建国还是有点晕,说话一点不过脑子,好在以他和刘伟鸿的关系,小小口误自也不在话下。

    大伙不由得都笑了起来。

    朱玉霞瞥了刘伟鸿一眼,抿嘴笑道:“爸,这话有语病啊……”

    朱建国自然也意识到了,伸手一拍脑门,哈哈地笑了起来,说道:“伟鸿,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奇怪,你爸是军长,你怎么会到农校去教书的?”

    刘伟鸿笑道:“专员,这话更有语病了。有谁规定,军长的儿子就不能去农校教书了?难道在你心目中,高干子弟就都得是纨绔?我看啊,玉霞和毅军都要有意见了。”

    朱建国眼下已经成了行署专员,实权地厅级干部,朱玉霞和朱毅军确实也可称为高干子弟了。却是谁都没注意刘伟鸿对朱玉霞称呼的改变,他以前一直都是叫“朱医生”的。不过这个改变自自然然,没有引起丝毫的“怀疑”“这话有理。不过伟鸿啊,你瞒我这么久,那就不应该了。下次要是有机会和刘军长见面,我一定要问个明白,这是不是他教的。”

    朱建国大笑说道,心情很是愉悦。刘伟鸿以前和和“妖孽”般的表现,似乎也找到了答案。

    果然来历不凡!

    要不然,刘伟鸿也不会如此牛气了。他能够和李逸风的小孩交朋友,又能在首都搞到资金,原来伏笔是埋在这里的。这样的年轻人,是他朱建国的好朋友,也算他老朱运气极佳了。

    刘伟鸿笑着说道:“专员,有机会我一定请你和我爸见面,你俩都是军人,一定能聊得来的。”

    “当然当然,你爸爸还是战斗英雄,这个可真是了不起。当年安朗那一仗,我是没有赶上。转业早了两年。要不然,我和你爸说不定还真能在战场上成为战友!”

    朱建国说着,很遗憾地摇了摇头。

    朱建国的年纪,和刘成家大致相当,略微年长,估计当年在部队的职务也和刘成家差不多,真要是一起上了战场,确实有可能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和安朗国断断续续的几年战争,着实为共和国军队高层培养了不少高级将领。其中有些将军,官至四总部首长和大军区司令员高位。

    于阿姨却不管这些,她听说刘伟鸿的老子是军长,顿时眉花眼笑,再也不提要朱毅军回浩阳军分区的事了。伟鸿跟老朱关系这么铁,肯定会让他老子关照毅军的。在部队,有军长关照,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毅军只要自己表现好一点,前程未可限量。

    聊了一阵朱毅军的事情,话题又转到眼下浩阳地区的情势上来,朱建国的神情便变得严肃几分,抽了口烟,说道:“伟鸿,现在看来,有人对你和我,都不是那么放心啊……”

    刘伟鸿就笑。

    朱建国这是有感而发,经过大宁市一年多的官场“历练”朱建国如今也算是官场老鸟了,对很多问题,颇能透过表象看本质。

    “方东华书记,似乎对浩阳地区特别关注。”

    朱建国又加了一句。

    曹振起出任地委委员,算是顺序接班,没有什么好说的。以前方东华是力挺曹振起出任地委书记的,眼下总算是如愿以偿。至于调走魏爱国,又将苑忠兴换到地委宣传部去,依旧还算是官场上的正常做法,曹振起不是二百五,亦不是刚刚到任,强力掌控组织系统,也说得过去。地委党委副书记和魏爱国均是陆大勇的人,曹振起若不将方中翰换到组织部长的位置上去,他玩不转。

    但是由方东华的秘书宋晓卫接替浩阳市委书记,就有点着相了。地委书记曹振起是你方东华一力举荐的,地纪委书记张平安也是方东华的老部下,如今再将秘书放进地委班子,直接兼任浩阳市委书记,方东华是想在浩阳地区搞家天下不成?

    如此安排,多多少少有些犯忌讳。

    照理方东华也是老于官场的积年老手了,怎么会如此着相?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方东华书记大约是想好好建设一下浩阳地区吧,他自己看重的人,总是比较信得过。”

    结合马国平从京师那边传来的消息,刘伟鸿几乎可以肯定,方东华是老贺家在楚南省的“代言人”这也不足为奇,胡高山与老王家关系密切,李逸风是老刘家的干将,老贺家在楚南省嵌入一颗“钉子”十分正常。

    虽然说楚南省是本土势力比较坐大的一个省份,实际上在现行的政体之下,焉能有真正纯粹的本土势力?必定和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是方东华将自己的“嫡系亲信”骨干重臣一股脑都派到浩阳地区来,要说只是巧合,全无针对之意,刘伟鸿肯定是不信的。他没那么天真。

    与贺竞强结怨已深,刘伟鸿岂能掉以轻心?

    不过这个话,暂时不必对朱建国提起。

    说起来,曹振起固然手段了得,实力雄厚,他刘伟鸿手里的“筹码”也未见得就是轻飘飘的。朱建国不论到什么时候,毫无疑问都是会向着他的,加上地委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长苑忠兴,和其他与陆大勇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委行署领导,好好整合一下,也不是不堪一战的。何况下面几个,县市的党政一把手,多数亦是陆大勇先前提拔起来的,实力不弱。

    如果曹振起愿意合作,携手一致干工作,刘伟鸿自然要劝谏朱建国,好好配合,一起出成绩。刘伟鸿也希望是这么个结果,合则两利嘛!假如曹振起自以为大权在握,一定要出点幺蛾子,给他们找点难受,刘市长也不见得就怕了!

    且看看情况再说吧。

    第584章拉拢

    宋晓卫心情很不错。

    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地方主官,市委书记,还挂着个地委委员的牌子,威风显赫。宋晓卫以前一直在机关工作,方东华一担任省纪委书记,便选中了他,让他跟在身边做秘书。对于地方大员的威风,他以前只有过侧面了解。总有和隔靴抓痒的感觉,不够直接。

    这一回,算是直接体会到了。

    宋晓卫尽管没有地方工作经验,但跟着方东华那么久,怎么做一把手的“流程”那是烂熟于胸,刚一到任,便有板有眼的,和班子里的同志谈话沟通。

    第一个自然是要和市长刘伟鸿谈话。两人第一次见面,都谨守规矩,谈话的内容也是中规中矩。宋晓卫表示自己初来乍到,对浩阳的情况还不大了解,希望刘市长多多指教,多多支持。其实刘伟鸿也是初来乍到,不过比宋晓卫早了三四个月而已,亦是在熟悉情况的阶段。但早到一天也是“老同志”人家双胞胎兄弟早出生十分钟还是哥哥呢,一辈子的。

    宋晓卫在赴任浩阳之前,听得最多的名字就是“刘伟鸿”方东华亲自告谅过他,要多多在意刘伟鸿,这个年轻人不简单,脾气不好,很难合作。

    刘伟鸿还是一个小小区委书记的时候,就径直将方东华派到林庆县的调查组给轰了回去,方东华还有苦难言,什么话都不能说。这般手段,方东华自然要告诫自己的秘书,多加小心。曹振起去省城跑项目,宋晓卫去拜访他,曹振起给他特别指出来的,也是刘伟鸿。

    曹振起说话,就比方东华直白多了。

    毕竟方东华是宋晓卫的上级,“恩主”在宋晓卫面前,要讲究个官威官体,只能很隐晦地提醒他一下,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接了,有失体统。曹振起就不一样了,曹振起不是宋晓卫的上级,而是朋友。

    曹振起比宋晓卫大了十几岁,职务也高了一级,却一直和宋晓卫像好朋友一样在处着。和上级领导的秘书搞好关系,是官场上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但凡在官场上有一定手腕的人,都会很好地实践这一条。

    曹振起之所以能够始终获得方东华的信任看重,宋晓卫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宋晓卫经常在方东华面前给曹振起美言几句,亦是功不可没。

    现在,宋晓卫就要前往浩阳工作,成为曹振起的左膀右臂,曹振起对他自然更加亲热几分。

    从曹振起的嘴里,宋晓卫获得了比较清晰的资料,刘伟鸿的形象,在他眼里变得生动起来。总结一下曹振起对刘伟鸿的评价,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年轻、脾气暴躁、有后台、有心计!

    年轻不说了,二十四岁的市长,在全国可能都是独一份。

    脾气暴躁,倒是与方东华所言吻合。刘伟鸿在林庆县掌握县纪委副书记,将省纪委调查组硬生生顶了回去,宋晓卫均有所耳闻。至于将林庆县委书记慕新民搞得灰溜溜的,不得不靠“装病”回了省城,就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官场上如此作为,岂止是脾气暴躁而已,简直就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所以,曹振起说的有后台,也是明摆着的。曹振起很明白地告诉宋晓卫,刘伟鸿和李逸风关系非同一般,据说与李逸风的公子李鑫,是穿一条裤子的哥们。而且,似乎在首都也有些后台。

    谈到首都的后台,曹振起语焉不详,神情也比较谨慎。

    宋晓卫了解曹振起的为人,一般来说,没有根据的东西,不会乱说。估计刘伟鸿这个首都的后台到底是哪一位,曹振起也不是那么清楚,只是按照分析,应该是那么一回事。涉及到如此高的层面,曹振起自然也不能信口开河。但这个,消息还是让宋晓卫有了一定的警惕之意。

    宋晓卫一直在省里大衙门工作,尤其是在方东华身边工作的这几年,让他深刻体会到,官场上背景硬扎是何等重要。他自己就是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如果不是有幸成为方东华的秘书,他宋晓卫这一辈子,几乎都绝无可能当上浩阳市委书记。

    能够在机关混个正处副厅退休,就要烧高香了。省里的大机关,五六十岁的老处长甚至老科长,数不胜数。

    当然,宋晓卫觉得,这也和自己的本事有关。宋晓卫骨子里头,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如果不是他自己有本事,方东华也不会重用他。并不是每一个领导的秘书,都能获得重用的,很多秘书跟了领导好几年,最后也就是安排到大机关做了个处长了事。不是领导不关照你,实在是你自己的本事稀松平常,烂泥巴扶不起墙。

    而对于曹振起说的最后一样:有心计!宋晓卫暂时还没有直观的认识,第一次和刘伟鸿的沟通,还是很友好的,刘伟鸿的姿态摆得很端正,并未露出跋扈嘴脸,对他这个党委一把手,表示了应有的尊重。这个东西,需要在今后的工作接触之中,才能慢慢看出端倪。

    宋晓卫心情愉快,不是因为刘伟鸿,而是因为班子里的其他成员。党委副书记刘庆隆、常务副市长周鹏举都对他明白表云了“拥戴之意”刘庆隆不用说了,曹振起早就告诉过他,这个同志可以信任。也就是说刘庆隆是曹振起的亲信。料必浩阳市的干部,只要是有点分量,恐怕都清楚他与地委书记曹振起“系出同门”刘庆隆既然是曹振起的亲信,自然也会对他宋晓卫忠心耿耿。身为市委书记,有党委副书记的全力配合,这全市的乌纱帽,已经有一多半捏在了手里。

    党委书记能抓得住乌纱帽,就能当得威风凛凛。

    至于组织部长丁立国,无疑是前任市委书记苑忠兴的心腹,一时半会动不了。这不苑忠兴还是地委宣传部长呢,总不能宋晓卫一上任,就将丁立国换了下去,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来安排他。但这不要紧,书记和党委副书记一条心了,组织部长的胳膊还能拧过大腿?

    丁立国要是不识相,到时候再处置他就是了。

    周鹏举的拥戴,略略有点出乎宋晓卫的意料。曹振起并没有说周鹏举也是他的亲信,只说这个人能力还不错,作风硬朗,是土生土长的浩阳人,算是个地头蛇吧。

    能够获得曹振起这样的评价,也要算是了不起了。

    宋晓卫可是知道曹振起的眼界,在朋友面前,轻易不开口夸人。至于在公众场合作报告,点名表扬某位干部,自然另当别论,那是工作的需要,不代表着曹振起真是这么看的。

    宋晓卫原本就有笼络周鹏举的意思。周鹏举是市委副书记,笼络住了他,再加上刘庆隆,在书记办公会议上,宋晓卫就能获得绝对多数的优势。至于人大主任古建轩,马上就要退休,却是不必在意了。他要是“懂味”那就最好,大家好合好散,更是不懂味,嘿嘿,你老人家就靠边站吧!

    周鹏举还是常务副市长,在经济建设这一块,很有话语权。

    宋晓卫只要拉拢了周鹏举,就能将一颗大大的钉子锲入市政府。如今中央一直在强调要党政分家,党委不要干涉经济建设事务太多。宋晓卫担心刘伟鸿利用这个理由,在市政府“另立山头”利用经济建设的借口,与市委分庭抗礼。如今周鹏举主动“来投”宋晓卫自然欣然接纳。有这么一位强势的常务副市长时时刻刻给刘伟鸿添点堵,刘伟鸿再厉害,只怕也应付维艰吧?到时候就不得不向他宋晓卫这个市委书记一把手低头了。

    虽然市委书记管帽子是关键,权力很大,但如果经济建设领域这一块,自己完全插手不进,权威就要大打折扣,油水也就少了许多。

    做了市委书记,那就什么都要大丰收。不然做这个市委书记干嘛?

    当然,宋晓卫并非排斥与刘伟鸿合作,然而这个合作的前提,必须是以他宋晓卫为主,刘伟鸿为辅。决不能颠倒过来。

    这个还得看刘伟鸿的态度。不过根据宋晓卫自己分析,刘伟鸿那种性格的人,是绝不会主动“臣服”的,他宋晓卫得有足够的实力,让刘伟鸿臣服。

    除了刘庆隆和周鹏举,其他好几位班子成员的态度,也让宋晓卫很高兴。大家话里话外,都表示了要好好配合宋书记的工作,把班子团结搞好,将浩阳的经济尽快发展上去。

    唯独让宋晓卫略感意外也略感不爽的,竟然是市妇联主席兼市总工会主席郭丽虹。照说郭丽虹是曹振起的妻姐,那就百分之百是靠得住的“自己人”谁知见面一谈话,郭丽虹姿态还比较高。在他这个市委书记面前,说话很是随意,隐隐带着一点“教导”之意。

    宋晓卫郁闷之余,亦有些无奈,更有点不屑。女人就是女人,自我感觉总是那么良好,还以为自己真的有多了不起呢。若不是沾了曹振起的光,你郭丽虹能进常委班子?

    笑话!不过宋晓卫也没有太计较。女人嘛,到时候哄她几句,给点甜头也就是了,当得什么大事!

    第585章初次交锋

    市委办公大楼小会议室,暖气开得比较足,排气扇也全部打开了。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

    今年春寒比较厉害,尽管已经是三月初,天气还是较为寒冷,会议室内必须开暖气。但与会的五位正副书记,人人都是烟枪,不开排气扇显然也是不行的。只好这样自相矛盾了。

    今天这个会议,是宋晓卫上任之后,第一个书记办公会议。宋晓卫很重视,其他几位副书记,亦是按时与会,脸上都带着微笑,连古建轩亦不例外。

    班子要团结嘛,一团和气很重要啊!

    大家相互撒着烟,说了几句寒暄客气的言语。宋晓卫环视一周,微笑说道:“既然同志们都到齐了,那就开会吧。今天这个会议,主要是讨论一下今年全市的经济发展规划。春节已经过完了,各项工作也该走上正轨,好好商量商量今年的经济怎么发展。刘市长,请你先谈谈吧。”

    根据官方履历,宋晓卫今年三十八岁,也算得十分的年轻。

    对上级领导如此安排,其实古建轩等三位副书记,心里是有点不大舒服的。瞧瞧这两位党政一把手,三十几岁,二十几岁,再瞧瞧他们三位,最年轻的周鹏举也有四十几岁了,古建轩五十八岁。结果还要看这两个年轻娃娃的脸色行事,滋味不大好啊。

    当然,这种不满只能是埋在心里,一点也不会带出来。上级领导要这样安排,又有什么办法呢?把浩阳市当做了“试验场”给年轻娃娃练手脚。

    “好的。”

    刘伟鸿微笑点头,打开了面前的笔记本。

    “有关全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市政府报了个草案,现在我谈谈其中的几个重点:第一个是能源管理公司的运作。去年年底,这个能源管理公司已经正式挂牌,人员也基本到位了。目前正在进行清查的工作,把我们全市的煤炭资源、有色金属的家底好好摸一下,看看具体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这个工作,王树国同志在具体负责落实。”

    王树国的名字一报出来,周鹏举的双眉便微微一蹙,眼角闪过一抹怒意。这个“叛徒”还干得挺欢的。不过现在“变天”了,王树国心里,肯定也很忐忑吧!

    原以为投靠了刘伟鸿,就等于攀上了地委书记和市委书记的高枝,从此前程似锦。谁知道一夜之间,就“换了人间”地委书记和市委书记都换人了。今后怎么样,还不知道呢。真要是曹振起不待见刘伟鸿了,到时候叫你王树国哭都找不到坟头。

    周鹏举心里在想些什么,刘伟鸿自然有数,却也不去理会,继续说道:“接下来,市政府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就是想办法为能源管理公司筹集资金,更换设备,全面整合现有的煤矿和其他矿产企业。这个事情,林庆县那边已经在进行试点,有些经验可以借鉴。必要的时候,可以去林庆县取取经。”

    宋晓卫听得比较认真。

    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他的实不是那么熟悉,多了解一下很有必要:“刘市长,我赞同你这个意见,好的经验确实应该借鉴。不过,单纯借鉴经验,怕是不能解决舍部问题。目前的关键是资金。估计要全面整合改造全市的矿产企业,需要的资金很庞大吧?”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是这样的,宋书记。林庆那边,去年搞到了一笔三十亿日圆的无息贷款,相当于一点三个亿吧,引进设备花了七千多万,一次性支付的,剩下五千多万用于内部改造和基础建设。我们浩阳的管辖地域比林庆略小,需要整合改造的煤矿也没有那么多,估计能有一个亿左右的资金,六千万左右的新设备,基本上就够用了。”

    宋晓卫初来乍到,不熟悉浩阳的情况,还没什么,古建轩、刘庆隆、周鹏举就有点无语。

    一个亿的资金,在这位嘴里说出来,还真是很轻巧,似乎也没多少。

    “刘市长,这个资金数目可不小啊,咱们浩阳去年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就四千万出头。”

    周鹏举微笑着提醒了一句。

    刘伟鸿瞥了他一眼,说道:“确实是不少,要一次性搞到这么多资金,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靠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来想办法。”

    周鹏举说道:“如此庞大的资金,单纯靠咱们浩阳市自身,是很难解决的。就算全市干部不吃不喝,一分钱工资不发,也得两三年时间才能凑齐。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三个路子,第一走向上级请求支援;第二走向银行贷款;第三是招商引资,不过数目太大,三个路子都不一定能够走得通。”

    书记办公会议并没有太严格的规则,主要就是讨论。在座的五位,乃是浩阳市真正的决策人物,也不存在谁压制谁的问题。刘伟鸿刚刚提出第一个议题,周鹏举便开始讨论,也不算坏了规矩。默然是讨论,那就应该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刘伟鸿微笑说道:“一条路子走不通,那就三条路子一起走嘛。宋书记,你是省里大机关下来的,是不是可以去省里想想办法,搞点支持?”

    宋晓卫微微愣怔了一下。

    怎么,这就绕到我头上了?

    不过说起来也对,你是省里下来的,省委副书记的秘书,全市的经济建设,你不该出一份力气?

    资金的来源,刘伟鸿早就想了办法,不过眼下将宋晓卫一军,也是必要的。你宋书记不要以为当市委书记就是稳稳坐在船头,由市长去“拉纤”你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