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眼下市钢给卷入危机之中,下梅公路改造工程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而在梅溪新区前期建设规划里,市钢将扮演极重要的角色。眼下这一切都落了空,叫梅溪新区的建设也停顿下来,短期内难以看到推进的希望。
苏恺闻还无法确知,一旦梅钢新厂成功建成投产,会叫沈淮的声望上升到什么程度,但他心里清楚,只要沈淮愿意插手解决市钢的危机,无疑增强一些人、一些机构对市钢的信心。
有信心,上下游的关联企业、省市银行以及其他债权人,就会对市钢有更多的耐心,会给予更多的时间等待,甚至也更愿意齐心协力帮市钢一起渡过危机,而不会急吼吼的冲上来讨要债务。
在市钢内部,从管理层到普通工人,要是能恢复信心,生产也能更快的恢复过来,也更有利于市钢的生产整顿跟走出危机。
说到信心问题,让熊文斌重回市钢,也是市里的一个选择。
熊文斌虽然离开市钢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但不可否认,市钢最初的辉煌是熊文斌带去的;熊文斌不仅熟悉经济,熟悉企业管理,他在市钢仍然有着极厚的人望。熊文斌重回市钢,要比梁小林、韩寿春两人加起来,更快、更好的去掌握局面。
12·9喷爆事故发生后,市里也普遍的倾向认为要不是顾同,而是熊文斌还在市钢主持大局,就不会叫市钢陷入当下的困境。
虽然还没有人直接在市常委会议提熊文斌重返市钢的问题,市钢目前还是由梁小林、韩寿春暂时主持局面,但市里也不是没有让熊文斌重返市钢的声音。
不过就算让熊文斌重回市钢主持局面,同样面临补充资金的问题,还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跟沈淮妥协——只有这样,市里才有可能拿出一个较为妥善、全面的解决市钢危机的办法出来。
谭启平手指按住太阳|穴,沉默了很久,才跟梁小林说道:“这事,你跟高市长汇报一下,看市政府能不能先召开一个会议,讨论市钢问题的解决办法。”
梁小林明白谭启平的意思。
市钢眼下的危机,高天河想要把他的屁股擦得一点屎都不剩,那也是妄想;他儿子高小虎控制的万虎公司,就是市钢身上最大的一只吸血虫。
梁小林也不相信,高天河真的就敢让市钢的问题给彻底的捅出来;让高天河去找沈淮谈,或许更合适一些,这样也能叫谭启平保住颜面。
梁小林点点头,说道:“我这就去找高市长汇报市钢的问题。”
刘伟立、苏恺闻心想也对,这事也应该把高天河揪出来擦屁股才是。
不过,这事默许高天河出面跟沈淮妥协,也仅仅叫谭启平保留最后一点颜面而已。
这样的雨夜,叫高天河同样难眠。
虽然市钢12·9喷爆事故要追究市里的领导责任,高天河可以将梁小林推出当替罪羊,但他心里同样清楚,真要让市钢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将万虎公司跟市钢这些年的勾当也都暴露出来,他就没有办法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去了。
也许他最好的结局,就是去大人或者政协,跟吴海峰作伴。
当然他所将面临的境遇,远远不好跟吴海峰相提并论。
吴海峰从市委书记卸任后,担任市大人主任两年多来,竟然也稳若泰山,并没有叫谭启平把市大人主任这个位子兼过去。
加上市政府有杨玉权、下面区县有陶继兴等人相援,背后又有周家、梅钢系支撑,吴海峰虽然不能直接对东华党政事务做什么决策,但在东华的影响力绝不容小窥。
高天河绝不敢奢望在退二线之后,能跟吴海峰相比。
高天河不甘心就这么翻船。
高小虎跟宋三河见面回来,推门进书房,看到他爸坐在书桌前大半天姿态好像都没有变过,轻轻唤了一声:“爸,王姐说你晚饭还没有吃?”
高小虎当年性子嚣张暴躁,但在王子亮案之后,他也怕了,这两年棱角磨去不少,性子倒变得沉稳起来。
他也不清楚,市钢集团在12·9喷爆事故发生之后,市里的氛围为什么突然变得诡异起来,但他心里清楚,市钢集团的问题真要给彻底捅出来,够他吃一壶的。
高天河抬头见小虎走进来,才想起从市里回家后,晚饭都还没有吃。
虽然腹中空空,但高天河此时没有食欲。
“我看冰箱里有羊肉,要不我让王姐给你煮碗羊肉清汤面?”高小虎问道。
“嗯。”高天河点点头,这两年来他烦心事不少,但儿子性子变得沉稳,叫他多少有些安慰,只是眼前的局面,对他父子二人来说,都是一个劫。
高小虎走出书房,喊家里的保姆王云去煮面条。
王云在空调房里看电视,上身只穿了一件毛衣线,下身穿着紧绷绷的粉红运动裤,屁股滚圆结实,腰又显得挺别细,叫人担心这腰能不能将鼓胀涨的胸部撑住,叫高小虎看了心里都有些馋。
不过高小虎还不至于跟他老子争女人,看了两眼,又回到书房,问他爸:“谭启平会不会借机下狠手?”
“谭启平要有选择,这次不可能搞我。”高天河摇了摇头,说道,“把我整倒了,对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现在就怕他没有选择。”
见儿子不是很明白,高天河接着分析给他听:
“上一次的事件,谭启平给沈淮搞得极其狼狈,以致虞成震跟陈明经他们都在常委会议站出来跟谭启平唱反调。谭启平他这时候顾忌的事情比我要多,省里,省委书记田家庚肯定是不喜欢谭启平的,省长赵秋华也有他自己的打算。谭启平这时候把我整倒,来接替我的,不管是赵秋华的人,还是田家庚的人,都不会叫谭启平好受。再说,谭启平要把我搞倒了,梁小林也得陪着我下去。谭启平以前自以为在东华站住了脚,才敢把熊文斌一脚踢开,现在他要是连梁小林这条狗都保不住,他以后在东华就是孤家寡人,就凭刘伟立、周岐宝、苏恺闻他们几个,还无法帮他把局面撑起来?”
“谭启平要是没有选择呢?”高小虎问道。
市钢真要垮了,还将把城市信用联社等一堆机构拖下水,谭启平不会去承担这个责任,对谭启平来说,哪怕是东华市全盘洗局,也要比他来承担市钢垮塌的责任要好。
到这时,他们想要将责任全部推给梁小林,梁小林也会跳出来反咬他们一口,把市钢的问题全部捅出来……
“不会的,谭启平不会没有其他选择。”高天河说道,但是他这么说,心里也没有把握,更多是为了安慰一下自己。
书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吓了高天河父子一跳,高小虎拿起电话,“嗯嗯”两声后,捂起电话筒,跟他爸高天河说道:“杨秘书打电话过来,梁小林要找你汇报市钢集团的事故调查情况……他这么晚来找你做什么,有什么话明天不能到市政府汇报?”
“你让小杨跟梁小林说,我在家里等他过来。”高天河倒是面有喜色,赶紧要高小虎通知秘书,陪梁小林过来。
高小虎放下电话,高天河才面带喜色的跟他解释:“谭启平抹不下脸跟沈淮低头,他一定是要梁小林将这个问题捅给我,让我出面跟沈淮谈条件。”
“你能跟沈淮谈什么条件?”高小虎问道。
“只要谭启平默认就可以,市里难道还拿不出东西跟沈淮交换吗?”高天河说道,“谭启平要脸,我无所谓。”
第四百一十八章态度
在高天河找沈淮谈话之前,沈淮向梅钢集团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的事情,已经由梅钢集团董事会先一步向梅溪镇政府通报。
梅溪工业投资集团,代表梅溪镇政府持有梅钢集团45%的股权。
在程序上,沈淮向董事会辞职一事,理应由郭全代表梅溪工业投资集团,向苏恺闻、黄新良汇报,再由苏恺闻、黄新良召集镇党政会议,讨论新的人选,向梅钢集团董事会推荐新的董事长候选人。
辞去梅钢集团的所有职务,向市委做检讨,主动要求调往嵛山工作,这是12·9喷爆事故发生的当天,谭启平为十二月初沈淮搅乱市委会场秩序一事,跟宋家谈妥的惩罚沈淮的条件。
这么做,也是旨在帮谭启平挽回威信,在市里拿回主动权。
谁也没有想到,在各方迫使沈淮低头的当天,市钢就发生12·9喷爆重大伤亡事故,将市钢以及城市信用联社等一系列关联企事业单位,都拖入崩垮的危机之中。
市里为市钢当下的危机焦头烂额,谭启平、梁小林、高天河等人甚至都把解决市钢危机的希望寄在沈淮的身上,自然也不会有谁不知情识趣的还会再想着十二月初发生在市委会议室里的那件事。
谭启平、梁小林、苏恺闻他们本来以为,他们十二月初发生的那件事,沈淮也应该当那件事没有发生过才对。谁也没有想到,在沈淮从燕京回来一周后,在12·9喷爆事故调查结论出炉的当天,正式辞出梅钢集团董事长的职务。
在接到郭全的通知后,苏恺闻没有直接去找沈淮,而是立即给谭启平打电话汇报了此事。
刘伟立看着谭启平阴沉的脸,就怕他随时把手里的话筒砸下来。
“是不是由潘石华出面,找沈淮谈一次话?”刘伟立建议道。
现在关键的是要搞清楚沈淮选择在此时辞职的意图。
沈淮是可以向梅钢集团董事会辞出他董事长的职务,但他此时还是唐闸区委委员、常委,让唐闸区委书记潘石华找他谈话是合适的。
关键,潘石华能从沈淮嘴里问出什么来?
谭启平放下话筒,转瞬又拿话筒,但是手指停在拨号键间上没有动作。
他该打电话给谁,打给宋乔生,抑或是宋炳生?
沈淮去在梅钢集团的所有职务,本就是他们在十二月九日当天迫使沈淮答应的条件。沈淮现在是覆行他的承诺,打定注意要把东华的水搅浑掉,他打电话给宋乔生、宋炳生,让宋乔生、宋炳生能跟沈淮说什么?
谭启平放下话筒,他不能这时候就自乱阵脚,叫别人看笑话,跟刘伟立说道:“你打电话给高市长、梁市长,告诉他这件事。”
高天河对沈淮此时从梅钢集团辞职,也深感震惊。
他没有谭启平顾忌那么多,他直接将梁小林叫到办公室来,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梁小林也不知道宋家跟谭启平在背后迫使沈淮低头的内幕。
谭启平事先也没有透露半点风声,他就是想着叫大家看到沈淮突然向他低头认错,这样才能达到威慑众人的效果。
梁小林下意识的想去找谭启平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转念想到谭启平只是叫刘伟立通知他这件事,没有说缘由,就说明谭启平要么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要么就没有打算告诉他为什么?
“沈淮会不会想以市钢的这次危机相要挟,以退为进,想要得到更多?”梁小林只能做这样的猜测。
高天河也怕沈淮狮子大开口,他也不清楚谭启平让步的底线在哪里,不好轻易说什么。
沈淮想得到什么?
他想坐上梅溪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宝座?
他想梅钢吞并市钢?
谭启平能答应这两个条件?
高天河看着梁小林,从梁小林的脸,他可没有办法揣摩谭启平的底线在哪里。
高天河心里想,或许沈淮还会指望跟他联合起来逼迫谭启平让步。
“市钢的问题要得到妥善解释,目前看来,沈淮跟熊文斌两人缺一不可。”高天河思虑良久,觉得他应该跟沈淮谈一次,至少要摸清他的意图,才好接着谈下去,说道,“不如这样,我找沈淮过来谈话,你去找一下熊文斌?”
梁小林心想让高天河找沈淮摸个底也好,点点头,答应他出面找熊文斌谈话。
连着给高天河的秘书打了三通电话,沈淮烦不胜烦,赶到市政府大楼过来见高天河。
微雨刚歇,下午的天还阴着,凛冽的寒风在窗外呼啸,风卷尘叶。
沈淮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凋零的树木。
“梅钢在你的领导下,正高速崛起,梅钢的成绩,市里大家也都看在眼底,你在这时候从梅钢退出,大家都惊讶啊。”高天河苦心婆心的说道,眼睛看着沈淮,想要从他的眼睛看出他真实的意图。
“我这人虽然做出了点成绩,但毛病很多:性格冲动,尖锐,不够容忍,不注意团结干部群众。市委组织部找我谈过话之后,我认识到身上有太多的缺点、毛病。”沈淮收回视线,落在高天河肥腻的阔脸上,语气寡淡的说道,“我想我这样的人,再继续领导梅钢是不合适的。反思了很久,我才决定离开梅钢。我想我离开梅钢之后,才会叫梅钢有更好的发展。另外,月初的事情,我也认识自己的错误,无组织无纪律,对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求不够严格,不能跟党组织时刻保持一刻——这些错误,我要跟高市长你检讨反省,等会儿也要跟谭书记检讨反省。”
高天河心里在咆哮:老子找你来,不是叫你反省错误的,你有什么条件,你摆明了说,不成吗?
沈淮不管高天河心里怎么想,他继续说道:“我写了一个申请,希望能去嵛山县工作,正打算今天到市里把申请交到市委组织部。”
“去嵛山?”高天河不掩讶异的眼睛盯着沈淮,不明白他这时候主动提出去穷山恶水的嵛山县是为哪般。
梅溪镇九五年含土地转让款在内的财政总收入高达两亿五千万,嵛山县九五年财政总收入甚至都不足两千万,沈淮去嵛山能干什么?
难道是谭启平强迫沈淮去嵛山?
但是沈淮现在不愿意去嵛山,谁又能强迫他?
12·9喷爆事故引发市钢危机,谭启平虽然没有明言,但通过梁小林,已经明明确确表示他愿意跟沈淮妥协的意思,沈淮难道迟钝到对这些变化一点都没有感觉?
“嗯。”沈淮说道,“我认识到自己有这么多缺点之后,也好几天没有睡着觉,就想着去更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改掉身上的这些缺点。嵛山的条件是艰苦一些,不过是革命老区,我想我到嵛山后,能得到加倍的锻炼,也更能体会先辈的革命精神。谭书记也知道我的想法,他也支持我的决定。”
高天河手抹着额头,坐在那里去理顺混乱思路,从沈淮的这番话里,能大体猜到事情发生的经过:
沈淮月初大闹会场后,叫谭启平当场震怒,临时召集市常委会议想要处置沈淮,但受到虞成震跟陈明经的反对,未能得逞。
谭启平被迫向宋家救援,要宋家收拾沈淮这个不听话的小辈,沈淮在种种压力之下,被迫向谭启平低头。
12·9事故意外发生,谭启平无暇去追沈淮月初大闹会场的责任,但沈淮不干了……
事情的经过难道是这样?
沈淮根本就不想在市钢危机上施以援手,才果断辞去梅钢的职务。
“我还希望你留在唐闸区的。”高天河当然不想沈淮撒手溜走,坚持不懈的说道,“现在看来,梅溪新区的工作,需要你来主持,苏恺闻在很多方面,经验还欠缺些。”
高天河眼睛定睛看着沈淮,不知道这样的条件能不能打动他。
高天河不知道谭启平能让到哪一步,但他想,这时候他来提议由沈淮出任梅溪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启平怕也是难以阻拦吧?
沈淮摇了摇头,说道,“市里提出梅溪新区这个概念后,我没有为梅溪新区出一点力,成绩都是别人的。我现在反思错误还来不及,怎么去摘别人的桃子?”
“市钢虽然对合资钢厂的建设贡献很大,但照眼前的情况来看,要不想让市钢的问题拖累到合资钢厂的建设,市钢对合资钢厂持有的股权,由梅钢接手是合适的。不过市钢为了覆行对合资钢厂的出资协议,曾向省市多家银行贷款1·2亿,这些贷款及产生利息,也就需要梅钢承担——你觉得这对解决市钢当下的问题,有没有帮助?”高天河锲而不舍地问道。
“我已经决定离开梅钢,这些问题,高市长似乎可以通过梅溪镇政府,向梅钢集团董事会提出来。”沈淮滴水不漏地说道。
高天河不解地看着沈淮,想要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他的真实意图。
市钢要说有什么优质资产,也就是在合资钢厂的股权了。
合资钢厂即将建成,此时只需要承担1·2亿的贷款及一年利息,就能收手合资钢厂35%的股权,高天河想不明白,这样的条件为什么还不能叫沈淮动心?
沈淮看了看手表,站起来说道:“不知不觉都下午三点钟了,我就不打搅高市长您工作了。”
高天河站起来送沈淮离开办公室,心头疑云密布,任他在官场浸淫了半辈子,但就是摸不清楚沈淮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
无论是梅溪新区党工委书记的位子,还是市钢对合资钢厂持有的股权,几乎是市里能让出来最香的饽饽,沈淮一点都不动心,他也没有办法。
高天河在办公室枯坐了许多,看了几件文件,却什么字都看不进去,草草地签过字算作批复,等到下午四点钟,才给梁小林打电话,问他找熊文斌谈话的情况。要是熊文斌愿意重返市钢主持局面,市钢至少不会变得更糟糕。
然而从梁小林那里得来的答案,几乎叫高天河绝望:他不明白,熊文斌今天怎么就因为疲劳过度住院了……
高天河心里清楚,沈淮跟熊文斌的态度明确下来,市里想要自行消化市钢的问题,已经是不可能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手伸进来
将晚时分,苏恺闻赶到区里跟周岐宝谈事情。刚进周岐宝的办公室,刘伟立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告诉他今天下午高天河找沈淮谈话的结果。
得知熊文斌因疲劳过度住院,梁小林没能找到他当面谈市钢的问题,苏恺闻迟疑了一会儿,犹抱最后一丝希望地问刘伟立:“会不会是熊文斌真病了?”
“怎么会?”刘伟立在电话说道,“梁市长不死心,特地打电话到医院,在电话里跟熊文斌请教市钢的管理问题。熊文斌只说他离开市钢这些年,已经不了解市钢的情况,对市钢的问题不好多说,他半句话都不肯多说。”
苏恺闻心里并不希望沈淮插手市钢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在梅溪新区的事务上,要对沈淮做很大的让步,所以他知道高天河找沈淮谈话的结果,他是无所谓的,但他一直都寄希望熊文斌能重回市钢主持局面。
熊文斌重回市钢,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市钢的问题,但应该能稳住市钢当前的局面,不至于叫市钢的情况变得更坏。
只要熊文斌能将市钢的局面拖上三五个月,等合资钢厂成功投产了,市里在市钢的问题上就能喘一口气,说不定整个危机就能拖过去。
苏恺闻跟熊文斌共同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他知道熊文斌一直都在关注市钢的状况,他认为只要有机会,熊文斌不会拒绝重回市钢的。
苏恺闻万万没有料到,熊文斌竟然跟沈淮同气连枝,他也觉得问题真正棘手起来。
良久未听见苏恺闻吭声,刘伟立在电话又问道:“你人在哪里?”
“我刚到周区长这里。”苏恺闻说道。
“我跟谭书记在南园,要么你跟岐宝也过来吧。”刘伟立说道。
苏恺闻跟周岐宝赶到南园,刚踏步走进临翠湖的一号楼,就听见谭启平的咆哮声。谭启平是在训服务员,苏恺闻跟周岐宝站在走廊里,听着声音好像是服务员将茶水弄泼了书桌,叫谭启平大发雷霆。
苏恺闻跟周岐宝面面相觑,没想到高天河与沈淮谈话的结果,到这时候还叫谭启平震怒不休。
苏恺闻、周岐宝敲门进去,相貌清秀的服务员小周给谭启平训得眼角噙泪,脸色惨白的不敢回半句话。
看到苏恺闻、周岐宝进来,谭启平才叫弄泼他书桌的服务员出去。
“恺闻你晚上陪我回一趟徐城,梅溪那边没有什么事情吧?”谭启平问道。
苏恺闻看着墙壁上的挂钟,已经是夜里七点钟了,赶夜路赶到徐城,怕是要到凌晨了。他不知道谭启平这时候赶去徐城,是做什么。
“镇上没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苏恺闻说道。
“那你跟伟立先去吃点东西,垫巴下肚子。”谭启平似乎又恢复温文尔雅的姿态,要苏恺闻、刘伟立先去吃点东西,他却完全没有食欲。
苏恺闻欲言又止,见谭启平似要跟周岐宝谈话,他便不作声,先与刘伟立到楼下的小餐厅里,让厨房随便整些东西过来。
“你们在路上时,陈宝齐打电话过来,代表赵秋华询问市钢生产整顿的情况。”刘伟立说道。
苏恺闻愣了一下,这才知道为什么他们刚才过来时,谭启平会因为一点小事把服务员骂得狗血淋头。
苏恺闻也早知道省长赵秋华不是省油的灯,但也没有想到他的手会伸这么快。他问刘伟立:“这么说,虞成震在省里找到的靠山,真就是赵秋华?”
刘伟立点点头,说道:“大概就是这样吧。”
苏恺闻知道,沈淮在跟高秋华谈话过后,就直接找市委组织部长虞成震递交他希望调去嵛山的申请,同时又为月初搅乱会场秩序的行为,向市委组织部做了检讨——沈淮跟高秋华谈话的事情还没有传开,要不是沈淮跟赵秋华有勾结,就只有虞成震给赵秋华通风报信,才能叫赵秋华这么快就来逼宫。
沈淮、熊文斌都袖手旁观,市里要没有能力去消化市钢的问题,就阻止不了赵秋华插手过来。
省长赵秋华有借口直接插手市钢的事,他在东华又有虞成震为援应,东华的局面真就是诡异了——苏恺闻从他老子那里学来的官场见解,叫他看不清形势的变化。
“沈淮真要去嵛山?”苏恺闻又问道。
“谭书记说了,既然他要求去嵛山,就让他去嵛山。”刘伟立说道。
沈淮主动要求去嵛山,谭启平点头同意,只要沈淮暗中跟赵秋华没有什么交易,虞成震等其他常委也没有道理跳出来阻止——沈淮去嵛山的事情差不多就定了下来。不过,苏恺闻不知道谭启平是在怎样的心情说这样的话。
苏恺闻这时候完全猜不透沈淮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完全看不透沈淮到底希望得到什么,难道宋系在淮海省给打得落花流水,给田、赵压得抬不起头来,就符合他的利益?
苏恺闻甚至有一种将沈淮揪到跟前质问他意图的冲动:你这个畜生,到底是想干什么?
“梁副市长呢?”苏恺闻又问刘伟立,他本以为梁小林这时候应该在这里,但过来后就没有看到他的人。
“给谭书记骂得狗血淋头,给赶去市钢主持生产整顿去了。”刘伟立说道。
苏恺闻不知道梁小林这时候去市钢能有什么作用,说到具体的业务,韩寿春应该比梁小林更擅长一些。他心里又想,梁小林亲自到市钢坐镇,有总好过无。
同时,苏恺闻也不晓得,真要让赵秋华插手市钢的事情,他们还能不能帮梁小林保住常务副市长的位子?
赵秋华顺着市钢的藤摸瓜,说到底也是为了位子。不借市钢危机,把梁小林甚至高天河搞下去,东华哪有位子空出来给赵秋华安插心腹?
苏恺闻忧心忡忡,暗感形势恶劣,除了田赵二人外,王子亮案也叫省委组织部长戴乐生对他们恨之入骨——说到底这也是沈淮闯出来的祸,这个畜生这时候竟然袖手旁观去了!
苏恺闻与刘伟立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简单吃了一些,又替谭启平拿了一些食物端上楼。
谭启平跟周岐宝谈了话,就让他先回去。
谭启平在书房里简单吃了两口,就让黄羲准备车,立即送他及苏恺闻、刘伟立去徐城,又从市局临时调了一辆警车随同。
徐城西山居内临湖的一栋竹木楼里,赵秋华抱着青瓷的茶盅,隔着雕花木窗,看着院子里枝桠横斜的几株腊梅,慢条理丝的饮着茶。
陈宝齐敲门走进来,跟赵秋华说道:“谭启平好像是正在往徐城赶。”
“随他去吧,他总不会束手就擒的,我们也不能逼得太急,不然指不定叫别人渔翁得利了。”赵秋华说道。
陈宝齐知道赵秋华所说的“别人”,是指省委书记田家庚。
除了在东华市钢集团12·9喷爆事故发生当天,田家庚作出彻查、整顿的批示外,到今天还没有进一步的态度表露出来。
倘若如此就认定田家庚不关心东华的局势变化,那他们就太蠢了。
“谭启平到徐城后,我是不是跟他见一面?”陈宝齐问道。
他们要借这次机会,从东华捞足便宜,但也要避免逼迫谭启平太甚,反而叫田家庚有机可趁——有时候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需要见好就收,这个“度”在哪里,还是要大家坐下来慢慢谈。
“不急。”赵秋华说道,“谭启平又不是蠢货,他知道权衡利弊。”
陈宝齐点点头,就算操之过急,暂时也没有他的好处。
陈宝齐又问道:“沈淮到底打着什么主意,他这次竟然袖手旁观?还有,宋家真就许他袖手旁观了?”
“沈淮跟谭启平在东华搞得水火不融,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再个,沈淮跟宋炳生父子关系似乎没有相象中那么和睦。我看啊,照他的性子,这时候没有再捅谭启平一刀,都算是客气的吧?”赵秋华说道。
“谭启平想用熊文斌主持市钢,但给熊文斌拒绝——说不定这刀就是沈淮捅出去的。”陈宝齐猜测道。
赵秋华点点头,他前后三次去东华,都跟熊文斌有过接触,对这个人有些印象,知道他在东华的声望颇高。谭启平真要用熊文斌整顿市钢,获得东华市其他常委普遍支持的可能性很大,他还就没有办法直接干涉东华市钢集团的事情。
不过谭启平对熊文斌这个昔心心腹刻薄寡恩,赵秋华也听虞成震说起,熊文斌这时候不愿意替谭启平去冲锋陷阵,似乎也未必就是沈淮在背后捣鬼。
说到底,东华最大的变数,还是沈淮这个宋家不怎么起眼的小辈。
“对了,你打电话给范文智,叫他明天上午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赵秋华又吩咐陈宝齐道。
“好的。”陈宝齐点点头,表示记得,又问道,“赵省长你晚上是不是就在这里休息?”见赵秋华点头,陈宝齐就退了出去,到隔壁屋给省钢集团董事长范文智打电话,约定明天上午赵秋华在办公室见他的事。
如今在国务院里,副总理王源已经是咄咄逼人,盛气相凌。虽然不知道王源在九八年换届当上总理之后,还会有什么大动作,但他们作为胡致诚一系的官员,处境想来不会比此时更好。
与其这时候去争什么制置点,还不如多捞些实地休生养息,等熬过王源五年的总理任期再作其他打算。
第四百二十章诡局
“不理解啊,不理解啊!”
李谷大清早赶到田宅,陪同田家庚一起坐车到省委去。
推门进屋,看到田家庚坐在餐桌前,就着小菜喝稀饭,李谷就大声叫嚷起来。
“有什么事,能叫你这个假诸葛都看不明白的?”田家庚拿筷子,扒拉着稀饭,囫囵下肚,把碗搁在手里,问李谷遇到什么事情,叫他这么困惑。
田家庚在东华没有直接的眼线,沈淮辞去梅钢职务、请求调去嵛山的消息在东华传开来之后,李谷才有可能知道。
不过这个消息在东华传开相当有震憾力,传遍的速度极快,李谷大清早还躺在床上接到电话知道这事,才赶忙过来见田家庚。
李谷要田宅的保姆帮他盛碗稀饭,坐到餐桌边来,将东华最新的情况说给田家庚听:“对东华市钢的问题,沈淮为什么要袖手旁观,我看不明白。虽然沈淮跟谭启平矛盾很深,但东华市钢遇到这么大的问题,他要是请宋家谁出面进行协调,由梅钢兼并东华市钢,想来谭启平也不一定就会拒绝。梅钢目前还是国有及地方股占主导地位,梅钢兼并东华市钢,省里也没有借口阻止。沈淮为什么要摆出一个跟他绝无关系、叫谭启平更加难堪的姿态出来?”
田家庚麻溜的喝着粥,要李谷继续说下去。
“沈淮这时候决意离开梅钢,就说明梅钢二厂建成投产已经不成问题了。”李谷说道,“只要梅钢二厂投产运营不成问题,梅钢全盘接手东华市钢,应该是有能力消化东华市钢的。难道淮海省最大钢铁企业的头衔,对沈淮就一点没有吸引力?现在沈淮决意袖手旁观,看似把谭启平推入更尴尬的境地,但同时必然会叫省钢集团渔翁得利——我想沈淮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省钢集团今年的钢铁产量达到一百五十万吨,要是能全盘接手东华市钢,包括接手东华市钢对合资钢厂的股份,总产能就将突破二百四十万吨。难道沈淮看不到,省钢有多么渴望把东华市钢吃下去吗?”
田家庚搁下碗思考李谷所说的问题。
虽然国内钢铁市场,目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还需要向海外进口大量的钢材,但就区域市场来说,抢占周边市场,意味着更低的运输成本、更有效的市场控制,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故而梅钢在一定程度上,跟东华市钢以及省钢集团,在淮海省范围之内,是存在着直接竞争的。
更为关键的,梅钢与省钢,到底哪家是淮海省第一大钢企,还将涉及到未来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倾斜问题。
目前淮海省还没有特别重量型的重工企业。
要是有一家钢铁企业,有希望挤进全行业前十、甚至前五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对其进行全力的扶持,并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扶持,同时也意味着人才及资金以及其他省内资源大量的流入。
资源总是有限的,过去梅钢并没有得到省里多大的支持,说到底,过去的梅钢还有些不起眼,省市没有理由把有限的资源向梅钢倾斜。
一旦梅钢兼并东华市钢,钢铁总产能就能迅速扩张到一百七十万吨,超过年产能才一百五十万吨的省钢集团,成为全省第一大钢铁企业,省委省政府要是还不给梅钢更多的政策扶持,各方面都说不过去。
“我们不去管沈淮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单纯就省钢集团出面接手解决东华市钢的问题来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田家庚问李谷。
“就从全局来说,省钢兼并东华市钢,还是有利的。钢铁产业,有着资本密集型的特性,有着明显的规模效益。由省钢兼并整合东华市钢,应该会有正面的效应。”李谷说道。
“那就行,赵秋华要是提出由省钢出面,解决东华市钢的问题,那就应该支持嘛。”田家庚说道,“至于其他的,我们也不要想太多,也指不定沈淮的目的,就是要把省钢拖进他的局里去呢?”
“田书记你认为沈淮的目的是这个?”李谷疑惑不解的问道,“不过,省钢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储备上,都还是有优势的,应该是有把握消化东华市钢的。沈淮这时候把东华市钢推出去,叫省钢消化掉,对梅钢有什么好处?”
“你啊你,有时候就是想太多。”田家庚笑道,“现在看不明白,不妨等些时间再看。沈淮要是有什么意图,总会浮出水面的。”
宋炳生在书房里不停的踱着步子,手托下巴,脸阴得能拧出水来。
从燕京回来有半个月,他静观形势,没想到静观出这个结果出来。
谭启平凌晨赶到徐城,临时在市驻徐城办住下,但一宵没能合上眼,一早就赶到宋炳生在徐城的家里。
谢海诚这段时间也在徐城,沉默的坐在沙发上,他琢磨不透沈淮这小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似乎他们打头就没有把沈淮琢磨明白过。
苏唯军没有过来,但苏唯军的儿子苏恺闻在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苏唯军的态度。苏唯军这时候不露面,就表示他是支持谭启平的。
市里不能自行消化解决市钢的问题,那就没有办法再阻止赵秋华插手进来,就没有借口不再向省里、向钢求救。要不想局面变得更坏,宋系就要放弃一定的地盘,跟赵秋华妥协。
赵秋华已经露出獠牙来,谭启平也不知道要妥协到什么程度,才能叫赵秋华满意。曾经以为将东华经营得固若金汤,没想到转瞬间就差点给别人翻盘。
“市钢的问题,海丰跟长青集团能不能接手?”苏恺闻发声问道。
苏恺闻跟他老子学了很多,知道一旦东华的口子给赵秋华撬开来,接下来整个形势都会对他们不利。
赵秋华是省委副书记,是省长,是中央委员,是总理胡至诚的嫡系,他在淮海省经营多年。在淮海省,赵系沉淀下来的力量甚至比初来乍到的省委书记田家庚都要强。
在东华,市委组织部长虞成震得到赵秋华的支持,就敢跳出来跟他们唱对台戏。一旦再叫赵秋华往东华塞一两个重量级人物,再叫他们将市钢集团夺过去做桥头堡,赵系在东华的力量就会得到极剧的扩张。
接下来赵系就会对梅溪新区伸手,继而甚至想着将谭启平赶出东华,将东华完全变成他们的地盘,都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苏恺闻哪怕是为自己的前程,也不希望叫赵系在东华的伸手太快,势力扩张太快。
面对苏恺闻发声询问,谢海诚只是抿嘴苦笑。
虽然他跟孙启义能凑出两亿的资金,但东华市钢的问题并不完全是资金的问题。海丰跟长青集团,两亿资金也不是白捡过来的,投资市钢,但如何保证这笔投资的安全,而不是给市钢这个无底洞吞噬下去?
如果沈淮跟谭启平没有这么深的矛盾,如果沈淮跟宋鸿奇一样,是值得投入资源进行大量培养的接班人,而不是很可能会反咬一口的白眼狼,最佳的方案自然是梅钢兼并市钢,海丰跟长青集团向梅钢注入更多的资金。
这样宋系就能迅速掌握一家进入全行业前十的大型钢铁企业,使得东华市彻底的成为宋系不容他人觊觎的地盘,以帮助宋系在淮海省抢占更多的制高点,以形成跟田赵二人分庭抗礼的局面。
只可惜,所有美好的设想,都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沈淮这个白眼狼,不仅袖手旁观,还狠狠的插了他们一刀。
熊文斌的态度转变,其他人不清楚,谭启平是心知肚明的。
在12·9喷爆事故发生后,他两次找熊文斌谈话,也是旨在缓和之前的紧张关系,就是想着一旦市钢局面难以收拾,就让熊文斌重返市钢主持大局。
谭启平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相信熊文斌能看到他的用意;他也能看出熊文斌有所意动,并没有拒绝的意思。
熊文斌突然转变态度,借病住进医院,不再露面,叫谭启平怎么相信不是沈淮在背后捣鬼?
谭启平现在有些后悔,一开始没有跟熊文斌直接把这层意思挑明,反而叫沈淮抢了先,叫他失去主动。
谭启平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他不仅要收拾市钢这个烂摊子,希望苏唯军、宋炳生能支持他跟赵秋华进行妥协,他还要考虑宋系对他的态度跟看法,会不会因此这次危机而变化。
他担心宋系所有人都质疑他掌握局面的能力,那才是对他最致命的打击——沈淮的目的就是这个吧?
看到谢海诚脸上的苦笑,谭启平知道海丰跟长青集团不可能接手市钢这个烂摊子的。他们需要从他身上得到的是利益,而不是无私的用两亿资金砸进无底洞帮他解决问题。
谭启平思虑良久,说道:“就眼前的情况来看,市钢的问题,市里是没有能力解决了。我考虑很久,想到这么一个方案,请宋省长跟谢总你们帮我参详参详。”
宋炳生点点头,要谭启平接着说,他现在也知道他的话对沈淮这个孽子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市钢目前的资产可以分作两块,一个是在合资钢厂所持的股份,一个就是市钢的炼钢线及附属公司。”谭启平说道,“现在要是什么都不做,就叫省钢出面接手解决市钢的问题,那相当于说,市里要把市钢白送给省钢。我想着,是不是由海丰、长青集团联合起来,出资收购市钢在合资钢厂的股份;市钢在获得这笔资金之后,跟省钢的谈判,也不至于会太被动。”
宋炳生看向谢海诚。
谢海诚没有轻易表态,只说道:“我跟孙启义打电话,看他有没有时间到徐城来一趟。”
市钢是个烂摊子,那是对市钢整体而言——海丰及长青集团,都没有足够的资源跟能力,去消化这个烂摊子。
但不意味着市钢身上就没有一块好肉。
合资钢厂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目前的建设情况良好。
而且为了保证合资钢厂的建设,不仅日方富士制铁抽调大量的管理?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