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生活,曾经造成整整一代人十余年时间巨大的伤痛。其影响之深远,直至时光倒流之前的二十一世纪初期,依旧未曾消除。
刘伟鸿这篇文章又可称是“长篇大论”差不多一万字左右,全文在《人民日报》刊发。在文章里,刘伟鸿直截了当地指出,在社会保障体系极度不完善的时候,批量地将没有多少其他技能的国企职工下岗,直接推向社会,是轻率的作法。而在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或许说虽然有监管机制但很不完善的时候,允许国有企业破产清算,倒闭变卖,同样是轻率的作法,漏洞百出的机制,会很轻易地造成国有资产大批流失,形成干部队伍腐败的高危区域。
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官商勾结的案例存在,损公肥私的情形层出不穷。
这篇文章,刘伟鸿前前后后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来撰写,修改,在接手楚江机械厂这个烫手的山芋之后,刘伟鸿终于决定把它投出去。原本这样言辞激烈的文章,要想在《人民日报》上刊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不过刘伟鸿的岳父老子,乃是《人民日报》的前社长,这个事情却是难不住他。
刘伟鸿完全能够预见,这篇文章刊发之后,会引起怎样的风波。
第964章两年后可能发生的间谍大案。
但刘伟鸿还是义无反顾地将这篇文章投了出去。明明知道这个事情存在很大的问题,还是一声不吭,不是刘伟鸿的性格。上辈子,老刘家衰败得太快,刘伟鸿还在叛逆,还在浑浑噩噩的时候,他就由一个豪门世家子变成了“鼎丝”面对这一切,不要说他根本就兴不起想要去做点什么的心思,就算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
任何一篇带有政治观点的文章,都可能为他本就不如意的生活带来一场灾难,更不要说根本就不可能有媒体敢给他发这样的文章。
但这一辈子,自然不一样了。
既然走上了政坛,那么该说的话,就一定要说。
云雨裳插口说道:“卫红,你那篇文章,我爸爸看了,觉得很有道理。前几天,我们俱乐部的几个股东会员,也谈到了下岗职工和国企重组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你的观点很值得重视,确实应该考虑先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推行下岗的制度。”
这个话,云雨裳本来没打算在这个时候说。大年夜,聊点家常,说说天南海北的见闻,搏大家一笑,岂不是和和美美?云雨裳是看到林美茹似乎有点担忧此事,才插口说了这么几句。
果然,林美茹听说云汉民也看了这文章,还觉得很有道理,担忧的神情便淡了几分。无论如何,她亲家可是省委书记。省委书记都觉得有道理的,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
政治上的事情,她确实不大懂得。只要不会影响到儿子的前程,那就不要紧。
刘成家淡然说道:“既然做了干部,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看到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来,没什么好怕的。”
刘伟鸿忙点头称是。
刘成家深深地望了儿子一眼,轻轻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抹欣慰和骄傲之意,更多的则是慈爱之情。对于这个儿子,刘成家以前操碎了心,甚至有点心灰意冷。谁知眼睛一眨,忽然就性情大变,彻底改头换面了。如今的刘伟鸿,实实在在让刘成家满意到十分,挑不出毛病来。
二十六岁,副厅级,主持一市的严打工作,四五个月时间,将上千犯罪分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百姓额手相庆。这是何等的本事?何等的胆魄?刘成家自觉自己年轻时候,还没有这么威风!
感受到父亲的鼓励,刘伟鸿心里也荡漾起一阵温暖的感觉。
林美茹就问道:“雨裳啊,你这段时间,都没有和伟鸿在一起吗?”
心里的担忧放下了,林美茹便急切地想要动问孙子的事情,只是当着大伙的面,林医师自然要问得委婉一点,但那急切的神情,云雨裳焉能看不出来,顿时俏脸微微一红,难得地露出了忸怩的神色。
“妈,雨裳隔一段时间就到久安去看我的。她现在是大老板,生意上比较忙。正忙着从小日本身上割肉呢。等云主席赚了大钱,肯定孝敬您,啊~”知道媳妇在这种事情上面嫩,刘书记便挺身而出,为媳妇“辩解”几句,不过带着浓浓的戏谑之意。
云雨裳便狠狠瞪了他一眼,又在他身后伸出纤纤素手,重重掐了刘书记的熊腰一把。
林美茹便说道:“哎呀,赚钱当然是好事,尤其是赚外国人的钱。不过,雨裳,这个钱是赚不完的,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多休息。女人嘛,年轻时候一定要吃好休息好,以后身体才好,生孩子也健康。”
林医师终于忍不住直接将“生孩子”的事情宣之于口了。云雨裳更加忸怩了,红着脸说道:“妈,我知道了。”
其实云雨裳还是很注意保养的。如今她已经不是公司的总裁,正式就任公司董事局主席,将总裁的职务交给了助手。公司的日常事务,基本不再过问,和刘书记一样,只抓大方向。事实上,上辈子的云雨裳,纵算到了四十几岁,也依旧年轻美丽,妩媚动人,风姿绰约。
虽然说丽质天生,但后天的保养,果然也是很要紧的。
刘华英便忍不住,咯咯地笑,冲着云雨裳挤眉弄眼,神情有点“鬼鬼祟祟”的。她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冰雪聪明,尽管是未婚的姑娘家,却如何不知道老妈的心思?
林美茹便“教训”起闺女来,说道:“华英,你也别笑。你也要注意保养,身体是草命的本钱。不要以为年轻,就可以随便打乱作息时间。往后要按时睡觉,晚上玩电脑不许玩得太晚。”
九四年那会,互联网刚刚开始兴起,多数电脑还是没有联网,不过已经有了很多好玩的小游戏。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那时候的电脑游戏,有点惨不忍睹的意思,但对于当时的年轻人,却是爱不释手,为之沉迷的大有人在。
刘华英正是最有条件玩游戏的。自己在国家部门上班,工资待遇很不错,家里完全不用负担,妈妈和嫂子时不时还有接济,尤其是云雨裳,三五几万元,压根就没看在眼里。刘华英现在穿的用的名牌,有一多半是云雨裳给她买的,姑嫂之间,关系好得很。
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刘华英不贪玩电脑游戏才是怪事了。
刘华英“躺着中枪”却是不敢随便反驳,吐了吐舌头,笑嘻嘻地答应了。
刘伟鸿觉得不便过于冷落董伟,便转头过去,笑着问道:“董伟,你们国安部门的工作,这段时间不是很忙吧?”
董伟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不太好说,国安的工作,说闲的时候,是真的闲。不过一旦忙起来,真的就身不由己了。而且什么时候忙什么时候不忙,由不得我们说了算。”
这倒是实话,办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你忙不忙,由犯罪分子说了算。
刘伟鸿轻轻点头,没有继续深入探讨。虽然国安部门在他的眼里,并不是如何的神秘莫测,但以他现在的身份,在谈论国安内情之时,还是小心谨慎一点为好。政治人物,没有到那个份上,轻易去涉及国安的工作,可不明智。建国之后,国安和军情系统那边,也不是没有出过大案子的。甚至于某位军情头子,敢于顶撞最高层的首长。
一念及此,刘伟鸿心里忽然一动,双眉轻轻扬起,似乎想起了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这个事情,和坐在他面前的老爸以及董伟,都能拉得上关系。
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另一个平行世界,就在两年之后,宝岛地区要进行选举。那个臭名昭著的鬼子后裔,要竞选宝岛地区所谓的首届民选领导人。宝岛地区那个后来公然自称日本人后裔的独立分子,眼下还是道貌岸然的样子,在宝岛地区执政。
为了警告该人不要玩火,两年之后,共和国高层决定要在海峡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震慑鬼子后裔的狼子野心。但是那次军演,后来证实,泄密了。军演的事件,地点,编制,装备,全都被敌对势力了如指掌。搞得共和国高层非常被动。也由此牵扯出一个震惊全军的情报案。军队某将级军官竟然已经被宝岛地区的军情部门发展为间谍,而且表现异常活跃。
这个事情,时光倒流之前,刘伟鸿不但在网络上看过相关的资料,还在和刘成家闲聊的时候,也提及过。是共和国建国之后,军队内部涉及间谍案级别最高的军官。该案在千禧年来临之前告破,将军间谍被处以极刑。
此外,受该案牵连,军队内部有许多重量级的将领被撤换,算得是一场超级大地震。
但是眼下,一切都还来得及。
刘伟鸿必须阻止这个事情继续发展下去。他老子可正在东南前线坐镇,今后两三年之内,应该不会离开现岗位,那么两年之后那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就算不是由刘成家担任最高指挥,肯定也将是指挥部的重要一员。如果泄密事件再次发生,对刘成家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刘伟鸿绝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且,如果这个案子,由董伟参与告破的话,对董伟来说,也将是大功一件。董伟出身世家,年纪轻轻能够立下如此大功,对他的前途,无疑会是巨大的助力。
不过这个事情,需要一个切入点。刘伟鸿还没有想好,怎样和董伟沟通此事。
刘华英没心没肺地说道:“董伟,你干脆调到京华来吧。反正你现在也没有和董伯伯他们住在一起。”
董伟马上说道:“好啊,我申请一下。”
年轻人正在热恋之中,就算刘华英没有这个提议,董伟也会想方设法调到京华来,和女朋友团聚。刘华英嘴角微微一翘,似乎对董伟的利索很是满意。
“等一下,董伟。这个事情我看再商量吧,不要急着做决定。”
刘伟鸿忽然说道。
大家的眼神便都落在刘伟鸿脸上。
“哥,你什么意思啊?”
刘华英有点不满地嚷嚷起来。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没事,等我和董伟商量一下再说。很要紧,你别小孩子脾气了。”
第965章目标锁定
大约二十来分钟之后,刘成家的秘书,一位四十来岁的大校军官,轻轻走进门,提醒说首长该去视察部队了。基层连队的战士,在等着和首长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刘成家便站起身来,刘伟鸿等子女晚辈跟着一齐起身,送刘成家到门口。
等刘成家一离开,刘华英便露出了“本相”一把拉住刘伟鸿的胳膊,黏着他说道:“哥,快说,你有什么话要跟董伟商量,快说快说……”
都说“小孩盼过年”刘华英虽然二十几岁了,依旧是小孩子心性,被哥哥一句话撩拨得心里痒痒的,只想探听“机密”刘伟鸿哈哈一笑,说道:“华英,跟嫂子陪妈妈说话去。男人之间的话题,你不懂的。”
“我不嘛,我就是要听你说话,快点快点。”
刘华英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她自然绝不会想到,刘伟鸿要和董伟谈的,真是机密大事。若是她知道是这样的事情,恐怕刘伟鸿花钱请她听,她都不会有兴趣。
和刘伟鸿一样,刘华英自幼也在军营生活过相当长的时间。但军营对女孩子的影响,真的远远不能和男孩子相提并论。相反,刘华英还生出了那么一点点的“叛逆心理”刘成家曾经想要她大学毕业之后到部队参军,刘华英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才不愿意去受那个管制呢,自由自在的生活多好?好衣服紧着穿,漂亮首饰紧着戴,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电脑游戏到晚上几点都成。这要是当了兵,不全完了!
对这个女儿,刘成家和林美茹俱皆溺爱无比,见她将头摇得拨郎鼓相似,刘成家便不再提起这个话题。林美茹私下里也说,女孩子家家,最重要的是找个好婆家。就好像她自己一样。小家碧玉不也成了大军区司令的夫人?
云雨裳笑着上前,拉住了刘华英的手,说道:“华英,来,到这边来,嫂子有话跟你说。别去听他们男人谈话,忒没劲。”
云雨裳果然是个好媳妇,眼见刘伟鸿是真的有重要事情要和董伟谈。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想来刘华英肯定不方便旁听,便即上前给老公解围。
刘华英便撅着嘴巴。有点不情不愿地跟云雨裳走了。
嫂子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董伟,我们去书房聊聊吧。”
“啊,好的。”
看得出来。董伟有点儿紧张,他也不知道刘伟鸿有什么话要和自己说。还以为是刘伟鸿对他和刘华英往来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呢。实话说,尽管和刘华英只交往了几个月时间,董伟已经深深爱上这个美丽活泼的女孩了。刘华英身上,是有点娇气,但漂亮女孩子,谁没点娇气呢?更何况是大军区司令员的女儿了。要是刘伟鸿真说出反对他和刘华英交往的话。董伟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只是毛脚女婿第一次上门,大舅哥有话要教导,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去了。
一号别墅足够宽敞,刘伟鸿工作繁忙。不时常到京华来住,但他的房间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倒是云雨裳到这边来住的日子,多过了刘伟鸿。身为跨国大公司的老板,云雨裳经常在全国的几个大城市之间飞来飞去,和朋友见面,与官员会晤。京华紧挨着明珠市,云雨裳一旦到了明珠。只要时间上不是太紧张,总是会抽空到京华来看看公公婆婆。以尽孝道。
这件书房,就在刘伟鸿的卧室旁边。也是给他准备的。刘成家的书房是另外一间。
“来,董伟,坐吧坐吧。”
刘伟鸿也看出了董伟的紧张,便笑着说道,语气很是温和。
两人在木制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刘伟鸿掏出香烟,递给董伟,董伟连忙接了过去,又紧着给刘伟鸿点上了火。
“董伟,这两年,你暂时不要来京华。”
刘伟鸿抽着烟,直截了当地说道。
董伟想了想,反问道:“二哥,有什么说道吗?”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董伟,你别紧张,我这个建议,跟你和华英的交往无关。主要是跟你自己的工作有关系。”
“和我的工作有关系?”
董伟是真的诧异了,不过也暗暗舒了口气。只要不是反对他和刘华英恋爱,那就什么都好商量。
“嗯。”
刘伟鸿点点头,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是这样,你们国安,现在对海峡那边的局势,应该会比较关注吧?”
董伟的脸色也跟着严肃起来。刘伟鸿忽然跟他谈到国安内部的运作,还提到了海峡那边的局势,到底是何用意?按照保密纪律,这些东西,可都不应该跟刘伟鸿交流的。国安内部,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则。只是董伟自然也不会真的如此食古不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刘伟鸿都不可能是“敌对势力”董伟的迟疑,并未持续多久,略一愣怔,马上便点头答道:“对,是这么回事。尤其是某人上台之后,情况越来越严峻了。”
董伟嘴里的这个某人,指的自然是那个自称小日本狗崽子的宝岛地区领导人。
国安那边的警惕性,肯定也不低。
该人上任之初,还一副大义凛然的嘴脸,等权位逐渐巩固之后,狼子野心便显露无疑,不时在公开场合发表“去华夏”的言论,鼓吹宝岛地区独立。其叛国之心,昭然若揭。
“你直接在这个部门上班吗?”
刘伟鸿继续问道。
“二哥,你是不是有什么要指点我?”
董伟对刘伟鸿的问题,避而不答,又反问道。心中的疑虑,越来越甚。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沉吟稍顷,说道:“董伟,你先不要问我,我的消息是从哪来的。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我军内部,有很高级的将领叛变了,成为了那边的间谍,这个案子,你能不能管得到?”
董伟这回是真的大吃了一惊,满脸狐疑地望着刘伟鸿,很不确定地说道:“二哥……”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我说过了,你先别管消息可不可靠,你先回答我的提问。”
董伟咬咬牙,点头道:“能管到。这就是我们这个部门管的。”
刘伟鸿就笑。还真是不错,看来今天找董伟谈这个事情,找对人了。
“好,咱们还是有言在先,一切都是假设。假设这位将军,就在总部上班,已经退休,有比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但也能接触到很多的机密文件。那么展开对他的秘密调查,会不会有很大的难度?”
董伟已经逐渐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开始认真思考刘伟鸿的言语。尽管刘伟鸿已经一再说明只是“假设”但董伟却基本上能断定,刘伟鸿这个话,肯定是意有所指,并且是指向特定的某人。听听,此人身居将军高位,就在总部工作,已经退休等等,符合这种条件的人,虽然不止一个,但范围已经非常的小了。甚至不用查资料,董伟只要在脑子里一过,那几位符合条件的退休将军的模样,便一一在他的眼前呈现出来。
只是,董伟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
第一个,真的有这么一个变节者存在吗?或许,只是老刘家的一个“敌对者”刘伟鸿想要借国安的手,把这颗钉子拔掉?
这念头只在董伟的脑海里一闪即逝,随即便自己否定了。
不可能!
真要是有这么一个老刘家的“敌对者”刘家也会用其他的方式去对付他。政治斗争,动用到了情报部门的力量,那是极大的忌讳,几乎会被所有的高层大佬同时关注。这样的先例,是不能随便开的。不然,就没有底线了,必将人人自危。同样,情报部门如果参与了这样的斗争,本身也非常危险。任谁都知道,做“枪”的下场会怎样。最先被抛出去顶罪的,必定是这杆“枪”何况刘伟鸿都已经明说,那人退休了。在政治上,除了少数大人物,退而不休,其他官员,退休了就等于没什么杀伤力了,老刘家更加没有必要动用情报部门的力量去对付一个已退休的“对手”这样,第二个疑问又来了:难道真有一个将军级别的军官叛变?这消息,刘伟鸿是怎么知道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董伟不怀疑刘伟鸿那里确实是有重大情报。
“二哥,这个,如果有特定的对象,暗里先调查一下,倒也是可以的,有这个技术手段。”
董伟迟疑着说道,言辞还是很隐晦。
“嗯。”
刘伟鸿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下去。
这就足够了。他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就差没有直接点名。估计董伟现在脑子里都已经把那几个符合“条件”的退休将军过了一遍。范围就那么小,技术手段一上去,要是还不能锁定目标,董伟和他的同事,真的可以回家卖红薯去了。
等刘伟鸿和董伟从书房里出来的时候,《春节联播晚会》已经开始,正播放一个小品,沙发里婆媳母女三人看得津津有味,刘华英更是哈哈大笑,开心得很。
刘伟鸿和董伟便走了过去,分别坐下,一起看晚会。
刘华英眼睛一瞥一瞥的,似乎很想问一下董伟,到底谈了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很快又被小品吸引了过去。
第966章古都商业广场
大年初三,京华市张灯结彩的,大街上也是一片喜庆的气氛。但街面上的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根据我国的传统,大年初一,是一家团聚,相互拜年问好。大年初二,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之后,就是走亲访友,一直持续好些日子。
三台挂着军用和警用牌照的小车,相跟着开进了京华市古都商业广场的地下停车场。刘成家一家人从车里走了出来,搭乘电梯上了一楼。另一台车上,则走下几名精干的年轻男子,分散在四周,若即若离个跟随着刘成家等人的步伐。
看得出来,刘司令一家今儿是来逛大街的,俱皆穿着便服。
本来年初三不是逛街的好时机,不过考虑到刘家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选择这一天来逛街了。明天,刘伟鸿和云雨裳就要回首都去,给老太太,大伯,大姑和小姑一家拜年。而董伟和刘华英,则要飞南方市,去给董朝阳老两口拜年。董伟的哥哥,就在南方市工作,也要去拜会一下。
刘成家刘伟鸿爷俩,对逛街都没有什么兴趣,主要是陪着媳妇出门。真正对逛街兴趣最为浓厚的,是林美茹和刘华英母女两个。尤其是林美茹,别看成了大军区司令的夫人,按照古代说法,乃是“一品诰命”这个逛街的爱好,却一直不曾落下。
既然婆婆有这个爱好,云雨裳自然是极力支持,一家六口,便逛街来了。军区保卫部门照例出动了保卫力量。
刘伟鸿的几个“贴身卫士”王兆崧、李强与何敏,都放假了。刘伟鸿可不觉得住在军区司令部大院,安全还没有保障。趁着这个机会,让王兆崧等人都回家去看看,与亲人团聚一番,也是好事。其实久安严打已经结束,刘伟鸿私底里觉着。有李强这个司机就够了,王兆崧与何敏,不必再跟着他。再说,刘书记可也不是任人拿捏的面瓜。抱着这么个心思,刘伟鸿和云雨裳商量了一下,云雨裳坚决不干,还振振有词,说正是因为久安的严打结束了。所以才更要注意人身安全。
“你不知道你在久安得罪了多少人吗?这些家伙可都是亡命之徒。听说还有一个大流氓头子跑掉了,那就更加不能掉以轻心。”
这是云雨裳的原话。
在云雨裳想来,王兆崧和何敏。从今往后就跟着刘伟鸿好了,除非他们自己提出来要走,不然压根就没有“辞退”的必要。不就是付两个人的工资吗?这点钱在云主席眼里,啥都不是。
十五号别墅里。多两个人,也不至于太冷清。
在家里,云主席是领导,刘书记是群众,群众只能服从领导的安排了。
古都商业中心,是前两年刚刚建起来的,京华市最大的商业广场。据说是由江口那边的一个置业公司投资搞的。占地极其广阔,配置非常齐全。有点类似后世“mall”的意思了。广场内,各种商铺,游乐场。饭店,购物街,一应俱全。建成之日,便成了整个京华市最繁华的所在,整日价人员川流不息,热闹至极。
就算今天是年初三,商业广场内,亦是人山人海。购物逛街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云雨裳对逛街。其实也还是有爱好,不过云主席逛街的关注点。明显跟林美茹刘华英不同,不住地打量着广场的全貌,微微点头,自言自语地说道:“还不错……”
刘华英便笑嘻嘻地凑过来,说道:“嫂子,我听说这个商业广场,是江口那边的老板搞起来的,这个大老板,不会是你吧?”
这本是句玩笑话,不料云雨裳便直承其事,微笑说道:“有我一份吧。”
刘华英顿时便瞪大了眼睛,圆溜溜的,像是不认识似的上下打量起云雨裳来,稍顷,压低了声音惊叫道:“哇,嫂子,你可真是大老板……”
嫂子有钱,刘华英知道。但对于她而言,有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她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没多久,工资谈不上多高。云雨裳平日里给她零用钱,也是一千两千的,对刘华英就是大数目了。在她心目中,几百万或者一千万的家产,就是非常非常有钱。
九十年代初期的百万富翁,是个什么概念。
但现在,云雨裳却告诉她,这个巨大的商业广场,云雨裳有一份。
这又是个什么概念?
刘华英完全不能想象。云雨裳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说道:“华英,没有那么玄乎。就是几个人一起搞了个置业公司,在国内开发这些项目。我是股东之一,当然就有一份了。具体的业务,我不插手的。”
刘华英便有点失望,说道:“这样啊,我还琢磨着,我要是报出你的名字,他们都会给我打折呢……”
这就是个孩子话。云雨裳笑道:“我们就是管把这个卖场建起来,里面经营的这些商户,我们可管不着。要不这样吧,我给你办张贵宾卡。我刚才看到了,这个卖场里,有好几家名牌店,应该是可以用贵宾卡的。你去买衣服,他们肯定给你打折。”
“好啊好啊……”
刘华英马上又变得兴高采烈了。
林美茹便嗔道:“华英,老大不小了,别跟个小孩子一样。雨裳啊,你也不能太惯着她了。”
说是嗔怪,语气之中,可着实透出溺爱。云雨裳微笑说道:“妈,没关系的,我就这一个妹妹呢。”
刘伟鸿便在一旁笑着说道:“这么说,倒还是咱妈不对了,早知道这样,就该多给咱们生几个妹妹,好好让你疼一疼。”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林美茹便瞪了儿子一眼,佯怒道:“这孩子,没大没小的,这都政法委书记了,怎么说话还是那么不注意?”
云雨裳便抿嘴一笑,说道:“妈,这个事,您还真的得好好教育教育他。这人,有时候就是跟个小孩子一样,喜欢乱说话,长不大。”
刘书记不由大为尴尬。
不管他多么的努力表现得成熟稳健,却原来在云姐姐眼里,他永远都是当年那个跟在云姐姐屁股后面要糖吃的小屁孩,永远长不大。
林美茹却借题发挥,说道:“雨裳啊,你也要多管着他一点。我看要等他做了爸爸,才能真的长大了。”
昨晚上,林美茹偷偷问过儿媳,得知云雨裳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林美茹便很是失望。得便时候,肯定要旧话重提。云雨裳冷不防挨了一“闷棍”也闹了个红脸,东张西望了一下,便上前挽住林美茹的胳膊,笑着说道:“妈,咱们去前面的店子里瞧瞧,买件衣服。”
总是被婆婆催着要抱孙子,云雨裳也有点招架不住,只好罔顾左右而言他,想要用新衣服来堵住林美茹的嘴。
林美茹便兴高采烈的,在儿媳和女儿的簇拥下,向服装店走了进去。
刘成家双手背在身后,不紧不慢地跟着。到了公众场合,刘司令自然又恢复了沉默寡言的习惯。对于刘成家而言,今天陪着妻子逛街,就是尽义务而已。刘伟鸿和董伟当然是陪着老爸了,这叫分工合作。
三个女人在服装店里流连忘返,东挑西拣,买了好几套衣服,这才心满意足地出了店子,继续“扫荡”商业广场。
“呀,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一家子慢慢转悠着,来到了商业广场的另一边,情形又为之一变。这里摆了很多地摊,小玩具,小手工艺品,小零食之类的,不一而足。刘华英顿时大为惊喜,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云雨裳轻轻摇头,说道:“怎么还会有摆地摊的?”
刚刚一路走过来,整个卖场俱皆秩序井然,显得非常的高档。转到这边,却忽然钻出了很多地摊,显得非常的突兀。古都商业中心的投资方,那个置业公司,是云雨裳和国内几个大公司一起合股开办的,当初就定下了开发高档商业社区的宗旨,走高端路线。眼下,国内改革开放的势头越来越猛,先富起来的人群也逐渐扩大,走高端路线,正符合“暴发户”的潮流。
刘伟鸿微笑说道:“估计是因为今儿初三,大家过来赶个集吧。也没什么。”
云雨裳点了点头。
她只是略微感慨一下,自然不是对这些摆地摊的有什么意见。随着改革开放是深入,先富起来的确实不少,但贫富分化也逐渐开始显现。很多最底层的民众,生活还是非常艰难。若不是为生计所迫,谁愿意大年初三就出门摆地摊?
刘华英蹲下身子,拿着几个小小的手工艺品反复打量,很是欢喜的样子。
“媳妇,你看,那边还有卖泥人的,咱们过去瞧瞧?”
这种泥人,刘伟鸿小时候在天桥那块,经常看到,挺好玩的,在这里碰到,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不由勾起了刘书记对童年的怀念。云雨裳微笑点头。
两个人正要过去,那边却起了争执,几名衣着时髦的年轻男女,大步走了过来,似乎想要驱赶这些摆地摊的,其中一位年轻女子不知为什么,忽然一个趔趄,差点摔个马趴,弄得很是狼狈,顿时便大声叫骂起来。
第967章他乡遇故人
那名年轻女子,衣着时鬃,长相不俗,骂人也是用的京华方言,自古称为“吴侬软语”照理是很好听的。只是无论多么好听的语言,用来骂人的话,自然也就不美了。
刘伟鸿等人面面相觑,却是听不明白。
刘华英在京华工作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京华方言也能听懂一些,但那女子骂人的时候,情绪激动,语调尖锐,想要全部听清楚,自然难能,刘华英也只能听个大概。
“那些人是这里店铺的老板,嫌摆地摊的碍事,影响了他们的生意……”
刘华英便自动充当翻译,简单解释了几句。云雨裳皱眉道:“大过年的,人家摆个摊卖点东西帮补一下,也不要紧吧?”
严格来说,那些店铺老板也并未做错,他们在这里经营,是出了租金的,还需要缴纳其他许多的费用,成本很高,被摆地摊的影响了生意,心里生气很正常。只是少了几分同情之心。年初三就出门做生意,说起来也不容易。
先前那个差点摔一跤的女子,态度最为激烈,一边大骂,一边伸出穿着小红皮鞋的脚,去踢那个泥人摊子,泥人摊的摊主,却并不起身阻止口尽管是背对着这边,仔细看去,就能发现,地下摆着一支拐杖,原来那个摊主,腿脚有残疾,很难站起来。现在这种情况,就算他勉力站起来了,只怕也站不稳,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推搡着摔倒在地。对于腿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摔倒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倒是其他地摊的摊主看不过眼,纷纷围拢过去,指责那几个店铺老板,七嘴八舌的。其中也有一些,不是本地人,说的是普通话。
“我们又不是天天来,就是这两天过来凑个热闹,赚点零花钱,干嘛那么凶啊?”
“是啊是啊,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没必要这个样子吧?”
现场吵吵闹闹的。
地摊的摊主人数较多,将那几个店铺老板围在中间,局势很是混乱。而那个腿脚有残疾的泥人摊摊主,则一直不怎么说话,只是趴在地上,慢慢地收拾着被时髦女子踢得一片狼藉的泥人。那些泥人哪里还有半点样子?
军区保卫部门的两个年轻小伙子,迅速靠拢过来,卫护在刘成家的身边。虽然看上去,现场的乱局不是针对刘司令来的,但保卫部门职责所在,不能不慎重对待。
一名三十来岁的精干小伙子低声对刘成家说道:“首长,这里比较乱,请首长离开这里。”
刘成家摆了摆手,反倒大步向前走去。
两名保卫干事对视一眼,很是无奈,却马上跟了上去。
这个时候,前面又起了变化。
“你们敢打我?”
随着一声尖叫,时髦女子从人群中冲了出来,指着一干地摊摊主大声怒骂。地摊摊主们面面相觑,都有点莫名其妙,显然不知道谁打她了。
情形这么混乱,无意之中有人推搡她一把,也是有可能的。
时髦女子叫了几句,便怒气冲冲地跑进了一间店铺,打电话去了,也不知道是打给谁。
刘成家自然对此毫不理会,直接走到了那个卖泥人的地摊前,慢慢蹲下身子,仔细打量那个泥人摊的摊主。那个泥人摊的摊主还在慢慢收拾那些被踩得七零八落的泥人,似乎并未注意到有人在打量他口由上往下看,只能看到一个佝偻的脊背和苍白的头发。
“张昭勇?七排长?”
刘成家缓缓开口了。
卖泥人的小贩猛地抬起头来,眼里露出迷茫的神色,下一刻,双眼却熠熠生辉了,嘴唇也剧烈扦动起来,似乎非常的激动。
“营长?”
卖泥人的小贩嘴唇哆嗦了好一阵,才扦抖地叫了一声,泪水在眼里不住地打转。
“真是你啊,七排长!”
看得出来,刘成家也非常的惊喜。
七排长连连点头,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挣扎着想要站起身来。只是他腿脚有残疾,激动之时又没有拄拐杖,却怎么也站不起来。
刘伟鸿和董伟不约而同地上前两步,一左一右,将他搀扶了起来。
刘成家走上前去,双手握住张昭勇的双肩,神情很是感慨。刘伟鸿这还是第一次在老爸眼里看到那种百感交集的眼神。可见这位七排长,在刘成家心目中分量很重。
“七排长,你怎么会在这里摆摊?”
凝视张昭勇稍顷,刘成家才有些诧异地问道。
“嗯,这事,营长,我……”
听刘成家问起这个七排长便满脸通红,期期艾艾的,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
那边厢,依旧乱哄哄的,几名店铺老板与地摊摊主“脱离了接触”站开几步,带着嘲讽的眼神望着这些摆地摊的,那神色似乎是在等着看热闹。
“你们等着吧,等蕾姐的干哥哥来了,有你们好受的……”
其中一名年轻男子,幸灾乐祸地说道。
一些地摊摊主似乎知道厉害,脸色大变,也顾不得年轻男子的嘲讽,便匆匆忙忙收拾东西去了。
“七排长,到底怎么回事?”
刘成家的脸色,便严峻起来。
“营长,嗯,工厂倒闭了,下岗了……”
张昭勇终于用极其简单的几个字,说明了目前的情况。
刘成家双眉紧蹙,马上问道:“下岗了?你是一等功啊,残废军人,怎么会下岗的?”
说着,刘成家望了刘伟鸿一眼。刘伟鸿目前是在地方工作,对这些政策,应该会更加了解口刘伟鸿便说道:“爸,根据政策,一等功臣和残废军人,是有优待的,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下岗。就算企业破产倒闭,也必须重新安排工作。不过……”
“不过什么?”
刘伟鸿苦笑一下,说道:“有时候,地方政府并没有严格地执行这些政策。”
张昭勇连忙说道:“营长,政府给了我钱的,买断费。我腿脚虽然不方便,但我还有手,我会捏泥人,能养活自己。”
刘成家点点头。
正是因为张昭勇捏的泥人和那条残废的右腿,才让刘成家猛地想起了他来。十几年过去,当年年轻英武的七排长,却已经满头斑白,一脸皱纹了,看上去,他的年纪比刘成家还要大。
刘伟鸿说道:“张叔叔,按照政策规定,你这种情况,是不允许买断的。”
张昭勇是刘成家的战友,又为国立功,自然当得起刘伟再尊称他为,‘张叔叔’。
张昭勇便嘿嘿地笑,不好回答刘伟鸿这个话。看得出来,他是那种非常憨厚,同时又非常要面子的那种人,觉得为了个人的事老是向这政府提要求,很不对头。
刘成家说道:“七排长,你老家不是海门的吗?”
海门是北方的直辖市,与京华市可以说是“南辕北撤”了。刘成家自是很奇怪,为什么张昭勇会在京华市摆地摊。
张昭勇连忙答道:“营长,我媳妇老家是这边的。我那边也没什么亲人了,就跟媳妇一起到了京华。在这边安家了。”
原来如此,毕竟南线那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十几年,当年的战友,天各一方,单位变动,很多情况都不是那么熟悉了。
“哪个区?”
到成家立即问道。
“月湖区。”
这边正在诉说着战友离情,那边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一行七八个人,俱皆是孔武有力的男子,疾步而来。这是一个看上很是古怪的“团队”衣服五花八门的,有穿警察制服的,有穿保安制服的,也有穿西装的,手里都拿着家伙,电棒,橡皮警棍之类,也是各不相同。单从他们的衣着打扮,实在不是很好判断他们是干什么的。当先是一个大胖子,身躯高大,满脸通红,一看就知道是被酒精烧的。该人跑动的时候,似乎地面都在轻轻震动,尽管穿着警服冬装,裹得比较严实,依旧可以看到衣服里面包裹的大堆肥肉在不住地抖动,宛如一个肌肉舞者。此人歪戴着一顶公安帽子,似乎是个光头,气势汹汹地直奔这边而来。
“保安来了,快跑啊……”
那些摆地摊的,一见这几个人,顿时大哗,立即席卷着货物,落荒而逃。其中一些有经验的,早就用一块大布将自己的东西都包裹了起来,这时候将包裹望身上一背,跑起来十分利索。更多的摊主,则明显经验不足,眼见得大胖子等人冲杀过来,立时慌了手脚。个别胆小的,东西都不要了,拔腿就跑。
另外一些人,则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
“都给老子站住!”
为头的大胖子一声大吼,就冲那些摊贩“杀去”一时之间,鸡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