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赵文凯闻听一个飞腿就过去了,气道:“你懂什么!什么叫念经!这叫R&B,懂不懂!你以后成名立万就指他了,还不快练!”
可怜的周小弟如同地主家的佃户,只得哼哼哈兮去了。
林伊晨嘴里含着一块奶糖,用手捅了捅赵文凯,小声问道:“文凯,阿仑是不是跟你有仇啊?”
赵文凯很是疑惑,歪着头看着林妹妹,奇怪的问道:“怎么会这么想?”
林伊晨用手一指那如同疯魔一般的周杰仑,略微带有同情的低声说道:“要不然你怎么拿这么多恶心的歌欺负他呢。”
“恶心?”赵文凯实在是无法把R&B的曲风跟恶心联系到一起。
“反正我听的就头晕,时间长了就想吐。”林妹妹小脸一仰,很为周同学抱不平。
“哦,这样啊!”赵文凯恍然大悟,然后说道:“没事,吐啊吐啊,就习惯了。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心理接受能力都很强的,你不用担心。”
第七章 野心
第七章
转眼一年春来到,一学期过去,赵文凯与林妹妹顺利的升上了四年级。而周同学也暂时摆脱了赵魔王的折磨,升上了中正国中。
赵文凯在周同学毕业之时,很是亲切的跟他讲:“不用担心,再等两年我一定去找你。”
话没说完,周同学眼睛翻白,险些没晕过去。
林妹妹十分同情的说:“没关系,从咱们学校到中正国中坐捷运很近的,我们可以经常去看你。”
好家伙,周同学还没站稳呢,就再一次的彻底晕了过去。然后是说什么也不起来了。
周同学走了,出版社的人来了。
这次来的还是香港的出版社,至于为什么歌曲和小说都选择香港,主要原因还是台海问题耽误的。实在是限制太多,耽误哥们赚钱。
香港来人姓司徒,名字很有武侠小说中大侠的风范。
这位同学叫司徒汇盈(司徒会赢?)一提名字,就知道是位武林中少有的高手。
说起国语来也有楚地狂士的味道。
“赵生,您的〈大唐〉我们觉得十分好,可以与现今销量最好的〈寻秦〉相提并论,我们对与赵生的合作十分有信心。”
这不是笑话吗?可不与〈寻秦〉一样嘛,都是一个妈生的孩子,差距再大也大不到哪去。
不过赵文凯还是十分客气道:“司徒先生过奖了,我怎么能与黄易先生相比呢。不过我还有一本关于仙侠的作品,不知道司徒先生觉得如何。”
说着,赵文凯就把新写的〈飘渺〉拿了出来。要知道这本可是网络小说,如今网文还没真正的兴旺起来,赵文凯也不愿意再等,就只能交给出版社。试试这样的小说能否符合时市场的接受力。
司徒接过新书草稿,然后就仔细的看了起来。
说实话,就文字功底来讲,〈飘渺〉确实没有黄易的文笔好,可胜在新颖,也同样的开创了一门流派。
果然,这个新颖的题材顿时吸引住了司徒。直看了一个小时,司徒才长出了一口气,组织了下语言,对赵文凯说道:“赵生,这本新书和您以前的比起来风格和手法相差太大,说实话,文笔也不如前一篇。可是却胜在题材上了。我想如果略微修改一下,这本书也一定是畅销,销路不成问题。”
赵文凯长出了一口气,放心道:“有司徒先生的话,我就比较放心了,这样的话,这本书也交给贵出版社了。”
司徒很是高兴,但是赵文凯紧接着说道:“不过,眼下这个题材对读者来讲比较陌生,我看这次的合同就改为分成协议吧。”
“分成?”司徒很是疑惑:“怎么分?”
然后赵文凯大致讲了下多年后网文的分成规则,司徒闻听果然很是赞成,认为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送走了司徒汇盈。赵文凯回到家中就开始回想这一年来的过程。
很显然,自己的到来,对这个世界并没有起到什么太大的变化,去年12月的时候,苏联照样解体了。1992年该发生的事情也照样发生。
自己对这个世界唯一的作用,似乎就是在文化事业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这作用主要还是集中在音乐与文学上。
林妹妹去年年末的时候就被赵文凯领回家了,不过是以同学的身份。赵家夫妇到也没看出什么。家长一时间也把心思放在男女关系上,恐怕就是林妹妹自己,也不清楚女朋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到是叫赵文凯好阵得意。
可是现在想来,总感觉有些失落。
为什么呢?
自己一年多来的勤苦赚钱,光为了讨林妹妹的欢心,似乎钱已经足够了。可是男人生来就当有权柄在手,不说有多威风,只是天性如此。特别像赵文凯这样,前世不得伸展的憋屈孩子。如今有了钱,有了未来的媳妇,剩下的就是要有一点权了。
再者说,顺顺当当的从1991年走到了92年,可这一年来自己过的很舒服,可就不见有多充实,似乎自己的人生目标定的不够规范。
想了想,如今是92年了,岛内刚在政治上对大陆的政策放了套,可是两岸的交流还是有限的很,只局限在民间交流。最起码,如今想要去大陆,手续是很难办的,而且限制多多,特别是对企业。如今的岛内环境还看不出什么。可再过几年,国际大环境一成型,封闭的岛内经济无疑要受到极大的冲击。
现在还没有“小三通”,就更不要说什么“大三通”了。就是多年以后,“大三通”也只是在岛内当局嘴边上转转,也没见实施。唯一一个大成就,似乎就是两岸重要节日的双飞包机了。
自己一旦有了社会地位,多少对这些也可以略微影响下吧。
“诺贝尔和平奖”咱不敢说,可要个提名,这不过分吧。
夜里,赵文凯在床上辗转反侧,眼睛盯着昏暗的房间思绪不断。
赵文凯想到这里就不免笑出声来,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历史人物”了。
有人说,政治是丑恶的,政治是肮脏的。是凡跟政治沾上边,都免不了倒霉横死的结局。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那面写这“莫谈国事”的牌子,说到底就是“莫言政治”。可惜的很,老先生强调着自己作品的文学性,但是政治意味依旧浓郁。
其实自己也只是想想,但是事实究竟如何,赵文凯也不清楚。只是他觉得,要有社会地位,在岛内不和官场之人打交道那是玩不转的,哪怕自己要从事商业方面的发展。
从古到今,官商官商的,这官和商就密不可分。一味的躲避一方,都不会有大的发展。
更何况赵文凯也想有一番作为。
谁说自己只有十二岁就该像个老实孩子一样的生活,毕竟赵文凯心理年龄已经成年了。
出风头这种事情,赵文凯根本就不避讳,当初自己还想出名当明星呢!(这位当初在评审面前第一句歌词都没唱全,就惨遭淘汰。。。)
还没想到具体计划,周公的女儿就找上门来,带赵文凯梦游去了。
第八章 入党
第八章
1992年4月1日,在愚人节这一天,赵文凯向台北GMD党部上交了入党申请书。
如今的台湾还是GMD的天下,其他的党派还没有翻身的机会。
1988年1月13日,蒋继业逝世,台湾地区的领导人,也就是“总统”就落在了最受蒋先生赏识的李旺祖身上。
蒋继业先生逝世,当天李旺祖就立刻继任“总统”,旋即出任GMD代理主席,在“十三大”(即GMD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当选主席。1990年5月任第八任“总统”,嗣兼任“国家统一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会长”。著有“台湾农业发展的经济分析”、“台湾农业成长的过程与型态”、“农产品价格政策与水准”、“农业发展的初期条件与政策”等。
可以说,李在蒋先生去世之后,很快的掌握了岛内大权,稳固了自己的声望。
赵文凯在心里虽然十分不满李的为人,和多年之后李的所作所为。但是为了日后的基础,这入党申请是一定要交的。
计算下时间,到2008年那一次的台湾领导人换界之际。自己也已经是拥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在申请书递上去之前,赵文凯先找到了自己的祖父赵鼎昌。
赵文凯的祖父是当年随蒋公一起退到台湾的,算来也是GMD的老党员。可惜后来从商,要不然算来现在在政府中也可以算是一位元老。
至于GMD入党年纪有没有限制,这一直是赵文凯担心的。为了成功入党,赵文凯实现就在自己的新专辑上明目张胆的署上自己大名。新书同样如此。而且在岛内又煞费苦心的举行了签名售书会。以此来为自己张目。
赵氏夫妇当第一次得知自己的孩子在一年内的成绩的时候,那表情变化之快叫赵文凯好阵担心。最后,赵文凯手中的急救药物还是没有派上用场。
父亲大有深意的看着赵文凯,只说一句:“你的年纪还是太小了啊!”然后拍了拍他的肩头,就走出房去。
母亲只是抱着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长大了,又觉得这样对孩子是不是压力太大。
反正一切都很顺利。看来西方的教育还是很有可取之处。
到了赵老先生这里,老先生十分得意自己孙子的成绩。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叫孙子顺利入党。
很显然,1992年的GMD已经有了走下坡路的趋势。
蒋家王朝一结束,岛内的各政党就纷纷伸出头来,希望能够分一杯羹。可惜GMD内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快速的实行了权利交接。没有给其他势力一丝机会。
在这个时候,GMD党员入党数量也逐渐降低。而岛内一夜之内名动台湾的神童赵文凯却在这个时候递交上来入党申请,可以说叫党内不少人士长出了一口气。
最起码就GMD宣传部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很快,赵文凯的入党申请被批准了,而且GMD内部蓄意夸大,对外宣传此事。一夜之间,又在岛内掀起一阵风潮。
而赵文凯更是被授以“明日之星”的赞誉。
一切都在赵文凯的计划当中了。
很难想象,刚读国小的神童竟然会受到GMD内政部长官的接见。
1992年GMD内政部长官是吴德邢。
(吴德邢:出生年月1939年6月19日,籍贯:台湾桃园,中国GMD主席(2007…),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会长(1998…),伯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在1992年任内政部部长兼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
对于吴德邢,赵文凯的印象只停留在2007年马世杰因“特别费案”,而因此其当选GMD主席。其他的是一概不知。
在得知受到这位政坛老将的接见,赵文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说不是胆却,还是激动。还是面对历史变化到来时的恐慌。
岛内媒体对这次的会面十分重视,无论是政治方面的新闻,还是娱乐方面的报道。
吴德邢与赵文凯的这次会面无疑在各大报纸杂志上都会占据极大的篇幅。
后来赵文凯才知道,那一天的主流报纸上的头版,都是自己那带有傻笑的照片。可怜吴部长,在版面照片上只剩下一只搭在赵文凯肩头的手臂。要不然天知道这件事情里有没有他的存在。
其实所谓的会面接见,也只是政治宣传上走个过场。拍下几张照片。讲了几句冠冕堂皇的文章,又对赵文凯勉励了几句。一上午都没有过去,这次会见就草草结束。
然后就是赵文凯的入党宣誓。
你很难想象,一个曾经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孩子,面对GMD党旗宣誓时是怎样一副心情。
不过,对于新人生的尊重,赵文凯还是郑重其事的在党旗下宣下自己的誓言。
总理立承先启后救国救民之大志,创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之宏规,领导国民革命,兴中华,建民国,於今全国同胞,皆能一德一心,共承遗教者,斯乃我总理大智大仁大勇之所化,亦即中国列祖列宗所遗天下为公大道大德之所感。今革命基础大立,革命主义大行,而内忧外患,与革命之进展,同时加重。凡我同志,应知吾党上对亿万世之祖宗,下对亿万世之后代,中对全国国民与世界人类,所负之责任,更千百倍於往昔。
我总理深知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国家之治乱,系於社会之隆污,社会之隆污,系於人心之振靡。又知往古圣人诚正修齐治平之一贯大道,与修身为本之唯一至德,为救国救民救济全世界人类之无上要义,故不惮於遗教中,再四谆谆告诫。本大会懔於遗教之伟大深切,与国难之严重,更鉴於世界人类祸患之方兴未已,确信自立为立人之基,自救为救人之始。特制为全党党员守则十二条,通令全体同志,一致遵行。务期父以教子,师以教弟,长官以教属僚,将帅以教士兵,共信共行,互切互磋,亲爱精诚,始终无间。人人能成为世界上顶天立地之人,斯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富强康乐之国,然后三民主义能实行於全国,弘扬於世界,千年万世,永垂无疆之休。惟我负革命建国大责重任之全党同志共守之。
一、忠勇为爱国之本
二、孝顺为齐家之本
三、仁爱为接物之本
四、信义为立业之本
五、和平为处世之本
六、礼节为治事之本
七、服从为负责之本
八、勤俭为服务之本
九、整洁为强身之本
十、助人为快乐之本
十一、学问为济世之本
十二、有恒为成功之本
从这一刻,赵文凯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台湾人”。
第九章 定向
第九章
享受了一个多星期媒体的骚扰,体验了下多少年后大明星们的生活。赵文凯终于败下阵来。办理休学,藏在家中闭关修炼去了。
期间林妹妹还来看过赵文凯,周同学也来过。
林妹妹那迷人的大眼睛中带了无数个小问号:“你这样,以后还会不会回学校上课?”
“当然回,毕竟我还是学生嘛。”赵文凯躺在床上,一把拉过林妹妹,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已经十一岁的林妹妹对男女之妨并不甚了了。与赵文凯又十分亲近,自然没有什么局促的。只是担心赵文凯忽然就再也不上学了,自己心情有些低落。
只是不知道她是担心赵文凯,还是担心以后没有人请客了。
“那你什么时候才回学校上课?”林妹妹侧坐着身子,肉肉的小手不时抓抓床单。
赵文凯仰头望了望天花板,喃喃自语道:“也许明天,也许后天,谁知道这些记者怎么这么闲呢。”
记者其实并不闲,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工作。赵文凯对于他们来讲,无疑就是奖金,无疑就是薪水。
只是这个时候的赵文凯还没想到而已。
时间过的很快,一个月转眼就过去了,算算时间,马上就要到升级考了。
林妹妹也常来赵家“帮助”赵文凯补习功课。
赵妈妈还说呢,这孩子生的乖巧,要是给我做儿媳妇就好了。
赵文凯闻听眼睛就是一亮,精神暗示意味极浓的说:那就先把亲定下来不就行了?到时候你儿子也不用出去找对象了。
庞雯娟根本就以为儿子与自己开玩笑,只说一句:人小鬼大。然后就再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
其实哪里是林妹妹给赵文凯补课啊,应该反过来说。
国小的课程简直是太简单了,相对国内而言更是简单。因此两人不费吹灰之力,顺利升上了五年级。
依旧是同班同桌。
这段闭关的日子里,赵文凯又在宝丽金骗来百万大钞,出版社也是硕果累累。
思前想后,自己未来的事业主要定位在传媒业。向来都有人说,媒体记者是无冕之王,拥有了强大的舆论工具,自己以后的日子必定好过。而成为如默多克那样的传媒巨头,无疑是个完美的选择。
当然了,自己知道能赚钱的行业很多,有机会随便参与一下,借着时代的走向,自己比常人多几年的预见能力。自己也不介意世界首富这个头衔。
想到生活竟然如此美好,赵文凯就是做梦也能笑出声来。
。。。。。。
八月份由赵文凯父亲为法人代表注册的“华夏传媒有限公司”悄然无息的成立了。
企业法人代表为赵子明,公司董事长则是还没有身份证件的赵文凯。总经理及员工都为赵文凯一人。
也就是说,这间注册公司,其实跟皮包公司差不了多少。
只不过,老板是一位小政治娱乐名人而已。
对于成立这样一家公司,赵文凯是出于深思熟虑的。既能引导时代舆论的走向,又能攻击下自己看着不爽的敌人,可谓是攻守兼备,只要不和当局政策相违背过甚,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个时间的传媒可没2000年以后厉害。赵文凯深知舆论的影响,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而台湾的娱乐业此刻正值兴盛之际,娱乐界还有着很大的可塑性。
只不过在此期间,赵文凯首先要聚集大量资金,然后收购一家岛内知名的媒体。或者控股一家电台。
至于文字出版以及网站建设同样是重中之重,其中网站就是赵文凯的杀手剪。要知道未来网络的力量是现在的人不能想象的。
可是无论是收购还是控股,对于现在的赵文凯来说,那简直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钱啊!老子怎么才发现自己这样穷啊!”赵文凯在房间内气的跳脚。
楼下,赵子明自顾自的看着一份报纸。妻子庞雯娟听到楼上儿子喊穷的声音,大为奇怪。
“子明,这个月的零用钱是不是给少了?怎么儿子老喊没钱呢?”庞雯娟疑惑的问道。
赵子明放下报纸,看了看楼上,又看了看妻子,然后长叹一声:“这小祖宗要卖一件东西,结果太贵买不起,自然喊穷了。”
庞雯娟前几天还记得自己那十分能耐的儿子手中有近千万的储蓄呢,要买什么会买不起?
“他想要卖什么啊?”
赵自明眼珠子翻白,说道:“电视台!”
庞文娟:。。。。。。
1993年传媒大亨默多克以近九亿美金的价钱收购了香港卫视(StarTV),从而彻底打开了自己传媒帝国的新局面。
面对如此强劲的传媒大鳄,自己只是想收购一间比较普通的电视台都做不到。这如何不叫赵文凯无比郁闷。
只是怪自己太“年轻”,在台湾起步的太晚。
真如那些名家所说,时间当你的用起来的时候,你会就会觉得时间太短。
这话对赵文凯同样有效。
台湾无线电视台主要有: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视”,英文简称则为“TTV”;中华电视公司,简称“华视”,英文简称则为“CTS”;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视”,英文简称则为“CTV”;民视电视公司,简称“民视”,英文简称则为“FTV”;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简称“公视”,英文简称则为“PTS”几家。(公视虽然也是无线台,但其定位本来就属服务小众,不能算主流。)
其中“台视”和“公视”为台湾省政府所有。“中视”为国民党所有,而“华视”则在台军方手中。
在未来几年中逐渐的成为民营企业,至于自己只要拿到其中一家,就算是占了便宜了。
不过台湾政治和资本分割不开,全世界都知道想要在这里面分一快肉难比登天。
思前想后,赵文凯也没算明白,这里面哪一家比较容易下手。
哎,人家一个个重生过来的怎么都那么容易成功,怎就我这么难呢?
这时赵文凯的父亲自楼下上来,敲门进到赵文凯房中,把一份报纸朝他一丢。面无表情的说道:“友联全线公司怎么样?”
“友联全线公司?”
第十章 起步
第十章
说起来,友联全线公司也许大家并不熟悉,可是提到另一个名字“东森电视台”,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
友联全线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3年更名为力霸友联公司,早期以录像带供给、第四台播送为主要业务范畴。自1997年9月底更名「东森电视台」,2002年9月购并同业「超视」电视台,合计经营八个有线电视频道。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报纸上写着友联全线公司招聘有关电视传媒方面的广告,赵子明也不知道有这样一家公司。
既然赵文凯没有大量的资金,又想进入电视台这个领域。那么这个友联全线公司就是最好的跳板。
赵子明虽然不清楚儿子的打算,但是出于对赵文凯的信任,还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这叫赵文凯十分感动。
八月中,赵文凯在台北人才市场开始招聘公司员工。
其中由上至下,几乎所有部门都“缺”人。也就是说,这个公司除了老板以外,连清洁人员都没有。
台湾的“希望之光”、“明日之星”,号称台湾第一的十二岁神童竟然开办公司,这在人才市场无疑是掀起了一场地震。
几乎在赵文凯一出面,公司的展台前就挤满了人。可以说,看热闹的不少,真正上来应聘的却没有一人。
因为在众人眼中,这个孩子即使再是神童,在商业方面恐怕要吃大亏。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还是不能陪人家小孩子玩。
赵文凯悠闲自得的坐在桌前到也不着急,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求职大军的一员,如今自己鲤鱼翻身,也尝尝做老板的滋味。
时间过了一个多小时,赵文凯面前才出现一位妙龄少女。看她全身装扮的整齐干净,再配合那独特的气质,赵文凯马上就断定这个女孩子是刚从校门出来的。
“你好,请问你们公司都招什么职位?”女孩子对赵文凯这个“小弟弟”很感兴趣。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赵文凯的身体。似乎要把他看穿一般。
赵文凯心中暗叹一声:老子要不是有心无力,说什么也要泡你!
“请坐。”赵文凯指着旁边的一把椅子,然后说道:“我的公司草创,从里到外,什么样的人才都缺。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了。只是不知道这位小姐对哪个职位有意思?”
女孩坐了下来,然后把自己的简历递了过来,笑道:“我叫雷柔,其实我在旁边都看了半天了。我想应聘业务主管。”
赵文凯翻看简历,顿时就乐了:“台大才女啊!市场营销?女孩子可是少有学这个专业的。”
“怎么?看不起女孩子?”雷柔闻听立刻就不愿意了。一点也看不出来是来应聘的。也许是自己压不场子吧。就看这份自信和冲劲,赵文凯心里就决定要她了。成功人士也是要经过历练的嘛。
“怎么会!花木兰,穆桂英,圣女贞德可都站那看着呢,我敢吗?不过如今公司草创,一切从头开始,你要有吃苦的准备。”赵文凯笑道。
“放心,给神童打工,有准备。”雷柔立刻也笑了起来。
“那么恭喜你,你的第一件工作就要开始了。”赵文凯站起身来,对她说道。
“谢谢,请问我第一件工作是做什么?”雷柔知道,这是小老板试验自己了。
“招聘啊我的姐姐,没看见我都傻坐这一上午了吗?”赵文凯双手一摊,无奈的笑道。
“呵呵,那么我就上岗了?”雷柔问道。
“您请吧。”
说完两人互相看着对方,都笑了起来。
美女的杀伤力果然比一个小屁孩儿要强的多。很快就有下一位坐下来应聘。
这个长相英俊的高个子男子同样也是台大的,不过以赵文凯的看法,这个叫陈旭的家伙对雷柔的兴趣比工作大。
“丫的,这家伙不是来泡马子的吧!”赵文凯心中嘀咕,不过看到此人谈吐风趣,简历上的内容也十分漂亮,最后还是暂且把这位定为公司经理了。
有了这两人,我们的赵老板也就放下心来,然后对这两人十分不负责任的说道:“这是公司地址,有复试的明天安排时间,不过晚上你们要自己去整理一下。嘿嘿,不好意思,我先去吃午饭了。”
然后留下一男一女两个瞪着大眼睛的苦孩子扬长而去。
说实话,赵文凯之所以如此放心把招聘这样的大事交给两人,主要是自己也没有经验,再者也是考验下这二人的能力。
赵文凯这个老板终究没有资本家那么的心狠,最后还是替两人定了午餐。
就这样“华夏传媒”的框架就算打理好了。
有了各部分的负责人,下面就是命令各部门自己行动起来,自己找活去干。反正赵老板没那份心思去安排。
因为此时,他正在研究国际金融市场呢。
钱啊!
想来想去,这还是把钱先放在日圆汇率上吧。从92年开始,美圆对日圆的兑换比率就一直变化。美圆一路狂贬,日圆被国际追的升值。
总之这一次赵文凯说什么也打算从小日本身上刮下几斤油来。
眼前这个人名字叫夏德章,是父亲托朋友介绍的一位对金融市场熟悉的经理人。
已经三十六岁的夏德章在金融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少年,为形形色色的客户服务过。可就没有一位像眼前这位的。
不过两人就国际金融市场变动交换意见,也就是互相试探的过程中,都对对方比较吃惊。
赵文凯吃惊的是夏德章对日圆未来预测和自己这个知道历史的相差无几。
而夏德章是吃惊,眼前这个神童是见面更胜闻名。
“赵先生,既然你有意要进外汇市场中转转,不知道打算启动多少资金。”夏德章考虑许久,终于下定决心陪这个孩子看看日本风景了。
赵文凯笑着伸出一根手指。
“一千万?资金太少,就是赚也未必赚得了多少,不过聊胜于无了。”夏德章心中一想,就算把赵文凯父亲的厂子压上也未必还能凑上多少,心中有些无奈。
“没错,是一千万,不过是美金。”赵文凯笑道。
“美金?”夏德章顿时眼睛一亮,哈哈笑道:“原来赵先生早就下手了,不过,怎么又请我出手呢?”
赵文凯肩头一耸,无奈道:“哎,对经济的了解还是不够啊!“
第十一章 发展
第十一章
早在今年一月,赵文凯就在金融市场里小心出入了几回,依仗着自己对历史变化的了解,到是小赚了一笔。但是还是弄的自己筋疲力尽,胆战心惊。最后没有办法,自己对金融市场了解不深,也只能请枪手了。
和夏德章安排好户头进场的大致内容,赵文凯才出了一口气,对夏德章笑道:“以后这玩心跳的事情就交您了。”
夏德章闻听顿时乐了:“这可是你的钱,最后心跳的可不是我。”
顿时,赵文凯刚才还仰着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沉默片刻,一大一小两只狐狸哈哈大笑。
下午赵文凯去公司一躺,就见公司里忙的是乌烟瘴气,一点现代化的样子都没有。
赵文凯到的时候,陈旭正拍桌子呢。
“怎么了陈经理?又是下面人哪里惹到你了?”赵文凯笑嘻嘻的在杂乱的办公找了处地方坐了下来。
陈旭苦笑道:“我的总经理大人,这不是玩我吗?什么都没有啊!您对我们未免也太放心了吧。”
废话,就是什么都没有才放心你们折腾呢。
自公司人员齐备之后,赵文凯就开始一旁指手画脚起来,错了,是指点江山。
先是网络要从国外引进技术,和人家谈。然后是建站策划。主要产品是一只小企鹅。还有一个综合媒体平台。总之是要多综合有多综合。强调时效性和娱乐性。
忙的众人是不亦乐乎。
其实对网络的前期构想,就是在93年把那只胖胖可爱的小企鹅提前推出。
那可是当年马化腾成名立万的宝贝。现在的人很难想象这个设计简单的即时通讯工具有着多么大的能量。
自己剽窃了那么多位大神的经典,也不差马大的了。反正后来腾训被人家外国公司给控股了。还不如就由台湾同胞提前下手的好。
陈旭疑惑道:“不是有电子邮件吗?至于费那劲研究这个吗?”
“嘿嘿,陈经理少安毋躁,咱们以后的饭碗就指它了,电子邮件有它的市场地位,但是我们的即时通讯工具将有比电子邮件更广泛的使用价值。到时候你就瞧好吧。”赵文凯安慰道,然后转头看了看外面,说道:“雷小姐怎么不在?”
好嘛,一句话,顿时捅了陈经理的肺管子。
要知道,这厮当初可是当真是抱着泡马子的心思来的,可如今人家雷柔是做业务的,整天在外面跑。除了每周的例会,那是比牛郎织女见一面都难啊。
受不了陈经理的抱怨,赵文凯赶紧从办公室跑了出来,临走的时候还说呢:“再怎么说这公司的门面还是要照顾的,你们有时间就不能整理一下?”
留着赵文凯背影的是陈大经理那小媳妇一样的眼神。受不了!我闪!
从公司出来,赵文凯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台北街头的汽车尾气,感受了下现代化大都市的浓厚底蕴。
这一刻赵文凯觉得自己很充实。
晚上回到家里,庞雯娟做了一桌子赵文凯喜欢的菜式,然后就唠叨自己老公不会照顾孩子。
赵子明最近其实也很忙,听到妻子唠叨却是没有任何厌烦。赵文凯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这也算是一种放松。
“老爸,你们厂子最近怎么样?”赵文凯饭后和父亲坐在沙发上聊道。
赵子明看了一眼这个比自己能耐的儿子,笑道:“怎么?要帮父亲帮吗?”
“您只要开口,儿子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赵文凯呵呵一笑。然后提父亲拿过一个橘子。
“最近当局放开对大陆相关政策。而且大陆那边也欢迎岛内的投资。我在想是不是把厂子建在那边。毕竟那边的各项费用都很低,政策对台商而言又十分的宽松。”赵子明接过橘子沉声说道。
毕竟两岸对峙冷战多年,父亲担心也是对的。对历史两岸政策十分了解的赵文凯,装着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道:“我看可以,上次我和香港的方先生有聊过。如今大陆改革开放,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岛内这边商业环境压力太大。往大陆上走走是可行的。不过厂子一旦挪到那边,您就要两地奔波了。”
“哈哈,听神童的话,自然是对的,不过我打算如果政策一直这样的话,我们全家一起过去,你觉得怎么样?”赵子明笑着问道。
“一起过去?”听到这话,赵文凯一下想起了曾经的种种,眼神有些迷离。那一世的回忆也是那么的美好啊!
过了良久,赵文凯摇了摇头,对父亲说道:“到时候你和妈妈一起过去吧,台湾这边我有很多放不下的。”
庞雯娟这时从厨房走了过来,问道:“放不下什么?谁要走?”
。。。。。。
第二天,夏德章打电话来,赵文凯的资金重新又杀进日圆市场了。
赵文凯坐在沙发上则愣了半天。
从1980开始的,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美国人没有吭声。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美国驻军、政治渗透、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日本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zhengfu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zhengfu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zhengfu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zhengfu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赵文凯就靠赚日本人的钱,数钱都能数到手抽筋。
按照滚雪球的理论,只要赵文凯的资金避开汇率波动,那么这钱一直能赚到96年去。到时候,亿万富翁早已经不是梦想了。
“这钱来的真快啊!”赵文凯顿时忘记了前段日子谁喊穷来着。
第十二章 收购
第十二章
新学期开学,赵文凯又背上了书包。总的感觉,这一世在学校的日子简直是屈指可数。
大多数的时候不是请假,就是休学。总之正经课没上几堂。来学校大概也只是逗逗林妹妹开心。
十二岁的林妹妹已然有若干年后第一花旦的俊俏模样了。虽然还很是青涩,但是毕竟有了赵文凯曾经喜欢的那人的影子。
这个年纪的林伊晨受赵文凯的影响很严重,比同龄的女生成熟的更快,特别是在思想上的。
“你觉得我长大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林妹妹一本正经的问道。
“当然是美人了。”赵文凯笑道,说着一把拉过林妹妹的小手。赵文凯最喜欢的就那肉肉的感觉了。不过同样的也奇怪林妹妹这么会问这样有深度的问题。
“我是认真的,别弄了!”说着林妹妹把小手从赵文凯手中挣脱了出来。
赵文凯知道,林妹妹真的是当真了。
“怎么了?怎么想起问这个了?”赵文凯小心的问道。
“你是不是觉得我很笨,就知道吃啊,吃啊的?是不是这样?”林妹妹眼睛有些发红。
“别啊!”这下赵文凯可害怕了,连忙抱住林妹妹,小声的说道:“怎么这么想呢?你那么聪明,怎么能说笨呢?再说了,我喜欢你吃东西的样子,很漂亮,真的!”
“真的?”林妹妹的声音略微带着哭腔。
“是不是有人说你什么了?”赵文凯拉过林妹妹的小手问道。
“他们说你是神童,我是大食怪,说不让我和你一起玩。”林妹妹委屈道。
这是哪个混帐东西说的,这不是添乱嘛!
“我才不是什么神童呢,你可别听别人瞎说。你要配不上我,谁能配得上?你可是要做我媳妇的人呢。”赵文凯连忙安慰道。
“谁是你媳妇了!”林妹妹气道,从这个角度看那撅起的小嘴,赵文凯情不自禁的亲了上去。
无声。。。。。。
两人分开,林妹妹眼睛瞪的很大,直勾勾的看着赵文凯。
看到林妹妹这个样子,赵文凯也有些后悔了。
“没什么味道啊?”好久好久,林妹妹才说出这么一句话。赵文凯闻听顿时吐血。
“这可是本少爷的初吻啊!”赵文凯一声哀叹,然后林妹妹下一句又把他从地狱拉了出来,紧接着又打了下去。
“不过感觉有点舒服。”林妹妹歪着头说道:“再来一个吧!”
“砰!”赵文凯一头栽倒。哎,还是再等两年吧。
。。。。。。
友联全线公司的创办人是王另麟先生。
王另麟,美国圣若望大学荣誉商学博士,辅任大学荣誉商学博士,商学博士,台湾当局第一届、第三届及第四届“立法委员”,东森媒体科技股分有限公司董事长,远森网科股分有限公司董事长,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当然,这些都是他后来的位置。
现在的他自91年刚建立了友联全线公司,到目前为止与台湾各台的联系也只是刚刚建立。资金十分紧张。可以说,这家公司其实在这个时期并不显眼。但是最起码他能够为赵文凯提供一个跳板的机会。
从这间公司,赵文凯在未来可以掌握一家有线电视台,还可以利用机会,在台湾政局变动的时候,趁机收购现在比较庞大的几家无线公司。
而王另麟现在也正在引进资金继续做大,还是趁机放手出售之间不断徘徊。
而赵文凯的出现则是给这位未来台湾富豪榜第七名的准富豪提前下了绊子。
2007年台湾富豪中,王另麟是唯一一位以媒体进入前十的著名人物。只可惜他这辈子碰上了赵文凯。不过这样一来,这位王先生的28年徒刑似乎也消失了。
这次的会面可不想以前那样单枪匹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在台湾 http://www.xshubao22.com/5/5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