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像原子能机构这种评估和调查,工作很麻烦,比如前几年原子能机构派出工作组去伊朗,伊朗方面是被迫答应,一百个不情愿,不说给工作组找茬,却也是藏着掖着。故意不让你看到重要的东西。
虽说这一次杨天的诚意很足,可天野逸夫也不敢大意,来之前特意叮嘱过海宁,工作一定要细致,全面。
所以在阿卜耶已政府没有给出具体细节的前提下,海宁只能单纯的凭借经验,去推测,去评估阿卜耶已的核技术能力。
而且,海宁也要做好跟阿卜耶已政府方面交涉的准备,至少。一些关键的东西,他要据理力争,争取看到。
三个专家有两个是原子能机构下属的原子能科学应用局专家,博学多识,经验丰富。以前就参加过对伊朗核问题的调查,而另外一个,更是国际知名的核物理专家,叫做西格尔,是前苏联的核武相关方面研究领导人。
西格尔虽然是首次参加这种核武调查评估工作,但他资历最老,淡淡的点点头,道:“这个你尽管放心,就算阿卜耶已方面故意隐瞒,以我们的经验,哪怕只是看看机组外貌,恐怕都能推测出他们的技术水平了。”
另两个专家也是附和的点头。
西格尔自然有这种自信,他近五十年核应用研究经验,前苏联的核武发展都离不开他的贡献,那话怎么说的,就是老子这些东西都是玩剩的,你丫一撅屁股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海宁并没有跟西格尔合作过,虽然有些不满西格尔这种口吻,但出于礼貌还是没有多说什么,人家是老江湖了,也该给点儿尊敬不是。
“好,这一次的调查工作成功与否,就看各位的了。”海宁总结般的道。
……
下午两点,工作组一行抵达瓜内,也不用人特意指出,海宁一行人也瞧见了那城市东边,巨大的冷却塔,一排六个,高近百米,宛若人间奇迹一般的屹立在大地上。
“想来他们还处在低级的压水堆阶段。”西格尔不屑的哼哧一声,低声说道。
海宁微微摇头,但心理却也很认同西格尔的说法。
虽然外界盛传,或者说已经确定杨天拥有完整的铀浓缩技术,还有制造核武的技术,可核电站,那又是完全不同的技术了,没有一段时间,还真是玩不转。
杨天这才崛起几年,突然就要造核电站了,在海宁看来,当然只能从最低级的压水堆开始做起。
不过换句话说,就算是压水堆技术,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也是很了不得的,要知道百分之八十的国家想玩压水堆还玩不转呢。
阿桑奇安排下,一行人先去了瓜内的酒店,吃饭。
一见这架势,海宁心里立刻警惕起来,这把戏他见多了,各种找理由,目的就一个,拖延。
所以海宁很快找到了阿桑奇,说自己暂时还不饿,想立刻就去核电站看看。
阿桑奇不满的看着海宁,似乎被搅和了吃饭很不高兴,不过还是点点头。
待海宁回过头去,隐约听到了阿桑奇嘴里飘出一句神经病来,心下苦笑一声,也不敢多说什么,目的已经达到,多说无益。
说起来,像海宁这种工作,还真是吃力不讨好,两面受气。
车队驶入核电站。
核电站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守卫都是持枪的士兵。海宁视线已经游离了起来,搜寻起一切可疑的东西。
海宁现在还不知道阿桑奇到底打算给自己看多少东西,所以能看一些就是一些,尽量推测了。
下了车,阿桑奇迎上了海宁。道:“你们是先去控制室还是机组,或者反应堆看看。”
刚下车的海宁,也被阿桑奇给问住了,或者说太意外了。
海宁原来还担心,阿桑奇会避重就轻,带他们去看一些不重要的设施。或者就巡视一圈,做个样子什么的。可谁能想到,阿桑奇这一上来直接就问,要不要去看反应堆,去看机组。
可以说,这些东西才是核电站最核心的东西。谁不是藏着掖着不让外界知道的,怎么阿桑奇这是一幅打开大门,任你看的架势。
“反……反应堆吧。”海宁结巴了一下才说道。
要看,当然要看最核心的东西,反应堆。
阿桑奇撇撇嘴,也没在意海宁脸上的古怪表情,径直前面带路。往主体建筑而去。
贝尔跟在海宁身后,小心的从随身挎包里摸出了照相机,他是想拍几张照片。
海宁连忙用眼神制止了他,工作组抵达前,有关这次调查,是否允许工作组进行拍照,摄像等等,激动的天野逸夫忘记问了,阿桑奇也半个字没提,好像双方都给忘了一样。
贝尔没有看到这方面的限制。下意识的就想拍照记录,可海宁却不敢忘,怕发生纠纷,影响这次的调查工作。
阿桑奇也注意到了海宁的小动作,看了一眼贝尔手中的照相机。却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只是一副不在乎的说道:“如果你们想拍照的话,希望你们快一点儿,捡重要的拍拍也就行了,不要浪费太多时间,看完核电站,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
海宁愣住了,贝尔也傻了,后面几个原子能机构的主管也傻眼了。
“您允许我们拍照记录?”海宁不确定的再次问道,他还记得那一次去伊朗调查,想要拍照,被士兵直接抢走了照相机,没想到阿桑奇会这么大方,这口吻,好像在说,想拍就快拍,别浪费我时间。
西格尔轻哼一声:“有什么好拍的。”
海宁向贝尔使了个眼色,对方都不介意,自己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跟着阿桑奇走了二十多分钟,一行人才来到反应堆。
面积达数千米的巨大吊顶建筑中,中间下陷,四根巨大的金属臂支撑着一个直径近百米的巨大圆球,目之所及,全是金属结构,旁边的墙壁上,到处都是控制面板,电子开关,信号指示灯。
“这就是反应堆了。”阿桑奇一边介绍,一边带着一行人往一边的控制室而去。
贝尔快门按的飞快,而随行的几人,却齐刷刷的陷入了呆滞之中。
这反应堆,貌似有些奇怪啊,没走常规路,似乎不想寻常的反应堆。
一名专家凑到西格尔面前,低声问道:“西格尔,你见过这种反应堆吗,圆形裂变室,跟压水堆有些不像啊,莫非是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西格尔瞪着混浊的褐色眼珠,也有些发呆,若非阿桑奇说这是反应堆,他还真没看出来这就是反应堆。
虽说反应堆的形状不是固定的,一切看设计,可你也总不能偏离的太远,搞什么猎奇不是。
“看看再说。”西格尔嘟囔了一句,跟上了阿桑奇,步入了控制室。
控制室也有工作人员,监控着反应堆的实时数据,几十块电子屏幕上,刷着无数的数据,看的人眼花缭乱。
西格尔推了推眼镜,凑上前去,皱着眉头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西格尔惊骇的发现,他竟然只看懂了一半左右的东西,许多控制元件,许多数据式,连他都认不出来。
阿桑奇拍了拍一位工作人员的肩膀,道:“把实时的模拟画面调出来。”
然后转向海宁一行人,道:“你们还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询问,我可以给你们做讲解,不过我想你们自己看也就能……哦,模拟画面调出来了,你们自己看吧,这就是反应堆内部的情况,你们都是行家,一看就明白了。”
最大的电子屏幕上,切出了计算机模拟的反应堆内部情况。
西格尔几人的确一眼看明白了,可看明白之后,却齐刷刷的傻眼了,看着画面中,那火热的一个光球体,心中就一个念头:扯呢吧您。
人造太阳,现阶段世界最高应用的热核技术,核聚变发电!
第五十八章了解和习惯
西格尔与另外两个专家对视一眼,心中首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
这方面西格尔无疑最有发言权,据他了解,现阶段只有美国才拥有可以投入应用的核聚变发电技术,就连核电应用大户法国都没拥有。
而几大核武强国也都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研究,希望能够尽快达到核聚变发电的程度,但这技术实在是太难了。
原理很简单,稍微懂点儿物理知识的都明白,可想要具体实现,那简直是难于上天。
为什么吧这种技术称之为人造太阳,除了这种核聚变方式就是微缩版的太阳以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这种技术太过困难,简直属于神的奇迹,是神才能拥有的能力。
但横空出世的杨天却拥有了这种技术,而且看样子已经投入了使用之中,如何能不叫人惊讶。
“尊敬的阿桑奇先生,请问你们是如何实现核聚变的可控的?”西格尔镇定下来,原先脸上的倨傲表情立刻收起,恭恭敬敬的问道。
他倒也不是天生性格狂傲,实在是资历太老,不免有些老气横秋,可眼下,亲眼见到这种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技术,什么高傲都被粉碎,有的只有对知识的渴望。
阿桑奇倒是神经大条,完全没有注意到西格尔前后的神情变化,只是撇撇嘴道:“你问我我也不知道,这是联邦科学研究院的成果,我只负责核电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的东西我也不懂。”
可一旁的海宁却是大跌眼镜,心道这还是那个骄傲的西格尔吗,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正常。到了西格尔这个年纪,物质什么的已经无法吸引他,只有更高的科技,连他也无法理解的科技,才能让他兴奋。让他疯狂,可以说,西格尔就是一个狂人的科学狂人。
“联邦科学研究院!”西格尔死死的把这个名字记在心里,连连点头,神色愈加的恭敬,道:“那请问阿桑奇先生。如果想要进入你说的这个联邦科学研究院,需要什么要求?”
“西格尔先生,您不会想……”海宁大惊失色。
而一旁的两名核方面专家也是来了精神,一脸的跃跃欲试。
阿桑奇皱着眉头,看了西格尔一眼,他是完全不知道西格尔是何须人也。倒也怪不得他,几十年前,西格尔就是著名的核物理专家,可那个时候阿桑奇还没出生呢。而且西格尔还是那种搞机密研究的科学家,只在很小的圈子内名声流传,便是外界,对他了解的也是不多。
可这并不代表着西格尔不厉害。现如今,世界上经常见报的那些著名核物理方面专家,几乎很大一部分都是西格尔曾今的门生,助理研究员,可见西格尔的资历之老。
看了两眼,阿桑奇还是摇摇头,道:“联邦科学研究院牵扯太大,直属于主席领导,具体如何选拔人员我也不清楚,我想你是没机会的。”
西格尔止不住的一脸失望。可还是最后争取道:“你的意思就是,如果得到贵主席的同意,我就能进入联邦科学研究院了吧。”
“这个当然。”阿桑奇道。
西格尔不再多说,暗暗记下,知道临走前。工作组可能还有机会见到杨天,到那时候提出再不迟,他相信,凭自己的资格,杨天不可能不答应,要知道现在他只要愿意,可以去任何一个核武大国做科学研究。
“副总干事,我想我们没有什么好看的了。”西格尔对海宁道,杨天连这种核聚变技术都掌握了,已经足够他们做出评估了。
阿桑奇也看向了海宁,工作组行程安排的很紧,他也不愿意浪费时间看来看去。
海宁一脸尴尬,但工作还是要做,咬牙道:“阿桑奇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想去总控制室看一看,还有贵方对核废料的处理等环节。”
原子能机构的评估包含很多方面,有技术产生聚变是一方面,完善的控制系统更加重要,不然的话,动不动泄露就悲剧了,还有废弃物的处理,也极为重要,考验一个国家的核技术能力。
阿桑奇点点头,带着一行人去参观了总控制室,又看了看发电机组,废料处理等环节,也任意贝尔拍摄照片,并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
这种合作态度,让海宁十分的满意,他相信,加上贝尔的记录,能够做出完整的评估调查报告了。
不过在心里,海宁也是暗暗惊讶,瓜内这座核电站,无论是规模,还是应用的技术,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准。
核发电,也在国际公约法允许范围内,可原子能机构一般都会进行调查,做出评估,怕的就是核电站管理不善,造成核泄露,导致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而照海宁的估计,以瓜内这种核电站的技术,安全性极高,泄露几乎不太可能。
这才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看中的,不是限制你,不然你使用核电,核电是好东西,清洁高效,原子能机构是国际组织,倡导核电还来不及,当然不会去控制。可你用可以,但却要会用,核电就像一辆超级跑车,你丫刚拿了驾照,连破面包都开不好,还想开着跑车玩漂移,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这方面,才是原子能机构真正看重的。
可以说,这一次参观瓜内的核电站,让海宁十分的满意,也充分认识到,杨天对于核技术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阿桑奇先生,我们下面去哪里?”车队离开瓜内的核电站,也不过下午三点钟,海宁出声询问道。
先前抵达瓜内的时候,阿桑奇就说过,看过核电站之后还要去别的地方参观,海宁盘算着是不是让阿桑奇带自己去瓦勒的铀矿看看。
阿桑奇看了一眼时间,道:“时间还早。我带你们去最近的一个陆基发射井看看,也就十几公里远。”
“陆基发射井!”海宁吓了一跳,旁边的贝尔等原子能机构成员也是吓得不轻。
先前,海宁几人还盛赞杨天的合作,可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知道杨天的诚意有多么的高,连陆基发射井都让他们看。
外界对海宁此行关注度这么高,当然不是想看看杨天是否有建设核电站的能力,而是想知道,杨天到底有没有拥有更多的核武罢了。可海宁也清楚,这种战略性武器。杨天应该不会给自己看,就算表面上极为合作的华国,至今拥有多少核弹头,原子能机构也不知道。
“阿桑奇先生,您说的是真的?”海宁不确定的追问道。
阿桑奇道:“当然,这是我们主席的安排。今天时间不早了,看一看距离近的这座陆基发射井,然后在那里休息,明天再启程,去另外几座陆基发射井看看,然后再去铀浓缩基地参观,行程安排的很满。”
海宁只觉得心脏都激动的要跳出喉咙眼儿。不仅是看一座陆基发射井,而是看好几座,甚至连铀浓缩的基地都给他们看,这……
海宁都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杨天的大度和诚意了。
这以后,谁要是再跟自己说,杨天是独裁者,海宁首先要跟他急。
阿桑奇所说的陆基发射井距离瓜内并不远,位于荒僻草原的一片树林旁,周围连条正经公路都没有。
抵达这里之后,贝尔手中的照相机几乎没停下来过。海宁也不住的看周围环境。
陆基发射井,这可是战略地点,杨天就这么大方的给自己看了,要说出去,谁能相信。
可以说。海宁要是把这发射井具体地点暴露出去,各大国都要震动,毕竟杨天陆基发射井的所在,一直是机密中的机密。
“阿桑奇先生,恕我好奇的问一句,这一切真是杨天主席安排的,他难道不怕我们把陆基发射井的位置给泄露出去吗?”海宁对杨天好感大增,这一问倒是有些站在杨天的角度考虑问题。
阿桑奇疑惑的看了海宁一眼,海宁连忙道:“阿桑奇先生放心,我们绝不会把贵方的机密信息对外公布和泄露的。”
阿桑奇这才开口,一脸的不在乎,道:“实质上,就算你们公布也没关系,这只是其中一处罢了,在整个阿卜耶已地区,还有不下几十座陆基发射井,而且我们还有后备核弹库,就算陆基发射井被毁,也可以随时发射后备核武。”
话到这里,阿桑奇又神秘一笑,道:“不过我相信,不到最后时刻,谁也不会主动发射核弹吧。”
海宁瞪大了眼睛,连忙点头,讪讪一笑,心中却忍不住腹诽,话是这么说,可别忘了,你们那位尊贵的主席大人,就发射过。
……
卡杜利,结束了与民间组织的接见,杨天也疲倦的回到了政府大楼。
身体倒没有觉得太过疲倦,只是精神上的疲倦罢了。
每一天,杨天的行程都排的满满的。
杨天还不像周凯,周凯是忙于政务,每天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看文件,然后就是开会,很少外出。
而杨天呢,作为阿卜耶已的最高领导人,阿卜耶已的脸面,出风头赚面子的事情都要他来做。原先地盘不大,还没什么特别感觉,大不济也就是卡杜利,本提乌,海班,阿卜耶已周边十来座城镇来回跑就是了。
可现在呢,坐拥两个州的领土,大小城镇数量过百,许多城镇都在重建恢复之中,杨天就要去巡视,增加曝光度,恢复人民自信心。
而且每到一个地方,事情也多的惊人,接见地方官员,招待本体的商会团体,民间组织,然后再去发表发表演讲,鼓舞鼓舞人心什么的,事情那叫一个多,一天保持着微笑,到晚上了,连笑容都是僵的。
正闭眼养神,突地有脚步走进,杨天睁开眼来,却发现是丽佐娃,把一杯清茶放在了桌上。
一身黑色职业正装的丽佐娃,做这种端茶倒水的事情,倒还真像个秘书,不像个保镖了。
“温度正好。”杨天端起茶杯,清香扑鼻。
杨天喝不惯咖啡,这茶叶还是李保东送来的极品大红袍。
不过杨天更在意的还是茶的温度,水温六七十度,喝着有些烫,但又不会烫的无法喝,放的茶叶不多,寥寥七八片,杨天不喜欢和浓茶,就喜欢清淡一些的。
这些细节,只有长时间陪在杨天身边的丽佐娃才能知道,就连杨天现在的秘书也不清楚。
丽佐娃微笑着点头,静静的站在了一边。
这段时间,丽佐娃脸上的笑容多了许多,或许是心事了却的缘故。
“一直没问,小尼克怎么样了,你去见过他吗?”杨天放下茶杯,想了想问道。
丽佐娃摇摇头,道:“没有,知道他一切好也就行了,或许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去见他。”
杨天微微动容,他深知,丽佐娃和小尼克之间,是有一种近乎于母子般的感情,丽佐娃能忍着这种情绪,不去见尼克,只会了不让尼克感到困扰,不影响尼克的生活,这种无私的爱,连杨天也无法镇定。
“丽佐娃,你今年多大了。”杨天突地想起了什么,好奇的问道。
从认识丽佐娃以来,杨天才发现,自己似乎还不知道丽佐娃有多大,对这个一直保护自己的女人,杨天了解的太少了。
丽佐娃刚要回答,办公室的门突地被推开,周凯走了进来。
丽佐娃一见,连忙告辞离去。
“给,我拟定的建国计划书。”周凯把一份厚厚的文件摆在了杨天面前。
第五十九章万世王朝
杨天也收起了对丽佐娃的好奇,抹了一把脸,才拿起文件,有些意外的说道:“这么快就写好了,我还以为要很长时间呢。”
建国,绝不是一拍脑门儿,说我要建国了,那就建的。
随便举个例子,要建国,离不开人,可人也要细分,确定公民的权力,拟定章程,明明白白的告诉公民,你们是否拥有选举权,你们要做些什么。甚至于,连人口的种族,都要分清了,理顺了。
再说地域,要划定政治区域,明确一级一级的管理权,哪个城市划到哪个政治区域内,这都是大问题,比如海班,虽然在西科尔多凡州范围内,可距离南科尔多凡州很近,那里现在大部分的人民都是南科尔多凡州南部的瓦拉布族。
要是简单的把海班划在西科尔多凡州的管理区域内,那就可能会造成瓦拉布族人的隔阂,引发许许多多的问题。
这种政治区域的划分,有着极鲜明的民族特征,隔着几百公里,文化传统都可能不同,更别说北苏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而且你划分政治区域,也要考虑经济因素,海班发现了铁矿,现在经济很繁荣,要是划给了南科尔多凡州,那西科尔多凡州恐怕也会不干,人民和官员可能会想,海班本来就是我们西科尔多凡州的城镇,还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城镇,凭什么给你南科尔多凡州。
甚至于,政治区域的划分也要考虑地理环境,好比两个城镇,中间隔着大片的荒漠,或者是一座山。交通都不便利,就划到了同一个政治区域,那经济发展怎么办,地理联系怎么办。
这些,都需要考虑清楚。做好充分的调查,是个天大的难题。
再说具体的章程,国家的纲领,宪法,行政规章,都不是说写就写的。好比你规定了一个节日,跟人民的宗教信仰相悖,那就会引发大矛盾。
乃至于,国旗,国歌的确定,都要综合考虑。不是脑子一热说决定就决定的。
杨天把这事情交给周凯,也没想到这才几天时间,周凯就把计划书拍到了自己面前。
“也不长了,自打咱们占据了阿卜耶已,我就思考过这方面的事情,也做过一些准备,现在只是把以前整理的东西具体下来罢了。”周凯不客气的端起杨天面前的茶杯灌了一口。扯开领带。
“辛苦了。”杨天细致的看着周凯做的计划书,瞬间觉得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奔波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人是要比的,只有比较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辛苦。
周凯也没打扰杨天,自顾自的思考着事情。
半个多小时,杨天才看完这份四百多页的计划书,静静的回想了一下细节,才开口道:“大体框架上我都同意,政治区域的划分虽然还有瑕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趋于平衡。倒不成问题。”
计划书中,关于政治区域的划分,也是重中之重。
周凯的意思是,首都就设立在卡杜利,是最高的联邦政府所在地。这点杨天当然不会反对。从各个方面看,卡杜利设为首都都是最明智也是最好的选择。
而在联邦政府之下,则会分两个州的州政府,也就是西南科尔多凡州。
在这两个州之内,会选择相对繁荣的城市,为地区首府,划分出数个县来。
联邦政府,州政府,县政府,市政府,这么一级级的划分下去。
“但是呢?”周凯问道。
基本同意,那也就该有不同意的地方,自然有但是了。
杨天放下计划书,笑了:“没有什么但是,你自己也说了,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考虑了,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纰漏。”
以周凯脑域开发的智商,考虑了这么长时间,问题自然不大。
“关于政体制度,我倒是有些反对意见。”杨天站起身来,翻出一包烟,扔给周凯一支,给自己点上。每天休息不足五个小时,各种提神的东西,咖啡,烟,浓茶,甚至于精神恢复剂,都是常备用品。
烟气上升,杨天才开口道:“你在宪法中明确主席的最高领导地位,我并不反对。”
周凯拟定的宪法中,明确写明了,国家元首是联邦主席,民党主席,三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主席。
而且国家元首三权集中,拥有行政权,还不受司法权管制,并拥有一票否决的立法权。
虽然也会以三权分立的形式设立政府机关,最高法院,议会,分别掌握行政权,司法权,立法三权,可国家元首却独立三权之外,地位超然,是真正的集权为一人。
至于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同样独立,但实际上,无论是政府机关,最高法院,议会的官员,都会从民党中选举,推行真正的一党制,同样是集权,因为国家元首就是民党主席。
同时,宪法也写明,国家元首任期无限,最高法院无法罢免,随时可以通过法案修改宪法。
简单一句话来说,这就是披着民主议会制度的皇权集中制。
而杨天,就是一切权力的中心,真正的皇帝。
周凯拿出这份计划书,觉得杨天最不该反对的就是这个集权决定,打趣道:“你这都是皇帝了,怎么,还不满足,非要换成帝制,称帝才行?”
当然,在周凯看来,杨天要真想称帝也没问题,可这是现代社会,称帝实在有些倒行逆施,与历史相悖了。
杨天摇摇头,道:“不是不满足,而是太满足了,也不应该这么做。比如这一条,国家元首可以无限期连任,就不好,而且权力太集中,也应该给予限制。”
周凯直接就听傻了。没见过像杨天这样,还嫌权力太大,要主动放权,给自己权力加上限制条件的。
“凯子,你觉得咱们能活多大?”杨天突地问道。
周凯撇撇嘴。刚要开口,话到嘴边突地顿住,恍然间有些明白杨天的意思了。
杨天看周凯的神色,就知道他听懂了,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帝制为什么不长久。就是因为人力有穷,谁也无法对抗时间的流逝,没错,我当然可以称帝,也可以一代代把皇权传下去,或许。阳阳能接替我,成为一个好皇帝,但我无法保证,几百年,几千年之后,我的后代还能依旧英明,保住这个国家。”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代英明神武,不代表代代英明神武,历史上,强如成吉思汗,打下万里江山,百年之后,一堆儿子闹窝里斗,超级帝国也不瞬间倾覆。
这或许才是帝制无法长久的根本原因,谁也无法控制后代会不会出个什么木匠皇帝。书法大家,诗歌天才什么的。
“可是,现在科技发展的这么快,谁说我们不能够永生,身体不行了。克隆个身体,换个身体不就行了。”周凯表情也凝重了起来,永生,谁不想拥有,可谁又能抵挡的住时间的伟力。
杨天嗤之以鼻,这方面,没有谁比他更有发言权,像科幻小说里那般,克隆个身体,把大脑一换,人就能永远的活下去,简直是开玩笑。
克隆技术,就杨天连上外星无线网所了解的,外星人早就掌握不知道多少年,就现在,杨天拷贝的历史博物馆资料里,就有克隆技术。
外星人可以拥有强大的生物技术,胳膊断了,都可以给你重新做一个接上去,但永生,谁也无法真正实现。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几十年之后,杨天就会死,或许他可以搞出一些外星科技中的生物强化剂之类的,能够多活一些时间,但最终,杨天还是免不了一死。
既然死亡无法逃避,那杨天就不能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给这个新兴的国家埋下巨大的隐患。
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没有民主,独裁的国家,就算一时昌盛,也不会永远长久。
权力有制约,总能选举更英明的人,让更有能力的人带领人民,那才是国家昌盛之王道。
“依我看,三权分立就不错,相互有个制约,而且咱们要确定宪法的崇高性,不能肆意更改,让一个人掌握全部的权力。”杨天道。
周凯明白杨天的意思,但还是道:“可是这样一来,你就不怕做不了几年,就有人背叛你,夺了你的权!”
有限制,权力自然就会分化,就会有利益共同体,就有有矛盾和妥协,就连杨天自己,也有可能成为权力交锋的受害者。
“难道有一天,人民选举,把你给选下来了,你也会甘心。”周凯又问道。
是杨天领导着阿卜耶已走到了如今的地步,是杨天给予了阿卜耶已两百多万人民和平与希望,如果有一天,人民背叛了杨天,那杨天能接受吗,周凯不得而知。
人心会变,这永远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杨天陷入了沉思之中,直到手中的香烟燃尽,烧到了手指才回过神来,语气沉重到了极点,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我不后悔。”
如果有一天,另外一个人站出来,能带领阿卜耶已走的更远,那杨天或许只会感到欣慰。
因为杨天真正在意的并非绝对的权力,而是一个万世王朝。
第六十章阿卜耶已联邦共和国
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到了极点,似乎还回荡着杨天无悔的话语。
周凯呆呆的看着杨天,许久许久才挤出一丝笑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轻松,道:“或许很多年之后,人民会铭记住这一天,2016年10月22号,我们伟大的杨天主席主动放弃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权于人民,这……简直就是翻版的独立宣言啊,杨子,我决定了,这一天要订为法定假日,让人民永远记住这一天你做出的牺牲。”
“德性!”杨天翻了翻白眼,不过也觉得心里好似松了一大块石头一般。
的确,杨天完全可以称帝,等自己老了,把皇位传给阳阳,让自己的血脉永远流传下去,可理智告诉杨天,这并不明智,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纠结,积压在杨天心里,直到这一刻,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但在自己在世的时候,杨天还是会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给自己身上加上枷锁,是为了自己建立的基业能够永久昌盛,也是给自己挑战。
“不说这些了,国旗,国徽,国歌,还有国名呢,还叫阿卜耶已吗?”周凯问道。
相比于那些政体什么的,这些形象问题也是大问题,是凝聚人民向心力的重要东西。
“国旗下面有什么建议?”杨天询问道。
周凯取出平板电脑,翻出一些设计稿给杨天看,道:“收集来的设计稿很多,你先看看吧。”
杨天点点头,一页页翻过去。
各种设计都有,千奇百怪。不过看了一会儿,杨天倒是眼前一亮,被一副设计图吸引了。
国旗的设计要简单明白,又有鲜明的特征,一定的代表含义。至少,还要好看。眼前的这副设计,是横向三色旗设计。
三色旗设计是很常见的一种国旗设计,简单明了,三种颜色一般代表特定的含义,拥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如欧洲的三色旗,多以红白蓝三色为主,因为这是斯拉夫民族的颜色。而非洲,多以红黄绿,还有黑色为主。
眼前的这幅设计图,就是横向红黄绿三色设计。等比例区分,红上绿下,而在中间的黄色,还有一只黑色的昂首雄狮,张牙舞爪,须发喷张,看起来极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看设计的介绍说。红色代表革命,黄色代表荣誉,绿色代表自然,黑色则代表黑色人种,狮子代表张扬的武力。
“就这个了。”杨天也是一家之言,直接拍板决定了。
周凯看了一眼雄狮旗的设计,也没提什么反对意见,记住设计编号,又问道:“国歌呢,下面选送了几首。我挑了几首合适的,你要不要听听。”
杨天摆摆手示意不用,道:“国歌先不急,你安排人,看看能不能根据国旗创作一首歌曲。雄狮这个概念我比较喜欢,而且我们目光要放远,绝不会仅限于如今的这点儿地盘,所以不要带上鲜明的北苏国民族特色,嗯,国歌名就订为《前进的雄狮》,你让人写词作曲就行了。”
“《前进的雄狮》?”周凯琢磨了一下,也没反对,既然国旗都定下了,选择一首与国旗概念相符的国歌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周凯深知杨天的心很大,绝不会只局限于一个阿卜耶已,要着眼于世界。
“那国徽也是按照雄狮来设计了?”周凯问道,见杨天点头确认,才又问道:“那国名呢,你有什么想法,还有官方语言,文字,标准度量等等。”
杨天又点上一支烟,静静的思考了起来,这些东西可都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好比这官方语言,北苏国人民一般讲阿拉伯语多一些,北苏国的官方语言就是阿拉伯语,也通用英语,还有一些地方方言。如果定下一门官方语言,那官方的行文,文件,都要用官方语言,自然要选择使用者最多的语言。
许久,杨天才开了口:“国民还是延续阿卜耶已吧,这是我们奋斗的地方,是我们的根,将来,我们要把它的名字传遍整个世界。”
杨天的语气变得高昂起来,道:“从此之后,我们就叫阿卜耶已联邦共和国。”
“阿卜耶已联邦共和国。”周凯的情绪也被点燃起来,迎上杨天的目光,用力的点点头。
根在阿卜耶已,梦的起源就在这里,那就把这个名字镌刻在历史上,永远的铭记它。
“官方语言定位英语,以后也要全面推广英语,我们要跟世界接轨,阿拉伯语的适用范围还是有些小。”杨天平静一下说道。
周凯点点头,他的意向中,阿拉伯语和英语是最合适的选择,无论杨天选择哪一种,都没问题。
“对了,下面对建国是什么态度,民间的反应呢。”杨天突地想起了一件事,询问道。
建国的想法还只在政府范围内流传,也未开展大范围的民调,杨天也要考虑人民的态度。比如那些从北苏国逃难的人民,是否还会眷恋旧土,还把自己当做北苏国的人民,只认为杨天是一个反叛军,会带领他们打回北苏国,重建北苏国。
周凯道:“政府内部反应倒不是太强烈,反对声很少,但赞同声也不多,我觉得,他们还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而民间,你也清楚,暂时还不敢开展大范围的调查,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
这种回答也在杨天的预料中,道:“建国的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满足,要么在年前,要么在明年,是一定要建国的,就看这一次原子能机构的调查结果了。”
杨天突然扯到了这次的原子能机构调查上,周凯有些没明白,问道:“这话怎么说,我们建国跟原子能机构这一次的调查有什么关系?”
杨天笑笑,却也没有解释。
……
转眼就是两天过去,10月25号,宰牲节的第二天,海宁的调查小组已经跑遍了大部分的核设施,带着大量的工作记录和图片资料,回到了卡杜利。
前后不过三天的时间,调查工作就圆满结束,速度之快,也让海宁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不过海宁也深知,调查工作进展这么快,离不开杨天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阿桑奇找到了海宁,告知了杨天会在当天下午两点接见他们的消息。
卡杜利政府大楼的接待大厅,提前一个小时赶到了海宁等到了杨天。
两点钟,一秒不差,杨天一袭便装,带着丽佐娃和工作人员,出现在了接待大厅。
正在休息的海宁等人慌忙起身,目光不由自主的聚焦在了杨天身上。
很年轻,但气场够足,目光深邃,与人对视,让人有一种淡淡的无形压迫感,脸上也挂着和善的笑容,也没有那种拒人千里的感觉。
“这位就是海宁副总干事吧,22号你们抵达的时候,我临时有事,无法接见你们,实在是抱歉至极,希望你们不要介意,能满意我方的安排。”杨天先迎上了海宁,笑着伸出了手。
海宁连忙伸出手,与杨天握住,道:“杨天主席事务繁多,我们可以理解,这一次的调查工作,杨天主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方便,诚意极大,使得我们能够圆满的完成这次调查工作,我代表国际原子能机构,向杨天主席的大度表示感谢。”
海宁说的很公式化,不过语气也有些颤抖,看的出来,面对杨天,他也是有些紧张。
杨天微笑点头,一一跟工作组成员握手问候。
及至到了西格尔,杨天还未开口,西格尔已经先开口,道:“尊敬的杨天主席,不知道您能否答应我,让我进入联邦科学研究院。”
这问题问的突然,杨天也愣住了,看向几步外的海宁。
海宁心里突突一下,当初在瓜内,他还以为西格尔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这老头儿是来真的,连忙介绍道:“主席先生,这位是西格尔教授,国际知名的核物理专家。”
西格尔?
杨天心下一转,倒是想起了这么一号人,的确如海宁介绍,当得起这个国际知名四个字。
西格尔是前苏联著名的核物理专家,几乎领导了前苏联核武方面的发展,是跟前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同时代的人,名声相当。
愣了一下,杨天很快回过神来,爽朗一笑道:“西格尔教授想要进入我们的联邦科学研究院,我当然是举双手欢迎,就是怕庙小,容不下您这尊大神啊。”
西格尔没有完全理解杨天最后这句俗语,还以为杨天不同意,也急了,道:“主席先生,我是很有诚意的,只要您允许我进入联邦科学研究院,什么样的要求我都能答应。”
杨天微微侧目,心道这老头还来真的啊。
至于是否同意西格尔进入联邦科学研究院,那当然不用考虑,以西格尔的这种资历,请都请不来,主要要求加入,不同意的是傻子。
“如果西格尔教授真的想进入联邦科学研 (精彩小说推荐:
)
( 超级无线网 http://www.xshubao22.com/5/5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