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脑黑客 第 5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一会儿后,办公室的房门被敲响

    摩西的助理秘性感迷人的卡洛琳迈着猫步走了进来

    “部长,克莱尔的在外面报告,说有的情况出现”卡洛琳说完,用媚眼瞟了克莱尔一眼,眼神中一片火热

    “情况?让他进来“

    “好的”

    卡洛琳又迈着猫步走了出去

    接着,一位让着红色头发的青年走了进来,他首先给摩西恭敬地打了声招呼,然后汇报道:

    “组长,黑客们再次成立了一个BBS要求我们释放理查德等人,并且他们决定三天之内如果我们没有表示的话,就会采取行动,号召大家一起去五角大楼和白宫请愿……”

    “见鬼”

    摩西还没等红发青年说完,顿时犹如被人踩了尾巴突然炸了起来

    很显然,去五角大楼和白宫请愿的方式让他觉得非常棘手,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越快解决越好,尽量将影响减到最小才能算是圆满完成任务,如果被他们这么一闹,他的这个部长的位置也干脆别坐了

    “无关的人都放了,先稳住他们的情绪”摩西思考一番之后,最终做了决定,“至于理查德,你抓紧时间审查,如果没问题,也放了,密切监控起来”

    X

    两天后,林鸿在电视中看到了理查德被释放的消息,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发生后,他都—直密切在关注整件事情的进展

    米国好几家电视台和报纸对这件事情作了的报道,最终五角大楼了一个声明,称这件事情是个别士兵所为,实际上已经对有关士兵作出了内部惩罚,并向记者出示了部分内部文件,曾经参与虐囚的士兵或被开除军籍,或被送上军事法庭判刑

    至于巴基斯坦的那两名外交官员,完全是一个误会,米国外交部长早就就整件事情和巴基斯坦官方有过照会……云云

    而这些文件的泄密者,一等兵情报分析员布拉德也随之被捕,他被指控泄露机密信息,将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这件事情随着理查德的出狱顿时告一段落

    理查德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虽然看起来有些疲惫,但是精神却非常高昂,面对记者的话筒,根本不理会记者的问话,而是一直在向大家宣传着他的自由软件理念

    “软件的自由关系的人类的自由”他朝话筒吼道

    这次虐囚事件,让比特信使这个软件彻底浮出水面,不再局限于黑客圈子

    并且,理查德也正式登上政治运动的舞台,为言论自由而奔波,为自由软件辩护,为对抗软件专利及版权法的扩张而积极活动未完待续

    正文第235章官方专用操作系统

    更新时间:2012…9…923:52:01本章字数:5803

    第二卷黑客圣地'第235章官方专用操作系统

    ………………………………

    第235章官方专用操作系统

    月中了,求月票!

    林鸿从来没有想过,黑客和政治之间的距离原来也可以这么接近。

    这次事件,差点就演变成一件严重的政治事件。

    “比特信使之家”bbs的数据全部丢失,不过自由软件基金会很快就将其重建起来。

    这一次的事情,让这个bbs更加出名,那些自由软件的支持者,几乎将这里当成了大本营,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关注言论自由的人权人士访问。

    理查德虽然在这件事中受了一些苦,但是他也因此而获得了比较大的影响力,大家通过这件事情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原本属于中立派的一些认识,也成为了自由软件的支持者。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比特信使这个软件,并没有开放源代码,理查德在论坛上呼吁,希望比特信使的作者早日开放源代码,加入自由软件的阵营。

    可是,神秘的作者一直没有出现。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大家纷纷猜测,这一次的机密资料,是不是正是比特信使的作者发布的?

    或许,他之所以编写比特信使,就是为了更隐秘地发布这些资料?

    林鸿看到这些传言,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他也对发布这些资料的作者感兴趣。

    对方手中的资料显然已经在手中很久了,可能正打算对外过公布,正好恰逢其会地碰上比特信使诞生,于是便使用了比特信使的代理功能在论坛上发布了这些资料。

    很显然,fbi的反黑客小组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比特信使的匿名功能,并不是吹的,已经被不知道多少资深黑客验证过,就算你是fbi也没辙,计算机和软件可不认识管你有多牛逼。

    晚上,林鸿上线之后,凯文给他发来了消息。

    martin:最近风声很紧,你要注意一下。

    stone:因为之前的那件事?

    martin:是的。比特信使的出现,导致fbi开始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更加重视起来。他们开始对全国所有黑客建立档案,一旦发生任何情况,希望可以随时从资料库中找到嫌疑犯……

    凯文交代林鸿,近期最好是不要轻举妄动,避避风头再说。他担心林鸿掌握了入侵技术之后,忍不住手痒,不小心被人查到蛛丝马迹。

    当然,凯文压根就没想到,他强烈推荐林鸿所使用的比特信使软件,正是林鸿自己编写的。

    这个软件出来之后,凯文对软件的作者赞赏有加,认为他给整个黑客世界都做了一件好事,并且将来普通民众也可以从中受益。

    martin:比特信使的出现,对aurora监控系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想当初设计这个系统的人,根本想不到,会出现一个这样的软件,可以完全绕过他们的监控。这是科技进步的步伐,大势所趋,他们想要逆势而为,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凯文对政fǔ和权威没有任何好感。

    实际上,他对理查德的言论非常赞同,认为对方是少有的几个清醒者。

    虽然凯文也想将政fǔ的那些腌臜事情曝光出来,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那个胆量。

    现在的他,还是fbi的头号通缉犯呢,虽然fbi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他的通缉,但是这些年来的力度要小很多了,要是他再将诸如sas系统曝光,肯定会刺激到他们的神经,加大力度搜索的话,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stone:有件事情早就想问你,你知道银行里面那些主机用的是什么系统吗?我有一次在银行的机房看到过,似乎并不是常见的dos、unix或者苹果系统。

    这个问题林鸿埋藏在脑海中很久了。

    当初他在曼哈顿信托银行偷看劫匪操作银行的主机的时候,看到的系统的确非常陌生。

    当时他对操作系统并不熟悉,只是大概地记住了对方的一些操作和界面。

    可是现在,他基本上将常见的那些操作系统都学过了,依然不知道那种系统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并且,银行的那些主机也不是pc机,体积要大很多。

    martin:银行里面使用的操作系统是vaxvms操作系统,一般运行于vax…11系列的小型机上,例如vax…11780。

    stone:vax…11?

    martin:是的。这是一种小型机,平时很少见到,由dec公司研制,基本上,米国政fǔ机构的很多计算机都是这种机器。例如国防部、nasa、以及一些重要的政fǔ研究机构等……

    凯文显然对这种机器和系统都非常了解。

    他给林鸿详细解释了一下这种计算机的特点。

    vax的全称是“虚拟地址扩展”,这是dec公司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建立的的计算机体系,基于这个体系的vax…11系统计算机;拥有特有的复杂指令计算(cisc)体系结构。

    vax…11是一台大家伙,并且在当时就是基于32位的计算机,拥有高达1mips的运算性能。在那个其他计算机都还只是16位的年代,这台计算机的速度和性能都是无与伦比的,并且还拥有其他许多非常强大的网络和存储功能。

    而运行在这台计算机上的系统是vms(virtualmemorysystem),即虚拟内存系统,是比较特别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虽然是基于完全不同的硬件架构,不过这个操作系统和其他操作系统还是有点相似,例如它的登录介面就比较像unix系统。

    martin:所以,对于一个熟悉操作系统的黑客来说,可以很快地感觉到vms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基本一样,一个优秀的黑客在短期内都会将它使用得很得心应手,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系统的唯一区别只是命令提示不太一样。

    因为在当时来说,vaxvms非常先进,不但是多用户系统,而且还拥有诸如通信终端协议(cterm)、分布式命名服务(dns)、分布式文件系统(dfs)、分布式队列服务(dqs)……等等功能强大的网络应用,比其他操作系统要优秀太多了。

    所以,dec公司赢得了政fǔ的采购订单,成为了政fǔ机构专用计算机类型。

    甚至连阿波罗登月飞船上使用的操作系统也是这个,另外还有各种卫星也不例外。

    由于这个计算机体系和市面上流行的计算机架构和操作系统相差非常大,正是这种唯一性和不兼容性,保证了它的安全性。

    当然,对于凯文这种级别的黑客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他一样可以在pc机上使用仿真终端程序和vax计算机进行连接。

    martin:你如果对这个系统感兴趣,可以先去查查这个系统的有些资料,虽然不常见,但是我想mit图书馆应该有的。不过,个人建议你入侵的时候最好要千万注意,不要破坏任何数据,也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惹上麻烦。

    对于一个优秀黑客来说,对所有系统都会感兴趣,他们一般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学习不同的操作系统。更不用说像vaxvms这样的官方系统。

    所以,凯文对林鸿问起这个问题并不感到十分惊讶。

    再结束聊天之前,凯文给了林鸿几台vaxvms服务器的地址,这几台服务器并不是银行、政fǔ或者军方的,而是民间少数几个商业机构使用的服务器,如果林鸿想要练手,可以用这几台服务器试试。

    林鸿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系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政fǔ早就使用了功能更为强大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

    并且,这种系统甚至还被用于宇宙飞船和卫星控制,想一下都令人兴奋不已。

    和其他绝大多数黑客一样,当听说过这个vaxvms之后,林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和冲动。在周末的时候,他就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

    现在的他,已经成为mit图书馆的常客,平时一有空,就往那边跑,他就像是一个干燥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图书馆里面的养分,而拉丁学校的那个图书馆已经对他毫无吸引力。

    正如凯文所说的那样,mit图书馆果然有关于vaxvms的书籍,不但有,而且还有不少。

    林鸿感叹,mit真不愧是拥有“黑客圣地”之称的地方。

    他很快就找了两本大部头,一本是《vaxvms系统的使用及开发》,另外一本则是《vax…11系列计算机组成原理》。

    这两本书一硬一软,足够林鸿彻底了解这个系统了。

    学习知识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林宏沉浸在vaxvms知识的海洋中,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中午时分。

    “stone,这么巧,你又来这看书啦!”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林鸿背后响起,紧接着一个坐在了林鸿的旁边。

    这个人正是左手,今天他也正好来这里查阅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资料,碰巧看到了林鸿坐在原来的老位置上看书。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里碰到林鸿了。

    “左手?你怎么也来了。”林鸿将手中的书合了起来,笑问道。

    “我来查点资料。对了,你应该还没吃饭吧?”左手很是热情地问道。

    林鸿摇头道:“没有。正打算去买个汉堡凑合一下。”

    “这怎么行呢,你现在应该还在长身体的阶段,饮食可要注意嘞。”左手见他又要吃汉堡,不由连连摇头,“今天正好有个中国留学生聚餐,一起去吧,地点定在湘菜馆,正好符合你的口味。”

    “这个……”林鸿有些意动,“我中途加入,不太好吧?”

    “没关系啦,放心,这次是aa,没有人会有意见,哈哈!”

    ……

    正文第236章再遇火腿

    更新时间:2012…9…923:52:02本章字数:5838

    第二卷黑客圣地'第236章再遇火腿

    ………………………………

    第236章再遇火腿

    在有华人的地方,肯定就有中国餐馆。

    说起美食,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中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餐馆可以开遍全世界的原因。

    林鸿他可是从岭南省出来的,要是其他同乡,简直就是无辣不欢,而他并不是那么挑食。不过吃了很久的面包、燕麦粥、牛排之类的西餐,嘴巴里也都淡出鸟味来了。

    所以,听到左手说有个华人学生聚会,倒也是心动,一方面可以改善下生活,另外还可以多认识几个人。

    他们聚餐的地方,正是上次林鸿和左手第一次去的餐馆。

    来这里吃的,有很多华人,当然,也有不少喜欢中国菜的老外。

    见到周围这么多黑发黑眼黄皮肤的华人,林鸿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到了中国的错觉。

    这次聚会是左手组织的,他的性格开朗,在mit或者哈佛的华人学生他都非常熟悉,经常组织大家一起聚会聊聊天什么的。

    这家餐馆的生意很火爆,不过左手是这里的老客户,并且提前定好了座位。

    林鸿和他到达的时候,其他人还没来。

    林鸿问:“这次几个人?”

    “上次和我们一起吃饭的两位也回来,另外还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男生叫吴飞,毕业于水木大学精密仪器系,目前正在mit读无线电工程学专业。女生叫张欣,是哈佛大学的,在医学院,他们两个目前正在交往。”

    不一会儿,这两位就过来了。

    林鸿看到,那吴飞长得高高大大的,白白嫩嫩,一看就知道是经常不喜欢室外活动。

    而女生张欣个子比较矮小,有点稍胖,不过脸蛋倒也长得还可以,他们两人站在一块儿女生只能到达吴飞的肩膀处。

    张欣的性子明显比较活泼,刚一来就热情地和左手打着招呼,另外也冲林鸿甜甜一笑。

    接着,上次一起吃饭的那两位同学刘洋和邓亦可也来了,这两位都是mit的学生。

    左手给大家相互简单介绍,由于大家都是来这里留学的学生,相互之间的共同话题也比较多,再加上同是中国人,大家相处得也比较融洽。

    留学生在一起聊的,有在中国时候的事情,也有来美国遇到的一些问题。

    张欣的性子比较开朗,同时口才也比较好,说了很多中国留学生来美国之后闹出的各种误会、笑话以及糗事。

    她讲了一个有关一个刚来米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笑话,惹得大家简直要喷饭。

    这个笑话是真实事件,那个学生是她的一个学弟,刚来美国,因为英语口语不过关,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对方在路上遇到困难,腿受伤了无法动弹,这个时候有一个警察好心过来询问。

    “how_are_you?(你怎么样?)”

    谁知这个学弟根本不假思索就来了一句:“fihankyou!(我很好,谢谢!)”

    然后那个警察闻言便立刻离开了。

    这个时候,那个学弟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竟然按照国内教科书上的标准句式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导致他在原地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遇到好心人,送他去了医院。

    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都是由于语言不通,或者行为习惯有区别导致的误会。

    例如还有一次,也是一个中国学生,驾驶汽车的时候,引起了警察的误会,站在远处的警察对他喊,让他不要动,结果这个学生按照国内的思维,想要从驾驶室拿驾驶证证明自己的身份,结果警察以为他要从出里面拿枪,差点将其枪杀,最终这个学生被揍了一顿,连冤都没出申,白揍了。

    林鸿来米过之后,倒是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情。

    之所以如此幸运,主要是因为他来之前口语已经相当不错了,菲丽丝作为他的英语口语启蒙老师还是挺称职的。另外一方面,他在来美国之前,就已经对美国的很多禁忌和习俗有所了解,这些知识有些是来自母亲和慕思敏,而有一些则是来自司倩。

    吴飞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但是后来他和林鸿倒兴致勃勃地聊起来了。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得知林鸿也是一个资深火腿,他们俩之间的距离顿时拉得非常近。

    林鸿了解到,吴飞也可以说是一个骨灰级的火腿,他父亲是个物理教师,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他从小就开始玩矿石收音机。

    他们俩聊着火腿间的话题,非常投机。

    吴飞非常惊讶于林鸿对无线电知识的熟悉,似乎在这个领域任何一个话题他都了若指掌,这并不是皮毛上的了解,而是真的有着非常深的研究。

    这让吴飞对林鸿非常钦佩,要知道,现在林鸿年纪并不大,这不仅仅在中国,就算是在米国也是非常少见的。

    不知不觉他们就聊到了wwcq大赛上面。

    原来,吴飞也参加过去年举行的wwcq大赛。

    “去年的那次wwcq比赛,比往常都要更难,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火腿们这一次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吴飞感叹道,他对去年的比赛还有些历历在目。

    “不但中国区团体组获得了第一,而且个人组竟然也获得了冠军,这简直太让人意外了。”

    吴飞不得不感叹。

    去年的cqww大赛,中国的火腿简直让整个亚洲火腿们都另眼相看,因为无论是团体组还是个人组,冠军都是中国火腿。直接让一直唧唧歪歪看不起中国火腿的某些ri本火腿闭上了嘴。

    吴飞当时在米国,参加的是美国区的团体比赛,代表的队伍是mit无线电协会,毫无疑问地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过这一次赢得也比较悬,比第二名普林斯顿大学的参赛团队只多出一千多分,要不是一直坚持到最后,很可能就会与冠军失之交臂。

    “对了,我在米国重新申请了呼号,是w1wfe,你的呼号是什么?”吴飞这时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一张通联卡,递给林鸿。

    对于火腿来说,通联卡才是名片。

    “我的呼号是bd7xzz。不好意思,今天出来没有带通联卡,下次过来的时候再带给你。”

    林鸿接过对方的通联卡,有些抱歉地说道。

    “bd7xzz?”吴飞闻言微微一愣,“二级火腿?”

    “是的,我已经晋级二级了。”

    “真强!”吴飞衷心道。

    对于这点,他深有体会,当初他在国内的时候,可一直没能晋级,到了米国之后才成功申请。他可是知道在国内想要晋级二级难度到底有多大。

    “咦?”吴飞说完之后,突然疑惑起来,他觉得这个呼号很耳熟。

    “bd7……xzz……我想起来了!”

    吴飞一拍大腿。

    “这个呼号不是去年wwcq大赛中个人组的冠军呼号吗?!”吴飞恍然道,紧接着他一脸疑惑地看向林鸿,“不会吧?你确定这是你的呼号?”

    林鸿有些无奈:“这的确是我的呼号,你要不信,回头看看我的通联卡就知道了。我也是来美国之前才听说自己获得了第一名,其实当初也有侥幸的成份在里面。”

    “……”

    吴飞愣愣地看着林鸿,半天没有说话。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具有震撼性了。

    他经过确认之后,也不觉得这是林鸿在撒谎。

    因为通过刚才的聊天,他已经发觉到林鸿在无线电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很多反面都研究得非常深刻,他都跟不上对方的步伐。

    在张欣的提醒之下,他才回过神来,他一把拉住林鸿动手,激动道:

    “wwcq的冠军可没有水份存在!没想到你就是个人组那个神秘的冠军!你知道吗?这次结果出来之后,国内的那些火腿们都在猜测这个呼号到底是谁的……”

    自从结果出来之后,bd7xzz彻底在业余无线电界出名了。

    由于这个时期国内的互联网根本还没发展起来,消息只是在火腿之间传来传去,并且并不集中,各种传言都有。

    原本有人爆料,这个呼号是一个老火腿的呼号,不过后来不断有火腿否定了这个说法,说曾经和这个呼号建立过联系,对方明显是一个年轻人。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想等当事人主动现身,可是这么久过去,这个呼号仿佛彻底消失了一般。

    吴飞结合这个呼号消失的时间以及林鸿来米国留学的时间,正好可以与之相吻合。

    并且,他们接下来又聊了一下上次比赛的一些细节,重点聊到了欧中的那个信息井喷的情况……最终吴飞彻底相信,林鸿就是神秘的bd7xzz。

    在坐的其他人并不是火腿,除了张欣因为吴飞的关系对这一块有所了解外,其他人平时根本就没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

    好奇之下,他们纷纷询问吴飞这方面的细节,吴飞详细地解释了一下,大家这才意识到wwcq亚洲区个人组第一名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stone,没想到你对无线电的研究也这么深刻,我对你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左手笑呵呵地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赞扬,搞得林鸿很是不好意思。

    聚餐过后,吴飞邀请林鸿去mit无线电协会参观,林鸿高兴之下欣然同意。

    来米国这么久,他就一直没有接触过无线电台了,这让他心中时常感到很不习惯。之前研究手机,就是想看看手机能不能实现无线电台的功能,可是目前看来,接收附近的电话无线信号倒是可以,但是要想实现短波远距通信,手机就只能通过电话公司的无线基站中转才行。

    ……

    正文第237章MIT无线电协会的项目

    更新时间:2012…9…923:52:02本章字数:5703

    第二卷黑客圣地'第237章MIT无线电协会的项目

    ………………………………

    第237章mit无线电协会的项目

    午饭过后,其他人都有事情离开了,只剩下林鸿一人跟着吴飞去mit无线电协会,张欣下午也有事情,她表示已经对mit无线电协会熟得不能再熟悉了。

    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林鸿和吴飞他们为什么会对无线电如此痴迷。

    吴飞一边走,一边向林鸿介绍mit无线电协会的一些事情。

    “mit无线电协会的呼号是x,这个是集体呼号。协会成立的时间很早,可以追溯到1909年,是米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业余无线电台。那个时候,中国还没开始辛亥革命呢。”

    不得不说,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在这些方面就已经落后西方太多了。

    “协会里面的成员,主要是mit的学生,教师,还有员工。”

    吴飞和林鸿两人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x电台室位于这栋楼的三层358室,总共有两个电台操作区。除了无线电协会,事实上在mit,还有一个与其联系极为密切的组织,叫做mituhf中继协会,呼号为it最高的建筑greenbuilding的顶层,那里有良好的视野,非常有利于uv波段的弱信号通信……”

    吴飞详细地给林鸿介绍mit中和无线电有关的一切。

    因为今天是周末,整栋楼里倒没什么人,林鸿在路上都没碰到几个,只是在经过过道的时候,通过一些房间的门缝,可以偶尔看到房间里面偶尔有些人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有的在黑板上演算着什么数学公式,有的则在实验室中做着实验。

    他们来到三楼358室的一个区域。

    林鸿完全被这个区域放置的设备给吸引住了,他发现,比起这里的设备来,自己以前见过的那些设备都是渣,这才是火腿所使用的神器级设备啊!

    “竟然是ten…tecorioecorionii型专业电台!”林鸿感叹道。

    麻省理工学院就是有钱,这两台设备可是业余无线电设备中的极品装置,甚至达到了专业级别,用来搞业余无线通信,实在是有点过于奢侈了。

    “是啊。这两台设备其实才更新换代没多久,这里是一号操作区,以前的旧设备放到隔壁357工作间了。”吴飞介绍道,“这两台设备各配有一套千瓦级功放,两套设备可以同时工作。而天线包括一套hf定向天线以及160m波段全尺寸偶极天线。”

    除了这些设备,自然还少不了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无线电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计算机从刚开始辅助电台通信,甚至有为主要设备的趋势,绝大部分之前电台专用硬件才能完成的功能,计算机都可以胜任了。

    太豪华了,太奢侈了!

    听完吴飞的介绍,林鸿连连感叹,同时心中也有些技痒,看到如此豪华的设备,他真的有些心动了,并且,他已经很久没有摸过电台了。

    “我可以试用一下吗?”林鸿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说来惭愧,第一次看到这么高级的设备。”

    “当然可以。”吴飞说着,帮忙将电台的电源给启动了。

    林鸿带上耳机,开始调频,监听业余频段上的信号。

    虽然他从来没有用过如此豪华和先进的设备,但是无线电的原理并没有变,调频和调幅总是少不了的,林鸿从旋钮上的文字也能看出到底是怎么用。

    听着耳机中熟悉的沙沙声,林鸿脸上露出会心笑容。

    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

    林鸿进入新手频道,和几个新手建立了通联,指点了他们几个基础的火腿知识之后便下线了。

    “很久没用电台了,都有点生疏了。”林鸿笑道,“说来惭愧,这种高级货,第一次用。”

    “我看你用得很顺手啊,就算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值机员也没你这么熟练。你真的是第一次使用?”吴飞刚刚一直都在旁边观察林鸿操作电台,发现他的操作干脆利落,调频准确,非常老道。心中暗赞,果然不愧是cqww的冠军选手。

    “是啊,我以前使用的那个电台,还是当年ri本火腿遗留在我们那的一个业余电台,虽然过了这么久,但是我修了一下,还是蛮好用的,我就是用那个电台参赛的。”

    “牛!”吴飞朝林鸿竖起大拇指,他不得不佩服,对方竟然是用古董级的电台获得了冠军,他简直没有任何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二号工作区则有一台yaesuft…2000设备和一台功放。

    在电台室的隔壁,357室,是x的小博物馆,收藏了一些古老的元件和电台设备,并且之前更换下来的那些老旧设备也全部搬到这里来了。

    虽然老旧,但是还是能用,不过可惜的是,现在这些设备都堆积在角落里沾灰尘。

    林鸿看到这些设备,简直有点咽口水。甚至有股将它们都买回去的冲动。

    不过后来还是放弃了,这些设备太占地方了,要是全部搬回去,他那个房间都能给装满了。

    他毕竟是借助在别人家里,还是有诸多不方便的。

    在这个工作间,林鸿还看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设备。

    这些设备似乎是一整套的,装在一个可以推动的架子上,有计算机,也有几台林鸿从来没有见过的设备。

    这个架子上,有几张稿纸,引起了林鸿的注意。、

    他凑近去看了一下,发现这些稿纸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一些数据。

    “这是什么设备?”林鸿好奇地问道。

    吴飞正在帮忙整理一下一些散落的文档资料,他回头一看,回答道:

    “这是我们学校gnss监控站的便携式地面设备。”

    完了,他又问道:“gnss,你知道吧?”

    林鸿摇头:“没听说过。”

    “这是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的缩写,翻译为中文就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目前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美国的gps系统,另外一个是苏联研制的glonass。”

    林鸿微微点头,这东西听起来还真是高端啊,涉及到卫星通信了。

    “我们协会的几位成员,正在一个教授的带领下,在做一个项目,想要利用这套设备尝试破解gps和glonass的信道编码码片序列,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一旦破解成功,就可以按照编码规则研制原型机,获取和跟踪苏联导航卫星的信号了。”

    吴飞也是这个项目组的一员,所以他对这件事情比较了解。

    林鸿听得入了迷。

    他追问道:“你们使用什么天线获取卫星信号?”

    研究过手机技术手册的他,当然知道从卫星上发射下来的信号,经过长徒跋涉后衰减非常大,到地球上天线的功率,基本上只有仅仅10的负16次方瓦特级别,如果想要准确接收到这些信号,一般的天线可完成不了这种任务。

    吴飞递给林鸿一个钦佩的眼神,因为对方所问的问题,直接问在了关键上,这才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我们使用的天线,是监测站的蝶形天线,半径1。8米,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300多倍。”

    又是一个神器!

    这天线,简直太强大了。

    林鸿可以肯定这天线肯定不是他们协会的专属设备,而是mit用来做科学研究用的。

    在mit搞研究就是爽啊,竟然还可以使用到这种级别的设备!

    不过,林鸿还是感到奇怪,就算是将卫星信号放大三百多倍,信号还是弱到无法级别。

    不过对于这点,吴飞就有些说不清楚了,只是告诉林鸿,这和卫星通信的编码方式有关,通过特殊的编码,可以将微弱地信号从算法上实现放大,具体怎么做,他就不知道了。

    另外,地面设备,也就是工作间里面架子上的这套设备,其核心是安捷伦的89600矢量信号分析系统,配合其专用的vxi总线的测试设备,可对射频信号进行非常深入的分析。

    真是长见识了。

    林鸿发现,和他们比起来,之前自己在无线电台上做的那些事情,简直一文不值。

    真是一山还比一山高,不去对比,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林鸿真心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还要学的东西又太多。

    他暗自决定,即将来临的暑假假期,他要常驻麻省理工学院,要么就在图书馆看书,要么,跟再mit的学生后面混着,学一些东西。反正他早就听说,mit的管理非常自由,平时偶尔去教授的课堂上旁听也是被允许的。

    林鸿看到,架子上还有一些稿纸,用文件夹夹着挂在架子的旁边,林鸿很想拿起来看看,不过又担心有些唐突。

    这个时候,吴飞突然说道:“你现在这里看一下,我去一趟厕所。”

    “好的。”

    待吴飞走出房间的时候,林鸿立刻拿起了架子上的稿纸翻看起来。

    上面全部是观测记录下来的数据,林鸿根本看不懂,但是他下意识地使用自己强大的记忆力,将这些数据生生记再大脑中。

    稿纸在快速翻动着,林鸿的大脑此刻也急速运转,几乎达到了一目十行的境界。

    ……

    正文第238章无线电的未来

    更新时间:2012…9…923:52:03本章字数:6253

    第二卷黑客圣地'第238章无线电的未来

    ………………………………

    第238章无线电的未来

    稿纸上记载的数据密密麻麻,都是第一手的测量数据,看上似乎一点苗头都没有,但是林鸿却越来越觉得这其中包含着某种规律。

    这些数据在他脑海中盘旋,不断呈现出各种想法。

    将所有内容看完之后,林鸿脑海中的思绪太乱,他回头看了一下,发现背后墙壁上正好有一面黑板,于是走了过去,拿起一支粉笔,刷刷地在黑板上计算起来。

    虽然他的记忆力惊人,但是书写仍然是一种非常好的信息存储方式,可以将脑海中有些纷乱的信息存储在黑板上,这样需要查阅的时候,就不需要再继续在脑海中搜索,可以直接使用眼睛进行辅助,从而提高运算的速度。

    他将这些数据以极快地速度写在黑板上,对齐,排列,然后重新换行,形成两个特殊的矩阵,然后对这两个矩阵进行相乘和变换,再将得到的结果重新和另外一个矩阵进行运算……

    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面都只听到林鸿“啪啪”地用粉笔写东西的声音。

    林鸿沉浸在一种恍惚地状态中,他的脑海中只有刚刚看到的那些数据,至于这些数据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他完全不清楚,只知道这样做可以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此时此刻,他对外界的所有声音都进行的屏蔽,以至于吴飞从外面走进来都没有发现。

    “林鸿,你这是在运算什么?”吴飞走近之后,看了半天,什么都看不懂,于是好奇地问道。

    林鸿正在写着数字的手顿时一顿,他从恍惚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看到吴飞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边。

    “呃……没什么,刚刚等得无聊,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

    林鸿也有些惊异于自己恍恍惚惚地竟然洋洋洒洒地将整个黑板都写满了数字。

    吴飞也没在意,在mit,学生把黑板当稿纸运算的事情非常常见,于是他问道:

    “你要不要继续去那边看下,就在greenbuilding的顶层。”

    毕竟这边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林鸿想了下,摇了摇头:“不了,有机会下次再去吧。我等下打算再去图书馆看会书。今天谢谢你,让我大饱眼福。”

    “客气什么。以后你有时间,欢迎多来这里玩,这里的人都很友好,相信他们也想见见你这个亚洲区冠军的,哈哈!”

    这句话刚说完,吴飞口袋中的手机便响了起来。

    吴飞说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的脸上有些焦急之色,对林鸿说道:“是张欣,她不小心扭到脚了,我得马上过去。”

    “不严重吧?”林鸿正在用黑板擦擦掉刚刚写下来的那些矩阵运算内容,这个时候,才擦掉一半。

    “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不过我必须得立刻赶过去,不然就惨了!黑板上的内容不用擦了,回头我有时间的时候再擦掉就好了。”

    于是,吴飞锁上无线电协会的大门,然后急匆匆离开了。

    而林鸿,则朝mit图书馆那边走去。

    他此刻还有些疑惑,刚刚他又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状态,这种状态他并不陌生,之前他也经历过。

    在这种状态下,他的大脑的工作效率似乎非常高,例如当初记忆英语单词,还有学习和研究算法理论,都曾经出现这样的情况。

    只不过,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受他自己控制,往往是毫无征兆地就进入了。

    有点类似于佛家理论中所说的那种“空冥”状态,或者说“顿悟”状态。

    “我是不是应该去了解一下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

    随着思想越来越成熟,林鸿对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也开始渐渐重视起来。

    他发现和普通人绝对有着极大的区别,不仅仅只是不能睡觉的问题。

    但是,大脑从来都是人类的禁区,医学发展到现在,对大脑的认知还是非常的有限。

    林鸿想要了解自己的大脑,但又有点无从入手的感觉。

    无奈地将这个念头抛在一边,林鸿再次来到了mit图书馆。

    继续将上午没看完的关于vaxvms系统的书籍快速地阅读完毕,然后,他去了电子通信方面的区域查找有关卫星通信编码方面的资料。

    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找到什么非常有用的资料。

    这里的很多书籍中所讲述的技术,他基本上都多多少少都涉猎过,只不过是深入与否而已。

    而涉及到卫星通信领域的资料却少得可怜。

    林鸿猜测,可能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被封锁了起来,这种公共场合根本就查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林鸿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最近出现的一些无线电通讯方面的技术看了看,这些技术都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刊登在一些最新的无线电学报或者杂志上面。

    “嗯?”

    林鸿在一本名为《qst》美国权威无线电杂志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让他比较感兴趣——《swr,无线电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此之前,林鸿其实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无线电发展到今天,到底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林鸿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下去。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词汇,softwareradio,缩写为swr。

    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就是“软件无线电”。

    文中指出,在本世纪70~80年代,无线电经历了一个由模拟向数字全面发展,从无编程向可编程发展,由少可编程向中等可编程发展的过程,最终出现了可编程数字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是在一个开放的公共硬件平台上,利用不同可编程的软件方法实现所需要的无线电系统。

    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应当是一种全部可软件编程的无线电,并以无线电平台具有最大的灵活性为特征。全部可编程包括可编程射频波段、信道接入方式和信道调制。

    林鸿看到这部分定义,顿时精神一振,实际上,这其中所涉及的概念,他之前在研究手机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过 (精彩小说推荐:

    ) ( 超脑黑客 http://www.xshubao22.com/5/586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