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 10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有什么办法,我刚到东华时,什么都没有,心里想着乱拳打出一片天地来,但是我自己不跳出来冲锋陷阵,一心想着稳重,哪有小弟给我当炮灰用哦?”沈淮笑着说道,“现在嘛,他们搞梅溪新区,把我踢到一边,我一没打滚二没上吊,乖顺的配合,够稳重了吧?这样我身上是不是能多加点分啊?”

    “你想要加什么分,三天不上房揭瓦就要讨表扬啊?”宋文慧横了沈淮一眼,问道,“成家那姑娘,你还在联系吗?不是说让你有机会约人家到东华来玩?你们要时常见面,才能增加感情啊,不然你们一年都见不到两三回,多好的一桩姻缘也会拖淡了。”

    “人家在英国留学,咱总不能耽搁她的学业不是?”沈淮胡掰道,“我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也没有办法动不动就出国潇洒去。”

    人家女孩子对他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大家都拖着无非是要应付家里,沈淮就想着一年见个两三次面意思意思,过上两年就借口性格不合、八字不投拜拜了事,何苦大费周章的请人家到东华来、还要小心伺候?

    “人家现在就在燕京。”宋文慧说道,“刘雪梅前两天过生日,成怡专程从英国回来给她妈过生日,听说这次回来会多住两天;你约她过来玩,应该不会耽搁她的学业。”

    “要是人家不愿意,哪多没面子?”沈淮说道,见小姑要绷起脸来,连忙求饶,说道,“我给她打电话还不成吗?不过话说在前面,人家要是嫌东华地方破落,不乐意过来玩;再万一人家愿意过来,但机票卖光了,小姑你可不能再怨我了,我还没有能力派专机接她来玩。”

    “一段日子不见,你怎么变得比宋彤都罗嗦起来了?快打电话。”宋文慧催促道,“上次我回去,老爷子都问起你跟成家姑娘谈得怎么样了。我再不盯紫点,老爷子问起话来,我都不好说。”

    沈淮也不知道成怡在国内的手机还在不在用,就拨她家里的电话,巴望着她家里这时候没人,把眼前这劫熬过去再说。

    却未料电话刚拔过去,就“嘟嘟”的响了两声,电话就在那头给提了起来,成怡欣喜的声音从那头清晰地传来:“你这么快就给我打电话了?”

    沈淮不知道成怡在等待谁的电话,总归不会在期待他致电过去,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说道:“是我。”听出成怡在电话的反应有些打愣,多半是没有能从声音里听出他是谁来,补充说了一句,“我是沈淮。听说刘姨前两天过生日,我都没有送礼物过去给她老人家表示祝寿,特觉得罪孽深重,打电话过来请罪。你妈在家吧?”

    宋文慧听着沈淮张嘴就油嘴滑舌的胡扯,瞪眼看着他,要他好好跟人家女孩子说话。

    “哦,你找我妈啊。那你要晚上再打电话过来,或者我把她单位的电话号码告诉你?”成怡在电话那头说道。

    “得,得,我找你妈聊天,也为了夸她为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生出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来;你帮我把这意思传递给你妈听也就行了。”沈淮听得出成怡不是很期待他的电话,语气有些疏离,但他在小姑面前,怎么也得先把这出戏给唱下去,把他这边的责任先撇清了,又问道,“你回国有几天了?”

    “回来有三天了。”

    “几时再回伦敦?”沈淮问道。

    “订了一个星期后的机票。”

    “听说这几天燕京天气比较干燥,对女孩子皮肤不好;东华这地方虽然破落些,但气候宜人,空气里湿度高,滋肤养颜。我小姑到东华都不乐意走,要不你到东华来玩几天再回英国去?”

    沈淮心想着成怡大概会说“好不容易回趟家要多陪妈妈”之类的话,然后他就顺水推舟的说几句惋惜以后再来玩的话,把这事给应付过去。

    成怡在电话那头犹豫了好几秒钟,说了两字:“好吧。”

    沈淮隔着上千公里的电话线都听出她语气里的不情愿,心想,你要是不情愿,拜托你随便找个借口回了我好不好?

    沈淮看到他小姑拿嘴形问他:“人家同意了?”

    得,沈淮知道他小姑跟成怡她妈刘雪梅肯定在此前有过串通,成怡也应该是给她妈烦不胜烦,才勉为其难的答应来东华玩。

    烫手的山芋丢不掉。

    从燕京到东华的航班每周末有一班,而且都是小飞机,成怡未必能习惯,沈淮跟她约好,她乘飞机到徐城,他让人……话没有说一半,就给他小姑掐了一下,连忙改口说她亲自到徐城去接她到东华来,让成怡订了机票,再给他打电话联系。

    他们车队停在渚溪大道跟学堂街的交叉路口,等着谭启平陪同罗成辉的车队过来汇合。

    沈淮电话打完,都没有见有谭启平迎接罗成辉的车队过来,心里奇怪,心想他们应该在他们前面过这个路口,难道又变了主意?

    真他娘的难伺候,沈淮心里暗骂一句,探头往学堂街看过去,不知道发生了怎么回事。

    看着袁宏军满头大汗的从北面跑过来,沈淮问他:“老袁,怎么了,罗省长的车怎么停下来了?”

    “就上访群众截住了,堵在那里进退不得。”袁宏军说道,“打你电话打不通。”

    梅溪电厂今天搞商运及淮能大厦落成仪式,偏偏遇上这事,沈淮都觉得头大三分,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下梅公路两侧的商户抗议强拆,不服气补偿款那么低。大概也是知道罗副省长今天要过来,他们组织好了要闹事,车队刚要过十字路口就给几十号人截住。商户都跪在罗副省长的车前,不肯走。”

    “得,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呢。”沈淮回头跟小姑说道,“也幸亏谭启平他们临时变更路线,这下子总不能怀疑是我背后捣鬼吧。”

    第三百九十三章治政思路

    谭启平脸色难看的陪同副省长罗成辉坐在车里,看着拉开标语条幅、围堵在车外抗议强拆的人群。

    好在开道的警车反应够迅速,下来十多名民警,将人群隔离出去,没有让围堵人群直接冲击到罗成辉的车子。

    罗成辉坐在车里,很平静地看着车外一切,似乎不是他给堵在路上似的。

    周岐宝坐在后面一辆车子里,看着路口这边出问题,而苏恺闻走出去劝说不管用,他只能硬着头皮下车去,站到车队前,瞪眼看着这些个人,厉声呵斥:

    “你们是要做什么,你们知不知道拦车截路是违法行为?你们有什么问题,不能跟镇上沟通,不能跟区里反应,一定要做出这种违法行为来?”

    “什么违法不违法,我们四五千一平的街铺,镇上只给一千五,不同意就强拆。我们老百姓没有活路,还管你违不违法?”人群里就有愤愤不平的叫嚷出来,丝毫不给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岐宝的脸面。

    “谁家不同意拆房,整天都有小流氓过来闹事,派出所不闻不问,怎么就不违法了?苏恺闻一到梅溪来,就搞得乌烟瘴气,怎么就不问问他违不违法了?”

    “我们要谭书记给我们一个说法。”

    “我们要罗省长给我们一个说法。”

    周岐宝连劝带吓,没有效果,而且路一旦给封死,很快就又聚集了相当多的围观群众,这只会叫谭启平跟罗成辉两人心情更不爽。

    周岐宝退回到民警临时排成的人墙后,苏恺闻跟他说道:“罗毕马上就能带人过来,先驱散,让车队过去再说。”

    黄新良直接反对,说道:“这么做不大好吧,截路的都是老人,强行驱赶,万一伤筋断骨什么的,影响会更恶劣,应该慎重一些。”

    周岐宝看了看堵在车队前的人群,七八十人,确实大多数是七老八十的老人,确实不能暴力驱赶,但想到每拖一分钟,只能让坐在车里的谭启平、罗成辉心里越发的不快,他也焦急得责怪苏恺闻:“你们之前是怎么做工作,怎么风声都没有听到,就让他们组织起闹事?”

    苏恺闻都没有地方找谁诉苦去,他也没有想到会遇上这事。

    他本来怀疑是沈淮在背后捣鬼,但今天罗成辉到东华来,是为梅溪电厂商运仪式而来,沈淮没有必要选择这个时机闹事。

    再一个,本来安排的路线是直接到鹏悦国际大酒店汇合、小作休憩后,再走渚溪大道直接去梅溪电厂。

    镇上派出去维持秩序的民警跟治安队员,都集中渚溪大道两侧,有好几十人。要是车队走渚溪大道,看到苗头不对,就可以立即进行制止,压根就不会给这么多人冲上来围堵车队的机会。

    这时候袁宏军气喘吁吁的从南面赶回来,说道:“沈总跟东电的宋总她们,停在前面路口等我们。”

    周岐宝知道沈淮不可能站出来替苏恺闻排扰解难。

    沈淮目前就挂着区常委的职务,算是从地方上半脱离了,他们要是指望沈淮站出来解决这事,苏恺闻跟区里,甚至谭启平的颜面都没处摆。

    周岐宝看向苏恺闻身后站着的诸多梅溪镇干部,问道:“你们有什么办法?”他们知道要解决眼前的困境,苏恺闻不熟悉地方情况,不能指望他,只能指望对地方情况熟悉,又有威望的老人。

    黄新、郭全、杨成明等人彼此看着,沉默着不作声。

    见梅溪镇的老人都沉默,周岐宝额头都渗出汗来,他已经注意到谭启平隔着车窗,对他们投来不满的眼神。

    “周区长,是不是可以这样?”袁宏军突然间下定决心,走上前说道。

    黄新良等人都诧异地看了袁宏军一眼,但没有说什么……

    “梅溪拆迁安置补偿标准,是两年前我拎了一班人制定的。农地、住宅这一块的变化不是很大,纠纷最大的还是沿街店铺的拆迁。两年前,梅溪镇还只是落后的小镇,沿街手续齐全的店铺,每平多在一千四五左右,所以当时制定的货币补偿标准,就定在这个水平。”

    沈淮才懒得去插苏恺闻的烂摊子,让袁宏军先回去,他就坐在车里,等着谭启平、苏恺闻他们把问题解决掉过来汇合,他顺便在车跟小姑介绍梅溪镇近来的情况,“梅溪镇这两年发展很快,商业、服务业发展迅速,镇区商业店铺的租金直线上涨,也带动铺价、地价跟着往上涨。老街牌楼口的商业地价一亩能卖出一百二十万的高价来,铺价六七千都有人抢着要,那之前制定的货币补偿就偏低了。不过在老的补偿办法里,还有置换跟回迁两种选择。对拆迁户来说,拿货币补偿不合算,就选择街铺置换跟回迁,所以也没有大问题。苏恺闻到梅溪镇后,先是调整了补偿标准,农地、住宅一律置换安置,街铺一律货币拆迁,只是货币拆迁还是照着旧标准,矛盾一下子就激化起来。拆迁谈不动,苏恺闻又要急于上马工程,那只有上强制手段,从市里请了四家拆迁公司分段进行,场面搞得有点大。”

    东电在地方承接火电、水电工程建设,虽然只是建设方,不负责地方上的征地拆迁,但也常给失地农民纠缠上来。宋文慧对这类事情也了解一二,很难说谁有理、谁无理。

    虽说地方要保建设,对这种纠纷多采取一刀切的高压政策,不过地方处置能力的不同,导致拆迁群众反弹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

    今天这种情况逮到副省长下来视察堵路截访的,就要算问题严重的。

    “你在梅溪镇也给堵过一次,是不是就是这个工程?”宋文慧对沈淮被围堵镇政府的事情还有些印象,问道。

    “是同一个工程。”沈淮悠然自得的抱头靠着椅背,说道,“虽然这事跟我无关,但咱也不能躲在背后说苏恺闻的不是。他主要还是想拿商用地的差价去补下梅公路改造工程款的不足。下梅公路目前坑坑洼洼,很破烂,交通不便,沿街商铺的价值受到压制,并没有涨太高。主要还是街铺的业主及商户,对下梅公路改造完成之后的街铺价值增长预期比较高。只是这个增值过程跟下梅公路改造是密切相关的,业主及商户,都指望能享受街铺增值的红利,但对下梅公路改造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承担义务,再加上那些跟过来的拆迁公司、建设公司、投资公司,都是要从中吃肉,那就造成一系列难以化解矛盾。这以后经济发展,这种矛盾会越来越多,这个问题跟民不聊生无关,更多涉及到的是利益分配不平衡。能不能得到缓和,主要还是看地方治政水平的高下。”

    宋文慧问道:“江东、两浙、广南等省市,近两年城市发展速度很快,拆迁问题比较多见,你觉得要地方治政要有怎样的思路,才能较好的处理这个问题?”

    “小姑,你这是在考我呢?”沈淮笑问道。

    “算是吧。”宋文慧说道,“现在党员干部要上去,关键还是要看治政水平。说到治政水平,有魄力是一方面,但光有魄力蛮干还是不行;主要还是要清晰的治政思路。这些年来,争来争去,说到底还是路线之争。”

    见小姑难得这么深入的跟自己探讨治政问题,沈淮笑着问:“小姑你是不是觉得我这官接着当下去,还有点指望?”

    “不要整天官啊官的,你整个都成官迷了?”宋文慧笑骂道,“鸿军也抱怨你,死抱着官帽子不放。”

    “咱老宋家,下海经商、搞发家致富的,有那么一两个人,也就足够了。”沈淮笑着说道,“俗话说得好,斗权不斗财,斗枪不斗权。说的道理很朴实,就是财斗不过权,权斗不过枪。要是我们小辈一个个都削尖了脑袋去捞钱,反而对宋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宋文慧点点头,知道沈淮考虑很深,转回到刚才的话题,问道:“别扯那么远,你还没有说这事要是摊你身上,怎么处理呢。”

    沈淮接着说道:

    “就从梅溪镇来说,我们要看到,是工业产业化的发展,直接促进城镇商业、服务业的崛起,使地方财政充盈,既而推动了新城镇建设,这个次序不能搞颠倒了。”沈淮说道,“市里拿出梅溪新区框架规划跟前期筹备工作细则,苏恺闻到梅溪镇之后,也急于打开局面,工作重心都转移到新城镇建设上来了,把次序搞颠倒了。脱离这个大的秩序,谈小的手段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刚开始搞梅溪新区框架规划时,你主张在梅溪河口先修桥,把沿江公路先衔接起来。”宋文慧问道,“是不是就是你所说的工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这个思路?”

    沈淮点点头,说道:“没有工业化的大发展,中国十二亿人口,都要过上富裕的生活,谁帮你生产有那么多的物资?不过,梅溪新区范围还是小的,让苏恺闻搞下去,他应该有些能力从外部拉到一些资源,把新区建设得像模像样。所以他这么搞,初期大概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政绩也可能很漂亮。但就像小姑你刚才所说的,有魄力把表面政绩做得好,其实是不够的,难道上面真就没有心里明白的人?我插不上,就站一边看着;让他们把梅溪镇的市政基础设施搞搞好,也没有不可以的。”

    宋文慧点点头,说道:“地市以下,发展空间相对开阔一些,不存在多残酷的竞争,所以你真想要在体系内发展,有时候让一让是好的,更能为你以后发展开拓更宽的道路。至少此时,中央领导班子,心里也还是清楚的。”

    “二伯是败在这上面?”沈淮问道。

    宋文慧点点头,但也不想就二哥跟田家庚的事跟沈淮多说什么,觉得这事对他来说还有些遥远。

    沈淮也觉得二伯宋乔生在中央的时候太长,长得不接地气,对地方治理的思路不清晰,跟田家庚争淮海省委书记败北,实属正常。

    沈淮又想,小姑这时候对他说这些,大概也是对他有更高的期待,他忍不住对小姑宋文慧苦笑,说道:“我现在可不愿意去想二十、甚至三十年之后的事情,你也不要对我指望那么高;不然能憋屈死我。”

    “你。”宋文慧又好气又好笑,要说沈淮不聪明,不用说几句话,他就能把别人的意思都领悟过来;要说他聪明,这摆明了就是不想改他的脾气还有生活作风问题,气恼道,“好心给当驴肝肺,我懒得管你了。”

    “对了,老爷子对谭启平到底是怎么看的?”沈淮又问道。

    “牵扯到的问题很复杂,老爷子不能光站在宋家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宋文慧说道,“你要是这个春节回燕京,你自己找老爷子谈谈吧。”

    沈淮说道:“现在还不清楚,可以春节期间就是新厂试运行到最关键的时刻,我今年未必能回京过春节。”

    “那再说吧。”宋文慧说道,“你既然都从地方半脱离,这事也不焦急。”

    第三百九十四章人心滋怨

    看到车队从学堂街北面拐过来,沈淮看了看腕表,他们在路口这边等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跟小姑说道:“事情总算是解决了。”

    等着谭启平、罗成辉所乘小车先开过去,隔着车窗颔首示意,就让邵征开车并入车队,一起往梅溪港东头的电厂驶去。

    梅溪电厂商运以及淮能总部大厦落成,梅钢只是相关方,进电厂下车后,沈淮就走到一旁,让小姑带着东电及淮能的其他高层去唱主角。

    底部直径逾五十米,高六十米的电厂冷却水塔,看上去甚至要比新厂主体已经建成的炼钢线还要巍峨壮观。

    沈淮手摁住安全帽,抬头看着高耸入云的烟囱,与冷却水塔一起喷发白色的蒸雾以及浅灰色的烟雾,在蔚蓝色的天空留下浓重的痕迹,就等着副省长罗成辉剪过彩,电厂两组电轮机组就会正式向企业及地方电网并网供电。

    沈淮看黄新良、郭全走过来,问道:“路口的事情,刚才是怎么解决的?”

    “也不晓得是不是有人在背后精心策划。”黄新良说道,“我们接到通知说车队从梅溪大桥过来,就立即从渚园前面往回赶,最先只有三五个老年妇女冲进车队里,截住罗省长的车,接下来很快就聚集了五六十人,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吸取了上回的教训,事主一个都没有出现,尽是些老弱病残拉出来拉横幅,赶也赶不得、拉也拉不得。不过有些事主还是沉不住气,凑到路边来围观。袁宏军陪着罗毕,从围观人群里认出六个人,直接铐进警车,然而再组织人墙往两边强行驱散人群给车队开道,就容易多了。”

    “哦。”沈淮回头看了看,没在人群里发现袁宏军的身影,跟黄新良说道:“事情解决掉就好。”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见小姑示意他过去,就朝罗成辉、谭启平他们一撮人走过去。

    黄新良不想把事情谈得更严重,但他想说的意思是清楚的,他见沈淮没有什么表示就走开了,看了郭全一眼。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郭全拍着黄新良的肩膀,无奈的笑笑,说道,“人家看准沈书记要从地方脱离,有机会就想着另攀高枝,你能阻止?”

    黄新良也是苦笑,两年前他满打满算,也只是享受副科级待遇而已,附翼杜建,不得不跟初来梅溪的沈淮对着干。杜建给平调到县里之后,黄新良选择留下来,但也压根儿也没有想过,自己面前的道路会是坦荡光明的。

    没有给沈淮从党政办主任位子拿下来,没有给沈淮从党政会议踢出去,黄新良已经觉得意外。换作别人,面前当时的境况,或许会选择逃避,或者会高高挂起,只要没有小辫子给抓住,也不怕沈淮能把他剥了皮。

    或许起初时心里有一股怨气无处得宣泄,黄新良凡事皆兢兢业业、加倍努力地去做。换得接下来沈淮就提拔他担任副镇长,很多人都吃了一惊。也恰恰如此,梅溪镇的人心才真正聚拢起来,削除杜建给踢走之后的负面影响。

    鹤塘、梅溪两镇合并之后,又升格副处级镇时,黄新良再进一步,担任常务副镇长,成为梅溪镇当时唯有的三个正科级官员之一。

    而这次直到市委组织部找他谈话之前,他都没有想过,自己会卡在罗毕、袁宏军之前,坐上这个副处级位子,成为梅溪镇近二十年来升迁最快的官员。

    沈淮脱离梅溪镇,市里、区里,为了削减沈淮在梅溪的影响力,人事调动动作颇大。不过,也是照顾到沈淮以及梅溪镇一干人等这两年发展经济的功劳,市里、区里虽然意图削减沈淮对梅溪的控制力,但也没有恶意打压。

    何清社调到区里担任副区长,接替沈淮分管招商、教育等工作;李锋到区里担任纪委副书记兼监委主任,享受副县级待遇;刘卫国调区公安分局担任副局长主管交警大队;包括他黄新良也是异乎寻常的卡在罗毕之前,升任镇长;早一步从梅溪镇脱离出去的褚强、宋晓军两人,褚强调到燕京的京投公司,给陈兵担任总经理助理,宋晓军则留在市政府,给副市长杨玉权当秘书——可以说梅溪镇众人,大体还是处于上升势态之中,即使一时受到压制,将来依旧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

    毕竟谭启平不可能在东华当一辈子的官,也许三五年后,谭启平上调省里,东华换新掌门人,情势就又会一变。

    即使此时在镇上给苏恺闻处处压制,黄新良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

    当然,原地不动的还有郭全、袁宏军以及后来给沈淮从梅溪中学调到镇上担任副镇长兼教育办主任的杨成明。

    郭全、杨成明等人心态还好,在今天之前,黄新良也没有注意到袁宏军会有什么问题,故而袁宏军跳出来,在谭启平等人面前,帮助周岐宝、苏恺闻迅速控制局面,他与郭全等人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会抓住时机另攀高枝。

    想想也是此前太大意,黄新良原以为只要沈淮人还在东华,梅溪众人会拧成一股绳,却没有想过袁宏军心里一直都有着怨气。

    陪同罗成辉、谭启平视察过梅溪电厂,在剪彩仪式宣告正式并网商运之后,沈淮又随同大部队转移到淮能大厦,参加落成奠礼。

    梅溪电厂跟省、市电管部门达成协议,即梅溪新区的工农业及城镇用电,以后都将由梅溪电厂并网供给——这也是推动梅溪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梅溪新区范围内,原先归地方电力部门所有的配电及供电设施,全部由淮能集团出资收购,并进一步追加投资,加强梅溪新区电力供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也意味着,淮能集团需要马上筹备梅溪电厂二期工程的建设,不然电力供应,还是很有可能会跟不上梅溪新区高速发展的步伐。

    一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十二万千瓦,二期工程投资理应比一期还要庞大。

    市里是希望梅溪电厂二期工程装机容量能直接达到三十万千瓦,这样就算市里筹不出钱去扩建天生港电厂,未来东华五年内的电力紧缺现状,还是可以依靠梅溪电厂的发展,得到缓解。

    东电不是不可以投资,但很多问题要事前谈清楚。

    现在地方电网由于电力紧缺,不得不把梅溪新区的供电市场让出来,但也仅仅是限于梅溪新区。

    等梅溪电厂二期工程建完,年总供电能力将超过二十亿度电,地方划给淮能的供电市场,能不能消化这么庞大的电力供给?

    要是产能不能充分释放出来,梅溪电厂很可能就要亏损运营,这个自然不是东电希望看到的。

    还有一个,二期工程投资很可能会达到五亿元。这么庞大的投额,地方不提供融资说不过去,但地方能提供多少,这个需要大家坐下来谈。

    罗成辉作为分管工业能源的副省长,出面推动这么大的工程建设,也是他的份内之事,将来也是他的政绩,不然不会为梅溪电厂跟一栋十六层高的办公楼落成,专门到东华跑这一趟。

    晚宴前,东电与省市在罗成辉及宋文慧的主持下,先达成一个框架协议,方面淮能集团与梅溪新区去具体推动相关工作。

    晚宴后,罗成辉及东电高层都落榻在鹏悦国际大酒店里,沈淮陪小姑到楼前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打球说话。

    “淮能集团的人事机构,现在还不能说是稳定下来,部里还是觉得胡舒卫资历太浅了。”宋文慧跟沈淮说道,“我上次到北京,还专程找戴部长聊过淮能以后发展的问题,戴部长也说,淮能之所以成立,你的推动功劳很大。话虽然没有说明,但意思也是要东电在选择淮能集团掌门人,要证询你的意见,甚至你到东电来,直接掌握淮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是不可以。”

    “淮能总经理这个位子,还是给老胡留着吧。”沈淮笑道,“我要是跳到东电去掌管淮能,能在淮能总经理这个位子上窝上十年,那老胡的头发还不得愁白了?另外,我这个年纪,去淮能当董事长也不合适。”

    宋文慧其实也是有些不大理解,沈淮为什么对地方恋栈不去?

    淮能集团现在都还是处于草创期,级别没有定下来,沈淮钻进去正合适。

    淮能集团现在的框架是沈淮一手促成的,沈淮调进东电去掌管淮能,东电内部也不会有什么话说。而且淮能集团对梅钢持股,沈淮照例可以兼任梅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既手握大权,又能快速上升的捷径。淮能集团未来发展的空间壮阔巨大,只要能借淮能站住脚,甚至不用十年,都可以去接管东南电力了。

    可以说,沈淮接管淮能,实际所处的位子比鸿奇还要优越。

    “你啊,也真是撅性子。”宋文慧放弃继续劝说沈淮,年轻人事事都乖顺服从,未必是好事。

    第三百九十五章高枝别附

    陪小姑谈完话,夜色已深,沈淮离开鹏悦国际大酒店,就去了尚溪园。

    陈丹还跟她爸妈住一起,也不大愿意夜宿文山苑,不过她现在要负责尚溪园的日常管理,通常也要工作到很晚,才回去睡觉。

    沈淮夜里要能闲下来,就时常在陈丹办公室里熬着,也轻松自在。

    “你调去东电不是很好吗?”陈丹听沈淮说起他没有答应去接管淮能,疑惑地问道。

    “这一步走下来,我就要从地方彻底脱离了。可能未来十年、二十年内,都没有再回地方的可能了。”沈淮笑道,“有些感情可能说不出口,但我是个恋窝的人。谁要想把我从东华踢走,那他是想错了。”

    梅钢目前实行的是混合股份制,有国有股、有地方股、有外资股、还有私营股。因为有股权所属的联系在,沈淮掌管梅钢,可以说是代表地方政府列入董事会,所以可以一脚同时踩地方跟梅钢两条脚。

    淮能集团则是东电全资控股的部属国有企业,沈淮去接掌淮能集团,再兼掌梅钢,是代表国有股列入梅钢董事会,那只能脚踩东电跟梅钢两条船,跟地方则是完全脱钩了。

    除非说服东电同意地方政府对淮能集团也适当参股,不然就没有脚踏三条船的可能。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有第三条腿,也要派上其他用场去,沈淮无意把自己怀里揽太多的权。

    “你也真是的。”陈丹听了心里甜滋滋,娇媚的眼眸横了沈淮一眼,说道,“小姑这是纯粹为你着想,你不领情就算了,还满嘴胡扯。”

    这时候手机响了起来,是燕京的号码——估计是成怡打来了。

    沈淮没想到下午一通电话过后,成怡一直没有回电说机票的事情,这时候夜里都过十点钟了,她才打电话过来。

    “你心虚什么。”陈丹问道,“电话谁打过来的?”

    “我有心虚吗?”沈淮摸了摸鼻子问道,将手机翻过去给陈丹看号码。

    陈丹就下巴磕在办公桌上,看着沈淮接电话。

    沈淮伸手摸着陈丹光滑软嫩的小脸,接通成怡的电话。

    成怡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明天会坐飞机到徐城,不过已经跟在徐城的同学约好见面,后天她自己会直接到东华来,不用沈淮特地到徐城去接她。

    上回从伦敦坐飞机一起回国,闹出那么多的不愉快,沈淮心想成怡大概不希望他跟她的同学、朋友圈再有什么联系了吧。

    他也懒得到徐城去接成怡过来,一来一回要开八九个小时的车,就算跟邵征换着开车,人坐车里都能散了架,实在辛苦得很。

    “她要到东华来玩?”陈丹问道。

    “大家都是给家里逼得没有办法。”沈淮语气一贯的轻描淡写,手伸到陈丹丰密的发间,温柔的摩挲,说道,“人家可能有自己喜欢的人,只是有时候要做出些样子给双方家里看,过段时间,大概就能说八字不投分手了。”

    “我倒觉得人家这么费周章过来,对你还是有感觉的。”陈丹歪着头,脸颊贴在沈淮起茧子的手掌上,说道,“不然千里迢迢,这么辛苦跑这一趟,做什么?就是为了应付家里人?你还是到徐城去接一下人家吧。”

    “不去。”沈淮摇头说道,“没那个闲工夫。”

    “你个无情的家伙。”陈丹见劝不动沈淮,张开嘴要咬他摸到自己嘴唇边的手指头。

    “刚上厕所忘了洗手。”沈淮见陈丹张开整齐洁白的牙龄轻轻咬住他的手指头,说道。

    “呸呸。”陈丹连忙把沈淮的手指吐出,连呸了两声,伸手抹嫣红的嘴唇,要沈淮不要再说这种恶心的话。

    “咚咚咚”,陈桐敲门进来,贼头贼脑的钻进来,拖了把椅子坐旁边,问道:“袁宏军这孙子,下午竟然跳出来替苏恺闻解围,也太他娘不地道了;你这两年没有亏待他啊。”

    袁宏军替苏恺闻解围,也有可能是为了照顾大局。

    沈淮等到现在,袁宏军既没有过来找他,也没有打一个电话给他解释一下,他心里也只能轻叹一口气,笑着说道:“人各有志,你说我没有亏他,袁宏军心里觉得亏得很呢,这个东西扯不清楚。他想另攀高枝,由着他去。道路是他自己选的,以后各奔东西便是。你也不要在外面说什么,这时候咱们不能显得小肚鸡肠。眼下关键是大家把手头的那摊事做好了,做扎实了,自己根基立稳了,就不用怕谁会动你。”

    沈淮看了看手表,跟陈丹说道:“你早些回去休息;二厂今天要开始清洗管线,我现在要过去看看。”

    梅钢新厂开始清洗管线,就意味着接下来就要进行设备调试、试运行了。梅钢新厂能不能运行成功,将直接关系到梅钢系将来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陈桐的夜生活丰富,没那么老实就回去睡觉,再者他也是单独住渚园里,沈淮开车先送陈丹回新梅新村。

    沈淮开车经过蔡家桥社区,走沿江公路绕去二厂,刚拐下梅鹤公路时,看到周知白跟他老子周炎斌以及朱立站在路灯下看正组织工人连夜扩建的堆场;他们的车停在一旁。

    “周总、老朱,还有知白,你人这么晚也在外面逛荡啊?”沈淮将车停过来,下车来跟周炎斌、朱立、周知白打招呼。

    “梅钢新厂眼见着要试炉,试炉成功,炉料的用量就要猛增上来。咱不能让生意都给丰立那些个龟孙子抢走,只能拼着命往前赶啊。”周炎斌爽朗的大笑,跟沈淮打招呼。

    沈淮也是哈哈一笑,七月梅钢新厂不为再建设资金发愁,鹏悦、渚江建设等相关企业,不用再向梅钢新厂输血,就加快自身的建设跟发展。

    鹏悦在梅溪港沿江建有废钢堆场,但他们早期建堆场,主要还只考虑到梅钢技改后的炉料用量,堆场规模略为狭窄。待二厂建成,梅溪港的炉料吞吐量就会暴增,而合资钢厂到时候也将租用鹏悦的堆场,就迫使鹏悦追加投资。

    堆场建设倒还简单,自然是渚江建设的话。

    梅钢新厂就要试炉,堆场这边的扩建也需要紧跟上,朱立也是连夜组织工人进行施工建设。

    沈淮也不忙去厂里,就跟周炎斌、朱立、周知白站在路边聊天。

    虽然是十月末初冬天气,但寒气不重。

    周炎斌、朱立他们是已经清楚袁宏军的事情,不过也没有去谈这事,神色间也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担忧。沈淮就晓得他们心里对事情的主次、轻重还拿捏清楚的,之前也接到褚宜良、杨海鹏的电话,他们经历过风风雨雨,不像陈桐还这么年轻,多少会有些沉不住气。

    九三年,以贸易为主业的鹏悦集团,一年废钢贸易量为十万吨左右。九四年受市钢厂跟梅钢的联手打压,上半年受到大挫,后被迫选择跟沈淮合作,业务量才逐渐恢复,当年废钢贸易量才九万吨。

    今年鹏悦跟梅钢全面合作,而戴毅又因为英皇案退出东华,鹏悦的年废钢贸易量将上升到二十万吨。而梅钢新厂若能在年初试炉,仅梅钢明年所需的废钢用量最高将可能达到七十万吨。

    鹏悦就算只承担梅钢部分炉料供应,但加上其他的贸易业务,年贸易额也能很快的突破十亿元这个关卡,成为全省排名靠前的贸易企业,说话的份量又将不同。

    除了废钢贸易这个主营业务之外,周家近年来重点投资的鹏悦国际大酒店也因为渚溪大道的建成,彻底走上正轨,获得稳定的赢利能力;又同时参股渚江建设,通过渚江投资对梅钢新厂进行持股。

    走到这一步,鹏悦整体的盈利及扩张财富的能力,已非昔时能比,可以说是彻底稳固了根基。这两年吴海峰虽然退居二线,叫周家在东华表面上的权势有所下滑,但周家的财势却是稳步的扩张,影响力则往更深处沉淀。

    对商家来说,有钱有能生势。不要说那些吃周家、拿周家、占周家便宜的地方官员看到周家手软、嘴软,资本在当前社会的话语权也是渐重;而贸易网络的扩大,能叫周家的人脉关系往更深、更远的地方延伸。

    紫萝家纺当下主要是稳定经营;鹏海贸易的底子还很浅,也受资金的限制,没有办法快速扩张,但到明年的贸易额突破一个亿,还是不成问题。

    不过,褚宜良、杨海鹏,还是朱立,他们的重心实则转移到渚江建设上来。加上周家,四家差不多平摊了渚江建设的股权,朱立个人略高一些,但也有限。

    渚江建设这两年的发展也可以拿迅猛这词来形容;两年承接的大小工程无数,总资产逾过亿,净资产也摸高到五千万。即使在建筑业相对较发达的东华市,渚江建设也足以挤进前十的位子。

    虽然沈淮从梅溪镇脱离出来,会叫渚江建设在受谭系官员控制梅溪新区里发展受到一些压制,但渚江建设经过两年时间的迅猛发展,也需要有一个时间跟过程进行沉淀。

    沈淮认为渚江建设需用时间去好好的琢磨、消化沿河路的商业项目,才能更好的往开发型企业转变。

    就像袁宏军的另樊高枝,对整个梅钢系来说,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甚至接下来还会有人接在袁宏军之后给分化,做出新的选择,沈淮都认为会有什么。

    梅钢自身骨健肌全,扎实根底,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梅钢新厂能在年底试炉成功,梅钢就将一跃超过市钢集团,成为东华市最大的企业集团。

    第三百九十六章鸟为食亡

    已经是初冬天气,谭启平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掩映在夜色下的湖光,脸色沉黯,听着身后脚步传来,转回身,看到苏恺闻跟周岐宝走进来,问道:“查清楚没有,今天的事情到底是谁在幕后策划?”

    “六个人给抓到区公安局,没经得住吓唬,就都交待了。背后捣鬼的人叫杜贵。”

    周岐宝见谭启平对这个名字陌生,又略加解释,“这个杜贵,早初担任过梅溪镇接待站副站长,听说跟梅溪镇前党委书记杜建是堂兄弟。沈淮到梅溪镇后,杜贵给赶了出去。前年沈淮就想对下梅公路进行拓宽改造,杜贵这伙人就想从中捞到高价赔偿,私下买下好几间街铺,两年前就怂恿商户冲击镇政府。因为这件事,杜贵给判了半年劳教,倒没有想到他贼心不改,这次又跳出来闹事。”

    “他们这是明目张胆的投机倒把,当真以为政府就没有办法治他们了吗?”谭启平气恼的说道,“杜贵有没有抓到?你们区委区政府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事。”

    今天车队给堵在路上半个小时,谭启平不知道副省长罗成辉心里怎么想,但这事要传出去,只会叫他这个市委书记颜面难堪。

    “杜贵躲在幕后,人不在现场。他通过电话遥控此事,区公安分局已经给霞浦县局发函,要他们配合拘捕杜贵,人暂时还没有找到。”苏恺闻说道。

    “梅溪镇那个副书记叫什么名字来着?”谭启平问道。

    “谭书记,你是说袁宏军?”苏恺闻问道。

    “对,就是袁宏军,看他基层工作经验还蛮丰富的,他以前是不是鹤塘镇的书记?”谭启平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