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 第 7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

    “好吧。”

    看着尴尬的谢全海,田路笑着点了点头道:“这点儿正好是他们刚上班,我打个电话试试吧。”

    说完。田路就拿出手机,找出了一个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看到田路的动作。谢全海用力的绞着双手的手指,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了起来。

    在整个血脑屏障课题组,甚至是整个实验室中。谢全海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副高职称跳槽过来的研究员,所以心里自然也很清楚,一本顶级的学术期刊,想要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实际上,学术期刊和研究人员两者之间,永远是相互依靠的关系。研究人员靠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成果,提高自己的声望,而学术期刊靠此生存。只不过,不同等级的学术期刊对待文章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就像国内的期刊一样。有些杂志,只要给钱就可以发表文章,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他们的客户;而等级高一些的杂志,就会对文章的质量进行甄别,挑选那些水平较高的出来发表;至于那些最顶级的期刊。恐怕就只有最好的文章才能发表了。

    当然,这所谓的“最好”,也只是指愿意投给国内杂志的文章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整个课题组的人都等待的十分焦急,所以怂恿着谢全海过来找田路打听一下情况。

    “嗨,保罗。我是华国京都的田!”

    正当谢全海心头乱动的时候,电话通了,田路热情的冲着对方打起了招呼。

    听到田路打招呼的方式,谢全海登时心中一动。

    被其他人怂恿着来找田路之前,谢全海曾经自己尝试着打了一个电话,只是找到了杂志专门负责接听作者电话的一个人,回复也是非常公式化的让他等待消息。现在听田路的话中的意思,似乎是直接找上一位编辑,而且听口气是非常熟悉的编辑!

    “嗨,田!你好吗?最近过的怎么样?”

    手机中很快便传来了保罗编辑那兴奋的声音,声音之大,甚至连屋子里的其他人都隐隐约约的听到了。

    “我很好,谢谢你的关心。你怎么样?”

    ……

    “你的朋友想来参加我马上举行的学术交流?他是哪家医院的?”

    ……

    “好吧,我等待着他给我带来的惊喜。”

    ……

    “……哈哈,那就先这样,辛苦你了保罗,下次再来京都的时候我还请你去吃烤鸭!”

    田路拿着手机笑呵呵的说道。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不过田路依然记得那个胖胖的编辑保罗最喜欢吃全聚德的烤鸭,在电话里很是高兴的许下了承诺。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田路就挂了电话。

    作为一个注定将来要在研究领域持续不断出成果的研究者,或者说一个研究机构的老板,和那些杂志的编辑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必须的,尤其是像《nature》这样顶级杂志的编辑。虽说田路对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着十足的信心,多个朋友也不是坏事。

    就像现在的谢全海一样,看向田路的目光中充满了怪异的羡慕之色。

    “你和这位叫保罗的编辑很熟?”

    刚挂下电话,谢全海想问又有些不好意思问的问题,就被钱乐乐问了出来。

    “还行吧。”

    田路耸了耸肩,微笑着说道:“以前我在那儿发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他负责,而且他上次来京都的时候我还请他吃过烤鸭呢!”

    “那,那结果怎么样?”

    谢全海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了起来,急声的问道。

    “别着急!”

    田路摇了摇头道:“时间太短了,那边还处于专家评议的阶段,估计还要一两周的时间才能出结果。你要知道,《nature》杂志的专家是遍布全球的,就好像我一样,呵呵。”

    当初田路的稿子只所以能那么快的就得到对方的回应,那是因为关闭应激开启的血脑屏障,确实是一项里程碑似的成果,而此次的四篇文章虽然质量也很高,明显就到不了那个档次了。

    田路这么一说,屋里的人这才恍然记起,眼前的这位老板可是《nature》杂志的审稿专家之一!

    看到谢全海的表情似乎有些失望,田路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谢老师,要对自己的成果有信心才行。我们的研究虽然不是什么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刊登在《nature》上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田路这话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当初他给自己实验室留下的课题,可都是在血脑屏障研究领域出于关键位置的点,在未来的血脑屏障理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田路心中是非常有数的。

    听田路这么一说,谢全海总算是稍稍安心一些了。

    这也怪不得谢全海焦急,毕竟他不可能像田路一样,发高水平的文章就像喝水一样简单,如果不是来到了田路的实验室,按照田路的思路去进行研究,说不定一辈子都难以和这本杂志有打交道的机会了。

    “呵呵,如果四篇都能发表的话,咱们实验室者这下子可就露大脸了!”

    韩军此时也不由得兴奋了起来。虽说只是《nature》的一个子刊,能够发表四篇文章,而且是一年四篇,那么对于国内任何一家研究机构来说,恐怕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作为实验室的实际管理者,韩军似乎看到了自己梦想的光明未来!

    “或许吧。”

    相比较起其他三人脸上的兴奋来说,田路的表情就要淡然多了,甚至在沉吟了片刻之后,反而是轻轻的叹了口气,低声的说道:“而且就算是一口气能发表四篇文章又怎么样?比起上其他顶尖的研究机构,甚至单独的实验室来说,恐怕距离还是比较大的!”

    听了田路的感叹,钱乐乐和谢全海都是一怔,他们两个心中都有些诧异,甚至有些不以为然,只有韩军的脸上显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也没有太过在意钱乐乐和谢全海的想法,田路悠悠叹道:“国外顶尖的研究机构,嗯,甚至只是一个研究团队,有的时候一年就可以在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十几篇文章,什么时候咱们实验室能够做到,或者说接近他们,才勉强可以说是露了一把脸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保罗的惊喜

    “明天的会议,合作机构方面总共来了将近三十人,除了国内有三家是来了两位之外,国外的合作机构都是只来了一位,基本上都是项目负责的医师。”

    看了一眼手上的名单,田路笑着说道。

    刘明此时看起来是相当的满意,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大家都愿意来,说明一年的临床试验没有失败,看来,大家应该是都接受了?”

    “这是当然!”

    对于这一点,田路从未怀疑过,认说道:“一年的时间,不,考虑到观察术后的效果,实际上我最后只统计了前九个月的病例,超过四百例手术。而根据术后随访的情况看,疗效要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项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我们这次初步成功了。”

    听到田路这句话,刘明终于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非常好!小田,非常好!”

    片刻之后,噌的一下,刘明兴奋的站了起来:“等到研究结果一发表,就可以证明我们附二院在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上面,真正是站在的前列了,对不对?”

    看到刘明此时很是激动的样子,田路的额头微不可查的微微一皱,本想开口说些什么,不过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低声道:“是的,如果单是从学术理论上讲,我想我们应该是处在前列了。”

    “理论上?”

    刘明停下脚步。愕然看向了田路。

    “是的,只是理论上!”

    轻轻的叹了口气。田路摇头道:“即便是发布了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全神经外科医师们的承认。也只是证明我们再临床理论研究上走在了前面,而如果论起真正诊疗水平的话……院长,您也知道,咱们神经外科的底子太薄了!”

    刘明顿时默然。

    作为一名普外科医师,刘明当然知道田路这话是什么意思。

    从本质上讲,田路组织的这次国际临床合作。实际上就是癫痫病灶定位的研究合作,也就是说,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术前的病灶诊断上!,一台癫痫神经外科手术。它的整个诊疗过程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有病灶的诊断,术前的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管理等等,神经外科恐怕还没有达到刘明的那种水平。

    外科就是如此,即便是懂得了全部的理论,也并不等于就能在临床上真正做好。

    在手术台上,或许你懂得了所有的过程,步骤,也知道所有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手术就能做的完美了吗?

    解剖图和真正的人体始终是两回事儿,就像是那些纤细的血管和神经一样,在图上它们是层次分明,清晰可见的,当你打开患者的颅骨,面对着全立体,而且充满了干扰因素的景象,就那么容易分辨、解剖出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手术次数积累,像孙默这样的年轻医师。能够真正的做好一台复杂的癫痫外科手术?

    眼高手低,是除了极少数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的通病,这个上的任何一件事情,不经过足够的练习就能做到最好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毕竟,拥有临床操作支持系统的,全也只有田路一个人而已!

    再者说,除了关键的手术过程之外,还有像术前的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也是需要足够的经验,一些症状和体征并不见得会非常明显,这时候就需要依靠医师个人的能力和经验了。这也就是田路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制定一个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只有把尽可能多的临床内容数据化,标准化,才能以最快的培养起一名合格的神经临床医师。

    最高效的培养计划,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病源,如果想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师,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这方面,附二院的神经外科恐怕暂时还无法真正的做到最好,毕竟其他的合作机构基本上都是成熟的神经外科医师参与进来,足够的临床积淀就是他们的底气,只要知道了理论,结合实际只是很简单的事情罢了,对于附二院神经外科的年轻医师们而言,这恐怕还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积累经验了。

    好在,神经外科还有田路在。

    正是因为心理很清楚科室的短板所在,所以他才会不惜血本的准备把那些年轻的医师们派出去,送去各地顶尖的神经外科去见习,去积累经验,就像他准备在实验室那边做的一样。因为田路明白,无论是实验室还是神经外科,能做到现在的成绩无非就是靠着他的先知先觉,靠着他给出现成的研究方案,其他人只不过是吃现成的而已,一旦田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说不定这些现在看来很有前途的年轻人们很快就会打回平庸,至少不是那么出色的状态了……这学术交流来的人少,不过关于癫痫病灶定位的培训班可是招了不少人。”

    发觉屋子里的气氛有些沉闷,田路连忙笑道:“到目前为止,报名的人有了将近两百人,看来这次的培训班效果还不错。”

    两百人,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数字了,尤其是针对一种手术的某个方面做的培训班,能够招到这么多学员在操作这个培训班的王强看来,简直就是个奇迹!

    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

    想想看,除了田路之外,谁还能在这样小规模的培训班上把上那么多顶尖神经外科的,而且都是各自科室在癫痫外科领域的佼佼者!有时候王强甚至都在怀疑。就算是田路自己,以后想要再次召集这么多优秀的讲师过来。恐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呵呵,有这么多学员。至少保证这次你们科不会赔本赚吆喝了。”

    刘明微微一乐,笑着打趣道。能当上院长的没有一个简单的,刘明自然是明白田路的意思,想了想之后也就放开了。他确实很神经外科能够迅速的崛起,成为附二院的一面招牌,现实就是现实。急不得的。再者说,刘明相信只要有田路在,早晚会有那么一天的。

    “赔不赔本的倒无所谓。”

    田路无所谓的笑着说道:“这次参与进来的企业不少,就算是不收学费也是不赔钱的。”

    这次的培训班。除了老朋友维森公司之外,还有几家得到风声的药企也找上门来送钱,尤其是奥尔格公司,上次被田路拒绝之后也不气馁,这次直接开出了和维森公司一样的价码。

    一个纯粹的癫痫外科学术培训班,而且人数有两百人,这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个不错的机会了。

    早些时候王强就给田路算出来,单单是几家公司的赞助费就足够支付所有的开支了,至于说两百个学员,每人一千二的学费下来。这二十多万就是神经外科的纯收入了!当然,比那些动辄上千人,数十家企业参与的大会来说,这点儿钱肯定是不够看的,对于附二院神经外科来说,却是破天荒地头一遭了!

    刘明今天找田路来,其实就是了解一下会议的准备工作,毕竟明天学术交流就要开幕了,刘明也是一直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谈完了正事儿。又闲聊了一下,田路就回去了。明天开始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虽然只有三十个人左右参加,对于田路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会上他除了要向合作伙伴们展示写好的文章,并且安排下一阶段的研究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打算,需要来自旧金山医学中心的支持!

    这次洛克教授没有亲自前来,不过田路还是打算一会儿早些走,去酒店和来自旧金山的医师商谈下明天的配合问题。

    只不过,田路刚刚回到了科里,小护士李念就急匆匆的迎了上来:“主任,有个外国人找您!”

    “外国人找我?”

    田路眉头挑了挑,有些纳闷儿的问道。

    这两天为了田路来京都的外国人是不少,不过明天就是会议开幕的日子了,基本上谁也不会那么着急,专门跑到医院来找人吧?

    “嗯,是个外国人!”

    小护士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奇怪,鼓着腮帮子,很是神秘的笑道:“不过,主任,这个外国人和平常的可不一样哟!”

    “有什么不一样的?”

    看李念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田路不以为然的笑道:“难道外国人就能长出一长高去?”

    “嘻嘻,您过去看看就知道了,就在咱们科的值班室呢!”

    李念也不多说,笑眯眯的便跑开了。说起来,整个神经外科现在除了冷冽之外,对待田路态度最随意的就是李念了,这个小姑娘似乎没有一点田路是主任的觉悟,甚至还像他刚来的时候一样,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没有一点儿收敛。

    看着跑远的李念,田路无奈的摇了摇头,漫步走进了值班室。

    一进屋,看到坐着的那名外国人,田路顿时就明白李念刚才那诡异表情的含义了。

    这是一个外国女人。

    准确的说,是一个很漂亮的外国女人!

    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身材几乎和田路一样的高矮,一头金色的长发之下,是典型西方美女的面孔,丰硕的躯体此时也散发着成熟女人的魅力!

    “这位小姐你好!”

    只不过一刹那的功夫,田路心中的惊艳就一闪而过了,漫步走过去笑着说道:“我是附二院神经外科的主任田路,是你要找我吗?”

    “田先生?”

    听到田路自报家门,脸上早就有些不耐烦的金发美女连忙惊喜的站了起来:“我是BMJ的伊利斯,很高兴见到你!”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伊利斯小姐。”

    条件反射一般,田路伸出右手,和对方修长的右手握了一握。

    不过就在这一握之下,田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突然惊奇的问道:“BMJ?那个BMJ?”

    “是的,就是那个BMJ。”

    伊利斯含笑点了点头确认道。

    这一瞬间,田路总算是完全明白了,哑然失笑道看着伊利斯说道:“原来,保罗跟我说的惊喜就是你们啊……”

    第二百七十九章来自BMJ的邀请

    “惊喜?什么惊喜?呃,你说的保罗是指《nature》杂志的编辑保罗吗?”

    金发美女伊利斯明显有些不知所以,茫然的问道。

    不得不说,这位纯正的英伦美女正是田路比较欣赏的那种类型,和一般的白人女子比起来,伊利斯的皮肤要显得细腻不少,此时皱起眉头也看不到太深的皱纹,反而让人觉得更添一种别样的韵味。

    “对,就是那个保罗,呵呵,算了,没什么的。”

    回想起当时保罗的语气,田路又是微微一笑,右手虚引道:“那么,伊利斯小姐,咱们去我的办公室谈,好吗?”

    “当然!”

    虽然有些奇怪,不知道田路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伊利斯还是拿起了自己的包,和田路一起来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不好意思,地方稍小了一些,呵呵,请坐吧。”

    进屋之后,一边招呼着伊利斯坐下,田路一边拿出了一个一次性杯子,然后抬头笑道:“我这里只有即冲型的茶和咖啡,你要哪种?”

    “水就可以了,谢谢。”

    正自打量田路的办公室,伊利斯连忙点了点头说道。

    只喝白水的话那就好办多了,屋子里的饮水机一直是开着的,所以田路也不用等,直接接了一杯热水,然后放在了桌上。

    “谢谢。”

    又说了句谢谢之后,伊利斯的双眼还是忍不住瞟了田路的办公桌和装的满满的书柜一眼。目光中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味道。

    “怎么?是不是觉得这个办公室地方很小?布置也很简陋?”

    看到伊利斯的眼神,田路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事实上,去年也好,今年也好,凡是来神经外科参观的合作者们几乎都是这样一种眼神。从最开始的尴尬到现在的淡然,田路习惯了。

    作为一个英国人,伊利斯明显不像华国人那么含蓄。直接就点了点头道:“是的,我没你的办公室会是这个样子的,确实很让人吃惊!”

    “很不错了。”

    田路耸了耸肩笑道:“京都这个城市的人口至少相当于三分之一个英国。尤其是在我们医院这个位置,那是真正的寸土寸金,像我一个人有个独立的办公室很不错了。”

    这句确实是实话。如果是在别的城市,像田路这样的主任有个大办公室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在京都,也只能保证他有这么一间小屋子而已。作为一家几十年的老院,又是在市中心的位置上,附二院几乎扩无可扩了,除非彻底搬迁,否则想要扩建的话别说市政府批不批,就算批了,把医院卖了恐怕也买不起周围的地皮。这一片地方,拆迁费是一平米十万数量级的。

    “哇哦!”

    适时的发出了一声惊叹,伊利斯连忙解释道:“抱歉,我只是没有,那样一个出色的研究。其发起者竟然是工作在这样一个办公室里而已!”

    听到伊利斯这句话,田路不由得挑了挑眉头。

    “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吗?”

    发现了田路的表情变化,伊利斯有些诧异的问道。

    “没有,没有。”

    摆了摆手,田路笑着解释道:“只不过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你的一个同胞,而且也是一个女人。当初他去我的实验室的时候似乎也说了同样的话,呵呵。”

    几句简单的交流之后,两个人刚才见面时的生疏感似乎一下子减少了许多,田路端起给自己倒的水喝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道:“那么,来自BMJ的伊利斯小姐,请问你这次来京都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谈起了工作,金发美女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了起来,认点了点头道:“是的,田先生,我受我们总编的委托来到京都,就是能和你商谈一下合作的事情,关于你组织的这次国际临床合作,关于你即将发表的这篇癫痫手术的论文!”

    “哦?你的意思是这篇论文能投给BMJ?”

    早就猜到对方的来意,田路也不惊讶,只是淡淡的问道。

    “当然!”

    伊利斯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个信封,给田路递了过来:“这是我们总编给你写的亲笔信,我们非常你的论文最终能发表在历史悠久,而且拥有巨大声望的BMJ杂志上!”

    接过信封,田路随手拆开一看,不出所料,就是一些常见的客套话,还有就是邀请投稿的事情。

    微微沉吟了片刻之后,田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很感谢贵杂志总编的邀请,不过我还是有些想不通,虽然这次的研究意义却是非凡,对于顶级医学临床杂志的BMJ来说,也不至于专门派一位像您这样漂亮的小姐专门跑一趟吧?”

    如果说田路在基础研究上又做出了什么惊人的成绩,保罗再次跑来京都的话,他倒是相信的,BMJ杂志和田路从来没有打过交道,这次如此的重视此事,当然就让田路有些想不明白了。要知道,BMJ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四大综合性医学杂志之一,绝对不可能为了一篇文章摆出如此大的阵仗!

    “这个……”

    伊利斯稍稍迟疑了一下,随即坦然笑道:“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我在认听着。”

    田路微笑着点头说道。

    轻轻咬了咬下唇,伊利斯说道:“田先生,你知道,我们BMJ一向都对华国的研究论文非常感兴趣,在几年前。我们甚至办过一次华国专刊,就是向全介绍华国的医疗制度,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

    “这个我好像听说过。”

    凝神回忆了一下,田路肯定的点了点头。他确实是听说过这件事情,而且还听说为了这期专刊,不管是BMJ方面还是国内似乎都下了不小的力气,只不过最终的结果……

    “在我们看来。华国是一个古老的巨人,虽然速度缓慢,这些年一直都在加速!”

    伊利斯喝了一口水。然后接着解释道:“在研究领域也同样如此,近几年在那些著名的生命医学期刊上,来自华国的稿件越来越多。而且增长的速度非常快,让人十分惊讶。我的朋友保罗先生,对此就是非常有感触的。”

    想起那个胖胖的编辑保罗,田路忍不住又是会心一笑。

    “只不过可惜的是,贵国的临床研究明显要落后于基础研究的快速进步!”

    顿了一顿,伊利斯颇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道:“虽然我们也经常会收到来自贵国的投稿,很可惜,无论是研究本身的质量还是写作的质量,都很难让人满意,能够发表的数量很少。所以……”

    田路顿时默然。

    他隐约的听说过,当初的那期中国专刊本意是想刊登各方面的介绍,包括医疗制度、医疗水平现状,还有一些临床研究的学术论文,最后的结果却是让人颇为失望……

    说起来。华国有着上最为庞大的医疗体系之一,有着数目众多的医师,有着相对来说更加庞大的患者群体,这也正是吸引像BMJ这样的顶级杂志来华国的原因。因为这样的国家就意味着更庞大的市场,有远见的BMJ从很早以前便开始了市场的培育。这样综合考虑一看的话,似乎在华国出一些引人瞩目的临床成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显然,理想终究是理想,现实终究是现实,在临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甚至还远远不如阿三……

    有时候田路也确实有些想不通,记得当年他曾经咨询过学校里的那位病理学老教授,他可是明明白白的说过,当时在国内最好是搞临床,搞基础没前途的……

    “那么,贵刊是想要我这篇文章?”

    沉思了好一会儿之后,田路再次的确认道。

    “是的。”

    伊利斯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道:“事实上,我们也是偶尔在一次期刊研讨会上遇到了老朋友保罗,他当时谈到了你,也谈到了你现在正在进行的这项研究。我们总编非常感兴趣,所以后来又去咨询了爱丁堡医学院的菲斯林教授,才知道了具体的情况。”

    “菲斯林教授?他向你们透露了研究的内容?”

    田路面色一凝,沉声的问道。虽说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研究,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就向杂志透露研究的内容,这在田路看来可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

    “当然不是。”

    伊利斯连忙解释道:“他和我们总编是多年的老朋友,不过当时也只是用极为赞赏的语气评价了一番而已,所以具体的结果我们也还不知道呢。”

    “哦。”

    听伊利斯这么一解释,田路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基本上事情算是说清楚了,伊利斯稍稍停顿了片刻之后,正色的说道:“所以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英国医学杂志》很郑重的向田先生你发出邀请,有机会能够发表这篇极为出色的研究论文!”

    “唔……”

    摩挲着自己光滑的下巴,田路心中不由得犹豫了起来。说实话,他可没有考虑过BMJ杂志,他心中一直想去投的都是《柳叶刀》,不仅仅是因为柳叶刀有专门的神经医学子刊,同样也是因为当初田路知道的第一本著名医学期刊,就是和手术刀一个名字的《柳叶刀》了。

    田路这边犹豫,另一边的伊利斯心中却是有些惊奇,也有些不快了。

    不管怎么说,作为最顶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之一的编辑,伊利斯一直是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的,而且在她看来,一位华国的医师如果能够接到这样的邀请,定然是欣喜若狂的马上答应下来,那里可能像田路这样,竟然还要犹豫?

    就在一人沉思,一人不愉的时候,办公室的房门外传来得得的敲门声,冷冽的声音也随之传了进来:“小田,你在吗?”

    第二百八十章董强的收获

    “有些奇怪啊!”

    目送着伊利斯走出神经外科的大门,田路转身看向了冷冽,神情有些古怪的说道。

    “什么奇怪了?”

    冷冽连忙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番,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随即略带疑惑的看向了田路。

    “呵呵,我不是那个意思。”

    田路一乐,连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是在两年,不,就算是一年前的话,您要是见着这个伊利斯,恐怕早就替我答应下来了,怎么今天见了她竟然跟见了药代似的,没有一点儿热情?难道BMJ也入不了您老的法眼不成?”

    “当然入得!我虽然快退休了,可还不傻呢!”

    冷冽眉头一挑,点头笑道:“我当初最大的愿望之一,可就是能在那四本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所以还真是像你说的那样,如果是两年前或者一年前,我见了BMJ的编辑肯定是要巴结的,毕竟还指望着你能给咱们科争争脸的。不过现在嘛,呵呵,你才是神经外科的主任,而且文章也是你的研究成果,你想发哪里就发哪里吧!”

    “呃……冷冽这么一说,这下子田路倒是有些不太适应了。

    记得当初发癫痫的那篇基础研究论文的时候,田路本来想投《欧洲神经生物学杂志》,冷冽却是想都没有想就定下了……田路根本就没有提出自己意见的机会。如今这位老爷子怎地突然转性了?

    看到田路一脸茫然的模样,冷冽顿时乐了:“哈哈,你小子也不想想,明知道你这项研究放哪个杂志都能发,我干嘛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对啊!”

    田路顿时恍然大悟,哑然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确实,以前田路发表的都是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冷冽要么是不懂,要么就是了解的不深,自然难以判断。这次可是实实在在的神经外科临床研究,一个干了三十多年的老外科医师能不明白其中的价值?

    “好了,赶紧去酒店吧。科里我给你盯着!”

    说笑了一阵子,冷冽顿时想起了来找田路的初衷,连忙笑着说道:“明后天的会议规模小,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我还是把你的学生董强从普外那边给叫了,明天一大早让他去酒店帮你的忙去!”

    “行,那我先走了。”

    田路也不在意,应了一声就去洗澡了。今天是会议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田路也是学着他曾经参加过的两次欧洲神经医学大会,设立了一个会前晚宴。利用这个机会大家好好培养一下私下的友谊。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同时也是整个研究的主持者,田路要是去晚了可就太失礼了……第二天一大早,田路又是早早的便赶到了酒店。

    来的比他还早的,依旧是那个酒店的销售经理罗华。见到田路之后热情的迎了上来,好一阵子的寒暄。今天的会议规模虽然小,两天之后田路那个两百人的培训班可也是在同一家酒店举办,对于罗华来说是个不小的客户了,而且今天参会的这些外国人,住的几乎都是酒店的高档套房。加上高昂的餐饮费用,也算是笔不小的进项了。

    再者说,罗华隐隐约约的感觉到,田路这位年轻的神经外科主任,恐怕以后会成为他一个非常重要的长期客户了。

    酒店的安排很周到,田路相当的满意,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径直去了会议室。

    “老师!”

    见到田路进来,董强连忙起身迎了上来。和夏若、黄巧巧等人一样,董强是直接称呼田路为老师的,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前面要加个“田”字,作为田路的学生,也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特权”了。

    在会议室里扫了一眼,发现只有董强一个人在,田路有些奇怪的问道:“孙默他们呢?还没来吗?”

    “早就来了,刚吃早餐去了。”

    董强连忙解释道:“这会儿时间还早,我一个人盯着就行了。”

    了然的点了点头,田路开始检查会议室的布置。三十个人的小会自然用不着什么大会议室,田路让酒店方面安排了一个圆桌会议,十几张桌子拼成一个椭圆,显得大家更加亲密一些。当然,幻灯机话筒什么的也早就准备好了。

    看到一切准备妥当,田路放下心来,笑着冲董强说道:“你也还没吃早饭呢吧?走,跟我去餐厅!”

    “可是……虽然是自己的导师下令,董强还是稍微犹豫了一下,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会议室。刚才刁全可是交代过让他守着会议室,等他们再换着去吃饭的。

    “没事儿的,走吧。”

    看到董强犹豫,田路摆了摆手道:“门外有酒店的服务人员上班了,请他们帮忙看着就是了。”

    田路这么一说,董强顿时就放下心来了,跟着田路出了会议室。

    往餐厅去的路上,田路示意了一下,让董强和他并排一起,然后笑着问道:“你从旧金山我还一直没有仔细问过,在那边习惯吗?”

    “还行,挺习惯的。”

    董强连忙点了点头道:“洛克教授对我非常的照顾,而且神经外科的医师和护士们听说我是您的学生,对我也非常的好,感觉相当的不错!”

    说起寒假去旧金山见习的事情,董强心中一时间颇为感慨。当初他得到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确实是非常激动的,同时也对田路这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只不过。当他真正的到了旧金山,进入到了旧金山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见习的时候,他才最直接的感受到了田路在那个地方的影响力!

    只要一提起田路,然后向医师和护士们说明自己和田路的关系之后,众人原本颇为冷淡的态度顿时便有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而且更让董强惊奇的是,在随后的日子,甚至还有神经内科和普外科的一些医师们特意的跑过来。向他询问田路的事情,而通过他们的口,董强也知道了自己导师当年在旧金山时的两个外号。

    正是因为如此。当董强回国之后,开始在外科系统进行为期一年的转科时,无论田路给他安排哪个科室。或者说给他多少正常课程之外的资料,董强都是兢兢业业,异常努力的学习着,工作着!

    对于这个当初只是赌一把的导师,他现在是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尊敬与敬畏了。

    “那感觉怎么样?有收获吗?”

    田路接着问道。

    点了点头,董强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很有收获!那边的情况和国内确实是有很大的差别,让我大开眼界!相对来说,他们很多东西是要规范的多,不过也有些东西我觉得不是很好,只不过哪里不好一时间也有些说不上来。”

    “唔。没白去就好。”

    对于董强的回答,田路是相当的满意。如果一味的说那边好,那可就是缺乏思考了。不过这会儿明显不是交流的时候,田路只是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道:“硕士三年,今年你是在大外科轮转。除了上班时间要好好实践之外,我给你的资料也一定要认去读,去琢磨,明年回科里上班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明白吗?”

    “明白了。”

    董强认点了点头,态度很是坚决的应了下来。

    从心里面。董强知道自己选导师是选对了,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他倒是不指望自己能像老师一样,本科毕业才十年就做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有了这么出色的导师,比其他人优秀一些不过分吧?

    一路走到餐厅的时候,刁全和孙默他们正好从里面出来,见到田路自然一番问候。接下来田路和董强吃饭的时候,不少参会的代表们也开始陆续赶到了餐厅。因为涉及到研究成果发布的缘故,来参加这次学术交流的都是各合作机构的项目负责医师,自然和田路是相当的熟悉,见到他之后纷纷上来打起了招呼。

    见此情景,董强本想悄悄走开的,不过他没的是,不管是哪一位医师过来,田路都是正式的向对方介绍一下自己,让他心中是又意外,又有些感动。毕竟作为一个普通的研究生,听多了被导师当苦力一样使唤的传言,如此被自己的导师重视应该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因为诸事皆已准备好的缘故,田路此时也不着急,慢慢的吃着,和熟悉的医师们开心的聊着,一顿简单的早餐竟然吃了足足半个小时。到最后时间临近的时候,好大一拨人一起来到会议室中。

    因为人实在是太少的缘故,田路没有像去年一样准备什么开幕式,眼看大家到齐了,冲着董强他们一点头,几个人连忙拿出一摞订好的资料,挨个的给每个人发了下去。这些资料不仅仅有田路早就写好的研究论文,还包括了对所有数据的统计,提炼,分析,乃至与上其他同类研究成果的比较,系统洋洋洒洒准备了数万字之多,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对合作研究进行了一下总结,其中的价值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有不少医师在看到这摞资料后短短一两分钟,脸上就显露出了惊叹之色!

    等到资料发到每个人手上,而且大家也草草翻看了一下之后,田路这才环视了一下四周,按下了身前话筒的开关。

    “咳!先生们,早上好!欢迎再次来到京都,来参加我们合作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与学术交流会议……

    第二百八十一章了不起的成功

    “……在过去的九个月时间里,我们二十五家医院的神经外科共收治了2197例确诊为难治性癫痫的患者,其中有485例因为病灶在大脑功能区等各种原因,最终采取了保守治疗。另外的1712例患者全部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在原则上采用了国际抗癫痫联盟在2010年发布的癫痫发作分类法……”

    “由于人力、财力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在这1712例患者之中,仅有459例采取了我们制定的病灶定位方案,其他1253例患者依旧采取传统的病灶定位方法。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比较让人失望的数字,我真诚的,随着各位对方案的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在未来的一年中这个数字能够有一个本质上的提高!”

    “以按我们制定的方案进行病灶定位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传统定位方法为对照组,在治疗组的459例患者之中,首发年龄为1…41岁,平均8。3岁,病程为0。5…40年,平均15。6年,手术时年龄为6…46岁,平均……”

    “导致患者癫痫的原因,头部外伤79例,占17。2%,出生时有难产窒息史17例,占……”

    “病灶部位中,颞叶癫痫最多,为254例,占将近百分之五十左右,额叶为34例,额颞叶为94例,颞枕叶为28例……”

    “手术方法。处理脑内治病灶298例,其中病灶切除114例,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

    虽然明知道大家手中都有着一本厚厚的资料,能看到这些具体的数据,田路还是认把这些资料一句句的念了出来。很多医师一直以来都只知道本科室统计的数据,还从来没有见到过总体的数据,田路这样念出来。也是给大家一个缓冲的时间。

    一连串数字从田路的口中念出,在这寂静的会议室中来回的激荡着,也让所有与会的医师们心情渐渐的波动了起来。

    是的。这些是简单?(精彩小说推荐:

    ) ( 医师 http://www.xshubao22.com/5/583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