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段时间来沈淮几乎是她家的禁忌话题,有时候聊着天,谁不知不觉扯到沈淮,话头就会刻意掐断掉,谁都不提他,熊黛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妈在屋里又谈起沈淮来。
熊黛妮靠着门而立,想起月前的塌床闹剧来,犹是觉得荒唐,这事明明是冤枉了沈淮,叫沈淮受到委枉,还无缘无故给周明打了一顿,她却没有办法跟沈淮当面说声对不起。
这事也叫熊黛妮将周明彻底看底,周明说到底就是一个在沈淮阴影之下挣扎不出来的小爬虫,这两年来处处与沈淮为敌,以致到最后的大爆发,无不如此。
“沈淮这下子算是跟谭启平彻底闹翻了,这次谭启平大概不会轻饶了他吧?”白素梅在屋里的声音再次传出来。
熊黛妮觉得奇怪:
沈淮做了什么事情,跟谭启平闹翻了?沈淮做了什么事情跟谭启平闹翻了,还让她妈觉得沈淮心性不错?沈淮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叫谭启平不顾沈淮的家世也不饶过他?
熊黛妮拿钥匙打开门,才看到她妈原来是跟她爸在说话,见她爸坐在客厅里,讶异地问道:“爸,你今天没上班?”
“还上什么班,都差点给气死回来?”白素梅想到丈夫下午在市委的遭遇,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熊黛妮故作轻松地问道,“我好像听到妈在说沈淮,沈淮又闯什么祸了?他们好像是祸精,谁惹他谁倒霉。”
“唉。”白素梅将下午市委会议室里发生的事情说给大女儿听,叹气道,“说起来,倒也是我们对不住人家了。”
熊黛妮愣在那里,突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说道:“七七还在睡觉?”就推门进了房间,泪珠子禁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背依着床沿而坐,看着熟睡的女儿出神。
梁小林与刘伟立坐在客厅里,偶尔会抬头看书房的门一下,只是那扇门紧闭已经有两个小时,静悄悄的,没有走动的声音,也没有其他任何动静,死一般的寂静。
要不是他们亲眼看着谭启平走进去,把自己关在里面,这么长时间过去,要不是偶尔一阵抑不住的咳嗽声,他们甚至会误以为书房里没有人或者谭启平在书房里意外蒸发了。
“沈淮平时看上去挺彬彬有礼的一个青年,没有那么坏,老谭平时待他也不差,谁能想到他竟是这样的,谁能想到他会这样忘恩负义,竟然反过来公开咬老谭一口。这世道啊,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枉老谭以前那么待他。”
谭启平的妻子坐在沙发上,嘴里反复絮叨就是那么几句话,叫梁小林、刘伟立二人不回应不好,回应又觉得反反复复的那几句话来回倒着说,也没有意思,只好坐在那里什么也不说。
这时候苏恺闻合上手机,从外面的走廊走进来。
梁小林、刘伟立都倾过身子,问苏恺闻:“苏秘书长怎么看待这事?”
“沈淮这次太无法无天了。”苏恺闻将手机装进兜里,说道,“宋家会给谭书记一个交待的。”
梁小林与刘伟立对望了一眼,不知道这是苏恺闻的话,还是他老子苏唯军的话。苏恺闻的话不顶什么用,要是苏唯军这么说,那是多少有些分量。
今天常委会议的结果,已经表明沈淮这一闹对谭启平、对谭系直接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超乎他们的预料,甚至有进一步失控的可能。
不管之前谁是谁非,谭启平这次要不能严厉收拾沈淮,以后在东华还要怎么开展工作?还怎么向省里证明,他还有掌握东华大局的能力?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省里对今天的事情没有任何看法,那以后岂不是要让虞成震、陈明经、高天河、吴海峰、杨玉权一个个都骑到他们的脖子上拉屎撒尿?
谭启平到东华后,利用种种形势,成功压制地方势力的声音不能反弹足足有两年,但要是这次不能严励收拾沈淮,露了怯,地方势力必然全面反弹。同时,省里跟其他地市看谭启平好戏的,大有人在,他们也会越发的起哄,不要说谭启平继续上升的通道有可能从此给关闭掉,接下来在东华要面对的,也将可能是一个加倍恶劣的局面。
但是,处分沈淮的动议,在市常委会议层次,已经受到虞成震、陈明经等人的狙击,现在只能通过宋家内部处置沈淮。
倘若宋家内部不愿意严厉处置沈淮呢?
谭启平该怎么办?摆在他们跟前还有什么路可选择?
梁小林、刘伟立开始见沈淮大闹会场,还以为他只是给陈克华激怒后无法自制,但事态演变到这一步,却乍然发现,留给他们选择的道路,其实很狭窄,一个处理不好,谭系整艘船都很可能颠覆掉。
这时候才感到棘手,事态要他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田家庚习惯将当天的公务都处理完再离开办公室,一省事务汇聚案头,要一项项抽丝剥茧的去分析,工作量极大。
田家庚将手里最后一份文件看完,已经是深夜十一点钟。他将写过批示的文件丢在一旁,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推开门,看到隔壁的办公室还有亮着灯,推门走过去,看到李谷也正写着材料。
田家庚抬手指了指手表,说道:“时间又晚了,你肚子饿了没有?今晚的夜宵我来请客。”
李谷见田书记忙完了,他将材料放下来,拿了外套站起来,说道:“说得好像你身上带着钱似的。”他走到秘书室,让留下来值班的秘书们都回去,他陪同田家庚坐车找地方吃夜宵去。
坐进车里,李谷跟田家庚说道:“东华今天又发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情。”
“哦,你说来听听。”田家庚捏着太阳堂,让自己缓解疲劳,头往后枕在椅背上,听李谷说东华今天发生的事情。
沈淮大闹会场,东华差不多有近一半的党委委员都亲眼目睹,李谷自然有他的渠道知道细情,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田家庚听,说道:“沈淮离开会场时指责对谭启平的那段话,可是杀气十足啊,也逼着谭启平手脚大乱!”
“哦。”田家庚听到这事,也觉得意外,说道,“有些奇怪啊。”
“我也觉得奇怪,沈淮这时候就逼宫,未免太早了一些。”李谷说道,“不过啊,沈淮大闹会场离开之后,谭启平就立即召开市常委会议,要讨论给沈淮严厉处分,想要挽回威信。你知道结果怎样?”
“怎样?”田家庚才不愿意费脑子去琢磨这种事,直接问李谷。
“很叫人奇怪。”李谷不好意思叫田书记猜谜,说道,“谭启平要处分沈淮,但东华的市委组织部长虞成震、纪委书记陈明经二人,都明确提出反对,使得谭启平的动议未能通过常委会讨论,自然也就不了了之——沈淮要是把虞成震、陈明经两人反应都事先预料到的话,那就说明他选择这时候将谭启平的军,不能算早。”
“你觉得沈淮已经把虞成震、陈明经拉拢过去了?”田家庚不是很关心这些细节,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这些细节,便直接问李谷,“这个可能性不大吧?”
李谷摇了摇头,说道:“是不应该有这种可能,真要如此,半年前他就不应该退缩。”
“也是。”田家庚点点头说道,对东华的事深感头痛,有时候地方上的事态,也不是他这个省委书记就能掌握的。
在东华,市长高天河跟谭启平关系本来就不睦,甚至在淮联重工的招商引资一事上,就跟沈淮有过合作——沈淮要是还能同时得到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二人的支持,他半年之前根本就不需要对谭启平退让。
事实上,半年前要不是他出手阻止,梅溪镇都差点都给谭启平肢解掉。后来东华市在他的批示基础之上,搞出梅溪新区方案,沈淮也是给彻底排除在这个方案之外。
“不过我觉得,要是梅钢新厂建成在望,沈淮这时候对谭启平进行逼宫,时机也谈不上早。”李谷说道,“从他主动放弃梅溪镇党委书记职务、不再插手梅溪新区示弱算起,也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了。而且你在梅溪新区一事的批示,也应该会给他一些信心。”
“那他凭什么就有把握认定省里会照着他的节奏走?”田家庚问道,“就是我现在决心把谭启平从东华市委书记的位子上拿下来,都未必有把握能说服其他省常委成员。”
李谷哈哈一笑,问田家庚:“你真有想法要将谭启平从东华市委书记位子上拿下来?我还以为你会出面安抚一下谭启平呢。”
“谭启平这人格局有限,我出面安抚他做什么?”田家庚说道,“不过,我就算有心将谭启平调走,也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说服省里其他人同意将谭启平调走,二是谁能比谭启平更胜任东华市委书记这个职务?这两个问题要先得到解决。”
李谷点点头,知道田家庚比他考虑要更全面,也不屑跟赵秋华,一心只想在地方上拉帮结派,不然眼下倒是一个拉拢谭启平的好机会,他又问道:“田书记,你觉得宋家会怎么看待今天的事情?”
“如果谭启平要求宋家处置沈淮,我想宋家还是会处置沈淮的,毕竟宋家眼下,还要打自家孩子去安抚人心的。”田家庚说道,“也许沈淮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深思熟虑。”
“这也是我百思不解的地方。”李谷说道,“不过谭启平在东华已经有些乱分寸了,也许沈淮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东华很可能会因谭启平而捅出大的问题来。他这时候出手,的确会迫使谭启平不得出手不打击他——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他有没有诱使谭启平犯更大错误、有没有最后一次诱敌深入的用意在内?就算宋家这次为了安抚人心,迫使他继续向谭启平低头,那在外人眼里,大概也会觉得沈淮在东华给谭启平欺负得够惨、够可怜了。那么,下一次,沈淮真有什么手段反制谭启平,大家会不会整个的都反转过来,觉得谭启平是罪有应得,而不会说沈淮的不是?真要是如此,到那时候,宋家也可以顺其自然,不用再打自家孩子去安抚人心。”
“……不好说,且看吧。”田家庚懒得多想东华的事情,揉着太阳|穴,蹙着眉头,说道,“另外,赵秋华今年去过东华后,还让陈宝齐代表他去了好几趟东华,未必就单纯是为了合资钢厂的事情。”
“田书记是说虞成震跟陈明经今天站出来狙击谭启平,很可能跟赵省长有直接关系?”李谷问道。
“未必没有这个可能啊。”田家庚说道,想到赵秋华,他又感到头痛。
李谷忍不住轻轻地叹气,局面果然要比表面看上去的复杂得多。
第四百零八章回京
虽然市里暂时没有形成什么处分决定,但大家的眼睛都还盯着这事情上不放松。谁都知道事情不可能悄无声息的过去。
沈淮最后离开会场之前,对谭启平的公开质疑跟挑衅,还是那么的掷地有声,以致私下里都在悄悄的传扬。
谭启平给如此严厉的质疑,他真要让事情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那以后他在东华遭遇到的反对声必将会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可能叫东华的局面彻底脱离他的掌控。
沈淮将手头事情处理好,又赶回燕京之前紧急召开了一次董事会议,决议关停设备陈旧、跟新梅新村紧挨着的老炼铁厂;投资两千万,在老炼铁厂的旧址上,建设新的集团办公及研室院大楼。
沈淮同时进一步调整梅钢内部的人事结构。
他首先在梅钢集团层面,增选孙亚琳、胡舒卫、赵东为董事,选郭全为副董事长,委任赵东为集团总经理,委任赵治民为集团副总经理。一厂为集团分公司,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受集团直接控制,任命徐闻刀为总经理。
二厂为集团子公司,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另设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机构。除了梅钢集团持20%的股份外,隐藏在众信投资、鸿基投资、渚江投资三个投融资平台之后的孙亚琳、宋鸿军、周家、禇宜良、朱立、杨海鹏等人,才是二厂的真正控制人,其中又以孙亚琳为第一大股东。
沈淮辞去二厂董事长的职务,由孙亚琳接任,赵东、潘成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
这样就基本上确保,即使沈淮他在仕途上会短时间的发生动荡,不至于影响到梅钢的正常运行。
东华没有班机去燕京,沈淮也不急着赶去徐城坐飞机,而是直接选择在东华坐火车北上。
九五年,不经徐城,东华也有直接到燕京的客运线。只不过每天一趟绿皮车而已,走灌云,从嵛岭中段的豁口穿过北上,绕经新沂等地,全程大约需要二十几个小时。
沈淮将一些事务交待出去,短时间也没有紧要的事情要处理,无事一身轻。再一个他对此行燕京会有什么结果,也没有特别担忧的地方,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念头,由邵征、陈桐陪着坐火车就此北上。
七日下午从东华出发,差不多在火车上坐一天一夜,八日中午抵达燕京南站;褚强跟宋鸿军同时赶到火车站来接他们。
燕京这几天,天气阴霾冷咧,车站前的广场开阔,寒风似刀,一刀刀剐来,冷得缩脖子缩脑。
虽然燕京这些暖气已经供应上,但干燥寒冷的气候,远不如南方舒服——宋鸿军这段时间人本来一直都在香港,但谁知道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老爷子都有好些年没有这么严肃的召小辈回京谈话。
宋鸿军猜不到这次谈话会有什么后果,他耐不住性子留在香港等待消息,索性赶回燕京来看究竟。
陈兵在燕京正式组建京投公司之后,褚强就从市政府调到燕京来,给陈兵担任总经理助理,到燕京来积累履历、经验。
“你也真是够能惹事的。”看到沈淮双手插在大衣兜里,行李由邵征、陈桐两人帮着拿着,他自己满脸轻松的从出站口出来,宋鸿军都忍不住苦笑,问道,“你非要跟谭启平闹到水火不溶,这次事情未必会对你有利。”
“老爷子也是这态度?”沈淮问道。
“你想让老爷子有什么态度啊?”宋鸿军问道,“我中午跟鸿奇、鸿义他们一起吃饭,老爷子恨不得拿筷子戳到我们头上来,好像这祸是我们闯出来似的,你就等着挨训吧。今天饭桌上,小姨跟你爸已经吵了一架,谁也不让谁,叫老爷子急得摔了筷子,大家才息了声——我现在都后悔回燕京掺和这事。”
“看吧,鸿门宴,你们还要硬跟我过来。”沈淮朝邵征、陈桐摊手说道,“你们跟褚强去找陈兵,这两天在燕京好好玩玩,最好不要出什么事。这次我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你们要是遇了什么事,我都没有办法帮你们兜下来。”
见沈淮将老爷子可能的训斥都浑不当回事,宋鸿军拿他也没有办法,说道:“你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我服你了。你还是先跟我回去了,那边正等着三堂会审呢。”
“情况再糟糕,还能比三年前我只身在东华更糟糕?老爷子再看我不顺眼,还能比三年前看我更不顺眼?”沈淮笑着问宋鸿军。
宋鸿军想想也是,即使宋家要给谭启平一个交待,有可能会把沈淮打痛了表示对自家子弟也公正无私,但不可能把他打伤了,打残了。
沈淮白手起家,能折腾今天这番天地出来,还会怕受点小挫折?
再一个,退一退二不退三,这次沈淮再让步,下回掐住谭启平的把柄,凌厉反击,才能占住道理。
邵征、陈桐跟褚强去东华大酒店,沈淮直接坐宋鸿军的车去老宅。
沈淮在车上,从宋鸿军嘴里除了知道小姑跟他爸为他的事争吵得最厉害,其他人倒是沉默居多,但其他人保持沉默,恰恰说明他们对自己大闹会场、落谭启平脸一事的看法是有分歧,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一心就认定是他做错了。
这是好的现象,也是他需要的迹象。
其他人手里还有事,不会守在大宅等沈淮过来,但宋文慧、宋炳生都是专程为沈淮的事情回燕京,这时候也没有其他地方好去,就守在大宅里,陪着老爷子等着沈淮过来。
大概是中午时,在饭桌上争吵过一回,看到沈淮跟在宋鸿军之后走进院子里来,宋炳生反而一时说不出教训的话来。宋炳生也想到大前天给沈淮连续挂断三次电话的事情,怕这个孽子闹起脾气,治不住他。
看到他老子站在院子里,沈淮也是头一撇。
宋文慧听着院子里的动静,从里屋走出来,看着沈淮随身简单的仅一只帆布背包,问道:“怎么坐火车回来了?你说昨天回燕京,都以为你会坐飞机,我也会错意,赶在昨天回来。”
“我这次打算休息一段时间再工作,时间宽裕得很,也就没有想着急吼吼的赶到徐城坐飞机回来。”沈淮说道,“都忘了跟你们说我坐火车回来。”
宋文慧狐疑的打量了沈淮两眼,知道他诡计多端,不能完全信他的话,说道:“老爷子在睡午觉,你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也应该累了吧,先去洗个澡再说。”
虽然不是周末,从东华没有直抵燕京的飞机,但沈淮坐车先到徐城,再从徐城坐飞机赶回燕京。这样,他前后在路途上花费也不就六七个小时,远比用一天一夜坐火车要快得多。
不过沈淮知道小姑跟他老子这次都会赶回来参加争吵,他赶早了回来,正好撞枪口上,指不定到燕京就会给兜头气势汹汹的教训。
他不想一回燕京就陷入被,才刻意模糊他返回燕京的时间,骗他小姑跟他老子先回来,让他们先争论、争吵,先消耗掉他们的心气神——现在他老子看他一副懒得跟他说话的样子,正是沈淮所希望看到的,省事!
得小姑这句话,沈淮就先去厨房找了东西吃。虽然平时也没有谁陪老爷子一起住大宅,但大宅子里还有好几间客房时常准备着。
沈淮就借口坐火车太累,先进房间打开热水,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
泡过澡出来,听着客厅里有说话的声音,探头过去看,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二伯宋乔生过来了,宋鸿奇也跟了过来,跟他老子还有小姑坐客厅里说话。
“沈淮回来了?”宋乔生见沈淮探出头来,问候了一声,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态度;宋鸿奇只是盯着他看了两眼,没有说什么。
“嗯,刚下火车,坐了二十来个小时的火车,骨头都坐硬了,先泡了个澡。爷爷他午觉睡醒了没有?”沈淮问道。
“我早就醒了。”老爷子披着大衣,从西屋走过来,手里拿着罐头玻璃瓶做的茶杯,里面冲泡着浓俨的茶水,他走到沙发跟前,一屁股坐下来,看着沈淮,问道,“你现在把窟窿捅出来,有没有想过怎么收拾这残局啊?”
“为什么我要去收拾残局,不该是谭启平他这时候急着去收拾残局吗?”沈淮反问道。
“你这是什么态度啊,跟爷爷是怎么说话的?”宋炳生见沈淮站在老爷子跟前还是一副冥顽不化、一幅满不在乎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忍了半天,这时候还是忍不住出声教训。
沈淮索性坐在那里,闭口不说话。
宋炳生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嘴,但见沈淮此时的态度还算老实,就滔滔不绝的教训下去:
“你什么时候能够成熟一些,什么时候能在捅娄子之前有点脑子,什么时候能目光长远一点,凡事能先考虑大局?你这么大闹一场,是发了脾气,是逞了威风,但你以为留下烂摊子就不用收拾了?你倒是舒服了,威风了,痛快了,但是这烂摊子还是要我们替你收拾,擦你这屁股屎。你参加工作,也不是一年半载,本指望你能懂一些基本的规则、规矩,你以为你仗着宋家子弟的身份,真就可以胡来,就可以胡作非为,就可以不用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你什么时候,能让鸿奇一样,叫大家少操些心?你知不知道有无数人盯着我们宋家,巴不得我们宋家出点差错,好叫他们看笑话?你要是没打算在仕途上好好发展,那就索性不要做了,不然你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守点规矩。你这么胡闹,动不动就以下犯上,你还指望以后有谁敢提拔你、敢用你吗?”
面对他老子连声掷来的有力质问,沈淮坦然自若的反驳:
“要是世故就是成熟,要是圆滑就是有脑子,要是胆怯就是目光长远,要是事事都在所谓的规则里打转就是考虑大局,我的确做得不够好。但是,我觉得在世故、圆滑、胆怯跟所谓的规则之前,我们首先要有原则,要有坚持,要有担当,也更要有脾气。”
这个畜生张口就辩论起来,哪里有半点认错的姿态,宋炳生气得老脸通红,动了真怒,捋起袖子就要接着呵斥。
“啪”,老爷子在一旁拍着桌子,盯着四儿子宋炳生就出声教训,“沈淮是我叫回来的,你要教训他,有本事把他拉徐城去教训。吵吵吵,吵个没完,还要不要坐不下来好好谈话了?”
第四百零九章谁都有难念的经
老爷子拍了桌子喝止,宋炳生心里怒气未消,也只有先收了声,不好再接着呵斥沈淮什么。
“你继续说。”老爷子不动声色的让沈淮继续说下去。
沈淮直接问老爷子道:“爷爷,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当年拉队伍造国民政府的反,有没有想过这么做的后果很严重,有没有想过你们这么不老实,不守规矩,这么胡闹,动不动就以下犯上,不考虑自己有几斤几两,失败以后很可能会在国民政府一辈子都混不开,一辈子不会得到提拔啊?”
听沈淮这么说,宋鸿军都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他还问孙亚琳这次怎么不一起到燕京来给沈淮助阵,孙亚琳倒是回答得干脆,说是只要没有谢芷那娘们搅局,宋家没有谁耍嘴皮子是沈淮的对手——这敢情是真的。
“你这纯粹也是胡扯。”老爷子也忍不住给沈淮的胡搅蛮缠气乐了,想板脸却板不起来,挥着手让他坐下来说话,说道,“我们那个年代,是敌我矛盾,退半步就会没有活路,只能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敌人拼命。你们现在跟我们那个年代能一样?把你喊回来,也不是要教训你,也不是要一定要叫你低头,你不要带着抵触情绪,有什么委屈可以跟我们说出来。难道你还怕我们家里人会给你小鞋穿不成?”
沈淮说道:“我这人性格比较拧,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光棍眼里揉不进沙子。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谁要得罪我,我当场就讨回过节来,不留过夜。所以要问我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我还真没有受什么委屈。”
“你还是这种态度,就没有什么好谈的。”宋炳生见沈淮还是一副油泼不进的态度,气得两眼翻白,说道,“你现在翅膀硬了,反正我们说什么话,你也听不进去。你不要以为谭启平真没有手段收拾你,你回东华去,这次捅的篓子,还有以后再接着捅出什么篓子,都不要再指望有谁帮你兜着。”
沈淮没有理会他老子近乎歇斯底里的咆哮,很平静地看向老爷子跟二伯宋乔生。他对这次回京会有什么结果,心里很清楚,他现在虽然已经打乱了谭启平的阵脚,但还不足以将谭启平从东华赶走,他还需要往后退一步,诱谭启平露出更大的破绽来。故而这次宋家要打他的屁股给外人看,他也做好撅起屁股配合的心理准备——卖可怜、争同情分的伎俩而已。
宋炳生见沈淮似乎是一副油泼不进的屌样,心里越是来气,对着老爷子说道:“我就说你把他喊回来是白费劲。他这泼皮样,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已经无药可救。你找他好好谈话,他能有一天不跟你拧着脾气对着干?我看事情要处理也简单,大家都不用去管这泼皮,就让谭启平在东华好好地收拾他一顿,他才会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
“沈淮到底做错什么了,你左一个说他无药可救,右一个说泼皮无赖?”宋文慧忍不住插嘴反驳起来,“入夏以来,他已经放手地方事务,专心发展梅钢,尽可能不去跟谭启平有什么牵扯,难道还不够?梅溪镇到底是谁做起来的,你只要有眼睛,就能看到,谭启平要有能耐,东华市近二百个乡镇,能叫梅溪镇一枝独秀?沈淮之前让了,就是顾全大局。沈淮是臭脾气不假,我们也不是第一天才认识他。但是,这一次,也是别人先骑到他脖子上拉屎撒尿。当时谭启平也在会场,他不吭一声,又是态度?难不成你就指望沈淮给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撒屎还要顾全大局,那我们宋家在外面就长脸了?”
“小妹,你不要站出来替这泼皮胡搅蛮缠。”宋炳生说道,“这泼皮到底有没有哪回事不说,会场别人说一句玩笑话,他就能有那么大反应?就算谭启平一时疏忽,没有及时制止别人开他的玩笑,他就能大闹会场,能当着那么多的面公开指着谭启平的鼻子数落?他心里但凡有丁点组织纪律观点,但凡有丁点尊重谭启平是市委书记,就不会有这种出格的举动。我看他就是借题发挥,装疯卖傻,对之前退出地方,心怀不满,才找到机会就闹事。他这些混账行为,搞得谭启平在东华极其被动、狼狈不堪,我们要是还想着继续包庇他,只会叫别人对我们宋家离心离德。”
“谭启平本来就不是什么有能力的人,要离心离德,由着他去。我们宋家也没有亏待他,是他自己气量小,容不下沈淮,难道我们还要帮沈淮绑起来,送给他去打?”宋文慧也是硬脾气,说急了就针锋相对,一步不让。
“小妹。”宋乔生微微蹙着眉头,出声阻止老七跟老四再吵下去,他看了老爷子一眼,见老爷子眯起眼睛,像是要打瞌睡,四平八稳的说道,“现在不是谭启平跟沈淮的问题,关键还是很多人都盯着我们宋家。这件事一定要说沈淮做错了,我看也未必。沈淮个性是强点,但个性强有坏处也有好处。梅钢能有现在的局面,也是沈淮个性强才闯出来的天地,换鸿奇过去,都未必能做出这番事业。不过,老四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有时候伸手打自家孩子,那也是没有办法。”
说到这里,宋乔生看向沈淮,说道:“这次让你回来,也是要跟你商量,这次可能还要你委屈一下,也算是为大局做点牺牲——你看怎么样?”
“二伯,你要这么说,我无话可说。”沈淮虽然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但心里仍然禁不住的有些失望,说道,“这回我任打任骂,绝不到处喊冤去,但下回我不会再受这个气。”
“你就不能好好说句话?”宋炳生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你二伯跟你好商好议的,还欠了你什么不成?”
“好了,都不要在我这里废话了。”老爷子见事情谈得差不多,睁开眼睛轰人,“该干嘛干嘛去,不要在我这吵架。怕叫别人看笑话,你们吵吵吵,自家人先吵在一团,传出去就不怕别人笑话了?这事就这么决定了,就让沈淮先受点委屈没什么;年轻人,在地方上受点挫折,没有什么大不了。”
“老四跟小妹也难得回燕京,今天都到我那里吃饭去。”宋乔生见老爷子定下调子就要轰人,站起来说道,“现在就跟我走。”
沈淮不想这么早就去二伯家,不想再听这些无谓的“教训”,看了看手表,说道:“我跟朋友约了下午谈话,等晚些时间我再过去。”
“你留下来。”老爷子手指着沈淮,说道,“你先帮我写一副字再去见什么朋友。其他人都给我走,不要留下来烦我。”
宋鸿军、宋鸿奇他们都先离开大宅,沈淮留了下来,不知道老爷子要他留下来写什么字,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走到书房去。
也不用生活秘书帮忙,老爷子自己动手将宣纸铺开。
沈淮没有心情研墨,就直接打开一瓶墨汁,问老爷子:“写什么字?我有好些天没练字,字怕写得没根骨。”
“你写就好。”老爷子抽出一笔便签,拿钢笔写了给四个字递给沈淮看。
沈淮接过便签上,微微一怔,一时间也琢磨不透老爷子让他写这四个字的用意,细思一会儿,就提笔醮墨,在宣纸上写下“潜龙在渊”四字。
“潜龙在渊”,话出《易经·乾卦》,意指君子要待时而动。
“写得不好,你心里有气。”老爷子转到书案后,双手抱胸,单手托着下巴看纸上的四字,摇头表示不满意,说道,“凌厉有余,而沉稳不足,没有写出应有的精神来——你再写一张来看看。”
沈淮将上面一张宣纸揭去,提笔醮墨要重新去写,但心里始终抓不住那种感觉,试了两下,都无法落笔,跟老爷子说道:“看来我今天是没有办法写好这四个字。”
老爷子倒没有责怪沈淮,而是点点头,示意他将笔搁下,说道:“崔向东那个老家伙,轻易不夸人,看到我也是爱理不理。月前我遇到他,他难得主动跟我说句话,说宋家这么多人,唯一有点人味的,就是你了。你说他是不是逮到机会就骂我们老宋家啊?”
“成怡上回到东华去玩,我托她给崔老送了两罐嵛山老茶。崔老大概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沈淮说道。
“呵呵。”老爷子摇头而笑,又问道,“你心里是不是还有怨气,是不是觉得我这个老家伙老糊涂了,没事干要把你逮回燕京来教训?”
“其实也没有什么怨气。”沈淮一时也不知道老爷子要跟他说什么,只是摇头说道,“我不能只享受宋家带给我的好处,而一点都不承担责任跟义务。我爸跟二伯他们为大局考虑的心思,我虽然有些小想法,但大体还能接受。”
“你啊你。”老爷子盯着沈淮的眼睛,说道,“就不能跟我说句真心话?你这些油头滑脑的话,刚才不拿去对付你爹、你二伯,拿来对付我,当真以为我是老糊涂了?”
沈淮沉默不言。
“你二伯、你父亲,给他们一支队伍,让他们去带领,他们或许还是有能力带好的,但要他们赤手空拳去拉一支队伍出来,这个就超出他们的能力。”老爷子长叹一口气,说道,“我并没有老糊涂,说到底,你二伯他们年轻时吃过苦,精神头还没有完全垮掉,但他们在机关里打转了半辈子,一身官僚主义的臭脾气。我们党内整天都要讲,要克服官僚主义,但说这些话的人,身上却是一身的官僚主义气味。你以为我老糊涂了,有些事就看不明白了?只是有些事情,看明白了又能怎样?”
听着老爷子突然发一番议论,沈淮震惊地站在那里,心里想,老一辈人物对当前国内出现的弊端,心里还是清楚的,但他们心里同时也清楚,有些弊端是改开过程中难以克服的顽症,需要用时间去消化,而不能妄图在一开始就对这样弊端进行根除。
沈淮不知道怎么接话,有些思论性的问题要讨论,几天几夜都讨论不好,只是说道:“我有时候觉得,我们应该跳出朋党户派系之见,眼光看得更长远一些。”
“是啊。”老爷子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谭启平父亲在世时,跟我是几十年的老战友,所以大家都认为我对谭启平有一些应有的义务跟责任。再一个,你父亲调到淮海后,缺少支持,又理所当然的认为田家庚会跟我们宋家不对付,所以越发要跟谭启平他们抱团取暖。这次,你父亲如此光火,也是他认为你只图自己痛快,却破坏了宋系在淮海省的大局——我知道现在外面有人称我们是‘宋系’,说我是山头老大,这些都是朋党派系之见,我的本意不想如此。我们闹革命,闹了一辈子,从头到尾,都在跟山头主义作斗争,这临到头还是克服不了山头主义。我年纪大了,有些樊篱,也没有能力去打破,也只能由着他们去想、去做。比如,当初你二伯跟田家庚争着要当淮海省委书记时,我就不怎么赞同。淮海省委书记这个职务,说实话,田家庚比你二伯更适合,就算成文光去当书记,也要比你二伯有经验。但是儿大不由爷,就像你父亲管不住你,我年纪一大把,其实也管不了什么事,说的话也未必都能叫别人听进去,有时候说多了,我知道他们心里也在骂我是个老不死的。再比如说,你父亲担任淮海省副省长一事,我是更不赞成了,但又有什么用?你父亲有机会能当副省长,他还能听我这个老不死的话?唉,你二伯跟田家庚争淮海省委书记失利,这个我本来就要承担一些责任,这紧接着,你父亲又调上来去担任这个副省长——这两件事凑到一起,别人都只会说我宋华贪得无厌。你说,我找谁说理去?现在啊,有些人太精了,我也是力不从心,就想着过几天安逸日子。这一次,你委屈也好,不委屈也好,我也只能把你揪回来打板子。”
沈淮讶异的站在那里,他没有想到老爷子这次会跟他交底谈这些话。
他一直都觉得当初他老子调到淮海省任副省长,明面上看似别人对宋家的补偿,实际上则叫宋家陷入一个更不利的处境。
现在从老爷子嘴里得到证实,沈淮才知道老爷子心里是明白的,只是明白也不管用,面对这个针对宋家的陷阱,老爷子偏偏没能说服他老子放弃那次晋升。
中央远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般风波浪静,宋家夹于潜流之中,实际上也有很多的无奈跟无力。宋家毕竟还不能算第一流的派系。更上层,无论是纪系,还是王源、胡至诚背后的元老,他们之间斗争的余波只要涉及到宋系,就会产生极大的冲击。
而具体到淮海省,田家庚与赵秋华的矛盾才是主导,宋系实际上还是给边缘化的;只是到东华市才给陡然放大。
沈淮也多少能够理解他父亲这次为什么出离愤怒,本来他父亲跟苏唯军再加谭启平在淮海省形成了一个铁三角,能在田家庚跟赵秋华斗争的阴影下争得一席之位,叫宋系在淮海省能找到颇为强势的存在感。
这大概是他父亲这辈子能达到最高成就了,而这样的成就,还偏偏给“不争气”、“不顾大局”的他搞得摇摇欲坠、淹淹欲灭。
沈淮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在他看来,这所谓的铁三角,如此不堪一击,还不如不用。但是,有些道理,他心里能明白,却未必能说服所有人;有些暂时的利益,他能放手,却未必能说服其他人放手。
“板子要打,不过我也怕你心里想不通,才叫你回来说叨说叨。现在中央用人思路越来越明确了,你二伯在位子上,应该还能干着十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跟鸿奇他们要是下定决心搞政治,那十年八年时间里就不要想着有机会能进省部。那太扎眼了,也是欲速则不达,升官升那么快干什么?你现在年纪还小,在底下折腾十年八年也好,折腾十五六年也好,正好方便好好的打基础。我这个老不死,就是这个想法,要跟你交流交流,你不会觉得我唠叨吧?”老爷子眯起眼睛,盯着沈淮问。
“不会。”沈淮说道,“对于未来的发展,也许我父亲更在意别人的提拔,说我脾气这么大,最后只会造成无人敢提拔、无人敢用的困境;他有他的担心。我的观点跟他有些不同,我们的眼睛要盯着上面,但同时更要看着下面。如果下面支撑你的力量足够的强、足够的浑厚,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上面提不提拔、任不任用的问题。只是我这条路,可能要走得要更艰难一些,要走得更漫长一些。听了老爷子你的话,我反而心里有底了,我也没有想着三四十岁就能当省长、部长什么,就想着老老实实在地方折腾十五六年,好好地做自己的事,折腾一辈子也无所谓。”
“我就说嘛,你小子回来后,我没觉得你小子真受了什么委屈,你这次是不是就想着要把局搅开来,就算为此坐两三年的冷板凳也无所谓?”
老爷子直截了当的问来,沈淮反而觉得难以回答。
“你不爱说拉倒。”老爷子挥了挥手,也不强迫沈淮回答他的问题,说道,“我还是那句话,你们啊,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只要不惘顾党纪国法就好了。话也说回来,你们在外面折腾,把天捅出窟窿来,给人家打扳子,能自己挨着就自己挨着,给踢到一边去坐冷板凳,也不要像个小孩子似的,动不动哭哭啼啼的跑回来找安慰,那样也没有志气。”
“我倒也不是想要跟老爷子你治气。”沈淮稍加思虑,说道,“我就想着,未来三五十年,也许国内会有路线上的一些?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
背景:
字号:
字体:
滚屏:
自动翻页
夜间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