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默多克闻言果然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
第八十六章 默氏长子
第八十六章
拉克兰是默多克的长子,在世人的眼中,作为新闻集团未来的接班人的他,没有纨绔子弟的骄奢习气。在学生时代,每年的寒暑假期拉克兰都会在父亲的《太阳报》或《泰晤士报》清洗印模或者担任助理编辑来赚取零用钱。
而现在,有意让长子进入新闻集团的默多克,决定叫拉克兰与约翰一起负责完成关于香港的两家电视台的收购计划。
对于新的工作安排,拉克兰并没有太大的抵触,唯一的不满就是父亲再次之前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有着独立思考的拉克兰没有像弟弟詹姆士一样叛逆,有“弑父情节”的小儿子詹姆士可是不会如此轻易接受老默多克对自己的安排。
约翰和拉克兰是在赵文凯到达香港之后第三天才姗姗来迟的。约翰不知道赵文凯,刚刚准备进入新闻近团的拉克兰同样也不会把视线放在一个小公司的老板身上。
因此,悄悄地进村的赵文凯,便在一干手下的陪同下住进了尖东海旁的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和上一次弄的满城皆知不同,这一回,赵文凯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确保“打枪得不要”。
在记忆中,在今年默多克首先便是展开了对香港无线的收购计划,在收购无线失败后才把全部精力放在了香港卫视身上。这一次自己苦心布局,说什么也不能叫默多克轻易的从TVB的战场上退下来。
通过司徒汇盈的帮忙,内地方面已经有意无意的向和黄的主席李嘉诚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希望李嘉诚在处理卫视的时候多多留意华人的买家,毕竟对于掌握了东南亚庞大传媒力量的卫视而言,这样的公司与其卖给根底不熟悉的西方人,还不如让华人收购去。
李家诚很是意外内地对此事的表态和隐伸的含义。因为香港卫视的管理权和执行权都在儿子李哲楷的手上,自己虽然是卫视的“投资人”但是并不代表他会干涉李哲楷的决策权。
其实这已经不是内地对香港方面做出的第一次“暗示”了。比如说在87年收购国泰航空的荣家,在香港的打拼和飞速增值的过程中,谁敢说中信的荣太子没有得到过这些“暗示”的好处?最起码李家诚就不止一次的为荣太子做一些“无用功”。
所以说,现在赵文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默多克前脚一踏进TVB的大门,赵文凯就将全力出击,必要打默多克一个措手不及。
有人说九十年代的华夏集团管理高层是世界上最年轻,最富有活力的奇迹,是商业史上的神话。这话一点也不掺假。有媒体统计过,在这个时期,华夏集团管理层领导者的平均年龄竟然不超过三十岁。而且每一个人的成就都不让长者少许。
年龄最大的,后来作为华夏集团元老级的夏德章夏先生,被自己老板的年龄一平均掉,结果连三十岁都没有过去。从上至下,几乎大部分人都是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可是正是这样一群洋溢着青春激情的年轻人,打造了未来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酒店餐厅中,围坐在一起一边交谈,一边用餐的赵文凯、赵雪、曲凤轩和李亚男几个人。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群来香港度假的学生而已。
此刻,赵文凯一边享用着自己的午餐,一边笑着对曲凤轩道:“想不到你的父亲竟然和邵六叔认识,真是意想不到啊。看来我的眼光果然不错,什么叫得来全不费工夫?哈哈,没有想到说服TVB的事情竟然如此简单。”然后就开始和旁边的几位美女吹嘘,说自己当初见到曲凤轩的时候,是如何的目光如炬,怎么的未卜先知。
曲凤轩见到赵文凯如此,只能报以苦笑。说实话,当初赵文凯叫他想办法转移新闻集团的视线,并且安排与TVB高层的沟通,这些事情初时曲凤轩并认为会对收购香港卫视有多大的帮助。可研究完资料,到达香港接触了TVB后,曲凤轩才赫然发现,原来此时新闻集团已经抱着极大的兴趣来谈有关收购香港无线的事情了。只是默多克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而已。而自己的任务就是:帮助默多克建立“信心”。让这股热情持续的更久一些。
因此赵文凯所谓的未卜先知,在曲凤轩眼中无疑被归结与眼光独到,和分析精确而已。
至于与邵义夫的接触,也完全是“神来之笔”。赵文凯可不是神仙,知道曲凤轩会和大名鼎鼎的邵六叔有传家累代之交。
坐在曲凤轩身旁的李亚男忽然像是被什么所吸引,目光也慢慢的随之移动,赵文凯见此就问道:“怎么?看见熟人了?”
李亚男摇了摇头,用手轻轻一指,道:“刚刚进来坐在我们左边三点方向的那个金色短发的男子,好像是新闻集团默多克的私人助手。”
“哦?”众人闻听此言,各自都是一惊,偷眼看去,正好看见李亚男所说那人叫来服务生,似乎在点午餐。同时和这人坐在一起的还有一名年轻人。
赵文凯不认识那个金色头发的老外,但是却看那个年轻人眼熟。
“那个叫约翰。卡布迪恩,是默多克的私人助手。一直以来都是由他负责默多克的决定和策划的执行。据说在新闻集团,除了彼得彻宁,就数此人最得老默多克赏识。至于他旁边的年轻人,以前没有见过,收集资料中,新闻集团里似乎并没有这个人。也许是约翰的私人朋友吧。”李亚男猜测道。
赵文凯可不认为这个约翰真如李亚男所说,在这个时间还有闲功夫见什么私人朋友。再者,那个年轻人越看越熟悉,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一旁沉默不语的赵雪抬眼看了一眼,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人为什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兴趣。赵雪是作为未来香港卫视的“持牌人”而来香港的,同时也是顺便来香港shopping散心。
抬头看了一眼,赵雪立刻觉得无趣起来,随口说道:“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又不是什么帅哥。长相和默多克那个老头到是差不多,影响人胃口。我吃饱了,先回房间,你们慢慢的欣赏吧。”
说完,这位小姐就站起身来准备回客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赵文凯当听到“长相和默多克差不多”这句时,忽然想起了此人是谁了。
此时,赵雪的站立,马上吸引来对面两人的注意,当拉克兰目光看到楚楚可人的赵雪的时候,立刻被这个美丽的东方小女孩所吸引,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赵雪见此立刻心中不悦,狠狠的盯了对方一眼,这才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座位。
似乎发觉到自己被人鄙视了,年轻的拉克兰尴尬的一笑,耸了耸肩。然后目光又看向赵文凯他们。
赵文凯见拉克兰看向自己一伙,面带微笑对他点了点头,这个举动立刻引起了拉克兰的好感。曲凤轩一旁问道:“你认识他?”
赵文凯笑道:“不认识,但是我知道他的名字叫拉克兰。默多克。”
“他也姓默多克?”
“不姓默多克姓什么?他可是默多克的长子呢。”
第八十七章 半山相见
第八十七章
众人闻听那个年轻人竟然是默多克的大儿子,都是一惊,然后惊叹赵文凯的消息灵通。
赵文凯不但知道拉克兰,而且还深知此人性格。当然这一切都源自一个女人。拉克兰的继母。
拉克兰的继母是一位比他年纪还要小的苏州女子,从到远嫁美国获得绿卡,再从加州社区学院到耶鲁大学商学院,从香港startv(卫视)的普通小职员到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夫人,邓文迪的传奇经历让人不能不重视这个女子的超乎与常人的手腕和能力。
在赵文凯的记忆中,默多克的小儿子詹姆士似乎比拉克兰更出风头。但是之所以记住拉克兰,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默多克的财产而产生的家庭分裂,最后使得作为集团主席的拉克兰毅然出走事件。而引发遗产风波的不是别人,正是邓文迪,这个貌不惊人的华裔女子。
当年,邓文迪和默多克结婚时,许多人都艳羡这个耶鲁大学的MBA,嫁了个有钱人,从此吃穿都不愁。其实,邓文迪心里有说不出的苦处。
别看这位传媒大亨有78亿美元的家当,可其中没有一分钱是属于她的。如果默多克一命呜呼,邓文迪很可能会过着贫穷的后半生。
这一切是默多克前妻安娜捣的鬼。1999年,默多克和前妻离婚时,安娜特地在离婚协议书上加了个苛刻的条件:默多克死后,作为妻子的邓文迪无权继承他的任何遗产。除非邓文迪婚后能生个一男半女,而默多克去世时,她的子女恰好要不满18岁,邓文迪才能掌控她孩子名下的股份。
当默多克咬咬牙,签下合约时,安娜心里笑开了花。要知道,默多克被诊断患有初期前列腺癌,必须进行放射治疗,同时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财产即使没落在安娜的手里,也将由她的3个子女继承,不会旁落“外人”。
安娜小算盘打得精,邓文迪也不甘落后。她使出了高科技“法宝”——试管婴儿,靠默多克化疗前存下的冷冻精子受孕。2001年11月19日,邓文迪生下了她和默多克的第一个宝宝格蕾斯,终于“母凭子贵”,在默多克的财产中插上一脚。
小宝宝的出生使默多克家亿万财产的“轮盘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他本人只好站出来说话:要为价值320亿美元的新闻王国选个继承人实在不容易,无论是他的子女,还是妻子,都必须“秀出点真本事”,才能接替“国王”的职位。
而随着邓文迪第二个女儿的出生,原本作为默多克合法继承人的拉克兰越发的觉得,继续留在新闻集团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帮助,于是毅然辞去新闻集团的所有职务,而自己则白手起家发展自己的事业去了。
眼前这个外柔内刚的年轻人,按照现在的年龄算起来,这一次的香港之行怕是拉克兰进入新闻集团的第一次实战演练了。赵文凯心中暗自猜测,然后对曲凤轩道:“别惊讶,拉克兰对我们的计划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个人外柔内刚,做事虽然沉稳但是缺乏进取的意识。不过他的弟弟詹姆士却是一个好对手,大家以后要多留意才是。”然后又想提醒几名手下,让大家多留心那个叫邓文迪的女人,可是转念一想,此刻邓文迪怕还在美国呢。而且由于自己的出现,默多克也不会能收购香港卫视,那么邓文迪与默多克的姻缘怕是要断送在自己手上了。
吃过午饭,在离开餐厅的时候,赵文凯依旧很和善的与拉克兰挥手告别。拉克兰自然同样的报以微笑。
约翰看了看这几个华人,笑着对拉克兰说道:“怎么样?对香港人的印象还不错吧。你的弟弟詹姆士似乎就很喜欢吃中国菜。”
拉克兰闻声一耸肩,笑道:“这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充满了诱人的魅力。如果有可能,我想我会去内陆地区看看,听说在一个叫做中原的地方,到处都是历史和文化的沉积。对了,还有他们的首都北京,故宫、长城,当然了,我也会尝试一下中国的菜肴。”
“哈哈,你的父亲一直都很看好这个国家的前途,认为传媒业只有占领了中国人的市场,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过段时间,等我们在香港的任务结束。我想默多克先生一定会和中国政府接触,并且扩展内地市场。到时候你就可以如愿以偿了。”约翰笑道。
“希望如此。”拉克兰一举杯,笑道:“为我们的成功干杯。”
“干杯!”
在这个时候与李哲楷见面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既要避开媒体,又要躲开新闻集团商业间谍的视线。既不能太张扬,又不可以叫主人认为自己一方太过藏头小心。
因此赵文凯与李哲楷的见面地点最后则安排在邵六叔在半山的一栋别墅里。
这个地点是邵六叔推荐的,无论是安全,还是对外的保密。在邵六叔这里都可以放心。最妙的就是,这个地方是属于邵义夫的。即便默多克得到了消息,恐怕想破了脑子也猜测不出李哲楷来邵义夫的别墅,主要是想谈“卖”呢,还是谈“买”。
第一次与小超人见面,赵文凯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因为这一次将是自己真刀真枪的来赢取属于自己的成功。这和抄袭几本小说,几首歌曲不一样。这毕竟是动则数亿资金的大手笔,真真正正要靠自己的实力才能取得胜利的战斗。
当真正见到李哲楷的时候,赵文凯很难想想,这个外表谦和,带着让人觉得亲切笑容的男子会是一名商业奇才。只看表面,赵文凯只能说,这是一个外表极其平凡的人。
而李哲楷虽然事先知道东森的老板的实际年龄,可见到赵文凯后依旧很惊讶本人的“年轻”。自己本身就是香港少有的青年才俊了,可与赵文凯一比,李哲楷才发现自己似乎可以做大叔了。这样的感觉很奇妙。以往谈生意,自己永远都是辈分最小,年纪最小的那个。今天还是李哲楷头一次见到比自己还要年轻的对手呢。
两人在邵义夫的别墅客厅内首次相见,互相打量了许久。作为陪客的邵义夫才哈哈笑道:“都别看了,互相认识一下。一会我要去看赛马,你们谁有兴趣就一起来。我现在回房间准备一下。”然后转头大声道:“老王,带两位去我的书房,那里安静。”
第八十八章 未卜先知
第八十八章
与赵文凯和李哲楷见面的同时,在九龙塘广播道77号香港无线TVB总部,的同样也有着一场小型的见面与商谈正在进行。只不过主角换成了新闻集团的约翰和小默多克,主人换做了无线董事总经理费道义。
“卡布迪恩先生,贵方关于股权出售的各项协议我都看过了,说起来这在价钱方面并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只不过你是知道的,TVB毕竟在邵先生手上经营多年,已经很有感情了,一时间要全部出售,这对邵先生来讲也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费道义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的看着桌子上的各类文件,心中却猜测邵义夫为什么会叫自己和新闻集团谈这些,而且还声明,仅限于“谈”。
费道义1975年加入邵氏,由电影圈转战电视,为人精明善于财政,深得六叔信任,并出任邵逸夫的私人秘书,升官至TVB的董事总经理,一直是邵的左右手,可谓位高权重。可以说费道义是邵义夫最只得信赖的助手了。如今被交代要和默多克的代表商谈关于TVB股份出售的事情,初时费道义还以为邵六叔说梦话呢。可是看到邵六叔那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后,深知作为助手的本分的费道义并没有继续追问,反正是谈,那就随便谈。
约翰见到费道义如此模样,开始还以为自己出的价钱人家看不上眼呢。毕竟当初邵义夫公开的叫价是“一百亿”,如此一来,自己所开出的价钱的确是少了许多。因此只得赔笑道:“中国人讲究感情,这点我很是赞赏,不过生意毕竟是生意,而且邵先生一旦退出无线,那么未来必定要涉及到股权的转移。与其这样,何不卖一个好价钱呢?我们新闻集团在传媒领域,可以说在世界来讲都是数一数二的。香港无线如果交到我们的手上,一定会大方光彩的。这一点还请费先生代为转达给邵义夫先生。”
一旁聆听双方交谈的拉克兰见此,笑着对费道义说道:“我父亲一直一来都对香港的未来很看好,用中国话讲就是【情有独钟】,如果邵先生同意出售的话,我们可以以新闻集团的部分股份作为交易条件。”
事先得知了拉克兰身份的费道义听见此话,心中就是一动。新闻集团的股份?那可不是香港无线的股份所能比拟的。即使是知道香港无线是一家十分强大的公司,但是也只是局限于地区市场。而新闻集团则不同,默多克的集团那可是国际一流的大集团。
这样一算来,默多克为了TVB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半山别墅的一间书房内,赵文凯和李哲楷,一名少年,一位青年,同样的也在相互试探,并不断的打量和观察对方。
很显然,双方对彼此都很感兴趣。
“听说李先生早年在美国是在斯坦福大学读电脑工程的,没有想到李先生在商业方面也有如此成绩,文凯真是十分佩服。”赵文凯客气道。这间书房宽敞明亮,外面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来,配合着书房内的书卷气息,使得两人的心情都很是轻松。
李哲楷随手端起一杯清茶,笑着说道:“客气了,要说佩服,文凯可是当仁不让了。最起码我当年在你这个年纪就肯定没有你能干。”然后又道:“文凯如果不嫌弃,不妨你我以兄弟相称如何?
赵文凯闻言,自然是一百个同意,能跟李超人的公子以兄弟相称,恐怕找遍全港也不会有几人。于是打蛇随棍上,连忙说道:“能和李大哥以兄弟相称,小弟自然是求之不得,日后要是需要有所帮衬的地方,李大哥可不要嫌弃文凯莽撞啊。”
李哲楷见赵文凯如此,心中立刻暗道:“赵文凯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城府,果然不是泛泛之辈。”想着便道:“过一阵子我休假,打算和朋友就近去澳门玩玩,不知道文凯贤弟有没有兴趣?”
赵文凯笑道:“李大哥邀请,小弟怎么敢拒绝。”心中却想李哲楷此人可没有什么休假的习惯,无利不起早,说不准又看上澳门的什么了。到时候自己跟去,没准也会沾些汤水。李哲楷如此盛情邀请自己,无非就是拉近双方的关系而已。
“以前只是知道文凯在词曲创作和小说方面很有名气,又有谁知道文凯竟然是两家公司的老板。能够和文凯相识,也是我李哲楷的荣幸。这一次文凯来香港是不是有什么好生意要照顾我啊?”李哲楷笑道。这话等于是明知故问,赵文凯的公司试图收购香港卫视的意向书已经在他手上了。只不过李哲楷心中另有一番计较。说实话,无论怎么调查赵文凯的底细,李哲楷也没有看出来,这个台湾东森有什么实力能吞下自己的公司。
赵文凯闻听李哲楷问话,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李大哥早年在美国硅谷,恐怕深知未来引领世界进步的力量是什么。这一点李大哥怕是早就有所想法了吧。”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却是不由得叫李哲楷心中一震。听赵文凯的问话,难道这个赵文凯真的知道自己的想法不成。
想到这里,李哲楷探试道:“这几年为父亲管理公司业务,以前的学习的东西都忘记的差不多了。文凯莫不是收到什么消息不成?”
赵文凯只是微微一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喝了口清茶,慢慢说道:“这几年美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以往只是以电脑计算机的硬件研究为主,如今硬件的研发已经慢慢上了轨道。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普通的小范围的局域网络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计算机用户需求。如今家用机越来越多,全球性质的互联网络也逐渐的成型。以美国现在的软件公司为例。互联网已经能为商业带来利益,而未来,以小弟的预测,恐怕主要也将向信息网络靠拢。而世界也将因为互联网而拉近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地球村。这一点,不用我讲,李大哥怕早就已经想到了吧?”
李哲楷听完这段话,就越发的觉得赵文凯似有所指。这个想法,全世界恐怕不知一个人想过,也有人正在以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并且也有少数人已经取得了成功。只不过在香港,还没有人能看清楚这个庞大的市场而已。至于赵文凯能猜到自己的想法,李哲楷并不奇怪,只是奇怪,今天赵文凯绕这么一大圈,不会是要与自己谈互联网在未来的发展吧。
想到这里李哲楷缓缓的鼓起掌来,然后笑道:“文凯真知灼见,不过现在就信息网络说起来,对于目前的市场而言,言之过早。不知道文凯想要说些什么。”
“听说李大哥有一个香港数码港的计划,现在正准备向港英政府提交申请。这个消息不知道我说错没有?”赵文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似随意的问道。
李哲楷闻言,脸色一变。这一刻李哲楷才真的发现眼前这个少年是如此的“可怕”。
第八十九章 义结金兰
第八十九章
所谓的数码港计划,此刻的初步构想还只停留在李哲楷的大脑中。这件事情自己从来没有与外人提起,赵文凯是从哪里知道的。要不是李哲楷很清楚的看出赵文凯还是个人类的话,估计此刻都要报警,大声喊有“妖怪”了。
赵文凯此刻只是想先声夺人而已,和小超人卖弄聪明,等于是在关公门前卖大刀,能从老狐狸默多克手上“忽悠”近六十亿资金的人,以赵文凯现在的本事估计是做不到的。如今自己一惊一诈的,三板斧先把李公子放躺下,接下来李哲楷一旦心存顾忌。赵文凯谈什么都好说了。
什么叫做高深莫测,赵文凯这一手只是粗通皮毛而已。看过对方的反应之后,赵文凯很是轻松的说道:“李大哥可别以为小弟有偷窥别人隐私的习惯,只是李大哥无意中和别人谈过此事,小弟又不小心通过他人之后得知而已。如果有所冒犯,大哥还得看在小弟年幼的份上,多包涵一二才是。”
李哲楷嘴上不说责怪,心中却道,信你才怪!你年幼?你是人精!不过要真是说你能未卜先知,我李哲楷还真就不相信。说不定还真是自己曾经对人说过呢。只是这样,你小子的情报收集的本事也太大了吧。
李哲楷心知即使问赵文凯,赵文凯肯定不会与自己说实话,不过现在他到是很想知道赵文凯的真正想法了。现在看来,赵文凯可不是单纯的想收购香港卫视这样简单了。
“文凯别在卖关子了,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哥哥的就这么点小心思也瞒不过你的眼睛。想必文凯一定藏有什么好东西吧。”李哲楷毕竟不是寻常之辈,几个转念之间,心中就已经平复下来,然后依旧满面微笑的开口问话。这一点不由得叫赵文凯在心中暗暗称赞。
赵文凯也不绕圈子,直接说道:“以李大哥的估计,现在的信息科技要想真正的实现大规模的普及,还有互联网及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完善,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
李哲楷闻听,沉思了片刻,想了想道:“如果依照目前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我预计,大概四年到五年之间,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就可以普及。而相关技术恐怕也就是这几年就可以完善和投入使用。毕竟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说是一年内,技术层面更更新两代产品,这也是可能的。”然后李哲楷开诚布公道:“按照我的想法,在未来信息传媒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互联网内则蕴含了大量的商机。以前我们华人在各次的技术工业革命中总是落后与西方人。这一次如果能够在信息科技领域先行一步。我想这也是我们的民族赶上世界科技发展脚步的一次机会。”
赵文凯闻听此言,心中赞叹李哲楷不愧为多年以后打造信息网络产业神话的商业巨子。
当即赵文凯就道:“李大哥所言不假。小弟也深为大哥的志向而感到钦佩。不过大哥说,未来技术发展和网络普及需要四年或者是五年。以文凯看来,恐怕这个年限要大大的缩短了。”
李哲楷闻言就是一惊,惊讶的问道:“文凯何出此言?”
赵文凯微微一笑,道:“如果在一年前,李大哥的此番言论,必定预测着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可是如今有了我的华夏科技。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将引导世界提前一半的时间成为现实。而华夏科技的技术如果传播出去所产生的催化效应,将会使得现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比现今的速度要大大的提高,我敢说未来的信息领域将属于华夏,将属于华人。”
好大的口气!李哲楷看着眼前这个似乎有些狂妄的小子,心中暗暗想到。想以一家公司的力量来推动世界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以他看来,无疑是痴人说梦。
可是转念一想,这家华夏科技,只是短短一年之内就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想想在今年,华夏科技在全世界大放光芒,所有人都认为这间公司只是“昙花一现”。可是,以目前的信息看来,赵文凯手上的这家企业,收拢了全台湾IT技术方面的人才。光是此点,就足以证明赵文凯此人志向远大,非是那些志大才疏之人可比。
赵文凯似乎看出李哲楷的心思,于是拿出几份文件推到李哲楷的面前。
李哲楷也不多问,接过文件仔细观看其中内容,心中立刻惊讶华夏科技的实力。
这几份文件都是未来华夏科技将陆续推出新产品的简介,和产品发布的时间表。
这代表了什么?李哲楷可以清楚的看出来,这一长串的技术发布时间表,证明了华夏科技完完全全的掌握了这些先进技术,也同时证明了赵文凯所言非虚。另外的文件中,都是不涉及公司核心机密的合作文件。其中有以美国微软为代表的新兴软件公司,也有例如IBM,苹果此类的老牌企业。更有几分是和某某国家实验室合作的相关意向书。
赵文凯看前面的热身准备已经就绪,当即笑道:“怎么样,李大哥此刻觉得小弟所言非虚了吧。”
李哲楷听到赵文凯说话,长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上的文件,对赵文凯苦笑道:“今天我可算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了。李哲楷我看了文凯的这些成就,以前的所作所为都耻于见人了。”
赵文凯听到李哲楷如此说,心中甚是得意,这可是未来的大神的夸奖啊。但是表面上却道:“大哥何必妄自菲薄。这一切也不是文凯一人的功劳。要是没有人帮衬,小弟即使是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
李哲楷闻此言,挑大拇指称赞道:“好!文凯不愧有台湾第一才子之称,今日一见,为兄才真正的认同了这个说法。不说别的,就是这一份不贪慕别人成绩的心胸就非常人可比。”听到此言,赵文凯都觉得自己脸上发烫,全身都似乎不自在。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别人不清楚,自己可是知道的。
李哲楷看到赵文凯满脸通红,越发的觉得眼前这个小兄弟是一个可交的朋友。于是哈哈一笑,忽然说道:“今日你我一见如故,如果文凯不嫌弃,我们就此结为兄弟如何。”
“什么?”赵文凯可没有想到自己几句话,竟然把这个小超人“忽悠”的想和自己做兄弟。当下却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PS:十一旅游完毕,本人旅游归来。正好新周本书强推,到时候也学大神们爆发一下。收藏过15000继续爆发,收藏过18000爆发!收藏20000爆发!上架后大家订阅捧场,继续爆发!届时欢迎各位全力支持!
今天一天全力码字,午夜0点上传一章!明天全天冲击周点击,周推荐,大家多帮忙砸票啊!
第九十章 唇枪舌剑
第九十章
李哲楷见赵文凯一副吃惊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太过突然,使得这个小兄弟一时间没有转过劲来。虽然暗笑赵文凯心情轻易外露之时,也是暗自想到赵文凯毕竟年纪小,城府即使再深,也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成年的少年。
于是故意佯作不悦道:“难不成文凯嫌弃我不成?”赵文凯闻听这话,才回过神来,迅速的权倾了下利弊,然后急忙说道:“怎么会,大哥能看得起小弟,小弟是三生有幸,刚才小弟只是欢喜的不知所措了。”
李哲楷闻言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文凯有别的想法呢。”
赵文凯脸色顿时尴尬无比,要说想法,自己的想法还真就不少。最起码能搭上李家的这条大船,日后对公司的发展估计也方便多了。李超人可是全世界华人的首富,这人面之广就不是自己可能比拟的。
曾有人讲,一个人的成功,其中百分之七十五要依靠人际关系,百分之二十五才是自身的才能。
李哲楷见赵文凯答应,于是就笑道:“既然文凯同意,那么此事就此说定。不过文凯也不要以为大哥会因为此事在生意上对文凯放水哦。”
赵文凯也点头笑道:“亲兄弟还明算账呢,生意归生意,这一点小弟还是懂得的。”
“既然如此,文凯也别藏着掖着了。说了这么多,又能猜到为兄的心思,我可要听听文凯到底有什么高见。”李哲楷正色问道。
赵文凯见火候已经足够,于是直奔主题道:“我知道李大哥准备这次把香港卫视出售之后,就自己另起炉灶,准备进军信息产业。既然如此,我希望在这一次的买家中,李先生能够把香港卫视卖给我们东森传媒公司。”赵文凯后半句不是称呼李哲楷为大哥,而是先生,这一点很是得李哲楷欣赏。生意就是生意,任何事情在当面一定要讲清楚。
李哲楷笑问:“这个我知道,可是你不能以为你拥有了华夏科技,我就会把香港卫视卖给你们吧。要知道现在买家不只有你们东森一家。现在除了新闻集团,英国的传媒企业也有参与。我们是商人,讲究寻求最大利益。人家如果出的价钱比你大,那么最后赢家也不会是你们东森。”
“这一点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们出的价钱未必会低于其他的买家。”赵文凯正色道。
“是吗?不过,香港卫视毕竟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我自然要给它找一个好东家。以东森传媒现在的实力,我很难相信,你们能有新闻集团那样的能力,也不相信你们能经营好卫视。”李哲楷道。
赵文凯大声说道:“李先生既然如此说,那么我请问,你又凭什么认为我们没有这个实力呢?香港卫视的主要经营项目都集中在卫星电视上面。我想以李先生多年来的经历。应该知道,现在的卫星传媒市场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除了规模扩大以外。李先生,你能告诉我香港卫视一共为你赚了多少钱吗?”看到李哲楷沉默不语,赵文凯继续说道:“恐怕没有多少吧。”
李哲楷反驳道:“那是因为我们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只要有充裕的资金补充进来。我认为卫星电视一定会有盈利空间的。这一点我就比较看好新闻集团默多克。最起码他们的计划是在未来五年里投资五亿美金来经营卫星电视。你们能够有这样大的投资额度吗?”
“我们虽然不能和新闻集团想比,但是新闻集团的模式未必就适合卫星电视的发展。现在新闻集团也有卫星电视业务,你看见过默多克的旗下的卫星电视到目前为止什么时候为他赚过钱?从英国星空电视开始,默多克就经历了数次的亏损。我想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新闻集团未必就适合香港卫视。”赵文凯解释道。
听到赵文凯的观点,李哲楷心中慢慢分析,忽然发现默多克似乎真如赵文凯所讲,就在之前,新闻集团就差一点因为投资失败而导致破产。到了现在李哲楷也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谁了。想到这里,李哲楷问道:“新闻集团的模式不适合香港卫视,那么东森传媒的就适合吗?”
赵文凯见到李哲楷这样问,就知道李哲楷已经被自己说动,当即就道:“任何一个所谓的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都有适合自己的模式。而不是单纯的生拉硬套。这一点李先生应该很明白。就以李先生所熟悉的硅谷而言,那里的工作模式就不适合香港本地。毕竟除了地域环境,民族构成,社会元素和生活节奏都不相同之外,文化和习俗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说,香港卫视只能用自己的模式,只有的不断的完善和改良,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则。如果让我们东森接手香港卫视的话,我想我们做的未必就没有新闻集团要好。”赵文凯对这点到是很有信心。
“再者,未来的卫星电视要想寻求出路,就必须和互联网进行合作,进行互动。只有结构呈现多维立体的发展结构,卫星电视才会有出路。因此,卫星电视与信息传媒的组合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具体的内容我们合作后可以慢慢的详谈。至于在未来,我们将在香港设立一家数码传媒技术的研究实验室,到时候我希望能够和李先生合作。”说着,赵文凯把一份收购计划的草拟合约交给李哲楷。
“这一份是我们东森传媒收购香港卫视的部分内容,我希望李先生仔细看看。这一份合同里。东森传媒将出资五亿美金收购香港卫视70%的股份,其余的部分则以华夏科技15%作为交换。同时在未来,我们双方共同建立研究所,所研究的技术成果,双方可以共享。这样的计划,我想李先生应该可以接受。”
赵文凯简单的介绍道。李哲楷此刻心中却不断的盘算,如果把香港卫视出售给台湾东森的利弊得失。
李哲楷翻看着收购细则,眉头紧紧的锁住,半天过去了才指着合约说道:“你们用五亿美金就要收购香港卫视70%的股份,这一条,我们就无法接受。如果追加到六亿,我想这一条我个人到是可以勉强考虑一下。”
赵文凯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六亿,这样的数字如果还作新闻集团默多克来谈,也许他会接受。但是作为我们东森,这样一来,就是我们受损失了。五亿对香港卫视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两年前的投资金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了。总收购结束,李先生只是一转手,就可以为和黄赚近一倍的价钱,这比生意对你而言已经是赚到了。”
李哲楷也不退让,敲了敲桌子道:“可是现在想买卫视的可不只你们一家,这一点希望你能明白。做生意向来如此。而且关于双方股份的置换问题,我也有疑意。”
PS:新周开始,强推第一天爆发!午夜一更!起床后2更!预计5更到6更。请各位朋友全力支持!收藏!推荐!
第九十一章 声东击西
第九十一章
赵文凯试图把价钱压低,同时暗示日后李哲楷如果独自创业,华夏科技将会是他最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只不过李哲楷为人极其精明,在讲价钱方面,当真的是寸步不让,半点情面都不给。一时间两个刚刚称兄道弟的异姓兄弟还做喊热乎呢,就已经为了合作协议争的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了。
最终两人口头上商议的结果是,东森传媒以五亿五千万美金购买香港卫视69%的股份。其余的部分暂时以华夏科技18%的股份外加部分技术共享为条件进行交换。同时双方自1994年起共同向香港港英政府提交有关于“香港数码港”的建设建议书。并且在香港建立一所研究所,主要方向是传媒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应用的相关研究,以及电信电讯方面的技术公关。并且由赵文凯认购李哲楷的新公司的部分股份。
总之关于香港卫视收购的一揽子相关的协议中,具体的细节将有双方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商谈。而目前由于赵文凯要向港英政府递交收购申请书,以及安排相关的资产审查,银行信用等一系列的申请人标准的审核手续。因此关于台湾东森传媒收购香港卫视的消息,双方都暂时不向外界透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一切等到正式协议达成,再正式召开记者会。
只是这一次短短两个多小时的会面。一单涉及总交易金额达近九亿美金的生意就此告一段落。至于赵文凯能不能真的拿出大笔的资金,这就不是李哲楷所要担心的。
在未来的一段时日,外界都不会知道这一刻,在这间书房内所发生的一切。当然,外界猜测不到,不代表默多克这只老狐狸也会抓瞎。
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内的一间豪华套房内,小拉克兰默多克和约翰卡布迪恩此刻正在为TVB高层若即若离的态度而感到疑惑不解。和费道义的会面一结束,约翰就立刻打电话给老默多克,交代香港所发生的事情。
“费道义是邵义夫的左右手,由他亲自出面就足以证明邵义夫有心出售TVB的股份。只不过他们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而且毫不退让,看起来就像是要买就买,大有不买就一拍两散的架势。他们的态度很奇怪。”约翰一想到费道义的神情和态度就感到十分的恼火。整个会谈的过程,这位所谓的全权代表,都用一种应付的语气在?(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在台湾 http://www.xshubao22.com/5/5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