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说目前赵文凯如何在风头浪尖上。成为了媒体的焦点。现在他要做地就是在TVB董事局里把这一干老家伙摆平。经过了邵义夫的点头同意,【华夏信息传播集团】以高于市价一倍的价格,开始大量的向董事局高层的股东按比例收购一定的股份,并且还要提供相应的补偿。而邵义夫为了让赵文凯顺利进入董事局,前后一共转让了手上总共百分之九的安全股份给赵文凯,而邵义夫手上除了慈善基金的部分,连同方宜华手上地部分股份,刚刚好继续稳坐TVB董事局主席的职位。而为了扩大赵文凯在董事局的持股量,最终大家还是要商量出一个合理的补偿协议。
这就是赵文凯目前急需要做的事情。
对于能入主TVB。这一直以来都是赵文凯地梦想。目前为止、TVB香港无线手中所掌握地,有名的艺人总计超过三千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几乎是目前为止,是凡在香港有些名声的娱乐界叫的出名字的人几乎都和TVB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
只要想想83版地《射雕英雄传》,大家就可以想象。以一大批大牌明星做跑龙套的经典力作。那个时候谁又会想到TVB无线地艺人训练班竟然可以培养出如此众多的顶级明星!
这就是一座宝库,香港娱乐界的宝库。亚洲娱乐界的宝库。可以说,谁掌握了TVB,想要做什么,什么都可以缺,唯一不缺的就是明星。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资源。这一点上恐怕就是【好莱坞】都比拟不了。
【全球音乐风云榜】的余波还没有过去,赵文凯目前还不适合单独出门。就是目前赵文凯所住的酒店楼下。要不是有保全全天24小时的监督,估计这个时候楼外的女性粉丝早就迫不及待和冲进赵文凯所在的总统套房,与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亲密接触了。
这段时间,作为工作上的安排,临时作为赵文凯女伴的萧嫱。自从从颁奖典礼回来,此女就找借口留在了香港,而且还和赵文凯住在同一家酒店。
说起萧嫱这个台湾的第一美女,从出道开始,在媒体报道中,就一直和那些富商豪门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绯闻)。似乎每一次绯闻的对象中出现的富豪,最后都没有在这位美女面前占了什么便宜。而萧嫱也是众多女艺人中,靠脸蛋吃饭却少有麻烦缠身的一个特例。
从很早的时候,萧嫱就公开坦言,对自己的美丽表示烦恼,甚至有些讨厌自己的美丽。因为萧嫱一直以来都似乎证明自己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而且聪明要大过美丽。可惜,在九十年代,所有人对女艺人都没有男艺人那样的重视。而且对容貌永远对头脑要感兴趣的多。因此这一番感言,到是没有起多大的作用。
但是自从遇见赵文凯之后,似乎集团内的不少子公司的产品代言都会优先考虑自己。这虽然还是有把自己做花瓶的嫌疑,但是毫无疑问,接着出唱片,并且由公司给自己开课程,准备让自己向主持人的方向发展。这一些列的举动,以萧嫱的聪明,自然看得出是赵文凯对自己的“照顾”。
可是,自从那几次见面之后,萧嫱就再也没有机会单独和赵文凯见面了。而当时的赵文凯年纪太小,虽然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但是依旧看起来就是一个孩子。因此萧嫱到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不过这一次却是有些出乎萧嫱地意料之外了。首先走红地毯,公司需要一个形象不错的女艺人陪着赵文凯走完过场。可是当萧嫱这一次再见到赵文凯的时候。眼前的赵文凯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还有孩子气的男孩子了。而出现在眼前的这个英俊帅气的少年赫然就是一副所有少女心目中白马王子的最佳标准形象。
再接着下来。当看到赵文凯出色的表演,无论是才学、财富还是社会地位,无论哪一方面都可以称之为男朋友的上上之选。于是,萧大美女这一刻真地在赵文凯身上动上了心思。不过,也就是为此,萧嫱一看到赵文凯就觉得头疼。
原因无他,代沟问题。年纪相差十分悬殊,女人大男人三岁都不要紧,可是自己足足大了赵文凯十岁。只是这个数字,就足以叫萧嫱愁眉不展。整日里在赵文凯隔壁的房间内唉声叹气地了。
“姐弟恋”九十年代谁能接受?
萧嫱为什么不离开香港,赵文凯不知道。当然这位二十几岁的美丽小姐为何一见到自己就强颜欢笑,赵文凯同样不理解。
虽然赵文凯的心理年纪和萧嫱差不多,可是表面的生理年纪的差别却造成了某些人的困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赵文凯所无法控制的。
除了在酒店里之外,赵文凯这集团不但要去无线TVB,而且还要和【嘉和】的邹文淮谈有关提高香港电影,也就是华语电影国际地位地问题。
说起“香港电影”等同于“华语电影”这种说法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早在旧社会时期,那个年代电影业娱乐业最昌盛的地方是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可以说,在早期。上海这座城市就可以媲美今天的好莱坞了。
那个年代的上海,不但是华夏最大最繁华地大都市,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地金融大都市,国际地位之高,是现在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虽然这种国际地位是和令华人感到耻辱的“租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那个年代,上海地娱乐业的确是东方第一,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同时上海也是早期地电影业公司最集中的城市。
就是曾经统治了香港电影产业的【邵氏兄弟】也是因为战乱而从上海迁移过来的。与此同时,所有的电影公司都南下避难,一时间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就成了一个电影公司齐聚的特殊存在。因此说香港电影就是华语电影一点都不为过。
目前为止的香港电影,也正在有向国际进军靠拢的趋势。并且很多公司为了讨好海外观众的兴趣口味,还特地的拍摄了大量的影片来开拓海外市场。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对外来电影的管制限制。以及香港电影的某些设定套路与想象中的并不符合外国人的欣赏口味,以至于开始大规模的亏损。
这个情况直到赵文凯前世的时候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在赵文凯的记忆中,国内大导演们所拍摄的所谓大片,完全不是以商业化角度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进行投资拍摄的,只是单纯的为了国际奖项而拍摄一些可以“入围”的电影作品,并且慢慢的成为了一种潮流。形成了不是为了观众而拍摄影片,而是以“获奖”的角度来忽悠大众。以赵文凯看来,那些国内所谓的大导演,完全是自己的腰包赚的差不多了,现在返回头想赢得一些虚名了。
当然,香港电影暂时还没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但是香港电影的问题则是出自于,自己把自己的拳脚束缚住,从编剧开始,到导演,即便是演员的表演功底再扎实,最后拍出来的东西就大部分,也是只能满足于本地区观众的欣赏口味。
而同样的是以地区电影起步的好莱坞电影,人家为什么拍摄出来的东西,会东西方通吃?而且某些大片似乎演员并没有什么演技可言,影片也没有什么内涵。但是人家就是可以卖座。这一点就是赵文凯和邹文淮所要探讨的事情。
目前香港电影产业十分繁荣,但是这种繁荣是建立在亚洲电影市场和本地电影市场还没有被好莱坞电影完全侵占的前提下。
也就是这一两年内,好莱坞电影来势凶猛,随便一部影片的投资预算就让香港电影界业内的同仁望其项背。
“投资分配不成比例,编剧导演机制需要重新调整,设备陈旧老化需要淘汰,科技水平明显落后,整体水平止步不前,市场局限性太严重,剧本要求不过关……”听着赵文凯一项一项的叙说,95年香港电影的问题。
邹文淮的表情就跟吃了苦瓜一样的难看,最后看到赵文凯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位电影业内的前辈不得不打断他道:“难道你说的这些我们这些做电影的都不知道吗?但是关键是如何解决。有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改善的,而有些情况是具有地域性的局限存在,更是不可避免,而有些则是不可调和。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问题是你有什么办法!”
这点其实才是邹文淮最想知道的。
自去年开始【好莱坞】以一部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敲开了华语电影世界的大门。并且以高科技手段,以及恢弘弘大的场景,着实的在东方人心中好好的震撼了一把。让东方人真正的领略了【好莱坞】电影的风采与魅力。
从这一刻开始,【好莱坞】以其特有的电影制作体制和市场规模,开始大踏步的进入东方,开始大口的吞噬华语电影的生存空间。
也是在这时,华语电影的业内人士才开始正视眼前的这个世界。这才赫然发现,原来自己竟然落后了这么多。
与【好莱坞】所投资的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美金的电影不同,在香港能投资几百万,就可以拍摄出一部不错的影片,能够到达一千万港币的影片都屈指可数。
电影公司这么多年来是没少了赚钱,但是投资少,收益相对也少。这就好比一个女人为自己买衣服一样,三千一件的衣服很漂亮,穿在身上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身旁却有另外一个女人买了同样款式,但是价值却高达三万的衣服。大家在同一家店铺里消费,相比之下,买三千元衣服的女人就会发现,三万元一件的比自己所买的在品质上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好莱坞】追求的不是艺术,不是什么内涵,人家追求的是影片品质。相比之下,还在研究衣服款式和细节,却忘记了真正有商业价值的品质的香港电影,只是在成本上,就落后对手一大步。
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购【嘉和】?
香港电影世界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跌入的低谷,外语片的影响也不是关键原因。
其主要原因在于,香港八十年代电影工业高速畸形发展,每年几百部港片中,除了少量的精品,大多数都是跟风模仿之作,有特色有新意的作品越来越少,相同的题材和情节多年来原地踏步,由于当时电影市场的火爆,这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借着一部好的影片题材,只要有钱,什么人都可以出来投资拍摄电影,总之在大家眼中,电影市场就仿佛是一块可以任意分割的蛋糕。殊不知,一块蛋糕是可以无限的分成很多块,但是问题是,蛋糕整体就那么大,分得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少。
一旦有了颓势,香港电影中很多问题便集中暴露出来。这其中影响最恶劣的就是黑道威胁艺人,或者是利用电影洗黑钱等问题。以前有,现在也有,只要这种局面一天得不到改善,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题也必然会永远的存在下去。
而大家要面对的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不仅如此,当年香港电影市场的盛况,也得益于亚洲电影市场的繁荣。
可是近年来,好莱坞、日本、韩国、泰国电影的长足进步,使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港片不再是他们走进电影院的最大理由。竞争更加激烈了,香港电影即使止步不前也会落后,何况产量还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形势下,走下坡路几乎难以避免。
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粗制乱做,完全以数量填充市场。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大家不是在做电影,而是在毁电影。当所有的好题材好创意都糟蹋完了。转回头,大家就忽然发现,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拍的了。
当然。电影产量的减少。也不完全是件坏事。由于香港电影产业逐渐完善,靠投资电影一夜暴富的已经很少了。越来越多地电影人开始动脑筋、想办法让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像《无间道》、《见鬼》这样的电影,由于第一集地一炮打响,为日后拍系列片打了很好的基础,票房飘红顺理成章 。但是,要想投机取巧,靠模仿跟风发财。显然是此路不通。历年来香港电影中地失败之作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赵文凯说到了这里,就对邹文淮一针见血地指出香港电影存在的问题:“一个僵尸片成功了,他们就拍100部僵尸片,一个英雄片成功就拍100部英雄片,观众都看腻了。这样怎么行,如果要我想出解决地办法,很简单!”
“很简单?”邹文淮到不是怀疑赵文凯信口开河,毕竟有那么多成功的例子放在那里,邹文淮也得虚心的听取下赵文凯这位全世界年纪最小地世界首富地意见。
“重新划分电影市场,将现有的香港电影进行整合,资源重组,把一些不该留在香港电影业内的蛀虫连根拔起踢他们出局。培养新一代的编剧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虽然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很成功,但是那明显不符合我们地实际环境。因此我扪应归走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所以,与其重新修缮一栋千疮百孔地大厦,还不如借着大厦原本的地基,推倒后重新来过!”
赵文凯这番话说语气十分坚定。可是最后那句,推到后重新来过,说起来大气,可是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邹文淮知道赵文凯不是无的放矢,只得追问道:“既然文凯心中早有定计,那么以你看来,目前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来过?”
“【嘉和】我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因此,在重新完善香港电影之前,我需要提高我在【嘉和】的持股量。最好是能成为最大的股东。”
赵文凯慢慢说道。然后看到邹文淮激动的神色,不由得笑道:“以我目前的财力,说是要重起炉灶似乎很容易,而且以我在TVB目前的地位,想在香港重新招榄人才也是信手拈来。既然刚才我说过要重新开始,那么我接手【嘉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进行机构重组,和清查公司财务问题,以及加大投资,购买新设备。那么邹先生,你认为,如果我不是最大的股东,我会下这么大的力气来给【嘉和】输血吗?”
邹文淮闻言一声苦笑,其实在赵文凯刚开始解释的时候,邹文淮就应该想到,以赵文凯的财力实力,想要收购【嘉和】那还不是轻松无比?【美国广播公司】那样的大集团都被赵文凯轻松收归到旗下,更何况一个资产比不上ABC零头的【嘉和】。
而赵文凯那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重起炉灶另开张,的确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赵文凯目前要成为【嘉和】最大的股东,也无非是想借助目前【嘉和】在东南亚电影业内的影响力。
可惜还不等邹文淮想过味来,赵文凯就继续刺激他道:“当然,成为【嘉和】最大的股东只是一个方面,香港电影在目前看来太过的依靠人了。这到不是说人的什么不好,而是说,香港电影需要引进一些高新技术来支持电影的发展。因此我计划收购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并且招募人才,做自己的电影特效。另外,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我计划在明年《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后,以香港目前的电影力量投资拍摄一部大制作,预计投资不会低于五千万。”
然后看着邹文淮一副目光发呆,满目迷茫的样子,赵文凯最后补充了两个字:“美金。”
接着就很不负责任的看着这位电影业内的大神,就这样一头栽倒下去。
如果不是知道赵文凯身价亿万,说不定邹文淮一定会认为赵文凯是在做白日梦。以目前看来,不说卢卡斯的【工业光魔】能不能买下来,就是赵文凯要投资一部五千万美金的港片。这个数字对香港电影界来讲,那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就是赵文凯拿钱砸。也能靠着“五千万美金”地噱头砸出一部经典电影来。
邹文淮目瞪口呆,唉声叹气之下。最后只得开口说道:“既然邵义夫都能放开手把TVB交给你,我想我也不会死把着【嘉和】不放。看起来未来的香港电影还要依靠你们这一代人来发展和壮大。”
赵文凯呵呵一笑,邹文淮地反应自然在他掌握之中,不过赵文凯还是说道:“其实以【嘉和】现有的【片库资源】就足以让我们地计划顺利实行。另外邵六叔不但把TVB的股份卖给了我。同时也把这么多年【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全世界范围内大概两百多家院线全部转让了出来。也就是说,拥有了世界范围内地电影院线,再配合上【嘉和】的片库,我想有这两样武器,我一定可以带领香港电影走出亚洲。”
邹文淮闻听此言,不由得精神大振!赵文凯口中的两百家电影院线是什么概念。也许别人不知道,但是做电影地邹文淮却如何不知!这两百多条院线。可不是所谓地香港本地的电影院,而是都是集中在欧洲等国家的完善的电影院线。
虽然【邵氏兄弟公司】的电影事业早已经暂停放弃,但是那毕竟是一家以一间公司统治了一个时代,曾经无比辉煌的电影巨人。正所谓破船还有三斤钉呢,更何况是【邵氏】这样地电影巨人。
真是没有想到,邵义夫在最后竟然把自己的家底都拿出来支持了赵文凯,由此可见邵义夫对赵文凯地殷切希望。
也许,就是现在把【嘉和】交给赵文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邹文淮暗自想到。
在此之前,赵文凯说了无数关于香港电影如何残破落后的现状,但是应该说,目前香港电影遭遇的阵痛是暂时的,这也许是走向辉煌的必经之路。记忆中的香港电影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未来,很多精品作品依然在不断的推出,并且有逐渐回温的现象。不过那都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赵文凯等不了那么久,赵文凯想要的只是现在。
入主香港无线TVB已经成为事实,进入【嘉和】也势在必行。在此之前,赵文凯也只不过想单独的收购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目前看来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步重要的棋子。
毕竟目前为止,美国市场实在是对自己太重要了。也许是【派拉蒙】,也许是【环球】,也许是从索尼手上把【哥伦比亚】再次收购出来。
总之,赵文凯目前有很多选择。
好莱坞的电影事业是依靠着美国那强大的工业基础,那么香港电影的未来要依靠什么?
这个问题是赵文凯一直以来的最大困扰。不过现在开始,一切都要重新来过,不断的摸索。不过既然选择的进入电影行业发展,似乎现在要做的就是积蓄实力。院线有了,片库有了,演员也有了,那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叶枫作为【华夏信息传播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他擅长的是具体操作,但是并不代表他会做电影,当然,叶枫目前连电视节目都不会做。而陈旭对电视台、音像制品有研究,并且主管这些部门,但是陈旭的心思明显没有放在华语电影未来的出路上。雷柔要是问她行销手段,可能是人尽其才,但是说道电影产业的如何管制,恐怕是对牛弹琴。
曲凤轩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一直以来赵文凯都把作为全方面培养的重点关注对象,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曲凤轩的位置。好在曲凤轩正处于学习阶段,也乐得如此。不过现在看起来,做未来的华语电影,放着这样一个全才不用,就未免太可惜了。
当曲凤轩听到赵文凯让自己负责电影公司的事情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老板,公司没有规定员工之间不许谈恋爱吧?”
对于这个问题赵文凯听的是一头雾水,只是茫然的点头说道:“似乎没有这样硬性的规定,不过你是在建议在公司的规章 条例中进行这样的补充吗?有这样的必要吗?”
听到赵文凯如此问,曲凤轩立刻大义凛然的反驳道:“当然没有必要!不允许员工之间谈恋爱,这是一种灭绝人性的说法!像这样不人道的规定我们这样的大公司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进行这样的设定的!”
“那你说这些有什么用?”赵文凯奇怪道。再者说,这个问题似乎和自己的问题没有任何关系啊。
马上一脸奸笑的曲凤轩对赵文凯解释道:“电影公司啊!这是多么庞大的一座美女集中营啊!不事先打听清楚是要犯错误的。”
“呃。。。”无语中。。。
既然决定让曲凤轩负责香港电影公司方面的事物,接下来就是和邹文淮商谈,购买【嘉和】股份,和如何分配股份的细节了。当然,这些都交给曲凤轩来谈。
而赵文凯则找来雷柔,下达了一项新任务给她,内容就是组建一家电影特效的研究室,并且出于技术层面上的考虑,赵文凯也不得不在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引进相关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
也许香港特效技术人员的技术理念和特效理念是亚洲第一,但是不能否认,在细节处理,和画面制作方面,韩国和日本都走到了香港前面。这一点是难以否认的。以韩国和日本的游戏为例,也许游戏设置并没有欧洲以及美洲公司好,但是画片制作和细节处理方面,却是高人一等。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是,韩国和日本在技术上比不过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最后逼不得已才走了“效果流”的道路。
不过即使是如此,所谓的“效果流”正是赵文凯的电影特效所要追求的一个方面,因此这两地的人才不得不引起赵文凯的注意。
另外一点就是通过美国分公司,招募一些【好莱坞】电影特效的人才,来补充“技术”层面上的漏洞,如此一来,赵文凯的电影特效工作室就有了一个粗略的框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谈谈卢卡斯【工业光魔】的问题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谁坑了谁?
1975年,卢卡斯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ILM)当时,好莱坞连特效“部门”都很少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动,完全是为了拍摄影片《星球大战》的部分需要,也正是这部大制作的诞生,才使得他开创了电影特效这个重要的行业。
当时,构成“工业光魔”的人员堪称“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些是搞建筑的,有些是做模型的,有些是拍广告的,有些是玩机械设计的。就是没有一个人是拍电影的。不过正是这样一个杂牌军,完全以外行人的身份来接触电影,才使得这个朝气蓬勃的团体充满了嬉皮精神,完全跳出现有体制限制。用华夏古话形容:乱拳打死老师傅。而且,这一拳真的很重。
1977年问世的科幻经典《星球大战》是电影史上有记录的、第一部使用“动作控制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卢卡斯创造多项意义深远的发明。最重要的是他发明的一个机械装置,可以把实拍画面和后期合成画面轻松地协调成同步。这个机械装置对电影工业的发展,绝对是里程碑式的。
在当时《星球大战》里的恢弘场景和科幻效果,都是超乎人类想象范畴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而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电影特效进一步完善并且凸显地。则是在1991年“光魔”为《魔鬼终结者2》创作的T1000成了影史上第一个电脑生成的主角。另外《飞跃长生》为光魔带来了第五尊奥斯卡奖,因为光魔第一次用电脑模拟成功了人类地皮肤。
1994年《侏罗纪公园》成为影史上第一次出现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且有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也正式依靠着这部影片,【好莱坞】才打开了东方世界电影市场地大门。
可以这样讲,对于【好莱坞】大片的全球战略,【工业光魔】“功不可没“。
随后。光魔地技术越来越先进,想象力更广阔。创造了影史上无数第一。而【好莱坞】影片中70%的特效都由光魔完成。其中令赵文凯印象深刻的《加勒比海盗》、《绿巨人》、《龙卷风》、《拯救大兵瑞恩》等诸多特效均出自其手。
对于赵文凯来讲,放着这样一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电影法宝不用,不是赵文凯没有脑子,就是香港电影真的没有救了。
在赵文凯的印象中,【光魔】这样一支“电影特效”技术第一的团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别人也许不知道,但是对于一个“剽窃大户”而言。赵文凯肯定能让【光魔】在自己手上发扬光大。
不过想想日后地香港电影地特效。赵文凯就不免有些沮丧,似乎每一部影片当开始筹拍的时候,为了宣传效应,发行商总是强调,本部影片的特效制作,是特意从某某地方。参加过某部大片的特效人员参与的。
每当听到这种宣传,赵文凯就不免有些不忿。甚至可以说是觉得可笑。难道一部影片的特效之所以成功就只是依靠一名参加过某步大片的特效大师?
赵文凯可从来不相信有什么“特效大师”一说,赵文凯不相信,作为特效大师的卢卡斯更是不相信。此人每一次地特效制作不是动用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就在记忆中的“星战”影片中,“工业光魔公司”就曾召集了1650人共同进行打造这一部影片。
要是香港电影真的要靠参加过《星球大战》中某位“特效大师”的加盟,以赵文凯想来,估计也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过随着去年《侏罗纪公园》的成功,卢卡斯手中的【工业光魔】也随着水涨船高,很多都已经成型的特效技术,现在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不过这并不能叫赵文凯望而却步,反之是要迎头赶上。
当然,除了眼前的【工业光魔】赵文凯另外一个收购对象就是【皮克斯】。
提及【皮克斯】恐怕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一家了不起的三维动画制作公司,但是要是追踪溯源,【皮克斯】在86年以前还正是【工业光魔】下属的一个只有四十人的动画制作部门。只不过后来被慧眼独具的约翰拉塞特看中,以一千万美金的天价(以当时来说)收购了这个部门。
可是正是这间不起眼的动画制作部门,最后的市值竟然超过了七十四亿美金。并且出产了一系列的经典三维动画影片,在【好莱坞】票房中独具鳌头,使得【迪斯尼】最后都不得不依靠着这家公司生存下去。
如果赵文凯没有记错的话,在今年的11月份左右,由【皮克斯】制作,【迪斯尼】合作拍摄三维动画的《玩具总动员》就要第一次展现三维动画它独有的魅力了。
当然,全球三亿六千万的票房,对赵文凯的吸引力同样不小。这就是【皮克斯】的价值。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兼得,又不会食物中毒,赵文凯身边放着大笔的闲散资金,为何不收购这两家公司。
不过【工业光魔】的问题是卢卡斯未必会卖,而且市值太高。而另一家【皮克斯】目前和【迪斯尼】有着合作关系。一想到上一次收购【美国广播公司】的事情,赵文凯就知道,想要收购【皮克斯】恐怕也是难比登天。
“为什么一定要收购?我们现在不是自己也在筹建组成新地特效部门吗?再者说了。以目前这两家公司的市值来看,收购起来都不会太容易,与其浪费时间与精力再这上面。还不如想象日后电影公司的新片构思呢。”
曲凤轩对赵文凯地想法感到有一些难以接受,其实这也难怪,目前看来,无论是赵文凯所说的两家公司哪一家。以目前【华夏集团】的实力而言都可以收购,但是麻烦也不小。更何况。一边有美国电影界各大公司盯着,另一面有老冤家【迪斯尼公司】支持。赵文凯是现在打算收购,还是打算和美国【好莱坞】全面开战啊!
收购两家公司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问题是一旦收购,赵文凯要面对地就是所有【好莱坞】的顶级大公司群起而攻之地可怕场面。
赵文凯可没有想过这些,只是觉得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是目前东方电影世界中最缺少的,也是没有深入涉及的。虽然自己的特效工作室正在组建。但是问题要形成成熟的“特效技术”和“成熟产品”恐怕要等一段时间了。
就是赵文凯等得起。恐怕以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以及【好莱坞】那恐怖地扩张速度,华语电影是一定等不起地。
被曲凤轩提醒的赵文凯忽然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误区,好在事情没有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可是眼看着两家刚刚起步不久的有潜力的公司,赵文凯却不能插手,这未免也太叫人心急了。
曲凤轩不是不知道电影特效的重要性。其实在去年看过《侏罗纪公园》之后,所有人都对美国地电影特效的技术感到发自内心地惊叹和佩服了。如今赵文凯一心想要求成。快速的见到成效,这个举动,曲凤轩也可以理解。
“现在卢卡斯在【好莱坞】可以算的上炙手可热的人物,毕竟【好莱坞】是靠着他来打开的世界市场的门户,而且【好莱坞】目前有百分之七十的特效都是通过【工业光魔】来完成的。可以说,现在大家的眼睛都盯着这间公司,可是也没有见谁真的动手,这就说明了,目前是一个僵局。一旦有人第一个出手,必然遭到围攻,毕竟一家独立的【光魔】对大家才会有好处。而有了归属之后,必定会打破目前的僵局。不过你说的【皮克斯】到是可以考虑一下。”曲凤轩看到赵文凯心有不甘的样子,忍不住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而赵文凯还沉寂在无法收购【光魔】的痛苦之中,当听到【皮克斯】还有希望的时候,赵文凯就是精神一振,连忙问道:“【皮克斯】你有什么办法?刚才你不是还说【皮克斯】也无法收购吗?”
曲凤轩闻言笑道:“这只不过是基于你之前想要收购【光魔】的前提下,既然我们放弃了收购【光魔】的计划,那么我们也就不用在风头浪尖的位置上面对【好莱坞】的所有公司的攻击。可是收购【皮克斯】却没有这种顾虑。首先和【皮克斯】合作的【迪斯尼】一直一来都对自己的这个合作伙伴有着提防的态度。因为以二维动画闻名于世的【迪斯尼】从传统上就对三维动画有着排斥的心态。可以说,之所以和【皮克斯】合作,这是因为【迪斯尼】还没有发现自己的这个小伙伴的威胁性。如果真的像你所讲,目前皮克斯的这部三维动画一旦成功,皮克斯与迪斯尼之间必将发生一定的摩擦。”
曲凤轩似乎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一般,看起来这段时间为了电影公司的发展,曲凤轩真的没少了下功夫。
赵文凯点点头道:“那么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其实一对合作关系并不牢靠的盟友,而其中【迪斯尼】和我们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是在此之前就有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即便是有冲突,也只是商业上的竞争,那么【好莱坞】的其他公司也不会因此而轻易插手。”
曲凤轩笑道:“就是这个道理,【迪斯尼】在【好莱坞】也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伤筋动骨的事情,正是其他公司愿意看到的,只要不伤害他们的心里底线,我们就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收购【皮克斯】。我想,在投资拍摄完《玩具总动员》后,【皮克斯】的财务问题一定会十分严重!”
赵文凯闻言也觉得似乎这样一来,自己在三维动画方面似乎就不用发愁了。只不过,赵文凯最关心的还是电影特效的问题。
只要一想到卢卡斯这个名字,赵文凯就感觉心中痒痒的,这到不是说赵文凯的有背背山的倾向。只是,对于任何一个喜欢电影的人而言,能够制作无数令人赏心悦目,感觉畅快淋漓的特效效果的公司实在是有着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忽然之间,赵文凯突然想到另外一种办法,似乎可以解决自己“技术难”的问题。
曲凤轩先前还打算如何解劝赵文凯放下这个心思呢,可是眼前的赵文凯竟然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好奇之下,小心的问道:“是不是你想到什么办法了?”
赵文凯目光中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然后把自己那歪门邪道的注意在曲凤轩耳边讲述了一遍。
听到赵文凯这样下三烂的想法,曲凤轩万分为难的说道:“这样不大好吧,有损公司形象啊!”
赵文凯闻言眼珠子一瞪,怒气冲冲地说:“你不会不用公司的名义吗?”然后不理会曲凤轩一副十分委屈的表情,站起身来就大声说道:“让我们看看,明年的今天,香港电影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新气象。”
“【工业光魔】?目前我是收购不了你,但是可没有说过不挖你家墙角啊!卢卡斯,卢同学,希望你们家的后门没有关严。”赵文凯面带猥琐眯着眼睛暗自笑道。
1995年6月份,在“全球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举办方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华夏信息传播集团】收购【香港无线电视台(TVB)】百分之二十一的控股权,并且以董事会新成员的名义进入TVB董事局,成为合法董事。而这一次令所有人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在“全球音乐风云榜”上出尽了风头的赵文凯,这一次竟然以个人的身份,进入了TVB董事局。
只此一点,这件新闻就立刻成为了东南亚最大的新闻热点。
未成年不能成为董事?这话是谁说的?有钱有势力,别说是董事,就是董事局主席的位置,赵文凯想要坐上去,谁又能拦住?
赵文凯苦笑道:“六叔,你又把我给坑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黑客帝国》
1995年7月,【华夏信息传播集团】以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入主香港最大的电影公司【嘉和】,正式开始进军华语电影市场,这个消息一公布,【嘉和】的股票就跟绑上了火箭一样,飞速上升,到第一天收盘为止,一天之内【嘉和】股票足足翻了将近十倍。可以说,这是近两年以来,除去高科技股以外,上扬幅度最大的一支股票了。
由此可见,【华夏信息传播集团】的实力之大实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直都在流传【华夏科技】两地上市的消息更加受到所有股民的期待。
赵文凯入主【嘉和】之后,除去电影产业相关的部门,其他的外围产业,全部重新清查,对于与自己没有太大实际功用的公司,全部分拆出去。这样一来,这一块一块的分拆举动,使得【嘉和】主席邹文淮差点就爆血管。
可不是,毕竟【嘉和】能有今天都是邹文淮一心一意的用自己的努力打拼回来的,可是赵文凯这一上来就开始分拆公司,邹文淮又如何坐的住?
“【嘉和】目前的情况就应该专心的在电影行业发展,至于外围的子公司,是凡对电影没有直接影响的,我们必然要把这些不必要的产业分拆出售。毕竟专心做电影也是为了【嘉和】好,至于那些公司的市场价值,我想不用我说,你都应该明白,他们对于目前的【华夏】而言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与其没有精力去照顾这些公司。还不如趁着目前市值不错地时候分拆出去的好。”赵文凯早就知道邹文淮会上门来“兴师问罪”,因此早早的就留在酒店没有出去。
邹文淮自然知道赵文凯所言确实,毕竟以目前【华夏集团】的实力和规模来讲,实在是没有必要留着这些小公司,而且很大程度上。这些公司中有部分的业务已经和【华夏集团】下属子公司地业务发生了重叠,造成了资源浪费。这样的情况就是换了自己,估计也要把公司进行重新整合和加以分拆出售了。
“但是你放心,【嘉和】的主体我是不会轻易动的。动地也只是会在现有的管理机制和硬件器材上加以更换,对于目前的管理层,我不会太过心急地更换。毕竞在这个时期公司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赵文凯看到邹文淮脸色有所缓和。然后继续说道。
听到这文凯这样讲,说实话,邹文淮就已经无话可说了,毕竟从自己同意把【嘉和】交出来,就已经默认了赵文凯的所做的一切。赵文凯现在是大股东,自己虽然还挂着一个董事会主席的职位却已经不是当初了。而目前的公司总经理是曲凤轩,明眼人只要一看,也知道公司现在是谁在掌控实权。
不过随着【华夏集团】的注资,【嘉和】的股票还会继续上扬。邹文淮自己连同前期赵文凯高出市值三倍的价钱收购自己部分地股份。和近期股票地收入,邹文淮自己的个人资产足足翻了十多倍,比自己一生打拼赚回来的钱都多。因此邹文淮也就无话可说了。权钱不可太过贪心,有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在台湾 http://www.xshubao22.com/5/5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