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攀钦嬲那畹胤剑松晕⑾裱恍┑某枪卣颍潜呔褪怯邢缯蛞话咽值闹拔窨杖保话闳艘彩遣换嵩敢馊サ摹?br />
第二百四十章熊文斌有苦说不出
熊文斌跟女婿在茶楼里交心谈了很久,到最后见他想通了决心要去梅溪镇,从公文包里拿出他老式的“大哥大”,说道:“你能想通就好,我给沈淮打个电话说一下。”
周明点点头,看着岳父打电话。
沈淮接通电话,熊文斌听到那头有音乐声,知道他今天要陪宋鸿军,长话短说的把周明想去梅溪镇工作的意愿说了一下。
周明见岳父很快就挂了电话,也听不到沈淮在电话到底同意了没有。
他知道沈淮在梅溪镇是绝对的强势,他就算想去梅溪镇当普通副镇长,也要沈淮点头同意接收才成;沈淮一定不同意,唐闸区都没有办法把他硬塞过去。
熊文斌放下“大哥大”,跟周明点了点头,示意沈淮答应下来,想了一会儿,还是不放心地说道:
“我相信你也能看出很多问题,但我怕你看问题只看透一半,反而有害无益;有些事情还是让你知道为好——沈淮是前副总理宋华的孙子,他父亲宋炳生是农业部现任人事局长,也许过段时间会调到淮海省来当副省长——这件事在东华也只有几个人知道,到你这边注意不要随便往外传。你到梅溪镇后,要好好配合沈淮做工作做好,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
周明愣愣地坐在那里,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只觉得喉咙里干涩得厉害,一句话也吐不出来。
“不会吧。”熊黛妮虽然在沈淮跟周明及她爸有矛盾时,她不得不偏向周明跟她爸,但心里对沈淮还是有所好感的,听她爸提及沈淮的家世,给唬得一跳,诧异地说道,“沈淮平时也没有什么架子,可不像是这么有来头的人呢。”
熊文斌笑了笑,他知道黛妮对官场上的事不关心也不敏锐,看人只看第一印象:跟沈淮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能看到他平易待人、温文尔雅的一面,但东华市官场上知道一些内幕的,有谁会视他温顺无害?
看着周明失魂落魄的样子,熊文斌就知道他刚才跟自己交底的话并不完全是实话,不然知道沈淮的真正身份后不会有这么大的触动。
不过,熊文斌也不想再多说什么,普通人的为官之道,更多是在于心性的煎熬,他希望周明能熬过当前的坎,将来说不定会有更大的成就。他是不想周明再去梅溪镇趟浑水了,但谭启平的意思也是想周明去梅溪镇,他又不能违拧谭启平的意思,甚至都不能把谭启平的意思直接跟沈淮说,以免沈淮对此对什么别的想法。
“你们付钱吧,我先走了;你们也早些回去,黛妮要注意多休息,以后不要瞎玩这么晚了。”熊文斌说罢,就起身出了茶楼。
走在热气稍退的深夜大街,站在街灯下,熊文斌还是忍不住将香烟拆开点上。
看着烟雾眼前腾起,忍不住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想起意外逝世的海文来,不知道才华横溢的他,身处这样的激流之中,会做怎样的选择?
熊文斌想想又哑然失笑,海文就算活着,也是跳出东华这个阴暗的让人心不断下沉的圈子,跑到更海阔天空的世界去闯荡了。只可惜啊,海文没能有机会参与这精彩跟激流汹涌的时代。
沈淮放下电话,见赵东、杨海鹏都看过来,说道:“老熊打电话给我,周明要来梅溪镇当副镇长。”
杨海鹏、赵东微微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孙亚琳这段时间在地方厮混,早就习惯地方上的氛围,嘬着嘴说:“周明好不容易能爬上正科的位子,也不要了?”
“熊文斌怎么还想着让他女婿到梅溪镇来趟浑水?”宋鸿军疑惑地问道。
他虽然跟沈淮他们接触的时间很短,但也看到周明在燕京以及从燕京回来这两天给谢海诚、孙启义挑逗着来恶心沈淮,以他的阅历当然能猜到周明跟沈淮看似一路人,但实际上并不对头;他也看得出沈淮跟谭启平也不是那么亲近。
沈淮主张两镇合并,不管沈淮的行为是不是针对周明,而且新的镇子里也没有给周明留下位子,周明不惜屈居副镇长,也要到梅溪镇来,多少有点硬凑过来的意思。
袁宏军是没有什么背景,所以才想着以退为进、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个是明智、聪明的选择;与袁宏军不同,周明有熊文斌这么一个地方当权派的岳父,他本人也在市委书记谭启平面前也能说得上话,上升的空间要比袁宏军开阔得多。
周明先把级别升上去,留在市里或区里,只要有好位子空出来,要补上去要比袁宏军容易得多,实在没有必要放弃这次难得的升迁到梅溪镇当个副镇长。
宋鸿军实在有些想不明白,熊文斌是怎么替女婿周明设计官场发展道路的。
“老熊怕也是身不由己。”沈淮轻轻一笑,将杯中浸了冰块的琥珀色酒喝下,回头问杨丽丽,“你这酒是不是假酒,怎么又苦又涩?”
杨丽丽横了沈淮一眼,轻声说道:“你借我两胆子,我敢给你喝假酒?”
“这酒虽然普通些,但还不错。”宋鸿军说了句公道话,说道,“你回国后,洋酒喝得少了。”
沈淮想想也是,记忆里的滋味跟实际的体验毕竟不同,就算别人不了解熊文斌,认为周明之前到鹤塘镇、现在硬到梅溪镇来可能是熊文斌的主意,但沈淮知道熊文斌就算想缓和彼此的关系,也不可能处理得这么生硬。
说到底,一是有很可能是周明他自己想到梅溪镇来,熊文斌毕竟没有办法完全要周明照着他的意图走,第二就是有可能是其他人在推动这件事。
不过熊文斌亲自打这个电话过来,沈淮也没有办法拒绝,周明来就来吧,反正梅溪镇不会缺周明一个,也不会多周明一个。
喝过酒,沈淮问一晚上乖巧得跟只猫似的寇萱:“你现在住哪里?”
“杨姐给员工准备有宿舍,我跟大家一起住宿舍里。”寇萱说道。
沈淮点点头,寇萱落下功课太多,就算回学校也未必能跟得上,她一定要在万紫千红工作,他也不能逆违她的意愿,也只能由着她去。毕竟是正式的员工,不是陪酒的小姐。
沈淮站起来,跟周知白说道:“鸿军麻烦周总的车送一下,你们要是还有什么活动,我也不参加了。”又跟杨海鹏说道,“你经常在外面喝酒,也配个司机,喝这么多酒就不要开车了,对自己对别人都要负责。你把车留下来,跟赵东坐我的车走。”
赵东没有房子,跟肖明霞领证之后一直住在岳父家里,梅钢的管理层也没有到配车的程度;沈淮让邵征沿路把杨海鹏、赵东送回去,然后才回梅溪镇去。
坐在车里,沈淮不管孙亚琳嫌不嫌弃,就把车窗打开一道缝点烟抽起来。
“你是不是担心周明是谭启平塞进来的钉子啊?”孙亚琳知道沈淮视邵征为心腹,讨论这些问题要避开宋鸿军,反而没有必要避开邵征,闷了半天,这会儿直接问出口,“不过没可能啊,谭启平现在有必要这么做吗?”
沈淮回过头来看着孙亚琳,说道:“我们习惯以利益划分派系,通常这也是准确的,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志同不同跟道合不合,也是阵营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拿你的说法,就是看不顺眼,不然你说我跟谭启平之间,能有什么不可调和的利害冲突?”
“得了,你就知道给自己脸上贴金,你有什么资格看谭启平不顺眼啊?”孙亚琳不屑地说道。
沈淮笑了笑,跟孙亚琳说道:“老熊这次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哦,怎么讲?”孙亚琳问道。
“你没觉得梁小林的投靠,彻底堵死了熊文斌当副市长的可能吗?”沈淮说道。
孙亚琳知道梁小林进入谭启平的圈子为什么会堵死熊文斌当副市长的可能。
谭启平在市政府有一个还是两个信得过的人牵制高天河不重要,关键的问题几乎大家都公认梁小林搞经济不行,熊文斌在市钢厂的成绩又是那么出色。
梁小林要不投靠谭启平,谭启平自然会努力把熊文斌塞进市政府当副市长负责经济工作,把市政府从高天河以下的市长们都衬托得黯然无光,而不会管他们的想法。
如今梁小林投靠谭启平了,梁小林他肯定不会希望熊文斌进市政府。
梁小林没有跟熊文斌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跟竞争的能力跟自信;谭启平就不大可能把熊文斌塞进去市政府,把梁小林衬托得跟傻逼一样。
“不当副市长不当就是了,你就知道熊文斌一定想当副市长,不想一步到位当市委秘书长进常委?”孙亚琳反问道。
沈淮说道:“谭启平真要是有大胸怀、有大魄力的人,就应该把高天河拉下来,把熊文斌送上去。很可惜,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人事平衡上,就难免叫人失望啊。我倒不担心谭启平让周明到梅溪镇就一定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但是谭启平这种人事制衡的习惯思维不改,东华就不可能得到大跨步的发展。”
“国内的官员多为政客,哪有那么多有政治家的气度?”孙亚琳对谭启平也有点不以为意,但同时又感很奇怪,“不过,你对熊文斌倒是很推崇啊,他真的能顶替高天河胜任市长吗?”正常人的想法,只会认为周明凑到梅溪镇来,是熊文斌的意思,除非沈淮对熊文斌极为熟悉,才会排除这个可能,将疑点聚集到谭启平的头上去。
沈淮笑了笑,有些事情他能跟谁诉说去?
第二百四十一章周明的心思
虽是深夜,天气依旧臊热,叫人心里仿佛塞了团茅草里急躁难安。
“真真奇怪的,我爸不会是胡说八道吓唬人吧?”熊黛妮倒不是不相信她爸的话,只是习惯性的用这种语气来表达她对沈淮家世的不可思议,“我看沈淮平时待人挺和气的,怎么会是前副总理的孙子呢?那不就是传说中的太子爷吗,他能到东华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还到乡镇一呆就是一年?”
熊黛妮刚洗过澡出来,湿漉漉的头发贴在她白皙的脸蛋上,更显得脸蛋娇艳,身上只罩着一件宽松的睡裙。才怀孕两个月,熊黛妮还不显怀,保持着好身材。只是此时的周明完全没有心量去看妻子的美丽,他的心脏仿佛给一只手紧紧地捏着,那无形的束缚叫他到现在都喘不气来。
“你怎么啦?”熊黛妮见丈夫失魂落魄的样子,从茶楼回来小半天都没见他正常过来,担心地问道。
“没什么?”周明声音干涩的说道,“你先睡吧,注意把风扇朝墙打,我到浴缸里泡一下。”随手拿了盒烟进了洗漱间,打开热水,坐在浴缸边上点烟抽起来。
熊黛妮心知沈淮的身份对丈夫会有些打击,看他拿着烟进洗漱间,也没有说什么。
浴缸狭小,人躺里面只能屈着脚。
岳父熊文斌刚把这套房子让出来时,对能在自己家房子里就能泡热水澡、不用每天早上起来跟整栋筒子楼的人争厕所,周明心里还是相当满足的。
不过,在最初满足感跟新鲜感过去之后,特别是看到那些个科级、处级、早早就分到房子,把家里装潢得很酒店似的,周明就越来越觉得这浴缸狭窄的叫人难以忍受了。
周明今天的心思不在浴缸上,他失魂落魄的抽着烟,黛妮对沈淮的身份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相信,他更不想相信这个事实。
虽然很长时间里,他都能知道沈淮的身份不简单,但依旧感觉之前的自己像个小丑似的在那里跳舞。
周明既觉得自己可笑,又有深深的担忧,他以前针对过沈淮,他到梅溪后,沈淮会不会对他伺机报复?
周明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会让着沈淮,为什么会畏惧沈淮,他这时候知道是为什么了,但就是知道为什么,他心里的不甘心就更压不住。
周明坐在浴缸边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也不知道时间过去多久……
熊黛妮睡不踏实,不见周明回卧室,穿着拖鞋推开浴室的门,给缭绕的烟雾呛得直咳嗽,见浴缸里的水都开溢出来了,周明还无动于衷的坐在那里,走过去把窗户打开,说道:“你怎么还不洗澡啊,都几点了?”
“人也真是奇怪,你说沈淮要不是仗着身份特殊,有什么本事嚣张跋扈,有什么本事叫千人畏他、万人哄他?”既然知道沈淮的身份,有些话就再不能在别人面前说了,但周明心里始终横着一根刺,有些话梗在喉头不吐不舒服,抬头问妻子。
见丈夫跟入了魇似的,也不单是今天晚上给这件事搅得心神不宁,好像长久以来沈淮就是他的心魔——熊黛妮有时候也不知道丈夫到底是怎么了,对他这样子有些担心,只能宽慰地说道:
“沈淮有本事也好,没本事也好,咱毕竟不能跟人家比。这人比人还不得气死人啊?我们比上不足,但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在单位里,满单位的人都还在说你年轻有为呢。你还不满意,你叫那些比你差的、年岁、学历跟你差不多的,还就不活了?”
周明欲言又止,他不得不承认妻子的话有几分道理,心里的不甘心似乎淡了一些。
“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你也不要担心什么,我觉得沈淮还是蛮好相处的一个人。苏恺闻都说谭书记的意思也是希望你去梅溪镇,我爸也没有反对,我想总归是有什么道理在里面。你到梅溪镇也不争什么,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好了,沈淮总不至于会欺负你。”虽然开着窗户,但没有什么风,熊黛妮受不到浴室里的烟味,一边扬手驱散鼻前的烟,一边往后退,说道,“你不要多想什么了,想太多反而不好,洗好澡快睡觉吧!”
周明点点头,就没有再说什么……
沈淮自然不会理会周明的想法,接下来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推动,甚至没有时间专程陪同宋鸿军游玩东华。
宋鸿军说是悠闲,实际也没有办法一直在外地逛荡,算上在燕京祝寿的时间,他离开他在南方的老巢也有一周时间。借口要在东华好好地玩一下,他实际上也只是想跟沈淮有个单独深入的接触机会。
目的达成之后,宋鸿军也要赶回去处理积累下来的事务。沈淮脱不开身,次日就委托周知白、杨海鹏专程送宋鸿军到省城转乘飞机返回南方。
周知白、杨海鹏跟宋鸿军倒是气味相投。
宋鸿军虽然现在有意往实体上转,但他早年是靠在南方做转口贸易发家的,对金属制品及矿产的进出口贸易业务也有涉及。在很多方面,杨海鹏、周知白虽然还达不到宋鸿军的层次,但跟宋鸿军还是很有共同语言的。
沈淮目前对宋鸿军的信任,还没有深到让他直接参加梅钢核心业务的程度,但杨海鹏的鹏海贸易以及周家的鹏悦集团,跟宋鸿军进行废钢以及钢材贸易上的合作,沈淮还是乐意促成的。
宋鸿军回到南方老巢之后,过了两天,就直接取消之前在广城建厂的计划,将整个团队都打发到东华来筹备建厂。
有现成的建厂方案,有完整的筹备管理团队,原料材及产品的进出也能依赖年后将建成的梅钢码头,故而鸿基灯饰有限公司的勘测选址、厂区设计及水电工业配套规划等筹办进行非常迅速。
梅溪镇、鹤塘两镇合并方案,很快就提到市常委会议讨论。
无论是大的趋势,还是中央对地方政府层层下发的要求,机构精简是一直都在反复强调的话题。
精简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落实下去的时候,机构精简意味着位子的减少,意味着更多等着上位的人非但上不去,还必须要把一部分人死命的精简下来,这对整个只有膨胀动力的官僚体系来说,是一个很难自发推动的治愈过程——机构精简的阻力主要根源于此。
唐闸区既然能消化两镇合并可能会产生的人事问题,市委是没有道理阻力的;相反的,两镇合并还能帮助市里完成今年的部分机构精简目标。
市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后,最终还是要提交省政府批准,这个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走完的程序——最先进入实际运作的,就是在八月下旬就正式挂牌的梅溪港工业园。
九二年之后全国渐掀起兴办工业园及开发区的热潮,虽然很多人对此表示有过度征地及土地资源浪费的担忧,但到九四年秋季,中央暂时还没有对此进行降温、清理的意思。
乡镇行政区域的调整跟划并,需要上报省级政府批准,然而各地批准兴办各种工业园及开发区则要随意混乱得多。梅溪港工业园区的成立,自然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在此之前,渚溪路桥工程也正式得到审批通过,八月中旬大桥选址完成拆迁工作,分包建设单位淮建集团为渚溪大桥打下第一根桥桩。
由于几乎是选择了梅溪河下游最宽的水面建桥,建桥成本暴涨不说,仅桥桩基础工程最快也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完工;整个渚溪路桥工程完成通车,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入秋。
海丰实业与长青集团计划合作投资的机电企业,到八月中旬才未见有实质性的动作,不过这个也不能怨谢海诚、孙启义拖延。宋鸿军那边有现成的方案跟团队,只是挪一个地方执行而已,动作自然迅速。
海丰实业与长青集团合作投资要建的机电企业,要完成市场调研、财务分析等一系列的前期工作,还要就厂址、电水排水、排污等工业配套及税费优惠跟东华进行接触后再进行规划设计,这些工作做一遍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顺利做完了。
沈淮也知道谢海诚、孙启义不会叫话柄落在他手里,对机电企业的投资不是特别的担心;即使机电企业的投资落空,对梅溪镇的影响也不会特别的大。
整个夏季,沈淮集中精力所主要推动的,还是对梅钢及梅溪港工业园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的梅溪电厂项目。
在宋文慧的推动下,东南电力建设集团很快就派出副总工程师为首的队伍到东华进行项目选址考察,洽谈具体的合作事宜;宋文慧同时也通过老关系,帮沈淮督促省电力设计院也是加班加点的修改电厂方案设计,重新进行厂址的勘测。
除了跟东南电力建设集团洽谈外,又由于是装机容易达十万千瓦规模的火电项目,同时还需要得到省计委及电力局的批文。
在一个来月的时间里,沈淮就在省城、江宁与东华三地之间,就在梅溪港工业园区正式挂牌的那天,沈淮才正式拿着省计委与电力局的项目批文。
沈淮是恨不得早一个小时半个小时拿到批文,推动工程正式启动,他提前一天赶到省城住下来,第二天等着省电力局上班,拿到批文就往回赶,参加工业园区的挂牌仪式。
第二百四十二章挂牌
中午从省城出发,连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沈淮跟邵征就买了面包跟矿泉水在车上对付着过去。省城到东华之间的高速公路项目才启动,不知道猴年驴月才能建成,沈淮紧赶慢赶,两百公里的车程,回到梅溪镇,已经是下午四点钟。
沈淮在电话里跟何清社联系过,谭启平等区市领导,赶过来参加工业园区的挂牌仪式,在码头已经等了他有半个小时了。
在成绩真正做出来之前就大肆宣扬,不是沈淮的风格,不过近年来在招商引资方面没有什么成果的唐闸区甚至市里,都需要一些成绩来装点门面。
在谭启平的授意,在杨玉权的直接要求之下,沈淮只能顺应“民意”,把工业园管委会与梅钢下属的梅溪港口公司、梅溪港劳务公司以及鸿基灯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挂牌、动工及长海机电、梅溪电厂的项目签约集中到一天,搞一个仪式。
沈淮也来不及歇一口气,就让邵征开车直接送他去码头工地。
沿路三座涵洞桥在八月中旬之前完工,因为土质松软所导致的路基沉降等问题,梅鹤公路还没有开始铺设柏油路面,不过砂石路基施工完毕之后,已经能供车辆临时通过。
看到谭启平陪小姑宋文慧她们站在江堤上,沈淮让邵征将车停在堤上,沿着草坡手脚并用的爬上去,责任在一旁跟谭启平等人汇报工作的何清社:“你们也真是的,谭书记都过来了,挂牌仪式怎么还拖着不举行?”
“少了你这个主角,戏可就不好演啊。”谭启平哈哈一笑,主动替何清社“揽过”,又跟身边的宋文慧说道,“老宋,沈淮在东华干得不错吧?东华能得这么一个人才,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增色许多。”
宋文慧无意叫东电的人都知道跟沈淮的姑侄关系,为梅溪电厂项目增添不必要的阻力,梅溪电厂项目的整个洽谈过来,她都交过一个信得过的副总工程师负责,她露面的机会不多,今天也是第一次到东华来,临时参加工业园的挂牌仪式。
宋文慧过来后,在谭启平、杨玉权、周裕等官员的陪同下,吃过中饭,参观了梅钢及紫萝家纱,跟何清社、褚宜良、朱立等梅溪镇官员及企业做过简单的交流。她是相信沈淮在梅溪镇做出很大成绩的,故而心里的惊讶比其他人很淡些,心里的满意则是肯定的。
沈淮走到宋文慧身边,小声问道:“小姑,你就不在东华多留一天,非要今天赶回江宁去?”
“我倒是想昨天夜里就过来的,今天工业园区挂牌,你昨天却去了省城。”宋文慧笑道,“你以为我就很空闲啊?晚上要跟闽江省电力局的官员见面,约好的,要赶回去。”
“昨天要不是赶过去请省里的官员海吃一顿,批文今天都未必能拿到手。”沈淮叹了一口气,“现在上面卡人的手段太多了,而且都能找到理直气壮的理由,让你都没有办法反驳,把谁的名头扛出来都没有用,只能去装孙,该送的礼还得挨家挨户的去送,我要出去说我是宋家的子弟,别人都不会信。”
宋文慧笑了笑,问道:“批文拿下来了。”
“小姑你都打过招呼,阻力毕竟是减轻了不少。”沈淮笑道,“现在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开工了,而不会偷偷摸摸的先搞土建。”
宋文慧点点头,知道赶在今天把梅溪电厂的批文拿到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梅溪电厂的装机容量增加近十倍,之前通过市电力局的审批文件统统作废,要重新报审,拿到省里的项目批文才能正式启动。
通常说来,走三五个月的流程都很正常。
要想快,就要放下架子,把每个关节的老机关油子及负责项目过审的专家都打点舒服了,把整个工作计划安排环环相扣,才有可能在一个月内把整个程序都走完。
宋文慧心想现在的宋家小辈里,办事遇到阻力,更习惯打电话找人托关系,大概没有谁会主动放下架子到基层去推动吧?
做事从上往下压,在现今社会,大体上还是有效果的,但未必会有最佳效果。宋文慧并不总是高高在上,也从基层处室做上去的,对下面的情况要比一般人清醒。有时候一件事,就算是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催办,下面委局具体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个老机关油子,都能堂而皇之的找到叫人无法挑剔的借口拖延下去。
“这边的建设进度很快啊,七月上旬我们陪同谭书记过来,工地上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潘石华凑过来说道,“现在办公楼建起来了,堆场及桥台都能看到形状,小沈书记是打算为东华创造一个梅溪速度啊!”
对潘石华有些刻意讨好的赞许,沈淮只是笑纳着说道:“有些成绩,也是区委区政府指导有功,我只是不敢懈怠罢了。”
此时的码头四层楼高的办公楼完成外立面的装潢,过段时间工程指挥部以及以梅溪港口公司的筹备人员,就可以搬进去办公,今天挂牌仪式就选址在办公楼前。
机修仓库、堆场以及重力堤式泊桥台等工程的土建部分,都大体完成——车开上江堤公路,一眼望出去,就是外行人,也能看出码头的雏形,已非七月初看上去乱糟糟的工地能比。不过码头要完全施工完成,也不大可能在年前能投入使用。
挂牌仪式很简单,选吉时烧利市,几串鞭炮、几段贺词,谭启平、宋文慧、杨玉权等人上台讲几段话,市电视台拍几组镜头就算过去了。
挂牌仪式一过,宋文慧就要直接返回江宁去。
虽然宋文慧的级别未必很高,但有着特殊的身份,谭启平此时又给视为宋系的少壮官员之一,自然是率区市官员礼送宋文慧到渡口,看着宋文慧的车上了渡轮。
梅溪镇晚上有酬功宴会,不过谭启平再支持沈淮的工作,参加挂牌仪式,可以说已经是相当重视了,酬功酒宴则不会参加。
谭启平要坐车直接回市内,在离开渡口之前,将沈淮喊过去,说道:“梅钢跟梅溪镇渐渐走上高速发展的正轨,不仅唐闸区,很可能整个东华市的经济发展,都需要梅溪镇、梅钢做出相应的贡献。说实话,我以往也没有想到你能在梅溪镇干得这么出色,对你重视不够啊。”
说到这里,谭启平招手让今天沉默着没怎么说话的周明到跟前来,对沈淮说道,“以往的事情就不说了,现在区市把精兵强将都调给你指挥了,你在梅溪镇可要做得更出色才行。”
周明的人事任命在八月中旬正式公布,他人也是昨天到梅溪镇报道。不过沈淮赶在昨天起早就赶去省城,还没有正式接受周明的报道。
沈淮有些琢磨不透谭启平说这些话,到底是肯定梅溪镇的成绩,反省他之前的不足,要加强对梅溪镇的支持,或只是想借势给周明撑腰,或提醒自己梅溪镇再牛都是东华下面的乡镇,心想,抑或是兼而有之吧?
梁小林、熊文斌、杨玉权、潘石华、周裕等人,站在旁边,都一副认真聆听教诲的样子,只是大家这时候都蒙着一面人皮面具,叫别人猜不到他们心里对谭启平跟沈淮说的这些话到底有什么看法。
“谭书记,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叫你失望的。”沈淮笑道,“即使你以后对梅溪镇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也一定是别人干的操蛋事。”
谭启平手指着沈淮摇头而笑,跟梁小林、熊文斌、杨玉权等人笑道:“这个沈淮,叫人没有办法跟他正经说话;你们要替我好好盯着他。”又跟熊文斌说道,“梅溪镇的酬功酒宴,你代表我去参加一下,杨玉权也过去,其他人就不要去凑热闹了。”
谭启平这么吩咐,大家自然说好。
送行车队就兵分两路,一路随谭启平返回市里,一路则返回梅溪镇参加酬功酒宴。
沈淮陪熊文斌、杨玉权坐一辆车。
在车上,沈淮从副驾驶位转回头来,跟杨玉权、熊文斌说道:“周明到梅溪镇,具体的分管工作,我有过考虑,趁着车里有时间,就跟杨书记、老熊你们汇报汇报。”
“你汇报给杨书记听就行了。”熊文斌笑道。
“老熊客气了,你现在可是代表谭书记啊。”杨玉权笑道。
沈淮知道杨玉权跟熊文斌没有什么交集,但想来他对熊文斌硬把女婿塞到唐闸区、塞到梅溪镇的做法不会乐意,但又没办拒绝,多少会有些抱怨。
沈淮从熊文斌脸上也看不出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时候大家都不得不在脸上蒙上面具,把真实的面孔遮掩起来。
沈淮也不知道他要不要找熊文斌深谈一下,只是这时候不像是好的时机,说道:“梅溪港工业园名义上是两镇共建,实际也是为接下来的两镇合并做铺垫,做前期工作。今天工业园的牌子都挂了起来,我也兼着工业园管委会工委书记跟主任的职务,袁宏军跟何清社兼副书记,但大家手头都有一摊子事,具体的工作未必就有足够的精力去做,谭书记都说把市里的精兵强将都调给我了,我想啊,除了郭全之外,周明应该是可以兼任副主任做一些具体的,我这就算正式提请区里考虑了。”
杨玉权看了熊文斌一眼,看不出他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点头对沈淮说道:“区里会考虑你的意见。”
第二百四十三章让别人无路可走
宴酒酬功,一是庆祝工业园区挂牌成立,二是酬区招商区及梅溪镇招商引资之功,酒宴是以梅溪镇跟区招商局的名义合办。
酒宴热闹而激烈,不只是乡镇干部,区招商局的官员逮到机会也多喜欢放肆的喝一场。熊文斌、杨玉权自恃身份,不会参与闹酒,但也不扫大家的兴致,简单吃过一些东西,就先离桌退席。
沈淮让其他人照旧吃喝,他与周裕到酒店前的停车场,送熊文斌、杨玉权两人坐车离开。
梅溪镇到这时还没有竖起路灯,今天的天气又有些阴,除了从酒店大厅透出来的灯火外,更多的地方给漆黑一片的暗夜笼罩,远边的天际则有一圈城市边缘浮出来的光亮。
“你是不是也要早些回去?”沈淮问周裕。
“我没有开车,等知白他喝好酒送我。”周裕说道。
“周知白今晚上给杨海鹏逮住了,等他喝好酒叫司机过来接他,不知道要到几点——我送你回去吧。”沈淮说道,“我刚才陪熊跟杨,他们都没好意思凑过来灌我酒,我这会儿得躲一躲。”
“你不会恰好把车钥匙也带出来了吧?”周裕问道。
沈淮得意的扬了扬箍在手指头上的钥匙扣,要周裕一起上车。上车后,沈淮算了算时间,想着小姑这时候应该能到江宁家中了,拿出手机跟周裕说道:“我先给我小姑打个电话。”
沈淮直接拨到小姑江宁家中的电话,也是巧,小姑宋文慧刚刚进家门就听见电话铃。
沈淮问候过辛苦,扯了几句家常就想挂了电话送周裕回去,小姑在电话那头说道:“你爸后天就要到淮海赴任了,会省城安家住相当长的时间。天下没有永远结仇的父子,你得空也回去看看。”
“嗯,他叫我回去,我就回去。”沈淮瓮着声音说道。
“你个小子,你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我也不做恶人一定要你怎么样。”宋文慧在电话里无奈笑道。
挂掉电话,沈淮将手机放在仪表盘上,发动汽车从学堂街拐上下梅公路往市里开。
沿路没有街灯,车前灯打得前路一边雪白,车里的光线却有些幽暗,周裕看着沈淮的脸有些阴郁,削瘦而线条明俊的脸颊绷得有些紧,问道:“有什么不开心的事?”
“我爸后天就到淮海来正式赴任,这事是不能叫人怎么开心。”沈淮笑着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周裕知道沈淮作为宋家子弟竟然“沦落”到乡镇工作,背后自然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曲折故事,看着沈淮专注而明亮的眼睛。她虽然很渴望知道沈淮更多的事情,但她只能压制住这种不应该有的渴望。
“梅溪电厂的项目谈下来,照常人的想法,梅溪镇的步伐应该是要缓一缓了,但我想,你未必就愿意停下来啊。”周裕换了个话题,眼睛看着沈淮,问道,“是不是?”
沈淮侧过头看了周裕一眼,也许是忙碌了一天,周裕挽在脑后的发髻有些松散,头发蓬松开来,还有几缕垂在耳边,叫她的脸蛋在夜色下多添了几分娇媚。
“好不容易轻松一下,你倒是不能不谈工作上的事情啊?”沈淮笑着问。
“只是好奇你的打算,不问清楚,回家睡不着啊。”周裕说道。
“我倒是希望你因为我睡不着觉。”沈淮笑道,“这事光想着就挺美的。”
周裕横了沈淮一眼,嗔骂道:“胡说八道,占我便宜啊?”
娇嗔之下,仿佛夜色下的湖水一波,眼波横流,沈淮看了心里轻轻一荡,也不好意思继续让邪路上引。
他说道:“我听说消息说市钢厂跟日本的富士制铁在谈合作的事情,似乎跟淮钢还有什么关系。现在顾同防我如防贼,跟富士具体在谈什么合作事宜,市钢厂都没有几个人知道,你有没有打探消息的门路?”
见沈淮没有打蛇随棍上,反而先心虚的转了话题,倒叫周裕兴致大增,手托着下巴盯着沈淮看,心里奇怪:这小子怎么跟着青涩小青年似的?
周裕这些年洁身自好,但接触形形色色的男人也多,对男人所能玩的挑逗、暧昧手段也一清二楚,她见沈淮明明想跃跃欲试了却又转而退却,心里觉得好笑。不过周裕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她也不知道沈淮真要打蛇随棍上,她能怎么办?
“赵东、杨海鹏他们都是从市钢厂出来,人脉深着呢,他们都打听不到具体的消息,你还能指望我?”周裕摇着头,不以为她能有什么对沈淮有帮助的信息源,“你把梅钢搞得这么出色,顾同简直是没有办法活了。虽然高天河眼下还能保住市钢厂等地盘不失,但谭启平逮到机会都会批评市钢厂。你想想看,就这一点,梅钢给市钢厂的压力有多大?其他市属企业还有借口,市钢厂是给梅钢挤兑得一点借口都找不到了,顾同要不想承认自己无能,要不想最后给从市钢厂踢走,他也该做点事了。”
沈淮嘬嘴而笑,说道:“要是能当条鲶鱼,我倒是愿意更凶猛一些,那些人即使霸着位子不放手,也多少有些羞耻心。”
周裕见沈淮嬉皮笑脸说这句话时,眼睛微微眯着,心想他心里或许真是如此,而不是单纯的不怕别人忌恨,抬手支着下巴,饶有兴致的看着他:“我们在说梅钢?”
“梅钢啊。”沈淮说道,“梅钢要怎么发展,是基于对国内经济未来形势发展的判断。国内钢铁总产量上升到怎样一个数字会接近饱和,国内有很大的争议。不过大家都一致的看法是,这个数字要远远超过去年的七万千吨总产量。梅钢年产能才刚刚突破十八万吨,努努力,能达到二十万吨的样子。不过,在我心里,这才是起步。梅溪电厂项目即将启起,10万千瓦的火电厂要是最后只为梅钢一家供电,就算以此时的吨钢能耗计划,梅钢的电炉钢也能做到两百万吨规模。”
半年之前,沈淮说出三年内要把梅钢发展到年产能五十万吨规模,已经很叫人大跌眼镜,包括熊文斌等人在内,都将信将疑;周家也是犹豫了很久,在实在没有其他选择情况之下,才选择跟沈淮合作。
半年时间不到,梅钢仅用三千多万资金就完成对电炉钢生产线的改造,在原有设计基础之上,将产能提高了一倍。产能的提高,在摊薄折旧及人力等成本的同时,使得梅钢的盈利水平大幅上升。梅钢上半年的月盈利一直都维持在两百二十万到两百五十万之间,到七月,就一举跃升到叫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七百万,甚至还有进一步上升的潜力。
梅钢成为吸金机器,而梅溪港码头的建设以及电厂项目的启动,叫稍有工业发展眼光的人都能看到沈淮为梅钢未来发展的布局要比想象中宏大得多,也已经不会再有人跳出来置信梅钢三年做到五十万吨钢规模的可能。
只要梅钢能保持这样的盈利规模,只要再有一年时间,自身就能积累近一个亿的发展资金,到时候再向银行融资就会变得相对要简单得多。
梅溪电厂项目建设资金暂时不用梅钢负责,极其关键的帮梅钢节约前期发展资金的消耗。只要筹到三两亿资金,梅钢再上一条生产线,年产能将很轻松就突破五十万吨规模。
“两百万吨啊。”周裕嘬起嫣红的嘴唇,笑道,“真要是如此,怕不止市钢厂看你不顺眼,连省钢集团都会视你为眼中钉吧?你这是逼着大家除了一起拼命,就无路可走啊。”
“改革、改制,不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才能算成功吗?”沈淮笑着反问。
省钢集团即淮海钢铁,这两年都没有上大项目的迹象,钢铁年产量也就在一百二三十万吨左右,年销售额接近四十亿,每年上缴利税都能有两三亿的样子。
省钢集团挤不进国内一流钢企行列,但在省内的地位则是相当的优越,至少在当前,省内还没有一家大型企业每年上缴的利税能超过他们。
省钢集团倒是不能算差,毕竟每年还能上缴两三亿的利税,能算是在水准线之上的优质企业。
不过淮海省最优质的国有企业要就是省钢集团,那就只能说淮海省的整体工业发展水平要落后其他东部省市一大截。
燕都钢铁及中原钢铁的吨钢利税水平,都在省钢的两倍以上。
要是整体市场环境不大变,梅钢明年的利润加上缴税收总数,将达到一亿三四千的样子,吨钢利税水平将超过省钢三倍。
梅钢现在规模还小,在省钢铁行业的影响还不大,无法撼动省?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