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的支持。
车队很快就驶近了欢迎队伍,缓缓减速,第一台大奥迪正好在刘伟鸿跟前停了下来。省政府距离宁阳区并不远,省长前来宁阳区考察工作,基本也是轻车简行,只有四台车组成车队,并没有警车开道。
奥迪车刚一停稳,刘伟鸿便疾步上前,给林卫平拉开了车门,微笑说道:“热烈欢迎林省长前来宁阳区考察指导工作。”
林卫平走下车来,板着脸说道:“伟鸿同志,怎么回事啊?不是说了,不要搞这种迎来送往的形式吗?”
看上去,林省长似乎有些不悦。不过在场的干部,谁也不会将省长这个指示当真的。何种是场面话,何种是要紧话,倘若分不清楚,还做个什么领导干部?
刘伟鸿依旧微笑说道:“省长,这都是同志们自发前来欢迎领导,主要是表达我们的心意。”
林卫平不由也笑了,摇摇头,说道:“你呀,也学得油嘴滑舌了。”
宁阳的干部们不由骇然。
林省长这是真的摆出了长辈对晚辈的架势了!
看来传言多半是真。
事实上,刘伟鸿在正式上任的第三天,就前往省委常委院,登门拜访了黄有成书记和林卫平省长。不管怎么说,他曾与黄有成有过一面之缘,如今到了江南,在黄有成治下任职,这个礼节,肯定是要讲究的。至于林卫平那里,更加不能不去。
外界的传言,本来就并非空穴来风。
随后林卫平也亲自赶赴军区司令部大院,拜访了刘成家。
与林卫平见过礼,刘伟鸿又和陆大勇握手,微笑说道:“陆市长好!”
陆大勇笑着点头。
虽然京华是省会,省长与市长都处于同一座城市,但省长视察京华的辖区,市领导当得陪同,礼不可废。没有在陪同队伍里见到市委书记龙宝军,已经让人微感诧异了。或许,龙宝军有更加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脱不开身吧。又或者,是其他原因。
刘伟鸿在一侧为林卫平和陆大勇引介宁阳区的干部们。
到任一个月,刘伟鸿的表现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原以为以刘二少的赫赫威名,到任之后,必定要搞新官上任三把火之类的动作,瞅机会拿掉一两顶乌纱立威。但大家都失算了。
这一个月,刘伟鸿基本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召见干部。主要是区委区政府两套班子里的同志,这个要算是标准流程。
第二件事,则是下基层。刘伟鸿到任第四天,就下了基层,轻车简从,一个街道办一个街道办的走过去,和街道办,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负责同志交谈,亲自询问普通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了解第一手资料。一个月之内,已经走遍了宁阳所辖的十个街道办事处和一小半的居委会村委会。刘书记公然告诉所有的干部,他会走遍宁阳全部所属的居委会和村委会,时间不定,一有空就下去。刘书记这个决定,可着实让所有街道办的领导们都紧张不已。
看来刘书记不是不摘乌纱帽,是时机未到。谁要是被他逮住了小辫子,那可有得麻烦了。
大家绝不相信,刘书记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斯文人”怎么看都不像。
而刘书记做的第三件事,便是督促日本工业园加速建设。这个月内,刘书记就去过金和工业区一号工业园不下三回。而且每次去日本园,必定有日本客人陪同,不是白川就是秋田。看上去,刘书记和三位日本客人的关系,处得非常之好,连最为倨傲也最财大气粗的白川一雄,在刘书记面前都毕恭毕敬的,时不时“哈依”几声,又是点头又是鞠躬。
刘书记这个动作,让区里的很多干部比较郁闷。尤其是区长魏凤友,更是心里不大舒服。本来一把手重视日本园的建设是好事,至少和前任戴林书记比较而言,那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戴书记不要说去日本工业园视察了,他压根就反对搞这几个项目,口口声声说什么环境污染,一点也不关心区里经济的促进和发展。
但刘伟鸿如此关心,又有点“喧宾夺主”了。
经济建设,毕竟是区长的正管啊。
人家魏区长为了争取这三个项目,可花了多少心血,甚至不惜与戴书记撕破脸,落下个“飞扬跋扈”的坏名声。如今倒好,这工业园变成刘书记的“后花园”了。因为刘伟鸿对日本园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切断了许多干部的“财路”这么大一个工业园建设,总投资超过一个亿,具体经办的人和该管的政府部门,能够没有一点油水吗?
但刘书记盯得这么紧,谁敢下手啊?
嫌自己的日子过得太滋润了,想要去纪委喝杯茶不成?
然而也不可否认,刘伟鸿的亲自参与,对日本工业园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三个项目的资金陆续到位,施工进度一下子比以前快了一倍都不止。日本人终于把真金白银投进了宁阳区,对经济的拉动是可以预期的。
看来刘书记是想党政一起抓,做个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了。
却不知道魏区长答不答应。
至少明面上,魏区长对刘书记是很尊重的,不管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都不曾流露出半句不满的言语,党政大班长的配合,看上去非常默契。
第1246章加速施工
林卫平没有前往区委大院听汇报。
林卫平的工作作风,一直比较务实,很少搞花架子,很能沉得下去。和省委书记黄有成颇为不同。当然,两人的年纪也有差距。黄有成去年就已年满六十,比林卫平大了好几岁。而且黄有成一直在江南省工作,从基层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干到省委书记,早就过了经常下基层的阶段。据说黄有成自己私下里和亲信干部说过——这江南有什么事是我不清楚的?
他在江南工作了四十多年,确实也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大家在公路上寒暄已毕,各自上车,车队直驶日本工业园。
这也是林卫平的秘书事先就和宁阳区沟通过的,林省长此番前往宁阳视察,第一站就是要看宁阳的工业园区。其中金和工业区一号工业园,也就是俗称的日本工业园,是必看的。
这个日本工业园,可着实让人不省心。
关键是戴林的态度有问题,身为区委书记,以环保为由,坚决反对三家日本公司在宁阳落户,甚至于还向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都打了报告,阐述环保问题的严重性,不但反对日本造纸厂和半导体厂在宁阳落户,捎带着对全省的造纸业都狠狠抨击了一番,还几次三番的要求面见省长林卫平,市委书记龙宝军和市长陆大勇,一再坚持自己的理由。
搞得林卫平和市里领导都很恼火。
没见过这么犟的人。
这种人,也就能够对孙文平的胃口吧?
不过说来也怪,区委书记那么强硬的态度,白川,秋田和井上这三个日本商人,竟然还留在宁阳,“打死”都不离开,似乎就认准“宁阳是我家”了。
都说日本鬼子顽固,果然!
当然这中间,肯定也有区长魏凤友的功劳,是他一再做工作,顶住戴林的压力,才留住了三个日本客户和项目,在戴林的坚决反对下,开始施工建设。
这种情形,着实“诡异”得很,大约也就在宁阳会出现吧。
区委书记坚决反对的项目,竟然还能继续施工!
老魏也是个牛人。
而且也由此可知,戴林在宁阳区确实成了孤家寡人,区委班子里的大部分同志,都和他不一致了。这也是市里最终下定决心,调整戴林的原因。
不能因为戴林一个人的“偏执”就影响整个宁阳区的发展。须知宁阳是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省里和市里都对宁阳寄予厚望。当初让戴林主政宁阳,主要是看中了他的个人操守,清廉正直,刚正不阿,希望他能带出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加速宁阳的经济发展。谁知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搞得魏凤友都要辞职不干了!
林卫平邀请刘伟鸿上了自己的大奥迪,一同前往日本工业园。
公然为刘伟鸿撑腰。
不过话又说回来,林卫平这个动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让刘伟鸿陷入了“被动”之中。林卫平和省委书记黄有成的关系,只是一般。这个省里和各地市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是清楚的。自来党政一把手就很难尿到一个壶里去。
以前刘成胜出任江南省委书记,老爷子还在位,省长黄有成都是“七分合作三分不合作”更不用说如今黄有成正位省委书记,大权在握了。
林卫平在省里的日子,也不是那么惬意的。
如今以堂堂省长之尊,如此降尊纡贵,和老刘家的一个年轻晚辈“打得火热”传到黄有成耳朵里,黄书记不定心里是个什么想法呢。
刘伟鸿再牛,年纪轻轻,怕也还没有能和省委书记叫板的本钱吧?
林卫平看上去是给刘伟鸿撑腰,搞不好就会让刘伟鸿在黄有成心目中被“打入另册”老刘家固然了不起,刘成胜刘成家也了不起,但刘伟鸿毕竟代表不了老刘家。
区别是很大的!
刘成胜刘成家当然能够和黄有成叫板,林卫平也有这个资格,刘伟鸿暂时没有。真要是惹得黄有成心里不高兴,出手敲打敲打老刘家的后辈,任谁都不会觉得有何不妥。
只是林卫平要这样做,刘伟鸿也委实无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伟鸿,听说你上任之初,戴林就去找过你?”
刘伟鸿一上车,林卫平就问道,语气略略有些不悦。
这个戴林,也当真固执得可以。
车里没有别的人,林卫平对刘伟鸿的称呼就更加亲切随意,连“同志”二字都免了。
与林卫平并肩坐在奥迪车的后座上,刘伟鸿身子挺直,坐姿非常端正,闻言连忙答道:“是的,省长。戴林确实来找过我。呵呵,他还是坚决反对造纸厂和半导体工厂在宁阳落户。”
“哼,这个人就是太固执了,过分自以为是。在他心目中,就只有一个环保问题,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早知道这样,把他调到环保局去工作好了。”
林卫平很不高兴地说道,看上去对戴林着实不满。
刘伟鸿微笑说道:“省长,不要紧,我已经说服他了。他今后不会再针对这几家日本企业。”
林卫平双眉轻轻一扬,略感诧异:“你已经说服他了?”
“差不多是这样吧。戴林自己亲口说的,今后不再针对这些日本企业找麻烦。”
林卫平愣怔了一下,随即笑道:“伟鸿,想不到你还有这本事。实话说,这个戴林啊,我见了都头痛。”
林卫平曾经亲自召见过戴林一次,想要说服他,不要再“闹”了,结果就是对牛弹琴,牛不入耳,一点效果都没有。
京华市委书记龙宝军和市长陆大勇,一样的拿戴林没辙。只好将他调到市委,挂个副秘书长的牌子,闲置起来,让他管管政研室就算了。
这样的干部,除了孙文平将他当块宝,谁还敢用?
不料刘伟鸿却告诉林卫平,他已经说服了戴林。
这可当真是好本事。
怎么忽悠来着?
刘伟鸿笑了笑,随即正色说道:“省长,戴林虽然比较固执,但个人操守是极好的,至少应该算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好干部。”
林卫平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一点我也认同。看来戴林这个人不大适合做块块里的工作,像现在这样安排,让他在市里搞些政策研究的工作,就比较合适。”
对林卫平这话,刘伟鸿其实并不十分认同。但刘伟鸿也知道,这是大部分领导干部对戴林这种类型干部的共同看法,这样的刺头,就该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一旦让他管了具体的工作,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给你弄点事情出来,让你头痛不已。眼下,刘伟鸿暂时还顾不上为戴林“求情”以后看时机再说吧。
“省长,其实戴林的意见,也确实值得重视。我们省里,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实在太多了,全都用的是草浆,工艺水平很落后,对环境的污染真的很大。长此以往,会造成很大的遗留问题。我认为,确实应该开始整顿了。当然,在方式方法上,可以多开动脑筋。”
刘伟鸿又很认真地对林卫平说道。
林卫平扭头望了刘伟鸿一眼,缓缓点了点头,神情也变得比较严肃。
很快,车队就驶近了日本工业园。
这一回,景象与刘伟鸿第一次来日本工业园时大不相同。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之上,到处都是轰鸣的大型机械,推入机,挖掘机,搅拌机,重型卡车等等,随眼可见,轰隆隆的干得正欢。整个工地上,差不多有上千人在同时施工。
路边不远处,有一栋以钢管,木板临时搭建起来的两层小楼房,倒也齐整,上面挂着“金和工业区一号工业园项目工程指挥部”的招牌。
一台丰田皇冠和两台本田车,就停在项目指挥部楼下。
而白川,秋田和井上这三个老鬼子以及那位翻译金小姐,早早就在车子旁边等候着。眼见车队驶近,立即大步迎了上来。林卫平,陆大勇,刘伟鸿等省市区领导一下车,三个鬼子便深深鞠躬。
“欢迎省长,市长前来视察工作。”
白川一雄满面堆笑,以生硬的汉语,结结巴巴地说道。
林卫平微笑着,主动和三人握手,寒暄尽礼。
“白川先生,工地进展很快啊。”
望着惹火朝天的施工场地,林卫平笑着说道。
听了金小姐的翻译,白川又朝林卫平深深一鞠躬,说道:“是的,省长阁下,我们加快了施工进度,希望能够尽早竣工投产。刘书记和魏区长对我们都很支持,我们深表感谢。”
刘伟鸿和魏凤友便微笑点头。
林卫平说道:“好,好,这就好嘛。白川先生,你们几位前来投资,我们都很欢迎,理所当然要做好支援的工作。”
“是的是的,省长阁下。我们大屋市的池田市长,已经正式邀请刘书记和魏区长,下个月前往大屋市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以增进大屋市和京华市的友谊,加强合作。”
林卫平连连点头,说道:“好,好,京华和大屋是友好城市,确实应该多多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争取双方有更多的合作项目早日投产。”
第1247章出访前夕
七月上旬,某晚。
宁阳区委办公大楼,大会议室灯火通明,人头济济,不时传出欢笑之声。
这个大会议室,平时是供召开机关干部大会时使用,也是机关党员教育室,上党史课或者学习上级文件,都是在这里进行。
不过今晚的情况,明显与一般的会议或者学习不一样。
坐在台下学员座上的,可都不是一般人物,京华市市长助理、宁阳区委书记刘伟鸿同志,区委副书记、宁阳区人民政府区长魏凤友同志,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韩必成同志,以及其他好几位区委区政府领导人,俱皆在座。此外还有几位区委办和区政府办的工作人员,怕不有二三十人之多。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风情各异的大美女。
其中一位,身着白色丝质长袖衬衣,黑色套裙,挽着精致的发髻,戴眼镜,典型的知性美女形象,正是宁阳区委办公室副主任董书语。另一位,风格刚好与董书语相反,白色高领t恤,水磨蓝牛仔短裤,修长白皙的双腿线条流畅无比,纤巧的美足之上,套了一双水晶凉鞋,微卷的长发随意披洒在浑圆的肩头,酥胸柔美,凸凹玲珑,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极其青春娇艳的气息,笑嘻嘻地坐在刘书记身边,却是新华社驻京华记者站记者萧瑜情。
另外一名二十二三岁的年轻男子,戴着黑框眼镜,斯文秀气,则坐在刘伟鸿的另一侧,低声和区长魏凤友说话。
这名年轻男子,名字很威风,叫做高尚,毕业于首都大学新闻系,是一个多月前刚到宁阳区外事办报到的。正是萧瑜情介绍给刘伟鸿的那位精通日文的同学。严格来说,高尚还没有毕业,要今年七月份才算是正式完成大学学业,现在还在实习期间。不过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历来都是抢手货。在后世,首都大学的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根本等不到毕业,也许刚刚入学,就已经被用人单位签下了合同。大学期间所有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提供,家里无需负担。条件就是,毕业之后必须加盟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服务一定的年限,才能换单位。
现阶段,大学生还是包分配的,这种情形倒是比较少见。不过临近毕业的首都大学学生被用人单位争抢,却不鲜见。
萧瑜情也是这般,甚至于刚刚上大学不久,就已经在报社实习。当然,萧瑜情的情况比较特殊,没有多少普遍性。她老子任守正乃是世家子弟,下海经商,早已发达起来,堪称有钱有势,对两个闺女又特别溺爱,对萧瑜情简直是有求必应。萧瑜情闹着要去报社实习,任守正自然不反对,请报社的领导吃个饭,大红包一递上去,什么事都办成了。
不过那只是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任守正帮忙拉关系,等萧瑜情到了大二,就完全用不着老子出马了。萧二小姐很快就展露出在摄影和新闻事业方面过人的天赋,几家国家级的大媒体抢着要。最终是新华社“技高一筹”将萧瑜情挖了过去。
一个多月前,高尚接到萧瑜情的电话,说让他到京华来工作,高尚还在犹豫。他已经通过一些关系,基本落实了在首都的工作单位。那时节,毕业后能够留在首都,乃是很多在首都各个大学求学的大学生的一大理想。首都的单位,不是谁都能有机会进去的。
但高尚的犹豫,也没持续多久。等萧瑜情一说,是在刘伟鸿身边工作,高尚立即就答应了。
刘伟鸿的大名,着实是威震京师。
如同萧瑜情所言,高尚是个“小官迷”对政治上的问题,特别关注,立志从政。他在首都落实的那个工作单位,也是国家部委下属的一个处级部门。或许其他大学生,并不知道刘二哥是何方神圣,高尚却绝对听说刘伟鸿的大名。
国资办督察局的诸般动作,以及刘伟鸿那个有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报告,高尚都有所耳闻,平日里对刘局长便十足钦佩。绝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够去刘伟鸿身边,和他一起工作。
对于这样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高尚哪里还会错过,自然一跃而上,紧紧搂住了,张嘴就啃。
一开始,本来给高尚安排的是去宁阳区外事办工作,但刘伟鸿和高尚见面之后,谈了一回话,当即拍板,让高尚给他做秘书,就安排在区委办公室,请董书语带他一段时间,让他尽快熟悉宁阳区的情况。所以这一个多月,刘伟鸿真正的秘书,乃是董书语,高尚是“实习秘书”但在和白川一雄等人的日常交往之中,倒是无需再打电话向萧瑜情求援了。
萧瑜情他们这帮学新闻的大学生,一般都修了两门外语。高尚主修的就是英语和日语。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来说,学一门英语就已经能把人学晕了,有些人大学四年,过个英语四级都要作弊。然而首都大学,自是不可和一般大学相提并论。
人家那全是学霸啊!
学语言解习题,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玩儿似的就搞定了。
套用后世的一句网络名言,就叫——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今儿晚上这个“奇怪”的团队,乃是宁阳区准备出访日本大屋市的干部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出国访问的简单外语和外交礼节。
大屋市市长池田二男此番邀请宁阳区的负责人友好访问大屋市,不但引起了江南省外事办和京华市外事办的高度重视,还惊动了外交部。
外交部亚洲司,专门派了一位处长,亲自赶赴宁阳,和刘伟鸿会谈,商讨一些出访的细节事宜。
原本这种层次的官方外交,多多少少还带有一点“民间形式”够不上外交部那么重视。关键还在于刘伟鸿的身份,比较敏感。
正厅级的宁阳区委书记,或许不算什么。但已故刘中原主席的嫡孙,却非同小可。一些比较八卦的外媒,总是希望胡乱揣测,爆出所谓的“猛料”来吸引眼球。何况刘伟鸿又是如此年轻,堪称华夏国最年轻的在职正厅级干部,又能够为“八卦新闻”提供不少的素材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了确保此番出访的圆满成功,外交部亚洲司这位厉处长,不但亲自到了京华,向刘伟鸿魏凤友等地方干部面授机宜,根据外交部负责同志的指示,厉处长将陪同刘伟鸿,一起出访日本。当然,厉处长的身份会做些“修正”临时挂了江南省外事办公室某处处长的头衔。对外宣传的时候,这个访问大屋市的团队,全都由地方干部组成,没有外交部的同志参与。
等访问结束,这个临时头衔再去掉不迟。
“空尼奇哇在日语里面,是你好的意思,大家跟着我一起念——空尼奇哇!”
站在讲台上的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一脸严肃,倒是和日本人的面部表情有几分相似。
“空尼奇哇……”
台下响起参差不齐的声音,大家都忍不住好笑。
“严肃点。”
中年讲师便很不高兴,厉声说道。他是省外事办的资深日语翻译,或许因为长年累月和日语打交道的缘故,性格上也变得颇受日本人的影响。
日本人是全世界最没有幽默感的民族,所谓笑话幽默,在日本简直就是“生僻名词”据说二战结束之后,驻日美军总司令美克阿瑟将军在某次演讲的时候,说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笑的笑话,笑话很长,结果刚刚讲完,日语翻译只讲了一句话,台下就哄堂大笑起来。
麦克阿瑟很高兴,直夸日语翻译水平高,那么长的笑话,他一句就解释完了。
其实那日语翻译是这样说的:将军刚才讲了一个笑话,请大家大笑。
于是便大笑了!
饶是麦帅精明过人,也不免被小鬼子用小布袋装了。
“日本是一个很讲究礼貌礼仪的国家,同志们出访日本,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政府的形象,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被人家笑话我们没礼貌。大家明白了吗?”
这中年讲师益发的端出了老师的架子,毫不客气地将刘书记魏区长等人一顿训斥。
大伙便诺诺连声。
“下面大家跟着我说谢谢这个词的日语——阿利亚多!”
这一回,台下倒是响起了整齐的“阿利亚多”的叫喊声。
不过这样的情形也没持续多久,刘伟鸿第一个违反纪律,悄悄对身边的萧瑜情说道:“这小鬼子的话,就是古里古怪,那么多青蛙,怎么不叫蛤蟆?”
萧瑜情禁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漂亮的大眼睛随即瞥了他一眼,嗔道:“你呀,还是认真点吧,到了日本可不要出洋相。听说池田二男是个极右分子,你可要小心点,他说不定就会搞出什么名堂来。”
刘伟鸿嘴角一撇,不屑地说道:“那又怎么样?池田这个老鬼子要是敢出幺蛾子,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刘书记,牛!”
萧瑜情便笑着对刘伟鸿竖起了白生生的大拇指,戏谑地说道。
这个时候,他们谁也不曾料到,此番访日,竟然真的会生出偌大风波。
第1248章大政方针………第1249章红色资本家传人
九五年七月上旬,两台进口依维柯中巴车,驶出宁阳区委大院,向东,进入了直达明珠的国道线。
这是十七座的依维柯小客车。
搭载着京华市宁阳区访日代表团。代表团一共二十三人,团长是京华市长助理,宁阳区委书记刘伟鸿同志,副团长宁阳区区长魏凤友同志,团员有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韩必成,区委办副主任董书语,区委办秘书兼日语翻译高尚等人,还有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金和街道办事处的易书记和曾主任。
外交部亚洲司厉处长,京华市外事办的一位副主任和一位日语翻译,也在代表团的成员名单之中。此外,新华社驻南京记者站的两名记者,也随团出访,其中自然包括萧瑜情在内。
加上代表团的正式成员,一共是二十五人。
在宁阳区投资的三名日商,白川一雄,秋田和井上,再加上白川的汉语翻译兼行政秘书金小姐,也和大家一起坐在依维柯内。他们是陪同人员。
白川,秋田和井上,俱皆是大屋人,此番宁阳访日代表团出访大屋市,白川三人决定全程陪同。反正他们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国了,正好借这个机会返回日本国内,处理一下公司本部的一些事务。
京华虽然和大屋是友好城市,但也没有直飞大屋的民航航班。只有一趟航班是先飞首都,然后转飞大屋市。刘伟鸿决定,前往明珠机场搭乘直飞大屋市的班机。
明珠机场,也只有一趟飞大屋的班机,每周一个来回。
起飞时间是下午五点三十分。
如果正点起飞的话,飞行三个小时左右,就能抵达大屋机场。
“区长,这依维柯小客车不错,性能挺好,能坐十几个人,作公务车挺适合的。”
坐在依维柯内,刘伟鸿笑着对身边的魏凤友说道。
这两台车,不是宁阳区委办的车,是从客运公司租来的,民间营运的小客车。这也是依照刘伟鸿的指示,大型公务出行,尽可能坐中巴车,不要坐小车,不经济。一台十七座依维柯小客车,一个司机,能顶得上四五台小车的载客量。
“是啊,我们京华汽车制造公司,正在和意大利依维柯公司合作,建依维柯汽车的流水线,预计明年就能正式投产了,估计价格能够便宜一些吧。到时候区里也买一两台。”
魏凤友笑着说道。
刘伟鸿上任一个半月,除了找公安分局局长吴清谈话,免掉了金和派出所一个治安联防大队长的职务,就没有动过干部,和区长魏凤友的关系,处得很不错。魏凤友也比较配合。
原先大家猜测之中的“龙争虎斗”并未出现。
看来这人到了一定的份上,大家都修心养性,懂得同舟共济的道理,不胡乱起衅了,那样对大家都没好处。一些想要趁着一二把手狠斗而浑水摸鱼,左右逢源的干部,不免深感失望。
刘伟鸿感叹了一句:“现在又开始到处搞汽车了。”
魏凤友马上说道:“嘿嘿,书记,搞汽车现在是个好行当,很赚钱。就是投资太大,一般人搞不起那个大成本。这东西,成本压得太狠,规模上不去,就没有竞争力。搞起来也是个亏。”
刘伟鸿点点头。
根据他脑海里的记忆,九十年代开始,国内汽车行业开始遍地开花,很多地方,不管有没有条件,都在上汽车项目。所有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刺激。第一个方面,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市非常看好,预测分析异常乐观,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尤其是小型客车将越来越多的成为生活办公必备用品。第二个方面,是争取立项,争取国家支持。
汽车是大项目,国家扶持的产业,只要能够通过立项,立即就能从国家拿到扶持资金。
刘伟鸿说道:“汽车的主意,咱们暂时不打。不过,区长,咱们可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要是没有几个打得响的企业和几个打得响的品牌,未免有点名不副实。”
魏凤友脸色不由一红。
宁阳撤县建区,也有两年时间了,当初就是打着建这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牌子才搞起来的,魏凤友也官升一级,由正处级的县委书记变成了副厅级的区长,轻轻松松就迈过了那道坎。可是两年过去,宁阳还是宁阳,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各种工业区工业园以及商业区商业园的牌子,倒是挂起来不少,机构和工作人员配置齐全,但真正产生效益的,几乎一个都没有。很多只是一个空壳子,白白增加不少吃财政饭的人员编制。
作为区长,魏凤友当然有责任。
心中有鬼,就不免觉得刘伟鸿这句话是意有所指。
不过魏凤友也是厉害角色,脸上尴尬之意一闪而过,马山便笑着说道:“书记一定是成竹在胸了,那就给大伙上上课吧,让我们都跟着进步进步。”
这倒不是魏凤友故意在调侃刘伟鸿。刘伟鸿到任一个多月,得了个“讲师书记”的雅号。原因无他,刘伟鸿确实喜欢“上课”每次区里开会也好,下基层视察,给基层干部开会也好,刘书记都要给大伙上上课,主要是灌输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刘伟鸿要求全区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要睁开眼看世界,尽力学习外界的新知识,新思维,不能再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同时,刘伟鸿也一再强调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论重要程度,民生工作更在经济工作之上。
每到一地,刘伟鸿必定要考察当地的学校和医院,特别是乡村学校和乡村医院的情况,刘伟鸿都要深入了解,反复询问相关人员,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
尽管刘伟鸿新官上任并未烧三把火,一个干部都没动,甚至很少批评谁,但新书记的威信,却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树立起来。盖因刘伟鸿对待工作态度之认真,每个干部都能看得到。
刘伟鸿说得明白:你可以做错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嘛。但你不能文过饰非。错了就是错了,错了马上改正,还是好同志。
你要是做错了事还在刘书记面前隐瞒真相,想要蒙混过关,那性质就变了。
刘书记绝不原谅你!
刘伟鸿暂时不动干部,不代表他动不了。
等待时机罢了。
谁要是硬往枪口上撞,那就是别怪刘书记手下无情。
隐雷霆于九天之上,往往更加令人心惊胆战。就像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之所以让人害怕,是因为它悬而未掉,却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从剑下经过的人,无不战战兢兢,冷汗横流。真要是掉下来了,除了被斩中的那个倒霉蛋,其他人反倒都会长舒一口气,从此不再害怕。
你知道刘书记总有一天会发威,但就不知道会是哪一天,这才煎熬。
刘伟鸿微笑说道:“我倒是觉得,有两个方向,值得我们去关注。第一个是饮料和食品行业。尤其是饮料和矿泉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朝阳行业。现在,我们的国产饮料矿泉水行业,才刚刚起步,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做到覆盖全国市场。而这个市场,却只会越来越大。基本面已经具备了。云山那边,有很优质的水源,暂时没有多少工业污染,我看可以考虑引进一个大型的饮料和矿泉水企业。他独资经营也行,我们区里掏点资金,大家合作经营也行。这个东西,只要市场营销到位,很快就能打响品牌。在今后几年之内,顶级市场营销术,依旧是打造大品牌的主要依托。”
原本还略略有些嘈杂的依维柯内,完全安静下来,大家都被刘书记的言语吸引了过来。
“讲师书记”上课的时候,深入浅出,简单易懂,大伙都能听得津津有味,比对着稿子念报告可要吸引人得多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机械制造业,主要是重工业。这个产业,国家大力扶持,我们京华的地理优势也很明显,水陆空交通都比较发达。这也是可以做大做强的企业。现在动手,为时未晚。再耽搁两年,难度就要大得多了。另外,服装业和商业批发行业,也可以作为重点来开发。”
魏凤友沉吟着说道:“饮料矿泉水行业,我完全赞成书记的意见。不过,这个机械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我们没有基础啊……”
刘伟鸿微笑道:“没有基础不要紧,只要方向正确,工厂可以建起来,人才也可以引进。我们京华,各类大学和职业学校不少,都是可资利用,可资开发的人力资源宝库。把产业和教育紧紧结合起来,转变科研成果为生产成果,就是我们的出路!”
“书记,这可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魏凤友感叹地说道。
四点钟左右,两台依维柯赶到明珠机场。
明珠机场比较老旧了,旅客很多,机场候机室熙熙攘攘的,已经很难满足明珠作为囯际化大都市的空运需要。江东新区正在准备新建一个更大的机场,以满足曰益繁忙的空运需求。
飞往大屋市的囯际航班下午五点三十分起飞,还有一个半小时办理各种登记手续,时间方面比较宽裕。候机室内,到处都是拧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其实很多旅客的旅行箱都是空的,好不容易出一趟囯,做好了到囯外进行大采购的准备。
不过宁阳代表团成员的行礼,都相对比较简单。刘伟鸿明白告诉大家,曰本的物价贵得离谱,去那边最多买点纪念品,想要大量采购,怕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荷包。
九五年那会,囯家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并不高,正常工资奖金收入,一年平均下来,每个月也就两三百的样子,折合曰元不到四千,这点钱,在曰本囯内,基本什么都买不了。当然,出囯访问,区里有一定的补贴,但也不是十分的宽裕。
至于刘书记,倒是大款,不怕小鬼子物价高。不过刘书记压根就没有逛街买东西的爱好,属于那种典型的“钱多没地方花”的人。好在刘书记还不算太笨,不然就真的是“人傻钱多”的典范了。
书记发了话,自然谁都奉命唯谨。
真要是当着刘伟鸿的面,在曰本大把大把的花钱,大把大把的购物,这人算是傻到家了。
愁着人家刘书记没下手的对象还是怎么的?
办、完登记手续,大伙在候机室坐了下来,三三两两的聊天说话,刘伟鸿依旧和魏凤友坐在一起,探讨宁阳区后续发展的模式。
从这一个多月了解的情况来看,魏凤友不算是个无能的官员,能力还是很强的。能够把以前的宁一阳一县经营得铁桶一般,就证明此人至少智商很高,颇有手段。不过普通干部对魏凤友的评价并不高,有人说他喜欢捞钱,也有人说他喜好女色,更多的人则是指责他权力欲太强,喜欢搞一言堂。
这些暂时都还不是刘伟鸿关注的重点。每个干部都会有缺点,这是肯定的,刘伟鸿亦不例外。做党委书记,一把手,曰常工作并不是戴着放大镜去挑搭档和下属干部的毛病。那样的一把手,不要说下属不喜欢,上级领导也同样不喜欢。
你是党委书记,不是纪委书记。
刘伟鸿要做的,尽可能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干部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搞好宁阳区的各项建设。只有那些屡教不改,一心为私的干部,才是刘伟鸿坚决斗争的对象。
至少现阶段,魏凤友还算是比较配合刘伟鸿的工作,二把手的定位也比较准确。
就好像魏凤友不能趁他刘伟鸿初来乍到就搞名堂一样,刘伟鸿也不能刚刚上任就对自己的主要搭档横挑鼻子竖挑眼,同样会被上级领导诟病。
因为不管是多么强势的领导,都不可能将班子里的成员和下属干部都换上自己的亲信。就算你真的有那个本事把干部都换了,这些亲信心腹也一定会相互斗争。这是不可避免的。
还是要尽可能团结魏凤友为己所用。
“刘书记?”
忽然一个惊喜的声音响了起来。
正在谈话的刘伟鸿和其他同志都愕然抬头,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西装革履,身材高大的三十来岁男子,正站在不远处,望着刘伟鸿,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神情。
“唐总?”
刘伟鸿亦是大感意外,直即站了起来,大步迎上前去。
“哈哈,刘书记,真是你啊。那么巧!”
被称之为唐总的年轻男子,哈哈大笑着,张开双手,就和刘伟鸿来了个熊抱,用力拍打着刘伟鸿的脊背,非常高兴。
刘伟鸿亦是和他热烈拥抱。
“刘书记,去哪?大屋市?”
拥抱过后,唐总笑哈哈地问道。
刘伟鸿微笑点头,说道:“对。去大屋市进行友好访问。”
“友好访问?啊,对了对了,你现在不是去了京华工作呢,大屋和京华是友好城市。”
唐总一怔之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刘伟鸿反问道:“唐总,你这是去哪里?不会也是去大屋吧?”
“哎,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那么巧合。我还真和你同路,我也去大屋市。”
刘伟鸿笑道:“那么巧啊……”
两人正叙契阔,忽然闪光灯一亮,两人都愕然望了过来。
萧瑜情拿起相机,笑吟吟地走上前来,说道:“新宇哥,别来无恙否?”
“哟,情儿?你也在呢?瞧我这眼神,这么大一美人愣是没看见!哎呀,这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