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伟鸿缓缓说道,语气十分笃定。
第1298章子曰
刘伟鸿断然处置“一中事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苏红红受辱自杀,在一中师生和普通众的眼里,当然是个大事情。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人都有好事之心,总是比较倾向于苏红红确实和申振发有不正当的关系,在没有发生连寒梅侮辱苏红红事件之前,大家在心里鄙视苏红红,同情连寒梅。不过苏红红跳楼自杀之后“舆论”便马上转向,多数人转而指责连寒梅仗势欺人了。
如果连寒梅不是教委主任的老婆,不是宁阳一中的总务主任,那么大家可能依旧会同情她,继续指责苏红红,认为苏红红“罪有应得”群众判断事务,很多时候并不是以法律为标准的,而是以社会道德和个人喜好为标准。
偏偏连寒梅是教委主任的老婆,又是一中的总务主任,在群众眼里,她就不是弱者,而是强势的一方。她老公“仗势欺负”了苏红红,如今连寒梅又直接逼得苏红红自杀,那就太不应该了。
公安局将连寒梅抓起来,区里把申振发撤职,大快人心,多数众都鼓掌欢呼。
但在官员们眼里,刘伟鸿如此处置,无疑“过重”这不还是没有证据嘛?
从头至尾,都是连寒梅在闹腾。“逼死”苏红红的也是她,不是申振发。申振发等于是给老婆背了黑锅,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刘书记用这样尚未得到证实的“罪名”来处置一位正处级干部,未免“莫须有”了。一般来说,如果换一个人当区委书记,是不会处置申振发的,最多批评他一顿了事。
但人家是区委书记,一把手,大权在握,一定要如此处置,大伙也只能瞧着,暗暗为申振发叹气。
算他倒霉!
不过,真正最意外的是董书语。
董书语刚刚接到韩必成的电话,赶到宁阳宾馆和苏沐陈总工罗主任等三位楚南来的客人见了面,坐下来还没谈上几句话,高尚便直接将电话打到了她的“师父,马上回办公室,书记找你有事!”
高尚在电话里头,笑着说道。
董书语是高尚参加工作之后的第一位“指引者”两个人的文化程度都很高,平日里比较谈得来,高尚比董书语小了六七岁,私下里便戏称董书语为“师父”说起来,这不但是表示对董书语的感谢,也是拉拢彼此关系的一种好手段。
董书语诧异地说道:“小高,什么事啊?我这刚到宾馆呢!”
这可也是刘书记下的命令,怎么忽然之间,又让她赶回去?
这不朝令夕改吗?
高尚笑着说道:“当然是好事啦,快点吧,刘书记在等着呢。”
听上去,高尚的声音确实比较愉悦,真是好事情。
见高尚卖关子,董书语便笑着骂了他一句“滑头”却也没有再追问,紧着和苏沐等人道了歉,坐上小车,赶回区委办公大楼。
“小高,你现在也学会神神秘秘的了,到底什么事?”
小皮鞋“咯噔咯噔”的,董书语到了书记办公室门前,朝高尚杏眼一瞪,问道。
高尚笑嘻嘻地打趣道:“咦,师父,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这不是你教我的吗?”
“德行!”
董书语便瞪了他一眼。
实话说,董书语挺喜欢高尚的,高尚不愧是首都大学的高才生,肚子里是真的有点料,又比较风趣,和机关里的老油条完全不同。董书语拿他当弟弟看待。
“恭喜董主任,马上要升官了。”
高尚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道,随即脸色一正,又变得一本正经了。
“董主任,请!”
刘伟鸿就在里面等着,高尚也不敢耽搁太长时间。
董书语满腹疑窦,跟在高尚身后,进了里间办公室。
刘伟鸿已经坐回了办公桌后面,面前摆着一份资料,见高尚和董书语进来,便点了点头,说道:“小董,过来坐!”
董书语曾经给他做过秘书,又是区委办副主任,平日里经常见面打交道,可谓是刘伟鸿的直接下属,自也无需过分客气。
“好的,谢谢书记。”
董书语纤腰轻摆,款款的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里落座。
高尚奉上清茶。
“小董,这份资料,你看看。”
刘伟鸿随即将面前的那份资料,推到董书语的面前。
董书语依言拿了起来,却没有看,望向刘伟鸿,说道:“书记,您的这份大作,我早就拜读过了,还不止一遍,我最少读过三遍以上。”
刘伟鸿就笑了。
这份资料,就是他在督察局任上写给国务院的有关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正式报告。虽然说有一定的阅读权限,但毕竟只是一份报告,又不涉及到国家机密,有不少复印件流传出来,董书语看过,倒是十分正常,不足为怪。
“好,那你说说看,你怎么看待教育改革的问题。”
刘伟鸿说着,望向董书语,目光烁烁。
董书语端正了身子,认真地说道:“书记,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教育普及,要以政府为主体来办。教育事业是为国家培养各种人才,越多的人接受教育越好,越公平公正越好,不能异化为敛财的工具。”
董书语漂亮的大眼睛里,目光清澈,显见得她说的就是真心话,并非刻意奉承区委书记。
刘伟鸿说道:“我这个报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你知道吗?”
“略微听说过一点,愿闻其详。”
对于刘伟鸿急匆匆找她过来,一见面却谈论教育改革的问题,董书语心中颇为诧异。她是区委办的副主任,不是教委的副主任。刘书记要探讨教育改革,似乎找错对象了。但董书语自然不会将这种诧异表露出来。领导要怎么谈话,领导说了算,不是她说了算。想必刘书记此举,绝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主要是两种不同的理念。教育兴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大家都认可的。鉴于我们国家的财政,多年以来都不是很富裕,加上地方大人口多,教育普及工作,一直都是个大难题。教育资源也是稀缺资源。要大力发展教育,短时间内尽快普及各类学校是当务之急。分歧就在这里。一种意见认为,在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改革,全民办教育。也就是说,改变学校的收费标准,放宽民间资本办学的条件,一家伙把这个问题解决掉,遍地开花。而另一种意见却认为,学校不能乱收费,必须跟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同步,甚至还要放缓一点。财政补贴,坚持政府为主体办学,宁愿牺牲一点速度,普及的速度慢几年,也不能将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平心而论,两种意见都各有道理。”
刘伟鸿缓缓说道。
董书语轻轻一笑,说道:“书记,孔夫子在两千年前就教导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想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教育,首先是树人,然后才是授业解惑。我坚定地支持你的意见,教育领域,公平公正,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不能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单单教他们各种技能,那是误入歧途。没有信仰,没有道德观和正义感的下一代,就算个个都是技术能手,又怎么能支撑起这么大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普世价值观。而且他们把这种价值观的培养,看得更重。”
刘伟鸿微微颔首,沉吟着说道:“小董,宁阳一中刚刚发生的恶性事件,你听说了吧?”
董书语心中一惊,点头答道:“听说了,有同事打电话告诉了我。”
“嗯。这个事比较恶劣,连寒梅已经触犯了刑律,我已经让区局的同志,马上处理这个案子。申振发也有很大的责任,我认为,他不再合适做这个教委主任了。”
刘伟鸿沉声说道。
董书语情不自禁地再次挺直了身子,心里已经有些明白了。
只是还不敢肯定而已。
果然,刘伟鸿接着说道:“我刚才已经和魏区长研究过,申振发调政府去,教委主任,你来做。”
“刘书记?”
尽管有所预感,刘伟鸿亲口说出来,董书语还是很吃惊。
刘伟鸿摆了摆手,严肃地说道:“小董,你不要推脱,我相信你能够把这个工作做好。刚才你说的这番话,也证明了这一点。实话跟你说,我一直在酝酿要改组区教委的领导班子。我来宁阳之前,洪直正副总理亲自找我谈过话,让我在宁阳搞两个试点,第一个是教育改革试点,第二个就是医疗改革试点。用事实来证明我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小董,我想你应该很清楚,这个工作的分量有多重。是先学文还是先树人,必须要有个清晰的定义了。你去了教委之后,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来抓,我会给你必要的支持。这个试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你明白吗?”
“明白!”
董书语其实还有很多话要说,但一张嘴,却变成了这两个字。
刘伟鸿决心已定,董书语只能战斗到底了。
第1299章刘书记你来真的?
尽管刘伟鸿做了断然处置,这个事还是闹大了。
按照刘伟鸿的行程安排,他这天亲自陪同苏沐去七星区,进行实地考察。
车子一早就出门了,还是那台七座面包车。也没有多余的人,就是刘伟鸿,高尚加上苏沐他们三个。离开宁阳,前往七星。
七星区在江北,宁阳区在江南,而且是主城区南边,从宁阳到七星,几乎要贯穿整个城市。八点出门,差不多十点才到七星区区委大院。
七星区区委大院也是新建的,气势恢宏,不下于宁阳区区委大院。
本来两个区几乎都是相同的时间升格为市辖区,凭什么宁阳县就要比七星县更强一些?你们大建楼台馆榭,咱们也该弄栋像模像样的办公大楼不是?
刘伟鸿前往七星区,昨天下午通知了七星区的领导。
这个通知时间,也颇为奥妙。
通知得太迟,七星区的头头会猝不及防。人家的区委书记和区长,也不是无所事事,一天到晚呆在家里等着你刘书记前来“视察”工作。但如果刘书记到了,七星区一点准备都没有,肯定不合适。不管怎么说,刘伟鸿挂着“市长助理”的牌子,算是市领导。
通知得太早,同样不合适。
你这是不给人家留下一点“腾挪”的空间。
上级领导前来视察,迎接的规格是很有讲究的。省市主要领导到了,毫无疑问,区里四套班子,必定要倾巢出动,去到边界迎候。一般的省里领导和市领导视察,那就派代表到边界迎候,区里的几位主要领导干部,在区委大院迎候。通常区委书记,区长都是要出面的。
但刘市长助理这种市领导,该如何迎接,倒是颇费思量。
边界没有响动。
情理之中。
面包车开到区委大院门口,终于见到了迎接的队伍。十来个人,区长李如军领头。
面包车在李如军面前缓缓停了下来。
立即便有办公室的年轻干部疾步上前,给刘书记拉开了车门。等刘伟鸿下车,李如军便领着十来位部下,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刘书记,欢迎欢迎!”
跟在李如军背后的那些七星干部,一个个笑容满面之中,夹杂着隐藏得很好的诧异之色。
刘书记还真来视察七星区啊?
其实刘伟鸿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七星区了,不久之前就来过一回。不过那次,是跟陆大勇,钱副市长一起来的。陆大勇做出整治全市造纸污染的决定之后,亲自视察七星区。作为整治领导小组的两名副组长之一,刘书记理当陪同。
但那是跟在市长身后,刘书记就是一配角,也无人太过在意。
如今却是以主角身份,大摇大摆到了七星区。
一位挂名的市长助理,事实上的宁阳区区委书记,前来视察另一个市辖区,这样的动作,估计也就刘伟鸿做得出来吧。
这位刘书记,到底还想怎样的标新立异啊?
“呵呵,刘书记,崔书记刚好要去省交通厅办点事,早就约好了的,不好改……真是抱歉得很,请刘书记多多见谅。”
李如军握着刘伟鸿的手,笑眯眯地说道。
所谓崔书记,指的自然是七星区区委书记崔伟。崔伟是原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去年下到七星区担任区委书记。毫无疑问,崔伟这是避开刘伟鸿,免得大家尴尬。
也不是崔伟真的就那么心高气傲,一定不远承认刘伟鸿的“市领导”身份。单纯按级别来说,刘伟鸿是正厅,崔伟是正局(副厅)在刘伟鸿面前当一回“下属”也不算如何的丢面子。关键在于,刘伟鸿这个“市领导”恐怕市委龙宝军书记并不认可。崔伟要是在刘伟鸿面前太恭谨了,谁知道龙书记会怎么看?他可是龙宝军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干部。以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的身份,出任七星区区委书记,绝对要算是重用,龙宝军对他的栽培,可见一斑。
但要是在刘伟鸿面前过于倨傲,却又不是崔伟愿意干的。
刘伟鸿来头如此之大,声名如此响亮,崔伟又何必一定要和刘伟鸿闹别扭?
避开是最好的办法。
刘伟鸿微笑说道:“崔书记客气了,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嘛。我今天来,主要也是做个中介人,唱主角的可是七星区和幸福饲料公司。来,李区长,我给大伙介绍一下,这位是苏沐,楚南省幸福饲料公司总经理。苏总,这位是七星区区长李如军同志。”
当着大伙的面,刘伟鸿自然要正正规规称呼苏沐的职务。
来之前,刘伟鸿自然也在电话里和七星区的同志们说明了来意。
按照市政府的强制命令,七星区的所有造纸厂,已经全部停工,正准备进行环保达标整改。七星区的同志们,要说心里没意见,那绝对是假的。环境污不污染的,甭管它,关键是那些个造纸厂的老板们,意见很大啊。为了安抚这些老板,崔伟和李如军这些日子,可真费了不少口舌。
至于七星区的领导和这些造纸厂老板之间,是否存在着更加密切的关系,却是不得而知。如果真有那种关系,崔伟和李如军的工作,就更难做了。
当然,这些都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的。真正能够拿出来“抗议”的,就是为造纸厂提供原材料的农民朋友,一下子失去了一大笔经济来源。
市政府不能坐视不理啊。
崔伟和李如军就趁机向陆大勇伸手,请市里面支持一些扶助资金。
刘伟鸿便告诉崔伟和李如军,他给七星区招商引资来了。
当时听了这个话,崔伟李如军都是一愣一愣的。
没搞错吧?
宁阳区区委书记给七星区招商引资?
刘书记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但不管刘书记唱的是哪一出,人家已经唱了,李如军他们就得听着,笑容满面的,对刘书记的关心表示由衷的感谢。
当下在区委大院前寒暄完毕,李如军恭请刘书记,苏总等人,前往会客室奉茶。
那十来个在区委大院门前列队欢迎的干部,也紧随其后。刚才李如军已经介绍过,有负责农业工作的副区长,区农业局长,畜牧水产局长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既然刘书记说要帮助七星区建饲料厂,发展养殖业,自然要将这些人都召集过来,一起商量探讨。
李如军估摸着,刘伟鸿不会在七星区待得太久,那就应该简化流程,尽快将事情敲定。
大伙在会客室坐定。
七星区区政府会客室是仿人民大会堂的布置,一圈半圆形的布制沙发,中间铺着金黄色的厚地毯,很是奢华阔气。
刘伟鸿与李如军居中而坐。
“刘书记,非常感谢你对我们七星区工作的大力支持啊,我们七星底子薄,农业人口多,引进饲料厂,鼓励大家搞大规模的养殖业,确实是个好门路。感谢啊!”
李如军笑着对刘伟鸿说道。
实话说,今天怎么接待刘伟鸿,说什么样的话,拿捏到何等程度,都让李如军比较头痛。他和崔伟的顾虑是一样的,对刘伟鸿太恭谨了不行,太怠慢了更不行。
让人家主人如此难做,刘书记堪称“恶客”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李区长,七星和宁阳的情况,大致差不多。名义上是市辖区,实际上还是农业大县的底子。应该怎样发展经济,找准路子很重要。站在全市的角度来看,我们京华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尴尬。距离明珠不远不近,在招商引资这一块上面,明显处于劣势。我们不是沿海城市嘛,传统工商业,也不如明珠那么发达,有点灯下黑的意思。而相对全省来说,我们也一样没有地理优势。实话说,全力发展京华的经济,对于全省经济的拉动效应,似乎也不是特别明显。相反特别接近明珠的几个城市,地理优势更加突出,完全有望和明珠连为一体。借助明珠市特别是江东新区的建设,达成自身的飞速发展。所以,我们找准正确的路子,就显得特别重要。”
刘伟鸿这番话,说得大家都有点愣怔。
这分明是市领导的语气嘛。
听听,都站在全市的高度甚至全省的高度来阐述问题了,小刘同志果然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你们是不是承认我的市领导身份,那不要紧,我自己得拿捏到那个份上。
嗯,这也有道理。
如果不是以市领导的身份,那宁阳区的书记,今天干嘛来了?
李如军笑着说道:“是啊是啊,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难处,市里面的事情,咱们是操不上心了。能够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就谢天谢地啦。”
李区长这话,也回得巧妙。对刘伟鸿自居市领导,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多多少少有点不以为然,隐约提醒刘伟鸿,各人自扫门前雪。
您刘书记真要操心全市大事,请恕我李如军不奉陪。
咱可没有那个底气。
这要是传到龙宝军和陆大勇耳朵里,不定还误会我李如军野心不小呢。这个可无论如何都担当不起。
第1300章好大的菜篮子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李区长,我是这么考虑的。七星和宁阳,都是农业人口占多半的新区,大力发展工商业,固然是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城区工商业的高速发展,必须要有机的和广大农村和农民联系起来,带动他们一起发展,共同富裕。不然,城乡差距只会越拉越远,贫富悬殊也会越拉越大,农民群众的意见也会越来越大。我们的农民,现在负担很重啊……”
说到这里,刘伟鸿略略感慨了一句。
眼下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情况,确实很不容乐观。不但农业税未曾取消,各种各样的税费,提留,统筹款,可谓是多如牛毛。刘伟鸿前不久去走访基层农村之时,做了个初步统计,农民要负担的各种税费,名目繁多,加起来竟然有三四十项之多。有些收费的名目,刘伟鸿这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干部”都闻所未闻,看得莫名其妙。
上到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上学的孩童,都有要交费的名目,每年人均负担一两百元。目前城市普通职工的年收入,也就三四千元,农村人口,人均负担这么重,明显是吃不消的。
所以在刘伟鸿经历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央下定决心,把所有这些乱七八糟的税费全都砍掉了。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和补贴,逐年加大,意在与民休养,恢复元气。
不过刘伟鸿觉得,身为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不能坐着干等中央的大政策,必须要努力改变这种情形。早日减轻农民的负担,早日让大家都富裕起来。
这是责任和义务,也是使命!
对于刘书记这个话题,李如军和七星区的其他干部,都只是静默倾听,不置一词。
“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目前整个大江三角洲地带,大城市,特大城市扎堆了。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城市人口也比较多。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是城市管理者密切关注的问题。而我们宁阳区,七星区,可以在这个方面去想办法。简单来说,我们要争取成为京华,明珠,吴中,梁泽这些城市的菜篮子。这么一个巨大的城市圈,足以消化我们两个区全力生产的所有蔬菜,生猪,肉牛,肉鸡,鸡蛋。我们大力发展家畜和家禽养殖,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应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这个东西,需求量大,覆盖面积广。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全力发动起来,至少可以解决二三十万农民的就业问题,也许更多。相当于我们两个区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农业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几。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据,真要完全落实下去了,我们的三农问题,基本可以解决一大半。”
刘伟鸿说着,轻轻一挥手,加重了语气。
李如军等人对视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惊诧的神色。
这个前景,倒真是很乐观。如果当真能够实现,那就正如刘伟鸿所言,确实能够基本解决两个区的农民发家致富的问题。
但是,真的可以做得到吗?
“刘书记,这个……难度不小吧?二三十万农民一齐上阵,搞养殖业和种植业,所生产出来的肉蛋蔬菜,那是一个天文数字,销售方面会不会出问题?万一要是销售不畅,那可是很大的麻烦。”
稍顷,李如军沉声说道,脸色比较严肃起来。
谈到了具体的工作,就不能总是打哈哈了。
刘伟鸿也算是妙人,刚一到七星区,椅子都还没捂热,客气话一句没有,直接就谈工作,而且是直接切入核心内容,大伙以前可是比较少遇见这种情况。往往你来我往的客气话,要说上大半个小时。
“李区长,这个问题提到好。农副业大生产,能不能够组织得起来,是不是可以搞起很大的规模,销售方面是关键。当然,销售又是一个涵义很广的话题,咱们可以一一来分析一下。从基本层面来说,京华,明珠,吴中,梁泽再加上东海省会南都等几个城市,这个大城市圈,城市人口超过两千万。两千万人的菜篮子,得有多大?消化能力完全不成问题……”
李如军插口说道:“刘书记,并不只是我们能够搞蔬菜和肉蛋生产。”
明珠也好,吴中也好,南都也好,都有自己的郊区和农村,他们的农民,就不生产这些东西的吗?
刘伟鸿微笑说道:“李区长,稍安勿躁,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探讨。”
“呵呵,好的好的,请刘书记继续指点。”
是“指点”不是“指示”李如军的“警惕性”一直很高,绝不会胡乱说错话。
“李区长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关键点。这里面,就有一个规模优势的问题。以电子产品生产为例,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这个能力,但为什么是日本的电子产品覆盖全世界呢?这就是规模优势产生的竞争力。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竞争力就越强。所以我们不能小打小闹,更不能让农民群众各自为战,必须有组织,有规划,一开始就把规模做大,高,才有竞争力。我们宁阳和七星两个区,完全可以打造成菜篮子基地,依靠规模优势,抢夺市场。”
刘伟鸿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个模式,我以前在楚南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实施过了。九一年的时候,我在楚南林庆县夹山区做区委书记,我们就搞过。不但建起了饲料厂,还组织了大规模蔬菜和肉蛋生产。统一筹划,统一安排,统一销售渠道。事实证明,是完全可以搞成功的。效果非常好。”
说着,刘伟鸿望向苏沐。
苏沐微笑说道:“是这样的。当时我们饲料厂,只是投入了三四十万,现在我们已经有五个分厂,总资产规模超过了一千万。夹山镇八万人口,有两万多人在从事蔬菜和肉蛋食品的生产,产品不但就近供应县城和地区,还销售到了岭南,香港这些地方,群众的收入都很高,在夹山,万元户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单纯从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的情况来看,京华的条件比夹山优越得多了。这些菜运往周围的城市,路程比从夹山运往岭南要近得多,运输成本更低。夹山能够搞起来,相信在京华更能够搞起来。”
他从楚南来,讲的话更有说服力。而且苏沐斯文守礼,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良好,让人自然而然就觉得他说的话是真实可信的。
李如军此刻也已完全被刘伟鸿“带进去”了,开始顺着刘伟鸿的思路考虑问题,仔细想了想,说道:“刘书记,苏总,照你们的意思,是要搞一个农产品生产的专门管理机构,就好像供销合作社一样?”
“对,是这个意思。简单来说,我们要搞一个超级大公司,产供销一条龙。而这个大公司的主体,就是政府。由政府出面来进行组织,集中生产,而所有的农村和菜农家庭,都是这个大公司里面的一个生产单位。有组织,有纪律,有市场调查,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会盲目。”
一直坐在李如军身边的七星区副区长,禁不住插口问道:“刘书记,这样一来,不还是计划经济吗?”
现如今中央正在大力提倡市场化,废除计划经济。你刘书记怎么一上来就要搞大集体呢?好像有点开倒车的意思啊。
刘伟鸿就笑了,轻轻摇头,说道:“计划经济和计划生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站在整个国家层面来说,我们是要废除计划经济。但落到具体的工作方面,我们当然要有计划,不能盲目。事实上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员工人员超过十万的,他们实行的也是订单式生产。按照市场调查的结果以及前景预估,下达生产指令。这样就是有的放矢,不会造成大量的积压。政府要做的,就是发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进来,同时理顺销售渠道,保证菜农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就采取和夹山一样的模式,不但建生产基地,还要建饲料厂,就地解决饲料的问题。我认为,把饲料厂建在七星,可能比建在宁阳更合适。七星在江北,饲料厂的原材料更加丰富。我们有饲料厂,再把销售渠道建立起来,一切都会变得又简单又方便。”
李如军双眉微蹙,似乎在很仔细地思索刘伟鸿这段话。
其他干部也一个个神色认真,各有不同表情,多数人的表情,是比较振奋的。听上去,刘书记给描绘的这个蓝图,确实很吸引人。若是真能将农村问题解决一大半,七星区的经济建设,立马就能跃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刘书记……”
稍顷,李如军舒展开眉头,正要说话,刘伟鸿的手机就急促地震响起来。
高尚连忙拿起电话,走到一边去接听。应答几句之后,高尚的脸色微微一变。
“韩主任,请稍候,我马上向刘书记汇报!”
第1301章家属闹事
高尚回到刘伟鸿身边的时候,已经完全平静下来,看不出有丝毫的紧张不安,低声对刘伟鸿说道:“刘书记,韩主任有些事情,要向你汇报。”
刘伟鸿微微颔首。
应该是发生了较为要紧的事情,不然高尚会自行处理,不会打断他与李如军等人的谈话。不过高尚看上去非常平静,并未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刘伟鸿对这一点很满意。高尚的悟性不错,学习得挺快的。做秘书的,有时候要和领导一样镇定,不能遇事就大惊小怪,自乱阵脚,显得毫无城府。连带的,将领导的“品位”也拉低了。
刘伟鸿向李如军示意了一下,便接过电话,并未起身,就坐在那里接的。
“必成同志?”
电话里立即传来韩必成紧张的声音,说道:“书记,苏红红死了,她的家属,正在区里闹事,有好几十个人,在办公大楼前打横幅,喊口号……”
刘伟鸿眉头略略一蹙,随即说道:“我知道了,我下午回去。请凤友同志先处理一下。”
苏红红跳楼自杀,当时就被马上送到了医院抢救,不过她是头朝下着地,送到医院的时候,就下了病危通知,抢救了两天,终于还是未能逃过死神的魔掌。
身为区委书记,管辖着近百万人口,刘伟鸿当然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伸手去管。苏红红案,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刘伟鸿也立即采取了处置措施,公安分局将连寒梅等肇事者都抓了起来,又免去申振发教委主任的职务,调任市政府调研员,实际上就是闲置了。饶是如此,苏红红的家属要闹事却也难以预料。
这样的事情,不见得一定要请区委书记出面才能摆平,甚至连魏凤友都不一定要出面。韩必成乃是此事的正管,他应该知道怎么处置。
李如军等人自然也知道,肯定是宁阳区那边发生了什么状况,但刘伟鸿不说,他们更加不会问起。
刘伟鸿继续和李如军等人探讨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具体方法。
应该说刘伟鸿此番七星区之行,还是颇有成效的,李如军和七星区的干部们由一开始的惊讶,不以为然,逐渐转变了态度。
人家刘书记还真不是来演戏的。
不但“传经”而且还“送宝”听刘伟鸿话里的意思,宁阳也准备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但饲料厂刘伟鸿却建议建在七星区,更加方便七星区的群众。
这个就是真的想要帮七星区做点“贡献”了。
须知这个幸福饲料公司的苏总经理,乃是刘书记的学生,也是刘伟鸿曾经的老部下。将饲料厂建在宁阳区,任谁都会觉得理所当然,无话可说。而且苏沐也谈了初步构想,这个饲料厂计划投资一百万,建起来之后,可以解决一百多个就业岗位。亦是一笔不小的外资,要算在七星区招商引资的功劳簿上。
关键李如军也觉得,刘伟鸿提出来的这个办法,确实很不错,有很高的可行性。按照这个计划,大力发展七星区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广大农村一个很好的出路。
会议室的气氛逐渐变得友好热烈起来不时传出笑声。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李如军热情邀请刘书记,苏总经理等人,在七星区用餐,就在七星宾馆开了两桌,吃饭之前,七星区区委书记崔伟赶了过来,和刘伟鸿寒暄客气,陪同刘书记一起用餐。
这也是必须的礼节。
正式“会谈”的时候,崔伟可以避开刘伟鸿,刘伟鸿也不会见怪。
情势严紧嘛!
但吃饭时还不露个面,那就说不过去了。
崔伟又不是真的想和刘伟鸿唱对台戏,当然不会往死里去得罪刘伟鸿。
吃完中饭,刘伟鸿便即告辞而去。崔伟和李如军送到宾馆门口,握手道别,宾主尽礼。苏沐等人留了下来,继续进行实地考察。
刚刚上车不久,刘伟鸿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刘书记,在哪呢?”
电话那头,传来萧瑜情的声音。
“车上。”
“刘书记,又出新闻了啊。你们那个教委主任也太不像话了吧?一个家庭矛盾,搞得动静这么大,还害死了人。”
萧瑜情在电话里边叽叽喳喳地说道。
刘伟鸿说道:“怎么,你们新华社还对这种新闻感兴趣啊?”
通常这类新闻,只有《早报》、《晚报》之类娱乐性较强的报纸,才会感兴趣。新华社那是国家喉舌,档次不可能那么低。
“刘书记,你这话就外行了。我们是搞新闻的,只要是新闻,我们都感兴趣。至于用不用,那就是社领导的事了,采访不采访,是我们的事。”
“那你在哪?采访了吗?”
“哪有啊……我们刚刚得到消息赶过来,人已经散了。我说刘书记,你们区里的工作效率还是蛮高的嘛,对付上访群众,很有一套。”
萧瑜情很不爽地说道。
试想小丫头兴冲冲地赶了过来,准备采访新闻,结果什么都没见着,心里自然不高兴。
刘伟鸿笑道:“你别做愤青啊,什么都是政府的错,都是体制的错。这个不辨证。不管什么工作,高效率总比拖拖拉拉要好。”
“得得得,我不跟你说了,我要继续深挖去了。”
萧瑜情说着,咔哒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萧二小姐就是这个脾性,才不去理会对刘书记是不是礼貌呢。
面对着嘟嘟作响的电话,刘书记不禁犯了一下愣怔。
萧瑜情的声音清脆明快,坐在一旁的高尚,也听了出来,嘴角微微一翘,浮现出一丝笑意,随即收敛,说道:“书记,闹事的苏红红家属,已经劝回去了。他们主要是要求处理申振发。说申振发才是这个事情的罪魁祸首,利用职权,欺负苏红红,又纵容自己的老婆行凶,逼死人命。要求区里严肃处理。”
身为秘书,自然要不时关注此事的进展,随时和韩必成保持联络。
刘伟鸿点点头,反问道:“高尚,你怎么看?”
这是刘伟鸿最喜欢问秘书的一句话,通过实际的事例,来培养秘书的处事能力。
“书记,关键还是证据。”
高尚想了想,比较谨慎地说道。
苏红红的家属闹事,心情可以理解。但要对申振发进行组织处理,却是必须要有证据。调整申振发的工作可以,虽然是明白无误的靠边站,也符合组织程序。职务调动和组织处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照法律的规定,此事也只能是连寒梅和她叫去的那几个亲戚负有法律责任,和申振发无关。
“嗯。”
刘伟鸿轻轻点头,随即身子往后靠,闭目养神。
高尚也便不说话了。
赶回区里,差不多已经三点半。刘伟鸿一到办公室,魏凤友和韩必成就前来拜访,两个人的神情都比较严肃。
发生围堵区委大院的事,总是影响不好。
恰恰又是刘伟鸿出门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更不好了。
因为申振发并不是刘伟鸿提拔起来的干部,现在闹出了丑闻,负面影响却要落在刘伟鸿头上,刘书记肯定会不高兴。
刘伟鸿看上去,脸色倒还平静。
“区长,必成同志,请坐!”
刘伟鸿率先在沙发里落座,给两位副手打招呼。
魏凤友和韩必成坐了下来,魏凤友神色镇定,韩必成多少有些尴尬和难堪之意。其实这个事情,和韩必成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在座三人,韩必成的身份不能和刘伟鸿魏凤友相提并论,两位大班长都镇定自若,韩主任也没事人一般,未免有“自高身份”的嫌疑。
不管你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如何,在领导面前适当地露出一点紧张和拘谨之意,总不会有坏处。让领导明白,你还是很懂得尊卑上下,很守规矩的。
“书记,苏红红还是没抢救过来……”
魏凤友摇摇头,说道,轻轻叹了口气。
他曾经专程给区人民医院的方院长打过电话,让区医院全力抢救,现在人还是死了,魏凤友也有点不愉。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意外情况,谁也预料不到。苏红红的家属,思想工作要做好。该有的抚恤和赔偿金,不能少。如果家庭比较困难的话,可以适当给一些照顾。”
魏凤友说道:“是的,我上午已经做了安排。这些家属的情绪,都比较激动,倒是费了一番口舌。”
“心情可以理解,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且名声也不好听。”
刘伟鸿说道,随即转向韩必成:“必成同志,小董的工作交接已经完成了吧?”
昨天已经开了区委常委会,正式形成决议,申振发调区政府担任调研员,董书语出任区教委主任。处级干部,按照组织规定,属于市管干部,但市委委托区委代管。区委常委会形成决议,便能生效,向市委组织部报备就行了。
“是的,书记,工作交接已经完成,董主任随时可以去教委上任。”
“那就好。明天我亲自陪她去教委开个会。不能因为申振发的事情,影响到整个教委工作的开展。”
魏凤友和韩必成自然没有异议。
其实此番董书语出人意料地接任教委主任职务,区里干部私下里也不是没有流言蜚语。但刘伟鸿坚持要这样做,还专程陪董书语去教委上任,作为副手,魏凤友和韩必成都不好说什么的。
第1302章美国佬和小鬼子一块弄!
黄昏时候,挂着宁阳区一号牌照的小奥迪,驶进了戒备森严的东南军区司令部大院。
自从调到宁阳工作之后,刘伟鸿经常会回到军区司令部,陪父母一起用餐,聊天说话,以表孝心。
云雨裳带着涛涛和朵朵在京华住了一段时间,前不久去了首都,看望老太太。刘云涛是老刘家第四代的长孙,老太太欢喜得紧,而且还是龙凤胎,老太太就更加高兴了,不止一次在电话里念叨,让云雨裳带着两个小家伙去青松园,太奶奶要见见。
老人家有令,自然是不能违背的。
再说曾孙子见太奶奶,亦是理所当然。
刘伟鸿回军区司令部大院吃饭,也不一定就是周末,他什么时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