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台湾 第 2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恍辛耍恐灰乙惶觳槐昭郏隳嗫司捅鹣氲爰俏业墓尽!比缓竽院V杏窒肫鹉歉雒磕暌还昃透约核屠竦睦罴业亩∽永钫芸?br />

    这小东西也是痴心妄想,年轻冒进,做事不稳妥,要真把TVB给他了,六叔我没三天就得被这小子给气死。还是再历练两年看看吧。

    然后又想着身边众人一个个地面孔。实在没有一个值得自己放心放下手中的权力,安心交出主席之位的。就是那刚刚离去地费道义也不行,稳重有余。但是耐性不足。

    而最后一个出现在邵六叔脑海中的,就是那个乳臭未干的台湾毛小子。

    “哎,要是二十年后。到也是个不错地人选。可惜啊。二十年后我老头子早不知道埋在哪了呢。”邵义夫低声喃喃自语道。

    “先生一个人在花园里呆多久了?”一位衣着打扮高贵富丽地女士此时出现在花园中。这位年过半百但是依旧风韵犹存地富态女人可以说在邵家也算是半个主人。

    一旁守候在花园外围的下人一见来人,反应甚是恭敬,连忙回答道:“方小姐,有半个钟头了,之前打了一会太极,后来有费先生到过。和老爷聊了一会,刚刚离开。”

    似乎听到有人讲话,邵义夫就大声问道:“又是谁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

    被称呼为方小姐的女士闻听邵义夫讲话,脸上流露一丝微笑。慢慢走了过去,边走边说道:“我听说道义刚刚走,你还想谁会来看你呢?”说着,脸上的笑容似乎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青春气息。为这位高龄美女增添了一份魅力。

    邵义夫只听声音就知道来者是谁,于是呵呵笑道:“宜华啊,我说谁还记得我这个糟老头子。可能除了你以外,大家都以为我活不了两天喽。”

    来者正是与邵义夫相识相守四十多年的方宜华。同时方宜华也是邵氏兄弟公司地高级执行董事,并作为邵氏兄弟公司的持股人。

    方宜华是广东省南海人,生于上海,原名李蒙兰,初中未毕业,母亲是三十年代上海“舞国红星”方温霞。而方宜华本人在五十年代也是当红的明星。她,1952年在新加坡与邵逸夫认识。1969年10月起她加入邵氏工作,一直跟随邵义夫到今天。

    方宜华一直是“六叔”工作上的左右手,至今相交四十一年。平日两人一起在电视城上班,周日方宜华才会到邵家,和“六叔”共进午餐。而且他们地居所相隔只有五分钟车程。

    如此长时间的相处,日久生情是在所难免。只不过两人的感情问题一直拖到今天也没有解决。很多人认为邵六叔是怕“耽误”了方宜华。而方宜华却依旧无怨无悔的陪伴在邵六叔的身边。

    按照历史的轨迹,几年之后,在拉斯维加斯,这一对夕阳情侣将正式成为夫妻。而这时,两人也只能说是在工作是同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而已。

    方宜华来到邵义夫身边,笑着问道:“看你刚才一副想心思的模样,是不是担心股市的问题?我说你就少操点心吧,费道义也是,什么事情都要跟你通报,难道到现在他还不能独立处理这些事情吗?”

    “你就别怪道义了,是我老头子喜欢瞎操心,终日里无所事事,会憋出老年痴呆症的。”邵六叔开玩笑道。

    方宜华搀扶住邵六叔的手臂,两人就在小花园里一起散步。方宜华道:“你还没有告诉我刚才你想什么呢。”

    六叔闻听叹了口气,道:“我的几个子女没有有个愿意接手我的事业,你说我能不为接班人忧心吗?看看我都多大一把年纪了,可惜下面这些小的,没有一个对公司有兴趣的。说不好听的,等我百年之后,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恐怕要后继无人了。”

    方宜华也知道这一直以来都是邵义夫心头的一块心病。邵义夫两子两女,自邵氏公司的电影事业停产之后,就各自淡出了管理层。没有一个人愿意接班的。

    别人的大家族里,打眼看去,那一个不是众多子女为了家族的产业大打出手,争得头破血流,道不尽的豪门心酸事。可如今到了邵家,你推我,我让你的,都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古怪的奇迹了。

    看起来,这几个子女暂时是指望不上了,而邵义夫又不想自己的事业落在一个不放心的人身上。当即方宜华就劝道:“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说不定明天你就能找到一个看上眼的,到时候卸去这个包袱,好轻松的享受一下生活。”

    邵义夫苦笑道:“我这几天到真是看中一个年轻人。”

    方宜华闻言心头就是一动,好奇道:“是吗?那怎么不见你带出给大家见见?还是这个人挖不过来。只要你开口,花多大的力气,我们都帮你争取一下。”

    邵义夫无奈的停住脚步:“争取?我也想啊,可惜这个年轻人太年轻了。要是二十年后还有这种可能,我只怕没等到那天,我早就不知道在哪了。”

    “哦?太年轻?他今年多大了?”方宜华问道。

    “虚岁都算上,这小子连十六都不到。”邵义夫苦笑道。

    “啊!”方宜华也没有想到邵义夫看上的年轻人竟然如此年轻。脑海中在这个年纪的少年才俊中,马上一个人的资料就浮现在脑海里。不由得开口问道:“难道是台湾东森的赵文凯?”

    邵义夫闻听就点了点头,可是方宜华却奇怪道:“你怎么确认这个年轻人会是你心目中的理想人选呢?他的年纪也太小了,古话说,少年聪明,成年后未必依旧。赵文凯这个时候看起来聪明伶俐的,长大了未必如此。像这样的少年,一直被人吹捧,难免心中不起骄傲自大的心态。长此以往,再好的一块材料也废掉了。”

    邵义夫笑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个。所以说要等到二十年后再看。说起来赵文凯也是少年了得。手下网罗了一群志同道合,同样才华出众的年轻人,未及弱冠之龄,就能白手起家。现在更是把李哲楷那个狂妄自大的小子的卫视给收购了。好大的手笔。要不是老夫自感精力不够,李哲楷想在香港传媒风生水起,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方宜华自然明白邵义夫的意思,当年李哲楷手中拿到的那张卫星牌照,未必没有邵义夫放水的嫌疑。

    说到这里,邵义夫拉过方宜华的手,说道:“不过,这个年轻人以后你帮我多留意一下,过两天请到家里吃顿便饭。大家多走动走动。明天的事情还要麻烦你帮我盯住。”

    方宜华笑了笑:“那么现在没有什么别的指示的话,我看我要做的就是让你回房间休息,准备晚饭。毕竟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邵义夫闻言就是一笑:“有你管着我,我很放心,哈哈。”说着,一对老年伴侣,相互依扶的慢慢走回大宅。

    PS:虽然不知道月票有多大的作用,但是大家都喊要月票,云也要几张!希望月票多了,编辑能给个好推荐!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时代

    似乎自己也觉得此次收购无望,在香港停留许久,但是终究一无所获的默多克,带着几分遗憾和几分悔恨的心情,黯然的登上了远赴美国的航班。

    而自己的长子拉克兰和助手则继续留在香港善后。

    任谁都知道,这一次默多克又在邵义夫的面前失败了。因为在默多克离开时的前一刻。TVB高层与台湾东森传媒公司高层联合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由香港电视广播公司与台湾东森传媒公司合作,共同组建新的台湾卫星电视公司,建立台湾无线卫星台(TVBS)的消息。

    作为TVB的发言人,费道义今天穿着格外的正式隆重,此刻带着无比自信的笑容对所有媒体介绍到:“TVBS将是台湾本土第一个卫星电视台,相信在我们台湾的合作伙伴的帮助下,TVBS一定会成为台湾传媒市场内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而代表东森传媒发言的则是曲凤轩。一身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的装扮下,本来就年少有为的曲凤轩更是显得精神奕奕。

    在众多媒体的闪光灯下曲凤轩丝毫不见慌乱,满面春风的说道:“新成立的台湾无线卫星台将由香港电视广播公司控股百分之六十,我们东森控股百分之四十。并计划今年年九月份首播。新的TVBS将混合了香港式的营运模式和制作技术,再配合台湾本土地文化资源与主持人材。使TVBS的节目在台湾显得耳目一新。尽快的体现它地价值,希望各界朋友翘首期待。”

    接着费道义又宣布了香港无线与台湾东森的部分合作项目,以及今年香港无线的电视城扩展计划地顺利完成。

    在记者地追问下。费道义又讲道TVB地高层近期不会变动,而且出示了邵义夫先生近期由专家医生开据的健康证明。最后说道:“外界谣传邵逸夫先生要转让TVB股权的消息纯属于个别人的蓄意捏造,希望股市股价不要因为谣言而产生大的波动。”

    各种消息一传出。所有对TVB保持野心的买家全部偃旗息鼓。而邵氏兄弟公司以及香港无线地股价也恢复稳定。

    结果历时不到一个星期的收购战宣告结束。众多家公司也因为恶意的买卖。使得股价过热而使得自己的资金被股市套牢。总地经济损失尚不清楚。

    而从头至尾,惟一一家没有被TVB股价套牢的就是台湾的八达影视公司。

    跟泥鳅一样的八达影视公司从头到尾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明着说是和盟友共进共退。结果整个过程里,杨文宜都在玩小动作。几乎是在挖自己人的墙角。

    结果山本隆一郎只是在澳门阴了杨文宜三千万美金,而杨文宜却让扶桑富士株式会社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里总共一亿八千多万美金。至于总的损失有多少,恐怕就要看看山本隆一郎的命究竟大不大了。

    因此,不但弥补了在澳门的损失。最后还小赚一把的杨文宜临离开香港的时候还专门给赵文凯去了电话,声称等赵文凯回台湾后相约一起打高尔夫球。

    赵文凯没有心情去理会杨文宜是不是要邀请自己去打高尔夫。现在的他已经不是那个瞻前顾后的毛头小子了。一想到从明天开始,自己也将成为一个受人瞩目,叱咤风云的人物。赵文凯就感觉到无比的兴奋。

    李哲揩已经返回香港了,这一次李哲楷决定将把自己新公司的总部转移去新加坡。

    这个决定一做出,明眼人都明白,这是李二公子不打算被人讲他是一个依靠父辈的二世祖。

    当然,与此同时,在明天李哲楷也将出席台湾东森传媒的新闻发布会。

    在这次发布会上,台湾东森行政总经理陈旭将代表公司与香港卫星电视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这个消息是曲凤轩离开TVB的发布会前最后透露出来的。消息一传出,赵文凯都不用找人去请媒体记者参加明天的新闻发布会了。当天下午,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和香港卫视的总部内外,到处都是记者,对这次收购事件相关的两家公司的人员进行围追堵截。

    而这条消息在几个小时之内也不胫而走,弄的全世界的媒体都轰动了。要知道就在今天传媒大亨默多克刚刚黯然神伤的离开了香港。马上一家以前无人问津的小电视台,就宣布收购了亚洲最大的卫星电视公司。

    这样的一个爆炸性新闻的新闻价值,恐怕稍微有些职业嗅觉的记者和媒体都会全力关注。

    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台湾东森传媒公司的背后金主的背景资料了。

    当拿到当天晚上的晚报的时候,赵文凯不由得暗赞这些记者果然是神通广大。看着头版头条关于自己家的资料背景的介绍,马上苦笑的对身边的妹妹说道:“看见没?这上面竟然连你的资料都有,好家伙,咱们赵家的几代祖坟恐怕这些记者比咱们都清楚。警察要是有他们的这份本事,那么就天下太平了。”

    赵雪接过报纸,咯咯一笑道:“竟然有人猜出公司的后真正老板背就是你,看来这些记者真没少下功夫。不过明后天叔叔就到了,不会出现什么事情吧?到时候记者来个突然袭击,看叔叔不教训你。”

    赵文凯笑道:“我这是为父亲提前造势,你看看,今天曲凤轩只是稍微的透露一下收购消息,咱们就连给记者的车马费都省了。到时候我父亲也会感谢我,连他的那份车马费也赚回来了。”

    “就你精明。”赵雪笑道。

    两兄妹又闲聊了一会。李亚男就过来通知赵文凯,说是台湾方面和香港方面地所有人都到齐了。

    赵文凯闻听立刻站起身来,赵雪也连忙帮赵文凯拉了拉衣角。然后一起走进会议室。这将是台湾东森和香港卫视的高层在一起举行的第一次联合会议。在今天,赵文凯将正式将双方地管理层进行接触,以方便以后更好的合作。

    赵文凯临进入会议室的那一刹那。心中无比地激动。因为下一个时代,即将由他来谱写。

    五月二十七日。台湾东森传媒公司与香港卫星公司地新闻发布会上,数百家世界各地媒体记者云集会场,场面火爆异常。

    因为这一次股权交易,是近年来香港本地最大地一起收购案,因此格外的受到外界关注。

    新闻发布会原本订于上午九点半举行,结果时间还不到早晨七点。会场内外就聚集满了人。一时间会场主办方不得不请示警察帮忙维持会场秩序。这样的状况直到上午九点也没有完全解决。反到是更加的混乱。

    不得已,警方又重新加派调动人手,直到警察的数量上升到三四百人后,会场秩序才稍有缓解。

    这才使得各方人士长出了一口气。生怕一个意外,两家公司的高层宣布发布会延期。

    上午九点二十分,陈旭与李哲楷地坐车才在众目万分期待中到达的发布会的现场,而躲在酒店房间内的赵文凯却是和父亲赵子明,母亲庞雯娟以及妹妹赵雪有说有笑,不用在现场一身臭汗,而是悠然自得地看着现场直播。

    陈旭今年显得格外的精神,一直以来,他都是作为代表赵文凯的对外公众形象出现,因此一身打扮格外考究。虽然昨夜才从台北抵达的香港,可是依旧神采飞扬,热情的和在场的媒体和记者打招呼。

    李哲楷更是见多了这样的大场面,只不过以前都是跟着父亲,这一次自己是主角。从今天开始,商界也只会记住自己,一个一夕之间就完成了数亿美金的交易的商业巨子。

    也难怪李哲楷如此自负,毕竟香港卫视是李哲楷亲手创办,一手打理才有今天的。可以说香港卫视凝聚了李哲楷无数的心血。如今短短两年的时间,李哲楷一转手,就把香港卫视的市值翻了几倍,更是卖了个“天价”。说出去,大家也只会说李哲楷是出手不凡,眼光独到。而不是一见面就说:“原来你就是李超人的儿子啊!”

    两位同样年轻的商场才俊,一个是对亲身经历了公司强盛而感到与有荣焉,另一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踌躇满志。两人并肩进入了发布会现场,镁光灯不停的在两人身上闪烁,无数的话筒都伸向两人身前。

    保镖和保全连忙为一行人拦出一条路来,确保了发布会的正常召开。

    电视机旁的赵子明看着自己精明能干的儿子,大声笑道:“弄这么大的场面,是不是有些太过高调了。”

    赵文凯笑着回答道:“我们搞传媒的就是要高调,越高调越好,就是要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弄的满城皆知,这样才可以做好生意,才会有生意上门,才能发展壮大。”

    “我看你现在是得意忘形。”赵雪一旁打击道。说起来,在赵文凯父母面前,赵雪多少一些拘束。要是在赵雪十分自闭的那段时日,恐怕就不会出现在赵文凯父母身前了。不过话一出口,这位小姐还是禁不住脸红了起来。

    庞雯娟对赵雪的事情早有耳闻,因此对待赵雪就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的好,这一次不但亲自陪丈夫一起来香港看望儿子,也买了不少小礼物送给赵雪。因此很是亲热的拉过赵雪:“你这个哥哥平时就没个正经,以后你帮婶婶好好看住他,有情报就告诉婶婶。”

    赵文凯见此不由得哀叹道:“就算在我身边安排个间谍,老妈你也不用这样明火执仗吧。”

    一家人有说有笑之际,新闻发布会已经正式开始。

    这一星期里,香港这块风水宝地可谓为广大传媒提供了不少爆料消息。所有的媒体记者这个月的薪水也因此大幅度的提升。这一切不能不说是托了赵文凯的福了。

    作为主持人的就是赵文凯的私人助理李亚男,今天衣着打扮格外Office的她首先拿起话筒大声宣布:“现在台湾东森传媒公司与香港卫星电视公司的联合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首先在这里由东森传媒公司的执行总经理陈旭先生宣布发布会的具体内容。”

    陈旭拍了拍话筒,立刻全场的灯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就见陈旭神情激动道:“今天是一个令人容易激动的日子。再此,我正式向各界友人和媒体朋友宣布第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东森传媒公司成功收购美洲暴雪公司,正式进入游戏产业发展,并且向美洲暴雪公司注资一千万美金,进行新的游戏的研发。”

    此言一出,众多媒体记者都是一愣,浪费了无数的胶卷,结果听到了一个和今天关注重点问题无关的消息。

    有谁知道“美洲暴雪公司”是干什么的?于是乎,无数的电话立刻从会场打出去,既然是“美洲”的公司,那么这就是一个跨国际的收购案了?怎么之前没有半点风声?

    马上陈旭继续说道:“第二个消息,东森传媒公司从即日起,正式入主香港卫星电视公司。并且行使香港卫星电公司的一切合法权利。同时宣布由东森传媒公司和香港卫星电视公司共同组建集团公司。总部暂定设立在台北。”

    立刻,终于从当事人口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确切消息之后,记者们手中的照相机的快门声响成了一片,闪光灯连续不断的闪烁,使得陈旭不得不闭起了眼睛。

    然后陈旭大声宣布第三个消息,那就是于明日,明扬电子器材公司将举行产品发布会和生产授权会。

    至于最后一个消息算是赵文凯这个儿子替老子造势。毕竟身兼三家公司合法持有人的赵子明只有这间电子公司是自己的,儿子要是只顾自己,那就太不给老子面子了。

    最后李哲楷又和陈旭象征性的相互交换了早已经签过字的文件和协议。摆了一个完美的造型以供媒体拍摄照片。接下来的记者提问和收尾的事情,赵文凯早已经没有心思继续看下去了。这时的赵文凯,思绪都放在对未来的不断思索中。

    下一步棋,自己该怎么走呢?

    神游太空的赵文凯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台湾,此刻早已经被他的一连串组合拳闹的天翻地覆了。

    PS:要月票!

    第一百一十五章 风云变幻

    夜幕降临,台北街头灯火通明,霓虹灯五颜六色变幻闪耀,点缀着这座城市夜晚的美丽和衬托着大都会的喧嚣。

    本土的一间小公司收购了香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这个消息对台湾人而言,同样的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

    而且以小博大打败了外国大财团这样传奇的故事很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更是大涨了台湾人的“面子”。

    因此,当天的台湾各大晚报和主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报道。

    而故事的主题自然和东森传媒公司的背景资料有关。

    所有的官方评论家和专家学者,也借此机会在电视机里冠冕堂皇的讲述台湾经济体制如何完善,如何的民主自由,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助如何到位。还有未来台湾会涌现越来越多“国际型”的大集团云云。

    当然唱反调,喜欢骂人揭人伤疤的评论人的节目同样的也以此为题,说的自然也是民营企业利用先进的体制和灵活年轻的思维逻辑如何的适应国际环境下的大发展,而由官方掌控和某党控制的企业又如何夕阳西下,然后大声质问当局有没有脑子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然后就是乱骂一通,他们骂的越狠越大胆,电视台的收视也就越高。当然了,这样的节目只存在于民营的电视台。老三台是铁定不会有的。

    总之。所有专家地观点虽然不能说是千篇一律说岛内经济的未来前景光明,但是唱反调的骂人之余也不能否认掉东森传媒地突出成绩。

    无论如何报道,这无疑是免费的为东森传媒公司做了一个全方面的而又详细地宣传。由此产生地连锁反应中。东森电视台地收视率在这一天如同坐火箭一样,窜到了今日台湾全岛的收视冠军的位置。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台湾电视台,作为台湾本省第一家电视台。无论从资格还是收视。都是此时期的领军旗舰。特别是台湾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更是新闻类地收视冠军。

    在一九九四年之前,台视一直都享有“新闻王国”的美誉。台湾电视公司的晚间新闻【台视新闻世界报导】于台北时间每晚七时整播出(现在略微更动到台北时间六时五十八分)。

    当天的晚间新闻自然还是要报道自己地行业对手今天的出色表现,虽然台视的所有人员都感到一丝无奈,但是毕竟有新闻价值的资料就要报道。

    自家报道竞争对手的资料,并为人家做免费宣传。这换在以前是台湾电视台“一哥”那种唯我独尊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作为近几年来台湾经济体制和国际接轨,一切向国际化看齐的大前提下。由官方和执政党持有大部分股权的台视也不得不对东森的消息进行追踪报道。以此来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

    此刻电视台里的新闻报道还在继续着,而台视会议室内的争论也在不断升级中。

    历任的台视董事长都是由攻股代表指派,第一任林白涛就是这样被任命为首任董事长的。自从林白涛去世之后,后面的接班人都是由最高当局指派由台视的所有股东联合推荐出任。

    这一届的董事长更是由当局最高长官亲自指派的原执政党文宣主任周德祥。

    和其他当局控股。执政党参股的老牌电视台一样,台视的股份中,官股占47%、执政党20%、日资19。6%、士林电机公司及台视员工持股等一般民股约20%。

    可以说,只看股份分配上,台视就是一家完全听命于当局的电视机构。

    这一次的会议,是周德祥就未来台湾电视传媒行业的竞争前景而特地召开的紧急会议。

    早期,台视在台湾一家独大,自从中视和华视开播之后,台视的收益就直线下降,甚至前期还有不小的亏损。前段时间的东森电视台刚刚建台开播的时候,台视的高层并没有把东森放在眼中。

    可是现在。。。

    周德祥连跳脚带砸桌子,指着下面的管理层的大声训斥道:“难道你们的脑子都是猪脑子不成!这么大的事情,事先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你们是不是想等电视台关门了再说啊!”

    也难怪周德祥暴跳如雷,如今只是有两家大台的竞争,台视就已经很难应付了。如今又多出一家实力雄厚的东森。而且这家东森电视台明显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昨天刚传出他们与香港无线TVB合作的消息,所有人还没有弄明白“卫星电视节目”对传统的“无线电视节目”究竟有多大的冲击力的时候。就在今天,人家东森大笔一挥竟然出资高达近十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亚洲最大的卫星电视公司(十亿美元的价格是双方公司交易的全部累计总值)。

    一共才这么大的市场,只有两千三百万的收视群体。一瞬间竟然挤出来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不要说现在的台视,恐怕所有的电视台都处于迷茫的状态。

    周德祥看着低头不语的一群手下,胸口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多少老大还指望着电视台赚钱呢。可是董事长的位置到了自己手上,现在不要说是赚钱,不亏损就好不错了。闹到现在,上面盯着自己,下面还不争气的直望上看,上下两头受气,说真的,要不是条件不允许,这位董事长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时坐在右手席上的副总经理郑尤小心的建议道:“现在东森电视台正是势头正猛的时候,我们现在就是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与其坐以待毙。我认为不如现在联合同行地其他家电视台对东森进行阻击。”

    周德祥终于有一个开口说话的了,胸口的气闷也稍有缓解,于是坐回自己地位置问道:“阻击?怎么阻击?人家财雄势大。你就先说说你的主意!”

    郑尤闻听周德祥如此言语也不生气,毕竟和周德祥相处已久,明白其为人。看到在座的所有人都看向自己。虚荣心顿起地郑尤马上笑道:“刚才董事长说东森财雄势大。其实这话只可看一半。”

    见周德祥也疑惑地盯着自己。郑尤不敢多卖关子,直接就解释道:“东森有钱是不假,但是说道势大,东森就未必比得过我们老三台了。毕竟东森现在只是一家私人开设地电视台,而我们后面毕竟还有当局支持。只要新闻局稍微偏重一点我们,想挤掉东森未必就不可能。”

    此言一出口。众人无不恍然大悟。

    是啊!我们是谁?我们台视可是台湾电视界的老大哥啊!适才大家的目光光看见东森电视台如何像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一样威震了香江。硬是拿钱砸掉了亚洲的卫星公司。可是现在这里是宝岛,而不是那个弹丸之地的渔村。

    东森传媒可以在香江的那条小河沟里做一回猛龙过江,可是在台湾。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更何况大家地背后都有政府支持!

    周德祥闻听此言,眼前豁然开朗。马上兴奋的站起身来,大声称赞道:“说得好!只要和新闻局长沟通一下,东森想在本省发展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我天天叫人去查你的账目,水电也找你麻烦,新闻局长再站在我们这边。哈哈,用不了多久,台湾依旧还是我们的天下。”

    看到董事长“龙颜大悦”,下面地属下都是一片与有荣焉的表情。只是其中却有一人不由得一阵冷笑,心中鄙夷道:“真是一群鼠目寸光的无知之人,就算你们真把人家挤出了台湾,他们东森却已经有了亚洲这块比台湾更大的市场舞台。这些目光短浅之辈只知道看重眼前利益,看来这里也不是我久留之地了。”

    这一夜里,不光台视一家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题都是研究是该联合东森,还是打压东森。

    无论研究的方向是联合还是打压,总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作为老牌的台湾本省的电视台,台视出于某些自身利益考虑决定联合其他电视台对东森进行暗地的打压,毕竟现在的东森在民众心目中还是“台湾的英雄”形象,明目张胆的打压,无疑是在给民众心中添堵。

    当台视把这个意思私下里暗示给各家电台后,同样作为老三台的“华视”在这件事的立场十分暧昧,既不明确表态,也不说明是否加入。而老三台的另外一家“中视”目前正面临股份调整,股权更迭的重大问题,自然没有心思管这些事情了,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大家所要面对的东森此刻正对着“中视”磨刀霍霍了。

    至于其他几家私人的电视台,也只能随波逐流了。可以讲,现在的台湾传媒市场就如同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一样,不是合纵就是连横。至于东森是不是当年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这就无从可知了。

    八达影视公司的董事长杨文宜此刻是彻底的佩服赵文凯了。没想到自己刚返回台北没有一天的功夫,香港就被赵文凯上演了一出“猛龙过江”的经典大戏。

    “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第一次见到这个少年人的时候,我就看出赵文凯不是池中之物。可是也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这些人在香港拼的你死我活,他竟然可以如闲庭信步一般在沙场上七进七出。现在更是逼退了传媒大鳄默多克,果然了得。”杨文宜对赵文凯可谓是赞不绝口。

    这不但是因为赵文凯间接的帮他在股市里赚了钱,也是杨文宜觉得赵文凯虽然少年得意,却不妄自尊大,很懂得做人。两次相交下来,对这个少年不免大是欣赏。

    杨文宜的助手阿BEN也是摇头赞叹道:“上一次是我看走了眼,以为他去香港只是想和TVB简单的进行商业合作,没有想到却是一出声东击西的惊天大收购。”

    杨文宜拍了拍助手的肩头,笑道:“别把这事情记挂在心上,当初不光是你,就连默多克那样的千年老狐狸都上了这只小狐狸的当,你当大家都没有眼睛吗?就是我也没有看出来这小子的底细。

    现在想起来,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他了。”

    阿Ben好奇的问道:“不知道董事长说的是哪四个字?”

    “高深莫测!”杨文宜微微一笑,然后像是自言自语道:“如今台湾这个小池塘里恐怕容不下这条欲一跃龙门的小龙了。说起来我们连人家的底细都查不出来,难道这个赵家一直以来都深藏不露?”

    助手阿Ben不由得问道:“那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办?今年TVB和东森的卫星台就要开播,而东森自己的电视台也来势汹汹,以后的市场竞争恐怕越来越激烈,我们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杨文宜道:“现在还看不出来卫星电视的市场究竟有多大的潜力,而现在要担心东森的可不止我们一家,恐怕首先忍不住出手的就是老三台。有这些大企业在前面打头阵,我们只要专心经营好自己的地盘,一切都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我们现在的计划。至于赵文凯那边,帮我打听好这小子回台湾的具体时间,到时候我们就请人家小才子吃顿便饭。”

    这一夜注定不会平静,最烦心的当属新闻局局长大人,电话响起个没完,直到把电话线拔掉才算安静下来。

    台湾传媒界新的一轮竞争序幕就此拉开。而赵文凯此时却是满面春风的和父母家人一起出席在酒店内举办的庆功晚宴。

    这一次赵氏一家可谓是晚宴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了。毕竟能一出手就以数亿美金收购香港卫视的家族非“豪门”两字莫属。

    当夜政商传媒各界出席晚宴的客人络绎不绝。会场周围的闪光灯也闪烁个不停。

    赵子明是以即将成立的华夏集团董事长的身份作为宴会主人出席的,因此最忙的也是他老人家。日后赵子明不止一次的和儿子赵文凯埋怨,这种做挡箭牌的日子实在是难熬。

    赵文凯现在对出席这样的宴会也算是游刃有余了,因此依仗着年纪小,人缘大好的赵家公司着实的结交了不少朋友。

    至于远在台湾所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的种种变化则完全出乎赵文凯的意料之外。毕竟这次蝴蝶的翅膀挥动的幅度终究还是太大了。

    PS:本书15号才开始上架,比旁人少了半个月的时间拉月票,因此还望大家多多帮忙才是!

    第一百一十六章 返回台北

    六月初,赵文凯离开了香港而返回台北,这一次同行的不但有原台北东森的高层,还有新收购的香港卫视的部分高层主管。

    一下飞机,赵文凯众人就遭到台湾媒体的围追堵截。毕竟在此时闹得沸飞扬最热门的话题的就是“香港卫视收购案”。

    只可惜赵文凯没有太多的精力来体验做大名人的感觉。更重要的事情还等待着他去解决,因此只是把作为台湾方面的对外业务工作的雷柔留下应付记者媒体。赵文凯一行众人就直接回到东森公司总部。

    可以说,一进公司,一行人就直接钻进了会议室。

    在除去因为某些转让手续处理的很麻烦的“中视”以外,赵文凯的前期扩张计划已经顺利完成。

    而现在赵文凯要做的就是重新整合自己手上的所有公司的业务,并且相应的进行调整,建立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开始走大集团跨行业的发展模式。

    赵文凯拥有一家本土的有线电视公司就是最初起家的“东森传媒公司”,其次就是现在在网络技术方面十分出众的“华夏科技”,以及以爷爷名义在百慕大注册的“九州基金”。

    现在因为扩张的不断收购,目前包括香港卫视在内,其下属的产业中,有游戏制作公司,地产投资公司,保险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出版单位。以及软件网络技术地研究所。可谓是五花八门,涉及的行业之广让赵文凯眼前一片茫然。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收购香港卫视后。除去原本地组织架构没有整合外,还有卫视的周边子公司的带入,使得很多地方出现了资源重复。结构复杂凌乱。管理混乱等问题。

    这也使得赵文凯不得不一结束香港之旅。就急忙把全部精力放在了集团整合上。这也是为什么要举行高层会议地原因。

    在会议室里,除了东森和华夏科技地管理人员,从香港来地卫视管理层很不习惯看着一个年纪比自己年龄相差悬殊的年轻人坐在前面发号施令。

    赵文凯也呵呵笑道:“其实你们不习惯,我也有些不好意思呢。”一句话引的众人发自内心的微微一笑,把心中的沉闷稍微缓解,会议的气氛也慢慢变得融洽起来。

    “在我们地集团里。没有所谓的新成员和老成员,不用我讲大家也都知道我们是一间多么古怪的集团公司。所谓的母公司没有下属公司强大,而下属公司又偏偏要依靠母公司地资金注入。在外人看来似乎有点本末倒置的意味了。”

    赵文凯无奈的发出一声苦笑,这一番话也使得在场的众人不由得赞同的点了点头。

    “现在为了公司集团的更好发展。所以我才会举行这一次的高层会议,来共同商议一份符合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组织架构。现在放在你们手上的是各个公司的详细资料,至于如何统筹,资金日后如何调配,总公司的组织结构,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问题。”

    说着赵文凯让大家先看手上的文件资料,然后进行商讨。其实再此之前大家已经都在心里大致明白会议要说什么了。不过有了这份资料后,会更好的提出自己的方案和建议。

    “看起来是不是有些凌乱啊?这里还要在补充一点,过段时间,集团将完成对中国电视公司的收购,也就是说现在大家在整合的过程中也要把这间公司计算进去,同时也要制定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计划来。”

    赵文凯的这句话很是受到香港的同事的注意,心中对这个小老板无不肃然起敬起来。他们没有想到,这次的收购计划中竟然还涵盖了台湾的中国电视公司。看起来赵文凯的传媒王国的“亚洲版图”已经构建的差不多了。

    说起来,这一切的连锁收购也只不过是赵文凯运气使然,恰逢其会而已。一切的过程都放佛已经确定好了,而且似乎有股力量不断的推动着赵文凯向前前进一样,一路走来,只是两三年的时间,赵文凯的事业几乎就等于扩展到了整个东南亚。

    虽然扩张的无比迅速,但是赵文凯依旧明白自己的弱势,那就是根基不稳。表面看摊子铺的很大,但是没有系统的组合最后只会像沙堡一样被海水一浸就轰然崩塌。

    会议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间依然没有结束,过程没有赵文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似乎每一个问题都是大问题,似乎每一个方案都存在着漏洞。而众人因为原属于不同的团队,不由自主的就会率先考虑本方面的利益。因此一旦沟通起来就会很艰难很吃力。

    好在赵文凯事先有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准备,可是这会议开起来就没完没了,太让小老板吃不消了。

    和众人说了句抱歉,赵文凯就借尿遁离开了乌烟瘴气的会议室,跑到走廊里去呼吸新鲜空气。

    被走廊上的风一吹,赵文凯立刻就感觉脑子清醒了少许,不由得哀叹道:“搞这些东西果然不是我擅长的。吵的我头昏脑胀。”

    然后忍不住想着为什么自己手上就没有几个商业全才。

    作为东森的执行总经理,陈旭的才智明显还跟不上赵文凯前进的脚步,毕竟扩展太快了,现在只能希望陈旭能快速的成长起来。而雷柔虽然谈判业务能力很强,但是在管理方面却依然欠缺些经验。

    曲凤轩是记忆中默多克新闻集团中的得力干将,可是现在的曲凤轩终究太过的年轻,还需要锤炼。而其他的人更不用说了。东森一直以来都是年轻地团队闻名于业内。可以说,现在赵文凯未来的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在台湾 http://www.xshubao22.com/5/583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