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伟鸿笑道:“玲玲,谢了。暂时还没必要。既然人家想玩,那就玩玩呗。”
郑晓燕就笑起来,说道:“二少,好气魄,够爷们!要我说,那也是没事找事。消停点不行吗?大家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我还真就是不明白了,这陈年旧事,干嘛总是这么耿耿于怀?”
刘伟鸿哈哈笑道:“你以为,每个人都跟你玲玲姐一样,拿得起放得下?”
“哎,二少,你别夸我,我的心胸真没那么宽广,我很记仇的。不过我是女人啊,心眼小点不犯法?”
刘伟鸿笑着,心情忽然就好了起来。
第761章浩阳市委书记(上)
这一天,可能是浩阳市的眼镜被打碎得最多的一天,至少浩阳市的官员们,所有的眼镜,全都掉落在地,打得粉碎,一地的玻璃渣子。
浩阳市长刘伟鸿同志,被省纪委带走调查的五天之后,又回来了。
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有人护送。
这位护送者,亦不简单,乃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晓军。
杨晓国的奥迪车在前,刘伟鸿的桑塔纳在后,相继驶进了浩阳市委大院。浩阳地委组织部长方中翰,市委书记宋晓卫,率领着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的主要在职领导人,在市委大院门口列队迎候。当然,这样的礼节,是给杨晓军的,刘伟鸿市长,似乎还担当不起。
但被省纪委带走调查,还能安然无恙地回来,就已经让人目瞪口呆了。
按照省委组织部和地委的要求,宋晓卫不但召集了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迎接杨晓军,还召集了全市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在市委大会议室坐等,准备开干部大会。
大伙接到这个通知,俱皆是满心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何种大事。因为这个会议,事先居然并没有文件下发,市委办公室也没有说明会议的议题,只说是开会,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到齐。这种现象,以往几乎从未发生过。
也许要追溯到二十几年前,大革命期间,才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往往是上面来了新的精神,或者某某当权者又被打倒。
而现阶段召开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大会,通常只有一件事——市里主要领导干部异动。严格来说,是市委书记异动,就算是市长异动,一般都不会召集这样的大会。
难道,宋书记要动了?
可是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啊,现在的人事变动,真的能够做到如此保密吗?
宋晓卫出任浩阳市委书记,不过才一年多点,应该没有这么快变动吧?
完全看不懂了!
不过从宋晓卫的脸色上,倒是能看出那么一点端倪,很明显,宋书记的心情并不愉快。尽管依旧带着微笑,笑容却显得比较僵硬。纵算和杨晓军握手,也是“强颜欢笑”一些观察力特别敏锐的干部,便暗暗点头。
看来,真的是有大事要发生了。至于到底会发生何种大事,暂时还不得而知。好在杨晓军已经到了,谜底很快便会揭开。
且请稍安勿躁。
“刘市长好……”
“刘市长,回来了……”
很明显,刘伟鸿得到的热烈欢迎,不在杨晓军之下。大伙争抢着和刘伟鸿握手,满脸堆笑,问候之声不绝于耳。
刘伟鸿谨守规矩,跟在杨晓军身后,和同志们一一握手,脸带微笑,一点都看不出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熊光荣,龙宇轩,樊国生,王树国等人,更是激动莫名,紧紧握住刘伟鸿的手,迟迟不肯松开。熊光荣甚至差点流下泪来。
好!
太好了!
刘市长终于回来了。
这几天,熊光荣实在担足了心,每晚都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真担心刘伟鸿一去不回,就此被调去坐冷板凳了。
见熊光荣真情流露,刘伟鸿亦是十分感动。
这些老部下对他的感情,确实深厚得很。
在市委大院门口,纷纷扰扰好一阵,才算是见礼完毕。
“杨部长,请!”
方中翰微笑着伸手延客。
地委排名,方中翰在宋晓卫之上,眼下欢迎队伍,自然也是以他为主。至于刘市长,已经到家了,就不再是客人,和市里的干部一起,簇拥着杨晓军走向会议室。
领导们鱼贯进入会议室,所有干部都站起身来,热烈鼓掌,会议室内,好不热闹。
省地市三级领导,在主席台就坐,杨晓军居于正中的位置。身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晓军是十分硬邦的正厅级,在座诸人,以他职务最高。
会议还是由宋晓卫主持。
和以往不同,今天宋晓卫的发言,十分简短,几乎就是说了几句开场白,便恭请杨部长讲话。
杨晓军五十来岁,面相文静,戴一副黑框眼镜,颇有书卷气息,猛然在大街上碰到,一定会将他误认为是某个学校的老师。不过此刻坐在主席台正中央,自然而然便带上了几分官威。
杨晓军打开面前的稿子,开始一板一眼地作报告。杨晓军说,自己是受省委组织部长的委托,前来浩阳市。发言之中,杨晓军大致总结了这一年多时间来,浩阳市的各项工作,说省委省政府对浩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比较满意,对宋晓卫和刘伟鸿,均有赞誉之词。
数百名与会干部神情专注地听着杨部长的报告,偌大的会议室里静悄悄的,除了杨晓军讲话的声音,再没有其他的杂音发出。
从杨晓军的发言之中,大伙越来越读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浩阳市的班子,真的又要调整了。
不然,省委组织部绝不会无缘无故派一位常务副部长前来浩阳,总结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因为工作的需要,经过省委研究决定,宋晓卫同志,不再担任浩阳地委委员、浩阳市委书记的职务,另有任用……”
长篇大论之后,杨晓军终于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哗”地一声,会议室忽然就开了锅!
与会干部们面面相觑,惊骇不已。
宋书记真的动了?
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忽然之间,省委组织部就来了位副部长,召开一个全市干部大会,宋晓卫就不是市委书记了!
这个戏法当真变得古怪。
虽然上官在座,不宜喧哗,但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完全超出了干部们的预料,要大家依旧保持镇静,实所难能,当下一个个交头接耳起来。
“同志们,请安静!”
杨晓军轻轻咳嗽一声,威严地说道。
议论声渐渐平息下去,干部们又挺直身子,眼睛一眨不眨地望向了主席台,很多的目光,不知不觉间就落在了刘伟鸿的脸上。
大家都是聪明人,几乎马上就能猜到,宋晓卫这一走,刘伟鸿必定会成为新的市委书记。原因无他,主席台上没有新面孔!
如果上面另行委任了市委书记,是一定会亮相的。没有新面孔,除了刘伟鸿,浩阳市两套班子里,也不可能还有其他人能够越过刘伟鸿头里去,担任这个市委书记。
宋晓卫都挤走了,其他人来做市委书记,那不叫升官,那叫趟地雷!
果然,杨晓军随即宣布:“经过省委研究,同时征求浩阳地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决定由刘伟鸿同志,担任浩阳市委书记!”
“哗”不知由谁领头,会议室里忽然响起掌声,开始有点不大整齐,很快便如同雷鸣一般,经久不息。
许多干部望向刘伟鸿的眼神,变得无比敬畏。
这也太神奇了。
昨天大家还在议论着呢,不知道由谁来接替浩阳市长的职务,认定刘伟鸿是肯定不会回来了。自来还没有哪个干部,被省纪委专案组的同志带走之后,还能安然无恙地回来的。谁知道眼睛一眨,刘伟鸿不但回来了,还变成了市委书记!
厉害啊!
这一回,杨晓军自然没有再阻止大家鼓掌,反倒也跟着拍了几下手掌。
杨晓军来之前,可是得到过省里某位大人物的私下吩咐,他此番浩阳之行,不仅仅是宣布过任命文件那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要给刘伟鸿做一个安抚。无缘无故的,将一市之长带走,现在事实证明这位市长并没有犯错误,那就应该予以正名。当然了,调走宋晓卫,任命刘伟鸿为市委书记,本就是最佳的正名方式,但言辞之间,多多赞誉一番,亦是必不可免的。
刘伟鸿实在不是个善茬,还是不要和他结怨太深的好。
至于省委为什么忽然亟不可待地将宋晓卫调走,让刘伟鸿上位,实话说,杨晓军并不清楚内幕。杨晓军担任组工干部那么多年,还真是头一回碰到如此“诡异”的干部异动。刘伟鸿明明是“待罪之身”短短几天时间里,却风云突变,省里几位巨头似乎都受到了某种压力,意见非常统一地将刘伟鸿扶上了市委书记的宝座。甚至于连浩阳地委都绕了过去,未予理会。所谓征求浩阳地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就是一句客气话罢了。
省里几大巨头做了决定,浩阳地委又能有什么异议?
杨晓军得知这个决定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刘伟鸿的出身。老刘家的嫡系子弟,东南军区刘司令员的独子,倒也值得省里的巨头们如此重视。不过杨晓军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个干部异动,实在太仓促了。倘若只是为了关照刘司令员的儿子,大可不必这样急匆匆的,按照正常的干部流程走就是了,才不会太引人注目。
难道,因为省纪委带走刘伟鸿,惹怒了某尊大神?
倒是有这个可能。
杨晓军脑子里高速运转着,暗暗摇头不已。
第762章浩阳市委书记(下)
杨晓军在鼓掌,宋晓卫也在鼓掌,而且神色镇定如恒,看不出有多少不悦之意。虽然这雷鸣般的掌声,实际上就是在打他宋晓卫的脸。但宋晓卫还是能忍耐得住。
不得不说,宋晓卫的“忍功”当真是第一流的。
掌声渐渐止歇,杨晓军微笑着结束了自己的发言,请宋晓卫同志给大家讲话。
会议室里又一次响起掌声,自然是不能和刚才相提并论,应景的意思相当的明显。宋晓卫自始至终,就没有能够在浩阳市树立自己的威望。
宋晓卫脸带微笑,发表了简单的讲话,不外乎是感谢大家一年多来的支持配合之类。不过宋晓卫专程提到了刘伟鸿头上,很高调地赞扬刘伟鸿是有头脑有能力的杰出年轻干部的代表,说与刘伟鸿搭档一年,受益良多。
这倒是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
尽管今天这个戏法变得有点离奇,但这不是正常的人事异动,这个大家心里都有数。毫无疑问,宋晓卫是被刘伟鸿硬生生挤走的。当此之时,宋晓卫还能做出这样的姿态,倒也颇为了不起。
宋晓卫讲话之后,方中翰代表浩阳地委行署发了言,对宋晓卫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刘伟鸿成为新市委书记,表示热烈的祝贺。
接下来,自然就轮到新任市委书记刘伟鸿发言。
大家注意到,杨晓军宣布的任命决定,只是任命刘伟鸿为浩阳市委书记,并未兼任浩阳地委委员,似乎与惯例不符。在此之前,苑忠兴、宋晓卫俱皆是地委委员兼任市委书记。不过转念一想,也便恍然。
瞧瞧新书记那张脸,实在年轻得过分了。刚刚满了二十五周岁半年而已,距离刘伟鸿担任浩阳市长也还不到一年半时间。前年刘伟鸿由林庆县委组织部长升任浩阳市长,就已经是破格提拔了。仅仅做了半年组织部长,便即官升一级。如今在正处级的岗位上呆了不到一年半,马上又提拔到副厅级,未免过于惊世骇俗。偶尔的破格提拔,是可以的。毕竟刘伟鸿在林庆县委组织部长的任上,搞出了一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和中央组织部的认可,这样硬邦邦的政绩,破格提拔也说得过去。但总是破格,就太出格了,对于刘伟鸿本人,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年轻人,多在基层锻炼一下,没什么坏处。
只是如此一来,浩阳地委就只剩下十名地委委员了。这也没什么,特殊时期,地委委员数目为偶数,也不算太离谱。等刘伟鸿在浩阳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再干个一年左右,不出重大意外的话,自然要递补为地委委员的。
刘伟鸿眼下,应该要算是“候补”副厅级干部。而且这个候补的资格,那是杠杠的,远在一般的县委书记之上,刘伟鸿所缺的,只是一点时间罢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伟鸿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是他的年龄和资历。
不过对于刘伟鸿来说,脑袋上是不是有一顶地委委员的乌纱帽,并不重要。他这一正位市委书记,威望之高,绝对会超过任何一位前任。当市长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哥”了。
很多人的威望,来源于所担任的职务,而刘伟鸿刚好反过来,他自身的威望,凌驾于职务之上。
刘伟鸿的发言,还是一如既往的短小精炼,没有多少大话套话。在场的所有干部,几乎都已经习惯了刘书记的这种作风。不过刘伟鸿的发言,有两个重点。其一,是对前任市委书记宋晓卫的肯定和赞誉。这要算是投桃报李。毕竟刚才宋晓卫可是赞扬了他,于情于理,都得有所回应。就刘伟鸿的本心而言,对宋晓卫的赞誉也不算有多违心。事实上,刘伟鸿确实认为宋晓卫颇有所长,单是那份忍功,刘伟鸿就觉得自己赶不上宋晓卫。如今宋晓卫调走,不再和他这样的“妖孽”搭档,可以预见,宋晓卫今后的仕途之路,必定要顺畅得多,再不会和在浩阳一样,磕磕碰碰的。
刘伟鸿这种人,整个楚南官场均是比较罕见的,属于异类。
刘书记讲话的第二个重点,则是“撤区并乡”这个事情,前些时候,宋晓卫已经以浩阳市委市政府的名义打了个报告上去,向地委和省委详细阐述了撤区并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据说地委和省委对此事均十分重视。
而刘伟鸿现在更是明白无误地告诉在座的干部们,地委和省委领导,已经在慎重研究有关撤区并乡的问题,不久之后就会有明确的答复。
在座的干部们顿时一个个都紧张起来。
撤区并乡,几乎会牵扯到台下所有的干部。意味着中层干部会进行大洗牌。一些平日里和宋晓卫靠得比较近的干部,更是忧心忡忡。
什么撤区并乡?
说白了,不过就是刘伟鸿想要从宋晓卫手里分润人事权的一个手段。如今做了市委书记,名正言顺管官帽子了,大权在握,那就更要进行“清洗”了。凡是刘书记看不顺眼的家伙,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靠边站的心理准备。
在干部队伍管理上,刘书记一贯实行的是铁腕手段。做市长时尚且如此,正经成为市委书记,那还有客气的?
但不管大伙乐不乐意,刘书记均会坚定不移地推行自己的施政方略。
当然,省委和地委尚未有正式的批复,刘伟鸿也没有就撤区并乡的问题谈得太深入,只是给大家吹个风,制造一点紧张气氛,让大家都明白,从今往后,必须坚决地跟着刘书记的脚步前进,决不许有三心二意,不然,撤区并乡就是为你准备的“大餐”干部大会圆满结束。
方中翰和刘伟鸿盛情邀请杨晓军去浩阳宾馆用餐。吃饭的时候,地委行署的主要领导曹振起朱建国等人自然都赶了过来,拜会杨晓军。
照理说,杨晓军这个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到了,曹振起和朱建国等人都应该出面相迎的,至少在浩阳市的干部大会上露个脸,这也是官场礼节的需要。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曹振起没有出面,直到吃饭时才赶过来。
或许,曹书记打从心眼里不想参加这个大会。
今天这个干部任免,打的又岂止是宋晓卫一个人的脸?曹振起的脸,只有被打得更清脆。
丢人啊!
地委书记市委书记联手一致,就是斗不过一个年轻市长,被搞得灰头土脸。虽然,刘伟鸿的出身是个“大问题”但曹振起自己心里有数,此番斗争,他们面对的,只是刘伟鸿,老刘家的长辈,谁也没有发话,更加不曾插手进来。刘伟鸿凭借着自己的本事,硬生生将方东华逼到了墙角,不得不签城下之盟。
这样一个为刘伟鸿张目,给曹书记自己打脸的干部大会,曹振起又焉肯前来参加?
宋晓卫是一走了之,曹振起可还呆在浩阳地区。可以想见,刘伟鸿此番正位市委书记,对曹振起的威望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过这种种不快甚至是愤怒,曹振起都只能深深埋在心里,绝不带出半点来。已经输了斗争,不能再输了风度。
浩阳宾馆罗列珍肴,筵席十分丰盛。席间,大家纷纷给杨晓军敬酒,气氛十分和谐,也十分热烈,尽欢而散。
饭后,杨晓军婉拒了地委和市委领导请他在浩阳休息的美意,径直登上奥迪车,离开浩阳,返回省城。
次日一上班,刘伟鸿便去了市委办公大楼,直赴宋晓卫的办公室。
不管怎么说,总是要办个交接手续的。昨晚上,宋晓卫主动打了电话给刘伟鸿,再一次向他表示祝贺,同时很委婉地请刘伟鸿明日一早,去他办公室坐一坐。
刘伟鸿含笑应诺。
宋晓卫的心情,他十分理解。对于浩阳,宋晓卫估计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他的仕途第一站,在浩阳起步,上任之初,满怀豪情壮志,最终的结果却是灰头土脸,这么大的落差,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住的。
宋晓卫的忍功固然极佳,最多也只是喜怒不形于色罢了。恐怕在他心里,只想立即就离开浩阳,终生都不想再踏上浩阳的土地一步。
至于刘伟鸿的心里,毫无疑问也是希望宋晓卫早日离开,他可不想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种基本上毫无意义的所谓交接之上。
这一回刘伟鸿出现在市委办公大楼,“待遇”自然又大为不同,所有碰到的干部,一个个老早就站定身子,满脸笑容,向刘书记致意问好。从今天开始,刘伟鸿就是这座市委大院名副其实的主宰,书记市长一肩挑,大家的前程,俱皆捏在这位年轻得犹如邻家大男孩的新书记手里。
刘伟鸿还是老样子,微笑点头答礼,不徐不疾地上了三楼,走向宋晓卫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大门直接就是敞开的,宋晓卫以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对刘伟鸿的欢迎。
第763章蒙城地区常务副专员
“宋书记好!”
刘伟鸿微笑着给宋晓卫打招呼。以往他直接叫宋晓卫“书记”如今自然要略加改变。
“刘书记好!”
宋晓卫也微笑着给刘伟鸿打招呼,上前一步和刘伟鸿握手。
“刘书记,请坐!”
两个人并肩坐在了沙发里,宋晓卫的秘书奉上香茗,退了出去。
“刘书记,请抽烟。”
宋晓卫拿起茶几上的香烟,递给刘伟鸿,客气得很。正是这种客气,彰显出二人之间遥远的“距离”面对这位年轻的继任者,宋晓卫的心情十分的复杂。
很明显,在和刘伟鸿一系列的较量之中,他失败了,败得很彻底,自始至终,刘伟鸿都掌握着主动权,就好像两个重量级别相差很远的选手,同台较技,宋晓卫千方百计发动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却总是被刘伟鸿随手化解,动作挥洒自如,行有余力。宋晓卫始终都被压着,没有一丝一毫获胜的可能。
要说宋晓卫不恨刘伟鸿,自然是假的。如果有可能,宋书记不介意将刘书记切成碎片,一口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以泄心头之恨。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宋晓卫又有点感谢刘伟鸿,刘伟鸿没有对他赶紧杀绝,而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他的仕途之路。
刘伟鸿去大宁一趟,回来就变成市委书记,这样的结果,宋晓卫一开始是绝对无法想象得到的。当方东华亲自给他打电话,向他通报了省委的决定之后,宋晓卫震惊无比。当然,方东华也没有就这样将他宋晓卫丢下不管。省委已经决定,将宋晓卫调往蒙城地区,担任地委委员兼蒙城行署常务副专员。这个职务,不见得就比浩阳地委委员兼浩阳市委书记差了,最起码也算是平调。
比较而言,宋晓卫一百二十个愿意去蒙城做常务副专员,一点都不想继续呆在浩阳做这个市委书记。因为蒙城是方东华的“老根据地”从上到下,俱皆是方东华提拔起来的干部,宋晓卫以方东华前任秘书的身份去蒙城担任常务副专员,可以想见,工作环境比在浩阳要强一百倍。至少不会再遇到刘伟鸿这样一个“妖孽”般的搭档。到了蒙城,宋晓卫才是真正的大人物,而不是像在浩阳这样,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市委书记,实际上时时刻刻受制于市长。
另外还有一点,蒙城地区行署专员已经五十七八岁,马上就到退休年龄了。宋晓卫过去干两年常务副,只要不出什么纰漏,等老专员退休,宋晓卫基本上便能顺序接班,正位专员。
说起来,方东华对他还是很关照的。或许,这也是方东华心中有愧,对他宋晓卫做出的一个补偿。如果宋晓卫继续在浩阳市呆着,继续和刘伟鸿“搭档”只有越来越遭到压制,这日子可真是难熬。而且继续被压个一年半载的,宋晓卫的仕途,可能就真的毁了。在方东华眼里,必定要给他贴上一个“无能”的标签。
实话说,宋晓卫刚刚到浩阳来上任的时候,并没有将这个任命的“精神”吃得很透彻。这样的安排,大致和其他省委主要领导秘书的后续安排差不多。全省十五个地州市,党政一把手之中,领导秘书出身的不止一个,如果算上省委省政府直属厅局委办的一把手,领导秘书出身的就更多了。领导秘书,本来就是仕途上一条极其快捷稳妥的晋升之道。
宋晓卫只是隐约得知,他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看住”刘伟鸿。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伟鸿的身份曝光,背后的庞大势力逐渐浮出水面,宋晓卫才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尽管还是模模糊糊的,总算是触摸到了一丝真相。原来自己一不小心,差点被卷入了高层政治斗争的漩涡。
刘伟鸿是老刘家的嫡系子弟,怎么都不能以一个普通市长来看待。
在此之前,宋晓卫对于方东华与更高层某个庞大政治世家的关系,也只是略知一二。他只是方东华的秘书,有些事情,方东华肯定不会对他明言的。政治上的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悟。至于能够悟出多少,就看各人的天赋了。
据说刘家和那个庞大政治世家的关系,不是那么和睦,而刘伟鸿更不招人家待见。
渐渐了解深入一些之后,宋晓卫心里寒气大冒。他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杆枪”稀里糊涂的就被派到浩阳来了。不管斗争的最后结果如何,“枪”的下场总归不是那么好的。
不过宋晓卫纵算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却是苦无化解之策。他的“恩主”是方东华,方东华让他干的事情,他不可能不干。领导秘书固然是升迁的快捷途径,但自身的前程,也和领导紧紧捆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问题在于,方东华交给他的这个“任务”也未免太艰巨了些。且不要说刘伟鸿的偌大来头,单是刘伟鸿自身的本事,宋晓卫就拿他没辙了。
几经交手,一败再败!
眼见得自己刚刚展开的仕途,前程一片黯淡了。
好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胡幼青案,方东华为了自身的前程,赤膊上阵。宋晓卫大大松了口气。他非常清楚,刘伟鸿这一去大宁,从此之后,就不会再和他“腻”在一起了。没有几分把握,方东华是绝对不会亲自出马的。就算不能彻底拿下刘伟鸿,起码也会将他发配到边缘部门去坐冷板凳。
谁知道刘伟鸿的大宁之行,竟然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真不知道刘伟鸿有何种本事,连方东华都碰得鼻青脸肿。
是的,就是鼻青脸肿。
尽管具体的交锋过程,宋晓卫并不清楚,但从省委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之中,宋晓卫可以肯定,方东华吃瘪了,而且是大大地吃了一瘪,不要说还手之力,甚至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几分,狼狈异常。不得不全面向刘伟鸿妥协,主动将刘伟鸿送到了市委书记的宝座之上,以此来换取刘伟鸿暂时“息怒”短短几天时间,宋晓卫透过自己在省城的一些关系,略略也打探到了一点消息。刘伟鸿出任浩阳市委书记的提议,就是出自方东华之口。随即获得了省委书记胡高山和省长李逸风的赞成,这才在极短的时间内达成了“共识”更深入的内情,宋晓卫打探不到。
总之方东华一定是被逼到了墙角上,再也想不出其他应对的办法,才不得不打白旗的。
方东华是什么人?
省纪委书记!
从县里地区一步一个脚印走上这个高位的,数十年官场斗争的经验,何等丰富?愣是被刘伟鸿一出手就打趴下了。只不知道这后面,有没有老刘家高层的幕后推手!
估计应该有。
宋晓卫实在不大相信,单单凭刘伟鸿自己,就真的能如此干净利落地击败方东华那个“老狐狸”“刘书记,浩阳今后在你的带领下,肯定能够日新月异。”
宋晓卫脑袋里翻江倒海,脸上却始终带着温和的微笑,很自然地拍了刘伟鸿一记马屁。
刘伟鸿微笑说道:“宋书记过奖了,浩阳这一年多来的发展,主要还是市委市政府集体领导的功劳,我们有个好班长嘛。”
这样的场面话,也是必须要说的,倒不是在打宋晓卫的脸。
宋晓卫笑着,连连摆手。
刘伟鸿抽了一口烟,说道:“宋书记,蒙城是个好地方,相信宋书记过去之后,一定能够带领蒙城的干部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宋晓卫微笑说道:“这个可不敢当,蒙城的经济要大发展,关键还是要依赖地委行署的英明领导……不瞒刘书记,和你搭档的这一年多,我确实学到了不少经济建设的经验。很感谢啊!”
宋晓卫说这话,看上去颇为诚恳。
省委决定由刘伟鸿出任浩阳市委书记,在商议宋晓卫的去向时,就提到了浩阳这一年多来的经济飞速发展,认为宋晓卫在发展经济建设这个方面,也是有一定才能的。虽然浩阳的经济建设是刘伟鸿主抓,毕竟宋晓卫是市委一把手,亦是功不可没。所以最终决定让宋晓卫去蒙城担任常务副专员,协助专员主抓经济建设工作。
不然,说不定就将宋晓卫调回省里的大机关去,闲置起来了。
现在马上就要离开这令人生厌的浩阳,去往新的岗位,宋晓卫心中除了屈辱,自也充满着希望。而且宋晓卫正在修补他和刘伟鸿之间的关系。不管宋晓卫心里是如何的痛恨刘伟鸿,却不想真的往死里得罪这样一位前程无量的正宗红三代子弟。如今彼此之间没有利害冲突了,宋晓卫才不会对过去的矛盾耿耿于怀,能够和刘伟鸿把关系搞好一点,绝不是坏事。
政治就是政治,可不是小孩子打架斗气。
刘伟鸿微笑说道:“宋书记太客气了,我对宋书记的才华和人品操守非常钦佩,希望宋书记以后还能够经常指点我们浩阳的工作。”
看来,刘伟鸿和宋晓卫是一样的心思。
宋晓卫哈哈一笑,抑郁的心情略略有所好转。
第764章刘书记的重点工作
宋晓卫和刘伟鸿的所谓交接,只办了一天。晚上,刘伟鸿代表浩阳市委市政府,在浩阳宾馆设宴,为宋晓卫践行。
中午则是地委书记曹振起和专员朱建国设宴为宋晓卫践行,地委行署的主要领导都到了。宋晓卫是地委委员,当得起这个礼节。说起来,曹振起对宋晓卫也还是有点愧疚之意。在他的地盘内,没能照顾好宋晓卫,被刘伟鸿挤走了,脸上无光。
不过宋晓卫不这么想,只要快快离开这里就是了。
况且,败在刘伟鸿手下,现在宋晓卫也并不觉得有多丢人。方东华不都败了吗?
次日一早,宋晓卫离开浩阳,返回大宁。尽管省委已经内定由他出任蒙城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但正式的任命文件尚未发布,还有一个程序要走。等正式任命文件发布之后,自有省委组织部的人送他去蒙城上任。
宋晓卫直接从大义岭地委大院走的,没有再回市委大院。
上午八点三十分,刘伟鸿准时走进市委办公大楼小会议室,市委常委会议在此召开。这是刘伟鸿出任浩阳市委书记之后,第一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目前刘伟鸿书记市长一肩挑,浩阳市委班子,只剩下十个人。和地委班子一样,是双数。
其他九位常委,早早就到了会议室。
刘书记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常委会议,大伙自然不能迟到,必须早一点赶到,迎接刘书记——浩阳市历史上唯一一位不是地委委员兼任的市委书记,同时亦是威望最高的市委书记。这也是基本的礼节。
八点二十九分,刘伟鸿缓步走进会议室。
常务副市长熊光荣带头起立,用力鼓掌。很快,会议室掌声响成一片。
刘伟鸿拍着手掌走过去,微笑点头致意,来到主席位置,双手轻轻往下一按,掌声戛然而止。
“同志们,都请坐!”
刘伟鸿当先在主席位置上坐下来,微笑说道。
常委们依言落座。
刘伟鸿的眼神在与会成员脸上一一扫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古建轩、市委副书记刘庆隆、市纪委书记李大群、组织部长丁立国、常务副市长熊光荣、政法委书记龙宇轩、宣传部长张守正、常委副市长樊国生、市委办主任韩进喜。
都是老熟人了,不过今天再看这些人,表情与往日很不相同,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望着刘书记,刘书记的眼神望过来,便微笑点头致意。
浩阳市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刘伟鸿时代”今天这个常委会,很多议题都是宋晓卫在的时候定下来的,因为刘伟鸿忽然被省纪委的干部带走,市里面的一些工作实际上暂时停顿了下来。也不是说刘伟鸿不在,浩阳市的工作就没人做了,关键大家都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一个最后的“判决”实在没有什么心情来管工作上的事情。
如果真换了市长的话,很多工作就得重新安排。
不料市长没换,换了书记!
好在刘伟鸿原本就是浩阳市事实上的一把手,坐在宋晓卫曾经坐过的位置上,没有丝毫“不适”很快会议便走入了正题,开始研究各个工作。刘伟鸿和宋晓卫的不同之处,也便逐渐显现出来。所有的议题,刘伟鸿都听得很仔细,不时还会追问几句,将事情搞清楚。
这倒是刘伟鸿一贯的工作作风,熊光荣樊国生两位副市长,早就已经习惯了的。其他班子成员,亦素有耳闻,谁都见怪不怪。不过大家也明白一件事情,在刘伟鸿的领导之下,以前的很多工作习惯,可能是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了。
官场上,什么叫工作环境?一把手的工作作风,就是你的工作环境。
每个副手,都要自动自觉地去适应一把手的工作习惯。像刘伟鸿这种做市长做得强势无比,不将市委书记放在眼里的“官场另类”毕竟是极个别的现象。
刘庆隆等以往与宋晓卫关系走得比较近的班子成员,心中固然颇有几分忐忑,但也不是特别不安。刘伟鸿尽管十分强势,但仔细想想,却也能发现,刘伟鸿其实还是比较讲究规则的。只要你不主动去招惹他,他就不会针对你,能够做到相安无事。尤其要紧的是,不管你是谁的人,关键是本职工作要做好。做好了本职工作,刘伟鸿便高看你一眼。
在这样的书记手下工作,反倒比较单纯,各种关系没有那么错综复杂。因为有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嘛。
所有的议题讨论完毕之后,大家的目光又聚集在刘伟鸿的脸上,等候刘书记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同志们,我这里还有一个工作,要和大家谈谈……”
刘伟鸿端正了坐姿,不徐不疾地说道。
大家便打起了精神。刘书记上任之后的第一个常委会议,特意提出来的工作,不问可知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就代表着今后一段时间,市委主要的工作方向。
“我想要谈的是干部队伍建设。说起来,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必须要说,而且要重点讲。浩阳市高速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干部队伍建设。唯有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我们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有动力的。当然,这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应该如何去打造,就很值得商榷了……”
大家的神情益发专注起来,少数人眼里闪过一抹不安的神色。
果然,刘书记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抓帽子。说起来,是有点太迫不及待了。刘伟鸿到底年轻气盛,耐心上略微欠缺了些。不过这也与他强势市长的经历有关。他不是新书记,所以就没有必要过渡。一上任,立即便伸手抓帽子,也说得过去。
“大家都清楚,前不久市委已经向地委和省委打了报告,阐述了在县级行政区撤区并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个事情,最初我和宋书记就经过了反复的商量探讨。为什么要搞撤区并乡呢?实际上就是一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权机构简化,提高效率,基层政权责权匹配的问题。我们浩阳市,三个街道办事处,十个区,五十三个乡镇,将浩阳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辖境,割成了许多的小块块。大的乡镇,不过管辖六七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十几二十个行政村,一两万人口。小的乡镇呢,那就更不像话了,管着十来个行政村,三四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六七千人。有些地方,一个大点的村庄都有两三千人。所以整个浩阳市,除了市区之外,就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心城镇。尤其是北部,这个问题更加的突出。同志们,大家都应该看到,中心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好像国家的直辖市,一个直辖市,能够带动周边好几个省区的经济发展,而其本身,也是国家一个很大的财政收入来源。现在我们这种管理架构,乡镇的权限太小,功能不全,压根就没办法真的搞几个中心城镇起来,因此,这个撤区并乡,我认为是势在必行,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了嘛。”
刘伟鸿侃侃而谈,熊光荣嘴角略过一丝笑容。他追随刘伟鸿好几年,还很少见过刘伟鸿作报告长篇大论的,一般都是言简意赅,交代清楚工作就是了,从不啰嗦。
也就是这个撤区并乡在刘伟鸿心目中十分重要,所以才破例说了这许多的话。
“现有的四级管理架构,事实上就凸显了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首先就是一个惰性。乡镇行政区划太小,没办法形成合力。从而就很影响干部们的积极性。就算有个别干部想要干点事,他也没那个条件,没那个环境支持。久而久之,一切唯上的心理就形成了。干什么工作,都需要上级先给个明确的指示,没有指示,就什么都不干,一天到晚混日子。浪费了时间,消磨了锐气。惰性,是我们当前干部队伍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第二个,就是不干正事。呵呵,大家不要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因为正常的工作大家都不重视了,但精力又充沛,怎么办呢?总得找点事情打发时间。于是打牌的打牌,赌博的赌博,聊天的聊天,作风越来越懒散,正经的工作越来越拖拉。这样的一支干部队伍,这样的一种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叫我们的老百姓如何还能够相信我们这些干部呢?同志们,这不是个小问题啊,往大里说,关系到我们执政党的根基!”
刘伟鸿说着,语气渐渐的严厉起来。
会议室的气氛,也变得紧张了几分。
“第三个,就是人员超编,两三个萝卜一个坑,人浮于事,推诿塞责,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今天这个会议,就要请大家都来谈谈,看看要怎样搞,才能把干部队伍建设抓好,抓出成绩来!把这个工作抓好了,其他工作就能迎刃而解!”
第765章雷厉风行
市委常委会议结束之后,刘伟鸿邀请刘庆隆和丁立国到他办公室坐一会。
宋晓卫今天上午刚刚离开,刘伟鸿倒是不好马上就搬到他办公室里去办公,依旧还是使用市政府办公楼那边的办公室。当然,搬是迟早要搬的,老是留在二号办公楼,也不成体统。刘伟鸿眼下尽管是书记市长一肩挑,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他这个市委书记的任命,本来就十分仓促。省里亲自干涉县级市一把手?(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