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陈丹掐了弟弟一下,又觉得奇怪:陈桐平时说话从不主动服软的,在沈淮面前跟换了人似的?
沈淮对陈桐的话也不以为意,觉得陈桐有他二十岁时的影子,那时自己多心高气傲啊!笑了笑,也不会苦口婆心的劝说陈桐什么。
他知道陈桐这么年轻,气盛是一方面,但给别人强按住头,对暴力或者说权力,有着更直接的渴望,就打算先把他往“歪路”上引,说道:
“有些人纯粹是为不公平而愤怒,有些人则是为自己不能去享受这些不公平而愤怒,也有些人是兼而有之。”
“那有什么区别吗?”陈桐疑惑地问道。
“你看到我今天不过短短几句话就将场面兜住,还逼得黄脸猫赔罪求饶,你说句实话,你心里羡慕不羡慕?”沈淮问道。
“羡慕。”陈桐没有办法不承认这点。
在给联防队员按在地上,陈桐脸贴着冰凉的路面。当简单的暴力不再有用的时候,他渴望有一种更强的力量将这些浑蛋都打趴在地。开始他不明白,看到沈淮站出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平时不可一世的黄脸猫吓得面色如土,他知道那更强的力量就是权力。
这叫刚受到屈辱的他能不羡慕吗?
“看你也有二十了吧?”沈淮问道,他当然知道陈丹今年二十二岁,她弟弟小她一岁。
“嗯,二十一了。”陈桐跟他姐姐怄气,但信服沈淮,也许更准确的说,是对权力的崇拜。
沈淮跟陈丹说道:“其实我今天来梅溪镇不是随意乱逛的。”
陈丹心头一跳,就怕他这时候放肆的说出是为她而来的话,心想沈秘书应该是在赵东那里知道她住梅溪镇的。心头鹿撞,陈丹想岔开话题,但又不知道怎么去岔。
“我过几天会到梅溪镇担任党委副书记,组织关系刚刚调到县里,但还没有正式报道呢。今天我过来是想在梅溪镇找一处合适的房子租下来。”沈淮不知道陈丹在乱想什么,把他要来梅溪镇工作的事坦袒相告。
“啊!”陈丹有些吃惊地看着沈淮,她万万没有想到沈淮过几天就会来梅溪镇当官。
“真的。”陈桐却是又惊又喜,他都不知道姐姐跟眼前这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青年是什么关系,但此时对他有说不出来的好感,想着他来梅溪镇当官,至少能稍稍压制住黄脸猫这伙人的邪气,对梅溪镇的居民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陈丹在镇招待站工作,对官场上的一些规则还是清楚的。
在普通人的眼里,镇党委副书记已经是难得高官了,但说及风光,还远远不能跟市领导身边的秘书相提并论;她不明白,沈淮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会来梅溪镇当党委副书记。
再者说,梅溪镇跟东华市区离得也不远,每天坐公交车来回也就半个小时多些,想不通沈淮为什么不住在市里,还要另外在镇上找房子。
“你出来摆摊,钢厂那边的工作关系没丢吧?”沈淮问陈桐。
“敢丢了,我姐还不揍死我?”陈桐说道。
“你五大三粗,谁揍得过你?”陈丹脸红的顶了弟弟一句。
“工作关系都还在钢厂,那就好办。你现在就好好在钢厂工作吧,不要给你姐惹什么麻烦了。”沈淮说道,“等我过两天正式到梅溪镇工作之后,你继续留在钢厂或者想要进镇政府工作,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有些事情你要好好地想一想,不能遇到什么事都只有横冲直撞这一招。”
听沈淮这么说,陈桐有些喜不胜喜。
陈丹眼睛看着旁边的月光,她怕给弟弟心里泼凉水,但沈淮这么明目张胆的冲着自己来,这时候不拒绝了,就跟欠孙家两万块彩礼钱似的,以后怕是会越陷越深。
“对了,今天给这么一耽搁,我可能就没有时间在梅溪镇找房子了。陈桐要有工夫,就帮我这个忙,帮我在梅溪镇找处房子。我就图个安静,其他没有什么要求。”沈淮说道,心里想着把陈丹的弟弟当成小弟使唤,倒是蛮有趣的。
“姐,你不是说要接小黎一起住镇上吗?那老宅空着就空着了。”听着沈淮这么快就有事情给他做,陈桐兴奋起来,浑不顾脸上的伤还痛着,“不知道沈秘书嫌不嫌弃?”
“我们这是不是就去那边?那等看过就知道嫌不嫌弃了。”沈淮笑道。
陈丹就觉得头皮要炸开了:弟弟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这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给你吃?
但弟弟一脸的期待,在夜色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沈淮,似乎沈淮每说的一句话,他都能听进耳朵里去,陈丹心里的坚持就有些动摇了。
想着弟弟要能有机会走上另一种人生道路,她做姐姐应该支持才对,想到这里,陈丹心里忍不住就有种说不出口的伤感,就想一切顺其自然,不再想借口婉拒沈淮租老宅以及安排弟弟工作的事情了。
第三十三章人狗情未了
从公路下去不远,青砖墙围出的宅院有半亩大小,前面就紧挨着一座池塘,四下里分散着四五户人家,在静谧的夜里亮着七八盏灯,将远近景物的轮廓浅浅勾勒出来。
沈淮与陈丹姐弟走近宅子,突然间从黑暗里传出来一声狗叫,叫人认识到有条狗就伏在院门后。也许是听到脚步声没有停下来,院门的狗又猛烈的叫唤了两声,意图打消外人接近院子的企图。
陈丹见沈淮在前面停下步子,猜他是怕给狗咬了,解释道:“金子可胆小了,是海文生前从城里捉回来养的一只金毛狗。它听着陌生人的脚步声,也就敢叫唤两声,认识过可就温顺了。不过也奇怪了,海文死后,金子有大半个月不大叫唤了,整天就趴在院子门后面,盯着过路的人,好像在等海文回来。”
沈淮示探性的吹了一声口哨。
这一哨音在静寂的夜里还是显得有些沉闷,但哨音传出来,就见从黑暗里窜出一条黑影来,猛的往沈淮身上扑过来。
陈丹吓了一大跳,以为金子发疯了要咬沈淮,但要挡都挡不及,就眼睁睁的看着金子扑到沈淮跟前才猛的收往脚。
金子迟疑的抬头看了看眼前的人,又试探的凑过去嗅了嗅,似乎想从眼前这个人身上嗅出熟悉的味道来……那一声哨响是那么的熟悉,但眼前这人味道又是那么的陌生,金子迷茫了,似乎又不甘心那熟悉的哨音就此消失,呜咽般地低吼着。
陈桐也只当金子要咬沈淮,他哪里能让沈淮让狗咬了?跳下车来,抬脚就朝金子踢去,想将危险从沈淮踢开。
“不要!”看着陈桐抬脚就过来,沈淮挡不住,抬脚就跨过去,挡在金子跟前。陈桐抬脚踢狗也不知轻重,沈淮小腿上生生的挨了一脚,钻心的痛,忍不住回头冲着陈桐大声呵斥:“它只是不认识我,你为什么踢它?”
陈桐给沈淮吓住,陈丹也为突发的变故不知所措。
沈淮也知道陈桐刚才情急出脚是怕狗咬了他,只是这一刻他再抑不住心里的情绪,蹲下来将陷入迷茫中的金子抱住,无法控制的无声痛哭起来……
金子给沈淮抱住的瞬间,还想挣扎,突然又觉得这样的搂抱是那么的熟悉,亮晶晶的眼睛看着眼前这人脸颊上大颗落下的泪水,虽然迷茫,还是凑过头去伸舌头在他脸上舔了两下,咸咸的泪水没什么好吃的,便没有挣扎着躲开,而是沉浸在这熟悉的搂抱里。
陈丹的警惕跟戒防,沈淮不会怪她,也觉得她是应该的,知道她是洁身自好的一个好女人,沈淮也控制着不过分唐突的去接近小黎跟陈丹。只是越理智的克制,那种亲人就在眼前而不能相认的复杂情绪就压抑得越厉害,竟然不经意间就这么崩溃掉。
金子还是认得自己!沈淮心情激动的想着,眼泪更是止不住,刷刷的下落,糊了满脸。
陈丹、陈桐姐弟都傻在那里,沈淮天黑前将“黄脸猫”王刚震住时是何等的威风,哪里想到他会抱着一只“陌生”的狗失声痛哭成这样子。好在是夜里,还不算是形象全毁,但也将陈丹姐弟俩吓住了,不知所措。
“哥?”院门里突然传来怯生生的一声喊。
“哦,是我们。”听着小黎在院子里喊,陈桐以为是喊他,这时才回过神来,回应道。
也是小黎的这声怯喊,仿佛灵魂里传来一记空灵的响声,叫沈淮失控的情感惊醒过来,转头看去,院子里的大灯亮了起来,灯光打在小黎那张清瘦白皙的脸上,看得出她眼睛似满是迷茫以及掩饰不住的失落:难道是小黎也听到他刚才情不自禁唤金子所吹的口哨?
金子有八个月大了,有着漂亮的皮毛,像浅金色的缎子似的,长有沈淮膝盖那么高,摆着尾巴,冲着站在院门里的小黎低吠了声音,似乎在告诉她:他就是哥哥啊。
小黎站在亮处,看不到沈淮脸上的泪水,看着陈丹、陈桐以及之前曾在市钢厂帮过她们的沈秘书站在路口上,只当刚才听到那一声熟悉的口哨,是自己的幻觉。
小黎心里虽然失落,还是将院子门打开,问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陈桐哥脸上是怎么回事?”
沈淮心里虽然揪痛,倒是清醒过来,抹着脸颊上的眼泪,跟吓傻的陈丹笑道:“我打小也有一条狗陪伴,金子长得太像它了。我打小在农场里,跟我妈相依为命,也没有什么玩伴,就那条狗陪着我们渡过最艰难的岁月。在我十二岁那年,我妈生病去世了,那条狗再陪我一年就老死了,然后我就孤零零的长到现在,连个朋友都没有。”
沈淮都哭成那样子,陈丹哪里会怀疑他半真半假的话,她对沈淮的警惕跟戒防,在这一刻彻底瓦解,心里有一处柔软的地方,给眼前这个人放纵出来的情感发泄所打动。
“陈桐,你先跟小黎先进去。”陈丹怕沈淮这样子给别人看到尴尬,要弟弟跟小黎先进院子去,她想陪沈淮在黑夜里再多站一会儿。
说也奇怪,金子也不理会小黎的叫唤,而是温顺的站在沈淮的身边,时不时的拿尾巴扫他的裤脚。
沈淮一屁股站路边的泥埂上,这时候才感觉到给陈桐踢了一脚,小腿骨隐隐作痛,卷起裤脚管来,看那边青了一块。
“陈桐这小子也真是不知轻重的。”光线很暗,陈丹要看沈淮腿给踢伤的地方,就能蹲到沈淮的眼前,身子凑过来看,伸手在那块颜色更深的皮肤上按了按,抬头问沈淮,“痛吗?”
“陈桐怕我给金子咬了再抬脚,我也是一时情急才对他吼,你等会儿帮我跟他说一声。”沈淮故作轻松地说道。
他倒不介意陈桐那一脚,只是想尽快将情绪收拾好,感觉陈丹按在他小脚的手指凉凉的。陈丹是挨得那么近,她的脸蛋就像浮出黑暗水面的清莲,眼眸子是那么的澄澈,沈淮闻着她身上传来的淡淡香气,激动的情绪渐渐的平复下来,心里暖暖的,克制想将她搂到怀里的冲动。
待情绪收拾好,沈淮才与陈丹进院子去,陈桐与小黎已经在里面准备起晚饭来。
陈丹与丈夫孙勇在婚后关系一直都不好,后来就索性住镇招待站楼上的单身宿舍里,还是最近要陪小黎,才临时住到老宅来。
老宅周围空荡荡的,是座小水塬子,三面环着池塘,一面有条土埂通到公路上,周围两三百米内没有其他人家。就两个人跟一条胆小如鼠的狗住这么一栋宅子,夜里是也挺说摹?br />
就算沈淮不赶巧要在梅溪镇租房子,陈丹也想将小黎接到镇上去住,让老宅着;只是在乡下野惯了的金子,在镇招待站的宿舍里不好养,犹豫着打不定主意。
沈淮要把整栋宅子租下来,也答应金子放老宅里由他来照看,陈丹跟小黎随时可以过来看它,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小黎还不大关心事,再坚强也只是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这些天也有些依赖陈丹的习惯,租房子的事情自然也全凭陈丹替她拿主意。
陈丹本欲不想跟沈淮走得太近,怕他对自己存什么心思,走得越近,将会陷得越深,但看到沈淮抱着金子痛哭,这一层顾虑跟戒防就陡然瓦解。
她知道,沈淮看上去风光无比,年轻有为,内心里一定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才会在不经意间,情感如此放纵的宣泄出来——虽然沈淮痛哭流泣时看上去挺丑,但这样的人让她觉得安心、真实。
想到沈淮刚才的模样,再看到整晚上,金子都赖在沈淮的脚边不走,十分写意地享受着他的抚摸,陈丹的心暖暖的在动,又怎么再会拒绝把老宅租给他?
租房子的事情定下来,陈丹跟小黎死活不要租金,沈淮把抵三个月租金的六百钱放桌上,说道:
“我来梅溪镇是当干部的,要是白住房子不给租金,就说不过去了。这也是在梅溪镇,这么大一个院子,还加上外面这么些地都算上,每个月才两百块钱的租金,真算是便宜我了。租房子里的事情,你们帮我拟个租约,另外再通知村里一声。不要让左右的邻居看到我这么一个陌生人,当贼给打了,那时候我可没处说冤去。”
沈淮的话总是有着不容拒绝的说服力;推辞不过,陈丹也就做主要小黎将租金收下来。虽然市钢厂答应在小黎参加工作前,都按月支付生活费跟学费,只是这年头物价涨得厉害,每个月才一百二十多块的生活费,其实生活上会很窘迫,陈丹她的工资也不高。
把老宅子租出去,每个月能多得两百块钱的租金,生活上也的确不用那么拮据了。
第三十四章送上嘴的桃子
葛永秋、周裕都相继离开市里担任新的职务去了,虽然沈淮的组织关系也已经调去霞浦县,市里也没有谁赶着过来把沈淮的那套房子收回去。
接下来几天,沈淮把房间钥匙交给陈桐,要他跟赵东、杨海鹏一起,抽空将他屋里的物件都搬去梅溪镇去,他则去霞浦县委组织部报道。
梅溪镇紧挨着东华市区,镇子上的人有事情都习惯往东华市区跑;不过沈淮在霞浦县中读了三年高中,对离梅溪镇有二三十公里的县城不算陌生;当然,也谈不上有多少熟悉。
要接受县委组织部的任前谈话,沈淮在县城住了几天,也算是故地重游。
不管认识或不认识的,有仇的或有怨的,在家的县领导以及主要县直机关的负责人,沈淮也都由组织部的同志领着去认个脸熟。
之前的县长调到新津县任书记,葛永秋刚到霞浦县履职担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十月十八日下午,沈淮由组织部的人领着推门进来,葛永秋正指挥县政府办的工作人员重新布置他的办公室。
“这边要摆一排书架,我喜欢色泽沉一些的家具。”葛永秋指着侧窗的一面墙,手挥舞着,似乎在想用什么词汇跟眼前这个秃顶的中年人描绘这边放满一排书架是什么感觉。
他不能明确提要求摆红木一类的高档书架,只是用“色泽沉一些”的雅词暗示一下,要刚接触还不大熟悉的县政府办主任自行领悟。
县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陪沈淮进来,毕恭毕敬的跟葛永秋汇报:“葛县长,这位是新报到的梅溪镇党委副书记沈淮,过来认个门。”
葛永秋看着沈淮推门进来,脸就冷了下来。
要不是沈淮,县委书记都是他的囊中物。
作为在东华官场浸淫了有二十年的葛永秋,当然知道县委书记与县长之间的鸿沟有多深,当然知道国内有多少县长盯着县委书记的位子朝思暮想。虽说县长的位子也不差,但权力毕竟受到很大的限制,唯有作为一把手的县委书记才是真正只手遮天、无人能违拧的草头王。
不要说市钢厂的拳殴事件了,就是凭着因为沈淮而不能如愿一步到位担任县委书记这事,葛永秋都要把沈淮恨之入骨……
沈淮倒是浑然不觉似的,接过组织部同志的话,笑着说:“我在市里就是葛县长手下的一个兵;现在到霞浦,还是葛县长手下的一个兵;葛县长常说我是那个孙猴子,只是怎么跳也跳不过葛县长的五指山。”转过身子,打量着葛永秋的新办公室,赞叹道,“葛秘书长在市里就是少有的学者型干部,当了县长还不忘读书,高市长的办公室也是这么布局吧?是不是靠窗台的位置还要摆上一盆富贵树?”
听沈淮的话越往下说越觉得不对劲,葛永秋忙截住他的话头:“哦,你总算是到霞浦县来报到了,我等你都有小半个月了。我们既然是老相识,就不忙着叙旧,你还是先去拜访陶书记吧。”
“陶书记去鹤塘镇调研去,到下午才能回来。”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不是葛永秋不恨沈淮,只是他跟高天河都看不透沈淮与谭启平有什么关系,也看不透沈淮与市委书记吴海峰之间存在什么交易,才会让吴海峰通过市委组织部直接要求霞浦县将沈淮定点投到梅溪镇担任分管经济的副书记。
在吴海峰还没有让出市委书记的宝座,以及他头衔上的“代”字去掉之前,他都不会轻举轻妄动,对沈淮有什么明的动作。
到下午,县委书记陶继兴从鹤塘镇回来,沈淮接到通知赶去他的办公室接受谈话。
陶继兴对市钢厂发生的事情有所耳闻。
陶继兴这回差点连县委书记的位子给葛永秋挤掉,要不是吴海峰强按着不让葛永秋出头,陶继兴最好的结果就是挪个窝、平调到新津或别的什么地方任书记。
要说陶继兴对葛永兴不警惕、防备,那是骗人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陶继兴对沈淮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也就忽视了他有些过分的年轻。
“上回到市里开会,吴书记就专门提到你,说你是省里引进的海外人才,专长又是经济,很有自己的想法,要我大胆的给年轻有能力的干部压担子。”
陶继兴的头发稀疏,梳得油光锃亮,肥大的鼻子在说话时,鼻翼会夸张的张开,坐在沉亮的办公桌后,很随意的跟沈淮说话,“说到梅溪镇的经济跟工业,也就梅溪钢铁厂占了很大的分量。怎么样,会不会怕担子太重?”
陶继兴的这次谈话,叫沈淮感到有些意外。
他以为这次谈话能得到的最好结果就是去梅溪镇担任党委副书记,明确分管工业及经济的职权,但能不能掌握到梅铁钢铁厂的实权,还要等他到梅溪镇之后再争。
沈淮没想到陶继兴话里的意思,竟然是想直接将梅溪钢铁厂的位子给他挪出来,这个叫他有些意外……
如果说陶继兴的安排是出于吴海峰的授意,相比较当初承诺的交易,吴海峰要多做出许多。
难道吴海峰已经听到谭启平将来东华任市委书记的风声?
难道说还是市钢铁拳殴周大嘴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梅溪钢铁厂的情况很复杂,问题很严重。
拿杨海鹏的话来说,梅溪钢铁厂就是一个屎坑,不要说去挽救梅溪钢铁厂即将败亡的命运了,跳进去能干净脱身的也没有几个。
沈淮打定主意,到梅溪镇之后就拿钢厂下手,打开局面,那是他因为就将有谭启平在背后支持,所以才有恃无恐。
不过陶继兴这时候主动将桃子递过来,沈淮不会单纯到认为他以及藏在他背后的吴海峰会是好意……
“陶书记如此重视,多沉的担子我都愿意先挑起来。”
不管陶继兴是好意还是歹意,既然桃子递过来,沈淮没有理由不先吃下来。
陶继兴见沈淮没有怎么犹豫就答应下来,眼睛微微收敛起来,笑了起来,说道:
“好嘛,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魄力,有这个担当。你到县里来报道的时间不巧,梅溪镇的党委书记杜建前两天才刚刚过来,不然就可以把你们俩都喊到这边谈谈心。你到梅溪镇之后的分管工作,我已经跟杜建、何清社二人沟通过了,找你过来,就是再确认一下。”
梅溪钢铁厂虽然属于梅溪镇所辖的集体企业,一般说来,钢厂管理人员的任命,应由镇党政联席会议推荐。
不过,作为霞浦县少数几家总资产近亿的规模企业,又属于集体性质,想要县里不对厂管理人员的任命进行干涉,显然是不可能的。
多方平衡的结果就是,梅溪钢铁厂的管理人员由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推荐,但需经过县里考核批准,才能正式得以任命。在国内政治集权的传统之下,梅溪钢铁厂的人事任命权,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就掌握到县里。
与陶继兴谈过话,调动的组织程序就算完成了,就等着直接到梅溪镇正式就职。
沈淮没有再留在县城,当天夜里就返回了市里,有些问题他还看不透,需要熊文斌、赵东替他参详一下。
“你九月中旬在市钢厂的事,市里差不多就传开了。现在很多人都说,要是陈副市长不意外病逝,市钢厂很可能就会给陈副市长第一个拿出来开刀;相信吴海峰、高天河他们这些市领导,也都有这个想法吧。”
熊文斌、赵东直接给沈淮拉到筒子楼背后的小树林里谈事。
在这边熊文斌也可以背着老婆白素梅抽几根烟过瘾,他也不认为吴海峰、陶继兴会无缘无故的直接顶沈淮去控制梅溪钢铁厂。
沈淮吐着烟圈,看着树林外浮着绿萍的小池塘,他之前就猜可能是拳殴周大嘴事件的后遗症,说道:“我是直接跟吴海峰暗示要去梅溪镇,无论是捞钱还是捞政绩,整个梅溪镇都没有比梅溪钢铁厂更好的目标。吴海峰应该是自认为看透我了,才主动做出这样的安排。他递出这个桃子,也不怕我不吃下去啊。”
“要是陶继兴的安排出于吴海峰的授意,这个倒不难理解。”熊文斌继续说道,“东华钢铁行业这一块,还是由高天河的人控制着。倒不仅仅是市钢厂,市钢厂之外的钢材销售渠道,很多都给高天河的儿子高小虎直接控制着。”
“梅溪钢厂,差不多有六七成的产量,都给高小虎控制的贸易公司直接吃下去。”
赵东坐在一截倒伏的树根上,他已经正式跟市钢厂交了辞职信,这些天他主要做几桩事,就是全方面的打听梅溪钢铁厂原料进购、技术生产以及产品销售的情况,“梅溪钢厂的职工对此很抵触,但胳膊拧不过大腿,而从杜建往下,钢厂那些个管理人,只要自己能捞到好处,也不介意跟高小虎、周知白这些人狼狈为奸。我猜啊,吴海峰通过陶继兴把你直接安插到梅溪钢厂,一是猜测到你有插手钢铁厂的心思,二就是顺水推舟让你跟高小虎他们闹事去,第三就是方便他们顺利脱身。”
近一个月来,沈淮大半时间都跟熊文斌、赵东他们厮混在一起。除此自己的家世外,陈铭德意外病逝前后发生的种种事情,都跟他二人说了,以便他们能帮着更准确的分析局面。
沈淮点点头,认同熊文斌、赵东的判断,说道:“往坏处想,梅溪钢铁厂这两年眼看着是要撑不下去,但真正到关停清算时,总要找一两个替罪羊出来,不然没有办法给各方面交待。这时候把我架上去,让他们的人安全退下来,确实可能是吴海峰、陶继兴的一个目的。”
梅溪钢铁厂的厂长,不是别人,正是镇党委书记杜建兼任。
在经济发展滞后的东华市,乡镇及县干部能捞钱的手段不多,掌握一家资产规模近亿、就算陷入经营困难的乡镇企业,实际能捞的油水比普通的县领导还要肥美得多。
要没有陶国兴强力插手,杜建怎么可能轻易将梅溪钢厂厂子的位子让出来?
这段时间,沈淮与熊文斌以及赵东三人,差不多将梅溪钢厂的情况研究透了。
梅溪钢厂本身在生产环节上的贪、腐情况,不算特别的严重,最严重的是外围一个个咬在梅溪钢厂身上的吸血鬼。
梅溪钢厂的钢材销售,给以市长高天河之子高小虎等多家钢贸公司低价控制。
而专门向梅溪钢厂供应炉料的物资公司,背后不是旁人,正是周家控制的贸易公司,当然背后还有陶继兴之侄等许多东华市及霞浦县官员亲属的入股。
梅溪钢厂采用的短流程工艺,即往炼炉里投入废铁废钢,熔成铁水炼出钢锭,再生产成型的钢材产品。不管生产管理水平如何,炉料价格给人为的抬高,而产品价格又给刻意的压低,还能给厂子剩下多少利润空间?
梅溪钢厂从八七、八八年开始,就一直都在亏损经营。
由于幕后有吴海峰、陶继兴等实权派官员支持,加上全国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大背景,梅溪钢厂即使亏损,还是能从银行源源不断的得到贷款维持运营。
沈淮以往不了解周家跟市委书记吴海峰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倒能理解吴海峰为什么会在八九年的时候,支持梅溪钢厂在亏损的情况,还通过银行贷款把产能扩大到十万吨。
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外围的关联吸血企业,能更大口的从梅溪钢厂身上吸食血色利润。
去年,中央及国务院收紧各大银行的银根,强力整顿银行系统,而淮海省又率先在全国进行分税制改革试点,通过贷款维持企业运营的方式不能再维持下去,梅溪钢厂就顿时陷入连工资也发不出的困境。
梅溪钢厂眼前已经是无血可吸,就要被迫关停,而吴海峰想见着要失势,陶继兴这次也差点给调出霞浦县,对他们来说,眼下安全撤出已经成了第一位。
不然真等到梅溪钢厂关停的那一天,万一有人促使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他们就将没有足够的权势去捂盖子、掩护自己的罪行。
第三十五章赴任前夕
在正式到梅溪镇就职前,沈淮专程陪同熊文斌到省城拜访了谭启平。
东华的情况太复杂了,陷阱重重,陈铭德差点给污身后之名,就是前车之鉴。
沈淮坚持要下乡镇,谭启平到东华担任市委书记,需要一个有对东华局势了解、又能信任的助手;沈淮推荐了熊文斌。
熊文斌本是市计委普通干部,八十年代初期给调入市钢厂担任副厂长、厂长,八九年给调回市里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像这种有管理能力,又做出很大成绩的官员,本应该得到重用,但是熊文斌在市政府副秘书长的位子上只干了一年,就给调到市委市政府政研室副主任的位子闲置至今。
光看熊文斌的履历,一点问题都没有:有能力,又熟悉东华的情况,在冷板凳上坐了两三年时间,应该跟东华此时的当权派没有太深的瓜葛,本身的心态也应该更平和,一旦提拔他出任要职,应该能为己所用。
谭启平也是谨慎的性格,虽说沈淮表现出过人的能力,但毕竟还是年轻,不大放心就用他推荐的人。
想着到东华后再深入接触熊文斌,动静会有些大,谭启平就要沈淮在他正式赴任之前,带熊文斌到省城来走一趟。
这个熊文斌能不能用,谭启平需要在赴任之前就确定下来。
熊文斌为此也准备了许久,这次见面宾主皆欢。
本来只是下午在谭启平的办公室里安排见面,沈淮还跟熊文斌准备好夜里回东华的车票。不过聊得投机,谭启平就把夜里一次不重要的席请推掉,在酒店里摆了一桌酒宴请熊文斌、沈淮,吃过饭,才让小车司机专程送沈淮与熊文斌回东华。
赶回东华,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把谭启平的司机安排住进南园,沈淮才与熊文斌回筒子楼。
赵东与杨海鹏还守在他房里,大件都已经搬去梅溪镇了,这边的房子就剩下一张大床跟几件换洗的衣裳。
沈淮推开门,看到他们就盘腿坐在他夜里睡觉的那张大床上下棋,笑着问:“都这个点了,你们还熬在这里干什么?”
杨海鹏摸了摸脑袋说道:“你明天去梅溪镇赴任,赵东说怎么也要替你庆祝一下,哪想到你跟老熊今天去省城了。我都打瞌睡困死了,刚跟赵东去泡过脚,想着你们未必能赶回来,就想回去睡觉。偏偏赵东邪门了,还说要再等等,还真让他等着了。对了,这么晚,你们怎么有车回来的?”
杨海鹏知道老熊现在没有能力从市里调车,省城也没有十二点左右抵达东华的客车。
“省里有小车送我们回来,明天跟县里约好去梅溪镇正式报道,总不能第一天去梅溪镇工作就翘班。”沈淮笑道,将随身所带的背包丢地上。
赵东知道他们去省城见谭启平的事情,他坐立不安到现在,守着嘴巴没有跟杨海鹏透露细情,看到沈淮与熊文斌连夜赶回来,有些琢磨不透结果是好是坏,问道:“怎么样?有结果吗?”
“没结果就不会这么晚回来了。”沈淮哈哈一笑,说道,“少不了老熊一个市委副秘书长的位子。”
“什么,老熊要当市委副秘书长?”杨海鹏只知道沈淮拉赵东去梅溪镇的事情,却完全不知道这背后还有熊文斌的好事。听沈淮这么说,他吃惊的直接站在床上,头磕到垂下来的电灯罩,打得他“嗷嗷”直叫。
从省城回来,熊文斌一路也是陷在兴奋里难以自拔。
虽说有些事他开始就有所猜测,但真正确认好事会轮到自己的头上,还是叫他难抑兴奋,虽然夜已深,但哪有半点睡意?故作矜持地说道:“还是没影的事情呢。”房间里的桌椅已经搬走,他走在床边坐下来,要杨海鹏不要太毛躁。
“嗬,市委副秘书长还不够,一步到位把你抬上市委秘书长的位子,这个动静就有些大了。”沈淮开玩笑的打趣熊文斌。
“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看上去就像我一个人给蒙在鼓里?”杨海鹏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老熊脸上的兴奋就差点直接写明他要升官了。
他知道沈淮所说的市委秘书长是开玩笑,除非后台是省委书记、副书记,不然熊文斌没可能一步登天、直接担任常委成员的市委秘书长。但是,就算是市委副秘书长,对坐了小三年冷板凳的熊文斌来说,也非同小可。
白素梅听着动静,穿着睡衣推门探头看过来,睡眼蒙眬的说:“不是说八九点钟就能回来吗,怎么拖这么晚?黛玲下午打电话回来,知道你们今天去省城,等到十点钟宿舍熄灯,都没见你打电话去找她,又打电话过来埋怨了一通。”
沈淮能想象熊黛玲娇怨的模样,他知道自己在省经济学院是声名狼藉,没事不会去省经院找不痛快,再说今天时间紧,还真没有空陪熊文斌去找女儿。不过熊文斌则是太兴奋,完全把小女儿忘在脑袋后,不然在回来的路上,还是可以拿他的手机打一通电话。
“好了,好了,我跟县组织部的陈科长约好一早在梅溪镇碰头呢,再不睡,明天没精打采的,就太影响形象了。”沈淮站起来,把熊文斌、赵东、杨海鹏他们往外赶。
杨海鹏心里直是奇怪,老熊这回真要是遇到贵人,能当上市委副秘书长,岂不是能更好的支持沈淮在梅溪镇的工作?沈淮不拉着老熊多联络感情,怎么还把他们往外赶?
不过看老熊也没有半点意见,乐呵呵的就给赶了出来,杨海鹏知道有些事情他还给蒙在鼓里,只能强忍住好奇心给赶出来。
赵东还是知道官场规则的。
谭启平到东华来担任市委书记,会组成自己的圈子,沈淮以及熊文斌他们,都将是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人物。在这个圈子里,谭启平无疑是绝对的核心,但其他人地位的高下,取决于他们与谭启平的关系疏密,而不取决个人的级别。
熊文斌真能如愿担任市委副秘书长,级别会很快调到正处,成为东华市的实权人物,但他毕竟是沈淮推荐给谭启平的,在这个圈子,至少暂时是处于沈淮之下的。
再者说,沈淮这么年轻就能得到谭启平信任,在东华担任谭的开路先锋,除了他本身很有能力外,背后必然也有着他们所不知道、叫谭启平看重的过硬背景。
赵东走到门口,回头问沈淮:“明天你去梅溪,要不要让海鹏找部车送你过去?”
“不用,没那么娇惯,我就骑自行车过去。”沈淮摇了摇头,又说道,“明天也是梅溪镇召开这个月党政联席会议的时间,梅溪钢厂的人事变动应该能定下来。你明天下午就到梅溪镇来找我吧,时间不能再往后拖了。往后拖一个月,梅溪钢厂就要多损失数十万、上百万的资金。”
杨海鹏这才肯定他这一个多月来,虽然跟沈淮走得也很亲近,但实际上更多的事情都没能参与进来。梅海鹏不好直接追问沈淮,也急于出去揪住赵东问个详细。
沈淮已经能从容的应对当前的生活,把熊文斌他们赶出去,洗漱过,很快就入眠,也没有睡几个小时,天蒙蒙亮就起来,照着之前的生活作息,跑步到市游泳馆,不过今天游了半小时泳就回来了。
照着之前的惯例,沈淮还是在熊文斌家吃早饭,看着白素梅帮着端稀饭过来,拿着桌上的油条就塞嘴里,腆着脸笑道:“这一个月就在白老师您家蹭吃蹭喝了,这往后也不用白老师你赶了。”
“还怕你把我家吃穷不成?”白素梅哈哈一笑,她这些天来也给沈淮那牛皮糖似的性格粘得软乎了,除了担心他对小女儿打主意,倒没有其他反感,蹭吃蹭喝也不多他一个人。
特别在知道丈夫昨天给沈淮带去省城跟将到东华赴任的新市委书记见面后,白素梅对沈淮则更是亲切了。
即使所谓的“市委副秘书长”也没有说实,但在新市委书记赴任之前,就能私下见上面,白素梅也知道这里面意义非同小可。
熊文斌这时候也才刚起来,眼睛里都有血丝,想来赵东、杨海鹏离开后他整宿都没有睡踏实。
沈淮要赶着去梅溪镇报道,谭启平的司机住在南园就没办法照顾周全,就着油条、煮鸡蛋,喝过一碗白粥就骑着自行车奔梅溪镇去了。
熊文斌也不拿捏身份,把送谭启平司机的事揽下来。他知道昨天才是第一步,要想赢得谭启平更深的信任,谭启平身边的人都不能怠慢了;现在也不是他拿捏身份的时候。
不过想想也有些悲喜交加:谭启平今年五十岁,已经是地市一把手,而他比谭启平就小两岁,还为刚扒上一个正级的实权位子而雀跃无比。
不过这种念头在熊文斌脑海里一闪而过,现实已经叫他变得更务实,而不是单纯的对那些不公平去愤懑什么?相比较他来说,东华市那些一辈子都出不了头的机关干部比比皆是,难道真的就个个能力不如别人?
第三十六章赴任(一)
沈淮骑车赶到梅溪镇时,镇上已经是车水马龙。
镇政府位于学堂街中段,斜对面就是镇上的菜市场。
清晨八点钟前后,太阳刚升到树梢头,上学的、买菜的、上班的,人流、车流交织在,个个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九零年才修的学堂街倒是柏油路面,两侧还有人行道,但沿街店铺又恨不得将铺棚撑到路中央来,打游击的小摊贩、以及随意停放的自行车、摩托车,都使得学堂街在菜市场前后这一段路格外的拥堵。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在汽车之间自由穿插,想从空隙里抢一点速度出来,往往给堵得更结实。
喇叭声、打铃声、骂街声、嘈杂声交汇成一片。
一部县区牌照的桑塔纳给堵在那里上不去、下不来,不耐烦的拼命按着喇叭,只是没有人理会他们,该堵照样堵在那里。沈淮骑自行车倒是方便,靠过去,看到里面恰是坐着约好今天到镇政府碰面的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
“陈科长早啊!”沈淮弯过身子,敲了敲车窗,跟车里的人打招呼。
为了配合沈淮的时间,陈宽和还特意起了早,求爷爷告奶奶从县里找了部闲车,直奔梅溪镇过来,离镇政府就差三四百米,给堵在这边前后动弹不得,正心烦气躁,听着敲窗声。
见是沈淮骑着自行车贴过来,陈宽和压下几乎要爆出嗓子眼的那声骂,摇下车窗,回应道:“沈书记也不晚啊。”
陈宽和到四十岁才混上一个副科,看到沈淮这张胡子都没有转青、发硬的小白脸,论级别凿凿实实要压过自己一头,打心里就有感到不舒服。没有办法,几个副部长都不愿意陪同沈淮到梅溪来上任,就成了他这个人事科长逃不脱的事。
沈淮可不管陈宽和心里舒不舒服,直接说道:“看情形还要堵上一会儿,镇政府就在前面,陈科长跟我走着去镇政府吧。”
陈宽和对沈淮的背景也打听清楚了,也没有特别敷衍他的意思。听沈淮提议走去镇政府,陈宽和也觉得给堵得心慌,打开车门来与沈淮往梅溪镇的镇政府大楼走去。
镇政府是座三层小楼,用白灰墙围出一个院子来,门朝西临学堂街,党政合在一起办公。
沈淮与陈宽和刚走进镇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