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为了钱,这些家伙什么都敢干。
“暂时他还没什么动作,不过杰斯说,他私下里也表露出对老板您的不满,说您的战略不对,会引来太多的敌人。”丽佐娃道。
预料之中。
杨天心下冷笑,用喂不饱的狼来形容萨利赫最合适不过。
现在萨利赫会支持自己,就是看中了自己能给他钱,能帮他训练士兵,给他提供武器。
眼下损失了这么多人,还做了公敌,触犯了本地大部族的利益,萨利赫对自己不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说起来,丽佐娃这些雇佣军的忠诚度还是很高的,但换句话说,也不是忠诚度,是合约精神。
而像萨利赫这样的人,如果有必要,杨天一定会干掉他。
但眼下还不至于,杨天把阿卜耶已的天给捅了下来,本地的武装势力,特别是南北苏国政府,都恨上了卫国解放阵线。
萨利赫要是聪明的话,想保命,只有跟自己站在一起。
不然的话,没了杨天资金的支持,他只有死路一条。
……
喀土穆,一家私人医院。
冰冷的太平间,拄着拐杖的人打了个寒噤,四下看了看,才注意到阴影中的某个人影。
轻哼一声:“是你,很多年没见,想不到你改行做了特工,怎么,安逸的生活过的太久,想追求些刺激吗?”
阴影中的人走了出来,是个三十余岁的中年白人,干练,身上有一股硬朗的气质,似乎是个军人。
“好久不见了。”来人咧嘴,笑了出来。
第四十九章断腿
太平间里,对话还在继续。
“你找我做什么?”拄着拐杖的人靠在一旁的停尸台上,把盖着白布的尸体推开一些,点上了一支烟。
对面这人穿着西装,笔挺,那着装,那气质,在北苏国,在这个太平间里,显得十分另类。
“你应该猜到我要什么,我要情报,你们首领的情报,还有你们那个神秘老板的情报。”西装男也没有叙旧情的意思,直接道明了来意。
对面的男人默然不语,只是静静的抽着烟。
西装男也不在意:“一百万美金,换你的情报。如果你能做内应,给我们提供抓捕的机会,还有另外一百万美金的报酬,同时,可以给你一个新身份,以前的一切全部勾销。”
“我好好考虑考虑。”两百万美金没有让男子动容,可一个新身份,过往全部勾销,却让他动心了。
可心动距离行动,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权衡,要考虑的东西太多。
西装男也不在意,他有的是耐心,摆摆手,转身消失在阴影中。
“你知道怎么联系我。”
……
喀土穆,青尼罗河的对岸,绿树荫蔽之中,一座白色三层楼建筑。
建筑形似一个英文字母E,又好似王冠,复古式的风格,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里正是北苏国的总统府,权利核心。
已经是晚上八点钟,可会议室内还是一片紧张。
总统卜拉欣,正一脸阴霾的听着有关阿卜耶已地区局势的报告。
列座的政府高层官员不少,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除了在外地,或者出国访问的,基本都到了。
内阁部长,总统事务部长,国防部长,内务部长,财政部长,当然,绝对少不了石油部长杜萨。
“位于黑丁格镇的5A区二号油井,苏迈赫的5B区四号油井……”
卜拉欣双手托着下巴,宛若一头狮王般平视前方,不过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目光有些游离,注意力完全不在对面墙壁的屏幕上。
出了很大问题,不过一句话就能概括,阿卜耶已地区的石油开采,基本瘫痪。
站在卜拉欣这个位置上,考虑的东西会更多。
阿卜耶已地区是个老大难,11年,也就是前年公投之后,南苏国独立,可关于争议地区,阿卜耶已地区的归属问题,就被搁置了下来。
阿卜耶已地区有石油,储量还很高,未公投之前,北苏国在这里经营了好几年,建设了油井,输油管道。
眼下一公投了,这地区要是归属了南苏国,那北苏国这几年的投入算是打水漂了。
所以一直在扯皮,弄到如今,俨然就是一个三不管地带。
其中的油井,石油开采,有中石油的利益,谁也不敢动。
如此一来,形成的局面是,阿卜耶已地区的几座油井,归属权根本不明确,今天恩古克打了过来,占据了黑丁格,那好,黑丁格的油井就归南苏国。
等某一天,米塞利亚族又打了回去,那油田利益就归北苏国。
就像巷战一样,为了共同觊觎的利益,反复的拉锯,争夺。
可现在问题来了,有帮不长眼的家伙,捅了马蜂窝,不按套路出牌,把油井统统炸毁,三方利益都受损了。
谁干的,当然重要,好好的局面被打乱,可卜拉欣觉得,这并非不是一个好机会,可以把这个作为借口,重夺阿卜耶已地区的所有权。
至于损失的利益,卜拉欣心疼归心疼,但也没有丧失理智。
油井被炸了,输油管道被炸了,不要紧,反正有华国这个大靠山,华国要石油,那就给你们,眼下油井和输油管道毁了,那就由你们负责重建。
这想法太过的简单和幼稚,可却又是卜拉欣的真实想法,夹杂了内心的不爽。
看着列座一群官员争吵个不停,卜拉欣也是一阵心烦意乱。
不过财政部长的一句话,吸引了卜拉欣的注意。
“阿卜耶已地区的石油产量,占到每年石油出口量的百分之四十二,现在开采工作基本瘫痪,重建预期会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这两到三年时间,政府收入减少是一部分,我更担心的是,会对我们的经济造成冲击。大量的工人失业,公民信心力下降。”
经济问题,永远是个大问题。
北苏国没有任何有规模的工业,政府每年的收入,七成都是来自石油。
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阿卜耶已地区的石油开采两三年无法进行,那这笔损失完全可能影响政府的运行。
往简单了说,就是政府要没钱了。
卜拉欣过过没钱的日子,很不爽,所以开了口:“阿里,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财政部长阿里正跟国防部长争吵着。
这个家伙嚷嚷着要报复,大军开进阿卜耶已,该死的,你有多少大军,不怕引起新一轮战争吗?还有,要钱买装备,该死的,军费年年涨,也没见你折腾出什么成果来。
所以卜拉欣的突然发问,让阿里愣了愣。
事发突然,会损失多少,阿里还真没个准确数字,一时之间也不知该怎么回答。
不过这个时候,突如其来的一个人,打断了会议进程,也叫阿里松了一口气。
来人是总统助理。
而他打断会议,带来的消息明显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消息。
位于北苏国第二大城市欧拜德的炼油工厂发生爆炸,爆炸把炼油工厂夷为平地,爆发发生在一个小时之前,由于炼油厂的工人已经下班,死亡的主要是把守工厂的士兵,初步估计,死亡在七十人左右。
一瞬间,所有人都淡定不了了。
卜拉欣也是一脸愕然,刚才听阿里说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冲击,他还没怎么在意。
阿卜耶已地区的石油是占据了石油出口近一半的份额,可石油产区并非一个阿卜耶已。
还有科尔多凡,还有青泥罗,都是主要石油产区。
加上还有一些探明的新油田,正在兴建的石油项目,卜拉欣觉得,就算影响石油出口,影响也不会太大。
现在每日石油产量四十万桶还不到,如果科尔多凡,青泥罗的新建石油项目开工,这个数字可能提升到七十万捅。
所以结果可能是,经济依旧会受到波及和影响,但影响只是小范围的影响,这几年,政府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外汇储备,能够支撑过去。
不过眼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卜拉欣却再也冷静不下来了。
整个北苏国,靠着华国的援助,只建了三座大型炼油厂。
一座在喀土穆,一座在苏旦港,最后一座就在欧拜德。
靠着这三座大型炼油厂,每年北苏国能向外出口千万桶成品油,创收几十亿美金。
单纯的原油出口利润太低,成品油的出口,不仅能使得利润大增,还能刺激就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经济要腾飞,单纯的出口原油肯定不行。
对卜拉欣而言,这三座炼油厂,就是北苏国经济的命脉所在。
好像手脚,欧拜德炼油厂爆发,夷为平地,等同于断了一条大腿,可以预见的,北苏国这个刚刚学会走的国家,又要摔倒在地了。
第五十章偿还
总统府内,为突如其来的消息一片震惊。
把时间往前推一些,八个小时之前。
欧拜德。
欧拜德虽然是北苏国第二大城市,但繁华程度,还在喀土穆之下。在这里,你很少看到外国游人,更多的还是一些挎着步枪,巡逻的士兵。
街道并不整洁,脏乱差,没有一个完好的规划,从高空看去,就是一团一团,乱糟糟的,看起来叫人揪心。
在这里,找不到太多的现代气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电子广告屏,没有不时跑过的世界名车,更多的还是贫民区。
低矮的平房,杂乱的挤在一起,门前的树上晾晒着各种衣服,妇女聚在一起做着手工活,许多半大的孩子追逐着破烂分不出原本模样的足球。
“怎么样,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做好准备了吗?”偏僻的贫民区里,一处民房里,杰斯看着面前狠狠抽烟的中年人,一脸严肃的询问道。
这中年人四十余岁,黑色的卷发,是个白人,身材干瘦,宛若隐君子一般,有一种病态的惨白。
他穿着一身连体的灰白色工装,上面沾满了各种油污,像是个汽车修理工。
此刻,这个叫做哈吉的中年人,额头满是汗水,抓着香烟的手不停的颤抖着,畏惧,紧张到了极点。
“杰斯先生,我害怕,我能够退出,不干了吗?”哈吉求助般的目光望向杰斯。
可怜兮兮。
但杰斯却不为所动,只是冷笑一声:“现在想不干,可以,把先前给你的五万美金交出来。”
哈吉身体一颤,宛若缺水的鱼儿一样张着嘴巴,想呼吸,却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他的脸色愈发的苍白。
杰斯把桌上的纸包往哈吉面前推了推,抓住哈吉的肩膀,道:“这里是另外五万美金,可以让你的孩子与妻子在国外幸福的生活下去。哈吉,你是个烂人,堵博,西毒,可以说,像你这样的人,一点儿价值也没有,你的妻子,还有你两个孩子跟着你,根本没有前途。”
哈吉沉默着,只是痛苦的捂住了脸。
杰斯说的是事实,自己就是一个烂人,一个死了都没人管的烂人。
杰斯继续劝说:“不过我也知道,这一切并非你希望看到的,心底深处,你还是希望能为你妻子和孩子做些什么的,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生活。好,现在这个机会摆在你的眼前了。按着我的要求把事情做了,十万美金到手,还有你妻子和孩子在外国的新身份。”
话到这里,杰斯便没再劝说,他相信哈吉会做出选择的。
这家伙真是一个烂人,便是死了,也只会臭一块地,难得的是,他十分的爱妻子和孩子,根据调查的情况看,这家伙竟然很少打老婆。
在北苏国这个男权社会上,这实在是太罕见了。
如若不是这样,杰斯也不会选中他。
在毁灭之路上越走越远的哈吉,谁也拯救不了他,但如果能有机会,给妻儿一个更好的生活,他应该懂得抉择。
死寂一般的空气,只闻哈吉越见沉重的喘息。
许久许久,哈吉还是贪婪的吸掉最后一口香烟,狠狠的点了点头。
曾今的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这个幸福的家庭,被自己亲手葬送,难得妻子对他不离不弃。他已经深陷泥沼无法自拔,但能给妻儿新生活,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也愿意。
“你放心,我会遵守承诺的,今天晚上,你的妻儿应该已经出现在了南非的新居里。”杰斯满意的点点头。
位于城外的炼油厂。
炼油厂占地面积很大,由于其重要性,都是由军方派兵看守的。
外围拉着铁丝网,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瞭望站,上面架着机枪,在炼油厂东北方向五百米外,还驻扎着一个团的士兵,一旦炼油厂发生意外,随时可以调动。
说是固若金汤,却也差不多。
“哈吉,这都几点了,你迟到了,要是再迟到,就要扣你工资了。”炼油厂侧门,持枪的守卫看着走近的哈吉,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哈吉是炼油厂的电工。
整个北苏国没有完善的电力网,电力系统一直不稳定,电工的工作也很繁重。
哈吉提着自己的工具箱,挥挥手回应,他的笑容有些僵硬,但守卫的士兵也没在意。
他们都知道,哈吉是个烂人,堵博,西毒,一直是他们嘲笑的对象,炼油厂那么多工人,哈吉卑微的宛若蚂蚁一般。
士兵打开铁门,也没搜查哈吉的工具箱,这家伙胆小怕事,不起眼的小人物,没事儿嘲笑两句也就够了,还怕他干出什么事情不成。
目送哈吉离去,两个士兵撇撇嘴。
“听说这家伙的老婆很漂亮。”
“是呢,也见鬼了,要是换成我,早就跟他离婚了,哼,用华人的话说,叫鲜花插在牛粪上。”
“哈哈,你说的对。你行啊你,这话是谁交给你的,会用中文说嘛,教给我。”
两个士兵议论着,浑然没有在意,离去的哈吉,提着工具箱的手指有多么的用力。
熟门熟路的来到员工休息室,来到自己的储物柜前,打开,看着柜子深处的一块块棕黄色方块,哈吉咽了口唾沫,四下看了看,见没有人,才把东西全部归整到自己工具箱的夹层里。
正常的下班时间,在晚上六点,每到这个时候,数千的工人会离开工厂,赶回欧拜德,与家人一起,享受丰盛的晚餐。
但很显然,今天的哈吉是享受不到了。
他躲在配电室里,静静的等待着。
炼油厂一般很少加班,下班之后,厂区内除了巡逻的士兵,基本没什么人。
这半个月来,哈吉根据杰斯的指示,每天偷偷带一块C4,有些藏在工厂里,有些藏在自己的储物柜里,现在偷偷带进来的大概有三公斤之多。
而今天,在工具箱的暗格里,更是带进了引爆炸药必须的雷官和连接电线。
时间一分一秒的走过,炼油厂并没有太过严谨的员工管理,毕竟好几千员工,厂区又那么大,根本管理不过来。
所以谁也不知道,哈吉并没有下班。
当时间接近七点的时候,哈吉行动了,宛若黑夜中的一个幽灵。
他在这里工作好几年,又是电工,经常检修电线,对整个厂区太过熟悉了,而且跟守卫的关系也不错,守卫的基本巡逻路线,他也能摸个大概。
十分钟之后,哈吉来到了预订地点,装满原油的原料罐旁。
一排十个大型原料罐,储存了上万吨的原油。
可以说,这就是十枚大型炸弹。
深吸一口气,哈吉打开工具箱和背包,取出一块块C4。
哈吉的手有些颤抖,还要紧张的四下观望,观察是否有守卫路过。
但工作还是在继续,电工出身的他,又受过杰斯的训练,连接工作进行的还是很顺利。
一道手电筒强光猛的扫了过来,伴随着一声呼喊。
被发现了!
光芒照的哈吉脸色愈发的苍白,他不由自主的眯起眼睛,看着那逐渐接近的人影轮廓。
缓缓闭上眼。
发现与否,已经不重要了,确保消息不走漏,这本来就是一场自杀计划。
“纳菲丽,希望我的死是值得的,这恐怕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了。”
心下划过一句话,手指已经按下了引爆器。
轰!
橘红色的光芒扩散开来,惊天的爆炸,使得大地都震动了一下。
原料罐在爆炸中扭曲着发出吱嘎的响声,一团团更大的火焰冲天而起。
黑夜里,整个欧拜德都被照的宛若白昼。
第五十一章不多
“给我份报纸。”
特劳斯特笑着接过报纸,把钱递给了卖报的老者。
这是特劳斯特下榻酒店旁的一个报摊。
卖报的老者一直很喜欢特劳斯特,特劳斯特身上那种绅士的气质总让人觉得亲切。
“您的报纸,可怜的欧拜德,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特劳斯特微笑着道谢,回到了酒店。
房间里,特劳斯特翻阅着手中的《喀土穆箴言报》,这份报纸在喀土穆本地很有影响力,算是北苏国本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
“有什么新闻?”特劳斯特名义上的助理,斯蒂芬走进房间,询问道。
特劳斯特把报纸递过去,指了指头版头条。
“昨日晚八时许,欧拜德炼油厂发生大规模爆炸,造成七十余人死亡,整个工厂夷为废墟。据本地市民回忆,当时能感受到剧烈的震动,听到连续的爆炸声,天空一片明亮。据闻,爆炸后的大火持续了一夜时间,现在还正扑灭之中。”
“有关事故原因,官方并未给出正式声明,据消息灵通人士称,爆炸并非事故,而是人为引爆。”
“由此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前两日,发生在阿卜耶已地区的惨剧,六座油井被炸毁……”
斯蒂芬是相关利益方代表人,也知道特劳斯特的计划。
如今局是布好了,东风也来了。
“很好,欧拜德是北苏国第二大炼油厂,年产量三百万吨左右,现在被炸毁,加上阿卜耶已地区被炸毁的油井,北苏国的石油开发,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我想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影响到外汇市场,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出手的时候了。”斯蒂芬分析道。
他曾在华尔街供职,哪里号称世界的金融中心,在他的眼里,只有数字,利好消息,潜在盈利可能,其他的,他根本不会在意。
特劳斯特点头,他知道东风已经来了,是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了。
不过想了想,特劳斯特还是说道:“我觉得还不够,舆论现在还处于震惊状态,他们铺天盖地的报道这种惨剧,引导普通民众的注意力。我们要加把力,把民众的注意力放在这一连串事件可能引发的后果上面。”
“我想我要见一见这个喀土穆箴言报的主编了。”特劳斯特拍了拍桌上的报纸。
就在这时,整个房间毫无征兆的震动了一下。
那种强烈的震感,让特劳斯特有一瞬间的慌张,还未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轰隆声就传了过来。
声音无疑很远,就传过来,还是叫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怎么回事儿,是爆炸声吗?”斯蒂芬一脸惊慌。
喀土穆还算相对平静的,按理说不会爆发战争。
特劳斯特脸色也有些惊吓的苍白,听着走廊外的跑动声,也连忙跑到阳台,向外张望过去。
看着遥远的东方,那逐渐升腾而起的火焰巨人,特劳斯特也陷入了呆滞之中。
“那是喀土穆的炼油厂方向,我的天,该不会是喀土穆的炼油厂也发生了爆炸吧?这……这简直太棒了。”跟上的斯蒂芬看了一眼,猛然醒悟发生了什么,满脸的震惊转变成了狂喜。
喀土穆的炼油厂是由华国支持建设,北苏国境内最大的一座炼油厂,年产量在五百万吨左右。
如今连这座炼油厂也发生了爆炸,那意味着,北苏国辛辛苦苦建立起的成品油生产体系,彻底毁于一旦。
特劳斯特没有说话,脸色愈发的苍白。
此刻,他的心里就一个念头,那个看起来和和气气,总是笑眯眯的年轻人,太过疯狂了。
正想着,手机突然响起,拉回了特劳斯特的思绪。
翻出手机一看,特劳斯特表情立刻凝重了起来。
“杨先生。”打来电话的正是杨天。
杨天的声音并没有太多的波动,询问计划进行的怎么样。
特劳斯特相信,杨天一定能通过电话,听到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所以杨天这语气重的平静,更是让特劳斯特有一种深深的胆寒,这个年轻人,太可怕了。
挑着重要点,把计划的进行情况跟杨天汇报了一下。
北苏国中央银行贷的三十五亿苏丹镑已经到账,特劳斯特也联系好了北苏国金融市场的一些关系,只待时机一到,就开始在外汇市场大批抛售手中的苏丹镑。
当然,对于自己的建议,主导一下舆论风向,特劳斯特也没隐瞒,全部告知了杨天。
对于杨天,他是不敢再有半点儿隐瞒,只想着尽心尽力的帮杨天办好事情,赚自己的一百万美金走人。
杨天并没有多说什么,金融操作方面,他不会比特劳斯特更精通。
“我还有一件事,想问问你能不能帮我做到。”最后杨天说起了正题。
特劳斯特心下一紧,小心问道:“是什么事情?”
杨天轻笑一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关系,帮我采购一批黄饼。”
“黄饼?”
特劳斯特一愣,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倒是一旁的斯蒂芬微微侧目,用口型给出了解释。
黄饼,就是成品铀矿。
有人可能觉得,这玩意儿不是禁品吗,怎么还能买卖?
事实上,铀矿的确是禁品,买卖有些限制,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格。
现在世界上,铀矿储量最高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还有加拿大。这三个国家的铀矿储量,就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百分之五十多。
铀矿是资源,当然能够出口,换钱。
毕竟铀矿是铀矿,想要制造核武,中间还有一个铀浓缩过程,U235的含量极少极少,一吨铀,才能提炼出十几克的U235。
由于铀浓缩的技术足够高,拥有的国家太少,加上核能发电的应用,铀矿,所谓的黄饼,还是可以出口买卖的。
这玩意儿甚至还是一种期货,国际标价,一磅在六十美元左右。
斯蒂芬买卖过期货,当然知道这东西。
特劳斯特这才明白过来,旋即眉头就锁了起来。
杨天要这东西干嘛,而且为什么要问自己有没有关系。
不过呢,特劳斯特还真有关系。
没敢隐瞒,特劳斯特道:“杨先生,法国的EDF,也就是法国电力集团,您应该听过吧。”
法国EDF,杨天当然听过,世界五百强嘛。
“法国的核电很发达,EDF投资了法国百分之四十的核电站,通过他们,应该能够弄到杨先生需要的黄饼。”特劳斯特解释道。
顿了顿,特劳斯特问起了关键问题:“只是不知道,杨先生需要多少?”
“多少?也不多,几十吨罢了。”
喀嚓。
特劳斯特清楚的听到自己下巴掉地的声音。
几十吨,还不多,这要是不多,什么才叫多。
第五十二章新闻论调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你的老板跟你说了什么,是不是觉得你干的不好,把你炒鱿鱼了。”
看见特劳斯特挂断电话,脸色苍白,冷汗不住的渗出,斯蒂芬忍不住调侃道。
斯蒂芬了解特劳斯特的经历,知道这位金融行业的前辈落魄过一段时间,若不是这次攀上一位大金主,也没可能重回金融市场,操控这种数亿美金的大生意。
因此斯蒂芬不免有一种新人喜看老人悲的心态。
特劳斯特回过神来,瞥了一眼斯蒂芬,道:“你刚才也听到了,老板希望通过我的关系,购买一批黄饼。”
“黄饼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斯蒂芬了解黄饼,自然不以为意。
这玩意儿用处不少,但基本没人会把它跟制造核武联系在一起。
特劳斯特想嘲笑斯蒂芬的无知,可转念一想,自己这简直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便也没了闲心,道:“他要一下子采购几十吨。”
“几十……几十吨!”斯蒂芬宛若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惊的差点儿跳起来。
“你开什么玩笑,几十吨黄饼,我是说铀矿,我的天,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特劳斯特,你一直没有跟我说过你的老板,他到底是什么人,炸毁炼油工厂,挑起地区争端,眼下还要几十吨的铀矿,我的天,这简直是恐怖分子。”斯蒂芬目瞪口呆。
特劳斯特并没有跟他提过杨天的事情,以至于斯蒂芬一直认为,杨天也是跟自己的老板一样,是个资本家,洞察先机,看到了北苏国的危机。
但现在斯蒂芬才发觉,自己的想法真是太幼稚了,人家根本不是洞察先机,战争根本就是人家挑起来的。
“好了,你还是少问为妙。”特劳斯特当然不可能吐露杨天的情况。
杨天在电话里也说明了,喀土穆炼油厂爆炸并不是结束,杨天打算来个一炮三响,特劳斯特知道,很快,北苏国境内惟一剩余的大型炼油厂,苏旦港的炼油厂,也将不复存在。
“去,帮我约见一下这个喀土穆箴言报的总编。”特劳斯特下令道,现在东风已经来了,是可以出手了。
……
总统府。
卜拉欣愤怒的把一张报纸拍在了桌上,青筋暴起,宛若愤怒的雄狮。
“你到底是怎么做事的,这种关键时刻,怎么能够允许这种论调见报。”卜拉欣的唾沫几乎喷在对面的小个子的脑袋上。
对面这个被骂的狗血淋头的家伙,叫做哈玛维,是北苏国的新闻部长。
他是突然被叫来的,可一上来,迎接他的就是卜拉欣一通大骂,至今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欧拜德和喀土穆的炼油厂接连被炸,是人都知道其中没有那么简单。
国内的新闻方千方百计的想弄清事故真正原因,国外的新闻记者也如闻到血腥的鲨鱼一样,疯狂的涌入了喀土穆。
死伤那么多人,加上前一阵子,阿卜耶已地区六口油井被炸,整个北苏国局势一片动荡,现在世界主流媒体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北苏国上。
所以哈玛维的压力也非常的大,要控制影响力,低调处理,这两天睡都没睡好。
“总统阁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卜拉欣火气稍微平息,哈玛维连忙询问起原因来。
就是要死,也要做个明白鬼吧。
卜拉欣一把抓起报纸,扔在哈玛维的脸上:“你自己看。”
他虽然是将军出身,但一直很有修养,如今也是暴怒至极,才会做出把报纸砸在政府高官脸上的举动。
哈玛维也不敢表露什么不满,连忙摊开报纸,是喀土穆箴言报。
这两天,哈玛维忙着应付国外媒体,想不到后院起火,被自家人捅了一刀。
“经济的新腾飞?还是危机。”
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并不算太过吓人,但耐不住发行量大啊,可以说,整个喀土穆地区的人,都会看到这篇报道。
略过标题,哈玛维仔细的阅读下去,眉头迅速皱了起来。
北苏国是经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些年一直在进行经济改革,而随着最近几年,石油资源的开发,政府内有一种论调,就是以石油工业为根本,并凭此拉动相关行业,振兴经济。
在哈玛维看来,这策略本来就很正确,北苏国石油储量不低,恰好又碰上满世界搜刮石油的华国资本,趁着欧美资本退出北苏国,双方几乎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
有华国的资金支持,石油换经济,当然可行。
而且这两年,很快收到了效果,石油收入,俨然就是政府收入的最大部分。
而这篇报道,却是避重就轻,看似在论述解析政府的石油开发政策,实则也在不断的向读者透露一条信息,那就是石油工业占据经济比重太多,是个大隐患。
若是搁在平常,读者肯定就当某个专家闲的蛋疼,鸡蛋里挑骨头找茬的论调。
世界上哪有一种经济政策是完美的,总会有各种隐患和缺点。
可恰逢眼下,油井被毁,炼油厂被炸,北苏国辛辛苦苦建立起的石油开采和加工产业,毁于一旦,这篇报道的居心就险恶起来了。
它几乎是引导者民众去相信,石油经济政策有隐患,而现在这个隐患已经爆发了,北苏国的经济很快就要发生倒退,因为北苏国除了石油产业,根本没有别的支柱产业。
该死的贾姆德!
哈玛维心中大骂喀土穆箴言报的总编。
可报纸已经印发了,现在去追究脑子被驴踢的贾姆德已经无用,最主要的还是控制这篇报道引发的影响。
刚要开口,对面的卜拉欣已经站起身来。
冷冷的看了一眼哈玛维,卜拉欣道:“这件事交给你,一定要想办法抹平这篇报道的坏影响。我还有个会议要开,你先回去吧。”
哈玛维连忙点头,他也清楚,这几天卜拉欣的压力也很大。
而且他也收到风闻,说卜拉欣不日将要访华。
整个北苏国的石油产业毁掉大半,想要重建,靠着政府自己的力量根本没可能,只能借助外力,靠华国的资金。
但是这一次的连串事件,使得华国方面损失也很大,是否继续出资也要另说。
而且问题的关键是,华国是两边交好,跟北苏国关系好,跟南苏国关系也好,早就有传闻说,南苏国受不了高额的石油过境费,想要兴建一条输油管道,通过东南方接壤的肯尼亚。
若是这条输油管道兴建成功,那南苏国丰富的石油就能源源不断的出口,根本不用忍受北苏国逐年增加的过境费。
这个时候,如果华国放弃北苏国,转头介入南苏国和肯尼亚的谈判中,帮助建立起这条输油管道,那北苏国就傻眼了。
多事之秋,用来形容此时的北苏国,再恰当不过了。
第五十三章不满
控制这篇报道所引发的影响,哈玛维明显想的简单了。
几乎是第二天,相关报纸就转发这篇报道,而且各有衍伸,有些报纸更是直言不讳的指出政府经济策略的错误。
这种局面,是哈玛维无法预料到的。
虽然他控制了北苏国最大的英文报纸《苏旦观察报》作为官方喉舌,并在卜拉欣的授意之下,抛出卜拉欣不日将要访华的消息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
可问题的关键是,一直被外界指责为军政府掌权的北苏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新闻言论自由,如喀土穆箴言报这些大型报纸,有一定的外国资本支持,根本不鸟哈玛维。
而且更加大条的是,国外的新闻媒体,似乎也枪口一致,在报道北苏国炼油厂被炸事件的同时,也大篇幅报道北苏国的经济政策。
哈玛维甚至发现,在自己的身边,一些政府官员,也隐晦的表达了对政府石油经济政策的不满,并且为北苏国刚刚有起色的经济感到担忧。
政府官员尚且如此,那普通民众,又会是如此反应,几乎不用多想了。
现在这一切问题都还积压着,好似快要决堤的洪水,等待一个契机,将会一下子爆发出来。
那个时候,这天才是真的被捅破。
……
哈玛维,还有许多政府官员被一连串的事情弄的焦头烂额,身处卡杜利的杨天,同样有些头疼。
问题出在萨利赫身上。
这家伙真是一个喂不熟的狼,控制他的野心,真不是一件简单事情。
“我要资金,要武器。”找上杨天的萨利赫,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抛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杨天默然。
他有些明白此刻萨利赫的想法。
刚开始的时候,杨天和萨利赫在甜蜜期,杨天出钱,出武器,还帮萨利赫训练士兵。
因此当杨天指挥萨利赫的士兵进攻黑丁格等城镇的时候,萨利赫并没有拒绝,他并不完全了解杨天的目的,也没有预料到这么做的严重后果。
他的目的跟杨天一致,也是发展壮大,统一阿卜耶已地区。
杨天两天内,同时进攻好几个城镇的战略或许有些错误,但由于处于甜蜜期,萨利赫并没有表露出不满。
乃至于,萨利赫也有一种检验士兵训练成果的念头。
可当杨天用两天时间,炸毁六口油井,两个油泵站,瞬间给他拉满仇恨的时候,萨利赫才惊醒,事情大条了。
杨天此举,一下子把卫国解放阵线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阿卜耶已地区的政府军,肯定要报复。
而萨利赫如此选择,就成了大问题。让他举手投降,当然没可能,他仇恨政府军,一直想推翻阿卜耶已地区政府武装的势力,当然没可能跟政府军和谈。
所以为了保命,萨利赫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继续壮大,壮大到政府军也无法威胁他。
萨利赫虽然很气愤杨天帮自己拉满仇恨,但也不能不依靠杨天的资金。
想壮大,没钱可是不行的,卫国解放阵线只会破坏,让他们夺下一处城镇,发展城镇经济,根本没可能。
或许他们可以选择跟卡姆尔解放军一样,夺占一座金矿,靠金矿发家致富。
但问题是,阿卜耶已地区没有大型金矿,只有石油,让他们去开采石油,简直是做梦。
所以萨利赫还是没有动杨天,他现在的想法就是,榨干杨天的钱,等自己发展壮大,再把杨天一脚踢开。
站在杨天身后的丽佐娃目光有些警惕。
不久前,丽佐娃就提醒过杨天,要注意萨利赫,现在萨利赫是明显的张开了獠牙,公开表露对杨天的不满了。
他们属于雇佣军,是杨天的下属和员工,自然跟杨天站在一起。
现在丽佐娃不免要考虑,萨利赫如果动手,他们十几个人,能否保护杨天的安全。
杨天倒是一脸轻松,瞥了一眼站在萨利赫身后的两名士兵。
这是萨利赫的亲卫,对他很是忠心。
“你想要多少钱?”杨天反问道。
萨利赫明显的一愣,他跑过来,气冲冲的跟杨天要钱要武器,当然考虑过杨天的反应。
谁也不是钱多烧手的傻子,杨天不给,萨利赫也要为难。
暂时他并不想动杨天,弄死杨天,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像杨天一样的金主。
所以表面气势够足,但萨利赫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的。
可杨天不仅没生气,反而问他要多少钱,就叫萨利赫有些吃不准杨天的想法了。
皱了皱眉,萨利赫还是把皮球踢了回来:“你能给多少?”
这话明显有点儿犯傻,但杨天也不在意,道:“钱,我可以再给你,武器装备,你现在就这么多士兵,需求也没那么大了对吧。”
萨利赫目光有些复杂,气势汹汹的而来,想镇住杨天,但谁曾想,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有一种被杨天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点点头,萨利赫道:“武器暂时的确充足,不过现在政府军随时会攻打我们,我需要招募更多的士兵,这都需要钱。”
招募士兵,的确需要钱,但并非是花费在招募这一环节上。
萨利赫所谓的招募,就是袭击村庄,掳走青壮年罢了。
钱主要是花在购置武器,养一大群士兵之上。而且萨利赫很贪,先前杨天给他的一百万美金,几乎有八成被他独吞了。
“救国主义联盟你知道吧。”杨天突地问道。
萨利赫点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
救国主义联盟是阿卜耶已地区另外一支武装势力,成员组成有点儿复杂,不仅有米塞利亚族和恩古克族这两个当地大部族,还有不少小部族的人。
其中的一号人物赛义德,就是米塞利亚族人,而二号人物查希尔,却是恩古克族人。
按着道理说,米塞利亚族和恩古克族是世仇,根本没可能联合在一起。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两个家伙政治倾向很一致,跟萨利赫差不多,就是统一阿卜耶已地区,建立独立政权,因此走到一起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现在这帮家伙就盘桓在卡杜利南部的里诺姆。
他们的实力比卫国解放阵线还要差上一线,士兵大概在三百人左右,里诺姆也是一个小镇,据说南苏国政府军一直想夺回这个紧邻他们控制区的城镇,视救国主义联盟为眼中钉。
杨天笑道:“你知道就好,现在有个机会摆在你眼前,可以吞并救国主义联盟,让我们壮大。”
“什么?”萨利赫一下子淡定不起来了。
第五十四章平衡与消息
目送萨利赫离去,丽佐娃才稍稍放松。
这些天,她一直很警惕,怕萨利赫突然发难,伤害杨天。
而今天萨利赫找上门来的时候,丽佐娃几乎以为事情要遭,萨利赫要动手了。
但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却是萨利赫被杨天说服了。
“老板,根据杰斯调查来的情况看,救国主义联盟的确出了大问题,他们的二号人物查希尔控制了近七成的士兵,并跟南苏国政府接触,有和谈招抚的倾向。”
情报一直很重要,干情报特工出身的丽佐娃更是深知这个道理。曾今的他们,连雇佣军都维持不下去,根本没资金建立自己的情报网。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杨天的资金支持,在丽佐娃和杰斯的努力下,已经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情报网,大笔的钱撒下去,发展了很多情报 (精彩小说推荐:
)
( 超级无线网 http://www.xshubao22.com/5/5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