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两个男人同时转身朝向尹修竹,但是她不见了,在他们正在清算旧帐时,尹修竹已经回到她自己的宿舍里,往皮箱里扔东西。奇……書∧網当两个男人赶到尹修竹屋前,她正提着皮箱走出来。看到她,他们同时惊叫起来:“你上哪里去?”
他们都没想到,最可能消失的,反而是这个女人。
尹修竹停在来,把皮箱搁在地上。她一点也不着急地说:“别害怕!我已经听够了你们两人之间的来回倒帐,谁欠谁的!可惜,这些乱糟糟的事都卷进了我。其实连我做梦都明白,我早就不是原来那个傻乎乎的女教师了!别以为我是你们可以切开,可以分的财产,错了,我早就明白我应该成为自己!这一个月中我弄懂了许多事,没有白过。”她身子弯下,想去提皮箱,但是停下了。“你们问我爱谁?我也说不清。凌风,我们俩的爱是安宁的,我也爱过你。陆川,我也是爱你的,我们的爱非常热烈。作为男人,你们都很可爱。你们对我的爱情倒不是虚伪的。”
她回过头来,屋子里的挂钟,在这极其安静的夜晚,那嘀嗒声分外响亮。尹修竹身上的旗袍整整齐齐,头发整理得干干净净,仿佛她又回到做做姑娘时洁癖,一切都细致而从容。
陆川吃惊地盯着尹修竹,他顾不上凌风,急得上石阶,却只是站在尹修竹旁边,张口想说什么。不过,尹修竹用手止住他,她说:“爱情不应该被劫持,不管以什么名义。我相信你们各有苦衷:以前的事就算了。我们这场面,也未免太像一出戏。戏总要落幕,我认为我应该走了,今晚八点半有一班火车去南方,我现在赶去。至于你们,你们谁愿意跟我一起走?我就在火车站等着。”
她重新拿起皮箱走下台阶,到天井里,跨上石阶。她不怕远行,上海的《新生》编辑部与她保持通信,她请他们把稿费寄存在那里待取――她早就想过不可能在此地久留。现在她将以一个女作家的身份南下。她突然回过头来:“其实你们俩可以一道来,我可以稍等一下。这样你们谁都不用害怕对方再使什么绊子,你们背后的人――不管什么人――也不好做什么下作事。哪怕马上有报告上去,说是三个人一起走了,带着行李,我看哪个能明白出了什么事。”
她轻声地笑了出来,招招手说:“来吧,我们三人一起走,我说过,你们两个人我都爱。其实你们俩我谁也舍不得,离开你们其中一个,我一生都会懊悔的。我说的是真话。”
这样的结局,比任何小说都有意思,任何争风吃醋的言情小说格局,都不可能有这样出人意表的结局。她带着她的新小说,迎接她新的前程。
尹修竹边走边想,她没有听背后的脚步声,她相信那两个人都会跟了上来。她留恋地看了看路上高高的桦树,想象着他们三人一起消失在火车站。两天之后,在那燠热的南方,在竹子摇曳生姿的影子中,她双手分别拉住这两个男人,两个耳朵分别听他们对她倾诉心中无限的冤曲,无尽的瑕思。
(明)冯梦龙《情史》吉安吕子敬秀才,嬖一美男韦国秀。国秀死,吕哭之恸,遂至迷罔,浪游弃业。先是宁藩废宫有百花台,吕游其地,见一人美益甚,非韦可及,www奇shubao3书com网因泣下沾襟。是人问故,曰:“对倾国伤我故人耳。”是人曰:“君倘不弃陋劣,以故情亲新人,新即故耳。”吕喜过望,遂与相狎。问其里族,久之始曰:“君无讶,我非人也,我即世所称善歌汪度。始家北门,不意为宁殿下所嬖,专席倾宫。亡何为娄妃以妒鸩杀我,埋尸百花台下。幽灵不昧,得游人间,见子多情,故不嫌自荐。君之所思韦郎,我亦知之,今在浦城县南,仙霞岭五通神庙中。
五通神所畏者天师。倘得符摄之,便可相见。”吕以求天师,治以符祝。三日韦果来曰:“五通以我有貌,强夺我去。我思君未忘,但无
我们互相消失(13)
由得脱耳。今幸重欢,又得汪郎与偕,皆天缘所假。”吕遂买舟,挟
二男。弃家游江以南,数载不归。后人常见之,或见或隐,犹是三人,
疑其化去。然其里人至今请仙问疑,有吕子敬秀才云。
第三部分
试问卷帘人(1)
虹影
紫亭佳园整天都是装修的电机电钻声音,喧声呱噪。银行货款,选房办理买房手续,然后装修看厨房卫生间设备,最后买灯具窗帘家俱,到搬入已是三个月后,他们夫妻俩都正是工作最忙时,时间金钱都超支,远超过预算。正当他可以享受安居之乐时,网络泡沫破裂,公司裁人,竟然裁到他这个副总技术师头上。上帝也没有想到如此大起大落,他对小蕙说。入住新居时,他竟然成了下岗人员!对于他现在的状况,这家未免装饰的太华美舒适一些,好象在嘲弄他的愚蠢。他完全失去了入住新房的兴奋。
小蕙正急着去医院看她的母亲,提着大包小包安慰丈夫说,没什么可抱怨的,你出去玩玩吧,你这一阵子又上班又忙家,正该休息。身怀绝技,自然有公司会要你,再说银行还有钱。
她穿着一件统裙,三十多岁了,腰还是十八少女型苗条,其实她的脸更显年轻,有的女人是越活越好看,有的女人一过中年,往下滑得比纳指更惨不忍睹。幸亏他还拥有美貌妻子的忠诚,这是最要紧的,他想。
他第一次悠闲地到附近街上走走,有个旅馆贴着旅游广告,九寨沟西藏泰国等等,正打望时有人递他一小纸片,他接过来一看是飞机票打折。北方初夏怎么像南方黄霉天,一下闷热得透心透肝,他受不了就折回紫亭佳园的冰淇淋美利坚分店,坐下来要了份冰咖啡。掏出手机打纸片上的电话。所有南飞票六折七折不等,接待小姐很热情,说旅馆也能打折。他正犹豫着,对方说,要不参加三峡四日游如何?还可去鬼城和小山峡一览风光。
他想了想,三峡即将被淹,出于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也应当去看看:乘飞机到重庆,从重庆坐船而下,第二日晚到达世界第一坝,住一晚旅馆,次日坐巴士到武汉,搭机回京。三天走一大圈,钱还不够他新家里一个仿明大花瓶,听起来真不错。他订了第二天的票,回家就收拾行李。
他第一次走三峡,清晨五点他正做梦,心里忽忽一动,跳到窗口,就看到阕门,红花岗石壁立千仞。一整天没有旅游阳光,云围雾罩,朦胧中露出神女娇小的身影独立寒峰。他让服务员给了一个凳子,在船舷前迎风喝啤酒,越看两岸越是感叹不已,觉得没来过的人,说话都有三分俗。那丢工作的苦恼竟没了,只可惜未闻到唐代的两岸猿啼。
小蕙早早在家炖了鸡汤,炒个肉丝笋尖,还有她的拿手好菜泰国水果海鲜烩。她换了件布旗袍,脚上是一双他从未见过的绣花鞋,头发束在脑后。他说几日没见你就变得这么鲜亮,一把抱住她,马上要求欢。她挣扎说,你看菜都准备齐了,趁热吃不好吗?他放下她,“夫人一言九鼎,好办,我们先喝几蛊”。他拿出十年的老雕红酒,用烫水温过,取出两个蓝蓝的小酒杯来,倒满后拿起来说,为了你的美。他一滴不尽地干了。
夜晚的蓝黑从阳台那边涌上来,月亮弯弯地斜依窗角,房间里灯光幽暗,他与小蕙席地坐在阳台的青石地上,习习凉风吹着他兴奋的脸,对面几幢楼比他们的早几个月出售,现在已经住满了,灯碧辉煌的,把夜空变成一片片灿烂的星河。小蕙将一旁坐垫替他放在背后。他一高兴,就去翻行李拿出一只高倍望远镜,说为了看三峡过瘾,他特地买了一个一百倍高级望远镜,不过其实是给小蕙的礼物。他说着站起来,一排排看过去,竟然看得见对面楼房间,夜晚天刚凉爽点,都开着窗。
小蕙接过望远镜,看也未看一眼就还给了他,说你明明是为自己用的,用过之物不能做礼物,你母亲没有教过你?
啥时宣布给你的礼物一定要原封?他被她抢白了,十分没趣。想想倒也是,他们之间没有旧物相赠过。这三峡一路上他望远镜不离手,已熟如朋友,她不喜欢倒也罢,可能真是应该他自己用的。
她在医院工作,说最近几天中暑的人太多,还有老人热死的。她很少说医院的事,甚至上夜班都不让他去接,因为那儿一般人都不能适应。他的确讨厌那股味儿,这会使他联想恋爱时煞风景的往事。那次约会刚入佳境她就说今天上解剖课,死人泡在福尔马林里,切到神经肌肉都动了。一帮同学拿着雪亮亮的手术刀,一人分此人身上一块,小蕙说最后教授让切开心脏的是我,她哭了。
试问卷帘人(2)
第二天,他一见小蕙就对她说,我们结婚吧,我再也受不了。小蕙抱住他不放,说我终于等到你金口开了。
他一直是怕婚姻的,他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与小蕙的关系最好是同居,这是他做男人的私心,只要她不误医院里的事,他对她没有不满意的,她回家总是先洗澡,医生哪有不爱干净的。不过他总能从她身上闻出些味儿来。婚后两人感情比婚前更好,小蕙也许用了药,因为她从来没要求他用套。高潮来到时,她总是紧紧抓住他,指甲抠住他的背呵呲着说,来了来了来了,然后几乎晕死过去,等到他去给她倒一杯矿泉水,喝下后才微笑着回过神来。
小蕙依靠着他的肩膀,没一会又说,医院里最近接连出怪事,有人生出连体蛙皮人,那母亲疯了,从五楼跳到马路上,竟然拍拍灰又走回病房。
房间里的钟正好八时,酒喝到一半,电话响了,终于小蕙停了她的故事。他去接电话,是从大学起多年旧友的电话,说老也找不到他,问什么时候聚聚?
他说好啊,两人约好时间,又在电话里客套了几句男人之间的豪爽,回望小蕙,她正看着他,他做了个怪脸,她开心地笑了,他也就赶快放下了电话。
他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人散架似的瘫在床上。小蕙早走了,他想不起来昨夜的事,他们做爱后,他还是照旧起来端杯水给她喝,小蕙好象说你太累了,你睡着我自己喝水。
起床后他发现,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上插着硕大的粉色百合,衬着白墙白桌布,昨晚的残酒残汤均无影踪,地板一尘不染,小蕙一定是跪在地上擦的,她说自己像日本女子,甘为家奴。
他出去冲了两卷旅行照片,小蕙留了纸条,说今天下午去医院看她母亲,希望他也去,在那里与他汇合,然后出去看看夜市在外面吃顿西餐。
护士在给丈母娘检查血压,他提着一袋龙眼站在病房,屋里的病人都对丈母娘说,你真有福气,女婿女儿又孝顺又有钱,百事不愁。病房空调还不错,四人一间整洁有致。
他坐在病床前的一张独凳上,好久小蕙人没来也没来电话,他心里正怪着,手机响了,小蕙说她抽不开身,临时加班,今晚可能也无法脱身。
他说没关系,放心好了。护士小姐离开后,剩下他和小蕙的老母亲相对。也没啥好说,剥着龙眼皮说着三峡游览经历。小蕙的母亲说,途中不离家舍,家舍思之途中。他一时未听明白,小蕙的母亲继续说,人的一生啊,想想都是命数,打个比方我已经七十往八十里走,这次腿摔坏还不知啥时能站起来。巫山奇峰看过望过的人多了,可谁人攀登过?
他从未与小蕙的母亲有过这种对话,老太太这几年吃素吃出名堂来了。突然手机响了,以为小蕙能来了,却是朋友问他见面时间可否提前一些?当然可以。那么明天中午一起吃杭州菜如何?丈母娘插话,小蕙怎么还没来?我等她将这些脏衣服带回去洗,她指着床下一塑料袋。
他离开病房时拿走了那些脏衣服,太阳毒着把人往死里整,他开车回家,在车上给小蕙办公室打电话,没人接,手机也关了,可能病房有事吧。
洗衣机在厨房的小阳台上隆隆响,超过窗外的电机声。他看着木条长桌上的做工讲究的煤气灯,当初为何就只买一只?做摆设也得放一对。一周前,也就是去三峡前,他还在城里的古玩市场里淘东西,一家家店进去就有股土腥味,旧地毯宋明朝瓷器玉石花瓶佛像,他看见煤气灯喜不厌手,明知不该露出兴趣,有心人价杀不下来,果然花了二百四十元。小蕙说一半价都不买。
洗衣发出完毕的叫声,他走过去打开盖时,看见对面阳台有盆竹子,几乎占了阳台的五分之一面积,一片绿色映入眼帘。而且一低眼他的望远镜就在洗衣机旁边,昨天他忘在这儿。他顺手拿起,转动距离看,有个女人在对着竹子喷水,半个背露着,一条细花背带裙,紧裹丰满的身材。对面楼里的女人开门迎进一男子,男子一进门就去卫生间,过了一阵才出来。喔,他心里想,名花有主。
试问卷帘人(3)
丈母娘的衣服不该让女婿洗,洗也就罢了,晾这衣服完全是折磨,一件件抖开拉直,像敞开丈母娘身体的隐秘,好不容易才忍住恶心。他后悔不该做这事,等小蕙明天去医院取,这时他才充分意识到现在他是主妇,是他洗丈母娘裤头的时候了。
在这中间接了两个电话,一是原公司同事关心他过得如何,另一个是朋友要来看他的新居,说是高楼里最好的二十层,温房大吉,拒人千里太不像话。他只得道歉,说是改天专请,不过他心里明白他是不想任何人来看房,既然他在岗下,人家在岗上,他不需要这些廉价的同情。
吃过晚饭他一个人往小区内的湖走去。湖边人并不多,新栽的柳树已长得两人高了,在风中婀娜婆娑。
他突然眼睛一亮,发现一女人面孔极熟,蹲在地上,与一条黑狗在说话,声音温柔而有耐心。他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这女人是谁。湖水清澈见底,岸边开满野花,古树苍天,环绕着整个小区,鸟成群地来回飞着。他走了一会就有点迷惑,仿佛跨过湖便是原始森林,会遇见那些奇奇怪怪的动物。他的手机突然响了,一接却是个错号,并不是小蕙,她也真有点反常,一直没有打电话来。
他一赌气干脆灭了电话,走到天偏暗才折回家。路过一商场,有人在门口摆摊卖盗版书和DVD盘,他选了几种最新版的反腐小说,三本一共十元。拿了书上电梯。开电梯小女孩问他什么书?他顺便就借了她一本上夜班看。
月亮冒出头,整个小区安静下来。他看了十多页小说,贪官都一个样,结局也一个样。他拿起另一本,没有跳出他的预料。这样的书还畅销?完全不值得盗版。或许他应当趁失业重温一下中学时的文学梦?他相信自己讲故事本领比这个作家强,在软件圈子里,都说他有想象力。
他没有打开电视,那里头更是笨拙无聊,没有新闻的新闻,所有的连续剧都应当砍掉十分之九长度,完全是在娱乐白痴。
那就放一盘爵士乐吸根烟。他早已戒了烟,在房间里翻了许久才找到一盒,就剩下二根,戒烟时的遗留物。他心里说,:对不起了,老婆。含着烟到阳台,腾云驾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意,可是内心添了些内容,什么内容他一时倒弄不清,目光扫过已渐渐干的丈母娘的内衣裤。他站在阳台看窗外景致。幢幢楼房间的西山,渐黑的世界里出现了串串点点的光,最后织成一袭珠袍。
他拿起沙发上搁着的望远镜,马上看到那女人家黑灯瞎火,隔壁那家却灯光通明,许多人喝着酒在说着话。调整一下焦距,确是在开Party,那家的阳台上几个男女共用一根烟,可能是在教另一人怎么抽烟,一人姿势老道,一人把烟拿在指间一会儿夹在小指与无名指间,不停有人带着酒和鲜花进来。他把镜头移回那女人的房间,灯依然暗着。
他知道这个小区住了不少作家和演艺界的人,甚至在超市都会碰见似曾相识的面孔,却叫不出名字,可能在电视或杂志见过。正仔细想时身后有轻微的脚步,他惊得一回头是小蕙。
见我回来也不表示欢迎?小蕙说。是不是今天下午没能上医院,让你一人陪我妈就不高兴了?
我还没这么小气,再说你妈也是我妈。他好事做到底,话也说得在理。
小蕙见阳台上的晾着的衣服,早认出是她母亲的,就抱着他的腰,从背后狠狠地咬了他一口,你真是好丈夫。
他却心不在焉地递过望远镜给她,说,看对面,真热闹。
你原来在做这个事呀?小蕙很反感。她收起衣服折好,径直放进包里。突然问他,我们要不要出去散散步?
望远镜是好东西,比无聊电视好。小蕙上夜班不在家时,他就熄了灯拿着望远镜坐在阳台看东家西家。如同抽烟,这东西一沾就容易上瘾。
对面房间现在有灯了,很暗,好象是烛光。不过只有她一人,垂下绣着梅花点点的窗帘,有时她从冰箱里拿出一杯啤酒,开了盖直接拿着瓶子喝了起来,面容很忧伤。有时在床上有时坐在地板上喝酒,专心地听无声的音乐。
试问卷帘人(4)
他的脸倒是先红,那女人的身体很漂亮,尤其是那对乳房,虽然穿着衣服,也看得出那蛮横的耸起。有一次女子像是急着出门,她忘了窗帘大开。她迅速扯掉全身内衣,快快穿上带胸罩的黑礼服,提了皮包蹬上高跟鞋就急急走了。把他看得心里咚咚跳,好象真在做下流坏事。看来主人不一定看得住名花,他得意地想道,这样的女人,招蜂引蝶也难免。
他按约去赴朋友的饭局。朋友在餐馆的门厅等着,一见他就拍他的肩,说你最近气色不错,听说你去三峡一圈,看来有成效。他说,哪里,刚从三峡回来时一脸灰黄,最近这些天才像个人样。朋友狐疑地看看他,拉着他上二楼包间。铺着红地毯的宽扶梯的上海三十年代情调,插花艺术却是一流,侍侯小姐都年轻机灵个儿高挑,印花的白桌布搁着蓝茶碗。
坐在那里,他有点心不在焉,听老友吹吹昔日同学的事,恍若隔世。他看着隔间的大理石屏风,上面的花纹倒是精致有趣。突然他从中看出一个女人的身体,那个女人的身体!他吃了一惊,觉得自己的格式塔心理,或许真应当去玩艺术。
这顿叙旧的饭吃得较长,老友提出他到他的公司做电脑顾问,工资比他从前公司差一点,但网络市场本来就今非昔比。按说他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初他掉了工作的气愤苦闷都不存在了,而且正好相反,他已经害怕过去的日子,每天八个小时在办公室,一干上劲把时间都忘了。
朋友说,是否嫌我给条件不理想?
绝对不是,他说,能否给我几天想想?我会给你打电话的。他自嘲地加了一句:总不可能让老婆养起来做家务,男人嘛生来命就苦!
两人为此干了一杯。他打算快些结束这顿饭。
朋友突然说,你怎么心事重重,附近好象有新开的酒吧,要不去换换环境?
他说,改天吧,不过他真想说,与其让我作你软件设计,还不如借点本钱给我开个酒吧,给人快乐,给已快乐。
对面的套房里,有个阿姨在打扫卫生,她做得井井有条,吸尘器电线收好,厨房的台面理清。从来都垂下的右边的一间房,窗帘也卷了起来。不错,那里是卧室,床旁只有一老式白绸莲灯,旧式梳妆台,可能是仿古董,墙是有一镜框镶有十来寸黑白老照片,穿的都是昔日衣服,正好对着望远镜头,这望远镜看照片毕竟不够,仿佛是一男子和一小女孩。他脑子转得快,那么这男子就是那天来找女人的男子,男子是女子的父亲,他应该想到那个看上去不年轻的男人年龄,五十多了。他一下松了口气,但愿是这么一回事:他从未看到其他男人与她在一起。
这一天过得漫长无聊,他给自己泡了一碗茶,拿出唐诗宋词,以前能熟到做集句诗,现在忘光了,看着字都怀疑自己有阅读障碍了。那么不妨一试写新款诗。试着试着涂满好几页纸,终于到了晚上,正式可抄下笔记本的却只有这么些字:这是一个让人厌烦无味的城市,今晚,别,别说什么,今晚,这一晚不需说。
当他重新从书房出来,拿起望远镜对准焦距看对面楼里时,那个女子走到了有着竹影的阳台上。头发像梳上去了,脖子就系了根丝巾,就一根丝巾,这是他第一次正面看这女人,占满了全部视图。他几乎要大声叫出来,这女人真诱人!她对着他这边站了一会,就转过了身。
小蕙进屋就开了灯,站在雪亮的客厅中间,说,这么黑灯瞎火在做什么?她边说边走站在他面前。他把望远镜递给她。她接过来一看,就扔下。你又在偷看,你真是个下流胚。小蕙一生气,连声音都变了,脸形也变了,走开了。
他觉得口干舌燥,就将本就搁在阳台窗台上的茶水喝完了,茶叶轻轻地吐出来。叫小蕙,她不应,关着房间门。他站在过道,听我解释开门吧。小蕙却不理会。他甚觉无趣,闷坐客厅沙发上。
坐了大概十来分钟,也可能一个钟头,他站了起来,他发现望远镜不在了,不知小蕙藏在哪里,床下厨房浴室一一寻来都没有。他只得去问小蕙,小蕙还是不理,他只得不礼貌地拧开了门,小蕙并不在房间,可能她一气之下出门了。
试问卷帘人(5)
没办法,他想,那就用肉眼看。对面拉上薄薄一层窗纱,不过因为灯光不幽暗,还是点了蜡烛,看不明白人脸上的表情,女子又在抽烟,独自一人好象在听歌。
他正看得起劲时,突然房外有人开防盗门,钥匙声在响,他赶快跑过去,门已经开了。他一看,不对,不是小蕙。他听见自己的嗓子都冒烟了:你是谁?
我是谁,你还不知道吗?
她像在自家一样踢掉了鞋,朝他轻松一笑,越过沙发到阳台上,说这风真好。
她分明就是对面那女子,当然不是小蕙,虽然小蕙头发有时也盘在脑后。
你怎么还怪怪的眼神看我。女子说这冰凉的青石子赤脚走着真舒服。他看见刚才找得苦的望远镜正在地上,而且她快触及了,赶紧一步站过去,脚一往后一勾望远镜便靠墙,却几乎碰着她了。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非常绅士地手指沙发,请屋里坐。
女子听话地走进客厅,叹了一口气,声音突然温柔起来,你连我都不认得了,真是,你是想别的女人想疯了。她伸出手摸他的脸,肩伤心地一抖。
他想想也不对,若不是小蕙,那她怎么会有这套房子的钥匙?当然是小蕙。是他惹得她如此伤心,她在他怀里像只小猫蜷曲。他感到下面血脉贲张。他亲吻她的唇,有股等待已久的芳香气息进入他的双肺。他一把抱起她走入卧室。她紧紧依偎他,身体与他连成一体,又滋润又甜蜜。他觉得进入她真是太美妙了,这次他做得尽兴极了,他忘神地喃喃自语,真好,真好,比她好。
你这是怎么回事?她是谁,你把我当成谁?她气得劈面就是一耳光过来,跟我做爱,还想着对面的人,你想气死我!
他狠狠压着她,分辩道,你不是谁,我知道,只有进入你的身体,我的魂魄才能飞荡起来。
她脸都气红了,从他身体里抽出来说,好吧,你明白我是谁。她抬头望窗外看了一眼,继续说,你弟弟从小就是神经病,夜里起来抓碗柜里的蟑螂,白天看蚂蚁;你妈背着你爸和你叔叔,有一次被你爸爸撞见了,两兄弟打起来,你叔叔重此左胳膊不好使,残废了。后来你妈还跟人跑了,你呢,和我结婚后,你居然梦见你妈,好几次梦里和她在一个床上。你常常在梦里为此痛哭,我问你,你说从小害怕夜晚。
他气得从床上坐了起来,打断她,不要说了!
够了吧,我只想证明你就是我老公。
不对,他站了起来,抓着一地的衣服,找了一条内裤套上。你搞的什么名堂!不,你们女人间搞的什么交易,怎么把丈夫的隐私都交换?他看也不看床上女人的表情,觉得浑身上下脏得不行,就去冲淋浴。只开了凉水,待水冲下来,他想小蕙与他做这事,没有那么主动,但是高潮来到却比她淋漓尽致。各有千秋,但是她当然不是小蕙,她们两换了个人,没准此刻小蕙就在对面楼里。不行,他得赶快确认。
他没来得及擦干身子,湿淋淋走出来。月光下,瞧见对面,有个女人果真在阳台上。他赶快拿起望远镜,一看却吓了一跳:赫然进入镜头的,是对面那个艳丽女子,拿了一架望远镜,在朝他这里观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种可能,而且他正一丝不挂!他吓得大喊一声,望远镜从他手里跳落到二十层楼下去。
小蕙,他回头大叫。那个女人,不管是不是小蕙,正在走出门去,他只看到她的脚跟从门口消失,门哐当一声冲着他的脸关上。不知为什么他回过头朝着窗对面又喊小蕙,这时他突然觉得整幢房子都在摇晃,接着小区的楼房间冲起一个大火球,各种奇怪难受的声音同时响起。
他搬到另一个城市商品房小区已经三年,早就离了婚,在酒吧街上开了一间并不见得出众的酒吧,他也早就明白,艺术不是想玩就能玩的。
有一天夜里快到12点,店里生意清淡,只有一个老人推门进来,要了一杯小酒,就掏出一小布袋鹅卵石,摊在桌上自己玩赏。石头颜色纹路奇异,奇怪的是,大部分是各种调子的红色,玲珑可爱。他当时已经想关门,却被那石头人吸引住了,他问老人多少钱?
试问卷帘人(6)
老人说喜欢就好,你要就挑吧。
他说好,就算你的酒钱。
他在一堆石头里挑了两颗最红最漂亮的石子。
他将石子带回家,摊在桌子上。一不小心有一颗粉红的石子掉到地上碎成二瓣。他拾起来,本想扔掉算了,手指却被石头刮了一下,痛得他一睁眼,那石头断裂处的花纹,更加复杂细致,但是花纹中明明白白有个女子在里面,静静地看着他。
忽地他想起来这个女子是谁,他马上拿起另一颗,想朝地上砸。再想想,却停住了手。
(清) 黄钧宰《金壶七墨》
浙东女子某氏,父贾苏州,侨寓于南濠,女所居楼帮临河。有楚州生者,因事赴功,泊舟楼下者十八日。一日晨起,女自搴帘倾盆水,猝然见生,不自觉其盆之失于手也。自是卷帘凭窗,作书刺绣,默默然朝暮相对,然意态闲静,绝不如世俗目成眉语者所为。生之友蒋君者,距女家不过数武,乘间语生曰:“名节事大,勿妄想也。”迷移泊于胥门。
庚申之乱,南濠市廛化为焦土,女及母寻焚焉。贫民多于瓦砾河渠中淘取器物,藉为度日计。或检一物,大如豢,下圆上锐,非木非石,中软而外坚,反复视之,不识了。适有军士二人至,曰:“我为辩认。”举刀剖之,划然而半,而文理分明。谛视之,垂柳数株,中有小楼,楼下系一舟,一少年伏窗而眺,眉目如绘,众皆诧异。再剖之,片片皆然。
小米(1)
小米是我姐姐的独生女儿。1972年她出生时,沈阳和其他城市一样,粗粮多细粮少,米更难得。父母原是南方人,姐姐想米饭吃想得慌,给女儿取名小米。我十五岁就响应毛主席号召,从沈阳到内蒙草原当知青,“文革”后才考上大学,分配到北京教书。父母早亡,我和姐姐分手早,感情本来就淡漠,多年未见到她。偶尔有信件往来,从未见过她的孩子,只记得信中提到在深圳。
我意外得到一个去香港岭南学院开会的机会,准备去时,我写信告诉姐姐。临行刚要出门,收到姐姐回信。要我经过深圳时,去看看小米。
世上的事情就这么巧,好像冥冥之中姐姐知道我会在深圳停留,而不是直飞香港。她在信里说,她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不能出远门。想求我一件事,已有半年没有小米消息。她担心这女儿,从小就不听话。信里附了一张三寸彩色照片,我的外甥女笑得很开心,长相挺秀气朴素,与现在女孩的美容照很不一样。她和我的姐姐很像,短发,T恤衫,嘴唇右上角有枚黑痣,使我眼光一跳。
深圳的五月如夏,在我的北方眼光来看,一切都新奇,人也不一样,女人水灵漂亮,很会打扮,男人小个,没北方男人那股蛮气。橱窗装饰比北京耀眼。高楼成林,街道两边种着鲜花,清洁整齐,我第一次来,却只有一天时间,来不及观赏。
我按姐姐给的地址找到小米的住处,十层楼上,却没人应:小米不认识我,哪怕从门孔里看见我,也不会开门。大楼里绑架偷盗,比北京四合院还多,那里邻居可互相照应,这种火柴盒房子,隔得人人各顾自己。
正好电梯上来,我急忙问开电梯的女人,她爱理不理地说:“去找大楼管理处,一楼左拐。”话音未尽,电梯门已经合上。
原来这幢楼多半是出租的,房主自住是少数。管理员说,我说的那间房现在住着一对夫妻,也是外地人。但是,没有我找的这个北方来的女孩,别说北方,大江南北的女孩子都以为这儿是天堂,可以混出一身金来。
“我找的人是我亲外甥女,她留给家里的地址就是这儿。没准她搬走了?”
“不会,我记得这儿所有的住户。”他的口气不像在敷衍。
我只好拿出小米的照片,让他看。他拿着照片端详,没说话。等了一会儿,他说:“这小姐模样,我不能肯定她从来没在这楼里住过,楼里住的妹崽,我眼里都差不多。”
“什么意思?”我有点不高兴了,显然他话里有话。
他不回答,转过身。我只有悻悻地离开。大楼门外和北京不一样,停的自行车少,私车多。树阴覆盖,天很热。轰轰闹闹的一辆摩托驶来,停在我身边,是大楼管理员。他大声对我说:“你不妨去歌厅瞧瞧,那儿年轻小姐多,外来妹相互熟,或许你能找到你外甥女。”说完一溜烟就驶远了。
旅馆太远,回去不合算,我对逛商场没兴趣,原想去深圳大学图书馆看看海外中文报纸杂志,据说是此特区大学的一大好处。但我心里左上右下的,倒与姐姐的信没太大关系,本来亲情疏淡,见不见得着小米无所谓,也尽到了责任。是管理员那种不太正常的态度,让我忧虑。听说过不少内地女孩到特区闯天下的种种故事:开公司;炒股票;做发廊按摩服务一类;傍大款,做港商小老婆;还有做鸡的,旅馆里的鸡最便宜一百元人民币,街头野鸡是另一个价。诸如此类,心里越想越不是味。
我在一家四川餐馆吃饭,边吃边想小米。沈阳老家那些旧事像一团云在心底飞,人活着真不容易,顾了这辈子,还得为下辈子操心。
远处窄长的天在转换色彩,夜晚慢慢靠近我凝视着的街道和行人。
到夜里十点多,我已在好几个中上等歌厅里看了一遍:全差不多,那些女孩子也都像一个模子倒出来。走在街上,我有点累了。歌厅在深圳起码上百家,一夜怎么看得完?可能压根小米就不在那里,可能早就离开了这城市。我决定回旅馆休息,明天一早还得乘火车过罗湖桥。
小米(2)
街口比较清静,一辆出租停下,我坐了进去。特区在夜里更繁华,坐在出租车里,马路两旁灯光直晃眼,收音机里主持人好听的声音,放着流行音乐排行榜上的曲子。马路右边,有“利口福”三字霓虹灯闪亮,抓住我的眼睛。再看一家吧,我对自己说,仅此一家,良心也安了。“停车。”我叫。
“女士,去这种低档歌厅呀?”出租司机咕哝着,将车泊在路边。
那门不大,就涂了点红绿漆,两旁花树是塑料的,门外边的塑料地毯脏脏的。我付钱下车,就往店里走。门口的小姐截住我,上上下下仔细打量我,肯定觉得一个中年女人,单身到此,有点奇怪。每家酒店歌厅都是如此,我已经见惯不惊,终于,小姐说:“欢迎欢迎,三十元一位,饮料听歌点歌不要钱,全包。请。”
里面过道不大,另有小姐带路,进了大厅。地毯,窗帘,包括墙都还干净,红漆俗气了些,生意好像不太兴隆。
我找靠里一个位子坐下,一杯饮料端上来,冰水加两片柠檬。看来是个宰人黑店!这年头,又有哪个店主不缺心肝的呢?椅子与茶几一般低矮。我转过身,看到五六个浓装艳抹的女子,坐成一排,供展览似的,生意做得非常坦率,每家一样。走廊里是一个个单间,里面不时传出男女嬉笑声。有两个男士走到那些女子面前,各挑一个去舞池。有个客人正在唱卡拉OK。
那些坐着的女子中没有小米。我瞧瞧自己这一身太规矩的衣服,怎么也觉得好笑。我的目光又在伴舞的人中查找,时兴超短发式,稀奇古怪的花哨服饰。舞池里也没有小米。凭什么,我就认定她会在这儿?
一个时髦女郎迎面朝我走来。不是朝我走来,而是往单间去。她腰肢细摆,长发披肩,白衬衣,贴身牛仔短裤,长靴齐膝,露出一段大腿。她没戴任何首饰,倒也别致出众。不由自主地,我站起来,从边上打量她,她拐过道时,我看见她嘴唇右上角有枚黑痣。“小米!”我不由自主叫了一声。
她那一回头的身姿真是迷人。她看看我,脚步却进了单间。
我推门,有警卫过来,客气地阻止我,即使没人守门,我也进不去:门从里面闩住了。我说我要进这个单间,警卫让我稍等。没一会经理来了,一个精明的女强人。“您不能进那单间。”她试探性地说,“你是记者吧?”
从单间里传来女人的低声尖叫,像被人弄痛了。有男人发脾气声音。过道里的人没当一回事,都在警觉地看着我。我不回答是否记者,而是干脆地对她说:我找外甥女,远道而来,只是见见面,并不是想给她的歌厅添麻烦。
女经理客气地让我坐到厅里,说她去叫那女子来。等了好些时候,那女子才到我的座位旁坐下。果然,是小米。她问我:“你真是我姨?你怎么找到这儿?”
可能我与她母亲一个脸盘子,她没盘问。她的语调不冷不热,只是想知道我这个从未见过的姨,怎么会来此处的?
“你母亲给我写了信,”我告诉她,“让我去香港路上顺道来看你。”
“我母亲?”她想说什么,却沉寂了。她的打扮跟照片上判若二人。1972年出生,今年她该26岁,我比她大21岁。她在我面前该是个孩子,但她显得很老成。
道路越走越宽阔,红色江山永不变。
毛主席怎样说,我们就怎样做。
哎,我们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从前的颂歌,用港台情歌调儿唱,好像在嘲讽。舞伴们搂贴着,节奏倒很合适。
这时,有女孩挽了个男士,从那个单间出来,大概是代替小米的。男人伸过手来,在小米脸蛋上拧了一下,嘴里说道:“媚粉得很哟。”
小米没看我,等这明显心里有气的家伙离开后,小米说:“姨,我没出台,就陪酒,一百元一次。”好像等着我问,她继续说,“跟人走的,出台,三百一次。经理抽百分之三十。”
今晚我来,肯定不合时宜,误了小米的事,那边干坐着几个候生意的女孩,可能整晚都不会有人要,那就整晚一文未挣。小米所说的出台不出台,此地无银。这里的女人还有卖与不卖的自由?我怎么用这样难听的词?如果姐姐知道,还能咽得过气来?我的时间不够,明天就得离开这城市,以后恐怕难有机会。
小米(3)
我看着小米,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小米忽然对我说:“姨,此地不好说话,到我住的地方去吧。”
一片新建的住宅区,路对面有一幢,装着脚手架,估计是半拉子没完工的大楼。小米那幢楼,楼梯上下没灯,电梯也关了,她在五层,我们摸着上楼梯,她不时提醒我这儿有个筐那里有纸箱。她停下,开了锁,我放下随身小包在沙发上,像是带厨房和厕所的一室一厅。从卧室走出一个年 (:
)
( 鹤止步 http://www.xshubao22.com/2/2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