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台湾 第 3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杨文宜更是直接把建议书丢在一边,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而其他家的当家人,只看表情就知道心中都是不能接受的。

    周德祥早就料到众人会反对了,要是都一致同意,什么麻烦事情都没有,还要自己这个主席干什么。当摆设吗?

    于是就听周德祥笑道:“既然有意见,那么我一定会替大家向新闻局这边解释和申述的。不过有些部分却是硬性要求的,到时候如果大家不满意,我们也只有慢慢协商。大家现在可以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找我。”

    赵文凯一听这话,心中暗骂周德祥是吃饱了撑的。反反复复的,请我们来难道就是这件小事?那还用你干什么。果然,还不能赵文凯腹诽完。这边周德祥又道:“现在首要的就是电视台要为即将举行的地方选举让路,报道可以,党派之间的广告宣传也可以,但是都要先经过新闻局的审核批准才可以播出。另外,协会还要在这期间对各家电台进行财务审核,以确保这期间不会出现黑金交易,或者是有不良资产的存在。”

    这一下,真可谓是一石惊起三尺浪。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行业协会竟然一开始举要查自己的老底。而且还想渗透进自己的电台。这如何不叫众人大吃一惊。

    更何况,这个什么新闻局节目审查,谁知道一个节目你审查到什么时候算个头!要是审到明年,电视台还做不做生意了?

    就在此时,忽然下面就有人开口问道:“我请问一下主席先生,协会要我们做这个,又让我们做那个的。请问协会能为我们做什么?”

    众人闻声看去,说话的却是在场中年纪最小的赵文凯。

    周德祥闻听此言脱口而出,理所当然的回答道:“自然是负责替大家和新闻局和政府沟通,并且协调行业内问题了。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这边周德祥说完,那边颜正麟也怪腔怪调的说道:“连毛都没长齐呢,也敢跑这里来大放厥词。”

    赵文凯听到这话,先是看了看讽刺自己的颜正麟,冷笑道:“不知道又是谁长了一身的毛,不知道究竟是人,还是牲畜!”

    “你!”颜正麟闻听此言,气的就想站起来,可是却被身旁之人拦住。毕竟此刻不是大动干戈的时候。

    赵文凯也不去理他,直接对周德祥道:“既然如此,那么这些事情我们自己就可以解决。又何必通过协会,做传话筒这样麻烦?我看协会最好把自己的责任先明确细致下来,再来要求我们什么。要不然,我们是不是直接退会,就可以不理会协会的要求了?”

    赵文凯这一番义正严词,立刻把周德祥顶的是哑口无言。而会议室内也顿时议论声响成一片。

    离开了行业协会,赵文凯可以说对这个所谓的协会失望透顶了。叶枫更是气的大骂道:“什么东西,把我们当傻子耍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翟岩平却道:“现在新闻局态度强硬,他们就是真想做什么,也不是你我所能反抗的。这一次也只不过是想借着协会给我们一个警告而已。”

    赵文凯冷笑一声,转头看了一眼协会所在,只道:“不知所谓。”

    第一百五十六章 财富只在“一念之间”

    1994年的台湾新闻局可不是多年之后那个权力被分薄的政府部门。此时的新闻局还是那个动动小手指就能决定一家电视台明年的经营牌照问题,威风不可一视的权力机关。

    这样一来,赵文凯在出了行业协会之后,在中视担任总经理的翟岩平就不止一次的担心,恐怕新闻局会给公司电视台“小鞋穿”。

    这一点赵文凯并不担心,反正目前台湾地方选举马上就要开始,新闻局要想在这个时候搞风搞雨。目前的民间党派也必然会抓住这个机会,为了拉执政党下台,拿这个做攻击政敌的武器。毕竟九四年的执政党,可不是蒋氏父子当年的那个“以党治国”的党国时代了。

    说道党派之间的竞选,就不能不说竞选时期的经费问题。就众所周知的美国而言。早在1940年,大选的竞选费用就高达3500万美圆,而1980年则花了8亿多美圆,到了2000年就已经高达30亿美圆,而四年之后的大选竞选费用达40亿美圆。竞选费用逐年递增。

    由此可以想象,所谓的民主竞选,其实都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而就台湾来说,政府对党派参与竞选的还会有政府的“竞选补贴”。听起来却是民主时代的一大进步了。

    以参选党派计算,平均每个党派的“竞选补贴”会有一亿新台币。听起来“一亿”似乎不少了。可是折合成美金来计算,也只有三百多万美金而已。如此一对比,这点所谓的“补贴”就少的可怜。

    于是这段时期,各个党派不但要拉选票,还要找各个企业、家族甚至是黑帮,去拉“赞助”。

    青年党如今草创,得罪了执政党和当局大佬。一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要赞助,大家也不会把钱白白丢尽水里。说到底也是不看好青年党的前途。究竟能不能站稳脚跟。

    于是乎,赵文凯回到家里,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呢。赵邵糠这厮又厚着脸皮找上门来,选票要拉,赞助也要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道理。稍微贪心不足的人都会明白。

    赵文凯到也爽快,一眨眼的功夫,一张一千万美金的“赞助”支票就进了赵邵糠地口袋。然后又对赵邵糠耳提面命,补习所谓的“竞选速成教材”。

    只不过最后赵文凯忽然问道:“邵糠兄,你真的想做台北市市长吗?”

    赵邵糠闻言不由得就是一愣,奇怪的问道:“文凯为何如此问。既然出来选,自然就要胜利。难不成这个还有谦让的不成?”

    赵文凯闻言一笑,只是心中不免忐忑。原因无他。正如别人所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次青年党如果真是和执政党硬撼的话,最后便宜的必定是民党。而最终因为选票被执政党和青年党两党分摊地结果,最后台北市市长一职,必然会被陈阿平夺得。

    可是赵文凯也知道。赵邵糠此时对台北市市长是志在必得。叫他这一次就放弃,把选票让出来,恐怕会对他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历史究竟会因为自己的到来变成什么样子,赵文凯不知道。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事情都与记忆中的不一样了。

    赵文凯唯一希望的就是这一次台北市市长的位置,会因为自己到来,而发生改变。

    送走了赵邵糠。赵文凯地亲爹赵子明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这老人家如今也是事业上了轨道。凡事也不需要自己亲历亲为了。因此借着这次机会,自然而然的便和妻子庞雯娟留在台北和儿子一起,一家人共享天伦。

    当见到赵子明进来之后,赵文凯连忙站起身来给父亲让座。然后就听赵子明问道:“赵邵糠这次来是来拉选票的,还是来拉赞助的?”

    赵文凯嘿嘿一笑道:“一猜就猜中。厉害啊!这一次赵邵糠两样都想要。我只能帮他拉拉赞助,但是选票却还要靠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赵子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其实你这样力挺他,是不是为了你自己啊!”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赵文凯一点也没有被人看穿之后的惶恐,只是略微脸红了一下,不好意思道:“得,又被您老给看穿了。”和父母在一起,子女永远都是小孩子。赵文凯如此,到也不算撒娇装嫩。这样的举动时常显露一下反到是叫父母放心,还不至于把儿子当成了怪物来看。

    赵子明见到赵文凯如此表情,就笑道说:“你小子别跟我耍心眼。从一开始,你干地事情有几件是出力不讨好地?没有好处和没有实际利益的事情,想我赵子明儿子还好像一件都没做过呢。”

    听到父亲竟然也会调侃自己,赵文凯不由得就是一阵苦笑,道:“别把您儿子说的那么市侩,就好像我是一个奸商一样。要说起来,吃亏的事情,我也没少做,比如说。……”说到这里,赵文凯不断的脑子里回忆以前的种种,还真没有两件是什么吃亏地生意。

    如此一来,如同被下了定身咒一样的赵文凯立刻哑口无言。赵子明一见儿子如此,就是一笑,道:“你还当真了?其实你做什么事情都好,什么吃亏不吃亏的,也只是你自己的想法。凡事不要太过计较,只要做到【问心无愧】这四个字即可。”

    “问心无愧?”赵文凯心头不由得就是一震。说起这四个字,赵文凯也不清楚自己所做那一件事情是“问心无愧”,又有那一件是“有愧于心”。

    赵子明见儿子又和自己较起真来,连忙打断赵文凯的沉思,笑道:“别想了,你有时间就晚上自己慢慢去想,不过你为外人处理完麻烦,接下来也该替你父亲我想想主意了。”

    赵文凯闻听此言就是一愣,问道:“什么事情?生意上出问题了?”

    赵子明道:“也说不上是,但也不能说不是。其实问题还是出在你未来地岳父身上。”

    “纳兰德信?”赵文凯奇怪了。纳兰德信怎么了?

    却听赵子明说道:“还记得前段时间我和你提起的动态内存地工厂吗?”

    赵文凯闻听恍然大悟,道:“难道是纳兰德信还想拉你合伙的事情?你没有把我们分析的结果给他看吗?”也难怪赵文凯奇怪,毕竟当初纳兰德信找上门的时候,赵文凯就特意为动态内存的事情做过调查。可是,原本说是赚钱地生意,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像这种更新换代极快的产品,光是来回调整生产线。就能把一个企业给拖垮。更何况,连自主的技术都没有。一旦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不说生产不出来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就是整个公司都要赔进去。

    而且赵文凯那份报告书说的明白,做这种产品的生产代工得不偿失。只要稍微明白一些事理地人就能分析清楚这其中该如何取舍了。

    可是如今纳兰德信什么意思?难不成赔钱的生意也要继续做吗?

    “看了,纳兰德信也听了你的劝告,放弃了做这个生意的打算。”赵子明忙回答道。

    “那还有什么问题?”赵文凯奇怪了。

    赵子明揭开谜底道:“他是想找我合伙做笔记本的生意。”

    “笔记本?个人电脑?”赵文凯闻听就是一惊!要说起来94年正是台湾的笔记本产业发展起来地年代。未来有很多台湾品牌是从这个时期,逐渐的从“代工”走向的“品牌”路线的。

    纳兰德信想做动态内存的构想刚一失败。这边就想做自己品牌的笔记本电脑。赵文凯闻听此言,也不得不佩服自己未来的老泰山太会做生意。完全可以作为所有商人的楷模了。

    “做不做?”这个念头一起,赵文凯立刻点头支持道:“做,为什么不做!”

    是啊,为什么不做?既然以台湾目前地技术,可以为外国工厂做产品代工,那么研发生产自己品牌地笔记本电脑,为什么不做。

    更何况。现在还有内地这样广阔的市场在等着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质量和信誉有保障,也不愁卖不出去。

    见到儿子点头,赵子明也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又有点迟疑的说道:“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赵文凯看到父亲这个样子,立刻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说道:“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父子之间不能谈地。只要你儿子能帮得上忙,要你儿子我干什么都行。”

    赵子明一见如此,笑着拍了儿子脑袋一下,笑骂了一句贫嘴,这才说道:“我和你妈咪从香港返回台北的时候。曾经在飞机上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听音乐。”

    “听音乐?”赵文凯奇怪的心道,听音乐又怎么了。难不成是什么新歌不成?

    赵子明见到赵文凯的神情。就立刻说道:“是听音乐,但是播放工具不是你想象中的walkman,也不是CD,而是一款日本SONY出地产品,名叫MD的随身听。”

    “MD?”赵文凯闻听就更是奇怪了,不清楚这又和MD有什么关系了。既然想不出来,只好静静地听父亲继续说着。

    其实赵子明的脑子里也没有成型的东西,完全的是依照一时的灵感,有感而发,想说明白,但是又说不清楚。因此才会让赵文凯听得一头雾水。

    但是赵子明最后还是说道:“我看现在的年轻人对新的电子产品格外的喜欢,因此我觉得这里面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的潜力。而且我觉得,随身听越小就越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欢。特别是当看过你妹妹主持的【电子宠物】之后,我才联想到,能不能把随身听也做成挂表一般的大小。因此,才会问问你,有没有什么技术,能把音乐压缩在很小的空间内,然后根据这样的想法,设计出一款播放工具?”

    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赵文凯要不是因为心理素质好,估计早就被赵子明的想法吓掉了下巴。

    赵子明的想法听起来很熟悉,什么电子产品会像赵子明所描述的那样,体积又小,但是却又容量极大的播放音乐?

    我靠!我老爸说的是MP3啊!

    赵文凯此刻恨不得问问赵子明,是不是也和自己一起都是“穿越爱好者”,要不然怎么会有如此“超前”的意识!

    至于MP3会不会像赵子明怀疑中的畅销不畅销!废话!答案是肯定的,一定会大卖,而且会卖遍全世界!

    为什么MP3后来能流行于全球呢?首先因为MP3在储存容量上比传MD大。另外就是直接录音功能被配备到MP3机体当中,让MP3能够不使用电脑而录音。而赵文凯认为,最关键的还是体积小,使用方便的因素。

    总之,种种方便的功能让MP3开始风行于全世界。而直到未来,就算没有拥有MP3的人也听过MP3这个词。

    其实未来的MP3这个名词有双重意义:一是MP3文件格式,二是MP3随身听。

    首先MP3文件是MPEGAudiolayer3的缩与,是一种音频采样与压缩的标准,而最初的MP3技术源起于一位德国青年的博士论文中。而且在1994年,技术条件也已经成熟。

    而MP3随身听的发明,赵文凯同样也了解一二。和所有新技术、新发明一样,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某位大神突发奇想之下,把MP3文件,闪存和随身携带这几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就形成MP3随身听的想法。

    只不过这位老兄后来很倒霉,就是因为这个想法,而遭到公司的裁员。好在没有过多久,这位仁兄把这个想法带到另一家韩国企业世韩(Saehan,1995年从三星分离出来),并在1998年推出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FIO。

    由此之后,MP3慢慢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可以说,MP3的诞生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升级的需求的追求促进了MP3这种体积小而功能强大的播放器的产生。

    赵子明只是借着MD有感而发,想继续研发一种小巧的播放工具而已。可以说,赵子明并不知道有MP3这种应用在电脑上的技术,可以实现这样“奇思妙想”。但是赵子明不清楚,可是赵文凯却知道啊!

    此刻,赵文凯不但想到了MP3,还因为赵子明的提醒,想起来了电脑市场的周边很多不起眼,但是又技术简单的“小玩意”。

    我的亲爹!这些可都是钱啊!

    第一百五十七章 “围城”内外

    什么是可能,什么又是不可能?

    人类从诞生之初,就将一个个的不可能转变成了可能,接着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将其实现。原本只有科幻题材小说中才会出现的事物,也随着大家的惊叹和疑惑,慢慢出现在这个世界之上。所以说,一切都不是可以轻易下判断的。

    有了想法,就有了未来。有了技术,只要拥有创意,必将催生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衍生技术。人类的社会也是伴随着每一次实现“不可能”而向前迈进的。

    以1994年的技术能力,MP3播放器能不能做的出来?如果是在上个月,也就是七月份之前,赵文凯会很迟疑的回答你:“也许”可以研发出来。

    但是过了七月份之后呢?答案是肯定的,赵文凯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诉你,1994年7月份之后,MP3一定可以做的出来。为什么如此肯定?

    首先1994年7月7日Fnaunholen·Gesellschalt发布了第一个称为l3enc的MP3编码器(但是在1994年的时候MP3的文件扩展名为。bit)。而所谓的MP2格式的(MPEG—1 Audio Layer2)文件早已经在因特网上出现,它们经常使用Xing MPEG Audio Player播放,后来又出现了TobiasBading为UNIX开发的MAPlay。

    所以基于现在的技术,将MP3的编码器进行扩展,可继续研发,从电脑上剥离出去,对以软件技术闻名世界的【华夏科技】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作为MP3的信息储存的载体。也就是“闪存”技术,在94年同样存在。而且其相关技术还不止一项。

    例如应用在数码相机上的CF(compactFlash)卡就是其中一种。只不过此时期地“闪存”技术还没有后世那么先进,但是其存储量也到了8M到256M至于其他的问题也都是相对而言的小问题。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做出来后,产品能不能卖得出去?

    根据目前计算机普及的程度,赵文凯的MP3可以在欧美洲地区卖。此时正是欧美地区国家计算机普及地时期。正如1997年之后的内地一样,上网已经成为一种平民时尚,而不是单纯的局限于某些电脑爱好者和专业的使用者身上了。

    这样一来,即便现在的第一代MP3技术和设计还不可以与后世的产品相比,但是无疑在呵年,这项发明也算是一项奇迹了。当然,MP3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已经逐渐成熟,而且风靡全球。现在马上都要到95年了,即便生产出来成形的产品,估计也快两年后了。

    因此赵文凯对MP3的市场完全不存在担心地问题,可想而知,到时候连内地都普及什算机了,他赵文凯还担心个什么?

    担心?好像有哦!赵文凯忽然想到,现在MP3编码器的专利似乎要想办法弄到手,据说当初生产MP3的企业就是没有得到人家专利人的同意,结果大家一个官司打到2005年去了。

    至于MP3的专利期限将在2010年4月到期。到了那时候MP3技术将不再受专利保护。可是赵文凯能等到2010年吗?

    2010年?我的亲爹!似乎科幻片里的故事都是发生在那个年代了。专利持有人等得起,可是赵文凯却等不得了。

    另外要解决的还有“闪存”地技术研究,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虽然可以满足MP3的需要,但是很明显。相比之下,此时的闪存卡的体积还是“过大”。赵文凯也是怕有技术和专利地约束。因此才打算自主研发,好在有前人铺好了路,自己也不至于浪费多少时间。

    最后一点就是解决计算机的接口问题,好在现在是94年了,也不知道PC界地大神们怎么这么照顾自己。就连USB接口的问题都在这一年内帮自己解决了。

    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这几家PC大神共同推出的USB技术,旨在统一外设如打印机、外置Modem、扫描仪、鼠标等的接口。以便于安装使用,取代以往的串口、并口和PS/2接口。现在看来,到是便宜了自己,不过问题依旧还是专利使用权上。

    如此一来,该想到地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赵文凯幸福的如同一头猪一样,直想哼哼。

    可是赵子明却看不得儿子那副猪哥地模样,一个爆栗下去,大声问道:“大白天的,你做梦啊!还没有回答老爸的话呢!想什么呢你!”

    想什么呢?当然是想MP3,还有衍生出来的USB接口的“闪存”了。

    不过赵文凯却哈哈笑道:“我在感谢上天让我拥有了如此英明神武的老爸,而感到骄傲啊!”然后一把抱住赵子明,大声叫道:“老爸,你知道不知道你刚才的一个想法,就是绿油油的美金啊!就算是连续抢几家银行,恐怕也换不回来你的创意!”

    虽然被宝贝儿子抱得喘不过气来,但是赵子明还是从赵文凯喜悦的神情看出来,似乎自己刚才那异想天开的想法好像可以实现,而且经济价值很高。

    “快松手!你想憋死你爸爸我啊!”赵子明虽然也满开心自己的创意得到了支持,但还是一把推开了赵文凯。然后问道:“那么说,这玩意有的赚?”

    “赚!”赵文凯万分肯定道,就是自己不做,卖专利也行啊!

    不过赵文凯又不是什么败家子,卖专利这样傻的主意,他是不屑去做的。看到赵子明那副想知道详情的神色,赵文凯就把自己所知的大概统统转述给老爸。希望赵子明有个笼统的概念。

    九十年代可以说是人类技术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无数地技术雏形或者是技术科学理论,也是在这个年代得以完善和提出。所以,唯一缺少的就是创意。

    只要有人敢想,就可以轻易的找到解决的方法。于是新的财富资源就从此开始。

    至于接下来赵子明要做地。自然是听儿子的建议,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购买一些,在现在人眼中还没有“经济利益”的专利和技术,并且与此同时还要注册一些专利和技术。以此来保证自己未来的利益。

    而与纳兰德信合伙做笔记本生产的构想,也可以试试,只要纳兰德信不耍什么花招。这门生意也是可以考虑的。

    解决了父亲的问题,赵文凯也可以长出一口气,躺在自己的床上休息一会了。

    这一天来。先是协会地事情,紧接着要给赵邵糠上课,再来从父亲这里得到一条不错的好消息。回忆一番,似乎这一天过的十分充实。可是总感觉是少了点什么一样。

    想来想去,赵文凯忽然想到,似乎是没有看到家里的几个女孩子。

    赵雪和琳倩现在忙着为新产品做宣传和与代理商谈判,每天回来的时间不固定,现在这个时间,也说不准这两位小姐在干什么。

    另外林伊晨和纳兰蓉蓉都要上学。除了周末,到只有晚上才能见到。因此一闲下来,赵文凯自己好像是无所事事起来。

    一想到自己以后这样的日子会有很多,赵文凯就不由得想到周杰仑的话,因此喃喃自语道:“是该回学校上课了啊!”

    回学校上课?李亚男听到这条“爆炸性”的消息。连忙在电话里问赵文凯,是不是又生病了。怎么好端端的逃课大王想要去上学了?这可不是赵文凯地风格啊!

    赵文凯也是一时间的心血来潮。心情好就去学校上几堂,感受下学生时代的乐趣。没有功夫就不去,反正自己也不是为了那一张毕业证书去证明什么。

    李亚男听到赵文凯的“需求”之后,心中很为这位老板感到一丝的无奈和好笑。不过也忽然想起来这位老板地实际年龄。

    什么学校最适合赵文凯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坏学生呢?

    李亚男也不清楚现在赵文凯究竟是哪个倒霉学校地学生,毕竟人家李小姐不做秘书好多年了。这些事情自然有秘书处的年轻小姐们处理。

    打了一个电话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当初由秘书处负责为赵文凯安排的那间私立中学,早就打过N遍电话问询赵文凯这名“新同学”啥时候才去学校报道。

    得。本人连新学校报道都没有去过,直接就被秘书处的小秘们以各种理由为大老板打掩护,得以一开学,赵文凯就休了半个学期的病假。

    现在算起来,似乎赵文凯地假期也该过去了,既然如此赵文凯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病情好转”返校上课去了。

    就为了这点小事,华夏集团秘书处可算是动用了全部手段,连哄带骗地,为赵文凯准备了一大堆由台湾内外各大医院开据的病历证明。可以说,三百六十多种疾病里,赵文凯身上没有一样缺的,最轻的小病也是癌症、艾滋和禽流感。

    于是乎,在病情急剧“好转之下”赵文凯得以返回学校上课,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是华夏秘书处的一个“创举”。

    一切都处理完毕,接到赵文凯即将返校消息的校长先生,看着赵文凯那份厚厚的病例证明,还是很不放心的问李亚男道:“你确定这样的同学还可以来学校继续学习?”

    李亚男万分肯定的告诉校长道:“放心吧,既然敢放出来,我们就不怕他再进去!”那语气到不是像说一位刚刚康复的病人,反而让人觉得病例里缺少了一份“精神病院”的医疗证明。

    果然,闻听此言的校长却哭丧个脸,指着其中一份病例说道:“可是他有禽流感啊!我也要为学校的其他同学的身体健康负责啊!”

    李亚男闻听不由得就是一愣,看了看那份写着“禽流感”的病历证明,心道是怎么94年就有“禽流感”了?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飞快的抽走了那份病例,然后带着人畜无害的微笑对校长说道:“这样,禽流感就没有了!”

    校长目瞪口呆之下,看着得意洋洋的李亚男久久说不出来话。然后目光呆滞的看了看那份病例。

    可信度极低。

    当然,在华夏集团的高额助学金帮助下,校长大人还是不得不情愿的接受了这名“名声在外”的特殊学生。

    只不过处理完这些琐碎的小事,也是两天之后了。而这两天的时间,感觉到无所事事的赵文凯除了要去公司走动一下,就是跟着妹妹和琳倩来回跑动一下。总之,看到赵雪那副爱理不理的神情,赵文凯就更加坚信,似乎只有学校才是自己的终极归宿。

    当然,叶枫说赵文凯这是典刑的“有春期叛逆”。只不过和其他年轻人不同的是,在学校里的年轻人想冲出来,而在学校外的赵文凯则是想冲进去。

    这不免让赵文凯想起来了小说《围城》里的方鸿渐。不过对于这本记忆有些久远的小说,赵文凯也忘记了男主角最后是冲进了城,还是从城里跑了出来。反正自己是打算进去了。

    重新买了新书包,然后准备好笔墨纸砚,一干应用器具,赵文凯不由得又是踌躇满志,打算在校园里继续“大展拳脚”。

    只不过叶枫十分好心的提醒道:“老板,现在可是快到11月了啊!”

    赵文凯奇怪的扭头问道:“那又怎么样?就是12月台北的学校也没有放假啊!”

    叶板一拍自己的大光头,然后一脸悲愤的问道:“可是现在索罗斯就要对墨西哥下手了啊!”

    赵文凯闻言这才恍然大悟,然后一句话说出,差点没有把叶光头给气晕过去:“哦,我想到了,可是公司这边不是还有你吗?难道你这个大光头还真成了摆设不成?”

    完败!叶枫只得像杨白劳一样,可怜兮兮的目送赵文凯去学校“度假”,而自己却要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的监视墨西哥金融市场的变动情况。

    最后就连夏德章这位大叔都看不过去了,不过这位大叔同样很不厚道。也提前告假,说是未来要有一段时间要日夜奋战,他老人家也要休息休息,调整好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此一来,一切大事小情就金落在叶枫身上。气的这位成天在办公司里呐喊:“加薪!”

    忘记交代了,此时叶枫的年薪是一千五百万,美金。

    “台湾第一打工皇帝”的称号,非此光头莫属。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大的“笑话”

    叶枫这个打工皇帝,既然有如此高的薪酬,出的力气自然要大过别人。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随之越大。同理也是,拿的钱多,办的事情自然也要比别人多,难度也比较高。

    不管如何,既然家里没有人陪自己,公司的事情又渐渐步入正轨,似乎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不想混吃等死的赵文凯自然会给自己找点麻烦。

    所谓的麻烦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像这样,上学第一天就因为迟到而被校长带到了教务处,要不是因为赵文凯是“病愈归队”,赵文凯自己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处罚是什么。

    而由此,赵文凯也第一次的开始了自己在台北私立静新国中的学习生涯,直接进入国中二年级学习。

    赵文凯所在的班级是二年级B班。其实以赵文凯的年纪,念一年级其实就不错了。只不过赵文凯可不愿意一直和一帮小朋友在一起,适当的“越级”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外表成熟的赵文凯今天第一天来上课,依旧还是巡视公司时的一身打扮。不是他不想穿学校校服,而是今天第一天来报道,校服还没有领到呢。

    在得知所在班级和地点之后,赵文凯谢绝了校长“护送”的好意,自己便一个人一路欣赏校园环境,然后一路走到自己所在班级门口。同时那久违的上课铃声也随之响起。

    赵文凯听到上课铃声顿时感觉无比的亲切,向所在班级看去,却是见班级内一团混乱,很多同学竟然还在教室前面追逐打闹。

    教室的门大敞四开地情况下。班级内的学生既然敢如此放肆,赵文凯不由得就是一声苦笑。看了看讲台,老师还没有到,由此看来。这个班级的纪律可谓是差到了极点。

    赵文凯轻轻敲了敲门,教室内的学生也忽然被这几声敲门声吓了一跳,很多人都以为是老师来了。可转眼一看,却是一个穿着休闲款式黑色西装年轻人,光看外表,似乎也大不到哪去。可再一看,身后地单肩书包。似乎像是一个学生。

    一时间分不清楚赵文凯究竟是干什么的同学,都眼睛直勾勾的注视着赵文凯接下来的举动。

    而赵文凯先是咳嗽了一声,然后慢慢走向讲台。心道是,既然老师还没有来,不妨自己先做个自我介绍好了。

    于是有些腼腆的看了一眼众位同学,这才从讲台上拿起一只粉笔。然后转回身去。刷刷刷,在黑板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

    此刻教室里静极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忽然赵文凯就听见身后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请问这里是二年级B班吗?”

    赵文凯闻声转回头去,却是一位老地一脸褶子都堆成梯田的老头子,抱着几本教科书,向自己问话。赵文凯见此还以为是走错教室的别班老师呢。像老成这个年纪的老教师,走错教室是常有的事情。因此赵文凯也不以为意。不过忽然想到,这个班级的确就是二年级B班。因此只好回答道:“是地,这里是二年级B班。”

    老教师老眼昏花的看了班牌和教室半天,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其他人也许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可是赵文凯却听得一清二楚。

    就听这位老教师道:“不是说B班的班主饪要休产假,需要人代班的吗?怎么早就有人了呢?哼,知道我老头子耳聋眼花就想戏弄我。以后就是再有人求我代班,我也不来了!”

    得,赵文凯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感情这位就是这个班级的代理老师,而且还误会了什么。可惜不等赵文凯上前去阻止。这位老人家就气冲冲的转身离去,等赵文凯追到门口的时候。老人都没影了。

    “好快的腿脚啊!”赵文凯心中不由得一阵苦笑,上学第一天先把老师给气走了。那今天地课谁上啊!

    转身看了看一脸茫然的金班同学,赵文凯就连忙开口问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名同学道:“今天这堂课是讲什么?”

    同学甲,很奇怪赵文凯为什么这么问,于是开口说道:“老师,我们这堂课是数学。”

    赵文凯闻听同学甲竟然称呼自己为老师,顿时脑门上出现几条黑线。然后硬着头皮又问:“讲到哪里了?”

    同学甲闻听赶紧把课本翻开,然后用手一指,道:“这里。”

    赵文凯接过课本,看了看,点了点头,心道:“还好,都学过。”然后对同学甲又道:“今天我没有带课本来,先借你的用一下,下课还你。”

    同学甲连忙点头,老师开口说借了,同学敢不借?还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呢。

    于是,赵文凯简单的看了两眼,然后走上讲台,环视教室一周,然后慢慢说道:“请各位同学把课本翻开到第一百零三页,这堂课我们的主要内容就是。。。”

    。。。。。。

    下课后,赵文凯又去了自己“临时地办公室”,和一众学校老师简单攀谈了一下。接下来到下午,学校安排每个班级的班主任都要找学生家长定期的做次家访。

    于是乎,作为自己身为静新私立国中一员的第一天,赵文凯先是上了两堂课,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很显然,同学们也不介意。因为据赵文凯的观察,全班能有三四个人在听自己上课地内容就已经很不错了。

    然后就是中午和办公室的老师们出去会餐,算是迎接赵文凯作为短期同事地一次接风。只不过吃的是学校食堂,实行的是AA制。

    接下来是找了两名家长做了下家访。然后和自己同学地家长触膝谈心,大谈现在学生现在在学校的功课压力。并且开解父母回家一定不要再给自己的子女增添什么负担,比如说:补课。

    按照赵文凯对这个班级同学的初步印象和了解,就算是再请什么高明地补习班,估计对这些学生而言。也是白白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家访很成功,不过家长却是对学较有赵文凯这样一位如此年轻的老师而感到吃惊。

    而这一天,几乎所有人看赵文凯时,那份眼神中透露出的信息都是:实在是,太年轻了!

    惯性思维。。。赵文凯满脑门黑线。

    不管如何,在墨西哥金融危机结束之前,也就是以前的那位二年级B班老师产假结束之前。赵文凯的“友情客串”就要一直持续下去。

    当然,前提是赵文凯在此期间没有穿帮。

    赵文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构不构成欺诈行为。总之,事情弄的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这就是赵文凯国中时代地开始。

    当然。这件事情是万万不能让家里人知道的,特别是叶枫和赵雪他们,如果要是被这些无良的家伙知道自己上学之后,做的不是学生,而是跑去当友情客串的代班老师。恐怕这帮人即使不寒碜死自己,也要笑破了肚皮。

    因此,赵文凯是绝对不会说的,打死也不说!

    忙碌了一天之后。赵文凯就和新结识地同班同学份挥手分别,而在一声声“老师再见”的告别话语当中,赵文凯只能报以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然后就抱着一大摞“课外作业”,绕过两条街,上了自己的私家车。

    作为司机的廖铮和徐放,对赵文凯第一天上学的“收获”很是疑惑。不明白为什么赵文凯会抱着这么一大堆的课本回家。毕竟别人上学都是“交课本”的。

    出于职业习惯。两人虽然心中好奇,但是却没有开口询问。然后听到赵文凯有气无力地指示之后,立刻启动汽车,向赵家开去。

    看了看怀里的一大摞课本,赵文凯不由得就是一声苦笑:“天啊。这么多的课本,我要批改到什么时候啊!”

    上天似乎真的听到了赵文凯的祷告。也觉得这段时间太过的轻松了。因此毫不吝啬地就让叶枫又转告了赵文凯一条很“美妙”的消息。

    “什么?【超越集团】要公开收购我们【华夏集团】?大哥。我没有听错吧?”赵文凯连忙掏了掏耳朵,希望自己的听觉是因为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同学吵的出毛病了。

    可惜叶枫还是郑重其事地告诉他道:“你的听觉一直都很好,而且今天也不是愚人节,因此你放心,我再怎么无聊也不会拿这种事情来和你开玩笑。”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地事情?”赵文凯追问道。说真的,收购自己公司这样的事情,赵文凯自己听起来,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即使你收购,自己也不会卖。真不知道这个颜正麟脑袋是被门框子挤了,还是不小心洗脸的时候进水了。

    “就在今天上午,不过今天是你上学的第一天,我们没敢劳驾大老板。像这样的小事情,有我这个打工的处理就可以了。我现在打电话告诉你,也只不过想提前通知一下,别自己的公司被人收购了都不知道。要不然,以后进错了大门被人笑话,那可不符合你大老板的身份。”叶枫那边不时的还传出一阵女人的笑声。

    天知道这厮是在调戏自己的女秘书,还是在某个地方打野食呢。

    不过听语气,就知道这个大光头还在为自已抛下公司不管的事情而生气。不错,好在他还会生气,要是偷乐的话,那么赵文凯才担心呢。

    对于今天传出【超越传媒集团】收购【华夏信息传播公司】的消息,台湾乃至东南亚部分地区,可谓是震动非常。

    【华夏信息传播集团】是什么样的大公司,不少民?(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在台湾 http://www.xshubao22.com/5/583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