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能人都走了,领导让我滥竽充数。[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朱成宜笑着说。

    周玉茹问:“这些年,基地走的人多吗?”

    “纵向军品任务减少了,经费不足,许多人只好另找出路了。”朱成宜脸上掠过一丝凄凉,放下手中的酒杯。

    黄春花听了,接着说:“现在院领导开窍了,决定往横向发展,重点承包核电任务,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

    林平山点头:“以民养军,寓军于民,这才是长远的战略。”

    “只是现在才刚开始,得等到核电实现自主化,才能根本改观。”朱成宜说。

    “长期不重视科学研究基础工作,我们落后了。今后如果还是这种状况,这自主化的路子漫长得很呢。我碰到韩国的专家,他们国家建设十个机组就实现自主化,开始向外出口技术了。他们向我说这话时,显得很骄傲。”林平山叹了口气,心里一阵失落。

    核试验场、核武器研究基地和军用核动力模式堆都已经退役,竖起了历史纪念碑。社会上引进设备、引进生产线渐成风潮,核动力走过的道路难道不应作为一面镜子?

    停了一会儿,他问道,“你们对东港核电站的印象怎样?”

    “我在计算机房和中央控制室仔细看了一下,”朱成宜说,他对自己的专业最感兴趣,“核仪器和计算机系统都很先进。”

    “核电站的这个部分,高科技含量最多,”周玉茹说。

    林平山忽然笑了:“还记得咱们的八二六中子物理实验装置首次核临界实验吧?”

    黄春花说:“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时,你和鲁忠平用算盘和计算尺推算临界。”

    八年的别情怎么也说不完,临近半夜林平山才开车把他们送回招待所。

    七

    新建的核电俱乐部多功能大厅内,张灯结彩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工地青年的集体婚礼就要举行。

    大厅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彩带,舞台的幕布上,飘飞的浮云,两颗火红的心被一支利箭穿在一起。[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朱为和刘蔷、许日辉和徐春琴、杨松云和苏春燕、张文涛和李凤英、姚力勇和马晓燕、……,十对儿新人在舞台前排成一长溜。新郎笔挺的深色西装,新娘洁白的婚纱,喜气洋洋的。

    婚礼由工会和团委组织,请梅花山宾馆的礼仪小姐当主持,还请来了海州有名的歌星沈楚英。

    婚礼开始,林平山当主婚人,党委副书记林心田讲话,为新人们祝福。

    他们先按传统方式喝交杯酒,接着以盛大的舞会欢庆美好姻缘终成眷属。新娘子们在一个个客人盛情邀请下翩翩起舞。

    欢快的舞曲,伴着欢乐的人儿,大厅里滚动着一圈圈绚丽的花朵。

    歌星沈楚英走到舞台前,握着麦克风放开歌喉唱了起来: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扬,

    ……

    啊,

    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

    电厂发电并网了。入夜,林平山看见用他们自己发的电照亮了工地,觉得今晚的灯光特别明亮。那高架灯、路灯、海堤的照明灯、探照灯,辉煌闪耀,把现场照得如同白昼,与水中的倒影交相映照,如天上琼楼,海底龙宫。

    忽然,他哭了,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艰辛的年代,为了求知,这灯光里饱含着他多少辛酸的泪水:在昏黄的路灯下看书,用母亲的梳妆镜反射暗弱的油灯,晚上抱着书本到有电灯的同学家去看书,还有那让他终生无法忘怀的阿玲的小书桌……。现在,这个核电厂发出的电,竟可以点亮一千座当年的松山古城!

    一个星期后的下午,杜洪宾迈进林平山的办公室,他正在与司机小张说话。

    “卢书记告老退居二线了,听说张总要接任董事长。你知道谁当总经理吗?”老杜劈头就问。

    林平山说:“张总兼任。”

    “那蓝焕成呢?”

    “蓝总出事儿了。听说是当年建设专家村,承包商八建一公司给他省城的家免费装修。”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陈事儿了。”小张忍不住插嘴说。

    “是啊,丁宏显还为此抱不平哩。”林平山说。

    “副总经理是谁?”杜洪宾又问。

    “郑品吾和丁宏显。”

    “那他们把你安排在哪儿啦?”老杜急切问道。

    “老郑找我谈了,说长州核电站很快就要开工。他们缺有现场经验的干部,要我去支援他们。”

    小张说:“这次核电成功,证明你们的意见是对的,为什么不提拔你呢?”

    “不知道。”林平山答着,陷入了沉思。其实,他知道卢书记临走前提出了要他挑大梁,最后这样的人事安排出乎他的意料。

    小张气愤不平对林平山说:“老林,他们提的提了,捞的捞了。你什么也没得到,反倒又把个苦差使给你,你别接它!”

    林平山神色渐渐沉稳下来:“小张,人生的成就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做了什么。”

    第三章东海洗马(11)

    “十足的迂腐!现在谁不是讲求捞稠的。”杜洪宾说着,忿忿地摔门走了。

    两天后的早晨,天空晴朗,一抹薄云飘在天际。

    林平山拎着伴随了他六年多的安全帽,踏着道旁绿树的浓阴,从办公楼走了出来。到了厂门口,他惜别地从海水泵站、汽轮发电机房到核反应堆厂房穹顶,从海上重型设备码头到山脚的高压开关站,把整个核电站审视了一遍,毅然回过身来,离开了厂门。

    眼前,一条公路向前延伸,在海边形成一条与海岸平行的黄线,蜿蜒于山岭的底部,通向水天相接的地平线,望不到尽头。

    一只海燕从岸边石崖的树枝上腾起,在浅滩上贴水盘旋几周,越过礁群,掠过海浪时而旋飞于湾澳上,时而扑向高空中,在黛绿的山影与明亮的天空之间,起伏着向前飞去,渐渐变成一个小点,化入广袤的碧空中……

    后记

    在文学界和出版界的几位朋友帮助和支持下,本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我从少年起,就喜爱文学,在中学就产生写小说的梦想。读高中时,与同学们谈及这个愿望,准备报考文科专业。一位好友说,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应当先学科学技术,投身火热的斗争中,有了切身的体会,再把它写出来。

    就这样,我选择了当时的科学尖端专业——原子能。

    事实上,投身核事业后,身边无数为我国核国防献身的领导和同事们的事迹,深深打动我的心,激励自己在人生征途上义无返顾地向前走去。闪耀在这批奉献者、苦行者心灵的光芒,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四十年后,我在这条征途上走过了大部分行程,对这个领域的生活有了亲身体验,决心用自己并不高明的笔,把战友们的事迹写出来,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从他们走过的脚印中,汲取精神营养。

    在艺术创作上,我还想谈一点浅见。我国是一个农业传统的国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工业和科技领域正在展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亟待我们的文学艺术家去表现他们,反映他们的斗争、生活、精神和感情世界,振奋民族精神,激励人们为祖国繁荣强盛奋斗。

    我谨在此以自己驽钝之力作一次尝试,意在呼吁文学艺术界的师辈们,能关注奋斗在我国的工业战线、科技领域的同志们。

    最后,我衷心感谢作家王世尧、张永和、黄善芳、周实,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李师东副总编辑和编审张征。在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他们给予许多指导、帮助和支持,才使这部文稿得以跟读者见面。

    2005年6月28日于深圳

    (:

    ) ( 大漠涛海未了情 http://www.xshubao22.com/0/76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