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 第 1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好吧!”

    布鲁斯教授也很干脆,把那一摞资料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点头道:“我会认看一看的,如果确实可行,那么我会批准你的课题,如果我认为不可行的话,恐怕就只能请你另行选择了。听明白了吗?”

    “是的,先生。”

    田路极为自信的点了点头。

    开玩笑,系统生成的科研方案,如果不可行的话还有哪个可行?田路相信,作为学科里的顶级学者,布鲁斯教授一定能发现这份计划书的价值所在。

    事情大致说完了,布鲁斯教授和秘书说了一声,很快,一名博士后就来到了办公室,带着田路离开了。在博士后的带领下,田路一边去办各种手续和证件,一边参观了神经生物学系,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下整个斯克利普斯的情况。

    一颗心,渐渐变得火热起来。

    除了那些常规的分离制备仪器、分子生物学设备、基因分析设备、蛋白质组学相关设备、细胞生物学设备、动物相关设备……之外,抗体开发和生产中心、第二代测序技术中心、DNA微阵列技术中心、X线结晶学照相设备、蛋白质和核酸研究中心、流式细胞术核心设施、高能计算等等设施应有尽有,相当的齐备!

    这样的研究条件,几乎可以算得上上最顶尖的水平了!

    一路走着,一路看着,田路就如同踩在一团棉花之上一样,晕晕乎乎的,不停的盘算着利用这些设备能够验证多少系统中未来的理论。浑然忘记了自己只有两年的时间,也忽略了那位博士后口中不停提醒着的内容:这套设备需要提前多长时间预定使用时间,那套设备的申请者必须符合什么样的条件……

    直到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安排明天开始正式上班之后,田路走出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回身望着那一大片建筑物,心中突然涌起了万丈豪情!

    如果说考上医学院是他的第一步,来到旧金山医学中心是他的第二步,那么,即将开始的两年研究生涯,就是它冲向最终目标的第三步!

    恍惚中,那灿烂的未来似乎在迫不及待的向他招手呼唤了……

    第六十二章加速

    “先生,您周三提交的设备使用申请被驳回了,非常抱歉,请您及时预约下一次的使用时间。”

    虽然话语的内容似乎是在表达歉意,电话那头冷冰冰的声音却表明,说话的人实在是一点儿诚意都欠奉,这让田路心头火起的同时,也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颓然的坐回到了椅子上。

    他把有些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有上千人,教授足足两百余人,大大小小的课题组数十个,每天要进行的实验自然是多的让人头皮发麻,他没的是,短短一个月时间,竟然被驳回了三次设备使用申请。无一例外,都是和其他研究人员的计划相冲突了。

    这一周的预约排满了,最快也要等到下一周,田路的实验只得无奈的停了下来。

    他现在做的实验只是两年计划中的最初始阶段,就是这个最初始的阶段,他却卡在这里整整三个月了!

    来到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前两个月是培训,培训实验的基本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等。虽然在系统模拟实现功能的帮助下,田路早早的便掌握了这些技能,依旧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研究所的安排。毕竟他的简历上没有任何一条履历表明他曾经接受过类似的训练。

    第三个月,在正式开始自己的试验之后,他又接二连三的遇到了从未想过的突发状况,被驳回仪器的使用申请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一次两次是偶然,如果发生了第三次,那恐怕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左右到了下班时间,既然确定了结果,田路也就没什么干劲儿了,于是便草草的收拾了一下,走出了实验室。

    研究所数千号人马,纵然是加班做实验的人再多,准点儿下班的人也不少,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田路取出自己的自行车,带好头盔,驶出了研究所的大门。

    在众多下班的人员之中,田路的自行车并不显眼,实际上,每天利用自行车上下班的研究人员不少,倒不是因为环保,主要还是起到一个锻炼的目的。科研人员们工作忙,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实验结果,往往会在实验室里泡上好几天,因此很多人都用骑车上下班的方式来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从研究所到田路租住的房子骑车要五十分钟左右,田路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健着自己的体魄。

    略显空旷的马路上,田路一边骑,一边在脑海中认分析着。

    他实验的第一步,是针对周细胞的。

    田路的远景目标是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课题,要想完整的阐述整个血脑屏障的完整体系,需要提前做的工作太多太多了,他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是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还被一层连续不断的基膜包围着。基膜之外更有许多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把脑毛细血管约85%的表面包围起来。这就形成了脑毛细血管的多层膜性结构,构成了脑组织的防护性屏障。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相邻,具有极其复杂的细胞调节功能,现实中发现的功能有调节血流、促进血管生成、向内皮细胞迁移、吞噬和抗原提呈,以及干细胞功能等等。

    组成脑毛细血管的细胞中,内皮细胞主要是形成紧密连接,负责调解通透性和信号转导,而周细胞通过缝隙连接与内皮细胞交换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质细胞突起以peg-socker方式接触基底膜以及与星形胶质细胞和周围血管连接。它可以借助直接接触以及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分子,与内皮细胞和神经血管单元的其他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进行信息联系。

    现实中,周细胞对于血脑屏障的作用虽然有了一些发现,并不系统,也不准确,田路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准确而完整的阐述周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具体内容。而实验的第一步,就是确定筛选和鉴定周细胞用的分子标志物。目前常用的包括α-**A,3G5,NG2等都是细胞表面蛋白,特异性都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田路现就是要确定一种分子标志物,作为自己后续实验的依据。

    医学文献支持系统中,四年后的研究很详细的阐述了实验过程和结果,田路所要做的,无非就是重现罢了。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重现,却被打断了好几次了!

    “自己的安排肯定有问题!”

    田路暗暗的思量道。

    确实,有些时候仪器的预约确实可能会被取消,那是因为必须优先保证某些大牛们的实验优先,大多数情况下,公平性还是能够保证的。尤其是田路现在的实验,需要的只是一些常规的仪器,并不是很高端,所以被驳回三次,恐怕就是时间的安排上有问题了。

    一般来说,田路都是提前三天进行预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要至少提前一周左右才行!

    对于血脑屏障的整个研究内容,科学研究支持系统给出了完整的方案和极为详细的流程,具体的试验进度安排等内容,还是需要研究者自己处理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研究所的这两年是田路的一道坎。

    就像系统功能在临床上的运用一样,科研支持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也需要田路通过实践来熟悉,来掌握。

    在研究的初期,田路还只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在这期间,他就要遇到许多系统实验中不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实验原料的申请,实验设备的申请,实验进度的安排,以及向主官上级的报告等……

    如果等到田路做出了一定的成果,看到美好的前景之后,研究所必然会加大投入,到时候如果有技术人员甚至研究人员参与进来,那么作为主导者,他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对各组工作的协调,对所有工作的进度进行把控等……

    系统给出的科研方案是毋庸置疑的,系统而富有条理,正因为它的系统性太强,就注定了田路不可能一直靠自己进行下去。

    事实上,医学界的任何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都是无数科研人员多年成果的积累!

    就好比血脑屏障的机

    制研究,在未来虽然有了完整的阐述,依靠的却是上百年的积累和沉淀!

    从二十世纪初发现开始,到二十年后完全阐明其机理,一百多年的时间,无数的科研人员,无数的研究机构,乃至无数的资金投入其中,才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

    田路虽然先知先觉,能够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达到终点,这个直线的过程依旧不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小的团队能够完成的。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田路暗自的感叹道。无论是作为医师还是作为科研人员,在系统的帮助下,他完全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站在的顶峰上,要想把系统的知识转化为现实中的成果,他必须在现实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需要庞大的资源,有效的管理,以及足够多的支持……

    这些都是系统中得不到的东西!

    “用最快的速度拿出阶段性成果出来,然后申请组建一个小的团队!再然后,要学习一下如何管理一个科研小组,甚至更进一步的话,学习如何去管理一个研究项目吧……”

    田路苦笑着摇了摇头,暗暗的思量着。

    如果可能的话,田路只想做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哪怕是将来,他也把自己定位在学术领导的位置上,只是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把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分散过多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把系统的作用发挥出来,尽可能快的做出自己想要的成果。

    ,现

    实中当然是不可能的。

    说白了,还是实力不够!

    如果他有足够有分量的成果发表,如果他的研究可以让人看到美好的前景,那么自然有无数的企业或者研究机构会主动的扑上来,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到时候,他就可以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聘用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甚至得到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的大批科研设备……

    这一切,都必须有一个前提:田路必须拿出让人心动的研究成果出来!

    “加快速度!”

    田路遥遥的看到了自己租住的公寓大楼,猛的低下头,俯下身子,自行车的脚踏板如同风火轮一样飞速的旋转起来……

    第六十三章阶段成果

    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系主任办公室。

    布鲁斯教授翻看着手中的资料,神情极为专注,目光在纸面上一行一行的缓缓移动着,好半天才翻过去一页。

    “叮铃铃……”

    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好几声之后,他才极为不耐烦的抓起话筒,听了几句之后沉声道:“让他等半个小时……不!一个小时后再来!”

    说完,“啪”的一下放下电话,立刻又把目光转回了手中的资料。

    又过了十几分钟之后,布鲁斯教授才面色凝重的放下手中的资料,目光惊奇无比的看向了前方椅子上坐着的那位年轻人:“这就是你这半年来的研究成果?”

    “是的,先生!”

    田路微微挪动了一下身子,很郑重的回答道。

    “有详细的实验记录吗?”布鲁斯教授急声问道。

    “当然有,先生!”

    田路连忙从皮包中掏出一摞厚厚的打印纸,起身递给了布鲁斯教授。而一把抓过田路的实验记录,布鲁斯教授几乎是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

    哗哗的翻页声,立刻成为了安静的办公室中唯一的声音!

    “上帝!”

    翻看完最后一页打印纸,布鲁斯教授失神了片刻之后马上抬起头,几乎是低声的叫了起来:“你知道你的这篇论文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先生。”

    田路点了点头道。

    “不!你不知道!”

    田路有些愕然的抬起头,看着布鲁斯教授推开身后的皮椅,激动的站起来叫道:“如果你知道这篇论文的意义的话,你的表现绝对不会如此的平静!”

    挥舞着手上的实验记录数据,布鲁斯教授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冲动!

    如果说三个月前田路的那篇《几种分子标记物对筛选和鉴定周细胞的作用比较研究》只是让他认识到这个年轻人的潜力,值得他给予更多经费支持的话,那么现在手中的这篇《周细胞/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周细胞自分泌信号分子对内皮细胞的影响》甚至值得他为田路专门组建一个研究小组了!

    只是稍稍犹豫了片刻,布鲁斯教授便大声的问道:“按照论文最后的预测,你有多大的把握?需要多少人手?大概多长的时间?”

    “六名实验室技术人员,充足的经费支持以及设备使用权,那么我就有把握在两个月内出结果!”心中惊喜之下,田路不假思索的说出了早就盘算好的答案!

    “很好!”

    布鲁斯教授狠狠的一挥右臂,当机立断的说道:“两天内,不!明天你要求的技术人员就会到位!另外,我会通知下去,你的实验动物供应和设备使用具有优先权!”

    “非常感谢,先生!”

    心中一直压抑的兴奋终于再也掩饰不住,田路面色狂喜的站了起来,郑重的说道:“我向您保证,两个月内一定会给您一个完美的答案!”

    “嗯!”

    布鲁斯教授重重的点了点头,抖了抖手中的资料说道:“你先回去准备吧,这些材料就放在我这里,等到试验成功了,一起送去发表!”

    听到这句话,感激的冲着对方点了点头,田路立刻起身走了出去。得到了最完美的回复,他迫不及待的要为未来两个月的研究计划做准备了。

    看着消失在门口的田路,布鲁斯教授在办公室内快速的来回走了片刻之后,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缓缓的坐了下去。

    忍不住再次将目光投向手中的那一摞打印纸,他的眼中泛起了熠熠的神采:这可是比起新血管生长因子和控制胚胎干细胞命运的小分子合成物丝毫不差的新发现!

    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仅仅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那个年轻人居然有了如此巨大的成就!研究方法没有太大的创新,也没有使用到非常尖端的仪器和设备,就是从一个常人难以的角度出发,田路竟然从重重迷雾之中,发现了一条不起眼的道路!

    至少从布鲁斯教授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和老道的眼光来看,这条道路顺利到达终点的可能性极高!

    见到田路的第一天,看到他的那份研究计划的时候,布鲁斯教授可从未想过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只不过对于一名神经外科的住院医师而言,在实验室的工作更多的是培养独立自主的科研素质,而且那份计划书确实也有一定的可行性,所以出于鼓励年轻人的理念,布鲁斯教授才同意了田路的研究计划。

    没,他竟然这么快就做到了!

    一旦成功,将为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系的荣誉榜上添上重重的一笔!

    ……

    回到自己的实验室,田路就迫不及待的进入到脑海中的系统,一边参考着早已拟好的研究计划,一边在现实中的电脑上噼里啪啦的敲打了起来。

    他也没有,今天这件事情进展的竟然如此的顺利,本来他的打算是通过这篇论文成功的说服布鲁斯教授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毕竟对于一个进行培训的住院医师来说,其研究经费是有限的,而无论是实验材料还是将来要用到的实验动物,其价值都是不菲。他没的是,一看到自己写好的论文之后,布鲁斯教授立刻就给予如此大的支持!

    十个月的时间,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七个月的时间,心无旁骛之下,田路顺利的完成了最初步的研究。

    对于如何突破血脑屏障,百余年来众多的科学家和医药公司一直的研究思路是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让它们能依附于受体和其他分子上,从而突破进去。田路要做的是,直接通过对血脑屏障的控制,让它放松对某些物质的屏蔽作用,从而达到同样的结果!

    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当然不是如此的简单。

    事实上,现实中人们早就了这一点,也包括了对周细胞的研究。比如发现了周细胞表达的平滑肌收缩蛋白,以及**F-β等,都可以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起到一定的作用,要么有较强的副作用,要么不可控,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而田路则在系统的帮助下,直接排除了无数的可能,略过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直接找到了最后的结果:一种刚刚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能够激发周细胞表达自分泌信号分子,从而能够成功的开启血脑屏障!

    而最关键的是,这种开启是可控的!

    通过对化合物浓度的调整,可以完美的控制血脑屏障开启的时间,在达到一定的要求之后顺利的关闭!

    田路兴奋的敲击着键盘,一页页的打出后续的试验计划:建立内皮细胞-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模型模拟血脑屏障解剖结构;建立实验小鼠动物模型,进行化合物浓度对血脑屏障开启时间的实验,试验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物质名单…

    …

    田路必须尽可能的加快后续试验的进度!

    在医学文献支持系统的提示下田路知道,就在几个月后,《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就将发表一篇文章,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老鼠身体内产生的一种分子——腺嘌呤核苷受体能对大分子进入大脑进行控制,当腺嘌呤核苷受体在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上被激活时,就会建立起一个进入血脑屏障的通道。他们还发现,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基于腺嘌呤核苷的药物——心肌灌注造影剂Lexis也能轻易打开通过血脑屏障的通道。下一步他们计划探索递送治疗脑癌药物的方法以及更好地理解腺嘌呤核苷受体控制血脑屏障背后的生理机制。

    虽然两个研究的思路并不一致,结果也不一致,而且未来的研究表明,田路的这种方式才是更加有效而安全的方式,他依旧不敢大意。

    这是一个系列的研究,能够通过对周细胞的控制从而打开血脑屏障只是第一步,如果想要让这个理论更加的系统,甚至直接应用于临床,那么后续的研究内容极为庞大:得到这种化合物影响血脑屏障开启闭合的结果和数据之后,就要进一步去研究他的作用机制,研究周细胞对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

    当然,还有星形胶质细胞对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内皮细胞对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等……

    作为这项研究本身,很难对田路有什么经济上的好处,毕竟他利用的都是现有的物质,并没有独立的创造一种新物质。

    早一天发表,就能够早一天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持!

    毕竟,基础研究一向都是国家扶

    持,或者说是靠捐款来进行的研究。比如说,如果田路的研究结果成功发表,那么绝对就可以从研究所申请到更多的支持,甚至很多药厂都会主动奉上大笔的研究经费!

    顺利的打开血脑屏障,那些药厂才是最终最大的受益者。

    而且即使得不到利,田路绝对能够得到名!

    对于一名研究者而言,名声比什么都更加的重要,只要有了足够分量的成果,那么以后的研究设施,设备,以及人员的支持,自然就不用愁了。

    更何况,这些只是田路能够做到的很小的一部分,只要有了足够的支持,后续的大杀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第六十四章叶兰的委屈

    “别动!”

    轻轻的一句话,让田路微微一惊的心情立刻就放松了下来,眼角的余光一扫,这才发现,一杯热牛奶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在了自己的桌上。

    芊芊十指,在田路的头上缓缓的按摩着,时轻,时重,挤压着似乎一直处在一种紧绷状态的头皮,竭力的想让它们尽快的放松下来。而那一连串难以言喻的舒适感,很快就让田路发出了享受之极的哼哼声,不由自主的放下手上的那一摞资料。

    身子往后轻轻一靠,田路柔声的问道:“不是告诉你别等我了吗?怎么还没睡呢?”

    “今天午觉睡多了,这会儿不困。”

    叶兰认给田路按摩着头部,抿嘴一笑道。

    田路不说话了,静静的闭上双眼,头往后一仰,倚在了一具温热柔软的躯体上。而充满了淡淡馨香的温暖,也通过那双温柔的小手瞬间传送到田路的身上,立时间便驱散了四月底夜间的寒意。

    “夜深了,还没有想好吗?不能明天再考虑吗?”叶兰手下不停,嘴上却是柔声的问着。虽然口气很平静,田路还是心中一动,从中听到一丝关切。

    本质上讲,田路是个绝对的正常人,开启了剩余的三个分系统,所有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因此从那时候开始,无论在医院和研究所里有多忙,回到家里之后他的生活就恢复了正常,很少会再像原来一样天天熬到深夜了。

    久违的工作到深夜,不得不让叶兰有些担心起来了。

    “不得不说,隔行如隔山啊!”

    轻轻的叹了口气,田路有些头疼的皱了皱眉头,苦笑道:“所有的实验内容,包括详细的实验步骤我都打印出来了,如何分配六个技术人员的工作,让他们的进度恰到好处的互相配合,这对我来说就是太难了。”

    六个明天即将到位的技术人员,让田路兴奋异常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幸福的烦恼。

    从头到尾,一直一个人独立研究的田路,对于如何统筹安排一个科研小组的工作没有一点儿的经验。尤其是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手头的资源,以做到最合理,最有效,这对田路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慢慢来吧,这种事情急不得的,先干上一段时间,等你有了一些经验自然就好办了。”察觉到田路思绪的变化,叶兰柔声安慰道。对于田路,她有着十二分的信心,自从大一认识他的第一天开始,叶兰就没见过有任何事情能难倒过眼前的这个男人!

    “不行!”

    条件反射般的,几乎是在叶兰的话音刚一落,田路就立刻摇了摇头道:“不能浪费时间,必须尽快让他们的工作高效的运转起来!”

    田路摇头的动作幅度很大,让叶兰的双手一时间把控不住,从头皮上滑脱了出去。

    “别动!”

    叶兰一声娇喝,嗔怒的拍了田路一下。

    田路的脑袋立刻老老实实的又不动了,不过他还是睁开眼,耐心的解释道:“不是我太心急,实在是时不我待。要知道,我在圣地亚哥最多只能呆两年,而这两年里,我要完成的研究内容很多很多!至少现在的进度而言,落后于我的计划不少,所以必须要尽力的往前赶一赶!”

    这句话倒不是田路敷衍叶兰,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现实中不同于系统,系统内不用考虑实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没有设备被别人占用的情况,一切都是在最佳条件下最快的速度。而田路原本的计划确实有些太想当然了,虽然也有考虑现实和虚拟中的区别,调整的幅度却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田路的烦恼,叶兰也给不了什么帮助,只好加重了手上的力度,尽自己的去消除着他的疲惫。

    就这么按了一阵子,田路突然拍了拍叶兰的小手,笑着说道:“好了,差不多了,休息一下吧,我刚好也可以把牛奶给喝了。”

    把叶兰按在旁边的椅子上,田路这才端起杯子慢慢的喝了起来叶兰静静的趴在桌子上,秀美的长发自然的披散在肩上,歪着脑袋静静的看着田路,直到他喝完了整杯的牛奶,这才起身去收拾杯子。

    “先别收拾。”

    一把抓住叶兰的小手,田路微一用力,轻轻的把她拽到了自己的怀里,低声笑道:“陪我坐一会儿吧,咱们聊聊天儿好不好?”

    叶兰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很幸福的往田路腿上一坐,靠向了他的怀里。

    “最近忙什么呢?”

    轻轻的在叶兰额头上一吻,田路笑着问道。这段时间他太忙了,白天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和体力,晚上吃过饭,看会儿电视就睡觉了,两人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的聊过了。

    “我有什么可忙的?”

    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眨动着,叶兰笑着说道:“这里不比旧金山,乐乐不在,我也不认识几个人,所以就只好天天在家呆着了。不过这段时间我正在学打毛衣呢,等今年冬天的时候一定给你织一件毛衣外加一双手套出来!”

    说到这里,叶兰突然从田路的怀里挣脱出来,双拳一握,表决心的样子异常的可爱。

    只不过……

    全神贯注之下,田路非常敏感的发现,在叶兰开朗的笑颜之下,隐隐的透露出了一丝无奈与黯然。心头一突,一股深深的愧疚感渐渐的涌上了田路的心头!

    “兰兰,这些年委屈你了!”

    双手突然用力的抱紧了怀中的叶兰,田路的右颊紧紧的贴在了叶兰的小脸上面,低声的喃喃道。

    被田路突如其来的表现吓了一跳,不过叶兰随即就明白过来,原本挺直的娇躯渐渐的软化了,紧紧的咬着嘴唇,把小脑袋深深的埋在了田路的怀里。

    要说委屈,她当然是有的!

    当初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叶兰同样也是怀着自己的理想,对于去做一名住院医师,抱着十分的期待。任她怎么想也想不到,田路不但第一年就成功的申请到了职位,而且是几率最小,同时也是最难进的神经外科!

    这几乎就断了叶兰去做住院医师的可能!

    为了能和田路呆在一起,叶兰不愿意申请其他城市的住院医师职位,只能局限于旧金山一个地方。而以她的条件而言,虽然后来经过田路的安排,进行了好几次的见习,也拿到了不少的推荐信,依旧还是没能成功的申请到理想的职位。

    慢慢的,两年之后,她的这种心思

    也就淡了。

    住院医师的工作本来就很繁重,外科系统的住院医师尤其如此,至于说神经外科,那更是累上加累!虽然田路因为有系统的帮助,表现的没有别人那么明显,有些日子也是筋疲力尽的回到家里,一头栽到床上爬不起来了。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叶兰也做了住院医师,家里怎么办?

    实际上,即使是在美国,外科住院医师,或者说外科医生的另外一半基本上都是不工作的。外科医师们繁忙的工作,让他们的妻子只得留在家,负责照看孩子,料理家务。而那些以事业为重的女外科医师们,往往也是要么彻底放弃婚姻,要么就会频频的遇到家庭问题。毕竟,愿意做家庭主夫的男人在哪个国家都是少之又少的。

    田路所散发出的光芒越灿烂,叶兰想去做住院医的念头就越淡了。

    人常言,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是一个愿意默默付出的女人。如果是几年前的叶兰,是绝对不愿意做这样一个女人的,一向好强的她,更想做的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相比之下,她却更爱田路!

    因此她只能压下心中的不甘,选择了去做他背后的那个女人。

    叶兰的付出,一开始田路是不明白的,很多时候他在这方面表现的都很迟钝。田路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笨蛋,过了一两年之后,当叶兰不再撒娇求他帮忙安排见习机会,当她在每年的九月不再去申请住院医师职位,当她越来越努力的学习去做饭,做家务的时候,田路明白了!

    这样的一个女人,他还能说什么?

    紧紧的抱着怀中的可人儿,田路此刻心中温情慢慢:此生有她相伴,绝对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

    第六十五章发表

    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声称:“二十世纪是基因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脑的世纪。”

    二十世纪后期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人类基因组计划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个人类科学计划之一!

    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上主要的科技强国纷纷加快了对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投入,比如美国提出的“脑的十年计划”,欧洲的“EC脑十年计划”,以及日本的脑科学时代计划跨世纪大型研究计划,计划在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间投入巨额的研究经费,着力进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当然,纵然有各国实际行动的支持,这句话肯定还是有些夸大了。,无论如何,有一句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这一点,最明显的是体现在那些顶级科技期刊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讨论顶级科学期刊的时候,往往会用NSC,或者S来代替,指的就是《nature(自然)》,《sce(科学)》和《cell(细胞)》三本顶级杂志,似乎只要能在这三本杂志上发表论文,就一定是好的研究。

    《cell》是纯粹的生命科学期刊,而《nature》和《sce》虽然是综合性的期刊,生命科学的文章却占了非常大比重。由此可见,对于生命科学的重视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当然,能够在三本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也是上所有生命科学研究者所梦寐以求的,尤其是那几个科研大国之外的国家,研究者一旦能在三本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往往都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资本……

    2011年的9月和2012年3月,前后不过半年的时间,《nature·Neurosce》杂志上先后发表了两个研究机构的文章。文章的内容惊人的一致,都是关于百年来的医学难题:如何突破血脑屏障的研究。

    一时间,这两项看似一致,却有有很大区别的研究,在神经生物学界,甚至在生命科学的很多领域内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nature》抢先发表的文章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免疫学系,那里的科学家们利用老鼠体内的一种分子——腺嘌呤核苷受体对大分子进入大脑进行控制,当腺嘌呤核苷受体在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上被激活时,就会建立起一个进入血脑屏障的通道。在实验中,他们成功地将葡萄聚糖和抗体一样大小的大分子运送至大脑中,试图厘清它们能让大分子到达何处以及这种方法是否对分子的大小有要求。他们也成功地让一个β淀粉样肽抗体穿过转基因老鼠的血脑屏障,并观察到它依附于导致老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淀粉状蛋白斑上。

    而后面发表的那篇文章,同样也来自美国,由大名鼎鼎的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系完成。

    这篇第一作者署名为“田路”的文章里,研究者同样宣称他们成功的突破了血脑屏障,与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不同,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更加的明确,也更加的具有系统性。

    严格的来说,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并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为数三篇的系列文章!在当期发表的《周细胞/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周细胞自分泌信号分子对内皮细胞的影响》中,首先大致的介绍了这一系列文章的内容,包括成功突破血脑屏障的结果,而在文章的最后,则预告了下一期杂志中本系列文章的标题:《内皮细胞在血脑屏障防卫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与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只是取得了突破血脑屏障这一结果不同,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似乎是想先试图去阐述血脑屏障的部分作用机制,然后才谈及具体突破血脑屏障的具体方法。在本期的预告中,最后一篇文章里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的研究者们甚至列出了他们实验出的,能够成功的通过血脑屏障的物质名单!

    这一篇文章的预告,不仅仅让全这方面的科学家们饱含期待,那些跨国的药企们更是激动万分,很多有心人都等不及后面两期杂志的出版,纷纷的坐上飞机,飞向了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

    与此同时,加州索诺兰沙漠边缘。

    “呼……”

    田路重重的喘了一口气,身子一斜,“砰”的一声,硕大的行囊滑落在地上,而他本人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了细软的黄沙之上。

    “好累!”

    靠在背包上,田路急速的喘息着,只觉得整个身子都像要散架了一样,双肩背包的位置也火辣辣的疼痛,想必被沉重的行囊给磨破皮了。

    一看田路的模样,叶兰连忙从包中掏出水壶递了过去:“先喝口水吧。”

    咕咚咕咚,仰脖灌了好几大口,胸前那片火热这才稍稍的熄灭了一些,田路看了看眼前一望无际的黄沙,忽然摇了摇头,苦笑道:“这雷师兄到底推荐的是什么地方?还说什么壮阔无比,让人看了心怀为之一放!我看就是一片黄沙地,除了沙子还是沙子,有什么可看的?”

    “我倒是觉得挺好看的。”

    叶兰接过田路手中的水壶,自己也喝了几小口,这才笑着说道:“虽然体会不到雷师兄所说的那种意境,不过对于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致,我向来都是很宽容的。”

    撇了撇嘴,田路没有说话。

    两人所在的位置只是沙漠的边缘,在田路的心里,却早已下定了决心,绝对不再向里面前行一步了!暂且不说这沙漠里有没有危险,单就景色来说,一片枯燥的黄褐色,有什么可看的?

    “叮铃铃……”

    正休息间,田路身边小包里的手机突然响了,在这空旷的沙漠里,高亢的铃声异常的刺耳,田路不由得一把抓起手机,迅速的按通了接听键。

    “喂,我是田路。”

    ……

    “哦,是乐乐啊……是啊,我正在休假呢,一个月,这不是刚出来嘛!来美国这么多年,我还没带兰兰出来玩过呢!”

    ……

    “啊?你都知道了?……哈哈,谢谢了啊!”

    ……

    “行,咱们回头聊,再见!”

    说完最后一句话,“啪“的把手机又扔回到小包里,田路这才重重的靠回背包上,使劲的蹬着自己的双腿。走了一上午的路之后,能坐下歇歇脚让他感觉分外的惬意。

    “乐乐找你干嘛?”

    叶兰随意的拨弄着手边的小石子,有意无意的问道。

    “还能干嘛?”

    田路伸着懒腰,打了一个哈欠道:“还不是听说了我发表文章的事情,打电话恭喜一下呗!对了,是不是你告诉她的?”

    叶兰嘻嘻一笑,歪在了田路的怀里,撒娇似的说道:“我这不是昨天晚上和她打电话的时候说漏嘴了嘛!再说了,又不是什么坏事,干嘛要瞒着她?”

    “呵呵。”

    轻抚着叶兰的秀发,对于他的小心思,田路也只得一笑了之了。不过只是笑了一下之后,他的眉头马上又皱了起来,苦着脸说道:“我看这地方真没什么好玩的,反正雷亢给列出的景点着实不少,咱们去下一个地方吧!”

    “好吧。”

    见田路确实对这个地方无爱,叶兰无所谓的点了点头。对于眼前沙漠的景色,她也只是好奇而已,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倒也不是很留恋。

    只不过……

    “你休一个月的假没问题吗?研究所那边……”叶兰有些忧心的问道。

    “有什么问题?”

    田路的手指玩弄着叶兰的一小缕头发,淡淡的说道:“辛苦了一年多了,现在只是休一个月的假期而已,谁能说什么?”

    辛辛苦苦了一年多,在后来多达二十余人的技术人员辅助下,田路顺利的提前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计划。而且在布鲁斯教授的建议下,他特意的把所有的文章留在手里,等最后所有的数据都出来之后一起发给了《nature》杂志。很幸运,拿到田路的文章之后,《nature》杂志很重视,短短的时间里便完成了发表工作。

    完成预定的目标,对于田路来说就足够了,他没有必要继续的深入下去。一方面,他确实是累了,马不停蹄的辛苦了这么多年,他很需要一个前所未有的悠长假期。而另外一方面,有些东西,如果再往前面走太远的话,对田路也不见得就有更多的好处了……

    “呵呵,咱们既然出来了,就是要痛痛快快的玩儿,彻底的放松一下!别想那些事情了,好吗?”看到叶兰依旧是有些担心,田路捏了捏她的小鼻子,笑着说道。

    田路这么一说,叶兰仅仅是怔了片刻之后,也就干脆的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了。

    想想也是,在这荒凉的大沙漠边缘上,两个人瞎操那些心干什么?还是琢磨琢磨,接下来怎么回到出发的地方才是正经……

    …

    第六十六章诺菲

    “呼!呼!呼!……”

    短促的呼吸声,充斥着耳畔。

    “砰!砰!砰!……”

    沉闷的砰砰声,渐渐的有些杂乱无章了,连带着那原本有节律的呼吸声也开始变得混乱了起来。

    一道略显瘦弱的身影,在硕大的沙袋前面不停的挥出着自己的拳头!

    (精彩小说推荐:

    ) ( 医师 http://www.xshubao22.com/5/583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