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当林鸿按照finger的语法和参数,对目标服务器的ip进行查询的时候,立刻列出了这台服务器中所有的用户信息。
第一行的内容分别是“登录名”、“姓名”、“终端名称”、“登录时间”、“登录ip”。
接下来便是按照这个顺序显示的总共13个用户信息。
林鸿从上到下,一路看过去。
“sys”、“root”、“jimmy”、“nsadmin”、“bin”、“eric”……
“eric?”
林鸿看到这个昵称之后,顿时精神一振。
因为他刚开始踩点的时候,曾经搜集到有和这个相同的信息,对方的电子邮件是以这个昵称开头的。
林鸿立刻使用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对这个用户进行登录猜解密码,试了五次之后,他终于成功登录!
……
正文第228章保驾护航
更新时间:2012…9…923:51:56本章字数:5668
第228章保驾护航
许多黑客在黑客生涯当中,一般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次入侵,就如同男男女女们永远都无法忘记自己的初夜一样。
林鸿的这一次入侵,虽然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但的的确确让他体验到了入侵的快感。
猜解密码这个方法,在计算机用户系统诞生之日开始,就已经出现。虽然简单,却从来没有过时,甚至于时间再向后推几十年,这个方法仍然有效。
计算机入侵,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入侵。任你计算机系统的防护措施如何到位,总是会存在那么一些用户,心存侥幸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安全意识,虽然明知道自己设置的密码很简单,但是偏偏为了图省事,心存侥幸认为别人没那么好的运气,可以猜测到自己的密码。
于是,他们将密码简单地设置为诸如“12345678”,“654321”、密码和昵称相同、昵称+数字、昵称+生日……等最常见的组合。
而黑客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类用户,他们将这些常见的密码搜集起来,同时也针对性地去搜集对应用户的所有信息,例如对方的电子邮件昵称,对方的出生日期,甚至对方亲友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都不放过。
有的黑客,直接使用手动进行猜测,如林鸿这一次,这样比较花时间,并且需要比较好的运气。
而有的黑客则直接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多大几百项的清单,然后使用自己编写的软件不断地进行尝试登陆,最终有很大的概率能够将真正的密码给跑出来。
这种方式,叫做暴力破解。
如果密码只是简单的数字组合,用一台性能不错的计算机,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将所有可能的数字组合通通尝试一遍。
通过这次入侵,林鸿有点理解凯文为什么说,他主要针对的是人类大脑的入侵,而不单纯是计算机的入侵了。
成功登录unix服务器之后,林鸿开始查看自己的这个用户到底有什么权限。
他在自己所能访问的目录下不断查看着各种文件的内容,同时也不断测试这个用户所拥有的具体权限。
虽然这并不是管理员账号,但是有一个惊喜,那就是这个名为eric的用户竟然拥有gcc编译器的执行权限。
这也就意味着,林鸿可以在这台服务器上运行自己的程序。
于是,他利用cat命令,开始编写一个小程序。
这个程序很小,但是功能却不简单,如果顺利执行,就可以成功将终端上面的“”符号转变为“#”符号,也就意味着权限的极大提升。
这个小程序利用的是unix的一个本地缓冲区溢出漏洞。
一阵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音过后,这个程序的所有代码便被编写出来了。
林鸿使用gcc进行编译,然后修复了几个小问题之后,编译,然后将编译出来的程序敲入,执行——
【ok!】
显示器中出现的提示信息让林鸿低声欢呼。
“yes!”
果然,显示器左侧那个不断闪动的提示符,立刻变为了“#”符号。
到了这一步,也就意味着林鸿正式将这个堡垒彻底攻占,他拥有了最大的权限,可以在里面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接下来,林鸿开始查看服务器中此刻有没有其他使用者,他看了下时间,此刻已经是凌晨两点多,按理网络管理员应该在家里睡大觉,如果有其他登陆者,除了是骨灰级的计算机爱好者,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入侵者。
林鸿开始使用命令查看现在运行的进程,看看有没有可疑进程和现在登录的用户。
显示器中不断地向上刷动着各种信息,林鸿的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信息,眼球以极快地速度颤抖着,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
此刻登录的用户只有他一个人。
而进程检查结束之后,也并没有发现可疑的进程。
接着,他开始监控服务端口。
这些端口,就是这座堡垒通向外面的城门,有一些是城主(管理员)自己打开的特殊通道,例如21号城门,大家只可以看看,从这个通道中运一些物资出去,但是人却不能进来,并且能看到的也只是特定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是禁区,被严格限制通行。
而还有一些,则可能是城主所不知道的,或许是这座城堡在建设时期留下来的不为人所知的暗门,或许是黑客们偷偷挖出来的后门。
林鸿看到,这台服务器中开放的端口有“21”、“23”、“512”、“79”……
“嗯?111端口也打开了?”
林鸿微微一愣。
其他端口都还好,不过这个111端口就有点问题了。
在unix众,111端口是sun公司的rpc(remoteprocedurecall,远程过程调用)服务所开放的端口,主要用于分布式系统中不同计算机的内部进程通信。
但是,据林鸿所知,sun的rpc服务有一个比较大漏洞,就是在多个rpc服务时xdr_array函数存在远程缓冲溢出漏洞,通过该漏洞允许攻击者远程或本地获取root权限。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漏洞,如果林鸿之前就从这里开始入侵的话,则根本不用花费那么多时间,并且也不用靠运气才能进入这个系统。
之所以没有发现这个端口,是因为林鸿是从最小的端口开始一个一个测试过去的,结果到后面已经失去了耐性,改变了入侵策略,后面又运气好,正好猜解到了其中一个用户的密码。
林鸿正想继续查一下,看看是否有人利用这个漏洞入侵到里面的时候,突然之间在显示器中出现了一句话。
【没想到你这么久才开始入侵。】
林鸿顿时微微一惊,他瞬间就立刻明白,这是有人在给自己发消息,也就是说,这台服务器上此刻至少还有另外一个人存在,并且对方很可能一直在观察自己的行为。
结合这句话的内容,他判断对方是凯文,可是又不能确定。
于是,林鸿只好保持沉默,并且已经决定,一旦发现苗头不对,他就立刻退出,下线。
【别担心,是我,给你列表的人。】
果然是凯文。
林鸿看到这句话,顿时放松下来,他回道:
【eric:吓我一跳,还以为被管理员发现了。】
【呵呵,这台服务器的管理员可没那么勤快,他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准时下班。并且这台服务器是杜克大学计算机系,专门用来给学生上机学习unix建立的,虽然你现在登录有点奇怪,但是有时候也是有学生会在凌晨登录的。】
林鸿看到凯文的话,顿时又放心不少。他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担心自己在入侵的时候,正好碰到管理员上线,然后发现自己正在登录别人的账号入侵。
当林鸿将这个担心给凯文说了之后,凯文告诉他一个小故事。
当年凯文为了入侵一台服务器,由于对方安全措施做得非常不错,凯文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成功。
最终他只得社会工程学的方法,通过电话和传真,伪装成技术部门的主管,让对方的后勤部门将包含有关键技术的原始资料使用快递的方式邮寄给对方。
然后,他伪装成快递员,上门取件,但是在那一刻,他正好碰到对方技术主管碰巧到后勤部门办理事情,他和对方打了个照面,不过最终还是被他凭借着“天赋”化险为夷,并且顺利将那些资料给影印了一份。
凯文告诉林鸿,当黑客必须绝对冷静,就算是碰到了最危险的事情,都不能乱了分寸,因为没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能知道事情到底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eric:你怎么知道我今天会入侵这台服务器?】
【我设置了入侵警报提醒。我给你的那一系列的服务器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服务器,要么是大学里面给学生用于练习的,要么则是管理员水平一般,并且很少上线的。你只要按照顺序入侵过去,相信你的技术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eric:谢谢你。】
凯文如此热心帮助自己,林鸿感到非常感激,可以说,在这方面,凯文完全是他的启蒙老师。
林鸿说完这句话之后,对方迟迟没有应答。
正疑惑间,对方突然发来消息:
【有情况,今天管理员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上线了。虽然没什么大问题,不过我建议你最好先退出登录。因为eric平时是一个乖学生,很少在凌晨两点多的时候连接服务器,很容易会引起管理员起疑。】
【我会帮你清理痕迹。】
末了,凯文又补充了一句。
林鸿微微一愣之后,来不及多想,立刻断开了和那台服务器的连接。在那一刻,他的心脏很不争气地剧烈跳动了几下。
虽然就算是被发现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在这种氛围之下,林鸿还是不受控制地感觉到了一丝紧张,与此同时还有一种莫名的刺激感。就好像是做坏事,突然就要被人发现一样。
林鸿想了想,还是决定将cqcq软件给登录上了,原本凯文会像上次那样,使用这个聊天软件和自己联系,可是等了半天,依然毫无音讯。
他很想再登录到那台服务器上看一下,可是又担心暴露行踪,被对方发现。
心中矛盾之下,林鸿最终暂时将这件事抛诸脑后。
他切换到minix系统下,继续开始丰富linus系统中的bash系统调用指令,毕竟posix标准的书籍已经借回来了,早点将常见的系统调用实现完毕再说。
!@#
正文第229章发布比特信使!
更新时间:2012…9…923:51:56本章字数:5033
有了第一次的入侵经历,林鸿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真正对网络技术重视起来。
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除了用于编写linuxcào作系统,就是用来学习网络入侵技术。
凯文在这段时间里对他的帮助非常大,晚上林鸿经常和他jiāo流。
因为担心他们的沟通被监听,后来林鸿干脆编写了一套用于计算器中进行通讯的加密软件,凯文也购买了cdad装置和计算器,用来同步和接收信息。
他对这套装置大为赞赏,因为实在太小众,fbi现在暂时还没huājīng力去研究这么一个东西。
这套软件只有他们两个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被监听。
在凯文的帮助下,林鸿的网络技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突飞猛进。当然,其中有很大因素是因为他对网络底层的理解非常透彻。
他已经开始在linux中实现更为复杂的网络功能了,包括各种用于入侵和检测的实用工具,例如可以自动对目标服务器进行端口和服务扫描的工具“s儿”。
凯文对林鸿的帮助并不是在于细节,而是在于思想,他给林鸿指点方向,让其少走了很多弯路。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强调,黑客最为强大的工具在于社会工程学,技术只不过是辅助,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一诀窍,才算是真正入mén。
在凯文眼中,伪装成各种身份和职业和别人打jiāo道,是一件非常刺jī和有趣的事情,尤其是他预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对方情感的情况下。更是得心应手。
凯文将这mén技巧视为为他这类人量身定做的学问。认为这是一种入侵的艺术。
凯文在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可以通过伪装其他身份从而让别人为自己做事。
例如,他曾经声称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政fǔ部mén的高官,结果被小伙伴们尊为老大,纷纷听他指挥。这个谎言,直到他十四岁那年才被人所知,而那个时候,他早就去其他地方生活和学习了。
正是同不断地这样练习和尝试。凯文掌握了如何让别人听从自己指令的诀窍。他会huā大量地时间去研究别人的工作,例如一个公司的部mén到底有多少种类,一个电信职员,平时需要做一些什么内容。4∴⑧0㈥5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语言才能够让人更加相信自己就是他以为的那个人……
在凯文的影响之下。林鸿也逐渐开始尝试着使用另外一个身份出入一些场所。
林鸿的xìng格和凯文不一样,从小受到教育都比较正统,除了隐瞒自己的秘密,他很少欺骗别人。
所以他刚开始尝试这些事情的时候,心中总是会有一些别扭,有好几次,他冒充别人都被认出来了。当然,别人只是将这当成是一个善意的玩笑,因为林鸿并没有用假冒的身份去做什么坏事。
但是,正是在不断失败和总结中,林鸿慢慢掌握了社会工程学的技巧,或者说欺骗别人的技巧,他现在就算是被别人当面对质,也能面不改sè心不跳地利用自己的能力顺利将危机解决,还能将忽悠得云里雾里的,以为是自己搞错了。
……
时间逐渐流逝。转眼一个月已经过去。
在这期间,德州仪器公司的戴安娜曾来找过林鸿,不过她并不是独自一人过来的,而是带了另外一位男的,即intel公司的米勒。
他们三人在一个高档咖啡厅谈了一会之后,戴安娜和米勒便很快离开了。
他们过来。主要是为了收购林鸿手中的红外线传输专利,但是林鸿已经把这件事情完全委托给菲丽丝了,让他们去找菲丽丝谈。
虽然至今都没有消息,但是林鸿却知道,自己肯定又会要入账一笔不菲的美元了。
因为这次米勒代表的是一个名为“红外数据协会”的联合组织,这个协会,是由intel、惠普、康柏、德州仪器……等二十多家电子行业的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团体,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红外数据标准。
他们看中了林鸿的这个红外数据传输协议,打算以这个为基础,继续拓展,最终将这个标准建立起来。
这一次,他们并没有耍什么huā招,见到林鸿之后,就将身份和来意表明。
不过,米勒也跟林鸿说过,这个协会是非赢利xìng组织,标准一旦建立,将向全社会免费发布开放,希望林鸿能够考虑一下这个因素。
当然,这件事情林鸿也和菲丽丝商量过,按照菲丽丝的说法,这些公司都是世界级的巨头,不差钱,跟他们可不能讲什么盈利不盈利的问题,更何况,这个协议开放以后,受益者还不是这些电子公司自己?
林鸿原本还想学学老牌黑客,为社会做点贡献,但是被菲丽丝给否决掉了,说他现在虽然有了一千多万美元,但还不够,在某些人眼中,还是穷人一个。要想做贡献,等他成为世界级富翁的时候再来做做慈善事业也不迟。
这次商业谈判,谈了将近一个月都还没有结果,很显然,在商业上,菲丽丝并不是一个很容易打jiāo道的人。
※※※※※
又到周六,吃过晚饭,林鸿早早地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面。
他走到计算机前,开机,选择了linux启动菜单,进入。
此时的linux,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的那样简单,林鸿不但将bash中的多达上百个系统调用实现了,而且还实现了一些黑客专用的命令,例如自动扫描、跟踪路由、还有unix里面的fing儿命令……等等等等。
常见的gnu软件也移植了不少,例如gcc、e妈cs、tel、ftp……
此刻,林鸿使用的这个linux版本,已经比他的那个minix要更为强大了。
林鸿已经完全抛弃了minix,平时使用得最多的就是linux,这里面的所有运行机制他都清楚得一清二楚,如果遇到有什么功能里面没有的,他就会亲自动手将其实现,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非常不错。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文件系统他一直没有动手去做。因为之前linus曾经说过,他要自己设计一个文件系统,林鸿担心他已经有了方案,所以就暂时将这件事情放在一边了,虽然他最近一段时间,也有研究文件系统方面的内容,最终还是没有动手去做。
今天,他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将一直陆陆续续在不断完善的比特信使发布出去!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研究和实践,林鸿已经对自己的网络入侵技术非常有信心。
这些天来,他几乎将世界上一些比较出名的黑客bbs都逛了个遍。
注意,并不是那些公开的bbs,而是各大黑客组织内部的bbs。
之前没有接触到这个圈子的时候,林鸿唯一接触的一个专业黑客bbs就是“蓝鹰”,其他黑客bbs一个都不知道。
圈子就是这样,当你没达到这个高度的时候,你永远都不知道,甚至以为那些东西根本就不存在。而当你真正成为其中的一份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向你敞开了。
除了美国排名第一的“面具岛”和第二位的“匿名者”这两个黑客组织的内部bbs林鸿完全没有头绪,其他美国前十的黑客组织bbs,如“嘲nòng世界”、“大屠杀2600”等林鸿都已经顺利拿下。
除此之外,林鸿也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客也比较活跃,据他所看到的资料,这个时期,澳大利亚大大小小的各类黑客bbs至少多达一百多个。
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太平洋岛屿”、“领域”、“zen”等。
这些bbs,都是不对外公开的,只有内部成员,或者经过内部成员推荐担保的人才拥有访问权限。
不过很显然,这些都难不过林鸿,他是这些bbs上的常客,为的就是查看最新技术和新闻。
当然,这并不是说,林鸿的技术就比那些组织的成员厉害,而是林鸿已经成功入侵了运行这些bbs的服务器。至于入侵的方式,有直接凭借所掌握的漏dòng和技术入侵成功,也有通过社会工程学方式获得的账号,然后再进行提权……诸如此类。
在进行筹备了一段时间之后,林鸿终于觉得时间成熟,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将自己的比特信使给发布出去了。
刚开始的时候,林鸿并不想直接对外公布,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完全反监控反权威的软件,刚开始的时候就闹得所有人都知道很不好,很可能会对它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林鸿打算从黑客们入手,相信很多黑客都想拥有这么一个可以安全地进行沟通的工具。
林鸿huā了一番心思,jīng心准备了一个帖子,在这个帖子中,林鸿详细地描述了开发这个软件的初衷。
当然,他写的并不是说是为了团队内部进行沟通而诞生的,而是说为了jiāo流的自由,不希望自己在网络上聊个天都被人监控。
在帖子的最前面,他引用了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的名言——
“软件的自由,关系到人类的自由。”(未完待续)
正文第230章雷鸟一号
更新时间:2012…9…923:51:57本章字数:5656
第二卷黑客圣地'第230章雷鸟一号
………………………………
第230章雷鸟一号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是有“花园之州”之称的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同时也是知名的国际大都市。
墨尔本的绿化面积高达40,曾连续多年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1901年至1927年,墨尔本一直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也一直是澳大利亚的文化中心。
或许正是因为墨尔本是澳大利亚人才中心的历史,使得这个南方城市的年轻人们较之其他地方更加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哺育了澳大利亚最早期的黑客,从而让墨尔本成为澳大利亚地下电子文化的圣地。
在这个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澳大利亚全国总共有60…100多个技术类的bbs,而这些bbs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bbs都集中在墨尔本。
在众多黑客bbs中,公认的最为出名的两个bbs为“太平洋岛屿”和“zen”,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bbs上的用户水平普遍比较高,另外一方面则是要成为这两个bbs的会员难度非常大,更主要的是,这两个bbs支持同时在线的用户非常多。
由于软件和硬件的性质,其他的bbs,往往同时在线的人数最多只能支持四五百人,而太平洋岛屿却可以同时支持一千人在线,zen更夸张,可以同时支持两千人在线。
有人推测,雷鸟一号肯定是使用了多条电话线才能够维持这一规模,而由于这类bbs都是免费供人浏览的,要支撑这样一个bbs价格不菲,例如据有人估算,单单建立一个像太平洋岛屿这样的bbs,就至少需要五千美元,再加上每个月的电话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更不用说zen这样更大的规模了。
所以雷鸟一号一个人可以创办“太平洋岛屿”和“zen”,使之在黑客界的地位非常高。
不过,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雷鸟一号实际上只是一位只有只有23岁年纪的青年。
他的确使用了多条电话线路用来支撑这么多同时在线用户,例如太平洋岛屿有两条线路,而zen更是多达四条,他所花费的资金却只有其他人的一半,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是澳大利亚唯一国内电话运营商的内部职员。
正是由于有着这个内部优势,雷鸟一号不但同时运营着两个bbs,并且这两个bbs都是从不下线,而其他很多bbs通常都是在白天下线,晚上才会出现在网络上。
这天,雷鸟一号由于工作的事情,一直加班到晚上注意时差,上线,等他按照往常的习惯一样,登录到自己的bbs上的时候,有些惊讶的发现,太平洋岛屿内部出现了一个帖子名为“通往自由的通道——比特信使”的帖子,这篇帖子非常热门,现在已经有了超过一百五十篇的回复,多达两千多次浏览量。
让雷鸟一号惊讶的并不是这篇帖子的热门度,而是这篇帖子的发布账号,竟然是他的管理员账号——雷鸟一号!
这个账号从类都是只有他一个人使用,他并没有将密码告诉第二个人,而他可以万分肯定的是,自己从来就没有发布过这样一篇帖子。
有人盗窃了自己的账号并且发布了帖子!
雷鸟一号心中说不出来是一种什么感觉。有震惊,有意外,也有愤怒。
自从太平洋岛屿几年前创建以来,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并且,这篇帖子发布的地方,在于太平洋岛屿的“内部圣堂”板块,这个板块并不对外开放,而是只有太平洋岛屿的核心成员才有访问权限。
雷鸟一号来不及查看帖子的内容,立刻进入系统,开始检查入侵痕迹。
他的账号用于管理员权限,对方并不是简单的盗取了别人的账号,肯定是入侵了服务器才能够盗用自己的账号。
雷鸟一号查了一圈,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线索。
对方的技术非常高明,肯定是利用了他所不知道的一种漏洞而入侵的。
太平洋岛屿的服务器使用的是apple…iie进行改装的,虽然老旧,但是却可以满足需求。
雷鸟一号不死心再次检查了一些地方,还是没有什么收获。
他正检查着,这个时候电话响了起来。
“喂?”雷鸟一号接起电话。
“老大,我是精灵。那个比特信使真的是你编写吗?现在bbs里面都吵翻天了,你怎么都不出面解释一下?”
“精灵?”雷鸟一号闻言顿时一愣,他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因为精灵是zen里面的成员。
zen和太平洋岛屿两者用户是不重合的,这个结果是雷鸟一号严格控制的结果。
因为为了避免有政fǔ部门或者新闻记者在里面潜伏,每一个成员他都会亲自打电话核实真实身份,如果有必要,他甚至会亲自和他们见面。
这是雷鸟一号吸取了当初老牌黑客论坛ahvbbs倒闭后的经验。那个论坛因为违反了澳大利亚的法律被查封从而解散。
自从ahvbbs被解散之后,刚刚兴起的墨尔本黑客社会一度趋于解散,这个时候雷鸟一号站了出来,创立了太平洋岛屿。为了能够让太平洋岛屿能够长久生存下去,他禁止大成员在上面发布盗窃而来的商业机密之类的违反国家法律的内容。并且对所有成员进行严格取证和审查。
这种方式虽然麻烦,但是非常有效,严格的审查制度让大家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紧密。
在这种公共场合,黑客们从来不讨论违反法律的事情,单纯只是交流黑客技术,这也是太平洋岛屿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
后来,在太平洋岛屿的基础上,雷鸟一号又创立了zen。zen的管理方式和太平洋岛屿如出一辙。之所以创办zen,是因为太平洋岛屿已经满足不了需求,zen使用了更先进的计算机和技术,如32位计算机以及多任务处理。
让雷鸟一号没有预料的是,他的两台服务器都被对方攻陷了。
身为澳大利亚最著名的两个黑客类bbs的负责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雷鸟一号检查了一下zen服务器,结果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线索。
对方仿佛一个幽灵,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没有做任何破坏,只留下了一篇以雷鸟一号名义发布的帖子——
通往自由的通道——比特信使!
雷鸟一号开始正式阅读这篇帖子。
“竟然跑到太平洋岛屿和zen来打广告。宣传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
雷鸟一号冷哼一声,打广告的情况不是没有,在bbs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板块中发布帖子宣传自己的软件,可是像这次这种情况,他却是第一次遇到。
雷鸟一号继续看下去,他心中已经在琢磨着要给这个软件的作者一些颜色看看,竟然敢如此嚣张地跑到自己的两个bbs上挑衅。
在他看来,只要是即时通讯软件,肯定必须要一个服务器进行控制,无论如何都隐藏不了自己的身份,到时候他要以牙还牙,让对方知道惹毛自己的后果。
“嗯?没有中心?”
雷鸟一号看此处不由一愣。
文中详细解释着这个软件的原理。
这是基于点对点的原理的,没有任何一个中心节点用来管理这些数据,每个人都是中心。
雷鸟一号原本有些不屑的神色开始变得认真起来。
“这样的话,到底如何存储数据?”
他本身就是一个黑客,对计算机技术相当了解,自然知道一个即时通讯软件的运行机制。
可是这个软件似乎有点特殊,竟然是用平坦的点对点技术,完全抛弃中心服务器。
“……使用者的数据以非常安全的方式加密,保存在你的好友计算机内,你的好友越多,你的数据就越难丢失……”
“很奇妙的方式!有点意思!”
雷鸟一号不由为对方的这个解决思路竖起大拇指。
这个设计非常巧妙,简直深得聊天交友软件的真髓。
按照这种设计,对方的好友充当了服务器存储数据的功能,如果一旦本地没有了备份,则可以向自己的好友发送数据下载命令,将他们客户端中的数据重新下载一份。
“那么?避免监听,最大限度保密是什么意思?”
雷鸟一号脸上的不满完全消失不见,而是开始兴致盎然起来,这个软件似乎和以前那些广告者发布的拙劣的商业软件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他继续阅读帖子的内容。
ras公钥算法加密、匿名代理、中继跳转、随机出口……
“这不可能!”
雷鸟一号蹭地一下站了起来,一脸地不可思议之色。
ras加密算法他了解,匿名代理技术他也明白,中继跳转他更是经常使用,可是他完全没想到,这些技术竟然可以如此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一个名为比特信使的软件。
“太不可思议了!”
雷鸟一号反复将这篇帖子看了好几遍,无论从技术细节还是逻辑上,每一个细节他都没有放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真的是可行的。
这篇帖子,就是一篇技术论文,从理论上证明了,编写一个避免监听的通信软件是完全可能的!
雷鸟一号立刻启动ftp软件,从帖子中发布的地址上开始下载比特信使软件。
与此同时,他迅速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
……
正文第231章此物一出天下动
更新时间:2012…9…923:51:57本章字数:5996
第二卷黑客圣地'第231章此物一出天下动
………………………………
第231章此物一出天下动
“喂,我是雷鸟一号,门达克斯,你看到那个帖子了没?”雷鸟一号拨通电话后问道。
“看到了,我已经在使用这个软件了,似乎不错。”门达克斯很显然早就料到这个帖子不是雷鸟一号发的,“对方是个高手,只可惜,没有开放源代码。”
“的确,我检查了两台服务器,并没有发现任何被入侵的痕迹,对方做得很干净。”雷鸟一号不得不承认这点。
高手总是受人尊重。
雷鸟一号此刻已经完全没有了刚开始的那种愤怒了,对方的技术显然要比自己更为厉害。
“如果真的像这个作者说的那样,那这个软件肯定会在业内迅速流行起来,只希望不是一个陷阱吧。”门达克斯感叹道,“要是能够联系到这个软件的作者就好了,他的这个软件,或许可以实现我的理想。”
“门达克斯,你真的打算走上那条道路?”
“我已经决定了。这个软件或许是个契机,再等等吧,看看其他人的使用情况再说。”
雷鸟一号听着听筒中的忙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他挂断电话,这个时候,他的软件下载也已经完成了。
比特信使总共有三个版本,微软的ms…dos操作系统,苹果的systemsoftware操作系统,以及unix操作系统。
雷鸟一号下载的是dos下的版本,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将这个软件安装,而是重新登录到bbs,开始查看其他人的回复。
刚开始的几个帖子比较没有意义,他们以为是雷鸟一号出了新软件,于是顺便赞美了几句。
接下来有人开始真正对这篇帖子的内容进行讨论,有人提出疑问,也有人在下面进行回答。
“这不就是一个简单的即时通讯软件吗?有没有你说得那么牛啊?”
“3楼仔细看清楚原理,这个软件很不简单!”
“这不还是需要服务器吗?目录服务器也是服务器。”
“目录服务器的存在只是辅助而已,从这篇帖子的原理来看,没有目录服务器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数据会有所延迟。”
……
“大家有没有下载试用?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牛啊?第三方真的无法监听吗?”
“我已经安装上了,可以运行,老大真厉害!
我的比特信使id是1ftjfjxd1ld1zvcgfjhbxhxsv,大家请++++++”
“oh**!,这个id也太长了,谁能记得住?”
“不用记,直接复制发送给对方就行。”
……
“我和前面那位朋友联系过了,可以通讯。但是经过分析,消息可以被截留!所以,老大所发的这个帖子有点描述不符哦!”
“楼上的兄弟真的认真分析了吗?你破解试试,看看你截取到的信息留是不是你的!
根据我的分析,可能是因为现在使用这个软件的人太少,所以才导致有信息被截留,但是请注意,这是rsa算法加密,不知道密钥你能破解出来?”
……
“太牛叉了。老大,能不能公布源代码?”
“对啊,强烈建议雷鸟一号公布源代码,虽然我对站长的人品比较有信心,但是还是希望将源代码公布出来,根据帖子所描述的原理,就算政fǔ知道了源代码,也是无法对消息进行监控的……”
……
雷鸟一号看到,随着大家认识到这个软件的强大之处,要求自己公布源代码的人越来越越多,甚至连自由软件宣言都提出来了,说他既然是自由软件的支持者,就应该将源代码公布出来。
很多人和他一样,从刚开始的怀疑,验证,惊叹,然后震惊,最终喜爱却又害怕。
他们要雷鸟一号公布源代码的心理就是这样,担心他在软件里面设置什么后门之类的。
一旦他们发现这个软件真的没有设置后门,那么这个软件将会成为他们用于秘密联系的首要工具。
两个bbs上的情况都是这样,这也难怪之前“精灵”跑来打电话给他,说大家都要闹翻天了。
雷鸟一号又郁闷起来,心道,这个高手也是,要不干脆就直接注册一个新账号发布就是了,为什么要盗用自己的账号发布?
他不得不在太平洋岛屿和zen上面都贴出公告,说自己的账号被人盗用,这个软件并不是自己所写。
刚开始的时候对此还有怀疑的声音,可是当大家得知,澳大利亚的其他几个比较出名的黑客论坛里面,也出现了同样的帖子之后,怀疑的声音顿时销声匿迹。
刚开始的时候,雷鸟一号承认自己的服务器被人入侵还觉得有点丢脸,不过当他得知美国排名前十的好几个bbs也被同样入侵,并发布帖子之后,顿时觉得这似乎像是一个荣耀,不够份量的bbs,对方还看不上。
几乎是在两个小时之内,同样内容的帖子出现在全世界的各大黑客组织内部bbs上。
这个软件,在第一时间引起了许多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注意。
美国排名前列的黑客组织“面具岛”、“匿名者”、“嘲弄世界”、美国fbi网络部门、美国计算机紧急事件响应小组协调中心,德国安全和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
他们在试用了这块软件之后,立刻意识到这个软件的重要性,开始在第一时间开始针对这款软件进行分析和反向工程。
这一天注定将被载入黑客世界的史册。
比特信使,一个不到1m的通信软件,引起了整个黑客世界和计算机安全界的极大关注和轰动。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在不断寻找这些bbs服务器上的蛛丝马迹,希望能够找到这个软件的作者。
当然,更多的人则热衷于向自己的朋友宣传这种软件,因为那篇介绍论文上作者明确指出,使用这个软件的人越多,你发送的信息就越安全,别人想要监听截获这些信息也就越难。
于是乎,这个软件在极短地实践内在黑客界内传播开来。
很多黑客开始自发的在世界各地在服务器上运行目录服务器,给整个通讯网络做贡献。
目录服务器上客户端的拓扑结构犹如蜘蛛织网,由点到面,瞬间爆发,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很快就形成了一个超过两千多个节点的庞大网络,并且还在以极快地加速度在增长着。
一时间,不论是各种聊天室中,还是邮件列表新闻组里面,出现得最多的内容就是那一连串没有任何规律的哈希散列数值,这是因为大家都在像自己的朋友发送自己的比特信使id,让对方加自己为好友。
比特信使的注册量也随着这些人的宣传而越来越多,成长曲线犹如几乎成90度角在迅猛攀升。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区东北部。
门达克斯在和雷鸟一号结束通话之后,就不断地在研究着比特信使。
他从bbs上找来其他人的信使id,然后添加到自己的好友名单中。
他不断地和其他人进行聊天,与此同时,又运行着自己的网络抓包软件对进出比特信使的数据包进行抓包,然后再进行分析。
虽然其他人已经声称他们已经对比特信使进行过分析,就算是截获了数据包,要想破解经过rsa加密算法加密之后的信息,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拥有速度极快的超级计算机及,才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将内容给破解出来。很显然一般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条件。破解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远远超过信息的本身,或许你截取到的数据包只是一个简单的hello语句而已。
不过,门达克斯还是比较相信自己,如果不自己亲自进行验证,他根本就放心不下。
最终的结果正如软件作者在帖子中所说明的那样,这是一个极其安全的软件,除非在入口货出口处对信息进行截取,否则第三方根本无能为力。又因为加密的原因,就算是截获了,需要破解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门达克斯证明了这一点之后,最终点燃了一根香 (精彩小说推荐:
)
( 超脑黑客 http://www.xshubao22.com/5/5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