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 8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正常情况下,顾子强就算再有志气,也不应该拒绝这种善意的安排。

    沈淮让宋鸿军不急着打电话,笑着问顾子强:“怎么,你不会跟你们公司的耿总有什么过节吧?”

    顾子强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心虚看了女朋友程月一眼,硬着头皮说道,“我昨天中午不是为婚房的事情跑到公司领导家送礼吗?礼没有送出去,我犯冲说了些难听的话,还当场辞了职,想等过了春节,再跟程月说这事。”

    “你真辞职了?”程月、胡雏军都诧异地问顾子强。

    听程月、胡雏军的口气,应该是早知道顾子强要辞职的打算,昨天送礼被拒应该是契机,而不是一时冲动;沈淮再细看程月、胡雏军的神色,程月应该是不怎么赞成顾子强从国企辞职,而胡雏军倒是颇为高兴……

    昨天是大家乍然相遇,也掺杂着一些旧怨因素,有些话都没能放开来说,知道顾子强他们还有故事要讲……

    第三百二十九章人脉

    宋鸿军见事情有些曲折,就放下手机,不忙着给博众的耿建华打电话,他从兜里掏出烟点上,又将火机跟烟丢茶几上,说道:“抽烟自取啊。”

    在京城公子圈里,宋鸿军已经算是少有和气的了,但也不至于和气到挨个给人派烟的程度——沈淮将香烟拿起来,将口子撕撕大,抓出一把烟来,散给陈兵、胡雏军、张浩、顾子强他们,分头点上。

    程月拿过沈淮放在桌角上的香烟,也只是硬壳中华,伸手在张浩眼前晃了晃,说道:“这烟可比你抽的烟档次低。”

    张浩老脸臊得通红,知道程月是挤兑他昨天拿软中华在沈淮面前显摆了事情——很多情况他们都不清楚,但他毕竟从昨天夜里就大醉不醒的顾子强不同,他、胡雏军以及程月、胡玫她们,昨天夜里送沈淮到医院解酒,已经跟宋鸿军见过面。

    宋鸿军看沈淮没有什么大碍,跟张浩、胡雏军简单说了几句话,问了一下喝酒的事情,也没有怎么接触,就跟沈淮他小姑、小姑父以及成怡、小五他们就先走了。

    张浩、胡雏军到现在也不了解沈淮他到底什么身份,但从昨夜燕京市委小车、东华驻京办主任对沈淮的关切,以及他们到军总医院之后手续简便根本不用他们跑脚、普通老百姓看病绝少露面的主任医师为解酒这种小事亲自跑了两三回等等诸多细节,也叫他们明白,沈淮虽然在一个落后的地方担任基层官员,但他的家世远非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也绝没有他们显摆的资格。

    张浩、胡雏军也没有听说过鸿基是什么公司,但他们知道顾子强所在的博众发电设备公司是什么企业。

    作为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专属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博众虽然只是处级部委企业,但每年生产的火电、水电发电设备产值高达二三十亿元,旗下几家生产厂,共拥有四五千名员工——

    耿建华虽然只是博众的副总,但在张浩、胡雏军等人眼里,已经是高不可攀的权贵——看宋鸿军刚才的姿态,似乎一个电话就笃定能把耿建华喊过来,他们有什么资格觉得宋鸿军抽硬壳中华档次就比他的软中华档次低?

    宋鸿军不清楚昨夜喝酒之事的细节,听不明白张浩为什么听了程月的话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疑惑地看了沈淮一眼。

    沈淮真要对张浩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也不至于硬喝下三杯酒等到现在再踩他。

    为人最重要的是不亢不卑、不骄不诌:

    在地位高的人面前,不至于自惭形秽、低声下气;在地位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也要能放下姿态,不能盛气凌人——至于在潘建国、高小虎、王子亮等面前露出狰狞的面孔,只是不得已的手段;有些品德低劣之人,也确实需要以恶制恶的狰狞手段,叫他们得些教训。

    不过,程月倒是跟张浩熟了,说话随意。她对张浩昨天咄咄逼人,搞得顾子强也跟着大醉一场,搞得事情差点没法收拾,还是有些怨气。

    她忍不住仗着漂亮女人有使小性子的特权,不忘挤兑张浩一下;沈淮倒不至于紧跟着让张浩太难堪。

    “什么高档低档的,老烟棍抽中华都觉得劲软,不得味。”沈淮朝陈兵伸过手,说道,“陈主任,你这边还有没有金叶烟,叫鸿军他们尝尝我们东华的烟。”轻轻的转了个话题,帮张浩将尴尬化解掉。

    陈兵从衣兜里掏了烟摆桌角上,分了一支给宋鸿军,说道:“宋总等会儿换东华的金叶烟尝尝。”接着就把烟搁桌角上,“昨天唐院长、宋副总已经严厉批评我了,说不能给年轻人多沾烟酒,这烟我不能主动给沈淮发。”

    “不在我小姑眼鼻子跟前,她中午就要飞回江宁去,怕她什么哦。”沈淮弯过腰,将香烟拿过去,换上金叶烟,又递给张浩、胡雏军,“你们也换这个试试。”

    陈兵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暗自感慨:赵东、杨海鹏以及梅钢那么多的骨干,很多都是熊文斌早年在市钢厂时带出来的人,此时只唯沈淮马首是瞻,倒不是没有缘故的。

    “对了,你跟耿建华,到底是什么个事?”宋鸿军问顾子强。

    顾子强说得简单,宋鸿军昨天又没有过来喝酒,一时间也没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当然了,宋鸿军追问一句,也是看沈淮对这几个中学同学颇为重视,不然才懒得去详问顾子强跟耿建华有什么过节。

    沈淮知道顾子强不便说什么,就代劳将顾子强跟程月打算结婚、跟单位申请婚房受卡的事情跟宋鸿军又略加解释了一遍。

    沈淮也不知道部委企业分房是什么政策,但想来顾子强刚进博众公司才两年稍多些时间,就算分房大概也是那种一条长走廊串起许多单间的筒子楼——不过就算是筒子楼的单间,分房轶序也有种种区别,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以及普通的聘用员工都有不同的先后,像顾子强这种刚进国企工作才两年多的员工,要急着分到房子结婚,也确实是需要看领导的脸色——很显然,顾子强在这事给领导刁难了。

    要是顾子强因为给领导故意刁难而愤然辞职,没有其他原因,沈淮倒可以让宋鸿军帮忙转寰一下。不过,看顾子强他们的样子,辞职好像是早有的想法,他想听听他们到底有什么想法,不急着马上就找耿建华过来帮顾子强修复关系。

    “你是不是早就有从博众辞职的想法,昨天只是个契机?”沈淮问顾子强。

    顾子强搓了搓手,说道,“雏军一直在石河子的一家小设备厂里跑市场。这家设备厂主要做小型变压器,技术、管理不怎么能跟得上,产品销路一般,效益也一般,现在镇上打算承包出去;雏军打算拉我过去跟他一起干。我前前后后犹豫了很久,都没能拿定主意,昨天倒是冲动了一把,倒还没有来得及说。”

    “对啊,就该是自己跳出来单干。”宋鸿军倒是没想到沈淮的中学同学里还有一两个活跃的人物,说道,“有啥好犹豫的?”

    沈淮笑了笑,对宋鸿军来说自然不需要犹豫,一是他这样的人,下海经商失败的可能性太小,二来,就算失败了,一样可以回来当官;对于普通老百姓呢,放弃铁饭碗,要是创业失败,除了铁饭碗要不回来,很可能还会欠一屁股债,哪里是那么容易做决定的?

    通过昨天的接触,沈淮能肯定顾子强这人有号召力、有韧劲,为人也真诚,而且也是名校毕业,专业水平应该不差。

    不过,说到创业以及经营企业,特别像他们从承包乡镇企业入手,倒不说需要多高的学历,但对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的要求其实更高——顾子强、胡雏军在这一方面到底具不具备条件,沈淮现在也不知道。

    故而,沈淮也不确定是鼓励他们去闯,还是说让宋鸿军把博众的副总耿建华请过来,给顾子强在国企内部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沈淮摸了摸鼻子,问陈兵:“石河子是不是烤羊排很出名啊?”

    “是有一家店,五香卤羊蹄、香辣羊头肉、扒羊肉、烤羊排很出名。”石河子离这边不远,陈兵调到燕京担任驻京办主任已经有一年时间,也将燕京的情况摸得溜熟,说道。

    “中午你没有空?”沈淮问宋鸿军,说道,“我请你跟老陈去石河子吃烤羊排去。”

    对宋鸿军来说,回京的主要任务,除了跟家人团聚,也就是联络关系,看有没有值得投资的机会跟途径——要是沈淮的这几个同学有能力承包经营企业,他也完全可以投个几十万或百十万,就当是放水养鱼。

    “行啊,难得蹭到你私人请吃饭,这机会打我也不走。”宋鸿军笑道。

    沈淮又问程月、胡玫:“你们能请假吗?”

    胡玫有些犹豫,程月倒是干脆,笑着说道:“餐厅请假很难,不过我跟胡玫可以诈病!”

    她本不赞成顾子强在两人要结婚的当儿辞职去搞什么厂子,但顾子强已经跟领导闹翻了,无论是回厂子还是真硬着头皮去创业,沈淮跟宋鸿军显然都是对子强有帮助的人,而且沈淮明着说是请大家吃中饭,但把地点选在石河子,帮他们一把的用意自然也是明摆着的。

    胡雏军说道:“石河子是到我家呢,怎么也得是我请客吧?”

    沈淮心里也想跟顾子强他们走得亲近一些:

    一是这能修复“他”割裂的人生,改善宋家及相关人等对他的印象。他要是能跟中学大部分同学都恢复好关系,那总归也就不担心再有人咬着牙说他是在中学时期是个浑蛋。

    再一个,人总是活在圈子里。

    沈淮每次回京,除了小姑家,就几乎无地可去。

    说到底就是他之前的人生是割裂,在燕京没有跟他沾边的圈子。

    他现在除了办事把宋家子弟的牌子扛出来之外,在燕京自然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但他并不是随时都能把宋家子弟的牌子扛在头上的。

    要是在梅钢的事情上,跟谭启平彻底交恶,要是宋家将责任归咎到他的头上,彻底的放弃他,那时小姑一家都在江宁,他要是再想在燕京办点什么事,将举步维艰。

    务实的去想,他也需要在燕京有一些能值得信任、不受宋家影响的人。

    沈淮要是想在燕京培养自己的人脉,能培养谁?宋家、孙家子弟不需要他来培养,那这年头能培养的人脉,那就剩同学了……

    顾子强他们目前看来还能信任的,但说到影响力,就差了太多。

    张浩说是发达了,但也只是相对于平民百姓,沈淮估算他的实际收入,也就十万二十万左右——所谓的个人电梯代理公司,其实就是借现在的公司接私活而已——顾子强的情况就更差一点,甚至为从筒子楼里搞一间婚房都措手无策。

    不过,这些并不要紧。

    第三百三十章投资作坊

    大兴县的石河子镇,位于燕郊东南,差不多快跟廊坊挨着。

    九十年代中前期,京郊工业带对大兴县的辐射不强,石河子虽然沾着首都之地的名气,除了一些基础设施较好外,经济基础其实很差,开车沿路过去,还看到乡村有一些破旧的土坯房。

    石河子镇设备制造厂,就在镇东南角上。

    正赶着放年假,厂子里也没有什么人在。门卫是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看到有小轿车在厂门前停下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从门禁室溜出来看究竟。

    待看到销售科的胡雏军从车里钻出来,小老头一笑,说道:“原来是胡科长,我还说是哪个大人物过来,吓了我一跳。”探头看过去,张浩买来撑场面的二手别克商务车倒也罢了,宋鸿军在京使用的凯迪拉克实在是扎眼得很,小老头警惕性很高,拉着胡雏军到一旁,低声问道,“他们是过来看厂子的?”

    厂子效益不好,连着亏损了三年,镇上想着要将厂子承包出去,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胡雏军一时也不好说是他自己想承包厂子,便说道:“我这几个朋友赶来石河子吃烤羊排,我就顺路带他们到厂子里看看;今天厂子里有谁值班?”

    “本来是田厂长,他刚有事出去了。”

    没有在也好,也省得费口舌解释什么,也知道沈淮、宋鸿军他们根本无意跟厂里或镇上什么人接触,胡雏军就让赵老头打开大铁门放他们进去。

    厂子不大,就三十来亩地,早年是社队企业,发展到现在,也才六七十个工人,一年产值也就五六百万左右,谈不上多大的规模。

    车间里绕线机、分线机、剥线机、刮线机、铐箱、焊锡炉、浸漆、模架等设备,虽然谈不上多先进,倒也齐全,差不多能把变压器生产线的架子撑起来。

    胡雏军他本身就是石河子镇人,中学毕业就进厂在车间里当工人,后来转到销售科跑市场,目前负责厂里的销售科,不过上面还受一个副厂长的领导。

    虽然厂子的效益不好,但这个有很多因素,胡雏军跑了三四年的市场,对国内变压器市场的需求还是清楚的——胡雏军想把厂子承包下来,但他不精通技术跟生产管理,才想着拉顾子强入伙一起做。

    顾子强之前就来过好几回,把设备及生产的情况都摸了个遍,进了厂子,他就跟沈淮、宋鸿军、陈兵、孙亚琳介绍他跟胡雏军讨议差不多已经成熟的生产筹备及市场开拓方案。

    除了顾子强跟胡雏军之外,博众还有三名工程师给顾子强拉出来,要一起干。

    厂子虽然不大,但边走边聊,一圈走下来也要两个小时,宋彤直喊无聊,弯腰摸着小腿喊累道:“早知道吃沈淮一顿烤羊排要这么辛苦,我就回家里补觉去了。”

    “走,走,走,咱们先赶着去饭店,我的肚子也都快饿瘪了。”宋鸿军招呼大家上车,赶着去饭店吃沈淮的烤羊排。

    看得出宋鸿军对厂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顾子强与胡雏军对望一眼,也知道这种乡镇小厂,很难入宋鸿军这种人物的法眼。

    他们打开始也就没有指望能得到宋鸿军这样人物的扶持,但沈淮拉宋鸿军过来看厂子,他们又禁不住有些期待——

    他们也知道创业艰难,不然不会迟疑这么久才下决心。要承包厂子,要向镇上缴保证金,要有生产流运资金,差不多要投好几十万进去。

    对于一小撮人来说,几十万实在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他们几个人来说,除了把自家的老本都掏出来外,还要大举借外债,差不多是要把今后相当长的人生都押上去——他们怎么可能不希望得到更多一点的鼓励跟扶持?

    当然了,宋鸿军打开始也就没有给他们什么承诺,本来就是过来吃羊排,顺路看看厂子——但是看到宋鸿军对厂子完全提不起兴趣,顾子强、胡雏军这时候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石河子镇在京郊少有以出产山羊闻名的地方,烤羊排也是一绝。

    吃惯山珍海味的宋鸿军,也夸赞不已,说他在燕京土生土长的人,倒还不知道石河子镇的烤羊排这么出名。

    胡雏军坚持买了单;宋鸿军下午还约了人见面,吃过饭就要回市里。

    趁着等服务员结账的时间,宋鸿军看了看手表,问沈淮:“下午我约了信联驻京公司的老总喝茶,你要不要一起去聊聊?”

    “不了,我跟老陈通常没机会见面,我等会儿跟老陈回东华大酒店去;你晚上要是有空,晚上再来东华大酒店喝酒?”沈淮说道。

    沈淮心想,信联驻京公司的老总说不定也是哪家的贵公子,但他在京的时间有限,与其跟宋鸿军凑到渊源极淡的公子圈里,有时间还不如跟陈兵坐下来聊聊。

    陈兵也愿意跟沈淮亲近,问道:“东华籍在部委的官员也有些人,要不要约出来聊聊。”

    官场一事,说到底就是人脉积累——陈兵在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维护同乡的人脉关系网,四处联络。

    像谭启平、高天河、梁小林等人到燕京,每年都会让陈兵组织一两次的联谊会,吃吃饭、喝喝酒,送些价值谈不上多高,但也不至于丢脸的小礼品,联络一下感情。这样东华市要在京做什么事情,才有可能事半功倍,不至于摸不到门路而给刁难。

    以沈淮的身份跟级别,陈兵以驻京办的名义出面组织多大规模的联谊会自然是不合适,但邀请他相处较熟的一些同乡官员,跟沈淮见见面,也算是帮沈淮积攒人脉。

    “昨天喝得大醉,得要过好几天才能缓过劲来,今天是实在不敢喝酒了。”沈淮以不能喝酒婉拒陈兵的好意,说道,“我真是想找个机会,跟老陈你好好聊聊,我也想了解一下新浦港的事情。”

    “新浦港啊?”陈兵摇了摇头,说道,“我在霞浦时,搞了新浦开发区,但发展太慢,两年时间去,0·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域都没有填满。新浦建大港的计划,压根儿就没戏——要是市里让你去霞浦担任县长,像梅溪镇那样子搞个两三年,新浦建港或许还能有些眉目。”

    “我也就问问,你手头有没有新浦港的材料?”沈淮问道。

    “有倒是有。”陈兵说道,“不过现在陶继兴跟葛永秋,应该也是彻底放弃这个念头了,县里基本再没有人关心这事。我为这事跑了几回交通部,可以说完全没戏。”

    宋鸿军现在对东华的情形还可以说颇为熟悉,听到沈淮跟陈兵的谈话,笑道:“你现在心真野,梅钢的新项目还没有打下一根桩,你脑子就转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我算是服了你。”

    宋鸿军要从南线走外围的快速道赶去京西跟人见面,就不跟沈淮他们一起走。走了饭店,见顾子强、胡雏军也是难得的沉得住气,宋鸿军拍了拍顾子强的肩膀,问道:“要不要我帮你约耿建华出来一下?”

    顾子强以为宋鸿军是劝他回博众好好呆着,约耿建华出来替他转寰一下,就当昨天的辞职没有存在过去……

    张浩忍不住替顾子强、胡雏军问了一句:“宋总见的世面,比我们大去了,看问题也肯定比我们准确——这家厂子真不能搞吗?”

    “要我说实话啊。”宋鸿军笑道,“这家厂子也就比作坊大一些,但至于能不能做起来,你们问我是问错人了。我要是随便给你们指点什么,沈淮他小子站旁边肯定会笑掉大牙。”

    听宋鸿军这么说,张浩、顾子强、胡雏军他们都完全摸不着头脑,疑惑地看沈淮一眼,不明白宋鸿军是什么意思。

    沈淮跟顾子强、胡雏军他们平常相处,不会刻意隐瞒什么,但要是不刻意介绍,谁也不会相信他管理着一家年盈利达六七千万的钢铁企业,还正筹备建设一座总投资达六亿的新钢铁厂。

    沈淮一时间也不好跟顾子强他们解,只是跟宋鸿军笑道:“要我说啊,那也行;你晚上把耿建华约出来,博众的关系不能断了;然后,鸿基拿一千万出来折腾,应该赔不光。”

    “我才不上你的当,真要出一千万的资金,鸿基出五百万,众信也要出五百万,这样我才有确信你不会坑我。你能把我跟孙亚琳一起坑了,也算你有种。”宋鸿军笑道,看了看手表,说道,“我真是要走了,见面迟到不是我的风格;既然你认为事情可为,那我晚上再去找你们谈一谈;我把博众的耿建华也约上。”

    顾子强、胡雏军这下子是彻底的糊涂了:

    一来,他们不明白宋鸿军为什么会这么重视沈淮的意见?

    二来,他们几个人也就打算凑四五十万,把厂子接过来再说,完全没有想过要一下子运营上千万的资本。

    他们看看沈淮,又看看宋鸿军,心里更多的认为沈淮跟宋鸿军这是开他们的玩笑,尴尬的笑了笑,也不好说什么。

    第三百三十一章陈兵的出路

    宋鸿军跟人约好在京西见面,开车就直接从大兴县城往西绕过去,沈淮他们则分乘两部车返回东华大酒店。

    九五年国内经济还刚刚起步,民众生活水平还没有大幅提高,对经济发展水平依赖严重的旅游业自然也没有日后那么火爆。

    即使是首都,酒店宾馆行业的生意,在春节期间也是要相对冷清得多。

    东华大酒店虽然在燕京的位置有些偏东郊一些,离真正繁华的市中区有些距离,但整栋楼有八层,也是东华财政条件尚可时,从燕京市政府划地建设的新楼。

    东华大酒店除了客房部、餐饮部之外,通常的棋牌室、桌球室等等常规的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

    回来后,陈兵就领沈淮等人直接到四楼的娱乐室休息、聊天。

    冷晴天气,走进温暖如春的房间里,人就懒得再出去。

    宋彤直嚷嚷上午跑厂子参观无聊得很,进了房间,看来偌大的大厅里,有两张颇为高档的桌球台,就拿起球杆拉人陪她打球——顾子强、胡雏军坐回来,有很多疑问都憋在他们心里,不知道直接问出口会不会很不合适……

    沈淮走到窗子前,酒店后面是个兼作停车场的院子,种植的两排高大梧桐树皆枝叶凋尽,枝桠横斜,这么冷的天气,竟还有一只老鸦栖息在树桠上。

    服务员端了茶上来,沈淮接过揭开青花瓷的杯盅盖子,茶香扑鼻,跟陈兵说道:“嗯,是正宗的嵛山老茶,我这次回京,还特地捎了两罐送人,自己都没有舍得喝。”

    “嵛山茶,茶叶碎,茶形不好,所以远不如龙井、铁观音等茶有名,但说到历史,也很有渊源。”陈兵说道。

    “茶形不好,是不是炒茶工艺不过关?”沈淮问道。

    “燕京农科院下面有个茶叶研究所,我送了一些新茶过去做研究,看能不能改良炒制工艺。”陈兵说道,“不过还没有结论。”

    沈淮泯着滚烫的茶水细吸入喉。

    对于很多人来说,正处级的地市驻京办主任或许已经是其追求的仕途顶峰,但对陈兵来说,蛰伏于京,做事业的雄心依旧不熄,故而才会在做好驻京办主任份内事之余,还为新浦建港以及嵛山茶炒制工艺奔走,也不忘整顿东华大酒店的经营。

    “子强,你们过来。”沈淮喊顾子强,心想他们也闷葫芦闷一路了,喊他们过来,说道,“你们想承包厂子的想法,思路是对了。今后十几年二十年,国内在电网相关领域的投资,只会一年比一年规模大,故而对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市场需求也只会持续扩大,不会缩小。从你们的生产组织方案来看,你们也有很细致的准备跟筹划,子强这几年在国企,看来是很扎实的做了一些工作。但一定要我说实话,你们几个人凑几十万,承包石河子镇的这家小厂子,我个人倾向不赞成。”

    程月也无心给宋彤拉在那里打桌球,听到沈淮正儿八经的跟子强他们谈事情,也放下球杆围过来。

    倒是孙亚琳几乎能猜到沈淮会说什么话,反而无意凑过去,拿起球杆跟宋彤打球,又跟胡玫说道:“不要去看沈淮摆臭威风,没意思得很。”

    听孙亚琳这么说,胡玫当真是不好意思凑过去,但看着孙亚琳跟宋彤打球,心思却还在沈淮那边——整整九年时间未见,再相遇,沈淮身边带着太多叫她们看不透、又诱惑她们去窥测的神秘。

    “像石河子镇设备厂这样的小规模电力元器件生产企业,浙东一带最多。这个情况,雏军走市场应该更清楚一些。这些企业大多是在八十年代就开始起家,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年产值数以亿计,规模小的也就是小小的作坊。但特别是这些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数量极多,多如牛毛。市场上,包括假冒伪劣产品在内,几乎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低端产品,都由这些浙东小厂生产出来——我不赞同你们承包厂子,倒不是说你们的计划有什么漏洞。你们要承包的这家厂子,以现有的设备,以及你们已经有的方案,只能也只打算做中低档的变压器设备。这个,跟浙东那些电力设备生产小厂,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又很显然,你们做市场以及组织生产,都未必有他们那么丰富的经验跟灵活的手段。宋鸿军倒是没有好意思直接说,一定要我说白了,你们几个人凑几十万下去,一两年内怕是很难有什么起色。但是,很显然,你们能筹集到的资金又很有限,半年没有起色,你们还能撑一撑,一年没有起色,你们能撑下去吗?”

    “我倒觉得年轻人做事业应该闯一闯。”陈兵见顾子强几个人,给沈淮说得哑然无语,在旁边就说些打气的话,“豁出去,才有成功的希望;不豁出去,连个希望都没有。不过计划要制订得更周密一些,要想到能不能咬牙坚持成功到来的那一刻。”

    叫沈淮一针见血的戳破他们计划中最致命的漏洞,顾子强、胡雏军也是默然无语。沈淮说的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最担心的,也是他们目前没有办法克服的。

    程月心里压了大半天的疑问,这时候忍不住问出来:“沈淮,你说你在乡镇工作,怎么对企业经营也这么精通啊?这些天我天天听强子在耳边叨叨承包厂子里的事情,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他倒没有你说的那么清晰。”

    沈淮微微一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陈兵在旁边笑道:“我们东华虽然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水平要比大城市差很多,但也有一流的企业。你们当真就以为沈淮在东华是个普通的乡镇干部?”

    沈淮笑了笑,跟顾子强他们说道:“我主要是在梅溪镇担任党政职务,不过梅溪镇下面有几家集体企业,我兼着管理职务——所以,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事情,也算是知道一些东西,也算是有那么一点影响力。”

    顾子强、胡雏军、张浩等人面面相觑,还是完全想象不出一个落后地区的乡镇企业有何过人之处,但又不便问太多,但也能明白,沈淮跟他们说这么多,是想给他们,也是有信心给他们帮助——他们耐心等沈淮说下去。

    “只做中低端的变压器产品,你们的竞争力有些差,我也看不出你们的发展前景在哪里;但是,如果给你们相对充足的资金,你们有没有能力,直接生产出质量及价格上都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沈淮问道。

    “真能有一千万资金?”顾子强眼睛发亮。

    “只要你们能让人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资金不是问题。”沈淮笑道,虽然梅钢新项目还在为资金发愁,但相对于新项目公司需要的资金,顾子强他们所需的资金还是极少的,再说产业资本的流向也是分渠道的,有些产业资本不愿意进入钢铁产业,却未必不愿意进入电力设备领域,说道,“你们还有三个合伙人,把他们找过来合计一下。要是确有把握,你们提供的方案也确实有可行之处,我倒是可以帮你们牵线搭桥。”

    沈淮让顾子强他们留在娱乐室里商议事情,他有事要跟陈兵谈,就找了间小会议精通跟他说话。

    “现在我在东华,跟市里的关系绷得很紧,老陈你也清楚吧?”换了房间,沈淮就开门见山地说道。

    他回京的机会不多,偶尔回一趟燕京,事情还特别多,没有太多的时间跟陈兵反复接触、试探。

    “谭书记要是心胸能开阔一些,能看到梅溪镇的成绩,也是东华成绩的一部分,能叫梅溪的经验早一步推广开始,我想东华的发展,应该可以更快一些。”陈兵说道。

    陈兵虽然这一年来人在燕京,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能从跟何清社、钱文惠的交流中知悉一二,更主要的,东华市级领导及市直机关到京公办,差不多都通过驻京办,陈兵消息也是相当的灵通,自然知道沈淮跟谭系其他官员剑拔弩张,说到底是沈淮跟谭启平存在很严重的矛盾跟分歧。

    表明心思,有这两句话也就够了。

    沈淮说道:“以东华的情况,老陈这两年就想调回东华再施展拳脚,怕是有些难度——你在燕京,有没有其他的打算?”

    “这个我倒也有认识,不过不管怎么说,驻京也是为东华服务。剩下来,也就是好好打理这家酒店,争取多创造些收益,为地方节约一些财政开销,也算是为地方做贡献。至于其他的打算,就算有,也限于在位子上,不好做。”

    “我八月份在燕京的时候,就有一个想法,一直都没有机会再跟你见到面,也就没有机会说。”沈淮说道,“你在担任霞浦县长时,发表的一些关于国有企业资本化的文章,我也有看过,我一直都想找老陈学习学习——我就在想,在京归东华地方所有的国有资产,有没有进行资本化运作、创造更多效益的可能?是不是可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把东华大酒店置于资产公司之下进行运作?”

    陈兵眯起眼睛,认真考虑沈淮的建议。

    陈兵现在担任驻京办主任,手下正式隶属东华市政府编制的有十一人,此外就是东华大酒店在燕京地方聘用的七十多名员工——作为曾经主政一县之地、并且还有心做一番事非的陈兵来说,这样的舞台实在是有些太小了,而且酒店管理的事情很繁琐,也消耗掉他大部分的精力。

    陈兵一度渴望调回东华,干些更实质性的工作,但事事并不总叫人如意。目前看来,只要谭启平在东华任上,他就算调回东华去,也只可能是比驻京办主任更闲的职务。

    陈兵就不得不考虑,他要是继续留在驻京办,还能干些什么事情,施展拳脚的舞台能不能更大一些。

    东华目前在京的国有资产,主要就是东华大酒店——要是仅仅从常规经营的思路去看,陈兵也顶多就是经营好东华大酒店,争取多创造些收益。

    倘若跳出旧有的思维,将东华大酒店视为驻京办的资产,或许直接在东华大酒店之上成立更高一级的市属资产管理公司,情况就大为不同。

    沈淮的观点,企业改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转变政府在国有资产运营中所扮演的角色——

    东华大酒店是东华市属国有资产,目前差不多可以算是东华市政府委派陈兵对其直接经营。

    说到底,陈兵虽然在经济很擅长,但跟那些真正跟酒店经营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在经营酒店上,又有极大的不如。

    转变角色,就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东华大酒店进行控股,陈兵代表东华市政府方面只关心资产能否增值,而把经营权剥离给专业人士去打理。

    对陈兵个人来说,从繁琐的酒店经营上脱身出来,站在资产管理的高度,舞台也将大上许多。

    第三百三十二章方案变更

    沈淮的话,叫陈兵颇为心动,他何偿想去做伺候人的琐碎工作,但又不得不考虑现在的困难:“市属企业改制,目前还只是试点,而当初在京成立东华大酒店,就是要为市领导及市直机构到京办事提供便利。这时候想要市里同意东华大酒店搞资产化运作,怕是有阻力。”

    能在这事点头的,除了谭启平就是高天河,但陈兵想不明白,谭启平跟高天河为什么要点头同意这事。

    “成立驻京资产公司,除了更好的经营东华大酒店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为东华筹集更多的发展资本。”沈淮说道,“市钢厂为了筹集合资项目所需的资本,最后还是跑到省里求爷爷告奶奶,才好不容易把一亿两千万凑足了。筹集发展资本,招商引资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更积极的手段。东华大酒店这栋楼,就可以直接抵押给银行贷两三千万出来;而且燕京的信贷盘子,要远比淮海省宽松得多。同时,要仅仅以东华大酒店的名义去跟银行贷款,照规定,贷出款只能用于酒店周转或扩大经营上,无法将贷款挪作他用、转移到东华去——但是在东华大酒店之上成立资产管理投资公司,以资产公司的名义,将东华大酒店作为资产抵押出去贷款,贷出来的资金用途就可以广泛得多。那些国营厂就不说了,现在徐东高速建设缺资金、城市信用联社缺资本金、建东浦公路缺建设资金,倘若老陈你能从燕京调两三千万资金回东华,我想成立驻京资产公司的阻力就会小许多。”

    陈兵哈哈一笑,说道:“说到思路,还是你比我们要开阔得多。梁小林副市长年前到燕京,就问我能不能在燕京找关系为东华搞些建设资金贷款,还拜访了几家银行。不过现在国务院抓信贷口很严,也地域间的限制规则,不是在京公司,没有在京的资产抵押,东华市想从燕京的银行获得贷款很难。”

    东华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建设资金是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市钢厂为了凑足向合资项目的注资,甚至要谭启平几次跑省里告援,才最终得到解决。

    要是能从替东华筹集建设资金的思路出去,在京组建资投公司,确实能更容易获得市里的批准。

    “省委书记田家庚到淮海后,就说了一句话,只要法律不禁止,省委就鼓励地方去尝试——这种精神,我们要充分领会。”沈淮笑道,他就怕陈兵保守,不敢放开手脚,不然的话,驻京办名下的资产运作好,也是为东华地方发展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

    博众另三个给顾子强、胡雏军拉出去准备一起承包石河子变压器厂的工程师赶过来时,沈淮露了一下面,还是让他们单独讨论方案的更改。

    顾子强、胡雏他们作为一个团队,该团队要做的事情,沈淮不会插手——他拉孙亚琳跟陈兵一起讨论组建在京资投公司的细节。

    孙亚琳很清林沈淮的思路,跟众信、鸿基、梅钢以及鹏悦等组建不同的融投资平台一样,沈淮怂恿陈兵在京组建资投公司,也是基于产业资本化管理及发展的思路。

    按照沈淮的最终设想,就是将对所有市属国营厂的管理职能,从市计委剥出来,成立资产管理办,按照国营厂的资产属性不同,再在资产管理办之下,成立不同专业的资产投资管理集团分别管理诸国营厂的资产,以此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以及地方产业的发展——只是这一步迈得太大,非谭启平、高天河等人有魄力促成,沈淮就想着先在外围做一些工作。

    包括之前梅溪镇成立资投公司,以及此时推动陈兵在京成立资投公司,都是为了最终能促进市里对国营厂完成资本化管理转变。

    陈兵在京成立资投公司之后,沈淮还建议将东华大酒店的经营权剥离出去。

    现在市里只要有什么市级领导过来,东华大酒店的营业就要停顿下来,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围绕市级领导在京的活动日程运转——市级领导享受了比国家领导还隆重的待遇,造成的后果就是东华大酒店到陈兵手里,也只能勉强维持运营,而之前每年甚至还要补贴两三百万的经费过来。

    东华大酒店虽然没有位于燕京最中心的位置,但需要燕京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东南片的餐饮、住宿、娱乐等业也日益发展,东华大酒店将经营权剥离出去,每年还是有可能获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收益——作为在京资投公司目前所能抓住的主要资产,不运营好,资投公司如何发展壮大?

    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以后市级领导过来,就不能享受超规格的待遇,而仅仅是作为酒店的重要协议客户——同时也是极大节约市级官员在京的招待成本。

    陈兵所拥的资历,也确实没有必要时时都对市里领导巴结谄媚。

    沈淮跟陈兵约好,在京组建资投公司的事,由陈兵向市政府提出,沈淮回东华后跟吴海峰、杨玉权等人沟通,争取给陈兵一些助力。

    以及业信银行在京的总部及支行负责人,沈淮也要跟孙亚琳过去拜访,也可以随便帮陈兵搭一下桥。

    宋鸿军赶到京西与人见面,结束比较早。

    接到宋鸿军的电话,沈淮走回到隔壁的娱乐间,就看到宋彤拉胡玫、程月还有张浩在那里打扑克。

    顾子强、胡雏军以及给他们从博众拉出来要一起承包厂子的三名工程师,坐在角落里,讨论新的方案。

    茶几上的烟灰罐刚刚换过,没有几根烟屁股,但这个角落里烟雾弥补,要不是空间大一些,都差不多要能触动房顶上安装的烟雾感应器。

    看到茶几上散落的一些纸,画满图,边缘也密密麻麻的写满字,沈淮走过去,坐到顾子强的身边,将纸页拿起来,随手翻看,问道:“怎么样,有压力吧?”

    “跟石河子镇承包厂子,也需要递交相应的方案跟二十万押金,我们之前是有一个方案,只是还不足以组织生产高品质的专业变压器产品。”顾子强说道,“变压器的种类繁多,我们要结合市场需求、现有的技术力量以及要尽可能让石河子厂现有的设备尽可能得到好的利用,我们打算从油浸芯式变压器相关产品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