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领 第 9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柳如烟点了点头,对此深以为然。

    自己能够红起来,主要就是因为陈明洛的缘故,可是自己的短板就在于没有自己的御用词曲作者,也没有专业的经纪人团队。

    现在柳如烟虽然有经纪人,但是由于她这样的草根艺人与经纪人之间没有严格协议,所以经常会有多个经纪人出现,争夺资源,大家的目的也比较单纯,就是看到了柳如烟如今风头正劲,他们都伺机而动,一旦有机会,也会杀进来分一杯羹。

    从音乐人的角度来说,像柳如烟这样的条件,并不具备大红大紫的条件,所以柳如烟的走红,应该说是幸运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原创词曲所占到的比例分也比较大一些。

    “对于大多数的歌手而言,唱功一般,乐器也不是很擅长,谱曲更是无从谈起,没有过硬的素质,没有原创歌曲,唱片公司不可能看得上。”陈明洛指出了柳如烟现在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指出了她的经纪人的问题,“现在圈里也有一些传闻,说你的经纪人给报的价,有的说一次五万,有的说一次三十万,价格差距比较大,可见你的经纪人在圈子里面其实只是半职业性质,他的意图就是有机会赚钱就不放过。”

    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利于歌手的展的,毕竟你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市场价码,在遇到一些大场面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困扰,一大堆的纠纷。

    对于柳如烟而言,现在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没有原创歌曲的支持,二是幕后的团队建设远远不够,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她向更高的位置起冲击。

    “你现在除了那歌之外,还唱一些什么歌儿?”陈明洛问道。

    “一些老歌了,翻唱之类的。”柳如烟回答道。

    好的词曲作者确实很难搞定,要知道这世上虽然有一些优秀的词曲作者,但是人家基本上都是成名已久,而且有自己扶持的固定歌手,这种资源柳如烟一个自己红起来的歌手是根本得不到的。

    就算是她在京城中拜了一些码头,但是真正愿意接纳她的人并不多,大家都有自己的门人弟子需要重点培育,好的词曲对于这些人而言,真的是狼多肉少,分不过来。

    相比之下,那些创作型歌手的展潜力就比较大一些,毕竟人家靠的就是原创音乐,版权就是人家的底线,如果不允许的话,别人也没法子唱人家的歌,寻找好的词曲作者,为歌手量身定制新歌,就需要经纪人的操作。

    就算是现在,虽然也有一些人是以草根的身份出道的,但成名之后,背后一直有专业的词曲作者在进行支持,所以才能延续生命力。

    “为什么大家现在喜欢草根歌手?那是因为草根反映了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和普通人很接近,能产生亲近感。经纪公司就是抓住了草根的这个特点,重点包装他们。”陈明洛对柳如烟说道,“至于说能不能够取得成功,关键的差别就在于背后的经纪人团队能量有多大。”

    陈明洛认为,柳如烟的成功并不是不可以复制的,虽然说现在柳如烟没有什么新歌,但是如果有合适的运作,还是可以维持生命力的,也可以寻求转型,参加一些电视节目,比如说综艺类的,当当嘉宾,保持适度的媒体曝光率对于歌手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硬要她唱歌的话,可能很快就被抽干了,而等她的商业价值没有了,自然就会有新的草根艺人被挖出来。

    而新的草根艺人如果没有过硬的素质,遇不到好的经纪人,又会重复那些很普通的故事,迅走红、接着迅沉寂。

    “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曲作者。”柳如烟对陈明洛说道。

    其实,柳如烟对于陈明洛还是有一些期待的,毕竟当初陈明洛给她写这歌的时候,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而陈明洛的另外一些身份,也让柳如烟觉得他是一个音乐界的隐世高人,偶尔露一手,都能让人感到那股锋锐之气无与伦比。

    陈明洛也很明白这件事情,但是他觉得自己做这种事情可一而不可再,帮柳如烟救救急是可以的,但是要长期依赖自己搞词曲开,那就不成体统了,所以这事儿还是要归结到经纪人团队建设上去。

    “国内的词曲作者虽然大牌,但是港台的似乎更适合你一些。”陈明洛考虑了一下之后,就列出了几个人的名字,表示柳如烟可以找这几个人联系联系,看看能不能重金收买几好歌。

    “都是港台的啊——”柳如烟看了之后也是有些意外,心说陈明洛对那边儿似乎是很熟悉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柳如烟这个形象和风格,确实是只适合使用港台那边儿的音乐人来为她量身定制新歌,而且那边儿的音乐人都比较敬业一些,至少是拿了钱会认真办事儿,不至于弄出一些不上不下的东西来糊弄主顾。

    在国内就很难说了,虽然说一些大师级的人物出手确实不同凡响,但是歌曲风格上面跟柳如烟的形象差别太大了,而且这些人往往都是被几个文工团包*了,等闲人根本用不上人家。

    至于大部分的词曲作者,则基本上都混得非常不如意。

    在内地流行音乐界,无论是顺风顺水的兴盛时代,还是惨淡经营的低潮阶段,词曲作者的地位从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他们默默无闻地给那些台前风光无限的歌手们输送着营养,自己却忍受着不合理规则下的层层盘剥。

    在娱乐业的权利博弈和利益分配体系中,编剧和词曲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往往被轻视、被忽略,雇佣工的角色使他们无法奢望与导演、演员和制作人、歌手享受同样的权益。

    国内乐坛不尊重作者、好歌越来越少等等都是事实,这些老问题由于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歌手和词曲作者的权益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

    一个歌手出场费可以达到三十万,而词曲作者却什么也得不到。

    在收益分配悬殊的情形下,好歌自然就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在降低,很多人不劳而获,这种体制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再加上歌曲公开行后,版权使用的混乱和盗版的泛滥,也给国内音乐的良性展带来了大量障碍。

    尽管像《在希望的田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在电台里被播放了几十年,但这并不能帮助歌曲的创作者施光南摆脱生活的窘境,事实上四十九岁的施光南在去世前贫困交

    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艺术家的歌曲在电台或者电视台被播出,就要付给艺术家一定的版权报酬,可惜的是国内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

    国内词曲作者所能够获得的报酬非常至少,有可能就是几十块钱几百块钱,而与此对应的却是歌星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的出场费。

    总而言之,如果不是被御用机构包*的话,想要在内地做一个词曲作家是很悲哀、很清贫的,也没什么积极性。

    这种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原创音乐市场的榨取,而不是培育,在文化建设和文化积累上没有太高的价值。

    “在国内想要搞原创音乐,路子确实比较狭窄,所以我们也就只有借重于港台的力量了。”陈明洛提起这事儿来,也是觉得有些郁闷的。

    这也没什么办法,毕竟国内已经享受免费成为习惯了,对于侵权这种事情,真的是比较无视。

    第四百五十二章重金买歌

    第四百五十二章重金买歌

    “国内的版权状况真的很差吗?”柳如烟问陈明洛。

    “差得不是一点儿,可以说是糟糕之极。”陈明洛很明确地回答道。

    国内的版权制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音乐圈儿中就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很多歌手风光无限,词曲作者却无人问津,一个歌手参加一场演出唱一歌就能拿三十万的报酬,连续参加四十场演出,反复唱这一歌,能拿到一千两百万的演出费,词曲作者却分文没有。

    每年都有词曲作者提出关于著作权落实的问题,并列举了达国家对词曲作者的权益保护、歌曲的版权维护等成功举措,不过提也白提,没有人会关心这种事情。

    “不过,这种东西似乎很难结算吧?”柳如烟的脑子里面想着这事儿,就觉得版权保护虽然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落到实处估计会比较困难。

    毕竟,唱歌这种事情,你歌手唱一场有出场费可拿,但是怎么给词曲作者分成呢?估计吃到了肚子里面的东西,谁都不愿意吐出来吧?

    “在国外一般都是按照每分钟来计算版权费给原作者,欧洲国家是每分钟左右,最高的是日本,每分钟,而我们这边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据说有人在协商,协商的结果却是每分钟3毛钱。”陈明洛回答道。

    “不是吧,那跟没有这项收入有多大的区别?”柳如烟和慕容听了,都觉得有点儿过分了。

    你歌手唱一场就是几十万的收入,就算是一歌五分钟吧,按照欧洲的标准也才八百块钱,几十万跟八百块之间的差距,能提到一块儿来吗?

    “国内现在谈的,是希望能够跟港台的标准看齐,每分钟6o,但是也很难落实。”陈明洛说道,“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利益问题,也存在一个心态问题,国内的市场很大,如果这个标准能够落实下来,很多词曲作者怕是一下子就成了亿万富翁,很多人看了当然会心理失衡,说白了就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在作祟。”

    “看来这是一个制度问题,很难解决。”慕容在一边儿插嘴道。

    “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制度,其实就是一个意识问题。”陈明洛回答道,“要求政府加强监管力度,不光是为了钱,是为了有这个版权意识。你像日本的一些乐队来国内开演唱会,其中就唱了一些中文歌曲,事先他们之前不知道有些歌曲是谁写的,唱了以后,有国内的词曲作者就追讨过去,结果人家就一五一十地给列出清单,唱了多少场,收入多少,应该给词曲作者赔多少,清清楚楚,所以说,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一个版权意识问题。”

    同等级别的词曲作家,港台和内地的版权收入相差在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以上。

    就像是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所有创作的歌曲,一年可以得到四百万港币左右的版权收入,而像陈奇这样创作了数量质量都属上乘的内地一线词曲作者,一年的版权收入平均才两万。

    由于歌曲版权在出版行、商演、有偿播放等方面的后续收益无法保障,目前国内词曲作者主要收入只能采用一次买断的方式,也就是在企业或歌手个人邀约创作时提供的稿费。特别是本应与盒带、cd行数量挂钩的后续版权收入,常常因为实际行数量无法知晓,而只能采用与版号挂钩的方式一次性支付,一旦某歌曲再版行,不但不需要征求原作者同意,而且行方一次性支付给词曲作者的报酬通常只有几百块。

    目前国内著作权纠纷比较多,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时间和精力,致使侵权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法律法规。

    对于词曲作家的现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就是国内单位使用这些歌曲时,完全没有付费意识。

    其实按照合同的情况,国内的唱片公司对于每张专辑作者都会有一个固定比例的分成,在5%8%左右,这其实比日本还高,听上去似乎很好,的实际收益并不高,主要是整个行业不好,在收取过程中,国内单位付费意识太少了,合同写得再完善,没人给你钱,你怎么分给作者?

    “付出了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没有完善的版权制度,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给制作人或者作者们一点信心,长此以往,不仅是这个行业,很多与版权有关的行业将越来越萎缩,能人也越来越少,最终走向消亡。”陈明洛说道。

    国内流行乐坛从九十年代至今,音乐风格日益多元化,遗憾的是,这几年来内地流行乐坛的歌词创作却相对沉寂,没有一位领军词作者,老一辈著名词作家相继离世后,青黄不接现象越突出。

    近年来,内地乐坛新人风起云涌,每年的大选秀都会向乐坛输送新鲜血液,按的优秀词曲作者也应该应运而生,但事实并非如此。

    造成这一尴尬场面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词作者版权屡遭侵犯,所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回报,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词作者的创作漏*点,大众版权意识需要加强,版权制度需要完善,如果内地能够出现大批依靠版权费生存的职业音乐人、歌词作者,才会流行音乐创作走向繁荣的标志。

    现实情况却著作权意识不强,一般就是创作一歌后得一笔稿费,真能靠版权费生活的音乐人又有几个?在港台那边儿,如果能够创作出一红歌来,可以带来数十万的收益,词曲作者自然有创作动力,也能够打造出精品来,反观国内,就只有一些应景的滥歌,或者是御制的基本上没有人会去认真听的主旋律歌曲。

    比较而言,香港的歌唱业要达多了,那里不但有一大批多产的词曲作者,新歌新人也层出不穷,与之相配套的,就是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包括音乐版权的保护。

    比如著名词作家林夕,写过四千多词,每年靠分版税都过千万的收入。

    如今,当国内的娱乐行业已经渐成体系之时,编剧、词曲作者却大多都是散户,无法与强大的娱乐资本坐下来谈判,所以自然就得不到应有的权益保障。

    “版税制从来没有在国内娱乐业得到很好的推行,不透明的票房、收视率和唱片行量更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作者们无从追讨应有的分配额度。”陈明洛说道,“要让词曲作者获取更多应有的权益,规范版权,给国内音乐注入更多活力,除了不断提高作者、普通民众的版权意识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推进著作权作品的依法有偿使用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目前国内相关规定、标准尚需明确,关于收多少、怎么收等问题仍缺乏清晰界定,音乐著作人维权难免会面临不少尴尬,所以这个市场还是做不起来。”

    三个人边吃边聊,时间未免就拖得久了一些。

    此时慕容看陈明洛的目光,自然又有些不同了,但从他对娱乐圈的事情这么了解,看法这么透彻,就足以证明这个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确实非同凡响。

    正说话之间,陈明洛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来一听,“哦,桑书记,错了,桑副总理,您好您好,这会儿打电话过来,有什么指示?”

    桑明达打电话过来,其实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就是问一问夹里面的情况什么的,作为副总理,他的工作日程虽然也被安排的满满当当,但是相对而言还是要轻松一下,大部分的时间都耗费在下基层视察这种事情上去了。

    跟桑明达聊了一会儿之后,陈明洛放下了电话,就见柳如烟和慕容两个人都长大了嘴巴,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就好像是看到了外星怪兽一样。

    “桑副总理?”柳如烟声问道。

    “嗯,我们是忘年之交,没事儿的时候喜欢聊聊天。”陈明洛点头回答道。

    “怪不得,你跟杨吉儿关系那么好,跟她姥爷的关系好像更好一些——”柳如烟嘀咕道。

    关于杨吉儿的身份问题,实际上学校里面很多人都是隐约知道一点儿的,她有一个副市长的母亲,现在成了阳朔市纪委书记,而她的姥爷则是原来的省委书记桑明达,此时已经调任中央,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陈明洛跟杨吉儿的关系很好,可以用关系很铁来形容,这个事情大家都是清楚的,当时还有不少男生为此捶胸顿足了许久,只是大家都不清楚,原来陈明洛和桑明达之间的交情也这么深厚,居然能让桑副总理亲自打电话过来找他聊天儿。

    这种事情如果说传了出去的话,怕是要引起相当大的关注力度的。

    经过这么一番打扰之后,三个人也就吃得差不多了。

    不过话还是没有聊完,尤其是当慕容觉陈明洛的能量如此之大后,就提议大家找个茶座,泡上一壶茶,稍事休息一番,顺便这聊点儿什么。

    柳如烟自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陈明洛看了一下时间尚早,也就点头同意下来。

    “关于新歌的问题,我们可以两条腿走”陈明洛喝了一口茶水,对柳如烟说道。

    “一条腿就是联系港台词曲作者,要求量身定制,那另外一条腿是什么呢?”此时柳如烟已经明白,陈明洛肯定是想要从港台那边儿给自己找几好歌儿的,只是不清楚他的另一条策略究竟是什么。

    “另一条,自然就是从本地原创词曲作者中筛选了。”陈明洛回答道。

    在陈明洛看来,如今柳如烟在流行乐坛内已经算是比较红了,但是她的演绎风格也相对固定了下来,短期内并没有调整的必要,所以就可以从内地草根词曲作者当中,进行征集适合柳如烟演唱风格的词曲。

    “那可能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吧,我背后没有公司支持,估计很难应付得下来。”柳如烟听了之后,直觉就是这事儿会比较麻烦,自己这边儿大猫猫两三只,正如同陈明洛所言,完全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怎么顾得了这种事情?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自然有办法帮你。”陈明洛却是早就想到了主意。

    陈明洛的主意,自然就打到了柳如烟的母校西岭大学身上了。

    如今的校团委日常工作虽然有人主持,但是陈明洛这个副书记的话语权还是非常重要的,他想要操办的事情,就没有通不过的。

    这一次,他计划以母校支持自己学生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一场原创词曲创作大赛,出重金购买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词曲,一方面可以为柳如烟解决眼下自有歌曲不足的尴尬场景,同时也可以提高西岭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个也可以说是双赢。

    当然了,举办这样一场全国性的原创词曲创作大赛,所需要的资金不会太少了,包括请评委进行甄别之类的事情都是需要花钱的,但是作为主办方,陈明洛觉得自己还是很有赚头的,一则搏了眼球,提升了西岭大学的知名度,二则自己以主办方的名义将这些词曲一次性买断,无论是自己留着,还是转而售出去,都是很赚的。

    而把柳如烟推到这次大赛的前头,也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宣传,相信各地的媒体风闻此事,肯定会竞相报道,到时候自己再散播一点儿道消息出去,增添一点儿娱乐性话题什么的,柳如烟只会变得比现在更红。

    “其实,除了请评委什么的需要投入,别的还真花不了多少钱。”陈明洛做这种事情已经是相当有经验了,他考虑着大规模地利用学生来协助这项工作,比方说对稿件进行初选,然后不时地在媒体上动后续的新闻攻势,扩大此事的影响力。

    最最重要的,就是陈明洛连主题都想好了,“盛世华章,一字千金。”

    这个一字千金的诱惑力,估计会让很多人挤得头破血流的。

    各位大大,月票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啊

    第四百五十三章玩一场大的

    第四百五十三章玩一场大的

    陈明洛把自己的大体思路跟柳如烟和慕容讲了讲,表示学校这边儿可以解决筹办方面的各种问题,资金也不需要柳如烟考虑了,陈明洛虽然没有自己投入的意思,还不屑于利用收取参赛费什么的来骗钱,但也有解决的办法,找一个赞助商不就解决了嘛。

    在西岭省里面,想要找一个冠名赞助商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两三百万的投入,作为广告费而言真是不足挂齿,陈明洛直接就想到了老合作伙伴儿,乐通公司的西班牙人身上。

    弗朗西斯科此时在大陆混得非常滋润,听到陈明洛跟他说起这事儿来,倒是觉得有些诧异,“这种活动也有广告宣传的机会?”

    在他看起来,电视广告的效果无疑是最好的,举办什么体育赛事自然也有作用,但是给什么原创词曲大赛做冠名,这里面究竟能不能带来商机?

    “放你的心好了,什么时候我蒙过你?”陈明洛说道,“这一次的事情,主要是考虑找个外国公司来做,影响会更大一些。”

    “自然不是信不过你——”弗朗西斯科在国内待了这么久,也学会些眉高眼低待人接物的本领,见陈明洛有些不悦,连忙补充道,“就是大陆这块儿生意做得比较好,总公司那边儿时常有人来盯着看看,大概是想要找我的麻烦,所以做事情都需要谨慎一些了,要是明面上不好交待的话,恐怕会给我带来被动的。”

    “放心好了,几百万的事情而已,保证让你有得赚。”陈明洛回答道。

    陈明洛这么做,倒是有一些恶心人的意思,国内的原创事业,居然要依靠国外的公司来赞助,这个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想一想就很耐人寻味。

    有的时候,陈明洛也觉得自己的奇思妙想很有创意,故意在活动中泄露出一些微妙的信息来,这些信息就会被媒体无限的放大,然后衍生出很多新的东西新的话题,这也是做幕后推手的不二法门。

    如果你把什么事情都做得严丝合缝没有一点儿漏洞,那反倒是没有什么新闻炒作价值了。

    当然,具体选择什么漏洞,也是很有讲究的,否则真的很容易把自己给绕进去,那样的话就不是最初的目的了,所以说干这事儿一定要量力而为,马虎不得。

    眼看着陈明洛在几分钟里面就把赞助商给搞定,柳如烟和慕容才意识到陈明洛的影响力时多大强大,外国公司都搞的定,几百万的事情说得跟几百块似的。

    实际上明宇集团出面赞助的话,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陈明洛的肚子里面有些九九,算得很精准,让西班牙人出来顶这个大雷,自然是最恰当不过的,而且也很容易借题挥。

    “学校这边儿,偶尔还会回来?”陈明洛随口问道。

    很多人一夜成名之后,就看不上学校的这点儿东西了,再说西岭大学艺术系也算不得什么太好的专业,只能说是比一般的强点儿。

    “还一直保留着学籍,考试了什么的都会回来,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上出来的学,就这么丢了有点儿可惜。”柳如烟回答道。

    她现在忙于商演,虽然每个月赚钱不少,但是分身乏术,自然不大可能像普通学生那样呆在学校里上课,好在是艺术系跟别的院系本身就不一样,学生培养出名了,学校的任务其实也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说考核什么的都是走过场的居多,毕竟谁也不愿意为难一位已经走红的歌手,尤其还是从自己院系走出去的歌手,所以说柳如烟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障碍。

    “不过我曾经想过,如果有可能的话,本科毕业之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柳如烟突然爆出了自己的想法。

    陈明洛听了顿时觉得一愣,他倒是没有想到柳如烟在现在这种环境下,还能想到要继续读硕士,不由得高看她一眼,然后才点头表示道,“嗯,不错。顺利拿到硕士学位的话,在流行乐坛中的地位,那是会只升不降的。”

    一般的流行乐坛歌手,尤其是那种一曲成名的,如果没有背后强大的助力推动,或者词曲作者的不断支持,很容易红得快黑得更快,两年的时间就足以让她们沉寂下去了,可能大家偶尔在提到某一个时间段的时候,会想起她来,说哦这在当时也是一个经典。

    但是,经典的歌曲不代表经典的歌手,歌手想要持续经典下去,自然就里不开继续学习深造,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了解乐坛,了解观众。

    柳如烟现在虽然在流行乐坛上正火,但是她自己也看到了不足之处,所以就想着一旦自己也面临着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情况时,自己应该怎么去做?

    很多歌手艺人,从高高的舞台上突然落到平地上时,都会感到巨大的落差,很多人都因为承受不了这种打击,所以酗酒的有,吸毒的也有,甚至自杀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也有一些歌手艺人,虽然经过了中间的失落期,但是却并没有改变对于理想的坚定信念,只要是熬过来了之后,都可以焕出第二次乐坛青春,这些人后来都成了绝对的大腕。

    从柳如烟现在的心态来看,既然她还对于自己的学业保持兴趣,那么以后的展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一旦过了疯狂的走穴敛财期之后,就可以考虑静下心来学点儿东西,隔三差五地出去唱上几场,倒是什么都不用愁了。

    “不过,每次都麻烦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柳如烟说这话的时候,也有点儿脸红,同时也有一点儿困惑。

    她真的不是很清楚,为什么陈明洛会这么落力地帮助自己?

    就像在上一次,自己在阳朔参加演唱会,当时人气爆棚,很多娱乐杂志上都大肆地宣扬了柳如烟的粉丝如潮的景象,令港台歌手们黯然失色,并说这是本土歌手的有一次崛起云云。

    后来柳如烟才了解到,当时的活动也是陈明洛一手策划的,只不过利用学生们组织了一个烟丝歌友会,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还有物质奖励,所以在现场的时候,才会爆出那么大的场面。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柳如烟相信虽然会有人捧场,但是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捧场,毕竟在狂热的粉丝影响下,全场的观众都按捺不住了。

    这事儿让陈明洛花了大几十万块钱,柳如烟也估摸到了,只是她并不清楚陈明洛的身家究竟有多少,就觉得对方对自己真是太照顾了,那么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说是因为自己的容貌,其实萧潇柳轻眉还有杨吉儿她们都是美女,没有一个比自己差的,可是除了容貌,自己的歌唱天赋是有一些,但是也不足以让人觉得就是无法替代的那种,想到这个,她就感到非常困惑。

    陈明洛倒是笑着摆了摆手道,“同学一场,能帮自然是要帮的,何况又不费什么事情,你不需要放在心上,倒是明天我抽时间把这事儿安排一下,顺便给你找两歌暂时先顶着,省得青黄不接了。”

    柳如烟听了,顿时喜出望外。

    其实她这一次来见陈明洛,请他吃饭倒是在其次的,关键就是希望陈明洛能够帮她再弄新歌出来。

    毕竟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她可是见陈明洛很随意地就写出来词曲来,这事儿让她感到非常震撼,因此她也把陈明洛当成了那种天才人物,所以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再麻烦陈明洛弄两歌出来,否则的话,老是唱一歌,观众虽然买账,但是自己都觉得腻歪了。

    虽然说陈明洛给她安排的这个原创词曲大赛活动和重金在港台词曲作者中购买歌曲的事情都比较有意义,但是对柳如烟而言,她似乎更加信任陈明洛一些,觉得陈明洛应该能够给自己提供最合适的歌曲。

    这一种无原则的信任,大概也就是陈明洛愿意帮助她的最主要原因。

    毕竟,每一个闷骚男几乎都有这种在浮华背后掌控一切的野心,看着自己捧出去的歌手扬名立万,大红大紫,作为幕后推手而言,陈明洛也免不了会得意一下,虽然相对于他的财富而言,这点儿事情真算不得什么,但是从愉悦自己的心理而言,还是非常值得的。

    第二天一大早,陈明洛就去了校团委,然后召集了几个主要干部,讨论这件事情。

    “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原创词曲大赛?我们学校和乐通公司联合举办?”几个人顿时都被陈明洛的这个新构想给惊住了。

    校团委这种半务虚的机构,什么时候也能操办这样的大场面了?

    不过大家仔细想一想,倒是也觉得可以理解了,毕竟自从陈明洛担任这个校团委副书记以来,已经让籍籍无名的创新实践活动基地真正地挥了应有的作用,使得西岭大学的声誉一下子上升了很多。

    这一次,估计也不会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举动。

    (精彩小说推荐:

    ) ( 黑领 http://www.xshubao22.com/2/298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