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16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伟鸿喜欢这种明亮。

    “专员!”

    刘伟鸿微笑着向朱建国打招呼。

    朱建国明显心事很重,坐在长沙发里,只是朝着刘伟鸿微一点头,又闷闷地抽烟。这在以往,是极少发生过的情形。以前只要刘伟鸿来到他的办公室,朱建国就十分开心,哈哈打得特别响亮。

    这一回,自然是因为那个调查结论影响了朱建国的心情。

    刘伟鸿依旧微笑着,走了过去,也不等朱建国招呼,径直在沙发上落了座。对刘伟鸿这种随意的态度,戴骏见怪不怪了。整个浩阳地区的干部都知道,刘伟鸿和朱建国是“一个人”将上下级的关系处到这个份上,真的不简单。

    戴骏紧着给刘伟鸿奉上了茶水,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带上了房门。

    刘伟鸿抓起茶几上的香烟,点了一支,身子微微靠进沙发,微笑着说道:“专员,没什么要紧的。”

    朱建国闷哼一声,怒道:“这不是要紧不要紧的问题,他们不能这样子搞。不像话!伟鸿,你怎么回事?听说在常委会上,你什么都没说?”

    朱建国说着,扭头望向刘伟鸿,意甚不悦。

    这还是刘伟鸿吗?在这种重大的问题上,竟然一声不吭?如果换个人,或许还会讲究个忌讳,毕竟这事与自己相关,自己给自己辩解,怎么说都有点坏规矩。但刘伟鸿不会在意这个。他要是想说话,谁也拦不住他,什么规矩也拦不住他。

    刘伟鸿却偏偏什么都没说。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刘伟鸿自己认同了这个调查结论。

    这才是令朱建国生气的地方。

    难道刘伟鸿不清楚,这个调查结论一旦被地区认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干部处分吗?身为市长,能源管理公司总经理,是必须要负领导责任的。

    刘伟鸿风头甚劲,这个时候挨个处分,谁知道会对他今后的仕途产生何种影响?

    刘伟鸿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坐直了身子,说道:“专员,我认为,这个调查结论虽然有失偏颇,但确实存在一定的人为责任。在井下施工的时候,是可以再细致一点的。或许,就有可能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了……六条人命啊!”

    说着,刘伟鸿轻轻叹息了一声。

    朱建国略略一怔,有点狐疑地望着刘伟鸿。

    这么说,刘伟鸿自己真的不打算对这个调查结论提出什么异议了?

    “专员,说实在的,我一直想要找一个突破口,好好的整顿一下全市的矿山安全生产秩序。每年,我们浩阳,单就我们一个市,就要发生十几起矿难事故,死伤十几个人。整个地区的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安全生产我们年年讲,年年抓,为什么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年年都有!年年都要死人!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重视了。这次七二矿难,或许就是一次机会,一个突破口。如果给我一个处分,能够换来整个矿山安全生产更上一层楼,那么,就算撤掉我这个市长,都是值得的。”

    刘伟鸿平静地说道,语气平静,神色也平静,没有丝毫做作之意。

    朱建国身子轻轻一震,双眉扬了起来,死死地盯着刘伟鸿,眼里闪过一抹惊诧之意。

    “伟鸿,你真这么想?”

    稍顷,朱建国沉声问道。

    刘伟鸿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低声说道:“专员,你和我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你应该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朱建国顿时神色一肃。

    以前如何,且不去说他,自刘伟鸿去夹山任职之后,确确实实一心扑在工作上。夹山的辉煌成就,主政浩阳短短九个月,引进数亿元的大项目,都是明证。刘伟鸿对工作要求之严格,甚至已经比他强势跋扈的性格还要出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晓卫无论多么的精通官场权术,威望都不可能赶得上刘伟鸿。要获得干部和群众真心的拥戴,只有一条途径: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而依靠权术建立起来的威望,都只是表象而已。一旦出事,就会树倒猢狲散。古今中外,那么多威风显赫的君主,临死之时,却是众叛亲离,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道理。

    “伟鸿啊,我不怀疑。”

    略事沉默之后,朱建国缓缓说道,语气也很沉重。

    “谢谢专员!”

    刘伟鸿由衷地说道。

    “可是,伟鸿,你也应该明白,其他人不是这么想的。如果真把你的市长撤了,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了。矿山,它该是什么样子就还是什么样子。死人的事,依旧少不了!”

    朱建国沉声说道,目光炯炯。

    刘伟鸿又轻轻叹了口气,无言地点了点头。

    他承认,朱建国说的有道理。

    刘伟鸿并不自诩为圣人,但确实是很想为普通群众办些事情。但其他人,许许多多在位的领导干部,可不见得就是如同他这样的心思。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权位,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利益。真要是借这个机会拿下了刘伟鸿,就会出现朱建国说的那种情形。

    当然,纵算是认定为完全的责任事故,七二矿难也还不足以击倒刘伟鸿。依照全国的大环境,官场的惯例,这个事可以给刘伟鸿处分,却不可能真的将他的市长撤了。不过,眼下不能将他撤职,以后要是再发生一次什么事故,就有可能“数罪并罚”将他调离浩阳市长的职务。

    理由也是很充分的。

    太年轻了,经验还是不够丰富,还需要在其他岗位上多多历练几年,才能主政一方。

    就目前来说,这也是打压刘伟鸿,提升宋晓卫威望的最佳机会,很显然,无论曹振起还是宋晓卫,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的。

    “伟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马上就要召开全国党代会了,你的全国党代表资格,已经报送省里审批。我担心,有人要拿这个事做文章。”

    朱建国又提醒了一句。

    浩阳市的党代会,今年已经召开过了,参加全国党代会的代表名单,浩阳地区也已经审核通过,正报省里审批。刘伟鸿就是全国党代表之一。

    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来说,成为全国党代表,那是一种崇高的荣誉,也是一种厚重的政治资本。尤其对于刘伟鸿这种年轻的领导干部,更是十分重要。如果因为七二矿难,将他这个全国党代表的资格撤销,势必会对他今后的仕途之路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朱建国以前不清楚刘伟鸿真实身份的时候,都对刘伟鸿寄予厚望,现在更是坚定不移地相信刘伟鸿有朝一日会走上更高的职务,担当更大的责任。

    而且,朱建国也隐隐觉得,自己有了某种责任,某种“保护”刘伟鸿的责任。朱建国相信,刘伟鸿这样的干部,将来不管走上何种高位,始终都会将为人民服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刘伟鸿,值得他朱建国全力以赴去“保护”在骨子深处,朱建国的赤子本色,亦是始终不变。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专员,这个不要紧。真要是省里审核通不过,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干好工作,别的不必太计较。”

    朱建国便摇了摇头,有点无奈地说道:“伟鸿,怎么你这思想境界,总是比我高啊?”

    刘伟鸿笑起来,说道:“专员过奖了,这个可真不敢当。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专员的思想境界要是不高,我会誓死追随专员吗?”

    “哈哈,这算是批评还是表扬?”

    朱建国不由也是灿然一笑,心情略有好转。刘伟鸿就是有这种本事,在别人看来泼天大的事情,到了他眼里,就变成“鸡毛蒜皮”了。跟他呆在一起,情不自禁地就会被激发出满腔豪气。

    “表扬表扬,当然是表扬了,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批评你啊!”

    刘伟鸿哈哈一笑,顺手抓过面前的公事包,拿出一张地图,在茶几上铺开,说道:“专员,我今天过来,主要是想和你谈谈修路的事。”

    “谈修路的事?”

    朱建国又愣怔了一下。他还以为刘伟鸿急急忙忙求见,是为了那个调查结论的事。现在刘伟鸿却在他面前铺开一张地图,也难怪朱建国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了。

    “对。我有个想法,咱们浩阳地区,要修两条路……”

    刘伟鸿索性站起身来,在朱建国身边坐下,手指指向了地图。

    这是一张楚南省地图,小型的。

    “第一条路,我上次向你汇报过设想的,就是要修一条从大宁到浩阳的高等级公路,最好是高速公路。你看,这条路如果修通了,大宁,洪阳,久安,浩阳四个地市,就连成了一片。这对促进我们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刘伟鸿手指地图,凝神说道。

    第676章黄金干线

    “嗯,要是真修成了这条公路,确实是很有好处的。”

    朱建国的心思,还没有完全从矿难事故上收回来,随口附和了一句。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专员,你看,从大宁到我们浩阳,现在的国道线里程是两百七十六公里,就算一切顺利,路况极佳,也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遇到修路,堵车,起码要六七个小时。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完全不利于大规模的物资流通。”

    “是啊,国道线路况还算可以,现在正在翻修,要是全部翻修完毕,交通状况就要好上许多了。关键是经过城市的时候,太慢了。这一路上几个城市和县城,市内交通状况简直就跟蜗牛一样。”

    朱建国的注意力也渐渐向这个方面转了过来,蹙起眉头说道。

    刘伟鸿笑道:“专员说得太正确了,这是最大的症结所在。这一路上,要经过洪阳,久安两座城市,还要经过四个县城,光是通过这几个城市的时间,就要一两个小时。别的不说,单是把国道线在城市范围内的那段截弯取直,就能节约不少的时间。”

    朱建国眼神一亮,说道:“那就这样向省里打报告,请沿途的城市都建环城公路?”

    刘伟鸿哈哈一笑:“专员,咱俩可都不姓李,不叫李逸风。”

    朱建国一愣,也哈哈大笑起来。

    是这个理。

    浩阳地区行署专员向省里打报告,请求在其他城市和地区城镇修建环城公路,缩短省城到浩阳的距离,怎么说都不大靠谱。这是人家李逸风省长该管的工作。这报告真打上去了,说不定李逸风立即就会将朱建国叫到大宁去,狠狠训斥一顿。

    怎么,专员的椅子都还没有坐热,就觊觎我屁股底下的省长宝座了?你老朱的胃口也太大了点!

    “专员,光是修建城市环城公路,还是不够。国道线不是全封闭的,而且总是修修补补,这个车行速度总是快不起来。如果能够将大宁到浩阳的车程,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那就是质的变化。纵观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快速公路交通干线网络,都是必备的条件。没有这个快速交通网,经济是发展不上去的。一定要想办法把这条高速公路建起来。”

    刘伟鸿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

    朱建国一摊手,说道:“伟鸿,你刚才也说了,咱俩都不姓李,不叫李逸风。这个事,我们只能打报告给省政府,请李省长拍板做决定。”

    “这当然了。但这个报告怎么打,也值得好好商量一下。”

    朱建国便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你说说看,这报告应该怎么打?”

    “嘿嘿,咱们怎么着,也得给李省长一点甜头尝尝,同时,又要将他一军。”

    刘伟鸿“故作神秘”地说道。

    朱建国的脑子转得可不慢,马上就说道:“你的意思是说,像你在夹山那样子搞?咱们自己先修起来,逼着李省长表态?”

    刘伟鸿微笑点头,说道:“我正有这个意思!”

    朱建国身子便微微往后一靠,沉思起来,刘伟鸿连忙掏出自己的特供烟,递给朱建国一支,有很马屁精地给朱建国点上了。

    朱建国想了想,说道:“伟鸿,这笔钱可是不少啊。简单点算,这条公路在我们浩阳境内,就有五十几公里,按照你的设想,真要是修成高速路的话,可不得了。最经济的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每公里造价咱们就按照三百万来计算,那也得一点六个亿以上。事实上,这个造价可能还不止,真要修这五十几公里的路段,至少要准备两个亿的资金。如果两年完工,一年就是一个亿……呵呵,我拿不出这笔钱。”

    朱建国做了几个月的行署专员,对经济事务也渐渐的熟悉了许多,随口道来,没有丝毫的迟滞之处。

    作为一个新建的地区,浩阳地区的本级财政收入,肯定是全省十五个地州市之中最少的,每年光是维持正常的行政开支,都有点捉襟见肘。朱建国压根就没有余钱剩米来搞这么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刘伟鸿笑道:“专员,不是修五十几公里,是修九十公里。”

    “啊?”

    朱建国脑袋都要晕了。

    修五十几公里道路,他都没有钱,更加不要说修九十公里了。再说,怎么又多出三十几公里来了?刘伟鸿这笔账,到底怎么算的。

    “专员,这就是我想要跟你说的第二条公路。”

    刘伟鸿说着,伸手指向地图:“你看,从大宁到浩阳的高速公路,从华远县进入,通到浩阳市,是五十二公里,再从浩阳通往林庆,是四十公里,截弯取直,两两相加,差不多就是九十公里左右。这个就是我们浩阳地区的主干线了。联通了一市两县,贯穿整个浩阳地区。”

    朱建国满眼小星星:“还要修到林庆去?”

    “对!”

    刘伟鸿很笃定地点点头。

    “实话说,专员,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条高速公路那样简单。这是一条致富的黄金通道。你看,如果这九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修通了,整个浩阳地区就连成了一体。其他两个县的县城,离这条高速路的直线距离,都只有二十来公里,咱们到时候修一条辅助的高等级公路,连通起来就行了。浩阳地区一市四县的基本快速干线,就成型了。这个只是第一步!”

    朱建国双眉一扬,马上问道:“那第二步呢,又是什么?”

    刘伟鸿说道:“第二步,就是围绕这条公路来大做文章了。整个这条公路主要支线两旁,都将成为待开发的区域。第一个就是矿产资源的集散点,肯定要在公路沿线建起来。第二个,我们要在公路沿线建工业区和经济开发区以及其他大型的综合商贸集市。只要路通了,再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整个地区的经济马上就活跃起来。这条浩阳大道,就是整个地区经济腾飞的支点和生命线。”

    刘伟鸿说着,语气也略略有点激动起来,双眼熠熠生辉,似乎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浩阳正在崛起。

    “专员,咱们要为浩阳地改市做准备了。”

    略微一顿,刘伟鸿又加了一句。

    “等一下等一下……”

    朱建国伸出手来,摇了几下,连声说道。

    刘伟鸿的思维总是跳跃性的,活得不得了。他脑海里还在转悠着公路沿线的开发呢,刘伟鸿就跟他说到了地改市。

    朱建国的思维可没有这么活跃,年纪是一个方面,固有的思维模式制约了想象的空间也是一个方面。但这种思维也有好处,那就是谨慎,缜密,不冒进。朱建国做事,一般都是谋定而后发。

    刘伟鸿笑着停住了“演讲”眼望朱建国,等他示下。

    朱建国说道:“地改市,这个,好像现在还轮不到咱们?”

    刘伟鸿微笑说道:“论资排辈,肯定是轮不到,全省还有好几个地区都在等着呢。不过咱们为什么要等呢?这个东西,主要就是靠自己争取的。只要我们的经济上去了,超过其他几个地区,不就有了资本吗?”

    朱建国苦笑道:“这个谈何容易?”

    刘伟鸿正色道:“专员,是不容易,但也不是那么难。省里新建浩阳地区的本意,就是要建成一个能源产业的基地。基本思路,就是工业立市。走集团化,大规模工业发展的道路。我们应该多从这个方面着眼去考虑问题。我还是那个意思,先修路,然后带动整个经济腾飞。具备了一定的实力,省里肯定会优先考虑我们浩阳地改市的。到那个时候,你就是新浩阳市的市长了。”

    朱建国眼神一亮,似乎被“新浩阳市市长”这个头衔打动了,不过随即又蹙起了眉头,说道:“你这个话,原则上我是赞同的。但是钱呢?钱从哪来?九十公里高速公路,差不多四个亿的预算资金,到哪里去搞这么多钱?”

    “专员,我们没有钱,但是银行有钱。”

    朱建国不由苦笑道:“银行是有钱,但也得人家肯贷款给我们才行啊。咱们拿什么给人家做抵押?”

    刘伟鸿马上说道:“以矿产资源做抵押,以整个浩阳的矿产资源做抵押。浩阳,林庆,华远的能源管理公司,以及楚天矿业有限公司,都可以作为抵押。预支我们今后三到五年的收益,提前修路。”

    朱建国便有点担忧地说道:“伟鸿,你这是寅支卯粮啊。这样孤注一掷,是不是太冒险了?”

    “专员,确实是有点冒险,但这个险值得冒。我们现在不走点捷径,按部就班地搞发展,人家老早就跑到我们前面去了,怎么赶都赶不上,这个差距只会越拉越远。你看江口这些沿海城市,发展速度多快?除了向银行抵押贷款,我们肯定还要向省里,向中央请求支援。不管什么手段,只要能搞到钱,咱们就用上了。”

    刘伟鸿说着,挺直了身子,浑身都洋溢出一股奋发的斗志。不知不觉,朱建国就被他感染了,顺着他的思维开始思考起来。

    第677章曹振起什么态度?

    正当刘伟鸿在朱建国办公室描绘浩阳地区发展蓝图之时,市委一号车也开进了地委大院,缓缓在停车棚一侧停下。宋晓卫也是自己驾车来的,没有带司机和秘书。

    宋晓卫一下车,就瞥了一眼旁边不远处挂着市委二号牌照桑塔纳,嘴角闪过一抹冷笑。

    刘伟鸿估计是真稳不住神思了,急急忙忙跑到地委来向朱建国“求救”但是,不嫌略迟了点吗?

    调查报告已经在市委常委会上通过,上报地委行署了。现在刘伟鸿唯一的机会,就是希望朱建国在地委否决这个调查结论。不过,曹振起会同意吗?

    浩阳地委还是曹振起当家,不是朱建国说了算。

    宋晓卫穿着雪白短袖衬衣,黑色西装长裤,黑皮鞋油光铮亮,缓步向地委办公大楼走去。宋书记在地委办公大楼得到的“待遇”远远比刘市长在行署办公大楼那边得到的待遇要好,几乎每一个碰到宋晓卫的人,都老远就停下了步子,向宋晓卫微笑致意,等宋晓卫走近了,少数人还壮着胆子主动向宋晓卫伸出手去。宋晓卫一点不摆架子,一一和他们握手,寒暄几句。

    那些人就更加笑眯眯的了,满脸“幸福”之色。

    无论如何,宋晓卫可是地委委员兼任的浩阳市委书记,正儿八经的地委领导,没准哪天摇身一变,就成了地委副书记呢!

    宋晓卫一路“接见”缓步上了三楼。

    曹振起早就在等着他了。

    前来拜会地委书记,肯定是要提前预约的。

    “曹书记!”

    宋晓卫进了曹振起办公室,适当加快了一点步子,上前与曹振起握手。

    曹振起脸带微笑,从待客沙发里站起身来,握住了宋晓卫伸过来的手,宋晓卫略略加了一点劲,表示对曹振起的尊重。

    “晓卫,坐!”

    曹振起微笑着招呼宋晓卫落座,语气比较随意。论年纪,他比宋晓卫大了十几岁,不说自居长辈,起码这个“大哥”的身份是摆得足足的。以前宋晓卫给方东华做秘书的时候,曹振起就和他关系很不错。现在成了直接上下级,就要略略拿捏一下了。

    对曹振起的拿捏,宋晓卫自然能够感觉得到,也觉得理所当然。官场上,不管关系多么密切,该立起来的体统,一定要立起来。

    曹振起落座之后,拿起茶几上的香烟,递给宋晓卫一支。宋晓卫连忙接了过去,亲自给曹振起点起了香烟,动作流畅而自然。

    “晓卫,七二矿难的善后,处理得怎么样了?”

    抽了两口烟,曹振起平缓地问道。

    宋晓卫忙即说道:“曹书记,基本都处理好了,死掉的六个,抚恤和赔偿金已经全部到位,也都下葬了,家属都比较满意,没有什么人闹事……住院治疗的,基本也出院了,只有一个还留在医院,可能会有点残疾了。目前红旗煤矿三号矿区井下清淤工作也快完成了,过几天就能恢复正常生产。整个红旗煤矿的生产秩序,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曹振起点点头,说道:“嗯,还算是比较妥当。这个刘伟鸿,搞这些具体的工作还是有一套的。”

    宋晓卫笑着点点头。

    对曹振起给予刘伟鸿的这个评价,宋晓卫并不反对。刘伟鸿工作能力极强,这已经是全市干部都公认的。一些看上去压根就没有可能完成的事情,到了刘伟鸿手里,立马迎刃而解。浩阳市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渐步入了快车道。

    华源商贸城第一期工程正在兴建之中,按照市政府的规划,这个一期工程在年底之前就能竣工投入使用,正式对外招商。现在看来,完全可以按时完工。因为华源商贸城的影响,浩阳市老城区西关一带,都成了一个大型的建材物资集散地,日夜喧哗,热闹非常。

    设计占地面积八十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两百万平方米的大型商贸城开工,对于浩阳市这样一个常住居民只有五万人的小城市来说,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浩阳市差不多有一小半市民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为这个商贸城的建设服务。

    关于浩阳市是否能够支撑起这么大一个综合商贸城,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疑虑和争议。毕竟浩阳的城市规模太小,城镇居民人口不多,消费能力很有限。但刘伟鸿明白告诉大家,商贸城建成之后,不仅仅是针对浩阳市区来的,要面对的是浩阳、久安、青峰等三个地区的十几个县市。华源商贸城将成为一个强劲无比的“引力源”将周边十几个县市的商贩,客人都吸引过来。浩阳市的城市规模将在短时间内成倍扩张。所以现在应该考虑的,不是我们能不能养得起这么大一个综合商贸城,而是应该加快我们城市的后勤支援体系建设,以便应对城市规模急骤扩展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楚天矿业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公司等项目的启动,也已经开始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整个浩阳市都处于一片欣欣向荣的状态。

    曹振起都刘伟鸿这个评价,很是中肯。

    “不过,刘伟鸿还是太年轻了,年轻人总是忍不住会冲动,一些事情,不按规矩办,部分同志比较有意见。”

    宋晓卫认同了曹振起对刘伟鸿的评价之后,又适时提了一嘴,以眼睛的余光观察着曹振起的脸色。

    实话说,宋晓卫眼下对曹振起的态度,也不是太拿得准。照理,曹振起和他绝对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曹振起和他关系好,不代表着就一定会对刘伟鸿反感。官场上,从来都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面对着刘伟鸿这样一个后台强劲的年轻市长,曹振起肯定会有自己的全面考量。不顾一切打压刘伟鸿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苏沐那个事件发生之后,刘伟鸿很巧妙地与曹振起“合作”了一把,谁知道曹振起现在对刘伟鸿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毕竟曹振起与刘伟鸿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冲突。

    真正感受到刘伟鸿咄咄逼人的强大压力的,是宋晓卫自己。身为市委书记,一把手,面对着强势非常的搭档,宋晓卫能够回旋的余地,并不太多。除非他甘愿处于绿叶的位置,去衬托刘伟鸿那朵红花。但站在宋晓卫的立场上来说,这个基本没有可能。

    他宋晓卫才是浩阳市的“一哥”这个可不能搞错了。

    要打压刘伟鸿,在宋晓卫自己都还没有完全立稳脚跟的情形下,曹振起对他支持力度的大小,十分关键。这也是今天宋晓卫主动求见曹振起的主要原因。

    曹振起微微一笑,说道:“听说你们市里面把抚恤赔偿金额,提高了一倍?”

    宋晓卫说道:“是啊,刘伟鸿坚持要这么做,不少同志都有点担忧。”

    “担忧什么呢?”

    曹振起不动声色地问道。

    “呵呵,主要是这个超出了文件规定的赔偿限额,有些同志担心,这样子搞会乱套,会影响到其他行业老板们的积极性。”

    曹振起轻轻摇头,说道:“晓卫,不必要有这种担心。对于大部分企业老板,尤其是私人老板来说,他们肯定是希望赔偿金额越低越好,这样他们的安全成本就要降低很多了。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这个可不是什么好事。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越淡薄,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越高。这个东西,很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刘伟鸿这个出发点是对的,严刑峻法,大大增加他们的安全成本,安全生产才会受到大家的重视。晓卫,不要担心赔钱赔得太多,会吓住那些私人老板。生意人嘛,有利可图才是最主要的。只要能赚钱,赔偿成本提得再高,他们也一样会继续干下去的。”

    宋晓卫没有立即接茬,略略沉思了一下,才点了点头,说道:“是这样的,曹书记。”

    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了,对党委和政府确实是有很大的好处。曹振起说刘伟鸿的出发点正确,果然是有道理的。宋晓卫再不待见刘伟鸿,也得承认这一点。

    刘伟鸿看问题,从来都很有大局观。

    不过宋晓卫心里,就益发的忐忑起来了,听曹振起话里的意思,好像对刘伟鸿还真的有几分好感。这样一来,曹振起是否会支持自己趁机打压一下刘伟鸿,那就很难说了。

    宋晓卫本人,是不打算放过这个机会。

    宋晓卫心里在想些什么,曹振起很清楚,笑了笑,抽了一口烟,缓缓说道:“晓卫,加强安全生产是一回事,矿难事故的处理,是另一回事。发生了这样严重的安全责任事故,该处分的干部,还是应该处分的。你是市委书记,对于干部队伍的建设,一定要抓紧。”

    宋晓卫暗暗舒了口气。

    关键时刻,曹振起还是向着他的。

    “是的,曹书记。我打算马上召开常委扩大会,讨论这个问题。”

    宋晓卫挺直了身子,说道。

    曹振起双眼微眯,徐徐点了点头。

    第678章发飙

    坐在市委小会议室内,王树国心情很郁闷。

    这个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实际上扩大的对象并不多,只有几个人。王树国是被扩大的对象之一,名义上,因为他是分管能源产业的副市长,这个会议讨论的就是七二矿难的责任处理,所以他被扩大来参加了。实际上,就是让他来接受处分的。

    常委会议上,他一个排名最后的非常委副市长,能有什么话语权?

    但郁闷归郁闷,王树国还是很早就赶到了会场。

    上次的常委会议上,已经通过了七二矿难事故调查小组撰写的调查报告,上报到了地委和行署。虽然现在地委行署尚未有正式的批复,不过也可以看做是默认了。一般来说,这样的调查结论,上级党委政府是不会轻易变更的。

    也就是说,调子已经定了,他王树国已经成为“待宰的羔羊”就等着处分结果了。可以想见的是,这个处分结果轻不了。

    调查小组一成立,王树国就进行了一些活动,包括亲自登门拜访调查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刘庆隆。他和刘庆隆没有太深的交情,关系只能说是一般。但事情“紧急”自然也顾不得太多。刘庆隆表面很客气,一再说会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进行事故调查。然而王树国临走的时候,刘庆隆却拿了一些烟酒回赠给他,算是对他带着礼品登门的回礼。

    王树国就知道,刘庆隆没打算手下留情。

    果然,调查结论就是人为责任安全事故。

    就在昨天,透过某些渠道,王树国已经得到了消息,说市委初步拟定,准备给予他的处分是党内严重警告外加行政记大过。

    听到这个消息,王树国心中的郁闷就不用说了。参加工作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挨这么重的处分,以前连警告处分都没有挨过。没想到当了副市长,却要被党内严重警告外加行政记大过。

    不过这一回,王树国没有再去活动。

    他很清楚,活动也不会有效果的。人家不是冲着他来的,是冲着刘伟鸿去的。如果给他的处分太轻,基本上也就没刘伟鸿什么事了。处分从来都是越往上越轻的嘛。

    照这个消息来分析,市委可能打算给刘伟鸿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和行政记过处分。相对而言,这个处分就已经很重了,比王树国的处分造成的影响还要大。因为刘伟鸿年轻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且刘伟鸿作为全国党代会代表的名单已经报到了省里。这个处分决定一出台,刘伟鸿的党代表资格铁定泡汤了。

    刚刚被党内警告加上行政记过,有什么资格代表浩阳市的党员队伍,大模大样地坐在人民大会堂内,参加全国党代会?

    这一回,算是扎扎实实的做了一回“池鱼”王树国一边抽烟一边闷闷地想着心事。

    真是搞不懂了,刘伟鸿平日那么强势,怎么临到这种真正大事情的时候,却按兵不动了呢?好像一下转了性子,成了板上鱼肉,任人宰割了。

    与会人员陆续来到会场,王树国便换上笑脸,和大家打招呼。王树国也是爱面子的,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熟人,王树国可不想让人看扁了。

    其他的市委常委们,脸上倒都有点笑容,看不出多少幸灾乐祸的神色。说白了,这个事情就是宋晓卫和刘伟鸿之间的一次较量,跟大家关系都不大。

    大神掐架,路人围观就好,可别不识好歹地去掺和,会被误伤的。

    看上去,会议室的气氛还算和谐。

    周鹏举走进会场的时候,亦是脸带微笑,向大家点头致意,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目光扫过王树国脸上时,明显带着一丝讥讽之意。

    王树国暗暗咬了咬牙,略略偏开了脑袋。

    现在轮到你周鹏举去得意。

    没办法,谁叫我老王运气不好呢?

    刘庆隆,古建轩先后进场。宋晓卫和刘伟鸿是并肩走进会议室的,两位年轻的大班长看上去脸色都很平静,没有丝毫的波澜,就好像是来参加一次普通的常委会议。

    来到会议桌前,宋晓卫和刘伟鸿还彼此客气了一句,这才分别落座。

    周鹏举的眼神又有意无意的在刘伟鸿脸上掠过,心里冷笑一声。

    装!

    你继续装!

    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

    周鹏举的消息来源,可比王树国要广泛得多。据说地委那边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研究七二矿难的干部处分,不过几个主要头头,已经就这个事进行了私下的沟通。原以为朱建国会力挺刘伟鸿,试着推翻浩阳市调查组的结论,但事实上,根据周鹏举得到的消息,朱建国没有吭声,默认了浩阳市的调查结论。

    看来朱建国也很清醒,没有去做无谓的“挣扎”事实俱在,你朱建国与刘伟鸿关系再好,也不能包庇他。

    这个一直都压得他周鹏举喘不过气的嚣张跋扈的家伙,总算要吃一回瘪了。一念及此,周鹏举禁不住心怀大畅,满心欢喜。

    料必经此一役之后,宋晓卫的威望就将完全树立起来,刘伟鸿则不免沦为笑柄。刘伟鸿一旦威风不再,他周鹏举在宋晓卫的全力支持之下,一定可以在市政府恢复昔日的荣光,再次成为强势无比的常务副市长。到时候看那些曾经迫不及待地倒向刘伟鸿的“两面派”在他周副市长面前,又是一副什么嘴脸!

    那样子,只怕比现在的王树国还要难看?

    周鹏举想着,几乎要笑出声来。

    要说周鹏举平日里也不是这么肤浅的,实在是这几个月被刘伟鸿“逼迫”太甚,步步败退,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守不住了,心里头憋得太狠。眼见得翻身有望,周鹏举自是不胜之喜了。

    “同志们……”

    宋晓卫环顾会场,缓缓开口,语气不自禁地加了几分威严,较之平时温文尔雅的市委书记形象,平添了几许威压之意。

    当然,也许只是大伙的心理作用。

    “今天召开这个常委扩大会议,主要是商讨一下有关七二矿难的后续处理事宜。七二矿难发生之后,市里马上成立了专门的事故调查小组,由庆隆书记亲自牵头,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根据事故调查组细致的调查,已经得出了结论。红旗煤矿七二矿难,是一起人为的安全责任事故。红旗煤矿的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在调试从俄罗斯进口的新设备的时候,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对调试地点的地质结构没有搞清楚,就贸然施工,结果导致了透水事故的发生,六名工人不幸遇难,造成了上百万的经济损失。同志们,这个教训很深刻啊。”

    说到这里,宋晓卫顿了一顿,深深地叹了口气,脸色益发的凝重了。

    与会干部们也一个个挺直了身子,脸上的微笑早就收了起来,神情变得十分沉重。

    “如果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平时不那么官僚,重视安全生产,深入一线进行检查督促,这个人为的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七二矿难的背后,折射出一种现象。那就是红旗煤矿的安全生产措施,做得很不到位。矿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养成了官僚主义的坏习惯,平时高高在上,所谓的安全生产,只是挂在他们的嘴上,从来没有落实下去,没有真抓实干!发生事故的三号矿区,紧挨河流,地质条件本来就比较复杂。这个情况,红旗煤矿的负责同志,不可能不知道,但在调试新设备的时候,却没有安排任何的防护措施,由此可见,安全生产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句口号罢了。严格来说,这是一种渎职行为,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漠视,极端的不负责任!”

    宋晓卫说着,渐渐声色俱厉起来,不自禁地伸出手指,敲了敲桌面。虽然敲得不重,却也令得很多与会干部心中砰砰乱跳。

    看来所料不差,宋晓卫下定决心要狠狠发一次飚了。

    “对于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渎职行为,必须严厉处罚,以儆效尤。同志们,安全生产这根弦,松不得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和幸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根弦,必须时时刻刻都绷紧了。红旗煤矿的相关负责人,要严肃处理。当然,这个事故的发生,我们市委市政府也有责任。首先是我这个书记有责任,没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在此,我向大家作检讨,向遇难的六名矿工表示深切的哀悼!”

    说着,宋晓卫轻轻低下头颅,静默了几秒钟。

    会议室的气氛,更加凝重起来。

    “同志们,我们党的宗旨,对于一切责任事故,都不能姑息迁就。这些负有一定责任的干部,该处分就必须处分,该撤职的要撤职。如果触犯了法律,该坐牢的,还必须送去坐牢!这一点,决不能含糊!”

    静默几秒钟之后,宋晓卫挺直身子,板着脸,非常严厉地说道。

    一贯温文尔雅的宋书记,终于发飙了!

    第679章初步处理意见

    “庆隆书记,请你谈一谈你们事故调查组的初步处理意见。”

    宋晓卫声色俱厉地发表了一番讲话之后,转型刘庆隆,语气略微和缓了一点。

    照理说,刘庆隆这个党群副书记,是不管干部处理事宜的。而且涉及到了市长副市长的处分,由刘庆隆来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也不大合乎规矩。通常宋晓卫应该找刘伟鸿好好沟通一下,两人大略取得一致意见之后,再上书记办公会议讨论,最后召开常委会议决定。

    眼下,宋晓卫似乎将这些流程都省略了,直接就上了常委会。却不知道宋晓卫到底是怎么想的。也许他是不大愿意单独和刘伟鸿沟通,怕万一刘伟鸿强烈反弹,到时候下不来台。上了常委会,刘伟鸿就算要反弹,也必须要顾忌一下。

    不管怎么说,七二矿难已经被定义为人为责任事故,刘伟鸿并未表示反对的意见。在第一次召开处理善后事宜的联席会议上,刘伟鸿就已经当众表示,要自请处分。无论刘伟鸿是否作秀,这话你毕竟当众说出了口。现在怕也不好收回去?

    没有商量处分意见的时候,你调子很高,自请处分。现在动真格了,你又反悔,不带这样玩的。真把这些市委常委们都当做是傻的吗?刘伟鸿若是这样出尔反尔,不但显得政治上极为幼稚,很不成熟,也显得心态很糟糕。他好不容易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